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2024-09-18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精选11篇)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1篇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的论文由代写论文网提供搜集整理,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讲诉了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点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GPS就是全球定位系统,它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紧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代写计算机硕士论文卫星定位测量是研究利用GPS系统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一项空间技术。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通过RTK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1、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代写计算机毕业论文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1)控制测量

为满足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代写论文 城市控制网具有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城市Ⅰ、Ⅱ、Ⅲ级导线大多位于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 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数据采集时间长,还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返工。应用RTK技术将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线路中线定线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路中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工作一人也可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2、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处理数据方法

实时动态测量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锭—调制解调器,将其观测值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一起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本身也要采集GPS卫星信号,并取得观测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地给出精度为厘米级(相对于参考站)的流动站点位坐标。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位(仍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如基准站坐标和天线高度)—但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二方面通过数据链接接收来自基被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rTP3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高程拟合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2篇

GPSRTK定位技术在航迹测量中的应用

葛洲坝及三峡大坝的建成改变了长江的态势,流速、流向千变万化,为确保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我们加强了辖区航迹、流速流向的观测.采用传统经纬仪前方交会的`方法,不仅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且既费时又费力.目前,在完成葛洲坝大江航迹观测时采用GPSRTK定位技术,与过去传统光学仪器观测相比,不但精度高、效率高,且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大江试航观测着重介绍GPSRTK定位技术在航迹测量中的应用.

作 者:于海波 作者单位:长江宜昌航道局测绘处,湖北宜昌,443000刊 名:科技传播英文刊名: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P228.4关键词:GPSRTK定位 航迹 前方交会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3篇

1.1 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 RTK技术作为GPS测量发展路程中的里程碑, 主要包含GPS接收机、软件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在多于两台GPS接收机的条件下, 至少一台为基准站, 一台为流动站, 开展同时工作, 充分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对于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实时处理。GPS RTK技术的技术基础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对于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进行实时提供, 并且实现到厘米级别的精确程度。将基准站接收机固定在一个点上, 利用基准站系统进行原始卫星数据的采集, 并且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无线电的发射, 在发射之后, 利用发射电台广播原始数据。与此同时, 利用流动电台进行基准站GPS原始数据信息的接收, 然后电台通过串口将所收到的基准站原始信息传送到流动站接收机。在GPS RTK的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主要通过数据链的形式, 实现观测值和观测站坐标信息到流动站的传递。流动站主要承担两项任务, 一方面是利用数据链进行来自基准站数据的接收, 另一方面是对GPS的观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并且在系统内部实现组成差分观测值的实时处理。与此同时, 厘米级别的定位结果也需要给出, 整个过程历时不超过一秒钟。

在GPS RTK工作模式下, 流动站既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又可以处于运动状态。可以选择在固定的点上进行初始化作业, 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动态作业, 也能够在动态条件下实现直接开机, 并且在动态环境下搜索求解周模糊度。

1.2 GPS RTK的构成

GPS RTK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首先, 是GPS接受设备。因为双频观测值有着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 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整周未知数的解算。在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上, 都需要进行双频GPS接收机的设置。因此, 当基准站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时, 需要将接收机的采样率与用户接收机的最高采样率保持一致。其次, 是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又称为数据链。主要由基准站的无线发射电台和用户设备的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在对数据传输设备的频率和功率进行选择的时候, 需要考虑用户站和基准站的距离以及环境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等因素。最后, 是软件系统。对于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开展实时动态检测, 能够切实保障动态测量的可行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可控制性和精确性, 实现测量效果的提升。

2 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GPS RTK技术是一种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在传统的工程测量中, 比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等方式, 要想获得厘米级的精度, 必须开展事后计算。但是在GPS RTK技术工作模式下, 不需要通过事后计算, 可以在野外实时测量中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其主要的技术依托。它的出现促进作业效率的提升, 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 控制测量。为了实现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需要的满足, 城市控制网大多具备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在城市的一、二、三级导线方面, 大多都处于地面的位置。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导线点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大大影响工程测量的进度发展。因此, 如何快速获得精确的控制点, 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导线测量等常规测量中, 点间通视是必备的要求, 既费工又费时, 而且经常存在精度不均匀的现象。GPS静态测量中, 点间不需要实现通视, 而且能够保持连贯的高精度, 但是仍然存在数据采集时间长, 需要事后处理等缺点。除此之外, 在静态测量中, 实时定位效果无法得出, 一旦发现精度不能够完全符合要求, 就必须进行返工操作。而GPS RTK技术的运用则能够很好解决以上问题, 不管是从作业精度上来讲, 还是从作业效率上来说, 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发展优势。2) 线路中线定线。当GPS RTK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线和电力线中线的放样过程中时, 放样工作能够实现单人完成。只需要将线路的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线路的相关参数输入到GPS RTK的外业控制器中, 就能够实现放样工作的开展。在进行放样时, 方式较为灵活多变, 而且能够开展随时转换, 在桩号和坐标两种方式之间进行任意的选择。在进行放样时, 能够在屏幕上发现有箭头指示的偏移量和偏移方位, 能够有效开展前后左右移动, 实现误差的缩小。3) 用地测量。在对建设用地的勘测定界测量过程中, GPS RTK技术的运用能够对定界址点的坐标进行实时测定, 实现土地使用界限和范围的确定,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用地面积的计算。在开展土地分类和权属调查工作时, GPS RTK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实时测量权属界线以及土地分类修测活动的开展, 为测量速度和精度的提升做出很大贡献。

3 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优势

比起传统常规的测量方式, GPS RTK技术存在着以下明显的优势。首先, 测量精度较高。在小于五十千米的基线上, GPS RTK技术的相对定位精度能够达到1×10-6。其次, 在测站之间, 无需进行通视。再具体的测量工作中, 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位的确定, 提升选点工作的灵活性和方面快捷程度。再次, 观测时间较短。对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开展GPS测量的整个过程中, 静态相对定位每站只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动态相对定位仅仅需要几秒钟。最后, 能进行全天候的作业。因为GPS的卫星数目较多, 而且分布较为均匀, 所以能够保证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连续观测和记录。

4 总结

研究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的诸多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从概述GPS RTK技术出发, 探讨了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包括控制测量、线路中线定线、建筑物规划放线和用地测量几个方面, 最后指出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的优势。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GPS RTK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参考文献

[1]叶积龙, 张维宽.关于GPS RTK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31 (10) :183.

[2]牛洪柳.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 2012, 38 (3) :222-223.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4篇

【关键字】测绘工程;GPSRTK;测量技术

GPSRTK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是当今GPS全球定位系统与传送数据技术的结合,在测量技术当中是一项新的突破。GPS以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同时安置一个GPS的接受机,RTK采取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通过可见GPS对测量物进行实时并且连续地观测,并通过数据无线传输的技术,将观测到的数据发送到事先所设定好的观测站,根据相应的计算,得出精确度较高的三位坐标。通过定位结果的观察,便可以轻易得知监测站当中与用户观测站当中观测到的质量和计算结构的基本收敛情况,进行相比较判定计算的结果是否成功,因此达到减少冗余观测量,提高观测的效率。

一、GPSRTK测量技术原理和工作流程

1、GPSRTK测量技术原理

GPS当中的差分技术原理,为了尽量减少测量时的公共误差,可采取同一个观测站对两个观测物、同一观测站对观测物两次、两个观测站对观测物的观测量的进行求差。在这样一个处理的方法当中,能够尽量消除在星辰、对流层上的误差。但同时还有一些内部因素难以消除,例如通道延迟等。

GPSRTK中实时动态差分定位原理,主要要求,在工作的时候,具有确定的所在参考点位置上的基准站接收机。不断接收所有可见GPS卫星信号,并将所在基准站坐标、观测值、接收机工作状态及有关计算结果以数据链的模式发送出去,最后还需要流动站对数据的处理,首先确定搜索空间在未知点的近似坐标和协方差的基础上,计算出所有具有可能性的值,在其中选择出最小方差且最优的模糊度解。

2、GPSRTK测量技术工作流程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设计出具体的方案,准备好关于GPSRTK测量技术设备,设置好确定好参数坐标基准站,然后在收集到相关信息的时候就需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通过OTF算法求解,并将其转换成为参数的形式,将转换好的参数通过数据的采集,以及工程的放养过程,最后下载好相应的数据,通过观察数据得到相应的研究结果,并将最后的所得成果输出。

二、GPSRTK测量技术主要应用

现世界上对于城市化的建设而言,测绘工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随着人类卫星技术的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的完善,加上RTK测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测绘工程上相结合成的GPSRTK测量技术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地控制测量方法,然而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有局限性的地方,例如易受到强磁场、太阳黑子活动等的影干扰。但因其精确度高、效率高、实时性强的有点,GPSRTK测量在现代城市化建设当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化公路建设当中,纵横断面设计需要对其从横断面进行测量,同时也要进行中桩放样。在公路建设当中首先根据设计的坐标线路进行中桩放样,然后利用水准仪进行抄平工作,以及测量线路左端面。在以前中桩放样主要用到的是全站仪,但GPSRTK技术高精度日益发展,逐步取代了全站仪的放样。特别是在水准仪进行抄平工作以及测量路纵断面的速度滞后时,会导致整个流程的脱节,不利于工程进行指挥和任务的及时完成。而现在为了解决这个实时性的问题,就运用到了GPSRTK技术,通过精准的实时测量,进而避免了数据滞后无法准确定位的结果,从而推动整个测量过程的进程。

2、在铁路测量当中的应用

铁路测量包括了针对铁路勘测以及定测放样等基本步骤。其中在铁路勘测当中对于地形测图,GPSRTK技术可仅仅通过对基准站的设置,通过高精度的计算三维坐标,通过应用软件层面可测绘出一个相对应的电子地图。并且在放样的过程当中,通过求出目标物之间的距离、角度等关系信息,其中所得到的放样数据利用基本测量的工具水准仪、皮尺等求得平面位置。由于GPSRTK技术受到的外界影响的因素较少,这就提高了通信及时的保障,并且在传统测量技术当中多点测量相比较,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3、在航迹测量当中的应用

在航运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普通航迹测量的情况会在人力物力的资源上具有很大地消耗,并且在用测量船艇在永松测量人员的过程当中,伴随河水端急的情况之下,无疑带来了较大的危险性。此时GPSRTK技术的出现,就在节省人力物力的资源上,保障好了人身的安全。通过基准站的建立,设定在较为方便人工操作的位置。在所测量的航区当中,通过指挥人员,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数据,在观测结束之后将点数转换成相应的文件格式,侧过软件层的处理,显示出航船的轨迹线路。

4、在矿业测量当中的应用

在矿区控制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当中,由于受到了地形条件以及不确定性障碍物的影响,在工作量上具有较大的缺点,实时动态GPSRTK技术在测绘过程当中,避免了这些外界条件的影响,并通过自身高精度的这个优点,数据精确达到了矿区平面控制网的要求。根据有关草原地形上的实验数据可知,RTK技术在测量同一个控制点坐标时差值比较少。当然考虑到关于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测量的时候,GPS测量坐标与实际坐标差值将拉大,必然需要注意到关于投影面的问题。

5、在桩基基础施工测量当中的应用

在合宁铁路工程当中,由于工程量较大,时间短且多点施工的情况,采用传统的测量,难以完成对每一个墩桩基础中心的放样。随即进行了GPSRTK技术的应用,在配合软件层面super pro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测量放样,在设置完基准站后,在确定卫星接收大于4颗的情况下面,设好流动站,并随后可立即进行放样的施工,当达到了一定厘米的精确度时,结束测量。

三、结语

根据上述关于GPSRTK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当中的应用实例,可以发现GPS与RTK技术的结合,凭借其作业精度高,局外影响因素少等特点,消除了以往传统测量技术上的误差累积、局限性大的缺点,同时在简化操作及工程量上,取得了一个较好的效果,最后同样要注意到关于RTK测量无余多观测所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在不断推动测绘工程的发展进程中,GPSRTK技术将得到较好的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勤.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一版[M].科学出版社,2011.7.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5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 工程测量; GPS RTK; 应用

近年来,为了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村土地统筹协调发展,国务院已经下发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文件,文件谈及土地整治离不开土地整治工程的测量工作,目前最有效的土地整治测量方法就是GPS RTK,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利用差分方法处理2个载波相位观测值,并准确提供测站点在给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GPS RTK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降低了测量的成本,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1 土地整治测绘工作概述

要想开展土地整治工作,首先应进行土地整治测绘,土地整治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治现状图的测绘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图纸的测绘,土地测绘工作能够满足工程量概算、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施工放样、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土地开发以及土地利用的实际需求。土地整治测绘的`有力完成能够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土地整治项目的位置、整体形状和目前使用情况。土地整治获取数据和信息的主要方法有社会调查、现场调查、社会统计、原始数据的判断、地图、传统和现代测绘、测绘扫描几个方面。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基本农田是国家土地整治的主要对象,这决定了土地整治测绘的主要环境是空旷的农村土地,其特点是没有高楼大厦、视野辽阔、建筑物少、没有干扰信息的来源、可以得到强有力的GPS信号等。根据这些特点,在土地整治工程测量中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土地整治测绘工作是十分便捷的。

2 GPS RTK技术的作业原理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6篇

通讯地址:山西省阳城县寺头初级中学校 邮编048100 联系方式:*** 姓名 陕红霞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它使新的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声画并茂、形象直观 ,能将教材中的静态图形变为动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它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语言教学情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它便于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因而倍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下面我就先谈谈我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

一、信息技术在字母、音标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认读字母、音标卡片。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比如在学习某一字母时,优美的画面上显示要学的字母,并将字母的笔画、笔顺这一教学过程动态完整地展现出来。如果需要也可分段展示,让学生先猜一猜即将出现的是什么字母,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记忆也就更深。在学了字母和音标后,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输入“字母和音标”。我们还可以下载到相关的动画、课件或游戏。这样,原本单调枯燥的字母、音标教学就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原学,学生乐学,学习效果自然要比传统的教法好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还可以发音软件,让学生在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下,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形式,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识记中解脱出来。

二、信息技术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在完全掌握字母和音标的学习后,直接面临的是单词关。传统的背诵和默写往往使学生很快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并丧失自信心,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词汇教学不失为良策。生动逼真的图片,准确清晰的发音可以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而将单词的抽象含义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信息反馈给学生,使枯燥的单词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跃,趣味盎然。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乐学。

三、信息技术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在学语法规则时,如果光做机械的语法操练,会使学生觉得很乏味。如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法教学,则可变抽象为生动,具有传统语法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教名词单复数变化 规律 时,可采用动画展示,较生动形象,也可让学生即时人机练习,然后点击练习的得分,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更多的内容。我们通过网络下载的动画语法资料,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很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不仅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了大脑的识记,还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从而能轻松地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四、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乡下的学生不熟悉都市生活和建筑。对某些文中出现的说明难以做到真正了解。我们教师就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学生们不熟悉的事物,使课本里的英语阅读得到进一步拓展。这样一篇较复杂抽象的课文,通过恰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变得浅显易懂,既节省时间,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密度,又能使讲课重点突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小短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些短文可直接从网上下载,对阅读后的问题也可及时做到人机练习。

五、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写作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不管是直接的人际交流还是虚拟的网络交流,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要实现这一目的,英语教学就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主动获取信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这与传统的模式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来谈谈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现在提倡的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主动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

在教学时,我们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环境去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习,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中,学生逐步积累“获得自信”的经验;在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中,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使学生也学会了和同伴交流和分享,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教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的情绪,从而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7篇

1.1 gps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和用户部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已知的卫星瞬时位置为起算数据, 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距离 (或距离差) 的观测量为基础, 采取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如三维坐标等信息。

1.2 r TK技术

RTK (Real Time Kinematic) 是实时动态测量的简称, 系统由基准站和移动站组成。它是利用差分原理, 即使用地面基站和移动站为发送、接收、解算差分信息的原理实施定位。RTK定位时, 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传输给移动站接收机, 要求9600以上的波特率, 采用电台、GPRS、CDMA可实现。数据处理技术采用计算机及测绘软件, 软件有“工程之星”、“测图之星”等。

1.3 gps r TK技术

GPS RTK技术 (实时动态卫星全球定位技术) 就是利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依据RTK原理实时计算显示出接收站 (测点) 的三维坐标。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NSS) 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 并将覆盖全球, 届时, GPS RTK技术可能改称为CNSS-RTK技术。

GPS RTK技术应用于测量工程, 方法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安置一台接收机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 基准站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站, 移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数据, 移动站上的计算机 (工作手簿) 运行内置的程序即时计算显示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2 gps r 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范围

2.1 控制测量

导线控制网、边角控制网的控制点精度要求较低, 并具有点位维护难和使用频繁等特点。损坏后, 若用全站仪恢复, 受通视和车流影响;若用GPS恢复, 精度虽高, 但需内业计算平差, 外业观测时间长。采用GPS RTK恢复控制点, 只需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未被破坏的控制点架设基准站, 移动站直接测量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2.2 线路勘测

线路勘测中, 由于遮挡或距离过长等原因, 要不断地转站, 同时为保证测点在断面线或中线上, 需不停地指挥持标杆人员。采用GPS RTK作业, 首先把各拐点坐标输入移动站的手薄。施测时, 测量员调出所要测的两点坐标, 手簿内就自动生成一条直线, 同时显示测量员所在位置和距离起始点的桩号, 这样测量员就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在断面线上, 也可以知道点位间距。

2.3 放样

放样需通视良好, 还要来回移动目标, 由2~3人操作。采用GPS RTK技术放样时, 先把设计好的点位坐标输入到电子手簿中, 放样时手持GPS接收机, 根据接收机的显示, 自主地走到放样点的位置, 既迅速又方便, 且只需一个人操作就行。

2.4 地形测量

测绘地形图、地籍图时, 传统的方法需要布设图根控制点, 并要求测站与测点之间能通视。采用GPS RTK技术测图, 可不布设各级控制点, 测图时仅需一个人手持接收机到特征点上, 能快速完成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 同时输入特征编码。

2.5 水下测量

水下测量一直是测绘工作的一个难点, 用常规方法测量, 速度慢、精度差。采用GPS RTK技术并配合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 首先在岸上架设好基准站, 然后在船上把接收机移动站、测深仪、手提电脑连接好, 输入各种参数和数据就可以进行测量。

3 gps r TK测量误差分析及质量控制

3.1 误差分析

GPS RTK测量的误差, 一般分为两类:

(1) 同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

(2) 同距离有关的误差: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

对固定基准站而言, 同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可通过各种校正方法、选用适当的天线材料、远离干扰源和适当的天气测量予以削弱, 而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将随移动站至基地站的距离的增加而加大, 所以GPS RTK的有效作业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为4km) 。

3.2 gps r TK测量的质量控制

GPS RTK测量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1) 已知点检核比较法:用RTK测量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改正, 该方法控制点较多时方便。

(2) 重测比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 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 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该方法较为实用。

(3) 电台变频实时检测法:用两套频率测量同一点, 将结果进行比对, 确定精度。

(4) 削弱干扰:选点时远离无线电发射源、雷达装置、高压线等干扰源。

(5) 适合气象条件:在天气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RTK测量。急剧变化的天气, 可能导致观测坐标的误差达到10mm~20mm。

4 gps r TK技术优势

可以看出, 应用GPS RTK技术测量与常规的测量方法 (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4.1 作业效率高

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 设立基准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范围内所需的测量工作, 如地形图测量、放样、线路勘测等, 大大减少常规测量所需较多的控制点数量, 可省却了布设图根控制网这一测绘工作, 同时避免测量仪器搬站次数频繁。

4.2 定位精度较高

GPS RTK测量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累积误差, 各个测点的数据是独立采集取得, 数据安全可靠。

常规测量方法有累积误差, 工程测量中采用平差消除或用不同控制点施测来保证精度。GPS RTK技术测量, 只要满足GPS RTK的基本工作条件, 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 基准站能精确整平对中、移动站能粗略对中, 信号满足要求, GPS RTK测量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满足各项工程测量的需要, 只要简易复核下, 就能让测量工作放心、省心。

4.3 作业条件要求低

GPS 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 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或能接收到手机信号, 就能开展测量工作。与常规测量相比, GPS RT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地形起伏大、山区林密或受建筑物遮挡时, 两点间无法通视或通视受限, 采用GPS RTK技术测量无须通视就能测绘, 优势非常明显。

4.4 作业自动化高

GPS RTK技术集成化程度高, 兼容性好, 能装载各种测绘软件。与计算机连接简易, 能将数据直接导入计算机中的绘图软件, 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 使辅助测量工作极大减少, 减少人为错误, 保证了作业精度。

4.5 操作简便

基站、移动站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 手工输入或计算机导入所需的起始数据, 基站整平对中即好;移动站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或进行坐标放样。

5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广西贺州市某工业区规划面积18km2, 分南、北两个组团, 其中南部组团6km2, 北部组团12km2。2010年6月开始了北部组团建设, 包括园区道路、管线、厂房等项目建设。

5.2 测区特点

地貌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区, 地势开阔, 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没有茂密的森林, 但有两条南北走向10k V高压电线, 居民区为两大自然村定居点, 较集中。2009年上半年由核工业桂林勘测院采用GPS布设了5〃三角控制网。

5.3 测量内容

园区项目建设涉及大量的测绘工作, 例如征地红线、规划红线、建设红线和厂区布局的放样、线路勘测、平整土地土方量计算、测绘地形图;施工时放出或恢复道路中线、边线, 建筑红线、轴线等, 涉及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线路测量和地形图测量等方面内容。

5.4 测量方案

面对如此繁重的测量工作, 如果采用全站仪测量, 既要布设图根控制网, 又要考虑通视、天气和机械施工等影响。

经综合分析后, 决定以GPS RTK技术为主、全站仪为辅的测量方案开展测绘工作。随后采用南方测绘S86 GPS测量系统, 该测量系统实现了基准站接收机电台内置的同时, 还嵌有CDMA/GPRS模块。

5.5 实施情况

(1) 首先在5〃三角控制网基础上用全站仪内插两个控制点, 作为GPS RTK测量的两个基准点。一个位于靠近办公室的一栋六层楼顶上, 一个位于工业区内一座较高的山丘上, 相对位于规划区的中心, 距离规划区边缘不超过4km。内插的这两个控制点同时组成三角网进行平差。经平差后两个控制点的精度达到5〃三角控制网要求。

(2) 测量时, 将楼顶或山丘上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站架设仪器, 移动站在园区的各个测点都能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数据信息, 并且距离不超过4km。施测时, 一个测量员手持移动站就能快速完成测绘、放样等各项任务。根据测量任务的多少, 有时有两到三个移动站在同时工作。

(3) 每次测量前或后, 测量员都手持移动站到内插的另一个控制点或5〃三角控制网内的控制点进行检查测量, 以比对误差是否超限。

5.6 施测结果

(1) 完成测绘任务神速。特别是重新放样、恢复点位只需10多秒, 不影响机械施工。

(2) 出成果快。将数据直接导入计算机中的测绘软件南方CASS, 能简易出图, 并计算土方量、填方区、挖方区, 或初步设计出道路线路走向。

(3) 测绘强度低。由于测量工作变得简易, 大多情况下无需顶烈日、冒寒暑进行测地形图、放样和线路测量, 而有条件地选择较好的天气进行测量。

(4) 不需要布设图根控制网。测区面积不大, 而且基准点的设立较合理, 省却了图根控制网。

(5) 精度较高。在各项测量工作中, 未出现过粗差或错误, 如采用GPS RTK放样的长达2.6km的园区主干道的放样成果, 与施工单位采用全站仪放样成果进行对比, 其误差都在限差范围内。

其中, 选取了20个点位相同的点, 进行了平面坐标及高程的互差、中误差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方式的平面坐标点位互差在0.4cm~3.1cm之间, 以全站仪数值为参考, GPS RTK放样点位中误差为2.6cm, 高程互差为1.2cm~6.5cm;以全站仪数值为参考, GPS RTK放样高程中误差为4.3cm。

5.7 主要经验

(1) 基准点的布设要求:远离高压电线、信号发射塔等电磁干扰;距最远的移动站不超过4km;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人能快速到达基站;利于防盗, 当无人值守时能保证仪器安全。

(2) 每次测量前、测量后或者天气发生较大变化时均应检测, 将移动站到另一基站或控制点上进行测量, 比对测量结果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3) 每次测量时均应观察移动站 (标杆) 水平气泡是否已调整居中, 否则会出现粗差甚至错误。

(4) 对高压线附近测量的处理:对于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不考虑影响;对路线放样、建筑物放样、建筑红线, 在距高压线200m内采取全站仪测量。

(5) 基站不宜太多。基站多, 累积误差就大, 由于GPS RTK测量每一个点都是独立测量, 不进行平差, 对测量精度尤其是对高程影响较大。

6 结语

工程实践表明, GPS RTK测量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是替代传统的测量技术手段。但在高等级的控制网布设中, 由于GPS RTK技术自身的限制, 精度尚达不到毫米级, 因而应采用GPS相对定位技术或其他测绘技术。

参考文献

[1]谢世杰, 奚有根.rTK的特点与误差分析[J].测绘工程, 2002 (2) :34-37.

[2]邬晓光, 黄北新, 丁锐.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 2004 (1) :46-49.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8篇

关键词:矿区工程;GPS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信息领域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许多新技术也应运而生。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则是在通信信息技术方面运用的最为广泛的,在对土地地表及地形的测量和各种工程的监测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GPS这门技术还被运用在诸多方面,GPS技术在各个领域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一、GPS测量的主要内容

1.高程系统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高程系统?就是针对不同特征的起算面,其中的内容包括大地水准面、椭球面、似大地水准面等,这就是高程体系。但是从宏观上来分,高程体系有划分为三大系统,分别是大地高程、正高系统、正高程系统。大地高程就是大地地面点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所处的几何位置,其中的表示方式是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程。大地高程的基准面主要是一椭球面为基础,主要是指在地面沿着法线到达椭球面的实际距离。大地高程可以通过卫星大地进行测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GPS技术,还可以利用几何和物理大地进行结合测量。大地高程在物理方面是不具备实际价值的,其作用也只是在夜光几何中才能体现。被测量点的正常高可以通过合重力和大地水准面的方式进行测量。征稿主要是指地面定点的铅垂线到达大地平面的实际距离。在高程西永当中把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的系统就是正高系统。其中正高Hg就是表示地面点通过垂涎到达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其中的正常高Hr主要是指地面点通过正常重力线到达接近于大地水准面的距离,这两种方式所计算出的大地高程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进行测量的时候,,我们运用正常高和大地高的方法比较多,正常高在我国高程系统当中也是通用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对于似大地水准面的测量都是运用的GPS水准高程的方式。在进行水准测量的时候,利用GPS网上的众多公共点的普通高来测量各个点的GPS水准值。再计算出似大地水准面。从而算出各个点正常高的值。

2.正常高的确定可以利用多项式曲面拟合法

正常高的测量通常都是使用的曲面拟合法。这种方式是利用各个已经确定下来的点的高程异常值来建立和大地水准面相近的曲面,其运用范围也是在确定大地水准面。平面坐标和大地高的准确熟知也可以使用GPS观测后的数值进行平差,然后得到最终结果。利用Hγ=Hg4-ξ的原理公式可以得出正常高的值。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发现要判定一个点的大地高数值和高程异常,才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水准高程的方法来求出高程异常,在利用GPS技术来测量出该区域的大地高,再使用水准联测的方法来求出正常高的值,这样就可以求出高程异常的数值。运用最多的则是多项式曲面拟合法,通过已经得到的高程异常,再利用曲面拟合的方式来判断GPS中的高程异常。把高程体系进行转换,再使用拟合函数的方式来求出相关点的高程异常。而通常采用的拟合模型有三种:

(1)常要二次曲面函数的拟合模型:

ξ=a0+a1Xi+a2Yi+a3+a4+a5XiYi-εi

(2)个联测点以下的平面函数拟合模型:

ξ=a0+a1Xk+a2Yk–εk

(3)个联测水准点的矩阵型模型:

ξ=ξ1ξ2…ξ3 A=a0a1…an X=0XiYi…XiYi ε=ε1ε2…εn

ξ=AX-ε

上面所给出的三个方程都能列出各个已知点。我们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对于各个点的拟合程度要保证在最佳状态,通过不同的范围和实际的区域状况来转变工作状态,尽可能的去认识各个大地水准面的实际特征,从而找到各个点中最佳的参数资料,以便达到最好的拟合效果,建立各个水准联测点要保证其中均衡性和最优化设计,这样才能保证非联测点中高程异常的准确程度。

3.多项式曲面拟合准确程度的实际评价

1.在计算拟合残差ν1时,可以通过公式把ξ1的值和拟合值ξ求出,再计算出其中的内符合精度。公式如下:

μ=±[VV]/(n-1)

其中n表示V的数量。

2.通过已经知道的拟合值和检测点中的差值来进行外部符合精读的计算。外部符合精读主要是利用M来表示,公式如下:

M=±[VV]/(n-1)

其中n表示检测点数量。

二、GPS高程测量在矿区工程中的实际运用状况

在矿区的控制网中一共设立了27个点的联测水准高程,再运用32个GPS测量点套用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来进行相关的高程精度计算。

图一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中GPS的分布图,图二位控制网重合点高程异常,图三为对比高程异常值,通过图二的数值来设定重合点和拟合点。把已经计算出的高程异常通过多想曲面拟合的方式来推算出其中的高程异常,再把拟合高程异常值和高程异常值进行对比来测算出拟合残差,在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大的拟合残差值为0097米,最小的则为0002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进行改正地形所造成的依据相关的公式测算出不准确的结果为004米。高程点和拟合点的实际距离都是在5千米左右,其中该网的精度达到了0044毫米,和四等几何水准面的精读相吻合。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在比较平坦的地方,我们就要把公共电分布的比较均匀,这样使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方式所获得的准确度就会增加。加入在山地或是比较复杂的地形中,我们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转变。

三、结束语

GPD具有灵活、方便和不受通视、网形的限制的优点,对复杂地形的测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GPS终端能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能较少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在测绘时可用通过特定的软件对数据自动处理。它改变了传统的矿区控制测量的模式。在矿区测量中GPS对提稿生产力的作用尤为明显,正确应用GPS技术可以为矿区控制测量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蔡文惠.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9(03)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9篇

在国外, 应用GPS技术来进行地籍测量的实例已屡见不鲜, 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 已将GPS技术应用于较大的工程项目, 并且在不断地开发研究更适于地籍测量特点的GPS技术。

在我国, 对GPS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虽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但近两年来发展非常迅速。GPS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这一特点已在许多不同领域里得到广泛证实。

可以预料, 在测绘领域里, 应用GPS技术将会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趋势, 其比重会越来越大, 在测量工作中具有代替全站仪的趋势, 是地籍测量的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它必将对传统的作业理念予以更新。

2 GPS RTK测量的基本原理

在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安置一台基准站接收机, 通过对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的接收, 将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 流动站在对GPS卫星信号进行观测的同时, 也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OTF (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 算法求出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再通过相对定位模型, 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的流动站位置。这种测量方法的核心是求解整周模糊度, 并且在观测过程中不能失锁。因此GPS RTK测量不仅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卫星 (一般至少5颗才能达到地籍测量精度) 和较好的卫星几何分布 (PDOP值应小于6) , 而且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即“微波通视”。

使用实时动态GPS测量, 在完成初始化后, 就能快速测定地物点或界址点的坐标。

3 GPS RTK在地籍测量中的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GPS RTK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为提高GPS RTK测量的精度, GPS RTK应满足以下测量技术要求。

1) GPS RTK测量用于图根控制测量时, 一般应以GPS D级或以上等级点为基准站。由一基准站迁到另一基准站后, 应对一个以上的已知点进行检核。

2) 流动站初始化成功后, 应对部分已知点进行观测, 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 同时在流动站工作结束之前, 也应检测已知点, 确保整个测量工作的数据可靠性。

3) GPS RTK进行地籍测量时, 可只对地物点、管线点测量一次, 但每测完200点左右或测量长度达到250m后, 就应对GPS RTK重新设定流动站, 检查观测坐标无误后, 方可进入下一步工作。

4) RTK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按规定对仪器进行检验, 同时, 要进行严格的卫星星历预报, 当预报表超过7天时, 应重新进行预报。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野外作业时间, 同时应避免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

5) 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km,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5km。流动站作业时, 天线姿态要尽量保持垂直, 距流动站10m之内禁止使用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6) RTK工作期间, 基准站不允许有以下操作:改变仪器高度值、关机后又重新启动、改变测站名称及数据链通信模式、改变天线的位置、关闭或删除文件等。若基准站发生变动, 应及时通知流动站, 且流动站必须关机后再重新设置等操作, 同时应检测至少一个已知点坐标。

4 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实践表明, 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某些方面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下面就RTK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对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与启示。

1) GPS RTK测量的结果是在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 而地籍测量是在当地坐标或者北京54坐标上进行的, 这就需要我们将观测的结果转换成当地坐标, 因此, 坐标转换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使用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的方法。

转换模型有三参数、四参数、七参数、Bursa-Wolf转换法等, 为了提高精度, 最好选择均匀分布于测区内的几个点, 利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转换参数。为了校验转换参数的准确性, 还可以选择测区内的某几个已知点不参与计算, 然后代入公式起检验作用。如果测区的范围不大, 可以不考虑7个参数中的尺度比和旋转参数, 通过现场求定3个平移参数, 快速得到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转换参数。

2) GPS RTK在地籍测量中, 要求基准站实时向流动站发送信息, 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不能低于9600bit, 数据链拉得越远, 可以减少基准站的设立和避免频繁转站。

3) 初始化问题。当能接收到6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时, 接收机的可靠性较好, 如果测区树林茂密, 环境复杂, 在某一时间段内就不能很好地被卫星所覆盖, GPS RTK接收机就有可能接收不到卫星信号而出现失锁, 这时就容易产生假值, 需要对流动站重新进行初始化。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模式以减少初始化时间, 该测量模式能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 在卫星信号不理想的地区, 还可用全站仪来进行联合补测。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 测量精度的提高, 数据抗干扰性的加强, RTK技术将在地籍测量和其它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摘要:GPSRTK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使得地籍测量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融合, 极大地推进了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相比传统测量方法, 它有着省时省工且精度高等特点, 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 实时动态技术必将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籍测量,对策

参考文献

[1]徐绍铨, 张华海.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长春.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淮海工学院报, 2005 (2) .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10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来执行建筑施工技术,同时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将传统施工技术和保护环境、文明施工、节约资源等进行有机结合的科学施工方式。现阶段,绿色施工技术也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企业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从而在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节约施工用地

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要准确掌握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以及附近管线具体分布情况,并对场地内的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进行保护。若是在施工时要求建设临时施工用地的,就要依照建筑施工中循地面积最小化原则对临时施工用地进行设计,从而使临时施工用地的布局规划更合理、高效。在对施工场地中的道路进行设计时,要依照永久性道路和临时性道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同时也可以采用环形道路设计的施工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道路对土地的占用面积[1]

(二)控制水体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水污染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施工对策,例如:合理设置沉淀池、隔油地以及化粪池等位置;根据对外排放污水的水质检测报告,确定排放的污水是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最后,对检测出的具有毒性的油料以及材料的场所进行严格处理,并认真做好防漏和防渗的措施[2]

(三)控制工地扬尘

工地扬尘是施工现场产生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扬尘进行控制。例如:为控制运输途中散落的泥土、砂等材料,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洗车槽,避免污水对周边道路产生污染。以及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紧密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对扬尘进行及时控制和清理,比如采取高压喷雾、围挡等措施。

(四)保护地表土壤

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侵蚀等问题,制定相对完善的土壤保护措施,针对裸土土地种植一些能够快速生长的植物,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水土流失,及时布设地表排水系统,维护边坡稳定,配合种植适宜的植被,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水土的流失。针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例如像墨盒、涂料、油漆等,及时进行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阶段性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修复因施工被破坏的植被,还要积极联系园林等相关部门,进行更科学地绿化,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土壤等造成的破坏和侵蚀[3]

(五)控制工地垃圾

遵循必要的原则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减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比如说,住宅类的建筑施工中每平方米内的垃圾不能超过400吨。做好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对建筑垃圾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将垃圾的回收率以及再利用率控制在30%之上,将拆除建筑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的回收率以及再利用率控制在40%之上。另外,在施工人员生活的场所中安装封闭垃圾容器,及时有效地清理生活垃圾,并且统一将其送到特定地点进行消纳。

二、绿色施工建筑发展过程中的探索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绿色建筑特色的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绿色建筑施工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保护原有建筑结构

随着各种建筑的不断交付使用和老龄化,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也不断增加,在传统的装修建筑过程中,凿墙、破壁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容易导致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粉尘,从而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而且还对原有的房屋结构造成[4]了破坏。因此,在绿色施工技术的探索中,要更加重视对原有施工建筑的保护,改变野蛮施工的情况,营造更和谐的施工氛围。

(二)结合当地气候施工

在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探索中,不但要营造绿色化的空间,更要结合当地的施工环境进行充分地考量,对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加以改进,尽可能避免不良气候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施工材料。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结合施工气候方式进行施工:对装修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那些受到天气影响较大的施工项目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例如:建筑外墙的粉刷工作要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施工,因而把建筑外墙的粉刷工作安排在在雨水较少的秋季进行施工。

(三)节约资源和能源

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以及能源的节约是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所在,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应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例如:采用节水节电型的施工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动态掌握施工过程中水电消耗的具体情况,从而对水资源、电能进行合理安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雨季时多安排水资源消耗较大的施工项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树立全面的绿色施工的概念,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大大减少对环境以及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施工企业也要不断地对学习和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将其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使建筑行业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

參考文献:

[1]彭前立,徐新,赵勇.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3(12).

[2]田勇.绿色施工理论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3(20).

[3]熊君放.绿色施工在“绿色建筑”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施工技术,2008(06).

[4]张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艳英.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浅议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第11篇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历时不足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 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 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 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 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 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 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 (伪距观测值, 相位观测值) 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 数据量比较大, 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 这在无线电上不难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rtk技术已由传统的1+1或1+2发展到了广域差分系统WADGPS, 有些城市建立起CORS系统, 这就大大提高了RTK的测量范围, 当然在数据传输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由原先的电台传输发展到现在的GPRS和GSM网络传输, 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范围。在仪器方面, 现在的仪器不仅精度高而且比传统的RTK更简洁、更容易操作!

实时动态 (RTK) 测量系统, 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 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 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 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 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 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 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 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 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 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 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 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 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 缩短观测时间。

GPS 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本文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 供同行参考:

1 GPS RTK技术的基本特点

GPS RTK技术系统配置包括以下三部分:a.基准站接收机;b.移动站接收机;c.数据链。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 (也可无已知坐标, 地势较高) 的参考点上, 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 并将测站的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据链发送出去, 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通过OTF (On The FLY) 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

2 GPS RTK运用于地籍测量

由于测量目标地处平原, 可以充分发挥RTK技术的优势, 此次测量任务主要以东北某油田为主, 采油井数量多、分布广, 短时间内需将其所有地籍图绘出来, 如没有像RTK这样的技术是很难完成的。应用RTK技术可测定每一宗油井的权属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 并能达到厘米级精度。

2.1 基准站的选定和建立

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进行RTK测量的关键, 所以在选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 避免选择在无线电干扰强烈的地区;

2.1.2 基准站站址及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

2.1.3 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

的影响, 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 (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 。

2.2 外业施测

外业人员在基准站架好仪器即可开始测量了, 一般为两人一组, 一人在基准站上, 一人背着仪器到每个界址上立杆并记录数据, 一般取3秒作为一个记录单元, 在记录数据时要求测量人员立点要准确, 尽量稳住对中杆, 同时画出草图, 以便内业整图时提供参考。

2.3 作业方法及步骤

2.3.1 选择好坐标系:你当前已知点是什么坐标系就采用什么坐标系, 不清楚的可采用国家基本坐标系。

2.3.2 设置好投影参数:知道已知点坐标中

央子午线的, 采用实际中央子午线, 不知道的则选取择当地经度作为中央子午线, X常数用0, Y常数用500000, 投影尺度比用1。

2.3.3 使七参数和转换参数都处于OFF态。

2.3.4 设置基准站, 有两种情况:

a.基站设在非已知点上:待基站架设完毕, 并已开始单点定位, 输入基准站坐标时, 按Tab键获取单点定位坐标作为基准站坐标, 高程如果相差太大, 可以用估计的值输入。

b.基站设在已知点上:待基站架设完毕, 并已开始单点定位, 进入碎部点测量, 按Tab键存储一个坐标, 设点名为Pr1。进入基准站坐标输入, 输入基准站坐标时, 按R键获取已测点坐标Pr1为基准站坐标。设制好RTK工作方式和发射间隔后, 设成基准站工作方式。

2.3.5 A情况时, 分别到测区的两个已知

点上 (两已知点距离要尽量远, 且已知点要有足够的精度) , 进入碎部点测量, 在RTK Fixed下分别存储到点名Pr1和Pr2 (注意要输入天线高) 。B情况时, 到测区的另一个已知点上 (两已知点要有足够的精度) , 进入碎部点测量, 在RTK Fixed下存储到点名Pr2。

2.3.6 进入“求转换参数”, 按T键取出Prt1

坐标, 按R键取出Pt1坐标, 按Enter键进入取第二点坐标, 按T键取出Pt2坐标, 按R键取出R2坐标, 按Enter键转换参数计算完毕, 并自动存储到“转换参数”中, 进入转换参数, 查看转换参数, 打开转换参数。

2.3.7 重测P1或P2点坐标, 检查点坐标是

否与已知点一致 (在2cm误差内) , 有条件的还可以到第三已知点去检验转换参数的正确性。

2.4 内业处理

外业测量存储的RAT文件是专用的数据库文件, 不可直接用来给成图软件调用, 用“测点成果输出”功能可以把RAT文件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格式。转换后的格式与我们所用软件CASS5.0软件格式相一致, 结合外业的草图, 从而快速地完成数字化内业成图工作。

3 应用体会

3.1 GPS正在越来越多的测量工作中得到

应用, 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就是一例, RTK技术与其它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相比具有不能比拟的优势。

3.2 RTK方式出现后不要马上开始测量,

要等GPS稳定约20分钟左右才能开始测量, 否则将有较大的误差, 代入记录数据后, 如正常工作以后则其记录方式不受影响。

3.3 电台信号不能太远, 根据我们几年的

作业经验, RTK的范围以不超过10KM为原则, 否则解算速度、精度等都大受影响。

3.4 利用RTK进行地籍测量, 不受天气、

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 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3~4倍。

3.5 利用RTK技术比传统方法大大节省人力。

摘要: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上一篇: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下一篇:电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