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2024-08-07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精选7篇)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第1篇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海顿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重要作曲家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典型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其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车匠家庭。他8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变声离开唱诗班后生活艰难,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他曾当过那不列斯歌剧作曲家波尔波拉的钢琴伴奏和侍仆,因而随其上过几次作曲课。1761年,他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廷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廷的近30年里,他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古拉斯公爵趋势,宫中音乐组织解体,他迁居维也纳。1791年和1794年两度访问英国,他创作演出了12首《伦敦交响曲》大获成功。晚年创作出了两部著名的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海顿共创作了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它们确立起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体裁风格。交响曲海顿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因为他是一位交响曲作曲家。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早在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但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所以有人称他为“交响曲之父”。

在接触和聆听了海顿的作品之后,我对那部《惊愕交响曲》印象最为深刻。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与他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关于《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791年的伦敦,听音乐会是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写出了这部《惊愕交响曲》,据说海顿本人曾说这样的话:“那会叫女士们受惊地跳起来。”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乐曲演奏完了,大家恍然大悟,海顿和观众们都开始哈哈大笑。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而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最受欢迎、最为流传的乐章,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熟知的一首。其主题因为充满了一种内在美和魅力,也被用入到作者的著名清唱剧《四季》的一首咏叹调中。乐曲采用变奏曲的形式,主题简单而朴实,为后来的变化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初次出现由小提琴轻柔地演奏,第一变奏时声音更轻,然后导致全乐队爆发性的一击。第二变奏,在原有的基础上,木管在句尾的空拍出奏出短小旋律,与主题相呼应;第三变奏一开始,调性从大调转至小调,音色上,明显分出厚重与清淡来,形成对比;进入到第四变奏后,主要乐器移到木管声部,采用了加花变奏手法;第五变奏也是最后一个变奏,弦乐、管乐及鼓合奏,情绪已与第一次出现时差距较远,在同一个短小的同样是以主题动机作为发展素材的尾声中,轻盈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对于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一开始我只觉得很好听,就是一部很平常的优美的曲子,结果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吓得我一跳,心里难受了一下之后觉得很有趣,第一次这么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的主题,平时听音乐无论是交响曲还是奏鸣曲,强强弱弱的旋律已经见怪不怪了。一连串的弱音之后肯定会有强音,同样强音之后也必定会转弱。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乐曲的主题思想,也是其富有丰富的情感。但是这首交响曲的突然的属七和弦让我始料未及的。第一遍听时觉得很突兀,但第二遍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的突强突弱贯穿了整个乐章,使我感觉到了很强大的惊奇感,仿佛把城市的人置于乡村中,好奇,惊讶之后反而乐在其中,或许这就是“惊愕”的旋律带来的情感吧。

从《惊愕交响曲》不难看出海顿是一个开朗、智慧、机智、幽默且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家。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年)在评论海顿时曾这样讲道: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成唯命是从、卑躬屈节的人。海顿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更比不上贝多芬,英勇、主动地向现实发动猛攻!海顿就是海顿,他虽有时对屈辱的处境感到痛苦,却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他的音乐风格正如他的个性一样,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就像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然,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海顿的幽默不同于莫扎特,是真正的幽默。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

交响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号召力。《惊愕交响曲》在众多交响乐中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音乐爱好者。这学期通过这门《欧洲经典音乐欣赏》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音乐修养,以后我会继续关注经典音乐,多了解一些音乐常识。

参考文献:

1. 史小曼.古典与浪漫的碰撞——海顿奏鸣曲简评.万方数据库 2.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百度文库

3. 林玉峰.欣赏交响乐之父——海顿《惊愕交响曲》.万方数据库

4. 从《告别交响曲》和《惊愕交响曲》看古典音乐家海顿.百度文库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第2篇

惊愕交响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聆听分析作品,完成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师活动】 一、游戏导入: 老师敲打小军鼓,同学走步,老师稍后突然出现一个重音,要求保持姿势,及想象一个表情并保持。 老师提问:老师敲击重音时的感觉?(一般是不适应,震惊,下一跳) 导入音乐史上的《惊愕交响曲》作品背景:据说18世纪的伦敦的观众为表现自己的高雅与高贵,经常特意到剧院观看与聆听此类音乐,但在听的时候经常打瞌睡,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观众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介绍海顿 二、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 要求: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惊愕? 哪个乐句在乐曲中反复出现?给你印象最深的乐句是怎样的旋律? 教师总结:三次。和乐曲结构A+B。并哼唱主题 三、再次聆听乐曲主题。 1、当听到乐曲主题变化时举手示意(出现第一次惊愕出现时应有同学举手) 出示主题乐谱 聆听主题: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有无惊愕出现? 教师总结:最后出现惊愕,小提琴。(第二段重复时加入长笛、双簧管、圆号) 2、师生演唱主旋律:问节奏特点(节奏型)?旋律特点? 总结:八分音符,135 427 分解和弦音 3、听B部旋律A1+A2+A3+A4 要求:作曲家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使音乐发展,是变化还是重复? 总结:从乐谱看,是变化。 4、看乐谱,记住音型4 5 0 3 5 0 (提示是连贯的感觉) 乐曲主题变奏―曲式结构―变奏曲式 四、全曲再听。分四组分任务完成 要求:用了什么变奏手法?从音色、节奏、力度方面欣赏。听后填表格并讨论。 出示曲式结构对照欣赏。 乐段 乐器 节奏与速度 力度 主题 弦乐、长笛、双簧管、圆号 舒展 轻松 弱到突强 后弱 惊愕 变奏一 小提琴 急切快速 中强 变奏二 全乐队、弦乐 快 强 转调 惊愕 变奏三 双簧管 小提琴 密集型、优美而舒展 偏弱 变奏四 全乐队 激烈而快 强 管乐 惊愕 结尾 弦乐、木管组 慢、轻盈 弱结束 教师总结: 变一:小提琴、中提琴。另一小提琴(长笛)急切。欢快、活泼。 变二:与一不一样,暗淡与明朗,大调转小调。力度加强,乐队强奏与定音鼓第二次强。 变三:节奏变化明显。小提琴与双簧管 变四:力度变化,管乐强,弦乐弱。 结尾:弱结尾 变化中感受最深的?(力度与节奏) 五、小结变奏曲式并欣赏其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出示小星星曲谱) 通过演奏作品,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变奏曲式?请学生再欣赏两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进一步体会变奏曲式。(《小星星变奏曲》、《少女的祈祷》)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第3篇

海顿一生共创作了6 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晚期钢琴奏鸣曲共有五首 (即:在1789~1795年间创作作品N o.5 8~N o.6 2) 。此时, 海顿脱离了宫廷的束缚, 可以在完全不同于维也纳的新环境中,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和感情。这些作品在保持以往生动、幽默的基础上, 渗透入其交响乐的创作思维与经验, 使其具有了不同于海顿早、中期钢琴奏鸣曲的特征——交响性。

所谓“交响性”, 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 它包括作曲家在创作交响性器乐体裁时所体现出的个性特点, 具有时代性特征。作为1 8世纪的交响乐大师, 海顿将毕生积累的传统创作手法与交响乐创作手法融为一体, 把晚期钢琴奏鸣曲推向了创作的高峰。因此, 研究和掌握海顿晚期奏鸣曲的交响性特征, 对认识、了解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 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交响性特征。

一、交响性创作思维的渗透

在晚期钢琴奏鸣曲乐章的组织上, 海顿把交响曲的三部性布局结构 (即快——慢——快结构) 渗透到创作中。乐章间呈现出交响曲般的构思:第一乐章, 快板;多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二部或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或奏鸣曲式。这样的创作思维充分体现了乐章之间矛盾的对比与统一, 增加了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如下表:

第二乐章

在晚期钢琴奏鸣曲中, 海顿在揉入三部性特点的同时, 还采用各种发展手法扩充奏鸣曲的各个部分, 他为乐章呈示部创作两个主题, 并增加主题间的对比, 发展了呈示部。运用主题因素或呈示部尾声作为发展部素材, 加以模进转调、变奏等创作手法, 大大地扩大了发展部。曲调之间相互推进, 成为乐章中精彩的一部分。再现部一般是呈示部省略再现, 全曲的高潮常常出现此中。随着奏鸣曲式各部分的扩充, 海顿晚期的钢琴奏鸣曲较之早、中期篇幅更为扩大。

另外, 海顿仿照其最具代表性的十二首《伦敦交响曲》中调性对比运用的手法, 将乐章与乐章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调性布局上从主—下属—属的关系扩大到大三度, 以突出调性的色彩对比, 从而使奏鸣曲旋律更丰满, 更具戏剧化, 更趋于成熟。以N O.6 2第一乐章为例:

N O.6 2《b E大调奏鸣曲》是海顿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 也是最大型的一首, 被称为他最伟大、最广博的奏鸣曲。共三个乐章。这三个乐章呈b E——E——b E的调性关系, 在调性安排上呈现出无比的新意。这首奏鸣曲带有莫扎特式的精致笔触, 同时保持了其特有的幽默和热情, 展现了海顿在键盘音乐创作上毕生努力的成果。第一乐章快板, 4/4拍, 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如下:

本乐章以充满动力的附点和弦开始, 建立起乐曲总的特点——以附点节奏推动音乐的发展。宏大有力的第一主题经过伸展和加强引出在b B大调上柔和的第二主题, 两个主题之间充满速度、力度、风格上的强烈对比。发展部里的转调、移调手法十分高超, 为旋律发展注入活力。再现部压缩再现, 充满节奏的活力, 风趣而生机勃勃, 推动乐章高潮。

由此可见, 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 三部性的结构布局充分反映出了海顿的交响性结构思维特征。在这种思维影响下, 海顿晚期奏鸣曲乐章篇幅更宏大, 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对比更强烈, 乐章之间快慢对比更突出。

二、创作手法促成戏剧化的交响效果

在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中, 海顿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 把钢琴想象成为一个交响乐队, 追求交响式的和声效果。他创造了一种“谈话式”的交响创作风格。他赋予旋律“说话”风格, 使音乐在本质上更富有戏剧性。具体手法体现在:高低音区的运用、对位手法、追求宏大的音响等。如N o.6 2第一乐章开始, 饱满的和弦好似乐队的全奏。第5 8小节十六分音符似弦乐队的伴奏, 左右手高低音对比好似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话。又如N o.5 9华彩乐句的快速下行, 好似独奏乐器与整个乐队在对话。

高超的主题发展手法。海顿在其第9 4号交响曲《惊愕》中, 运用熟练的主题发展手法, 用单一的主题发展出整个乐章。这种创作手法重要作用在于在于乐章各部之间充满矛盾对比却又不乏有机的统一。

如谱例:正如海顿的交响曲主题发展手法一般, 海顿钢奏鸣曲主题同样十分简单, 然而海顿能把这些短小的主题动机, 通过调性, 力度等改变, 运用对位手法、变奏、动力性节奏等手法创作成整个篇章。在晚期奏鸣曲中, 海顿在倾向主题性与旋律性的基础上, 追求主调音乐与复调之间彼此平衡的理想境界。复调与主调相互推进, 增加旋律的内部张力和发展的动力。高超的转调技术和“附点节奏, 三连音, 休止符”的频繁运用让主题发展充满新奇, 音乐丰富而具有戏剧性。海顿把交响乐音响特质融入到乐曲中, 让音乐具有特殊的力量, 令人赞叹不已。

这些创作手法告诉人们, 海顿潜意识中已经娴熟的把交响曲中“说话原则”和主题发展手法渗透到了奏鸣曲创作中。这些创作手法的运用赋予了乐曲更丰富的音乐内涵, 让钢琴奏鸣曲更具交响化的戏剧性。

三、钢琴演奏技巧展现交响化效果

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使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获得了交响性的音响和戏剧效果。在海顿创作晚期奏鸣曲时期, 正是现代钢琴逐渐形成的时期。1 7 9 1年, 海顿接触到英国钢琴, 它音量大, 共鸣强, 力度变化更为灵敏。所以在创作中, 海顿发掘性地大量使用了常用的钢琴技巧:快速的经过句、半音阶、颤音、八度、以及琶音和弦等等。这些技巧更好的突显出近代钢琴强大的音响性能和丰富色彩变化, 增强了奏鸣曲的戏剧化冲突, 进一步拓展钢琴这一乐器的交响化空间。以N o.6 0《C大调奏鸣曲》为例。这首钢琴奏鸣曲已全无古钢琴的痕迹, 接近于贝多芬风格。在乐曲中, 海顿首次运用踏板和最高音a 3, 音域的扩大, 丰富的音响增加了乐曲的表现力, 充分体现了海顿对新钢琴交响性音响的挖掘和展示。

此外, 海顿效仿交响曲戏剧性的表现手法, 运用强烈的力度对比、双手交叉, 轮奏等演奏技巧。强烈的力度对比使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旋律更具动力性和紧张感。双手交叉, 轮奏等演奏技巧, 拓展了旋律的音域和表现力。模仿声部间的“谈话”, 使海顿奏鸣曲更为生动。附点节奏, 三连音, 切分节奏, 极大的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 勾勒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动力性节奏的运用为钢琴声部更好刻画乐曲的音乐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 海顿创作的这五首晚期钢琴奏鸣曲, 注入了交响曲的结构思维和创作手法, 融入高超的炫技演奏技巧, 把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创作结合起来, 形成了不同于其早、中期作品的交响性特征。这一创新使这些钢琴奏鸣曲结构更加宏大, 音乐内涵更加丰富, 海顿更为成熟。我们应该仔细体会这一特性, 学习和弹奏时应既保留古典主义严谨、平衡的基本风格, 也要追求旋律线条的清晰, 突出节奏的动力性、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对话以及宏大的和声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风格。海顿, 这位维也纳乐派的巨人, 在钢琴奏鸣曲上的开拓与创新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

摘要:海顿晚期共创作有五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海顿风格和创作手法最为成熟的体现。这五首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交响乐的创作思路渗透其中。这一创新把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推向了新的高峰, 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研究这一特性, 对我们学习和了解海顿奏鸣曲风格乃至海顿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 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顿晚期奏鸣曲中交响化的特征, 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海顿,晚期奏鸣曲,交响性,戏剧化

参考文献

[1]林正枝.《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M].乐出版社, 1992年版。

[2]郑兴三.《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周薇.《西方钢琴音乐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版。

[4]克.兰敦维纳斯编《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第4篇

关键词:海顿 交响曲 曲式结构 创作特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作为十八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留给世人的印象是欢乐、轻快以及无忧无虑的。事实上,这也正是海顿这位作曲家本人的性格。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基本上也是自学成才,在十八世纪贵族主宰一切的社会他所幸得到了这一阶级的庇护和荣宠。1761年29岁的海顿供职于保罗·安东·艾斯特哈齐亲王府,而这位贵族恰巧非常喜爱艺术,并乐于资助各种艺术活动,因此这成为海顿一生的转折点,他在这种氛围中安心创作,一生衣食无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被鉴定为真品的海顿交响曲共有108首,早期的作品内容多属于表现生活娱乐的,较为空洞。从1780开始他的交响曲渐渐摆脱了宫廷音乐的影响,进而体现出更为广泛的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并逐渐具有了比较深刻的思想。他最高成就的交响曲是他的12部《伦敦》交响曲。其中第7部《第104号交响曲》创作于1795年,本曲命名为《伦敦》交响曲,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这一名称并没有任何的意义。该部交响曲被看成是海顿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下面我们将先从曲式方面逐一分析各个乐章。

一、曲式结构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速度为小快板。一开始是一段带有强烈戏剧性但节奏缓慢的引子。调性为d小调,以此烘托即将到来的D大调的快板乐章。呈示部的主部短小,是典型的8+7的上下两句对称结构。

副部的调性稳定在主调的属调A大调上。结构也非常精炼,主要的动机就是分解和弦的音型。该乐章的展开部发展的程度并不大,仅仅就是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动机在各个声部进行分裂或者展开。在分裂的过程中,音乐一直发展到最高点d3然后下落进入准备句,预示着再现部的到来。这里的调性变化是整个乐章中最频繁的。再现部的副部遵循着奏鸣曲式最基本的原则,回到了全曲的主调D大调上。

第二乐章不同于一般使用三部曲式的慢乐章,海顿在此应用了复三部曲式加上变奏曲式的原则,给原本中规中矩的慢乐章增添了些许色彩。

这一乐章的主题就是带附点的节奏型如,整个乐章都是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奏发展而成的。A段就为单三部曲式,之后B段的c和d乐段的素材全部来源于a,但又加入一些新的素材,与A段形成了对比。A1虽然是A段的反复,但是它却在原来a的基础上加了大量的装饰,使得整个A1段的情绪和A段大为不同。

第三乐章是遵循传统的小步舞曲模式,该乐章在展现小步舞曲风格的同时,还用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表达其内涵。

该乐章开头的a是典型的8+8的方整型上下句乐段,a的主题是贯穿整个乐章的三度动机是典型的小步舞曲音型。B乐段虽然出现新素材即半音动机,可三度动机还贯穿始终。而三声中部中三度动机同样是作为主题出现的。

末乐章在交响乐套曲中起到了总结的作用,所以这一乐章一般使用规模宏大的曲式来作为结尾,因此海顿选用的还是戏剧性最强的奏鸣曲式。

主部主题是一组五声音阶动机,来源于克罗地亚的民歌(海顿在他的音乐创作中非常爱使用民歌主题),而展开部没有太大的发展,依次使用了主部和副部的主题进行发展后直接进入再现部。最后海顿在该乐章的结尾加上了一个有力的结尾。可以说这一乐章直接暗示了贝多芬交响曲的终乐章。

二、创作特征

(一)动机的运用

在这部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写作中,海顿大量运用了主题动机贯穿整个乐章的原则。如在第一乐章中,主部主题这一动机便贯穿了整个乐章,连接部Ⅱ和展开部中频繁出现这一主题,展开部中这一主题是游移在各个声部,并且将这一动机分裂成了的形式。

在第三乐章,主题a是典型的三度动机,而这三度动机则贯穿了乐段b以及三声中部B。

(二)和声的运用

海顿在和声构思方面也是非常大胆的。他在创作中使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来增加和声色彩的对比。比如该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的主题A是典型的小步舞曲,首先是在D大调呈现的,可到了三声中部调性却转到了六级调上bB大调,这一调性的设计便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在第一乐章的引子是在d小调上的,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在四小节之后,该引子的主题又在F大调上呈现,这便与小调形成了调性上色彩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并也为即将到来的快板乐章做好了准备。

第三乐章的A段为G大调,然而在中段B段却转成了意料之外的g小调,B段时基于A段发展而来的,然而在调性上和A段形成了调性对比,这使得这两段在本有的联系上形成了微妙的区别。

(三)配器的运用

《104号交响曲》在配器方面自然是不落俗套,海顿的一些创新做法使得整个乐队获得了新的空间感和明亮度。首先来看弦乐组,小提琴历来在各种体裁的的音乐中都是担任主旋律声部,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都是依附于小提琴声部而存在。反观这部交响曲,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似乎挣脱出这种模式,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如第一乐章展开部Ⅱ,该乐章的主部主题就在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上出现。

木管组乐器开始有了独立性,纵观这部交响曲,大多数时候木管组乐器和小提琴是同時担任演奏主旋律声部,有时候木管组乐器单独挑此大梁,弦乐组只是作为加厚声部的作用而存在。如第三乐章A主题就是由长笛与小提琴共同演奏的。此外木管组乐器偶尔还作为除主旋律外的独立声部存在,起到了装饰加花的作用。如在第四乐章再现部的副部并没有完全按照呈示部再现,而是增加了用长笛演奏的新声部。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第104号交响曲》的创作绝对不是遵循死板的“教科书”。海顿的全部交响曲代表着个人风格的发展体现了古典交响曲从初创到成熟的历程,也反映出古典主义音乐从早期到盛期的某些特征。在曲式上除了他对于交响曲末乐章的贡献和突破外,这部交响曲的其它乐章在曲式上也有着创新,如第二乐章使用了两种曲式结合的原则。关于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海顿曾说过,但愿有人能写出“真正新颖的小步舞曲”,但从这一乐章看来他创作的小步舞曲就是新颖独特的。此外,从动机、和声、配器运用这几方面都显示出了海顿的音乐创作才华,他的音乐也绝非后人所认为的仅仅是欢乐、明快、缺乏思想内涵的。

从另一方面看,摆脱宫廷与教会束缚的倾向是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又一显著特征。18世纪后半叶,欧洲思想界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人们要求个性解放,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先进思想。海顿同其他音乐家一样,也毫不例外地被卷入到“狂飚”思潮的巨澜之中。从1790年起,他开始摆脱了贵族、公爵长达30年的禁锢与束缚,获得了创作上的自由,因此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思想走向。①《第104号交响曲》一改以往海顿音乐中宗教影响,由安谧、纯朴的风格开始变得高亢振奋、气势宏伟,是海顿交响曲音乐创作中不可缺失的一部精品,也是后人学习创作借鉴的典范。

注释 :

①姚德利:《海顿交响曲的贡献与风格》,《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2卷,第2期。

参考文献:

[1][英]菲利浦·唐斯·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M].孙国忠,沈璇,伍维曦,孙红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李哲洋.最新管弦乐名曲解说(第一册)[M].大陆书店,1999.

[4]姚德利.海顿交响曲的贡献与风格[J].运城学院学报,2004,(02).

《惊愕交响曲》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海顿《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是为了教训那些附庸风雅的观众,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而作的。乐曲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轻得没有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强烈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把打盹的观众们惊醒;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象是人们在欢快的舞蹈。本选取的是第二乐章的曲子,采取了“变奏曲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变奏曲式”的特点。

2、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1.介绍“海顿”

①说一说“交响乐之父”——海顿的生平、家庭背景及创作经历。

②看一看书中图片,走近海顿当年的生活情景。

③讲一讲创作背后的故事,引出《惊愕交响曲》的欣赏。

2.欣赏“惊愕”

①唱一唱,熟悉主题:轻声哼唱,解决难点升fa的演唱。学生随钢琴自主视唱曲谱,熟悉主题。

②听一听,找出主题: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学生在主题出现的时候“挥挥手”或作其他动作。

③说一说,感受变化:复听乐曲的时候,注意主题每一次出现时有没有变化?给自己什么感觉?

④数一数,明确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听出的主题变化的次数(如用图型、用手指数、用拍手、口说等等),板书:

主题:幽默、滑稽、第一变奏小提琴演奏

第二变奏加入木管乐器大调转为小调,ff强音记号

第三变奏在弱的力度下使主题更活泼、轻松

第四变奏加强配器和力度、运用琶音、附点节奏等。

⑤查一查,了解定义:提出问题——“像这样主题变化着出现多次叫什么呢”,由学生自查教材第8页“音乐网站”,了解掌握关于“变奏”和“变奏曲”的知识概念。

告别 与惊愕 交响曲 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从“海顿的故事”和“音乐家小档案”入手,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表现力。

2、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3.培养学生对古典交响乐的兴趣及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关于音乐家的故事,你们都认识哪些音乐家呢?说说这几位音乐家是谁?(教师展示幻灯片)生:学生讨论说出。

二、新课教学:

(一)听赏《告别》交响曲

1、师:今天老师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就是海顿。关于海顿,你们了解多少呢?(播放幻灯片,看海顿简介)那么海顿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慈祥的音乐家”。(看幻灯片)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海顿,他长期担任了一个埃斯台哈奇公爵的宫廷乐长。有一次,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带着家人和仆人来此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行。天长日久,乐手们思乡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亲朋在大厅听赏他们演奏的音乐。奏到最后,没想到那些乐师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只留下了包括海顿在内的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善解人意的公爵领会到他们的意思,第二天便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为《告别交响曲》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有趣的乐曲?

2、播放《告别》交响曲选段,全班同学闭眼聆听

师:你有没有听出乐曲中乐师一个个离开的情境啊?为什么?

3、请同学们交流(乐曲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小)师:没错,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乐曲的主题。

4、哼唱主题。

5、演唱表现(学生反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渐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二)听赏《惊愕》交响曲

师:后来这位音乐家还创作了《惊愕》交响曲,你们猜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你听了就知道了。欣赏《惊愕》交响曲(片段)

师:他为什么要创作惊愕交响曲呢? 原来这位作家跨海到了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名流慕名而至,将音乐会当成了社交场所,热闹非凡。而且还有很多的外表高贵的贵妇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却常常打起了瞌睡来。这让乐队的乐师们都很不高兴。于是他又谱出了一首很有趣的乐曲。当轻快的第一乐章奏完时,又有贵妇人睡着了,这时,柔美的第二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贵妇人们都昏昏欲睡了,突然,整个乐队都爆发出强烈的合奏,加上定音鼓的猛击,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人被这一击都惊愕地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就取名为《惊愕交响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吧!

1、聆听全曲,请仔细聆听,听听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惊愕?哪个乐句在乐曲中反复出现?(三次)主题曲反复出现

为什么会有惊愕,惊愕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因为音乐由弱突然变强,惊愕在这里是为了故意惊醒那些贵妇人们。)

2、那么你们能听到主题曲在什么时候变化的吗?再次聆听主题曲。当听到乐曲主题变化时举手示意,(第一次惊愕出现时应有同学举手)出示主题乐谱。

3、聆听主题,跟着钢琴哼唱主题曲,4、教师弹奏钢琴,请同学随着钢琴唱《惊愕交响曲》主题,并随着力度的变而变化,唱出惊愕的效果。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体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请同学们唱主题曲时用声音的强弱表现出惊愕,用乐器表现出惊愕,用你的字体语言表现出惊愕)

6、了解力度术语(出示幻灯片)

7、再次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第7篇

【作品概述】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者在力度的表现手法上,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教学目标】

1、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

2、了解音乐大师——海顿,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3、了解变奏的四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2、感受、体验并表现乐曲中力度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力度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初听):

1、同学们,你们知道“惊愕”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就是“惊奇、错愕”的意思。为什么这首曲子叫“惊愕交响曲”呢?我们还是去亲身体验一番吧!(初听全曲)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引出海顿“惊愕”的设计)

2、音乐欣赏完了,说说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用“惊愕”做标题? 其实,这段音乐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听音乐会是欧洲古代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但是在音乐会开始之后,很多人都闭上眼睛,陶醉在柔美的音乐之中,有的还忍不住开始打盹。这位幽默的音乐家于是就想出了一条妙计,决定和观众开一个小玩笑。这首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静谧安详的曲调中,突然想起几次强有力的震撼声,让那些正在打瞌睡的贵族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哦,原来是音乐家在跟她们开玩笑呢!后来,这首以“惊愕”命名的交响曲就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幽默的音乐家到底是谁呢?那就请大家跟随我“走近海顿”吧!

3、走近海顿。

海顿出生在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他的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一所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善良、质朴、诚恳,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a、生平: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他从小便受到民间音乐、教堂音乐的熏陶,并显示出超人的音乐才华,曾长期在宫廷中任职。

b、地位:海顿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先辈的成就,进行摸索、试验、成熟、定型,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c、贡献:海顿是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上百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曲等。他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的规范,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海顿的创作手法,更是使后人受益非浅,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的音乐家,还被莫扎特、贝多芬称为“海顿老爹”。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d、音乐风格:具有热烈洒脱的主旋律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并应用了活泼明快的乡村舞曲素材。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顿是德国国歌的曲作者,海顿更是“倍受尊敬的音乐大师”、“慈祥的音乐家”,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海顿的这首闻名世界的《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三、学习新课(分段欣赏、分析):

1、主题:首先,我们来聆听主题,并思考:“音乐的力度、情绪如何?产生了什么效果?” 1)分析主题

第一段,平静、天真、单纯、典雅的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轻微地齐奏而出,反复时改用了第一小提琴以更弱的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弱拍处,突然使用了强力度的全奏,产生了第一次“惊愕”的效果。

第二段,先用弦乐器演奏,重复时加进了长笛、双簧管和圆号,效果略微丰满一些。变奏一:(1)这段小提琴的演奏,你感受到什么变化?

(2)保持了主题结构,主旋律改用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第一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相衬托,与主题相比略显活跃,好像在翩翩起舞。变奏二:

(1)这段变奏改变了什么?音乐的力度如何?(变调性ff)

(2)转到C小调,在第二乐段的第三句,乐队的强奏加之定音鼓的衬托,显现出惊人的力量,再次出现了“惊愕”的效果。变奏三:

(1)这段旋律的情绪如何?改变了什么?(幽美、舒展变节奏p)

(2)返回到C大调,旋律分别由双簧管和小提琴、长笛奏出,音乐优美而舒展,形成了天使般的二重奏。变奏四:

(1)这段的音乐气氛怎么样?(热烈)

(2)第一乐段是管乐队的强奏;第二乐段有弦乐和大管轻轻奏出如歌似的柔弱;第三乐段中,乐队再次使用了有定音鼓参加的乐队全奏,气氛更加的热烈,第三次出现“惊愕”的效果。尾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相关文章:

上一篇:永远的歌声优秀作文下一篇:第二单元绿色产业第一课现代农业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