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2024-09-22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精选7篇)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1篇

中科院海洋所职工食堂管理、运行、服务基本要求

为了管理、运行好职工食堂,保障食品安全,为职工和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用餐服务,特制定所职工食堂管理、运行、服务基本要求。

一、食堂卫生许可证和工作人员健康证要求

食堂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按时年检

员工健康证明有效并按时体检

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必须在餐厅明显处悬挂

二、食堂工作制度要求

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并悬挂

制定各岗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悬挂 制定服务承诺并悬挂

制定就餐人员公约并悬挂

三、食堂设施设备和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证水电气设施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保证消防设备正常,应急灯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保证环保通风、排烟、排污设备正常运行

维修及不安全隐患有明显标示

保持照明灯完好,非工作时间断电、断水、断气、关闭门窗 做到餐厅桌椅无缺损,不伤人;餐厅地面干爽不湿滑 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培训员工,掌握应急措施

四、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会计账目清晰,成本核算准确,单据票证齐全,财务手续完备 采购、入库、出库规范,单据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每月对库存进行盘点对账,制作对账表,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每月将签字确认的各种表、单据和成本核算上报科海物业财务

餐卡不得出售给所外人员,餐卡充值收费要按时上交科海物业财务 食堂售饭不得收取现金

五、食品采购的基本要求

采购时要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

批量采购要索取卫生许可证,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粮油采购要索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不得采购伪劣产品和腐烂变质产品

采购食品入库必须经过验收,制作入库单经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六、食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食品储存场所和设备要保持清洁干净无老鼠虫害,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食品要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地面墙壁均在10公分以上 食品先存先用,定期检查,杜绝浪费,变质过期食品及时清除

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明显标识,不得混放

冷冻冷藏设备要保持正常运转,冷藏温度保持在1-10度,冷冻温度在0度以下

七、食品加工的基本要求

发现有腐败变质食品不得加工使用

食品要分类分池清洗,清洗水池要有明显标识

切配好的半成品分开存放避免污染,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放置地上 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烹调后的食品存放超过2小时必须经过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凉菜配制必须在专间操作,操作人员及环境必须达到卫生标准

八、餐炊具、直接入口食品容器卫生的基本要求

餐炊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食品容器要有明显标识

清洗方法:先刮掉餐炊具表面污垢残渣,用洗涤剂洗净,用清水冲净 消毒方法:蒸气消毒保持100度10分钟以上;消毒剂要浸泡5分钟以上 保洁方法:消毒洗净后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并及时放入保洁柜内

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识,不得存放其他物品,要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清洗消毒池要有明显标识,不能混用

九、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1)食堂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要求

地面每天完工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用扫帚扫地,用拖把以清洁剂、消毒剂拖地,用刷子刷去余下污物,用水彻底冲净,用干拖把拖干地面。

排水沟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用铲子铲去沟内大部分污物,用水冲洗排水沟,用刷子刷去沟内余下污物,用清洁剂、消毒剂洗净排水沟。

隔油池、污水井每周清洗一次,清除污垢,消除异味

墙壁、天花板、照明设施及门窗每月一次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用干布除去干的污物,用湿布抹擦或用水冲刷,用清洁剂清洗,用湿布抹净或用水冲净,风干。

冷库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用湿布抹擦或用水冲刷,用清洁剂清洗,用湿布抹净或用水冲净,用清洁的抹布抹干/风干。

工作台及洗涤盆每次使用后必须做到: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用湿布抹擦或用水冲刷,用清洁剂清洗,用湿布抹净或用水冲净,用消毒剂消毒,风干。

工具及加工设备每次使用后必须做到: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用水冲刷,用清洁剂清洗,用水冲净,用消毒剂消毒,风干。

排烟设施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用清洁剂清洗,用刷子、抹布去除油污,用湿布抹净或用水冲净,风干;通风管道每年至少请专业人员清洗两次

废弃物暂存容器每天完工或有需要时必须做到:清除食物残渣及污物,用水冲刷,用清洁剂清洗,用水冲净,用消毒剂消毒,风干。

2)餐厅桌椅要每餐清洁,每月两次消毒

3)垃圾每天清除,垃圾箱放置处要保持清洁,无污垢,无异味

4)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要集中存放,集中处置

5)要做到除虫防害,除虫剂和工具要单独存放,专人保管使用,不得污染食品 6)食堂内不得存放与之无关的物品,食堂设施不得用作与之无关的用途

十、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操作

操作时必须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专间操作人员按规范佩戴口罩

操作前及接触不洁物品后必须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必须洗手消毒。

操作时不允许有从事与食品加工无关的行为 不允许留长指甲或涂指甲油、戴戒指

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加工区;离开加工区要脱去工作衣帽 食品加工区内不得抽烟、吐痰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十一、供餐服务的基本要求

制定每周基本食谱,合理搭配花色品种,保证饭菜营养,调理好色、香、味 保证饭菜质量,禁止出售腐败变质和过期食品 保证投料,控制成本,价格合理

饭菜品种:早餐15个,晚餐20个,中餐实行套餐

保证准时共餐:早餐7:20---8:30;周六、日8:00---9:00

中餐11:15---12:30;周六、日11:30---12:30

晚餐17:10---18:30 售饭实行刷卡制,统一使用餐卡,不得收取现金

食堂配备一次性环保餐具和食品袋,按进货价出售,需要者刷卡购买

售饭人员个人卫生必须达标,并穿戴整洁工装;禁止售饭人员用手直接触摸饭菜 售饭人员要微笑服务,言语举止文明,不得与就餐人员发生争执或冲突;若发生冲突,请食堂管理员处理矛盾,工作人员无权以任何形式处理争执或冲突。

十二、信息公示的基本要求------食谱,成本,进货渠道价格,意见簿,要在明显处设置公示栏,公示栏要保持整洁,不乱涂抹 公示信息要真实可靠,有时效性

有专人负责,做好记录,数据备案可查 公示信息内容:每天或每餐食谱

进货的品名、渠道、厂家、索证及价格

每月的成本核算

监督检查提出的问题,整改结果,处罚意见

设立意见簿,要有处置反馈情况,有代表性的意见,通过公示栏给予答复

2008年9月20日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2篇

关键词:用人单位,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教改方案

现今, 用人单位要求新增员工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 当前文献论述了“偷师”学艺[1]、和利用假期和周末获取工作经验的方法[2]等。但这些方法只是针对矛盾表象来解决问题, 无法根本性的解决这个矛盾。

关于大学的作用, 阿尔弗雷德·斯诺·怀特海[3]指出:大学应该为社会发挥作用、大学的任务是使得想象和经验融为一体、大学应该为大学生从事某种知识型的职业做一些准备性工作的方面发挥作用。而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在大学里面应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精神状态, 饱满乐观的思想情绪[4]。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 从一个合格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合格大学生应该是满足社会单位用人需求的。但是一份《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总结》[5]中指出, 有16%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实践经验。实际的数据应该远高于16%这个数据, 在《岂能向应届毕业生要工作经验》一文[5]中提到“众多单位提出的‘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门槛让他们连递材料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根据笔者和到笔者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的私下交流了解到, 他们中的很多均表示处于企业效益的考虑, 譬如说节省新员工培训成本等的因素, 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员工, 而他们提出这个工作经验要求的另外原因是, 他们之前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太差, 需要耗费企业的大量的人员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这表面看是“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实际上无工作经验”的矛盾。但从深层次的原因考虑, 实则不然。从文献[3]中大学的作用和文献[4]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来看,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悖论”, 或者说是“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实际上无工作经验”矛盾的实质应该归咎于大学功能的缺失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

本文将从大学功能和大学生所应具有素质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总结出用人单位要求新聘员工有工作经验而大学生无工作经验的矛盾本质, 提出相应的教改方案, 根本性的解决这个矛盾。

1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悖论”的调查分析

1.1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调查分析

文献[6]指出, 在一次招聘会中了解到七成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相关的报导还可以大量在网络上收集到。这些数据说明了,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注重员工的工作经验是一个普遍现象。笔者2010年10月份采访了前来笔者单位招聘的10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有半数的表示希望招收的员工有工作经验, 或者说是希望招收到的员工到了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甚至是马上适应所在工作岗位的工作。他们表示, 如果招收到的员工没有工作经验, 会增加他们公司培训员工的成本和时间成本, 而他们前些年从大学中招收的毕业生大多没什么工作经验, 动手的能力比较差, 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企业的负担。鉴于此原因, 他们在招聘时强调了招聘员工的工作经验, 或者说是员工的对工作的上手能力。笔者调查的招聘单位数量不多, 但结果和文献[6]给出的大体相似, 这说明了此现象的代表性。而该现象也表明了其结症在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的上手能力不强。

1.2 大学生就业素质缺陷的分析

在大学对大学生的培养中, 针对不同的专业, 在四年 (一般的) 的大学本科教育中, 大学开设了公共基础课和相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以及各种各样的课程实验以及一次到外单位的综合性的实习。从大学开始的课程、实验和实习来看, 经过了这些学习内容的历练,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 从一些用人单位反馈回来在前些年招聘了的大学生的信息中, 这些招聘了的大学生只有数量有限的学生能够很快的上手工作, 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要适应工作, 还是得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的。

这些情况说明, 大学的教育质量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或者说学生在大学的教育中没有合格的学习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的缺陷。

1.3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矛盾本质

从以上两个小节的论述来看,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矛盾的根源在于:一方面, 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当中, 对学生把关不严致使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完成大学对相应专业设置所期望达到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指标;另一方面, 大学生本身自我的松懈, 致使在大学的培养过程当中, 没有学习到相关的本领而致使自己在就业素质上的缺陷。

2 针对用人单位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矛盾的教改建议

在第一节中分析出了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矛盾在于大学培养大学生过程的把关不严和大学生本身的自我松懈。找到问题的关键本质, 那么在教学改革的环节, 也就针对这两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 严格控制教学质量, 使得学生学完所上课程有就能达到所能达到所上课程所开设的目的;第二, 严格把关, 严格要求, 严格考查以及积极引导, 使得学生不在所学的课程当中敷衍塞责, 而是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第三, 对学生的实验实习环节严格把关, 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实习机会, 例如, 联系相关专业前些年就业人数比较多的单位, 让学生前往实习, 提前熟悉所要从事的工作。

在严格教学把关, 严格考查学生, 使得毕业的学生都是合格产品, 再严格的把关学生的就业前实习, 那么, 从大学中毕业的大学生业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这样的学生是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从而, 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的表象矛盾迎刃而解。

3 小结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针对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具有工作经验的矛盾问题, 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从大学的教学和学生本身的学习出发, 总结分析出了矛盾的本质在于大学教育松懈和大学生本身素质的缺陷, 也即从大学中毕业了“不合格”的大学生。本文针对这个矛盾的本质, 提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教改方案, 即严格控制大学教学质量, 从严考查学生学习功课的效果, 严格把关学生的实习环节。从而可以保证从大学中毕业出合格的大学生, 从而也根本地解决了“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和应届毕业生实际上无工作经验”这个矛盾。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3) .

[2]蒋春堂.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 .

[3]阿尔弗雷德.斯诺.怀特海.大学和大学的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1) .

[4]姚远.关于当代高校学生培养的几点看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5 (6) .

[5]丁西省.关于地方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现状调查[J].职教论坛, 2012, (2) .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3篇

摘 要: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异,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缩小其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促进毕业生的体面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 用人要求

课 题:本文为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成果,项目编号L2014A028;2014年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课题项目。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正逐渐加深,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深层原因。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第一部分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的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初测调查和正式调查两次进行。第二部分人员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人才市场、杭州市人才市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等主管部门的专家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采用一对一现场或电话专家访谈调查的方式进行。第三部分调查对象为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

2.调查样本分布

初始问卷调查共向6所高校的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样本率88%。初步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构成后,进行的正式问卷调查同样是6所高校的毕业生,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样本率96.33%。专家访谈调查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3人,浙江省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2人,绍兴市人才市场1人、金华市人才市场1人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16人。另外,向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样本率75.84%。

3. 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指标项采用4级评分法对各指标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借助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维度,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就业能力的指标项,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出公共因子,并求得因素负荷矩阵,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结构模型的构建

1.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在清晰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初建模型由基础知识和技能、工作态度、职业发展、心理调试4类要素24个指标构成。

2.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的调整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模型的结构效度更加科学和明晰,主要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指标构成项。根据一般标准,删除因子负荷小于 0.4、共同度小于 0.40 的指标项。共删除3个指标。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由4类要素21项指标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3项指标;工作态度要素包含职业道德、执行力、礼仪修养3项指标;职业发展要素包含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变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倾听和理解能力、危机应对能力10项指标;心理调适要素包括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积极上进、乐观外向5项指标。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分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的调查中,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普遍认为工作积极性方面、薪酬待遇要求方面、就业方向方面、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比较突出,另外,专业知识不足、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判断过高、心理素质调适能力差、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欠缺、团结协作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招聘主管提到频率非常高的几个方面(如下面图所示)。

另外,根据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项,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及毕业生自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已经具有就业能力状况的满意度。对调查结果采用“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级评分法。“非常满意”为2分、“满意”为1分、“比较满意”为0分、“不太满意”为-1分、“非常不满意”为-2分。统计结果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的招聘主管普遍对高校毕业生的执行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比较高的,分别有1.11分、1.09分、1.04分、1.14分。但是对于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抗压能力、乐观外向、职业规划能力的满意度比较低,分别只有0.48分、0.43分、0.42分,还没有到0.5分。说明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几个方面。因此,高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中,要特别加强这几个方面能力的锻炼。

四、缩小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的对策

1.紧贴企业需求,来搭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按照零距离就业的高要求高标准来构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在保证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应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变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也要重视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等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2.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实践工作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广度和力度,强化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学校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要更加大胆地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拓宽思路,探索“学校建车间,企业设课堂”,“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模式,广泛开展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3.通过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要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指导学生成功就业的主渠道。要让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全程化的教学、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实效,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状况,了解专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程度,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自己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职业位置。

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将学生从“要我学”引导到“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传授加灌输”模式转变到“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的模式中来,突出实践性、趣味性、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加强和重视企业的全程参与,把课程建设为校企合作课程,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大纲的制定等各个方面。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与企业的接轨度。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洪波.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4]徐军.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作者单位: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4篇

4月22日, 2014年度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审批结果揭晓,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德国哥廷根大学Yakov Kuzyakov教授申报的“根际碳氮过程”合作项目成功获批。Yakov Kuzyakov教授是该所首位受聘的国家高端外国专家, 标志着该所在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对提升研究所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围绕“十二五”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 落实中央人才战略, 配合“外专千人计划”的实施, 加快建设高层次外国专家队伍设立的高端人才引智项目。项目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国际著名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长期全职或短期来华工作, 国家外国专家局对获得批准的项目提供相应资金资助和其他来华工作便利条件。该项目主要面向非华裔外国专家, 作为“外专千人计划”配套项目, 该项目重点资助具有“千人计划”水平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的实施将促进该所土壤碳氮过程研究团队的研究实力和成果产出, 特别是在加强碳氮循环研究团队的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 提升碳氮周转动力学、根际碳氮沉积以及根际激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5篇

启动仪式上展示了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2014年自主研发的三款产品:媒体融合母婴类内容的产品“贝果”、手机自主建站应用产品“轻快”和专门针对老年人用户的跨界信息服务平台“老伴儿电视宝”。

“贝果”是山东网络台与山东广播经济频率联合打造的跨终端母婴全媒体项目,由一个广播节目、一个手机客户端、一个互联网社区组成媒体、用户与相关商家同步交互、共同生产内容的融合型平台,实现收听节目、分享经验、推广产品的结合。

“轻快”是山东手机台自主研发运营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开放云平台,面向移动互联网行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低成本、高效果的移动精准营销、移动自主建站的全套解决方案。

“老伴儿电视宝”是第一款专门针对老年人用户的跨界信息服务平台,可以轻松看电视、点播节目、查询天气预报,还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了体检系统,指标数据同时发送社区医院和儿女手机,方便老人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启动仪式上,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隋雪青表示,“我们有信心基于这样一所网络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为山东新媒体研究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求 第6篇

一、文档一体化理论发展

文件与档案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事物,吴宝康教授明确表示:“文件与档案本来就属于同一事物,是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1]9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我国,指文件从产生直至因失去作用而被销毁或因具有长远历史价值而被永久保存的整体运动过程。这一理论揭示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内在规律即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连续统一、前后衔接的过程。

9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Upward提出文件连续体模式[2]61,即从文件的生成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这当然也包括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比,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其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与发展,突出强调两点:一是文件管理的连贯性或无阶段性,认为文件是一个无明显分界线的连续现象;二是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更多地关注到业务活动与档案活动相关的结构来源、权力、职责。文件连续体理论准确地揭示了电子文件各阶段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特点,将文件视为一个不需明确分割的连续统一体,突出文件运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002年黄霄羽提出,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科学含义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现行文件至馆藏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3]3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连续体理论成为数字环境下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和长久保存将使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走向实质运行,使得文档一体化管理成为必然。

1. 文档一体化内涵。

文档一体化不只是个别环节的结合,而是文件与档案管理的融合与重组。文档一体化管理包含文档生成一体化、文档管理一体化、文档利用一体化。文档生成一体化是指在文件生成阶段,结合档案管理要求,确保生成的文件符合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功能需求。文档管理一体化是指对文件与档案的运动过程实施全面控制、统筹规划及综合管理,统一规范管理制度、统一设计管理体制、统一设置组织机构、统一配备管理人员。文档利用一体化是指将文件信息与档案信息合二为一进行利用。

2. 文档一体化特征。

(1)生成控制一体化。实现现行文件流转业务与档案工作互动与交叉,应在文件生成时便开展鉴定、归档及归档后的管理,通过前端参与及过程控制,将文件活动全过程中重要、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保存下来,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管理流程集成化。文档一体化将文件、档案的管理流程集成在一起,要求在统一的系统内,有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且相互衔接的工作程序,将文件著录、鉴定、保存及管理工作贯穿于文件的形成、流转、会签、批准、整理、鉴定、归档、移交、保存或销毁等各个环节,实现各个过程中工作流程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件与处理要求定义特定的工作流程,实现流程的优化和个性化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其集成性主要体现在:归档与文件处理业务活动的集成;归档与鉴定工作的集成;归档与用户权限设置、数据备份等安全活动的集成;归档与档案管理工作的集成。

(3)信息利用一体化。快速准确地检索档案信息是利用档案的前提,通过电子文件一体化和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整、全面地将档案与管理系统相挂钩,使得用户能够高效地在大量档案文件中及时、准确地查询到所需档案,进一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文档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文档界曾提出“文书档案连锁法”,可以说是我国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萌芽期。

80年代文档一体化管理重新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其理论基础。这一阶段是文档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模式主要有吉林模式[4]48,其核心是将文件登记、立卷、著录三位一体;潍坊模式,其核心是“文档一体、馆室结合”;攀枝花模式[5]7,其核心是采用一文一档的立卷方法,通过计算机将收发文登记归档、分类立卷。

90年代中后期,电子文件开始出现并迅猛增多,由于电子文件具有系统依赖性、信息与特定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易变性等特点,进一步促进了文档一体化的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再是个别环节的结合,而是文件与档案管理的融合与重组。但由于电子文件不明确的法律地位及纸质文件在解决法律纠纷上不能取代的凭证作用,出现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双轨并行的局面。这是文档一体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即“双轨制”下的一体化。主要发展模式有:白城模式,其突破点是归档关口,核心是归档环节的再设计,结合管理软件,加入分级别、责任者、事件等归档要求,简化后期归档,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配套归档;中联部模式[6]29,是电子环境下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前驱之一,电子环境下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的安全保密,通过一些安全保密措施,并坚持发展了传统纸质文件“涉密信息管理一条线”原则,为数字环境下文件档案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浙江电力模式,通过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系统,对数字环境下文件档案管理流程进行重组,突破纸质文件管理的限制[7]29。

三、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实践

“文档一体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基础是管理软件的开发利用。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文档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电子政务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使得文件和档案管理模式在工作流程和方式上不同于传统方式,通过对文件与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一体化。

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开展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其核心工程是建设资源规划项目(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简称ARP项目),该项目是中科院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举措[8]432。ARP项目拥有包括公共事务和信息资源两大应用平台以及10个应用系统的格局,其中公文系统与档案系统都是公共事务平台的子系统,公文系统是公共事务系统的核心,为院所两级及研究所内部公文流转及信息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档案管理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资源的最终整合平台,将分布于其他模块的信息按照中科院的归档要求组合成为有效的档案资源,为整个ARP系统的信息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公文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的系统,但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文书与档案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档案的质量,档案的质量对未来文件的形成、收集与整理归档产生推动作用,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其系统构成参见图1。公文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发文、内部签批件及收文的起草、待办、处理、查询和归档等环节。ARP公文系统主要分为发文管理、收文管理、内部签批件管理、数字印章管理、归档管理等模块,此外还有公文统计、查询、备份等支持性功能[9]119。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系统维护、档案录入、档案检索、档案借阅、综合利用及归档管理等几大模块。系统维护包括档案类型维护、档案库维护、分类库维护和档号规则定义,档案检索包括文书等各类档案的检索,档案录入包括上述各类档案案卷目录、卷内目录、档案实体录入,综合利用包括档案数据统计及报表打印,档案借阅包括借阅管理、借阅统计。

公文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公文归档管理这一模块紧密联系,构成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发文时,拟稿人拟稿后由办公室核稿,经相关部门会签,主管领导审核签发后,文件流转到办公室,经复审对发文给以文号并电子用印,最后由文书管理员发送到主送单位,文件办结后由文书管理员预归档处理提交到档案管理员处归档。收文时,电子公文(如有纸质来文,可扫描制作为电子文件)经文书管理员形成电子收文单,提交给办公室主任拟办,办公室主任根据职能分工提交给主管领导批阅,主管领导批转到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承办结束后,文件流转至文书管理员,由文书管理员办结并预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换言之,无论是发文还是收文,公文系统流转后经文书管理员办结,通过公文归档模块预归档,进入到档案系统正式归档到指定档案库中。这就实现了公文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给文书档案的前期管理提供了平台。通过文书管理员全程深入参与公文归档工作,实现了在公文处理阶段对公文归档的准确分类和划定保管期限,缩短了归档的时间,提高了归档的准确性。

文书管理员在公文归档模块中可将已办结文件进行预归档处理,对无需归档的文件采取不归档处理,对多个相关文件可通过关联文件,将其一并打包预归档进入档案管理的文书档案库,并根据文件内容分类并划分保管期限。在此过程中,归档所需信息将自动从文件中提取,如文件的名称、文号、关键词、时间、拟稿人等信息。预归档后文书管理员需提交给档案管理员审核,审核流程为各部门兼职档案员—部门领导审核—档案管理部门。参与人员可点击题名,进入审核页面,查看、修改归档信息并填写办理意见。流程结束后,可选择导入相对应档案库。文件进入档案库后,档案管理员可根据题名等信息检索,并对该文件的归档信息进行完善及修改,如设置档案号、分类号、盒号、件号、保管期限、归档人、检查人、文件来源及盒内说明等信息。文件归档后,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一并打包归档进入档案库,完整全面地保存了文件的所有信息,不仅可查看文件的批办单、正文及附件,还可查看文件从拟稿到办结时的修改痕迹、办理意见及操作时间。借阅利用时,可通过系统办理借阅手续,选择需要借阅的文件类型如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并填写借阅期限等,经档案管理员审批后使用。借阅档案有时间期限,如已超过借阅期限,系统将自动办结本次借阅。

在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文件的生成控制一体化,ARP系统中因文书管理员对文件的全程监管提高了文件归档的精准性;其次是管理流程的集成化,使得在电子文件归档入库的整理上极大地减少了手动录入、编制、整理的时间,提高了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最后是文档信息利用一体化,在线检索及借阅提高了文件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率。

四、文档一体化的实施障碍及对策

目前在ARP系统中试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时存在一定的实施障碍,主要影响因素有:文书与档案分而管理的问题、电子公文的安全性问题、在线与纸质双套归档的业务问题。

1. 文档分而治之的管理弊端。

“文档一体化”扩大了档案工作者的角色作用,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文件的形成和使用,这就要求文书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要有深度沟通与合作。这也要求在理念更新、体制改革、组织加强的基础上,应该做到人员配备的一体化,目前在中科院体系内实行的是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分而管理的模式,因此实施文档一体化首要条件是文书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的一体化,二者的一体化有一定的要求。一是无缝整合。文书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的产生目的不同,职能范围不同,在人员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需要文书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的整合做到没有缝隙,整合为一种管理人员。二要标准统一。即文书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的整合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在整合中最主要的标准化对象是大文件,即指文件从形成到办结、进而归档成为档案这一过程中文件与档案的统称。三是全程管理。人员整合后,达成文件与档案合二为一,文书档案管理员合二为一,因此需要对文件流转及归档做到全程管理。

2. 电子公文的安全防御问题。

文档一体化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带来便利、快捷和广阔信息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安全性问题。系统时刻面临着计算机病毒、网络窃密与篡改、黑客攻击,使得电子文档安全性及可靠性遇到极大的挑战,给电子文档的保管利用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为确保信息的安全,首先要加强技术保障,包括信息的组织技术与保密技术,从技术上消除安全隐患。通过采取权限设置,防火墙、数据库备份系统等技术措施,构建安全防御体系。其次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防人为原因引起数据安全问题。因为技术是手段,管理是方法,没有合理的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10]53。

对于档案管理而言,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更要关注和解决在一体化系统中形成、流转、归档和利用的电子文件在长久保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杨冬权对此指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必须解决好其保真、保密、保存、保读取等难题,怎样确保现今的电子文件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被读取利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重点问题和根本问题[11]9。目前保存电子文档方式较多,对大数据量的保存,通常有大容量服务器、光盘、磁盘、磁带机、活动硬盘等。但无论是哪种存储介质,都存在技术上的缺陷,易受到磁场、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安全与完整,还需定期对存储数据重新备份。电子文档的存储、读取对设备的依赖性很强,需要不断更新必要的读取、显示软硬件设备,这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增加了维护的成本和支出。

3. 双套归档的业务问题。

由于电子文件凭证性不足、对系统依赖性过高、存储时效性等问题,作为档案,纸质版文件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双套制并行归档在我所仍然在采用实施。目前本所文书档案包含ARP系统收发文、涉密收发文及日常工作中重要业务文件,因保密原因涉密文件不能制作为电子文件在系统中流转归档,日常工作中重要业务文件因需收集时间,无法及时归档。与电子公文相比,纸质文书档案的归档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由于现行双轨制归档,若电子文件的档号与纸质文件档号不是一个体系,即便二者有关联,也会增加录入检索的工作量,既需要给电子文件编制档号,还要给相应纸质档案编档号,同时增加检索环节[12]18。因此为保证二者的一致性,纸质文书与电子公文应共用档号,由于电子公文只是纸质文书的部分档案,因此如何保证电子公文在线归档时的档号与纸质版的一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档号组成有分类号、年度、保管期限、盒号及件号。为保障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档号一致,在线归档时可暂不录入盒号及件号,待纸质件归档后,根据纸质件的档号在系统中补录。但这样将增加档案管理员工作量,同时存在归档时间的延滞。

浅谈少科院小课题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少科院; 小课题; 研究;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86-001

我国的教育科研,近二十年来成绩非常显著。但是认真分析,我们也得承认,有的科研项目脱离实际;有的立论依据东拼西凑,缺乏原创;某些教育专著创新不足。从时代要求来看,教育理论的文化积累意识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都有不少差距。当研究性学习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当我国教育将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学学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的时候,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乃至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变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实践者关注、研究的对象。

少年科学院孩子们的活动就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当然教师必须参与其中,必须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一、体现地方特色,引导学生选题

少科院的科技辅导员要静下心来,探索一套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寻找发掘适合他们研究的课题。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学习空间大,学习内容广,校内外的自然环境都包含着可以探讨研究的问题资源。家庭、社区等许多场所,是学生获取研究资料的源泉;工厂、农田、商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舞台,是小课题研究取之不尽的资源。小课题选题应当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体现学校及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

我们淳化小学地处青龙山脚,秦淮河畔,70%的学生家中都种有茶树,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茶叶知识,结合茶叶选择小课题进行研究,是我校学生觉得行之有效又有意义的事,所以积极性都很高。为此,我们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开展了“真假新茶的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制茶过程,开展了“农村炒茶中‘杀青’的研究”、“茶叶是怎样制作的研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开展了“如何无污染防治茶树病虫害的研究”……这些围绕茶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小课题,学生喜欢,研究起来有兴趣、带劲,也很容易取得成果。

二、设计研究方案,解决研究问题

小课题选好了,从什么地方入手,采用哪些方法研究,研究的先后顺序,这些都很关键,因此辅导老师在研究前一定要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地给学生的研究提供方便。教师可先提供一些已设计好的方案,让大家传阅,让学生知道研究方案是怎样的形式,然后讲解其中一些术语。教师选择个别课题与学生共同设计方案,之后学生仿照着,小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以便利于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

三、实际动手操作,激发研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兴趣十足地、坚持自始至终地把研究进行到底,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把握住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这些环节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让研究高潮迭起。如在指导学生开展“茶叶是怎样制作的研究”时,我牢牢把握了炒制茶叶过程中的四个环节: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揉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由于在炒制茶叶研究中我们把握住这四个关键的环节,不但为淳化地区炒制茶叶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数据,还使同学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

四、展示研究成果,享受成功喜悦

小课题研究是不局限于在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发展产生影响。我校每学期的小论文答辩比赛为少科院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孩子们呈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时也提供给孩子们一个非常好的互相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有了强烈的认同感,这部分学生可能在语数外这样的学科当中没有突出表现,但是他们热爱科学,愿意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做研究,让这些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非常出色的科学素养。

通过少科院小课题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增长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体验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的快乐。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们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少科院小课题研究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能和想象力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好机会。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通用的精简的项目负责人述职下一篇:爱园小学教学视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