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2024-09-17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精选9篇)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第1篇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中医院手术室鲁艳231600

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仅重视环境的清洁、无菌,却忽视了手术室噪音。所谓噪音,是指不需要、不悦耳、令人紧张且有害的声音。对于噪音有多种测定方法,但多数以db-A为单位分级,其中:40-80db属中等声响;80-100db已很响。根据Shapiro等对手术室常规操作噪音的测定,结果见下表: Shapiro等对手术室常规操作测定 对象与动作db-(A-加极声极)打开橡皮手套的包装86 脱去手术用手套82 手术器械互相碰撞80 病人气管内吸引78 手术器械放入碗、盘75 打开纸袋70 手术医生谈话66~70 这些噪音都可对病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等生理系统产生影响,较常见的是病人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0例,男70例,女10例,年龄2~67岁。经过减少声响,降低噪音,进行心理护理,98%的病人能配合治疗,仅2例年龄偏小的患儿依靠基础麻醉进行手术治疗。

2、临床观察 对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惧心理的治疗手段,多数病人术前较为紧张。手术作为一种应激素,可导致病人产生比较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

3、护理体会 ⑴多数患儿惧怕医护工作者,到手术室后会产生恐惧感,不配合手术。患儿由于思想不成熟,表达和认知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医护工作者不能以成人的心态对待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诱导,使其配合手术。其次,医护工作者还应提前一天到病房访视、了解,加强医患交流,以取得患儿和家属的信任。【2】

⑵老人、久病不愈的病人长期受疾病和疼痛的折磨,往往对医疗工作者有不信任感,到手术室后,术前准备工作中发出的推机器声、脚步声、交谈声,使病人心里产生一种烦躁、恐惧感,甚至很强的抗拒心理。手术室工作者应给与病人安慰、解释、鼓励和关心,充分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时尽量做到走路轻、动作轻、说话轻,努力缓解病人抗拒心理,确保手术取得预期效果。⑶文化水平较低的病人,由于缺乏对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加之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和紧张,在听见呼吸机、监护仪等相关医疗器械发出的声响后,心率会越来越快,影响手术治疗。手术室工作者要尊重病人,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安慰他们,为他们创造安全感,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恐惧和顾虑,使他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控制噪音的措施 我院手术室为控制噪音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及认识噪音对患者的危害性,限制不必要的噪音污染,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性医疗制度。⑵手术室的声学设计:对手术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采用隔音材料,建立闭路电视,减少

人员参观。⑶设备的保养与设计:及时淘汰陈旧设备,引进功能好、噪音小的新仪器,并定人定期检查,添加润滑剂等;凳足、推车等安装橡胶减震器或小垫;调节电话等院内通讯系统的音量以减少干扰。⑷医疗过程的改进:吸引器在必需时才使用,不用时关掉;麻醉监测信号声的大小应不干

扰患者和工作人员,术前准备阶段将仪器设备安装好后方可接病人入手术室。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使手术室的噪音控制在30~40db。

5、小结

外科患者的手术治疗是整个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也是患者身心最脆弱的时刻,一个愉快安静的环境将使患者经历更少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因此,减少噪音、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参考文献:【1】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第2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护理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专 业

理 学

06护本4班

姓 名

佳 佳

指导教师

金 伟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心理需求的观察,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解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性,制定心理指导方案。

结果 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术前预期的效果。

结论 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整、手术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的恢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

Operating room nurse on the sur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Abstract

Purpos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to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through every aspect

of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centered” full care.Methods The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eed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ob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gram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Results to better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therap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before surgery.Conclusion The patients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argeted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adjustment, the active support of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role.Key words:Psychological Care;Operating room;Holistic Nursing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从简单的疾病护理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医院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查清不适或异样的原因、减轻或解除病痛的困扰等这样简单。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概念的一部分摆在眼前,手术室心理护理作为护理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促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去研究和总结。

1.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1.1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

要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1.2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

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配合次日手术。

2.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方案、手术方案、个人资料、实验室检查报告等资料。

2.2 做出心理护理个案

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住院时间、手术方案等信息的了解,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一般而言,分析患者术前产生焦虑和恐惧的程度,老年人和成年人重于儿童,女性重于男性,手术复杂、病情较重者大于病情稳定且手术风险小者[ 1 ]。而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是为了讲解语言易为患者接受。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住院治疗时间较长,花费较高而对手术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产生焦虑,针对这样的患者我们应该体谅患者的难处,尽量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术中我们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会竭尽所能控制价格较高物品的使用,从而降低手术费用。

2.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

2.2.1 紧张、恐惧 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心慌气短等, 这种心理反应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势必会降低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引起或加重患者术后情绪障碍或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2.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4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2.5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

4.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4.1 患者进入手术室

择期手术的患者一般在早上8∶00以前到达手术室,因为睡眠、禁食、陌生环境的影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恐惧、无助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最好办法是与患者语言沟通。这就要求巡回护士要提早到达手术间准备好用物后到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与患者一同进入手术间,亲切地称呼并妥善地安顿患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夜晚入睡情况等,陪伴患者等候麻醉。

4.2 协助患者配合麻醉

讲解麻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地摆好麻醉体位,告知麻醉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在这期间可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4.3 术中的鼓励

术中要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医护人员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注意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如无影灯直射、吸引器从患者眼前穿过等,待患者入睡后再开始骨锤、骨刀、电钻、电锯等操作。术中牵拉脏器会使患者因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巡回护士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鼓励患者渡过难关[ 3 ]。

5.术后心理护理

要肯定患者在术中的表现,协助医生妥善固定好切口敷料及引流管,帮助患者穿好衣裤,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术后3天回访患者,询问身体恢复情况,并征求宝贵的意见,最后祝福患者早日康复。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护理效果和累计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恢复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促使他早日康复。一般于手术后第二天随访,对特殊患者也可随时随访,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并进行术后指导。了解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在随访中可以评价术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讨论

6.1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6.2 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小结

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给手术和患者本身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身心症状,重新保持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4]。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3篇

1 手术患者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1.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

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心细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要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室极为负责的。

2.2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

术前1d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3.1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3.2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撞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 体会

6.1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6.2 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6月收治非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低噪音手术组,对手术环境中的噪音采取降噪措施,使其控制在最低水平(10~45dB)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23~58岁。对照组为常规手术组,对手术中的噪音未加任何控制(45~100dB)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25~60岁。120例均为中等手术,有以下情况不作研究对象:①听力障碍患者;②嗜铬细胞瘤患者;③急诊手术患者。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噪音测定:应用NJ-2型精密声级仪,分别对120例患者手术全过程的噪音水平进行监测,每10分钟监测1次,计算其平均值,测定结果按国际常用的dB-A为单位来分级。通常A加权声级10dB时刚可听到声音;10~40dB代表相当安静;40~80dB属中等声响;80~100dB属很响[1]。②生理指标测定:两组分别于手术期间固定专人应用多功能监测仪,按常规方法测量左上肢肱动脉血压和心率,与噪音测量同步,计算其变化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实验组噪音强度、收缩压差、心率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舒张压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噪音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影响: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即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而不加任何限制的噪音,又会给患者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使其产生多种潜在性危害或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影响。一般说,噪音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影响,可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噪音可引起失眠或睡眠中脑电图改变,40~50dB的噪音会使10%~20%睡眠者被惊醒或导致脑电图的睡眠状态发生改变,50dB的噪音会使25%的睡眠者脑电图出现唤醒波,对于手术患者则需要增加镇静催眠剂的用量,方能减少噪音的负性影响[2]。

手术室噪音的来源:手术室通过4个月正规噪音测量,发现平均噪音水平60~65dB,但常规90dB,休静手术室内背景噪音约13dB,最嘈杂的时间是手术准备阶段,术中连续噪音来自麻醉呼吸机(65dB)、手术吸引器(73dB)及麻醉排污系统(70dB),间断噪音来自电凝电切(65dB)、麻醉监护仪报警(53~75dB)及运用手术器械,室内人员对话的噪音约(60dB)。

控制噪音的措施:①教育及认识噪音对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危害性: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做到三轻(走路轻、谈话轻、动作轻)。②手术室的声学设计:对手术室内地面、天花板、墙壁采用隔音材料,洗手间和无菌区间设隔音装置,建立闭路电视,减少参观人员。③设备的保养及设计:及时淘汰陈旧仪器,引进功能好、噪音小的新型仪器,并定人定期进行检查,添加润滑剂等;登足、推车等安装橡胶减震器或小垫,改用塑料制器皿等;调节电话等院内通信系统的音量以减少干扰,盖上隔音罩以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发出的噪音。④医疗过程改进:吸引器在必要时才使用,不用时关掉;麻醉监测信号声的大小应不干扰患者和工作人员,術前准备阶段需将仪器设备安置好后方可将患者接入手术间。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手术室的噪音控制在30~45dB,完全符合国际噪音委员会建议的医院内紧急部门噪音低于45dB的标准。

总之,外科患者的手术治疗是整个疾病治疗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患者身心脆弱的时刻,所以一个愉快安静的环境将使患者经历更少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有效的减少镇静剂的用量,使麻醉手术过程更趋于平稳,加快患者恢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 艾尔民,等.麻醉和监护环境的噪音污染.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7,18(3):178.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5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护理体会

手术作为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无论何种手术, 对的患者来说都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因此, 手术患者除了承受疾病的疼痛外, 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 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对麻醉师和主刀医生的期望和信任等, 这些负面的心理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 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 必须及时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 这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极为有益。

1 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1 紧张恐惧的心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1]。患者在手术前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手术及麻醉的不了解、担心疼痛及手术能否成功、对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的陌生等, 都会导致产生恐惧心理, 表现为情绪紧张、恐惧。对此, 手术室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 术前1 d应主动到病房与患者交谈, 耐心解释患者的问题,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和手术的体位配合, 通过交谈使患者树立起信心, 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紧张恐惧心理, 以较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1.2 焦虑不安的心理

手术患者考虑的问题比较多, 顾虑也多, 考虑到手术的高度危险性及手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住院治疗和手术费用的开支、担心术后无人照顾等, 思想压力重, 焦虑不安, 情绪不稳, 手术室护士对于这些应应用行为控制技术及时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 如精神放松、深呼吸等练习能有效地减轻术前焦虑和术中疼痛感, 还可以向手术效果良好的患者讨教克服术前焦虑不安的方法;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 主动向他们说明手术的必要性, 使他们全力支持患者手术, 让患者可以得到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励,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术前焦虑不安的情绪[2]。

1.3 忧虑怀疑的心理

手术患者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会有后遗症和并发症、医生的技术水平及麻醉效果等, 缺乏信心, 怀疑手术效果。手术室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手术方案, 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患者向积极的方面考虑, 介绍同种疾病其他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 必要时邀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通过交流,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增强信任, 对手术治疗增加信心, 消除忧虑怀疑心理。

2 术中心理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 医护人员谈话态度应和蔼, 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 严格无菌操作, 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 及早发现问题, 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使手术顺利完成[3]。

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患者, 讲明麻醉与术中的配合, 如术中有牵拉疼痛和恶心等, 嘱患者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当手术结束时巡回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 注意观察其神态变化, 待完全清醒后及时告诉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 如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 h, 通气后进食及术后应采取的体位等, 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

3 术后心理护理

3.1 及时反馈手术取得的效果

手术结束后, 患者清醒时最想知道手术是否成功, 这时手术室护士应主动到病房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 告知手术过程很顺利, 达到了手术的预期目的, 让患者放心, 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4], 让患者知道手术室护士仍然关心他们术后的恢复情况, 使其感到愉快, 这种情绪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3.2 正确处理术后疼痛

患者术后几天内切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特别是术后6 h内疼痛较严重, 应及时给予镇静剂肌内注射或术后留置镇痛泵, 以减轻疼痛。

4 体会

术前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怀疑、焦虑的心理, 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因素, 增强信心。通过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 在心理上能获得满足和安全感, 这样便使患者情绪稳定, 精神放松, 从身心两方面主动配合手术。

手术室护士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身心护理, 可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亲切感, 从而建立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 使每位手术患者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 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同时还可促进护士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参考文献

[1]江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 2010, (7) :123-124.

[2]文珠仁, 姚晓芬.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6, (10S) :53-54.

[3]罗静.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 19 (12) :2228-2229.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6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1.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 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 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3.1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 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3.2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 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 体会

6.1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從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6.2 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患者,影响

外科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 而手术患者由于缺乏对所进行手术知识的了解, 容易出现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 如恐惧或紧张等不良情绪、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等, 引起患者循环、分泌、神经等系统异常, 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其最终治疗效果, 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故备受医护人员关注[1]。本次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择期手术患者102例, 男64例, 女38例;年龄22~68岁, 平均 (45.0±5.2) 岁;疾病类型:普外科41例, 泌尿外科30例, 妇产科16例, 骨科15例;学历:本科22例, 大专24例, 中专18例, 高中以及下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方法: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饮食护理、患者身体指标的观察与检测、药物护理、伤口感染护理、运动护理等其他相应疾病围术期基础护理项目。 (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 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患者及家属认知干预、术中巡护与陪护时心理干预、术后疼痛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营造良好治疗氛围等心理护理项目。心理护理周期为术前7 d~术后1 d。

观察指标: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 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与焦虑度分别进行评分, 其中<50分为正常,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并通过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护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满分100分, 分为满意 (≥85分) 、较满意 (70~84分) 与不满意 (<70分) , 总满意率=满意率+较满意率。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或例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调查结果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度、焦虑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讨论

由于手术本身属于创伤性行为, 会对患者身心带来比较显著的影响, 引起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与调节就会对手术的开展与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故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必须引起重视[2]。

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①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2 d相关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访视, 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 了解他们目前的身体与心理状态, 对其心理进行综合评价, 对不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情绪疏导, 耐心倾听与解答他们遇到的各种困惑, 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消除焦虑与抑郁情绪, 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工作人员在护理时需保持微笑、多用礼貌性与鼓励性语言, 让患者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与关爱, 护理人员还要普及相关手术与医疗知识, 让患者与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意义与必要性, 消除对手术治疗的排斥心理, 清楚如何正确配合医疗人员以提高治疗效果。②术中心理护理:术中陪护与巡回护士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 出现情绪波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抚与控制,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如何有效缓解疼痛、术后注意事项与伤口防护措施等,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或其他活动消除其因疼痛而引起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 避免伤口感染, 加快身体康复。④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如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可在病房播放搞笑视频、轻松音乐等, 或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洁、通风与消毒等, 让患者在舒适与和谐的治疗环境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消除术前紧张情绪,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冬云.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4) :234-236.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第8篇

【关键词】心里护理;手术;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56-02

1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对于每位手术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別、文化水平高低、经济条件等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也随之不同[1]。因此,护理人员要善于针对每位手术患者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1)紧张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对患者心理都有紧张刺激的影响。本人就有亲身感受,虽然本人在手术室工作十几年,大小手术见过很多,但当轮到自己亲身经历手术过程时,心理也免不了紧张与害怕,在手术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与安慰是非常重要的。(2)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来自各个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不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对这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心理,甚至不能够配合手术。

2 掌握交流技术:面对手术室护士年轻化、年纪小、阅历浅、实践经验少,术前交流中碰到病人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不

善于言谈,与患者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年轻护士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应抓紧各方面知识学习,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谈话,像对

亲人一样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与要求,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3 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1)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十分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尽量遮盖。此时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温和,态度和蔼可亲。(2)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顾

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恐惧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患者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时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思想工作。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支持

并耐心等待。

4 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术中 ,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液通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患者意识清楚

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轻、准、稳的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对手术中不必要暴露的部位进行遮盖,并注意保暖。室温控制在25℃~28℃,必要时对患者肩部,输液肢体以及其他暴露部位进行添盖敷料。

5 术后访视及健康教育:术后访视及健康教育是术前心理护理的继续,其目的是提高病人术后配合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鼓励患者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活动。就病人术后不适给予问候与指导。还有一点,访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

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心里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理能促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体会:(1)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减轻其对手术的焦虑,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从身心2个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2)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互换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总之,随着护理科学以及社会对医疗护理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不再是单纯的手术室内以及手术台上的护理配合及台下巡回,而将其扩展到术前至患者出院的全过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夏晓红. 手术患者访谈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3:176-177.

[2]. 浅谈低资历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255-256.

[3]黄惠.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 吉林医学,2013,10:1961-1962.

[4]李娜,周立.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3,06:60-61.

[5]梁建华,骆如香,韦静喻,丁文炜. 广西不同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度和防护的调查分析[J]. 广西医学,2013,03:359-361.

[6]高辉,王凤玲,梁闯,黄海娇. 探索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的配合[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96-397.

手术室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手术室做手术的172例患者, 其中男93例, 女79例, 年龄16~71岁, 平均 (45.31±18.79) 岁;受教育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91例, 高中文化73例, 初中6例, 小学2例。将1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6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 由病区责任护士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 术前一日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饮食, 术前晚遵医嘱清洁灌肠, 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部位, 准备皮肤;告知患者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 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及住院号, 保护好患者的静脉通路, 同时注意为患者保暖。

1.2.2 实验组方法[2]

(1) 手术室护士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 阅读患者的病历, 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条件, 调整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行为, 赢得患者的信赖与合作;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 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手术过程及预后情况;讲解麻醉方式, 如何配合及术中的注意事项;在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性格及学历, 根据不同的性格及学历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 (2) 手术当日, 病区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与之认真查对患者姓名、年龄、科别、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 (左右) 等项目, 同时检查患者术前准备是否有遗漏, 指导患者家属在等候区耐心等候, 告知患者家属不要离开等候区, 便于术中发生情况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3)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面对陌生的环境, 会加重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应正确对待患者的焦虑感, 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用有限的时间多与患者交流, 尽量打消或减少患者的焦虑感。 (4) 在术后患者清醒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 同时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心。

1.3 评价标准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护理人员态度非常好, 护理十分得当, 患者感觉舒适、放松, 有安全感, 未出现焦虑等不良反应;满意:护理人员态度好, 护理得当, 患者感觉舒适、放松, 有安全感, 未出现焦虑等不良反应;不满意:护理人员态度不够好, 护理不当, 患者感觉不舒适, 没有安全感, 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3]。以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出院前1d发给患者, 由患者和家属共同填写, 当场回收。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在护理干预前以及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 >40分, 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百分率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 (±s) 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54.65%, 实验组为94.19%,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评分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 (41.51±7.02) 分,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 (29.69±6.15) 分, 实验组高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结果见表2。

注:两组护理干预后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4]。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 使患者在医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感觉,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告知患者焦虑是正常的应激反应, 只要去正确认识它, 积极应对, 症状会相对减轻, 不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5]。护理人员应积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 让患者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 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态度和蔼, 使患者心情舒畅, 逐渐缓解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自己心理、伦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修养, 为手术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使患者能够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6]。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提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这样可以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 忙而不乱, 井然有序的工作,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病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加强对实验组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54.65%, 实验组为94.19%,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 (41.51±7.02) 分,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 (29.69±6.15) 分, 实验组高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通过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减少了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坚实的理论,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1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减少了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术前焦虑,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聂翠霞, 李妙玲, 黄谱谊, 等.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 (17) :2161-2163.

[2]常萍, 来惠琴, 梁海英.如何消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11) :1020-1021.

[3]农玉白, 饶福娣, 严雪婷, 等.系统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 2010, 31 (12) :2001-2002.

[4]姜洁琪, 史长美, 李群.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3) :206-207.

[5]王静, 蔡盈.骨折患者焦虑情绪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6A) :837-838, 848.

上一篇: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下一篇:《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