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颂诗歌范文

2024-05-14

泉城颂诗歌范文(精选10篇)

泉城颂诗歌 第1篇

泉城颂诗歌

守候着母亲的黄河,

背依着雄浑的泰山。

她是浩荡的齐鲁,

还是旖旎的江南?

这里有座历史的名城,

她的名字叫济南。

佛山的倒影,

鹊华的云烟。

那璀璨的明湖,

是她如梦的双眼;

在她博大的胸怀里,

闪耀着遍地的名泉。

这流淌的珍珠啊,

是她远古出生时,

父天和母地,

为她亲手穿成的项链!

清照是她报答给天地的女儿,

奉献给了千秋的.儿子叫稼轩。

是苏辙和曾巩的妙笔,

图画了这秀美的江山。

李杜和渔洋也纷纷醉了,

于是时光中吟哦了千年。

沐浴着水月松风,

是张养浩的故园。

就用热血来守卫她吧!

仰望气贯长虹的铁铉。

这就是伟大的泉城,

秀美的家园。

一任灵动的泉水,

淌出深厚的渊源。

何不掬一把趵突之水,

柳丛中憩息荷塘之畔。

你就会发现,

她是如此的纯美、甘甜。

泉城颂诗歌 第2篇

我捧着你

像捧着一杯陈酿

每一滴都如红唇上的蜂蜜

诱人而窒息

夏天大概是因你才如此热情

美丽的青春的信念

矜持如满天繁星

酒、诗和爱情

让人魂牵梦萦的眼睛

美人如花,思念如叶

眉头紧锁中花儿落尽了

也不曾少半分绿意

心酸莫过于少年

艳羡莫过于年少

经不起风雨的是珍贵而不是渺小

火焰从来不会为害怕熄灭

而放弃燃烧

我不相信晨曦

不相信泥土和落红

不相信白发

我不相信丑陋和空洞

不相信所有不值得相信的该死的想念和动摇

深深嵌在每一次的呼吸

盛夏的烙印从未消融

直到成为一个并不奢求的梦

直到赢来一阵悠长而无力的风

该是怎样的再遇

才配得上这淡淡的哀痛

金秋一色

而石榴开了

我泪如泉涌

一片那样熟悉

那样熟悉的红

人生若真如初见

泉城颂诗歌 第3篇

文学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的特殊建构过程形成一特殊体系, 文学文体学即可通过分析作者建构文本过程中所选用的语言成分和成分特定排列组合分析这一体系的建构特点及细部特征, 从而将其产生的特定文体或修辞效果揭示出来, 在运用文学文体学探究文本建构的同时, 便能通过理解所分析出的具体文本语用特征达到深入透彻理解文本内涵、挖掘文本美学意义的终极目标, 对于诗歌的文学文体分析也成为文学文体学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部分。

《西风颂》这首诗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写于1819年秋天的登峰造极之作, 诗歌描绘的不仅仅是激荡长空的西风席卷残云、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 而且是在对大自然真实景象的细致描绘与自己充沛饱满的感情在字里行间的融合之下形成其“情景契合”的独特浪漫主义情怀, 体现了其与东方民族视西风邪恶、残破审美观念的截然不同, 其中不乏名言佳句, 还富有深刻的哲理, 更常常被解读为一首成功的政治诗。这首诗无论是结构, 还是选词均为上乘, 是一首很适宜运用文学文体学理论分析的诗歌。

二、建构在音韵层面的文体特征

诗歌是音韵最典型的承载实体, 与音乐同源, 加之呼吸吐纳, 使其具有了韵律与节奏的支撑, 将文字以音韵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体现诗人寄寓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与内涵。

音是构成完整字词——音、形、义三部分中的首要因素, 对于词语来说音的捕捉与运用在文本建构过程中更是重要异常。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语言中的能指 (the signifier) 与所指 (the signified) 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局部自然联系 (秦秀白, 2002:38) , 而这种自然联系正是由音韵作为桥梁架构起来的。诗人往往将这种音之特质运用甚佳, 在其诗作中将音与义结合得十分完美, 从而取得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使其诗作更添趣味。而诗歌语言中的语言与音位特征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唤起某种联想, 或可引起某些联系, 即所谓“通感”的效果, 使语言同时兼具象征语义的作用。

在《西风颂》这首诗的题目“Ode to the West Wind”中, west与wind运用了押头韵 (alliteration) 的形式, 使得w这个字母和[w]这个音节不言而喻地成为了诗歌的中心音节, 围绕这个中心, 出现了许多相关词语, 第一章诗中的“wild west wind”即出现在句首紧密呼应题目, 之后的whose, who, wintry, winged, where, within, with, which, will, wave, woods, wear, were, wanderings, would, weight, wither, words, winter这一连串以字母w开头的单词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诗章当中与其他意象紧密相连, 平衡了诗歌在读音上的结构, 既很好地呼应了中心词, 又起到了与其他词语和意象完美衔接的作用。[w]这个半元音圆润、有力、饱满, 在单词中, 与其他元、辅音配合衬托出西风的强劲、凛冽、狂野及其吹散腐朽的肃杀之气, 并且极赋动感地加快了句内的韵律和节奏。第一章首句中breath与being也运用了头韵, 使得西风在具体情境中自然地活化、栩栩如生, 透出一股强烈的风之意境。描写风时, [k], [t], [p], [b]等爆破音的运用也使诗歌读起来急促、紧凑、有爆发力, 映衬着西风的猛烈, 诗人笔下的西风俨然已成为大自然的主宰, 当然, 这只是诗人寓情于景的一种想象与夸张, 通过音节使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理解音韵在诗歌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规整的押尾韵形式, 即每章诗十四行以ababcb cdc ded ee之韵律配合其它韵律格式在诗的气势上逐步递进, 同时抑扬格与扬抑格兼具, 由平静推之高亢, 逐层深入, 最后以两行押同一韵脚 (ee) 的双行偶句收篇, 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如风势一般, 渐行渐长、慢慢壮大, 由平和向猛烈的过度极其自然, 最终冲向高潮———诗句入高潮之时也正是风势最为猛烈之时, 诗人笔下的情感亦为高亢。

三、建构在词汇层面的文体特征

在诗歌意象的建构过程中, 语言成分的选择与排列可以影响整个诗作的艺术效果和美学意义, 雪莱在《西风颂》中对词汇的选择可谓考究至极。诗中古词的选用便是一大特点, thou, thee, thy, thine, chariotest, skiey及odors, foliage, impetuous等雅词的使用保持了诗歌整体语言传统、庄重、典雅的特征。诗人也将单音节词的选用推至首位, 以配合整首诗的节奏、韵律, 感情色彩较为浓重的词语也在诗中出现频繁, 以期达到“情景契合”的目的。er’n—even, o’er—over, ne’er—never等省略形式也更好地配合了音节的变化。

建立在词汇层面之上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也是诗歌文体分析的一大特点。第一章中:“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运用了明喻 (simile) , 一个明显的标志like将之前的本体 (tenor) dead leaves比作喻体 (vehicle) ghosts, 细致描绘出西风使落叶四散飘舞的壮观景象。第一章最后一行中将西风比作destroyer and preserver, 本身便是一种暗喻的用法 (metaphor) , 在没有明确比喻词的情况下直接作比, 将西风与破坏者和保护者加以联系, 单纯就选词而言, 这一对词显然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此处使用了矛盾修辞法, 在对比与对矛盾的阐释下建构并烘托出西风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积极地将对西风的辩证认识表现出来, 将这首诗的哲理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不论是明喻还是暗喻, 西风均作为喻体多次出现, 诗人也通过这种一物多喻、本喻互现的修辞方式将西风的地位和诗的主旨更加明确地衬托出来。

夸张 (exaggeration) 的修辞也是本诗的一大特色。第三章的第三诗节中:“Thou For whose path the Atlantic’slevel powers.Cleave themselves into chasms, while far below.”此处一是运用拟人将西风和大西洋活化, 二是夸张地将自然中的地理现象归功于西风无比强大的力量, 体现了诗人心目中西风的崇高地位, 其伟大到连自然景观均听从其命令。

用典 (allusion) 是本诗的另一重要特征。在配合形容西风姿态时, 有Maenad一词出现, 据希腊神话, Maenad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女伴之一, 因酒而狂, 常作披头散发状, 在雅典博物馆珍藏的古画上, 有其发丝披散的形象。诗人在此将其比作乱云, 表现西风狂放的身姿, 妙笔是焉, 描写亦静亦动, 亦古亦今, 此处用典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拟人 (personification) 是此诗运用最多最广的修辞手法。从第一章诗中breath的出现将西风比拟为人, 使其具有了人才有的气息, 开篇点题, 增强表现力到之后的chariotest, didst waken等人才具备的行动能力的动词在诗中的配合出现, 便实实在在地将西风置于人的世界之中, 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强大的崇高的生命存在形式———能够主宰世界的生灵。每一处的拟人、活化都将诗歌的意境向前推进一层, 诗人的感情也随即迸发并推动诗歌的思想向前跃进。

四、建构在句子层面的文体特征

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文体特征, 对句式的选择及配合使用对于增强表达效果意义非凡, 特别是对于诗歌这样一种特殊语言成分排列与组合的形式来讲, 句式的选用更为重要。诗中长短句、省略句, 掉尾与倒装多种句式的搭配使用使全诗句式平衡, 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诗歌节奏、掌握感情抒发, 《西风颂》中对于这些不同句式的运用很好地配合了诗歌主旨的表达。诗中还有一些典型的特殊句式, 如反复 (repetition) , 出现在第四章第一节:“If I werea dead leaf thou mightest bear;If I were a swift cloud to fly with thee”中, “If I were”的两次重复加强了语气, 在作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四、五章的开头即点明后两章在全诗的主旨, 将作者感情的抒发展开, 这个反复句式的运用便可看作是一个诗歌主旨与作者感情迸发的起点, 由这个起点开始, 步步递进一直到诗歌最后又一个特殊句式———疑问句中特殊的反诘句的运用为整首诗作结, 为四、五章诗人澎湃的感情与读者的激情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个疑问句看似发问, 实则无须答复、有问有答自在其中。而这一问将整首诗结尾, 较之前细致描写铺垫下饱满感情的抒发, 末了的一问看似突然, 实则深得情理, 诗人的妙笔也在这最后一句中开出史上无多的真理之花, 更在诗人与读者间牵起一丝无形的线, 将读者在对这一问的深思之中带入诗人的心境与感情里, 使读者对这首诗的哲理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便是诗人将句式的选用融入诗歌本体, 与意象及所表达的情感间互相衬托所达到的升华诗歌主旨与意义的艺术效果。

五、建构在语篇层面的文体特征

文体分析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即语篇层面。语篇内部表层结构上的衔接是依靠词汇、语法和语音 (如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形式体现的 (秦秀白, 2002:84) 。所以, 如果说前文的分析是对诗歌文本各层面的剖析或细化分析, 那么语篇分析就是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综合、贯通的概念性解析。

对于《西风颂》这首诗而言, 建构在词汇、语音、句式之上的语篇也是异乎完美的。《西风颂》的格律将但丁《神曲》的三行诗节 (terza rima) 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sonnet) , 即所谓商籁体相结合而成。全诗共五章, 每章十四行, 分为五个诗节 (stanza) , 每章中又包括四个三行诗节和最后出现的一个双行偶句, 而每行诗中又包含五个音步, 即十个音节, 全诗基本上属于抑扬格。从结构上讲, 每个诗章自成体系, 均采用相同形式, 结构整齐划一、形式鲜明、节奏感强, 朗读起来易于上口、便于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 前三章诗人以栩栩如生而灵活的笔触描写自然中的风物, 将与风有关的一切活化、细化,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进而在四、五章中将自己融入其中, 将感情推得更高、更远、更加广阔, 将他的spirit, thought和soul都揉进其中, 于是读者有幸在看过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之后看到了诗人饱满的感情逐渐倾泻而下、奔涌而出。诗歌语篇的前后呼应很到位, 前三章若是西风对诗人的呼唤, 后两章便是诗人对西风的应答, 诗章间紧密呼应, 体现了诗篇的完整性和结构的严密性。纵观整首诗, 五章在意义与结构上构成一个紧密整体, 逐级递进, 诗的主旨和诗人的感情贯穿于字里行间统一于每章, 使全篇上下饱含诗人对西风的赞颂, 诗歌的意义与美学效果便不言而喻地跃然纸上, 流露于诗句间, 令读者与诗歌本身和诗人达成一种默契, 连贯地并始终向前推进地升华感情交流与交融。

六、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 《西风颂》从音韵到词汇到句再到篇, 均渗透着诗人饱满的感情和对西风的崇高赞颂, 以及将西风作为革命象征, 借西风的威势比喻革命风暴对反动政权的摧毁, 预言社会新生的“春天”即将到来, 成功地将抒情诗歌上升到政治诗歌的高度, 并在其中暗含深刻哲理以向所有人昭示真理。

文学文体分析能够从文本的细节入手, 将分析融入字里行间, 从细微处剖析文本建构的过程和文本作者寄于文本之上的充沛感情。而在分析过程中, 也应注意理论与文本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参考文献

[1]Carl Woodring, James Shapiro.The Columbia Histo-ry of British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2]Leech, Geoffrey.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程信舜.美哉, 《西风颂》[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2, (3) :21-23.

[4]傅利平.雪莱政治诗评[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245-248.

[5]刘慧宝.论雪莱的“想象的表现”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思想[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1) :77-79.

[6]刘莉琼, 李清娇.诗歌翻译“三美”之探——评王佐良译《西风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 :13-16.

[7]孟宪杰.《西风颂》文体特色赏析[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 :50-51.

[8]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9]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诗歌《西风颂》的文学文体解析 第4篇

关键词:《西风颂》 文学文体 艺术解析

引言

所谓文学文体,并非只是指文学体裁。很多人把诗歌、小说、散文等理解为文学文体,这是不全面的。根据笔者近几年对文体的研究发现,文体更多的是包括文体、语体、风格、格调和用笔方法等。中国古代所记载的文体二字也代表风格和文风的意思。所以文体不只是文学体裁,更多的要从文风与创作进行分析和论述。《西风颂》作为世界诗歌范围内的佼佼者,在引起各方面专家对其研究的同时,也需要对《西风颂》本身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风格加以研究和论述。所以笔者先从诗歌《西风颂》的创作谈起,具体引出其文学文体的解析。

一、文学文体的定义与分析

文学文体并非只是指文学体裁。而是包括文体、语体、风格、格调和用笔方法等。所以,很多人把诗歌、小说、散文等理解为文学文体,这是不全面的。那么对文学文体的具体研究方向和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对文学文体的研究方向应该主要集中在文体的文风、写作手法和美学表现力上。而对问题的研究方法则更多地通过文学的对比和归纳方式进行。下面笔者就对文体的文风、写作手法以及美学表现力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解析。

(一) 对文风研究的意义

一篇文章的文风可能直接反映出来作者的写作功底,文学修养,写作特点等主要内容。一般来说,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风。而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文风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对自身思想加以表现和推广就是文学创作者的本质创作理念。除了雪莱的《西风颂》之外,还有但丁的《神曲》《新生》、莎士比亚的悲剧集、哀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等,都是这种创作的代表。

(二) 对写作手法的研究意义

对诗歌的整体把握,由小见大的创作方式。由小见大是一个写作高手的必经境界。很多东西的把握都是从细节开始的。作者通过对五花八门琐碎的细节的描写,让大世界都进入到一本书中,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典型写法。而且,作者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的把握也是极有技巧。

(三) 对文学文体的美学研究意义

文体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文体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决定了整个文学作品的发展趋势和写作特点。笔者认为,一部诗歌的创作,其思想的赋予与艺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如何将艺术合理地应用在诗歌的创作之中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内容。

二、诗歌《西风颂》的创作概述

《西风颂》创作于1819年,是雪莱在意大利遇到暴风骤雨后创作的千古绝唱。然而正如所有的创作需要灵感一样,暴风骤雨只是激发了雪莱的灵感,雪莱面对暴风骤雨而发出西风颂的感慨正是由于雪莱本人对放荡不羁的推崇以及对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那么诗歌在创作时具体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笔者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一) 作者雪莱的个人性格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雪莱于1792年出生在英格兰,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第二年因为发表《无神论的必然》而被牛津大学开除。在18世纪的英格兰,处于对神非常崇敬的阶段。很多科学家在认知科学的同时都相信有神的存在,对科学无法解释的内容就冠以神的名义。然而雪莱对无神论的支持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挑战。所以可以看出,雪莱的个人性格就是充满了反抗和放荡不羁的,所以雪莱的创作继承他这种性格也是必然的事情。《西风颂》的创作本身就是雪莱性格的一种体现。

(二) 时代发展的模式对雪莱创作风格的影响

雪莱生活于19世纪的西欧,此时的西欧与北美利用工业革命促进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得以诞生和重塑。但是在这些工业国家发展的同时,又生产武器进行殖民统治。并利用各种方式对古文明造成一定的破坏。而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主要向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发展,传统的古典艺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遗弃。所以时代的发展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促进,也成就了雪莱的创作和流传。

三、《西风颂》的文学文体解析

根据上文所说,对文学文体的研究方向应该主要集中在文体的文风、写作手法和美学表现力上。所以笔者就从这三点对《西风颂》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一)《西风颂》文风的具体表现

《西风颂》的内容时刻充满了对陈腐事物的批判,以及对新生事物的迎接。所以《西风颂》本身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雪莱在文中具体描写了西风将枯叶横扫除去。让西风吹响春天的号角,通过播种,迎接新的的生命。经过西风的吹扫,污浊而残破的东西被全部清除,只剩下拥有勃勃生机的生命种子。诗人对西风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自己优美的想象力,配上恢弘大气的诗句,对每一位读者都具有强烈的冲击作用。诗人通过对枯枝败叶的描写,表明了旧世界的残破,通过对西风的赞美表明了对新世界的渴望。所以整部诗歌的文风处于一种斗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之下。

在全诗中对于音律的应用,主要采用的是十四行体、五步抑扬格、双偶句以及三行体,整部诗中将这些音律结合应用,从而塑造了整首诗明快的节奏,让读者可以一下子领略到西风的恢弘气势。

(二) 《西风颂》写作手法的具体表现

《西风颂》连续性的写作手法。所谓连续性的写作手法以思维的连续性为创作的主要特点。利用不同感情的相對性和互相渗透性为写作主线,将不同的思想串联成整部的诗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整部诗歌虽然是由不同的思想组成,然而各种思想的交织却总体表现出了作者的放荡不羁和桀骜不驯。应该说连续性创作手法是《西风颂》诗歌的整体特点。整部诗歌的感情藕断丝连,将作者的本身感情融入到每一种比喻的描写手法之中。作为读者,我们自然顺着其每一种比喻的方式去寻找作者的基本思想。最终在读完《西风颂》整部诗歌之后,也会感觉到整部诗歌的确以西风为主人公,以无形但是强硬的风格扫遍人间的丑恶。所以这一描写方式无疑是成功的。由内及外的叙事方式。《西风颂》由内及外的描写方式也是整部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作者以自己本身的思想为切入点,利用比喻手法进行具体表现,从而引出整个思想理念的构成。一般不注重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与前提条件。更多的是对整个思想演变过程的侧面描绘主人公从思想变化当中所受到的另一段思想启发。一般来说,新的思想启发与作者本身的性格特点有一个互相辉映的作用。具体在《西风颂》的创作中可以发现,作者利用诗歌本身将自身桀骜不驯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 《西风颂》文学文体的美学表现

《西风颂》的艺术表现主要是对美学研究的表现。而传统美学研究已经具有较高的成果,所以笔者就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出发,对《西风颂》加以研究和论述。接受美学的提出改变了读者对传统文学的认识。其核心理念在于美学要以读者为中心,说的通俗点,就是一本书在出版发行之后也只是半成品,只有在读者读了之后才真正意义上称为一本书。不可否认,这一接受美学的提出多少有点唯心理论的成分。读者读之前书就不是客观的书了吗?笔者认为,提出接受美学这一理论的德国姚斯教授的原意并非如此,而是姚斯教授认为,文学著作应该加入读者的评论这一参照系数。所以接受美学理念的引入,让《西风颂》的文学价值以及文学文体研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西风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动描写了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在西风“破坏”和“保护”下的形态,西风的意境跃然纸上。细致选择了恰当的音韵和词汇,使得整首诗音乐感和节奏感很强,便于阅读,琅琅上口。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浪漫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西风颂》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西风颂》的创作不仅仅代表了浪漫主义文风的创作理念,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西风颂》之所以被翻译成不同语言不同版本的基本原因。通过对《西风颂》的研究,笔者充分认识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新生事物的渴望。比如诗歌中有“我跌倒在生活的荆棘上,让我鲜血直流!”的一句。这句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在反抗旧世界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但是,诗人转言便说喜欢被西风吹拂,说明了诗人对未来新事物的坚定信心。所以,西风在诗歌中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打破旧世界的精神力量,而诗人以西风自居,更是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以及诗人立志改变旧世界的决心。

所以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西风颂》代表了一种反抗精神。这也是《西风颂》被很多学者重视的原因。每一个遭受苦难的民族都應该像西风一样,无形中扫除旧事物的污浊,让新生命充满人间。这是《西风颂》的主要表达手法,更是诗人雪莱桀骜不驯、放荡不羁性格的具体体现。

结语

《西风颂》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代表作,整篇诗歌表现了雪莱语言功底的卓越、思想的深邃。本文具体从《西风颂》的创作出发,对《西风颂》的文学文体以及其代表的艺术理念做出深入地探究和论述。笔者认为,文学文体并非只是指文学体裁。而是包括文体、语体、风格、格调和用笔方法等。所以笔者提出了创作应该以文体的文风、写作手法以及美学表现力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解析。同时,由于《西风颂》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批判意义,也为《西风颂》的流传和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语

参考文献

[1]龙毛忠,颜静兰,王回慧.英美文学精华导读[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诗歌学校颂 第5篇

白马不辍,光阴如歌,当新一轮朝阳升起在东方,看啊,渔峡口教育已是累累硕果,2009年以来的教育教学质量,被誉为渔峡口的“教育经典”。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标志着总体思路的开拓。“求真、崇善、达美”的渔中精神,如清江奔流气势磅礴。

笔架山下,回响着渔中人的奋斗宣言。香炉石畔,铭刻着渔中人的信誓旦旦。在和谐灿烂的阳光下,我们正以真诚的声音,向所有人吟唱一首“明德 笃

行 乐学 善思”的华美诗篇。那一声声动人的词句乐音啊!

是我们渔中人崇高心灵的写照。

在壮怀激烈的长风里,我们正以辛勤的文笔,向所有人描写一卷“宽容 欣赏 仁爱 和谐”的动人巨著。

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啊!是渔峡口教育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巴山蜀水,道阻且长。一个个清江河畔的优秀儿女,默默无闻地战斗在教育的前沿,迎着朝阳,剪开晨雾,伏案工作,夜以继夙。把酷暑严寒只作等闲,乐得战地斗天歌舞蹁跹。以老黄牛的精神,年年反刍着青春年华,无私奉献。

来不及喘息,来不及小憩,我们便被时间与使命,推进了新的一年。是啊!

无论是茅庐初出的青青子衿,还是矢志不移的白首老年。无论是身体羸弱的女士,还是顶天立地的儿男 创新进取成为我们共同的诺言。

我们不愿说什么豪言壮语,因为教育总是润物无声、细雨绵绵。

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重复昨天:

备课、辅导、谈心、带班„„ 但是——

我们愿把单调磨破,我们更愿把平凡坐穿!在这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我们胸怀人间大爱不改其乐,为实现幸福承诺言出必践。

忆往昔,征歌已去,追来日,蓝图未远!精诚团结的渔中人 众志成城,意志更坚 胸中有大局,眼界望得远 站在新高度,和谐发展观 我们砥砺头角,风发意气 迈开大步

祖国梅花颂诗歌 第6篇

只为凝练一句,爱的告白

我爱你!祖国的梅花

祖国高高飘扬的旗帜

有你傲然凌风的颜色

秋叶颂诗歌 第7篇

悬着一把明晃晃的弯刀,

残华挥洒,

似一层丝薄的被。

对晚长亭,

相约残月,

与我共饮一杯

忘情的水。

长青树上,

结满枝头的花蕾,

诉说着,

青春本是残琴断弦,

一场虚无缥缈的凄美。

踽踽独行,

酒不醉人景醉人,

景不醉人人自醉。

秋风的无续,

和着脚步的旋律齐吹。

对酒当歌,

亦无对影成三人。

闭眸,

随风

飘零,

心灵的丰碑。

花凌了,

人走了,

泉城颂诗歌 第8篇

汉语中“ 秋红”指秋天熟透泛红的果实, 用“ 秋登”“ 秋获”来表示收成、收获。 春播秋收的生产方式, 使中国古人往往在丰收的喜悦和闲暇中安排婚事, 所以, 《 诗经·氓》 中将“ 秋以为期”作为婚期的同义语。“ 春花秋实”“ 秋高气爽” 都构成了颂秋的积极意味。 当然, 这种赞秋、颂秋的抒怀也反映在古代诗歌中, 白居易在《 暮江吟》 中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美景: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鳞波荡漾, 水光潋滟, 金风玉露, 银月高悬, 诗人笔下的秋夜是可爱的。“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在《 山居秋暝》 中描摹了一幅安谧幽静、明月清泉的秋景图, 秋之静、秋之色溢于诗中。 刘禹锡在《 秋词》 ( 之一)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秋词》 ( 之二) “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知春色嗾人狂”中唱出了与众不同的秋之赞歌“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扫文人墨客惯有的秋愁情绪, 那排云直上的白鹤, 那深红浅黄的秋林无一不蕴含诗人豪爽乐观的情怀可见, 秋的自然性与人类丰收的喜悦、奋斗的拼搏、收获的快乐相互作用, 形成感应, 达到了天人合一。“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 总之, 在古代诗歌中, 诗人常以颂秋、赞秋来渲泄内心情怀, 陈述生命遭际, 抒发人生感喟, 从而形成了古诗歌颂秋的抒怀方式。

但是, 从自然规律看, 成熟也意味着生命力开始减弱, 草木也正是秋季凋零, 于是, “ 秋”又有了萧条、衰败的含义, 这自然又引发了人们的悲秋心理。 《 广雅》 说:“ 秋, 愁也。 ”汉语“ 秋容”形言怨愁的面容, “ 秋颜”形容衰老的容颜, “ 秋士” 指迟暮不遇, 才能得不到施展的知识分子, “ 秋发 ’’指白发, “ 秋决”指处决犯人。 看来, 秋不仅是个丰收、喜庆的季节, 也是个萧条、令人悲伤的季节。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中, 秋天是一幅“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千古言秋之祖”屈原在《 湘夫人》 中写道:“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诗人巧妙地把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这一凄凉的秋景融为一体, 诗中流露出来的这种不可抑制的哀愁伤感之情, 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然而真正开创“ 悲秋”这一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的人, 并不是屈原, 而是他的传人———宋玉。宋玉的名篇《 九辩》 一开头便写到“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撩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文章第一次将秋景与悲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 “ 悲秋”情结层出不穷:杜甫《 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文人雅士悲秋的诗作举不胜举, 由于他们的生活遭遇, 对现实的失望, 对前途的渺茫, 因而看到秋天的只是萧条、寂寞, 是“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番情景。

查阅了大量有关“ 悲秋”的诗词, 发现中国诗词中的“ 悲秋”情怀有三种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种:悲叹英雄迟暮, 人生苦难。 秋天万物凋落, 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这自然会引起人年华流逝, 空自怀抱, 壮志难酬的悲叹。 汉武帝刘彻《 秋风辞》 , 诗中以“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 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飞的秋景, 最终以“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 虽感叹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 但悲伤中仍带有豪壮。 这是英雄人物特有的“ 悲秋”情怀。 辛弃疾《 水龙吟》 中, 诗人登临建康赏心亭, 只见”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诗人以悲秋起兴感叹英雄迟暮, 人生苦短。 秋未尽, 发先斑, 纵“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自然流露出了诗人功业未就, 报国无门的抑郁心情, 最终只能掬把英雄泪。

第二种:抒发离愁别绪, 离别之苦。“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等等, 李清照是“ 悲秋”诗作的重要代表, 那低徊哀婉的缠绵倾诉, 那欲说还休的万种深情, 使她的诗作独具摄人的艺术魅力。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更有王实甫“ 碧云天, 黄叶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而满目苍凉的秋色, 日渐料峭的秋风, 又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怀, 远在异国他乡, 李白也许正在“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发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王建在追问“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而苏东坡只好默默地祝福“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思乡之情, 离别之苦在他们的诗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三种:抒发征人的伤秋之情。 戍边将士, 边关征夫的“ 悲秋”情怀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 又不失作为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之情。 例如王昌龄“ 黄昏独坐海风秋, 无那金闺万里愁”表达的是征人怀乡的痛苦。“ 塞下秋来风景异”“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何等开阔。 然而范仲淹看到的却是“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叹和“ 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景, 辛弃疾空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 到头来却只能感叹“ 可怜白发生”。 从中可以看出, 这种“ 悲秋”情怀不同于简单的感叹。

凡此种种, 即构成了古典诗词悲秋的抒怀方式。

泉城颂诗歌 第9篇

关键词:《西风颂》 前景化 过分规则化 偏离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三大颂”之一。作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以其终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而著称于世。这首诗是雪莱在弗洛伦萨旅居时于地中海秋日的阿诺河畔所作,表面上看似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的歌颂。

一、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最初源于视觉艺术中的绘画,指的是把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放置于画面突出的位置的一种手法。文体学中这一概念首先由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以及文学评论家莫卡罗夫斯基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后经雅各布森、利奇和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等学者阐发、加工与发展。

在文体学中,前景化指“在文学语篇自身的范围内,为了某种具体的效果,语言特征本身可以在语篇其余部分(从属的)背景的衬托下得到突出或‘强调”①。其中涉及两种相互关联的文体概念,即“偏离”和“超规则”。偏离是对常规系统性的违反,是出于美学价值及主题意义的目的,有意偏离或违背常规语言或语法,属于性质上的前景化;而超规则,也称平行或过度规则,是指频繁地采用某种语言结构或成分,属于数量上的前景化。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分析而言,前景化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考察这些语言特征与特定作品的主题意义之间的关系。

二、从前景化视角分析《西风颂》

《西风颂》由五个十四行诗节组成。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三节是对西风的入微描写,呈现了西风在大地、高空、海底的强大力量,突出表现了西风对于旧世界的破坏;后两节则展现了西风与诗人融为一体的意象,表达了雪莱愿借西风之势投身革命。本文将从超规则、偏离两方面对《西风颂》进行前景化分析。

(一)过分规则化 从语音上看主要包括头韵、押韵两方面。首先,头韵在《西风颂》中常常出现,其中最明显的使用便是题目Ode to the West Wind中半元音/w/的重复出现,突出“西风”(West Wind)是这首诗的中心词,并且为了围绕这个中心词,《西风颂》中的每个诗节都使用了与“West Wind”头韵/w/相同的词汇,使诗的上下衔接更加紧凑,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除此之外,诗中也大量运用摩擦音/s/、爆破音/b/、/k/、/g/为头韵,使读者在阅读全诗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感受到西风的巨大威力。在押韵方面,从每行诗的末尾词看,《西风颂》采取的是“aba, bcb, cdc, ded, ee”的交叉韵。其中,“aba bcb cdc ded”三节一循环、逐步推进的方式给人以循环往复之感,有种视觉上西风盘旋呼啸的感觉;跨节押韵则使得诗歌整体上更加连贯,与诗人势不可挡的坚定革命信念互相呼应。而整首诗交叉韵的使用不但增强了各诗节的节奏性,也让各诗节读起来更加铿锵有力,从而进一步体现了诗作的主题:对西风的热爱和对革命的支持及赞同。

词汇过分规则化则主要指词汇的重复。首先注意到的是“O”“Oh”,一共出现八次。词汇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仅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而由“O”“Oh”引导的短句不仅从结构上贯穿全文,也通过其中诗人情感的表达构成语义上的衔接。其中,“O wild West Wind”与“O Wind”作为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突出强调了西风象征着革命力量,并由“O Wind”吟出诗人的想法“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烘托了主题,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即将到来的革命一定会胜利。其次,人称代词“thou”“I”在诗中多次出现。“thou”在这里代指“西风”,也可指代“西风”这一意象在现实社会中的代表“无产阶级革命”,“thou”在诗中的多次重复不仅衔接上下文,也强调了“西风”这一意象在这首诗中的重要性。而“I”主要重复出现在第四大节,这一节中诗人直抒胸臆,让自己与“西风”相融合。“I”的多次重复表明诗人对革命豪迈奔放的激情。此外,“spirit”“wind”也在诗中出现几次。“wind”作为中心意象贯穿全文,烘托了主题;而“spirit”的重复出现则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词汇的重复出现,一方面赋予诗歌强烈的韵律感;另一方面强调了该词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对揭示诗歌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语法的过分规则化主要体现为重复和平行结构。由于在《西风颂》中没有发现平行结构,这里便不予讨论。重复就是重复句子中的词、短语、结构、段落或者篇章,从而达到增强语气、产生强大气势的效果。举例来说,“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h hear! Black rain, and fire, and hail will burst: oh hear!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 oh hear!”②分别是《西风颂》中前三节中的最后一句话。“oh hear!”的三次重复,一方面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诗歌节奏,突出西风对旧事物的巨大破坏力;另一方面通过一句类似呼告性的话语突出西风强大的破坏力,用通感的手法抒写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也表达了诗人对革命豪迈奔放的激情。语法上的过分规则化不仅丰富了诗句的结构美、均衡美、对称美以及和谐美,还使语义得到强调和相互衔接。

(二)偏离 《西风颂》中语音上的偏离包括省音、格律变异。省音指某个音位在预计出现的某个位置被省略的现象。在《西风颂》中,省音现象一共出现三次,分别为:“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Scarce seemed a vision; I would neer have striven.”③其中,加粗单词为省音形式:oer-over, mid -amid, neer-never。从单词所在的诗句看,“oer”所在诗句主要是描写西风吹响号角给高山平原注满色彩芬芳的情景,创造的是“迅速传播”的意境,“oer”中音节省略则进一步“加快”了这种速度,表明西风的传播速度之快;“mid”所在诗句主要是描写西风在高空中的恶劣环境, 创造的是“迎难而上”的意境,“mid”的词首音脱落则进一步“突出”这种精神,表明西风不畏环境恶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而“neer”所在诗句表现的是诗人渴望与西风融为一体的情景,创造的是“想快速同为一体”的意境,“neer”中音节省略则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渴望,通过快速不后悔表明诗人想急切投入革命的浪潮以及对革命强烈的激情。所以,省音不仅让诗句节奏感强烈,增加音乐感,也可以深化诗歌的主题,表达诗人的情感。格律变异方面,《西风颂》全诗以五步抑扬格为基调格。同时,诗人在此基础上多次使用变格,包括扬抑格、扬扬格、抑抑格。变格现象的出现,不仅为全诗整体庄严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生机,其形成的灵动的节奏变化可以更加确切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而词汇的偏离主要包括字位失协和语义偏离两部分。字位失协主要是指词首大写的转用,即在书写形式方面存在大小写打破传统的现象。举例来说,“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④作为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将本应小写的“Winter”“Spring”词首大写。笔者认为这里“Winter”“Spring”分别象征着“旧世界”与“新世界”。诗人将其大写一方面强调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革命充满信心。而诗中“Spirit”多处出现词首大写。这里诗人将其大写强调了西风不羁、狂暴、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也好似这西风一样追求自由、飘逸洒脱的秉性。所以,词首大写的转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词语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强调语义,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语义偏离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西风颂》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明喻、暗喻、象征、用典、矛盾修辞等等。比如诗人以西风为中心意象描绘了一系列的自然现象,用“the leaves dead”象征英国反动势力,用树叶、流云、海洋等在西风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象征当时的社会现实:反动势力虽人多势众,却有衰败之势。修辞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含义,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此外,纵览《西风颂》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第四大节开始里面的句子由长变短,表明诗人的心情由前三节对西风的崇敬变为想与西风融为一体的急切,句子长度的突然变化反映了诗人的心情的起伏,从而起到增加语言表现力、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结语

本文根据文体学前景化理论,从过分规则化和偏离两方面分析了《西风颂》的前景化效果和文体特征。读者通过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各个层面上过分规则化和偏离现象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表层结构、深层含义和文体特征,从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① 胡壮麟、刘世生:《西方文体学辞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③④ Shelley, Percy Bysshe. Ode to the West Wind and

Other Poems [M]. New York: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12.

作 者:谢睿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戴瑞亮,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巾帼颂诗歌 第10篇

三月的柔风吹开了桃花般的微笑

从柳绿的江南到冰雪渐融的北国

笑逐颜开的女子正在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

彼此邀约盛装出场

从母系氏族到今日被赞美的半边天

女子,以一种虔诚的等待

在苦难中演绎着百种芬芳

谱写了千姿百态的人生

她们用芊芊柔荑绣出壮丽的山河

她们用温柔的语言成就了男人的伟岸

她们用乳汁哺育了代代儿女

她们用善良贤淑渲染了无数的生命

古往今来,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举

震撼了人心,感动了天地

唐朝盛世威严的武媚娘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提刀挂帅的穆桂英

在男尊女卑的历史长河中

挣脱束缚脱颖而出

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多少女子的足迹

银色月亮上,刘洋就是传说中的`嫦娥

英姿飒爽的女兵望眼欲穿的军嫂

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不辞辛苦讲台上的女教师

稻田里哼着小曲插秧的女子

机器旁忙碌的纤细身影

操持家务柔情体贴的妻子

儿行千里担忧的母亲

新时代的女性啊

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的故事

多少巾帼英雄的丰功伟绩

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说不完女子的无私奉献

诉不尽女子的靓丽非凡

我将这三月的花海献给你们

我将这三月的温暖送给你们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数学教案下一篇:城市开发运营中的旅游运营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