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2024-06-04

与植树的名人故事(精选14篇)

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第1篇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与植树有联系,传出了不少趣闻佳话。

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第2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有着深厚的情感,不仅喜爱植树种花,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植树诗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与植树的故事!

杜甫植树和农夫打成一片

760年春天,在成都城西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著名诗人杜甫望着一座新落成的草堂,欣喜不已。尽管不是高楼大厦、琼楼玉宇,但是对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杜甫来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他抚今追昔,回望自己的坎坷之路,唏嘘不已。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一生仕途不顺,758年6月,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

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但他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愤然写下《夏日叹》:“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这年立秋后,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759年冬天,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760年春,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建成了这座草堂,杜甫终于有了固定居所。

想到此,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狂夫》一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此时正值春季,杜甫自己动手植树,他四处寻找树苗花草。杜甫在《诣徐卿觅果栽》一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在草堂前种花植树,饮酒赋诗,酒酣耳热后,竟与当地的庄稼汉、老农夫扳脖子、搂腰,在一起打闹,“相狎荡,无拘检”。

树木栽植好后,杜甫精心管理,细心呵护,修剪、施肥、浇灌,俨然就是一位经验丰富、辛勤劳作的园丁。他在《恶树》一诗中写下自己管理树木的感受:“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拓展:

李白写诗回忆所种桃树

749年春,漂游在南京的李白漫步郊外。此时,一望无际的桑田里,茂密的桑树葱葱绿绿,睡眠一冬的蚕儿也开始吐丝了。望着清新如画的江南春色,李白触景生情,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他挥毫写下了《寄东鲁二稚子》一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全诗由江南春耕时节写起,继而对自己三年前在家中楼旁栽下的桃树展开描写,由树及人,抒发对儿女的一片想念之情,怀乡土之心、思儿女之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白以其四溢的.才华和敏捷的诗情得到唐玄宗的青睐。唐玄宗招李白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写诗文娱乐,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后来,狂傲不羁的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开始纵酒以求昏昏然,玄宗招其上朝,他竟置之不理。他曾醉酒起草诏书,令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这些人都是唐玄宗的宠臣爱妃,经常在皇帝面前谗言诽谤李白,玄宗逐渐疏远他。

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的心情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的漫游。当时,李白携妻子许氏、女儿平阳投奔在济宁为官的亲戚,并居住下来。据《太平广记》载:“李白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县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重名,望其里而加敬焉。”其中提到的 “酒楼”即现在的济宁太白楼。李白居济宁期间,他偕同夫人、女儿在太白楼旁亲手栽植桃树。后来,儿子伯禽出生,夫人许氏因病去世。后又娶刘氏女为妻,生子颇黎。没过多久,李白开始到江南漫游。

名人与植树 第3篇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地区来说,已不适合植树,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都爱植树,并传出不少趣闻佳话。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打一场胜仗,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有一个别的条件:治好一个普通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症病人,种五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自己也被人称为“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就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她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军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

[快乐思维]

关于名人与对联的故事 第4篇

一、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

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

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奸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二、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

张合宪出的上联是: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

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

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

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名人与书的故事 第5篇

1、朱自清当衣买书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拼命买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衣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衣,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2、曹禺在澡盆里读书

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23岁时就写出了《雷雨》,震撼了当时戏剧界。后又写出了《日出》、《原野》等很有影响的作品。此外还有剧作《蜕变》、《北京人》、《家》、《王昭君》以及同别人合写的《胆剑篇》。他所以有如此辉煌成就,绝非偶然,这与他勤学苦读是分不开的。有这样一件趣闻:有一次曹禺的家人准备好澡盆热水,催正在读书的曹禺洗澡。他进内室以后,很长时间不见人出来,家人在内室外听听,房内不时传出水呼声。又过了好久,仍不见人出来。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门过去一看,嗨!原来曹禺坐在盆里,正读书入迷呢。他一手握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另一只手拿着毛巾下意识地拍打着水面。他根本没洗,可水早冰凉了。

3、三毛忘情读“红楼”

4、富兰克林的精神食粮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妇,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5、高尔基宁肯挨打也要读书

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6、爱迪生以书为枕

关与名人读书的故事 第6篇

东汉时,在河南郡有一个叫乐羊子的青年,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就远离家乡四处寻师求学。谁知,他才去一年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见丈夫一事无成地回来了,非常愤怒,从屋里拿出一把菜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乐羊子说:“这机上的布是从蚕茧里一根根抽出来的,然后又拿到机上一寸一寸地织,最后才织成一匹布。如果现在截断,那就会前功尽弃。你在外求学,也应该像织布一样,随时积累自己的知识,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懂的地方,多向先生请教,如果半途而废,岂不太可惜!”说完,她举刀割断了机上的布。

乐羊子觉得万分惭愧,马上转身出门继续求学去了。 整整七年,乐羊子没有回过一次家。

名人与牙病的故事 第7篇

苏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牙刷的国家。据考证,公元959年辽代应历九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建宋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便多了,其中便有苏轼的一则逸事。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患有牙病,朋友还因此给他寄来当时还是奢侈品的牙刷。当时的牙刷是什么样呢?考古发现宋代墓葬中有骨质牙刷,刷毛早已不在,只有牙刷的骨柄,牙刷头不大双排12孔,与当代保健牙刷相似,可见古人的智慧。

后来到了元代,有了与今天牙刷相同的名称。元人郭钰《郭恒惠牙刷》诗云:“南州牙刷寄来日, 去垢涤烦一金值。”讲明牙刷的功用是“去垢涤烦”。其实,当时的牙刷用材骨、角、竹、木等都有, 购者可自选,在城市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郭钰收到的牙刷,也许是象牙或银制,才可能“一金值”。

丘吉尔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随时都衔着大大的烟斗。由于长期吸烟对牙齿危害极大,丘吉尔的牙齿很早就开始“罢工”,他只能靠全口假牙维持生活。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丘吉尔所戴假牙却断裂了,寝食难安,直接影响军事指挥,于是不得不求助牙医重新做一副新的假牙,这样才顺利应对当年时局。

蒋介石

蒋介石为浙江奉化人,江浙人多喜食甜食,蒋介石也不例外,他的牙齿一直不好,早就装有假牙,西安事变时由于逃跑仓促,竟把假牙忘记了。到了台湾后,蒋介石经常到荣民医院牙科就诊,有一年夏天又到该院牙科就诊,但他要求不准开空调,不准开电扇,为了防止意外,除警卫人员外,在他就诊椅旁边还蹲着两条狼狗,只要看到牙医手放在口袋里,狼狗就会马上咬住其手腕。牙医又热又紧张,汗流浃背,只好找一人专给牙医擦汗,牙医战战兢兢地为他治牙。

金日成

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晚年患牙髓炎,本国牙医碍于他的特殊身份不敢给他治疗,只好对症处理一下,当然解决不了问题。于是金日成的病反反复复,总不能完全好,朝方只好请中国牙医出诊。中国牙医没那么多顾虑,只管按照常规处理,把他牙髓打开引流减压,治疗得法,症状自然马上得到改善。事后,金日成还因此盛赞中国牙医高明。

关于名人与牙病的故事,还有一则悲剧——

吴佩孚

关于目标与成功的名人故事 第8篇

能够捕获到角马群中最大的角马,难道不是最好吗?刚成年的狮子,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当然最好!

只是,高而大的角马,都是角马群中最为强壮、最为凶猛的分子。因此,狮子在捕获他们的时候,风险也就增大了好几倍,不但会让角马逃脱,还会常常被角马顶伤或是踢残,十有八九无功而返。

卡耐基与继母的名人故事 第9篇

我们都很欣赏成功后的卡耐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小时候是一个淘气的坏孩子,也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位非常心疼他的继母,更少有人知道,是继母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卡耐基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了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孩子,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的孩子。”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的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继母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继母就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一生。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如何改善了他们的家庭。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像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是的,卡耐基的力量,来自于继母的激励。的确,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成功都来自于家里人的鼓励和支持,哪怕是一句话的鼓励,也能够温暖我们的心。卡耐基的继母对他的鼓励和爱护,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茅盾与红楼梦的名人故事 第10篇

茅盾能够背诵名著《红楼梦》,起先有人以为是赞美之词。一次,几个朋友在茅盾家里聚谈,恰好那个人也在场,他请茅盾背诵《红楼梦》,茅盾欣然答应。客人随便点了一回,茅盾果然滔滔不绝地背诵了一遍,真是名不虚传。茅盾惊人的记忆力,对他在文学上取得辉煌业绩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茅盾在年逾八旬的高龄,而且身有重病,亲自撰写回忆录叙述过去六十年的前尘人生影事,还是往事历历在目,描写得细致入微,读起来娓娓动人。

青年人应该发奋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就是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被称为记忆力的黄金时代,也被称为智力的黄金时代。而错过这个年龄段,人的记忆力就会逐渐下降、衰退。有材料介绍:人过了二十岁,脑细胞每天就要死掉十万个以上;活到八十岁,脑细胞就只剩下百分之六十三了。事实上,凡是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在二十多岁就显露了才华。有人总结出记忆的规律:

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争论是记忆的益友,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趣味是记忆的媒介,联想是记忆的捷径,应用是记忆的动力,简化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

★ 茅盾散文《疲倦》

★ 与《红楼梦》相关歇后语

★ 《茅盾读》后感600字

★ 与红楼梦相关的诗词

★ 《红楼梦》书名与古诗词

★ 《红楼梦》读后感领悟与领会

★ 成功与公平议论文

★ 与目标议论文作文

★ 自信与成功议论文

名人与梅花故事 第11篇

1、梅妻鹤子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发愤读书,好学上进。林逋性情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初游历于江、淮之间,而后归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没有进城。真宗皇帝闻其名,赐他粟帛,诏命地方长官须“岁时劳问”。林逋闲居无事时,尝在茅草屋旁自筑墓穴。临终之前,曾遗诗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不封禅书”之句。自喜一生不为天命君权所苦,隐居生活飘逸自乐。

林逋讨厌世人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陋习。他能书善文,尤长于诗赋,其词澄浃峭特,跌宕回环,常不待思索,挥毫而就。但他每次写完,略一吟咏,即随手撕掉。有人问他:“何不抄录下来,“我在山林壑谷中诗出名,哪还希图 林逋脾气很怪,但却酷爱梅花、仙但遇佳奇品种,便四周。闲暇之际,逋在孤山隐居时,横斜水清浅,暗香

留给后人呢?”林逋说道:隐居,现在尚且不想以名扬后世呢?” 既不娶妻,更不要子,鹤。他常常四处寻访,用重金购来,置于住所一人赏梅玩鹤。相传林绕屋种梅三百株。“疏影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的咏梅名句。他有只仙鹤,取名“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鸣皋”翔云报信。诗人见鹤,即回家会客。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来这并非夸大。后来,他的这个名声传播出去,成为传世趣闻。他死后,真宗皇帝还赐号“和靖先生”。

至今,在孤山北麓,仍立一小亭,人称“放鹤亭”。这是元朝人为纪念林逋而修造的。亭内置有清朝康熙皇帝临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舞鹤赋》。冬末春初,登亭远眺,各色梅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蔚然可观。鉴赏家们认为,孤山放鹤亭一带,是西湖赏梅胜地,梅花盛世历千年而不衰,也许是托福于林逋对待“梅妻”的深厚情意吧。

2、王冕与梅花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没骨梅,别具风格。其《墨梅》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大将见梅氏。梅聚族谋曰:“老瞒(笔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3、毛泽东与梅花

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还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军曹操行军迷路,军士渴甚,愿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与语。竟匿不出。"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中国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也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可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也是毛泽东所赠。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的生活情趣和人格追求。

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井手书过。宋初林逋隐居西湖,终身不仕,以赏梅养鹤为娱,人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其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尤以咏梅著称,风格幽静淡远,艺术性很高。其《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为人称颂。《毛泽东手书古诗选》一书中便有这两句。

1961年11月6日这天,毛泽东为查找明代高启咏梅花的一百诗,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三封信。早晨6点,他请田家英替他找来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8点半,又写道:“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干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不久,又写信说:“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来。’下四句忘了。请问知。”田家英很快查清,九首之一,后四句为“寒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毛泽东欣喜非常,当天即 毛泽东生前很喜欢听的歌,江青有感于此,在高士卧,月明林下美入一下史馆老先生,便该诗为明代高启《梅花》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咏,东风愁寂几回开。”用草书书写了全诗。电影《红岩》中“江姐”1962年中南海的一次舞会上特意播放了“江姐”的唱片,并把歌词作者介绍给毛泽东。“江姐”在歌中唱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这歌声唱出了梅花的高洁,也唱出了革命者的风骨。江姐的歌声之所以能打动毛泽东,就在于物态美与情态美在她的歌声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

由于毛泽东对梅花有如此深的眷恋,所以,他所使用的东西也就多用梅花图案作装饰。当然,这些地毯呀、瓷器呀、笺筒茶杯等等,并不是毛泽东亲手挑选,购买的,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摸清了毛泽东兴趣、爱好,自然知道当买什么式样的东西,不该买什么式样的东西了。

像所有的老人都容易感时伤怀那样,毛泽东暮年也为孤独寂寞所困扰。为抒发郁积的心绪,毛泽东把眼光投向洪皓的《江梅引》、蒋捷的《梅花引》等借梅寄兴的诗作。“却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这样悲慨无边的诗句,与以前的毛泽东很难产生共鸣,但这时却紧紧攥住了毛泽东的心。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文心雕龙》中的名言:“写景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事过境迁,境随心换,同样是梅花,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历史时期,给予毛泽东以不同的感受和慰藉。梅花,是毛泽东心灵的祭品,是毛泽东无言的墓志铭。

4、梅花仙子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

名人与故事 第12篇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

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

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历史名人与中秋节的故事 第13篇

朝初有中秋节 赏月是当时贵族的风尚

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与中秋祭祀的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但仅凭这些元素,并没有形成中秋节。在汉代,月亮祭拜基本为皇家垄断,之后一直到唐代,都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

中秋节形成于唐初,在那个特别爱好月亮的年代,唐朝的上流社会兴起了在月色最好的八月十五赏月的风尚。至中晚唐,中秋赏月已是全民习俗。

赏月并非独赏,不是像李白那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是与亲友、同僚一起,这就有了“团聚”的意义。赏月也不是一味地仰望明月,而是与美酒、音乐、诗词以至舞蹈相伴随。

到了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骤然增多。如白居易诗题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样的就有七首,晚唐诗人殷文圭有“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的诗句,直接点出了中秋团聚赏月的习俗。

唐代还盛传着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据唐代蒋防《幻戏志》记载,八月十五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宫的念头,就请天师作法,一同来到月宫游玩。月宫中的仙乐分外动听,仙女告诉玄宗这叫《紫云曲》。玄宗默记曲调,回到凡世后就把仙乐传了下来,就是后来杨贵妃排练的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

从月宫回来途中,一行人经过潞州城(今山西长治),玄宗用玉笛演奏乐曲,还向城中投撒金钱。过了十几天,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城市上空有天乐传来,并有金钱撒下。

宋代中秋成了玩月狂欢节

唐朝的八月十五是一个赏月节,至宋代,中秋赏月的风气达到高潮。无论社会中上层人士,还是下层民众,各家皆登高赏月,欢聚痛饮,直至深夜,许多人家甚至天明乃散。

宋代的中秋节有一种普遍的闲雅风度和亲近自然的情怀。贫穷人家就是典当家什,也要换些酒来。这晚商铺更是开到凌晨三、五点,玩月的`游人络绎不绝。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汴京中秋节的盛况:各酒店都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上人人争相饮酒,到中午十一二点,各家酒店的酒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中秋时节虾蟹正肥,石榴、梨、枣、栗子、葡萄、橘子等果品争先上市。中秋之夜,富贵人家把亭台楼榭打扮得很漂亮,普通百姓也到酒楼占好位置以赏月。到处是丝竹之声,直到夜深时分,在家未出门的人们听着远处传来的音乐声,像从云外飘来。孩子们在街头通宵嬉戏。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有生动描述:“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可谓社会上中下三阶层的人过中秋的实录。

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无论贫富、长幼,皆参与其中,宋代的中秋节简直是全民狂欢,和巴西的狂欢节有得一拼。

明清以后中秋节以拜月、团圆为主

到了明朝,中秋习俗不再像唐宋,浪漫抒情的赏月传统被淡化了,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不复见,甚至各个家庭的中秋活动也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取而代之的是,拜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

宋代也有拜月,那时男女都可以拜,求月神赐福自己,少年求功名显达,少女求貌美如嫦娥。到明清,拜月变成了女人的专利,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就是对月神的礼敬,至现代社会,拜月习俗基本消失。

家人团圆,也在明清时期与中秋节正式挂钩,中秋有了“团圆节”之名,吃特制的中秋月饼也成为团圆的一项标志性活动。当时有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子,在中秋节这天必须在公婆家,不能在娘家过,否则就不称为一家团圆。

明清之后,中秋节更重人伦与亲情,唐宋时期犹如古希腊人那样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

苏东坡享用西湖船

1071年,35岁的苏东坡带着小他11岁的妻子王闰之,到杭州任通判。

彼时的杭州多姿多彩,春秋两季,全杭州人都在湖滨游玩,甚至冬季下雪的日子,还有寻乐的人乘船到湖上玩赏雪景。重要的节日,比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中秋,重阳,湖上全是游逛之人,且必须前一天预定游艇。

西湖的小船很别致,船头有长长的引水竹管,中间可摆一张饭桌。游人无须自带食物,茶具、碗筷全由船家提供。这种船娘通常精于烹饪,所烧的菜肴称为“船上菜”。船夫还捕鱼卖于游客,供放生之用。湖上另有船贩卖食品给游客,有些卖瓜子、栗子、糖藕、烤鸡等,有的专门卖茶,有的船上载着艺人,按照习俗靠近游客的船,表演歌舞、特技、投掷、射击等游戏。良辰佳节,苏东坡少不了携家眷或同僚游玩,写了不少西湖船的诗句,如“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雀尾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几年后,饱览杭州风光的苏东坡改任密州太守。在又一个中秋之夜,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徐志摩中秋夜游西湖

1925年9月25日是中秋节,徐志摩与堂弟徐绎义同游西湖。原来准备去烟霞洞访胡适共同赏月,因时间晚了未去。不过中秋节那晚,他们在湖上玩得很畅快,虽然月儿只是若隐若现的。

他们在旅馆开了房间后,立即坐车到楼外楼去。9点左右时,月儿终于从云阵里奋战了出来,满身挂着胜利的霞彩。徐志摩在楼窗上望见湖光渐渐的由黑转青,青中透白,东南角上已经开朗,高兴地大叫起来。他原以为雨会到来,月不会出现的。

他们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晕,是月华吧。月出不久就被乌云吞没了。兴高采烈的徐志摩一行人雇了船,一直向湖心进发。

上岸买栗子吃,买莲子吃;坐在九曲桥上谈天,讲起湖上的对联,骂了康有为一顿。后来走过去在桥上发现有三个人坐着谈话,几上放有茶碗。

徐志摩正想说他们倒有意思时,忽然,他觉得那位老翁涩重的语音听来很熟,定睛一看,原来就是他们刚才在骂的康大圣人!

周作人写绍兴中秋祀月

各地过中秋的风俗有亲友团聚,赏月,吃月饼,互送礼品,拜月,庆丰收,游戏娱乐,祈子,预测气象等。周作人在《儿童杂事诗》中有一首《中秋》:“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记载了江浙一带中秋的风俗。

周作人在诗后自注:“中秋夜祀月以素月饼,大者径尺许,与木盘等大。红绫饼也是一种精美的点心”。这种素月饼四两起步,最大的有十斤重,配上水果四色和南瓜、西瓜和北瓜(就是西葫芦)放在供桌上,旁边烧着一对小至一两,大至一斤的红烛,孩儿们挨个磕头,直到烛残月西而罢。祭祀完毕,一家人切月饼为若干块,分饷男女大小,仆工佣妇也有份。

这就是绍兴中秋祀月的风俗

周作人又在《药堂语录·中秋的月亮》一节说:“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当地还有一个中秋月的传说,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即所谓月华。如不幸落在人身上,则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

与大师握手名人故事 第14篇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大厅里人头攒动,拿到签名的“粉丝”欣喜若狂,好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时,一对引人注意的父子排到队伍前头。克莱德曼习惯性地拿起签字笔,客气地问他们想签到哪里。不料,这位父亲竟然说:“我们不要签名。”

此言一出,众人惊诧不已,纷纷把目光聚集在这一对等候几个小时却不要签名的父子身上。

“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这位父亲看着克莱德曼说,“我想让我的.孩子握一下您的双手。”周围的人更加不解了,纷纷上前看个究竟。

这位父亲向克莱德曼深鞠一躬:“您是我非常尊敬的钢琴大师。”然后把儿子拽到身前,摸着他的头说:“这个孩子对钢琴很有悟性,打小就苦心练琴。这两年,他接连获奖,每次比赛总是拿第一。”克莱德曼眼里流露出赞许之意,示意他说下去。

“他有些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尤其是最近,他到处炫耀琴技,根本没有心思练琴。我今天一是为仰慕大师风采而来,二是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怎样才算真正的钢琴家。”

克莱德曼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发掘天才钢琴家的良机。他把自己那双与钢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大手伸到孩子面前,微笑着说:“来吧,孩子,你是好样的。”

看着那双手,孩子的小手竟迟迟不肯伸上前去。和克莱德曼的十指接触的瞬间,他似乎被克莱德曼指头上厚厚的老茧电到了一般,猛地一缩。那双小手就这样久久地悬在空中,孩子明亮的双眼痴痴地望着对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钢琴家,钢琴家……”

此后,这个在钢琴方面天资极高的少年又开始焚膏继晷地苦练琴技,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

上一篇:正确发挥年终奖的激励作用下一篇:参观武警支队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