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2024-09-10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精选9篇)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1篇

暑期三下乡支教 ——云南丽江 策 划 书 黄淑禅

2014/5/10 序言

乾坤变幻,文人的生花妙笔里,写不尽的绝代芳华;斗转星移,百姓的口口相传中,道不完的动人故事;今天,江南言语中,看到的是她愈发曼妙的身姿;宁蒗风景名胜众多,有以“情、山、水”融为一体的高原明珠泸沽湖和摩梭母系文化;有集高山湖泊群、万亩杜鹃林、万亩草甸、高山石林等景观为一体的青龙海生态旅游区;有望乡台高山草甸、女神幽谷、吉意溶洞、永宁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有古老灿烂的彝族“毕摩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各民族独特奇异的文化;还有永宁扎美喇嘛寺、元世祖忽必列南征屯兵日月河、土司衙署等人文景观。

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形成了以泸沽湖为中心,南连吉意溶洞、县城、青龙海,北接永宁坝、三江口的景点群体。

在这个温婉湿润,透着一些淳朴与活泼的地方,我们就像新鲜注入的血液,给这个纯朴的城市带去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目录 活动主题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活动内容 背景简介 活动的可行性 具体的计划

具体活动及日程安排 我们的资金预算 经费的筹集 注意事项

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暑期三下乡云南丽江支教,给孩子们带去爱心与知识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活动目的:

让山区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短期支教中获得课内与课外知识,并且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和目标,让志愿者学会付出并且感受付出过程中的意义。让二者有爱的双向互动 活动意义:

巩固孩子们的课内知识,让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尊重老师

增强孩子们的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意识,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爱护自己

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山区之外的世界,得到更多的外界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如何规划人生 在学习压花,舞蹈,歌唱,绘画,球类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的锻炼与发展 在和志愿者老师的互动中得到更多关爱

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奉献,学会克服困难,增强应急能力 活动内容(这里需要更加详细,在了解组员擅长后更改)教授内容:

英语,语文等课内知识(可以跟当地老师商讨教授内容教授方式)

人生发展规划的初步认识(让孩子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人生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更多外界的世界)

压花(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教孩子们如何用干花作画)唱歌(学唱一些歌,增加团队感情交流,并且用学会玻璃瓶,筷子,碗,沙子等物品做乐器来演奏歌曲)

舞蹈(集体舞,学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女生个别需要,可以教授中国舞,在最后那天跳一场集体舞,以示纪念)

球类运动(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规范知识,并做适量运动)

法制意识,健康意识的教授(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自我保护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清洁)课外活动内容 1.明信片的赠送 2.感恩父母的启发 3.开学散学仪式 4.小游戏的玩耍

(附:摘自百度)主要从地理,人文等角度,向希望小学的学生们进行讲解介绍,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的祖国,进而认识这个世界。主要通过事先在各个城市及大学收集到的、经过编辑制作的绚丽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资料,进行三维课堂教学。

(1)文化类教学:

历史故事:给当地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传说,成语典故等; 民俗风情: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

上海视角:给当地学生介绍中国发达地区的情况,如大城市的学生的学习生活; 海外采风:向学生们介绍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今日中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概况。

(2)汉语类教学

让学生们接触汉语生动的一面,以更多的趣味性区别于一般课堂的语文教学,增强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他们对汉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3)体育类教学

趣味球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

武术风采:武术电影或表演视频欣赏,简单武术知识,武术操学习; 游戏体验:在操场进行各种集体游戏。

(4)文艺类教学

载歌载舞:支教同学和当地学生一起唱歌跳舞;

音乐欣赏:自带乐器,让当地学生认识乐器,欣赏音乐音乐剧; 美术书法欣赏:支教同学给当地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书法作品,并教授一些简单的书法美术课程。

(5)自然知识类教学

趣味试验:物理化学的小型趣味实验; 手工制作:剪纸,折纸,废物改造利用;

科学知识:带有趣味性的科学知识以及一些生活常识。

(6)趣味游园会及告别联欢会

为了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设计了由多个项目组成的大型游园会,由各类游戏和文娱项目组成,全体学生参与后凭获得的积分券领取奖品。此活动意在为学校的课余活动提供可以借鉴的方式和经验。告别联欢将通过演出的形式将双方的友谊延续下去,并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背景简介(云南位于。。有什么样的地理特点,民族文化特点,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好处是。。)宁蒗一名,系民国6年(1917年)设分县时,各取永宁和蒗蕖两地一字合并而成(永宁、蒗蕖两州为元朝时设立)。宁蒗历史悠久,据发掘遗址考证,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宁蒗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解放前夕,金沙江边的傈僳族保留着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原始共耕制,凉山彝族保留着完整的奴隶制,坝区和半山区的摩梭人、普米族、汉族等,则处于封建领主制。宁蒗各民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带有原始社会的特点和遗风。

宁蒗于1950年1月和平解放;1956年9月20日,成立彝族自治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治理的272个贫困县之一;199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八大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全县有15个乡1个镇,86个村委会,5个社区,1122个村民小组,32个居民小组。有12种民族,其中1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9.99%,彝族占总人口的60.75%;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33327人,按新的脱贫标准计算尚有19.14万贫困人口,其中6.28万人处于绝对贫困境地,占总人口的27%,是个典型的山、少、边、穷县。

我们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高等知识教育, 利用暑假的闲暇时光可以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一些可以让他们获益的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关爱,与知识。活动的可行性

(山区孩子的具体需要)具体的计划

1、时间地点对象等

时间:2014年7月10号—2014年7月24号 地点:云南省丽江宁蒗县

对象:云南省丽江宁蒗县的小朋友 支教人员人员:团队所有成员

2、大体支教内容(1)、初步了解山区孩子们的信息获取知识获取教育程度(2)、教授课内课外知识

(3)与支教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

(4)在双方的互动中忽的更进一步的互动

3、支教安排(根据当地作息来安排我们的时间段)

日期 时间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4、理论准备(1)、搜集三下乡有关的资料,交流学习

1.支教成员在6月份的时候会确立自己在支教过程中所讲授的科目,成员将有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

2.到达宁蒗县后第一天,所有成员一起商讨一些细节问题,对准备工作及下乡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尤其是要强调课件准备、安全问题和队内团结问题; 3.物资准备:(1)集体物资:办公物品、后勤用品、药品、小礼品、相机、DV等(请尽量不要带电脑,一是电脑重,不带电脑我们可以多带几件衣服和书本,二是山区电压不稳定,易损坏电脑)(2)队员个人物资准备:被褥、洗漱用品、台灯、学生证、身份证、手电筒、衣物、防蚊虫、防晒伤的药物。

4.课件。确立好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后,各自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准备课件、相应的书籍等。

(三)活动过程

1.7月10日早上,全体成员在昆明集合并坐火车前往丽江,到丽江后应该是第二天,到时再坐客车至宁蒗; 具体活动及日程安排

1.7月10日早上,全体成员在昆明集合并坐火车前往丽江,到丽江后应该是第二天,到时再坐客车至宁蒗;

2(准备).到达当天安排全队的吃住问题,后勤值日表以及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暑期实践团队成员轮流表;

3.与当地村委会及校领导见面,对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递交活动策划,通过询问请教对当地及学校情况进一步了解;

4.支教协调人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按排课程表,队员开始准备后期课件;

5.7月12号举行开学仪式,在仪式上向全校学生说明来意,表明活动的目的,解释活动的初衷,以致当地的学生和村民的更加的理解与支持这个活动; 6.支教人员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为文艺汇演作准备,每个队员都要想好自己的一些即兴演出节目、可以用于调节气氛和最后的演出,注意在自己的班级里发掘有特长的学生; 7.征集当地学生的手工艺品、绘画等(最好具有当地民族特色);

8.学生安全机制:对到来的学生实施考勤制度,到校学生进行登记,填写必要信息,如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

9.支教过程中将有外出登山、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支教人员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还要保护好学生们的安全

我们的资金预算 经费的筹集

在前期获得一定的图书捐助,物资捐助 十,注意事项

1.食物中毒。队员食宿基本在农村农家里,可能性小,如果出现了这种状况,则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2.蚊虫叮咬。自带清凉油,花露水之类驱蚊虫的药物,并且,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野生中草药来防蚊虫;

3.恶犬咬伤。成员禁止逗狗,成员在活动过程中,如果要和村民进行交流,必须先联系好村民,防范队员被咬伤。如被咬伤,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4.溺水。成员禁止到水边游玩,队员出门至少3人1组,并确保带上手机并充满电,储存好应急电话,如发生应紧急呼救,把队员就上岸后,紧急处理后,送医院治疗;

5.爬山时摔伤。由于宁蒗县处于山区,当地的路况都不是很好,如发生,随身带有云南白药之类的应急药物,先处理好伤者再继续出发,到了农家之后再做后续处理;

6.走失。队员禁止单独外出。出门至少3人1组,队员必须带手机,冲满电,储存好各应急号码,出门时应告知负责人目的地,途径地,回来的大概时间,一个小时发一次短信报平安; 7.雷雨。如果出现雷雨天气,就将当日的活动延期,队员们利用这一时间,总结前期的工作,可以放松一下自己;

8.毒蛇咬伤。队员禁止到阴暗潮湿、草木茂盛的地方。如果发生,即刻送往医院治疗; 9.火灾触电。由于是在山区,农村的电压不是很稳定,电脑之类的尽量少用。此类事件只能防患于未然,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规范用电,万一发生了火情,不能慌乱,先出房屋找附近的群众帮助灭火。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2篇

活动 

 2013-03-13 来源: 中铝网我要评论

为认真落实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精神,发挥好班组作为公司“细胞”的作用,让各项制度落实在班组,各项生产任务完成在班组,企业文化建设在班组,焙烧成品区结合8S标准化管理,加强基础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六型班组”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活动从2月1日起试行,从3月份开始逐月推进。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成效,作业区领导班子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以认真落实职代会精神为中心,8S标准化管理实施为手段,分工协作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安全型、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六型班组创建要求,提出了实现“双创、三零、四强”的“二三四”活动目标,即努力“创新、创效”,力争“零事故、零违纪、零违章”,全面强化“基础管理、基础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最终提升作业区员工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围绕六型班组创建中安全、效益、基层管理三大关键指标,结合作业区绩效分配实施细则,制定出考评标准,“六型班组”月度全部优胜的获“六型班组流动红旗”及奖金,年末将根据获得流动红旗数量及综合表现评选出年度集体“工人先锋号”。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3篇

一、银行卡诈骗案件发案情况及呈出的特点与趋势

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 2010年1至4月, 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银行卡犯罪案件6700多起, 涉案金额达59.6亿元。云南省2010年1至3月共立案93起, 涉案金额506万元。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 已报案的银行卡诈骗犯罪案件达45起, 涉及金额382万元, 单个案件金额达255万元, 发案频率之高、金额之大, 是比较罕见的。从下列图表中分析看, 银行卡犯罪案件的主要载体集中在ATM机和POS机, 银行卡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 具有高科技犯罪、涉案金额大, 有组织、分工明确, 增长速度快, 破案难度高, 作案手段变化更新快、跨地区作案, 社会影响面广等特征, 从已暴露出的银行卡犯罪事实表明, 当前银行卡犯罪活动呈现出五方面的趋势:一是在犯罪数量方面, 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二是在犯罪规模方面, 零星作案与集团作案并存, 并且集团作案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分工明确的有组织集团犯罪活动增多;三是在犯罪手法方面, 犯罪手段更新迅速, 方式多样, 呈现职能化、隐蔽性强, 侦破困难;四是在犯罪区域方面, 跨地区、跨行作案增多, 并且向银行卡风险管理薄弱、未发生过案件的地区转移的趋势;五是犯罪活动贯穿于银行卡业务的全部范围和业务流程, 在银行卡业务的各个风险点均有案件的发生;六是需要警惕POS机上的犯罪, 其数量不多, 但涉案金额都比较大。

二、银行卡诈骗案件的类型及频发案件原因分析

仔细分析全国已经破获的银行卡诈骗案件和文山地区近三年发生的银行卡犯罪案件和风险事件, 不难看出这类犯罪活动是犯罪嫌疑人充分利用银行卡的方便、快捷、存取现金和转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便利特点进行作案的, 且是从简单的诈骗活动到利用高科技作案,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概括起来, 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主要下面这些类型。

(一) 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银行卡异地取款或伪卡刷卡消费

即在ATM机、自助银行门禁系统上安装针孔摄像头、读卡器等设备, 或者利用持卡人随手丢弃的ATM机、POS机回单获取持卡人的卡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 然后复制出相同的银行卡, 再异地他行的ATM机上取现或者在商场、宾馆消费。这一类型为当前银行卡诈骗犯罪的主流。

(二) 张贴“温馨提示”虚假信息诱骗客户

在ATM机、自助银行设备上张贴虚假的“温馨提示”“客服电话”、“紧急通知”等“告示”, 一旦持卡人按照这些虚假信息的要求进行操作、或者拨打所谓的求助电话, 就容易上当受骗, 钱将转入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

(三) 使用短信形式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发送手机短信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拨打电话进行转账操作或者编造理由使受害向指定账户内存入款项。目前主要的有虚假中奖型、盗刷银行卡型、编造故事型、电话欠费型等, 招数或伎俩层出不穷。

(四) 偷窥密码, 调换银行卡

犯罪分子先办理一张银行卡, 在ATM机或营业柜台前徘徊, 伺机窥视存取款人的银行卡密码, 后以地上有钱、故意答话、碰撞或者拦住视线等方式吸引持卡人注意力, 乘机调换银行卡后迅速到其他金融机构网点或AMT机上将卡内存款取走。

(五) 在AMT机设置障碍, 取走现金

犯罪分子事先在ATM机的上做手脚, 如安装金属钩、贴双面胶等, 使银行卡或者现钞无法正常取出, 如果持卡人此时离开, 躲在暗处的犯罪分子将很快钱或卡内资金取走。

(六) POS商户与犯罪分子勾结实施诈骗

这种类型中, POS商户一般是虚假申请的可移动POS商户, 主要的方式是以套现的方式为犯罪分子套取大额现金, 以清洗犯罪所得。

犯罪分子之所以得逞,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银行卡犯罪中各方当事人或参与人的过失或者管理不到位有密切的关系, 纵观已发案的案情,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持卡人自身的疏忽和过失是重要原因, 持卡人缺乏足够的自我防范意识, 特别是安全用卡方面的, 个人信息如卡号、密码等保管不善等;二是客户轻信, 易受诱惑。部分持卡人贪婪的心理在作怪, 以为天上真的能掉馅饼, 殊不知是骗子的一个幌子;三是银行卡的磁条卡技术自身的缺陷是主要因素。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磁条银行卡, 技术门槛低, 易于被窃取或伪造;三是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自身管理存在漏洞, 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业务推广轻安全管理”的思想;四是安保设备和人员投入不够, 重业务性硬件投入, 轻安全技术投入, 监控设备陈旧、监控视频系统简单落后, ATM机24小时服务, 无人时实监控。

三、当前预防和打击银行卡诈骗犯罪工作难点

银行卡犯罪所特有的专业性, 且涉及多个领域, 给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带来了困难, 其难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 利用假身份证申领的银行卡或者购买闲置不用的银行卡作为掩护, 给侦查真实犯罪嫌疑人带来困难

部分银行经办人员不重视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没有对居民身份证进行联网核查, 只要是身份证就给予办理开卡业务, 给犯罪分子可乘的机会。有的犯罪分子从其他人员手里购买闲置不用的银行卡, 作为进行转账、取款的作案的工具, 真假十分难辩。文山辖内发生的案件中, 存在犯罪嫌疑人使用他人的银行卡作为作案的工具, 把受害的人钱转入指定的卡中, 再通过这张卡取款, 当追踪到这张卡的开户人时, 发现该开户人从未离开过居住地, 也没有办理过这张银行卡, 这充分说明犯罪分子是利用假身份证开卡, 并用该卡作作案的掩护, 给侦查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二) 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相关设施设备不全、陈旧, 难以满足业务发展安全管理的要求

从文山的情况看, 对ATM机的防范主要是以视频监控为主, 没有建立包括传感报警探测在内的综合安全系统, 并且监控是独立的, 没有实行全行城市统一网络监控, 安全防范方面的设备投入与当前业务的发展不匹配, 很多监控录像不清晰, 录像资料保存时间较短或者录而不监等, 使ATM机处于无安全保护之下, 导致对侦查工作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料信息易于丢失或失去实际价值。

(三) 部分金融机构重视程度不够

银行卡诈骗犯罪活动中, 发卡银行和持卡人均是受害者, 对犯罪分子深恶痛绝。但在实际工作中, 对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共同开展的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工作重视不够, 尤其是至今未发现银行卡资金被盗的金融机构, 对相关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的配合不够积极。如:未严格按照联席会议的要求对银行自助设备进行巡查监控, 存在犯罪嫌疑人到ATM机作案多次, 相关部门和人员仍然未发现、未引起警觉, 更严重的是ATM机已发出警报, 仍未及时进行处理;部分发卡银行对公安机关要求提供的相关交易记录、监控录像等资料不积极不及时, 延误案件的侦破时机;普遍存在重营销推广轻安全管理的现象, 只要卡发出去, 对安全用卡的相关工作做得少, 没有把业务发展与安全管理同等对待等。

(四) 预谋周密、团伙流窜作案, 且作案手段和方式多样化, 给预防、侦破和抓捕工作带来难度

银行卡诈骗犯罪属于非暴力侵犯财产犯罪, 犯罪分子案前周密预谋, 各犯罪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相互配合, 使用多种手段和方式, 设置多项陷阱、骗局环环相扣, 诱使持卡人上当, 且作案中留下的线索有可能是掩护性的。犯罪分子多为流窜作案, 且作案得手后, 会立即逃离, 往往难以抓获现行。

(五) 受害人不报案或者报案不及时, 账户信息及交易记录提供滞后, 发现异常情况处理措施不当等, 不利于侦破工作开展

存在部分受害人因金额小或者怕麻烦不想报案或不报案, 部分客户长时间未查询卡余额导致报案不及时, 还有就是个别金融机构员工在发现ATM机出现异常时处置措施不当, 没有保护好现场, 或因金融机构监控录像保存期限短被覆盖。以及相关卡号的账户信息, 尤其是跨行交易记录信息的不明确或者提供时间较长等因素, 客观延误了破案的最佳时机, 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困难。

(六) 科技含量高、反侦察能力强, 追踪犯罪线索、取证难

银行卡犯罪的主要特点就是科技含量高、专业化、作案地点流动多变, 且犯罪分子具备较高的反侦查意识, 作案工具、手段突破了传统的方式方法, 是A地开户、B地作案、C地取款等跨地域、跨行作案, 难以追踪犯罪线索、调查取证。

四、防范银行卡诈骗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 地方党政部门、主管部门、各发卡银行应把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活动作为一项维护金融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来抓,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高度关注银行卡诈骗犯罪对当地银行卡市场的冲击, 统一协调、安排部署防范和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行动, 建立联络协调机制, 为银行卡市场健康发展、金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 各发卡银行对银行卡业务要两手抓, 一手抓业务发展, 一手抓安全管理, 相互促进业务发展壮大

首先是要切实提高银行卡经营管理水平, 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重视“人防”、“技防”工作, 增加安保方面的投入;其次是要加强巡查, 多措并举, 要合理了安排人员加强对ATM机的巡查, 发现异常情况的, 要按照公安机关提出的处置措施进行处置;再次是完善银行卡市场的技术支持, 用安全性较高的IC取代磁条卡, 从技术上实现银行卡的不能复制, 切实提高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的科技含量;最后是严格执行发卡相关规定, 加大对持卡人使用银行卡的后续跟踪, 建立持卡人风险等级管理制度。

(三) 公安机关要加大案件串并侦查力度, 拓宽思路优选侦查途径, 发挥职能作用, 从重从快侦破案件, 做好严打工作

认真做好现场访问工作, 及时分析金融机构提取的有关录像及犯罪嫌疑人取款的准确时间记录资料, 结合其他相关信息比对分析, 如住宿信息、通讯信息、账户信息及交易记录信息等, 探索打击银行卡犯罪新战法。同时, 加强与人民银行、发卡银行的协作, 及时通报案情, 对金融机构提出的涉及公安方面的问题、咨询要及时解答。在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发卡行之间要建立起信息畅通的渠道, 实现资源共享, 形成合力。

(四) 持卡人和社会公众要增强银行卡的风险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主动学习银行卡有关的基本知识, 掌握正确的安全用卡知识, 保管好个人银行卡信息资料, 尤其是要经得起犯罪分子的各种诱惑, 做到不信、不贪、不泄密, 减少受害风险。

(五) 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银联公司要积极协助、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一旦发生银行卡诈骗案件, 要先保护好现场, 及时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 掌握破案的主动权。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侦破案件所必需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监控录像等资料, 必要时, 可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对相关的账户进行跟踪监测, 及时反馈账户资金流动信息。提供相关信息的及时性是侦破这类案件的关键, 务必在第一时间提供,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六)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民防范银行卡诈骗意识, 震慑犯罪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4篇

【关键词】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麻疹是我国重点控制和消除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在使用麻疹疫苗前,我州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虽然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但接种工作不规范,主要对7岁以下儿童分阶段接种,麻疹的发病率仍较高,1984年以后,随着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使用、计划免疫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对8-12月龄儿童初免,18月龄复种,7岁再复种的接种针次,层层落实责任制,麻疹疫苗接种率逐步提高,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2006年后我州与全省统一按8月龄、1.5-2岁的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但由于我州计划免疫工作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免疫薄弱村寨和空白人群依然存在,给消除麻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加速消除麻疹进程,特别是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人群麻疹的发病率,2008年11月在全州范围内,通过精心组织、广泛的社会动员、细致的培训和充分的后勤保障,对8月龄-15岁以下人群开展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使我州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苗免疫史、实验室结果来源于麻疹监测系统和麻疹网络实验室,人口资料来自文山州统计局。

1.2 分析方法 2004年后的麻疹病例诊断与分类标准全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进行,对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常规免疫、麻疹监测工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2 结 果

2.1 麻疹强化免疫开展的时间、范围 2008年我州强化免疫开展的时间统一为2008年11月10日——25日,对全州8县8月龄-15岁儿童开展了初始强化免疫。

2.2 实施强化免疫的关键环节

2.2.1 政府重视、精心组织、部门间密切配合 各级党委、政府、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及时转發和下发了有关文件,成立了州、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处理诊断小组和督导小组,负责对全州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导,并制定了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州、县教育局为配合搞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专门召开了各学校校长参加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启动会,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学校高度重视,均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在宣传发动、摸底登记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2.2.2 宣传、培训 州、县、乡各级通过向儿童家长发放告知书、张贴宣传画、制作相关横幅标语、板报等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各级广电局在有线电视台连续多次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公告,并对我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

由州卫生局组织召开了有各县卫生局、教育局、疾控中心、州妇联、州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参加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启动会,县、乡逐级培训了参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相关人员。

2.2.3 后勤保障 为确保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疫苗质量,州疾控中心对全州八县用冷藏车配送强化免疫用疫苗,县到乡、乡到各接种点,均实施了疫苗的全程冷链,确保了疫苗的效价。并下发足够的注射器、安全盒和截针器。

2.2.4 AEFI监测 由于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是我州计划免疫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预防接种,全州各级接种点都对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了监测,全州共报告4例AEFI,发生率为0.54/10万,经州、县AEFI处理诊断小组确定为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医疗单位对发生异常反应的病例进行了及时处理。

2.2.5 督导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省、州、县、乡督导组对全州摸底调查情况和实施接种阶段的工作作了全面督导,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3 麻疹强化免疫实施结果

2.3.1 接种率

2.3.1.1 报告接种率 根据各县接种情况报告,全州应种儿童751856人,实种儿童735157人,接种率为97.78%,8县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要求。

2.3.1.2 快速评估接种率 省、州疾控中心督导员在接种完成后均按方案要求,对每县城区、小学和乡镇150名儿童的接种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全州共调查1203名儿童,快速评估总接种率为97.84%。

2.3.2 麻疹发病情况

2.3.2.1 历年麻疹发病情况 我州自1953年有疫情报告以来至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4304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7.21/10万,80年代初我州全面启动计划免疫,麻疹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1980年-199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十万,1996年——2008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1.2/十万,2009年——2010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08/十万。

2.3.2.2 疫情控制效果 2008年11月份我州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生率大幅度下降,2009年共报告实验室确诊麻疹2例,年报告发病率为0.58/100万,从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份我州无麻疹病例报告。2009年比2008年减少272例,发病下降99.27%,两年发病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69.52,P<0.005)。

2009年麻疹发病率0.58/100万,与我州有麻疹疫情报告以来的1990年最低年发病率5.39/100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07,P<0.005)。

3 讨 论

2008年11月我州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2009年报告发病率为0.58/100万,达到先进发达地区和我国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充分说明2008年我州麻疹强化免疫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卫生部门积极努力、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对麻疹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在有效控制我州麻疹疫情发生、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我州今后有效控制麻疹探索出成功经验。

实施高质量麻疹强化免疫的关键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广泛的社会动员、细致的培训和充分的后勤保障;重点关注流动儿童,及时发现免疫空白人群,目标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接种时间选择在麻疹低发季节,且尽可能在15天内完成;保证>95%接种率是活动的前提目标;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全程督导和总结。

高质量的麻疹强化免疫是减少麻疹发病,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为消除麻疹,应采用综合性策略,对漏种儿童及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对流出儿童要利用儿童返乡机会,组织做好查漏补种,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

云南文山普者黑导游词 第5篇

各位游客,站在码头边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葱翠的孤峰、峰林和峰丛。事实上,普者黑景区的湖不止一个,孤峰也不止这些。在这里,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密集。据统计,普者黑景区里孤峰有三百余座,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而普者黑的“湖”是以普者黑湖、落水洞湖、仙人洞湖相连贯通长达21公里的水域。由于湖群主要受地下水补给,且四周无任何工业设施的污染,所以水色清爽、水质清纯。线条柔和圆润的孤峰与峰丛相间有致,与水体构成了绚丽的山水美景,山连山,水饶水,湖光山色浑为一体,姿态万千,真可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不愧有“云南小桂林”之誉。

所以,来到这山水胜景,若不乘船游览,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麽?船是彝家世代相传的独木小舟,宽不过三尺,仅容5人。驶入湖中,如离弦之箭,轻快如风。若逢盛夏初秋,可以停棹湖上对弈垂钓,好不畅快。好了,大家请随着我顺序上船。一起去领略普者黑的迷人风光吧~

荡舟湖中,我们的小船移步换景,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青翠的山峰不停的换着造型,大家是否想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感慨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低高低各不同,不识“普者”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啊~

云南文山普者黑导游词 第6篇

现在我们的小船驶入了宽阔的仙人湖中。顺湖而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放眼望去,数千亩湖面,荷叶团团、荷花处处,随风摇曳,娇媚无限。微风吹过,荷香四溢,正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随着小船前行,大家看,远处有一山峰三面环水,如一条青龙浮游于水面,这就是景区中的一大主要景观--青龙山了。山上苍翠绿荫,浑如“桃园胜境”。但是,更为吸引人的是山里有著名的月亮洞和火把洞两大溶洞景观。溶洞中,洞厅宽敞,景物迷人,钟乳石千姿百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力。事实上,普者黑的溶洞也是景区一绝。可以这样说,普者黑“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景区内共有具有观赏价值的大溶洞83个,可使大家流连忘返。除了我刚才所提到的月亮洞、火把洞外,现已开放的溶洞还有仙人洞、彩云洞、远望洞等。很快,我们的小舟到岸了,现在请大家离船上岸,随我一起登上青龙山,游览青山内外的别样洞天。

云南文山风景普者黑导游词 第7篇

普者黑的荷花共有普者黑红莲、普者黑白莲、普者黑小洒锦(白花镶红边)、普者黑大洒锦(红花、白花各一半)四种,其中以小洒锦最为珍贵。每年的6~9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满湖粉红色,洁白色的荷花把整个湖装点得格外的美丽。

据专家考证,生长在这里的小洒锦和大洒锦两种野生荷花除了武汉荷花研究所还有种植外,在世界上别的地方都已经灭绝了,这些荷花能在本地生存,就是这里资源的一大特色。

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而备受人们颂扬,其实不仅如此,它的全身都是宝,荷叶、莲子均可入药,莲藕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可加工成藕粉。

仙人洞村

前面这个村子叫仙人洞村,村子的后边有个洞,叫做仙人洞。传说很久以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所以说在洞、村、湖的前边都加上了仙人两个字。

我们右前方的这个村子就是仙人洞村,现已建成“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据考证,这里的撒尼人是在400多年前从石林逃婚至此的。据说当年的阿诗玛并没有死,而是被大水冲到了这里,从此她的后代就在这里世代生息繁衍,但是有一点必须向大家说明,我们这里的撒尼小姑娘不像石林的叫“阿诗玛”,而是叫“阿乃”,是因为当年的阿诗玛为了避免土司继续追赶她的后代,所以就把她的后代改为“阿乃”而不叫“阿诗玛”。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8篇

背带心的主体图案——青蛙

基于自然崇拜的宗教信仰,壮乡人以一种拟人化的称呼,将背带分成背带口、背带心、背带柱子、背带手(包括背带口袋)、背带屁股、背带尾巴六个部分,仿佛将它看成一个可以呼吸说话的生命体。

背带心位于背带的中间,起着包住孩子背部的作用。大面积的装饰图案都集中在背带心。背带心是背带的核心和主要部分。背带心为正方形,一般边长为35厘米。

大多数背带心上大量出现一种叫作“卷云纹”的纹样,也有人称其为“云雷纹”。这种纹饰是背带心的主要图案。巧的是,在文山出土的古代铜鼓上,也有同样的纹饰。关于这个纹饰的含义和起源,目前还存在争议。春秋战国时期,两千五百年前一件铜器上面出现两条蛇对着青蛙。如果把这个青蛙拿掉,是两条蛇交媾的图。所以可以断定壮族背带上的“卷云纹”是从青铜器上来的,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尊青铜樽上面的东西,这是壮族本地的东西。

背带心主体图案是一只青蛙(见图1),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青蛙和蛇。壮族先民有12个图腾,其中就有蛙和蛇。卷云纹其实就是图案化的“蛙蛇纹”。壮族祖先的图腾在两千五百年的岁月洗练中流传至今,祖先的观念依然织绣在背带和服饰上,成为壮族的无字史书。

青蛙图案的历史来源

早在铜鼓上就出现了青蛙的图形,民俗学家林河认为:“铜鼓上为什么有青蛙,因为在我们百越民族心中,青蛙一叫就有雨水来,雨水怎么来的,我们认为雷公下的,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青蛙和雷公是亲戚关系,雷公是它的舅舅,所以青蛙一叫雷公就下雨,我们稻田才有水。”[2](p14)壮族是“那”文化民族,“那”代表稻田的意思。稻作是壮族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现今的壮族社会中,也随处可以看到崇拜青蛙的痕迹。因而,壮族崇拜青蛙便是自然的事情,于是,青蛙也同样出现在背带上,作为崇拜的对象。

青蛙崇拜的意义

在广西宁明左江支流的花山壁画上有一种图像,有人说是青蛙,也有人说是模仿青蛙动作的人。说法纷纭,莫衷一是。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个图形跟青蛙崇拜有很大的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教授郑超雄认为:第一种是蛙舞,每一个动作都是青蛙跳的那个动作。那么青蛙的动作干什么?它是求繁衍。我们不是说“巫术交感律”吗?青蛙生的蛙仔是最多的,人也希望生育能多一些,人丁兴旺,追求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一两百公里河面的两岸有两千多个符号,所有的人,都做蛙的动作。[2](p204)

再从文山岩画上看,青蛙舞或者蛙人舞的图形也反复出现。这样的姿势好像在跳舞,又好像在举起双手向上天膜拜。文山麻栗坡县东面,有一幅巨大的岩画,壮族称之为“岜亮”,意思是绘有红色岩画的山,当地人称为“大王岩”。大王岩画(见图2)跟广西左江的壁画是一致的,都是红色的,统一用红色画出来,而且是统一的蛙舞形象。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大王岩画。“大王”像左上方的一幅图像,姿势是分腿站立,双臂斜举向上,头上似乎有某种装饰物,专家认为是一位孕妇的正面像。这个人像的最大特征是腰腹部向两侧鼓出,显然是在表现一位孕妇。更为有趣的是,岩画创作者还怕别人看不懂,特别在紧贴这幅画图像的左边,画了一个空心椭圆状物,明示人们这是孕妇肚子的特写。大王岩的女性孕像表示,当时的越人崇拜生殖繁衍,信奉生命是从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所以大王岩画跟广西左江壁画中的青蛙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祭青蛙,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背带上的“蛙蛇纹”同岩画上的青蛙舞或蛙人舞以及当今壮族地区的唱青蛙歌、跳青蛙舞一样,都包含青蛙崇拜的含义。

青蛙崇拜除了有祈求繁衍之说,也有祈雨的说法,这一点上文中民俗学家林河已有陈述。古代生产力低下,田间耕作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从这点看,青蛙崇拜的第二层意义是祈雨,是讲得通的。

背带中“乾坤孕蛙图”的内涵

那背带上“蛙蛇纹”的内涵是什么呢?同岩画上的相同么?

民俗学者王明富说:“我1984年到2006年拍了很多壮锦背带图案。在图案上有个特别的符号,这个符号我一直破译不了。很多人在问我这个符号代表什么内容。后来有一天回来家看我母亲的时候,我母亲还在绣这个图案。我问我母亲这个图案是什么含义,她说其中一个是男性,喊“度博”,有一个代表女性,喊“度咪”,就是男女两者结合,公母结合。这个图案我认为是,男女公母,阴阳合道化生万物的一种构思。”(见图3)郑超雄说:“你要总体地来看是青蛙,头在这里,一个肥胖的青蛙,怀孕的青蛙,这个是背带,那么怀孕的青蛙最有生命力,拿来背小孩,这个小孩肯定是健康的。”中国铜鼓研究会会长蒋廷瑜说:“因为这青蛙它是代表了繁衍后代,祈求丰收的一种观念。因为青蛙它是多子的。上面两个青蛙叠在一起。一般来说下面的是母的,上面的是公的。就是它产卵时的一种表现。”[2](p206)

因此云南省壮学会副会长何正延把背带上的“蛙蛇纹”叫作“乾坤孕蛙图”。“乾坤孕蛙图”是壮族生殖崇拜和传统公母观的体现,也是壮锦一个独特高超的艺术创造。根据在灵山型铜鼓面上的青蛙造型,一只小而轻的公青蛙在上面,一只大而重的母青蛙在下面,其形态正在交配。背带上的公母青蛙也正是如此。可见壮族崇拜青蛙,也将青蛙按公母观分为公母。壮族《分公母》摩经讲,布洛朵讲万物过秤称,重的下沉为“乜”(母),轻的上浮为“博”(公)。[3](p126)因而壮族祖先将公母青蛙绣在背带上,一是祈求繁衍生殖,二是将公母青蛙作为图腾崇拜,三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壮族这种在背带上绣有公母青蛙的做法一直流传至今。

总结

在壮族文化里,青蛙在古今的艺术造型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在背带上,可以说青蛙是壮族的图腾。壮族共有12个图腾,代表着壮族古代的12个大部落。12个图腾既是氏族的保护神,又是氏族的生殖神,其中青蛙在壮族心目中尤具有崇高地位。壮族具有青蛙崇拜的思想,在文山壮族背带中有着明确的具体表现。背带心上怀孕的青蛙可以保护小孩的健康,象征着小孩旺盛持久的生命力,也寓意着壮族后代昌盛繁衍,民族丰收安康。

参考文献

[1]宋兆麟,高可.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戴光禄.丽哉勐僚[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

三下乡活动云南文山 第9篇

科学普及低碳新生活

开幕式结束后,活动主办方在沧江园广场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广场科普活动。“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进低碳生活”、“防治动物疫病,保障人体健康”、“依法禁毒,构建和谐”等内容的科普知识专版展出吸引了诸多市民和学生的驻足观看;来自云南省内的医疗专家也在广场上进行义诊活动,免费为市民测血糖、量血压,前来问诊的市民排起了长队;临沧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出动科普大篷车,在现场设置科普展板、科普展品,发放科普资料。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多种,计1万余份,展出展板426块,参加活动群众5000余人,义诊530人次。

与此同时,2011年“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首场专题讲座在临翔区会议中心举行,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院长陈路以《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推动低碳经济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精彩讲座。

陈路教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从绿色低碳经济的现实基础、绿色低碳经济与人民生活、绿色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等四方面,讲解了绿色低碳经济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和绿色的产业化;目标是构建符合节约、绿色、低碳要求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农业技术专题培训为群众增收上保险

活动期间,参加活动的专家们分赴临沧市临翔、凤庆、云县、沧源、双江等县(区),开展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为当地的群众答疑解惑。

在沧源县,西南林学院副教授王春连为11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题为《竹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专题讲座。王春连从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竹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竹产业发展发展趋势等6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为沧源县领导干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竹子产业理论课。目前,正是沧源县竹子种植管护季节,讲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沧源县竹子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意见。

在临翔区马台乡,云南省农科院徐云研究员徐云为全乡200余名乡村干部及烤烟种植户作了《烟叶病虫害预防与防治》的专题培训,对烤烟栽培及生产过程中6个时期的主要病虫害识别、流行条件、发病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培训。马台乡属新烟区,群众缺乏烤烟病虫害预防与防治技术,专家的现场培训无疑是“雪中送炭”,为种烟农户提供了防治技术保障,为群众增收添加了一层保险。

在凤庆县,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罗坤教授为当地的干部职工作了《科学种桑养蚕》专题讲座。罗教授从云南发展蚕桑产业的机遇、现状、凤庆如何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入手,对如何做好种桑养蚕规划、如何采取保障措施、如何选择地块、如何提高科技含量等全面进行讲解。凤庆县郭大寨乡邦贵村的副支书王兴伟听完讲座后说:“我们村共有桑园870亩,有14个村民小组280种桑,今年春季实现养蚕收入7.8万元,种桑养蚕给农民鼓起了钱袋子。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们将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种桑养蚕的农户,加大对桑农的培训力度,采取措施,不断改进种桑养蚕技术,提高产出率,让乡亲们能够得到更多实惠。”

在双江县,云南省林业规划所副总工程师张嘉宾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师刘发万在县政府礼堂和勐勐镇两个会场分别为311名干部群众培训授课。在勐勐镇会场,刘发万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为103名双江坝区的菜农举办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专题讲座。结合双江坝区的土壤、水分、气候等自然优势,刘发万向参会干部群众讲授了芦笋的育苗、定植、幼株期及成株期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技术。沙河乡允俸村忙孝一组村民俸贵明听完讲座后说:“以前我们只认准种植洋芋,感觉每亩收获五六千元就满足了,今天听了讲座,让我耳目一新,依靠科技种植,每亩收入可以翻10倍,今后我们村应该引进芦笋来种植。”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学生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是本次活动关注的重点,来自云南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心理学会的心理专家们同时来到学校、医院,开展心理健康、青少年科技创新等内容的专题培训和讲座。

云南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叶存春为云县一中高二年级230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叶存春教授从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达到心理健康等方面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整个讲座将案例融于心理学知识当中,纠正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种种误解,突出了当前高中生的心理现狀、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等问题,要求学生学会“自我了解,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适度的行为反应;学会理解和谅解,学会尊重别人”,做一个阳光的高中生。

云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陶云为临沧师专的500多名师生带去了题为《跨越人生的激情》的心里讲座。陶云教授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式的讲座引起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大学生活意味着什么?面对困惑怎么办?有没有就业压力?有多少人谈过恋爱的请举手?一连串的问题得到学生热烈反应。陶云教授接着从心理影响的能力、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等方面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陶云教授引导大学生不但要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知识,还要学会思想,建立起人生的高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创新。面对纠结和困惑,要学会做心理调适,要多做“有氧运动”,自我调节,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陶云教授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是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云南省科协为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以为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展示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和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作用为目的,积极搭建科技专家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此次“科技下乡”活动,倡导大众树立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推动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云南省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编辑:毛剑锋 周)

上一篇:读孟子的心得字下一篇:周一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