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大纲

2024-09-19

小学品德教学大纲(精选9篇)

小学品德教学大纲 第1篇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2.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五年级品社《从小爱科学》一课中,我采取了让每一位学生动脑筋、找材料,收集科学实验或者自创小发明,并让他们把收集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同时说出这项

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很高,都积极的去准备。上课了,一位男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放在杯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底下的学生也紧张地看着,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近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尊重他人有礼貌》一课中,我采取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边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当时,车上没有空位,而且也没人给老人让座。到了下一站,空出了一个空位,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但学生演的认真,看的也认真,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如此一来,使学生感觉到上思品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3.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例如: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结束后,同学一致提议进行一次捐助我们身边贫困同学的活动。于是,学生自己组织,到各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好,并进行登记。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又例如:讲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多读好书》这一课后,我带学生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并把阅读的好书填写在表格当中,或者写出札记和读后感。我们还召开了“和好书交朋友”读书朗诵会,在学生中再次掀起读书热潮。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再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

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是两个生命体之间情感的对话。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只有在教学中重视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重视其中的人文性,而不仅仅告诉学生一些冷冰冰的知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培养出一批空有一大堆知识却无情感的废品。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可容天地,心系万物,情感丰富的人,首先就得叩问一下,我们老师自己是不是一个冷血动物,是不是有着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一份同情心;能不能为屈原抱屈,为窦娥鸣冤,为杜十娘不平。只有这样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4.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盯着差生的缺点。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即使那个差生偶尔有那么几次挺伟大的壮举,也不可能将这个错误的堡垒攻破。久而久之,这个所谓的差生就真变成一无是处的差生了。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我们太渴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的人了,而忘记了学生还是学生自己。他们各有不同,各有优缺。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

婉”。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又怎么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年年岁岁人不同”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真如他人所说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的,那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当发现你的单车的轮胎气芯屡次被拔,千万别一查到底,痛斥一番,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你所不注意的学生对你无声的抗议。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为花开而笑,也为叶落而悲;又应是有很强观察力的人,能看出学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又是有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的人,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引导。

小学品德教学大纲 第2篇

从我任教品德与社会以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1、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资源,课堂教学中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有意义的地调整使用教材,提高思品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这些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恰当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这个关系我在平日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相机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四、评价要多样化

评价对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课堂上除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已,小组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所有儿童,鼓励每一个孩子。

小学品德教学略谈 第3篇

一、提高认识, 思想上重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 课程上得好与坏, 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 就要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 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长大了, 想帮父母做家务, 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让我做, 那我就不做了!”面对这种想法, 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父母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爸妈最怕我哭, 我就哭, 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学生说:“我会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教师可适时引导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学生再去实践, 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

(二)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学生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 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 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 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 紧密结合农村实际, 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 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 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 走出农门, 离开家乡, 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 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 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 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 热爱劳动, 热爱农村。

其次, 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例如, 我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 先播放多媒体课件, 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 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 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 我结合类似事例,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 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 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 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 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 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 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 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 提出了“老师像红烛, 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 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 教师可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 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 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教师, 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 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教师, 提高教学实效。

(二) “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 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 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 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 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三) 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使学生向生活“取样”, 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 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收到的效果较好。

总之, 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 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 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 我们只要下苦工夫, 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 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 课程上得好与坏, 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第4篇

1. 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程与教材是客体,教师是主导,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应把这“三个结构体系”合理应用,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真正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体现“良师”与“益友”的角色。从根本上说,师生应站在同一个心理平台上,让学生能说、敢说、善说,这不仅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學到了知识,融洽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课堂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交往技能和团结合作的氛围。在平等的师生氛围里,学生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2. 在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和谐、民主教学情境的建立,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投入的情感被学生感受后,学生才会排除内心的障碍,坦诚地向教师表述自己的观点,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作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他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激发和培养。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能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思考题,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对优生做到“锦上添花”,对后进生做到“雪中送炭”,同时规避“落井下石”。只有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让学生解放头脑,解放双手,在民主、和谐的土壤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品味校园文化,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小学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我在思品教学中从校园文化入手,以农村小学特有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带领学生选取校园的事物为题材:走廊画壁、展板设计、树木、花卉、田间地头,共同创设浓浓的乡土气息。带着学生亲力亲为,共同劳动、创造、收获,凝聚对家乡的感恩自强情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崇尚勤俭的价值观,形成感恩自然赋予、感恩父母付出的情怀,认识到勤奋俭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从而达到生活化品德课堂的目的。在课堂上我立足现实,开展家乡美征文,利用校园广播传播校园文化精神,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校园文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与个性品质

人的素质表现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学实践中却往往把教学活动局限于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很少顾及非智力因素,如习惯、观念、意志、情感、品格等非智力因素。一般说来,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帮助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具有维持学习的作用。因此,在挖掘智力因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1. 适当煽情,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

2. 教会学生“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丰富自己的大脑,完善自己的个性。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持之以恒、自强、自立、奋发向上、不怕困难、不畏挫折。

课堂因不同的个性而精彩、丰富、多样,学生通过分工和通力协作,各抒己见,各表其态,进行“互动交流”,学会了如何融入群体,如何与不同个性的同学交往,如何发表与保护自己的意见,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四、更新德育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第5篇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在《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并让他们自己拼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了各省区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材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在学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2、勇于反思。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用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品社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社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愿快乐永伴老师和学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杨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一节好的品德课不在于师生表演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的心灵是否产生共鸣,思想是否得到净化,情感是否得到升华,行为是否得以规范。

那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浅谈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看法。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诚信是金》时,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分组讨论教材上的故事:那个扔掉诚信的年轻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世时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局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最后,结合教材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没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体会到“诚信是立足之本”,“人无信不立”的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在《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中,设计三个活动:

一、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然后写在黑板上。假如自己竞选班干部应该发表怎样的“竞选宣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发表,最后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二、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干部选举流程图,大体了解一下班队干部该怎样选出,由谁来选,在选举中,我们有哪些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当班干部是为了什么,让当上班干部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其他同学分析每种想法和做法是否对集体、对大家有利,根据同学的分析总结班干部应该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最后每个人给班干部写一句话,可以是希望、鼓励或称赞。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体验到了民主,树立起了民主意识。

三、充实教学内容

品德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在教学《我国的国宝》时,通过找资料了解中国的主要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再根据教材确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说本地区有没有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制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解说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体验,如亲自到过这些地方旅游,或在电视、杂志等媒体上看到过。制作图文说明的解说卡,图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有代表和象征性的图。最后展示每个人的解说卡,再小组推荐代表解说某个文化遗产。

四、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感受天地万物的奇妙;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体验给予的快乐;走近劳动人民,体会到劳动的光荣等。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第6篇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性质,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亲身体验,提高教学实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小学品德教学大纲 第7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课中出现了“历史题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品德教师对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少,上课底气不足,课上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与利用;加上品德教师大多是兼职的,平时繁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也不能用心走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果导致教师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历史题材”的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式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研究教材找生活,拉近历史学习的距离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由于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远,缺乏“生活味”,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抓住切入生活的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1.联系身边生活,寻找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从而萌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可让学生请家乡的一些老人,当时历史的见证者讲一讲日军的残暴罪行;看一看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通过这一系列身边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

2.对接现实生活,挖掘历史。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如中国劳工向日索赔的案例、齐齐哈尔遗毒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等,在对这些新闻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危害。通过对接现实,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3.立足生活经验,感受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课外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在同学们的亲身介绍下,影像资料的感染下,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丰满,切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长城每块城砖的重量是15千克,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搬砖头或者重物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在古代,在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之上,劳动人民竟然能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个奇迹。这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趣味盎然开活动,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本身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的兴趣就不高,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再过于单一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兴趣。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教师设计了说长城——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或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赞长城——读一读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赞美;利用“登长城”比赛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长城图,并在“长城”上由低到高设计若干个站点,每个小组准备一面小红旗并将其插在“长城”的最低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哪个小组交流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唱出一首赞美长城的歌、颂出一首诗或一首童谣、说出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这个小组的小红旗就向前进一步,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长城顶端。比赛活动的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走进内容学能力,教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品德课中历史内容的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学生搜集了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和古代中国各方面成就相关的大量资料,我们便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时,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所搜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实现资料的共享;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料和使用资料,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资料编辑成册;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成就后,教师询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解决困惑的能力……教师时刻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

四、拨动心弦引情感,升华历史学习的认识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1.创设教学情境,催化情感生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一段感人的历史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列强们的无耻行为,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拓展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波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大多是以图片的形式、简短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且历史知识之间没有一定的序列性,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堂以外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并不局限于课本上呈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让学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两弹升空、神州号升空、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世博会的召开等等,这样有效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的情感。

3.抓住教学典型,推动情感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题材内容是繁多的,知识是浩瀚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抓住一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以点带面,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当一位同学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时,教师抓住这一典型故事,问学生:难道死在长城脚下的只有范喜良一人吗?这累累的白骨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 鲁洁等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德育》王清平主编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研究 第8篇

编者按:一提起小学品德课堂, 我们更多地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说理性太强, 比较空洞, 还会听到有些教师说小学品德课实在是太难教了, 要补充的内容太多, 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存在一定的距离。那么如何提升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就让我们来听听浙江省杭州市一些品德课任教教师的声音吧。本期《特别关注》以“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研究”为内容, 特选取“2014年度杭州市教学研究 (普教) 评比”获奖论文, 和广大教师一同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 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借鉴。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教学要求 兴趣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

一、教师要充分把握,设定相应的教学要求

小学生年龄小,没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教材的中心观点以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对教材不仅懂得,而且要熟悉,运用自如,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为一体。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掌握教材。教学时必须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拓宽延伸,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小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处于最佳状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情融入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他们并没有深入体会到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只有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突破点,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先入题入境,流露真情,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角色扮演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通过活动让小学生逐步分清是非、明辨道理,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四、結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更侧重未来生活的描绘和渲染,或者可以说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相比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它和学生目前的生活是相脱节的,所以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感觉思想品德课程讲解得非常好,但是在课下的生活、学习中用不上相关的知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努力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要让我们的课程能够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和生活实际的良好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感觉我们的思想品德学起来是很实用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身边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或是悲伤,或是喜悦。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思索,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提高。另外,我们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我们每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这是很不负责的行为。只有学校、教师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陪女儿一起长大诗歌下一篇:资产评估学试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