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沉稳帝王的灵动随笔

2024-06-29

都市的沉稳帝王的灵动随笔(精选9篇)

都市的沉稳帝王的灵动随笔 第1篇

朋友突然打电话让我写篇关于西安的文章。当然了我不是什么大家,甚至连个小家也算不上,只不过是朋友抬举罢了,充其量写一些不是文字的文字。

确切的说西安是在我高三的时候与我结下了情缘,或许有人会觉得不太恰当,西安何等的大,何等的灵气,何等的魅力,何等……不管他了,总之还要得感谢高三时那些铺天盖地的招生简章,除了看学校和专业设置外,就只顾着看对西安的介绍了,看的多了,觉得西安真是个好去处。高考过后毅然决定了填报西安的学校,最后被一所民办院校录取,其实自己的成绩很一般,当然那时候觉的学校也就很一般了。父亲想让我复读,我词正言定的拒绝了,并撂下一句话,让我复读的话我就去打工。父亲无奈,就这样我来了西安。其实当时非要来西安的确是古都的魅力把我引诱而来,和学校以及专业关系并不大,所以目前也不太出息,在这里并没有一点诋毁我们学校和专业的意思,自己学艺不精罢了。

炎热的八月我和父亲坐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经过六个小时的行程,西安真的要到了。列车员开始提醒乘客西安站马上就要到了,列车上的广播开始播报西安的相关介绍。古都西安,十三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的血液开始沸腾。当夜幕中古城墙点缀着七彩灯出现的时候,我按耐不住自己的身体趴在车窗口兴奋的要疯掉,我朝着父亲喊到,古城墙古城墙,尤如一个小孩多年没见到母亲一样那么的兴奋和激动。或许你会认为有点夸张,但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要知道我是在乡村长大的,除了上高中在县城里外就没有出过远门,更别说西安了,古城墙除了在电视上看到过外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但这次是真的,没错,西安就是这么的诱人,这么的灵气,这么的魅力,好的风景当然还在后头。

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沉稳与灵动 第2篇

一、文言文中的沉稳之美

高中文言文教学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板块。学生理解文言文确实存在一定障碍, 但是, 文言文部分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很值得学生欣赏与推敲的教学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应当让学生领会文言文的特征, 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到文言语句后的沉稳之美。

文言文的沉稳之美是指文言文借助深沉稳重而不乏凝练的语言带给人以启示与反思, 让人体会到文章的思想与内涵。《寡人之于国也》便是彰显文言文沉稳之美的典范。文章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 话。战国时期时局十分动荡, 战争频发, 导致各地人民都会大量迁徙。哪一个国家更为安定富强那个国家就会吸引更多的子民前来居住生活。每一个君王都会希望有更多的子民 到自己的国家居住生活, 梁惠王也是。这篇文章中孟子正是以沉稳的口吻向梁惠王阐述了治国之道。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 员, 都苦于劳动力不足, 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 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 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 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 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 只有“行王道, 施仁政”, 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孟子用深沉稳重而凝练的语言一针见血地道破了梁惠王治国中的不足, 让梁惠王能够从中有所反思, 进而能够更好地实行仁政。这篇文言文的沉稳之美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文字中也流露出孟子深刻的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灵动之美

文言文作品除了善于表达厚重的情感, 传递出字里行间中的那种沉稳之美, 很多文言文作品中也不乏灵动的意蕴, 文言文的灵动之美是指文章从字里行间里透着一股灵气, 这不仅是文言文的另一种美, 也是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所感知的部分。

《归去来兮辞》是流传千古的佳篇。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 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 文章句句都透出灵动与飘逸的美感, 无论是作者对于今后归隐生活的向往还是对于桃花园的描述, 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言文的灵动之美。诗体的基调欢快而灵动,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这不仅渗透着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轻快灵动的文字和节奏也让整篇诗体读起来格外愉悦。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形式、各种风格以及蕴含着各种不 同情感的文言文教学素材, 灵动的文字风格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更好地去观察与体验作者的心情, 去领会作者的情怀。

三、文言文教学过程的沉稳 与灵动

毫不夸张地说,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死”与“活”之间摇摆。教师要么会出于对于知识教学的强化给文言文教学奠定了沉稳的基调, 课堂氛围显得有些沉闷, 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也不高。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即使被动地接受与记住了一些知识点, 但是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另一方面, 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文言文的特点, 了解文言文题材的教学难度, 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 有些教师对于文言文教学会奠定灵动的基调。这样的条件下确实能够让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如何能够找到两者间的平衡, 能够让灵动与沉稳在教学中并行不悖地共同发挥作用,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对于教学节奏及教学方式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设灵动的课堂氛围, 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文章中来。但是, 对于某些重难点, 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严谨认真, 要本着沉稳的作风踏实地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 为学生们奠定更为深厚的文言文基础。司马迁的《鸿门宴》是广为人知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更是成为一个饶有深意的典故。很多学生对于这个故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我以灵动为基调, 给学生们用生动的话语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及梗概。这既能够更快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也能够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进行一些重点字词及句式的阐释与剖析时, 必须以沉稳严谨为课堂基调, 要确保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有准确而深入的认识,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进而领会到这则故事后的寓意。沉稳与灵动在文言文教学中并不冲突, 它们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不同的氛围及教学环境。这既能够让文言文教学更有活力, 也让重点知识教学能够良好地得以落实。

灵动与沉稳的统一 第3篇

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能显其智慧,山的沉稳能显其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不改始终如一的一色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话题包含两个方面,可以就一个方面写作,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

2、字数800字左右

3、立意自定。

4、题材自选。

5、题目自拟。(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

二、分析

该语文卷的作文题的命题体现了文化大省的特色--“灵动”与“沉稳”。说它沉稳,它在全国连续6年写“话题作文”的基础上,仍然考话题作文,并且保留了近年来高考作文“文意自定”、“文体自选”的自由度;说它灵动,它在全国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所变化。例如2002年全国卷以抛弃“诚信”为话题作文,形式上允许考生自由选择,而主题限定了,2003年的全国卷作文题,要求从“感情的亲疏”与“认知的正误”两个方面写出相互间的关系,04年江苏卷针对“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的话题,“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这就比近几年全国卷作文题更显得开放灵活,自由创新。

考生如何才能写好本次话题作文?要从审题上下工夫。

1.审中心

因为引子材料的抒情色彩决定了主题思想的褒义性,所以考生应该把赞美、弘扬人性美与社会美作为主旋律。当然,围绕写作中心,内容的取材既可以写山和水的自然风光,也可以由“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人的性格、品行等。

2.审立意

写作中心明确了,还必须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立表达的意旨。无论是写大自然的造化,还是写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都必须由表及里,由物及人,既符合逻辑思维,又要表明写作目的。

3.审结构

从文题来看,“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个并列式短语,毫无疑问,可以从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上找准切入点。不过因为写作要求说明 “话题包含两个方面,可以就一个方面写作,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所以,如果只单刀直入写一个方面,那么就一定不要再拖泥带水的涉及其另一方面了。

4.审体裁

众所周知: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只要你确定了哪一种文体就必须严格地按照此文体写到底。例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且要明确其六个要素;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其中观点要鲜明,论据要确凿,论证要严密。当然,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发挥自己擅长的文体优势,譬如可以抒写优美的散文、诗歌,编写生动的戏剧、童话、寓言等等。

5.审语言

从历年高考作文的语体风格来看,不外乎华丽与朴实之分。这两种美,因其题材、体裁,以及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而显出高低。而有不少考生,被引子材料的高雅文字所吸引,以为要写好这个话题,用语非得华彩不可。这里需要突出说明的,也是高考作文常常出现的大忌。即堆砌辞藻,辞肥义瘠;生造词语,令人费解;文白相间,不伦不类;说东扯西,含混不清;中英(英文)夹杂,新新人类……所以,高考作文用语一定要讲究平实、质朴,流畅、生动,力求达到既要朗朗上口,又要形象感人的目的。

下面看一考生高考实战范文:

水的成长

(某考生)

水,就像孩子,他们成长着,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

山,就像父母,虽然他们在一天天的老去,但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沉稳,让人能依靠,父母像大山,父母永远是父母。

天空中的小水珠,一滴两滴……凝结成一片厚厚的云,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天天的长大。

雨滴坠落下来,它们汇入山脚的溪流,雀跃着。它们顺着山势顺着山的引导,奔流着。就像父母牵着跌跌撞撞的孩子教他们走路。

溪流顺着山势的引导进入了河流,河流翻卷起小小的水花,一朵两朵……像是调皮的孩子在跟父母做着鬼脸、眨着眼睛。而山是沉稳的,山有山的威严,看着那河流上的水花,他们只是静静地微笑。他们要担负着树林、草儿和小鸟甚至人类的生命。所以他们沉重,他们不能陪着河流去玩耍。

渐渐的河流明白了,他们不再像从前那么顽皮了,他们涌起河水,静静地舔着大山的脚底,好让大山站麻了的双脚放松放松。

儿女也明白了,他们端着一盆温热的水,放在刚下班回家的父母脚边,为他们脱下鞋,用水温润着父母的双脚,用手感受他们趾间的粗糙。

河流越来越宽大,望着沉重的大山,它想它应该为大山分担些沉重,所以它载起了航船。山望着河流笑了,笑得很舒坦,就像父母看见孩子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后那种微笑。

渐渐的河流来到了平原,它与大山渐行渐远,大山的影子早已模糊了,但河流的记忆里大山依旧清晰。此时的河流已经能负起很重的大轮船了。

大山在眺望,蜿蜒的河流不知伸向何方,“孩子,路上小心啊!”大山在心中默念着。

终于,河流来到了入海口,曾经雀跃灵动的它,汇入了深沉的大海,学着大山的沉稳,海水水色深蓝;此时百万吨级的轮船载着货物载着旅人在它广阔的洋面上行驶着。

【简评】本文设喻生动、贴切。作者把 “水”,比成“孩子”,把 “山”,比成“父母”。这样比物联类,由物及人,联想丰富,精巧生动。全文以拟人的手法,记叙了在父母关爱、呵护下,儿女成长的历程,充满了人情、人性的关爱之美。尤其在结尾中写到的“河流来到了入海口,曾经雀跃灵动的它,汇入了深沉的大海,学着大山的沉稳,海水水色深蓝”,此句既突出了海纳百川生活哲理,又点明了“大山的沉稳,海水水色深蓝”的题意。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童话般的魅力。

三、反思

回顾“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作文的命题,笔者觉得有如下值得商榷的地方。

1、 既然话题本身是一个并列短语,那么,两厢对举,相得益彰,才合事物的逻辑思维,而写作“要求” 的说明则断取其中一个方面并不科学。

2、“要求“说”可以就一个方面写作”,就此而言,本来可以写出多个方面,包括正反方面。

例如:从“水的灵动”这个话题来说,仅就历代骚人墨客对水的浩歌低吟,寓情寄意来看,同中有异,魅力无穷。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⑤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⑨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①这是诗篇发端的一组句子,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扑面而来。大有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之势。正如《唐诗别裁》所说:“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②满纸萧瑟的秋气扑面而来,却衬以“不尽长江”的雄浑景象,令人肃然。

③用“红胜火”的江花,衬“绿如蓝”的春水,既使人感到色彩的艳丽,又使人感到透明、静美的可爱,“能不忆江南”?

④意思是说曾经见过浩瀚海洋的人,再见到别处的水,便觉得是那样的相形见绌,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绚丽缤纷的彩云,其他的云真不该叫云。诗人以比拟的手法,抒发了怀念爱妻的深厚感情。

⑤诗人站在溪边,远望烟桥隐隐,近看桃花流水,禁不住向渔人问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园就在这吗?”这里对“桃花流水”的发问,显出了诗人的天真、质朴、单纯之美。

⑥这两句诗的意境为:眼前万木枯萎,旷野益觉空旷,秋波明澈见底清江也愈觉其清。此时此境反衬出诗人的孤寂之心。

⑦这两句摹写自然景色的清幽。月光像被洗过一样皎洁明亮,透过松林的缝隙洒到地上,斑斑驳驳;而雨水则汇成清泉,顺着石板静静的流淌。动静结合,优美怡人。给人以“诗中有画”的清新意境。

⑧夕阳西沉,日暮雨急。水急舟横,无人问津。正是这种悠然漠然,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⑨由杨花到落红,谓杨花或花轻尘,或随流水,春光消逝,踪迹渺无,无限感伤。

⑩这是豪放词的首创,滚滚大江,大气磅礴。“浪淘尽”将自然与人事纽结在一起,时空背景,极为宏阔。

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中都包含着抽象的道理。这是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美无疑是由人创造的。从上述有关水的话题来看,之所以水的魅力无穷,是因为“它是人类种种性格在自然界中的物化。人们常常从水的观照中发现自己,或反思自己。”(《美感百题》福建教育出版社)从而感悟出所包含的哲理。

在灵动和沉稳中寻求均衡 第4篇

那么,如何寻找两个端点间的平衡呢?“文言”、“文章”、“文化”这些要素何者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指牢牢把握住文言文教学的宗义, 即文言文教学首先是古代汉语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水的灵动”是指在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要从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出发,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在具体的学习中,该怎样做到“灵”“稳”结合、融会贯通呢?这里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多读多诵,积累“文”的语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崇尚诵读与积累的佳话。其实,我国历代的蒙童教育的秘诀也正是如此,文章意义先不去讲,先读个滚瓜烂熟再说。朱光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各种技艺都有各自特殊的筋骨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筋骨的技巧,诵读也是这样,“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可见,文言文语感就是勤奋刻苦读出来的。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不在此时积累一些人类文化精华,储存一些经典篇章名句,又何以厚积薄发?流畅的语言,生花的妙笔,深邃的思想岂不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感情,精读、细读、研读、诵读,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湖心亭看雪》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这样的人,当然称得上是一位文章高手。为此,刚一接触课文时,可不必急于翻译,急着品析,而是让学生在晨读课、课前及课堂内反复诵读,读、读、读,读个十遍几十遍,直把课文读通。但要把课文读通,对有些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还需对学生的朗读提出要求和指导,方能使“沉稳”与“灵动”并兼,否则那就是一种囫囵吞枣。

如学生的自读会存在读音和节奏处理的错误,那就需教师的范读做模本,如“沆砀”的读音,“毳”的读音,文中的“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节奏等,随后学生的放声自由读那就是一种强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再给课文配上图文,配上背景音乐,美景、美文、美图、美乐,生动再现文本的基本情调和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学生自然也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而像“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天涯得遇知音的欣喜之情,“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三个“与”连接的紧凑感及浑然一体、混茫壮阔的特点,则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

总之,读之以乐、读之以趣、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体现沉稳,积累语感,也在读中感受灵动,感悟文章。

二.重视积累,夯实“言”的基础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与现代汉语在用法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完成对文言文文本表层意义的解读。而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也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但因此认为文言文教学只是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只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只是机械化的操练,而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拒绝。是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夯实“言”的基础,并在阅读的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是沉稳。但如果能做到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发展智能,那么就是一种灵动了。

《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学的重点字词有:一词多义的“一”、“绝”、“是”、“强”,词类活用的“客”等,且均已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那就不妨指导学生通过分类积累做卡片和通过比较积累做摘记等方式以落实“言”的通晓。如“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的理解,可以联系《口技》中“群响毕绝”的“绝”,《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绝”,这几处都当“消失”讲;而《口技》中的“以为妙绝”的“绝”是“极,极点”之意,《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绝”是“隔绝”之意,《三峡》中的“沿溯阻绝”的“绝”是“断绝”之意,“绝巘多生怪柏”的“绝”是“险峻、陡峭”之意。一张卡片,既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探求知识的情景。

三.品关键词,探寻言文合一

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但是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时望而却步,文化上的隔膜也使学生情感上产生疏离。因而字词落实和文章理解两方面都不可偏废。没有基本的字词功夫谈不上消化理解,不理解领悟,只掌握零碎的字词常识,学生也拒绝学习。怎样才能唤醒沉睡在作品的情感体验,并让它在碰撞与交流中与千年之后的人们产生共鸣呢?笔者认为从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入手,抓住关键、核心词语,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既可引导学生对“文”的认知,从表面走向纵深,也可加强学生对“言”的理解、体悟,避免对文言知识的机械死记,从而由呆滞走向灵活。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侨寓杭州时所写。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就得抓住一个字“痴”。“痴”当解为“痴迷、迷恋”。“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要看雪,偏偏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火炉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引导学生抓住“绝”和“独”可以想见张岱的痴行。而“痴人”眼中的“痴景”亦是别具风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三个“与”连接紧凑,渲染了天地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之景。可以引导学生读,多次地读,自然会读出浑然、苍茫之感。而“痕”、“点”、“芥”、“粒”这些量词所起的艺术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雪后之景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慨:人只不过渺如一粟,进而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味, 这是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流露。一“痴”字正是作者的人格体现———痴心自然,清高自赏。这样,通过一个“痴”,连缀且落实了文中的多个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更是让我们感受了张岱的闲情雅志以及他对人生渺茫的深刻的感悟。

四.知人论世,厚实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负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文言文教学在强调对文言词句理解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强调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湖心亭看雪》短短一百来字,淡淡写来,情致深长,在对湖山胜事悠悠不尽的追忆中,还可以体察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淡淡的愁绪。为了理解这种感情基调,可引导学生注意注解介绍作者的“寓居杭州”,“不仕”,还有文中的“客此”、“金陵人”等,同时引入相关的背景材料加以验证。原来张岱独往湖心亭,在清冷浩大的孤独天地中,与天地与山水融为一体,因为他与朝廷与世俗格格不入。中国古代跟他一样的性情文人很多,他们有着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不随流俗,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排挤,遭到讪谤,不被人理解。他们只有通过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的山水,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心智的独一。这时让学生联系旧有知识,那么对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周敦颐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陶弘景的“未复能与其奇者”,学生自然脱口而出了。这样,紧扣文本,既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更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师的沉稳 生的灵动 第5篇

[精彩回放]

教师在黑板上预先写有“个、十、百、千”的数位,每个数位下面相应地各有一个可以装卡片的口袋,左右各一份。如下图:

千 百十 个 千百 十个

□ □□ □ □□ □□

屏幕依次出示游戏规则。“长江队”和“黄河队”各选一位男生上前抽签。

第一次抽签:“长江队”抽到5,“黄河队”抽到3。

继续抽签,最后结果是长江队2935,黄河队7463。

黄河队欢呼。

师:你们(黄河队)现在你们为什么高兴?

生:我们有7个千,他们只有2个千。我们肯定赢了。

教师在黑板上,学生在本子上记录比赛结果:2935<7463。

师:如果长江队千位上也抽到了7,7935和7463怎么比?

生:千位上的数如果一样,只要比百位上的9和4,9比4大,所以7935>7463。

师:老师如果把9颠倒一下,就成了6,7635和7463比,哪个数大呢?

生:当然7635大。

师:如果长江队最后抽到0,怎么办?

生:那就成935了。

师:这下935和7463比,哪个数大?为什么?

在老师不断追问下,学生领悟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位数一样多,只要看首位上的数谁大。

接下去的游戏规则黄老师让学生来确定。每一次抽到的数字由他们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开始抽签了:长江队先抽到9,抽签者把9放在了千位;黄河队抽到了4,他把4放到了百位。

师问黄河队抽签者:4放在哪一位比较好呢?黄河队的学生纷纷出主意,认为放在个位比较好,抽签者把4改放在个位。

……

第二次抽签:长江队抽到1,并把1放在个位;黄河队抽到6,把6放在百位。

师:(问长江队抽签者)你现在有没有压力?

长江队抽签者:有,如果接下去被他抽到两个9,那我就完蛋了。

师:那你说百位上最起码要抽到几,就一定会赢了?

长江队抽签者:最起码比6大。

第三次:长江队抽到3,把3放在十位;黄河队抽到5,把5放在十位。

最后的抽签开始了,两名抽签者都把放数字卡片的口袋摇了又摇,郑重其事地从里面抽出关键的一个数字。长江队抽到0,他把0放在百位,组成9031;黄河队抽到2,他先把2放在千位,一看不妥,赶快把2和百位上的6交换位置,组成:6254,再调整为6542。长江队一看,也立即把9031调整位置,组成9310。

[反思]

一、精心预设,精彩纷呈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和收放自如。所以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质量”的验证。一个名师如此,我们当如此。

二、教学无痕,追求至高

让文言文课堂教学灵动而沉稳 第6篇

长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往往要么“死于章句”, 要么“废于清议”。 有“言”无“文”, 把文言文上成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积累课, 这是对文本的肢解;有“文”无“言”, 把文言文上成文学欣赏课, 是对文言的架空;学生苦于文言文课堂的枯燥乏味、负担沉重、气氛沉闷。这里的“水的灵动”就是指在课堂上, 要少一些枯燥, 多运用一些方法, 让学生学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山的沉稳”指的是要把文言和文章、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这样论述:“教文言文, 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 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钱先生的理念落实在课堂里, 其实就是“以文带言”。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进行文意的理解、章法的品析、情感的体验、主旨的探究, 这才是正视文言文特殊性的有效的文言文教学,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文结合实例谈几种灵动而又沉稳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以文带言”的方法:

一、缩文填词

缩写一般是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文言长篇的教学中,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将文本压缩成一段简短的文字, 同时将涉及文本关键内容的词语留空, 让学生填写, 这就叫缩文填词。

这种方法一改文言文课堂中让学生“划分段落, 概括总结”的呆板、单调, 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有几个好处:1.填准了关键词, 学生对文章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2.形成的文本内容提要本身就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课程资源, 而且往往还可以成为进一步深入文本的新的教学起点;3.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兴趣, 对文本的阅读会更主动、更专注、更高效。当然, 这个方法需要教师具有厚实的文本研读功力、将厚文读薄的功力、对文本二次创作的功力以及随机点拨的功力。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教授《阿房宫赋》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同学们, 我读《阿房宫赋》是越读越短, 读到最后文章就缩成这样一段话: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 ) 矣, 其制可谓 ( ) 矣, 宫中之女可谓 ( ) 矣, 宫中之宝可谓 ( ) 矣, 其费可谓 ( ) 矣, 其奢可谓 ( ) 矣, 其亡亦可谓 ( ) 矣!嗟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可 ( ) 矣!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 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 看看你们的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

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巧妙, 填好几个关键词, 学生对《阿房宫赋》一文的文脉就有了基本的理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但如果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仅满足于此, 立刻进入文章、文化层面的探讨, 那么“言”就沉得不“实”了。学生对《阿房宫赋》一文的理解不是几句内容提要, 几个关键词就能透彻的。黄老师没有满足于此, 他随即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印证所填写的关键词。这个设计由提要引出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再由提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细处进行理解、揣摩, 每一处探讨点拨都始终“关照”疑难词句。这个后续环节, 无疑让缩文填词这个活动的设计达到了圆满的效果。

黄老师设计的这个缩文填词是灵动的, 改变了串讲的方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挑战的, 是愉悦的。同时, 这个设计又是沉稳的, 根据文本撰写提要, 又通过提要内容“回应”文本, 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充分落实了文言教学。

朱新敏老师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设计中也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方法:

综合全文, 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最恰当的字予以评价:

秦晋征讨郑国, 其理可谓 ( ) 矣;强敌压境, 其势可谓 ( ) 矣;烛之武临危受命, 其情可谓 ( )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 其言可谓 ( ) 矣;秦伯背盟结盟, 其行可谓 ( ) 矣;晋文果断撤军, 其人可谓 ( )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 其因皆为 ( ) 矣。

二、变式巧译

文言文教学的难点首先是文言, 必须让学生弄懂文意。语言尚未疏通, 就在那里大讲“微言大义”和文化底蕴, 这是得不偿失的有“文”无“言”教学。但课本中有一些文言文内容比较浅显, 只要根据课文的注释, 结合上下文意就能基本扫清语言障碍。面对这样的文本, 如果还是句句串讲, 就索然无味、效率低下了。面对这样的文本, 不如寻找一些变式, 改变一下疏通文义的方法, 往往会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孔晓玲老师在《小石潭记》一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下面的方式:

用优美的语句描述小石潭之美。

例句:小石潭的水是活的, 叮叮咚咚地演奏着自然的心跳, 一如君子身佩玉环的轻鸣, 在澄澈的心灵和水墨的山水之间久久回荡……

方法指导:第一句概括特征, 第二句抓住文中表现这个特征的关键语句想象描绘, 第三句表达自我的情感, 或者表现景物与心灵的结合。

小石潭的水…… 小石潭的鱼…… 小石潭的石……

这个设计十分巧妙, 灵动而沉稳。它有三个特点:1.要描述文本意境, 前提必然要能根据注释疏通文义, 这是“以文带言”理念的体现;2.方法指导到位, 三个句子各有要求, 为学生表达提供了可借鉴的规范途径和思路, 降低了难度;3.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学生在情趣盎然地疏通文义的同时, 体验了作者的情感, 品析了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提高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比读探究

对比式阅读, 就是把两篇 (两段) 或两篇以上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探究它们异同点的教学方式, 其效果是于比较之中见深刻。经典文言作品往往惜墨如金、内蕴丰厚, 唯有披沙拣金般地咬文嚼字才能真正通透其妙处。比读探究, 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既灵动又实沉的“咬嚼”方式。

王君老师《狼》一课的设计中有这样两个活动:

1.现在再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诵第三自然段。你们读完后, 老师要为你们翻译, 老师的翻译中穿插有四处错误, 要求你们辨出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第四段和第五段的朗读录音。老师绘制了两幅《杀狼图》, 图中有多处与情节不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指出来, 并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这两个活动选择的比读内容非常新颖, 一是教师的翻译, 二是一幅图画。这在一般的文言文课堂里是比较少见的, 用王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 让文字与形象立体交流, 让观察与判断悄然合璧……学生手眼心口并用, 和老师共同打通古汉语和现实生活的通道。因为学生潇潇洒洒地走进了文言天地, 所以文言的学习自然就充满了迷人的浪漫气息。”

比读的形式固然灵动, 但更让人欣赏的是王老师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在第一个活动中, 故意将“敌” “顾野”“薪”“眈眈”等词的意思说错、说漏;在第二个活动的画图中, 狼站着, 眼睛睁着, 屠夫的刀砍在屁股上等, 这些设计的真正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进行辨析、探究。两次反复强调“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折射出教师“灵动而不失魂”的教学理念。

黄厚江老师在执教《阿房宫赋》一文时, 选择的比读材料是他改写的文章的最后一段, 通过设计“和杜牧比文章”这个环节, 表面是“狗尾续貂”, 其实是以精心设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理解主旨、获得启示。

余映潮老师在谈阅读教学手法的时候, 谈过比读的问题。他认为, 比读设计的技巧一是要选材精致小巧, 二是要选择好的角度。从课堂教学操作的角度讲, 余老师的这个观点切中肯綮。这里要补充的是, 用作比读的材料未必局限于现成的类文或异文, 有时教师富有新意的创作, 往往会有更实用、更巧妙的效果。上文所举的黄厚江和王君老师的实例, 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四、设问深读

设问深读, 就是通过巧妙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问题一方面指向情感的体验、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指向对“言”的落实。

“设问深读”在课堂的操作关键有二:1.主问题的成功预设, 预设的主问题既要切中文本要害, 又要符合学情;2.强烈的以“文”带“言”的意识, 在“文”的教学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带”出“言”的教学。问题灵动, 又能附文言之体。我认为, 钱先生的课例《愚公移山》就是采用了设问深读的方法, 他抓住愚公妻和智叟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设问,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对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进行了积累训练。

在一些文言文优秀课例中, 有很多精妙的设问深读设计, 或者“一字立骨”, 抓住文章的文眼, “层层剥笋”;或者组合设问, 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些设计以精妙的提问为平台, 把文意的理解、章法的领悟、情感的体验、主旨的探求深深地扎根于文言之“言”, 效果都非常好。

参考文献

[1].于漪、刘远主编《黄厚江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

沉稳与灵动 第7篇

昨天忙里偷闲观看了日本相扑在中国北京的比赛,看着相扑力士一摇一摆地走上比赛场地,我不禁觉得好笑。经过冗长的一个仪式后,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两个相扑力士抱在了一起,就像两只笨拙的大象在碰撞,他们互相推着,忽然其中一位相扑力士一个扫荡腿,把对手摔倒在地,动作是如此快速,如此出人意料,对手倒在地上了也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比赛结束了。解说员开始讲述选手的招式等等我听不明白的术语,而我头脑中却只有力士肥胖的身体,灵巧的动作,快速的反应,它们在不断地重放,倒退,再重放,倒退……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相扑力士不仅有山的沉稳,也有水的灵动,正像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假如那力士只有山的沉稳而没有水的灵动,那么他们与大象、鲸鱼之间的搏斗有什么分别?光靠身体的巨大,而没有头脑的灵活,就不会有意外的胜利。

假如那力士只有水的灵动而没有山的沉稳,那么谁都能去比赛,而相扑也就没有相扑的特色,与其他体育项目无异了。

所以灵动与沉稳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沉稳的灵动,或没有灵动的沉稳,正像没有绿叶衬托的花朵,没有星光闪耀的黑夜。沉稳与灵动的统一,才能造就相扑运动的魅力,体现相扑运动的特色。

矛盾着的双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断地争斗,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变与不变仅一线之差,灵动与沉稳也仅一线之差,而相扑运动正是灵动与沉稳的结合。

因为沉稳我开始注意相扑,因为灵动我开始敬畏相扑。

点评:

面对“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试题,这位“沉稳”的考生没有惊惶失措,自乱阵脚,而是沉住气,稳住神,他知道,这样一道试题,一般是不会叫你就山说山,就水说水的。那么,到底该写些什么呢?写“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吗?那是大多数考生都会想到的。突然之间,他灵光一闪,想起“昨天忙里偷闲观看了日本相扑在中国北京的比赛”,于是不慌不忙,专攻一点;夹叙夹议,层层敲击,一路从从容容地写来,一篇优秀之作诞生了。

都市的沉稳帝王的灵动随笔 第8篇

今年试题紧扣考试说明, 试卷总体难度较去年明显降低, 在试题选材、题型设置、考点安排、题干表述等方面以平实为主, 稍有变化。考点不偏, 提问不刁, 回归课本, 结合实际, 梯度合理, 务实不折腾, 坚守中有突破,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赢得考生和一线教师一致好评。

一、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评析

1. 平实而不乏灵动, 坚守中有所创新

不变的字音成语考查, 变化的出题方式。字音四组多音字和12组同音字, 一改多音字和形近字霸占一方的局面。成语题改变了以往的给四句话, 包含四个成语的老路子, 通过创设了语境, 设置近意辨析选项, 这种新题型非常好, 符合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有效遏制题海战术, 传递一个积极信号, 有望演变为一种趋势。

古诗文鉴赏在选材方面略有变化, 这些“正统诗人”诸如李白、杜甫、岳飞、辛弃疾等, 那些体现国恨家仇、边塞战争、怀才不遇的传统题材或许为考生所熟知, 今年诗词鉴赏比以往更注重个人情感的体验, 谁说花间词派就不能上高考, 不如来个避重就轻, 非主流。

连续三年考了论述类文章, 不同的是今年选取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杂文《笑的价值》, 有点不敢苟同, 去年鲁迅杂文让人心有余悸, 今年干脆跨国, 思维差别更大了。难度可想而知。

2. 强化理解能力, 弱化技巧考查

高三复习到底在做什么?知识的记忆巩固, 技巧的演练, 模式的熟知?语文教学变成背加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教学正走向一条万劫不复的死胡同。综观整张试卷, 从主观题到诗歌鉴赏再到文学文本阅读, 提干设问没有剑走偏锋, 故作深沉, 毫不为难考生, 答案设置你用到了多少”锦囊妙计”, 而当你看懂了, 理解了, 答案又很简洁明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高考命题组已经注意到, 语文教学的弊端一览无遗, 这是一次次铿锵有力的回应, 是一次掷地有声的宣言, 对考试者终身发展需求的正视, 对新课标综合能力的重视。实乃师生之幸, 万民之幸!

3. 重视课本回归, 淡化热点关注

去年的高考对于热点的关注达到空前, 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走出了课堂”, 误以为抓住了社会就赢得了高考, 事实证明, 舍本逐末定然收效甚微。语文考试本应实实在在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任何花里胡哨, 不靠谱的”创新”只会无形加重考生的负担, 有限的复习时间, 名句背诵大海捞针, 文学常识漫无目的, 完全靠死记硬背, 结果往往是徒劳, 不背会后悔, 背了更后悔, 矛盾纠结啊, 消磨的是斗志, 挫败的是锐气, 还需碰运气。今年的试题给了大家信心, 让他们有劳有所获的成就感, 文言文阅读浅显易懂, 没有哪一年如此贴近课本, 名句默写更是不偏不难, 即便是课内的名句, 也没有刁难考生。

4. 作文训练有体系, 讲评有层次

今年高考作文是近些年来难得叫好的文章, 提示语通过选取三句考生耳熟能详的名句给大家立意方向, 极大地优化了提示语的作用, 给考生充分发挥空间, 故高分的作文多于往年。

三个角度:浓浓的亲子之情, 一种担忧与关爱;炽热的家国之情, 一种忧戚和挚爱;博大的人类之情, 一种忧患与至爱。题材有大小之分, 考生只要结合自身生活经历, 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理解, 都可获得高分。

关系型话题考查思辨, 有效防止宿构, 不错。“忧与爱”是一个关系类命题。考生写作时不能抛弃任何一方, 顾此失彼, 但可以有所侧重, 突出其中之一。能够阐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最佳。具体说, ”忧”是”爱”的一种体现, 是爱的一种表现方式;有爱才有忧, 因为有爱, 所以才会有忧, 且爱之深, 忧之切。二者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 且是辩证的统一体。忧中有爱, 爱中显忧,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无法隔离。

二、感悟备考得失

高三经历两轮细致的复习, 综合了比较多的训练。思路明确, 措施得当:从专题到考点, 由课本至课外, 从基础到方法, 按部就班, 不瘟不火, 有收获, 也有失落。

1. 语文备考备什么?以什么为纲?有没有捷径?怎样消除备考盲区?

2. 重过程, 讲方法, 复习中, 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复习方法的建构。

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 剖析根源, 彻底纠正, 向效率要成绩。

3. 试题训练是必需的, 但是不能陷入题海。

要关注现实, 更要重视基础, 建立自己的学习错误档案,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4. 作文教学系统复习不可缺少, 训练张弛有度, 讲评区分层次, 坚持素材积累, 内化材料, 个性化运用。

既然试题是猜不着的, 即使猜着了也拿不到分。少做题, 多读书, 多思考。在踏踏实实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勤于思考, 关注生活、社会、人生。这才是正道, 根本。

山一样沉稳 水一样灵动 第9篇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湖北卷)有效贯彻实施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充分重视到难易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学习水准,符合高等院校对人才选拔的需求.具体说来,有如下六个特点:

1 主干知识突出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湖北卷)对支撑高中教学的八大主干内容(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的考查占全卷的90%左右,考查全面,布局合理.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试题的选材从考查基础知识出发,解题方法立足于最常规的方法,试题的情境、载体和设问都力求公平、自然和贴切,不故意设置障碍为难考生.文理科试卷通过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整合而成的试题分值都超过了90分,不仅如此,试题的表达方式与语言叙述尽可能与教材保持一致.

2 知识网络综合化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有利于考生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考生从不同角度切入,形成多种解法,为考生的解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如理科卷第5题是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交汇,第13题是函数与方程的综合,第14题是函数、数列和对数的整合等.

3 思想方法主导化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利剑”.湖北卷进一步强化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几乎贯穿于整个试卷中.如文科卷第13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文理科卷第21题,虽然题目以递推数列的形式出现,但本质是运用反证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和函数思想解决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和前n项和相关的基本问题,重点考查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

4 实际问题数学化

数学应用问题已成为每年数学高考的一道大菜,所拟试题贴近课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问题的实际,注重数学内涵和教育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数学应用问题的考查不断加大力度和深度.如“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水库的蓄水量、广告设计、奥运志愿者等都在湖北卷中出现了,让考生真实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强调数学应用,这在湖北卷中凸现得淋漓尽致.文科卷有四小一大共5个应用题(第9、10、11、14、19题),分值为32分,理科卷为两小两大共4个应用题(第6、10、17、20题),分值为34分,且首次设置了两道大题,可谓今年试卷的一大亮点.

5 新增内容工具化

新教材新增的内容(简易逻辑、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给高中数学增添了活力,并提供了更多新的研究方法.2008年湖北卷几乎覆盖到所有新增内容,突出地考查这些新增内容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工具作用上.如理科卷第20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文理科卷第18题考查利用向量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传统方法需添加辅助线,而向量方法解题思维几乎程序化).

6 能力立意理性化

以能力立意,突出理性思维、减少运算量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2008年湖北卷顺应潮流,积极探索创新,所命制的理科卷第15题,立意新颖,背景深刻,它源于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数,即前n个正整数同次幂求和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直觉观察意识、合情推理能力和正确理解抽象数字符号语言的能力,是一道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创新题型.通过观察前6个幂和等式的系数规律,得出相关项系数的一般性结论,充分体现了辩证地运用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再如文理科卷第10题抓住a1-c1=a2-c2=|PF|,易得②正确. 在此基础上可得a1+c2=a2+c1,两边平方得

a21+2a1c2+c22=a22+2a2c1+c21輇21+2a1c2=b22+2a2c1,注意到b1>b2,故有a1c2

总之,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湖北卷)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融入了新课程理念,较好体现“平稳中重基础、朴实中显特色”的命题理念.全卷题型布局稳中略变,选填题坡度平缓,解答题难易适中,应用题型新旧兼顾,探究能力动态考查,合情推测之中隐含着深刻的数学背景.

作者简介 见本刊2008年第3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学雷锋诗歌下一篇:军理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