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最美不过如此散文

2024-05-25

久别重逢,最美不过如此散文(精选13篇)

久别重逢,最美不过如此散文 第1篇

久别重逢,最美不过如此散文

01

最近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感悟。不忙的时候人们常常感觉是空虚的,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么用,忙起来的时候时间又飞快地流逝,想抓却抓不住。

阔别了那么久,想说声抱歉,没有写文的日子虽然忙的不可开交,但是大多时候还是感到很空虚,身体不受灵魂的支配,活生生一副行走在生活边缘的躯壳,凄惨的不忍心看上一眼。

生活和工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活不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站在数学的角度,“工作”是“生活”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应该为了工作丢了生活,但并不意味着要为了生活丢了工作,相反,我们要为了生活而更好的工作,这样,生活才会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

听说过人世间最美的三个词: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

最近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原因,有很长的一段光阴消逝在脚掌,却未曾记录在指尖,想想都是莫大的浪费。其实文字是时间很好的载体,二者融合在一起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如今我们也算得上“久别重逢”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生命能够绽放它独特的精彩。

02

前段时间霍金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之所以对霍金这么熟悉,无异于从小写作文就引用他的题材,这位“身残志坚”的伟人一次次刷新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即使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照样可以写出《时间简史》,并且不断地推动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霍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时间定格在3月14日,而3月14日这一天,在历史上恰好也是马克思的忌日,是爱因斯坦的诞辰。霍金出生的时间是1942年1月8日,是伽利略逝世3忌日。

不知道这些现象是否是佛教中的轮回,或许伟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关系,可是谁又能确定我们生活的四维空间外是不是还有一个平行世界,然而在科学的角度上,这一系列现象称得上机缘巧合,也不足为奇。

然而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方法可以借鉴,坚持不懈,笃定向前的决心和毅力,将会指引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奋勇前进。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霍金去了他的外星球,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还有什么理由挥霍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每一秒,不负韶华。

03

过完年假回来,短短一个月过去,时间已经到了三月末。春天来了,温度高了,各种花儿争相开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其中最美最靓丽的风景,非油菜花莫属。

工作上的需要,乘坐同事小倪哥的车去启东出差,返程时跟他回家取东西,我有幸目睹了油菜花的美貌,简直是大饱眼福。绿油油的枝叶,顶着黄橙橙的穗,微风习习,油菜花穗随风摇曳,像极了北方的麦浪。

小倪哥的家在启东乡下,这里的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各式各样,别具一格。楼前屋后一席菜地,春天来临,满园花开。楼房坐落在花丛间,美得简直无法想象。

我很欣赏这种田园风貌的景色,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淳朴的乡风乡情,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条件允许,真的可以久居于此。

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工作,忽略了本应精彩万分的生活,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方能抵达理想的那片净土,在最接近灵魂的地方,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04

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接下来的岁月,我们一起经历!

可否?

-END-

久别重逢,最美不过如此散文 第2篇

去年填志愿时,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因为师大的高水平教育,更因为我想来到你身边,好好品味你的芬芳。

我知道我来对了!

你是最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创造了一件又一件让人惊叹的艺术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在酒店窗口目睹了第一次日出,天边的云先是沾上了点点黄色,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橘黄,云与云之间的空隙闪着光,突然朝阳就探出了头,缓缓升起......我欣赏着它,仿佛希望与期待也在心中冉冉升起。昂然的独秀峰,激励人们向上;任时间流逝流淌,世事变迁,依然流淌的漓江教会我们淡泊;辉煌的靖江王府见证了历史;阳朔的风光呈现自然的伟大......你慷慨地赠予,不求一丝回报。

你是灵感,是文化的源泉,让一批又一批学子得到熏陶,那么多动人的诗篇和美丽的画作因你而留下。陈毅将军的“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道出了多少人的愿望;你看,“漓江春水悠悠”,董必武“细雨昊天结伴游”,这安抚了他革命中焦躁的内心。李可染画出了阳朔的仙,吴冠中心里的桂林真实,徐悲鸿眼中的桂林壮观.....一位又一位画家用画作描绘了桂林的美。

我爱你的风景名胜,爱你的渊博文化,最爱的确是这里人们的纯真简朴以及生活态度。早上出门,不到九点很难看到店铺开门,更多的是看到人在散步在锻炼。白天总能看到一家子在逛公园,或两老夫妻携手看看花,瞅瞅草。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像桂林市民那样看淡挣钱,享受生活实属不易。这里呆了一个学期,看到很多了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从容。有人说,要评价一座城市的好坏,就去看看那里老人的生活状态。如此说来,桂林有多好,可见一斑了。

同时,我爱你的包容性,一座城市同时存在着热闹与恬淡。白天的公园里或公路边都是高大茂盛的大树,不时听到鸟儿在唱歌。而到了晚上,有繁华的夜市,绚烂的夜景,街边经常看到外国的小哥哥或小姐姐在闲聊。这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包容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来到桂林后,我突然有一个愿望,希望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攒钱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过来。白天上班,早上和傍晚陪着他们散散步步,聊聊天,看看日出或夕阳,过上悠然的生活。

庆幸遇上你,给了我一个那么好机会,能够好好的欣赏品味你的韵味——桂林。

什么是最美的久别重逢 第3篇

我经常想: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是刘瑛姑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咬他、打他,和他拼命吗?

作者是高手,很懂得人性和人心,他写出的结果是:刘瑛姑居然认不出仇人了。

当旁人把裘千仞——这时已经是一个垂死的、枯瘦的老僧抬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只是白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道:“我怎么认得这和尚?”旁人温和地提醒:“他就是你的大仇人啊!你恨了他50年。”

刘瑛姑惊呆了,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尖叫起来:“裘千仞这恶贼,你便是尸骨化成灰,我也认得出你!”

这是作者随手玩的一个小幽默:前一秒,她还认不出人家;后一秒,又变成了“化成灰我也认识你”。可每次看到这里,笑过之余,我就很感慨:有时候,我们真的夸大了仇恨的力量。它无法保证我们会记住一个人。

这种故事,并不只是发生在刘瑛姑身上,连一些更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在金庸的小说里还有一个大高手,叫黄裳,他是大名鼎鼎的《九阴真经》的作者。

黄裳也有仇人,他们杀光了他的父母妻儿,多年来他一心想报仇。为了保证复仇成功,黄裳隐居起来,苦练武功。等到40多年后,他自我感觉武功已经大成,这才重出江湖,一个个寻找仇人,准备来一场“男神”版的Kill Bill。

可黄裳却惊讶地发现,他的那些仇人不是老死了,就是他几乎不认得了。书上说,黄裳因此十分感慨,继而大彻大悟,从此放弃了寻找仇人,用余生闭门写书,成为一代宗师。

金庸或许相信,仇恨做不到的事情,爱可以做到。仇恨不能保证让你记住一个人,但爱或许可以。例如刘瑛姑有一个男朋友,就是著名的老顽童周伯通。

他们照样很多年没见了。书上说,他们“少年时分手,暮年时才重会”。在这漫长的分别中,刘瑛姑的变化不比她的仇人裘千仞的变化小。她从一个受宠于大理国皇帝的美人,变成了一个半人半鬼的可怕形象。

可她的男朋友周伯通却一眼就认出了她。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声道:“瑛姑,咱们所生的孩儿,头顶是一个旋儿,还是两个旋儿?”

这也让人觉得好笑,但笑完之后,我们可能会热泪盈眶。同样是久别重逢,我们忘记了仇人,却记住了相爱的人,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小小温情。

武侠小说里最著名的一次久别重逢,是小龙女和杨过。两人曾经分别了16年,杨过苦苦等候妻子不到,然后决定寻死,跳下了山谷。但杨过跳崖未死,在谷底,他发现了一些东西,确定了小龙女就在这里。

杨过是凭借什么确定小龙女一定在的呢?只是靠几个手印——在谷底的大树上有一些蜂巢,“杨过一見到,就禁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出来”,因为“蜂巢之旁糊有泥土,实是人工所为,依稀是小龙女的手迹”。

我猜想,当作者写到这一段的时候,他一定想过,该让男主角从哪里认出这是女主角的住所?最后他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手印。金庸大概觉得,辨识出你牵挂的人,有几个淡淡的手印就够了。看到你抚摸过的东西,我就能认出你。

随后他们很快就相见了。对于小说家而言,这一类离别多年的重逢场景也是真的很难写。如果放在电视剧里,必然是安排一个喊“娘子”,一个喊“官人”,呼天抢地。

金庸怎么能干这种事呢?他写的是,杨过忽然感觉到,有一只柔软的手,在轻轻抚着自己的头发,随即是小龙女的声音响起:“过儿,什么事不痛快了?”

金庸不写大喜大悲,反而写一种平静——与爱人久别重逢,在极度欢喜、极度压抑下,反而平静了。这大概是一种很取巧却也很感人的写法。

因此,每当被问到“你觉得金庸笔下,最感人的初遇是哪一次”的时候,我总是想说,有时候最美好的不是和情人的初遇,而是重逢——哪怕你已经完全变了,哪怕你已经没有一点像当初的你了,甚至哪怕我都没见到你,只看见你的几个手印,但我知道那就是你。

(林冬冬摘自“微头条”)

最美不过家乡味散文 第4篇

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佳肴,最美不过家乡的味道,最念念不忘的是小时候的味道,无论身处何地,那味道总是牵魂夺魄、难以忘怀,它深深地烙在了我的骨子里,无时无刻不牵扯着我的心魂、搅动着我的味蕾。

――题记

一、冬至吃饺子

时光之流缓缓而至,抬眸间,迎来银装素裹的冬至。说起冬至,各地风俗不尽相同。在我们当地,冬至这天,绝对要享用一顿形如耳朵的饺子,至于馅嘛,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定,以羊肉、猪肉为主要食材皆可,亦可混入旱地大葱、韭菜、白菜心等素菜,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可口即可。

饺子原本叫“饺耳”、“扁食”,源于古代的角子。据考证,饺子距今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直到唐代,才有了类似于今日吃法的饺子,煮熟捞出盛入盘中,蘸上调料汁食用。

说起这形似耳朵的饺子,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饺子原名“娇耳”,是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恰逢冬至,见到南洋老百姓饥寒交迫,且将两只耳朵冻得通红,又值恶寒盛行,死亡人数渐增。以济世救人为己任的张仲景被眼前一幕所惊呆,半天才回过神来。他立刻支锅煎熬羊肉,并放入辣椒和一些祛寒提热药材,然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煮熟,连汤带食赠给当地穷人。效果立竿见影,挽救了不少病人,也使他们免去了冻耳朵之苦。随后,便被人模仿,并将其称之为“矫耳”或“饺子”。

饺子被捏成耳朵状,寓意是说家人团聚有望,耳朵随时聆听亲人回还的佳音。

往年在冬至这一天,都会亲手包饺子,倘若遇到工作日,我就只能在单位食堂凑合一顿了,可是,有一样不变,那就是也会像在家吃亲手包的饺子一样,聚精会神地关注着碗里像耳朵的饺子。看着这耳朵状的饺子,我莞尔一笑,会意地用手捏捏自己的耳朵,仿佛想求证长在脸庞两侧的耳朵是否还在原位置,当然得到的结果是耳朵依然矗立在原地,这才安了心,将目光收回,继续注视着碗里耳朵状的饺子,瞧着那可爱的模样,眼前就不由地浮现出母亲当年包饺子的情景……

童年时的家境十分清贫,只有冬至和春节时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每年的冬至,母亲都忘不了这天包上一顿给全家人吃,一则遵循习俗改善生活,二则祈福冬日里家人平平安安。母亲是个地道的北方妇人,包得一手地道、美味的饺子,饺子皮薄馅鲜、味道可口。说起童年时母亲包饺子那场面,真可以用“壮观”来形容!

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剁肉和菜、拌饺子馅,母亲剁肉和菜的时候,菜刀发出“咣咣当当”的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声,特别的悦耳动听。母亲在忙活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就到院子里玩耍,时不时地冲进来看看进度,然后继续去院子里打闹。等到母亲把饺子馅拌好了,那抵挡不住的独特香味就从屋子里飘了出来,直扑鼻翼,我们姊妹几个禁不住偷偷地咽着口水;第二道工序就是擀面皮了,母亲就像耍戏法似的,一个小面团,在母亲手上随着十指轻巧飞快舞动着,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的。她先将揉好的面团戳成拇指般粗细的条状,然后用手揪成一个个均匀的面疙瘩,再洒上一些面粉用手压扁,再接着用擀面杖在面皮上面反复滚动着,三下俩下就擀出了一个圆圆的薄薄的饺子皮儿;第三道工序就是包饺子了,在面皮上放上适量的肉馅,在两手的拇指与拇指、食指与食指间,照准边沿同时发力一捏,迅速再向中间拢一下,一个酷似耳朵样的饺子就成了;第四道工序就是煮饺子了。母亲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小心地拣在盘子里,再将饺子顺着锅的一侧倒进提前烧好的滚烫的锅里,用勺子均匀搅拌着,再盖上锅盖,不用十分钟饺子就熟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全家围坐在一起,一顿快乐、祥和的饺子宴就开始了。在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母亲总是要问好不好吃?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真好吃,母亲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一顿饺子,一缕情丝,一种温度,一种渴望,望着盘中的饺子,心中所渴望的母亲的温暖,即刻在心间氤氲升腾……

二、腊八粥

不知是时光太瘦,还是指缝太宽,转眼已到了腊月。腊月初八,古称“腊日”,也叫“腊八节”。

记得小时候,刚挨着腊月边,我就巴望着时间能超过快点,赶紧到腊月初八,好好吃上一顿腊八粥。当年的生活虽说捉襟见肘,我也想借机享受一顿美味,还可聆听父亲讲给我讲故事。

每年吃腊八粥时,我就会捧着碗拿个小板凳挨着父亲身边坐下,洗耳恭听关于腊八粥的传说,父亲看我期待的眼神,就打开了话匣子:元朝末年,朱元璋穷困落难,一日饥饿难忍,四处观望,幻想能有一点收获。然而观察许久,也未发现一丁点可食之物,加之数九寒天,他几乎绝望。就在此时,朱元璋忽然眼前一亮,兴奋不已,心想,天无绝人之路,这里有个老鼠洞。朱元璋立刻跪地用双手去刨,结果收获不小,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对他来说这无疑就是“盛宴”,朱元璋立刻将这些杂粮混合在一起熬熟,豆香、米香相互交织,萦绕在他的鼻翼,眼前的一碗五谷杂粮粥令他口舌生津,产生强烈的食欲,他大口吃完后,解决了饥饿问题。当天恰逢腊八,他便将这五谷杂粮熬成的粥称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称帝,想起落难时的那顿腊八粥,便命御厨如法炮制,满朝文武纷纷效仿制作,久而久之,流传至民间。

听着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这段故事,我如痴如醉,半天才回过神来,低首注视碗中的腊八粥。大米、糯米、红枣、黄豆、黑豆、花生、葡萄干,还带有小菱形块面片,几粒麻食,色彩夺目,晶莹剔透;轻轻舀起一调羹腊八粥,黏糊糊的样子,扯起莹白如丝的稠汁,我将这一调羹腊八粥送入口中,那种顺滑甜香的滋味,难以形容,我随口就说道:“怪不得朱元璋都会爱上腊八粥,它的确胜过山珍海味!”父亲拍拍我的肩膀说:“瓜女子,山珍海味啥味道呀?”我低头不语,心里却有了答案,我模模糊糊地感到,山珍海味应该是皇宫里最好吃的东西。

时光荏苒,我积累的知识也逐渐多起来,方才得知腊八粥还有其它很多版本的传说,但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却深植在我的心中,因为我更喜欢这个“忆苦思甜版”的腊八粥故事。

每到腊八节,就常常想起当年吃的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回味,不仅仅是因为有着父亲的味道,还有一种心灵的慰藉,它温暖了我的童年。

三、吃刨汤

我的家乡有一种罕见的美味“刨汤”,为家乡大人小孩所喜爱。说起“刨汤”的由来,还是很有趣的。农村腊月吃“刨汤”的风俗在很久的时候就有了,“刨汤”是指从刚杀的、已烫好的刨好的.猪身上割下来现弄现吃的肉。在古代“汤“是热水的意思,这里指烫猪用的热水,而杀猪用铁刮刮去毛的过程称为“刨”。

吃刨汤在老家是颇有讲究的,必须先择好吉利日子,然后在杀猪当天请人来吃。要取现杀的猪身上的肉,用自家地里种的无污染的蔬菜,就多了最纯真的鲜味,经女主人之妙手调制后,那绝对是香飘十里。可是,这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通常只请杀猪匠和帮忙的村人享用,其他人只能望“汤”兴叹了。

随着农村养猪户的减少,刨汤也濒临消失,在我县留凤关镇还可觅得刨汤。这里的农人沿袭四川习俗,冬腊月杀猪,一定要做刨汤,然后请村人们美美地享受一顿。这时候,即便是路人,恰逢刨汤盛宴,会闻浓香而驻足张望,这时热情好客的主人定会盛情相邀的。

我偶遇也便有了这个口福,待到我坐在板凳前,注视小木桌上莹白陶瓷盆里的刨汤时,才感到这不只是一种诱惑。吃刨汤很有讲究,要求七大碗八大碟,主菜一般有粉蒸肉、回锅肉、炒猪肝、酸菜、滑肉等。要用新鲜的精肉爆炒,用文火将肥瘦均匀的肉炖成汤,配上色泽艳丽的红白萝卜,外加绿意盈满的蒜苗,那纯净分明的色彩,宛若一副天然的山水画,无需刻意雕饰,就已经美不胜收了。望着桌上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的菜肴,嗅着桌上那氤氲飘渺的浓浓菜香、肉香,心扑愣愣地直跳,满口的涎水在嘴里咕噜咕噜直打转,不听话地直往嘴边窜,为保持好仪态,我强行咽下了。

看到大家伙开吃了,我实在忍不住了,急忙将刨汤碗送至唇边,轻轻地喝一小口,闭上眼睛体味着,恍然间,我去了仙宫,估计即便是不忌口的仙家也未曾享用过这道美味。喝着喝着,我不由地忆起了幼时跟在母亲身后喊叫着要喝刨汤的情景,当然是少不了吃用鲜猪血做的毛血旺了。那时候,就听母亲说:吃了毛血旺,来年运气财气会更旺。想到这里,我的眼睛开始在桌上搜索,未见到,我有些遗憾,就在这时,女主人端着一盆毛血旺上来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不很富裕的家乡能吃上一顿刨汤,那就如同提早过年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人邀请吃刨汤,大人可以不吃,就派出我们姊妹当中的一个当代表,腾空了肚子,美美饱餐一回,哪怕吃得打饱嗝,也还要眼勾勾地望着主人桌子上的刨汤盆不舍离去。

“杀年猪,吃刨汤”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是人们交流和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浓浓的邻里温情,由吃刨汤演变成送刨汤,再到现今的寻刨汤,很难再见到那原汁原味的刨汤了。

……

人生最美不过过程长篇散文 第5篇

有很多的爱意无法表达,但只能隐藏在心里;那就是暗恋;有很多走错的路不能从头再来,但只能一错再错,那就是迷茫;有很多的痛苦无法倾诉,但只能去自我安慰,那就是隐痛;

有很多的美好生活在向我们招手,但只能去努力奋斗那就是拼搏;有很多的缘分能相遇在一起,但只能在心里沾沾自喜,那就是默契;很多的佳人不能归属自己所有,但只能去偷偷的欣赏,那就是叹息!

人生没有后悔药,人的一生匆匆忙忙就过去了,也不允许你后悔,当你后悔时你可能会错失很对东西!

我们都在用炽热的心感受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被多少英雄事迹感动,我们为生活的不屈者鼓掌,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自己也需要掌声?

也需要别人的喝彩。每个人都有软弱的一面,都需要精神的安慰。在寂静无眠的深夜,露出一个微笑,期待明天的太阳。

试过溺水么?在水里无法呼吸的那一霎那,我看到水面反射的我的倒影,眼里有些惊慌,手脚不停的摆动,还有难受的窒息,总是有个模糊的想法,以为张开嘴就可以呼吸,却从来没想到,自己是会游泳的,在窒息的时候,世界是寂静的,只有飘荡在水面模糊不清随着水波荡漾的倒影,那一刻,心里很绝望,有种害怕的心理,被从水里拉上来的时候,首先是将水吐出来,然后是大口的呼吸,然后是哭。那一刻,觉得自己这么靠近这个世界,却又如此远离这个世界!真的很害怕,那种来不及的感觉,那种脑中空白的绝望。

坚强的,我们将勇往直前。当我们碰壁是,我们低下已昂得高高的头;当我们遭遇失败时,当我们灰心丧气时,万分沮丧;当我们为现实回头张望时,我们已失去了自尊。

走过天桥的时候,看着桥下的车流,我忽然想,这个世界有我的位置么?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没有一个人是相识的,我们冷漠的檫肩而过,我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因为我总是想,如果下一秒桥塌了,我会怎么办?朋友会很想我。但是她们会渐渐被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所占领,会渐渐忘记我的存在,哪一天翻开相簿,才会想起,哦,原来有这个人。

人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即使再平静的海面也会有波涛汹涌的一天。相信自己,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最后的失败,谁笑到最后才是最灿烂的。胜利了,我们一笑而过,跌倒了,我们忍痛爬起。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现代都市丛林中,缘种种的压力,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悲观厌世的人,于是,无形中:活得真累啊,便成了许多人的口头弹。累啊。。累啊。。这样的人生,待到风烛残年之时再回首所走过的路,又何来的美丽呢?我想除了遗憾,也还是遗憾吧

手心中温暖的阳光,我听到风的声音,一大片的`麦田,像是小时候做了那么久的梦。风吹过的无花果树,挂缀着紫色的花朵,再也不会回来,像是手中的沙石。或许有一些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再去回想。那是属于我的,最好的东西啊。那是丢去了又惋惜的东西啊。坐在鱼缸里的人,如何能缓过呼吸呢。

继续我们的人生之旅。或许胜利的旗帜就在前方向我们挥手;或许下一站就是成功;或许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所以我们应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去开拓通往未来的七彩之路。

坚强,生活多姿多彩。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在为别人喝彩,但当我们为自己喝彩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情,就像窗外吹来的凉风夹着桂花带来的芬香给人清爽的感觉,扣人心弦。

失败让我们气馁,如果你从此一蹶不振,那你就错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真心努力过,失去何尝不是一种美?为自己喝彩,真心感受生活的每一次感动。黛玉葬花,是无奈花的凋零,还是怜惜青春的流逝?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会碰到花开花落,人生的聚聚匆匆。朋友给我们关切的目光,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的问候都让我们潸然泪下,增添无穷的活力。

每一个角落都在等待阳光的照耀,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美好时光的到来,每一颗心都在等待心灵的碰撞,释放心灵让自己在无情的竞争中感受一点温情。当你满心疲惫的时候,请别忘记有一盏心灯将照亮你回家的路,指引你走向光明。

凡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我们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残缺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么无疑是自讨苦吃。

最美不过夕阳红散文欣赏 第6篇

暑假里,我和同事杨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去我们住的小区的河边散步,因为这里比较僻静。晚上微风习习,河两边垂柳依依。我们边走边聊,偶尔也会和三五成群的散步者擦肩而过,心情十分舒畅。

一天晚上,我俩刚拐过桥头,就听见有熟悉的旋律飘过,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老太太在拉动绳子做操。我俩刚过来,就听见一位阿姨说:“你俩也试试吧,这是牵引保健操!”我仔细一看这位阿姨面带微笑,中等身材,六十岁左右。我想:还有拉绳子做操的?真新鲜!那位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接着说:“这是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发明的,主要训练臂力,特别是对有颈椎病的人来说效果更好。而且能让瘦的变胖,胖的变瘦。”看,这位阿姨说话多幽默啊!阿姨边说边示范,我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拉动绳子(绳子都是拴在建筑物上或者树上的,有滑轮)随着优美的音乐,边拉绳子边做着动作,因为这个操是专门为中老年设计的,一首歌只有一个动作,简单易学,不过一曲下来,对我这个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再回头一看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我想:老太太们都能坚持,我难道还不如她们吗?一定要坚持!每换一首歌曲就要换一个动作,只见那位阿姨每换一首曲子,都要站在中间给大家示范,她的动作优美娴熟,完全陶醉在音乐中了。欣赏她的舞姿真的是一种享受。不仔细看她的面容,有谁相信她已经是退休的人了呢?

一曲优美的《最炫民族风》响起,脚下该跳四步了,因为她跳得太熟练了,大家看不清她是怎么变换步子的。特别是上年纪的人学得慢,跟不上节奏。她就放慢脚步,一步一步的教大家做,边示范边讲解,一遍一遍的教大家练习,哪个人做的动作不到位,她都要一个一个的纠正。这时我已累得大汗漓淋了,她依然是健步如飞,身轻如燕。真令我汗颜!

后来听别人说,其实每天早晨6点到7点半,晚上7点半到9点她都会提着录音机来到这里,带着大家锻炼身体,真是个热心人!从此我和杨老师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有一天晚上,我们又来到这里,只见只有三个人在练习。一打听才知道那位阿姨的母亲突然去世,所以没有来。顿时感觉这里冷清了许多,缺少了往日的欢笑。后来,她怕这支刚组建的队伍无人管理,就派她老伴带大家锻炼,虽说是个男领队,但是比我们跳得还带劲,真不愧是一家人,大家无不啧啧赞叹!

大约两周后,我们又见到了这位热心阿姨来到这个队伍中,她的动作依然是那么的优美,仍然带领大家一曲一曲的练习,只是变得沉默了许多,我想她一定是还没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吧!但是为了大家有个好的身体,她又来做领队了。

你想知道这位热心人是谁吗?她就是住在我们小区的一位退休职工——于秀琴。退休后,仍然发挥自己的余热,主动为大家服务。我和她虽不是很熟悉,但她的笑声、她的话语、她的舞步……将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世上的美景数不胜数,有的如潺潺流水婉转含蓄;有的似巍巍高山气势磅礴;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古朴矜持……令人们叹为观止。而夕阳——这位慈祥的老人,这质朴的美、生命的美、幸福的美,丝毫不比那些“年轻人”逊色。我仰慕夕阳,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这种质朴、辉煌的美,还在于它用火热的生命诠释的生命的真谛。“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晩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耳畔仿佛想起了这首安详、婉转的《夕阳红》。同时,我仿佛也渐渐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我的心也因此被感动而得到了净化,学会放慢脚步,去体味生活的美。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潘霞

最美不过夕阳红经典散文 第7篇

一、翩翩起舞的姑姑

今天,又是姑姑和姑父的结婚纪念日了,原本结婚纪念日是个令人高兴而难忘的日子,可姑姑和姑父的结婚纪念日却不同,带着些许的伤悲。

姑父是在他们结婚纪念日之时,为了给姑姑买那件她最喜爱的鹅黄色毛衣而发生了车祸……

每年的这天,姑姑都会拿出那件从未穿过的崭新的鹅黄色毛衣捧在手中,向我哭诉着姑父如何狠心抛下她……姑姑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因此每年的结婚纪念日,我都会默默地陪伴着她。

已经五年了,每年的这一天,我就这样陪着姑姑,听着姑姑的絮絮叨叨的哭诉,真有些感到厌烦了,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同样的话题从未改变过。无奈,一来老妈的指示无法违抗,二来姑姑是长辈中最疼我的,走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想着今天又要一整天面对泪流满面哭诉的姑姑时,皱紧眉头,无可奈何地走进了姑姑家。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与往年不同的是,姑姑没有以泪洗面,而是穿着那件鹅黄色毛衣,手里拿着一束鲜花坐在沙发上在等着我。看到我进门,立即拉着我走出家门,让我陪着她去姑父坟前祭奠。

当我们一起来到姑父的坟前,姑姑就抢先一步,蹲在那里说:“老头子,我来看你了,看我穿你买的这件毛衣漂亮吧,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地过日子的,不再糟蹋自己的身体了……”

然后,姑姑站了起来,拉着我的手,眼睛看着我,歉意地说:“红霞呀,真难为你了,这五年来,每年的今天你无论再忙,都来陪着我,姑姑真心的谢谢你了……”此时,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傻地看着姑姑。

回来的路上,姑姑让我回家不用再陪她了,她要去参加老年朋友的活动,我不放心,一路尾随跟着姑姑,只见姑姑来到了塔城市老干局,我随即又偷偷地跟着姑姑上了二楼。二楼活动室里有十几个老年人在排练着节目,看着姑姑推门而入,大家一拥而上,喊着:“老张,你来了,快给我们领舞吧!”

看着姑姑穿着那件鹅黄色毛衣翩翩起舞时,不知为什么,我笑了,可眼中却闪着泪花,这是我自姑父去世后,第一次看见姑姑的笑脸。想想,自从姑父去世后,姑姑就像变了一个人,但自从她参加了老干局的各种活动后,的确改变了很多,从以前一见人就诉说的“祥林嫂”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老人,而且姑姑的有些思想观念也改变了很多,不再埋怨、不再悲观,现在的姑姑俨然是个乐观、向上、健康的老人。

姑姑曾多次给我说,她要感谢社区的领导和一起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开导她、关心她,并鼓励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使她走出失去姑父离开她这么多年的阴影,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予他们这些退休人员那么多的关怀……

姑姑和她的那些老年朋友们一起编排舞蹈,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舞蹈大赛,取得了老年组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看见一缕阳光冲破云层露出了灿烂的光芒,我也开心地笑了,我为姑姑终于摆脱了“结婚纪念日”的阴影,开心快乐健康地生活而开心。

突然间,在我的耳边,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响起了《夕阳红》的歌曲:“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二、花花世界里的笑声

走近舅舅的小院,清淡的花香,春意盎然的植物,葡萄架下,舅舅和几个老朋友在摆弄着他那些花花草草,谈论着这盆花的习性,那盆花要少浇水,小院子里笑声不断,看着这小院如诗如画的景象,又重新听到舅舅在他花花世界里的笑声,我也情不自禁笑了,沉浸在这花海馨香里。

听着这花花世界里的笑声,谁能想到,一年零四年月前,舅舅退休了。军人出身的舅舅是个工作狂,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连年被评为单位的优秀工作者。每天已经习惯了忙碌的工作,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了三十几年,如今这一退休,舅舅不适应,总感觉心里空空的,整个人没有了精神,看这也不顺,看那也嫌烦,不是和老伴呕气,就是和儿女们争吵,脾气也越发变得暴躁起来,整天不出门,窝在家里,大病了一场,住进了医院。

在舅舅的世界里,感觉单位抛弃了他,孩子们抛弃了他,失落感、空虚感、忧虑感随之而来。

舅舅躺在病床上,嘴里唠叨着:“人走茶凉啊!估计单位没人来看我了,孩子们也估计在生我的气呢?”

话音未落,舅舅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来探望舅舅了,舅舅的下属王峰上前拥着舅舅说:“师傅,您这么开朗的人,怎么会想不通呢,退休了,多好,可以陪着师母每天去公园散散步,去广场跳跳舞,再摆弄一下你那平房的一亩三分地,种些花草什么的,多好啊!退休了,就要老有所乐啊!谁都会有退休的那一天,何必让自己过的那么不快乐呢?”

舅舅的孩子们及孙子们一天几趟往医院跑,不仅给舅舅带来可口的饭菜,还陪舅舅下棋、讲笑话,硬拉着舅舅去散步,医院的花坛树荫下,时不时传来舅舅的笑声,惹得医院同病室的室友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和啧啧的赞扬声。

出院后,舅舅思想上有很大的改变,与其让沉浸在退休的失落中,不如让自己来个华丽的转身,舅舅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暴躁的脾气,和舅妈商量搬到了也门路口的平房,开始了退休后新的生活。

舅舅把小院的东边和西边分开,东边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西边种上了各种花草,每天早晨七点就起床,浇花、除草、修剪、清扫卫生,丝毫无疲倦之意。

夏季时,一推开小院大门,庭前几蓬月季和芍药,几朵新花簇簇争奇斗艳,和枝头上偶尔几朵枯萎的花朵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越发觉得那月季和芍药的美,萄萄藤上也结满了果实,牵牛花也赶来凑热闹,生怕人们没有注意到,它努力攀爬从葡萄枝的缝隙中钻出来,一朵朵紫色、粉色的牵牛花倒成了绿色葡萄长廊的点缀,给整个小院增添了一种新鲜,有种画龙点睛的感觉。

院子里的太阳花、指甲花,还有些叫上不名字的花花草草,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无名花朵,但五颜六色的花朵吸了成群的小蜜蜂和蝴蝶,它们低着哼着小曲儿飞来飞去,对对蝴蝶也在花朵上翩翩起舞。

秋天来了,再看看小院里的蔬菜,角落里几棵长长的豆角藤最显眼,豆角的藤爬满了支架,结出的又长又绿的豆角多得把支架都压弯了,风一吹,那些豆角娃娃在支架上荡起了秋千。红彤彤的西红柿像灯笼一样挂在技条上,把园子点缀得像节日的舞台一样;绿油油的辣椒像绿色的翡翠挂在母亲的脖子上;脆绿鲜嫩黄瓜上的小刺还挂在上面,让人垂涎欲滴。来舅舅小院的人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冲进菜园摘一根黄瓜或一个西红柿,来不及洗用手擦擦就吃了……

现在我们有口福了,舅舅隔三岔五就会打电话让我们去蹭饭,如果不去,他还会生气,时间久了,如果我们几天不去舅舅那里蹭饭,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舅舅做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可口,可谓是色香味俱佳,关健是舅舅的爱心全部融入到这饭菜中,看着我们一个个吃的狼吞虎咽、满嘴流油,争着抢着吃最后一口绿色蔬菜时,舅舅就用筷子轻敲我们这些馋嘴猫:“别抢了,别抢了,明天还来,还给你们炒……”

临走时,我们还不忘掠夺舅舅菜地里的黄瓜、西红柿、辣椒,满载而归的离开……

今天,才走到小院门外,就听到院里的争论声,原来,桌上放着一盆我叫不出名字的盆景,舅舅正和几个老友又在为这盆景摆什么造型美观而争论着,庭前种花,葡萄架下摆弄花草的那份闲情逸致和天伦之乐,让多少人多么羡慕啊!

舅舅在他的花花世界里终于找到了退休后属于自己的快乐,我想也有许多象舅舅一样退休的叔叔阿姨们,你们也不妨学学我的舅舅,种些花花草草,去跳跳广场舞,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经典散文:最美不过那杨絮 第8篇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就目睹了校产的杨絮,虽说以前也看到过些许飘飘的絮,但都比拟不过我眼前正在运转的这一片,似乎铺满了整个校园。

说到杨絮,都会贯穿的联想到它的母体——白杨。赞美白杨的文字不在少数,无非是那些:巍峨、挺拔、高干。可我还是偏向那杨絮,因为我觉得杨絮有似雪般的浪漫。想着,大学四年里,有飘飘的`杨絮伴着度过,该有多美好。

每到夜幕降临,自习室成了我最好的去处,想必那里都是几个没有爱情在身的吧。自习室里安静的让我有了思考空间,想着杨絮,它的美迫使我不得不用优美的话语来赞美它。

星月当空,独自漫走在飘满杨絮的校园,冷艳的夜像是在下着看不尽的雪,眼里尽是惊讶与欢喜,一路从自习室到达寝室,路边有不少的情侣在约着会,搭配着由杨絮点缀的夜空,可谓是良辰佳景,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那空白的爱情。

当时白天,一个接一个的杨絮成群结队着散漫的飘着,在走廊里漫步走着,杨絮拦住了我的步伐,让我在那看了又看,不禁的投身其中,我愿化作一毛杨絮,随着它们飘向不知名的地方,想张开双臂,拥抱它们,当然,这一举动让走过的同学甚是奇怪,谁叫我如此喜爱呢!

我上大学的第四年,杨絮甚是繁盛,捻一毛杨絮在手,留着纪念,此时此景,真叫我不能忘怀,分离时刻,莫名的感慨涌在心头,大学四年里,一成不变的是那最守约的杨絮,每每那个时候,它都会出来与我相见。

最美时光不过一场红尘过客散文 第9篇

过往云水,已成云烟。明月笙箫,流韵清弦,此夜格外的明朗,记不清多少次在这样有明月的夜里,安然静卧,捧着一本书,于寂静的文字里赏月闻荷、听琴悦耳,似白雪飘荡,漾起满天花影,这样的安静,有些迷茫,这样的迷茫带着。

泊一湖湘萧云水飘渺,昨日的海浪,在今日翻卷,携着生命里最深沉的,看不尽山长水远万里流云,感叹韶华如风。

站在岁月的檐上,细数曾经走过的每一段青春盛景的步履,用来丈量的高度。有过明媚的相聚,亦有过淡然的别离,生命的旅程在岁月的跋涉中蜿蜒,美好的时光在时间的长河中流逝,不求最后得到了什么,至少曾经有过,皆为珍贵。

人生中,许多的相遇,都是过客与过客的交替,所谓的缘深缘浅,都是花开花落的轮回,虽然前方会有许多值得我等待的`事情,会有许多值得我去珍惜的人,但那一段倾覆真情却薄如羽翼的时光,执念成殇,叫我如何放得下,叫我如何不去想、不去念。

一指流沙,梦回前尘,尘间种种皆为虚妄。

旧事去了,时光远了,情缘淡了,然而却人还在,清风徐来,亦显有几分沧桑沉重之感。当我走过山高水远,走过晨钟暮鼓的时候,朋友们会为我走走停停的黯淡背影而滋生出些许怅然的失落吗?呵呵,我为自已的多情笑了。往昔不过是散落在岁月深处的点点滴滴,待岁月扬起满地尘埃,伴着孤独,在冷寒的月光下,倚栏静思,一页素笺,任笔墨挥洒风云,又如何写得尽红尘烟雨三千繁华?

既是繁华如梦,流光易散,心,本该淡然无尘,为何还是这般窒息的疼痛,一抹残伤瞬间涵盖了孤独的。岁月啊,太过凉薄,带走了我所有美好的一些,让一些曾经相惜相伴的人转瞬擦肩成为过客,留下一段沧桑且不堪言的回忆,却让我一个人在回忆里满身伤痕,直至鲜血淋漓,直至再次涅盘。

久别重逢的散文 第10篇

我离开部队已经好多年了。但一直十分留恋龙腾虎跃的军旅生活,怀念曾一起摸爬滚打、现如今又分散在山南海北的战友们。只要一有机会外出,就想着去顺便看望一些战友。

我要去北京出差。去之前,先给在北京工作的老蒋、老杨挂了电话。不巧老蒋去了山东开会,我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与懊丧。但到北京去见老杨时,出乎意料,老蒋却在那里。原来他听说我要来,推掉了所有会后活动,开罢会就连夜赶了回来。更令我惊喜的是,他们说小陈(其实已是老陈了)也转业在北京。已经联系上了,马上就赶来。

老蒋、老杨、小陈和我,昔日在一个连队当兵,前后都担任过该连的排长。老蒋、老杨入伍比我早三年,是我的老排长;小陈入伍比我晚一年,我又是他的老排长。果然,小陈一来,仍习惯地称我们为“老排长”。

我与他们有二十年没见面了。现在坐在一起,却像探家、出差回来一样,没有丝毫的陌生、拘谨和见外的感觉。不一会儿,大家就清楚了彼此的近况。老蒋目前下海经商,在一家公司当总经理;老杨还在部队任职,已是一名离将军不远的高级军官;小陈转业到地方当处长,年年是先进工作者。

我们谈兴正浓,他们的夫人们赶到了。一个个神采奕奕,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说话间,就张罗好一桌酒菜。大家乘着酒兴回忆起老连队的趣闻逸事。大家的记忆力都是出奇得好,对某个战士的籍贯能脱口而出,准确无误。对连队转战南北、野营拉练、训练施工、争先创优等许多往事,仍然记忆犹新,非常在意。说着说着,话题集中到老连长、后来又是老团长的身上。大家对老首长的为人、才气、能力、魄力和为部队所做的贡献赞不绝口。同时也感叹老首长没能到机关来任职;如果那样的话,现在也是位在职的将军。说话间,老蒋就用手机拨通了老首长远在青岛的住宅电话。

老首长听说他的四个部下在一起聚会,激动地与每个人都扯了一会家常,还询问起另一位排长老刘的情况。当得知老刘在静海县建筑公司当经理,血压偏高、心脏有些毛病时,他当即像过去当连长时那样,下了个“死命令”:告诉二排长,一定要戒烟戒酒!

我本来就特别想见老刘,现在被老首长这么一提,愿望更强烈了。老杨虽然职务高,但所在机关是清水的衙门。老蒋是“老总”,自告奋勇找车。就这样,我们一行七人又踏上了去静海县的旅程。一路上,老刘隔一会儿就来一次电话,询问走到了哪里,一次次地叮咛着,在哪里下高速公路,在哪里拐弯。

车子临近他家门口时,远远就看见几个人在指指点点,翘首相望。车停住后,我第一个下车。看到老刘早已今非昔比,身体发福得像个弥勒佛。可他却抓住我的手说:“你怎么这么胖呀!你们这些‘山西兵’啊,就是丢不下你们那个老家!哪里的黄土不能埋人,非要转业回老家去,害得咱们见面这么作难!……”他还是那样快人快语,没有一点顾忌;还是那种老大哥派头,一如既往。我跟随着他的话语,顿时回到了几十年前,不由得热泪盈眶。

大家刚刚落座,面前就摆满了丰盛的酒菜。老刘要用大杯与大家“过关”。我们死活不让,并抬出老首长的命令压他。他夫人站在我们一边,态度也是异常得坚决。我们这些人,早已过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季节,平时饮食都是十分的节制。今天碰上这位“拼命三郎”,大家只得举杯相碰,被动应战。不过有条件在先,老刘“过关”只以手中这一杯酒为限。这种场合,真是酒逢知己,话不嫌多。我们把当年连队的`成败得失翻了个底朝天,总结得淋漓尽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淡。没有不散的宴席,该是打道回府的时候了。但我们几个似乎都没有着急要走的意思。倒是他们的夫人们偶尔有所提示。

那天我们同去的四个人,酒喝得都有点多。他们三个以后与老刘见面还相对容易些。可我这一面之后,真有点永别的味道。离开的时候,我与老刘的眼睛都湿润了。手握了再握,总是放不下;话说了又说,老也道不完;一只脚已经踏上了车门,可就是上不了车。老刘夫人急得团团转。一会儿说:“要不住上一晚,再好好唠会嗑!”,一会儿说:“有话在电话上再说吧!”车上的几位夫人,谁也不吱声,却一直用手绢抹着眼泪。最后还是老蒋一锤定音:“别粘糊了!国庆节我们约上老连长,再好好聚一次,不就行啦!”

离别静海后的出差日子里,我始终沉浸在军旅生活和战友情谊的氛围中。直到躺在南下归途的火车卧铺上,脑子里还是满载着这种回忆和向往。梦中常常会因探家超假未能如期归队而沮丧,会因重新穿上军装、挂上军衔而惊喜。但潜意识又清楚地提醒我,这是在做梦,军旅生涯早已成为过去,不会再复返的。同时也安慰我,在人生最宝贵的年龄段,所经受的锻炼,所凝结的友谊,是永存不朽的,它将伴随我的一生一世。

与自己久别重逢散文 第11篇

QQ空间诞生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主题,是“十年,与自己久别重逢。”

我并没有注意到,QQ空间是十年前才开始兴起的。仿佛它一直在那里。就如同,我想象不出来,从前没有手机,甚至没有固定电话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那时,下了班,就是下了班。单位很难再找到你。也无法随时召唤你回去加班。那时,朋友之间的联系,完全靠走路。可能兴之所至,你会突然去找哪一个人。那时,毕业了就意味着失散,从此音讯两隔。

那时我手写稿子,为此右手中指一直有一个茧。那时我还会在灯下沉思,不像现在,会随时拿起手机,购物或是看视频。

这十年里,我很少停留在空间。最初是在红袖添香网站,投稿,写日记。后来又和文友们去了新浪博客。尽管很多文友都喜欢不停换博客地址,我也曾用过不同的化名,游荡于不同的网站。但新浪是家,不管去了哪里,最后还是会回来。

后期,开始流行微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又把博客抛在脑后。开始接触小城里的文友,和同城的人一起去一个不太出名的站,大概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因彼此都在那里。

刚刚注意到微博也开通了打赏功能,也刚刚研究过。回想这十年,我一直周游各处。对各种新鲜的事情感兴趣。直到近期,才重新在空间里发上几篇稿子。因为有的人,似乎只关注空间。

“为盼你看到知道我是谁,就算未能说登对。亦要为情说一句。”《荷塘月色》的粤语版。

为了让你看到,我唯有多费一遍力气,重回一向忽略的地方。

这十年里,自然发生很多事情。不过都不太想提。或许是还没有到回忆过去的年龄。或许是对于写东西的人来说,一向在文字里,把自己榨得太干。或许是并无太刻骨铭心事,都无甚强烈印象。

只是喜欢这句话:与自己久别重逢。

看到,我曾在空间转过那首词:“千年日月落,雪尽已成河,心与君伴人相隔。赤壁风烟过,仍见冥冥火,东风未过人已没。此生无缘阴阳错,抚琴把酒对谁歌?曲虽错,谁能说?弱水三千唯君难再得。只身对月心难阔,忧尽愁多语脉脉。与君说,情难薄,天下纵得又如何?”

《蝶恋花.忆周郎》。我总是对这样美的句子无法抵抗。以至于看到,空间十年书里,选取的`就是这首词的片段,和我那串绿檀手链。就在瞬间,又一次被触动。

“心与君伴人相隔,弱水三千唯君难再得。”有些时候,这个世界很丑陋,就如同在韩剧里,下雨可以很浪漫,在生活里,突然的冷雨却可以让人受凉感冒一样。

然而……我要说的,当然是这个然而。每次看到林画的博客,我都会想,有那么一个人,能让她写上那么多年的诗,这实在是太美好的事情。而生活中,你是明明知道,异性和自己一样,是充满缺点的。而一个人度日,又难免太孤独,才会忍耐那些遗憾,而最终还是会步入“围城”的吧。

久别盼重逢散文 第12篇

烟雨红尘,几度春秋,每次离别,都是为了再次重逢。

——题记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尘世的羁绊中,身不由己地搁浅许多事物。其实,不是我们真的将其遗忘,而是,日复一日柴米油盐的恬淡生活,逐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凡俗,便成了人生的主旋律。

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冥冥之中自被缘分牵扯。不然,为何有些人,远在天涯也是知己,又有些人,近在咫尺也似陌路。

时光,总是如流水,转眼,就将韶华带去。十年,似乎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然,尽管十年,有些人有些事,也不会随着时间有任何改变。例如,我与张寒,十年时间,并未拉长我们之间的距离,再重逢,温暖依旧。

那天,是1月2日,元旦过后第二天。空气极冷,雾气很重,公路边上的万年青和树枝上都挂满了洁白厚重的雾淞,甚是好看。

我独自在路边等车,许是因为天气太冷,以至于我觉得时间过的好慢,直到我冻得开始来回踱着步子取暖时,那辆开往张寒家的汽车才缓缓而来。

张寒是我大姨的儿子,大我一岁的表哥,因为同龄,我一直喊他的名字。

记忆,总是可以由时间来划分成几个片段,于张寒的记忆,最初存在于幼时。

大姨远嫁,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带着张寒回娘家。那时候,经常听大姨讲张寒的事。大姨说张寒学习极好,性子温和,为人又和善,好多同班的小女生都喜欢和他玩。我记得,大姨每次讲起张寒的时候,脸上都挂着无法掩饰的骄傲。

许是,张寒来的少便觉得可贵,又许是,大姨说了太多张寒的好,所以,每次张寒来姥姥家,我总是愿意主动和他玩耍。那时候小,感情也极易培养,没几天,我便和张寒熟络起来。我知道张寒比我大一岁,可是,他每次喊我名字时,都会把“小静”喊成“小姐”。为此,我甚为不解,问母亲,为什么张寒总是喊我姐,母亲说,张寒没有喊我姐,是他的方言味重,“小静”听上去像“小姐”。尽管我知道了原委,还是会忍不住戏弄张寒,每次他喊我名字,我都会说,再喊一声姐听听,张寒便被我说的哭笑不得,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当大姨带着张寒回家后,我就开始等着下一个节假日到来,那样,大姨又会带着张寒来了。如此几年后,我和张寒都长大了,各自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生活,张寒来姥姥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也不再如小时候那般盼望他的到来了。

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再一次听到关于张寒的一个大消息,是在我初中毕业那年。那年夏天,我和美术班的同学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市里美术特招考试,直到分数下来后,得知我考了全市第三名的成绩,恰巧大姨又来了姥姥家,说起此事,大姨说,张寒初中时也学了美术,那次考试,他也参加了,只是没我考的成绩好。听了大姨的.话,我有些吃惊,我不知道张寒也学了美术,而张寒,也不知道我学了美术,那次考试,我们在同一个学校考试,却未遇见。

那年夏末,迫于无奈,我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几经辗转,去了衡水学画内画鼻烟壶。没多久,大姨打来电话,说要让张寒也来衡水和我一起学画鼻烟壶。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站在公路边翘首遥望,终于,载着张寒的那辆汽车越来越近,直到汽车停下,风尘仆仆的姨夫和张寒走了下来。是的,几年未见,张寒长大了,他唇边与下巴上的淡青色,足以说明一切。

我带着张寒熟悉内画班的同学和环境,与他讲解鼻烟壶的绘画方法,我不喊他表哥,还是直呼他张寒,他还是用方言喊我的名字,依然把“小静”喊成“小姐”。

整个内画班只有我和张寒是远方而来的,平时节假日,其他同学休息,我和张寒就在校长家吃住。校长对我们很好,总会给我们做各种当地特色食品。

那段日子,是我和张寒长大后第一次长时间相处,我们是兄妹,更是朋友。我们一起画画,一起吃饭,一起听刘德华任贤齐的磁带,一起赶村上的大集,一起去房后菜园里给白菜捉虫,一起去校长家的枣林打枣,一起去同学家果园里摘梨摘苹果,一起在落日下的公路上嬉笑追赶,一起为我们的梦想绘上绚丽色彩。

若说,张寒,从前是个温和的小男孩,那么,此刻,他便是个细腻的大男孩。

内画,我擅长工笔仕女。问张寒,想学什么?他说,山水。我问,为什么?他狡诘一笑,答,山水随意,比如石头大点小点,树枝多点少点,都不要紧,仕女不同,眉眼,轮廓,身形,稍不留神就会影响整体效果。我撇着嘴说,画画,可不能投机取巧。他却乐呵呵地说,笨,糊弄你呢,我喜欢山水,宏伟大气,画着画着,心情也会变好。

张寒的选择是正确的,没多久,他就可以在那方寸鼻烟壶中,画出像模像样的山水图案。他的手很大,手指很长,却十分灵活,附在他身后,看他手中的笔杆带动着笔尖在鼻烟壶中任意游走,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山一石一水一木,我忍不住为他拍手叫好。他傻笑,说,你的仕女画得才好,我是肯定画不来的。我说,我们这是各有所好,各有千秋。听了我的话,张寒笑了,我也笑了,我们手中的弯头小毛笔,似乎也笑了。

直到第二年春天,我离开内画班,去了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做内画表演。江南水乡,风景秀丽,物质丰盈。那里,出门便是小桥流水,举目就见粉墙黛瓦,流连在古巷老街,我的心,竟沾染了些许水乡女子的多愁善感。面对如此怡人美景,我,竟开始无休止地想家,想内画班的朋友,当然,也想张寒。

手中的IC电话卡,越来越多,我的思念也越来越远,桌子上的信件,越来越厚,我的期盼也越来越长。

我想,那时候,张寒是惦记我的。因为每次打电话,他都会问我说很多话,例如,吃的习惯不?住的好不?工作适应不?一个人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别委屈了自己,想家了就打个电话……张寒碎念的叮嘱,让我觉得,有个哥哥,真好。

可是,我知道,人,总要学着长大。不,应该是,人,必须学着长大。

在江南水乡的两年时间里,我与时光赛跑,它无情地流逝,我努力地成长。直到两年后,我决绝地对江南水乡说了再见,因为,我的根,在母亲脚下的那片土地上。

回到家乡后,我从事了与绘画毫无关联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我相信,我的幸福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而,两年后的张寒,早已离开了内画班,去了另一个内画加工坊,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后来,我们相继结婚生子,我依然在我的家乡。张寒,则在衡水安家落户,以加工内画鼻烟壶营生。

日子,一深一浅地过去,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都成了日记本扉页上的墨迹,虽然泛黄,却依旧清晰幽香。

蓦然回首,我与张寒已分别十个年头,这十年间,虽然我们通过手机网络从未终止过联系,但,却未见过一面。

20元旦期间,得知张寒要回老家,而我,由于工作原因,恰巧离大姨家很近,我们便提前约好,1月2日相聚。

这一天,终于到了,虽然寒彻骨,我的心,却生满暖意。

我在大姨家村口下了车,张寒的双胞胎哥哥大刚接了我。我问,张寒呢?他说,在家跟你大姨包饺子呢。我暗笑,张寒就是张寒,果然是上得战场,下得厨房。

刚进大姨家门口,大刚就喊了一嗓子,小静来了。大姨和张寒连忙从屋里出来,大姨笑容满面,拉着我进屋。张寒亦是满脸的喜悦,说,小静,这么多年了,你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哪像两个孩子的妈啊!我笑着说,你是变了,比以前得长了几十斤吧,瞧,肚子都起来了。张寒也是笑,说,是啊,天天坐着画壶,也不运动,怎么能不胖,你嫂子天天喊我减肥呢!

我们说话的功夫,大姨已经包好了饺子,看看午饭时间尚早,张寒便提议去屋后的梨园拍照留念。

我们走在田间地头,有说有笑,感叹时光如梭,昔日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为人父为人母;感悟细微幸福,亲人朋友得以健康平安,平淡安宁的生活最真实;感恩人生点滴,每一次幸运抑或坎坷,都是我们成长的历程。

我们边聊天,边拍照,眼眸处,无处不风景,梨树上,雾淞满枝头,洁白纯净,晶莹剔透,轻轻一碰,便飘落一地。梨树下,半尺枯草开满银花,柔软清逸,使人陶醉其中。

十年的内画生涯,张寒早以将画融入生活中去,相机在他手中如鱼得水,他总是恰到好处地拍摄下最完美的景致,而我,也将笑容留在了每个画面中去。

大刚远远地喊,吃饭了。张寒应了声,我们便往回走。低头看,鞋子上沾满了尘土,突然觉得,这遍地的黄褐色,竟是最朴实最干净的颜色,人生,终是要在尘埃里淌到尽头的。

回去后,热气腾腾的饺子刚出锅,大姨忙着招呼我们落坐吃饭,我们边吃边聊,天南地北,尽在眼下。大姨含笑,轻声对我说,你和张寒啥时候都能聊到一块儿去,你看大刚,都没话跟你们说。我侧头看了眼在电视剧前吃饺子的大刚,不仅一笑,说,大刚不爱说话,不怨他。

饭后,张寒拿出几个从衡水给我带来的内画鼻烟壶,有山水画,有仕女画。他说,回来的匆忙,只能拿了几个别人的作品,等下次见面,一定送给我他亲手画的。我翻看着锦盒里的鼻烟壶,晶莹剔透的水晶胚胎,细致灵秀的各种图案,心中不仅升腾起许多感触,如果,当初我未去做内画表演,如今,内画上,也应有了一定的造诣吧!只是,人生没有如果,那些逝去的过往,终一去不复返了。

暮色降临,我需返程,公路边上,张寒陪着我一起等车。这次相聚甚为匆匆,可是,我知道,烟雨红尘,几度春秋,每次离别,都是为了再次重逢。

时光如箭,转眼,已始,我与张寒,又已两年未见。前些日子,张寒打电话,说,今年五一期间,新房即交,诚挚邀请我前去衡水游玩。

所有的相遇都像久别重逢散文 第13篇

有种相遇,无关结局,无关情节。只是岁月正好,年华正好,他遇到她,也正好。沧海桑田太久,山盟海誓太虚,唯有此刻温暖,一辈子珍藏也不冤枉。

久别之后还是久别

曾经吵着闹着要长大的小小少年,可曾记得那些日子一起玩闹,一起疯癫的伙伴?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还会再见,而就在以为之中各自奔天涯,或许这辈子再也不能相见。

疯狂与梦想,荒诞与真挚,似乎只有青春才能承担起这样明亮的词汇,似乎这条路可以一直漫步,似乎花开可以穿越四季,似乎每次转身都是拥抱。不经意踏上列车,甚至连一次回眸都没来得及,熟悉的风景风驰而过,只剩下空荡荡的风和满满的回忆,而却真的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拥抱之后再无拥抱,久别之后还是久别。

久别到重逢,那么近那么远

高山流水,久别又怎样,重逢又何如。世界上有种感情,跟距离无关,跟岁月无关,无论多久多远,都好像从未离开过,从未陌生过。物非人是,可只要你在,世界就在。

上一篇:《印象中国》教学总结下一篇:2009年销售工作计划书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