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2024-06-05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精选8篇)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1篇

创新工作思路

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经济工作来讲,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选择;对群团工作来讲,是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内涵和质量的必然要求。这对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近几年山东潍坊市妇联把组织妇女创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着力抓好三个创新,积极引领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抓创新。在全市妇联系统组织开展了“紧扣主题主线、巾帼争当标兵”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广泛征求妇女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办法,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妇联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引领妇女创业就业上。各级妇联发挥“联”字优势,借机、借力、借势、借智,联合政府部门,协调有关机构,整合有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把组织妇女参与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助推妇女创业发展。

二是在教育培训上抓创新。市妇联把激发妇女内在动力、提高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来抓,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突出农村一线妇女劳力、女性创业者和女大学生三大群体,重点培 训实用技术、宏观政策、企业管理和现代农业知识,特别是扶持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通过高端培训、学习考察、企业点评、依托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增强大局意识,转变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女创业者做大做强企业的能力。引导女企业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向低碳经济、现代服务、高端和新兴等行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建品牌。近年来,市县两级妇联举办培训班613期,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l.22万名,培训妇女劳动力总量达ll0万人,90%以上的农村妇女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帮助8.43万名妇女创业就业,23.5万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

三是在示范引导上抓创新。坚持“做给妇女看、带着妇女干”的示范、引导和牵动方式,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市场、龙头企业,积极创建“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和妇字号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市有标兵、县有精品、村有样板的种养加示范网络,示范引导妇女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培植壮大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增强妇女抵御市场风险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市建成妇女合作经济组织1306个,巾帼科技指导队6165支。同时注重宣传引导,先后召开全市妇女创业 就业动员大会、助推大会、现场推进会和创业女性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进行广泛动员、全面部署、集中推进,在全市营造了妇女“创业立业光荣、加快发展有为”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强化三项措施,切实推动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协调政策资金扶持妇女创业。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财政部、人保部、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把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方协调,积极运作。截至目前,已为全市l280名妇女申请贴息贷款,发放贷款8818万多元。另外,市妇联先后两次与市农信社、潍坊银行、市邮政储蓄银行、谊达担保公司联合出台信贷担保助推政策,有效破解了妇女创业资金难问题。今年,市妇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全市l06个镇、社区、企业和单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又联合市8家金融单位出台《关于深化巾帼创业信贷担保助推行动的实施意见》,妇女贷款享受最低利率和担保费下调50%的最大优惠。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共协调发放贷款3.6亿元,仅潍坊银行发放“巾帼之约”授信额度就达7580万元,帮助妇女新上项目704个。“信贷担保”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妇女创业的“启动器”、企业转型发展的“润滑剂”。

二是打造绿色通道助推妇女创业。市妇联将今年定为 “服务企业发展年”,把深化妇女创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信贷担保”工作的督查落实力度。大力发扬“一线 工作”法,联合市金融办及五家银行和两家担保公司,定期深入县市区、企业召开调度会、银企对接会,现场解决困难,破解资金难题。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认真做好贷前项目筛选、贷中担保服务、贷后跟踪回访等工作,突出妇联信誉,开通“巾帼创业直通车”,实行“个人贷款申请一妇联登记审核--银行和担保公司考察一发放贷款”一条龙服务,实现银行放贷和妇女创业“大提速”,确保每笔贷款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协调项目岗位帮助妇女就业。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引导女企业家和龙头企业,将加工企业和车间建到镇(街道)和社区,引导农村妇女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仅女性创业者在镇街设立的企业就达3700家,吸纳妇女劳力7万多人,形成了一大批“庭院工厂”、“炕头车间”,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市县两级妇联还建立了妇女创业项目库,开展项目洽谈活动,向社会推介妇女创业项目409个。各级妇联联合人社部门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妇女就业促进月”活动,举办了27场庆“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妇女创业项目展示和女大学生专场招聘洽谈会,16200多名妇女找到了新岗位。依托市县两级“大姐”品牌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组织培训月嫂及家政服务员,将妇女就业空间向家庭领域不断拓展。

三、协调社会资源,有效支撑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发挥巾帼创业基地和创业导师队伍的作用。利用见习基地特星集团旗舰店落户潍坊的有利条件,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培植了全国及省市级巾帼创业培训、见习、示范基地139个,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省级巾帼创业培训基地——潍坊火鸡科普示范基地,培训妇女l.6万人,扶持带动养殖户4909家,在全国建立42家分基地,带动l0万妇女走上致富路。发挥巾帼创业导师队伍的作用,组织他们与创业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增强帮扶实效。组织创业导师进高校、进社区、进村镇,举办“巾帼创业大讲堂”61场,l万多名妇女直接受益。通过开展宣讲活动,传授创业经验,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创业就业观念,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业活力。

二是发挥各级女企业家联谊组织和妇女劳动力转移机构作用。组织女性创业者先后到江浙沪、北京、宁夏、内蒙 古、台湾等地区学习,到清华、北大举办企业管理高端培训,帮助女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会员企业到陕西、山西、云南、广西、黑龙江等地招工洽谈,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妇女发展合作论坛、乌洽会、鲁台会等,举办妇联系统民营经济发展现场点评会,参观“三区”发展大势,帮助女企业家开拓眼界、提高境界、做大企业。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妇女劳动力转移机构,推广高密市妇联“企业+加工点+农户”的妇女劳力转移模式,做到 跨区务工外输一批、龙头大户吸纳一批、鼓励创业安臵一批、加强协调引进一批,着力构建劳动力转移的“立交桥”,促进了妇女非农产业收入。

三是发挥各级妇女创业就业协调组织的督查考核作用。潍坊市成立了市委分管领导挂帅,市妇联、人社局、中小企业局、有关金融担保机构等组成的妇女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妇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妇女创业就业问题。县、镇、村也成立相应机构,各级将妇女创业就业作为考核的重要分值,与全市创业就业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同落实、同考核,在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妇女创业就业良好氛围。结合部门职能,把成员单位职责进行量化,建立制度,定期督查,确保各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妇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妇联主席亲自抓,责任部室和责任人具体抓,并注重培养宣传树立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2010年以来,全市选树365名妇女创业先进典型,带动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在全市形成了“人人有技能、家家有产业、庭院变工厂、客厅变车间、人人挣大钱”的妇女创业就业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 山东省潍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责任编辑王秀英)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2篇

根据《宿豫区创业文化建设纲要(2006-2010)》安排,2009宿豫创业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和区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围绕以“抓项目、争创业、促发展”为主题,着力抓好“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更大程度“出成果、出典型、出影响”,使创业文化惠民作用更加明显,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对外影响更加广泛。

一、紧扣“抓项目、争创业、促发展”主题,推进创业文化向纵深发展

1.全面开展“创业文化进乡村”活动。以开展“四送四进”工程为抓手,搭建创业文化的基础平台。一是送政策进心坎,实施政策帮扶工程。加大国家、省、市、区鼓励支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贯彻力度。让“抓项目、争创业、促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家喻户晓。对各个不同层面的创业者根据需要给与相应资金帮扶。二是送技能进岗位,实施创业培训工程。年内各乡镇要依托乡镇文化站,创办以“六有”(有场所、有经费、有计划、有师资、有内容、有制度)为特征的“农民创业学校”,定期开设“创业课堂”,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三是送项目进田园,实施项目下乡工程。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和涉农涉企部门为帮扶乡村、农户编制推介创业致富项目,发展“三来一加”专业村,吸引工商企业下乡进村,创建一批乡镇产业园、农业产业园,推动合资合作创业。上半年全区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创业示范园”。整合农村创业项目资源,将零散的创业项目向“乡镇创业示范园” 集结。四是送服务进农家,实施环境优化工程。整合乡镇劳保所、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工贸服务中心等人财物资源,2009年

上半年每个乡镇都要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组建两支队伍,即:组建由农技、成人校负责人和农民经纪人等参加的创业辅导员队伍,专门负责农民创业者的创业咨询和服务;组建由工商、劳保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创业帮办员队伍,开辟服务创业“绿色通道”。

2.全面开展“创业文化进社区”活动。年内在各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创业指导站,为辖区内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以及有创业意向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加大“创业示范街”、“示范店”等创建力度,年内各乡镇都要创建成创业示范一条街、创业示范店50家。

3.全面开展“创业文化进企业”活动。面向全区各类创业型企业,开展负责人、管理层、普通职工分层培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决策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员工素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研讨会、媒体巡礼、成果展示等形式,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让创业文化渗透成企业文化的核心精髓。

4.全面深化“创业文化普及校园”活动。区教育局要以《宿迁创业文化读本》作为专用教材,把创业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素质教育考评体系。举办“创业文化进校园”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主题教育。

5.以开展“文明诚信户标兵”评选活动为抓手,推动百姓创家业。依托区文明办、金融办、民丰银行联合开展此项活动,为全区农户授信15万户,覆盖率达70﹪,发放贷款35亿元。评出“文明诚信户”3万户,“文明诚信户标兵”2000户,并予以表彰。倡导诚信创业,推动百姓创家业进程。

二、加强创业文化内涵建设,巩固提高创业文化影响力

6.全面建立区乡村三级创业网络建设,形成局域网。2009年各乡镇都要建立创业文化网。依托组织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及劳保局各乡镇劳动力就业网络,建设区乡村联动创业文化网络,进一步沟通各类创业信息和创业需求。

7.加强媒体推介。对区内媒体的创业类栏目进行整合,着力打造“创业讲坛”、“创业故事汇”、“创业咨询台”等品牌栏目,组织专家、学者,创业典型等在区电视台重点时段开播创业课堂,每月一期。激励和引导广大干群创业。精心策划好全区2009年创业培训月、创业指导服务周、积极参与市第四届创业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高参与率,扩张影响力,持续不断地掀起创业文化建设新高潮。

8.加强创业文化应用性理论研究。区社科联今年要建立创业文化研究会,结合宿豫创业文化建设和全民创业实践,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有针对性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宿豫创业文化理论成果,切实推动成果转化工作。

9.加大创业文化文艺原创作品的创作。调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性,集中力量,以创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组织创作,重点内容在地方小品、小戏等上求突破。

三、实施全民创业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全民创业素质

10.全面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依托职教园区,充分利用创业技能培训一条街,培育创业培训机构达 5家以上,培养创业培训经纪人达 30人以上,创业技能培训3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

11.加强党员干部“双带”培训。协调区委组织部通过开展“双学双创”活动,使每名基层党员干部都能掌握1—2项创业技能,更好地带动、带领百姓创业。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进校学习,加快培养一批引领宿豫发展、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家。

12.加强农业创业规范化培训。年内,区、乡镇建立创业辅导师资库,成立区、乡镇创业辅导专家讲师团;组建 “土专家”、“田秀才”讲师团,开展高效农业技能传帮带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为想创业、能创业的群众提供项目技术培训。

13.加强返乡人员创业培训。劳保部门对返乡人员进行全员登记,分门别类进行全员创业培训或开动“培训大篷车”,送培训到农家。鼓励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对已积累一定资金、有技术、通门路、善经营、会管理的在外务工人员,主动登门做工作,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

14.全面开展中小企业进规模“拉网式” 培训。对2009年全区所有纳入进规模计划的中小企业进行“拉网式”培训。规范完善“培训券”制度,全年完成各类创业培训6000人以上。

15.全面推进“企业帮村创业”活动。动员现有企业将企业的附属产品、延伸产品和需分散加工的产品放在乡村加工生产,带动乡村“三来一加”工业发展。在企业带动创业上,全区50个企业帮助50个村创办 “三来一加”工业项目。

四、加强创业文化机制体系建设,促进创业文化长效发展

16.健全创业文化促进机制。科学设置创业文化建设考核内容,项目化、数字化考核办法,推动各乡镇各部门将创业文化建设纳入正常工作体系。完善提升现有创业文化建设促进机构功能,探索建立覆盖面更广、服务性更强、推动力更大的创业文化建设和全民创业促进机构。

17.加强创业文化平台建设。加大对“宿豫创业文化网”的建设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功能更强、影响更广的政策类和商务类网站。加强创业示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功能效应。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3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措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构建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相应的示范基地,培育为创业服务的机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机,高职院校肩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并不意味着提高技能等级,或者向本科教育看齐,而应着力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故而有学者将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或者“高技能创新人才”[1]。从社会对人才需求角度看,要求现代人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具有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具备把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应该具备让知识、技能在社会这个大市场上流转的能力,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引领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开展呢?

一、改革已有的教学模式

(一)改革教育模式

从教育模式的内涵看:在一定的时期,人们只能无限地接近教育真理,而做不到穷尽教育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以后,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新的教育规律。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时期,只有素质教育才是决定生活水平、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今天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期,需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第一条是保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点和创业情景教学相结合;第二条是培养一支“懂创新、会创业、能指导”的实战型导师队伍[2],教师走出校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投身社会,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感悟和领会,总结并建立创新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标准,有了这样的导师,在真实的情境体验、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才可能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常态化和水平[3],建立使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的长效机制,也将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必要条件。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效性,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变化,人才由知识型、素质型发展到创新型,对应的培养目标应该由知识丰富的人才到能做事的高素质的人才,现在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急需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思维活跃、具有奇思妙想、敢于尝试、胆大心细、能跨行业专业的合作,人才能力的内涵相对以往扩大了许多。培养过程有多种方式的结合,配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已广泛的嵌入了实际应用的情景,使得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还是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实训基地的教学比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能加深记忆,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以及教育管理机构应该搭建合适的平台、创造交流学习机会,学生在相对宽泛或者说与社会接轨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其适应社会和创新社会的能力自然增强了。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一)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及创新创业课程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例如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于2016年招生计划名称改为工业分析技术,化工类高职院校本专业原来设置的课程为:专业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物定量分析、工业分析、分析仪器的维护与维修、实验室组织与管理。基础课包括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基础、环境保护等理工类课程,还有部分人文社会的基础课程。在改革以后重视知识的应用,增设了化工产品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精细化工产品分析,并且加强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与考核,使学生在实习和设计环节能将以往学习的知识贯穿其中,学以致用,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

尽量将教学场所放到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生产场所和客户相连接。实习环节学生在企业接受实习锻炼,不但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能感受职场氛围;校内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分析检测中心,检测中心按照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运作,毕业班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刚入职的企业员工的工作,领悟质量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对分析测试的规范要求,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创新创造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针对性的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开设创业心理与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执着、坚持,不轻言放弃;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使创业者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具有合作精神和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拥有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抱负。创新创业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在开设了一定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更要聘请企业专家导师进校园,以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亲身体会,感染学生、鼓动学生,将更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二)参与课外创新创业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竞赛的准备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从申报书的撰写开始,学生和老师就必须考虑项目的选取,根据平时教学时所教授的知识,或者是老师在科研工作中带领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来选取适合创新创业竞赛的内容,要获得项目批准或资助,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符合当地经济建设范围,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预期经济效益,通过申报过程学生了解了创业项目开展的主要步骤,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体会到一个项目成功申报需要用心到什么程度。

积极参加校中厂的建设,校园内开办工厂、商店、公司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这些机构的建设或运营活动,有的机构是模拟的,也有一些机构是真实的;学生参与其中是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积极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老师在校申请的横向和纵向课题,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是潜在的创业目标,学生参与研究,其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对经济发展或行业发展或职业发展很有帮助,捕捉信息的敏锐度和对事物发展的判断能力也将增强,由此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要经过高强度的训练,要经过层层筛选,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能承受超强的压力,当然还要有强健的身体,经历过技能大赛过程,不论是否取得理想成绩,人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心智将会成熟很多,观察分析事物的境界也会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正是创新创业所需要具备的。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了,但还不成熟,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走出一条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相契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余露,周盈.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才智.2015(11).

[2]王李珺.基于创新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思路

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校企共育卓越园林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G648.4

一、研究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之一。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组织管理水平、专业知识的转化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也能促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性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摈弃,应着眼现有的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思维、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通过校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及与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等措施,实现创新创业的培养。黄林楠,丁 莉指出:创新是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是利用各种资源,洞察商业机会,形成创业产品,创业和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1]。周志成,周华丽指出创业教育是利用学校、社会、政府三方的资源,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激发创造天性,具备创业技能的素质教育[2]。尚大军则指出创新创业的教育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3]。刘畅强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包含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创精神和质疑能力、开拓精神和专业应用能力[4]。孙畅指出了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和应对不确定环境并构建了创业课程体系。刘明、王渤、王杏周[5],文丰安[6],陈航[7]等人均包含着对创新创业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现实困难

地方性高校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成为企业的共识。在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形式下,地方性高校要融入行业、企业的发展,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但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面临诸多困难。

(一)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创新創业的培养

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按照学校统一的固定模式,包含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目标和定位均围绕培养以专业技能和专业应用为中心,课程体系包含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实践固定模式。学时学分有着一定的控制。这种突出了对专业知识认知过程的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面对专业人才竞争激励,面对着省属及重点高校的人才优势,面对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全面化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改变固有

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创新创业实践难以满足实现培养目的

地方性高校由于条件和资源有限,学生的创新创业主要分为二种模式,一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围绕自己创业内容,通过搜集创业知识、市场调查、咨询专业教师、接受短期创业培训等措施实施创新创业。二是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创业项目与企业开展合作。这两种模式实践具有片段化、零散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拓展不具有长效性和系统性,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实现创业梦想影响不大。

(三)地方性高校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创新创业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地方性高校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引进具有具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教师创新和创业技能和经验较为缺乏,从事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更是缺指可数,这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影响较大。

(四)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结合度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和企业相结合,才使得其教育内容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智力成果的转化才容易被市场接受。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所占内容较多,学生的实践依托于兴趣和教师的带领,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难以提升。其次,地方性企业多属于小型企业,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意愿不强,另一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重点院校的教师,使得地方性企业参与学校创新创业发展数量不多。

四、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建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块化教育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根据学生在学习階段的不同需求,围绕创新创业的意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开展由浅入深,由泛到精的教育。为此,创新创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市场、行业能力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针对性。

(二)充分利用校内创业园的条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高校要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获得最大的效果,须按照专业内容与市场需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在创业园中建设有开展创新创业的设备和实践基地,并引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学校要给予企业较为优厚的条件,积极引入企业入驻校内创业园。作为学生来说,要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多与企业开展沟通,将专业知识及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化内容相结合(表1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三)实施“双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单枪匹马进行项目的实施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把一些兴趣相近或是创业内容相近的同学组织在一起,每一组分工明确,且组内进行相互讨论,能够集大家的思维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的效果会明显好些。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来说,要积极的引进企业人员,增加双师型队伍的比例,要形成一个指导团队。团队协作对于分析和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及创新创业政策

对于高校来说,要设置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团队创业,依据创新创业的内容及规模设置不同等级的创新创业基金,满足学生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另外,积极的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将学生的项目进行积极的推广,寻求他们的支持。对于创新创业的老师和学生要加大政策的鼓励和引导,给予经济及其它方面的优厚条件,激发学生及老师的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2]周志成,周华丽.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理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20):40-42

[3]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

[4]刘畅.基于创造性学力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5(4):247-251

[5]孙畅.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47-250

[6]刘明,王渤,王杏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多层次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80-81

[7]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1,35(5):12-14

[8]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72-73

作者简介: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5篇

2011年创业街店一店分两店及优秀的员工调往其他区域,骨干员工由原来的11人到现在的4人,今年的工作思路主要已培养核心骨干、扩大创业街店在关内的市场份额、开拓藏龙岛片区经营点、理清人员架构,制作新老员工培训教案,2011年关山创业街店工作思路及业绩计划。细则如下:

一.培养核心骨干

核心骨干的培养,包括业务员序列和基层管理者序列。

a.业务员

2010年创业街店共来了四批新员工,只留下宋升虎一名;从其他区域调往本店3名老员工,其中一名离职。分析原因有:对行业信心不足、自我信心不够、心态比较浮躁、家庭等一些因素。我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新员工过于谦让(怕流失)、关心力度不够、店内培训不够持久、执行力不够。在2011年对新员工强硬点、严格一点。在年末骨干业务员保持5-6人,店内人数保持10人左右。

b.基层管理者

本行业属于一个创业门槛相对比较低的行业。

有适当的资本金,掌握房地产专业知识、售后流程,就具备创业的条件。在基层管理者选人上标准:公司的忠诚度、个人魅力(人品)、专业技能、能持久的工作(女孩子25岁以上减弱培养力度)

已现行的人员(庙山和关山)可以培养的人员:汤明、许洪宁、杜胜军。

汤明 已具备基层管理者,也需要一些改进:自我约束、精力多放在工作上

许洪宁 经过去年一年的磨练,对公司的忠诚度、人品,能持久的工作有很大的改变

需要在个人性格要重大改变(上进心、魄力、外向、社交能力),专业技能可以培养

杜胜军 是一个比较踏实勤干的,是一名优秀的骨干人员

新员工一般走上基层管理者位置,大概需要一年以上的磨练和锻炼

今年的基层管理者培养在1-2名

二.扩大创业街店在关内的市场份额

1.关内市场一直没有做起来,主要原因在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已下几方面

c.对关内片区的市场重视不够,没有起到头的作用

d.自身能力不足(缺自信、怯场、忘性大、没有用心工作-虽然平时表现比较忙碌、不够果断、过于软弱)

e.执行力不够

制定很多方案,都因没有严格执行下来,很多都做了无用功。个人威信有所下降

f.处事不够公平

制度的执行不够彻底(有时睁只眼闭只眼)

g.办事不分主次

处理事情条理不够清晰,不分主次。经常忙起来很忙,闲下来不知道却做什么。

不知如何运用授权,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h.不能及时了解下属员工的心态及激发员工的工作状态

每个房地产营销人员顶着巨大压力。在业务员在短时间段内不能够完成相应的业绩时,此时心态开始浮躁起来,打起退缩的念头。此时是比较危险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有效的办法,让其心态调节过来。去年魏天林、胡强、雷鸣、曹靖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离开的。

对激发员工心态,现在只有以身作则和私下面谈两种方式。特别是女孩子不知道是如何来应对。

关山创业街店在公司的总体发展布局起咽喉作用,在此位置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才能够讲区域优势发挥起来。公司在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店长的人选时,我可以下来.做一线业务员,让其领导创业街店,发挥资源优势。

扩大关内市场份额从以下方面改进:

a.以身作则,从关内市场做起,其带头作用

b.发挥余国辉和李波踏实、肯干、勤奋的作用,影响着其他员工

充分发挥汤明做业绩能力,起标杆的作用,激发其他员工前进的动力

c.已新员工为突破口,储备大量房源和购房客户

d.加强员工店内接待的能力,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

e.驯化新员工工作作风准(激情、活力、目的性强、纪律性强—听话照做),让新员工工作作风引导着老员工(散漫,无目标、无纪律性)

f.保持店内员工的人数稳定,工作计划《2011年关山创业街店工作思路及业绩计划》。增加多渠道的人员招聘(网络发布、门前招贴、员工的推荐)

g.培养个人独立签单能力

三.开拓藏龙岛片区经营点

1.背景

去年众多大型公司迁往藏龙岛片区,购房者数量大增,引导藏龙岛片区大涨。

具体公司迁往藏龙岛片区如下:

a.武重

单位迁移和中北路拆迁。6000户需要购房者,单位只分配3000户,现在公司上下班公车接送,逐步3年内取消公车接送。近3000户员工需要就近置业购房

b.富士康

从深圳调往2万员工入住,其中基层管理人员和回乡就业的老员工置业的人数应该有1000人左右

c.烽火科技、邮科院、武钢在藏龙岛投资200亿修建厂房,将来加大此处购房者

数量

2.房地产政策及区域价格优势

a.武汉市中心城区实施限购新建商品房,藏龙岛片区属于限购外。增加此处购房选择空间

b.较三环线区域以内6000-7000元/㎡的房价,藏龙岛片区均价4000元/㎡还是比较便宜。适合众多首次置业的购房者

c.区域配套逐步完善

规划在佛祖岭大型还建社区旁,修建人民医院附属医院。

再加上中百仓储成熟运行,经济学院、传媒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铁路学院的日益壮大,加快此处的区域优势。

3.同行业竞争对手的重视

藏龙岛片区由2010年年初的一个小中介,到现在的5带门面的中介,大部分中介在6月份后开店,到8月份开始全面盈利,其中一个店在2010年12月份过户达十多个单子(华工镜湖园的门卫师傅消息)

4.综上所述,藏龙岛片区者一两年很大发展潜力的区域。

待2011年中旬(7-9月份)庙山和关山人员数量稳定达15人左右和一名能达到基层管理人员能力的员工,在藏龙岛万豪水岸枫林附近开设面店.四.理清人员架构,制作新老员工培训教案

梳理新老员工的架构,制作新、老员工不同的培训教案(ppT格式)。

1.新员工培训教案

a.强化训练基本房地产专业知识:

房地产专业术语的理解;

过户税费、贷款金额的计算;

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的系统学习;

客户常用问题解答(已经制作好)

b.以中介胜经为依托,制定回报议价课程

c.创业街店内制度的强化

2.老员工培训教案

a.售后事宜须知(售后流程进度表)

b.售后流程的强化训练(房产评估、银行面签,房产过户、土地过户、水电交接、物业交接)

c.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合同签订时的基调掌握、签订合同注意事项

五.业绩计划

创业街店2010财年截止到2月份业绩近45万,已11个月来核算,均月业绩4.1万元。以此为基数、房地产新政为辅,制定2011财年年业绩60万。细则如下:

第一季度: 4月 4万 5月 5万 6月 5 万 计:14万

第二季度: 7月 5万 8 月 5.5万 9 月 5.5万 计:16万

第三季度: 10月 5万 11月 6万 12月 7 万 计:18万

第四季度 1月 4.5万 2 月 3.5万 3月 4万 计:12万

总计:60万

六.对老大的建议

1.市场敏锐的判断力

2010年公司的发展,基本上是停止不前,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应该可以有大步的发展,就光谷这块至少可以在藏龙岛和庙山(庙山有我的因素没有及时的独立出去)开设门店,即可优先占领区域市场,也可以稳定优秀员工晋升的空间。

快速的扩张可能带来公司管理成本过高、核心员工的能力提升自己创业的可能。

可以理顺管理架构,区域分售前和售后两个部分:售前人员只负责售前,不参与售后工作;售后人员独立负责售后所有事宜

2.健全的双向沟通渠道

公司一直倡导民主集中制,但很少有员工主动对上提出有效建议(虽然公司领导层一直倡导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沟通)往上建议不能够及时回应或否决很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3.扩大管理层的权限

a.店长的权限

b.区域总监权限

在行政、财务都有适当的独立权。

行政:人员的招聘及流动、区域内的开设新店面和关闭店面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6篇

2016年,计财部决心在公司班子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力求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创优服务质量,在转型升级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

一、创新预算管理,确保目标完成

根据股份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一是将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分解到各经营部门,改变以往只下达经营收入指标,重收入、轻利润的现状;二是按不同的业务类型制定不同的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及毛利率,将业务收入与利润紧密挂钩;三是对非经营部门制定可控成本费用指标,并建立与其开展的业务项目相匹配的非可控成本费用指标;四是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可控费用采取定额包干的方式,如通讯费、办公费、招待费、车辆费用定额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全员的节约意识。同时,对不可控费用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将与经营收入相关联的费用,按收入完成进度审批,与业务项目相关联的费用,按项目完工进度审批;五是对经营部门实行收入、利润预算指标考核制度,对非经营部门实际可控成本费用预算指标考核制度。通过预算管理,将公司的每项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落实到各责任部门,通过预算考核这一有效手段,使每项经营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财务核算,做好税务筹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准则》及股份公司及公司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并为公司领导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一是根据公司业务特点、管理要求和会计业务实际,创新会计核算体系,规范组织会计核算;二是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公信力;三是按照财税„2014‟84号及85号文件精神,科学合理做好2016年基本收视费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免税备案工作,为公司节约资金与成本,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

三、创新投资管理,加强内控内审

2016年,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拉动市场,一是会同技术部门将投资预算按投资项目及部门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归口管理;二是将各区域的网络改造与建设及终端投资,严格与区域经营收入增长率挂钩;三是建立户均投资控制标准,缩短投资回收期,确保投资时效;四是参与集团项目的投资评估,规避投资风险。通过投资预算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四、创新资金管理,发挥杠杆作用

我们将按照股份公司资金统一管理的要求,一是对经营部门严格按照经营收入完成进度审批资金使用额度;二是按照公司总体经营收入完成进度,控制总体费用使用额度,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三是对投资项目严格按照完工进度审批资金;四是加强借支管理,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资金管理,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

五、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业务能力

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不断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这对我们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一是将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专业判断能力,正确处理好财务管理原则性和财务服务灵活性的关系;二是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围绕经营目标,为公司各部门做好服务支撑工作;四是适时开展财务分析,为公司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永葆活力;只有坚持创优,才能保持一流。2016年,计财部将在公司班子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创新机制、规范运作、科学管理、积极稳健、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公司圆满完成2016年经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工作效率 第7篇

第四季度以来,市散装办以散装水泥行政执法为抓手,以发展预拌砂浆为重点,从使用环节入手,努力构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市散装办根据《河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行政执法工作,经常深入建筑施工现场和水泥生产、制品企业,实时进行沟通,检查发散、“禁现”工作。10月份以来,协调解决建设工程全面使用预拌混凝土2起,对违反《河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法行为,责令停工整顿,要求施工单位上交整改报告,确保了发散、“禁现”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切实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市散装办在“禁现”执法过程中,以宣传工作为切入点,继续加大发展预拌砂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预拌砂浆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公布预拌砂浆的指导价,同时加强对预拌砂浆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我市两家砂浆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预拌砂浆产品质量,以实际行动为义马市预拌砂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创业工作思路 第8篇

当下,创新与创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教育亦然。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推进教育改革。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是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这一背景下,我国广告学教育要如何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浅见。

一、以创新为核心,推动整个专业建设

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当下,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创新,广告学教育如果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创新发展,毫无疑问会被淘汰。那么,广告学教育如何创新呢?

1. 办学观念要创新

一直以来,中国大学的广告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学研分离现象,高校教研缺乏来自一线的最新观点和案例。广告实务界则觉得广告学学生脱离实际,实践能力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各院校在广告学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努力推进广告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力提倡开展以广告媒体、企业进高校为主要形式、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的各种有益于推动广告学教育教学的活动。各院校的做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笔者也深表赞同。因为教育是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自然也要为市场、为经济服务,广告学教育更是如此,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一观念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甚至像某些院校那样,广告学教育要以业界需求为导向?笔者以为,这一观念颇有不妥之处。

近一个世纪以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虽然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但大学毕竟不同于其他教学单位,它着力于培养人的独立思维能力,深化人在某一领域的认知。教育的价值虽有功利性的一面, 但非功利性的一面更应是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人才培养上,教育界最终要比业界走得更远些。广告和市场的关系如此密切,广告学教育适应市场需求是必要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广告学教育不仅仅是广告技能的教育,它还是专业认知能力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除了掌握广告技能,还应当对市场、业界动态、广告观念理论等有总体的把握、宏观的认识,能够高屋建瓴地、超前地、预见性地引导业界发展,而不是永远跟在市场的屁股后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观念上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引导意识,要立足于市场又超越市场。当然,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朝一夕实现,但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这样的教育方针,终有一天会实现。从脱离市场教学到围绕市场教学再到面向市场又独立于市场教学,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事实上,广告学教育应面向市场又独立于市场,并不是崭新的办学思想,不过多年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之蒙上了一层灰尘,今天再提出,姑且作为创新之处。

2. 教学方法要创新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多年来,业界一直反映广告专业毕业的学生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太差。可见,实践问题是广告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实践精神,各高校已有不少经验,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比赛、参与当地的宣传设计活动、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等。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对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以革新,强化实践功能,贯彻实践意识,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如在学分的设置上,可以把实践环节也加进去,无论是参加竞赛还是活动,都算一定的学分,以此鼓励学生的参与;还可以围绕广告比赛、企业活动等设立相应的教学模块或教学环节,围绕这些实践边教边学,边学边做,教学相长;根据相关课程的特点,实行模拟教学,围绕一单业务展开教学,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广告业务的流程,真正参与每个环节的工作;组织学生现场或者通过远程方式观摩广告公司的工作;组织在校生与本专业毕业生的交流;把业内人士请进课堂等等。

3. 教学交流要创新

一直以来,广告学界的交流活动以各地传播学会、广告学会主办的年会及各种研讨会为主,近年来参会人数及提交著作数量日渐增多,质量逐步提高。不过,这样的交流还远远不够,次数少不说,交流主体也单一。专业交流不仅是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要有学生的交流,业界人士也可以参与。除了面对面的会议交流,还可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组建广告学教育的交流平台。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业内人士,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发表观点,围绕广告理论实践展开讨论,交流信息,形成一种浓郁的交流氛围。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受到教学资源不足的困扰,学生也反映可供学习利用的资料很少,尤其是比较贴近自己生活的资料。一人技短,二人技长。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平台组建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如广告学教育界联合业界,上传各种教学资料、作品资料,供各方学习交流,在相互品评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人们常说,广告的灵魂是创意。何谓创意?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可以说创新是创意的生命,也是广告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广告学教育中必须秉承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敢于独特,大胆地打破常规,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加强创业教育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的大问题。为此,国家提倡开展创业教育以推动就业。广告学教育与社会接轨极为密切,具有开展创业教育的极大优势。笔者以为,在未来的广告学创业教育中要注意:

1. 明确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 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全球化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还包括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能力等,并使学生具备关于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转变就业观念,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

创业教育不仅教授关于创办企业的知识与能力, 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学生接受了创业教育以后不一定都能自主创业,但一定的战略眼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意识及相关技能将为他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2. 创业教育不要纸上谈兵

当前政府视创业为中国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谐之基,出台了许多政策以推动创业,各高校或企业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各种具体扶助措施;社会崇尚创业之风正蔚然兴起,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为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发展契机。这样的大环境为我们的创业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不过要注意,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能力培养、素质培养虽然叫得很响,但常常流于空谈,今后的广告学创业教育一定要尽量克服这个毛病。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有利政策组建经济实体,找寻创业机会,组建团队、融资、制定创业计划、申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管理,熟悉创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锻炼创业能力。在行业的选择上,建议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行业,当然,如果有更好的资源,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业。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广告学创业教育可与以前的实践教育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三、要有服务地方的意识

创新创业不是口号,而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动力。如何把创新创业落到实处,笔者以为,就广告学教育而言,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树立服务地方的意识。

广告直接面对市场,广告学教育资源也来源于市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广告学教育面对的是地方资源(当然,网络的普及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但现实操作中地方资源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实践教学,更是面向地方资源,如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可参与的宣传策划展示活动、进行实践教学的广告人、学生就业的单位等等,多数来自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学教育要面向地方,树立为地方服务的意识。

多年来,各高校在广告学教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服务地方的宗旨。如宁波大学利用本地民企众多的优势,以杉杉、雅戈尔、罗蒙等著名企业为依托,建立了十余个教学实习基地,参与宁波国际服装节等大型活动,完成了全国体育大会广告招商策划和VI设计、杉杉集团9省市西服市场调查、上市企业敦煌集团CIS设计、大梁山啤酒VI设计、“如生”膳食纤维策划、“华裕”电器品牌设计、雅戈尔新标志推广、“商务通”、“方太”宁波市场调查、上海航道二公司展厅及“七燕鸣春”布展、奉化市班溪镇雷笋广告策划方案、甬城户外广告调查、全国广告类杂志读者调查、宁波城市形象调查等几十个项目,与社会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大大提高,还为他们的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

今后,在服务地方这方面的工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尽早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地方的意识。从一入校起就进行这方面的宣传,要求学生多了解地方的发展状况,多与相关地方机构联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今后的专业活动做好准备,不要等到要动手写论文或者要完成作业了才开始手忙脚乱。

第二,充分发掘地方广告资源,主动出击。如浙江省以民营经济闻名,民营企业众多,这些为广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机会进行合作,不能坐等企业上门。

第三,从自身做起。各高校可以把学生专业实践的目标首先对准自己院校,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广告宣传策划推广活动。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母校的认识,还能够扩大院校的知名度。

第四,抓住各地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大好时机。当前,各地出台了鼓励创意、创业的多项政策,教师要在教学中解析这些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意,既锻炼自己也贡献社会。大学生没有思维定势和环境束缚,他们的思想犹如天马行空,他们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而这正是最宝贵的创新要素。

有人说,广告就是时代镜像,它依托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变迁。广告学教育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创新创业背景下,我国广告学教育的发展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关注业界动态,还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发展,以创新为核心,深化创业教育,服务地方,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广告人才,为社会大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我国广告学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创新创业背景下, 我国广告学教育要以创新为核心推动专业建设、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强化服务地方意识, 提升广告学教育水平,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广告学教育,创新,创业,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陶丽萍, 熊文军, 熊洁芬.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与改革[J].今传媒, 2009 (1) :76-78

[2]张淑燕.对“业界需求导向的广告学教育”的理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5) :22-24

上一篇:“素质提升年”活动自查报告下一篇:写烟花的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