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2024-05-11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精选11篇)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1篇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音乐《让爱住我家》导入。

二、朗读课文

三、字词预习检查

四、初读,思考:

1、本文写了哪几个人?

2、围绕

“散步”写了哪些事情?

五、研读,思考:

你认为文中的“我”、母亲、妻子、儿子分别是怎样的人?

六、品读,思考:

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七、悟读,思考:

1、敞开心扉,真情诉敞说令你感动的亲情故事。

2、怎样做才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八、总结

九、布置作业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2篇

(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导引] 《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真情的散文。本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田野上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宽容忍让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文抓住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含丰富的一个镜头——家人散步,根据“缘由——过渡——入题——波澜——波又起——收拢作结”的思路展开。通过几个细节的描绘,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仔细撺摩文中语句展示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典题例析] 例题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的含义如何理解?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作品中关键句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型的题目,同样不能孤立地断章取义,应该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去,联系全文,结合文章主旨来考虑。这

第 1 页 些句子往往是“文眼”,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课文。

参考答案: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对家庭应当有一种使命感。

例题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读者懂得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作者可以调用多种表现手法,使文章中心更深刻、更感人。“我”之所以要鼓励母亲去散步,因为母亲生命的力量已所剩无几了,让母亲到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走走,使她增长生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对母亲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啊!参考答案: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课时训练]

一、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A、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B、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第 2 页

二、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拆()幼()熬()A、B、C、折()幻()遨()

三、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线的词语。

A、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

B、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四、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D、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阅读下列三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

第 3 页 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一霎那()水波粼粼()

第 4 页

2、解释成语“各得其所”并造句。

解释:

造句: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4、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①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① ②

5、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 品质,体现了 的家庭关系。

7、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8、选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送小龟回家

⑴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⑵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街上(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

⑶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⑷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

第 5 页 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⑸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⑹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⑺“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⑻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⑼儿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⑽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⑾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

第 6 页 “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⑿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

9、下列加点字注着正确的一项是()涟漪 依偎 粗犷 妩媚

A、liányī wēi guǎng wǔ B、liányí wēi guǎng wǔ

C、liányī wēi kuàng wǔ D、liányī wēi guǎng wú

10、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1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儿子关心、爱护小龟的句子。

12、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13、《散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流露出对生命的,强调的是一种 的精神。《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思想,有一种 之情。(三)三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岂

第 7 页 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不,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楞楞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幅担子的两头,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头的。

14、给加点字注音。

脚踝()煞车()蹒跚()讷讷()

15、解释词语。

蹒跚: 讷讷:

16、比较阅读。

(1)课文以“散步”为题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本文是以“三代”为题是因为。

(2)《散步》与《三代》的相同之处在于主人公都是,内容都与

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主题突出了为人子女应,后

第 8 页 者则突出了主人公的 精神,选材上两者都是通过 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17、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一、B

二、略

三、A.熬:忍受,耐苦支持。B.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C.委屈:这里是指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受到委屈。

四、A.× B.√

C.× D.×

五、(一)1.qí shà lín 2.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

4.①母亲听我的 ②儿子听我的 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 原因: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

②不愿意一家人分开 5.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6.尊老爱幼

和谐亲密 7.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8.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二)、9.A 10.流动 央求 跳动 11.“小龟不吃饭,饿吗?”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 “送小龟回家吧” “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12.因为我和妻子见到儿子放小龟回家后的兴奋、欢呼。感受到儿子的纯真、善良,既高兴又激动。做母亲的更善于动情,所以“妻,真的流泪了”,而我则“要流泪”。

第 9 页 13.和谐关系 使命感 理解和体谅 思家 团聚(三)、14.huái shā pán shān nè 15.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讷讷:形容说话迟钝。16.⑴表现三代人之间的和谐、融洽、血肉交融的关系。⑵中年人 表现亲情 孝敬长辈 牺牲 细节 17.略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3篇

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步》一课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时,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 抛出一个问题:

“请默读全文, 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词语, 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 或谈谈存在的疑问。”

教师预设的问题可能在“神圣、痛苦、深沉、快乐”等词语上, 这些词语在课后作业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学生说到这些词语时, 教师引导得都很到位。分析至此, 文章奉献精神的主旋律已经挖掘了出来。可就在这时, 一名学生突然提到:“老师我不理解‘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中固执一词在这里的意思?”老师因为在备课时没有深入研究这个词语, 一时间没有思路。随口说:“这个词语与中心关系不大, 我们让找突出中心的词语, 谁还有问题?”老师跳过了这一环节。剩下的时间里, 学生没有再提起这个词语。“固执”一词的疑问, 就此尘封在这节课堂之中。

可以说, 这位教师的处理很草率。分析教师失误的原因, 还要从“固执”一词的含义说起。查现代汉语词典“固执”只有一个义项: (性情或态度) 古板执著, 不肯变通。再联系我们生活中运用词语的情况, 该词在表达的感情色彩上应该属于贬义。再看课文中词语使用对象是行道树, 是作者赞美的对象, 是奉献者的形象。把一个贬义的词语用在一个赞美的对象上, 是不是用错了?其实没错, 贬义褒用在语言中也常见。可是我们要看提出问题的对象是谁, 提问者是刚刚升入初中不久的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应该在情理之中, 他们在小学阶段还缺少对重点词语的探究精神, 而在中学培养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探究能力却是重点。教师应该抓住时机, 进行引导。

如何引导学生来探究这个问题呢?还要从词语的意思说起。查百度百科, “固执”一词有两个义项:

1. 坚持。 (褒义)

《礼记·中庸》:“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2.坚持己见, 不肯变通。 (贬义)

《后汉书·韩棱传》:“窦太后怒, 以切责棱, 棱固执其议。”

可见该词在古文中有褒义义项。那就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如何作答, 我们还要回归文本。这句话的前一句话这样写到:“是的, 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 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由这句话可知, “我们”的固执是与上句所有人的习惯相对应的。大家习惯了污浊的环境, 说是一种习惯, 其实是不求改变的落后。但思想上虽然落后, 在不正确的行动上却达成了统一。“我们”的思想与多数不符, 得不到众多人的支持, 行为也就看着不合群。那些人看行道树的做法就是“古板执著, 不肯变通”, 可见作者是顺从那些做法错误的人的眼光, 才选用“固执”一词的。

再看上一段:“当夜来的时候, 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 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 我们在黑暗里, 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 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 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 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 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大家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 不去改变, 在忙什么呢?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 都是红灯绿酒。是说的城市吗?其实说的就是这些懒惰的人。繁弦急管、红灯绿酒虽然不能散发出清新的空气, 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可他们自己却在享受着。而行道树呢, 不能去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还要在黑暗中、灰尘中为了那些快乐的人工作。它们怎么能够轻松地接受这种痛苦呢?付出的人在煎熬, 收益的人在享受。

思想上、行为上的对比, 很容易让这些奉献者罢工。但他们没有, 这种品质就是坚持。就是《礼记·中庸》中的:“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分析到这里, 我们再由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奉献者, 又何尝没有被忽视、被误解过。“有点儿傻”是很多人对奉献者的一贯评价。做一件好事容易, 做一辈子好事难。坚持奉献才是奉献者的崇高之处。学生理解至此, 才真正理解到奉献精神的实质。学生提问的“固执”一词, 关系到文章中几个重点段落, 突出了奉献者身上的坚持不懈的美德, 更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可以说抓住了这个词, 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正切合了教师设计的问题“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词语”。教师之所以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 主要原因就是自身没有深入探究文本。对文章的重点词语、思想感情理解不够。

通过以上分析, 我觉着可以设计这样3个问题, 来帮助学生理解“固执”一词:

1.请比较森林中的树、城市人、行道树三者的生活方式与目的。

2. 生活中有没有奉献者不被理解的, 请举例。你觉得奉献着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3. 探究“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 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 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中“堕落”一词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通过这3个问题的设计, 可以更进一步完成单元目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 深入思索, 反复咀嚼, 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个案例中, 教师的做法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我想教师只有在备课的过程中, 反复研究文本, 联系实际解读文本, 才会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避免课堂上尴尬的发生。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4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第23课 《隆中对 》教学设计 第5篇

【教材分析】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它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历史佳话,着力写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对策,集中表现了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精辟分析能力和卓越政治远见。学习此文,除了疏通文言词句,读懂文章内容,还要善于激发学生探讨评价和拓展延伸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核心部分———隆中对策的分析,感受诸葛亮“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杰出才能,了解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品析陈寿裁减史料、突出重点、塑造人物的史家笔法,增加对三国历史和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加大文化积累,为《出师表》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

2.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课时安排】共 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重点】

1.借助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注释疏通文章词句。

2.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话说诸葛,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易中天品三国之十七《隆中对策》中一段,引出课题。

易中大教授品三国时说道:“千古奇文《隆中对人为当时穷途末路的刘备点燃了希望之灯,同时,也为诸葛亮自己找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究竟这对君臣是如何结缘,诸葛亮又是如何点燃了刘备的希望之灯,让我们一起亲密接触《隆中对》,完成属于自己的历史之旅。(多媒体出示陈寿与《三国志》及历史背景简介,指名学生朗读)

二、诵读经典,打通障碍

1.听读课文录音,标画生字词和长句朗读节奏。

2.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质疑辨析,疏通词句

1.借助注释出声地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不能顺畅翻译和理解的地方作出标记。出声的翻译对学生而言十分实用和有效,既可以集中精力,同时便于判断语言是否顺畅,翻译是否准确全面。

2.提出疑难字句,师生共同解决。

①“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岂”:可,委婉两期待的语气。②凡三往,乃见。——根据史料的不同,“三”有两种解释:一为三次;一为虚指,多次。

四、抓住“一”点,品文谈思

效仿易中天先生品说三国的形式,我们今天也开一个师生讲坛,抓住“‘一”点,品文谈思,针对话题,结合文章,一起来品读千古名文——{隆中对)。

(一)一位智者——国士无双(多媒体出示话题一)

1.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最受世人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在陈寿笔下,他有着哪些“亮”点?

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回答可能涉及的文句:

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自命不凡。

②惟博陵崔州平、领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一才能志向深受友人认可。③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才能超群,堪称卧龙,一朝飞天,成就非凡。

④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任驾顾之。——高洁做岸,不趋炎附势。

⑤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天赋奇才,不可多得,为刘备所认可赏识。⑥诸葛亮的回答——洞晓时局,运筹帷幄,目光长远。

⑦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盲。”羽、飞乃止。——才能深受赏识,为人所嫉妒。

2.史传文学写人一般不直接评价,一是通过人物言行来体现人物性格和志趣,再者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和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根据你们找到的亮点来看这样写有何好处?讨论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笔法多样笔力集中,处处为塑造人物服务。经由其他人物的评价和反应体现主人公更加客观而全面。

五、布置作业

1.课下闽南三国演义煤三十七、三十八回。

2.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整理诸葛亮有关事迹和后人吟咏凭吊他的诗词、对联。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学习重点】

理解和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抓住“一”点,品交谈思

(二)一段佳话——三顾茅庐(多媒体出示话题二)

1.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史书和小说也都各有不同的记述《三国演义》是刘备亲往寻访诸葛亮,也就是三顾茅庐,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则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毛遂自荐。除去对史实的考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更赞同哪种写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赞同刘备三顾茅庐,既能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风范,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他后来如此信任和重用诸葛亮,同时也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深厚的君臣之情作了铺垫,符合人们对诸葛亮智者和忠臣的双重认识。

(2)赞同诸葛亮毛遂自荐,他用卓然超群的智慧与远见说服了刘备。更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君臣际遇,也能够体现其兼济天下的大志。

2.可以这样说,三顾茅庐的佳话无论真伪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可是,同样是三顾茅庐,读了《三国演义》三十七回,对比本文“凡三往,乃见”的简短记述,为什么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三国演义援小说,作者的目的是要抓住读者,因此会在情节设置上大做文章,三顾茅庐深入人心,是一个亮点,所以不惜笔墨,设置悬念和误会,来体现刘备的思贤若渴和

诸葛亮作为隐士的高深神秘。

(2)《三国志》作为史传文学,一要尊重史实,不能对情节夸大渲染。二者惜墨如金,此文重在突出诸葛亮政治才能,因此简写三顾而详析对策,意在用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打动读者。

(三)一席策论——一运筹帷幄(多媒体出示话题三)

既然陈寿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实在精彩,那我们不妨将视线投注到这一席策论,看诸葛亮是如何运筹帷幄、三分天下的。

1.从诸葛亮所作的分析来看刘备有哪些可乘之机和优势?

①荆州:“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刘津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③“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看来诸葛亮是为刘备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让刘备看到了前方的希望。那么,他又抛出了怎样的构想去点燃他的希望之灯,使他坚信“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呢?①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②西和诸戎,南抗夷越

③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④天下有变,则命一b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幸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四)一对君臣——如鱼得水(多媒体出示话题四)

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一席策论、运筹帷幄,最终让刘备与诸葛亮结下君臣情缘。对于关、张二人的不悦,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是啊,当曹操痛失谋士郭嘉之时,刘备喜得诸葛亮,自然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而诸葛亮走出茅庐,辅佐明主,也算大志得伸,踌躇满志。根据你对三国历史和诸葛亮的了解,讲讲诸葛亮效力蜀汉的事迹。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经由《隆中对》这篇千古名文,我们聚焦一代名士诸葛亮,重温三顾茅庐的君臣佳话,聆听卧龙先生的一席策论,近距离地感受了这位杰出人物的风采。请同学们深下借助工具书阅读《三国志•诸葛亮传》,写一篇题为“我看诸葛亮”的史评短文。

第23课 输入文字 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WORD的启动以及在WORD中输入简单文字的方法后,对“智能ABC输入法”的深入学习,为之后快速简便的输入文字、编辑WORD垫下扎实的基础。本课主要讲述了启动汉字输入法的方法,如何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个汉字、快速输入词组和标点符号状态的切换。

学情分析:

在学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很多功能。另外,部分学生对“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以及“搜狗拼音输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已经会用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但是,他们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输入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2.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3.掌握并保持正确的指法。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输入汉字,掌握“V”键和隔音符“’”的用法,并学会输入法状态的切换。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输入汉字,掌握“V”键和隔音符“’”的用法,并学会输入法状态的切换。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先考考大家,在桌面上有个word文档,名字叫“谜语”,请你自行打开这个文档。

生:通过各种方法打开文档。

师:这里有两组谜语,第一组是谜底为一个汉字的谜语,第二组是谜底为两个汉字的谜语,先来猜第一组,我们一起来比比,看看谁最聪明,猜对的可以给自己的小组

加十分。(师读,生猜举手回答)生:猜谜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打开文档,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用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揭示课题,教师示范

师:(给小组加分)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已经在谜语的下面预留了谜底的位置,现在你肯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谜底输入到电脑里了吧。

生:是。

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输入文字》,赶紧把谜底输入电脑里吧。师:老师先来示范一个,第一个谜底是“猫”,首先把光标定位在输入文字的地方,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按钮,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出现智能ABC输入法工具条。你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输入法,今天我们就一起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学习一下“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

师:在键盘上输入“mao”,按空格键,出现字词选择框。按一下数字键“4”,或者用鼠标去点一下,“猫”字就输入到Word编辑区中的插入点位置了,简单吧,赶紧试一下吧,比比,哪个小组能快速的把第一组的谜底都输好,注意指法姿势。

生:输入第一组的谜底。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读一读,“讨论坊”和“知识屋”。生:讨论尝试。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任务一,比一比哪组快。生:输入学习卡任务一。

三、词组输入,学生尝试 师:点评,给组加分。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好几个小朋友已经把第二组的谜底输好一个了,恩,动作真快,来给我们演示一行你是如何输入的。

生:演示输入。

师:恩,不错,刚才的方法已经掌握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二组的谜底与第一组谜底不同,他们都是词组啊?

师:其实智能 ABC是一种基于词而不是基于字的输入法,使用词组输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输入速度。我们可以使用简拼的方法,输入词组,输入袋鼠,只要输入生母“dshu”。(教师口述,学生自己尝试)

师:同学们赶紧用词组输入的方法试试吧。生:尝试简拼输入法输入词组。

师:拿出学习卡任务二,比一比哪个小组输入的快。生:输入任务二。

师:总结,词组的输入方法,有全拼、简拼和混拼(幻灯片展示)

四、继续挑战、学习新知

师:(评比加分)看来同学们都很厉害,老师预备了比较难点的词组,取出学习卡,任务三,比一比,看谁快。

生:输入,遇到问题。

师:(抓住问题)哦,都遇到问题了,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读一读“知识屋”,然后在试试,生:学生阅读后,继续输入任务三。

师:同学们在输入任务三的词组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生:回答讨论。

师:任务三中的词组除了有两个字的词组以外还有三个字的词组和四个字的词组,都可以用两个字的词组输入的方法输入。你发现了吗?所以同学们以后遇到词组输入的时候就要找最简洁的方法,这样就能提高速度了。

五、游戏挑战,拓展延伸,学习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来放松一下,来个词组接龙的小游戏。师:老师先把规则讲一下(幻灯片展示),我们先来试试。生:口头接龙。

师:看来同学们都懂了游戏规则了,那就赶紧开始吧。师:评比加分,还想不想玩游戏啦? 生:想。

师:接下来把这样互不相连的词组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符号。请同学们先来试试工具条按钮,也可以把书翻到第10页,看“知识屋”里的内容,看好了告诉老师,一会我们就开始游戏啦。

师:老师先试试你们,输入“,”、“。”“?”。生:试试尝试输入“,”、“。”“?”。

师:总结,有些标点符号在双字符键的上方时输入这些符号需要按住 shift键的同时,再按住符号键,例如“?”。

师:开始将词组连成一句话。生:开始操作。师:评比加分。

六、总结归纳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总结汇报。

师:说得很好,今天同学们表现的特别好,今天我们系统的学习了智能ABC输入单个汉字,词组的方法,第 组在整场的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另外老师要特别表扬***同学,要授予这位同学最佳姿势奖,在整个输入文字的过程中,他始终都是保持了正确的键盘输入姿势。

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也是Word 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点,但文字输入本身其枯燥乏味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很难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使全体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本课在制订教学目标过程中,合理地分层次制订相应的目标,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任务驱动”式教学不能只一味注重学习任务设计,而忽视了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到确实想学好,并有决心学好。由于学生个性和基础知识、操作能力不尽相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激励,对他们的闪光点适当表扬,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时只注重了学习任务设计,忽视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

2、教学语言还需要进一步锤炼与提高,这需要平时在口语锻炼上下功夫,课前多琢磨自己的教学语言,多虚心向同行学习。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7篇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第23课 曲折有致与丰腴饱满 第8篇

“有文采”,更要在文章主体部分得到体现。叙述类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无论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还是情节的安排都能很好地体现写作文采。写人记事的文章不免也有议论和抒情,但其中事、理、情的有机统一也是文采的表现之一。论述类文章要有丰富的论据作支撑,论据的安排也要有条理。总之,主体部分叙事为基础,叙事为情、理服务;情、理是升华,情、理须有据,三者之间过渡自然,完美统一。此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方法,更好地表现文采。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题材料只有一件事情,即通过显微镜观察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面,蝴蝶翅膀的颜色消失了,结构改变了。从观察蝴蝶行为本身和结果等不同方面立意,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①从显微镜的角度出发。

显微镜的价值是让我们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科学发现的价值。如果没有那台显微镜,在我们眼中,蝴蝶的翅膀永远是那么艳丽多姿。

由此我们做进一步的联想:世界上还有多少神秘的事物,需要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重新认识。

②从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角度出发。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翅膀,是换了一个观察蝴蝶的角度。看似平常的事物,原来还会有如此惊人的秘密。从这个角度得出结论:我们观察生活、观察事物不妨试着换一个角度看看。

③从看到的结果出发。

人不被现象迷惑。一种现象存在的时间长了,人们就觉得认识得已经很透彻了,可以形成定论了。蝴蝶缤纷多彩的翅膀就深深迷惑着我们的双眼,就像古代的人们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有时我们认为结论千真万确,恰恰是被现象迷惑了。眼见不一定为实,任何事情都需要用科学和理性来检验。

④距离产生美。

在显微镜下,原本色彩斑斓的蝶翅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凹凸不平的结构的时候,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原来蝴蝶的翅膀原本是无色的。原来,离得太近,美就无处藏身。

【高分捷径】

1. 记叙文要曲折有致。

记叙文要以叙事为主,所叙之事要真实、典型。但真实不是要照搬生活,要讲究叙事的艺术。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曲折有致。那么怎样才能打破记叙文的平铺直叙,使文章有波澜呢?

①倒叙法。打破了事情发展的正常顺序,先写结果,然后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既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又可以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祝福》中鲁迅先写祥林嫂在大年“祝福”声中死去和鲁四老爷对她此时死去的咒骂,然后叙写祥林嫂悲惨的遭遇,就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抑扬法。通过文笔的褒贬造成文势起伏的方法,或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使文章前后造成强列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波澜。如杨朔在《荔枝蜜》一文中,先说蜜蜂是自己不喜欢的小动物,在后来的行文中慢慢喜欢它了,结尾处作者说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种写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跌宕起伏。

③悬念法。就是作者利用读者急于寻求结果的心理,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的多次疑问,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刻画出奥楚蔑洛夫那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形象。

④夸张法。就是夸大描写现实生活,追求一种幽默、滑稽甚至言过其实的效果。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用騙子卖力地织无中生有的“新装”、皇帝对新装的酷爱、大臣们观看新装时的恐惧、皇帝展示新装表现出来的愚蠢可笑等情节,让读者爱不释手。

当然,一篇文章的兴波方法还有很多,有时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文贵自然,切不可为了波澜而矫柔造作,故弄玄虚。

2. 议论文要丰腴饱满。

①要尽力丰富材料。

在高考议论文中,一般的弊端就是内容单薄、材料不充实,因此考生首先要掌握大量的素材,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起来,那就要求考生关注历史、文学和生活,争取把他们转化到写作中去。

②要把材料溶入“血液”,写出个人色彩。

有了丰富的素材,在写作中体现不出来,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占有素材。我们提倡,了解某一个素材,要认真地思考、梳理、感受,使之真正地溶进自己的“血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写作完全变成了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样达到以真情感人的目的。作文只要具有了真实的心灵之声就拨动读者的心弦。

如前些年有考生写出高分作文就源自于该考生喜欢读海子的诗、对诗人海子有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许多人一生荣华,死后却被人唾弃。花一样盛开的,必将花一样凋落,这是自然的法则。一生默默无语但精神永存世间的,死亡,成了他们重要的转折点,将他们的思想,变成一种别样的美……”这些铿锵有力的论述,足见作者对素材的理解之深。

③要把材料与现实联系起来,写出时代色彩。

好的议论文是有现实意义的,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师说》针对的是自魏晋以来一直影响到唐代的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压抑庶族寒门,反对从师学习之风而提出的从师而学。这些文章之所以写得深刻,就是因为作者关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针砭了当时的社会弊端。

联系实际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它能使读者由衷地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但不能把具有时代特征单纯地理解为从现实某一大事出发。写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阅读了一段作文材料,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候,就往现实方面去想,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想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千万不要把写作的现实意义误解为高考作文试题本身就是照搬现实热点。

附:前文样题高分作文一例

距离,让你我更美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死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意象剥夺了。在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徜徉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生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诗歌,当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个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不至于让诗人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滩蚊子血。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饭米粒。”她这般说,自己也确有这般体会。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兰成,然而情感与空间距离的愈来愈近,却将两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接近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的幻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诗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之间的一尺距离,人与事之间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本文主体部分列举了三个事例,其中两个来源于书本中的历史名人,一个巧借了试卷作文题目,证明了“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并把这个道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给人深刻的启发。

【写作误区】

议论文引用过多不是丰腴。引经据典增强文采是可以的,但写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高考作文要针对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时代的声音,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能总是引用前人怎么怎么说。有些文章完全是古人语句的堆砌。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李白,一生潇洒,不合流俗。他也曾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曾幻想“且骑白鹿青崖间”。但当现实与我们的诗仙格格不入时,他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铭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明白了“古来万事东流水”!他怀着一腔热血和怀才不遇的激情,“举杯邀明月”,他和青山“相看两不厌”,又是何等的潇洒畅快,豪情之美在明火处点亮!

一段文字,竟有八处引用,完全是李白诗句的大集合。如果剔除这些诗句,看看还剩下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也有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内容,只有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才能写得自然、精彩、深刻;才能去除那种无病呻吟、扭捏做作之态。

【模拟练习】

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通過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9篇

您教学的好帮手 囚绿记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在教授新课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让学生以“读入”的方式去把握抒情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自己的认识品味出句子深层次的含义。

教学目标:⒈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

⒉概括出作者爱绿的原因,归纳本文的写作意图。

⒊多形式诵读文章,体会赏析抒情散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概括出作者爱绿的原因,归纳本文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体会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探究、讨论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喜欢绿吗?(学生答)为什么喜欢绿呢?(个别学生答)对!绿生机勃勃,活泼可爱,它是生命的象征,可以给失意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可以给焦虑的人带来精神的宁静,可以给苦闷的人增添生活的快乐。绿确实值得我们去爱,但你会因为喜爱绿而将一绺常春藤从屋外囚禁到屋内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青年,他因为爱绿,真的把窗外的常春藤囚禁到屋内,这位青年是谁?(陆蠡)

简介作者:注释①

二、整体感知

带问题快速阅读全文:

▲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学生默读后讨论,请一个学生回答作者行文思路,不足之处其他学生补充,老师归纳

之后,将各部分思路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幻灯片4):

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思绿

三、感悟、探究,分析、品味语言

不管作者是“寻绿”,还是“赏绿”或是“囚绿”……,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绿。归纳总结作者爱绿的原因:

㈠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幻灯片5)

(齐读,学生个人读)请学生在课文第5、6自然段中划出文中表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的句子,要求具体说出句子中怎样分别表现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的,加以分析,教师点拨。

(让学生任意找,要求围绕“生命、希望、慰安、快乐”这四个要点来展开分析。因为这四个要点在文中句子的表现是融为一体的,要求学生每分析一句,都要与这四个要点相联系,将每个要点在句中的具体表现一一说出。)

①“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句中的欢喜是怎样的一种欢喜。要求学..生具体分析出句中怎样表现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老师加以引导、点拨)

乾洲教育在线

025-58655366 乾洲教育在线()

您教学的好帮手

②“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同上)

③“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一.............样。”(同上)

㈡绿是美的化身。(外在美)(幻灯片6)

在原因一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

(齐读,转换人称读)让学生通过转换不同人称的诵读(将第7自然段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比较两者的不同,体会在文中如能巧妙使用人称,可以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增强。

体验作者描写绿时的优美语句:“柔软的卷须”,“折叠着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分析作者.......对绿的由衷喜爱,并由学生概括出作者爱绿的原因二:绿是美的化身。

㈢绿不屈不挠,顽强抗争,追求光明和自由。(内在美)(幻灯片8)

(过度)一个人的外在美很重要,但内在美更为重要。常春藤有内在美吗?如果有的话,通过哪些句子表现出来,请在书本相应处划出并且进行批注。

①“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②“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集体有感情地读)请学生读出文中表示绿所具有的内在精神的句子,由学生自己加以品味、分析,概括出爱绿的第三个原因。教师点拨拓展。

作者对常春藤是既恼怒又钦佩,同学们还能在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表现作者对常春藤由衷赞美和钦佩的句子吗?

“临行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请学生起来回答“永不屈服于黑暗的”除了常春藤以外,还有什么人。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主旨。)

作者写这篇文章并不仅仅为了赞美常春藤的精神,而是借助常春藤来赞扬千千万万的不甘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的不屈气节。

四、讨论、拓展、熏陶(幻灯片9)

在生活中,有人选择了那种专等人喂食的笼中鸟的生活;有人选择经过自我的磨难和锻炼,去找到生活的坐标。

有人说 生命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也有人觉得享受第一。

对此你有何看法?有何体验和感想?讲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

先由学生自由阐述观点,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老师加以升华。

附板书设计:

㈠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㈡绿是美的化身。

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㈢绿不屈不挠、顽强抗争、追求光明和自由。

乾洲教育在线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重点】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难点】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准备】写有句子的纸条、大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学生读课题)

2、师:小朋友们,几个妈妈在一起时,你们知道她们最喜欢干什么?(谈论自己的儿子)

师:是啊,老师也是孩子的妈妈,的确我们在一起就喜欢谈论自己的儿子,那课文中的三个妈妈在一起是怎样谈论各自的儿子的?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要求:第一位妈妈的话用单横线标出、第二位妈妈的话用双横线标出、第三位妈妈的话用波浪线标出。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同桌交互。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⑶ 师:最简单的说法,妈妈就是夸了儿子的什么?

(师板书: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⑷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⑸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6)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齐读)过渡: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2、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最简单的说法,妈妈就是夸了儿子的什么?

(师相机板书: 嗓子特别好)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此刻最需要帮助的妈妈们”、师:听了三位妈妈的讨论,在井边休息的老爷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了吗?(没有。他跟在三位妈妈的后面慢慢地走着。)

师:那他为什么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生:单听还不便于发表意见。

2、师:三个妈妈的家离井远还是近呢?你又是怎么看得出来的?

生:远。

生:我从停停走走看得出来

生:我从胳膊痛了,腰酸了,看得出来。

3、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是啊,有过提水经历的同学都知道,妈妈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时谁来了?

五、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这时,三个儿子来了,可他们在妈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吗?各自又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们通过文字找找他们的表现。要求:第一个孩子的表现用单横线标出、第二个孩子的表现用双横线标出、第三个孩子的表现用波浪线标出。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个孩子的表现,并读一读。同桌交互。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儿子的表现。

师逐句出示: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lun)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dian)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4、指导朗读并板书:只顾翻跟斗只顾唱歌帮妈妈提水

5、师质疑:明明三个儿子出现在大人面前,可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6、四人小组讨论: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7、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8、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假如那是你的妈妈,提着那么重的水,你会怎样说?怎么做?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团队合作(8人小组):(1)你想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2)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学习大卡上

2、展示成果、分享成果。

【板书设计】三个儿子

一个妈妈既聪明又有力气一个孩子只顾翻跟斗

又一个妈妈嗓子特别好一个孩子只顾唱歌

另一个妈妈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另一个孩子帮妈妈提水孝顺、懂事

七、设计说明: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 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整节课的学习,如找出妈妈们的话和三个儿子的表现时,先让学生自己找、再同桌交互、再全班交流;还有四人小组讨论: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八人小组的合作等。这都充分体现出了这一教学理念。

2、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如在课的开始,我就这样说:老师也是 孩子的妈妈,的确我们在一起就喜欢谈论自己的儿子,那课文中的三个妈妈在一起是怎样谈 论各自的儿子的?在课尾,让学生联系实际:假如那是你的妈妈,提着那么重的水,你会怎 样说?怎么做?作为过渡引导学生:你想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你想对自己说 什么呢?写在学习大卡上,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 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 见一个呀?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并插入小 练笔:写话,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愿,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 第11篇

临川九小 周玉萍

一、分析教材

《三个儿子》是第五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有限,教学时,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

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

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把弄清“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可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难点。

五、说过程

第一环节 检查字词导入

老师开始有重点的检测学生的生字情况,如:指名读“沉甸甸 胳膊 晃荡” 等词语。在检查完课文字词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出示,如: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二环节 品词析句在文本中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走进课文:“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还是让我们看看这三个儿子吧,他们又是怎样的孩子?”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以学生汇报的思路带动课堂教学,学生在阅读、自学、研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揣摩妈妈的神态和语气,用自豪的语气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感受母爱的无私和无我的爱,用平稳的语气读第三位妈妈的话,表现他平和的心态。

结合句子: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抓住“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进行句式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

结合重点的词句:胳膊累酸了、走走停停、沉甸甸来体会这通水的沉重,读出妈妈提着这通水的辛苦。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不仅要读出语言呈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那就是妈妈的辛苦和对儿子孝行的期待。通过赏读,让学生明白"那个用实际行动来分担母亲重担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练习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交流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是那个儿子?从而弄清孝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儿子。

第三环节、与“生活”相连,将孝心延续

推荐学生课后阅读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本板书采用“抓主干,明中心”的方法设计。就学生的发言我板书了:

翻跟头

真好看

23三个儿子

唱着歌

真好听

跑、拎、提水桶

孝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是否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的话,并从中得到启示。

3、是否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围绕“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条主线,抓住“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提水的劳累及三个儿子的表现、学文后的延伸写作”等来展开教学,体现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以情感的领悟为主线展开学习。

一、“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的学习

通过自读、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前两个儿子的妈妈的自豪、骄傲,第三个孩子的妈妈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个妈妈的平常心,包含的同样是对孩子的爱。教师对教材把握很到位,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学习思辩,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深厚的爱。

二、“三个妈妈提水”的学习

“三个妈妈打完水,提水回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三个妈妈提水劳累、辛苦的样子,体会她们的辛劳,以她们在这时心里想什么,来体会她们希望得到帮助。进一步体会父母的辛劳,认识到应该学会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23课《散步》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散步优质课课件范文06-24

散步教学设计08-18

1散步教学设计06-21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07-02

教学设计散步范文06-02

散步教学设计范文06-05

参赛散步教学设计07-05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07-28

散步教案教学设计07-28

散步完美教学设计07-28

上一篇:最可爱的孩子的寓言故事下一篇:《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