引流管护理常规

2024-06-28

引流管护理常规(精选6篇)

引流管护理常规 第1篇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1)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3)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2、保持引流通畅:

(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2)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3)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4)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3、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1、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

2、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3、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4、引流管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5、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6、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7、24小时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9、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 ml即可拔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

2、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3、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4.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5、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6、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导尿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悬挂床沿即可,尿袋不可拖地。

2、病人无饮食禁忌症,告知病人大量饮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

3、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用,一般3-4小时放尿一次,使用脱水药者2-3小时放尿一次,夜间约6小时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4、留置尿管的病人,尿管应从病人的大腿下穿过,注意管道开关易造成病人压迹性溃疡,病人每天行会阴清洗2次。

5、一次性尿袋每3-5天换一次,(防逆流尿袋7-10天换一次)集尿袋达2/3满时及时倾倒,尿管每10-15天换一次,无感染可1个月换一次。

6、病人离床活动,尿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

7、拔管:(原则上尽量减少留管时间)

留置尿管的病人尽量减少留管时间,一般以连续夹管3-4次(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试着拔管。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标识并记录胃管插入深度。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6.6kPa(-50mmHg)),定期冲洗胃管(生理盐水),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胃液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

6、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7、拔管后注意做好口鼻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气道给药、雾化吸入。套管口处覆盖双层湿纱布。痰液粘稠者,滴入α-糜蛋白酶液或遵医嘱。

3、吸痰时,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插入深度适宜,旋转提升,将痰液吸净。

4、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者,每4h放气囊1次,每次20分钟,或遵医嘱。每8h取出内套管清洗煮沸消毒1次。取出内套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5、气管套管固定牢固,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

6、每8小时更换气管切开护理盘一次,每日行切口皮肤换药。切口敷料如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患者床边备有气管切开包、氧气及急救物品。

7、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食,并做好口腔护理。

8、套管口防止异物落入,注入药液时,务必取下针头,再沿管壁缓慢注入。

9、防止外套管脱落,一旦发生,迅速报告医师,重新插管。

氧气管的护理

1、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节吸氧方法、吸氧流量、选择合适体位,必要时取半卧位。

2、保证吸氧流量正确,检查鼻氧管是否在位,有无漏气、扭曲、堵塞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或协助排痰。

4、每日用棉签清洁鼻塞,保持清洁。

5、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化液少于1/3时及时添加。

6、每周消毒湿化瓶一次,更换时注明更换日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妥善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避免移位、滑脱。2、每日检查留置针留置的日期、时间,一般为72—96小时(3—4天),对使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根据情况缩短留置时间。

3、更换留置针贴膜时间:2—3次/周,卷曲、不粘或穿刺部位有渗血、渗液时随时更换。

4、穿刺部位有外渗、红肿、疼痛、有静脉炎、皮下血肿时及时拔除留置针,酌情给予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1、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经常检查穿刺点的皮肤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肝素帽是否拧紧,发现松动或外渗应立即严格消毒导管后更换新肝素帽。

3、输完血液制品或营养液后须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

4、用生理盐水冲管时注意压力及速度,不可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造成患者疼痛、静脉炎或液体外渗等。冲管最好用5-10ml一次性注射器。

5、合理安排输入液体的顺序:用生理盐水间隔高渗性、高PH值及刺激性强的药物。6、经常更换穿刺点敷料,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管使用时间。临床一般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导管处,然后用敷料覆盖,每周1-2次。

7、封管后,应避免置管的肢体受压,预防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血液返流,导管堵塞。

8、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冲管后出现烦燥、寒战等症状,可能为导管内感染所致,须立即抽血培养,并报告医师。确诊为导管内感染者,应立即拔管。

9、输液完毕,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液封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保持腹腔引流管的有效引流。

2、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若腹腔引流液呈鲜红或暗红色,量>500ml/d,或2h内引流量达100ml以上,且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3、如引流液量突然减少,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4、注意恶心、呕吐,排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吻合口漏等发生。

5、对同时作胆管-空肠Roux-Y吻合的病人,必须保证胆肠吻合口支架管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变化。若引流量少,而检查引流通畅,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说明胆汁自行进入正常的胆管系统。

6、术后24-48h可拔除,但为了及时发现胆瘘,术后此管需留臵5-7天。

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引流管护理常规 第2篇

(a)手术后护送病人回病室时,需用二把血管钳钳夹胸引流管,搬动时动作要轻巧、慎防将引流管拔出而引起开放性气胸。(b)引流管及引流阍应就算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cm,太短会影响引流,过长则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检查与水封瓶是否密闭,然后开放引流夹。

(c)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术后初期每30~60分钟就要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折曲、滑脱、堵塞。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波动,正常3的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如出现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的早期症状,首先应怀疑引流管补血块堵塞。

(d)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性,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2~3cm并保持直立位。胸壁胸引流管戳口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包盖。如水封瓶打破,应立即夹住引流管,另换一水封瓶,然后开放钳夹,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以排出进入胸膜腔内的空气;如胸引流管不断排出大量气体时而水封瓶又被打破时,不应夹闭胸管,应立即换一水封瓶,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如胸引流管接头部滑脱,应立即接上并用胶布固定,助咳排了进入的气体。

(e)病人体位:如术后血压平稳可给予半卧位;使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及引流,并经常鼓励病人咳嗽与深呼吸促使肺膨胀。(f)密切观察胸引流液色、性质、单位时间内引流量,如果术后每小时引流持续在200ml以上3次应做好标记,瓶上贴上胶布条,标上时间,除采取输血、应用止血药外且需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血块堵塞引流管,必要时进行开胸止血。正常引流量第一个24小时内约500ml,并记录引流量、色。

(g)如有引流量过多或且泡漏气严重,根据程度应适当减小胸引流瓶吸引负压,以防出血或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

(h)气泡的观察:一般在胸部手术后胸膜腔内有积气,肺泡漏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气体液体可以从长玻璃下端冒出,这属于正常。但在胸腔手术后,胸腔持续引流下且病人能很好的咳嗽,肺膨胀又良好,这种情况应改变,如在术后48小时骨仍有漏气应寻找原因,如有呼吸音降低、心率加速、气急、胸闷应密切观察有无支气管胸腊瘘发生。

(i)预防感染:一切操作应坚持无菌操作,以免把感染带进胸膜腔,换瓶拔出接管时要用消毒纱布包裹,护理前要洗手,水封瓶内一般要装消毒水500ml。拔管指征;两肺呼吸音清,无漏气,引流量24小时小于50~100ml。胸内虽有积液、积气,但胸引流管已阻塞,经各种处理无法恢复其引流功能。气胸患者引流侧胸腔肺完全膨胀,呼吸音恢复,夹管24小时以上无气急者。拔管后注意点:拔管要观察病人有否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要检查引流口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伤口渗出即时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 cm.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整形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 第3篇

1 临床资料

面部除皱术41例, 在耳前、耳后缘缝合切口的最低点各放置一硅橡胶管持续引流, 24~48h拔除。耳再造3例应用负压引流经耳垂部放置于皮肤深面, 放置4~5d。隆乳术18例, 于假体深面放置引流13例。腹壁整形术9例, 在低位放置引流管9例, 24~48h拔除。皮瓣修复术40例, 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 48~72h拔除。脂肪抽吸术204例, 于小切口处放置引流管, 24h拔除。巨乳缩小术11例, 负压引流11例。

2 引流管护理

2.1 正确选择引流物

按引流目的不同可分为预防性引流和治疗性引流。引流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可起到辅助止血和防止血肿形成的作用。整形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血肿, 因此预防性引流是整形术后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引流的方式多采取橡皮片引流或硅胶管负压引流。引流物一般都是从原切口引出, 尽量不另做引流口。引流时间一般为48~72h, 放置时间过长将增加感染机会。治疗性引流主要用于皮瓣下的单纯引流。皮瓣涉及组织量大、覆盖范围广、充填腔隙大, 利用负压引流可使腔隙贴紧, 同时达到引流的目的。

2.2 引流物放置原则

整形手术在切口的缝合上要求无创或微创, 而引流物大部分从切口引出, 不另设引流口, 因此引流物应缝合固定, 引流要通畅, 避免引流不畅导致渗液、渗血积聚。固定包扎时防止引流管成锐角打折或受压, 防止血肿发生。对预防性引流可应用管径稍粗的带有多个侧孔的硅橡胶管引流, 以免渗液或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引流物尽可能放置在较低位置或接近需引流的位置。隆乳术引流管一般放置在假体的深下方;面部除皱术时引流条放置在耳垂部或后颈部;应用皮肤扩张器时在扩张囊下方放置引流物;皮瓣手术时引流物置于皮瓣下。

2.3 引流物放置时间

引流物放置的时间根据其适应证、手术要求和引流量决定, 一般为48~72h。术后3~4d引流液转为淡黄, 量3~5ml, 即可拔出引流管[2]。

2.4 引流管护理

(1) 熟知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 妥善固定, 以免脱落。 (2) 维持引流装置的无菌状态, 防止污染, 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按无菌技术换药, 每天更换引流袋, 掌握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时间及方法。 (3) 严格执行医嘱,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 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 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 积极观察疗效, 及时向医师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 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 (4) 保持引流管通畅, 随时注意观察, 维持有效负压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 避免移位、脱出。一般情况下, 手术后每小时挤压抽吸1次, 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准确、及时的反映病情, 及时进行处理。 (5) 应用引流管时, 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患者插管口的平面。搬动患者时, 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容器1/2时, 即应倾倒, 以防因液面过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6)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切口或黏膜接触部位的洁净, 每天用碘伏擦拭, 更换敷料。 (7) 分别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状、量, 外层敷料渗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 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是管道被堵塞, 如引流液为血性且流速快或多, 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3]。 (8) 做好病房内空气、物品、床铺的消毒隔离工作。 (9) 注意观察置管部位有无发红、肿胀, 分泌物等异常现象。

3 健康指导

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引流装置的目的及引流液的色、量、性质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做好切口护理工作, 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补充全身营养;充分的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使其树立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 根据医嘱和病情及时拔管。引流液逐渐减少或内容清澈无渗漏, 且24h引流量波动在10ml左右可遵医嘱由医师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注意引流处皮肤及组织有无异常情况。

4 体 会

引流管的护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高度的责任心。本组病例治疗期间采用正确的管道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加强感染管理意识, 适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术后恢复顺利, 引流管早期拔除,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正芳.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的使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3 (206) :1.

[2]张正英, 蒋小平.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修复儿童颈部瘢痕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13) :1970.

肝胆外科手术82例引流管护理 第4篇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31-02

肝胆手术是普外科一种常见的手术,也是普外科中比较复杂的手术。术后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需留置引流管,对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防止胆管狭窄以及梗阻等症状的发生[1]。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与护理措施是肝胆外科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2]。为进一步分析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方法与效果, 收集2014 年 1 月 - 2014 年 12月期间 82例施行肝胆外科手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做出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肝胆手术患者共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在16~85岁之间,其中包括胆道腔内引流患者26例,腔外引流患者有15例,腔内引流患者有12例;烟卷引流条引流有10例, T管引流 8例,双套管引流者 10例。

2.结果

本组82例患者均完全康复,并且无引流管脱落以及堵塞等现象发生,术后出现感染以及渗血各1例,经过非手术方法都治愈,且患者恢复良好。

3.引流管的类型、适应范围及特点

2.1.1 引流管类型 双套管与三套管是将引流管跟外界吸引装置连接,通过其外层乳胶薄膜从而阻隔大网膜等组织,避免引流管堵塞,为便于引流液持续的渗入套管内,外层乳胶薄膜管可形成类似多皱形的波纹脊。在双套管的基础改良制得三套路,通过空气气流的流动来解决引流管的阻塞问题,使得引流更为通畅,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

2.1.2 适应范围:(1)胆汁、引流液黏稠或肠液漏出较多的手术;(2)术后预测可能会发生感染的手术;(3)各种吻合口有可能发生感染或漏者;(4)操作复杂且时间较长的手术[4]。

2.1.3 特点 T管的特点 T管由形状而得名,它主要应用于引流胆管内胆汁,与无菌引流袋连接,3周左右即可拔管,对于老年人以及体质差的患者需适当延长至4周左右再进行拔管。T管适应证:胆肠吻合术等手术,均需在胆总管留置T管, 并进行引流[5]。

烟卷引流条:主要适用于血液和体液比较少的患者。其缺点是纱布 容易被血浆蛋白 堵塞,引流效果 随着置管 时间的延长 而 降低。因此应 常观察引流条 的情况,并且缩短置管时间,一旦发现堵塞需立即 清洗或者更换。

4.护理方法

4.1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多同患者交流,并加强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应向患者已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的重要性,告诉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防止引流管脱出。

4.2 引流管的护理

(1)注意观察引流物 注意观察胆道引流管内引流物的 颜色、性质、流量 以及气味等, 并准确记录。正常胆汁颜色 为黑绿色,白色胆汁表明 胆道堵塞,血样或者红色胆汁表明 胆道活动性出血,淡黄色 表示有腹水。正常胆汁黏稠 并且清亮,胆汁表现为稀薄、无黏液时 表示肝功能差,出现脓的絮状物表示 有胆管感染。正常情况下引流术后胆肠内胆汁的量 约为250-300ml/d,T管引流胆汁 为300ml/d。对于肥胖病人,要防止手术后腹壁皮肤松弛、迅速消耗后腹壁 脂肪、,在引流管处皮肤也会随着降低,致使引流管脱落。

(2)防止引流管的脱落与堵塞 医护人员要经常检查 引流管的固定情况,叮嘱患者家属加强注意引流管,确保引流袋始终低于引流管口,并注意观察管道,以防扭曲、打折及逆行反流。严格监管并约束重点患者,严防全麻手术后还未清醒患者自行拔管。由于引流物往往都比较多而杂,胆液以及 坏死的组织等常堵塞引流管[6],因此引流管需隔一段时间挤压一次或者用稀释的抗生素溶液进行清洗疏通,切忌使用容易形成 凝血块的药物。在患者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稍稍抬高床头,使引流管低于病人的体位,以便于清洗和疏通。操作时要保持动作轻柔。

(3)引流的控制及调整 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对引流的时间以及吸引器中心泵的负压及时作出调整,如引流量较多时进行连续吸引,而引流量较少时需酌情 间歇吸引。采用烟卷引流条时,若引流物较多,且呈现为胆汁样,可顺着管道放置一根软的橡皮管,并将其与消毒瓶连接,切记隔一段时间更换引流管。

(4)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过程中,严格做到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广谱维生素,接头处用0.5%碘伏擦拭。要注意观察:注意引流口的周围是否有引流液外漏, 皮肤是否有红肿 及破损现象,拔管后注意 腹部体征, 是否有发热的现象;拔除T形管后,用凡士林纱布阻塞局部的创口,注意观察拔管后引流口是否有渗血或渗液现象。如发现异常现象,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作出处理。

5.疗效判断标准

非常满意:术后患者完全康复,并且无并发症发生。满意:术后患者完全康复,但有轻微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不满意:患者未顺利康复。本组所有患者都比较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6.讨论

在肝胆外科手术中 引流管的应用比较广泛,对肝胆手术后的治疗 以及恢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能及时发现术后患者有无渗血以及胆漏等症状,并且能快速引流出 残留在腹腔内的少量积血以及积液,加快 患者康复。然而因引流管的护理不及时、 刺激或者操作不当等因素,将导致严重反应,甚至可能需进行二次手术。证明加强对 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可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由此表明,在肝胆外科的 手术过程中, 加强对患者 引流管的护理, 有利于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率, 使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何琴, 李德衛.切口愈合障碍患者肝胆外科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的临床价值.重庆医学,2011,40(17): 1712-1713.

[2] 李学兰.经皮经肝胆道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48例的护理.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463-464.

[3] 何莹,钱桂平. 对61例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的探讨.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 6, 168.

[4] 梅向芳.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求医问药,2011, 12, 314.

[5] 卜喜元,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中外护理,2011,8,128.

[4] 汪思思. 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中外医学研究,2013, 21, 88.

[5] 鲁建平. 肝胆外科手术146例引流管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108-109.

引流管护理汇总 第5篇

对于有多根引流管者,贴上标签注明位置及功能 防止脱出,扭曲,打折,受压 定时挤压,保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液性状、颜色和量 定时更换引流瓶

术后躁动不安及不合作的患者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 以约束,防止患者自行将引流管拔除

肠瘘腹腔灌洗与引流护理

持续腹腔灌洗并维持负压吸引,负压压力一般负压为75—150mmHg(10-20kPa),也可以随时调节压力,负压太小吸引不出来,负压太大造成肠粘膜吸附于管壁引起损伤、出血,注意充分稀释肠液,浓度越高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程度越高,早期引流液多时负压调大一些,瘘管形成,漏出液少时,应注意负压调小一些。保持引流管通畅

调节灌洗液的量与速度:一般每日的灌洗量为2000-4000ml,速度约40-60滴/分钟,根据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调整。灌洗液以等渗盐水为主,若有脓腔形成或腹腔内感染严重,灌洗液中可加入敏感抗生素。灌洗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0-40℃

观察和记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计算每日肠液排出量时应减去灌洗量。若灌洗量大于引流量常提示有堵管现象,需及时处理。灌洗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心慌气急、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灌洗,并给予对症处理。

胃癌空肠喂养管的护理:

保持喂养管的通畅,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20~30ml冲管,输液过程中每4个小时冲管一次,以防营养沉积堵塞导管。

控制输注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速度: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温度过高可灼伤肠道粘膜,甚至可引起溃疡或出血;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营养液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细菌性肝脓肿引流管护理

经皮肝穿刺抽脓及脓腔置管引流术者,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盐水多次或持续冲洗脓腔,观察和记录脓腔引流液的色、性状和量;每日更换引流瓶;

T管引流的护理

妥善固定:缝线将T管间定于腹壁外,还要用胶布将其牢固固定于腹壁皮肤上。

保持引流通畅:平卧时引流管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液逆流引发感染。若术后1周发现T管阻塞,可用细硅胶管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严格无菌冲洗。

引流的护理:正常成人胆汁分泌量约为800 到1200ml/d,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黏性;术后引流量为300~500ml/d,常呈淡红色或深褐色,有时含有少量细小结石或絮状物;恢复进食后,引流量可有 600~700ml/d,呈淡黄色,逐渐加深呈金黄色、清亮,以后随胆道末端通畅而逐渐减少。突发胆汁引流量或引流液性状改变时,应及时査找原因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预防感染:长期置管者,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1~2次,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腐浊皮肤引起损伤。T管造影后,应立即连接引流袋。造影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各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护理 胃管:肛门排气后

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量少、色清、患者全身状况好转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正常,超声检查显示阴性,可考虑拔管。

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抽脓及脓腔置管引流术:脓腔引流液少于10ml/d时,可拔除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护理 第6篇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一)腹腔引流器材 ⒈ 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⒉ 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⒊ 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烟,具有虹吸作用。⒋ 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二)腹腔引流的目的

⒈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⒉ 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⒈ 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发生感染。

⒉ 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⒊ 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⒋ 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⒌ 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⒍ 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⒈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⒉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⒊ 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五)腹腔引流的护理

⒈ 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⒉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⒊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等,并定时换药。

⒋ 保持引流管通畅 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会引起引流不畅。如发现病人突然出现腹胀、伴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出。

⒌ 严格无菌操作

更换引流袋或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且每周更换2~3次无菌引流袋,先消毒引流管远端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⒍ 倾听病人疼痛的主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引流管护理常规】相关文章:

t型引流管护理08-04

尿管护理06-02

胃管护理05-20

常规引流06-20

工程管护08-06

管护现状08-26

森林管护措施07-27

土地管护合同06-10

管护经营策略06-05

园林管护人员协议07-09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学后反思下一篇:供电营业窗口劳动竞赛知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