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设计范文

2024-07-26

赤壁设计范文(精选8篇)

赤壁设计 第1篇

]导入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 876I58HO90-KP;OL[8I vbnm(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我们知道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简介作者

1、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2、播放课文录音。

四、释义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五、诗歌赏析

1、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是三国时的遗物,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作用)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教师:齐读前两句诗。这前两句是叙事,写其兴感之由。教师:作者由叙事转入议论,请看三、四句。

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由此使我们联想到《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

教师: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重写。

教师: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教师: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教师: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

(东吴战败)

教师: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

(没有)

教师: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

明确:(东风)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是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

(机遇)

教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教师: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教师:同学们,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

教师: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与其他史学家的观点不同,把周瑜的成功说成是机遇起了很大的作用呢,作者是为了讲清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天才,有了机遇的帮助,才可能施展自身的才能和抱负,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哪怕他再有才能,再有本事,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这个道理看上去是在说周瑜,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其实还说了谁?

明确: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和什么有关呢,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我们都知道,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杜牧也是如此,因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板书)

同学们我们纵观全诗,讨论本诗的两个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教师: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教师: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用典,借古讽今

教师: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练习] 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 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1、关于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杜牧在诗歌方面成就较显著,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

2、关于本文的主题。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第3篇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词在抒情中写人寓己的表现手法和写景在词中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 在诵读中领略诗人的豪放词风。【教学难点】

理解词中写人寓己的表现手法和写景、咏史在词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同学们, 《三国演义》中有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谁知道呢? (生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这两场战役中最重要的是赤壁之战, 因为它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于是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就成了后世名家游历四方的必到之处, 壮阔的山水胜景总能引人无限遐思。现在, 让我们走近著名词人苏轼, 走进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正音

请一位学生起来朗读这首词, 检查预习情况, 同时积累重点字音。明确字音再齐读一遍, 加强巩固。

浪淘 (táo) 尽公瑾 (jǐn) 小乔初嫁了 (liǎo) 羽扇纶 (guān) 巾早生华 (huā) 发还酹 (lèi) 江月

三、明确重难点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鉴赏手法

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手法有四种, 分别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写人寓己。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 思考这首词使用的是哪一种? (可作提示:根据我们对词的理解, 词的中心内容在上阕还是下阕?答案:下阕。) 明确“写人寓己”。

五、文本分析

师:“写人”, 作者写的是谁?从哪一句看出来?

生:写的是周瑜, 从“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看出来的。

师:那么在词中作者对周瑜作了怎样的描写?

生: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师:这些描写表现了周瑜怎样的特点?

生:新婚未久, 雄姿英发;气魄非凡, 战功辉煌。

师: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乃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面对敌方庞大的军队, 周瑜丝毫没有胆怯, 寥寥几句, 表现了周瑜泰山崩于前而毫不色变的豪迈气概。

师:“寓己”, “己”指的是自己, 词中是怎样描写的?

生: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师:“华发”是说头发白了, 但是前面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早”字呢?

生:“早”是说头发过早变白, 预示着年龄大了, 而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联系作者的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周瑜, 作者意思是说年龄大了, 自己的理想却还没有实现, 实际上是表达壮志未酬的苦闷。

师:这就是本词所表达的感情, 作者想到周瑜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 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而自己呢?年近半百, 头发花白, 却仍在黄州虚度光阴, 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理想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 不由得感慨万千,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首词。

师:面对这种情况, 作者的所想所做又是怎样的呢?

生: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在世就像是一场梦, 过去了就过去了, 还是拿一杯美酒来祭奠江上伴我的明月吧!

师:作者把自己的满腹愁情诉说给江上的明月,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解脱, 既然现实无法改变, 那就暂且不去想了, 表现了心胸的豁达, 这也正符合作者豪放诗人的特质。

师:现在, 我们齐读下阕, 共同领略作者豪放的情怀。

师:我们明确了这首词是作者用周瑜对比自己, 突出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赏析上阕, 看看作者为周瑜的出场做了那些铺垫, 先明确一个问题:上阕和下阕的衔接句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呈上, “一时多少豪杰”启下。

师:“江山如画”, 说得好!壮阔江山美丽如画, 那么上阕哪个句子是写景的呢?

师:也只有这样的画面, 才能让作者感叹“江山如画”;也只有这样的画面, 才能与下阕中盖世无双的周瑜相映生辉!

师:这幅画面是描绘什么地方的景象?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赤壁古战场 (或赤壁) , 由“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看出来。

师:那“周郎”又从何得来呢?

师:现在, 我们齐读上阕, 再次领略作者豪放的情怀。

师:到这里, 这首词的思路我们就明确了, 作者站在大江边上,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到不断逝去的时间, 也由此想到了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众多英雄人物, 想到了谁呢?依稀记得曾听人说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发生地, 于是看着眼前山石耸立, 波涛汹涌的壮景, 想起了曾在此地驰骋沙场的周瑜。当时的周瑜娶得娇妻, 春风得意, 又在赤壁大战中指挥若定, 大败曹军, 战绩辉煌, 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那时也才三十四岁。而自己呢?年近半百, 满头白发, 却寸功未立, 满腔抱负不能实现, 想到此, 不禁悲从中来,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怎么办呢?抬头看到了高悬天空的明月, 此时此刻能陪伴自己, 能听自己倾诉的也只有它了, 所以就拿一杯酒来祭奠明月, 说说心事, 说出来会舒服些。

现在, 让我们齐读全词, 能背诵的同学尽量背诵。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全部内容:写人寓己的手法, 写景的作用, 诗人的感情。 (总结的同时教师要辅以适当的讲解)

六、作业

1. 背诵这首词。

《赤壁赋》教学设计 第4篇

赤壁赋设计 第5篇

祁姝菊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字词,理解文章,在朗读中分析鉴赏,把握情感。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4.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选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经历。

2.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整理出存疑之处。4.初步探究作者的情感。

这些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二、解决阅读背景

由学生按照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来做解说,教师备答、补充。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①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②主客问答是赋体的传统写作手法。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

3.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在朗读中合作探究,完成理解及鉴赏 1.初读。

学生自读和齐读,要求正读音、断句读、通义训。能否正确读出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字音,能否停顿得当。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备答】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浩浩乎;广阔的样子。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2.赏读。

学生分组讨论,重点探究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师备答】

(1)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悲——乐。(对于情感变化过程的概括可以直接从文中摘取表达情感的字眼,也可以依据内容发展来总结。)

与之相照应的表现情感的内容是:景——情——理。

(2)表现第一次“乐”情的“景”集中在第一段。第一段写了美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等)、美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让学生对美景展开想象,写鉴赏文章或者片段。

(3)第二段开始出现的“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另一个层面。“客”是作为儒者的苏轼,他悲观,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而“主”是作为道者的苏轼,他达观,能够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合二为一便可见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4)由悲转乐的关键是苏子对“理”的阐述。在第四段中苏轼是洒脱旷达的,通过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道理说服了客,客喜而笑,“乐”的境界提升了。

(5)水和月是贯穿全文的两个典型意象。思考苏轼作品中出现过的“水月”意象并加以分析。以“月”为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6)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3.研读。

(1)探究: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即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观点相左,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备答】

诗人的某些语语句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虚幻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2)归纳鉴赏要点.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4.美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4)读出语调。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平直调,全句语势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的语气,常用于叙

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过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惊讶、鼓励、号召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语气。

5.背读。

理顺思路,熟读成诵

四、作业设计

1.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苏轼的作品分析其人生观。

2.你是如何看待苏轼面对人生(生命)、面对苦难的态度的?写一篇评论文章。

赤壁赋教案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体会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熟读课文,学习景、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苏轼因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的对比而产生了对功业、生命的迷惘,这也是古代哲人与诗人共同的困惑。但苏轼却能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耽赏于大自然的江山风月,而获得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苏轼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把握《赤壁赋》的精髓。

【教学方法】

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资料搜集】

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2.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3.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但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后,他并未被灾难击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更是“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为历史奉献了著名的“一词二赋”。苏轼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赤壁赋》,去触摸他那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整体感知

1.欣赏鲍国安的录音朗诵(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聆听体悟,进人意境。

2.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一悲一喜。

明确:文中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观景抒情。

第1段情景交融,历来为人称道,故以诵读为主,力求人其意境。

(1)诵读指导: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同时,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气氛。

如:白露一横江,水光一接天,纵一一苇一之所如,凌一万顷一之茫然。

(2)品读:引导学生品味“纵”、“凌”、“接”、“横”、“徘徊”等词写景传情的妙处。

明确:景— — “美”。皓月当空,碧波万顷,月光朗朗,清风徐徐,澄彻空灵,如梦似幻。

情— — “乐”。舒畅飘逸,超然物外,令人陶醉于良辰美景;宁谧空阔,如临仙境,撇开俗情,遂入空灵之境。

4.听音辨情。

作者情感由此而转,歌箫之声,当细细辨之。

(1)歌中有悲意吗?

讨论:“望关人兮天一方”让人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人”是渴慕的圣主,还是伸手难及的美好理想?

(2)背景音乐,箫声响起,齐读描写箫声的句子,低缓深沉。作者如何将箫声之悲传达给读者?

明确:哀怨、思慕、哭泣、倾诉、潜龙舞、嫠妇泣,渲染出箫声的悲凉,转乐为悲。

5.随思悟情。

本文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1)悲从何而来?

明确: 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 想到曾孟德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 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2)探究: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如: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

△ 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南华经》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 曹植《送应氏》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问月》

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苏轼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明确: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空生“哀”与“羡”;苏轼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

三、拓展比较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审态察情

寥寥数语,尽现人物情怀,值得品味。

此“喜”与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足见兴尽后的酣畅;“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显彻悟后的忘我与超脱。抓住描写情态的词语。就能感受出两者的差异。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之“喜”。

五、结语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成熟与旷达。“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备教手记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这扇大门只打开了一道缝。他们在门外逡巡眺望,却难以真正迈步而进,去尽情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也许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遮蔽了探寻的双眼;也许是因为时空的阻隔,淡漠了作者与读者灵魂的交流。可是,若缺少x,l心灵的叩问,又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阅读呢?

在教学《赤壁赋》时,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将教学设计定位在“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相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妙处。

读文就是读人。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命途多舛。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他,真正地成熟了— —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在黄州,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交往,感受了温暖,增强了信心,又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形成了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而《赤壁赋》正是他这段心路历程的见证。要想识其心,必先识其人。课前资料的收集,正是希望学生能在锻炼搜寻信息能力的同时,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铺垫。

苏子之文,可谓“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东坡题跋》),文笔开合,随意而至。景能抒情,声能传情,思能蕴情,态能显情。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住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思路。

《赤壁赋》教学设计 第7篇

一、复习导入,连接旧课

师:文章一二段主要写了什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路历程?

明确: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被恬静素雅的赤壁夜景所陶醉,有一种“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呜呜然”的“洞箫声”,作者那淡淡的乐又被内心深处的痛楚所替代。于是“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发出“何为其然也”的疑问。

二、品作者深情,悟人生哲理

(一)研习第三段

1、“何为其然也”,是什么意思?

明确:“其”在此是“箫声”,“然”指“这样(悲凉)”。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你吹的)箫声会这样悲凉呢?”

2、请默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何为其然也”?(PPT)

明确:一悲我与曹公不可同日而语。曹操“西望夏口,东万武昌,……破荆州,下江陵……一世之雄”。而我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二悲“人生苦短,宇宙无穷”。曹操虽然具有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为“一世之雄”,但“而今安在哉”?“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个愿望“不可乎骤得”。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注意此段词句的理解。

3、此专题主题是“像山那样思考”,板块名称是“感悟自然”。那么,客是怎么由赤壁夜景感受到上述悲的呢?“客”是怎么表述这些悲的?其中最核心的悲又是哪一点?

明确:客面对眼前的明月清风,自然想起了有关明月的诗歌。而明月的诗歌是很多的,此处想起曹操《短歌行》中的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主要还因为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传说这里是当年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因此联想到当时的英雄曹操就再自然不过了,作者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联想到了周瑜。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它的意思是“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它的下两句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苦短,渴望贤才协助自己实现宏伟大业”的雄心。在这里,苏轼借客之口引用此诗句,是含蓄地反用其义,即希望自己能够遇上贤主。但客在此迅速将话题转向诗的作者曹操,并浓墨重彩描绘了曹操当年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并用一句“固一世之雄也”高度总结,但最后又用一句 “而今安在哉”反问,对这一切作了彻底的否定。

同在赤壁这地方,当年曹操那样的大英雄都尚且如此!反观自身,“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又能怎么样?但长江是无穷无尽的,即宇宙是无穷的。于是就感叹“人在无穷的宇宙面前,实在是渺小而短暂”。所以就有了“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所以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渴望。知道这个渴望不可以实现,所以就有了悲从中生,只好把这种悲伤传递到箫声之中:“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概言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不能建功立业永垂不朽成了一切悲的根源。

4、齐读第三段。

(二)研习末两段

过渡:“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确是困扰古今中外智者哲人的天大难题。孔子暮年也曾于河畔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面对时间上的无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和空间上的广袤无垠“念天地之悠悠”时,发出“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面对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人生的确是短暂的,人的确是渺小的。面对这个世界难题,我们该怎么面对呢?苏子是怎么面对的呢?

1、你有过这个困惑吗?你是怎么面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的困惑?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苏子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他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吗?他是怎么解决此难题的?请一同学朗读第四段思考此问题。

明确:作者从身边的水和月感悟到事物以及人的变和不变的相对性。

从变的角度说,“逝者如斯(水)”;“盈虚者如彼(月)”。万事万物并不永恒,事事物物时刻在变化,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否定了客从不变的角度看“长江之无穷”的观点。

从不变的角度看,水“未尝往”,“往”指“流逝、消失”,即水“从来没有消失过”;月“卒莫消长”,即月亮“本身终究没有增减”,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万事万物都是无穷无尽,不会断绝,仍然永恒的,即“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强调了“我”与“物”同,也是无尽的,否定了客从变化的角度看“吾生之须臾”的观点。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是好理解的,哲学上说,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讲得就是这个意思。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物”“无尽”也好理解,但“我”怎么也“无尽”呢?

说明:这是此文的难点,主要是学生没有佛道知识储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儒释道不同角度去理解,若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作为课外探究题,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在黄州时期的思想和儒释道关于人生永恒的论述。

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的.解释,供参考:(PPT)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 ——吴小如《读苏轼<赤壁赋>》

▲佛教禅宗里有证实相的观点。实相是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的那个实在的本体,那个没有被污染的清静的东西,这东西真实而又清静,隐于现象背后,不生不灭,值得追求。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幻相,它的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相。这种实相,一般的愚钝者是看不到的,要凭主体的心灵感悟,所见意境的瞬间升华才能实现。苏轼经过长期的磨难,产生了顿悟,所以乐观旷达地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武增明 《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样,人之生存是气聚的结果,人之死是气散的表现。一物化为另一物,只是具体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究其实质,仍是一气。因此,在气这一层次上,万物也齐一的。庄子说人生于无复归于无,正如现代科学之谓物质不灭。

4、怎么理解主与客的对答?

明确:主客对答是赋这种文体的特点。苏子的“知”与客的“知”在文中交锋,苏子的“知”正是客的“不知”,这主客的交锋正是作者内心苦恼、矛盾交织的独白,重叠了两个“灵魂”。内心的“主”终于说动了内心的“客”,作者乐观向上积极的一面,压下了颓伤自怜消极的一面。

5、认识了无穷和有限的相对性,那么我们怎么面对人生?作者告诉我们怎么面对人生?

明确:“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6、世界难题解决了,苏子与客的情绪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客喜而笑。这与前面的“乐”有本质的差异,“乐”是浅层的感受体验,而“喜”则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板书:喜。

三、诵读全文,对话苏轼

1、诵读全文思考:若时空倒流,你又回到宋代,在大街上遇到了东坡居士,结合此文的学习,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永远离开了我们,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成了残疾人,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失去了情人。如果这其中就有你的同学,那么现在你学习了东坡居士的《前赤壁赋》,你是否有更多的话想对你的同学说?你会怎么说?

3、小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四、作业:背诵末三段

附录:板书设计

乐——赤壁夜景

↓ 与曹公不可同日而语

悲— 人生苦短,宇宙无穷

↓ 挟飞仙、抱明月,不可骤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第8篇

1.知识能力目标:

·了解作品背景与苏轼其人-

·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竞猜了解三国基本历史情况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开阔意境

·通过探究作品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形象的矛盾, 作品人物与历史人物的时空错位, 揭示苏轼所向往的理想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渴望成就功业的内心情感

·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树立积极人生观

重点:探究作者所塑造的风流化、理想化周瑜形象, 从而理解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难点:通过了解作者际遇, 以及作者与周瑜的对比, 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叶振棠演唱的歌曲《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诗, 两岸三地的曲作家们都给这首诗编过曲, 我们今天就随着叶振棠演唱的这首歌走进一个与三国有关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走入三国

(一) 播放名家朗诵

第一遍听读, 第二遍跟读。边读边思考本词写了哪一个三国人物。

(二) 初读思考

问题设置:本词写了哪一位三国人物?写了哪件著名的历史事件?

明确:周瑜。赤壁之战。

(三) 三国知识竞猜

要发掘作品中的周瑜形象, 需要一定的关于三国的知识储备。三国的历史情况本课采取知识抢答的形式完成。为提高兴趣与增加参与积极性, 问题设置如下:

1、三国是哪三国?———吴国、魏国、蜀国

2、吴、魏、蜀的领袖分别是谁?———孙权、曹操、刘备

3、周瑜是谁的下属?———孙权

4、除了貂蝉, 三国还有两位著名的美人, 你知道她们是谁?———大小乔

5、大小乔这样著名的美女嫁给了谁?———孙策、周瑜

6、赤壁之战是哪两国打?孰强孰弱?谁夺取了此战的胜利?———魏国与吴国;魏国军事力量强;吴国胜

三.再读·走近苏轼

(一) 自由朗诵

让学生带着对三国基本历史情况的了解, 自由朗诵课文, 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 并判断一下词风上应该属于哪种风格。

明确:本词是豪放派代表作品。

(二) 豪放还是婉约

问题设置:《吹剑录》曰:“郎中 (柳永) 词, 只好十七八岁女子, 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如果同意, 请用“关西大汉”的方式诵读本词。

学生在“关西大汉”式的朗诵中发现问题———上阕“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古”“豪杰”等这些内容, 意境开阔, 较适合“关西大汉式的朗读;但下阕“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些内容并并不太适合给关西大汉咏唱。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并非完全的、绝对的豪放, 而是在豪放之中不失婉约, 婉约隐于豪放, 是一个丰富的、多层次的优秀作品。

(三) 千古文人———苏轼

“词”原是歌妓唱曲的填词, 相当于歌词, 吟咏的不外乎“香汗”“乱发”“春夜”“斜肩”“柳腰”等。到了苏轼这里, 所填之词就一改旧风, 使得宋词脱离柔靡伤感的腔调, 有了豪放的风格。文人骚客争相模仿, “词”终于定格成为宋代最流行的的文学形式。苏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请随老师走近这一位千古文人。

1、基本情况

苏轼, 字子由, 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史哲书画方面的造诣

苏轼在诗歌方面, 与其弟子并称“苏黄”, 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方面,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被公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在散文方面, 与其老师欧阳修, 并称“欧苏”, 被认为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书法上,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北宋四大家”, 人称“苏黄米蔡”, 苏轼排第一;苏轼的画, 与其表哥文同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方面, 是蜀学的代表人物;史学上, 也是颇有见地。

3、人生际遇

二十岁入京参加科举, 从此名满天下。继而陷入变革派与守旧派的政党之争, 被变格派中的一些小人陷害, 身陷囹圄, 即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四个多月的牢狱, 终于被释, 贬至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在贬官黄州时, 游览赤鼻山所作。

四.三读·走进作品

(一) “风流”周瑜

问题设置:通读全词, 你认为作品中哪个词最适合形容周瑜在作者苏轼眼中的形象?

明确:“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一词最能形容。

(二) 吟咏“风流”

让学生自由朗诵, 然后进行比赛朗诵, 看谁能读出一点“风流”之感。

(三) 解读“风流”

问题设置: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你的印象中, “风流”一般形容怎样的人?

图片一 (唐伯虎) 与图片二 (武松) 谁看起来有“风流”之感?

明确:“风流”, 原本有稳定而且丰富的内涵:或指文采风流, 或指艺术效果, 或指才智超凡, 品格卓尔不群, 或指高雅正派, 风格温文, 或与潇洒对称。所指虽然丰富, 但是大体是指称才华出众、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放诞不羁, 当然也包括在与异性情感方面不受世俗约束。

(四) 找“风流”

问题设置:你从词中那些地方看出了周瑜的风流?

明确:“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可以看出。

1、“初嫁”VS“出嫁”

小乔是三国著名的美女, 周瑜是东吴名将, 英雄抱得美人归, 羡煞旁人。

“初嫁”比“出嫁”, 在英雄美人的基础上, 多了“新婚燕尔”的内涵, 因而就使文本多了一分浪漫的气氛, 足以衬托周瑜之“风流”。

2、羽扇纶巾, 谈笑对战

羽扇纶巾一般是儒生形象;谈笑之间就把敌军消灭, 看似不费吹灰之力。这种有才华的, 轻松的, 胸有成竹的形象充满了“风流”之感。

3、事业、爱情双丰收

一边是美人在怀, 一边是运筹帷幄;一边是新婚燕尔, 一边是大胜曹军;这时候的周瑜真所谓意气风发, 春风得意。

(五) 真“风流”?真英雄!

问题设置:

1、“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这个当年在词中可以看出是哪一年?

明确:从词中可以看出“当年”即为打赤壁之战同年。

小乔貌美, 周瑜英俊, 再加上周瑜非常年轻, 因而他两人之间的故事被小说家、漫画家、导演是编了又编。从相遇到相识, 从相知到相恋, 是要多浪漫有多浪漫。就连苏轼也在词中写“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无不是充满了浪漫的情怀。

然而在历史上, 周瑜和小乔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策欲取荆州, 以瑜为中护军, 领导江夏太守, 从攻皖, 拔之。时得乔公两女, 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 瑜纳小乔。”就是说, 小乔是周瑜攻下皖城后, 看到乔公有两个漂亮的女儿, 就抢来的。抢来后还只是当个小老婆。从过程看, 实在是毫无浪漫可言。再深入一点想, 小乔正青春年少, 很有可能已经情窦初开, 心有所属, 这个角度看, 周瑜最多只能说是个立下战功, 抢来美人的英雄。

且周瑜纳小乔是在周瑜二十四岁, 即赤壁之战前十年。作者在词中把纳小乔和战赤壁写到了一起。并非我们所看到的爱情事业双丰收。

问题设置:

2、“羽扇纶巾”在三国中通常是谁的形象?

明确:《裴子语林》写诸葛亮的形象是“乘素舆, 著葛巾, 持白羽扇, 指麾三军。”故羽扇纶巾一般指诸葛亮的形象。苏轼将诸葛亮的形象套在了周瑜身上。

曾有人说“羽扇纶巾”就是指诸葛亮,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是指诸葛亮借东风消灭曹军。但事实上, 赤壁之战时, 主力是孙吴, 周瑜是主力, 刘备只是配角, 诸葛亮并不在主战场。《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草船借箭, 借东风, 都是对诸葛亮的神化与美化, 其实历史中并未有此事。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写, “瑜长壮有姿……瑜昔见宠任, 入作心膂, 出为爪牙, 衔命出征, 身当矢石, 尽节用命, 视死如归。”周瑜应该是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带领部队出生入死的武将。周瑜理应胯下战马, 身着盔甲, 手持长戟的英雄形象。

问题设置:

3、赤壁之战是否真的如词中所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明确:赤壁之战实际上是一场以少胜多, 以弱制强的恶战。

当时曹操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 周瑜可用兵力仅有三万。三万敌八十万, 可想而知是一场多么凶险、血腥的战役。在众人都主张迎合曹操的危难之时, 周瑜能提出用仅有三万精兵对抗曹军, 此等英雄气概, 无人能比。

(六) “风流”的是谁?

1、真名士自风流

前面谈到, “风流”本身是有固定内涵的, 包括文采风流、高雅正派、才华出众、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放诞不羁等。苏轼的才华不用多说, 而他的个性是否是风流的呢?

苏东坡一生参加无数名妓的宴席, 十之八九都得应艺人之请在披肩或香扇上题诗。“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这样的诗句, 便是在宴会上应歌妓之请所作。

苏轼在做杭州通判的时候, 常常带着歌妓与友人游山玩水, 就连去灵隐寺也不避讳, 偏是破坏寺庙清规, 带着歌妓去见大通禅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苏轼无不自然流露出一股名士风流。

2、苏轼式的周瑜

问题设置:苏轼是北宋的大学士, 是士林领袖, 在文史哲书画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为何偏偏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 把诸葛亮的形象错套在周瑜身上, 把周瑜纳小乔的时间记成了十年之后, 把赤壁之战的紧张形势写得轻松愉快?是否在遭受“乌台诗案”后, 精神错乱了?

明确:羽扇纶巾的儒生形象, 美人在怀的浪漫爱情, 指点江山的气定神闲, 这些特质都与苏轼本人更加贴近。真正风流的人其实是苏轼, 作者笔下“风流”的周瑜实则是一个富于苏轼气质的周瑜。

3、周瑜vs苏轼

家庭:小乔初嫁→屡遭不幸

外表:雄姿英发→早生华发

神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事业:功成名就→功业未就

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 眼下贬谪在黄州, 担任团练副使, 身份类似犯官, 温饱成了问题, 更谈何人生理想?既然个人事业与理想变得遥不可及, 苏轼索性幻化出一个理想的自己———一个带着苏轼气质的周瑜, 一个“风流”的周瑜。此番塑造, 将周瑜的形象升华了, 变成一个理想化的周瑜。表面上, 越是把周瑜理想化, 就越是远离现实中落魄的苏轼。实质上, 按照自己的气质重塑周郎, 越是理想化, 就越是接近苏轼灵魂, 越是带上苏东坡的情志色彩。

(七) “风流”赋新义

问题设置:回想诗词名篇, 哪首作品中也出现了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的“风流”?

明确:《沁园春·雪》的“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一句。

苏东坡把“风流”用之于“豪杰”, 其妙处不但在使这个已经有点僵化的词语焕发了新的生命, 而且在于用在野的向往去同化了周瑜。这个词语的内涵的更新如此成功, 以致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起点, “风流”就多了一分“英雄豪杰”的味道, 以致近千年后, 毛泽东在《沁园春·咏雪》中禁不住用“风流人物”来概括他理想的革命英雄。

五、四读·走向豁达

齐读课文, 体味作者在充满磨难的人生境遇中, 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一) 早生华发

问题设置:“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一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说明经历了许多苦难, 对人生的际遇充满了无奈。

(二) 人生如梦

问题设置: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明确:第一个层次, 说明作者命运坎坷, 彷如梦中;第二个层次, 说明人生极短暂, 纵使是“千古风流人物”也被大浪淘尽。

(三) 酹江月

江月是永恒的, 个人生命是短暂的。面对江月, 苏轼不得不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但苏轼并未一直悲叹下去, 而是笔锋一转, 写“一樽还酹江月”———把酒洒入江中, 与江中之月同醉。

苏轼在发现了人生的短暂后, 面对永恒之江月并未唏嘘悲叹, 而是从人生短暂中悟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用无限的自然美景, 因而要“酹江月”。

据苏轼的狱友记载, 在乌台诗案的审讯过程中, 苏轼遭遇了非人的虐待:“遥怜北户吴兴守, 诟辱通宵不忍闻”。从名满天下的大学士, 沦落至挨骂受辱的阶下囚, 苏轼的内心要经历多少番隐忍与挣扎?贬放黄州后, 苏轼并未因此消沉, 约朋友游览赤壁。“故国神游”一番后, 并未因周瑜的功成名就而自卑, 而是得出千古风流人物也会被历史的大浪淘尽, 人生不过一场梦, 何不好好享用着美好的无限自然?这种豁达的人生观, 也是苏轼这位伟大文学家动人、迷人和可爱的地方。

【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教师在处理此文时, 大多采取感受赤壁奇景, 感受周瑜的豪情, 感受词人的豁达, 从而体会本词的豪放风格。并未去探索与发掘在周瑜这个历史人物形象选取时, 词人微妙的心理。

本课教学从探索“风流”入手, 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周瑜词中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矛盾与错位中, 去感受苏轼对周瑜成就功业的羡慕, 去理解苏轼通过塑造“风流”的周瑜来完成对自己理想形象的塑造。这种新的探索角度, 使学生充满了好奇与学习热情。

通过播放音乐、知识竞猜、还原历史及表演朗诵等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活跃, 参与度高。

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职和中学语文教材共有的一篇课文, 可见其在古典诗词中的重要地位。本教学设计, 受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论苏轼赤壁的豪杰风流之梦》 (《文学遗产》2010年05期, 第89页) 一文的启发, 一改传统的教学思路, 尝试从探讨周瑜的风流形象入手, 去感受作者苏轼的内心感受与情感。

上一篇:残运会志愿者笔试下一篇: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