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防汛总结

2024-05-31

2010防汛总结(精选7篇)

2010防汛总结 第1篇

山亭区运管所

2010年防汛工作总结

我所的防汛工作在市、区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市、区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结合辖区实际,本着抓早、抓实、抓好,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科室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运管所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防汛组织机构,完善各项防汛预案,及时检查车站、公司等单位存在的防汛安全隐患,采取预先处置和协调相关部门整改的办法,顺利完成了今年的防汛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区局领导专门开会安排防汛工作,逐级制定防汛工作方案,层层建立防汛组织机构,逐级落实责任,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各单位成员按各自分工,抓好所属单位的防汛救灾工作。运管所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增强水患意识,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抗险”的方针,及时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二、周密计划,细心准备

在建立健全了运管防汛工作组织的基础上,组织公司、车站早计划、早准备。下发了防汛工作方案,要求各单位的防汛准备工作要赶在汛期之前完成,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准备到位,并将各单位上报的防汛物资统一进行登记核实。组织抢险人员组成了抢险队伍,以应对各种突发灾害;对值班室进行了改造,并配备雨具、电筒等有关值班用品;对防汛预案进行了修改,使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在汛期,坚持了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

三、认真检查,抓好落实

在今年汛前与汛期,运管所多次深入各基层、现场,深入公司、车站、源头管理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检查防汛责任制的落实、防汛工作方案、组织机构、抢险队伍、抢险车辆、抢险物料设备等的落实情况。并明确专人按要求将各种资料信息及时上报市局。对发现的问题逐项登记,并研究措施,限期解决。通过对各单位的检查,完善了防汛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备齐了防汛工具设备,切实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山亭区运管所 2010年9月28日

2010防汛总结 第2篇

今年,我部防汛工作按照公司及业主、监理的要求,在项目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抓早抓先,全面防范,提高能力,安全度汛”的原则,认真安排部署,落实防汛工作预案,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工作督导检查。现将我部2010年防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防汛机制,全面落实责任

为切实抓好我部今年的防汛工作,项目部在年初的安全工作会议上,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检查小组,全面部署了汛期的防汛工作重点,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并下发了防汛工作通知。各部室及两个工区根据会议精神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制定了防汛值班制度,做好了防汛物资、器材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及工作性质采购了相应的备品备件。对我部管辖的线路及各个变电站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的进行了整改,并在汛期来临前全部整改完毕。今年我部共组织了11次防汛检查,进行了2次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汛期期间处理了突发事情十余起。

二、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及防汛能力

为确保汛期期间遇突发事件时,能够妥善处理,安全度汛,我部对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了3次防汛知识的培训,组织了2次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下发学习资料120册。汛期期间为确保交通安全,加强了司机安全行车知识,做到在出车路经滑坡频次较高路段时,多留心边坡情况,确保安全驾驶。线路工区在日常巡视线路的检查中也对线路、杆塔周边山坡地质情况进行了查看,发现了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汇报。由于我部变电站多靠近山体,运行工区人员在值班时,除了多设备进行检查外,还对站内外的边坡进行查看,雷雨天气时增加检查频率。此外,我部还经常通过短信方式向员工发送防汛安全小知识,将防汛安全工作植根于每个人脑中。

三、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1、做好了汛前大检查

从4月初,检查小组就对整个电网线路及变电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汛前安全检查,检查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各工区先对所辖范围进行自查,检查小组对重要线路采取抽查的方式,同时加大了检查力度。

2、做好了隐患整改

对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周安全生产例会上予以提出,并及时组织人员对隐患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检查小组再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3、做好了防汛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为了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程序,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的防汛责任,按照公司及业主、监理要求,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对防汛预案进行编制并完善。

4、做好了物资设备的储备

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我部在对线路及变电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后,核实仓库储存的材料,拟定了备品备件的采购计划,并及时进行了采购,为安全度汛提供了保障。

5、做好了防汛值班工作

1)领导小组每天都安排有2人值班,确保在接到防汛值班电话后能第一时间内通知项目部所有员工进行应急抢险。

2)线路工区每天都安排人员待命值班,确保在突发情况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往现场,特别是雷雨天气时,更是做到了整装待发的准备工作。

3)各个变电站24小时都安排有人值班,巡视检查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及周边山坡情况,雷雨天气时更是加大了检查频次。

尽管今年汛期雨水量较往年有所降低,雷雨天气减少,但我部还是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了各项防汛工作。随着防汛工作的结束,我部认真对全年的防汛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汛期来临前就做好对所有线路及各个变电站的汛期检查,并将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在突发事情时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为官地电网的安全度汛做好了本职工作。在今后的防汛工作中,我部仍将持之以恒的将各项工作开展下去。

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官地项目部

2010防汛总结 第3篇

1.1 洪湖东荆河防汛基本特征

洪湖东荆河堤防位于东荆河下游右岸, 全长91.05公里, 上与监利相接, 下与洪湖长江干堤相连。东荆河左岸是仙桃东荆河堤防。仙桃东荆河堤防下游从杨林尾起, 至汉南堤段, 已按城市防洪圈标准建设;洪湖东荆河与之对应的高潭口泵站以下42.9公里堤防, 要按东分块分蓄洪区标准建设, 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工兴建。洪湖东荆河堤防除建设未达标之外, 汛情也很独特, 如高潭口以下河段是汛期夏秋“三水”交汇之处, “三水”即:东荆河上游下泄的汉江洪水;四湖地区通过高潭口泵站排出的内湖渍水;长江从东荆河下游口涌入的倒灌洪水。故洪湖东荆河堤防每年防汛都是从高潭口至黄家口堤段开始, 加之中游这段河道洲滩多、过洪障碍多, 也成为历年防守堤段重之中重。

1.2 洪湖东荆河2010年防汛工作简介

一是水情:洪湖东荆河中下游堤防出现了20年一遇的洪水, 其中汉江洪水曾三次间歇性向东荆河分流, 时间跨度从7月13日至9月14日, 下泄洪峰始终被丹江口水利枢纽有效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二是雨情:自7月8日开始, 东荆河流域连续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 据历史观测记载, 洪湖市日平均降雨量580毫米, 已超过自1935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三是工情:洪湖市东荆河启动了三级响应预案, 曾因东荆河洪水猛涨, 四湖流域中下区的高潭口等处泵站被迫停机排涝, 其间, 仙桃两民垸扒口行洪, 洪湖东荆河水位略有下降。总的来说, 洪湖东荆河2010年防汛, 历时22天, 汛期前线防汛人员最高日达2934人, 发现和处理管涌等重大险情或一般险情20处, 耗用砂石料1120方, 编织袋2万, 取得了防汛的最后胜利。

2 洪湖东荆河防汛决策指挥体系构成

2.1 纵向组织结构

洪湖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下, 负责洪湖市东荆河堤防的防汛抗洪工作, 沿堤府场、曹市、峰口、万全、黄家口、大同湖、新滩等7个乡镇 (区) 设有东荆河防汛指挥部。汛期、主汛期及设防水位以上等状况, 《洪湖市东荆河防洪预案》对各级别领导进驻东荆河堤防防守指挥有明确规定。

2.2 横向决策咨询服务系统

一是技术专家组, 人员由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派驻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市水利局派驻的工程师及管理分局的工程师等组成, 负责汉江、长江的洪水分析预测及出险后的险情判断、抢险方案的拟订, 供各级指挥长决策指挥决断, 一般任务是在巡查堤防时作技术指导。二是信息保障组, 由管理分局人员组成, 负责省级、荆州市、洪湖市、汉江局等上级各类防汛文件信息的传递, 及本辖区的水雨工情信息的收集上报。特殊情况时, 按指挥部要求随时汇总上报。

2.3 督导检查队伍构成

督导检查是确保防守责任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 其实施主体是省级、荆州市级及洪湖市的领导小组。洪湖市东荆河堤防日常每天的督导巡查, 则由市东荆河防指指挥长们轮班值守落实。

3 影响洪湖东荆河防洪决策指挥体系建设的不利因素

1) 科学化决策的基础不足。科学化决策的基础是应急管理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及各种必要的防汛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洪湖东荆河防洪在科学化决策上基础显得不足:一是年度防洪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如东荆河流域防洪预案规定, 汛前要彻底扒毁天星洲外垸、王小垸、熊家洲、永丰垸等8个阻水围垸, 清除全部行洪树障。但这些洲垸行政管辖权限属仙桃市, 洪湖市东荆河年度防洪预案照搬流域预案, 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信息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还只是刚刚起步。自2010年以来, 洪湖东荆河堤防作为防汛机率较高的堤防, 自动水位观测站仍只有一处。在当年的三次间歇性洪峰过境时, 汉江局防办要求洪湖堤防7个水位观测点每2小时人工测报一次, 直至洪峰回落。近5年来的历史水位观测记录, 还是靠人工二段制、八段制的观测记录完成的。自动雨量记录有3处, 分属荆州或洪湖市管理, 还未与东荆河流域即时联网;险工险段实时监测尚未开始。2) 指挥运行的限制因素。一是市级、乡镇级指挥部领导岗位人员每年都要调整, 新进人员都需要一个正常的适应与熟悉的过程。二是村级防汛队伍组织结构遭遇“打工经济”冲击, 青壮年人少, 老弱者过多, 需要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开创防汛抗洪新局面。2010年7月, 黄家口堤段出现3处管涌险情, 为及时处置险情, 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超常规指挥, 征用民间车辆30余辆投入抢险, 市公安交警大队还对相关上堤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确保抢险砂石料运输车辆畅通无阻。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民间力量参与防汛抢险的典型案例。三是汛情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受东荆河河道地理地势变化影响, 预测汉江下泄洪峰过境峰值和时间还存在误差, 对防守资源的投入判断产生影响。

4 完善防洪决策指挥体系的对策

1) 各方努力打造科学防洪决策大环境。主要从省级防指层面, 协调好东荆河流域各县防洪利益关系, 出台东荆河流域《防洪规划》, 作为各县市防汛决策指挥体系运行的重要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 制订东荆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遏制东荆河河道洲滩无序开发利用的局面, 建立健全防洪减灾补偿机制, 保障流域防洪调度措施顺利落实, 实现流域“人水和谐”防洪理念。2) 挖掘流域机构潜在的战略协调的优势。一是省汉江河道管理局作为汉江———东荆河流域管理机构, 在促进流域《防洪规划》、《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出台上大有作为, 作为规划的承办单位有天然的技术、协调优势;二是流域管理机构在《防洪法》上有授予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 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防洪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三是防汛工作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 流域管理机构应在职责范围, 依法加强对防洪规划的实施监督, 对违反防洪规划开展的诸如围垦河道的行为, 应做出更为严格的限制, 处罚措施要更为严厉, 以保证防洪规划的严格实施。3) 不断完善决策指挥体系的硬件建设, 这是洪湖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必须苦练内功的着点。一是要整合行政区间内电信、水利信息网络, 打造内部信息平台, 上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下至基层各乡镇防指, 信息越通畅, 防汛主动性越高。二是在防汛抢险机动及专业队伍组建上, 在防汛风险管理上, 在配合汉江中下游堤防整治工程及东分块工程建设上,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摘要:本文通过2014年洪湖东荆河堤防防洪实践, 分析影响当前东荆河防洪决策指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对策。

2010年肥料效应校正试验总结 第4篇

关键词:3414;校正;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S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84-1

1试验目的

通过校正试验,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考察配方肥的增产节肥效果,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通过吻合度,确认配方的准确性。

2试验设计及处理

设计:试验共设24个点,面积为200m2,与3414试验的2水平、0水平处理组合成一个独立的试验。校正试验处理配方设高、中、低三个肥力水平。采用大区对比法,设三个处理:

(1)習惯施肥区。

(2)校正试验施肥区。

(3)空白区。

表1校正试验各肥区肥量分配表

单位:kg/亩

3试验方法

配方肥施肥方法采用:基施加追肥。习惯施肥区按照农户的习惯进行施肥。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各处理间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处理间不能相互渗透。试验品种统一为绥粳8号。各试验点田间管理一致。

4产量及效益分析

4.1产量分析

吻合度%(与全素区)=配方肥区产量/习惯施肥区产量×100%

校正区产量全场平均吻合度为100.3%。高肥区平均吻合度为100%,偏差在7.2%-8.9%之间。中肥区平均吻合度为99.8%,偏差在2.9%-6.3%之间。低肥区平均吻合度101.4%,偏差在2%-1.5%之间。在总体上看配方制定基本准确,但是各作业站还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一定的可调空间。

4.2效益分析

高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44.79-544.75)×2.6(55.56-66.56)=11.1(元)

中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29.95-531.18)×2.6(67.98-66.56)4.62(元)

低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22.87-515.6)×2.6(83.43-66.56)=2.03(元)

5结论

(1)校正区产量全场平均吻合度为100.3%。高肥区平均吻合度为100%。中肥区平均吻合度为99.8%。低肥区平均吻合度101.4%。在总体上看配方制定基本准确,但是各作业站还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一定的可调空间。

2010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第5篇

2010年,在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防指加强调度管理,立足于防,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保证了全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保障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雨情:

2010年我市雨情总体平稳。1-5月全市平均降雨量278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多。淮河以南地区6月17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期32天,特点为入梅正常(我省平均入梅日为6月18~20日),出梅正常偏迟(平均出梅日为7月10日前后),梅期较长(平均为23~24天)。入梅后,我市主要有两次降雨过程,为6月30日~7月2日和7月10日~7月13日,全市面平均降雨量分别为45.2毫米和43毫米。其中,7月2日金湖县24小时降雨111毫米,7月10日24小时涟水县降雨83毫米、市区(含淮阴区)降雨64毫米,分别达大暴雨和暴雨。梅雨期全市共降雨10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

进入8月之后,受冷暖空气影响,我市降雨增多。8月全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64.2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成。9月全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94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倍。9月1日

至15日,我市发生连续降雨,特别是9月7日24小时全市平均降雨达56.2毫米,其中洪泽县降雨115毫米,市区(含淮阴区)81毫米,局部地区出现雨涝。主汛期(6-9月),全市共降雨551.2毫米,比多年平均625.8毫米少11.9%。

2、水情:

今年包括春汛淮河共有3次来水过程。2-4月,受淮河上中游连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发生春汛。4月6日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3.84米,超出警戒水位0.34米,是今年的最高水位。进入汛期之后,淮河共有2次来水过程,分别为7月7日至8月10日和8月17日至9月底,淮干吴家渡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27日为5410立方米每秒。由于6、7月份上游来水及本地降雨量少,大用水期间,洪泽湖水位下降很快,7月8日蒋坝水位11.58米,为今年最低。

为控制洪泽湖水位,春汛期间充分利用灌溉总渠、废黄河、盐河等分洪通道泄洪,三河闸以不超过400立方米每秒流量行洪66天。进入主汛期后,淮河两次来水,三河闸分别自7月19日至8月6日、8月30日至9月28日共开闸49天,9月10日三河闸泄洪6310立方米每秒,是今年最大流量。主汛期(6-9月),入出洪泽湖洪水水量分别为215.7亿方和213.3亿方,三河闸共泄洪129.8亿方,出入湖水量基本平衡。

3、灾情:

今年我市无较大灾情。9月7日晚,我市遭遇集中暴雨,导致城乡不同程度积水,部分乡镇受涝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市农田受淹面积达48万亩,农田受灾面积1.21万亩,房

屋倒塌15间,鱼塘漫水1080亩。其中涟水县农田受淹面积18万亩,房屋倒塌15间,洪泽县农田受淹面积7.4万亩,楚州区农田受淹18.75万亩,城区受淹500户,淮阴区农田受淹3.35万亩,受灾1.21万亩。

二、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确保今年安全度汛,根据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防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超前部署,组织汛前水利工程检查。

2月8日,市防指下发通知部署全市汛前检查和防汛准备工作。各县(区)迅速贯彻落实,自下而上对各类水利工程、防汛物资、器材和水文通讯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3月8日至17日,市防指组织成立汛前检查工作组,对全市流域性河湖堤防、水库、涵闸、泵站、城市防洪工程及区域性防洪工程等重点险工地段进行实地检查,逐一排查问题,要求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章设施限期清除。3月23日,全市防办主任会议上,市防办对各县(区)、市属工程管理单位汛前检查情况和防汛准备措施落实情况,逐一过堂点评,各县区防办明确整改措施。

(二)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汛前,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的要求,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六个分指挥部成员和各县(区)防指成员全部调整到位,市、县两级防汛防旱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各类重点防汛防旱工程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到位。在5月8日召

开的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并在《淮安日报》上公布全市流域性河道堤防、涵闸、泵站、水库、蓄滞洪区、城市防洪等重点工程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三)未雨绸缪,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市、县(区)两级防指针对近年来水情、工情变化,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修订完善《淮安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10个各类防汛防旱工作预案。今年1月,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含鲍集圩)被列入了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市防指及时组织相关县(区)做好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预案的修订工作。加大各类在建项目的安全监管力度,所有跨汛期施工的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法人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安全度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计划并报防汛部门备案。

(四)统筹安排,强化落实各项非工程措施。

汛前,我部专文向市政府报告,请求安排专项资金65万元用于补充和增储防汛物资设备器材。汛前,市县两级共落实防汛物资:编织袋357.808万只,土工布11.1509万平方米,木材767.137方,树棍26.3498万枝,铁丝31.645吨,元钉420公斤,块石88559吨,柴油2.5吨。全市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237个,共7.32万人。其中,民兵抢险队伍660个,4.54万人;河湖管理单位抢险队伍123个,0.39万人;水库抢险队伍167个,1.2468万人;其它专业抢险队287个,1.1326

万人。汛前,淮安防汛机动抢险队组织全体队员参加集体培训10天,并参加省防指组织的培训和军队联合演练。为确保防汛物资在抢险时能及时调得出,市防汛物资中心开展了防汛物资及设备抢险调运演练,并总结了演练的经验和不足,细化完善抢运预案,不足地方落实专人整改,确保抢险时能够高效完成调运指令。

(五)科技创新,切实加强防办自身能力建设。汛前,市防办对已建成的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进行网络优化,实现省市数字级联,确保汛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效。在此基础上,为整合提高指挥系统可用性,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发3G技术在防汛工作应用的可能。8月9日,我市《3G技术在防汛指挥系统可视化会商中的应用》项目通过省水利厅主持的中期评估审查,利用3G等现代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为提升城区防汛能力,在现有的水雨情遥测系统基础上,开发研究《淮安市城市防汛指挥视频监控系统》,预定于明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今年6月前建设完成的25座排涝泵站监控点,为今年城市防汛指挥人员迅速分析判断汛情、综合调度和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全力以赴做好各阶段防汛防旱工作(一)科学调度,加强用水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针对我市先涝后旱、旱涝交替的局面,市领导多次亲临防汛防旱一线,视察指导工作。市防指精确分析,科学利用近年来建成的水利工程,科学调度水源,用好洪水

资源,有效保证了全市城乡的生产生活和工业农业用水。

今年春季淮河发生春汛,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流量高达每秒2890立方米,仅入江水道滩地处就有5万亩小麦存在被洪水淹没的危险。面对汛情,市防指高度重视,请求省防办运用灌溉总渠、淮沭河、废黄河、盐河等分洪通道的行洪能力,并提高洪泽湖的调蓄水位至13.84米,达到了入江水道行洪不漫滩的目的,不仅化解了汛情,还使5万亩小麦免遭损失。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加强灌溉总渠、淮沭河、古黄河等流域性河道行洪期间堤防巡查,落实防汛责任制,采取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确保各条流域性河道堤防安全。

由于5-7月我市降雨量偏少,同时受淮河干流6月下旬断流9天的影响,洪泽湖蒋坝水位一度降至11.58米。时值水稻栽插大用水时期,市防指高度重视用水管理工作,认真分析用水形势,密切注视水情旱情,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综合利用水资源,切实加强水源调度,及时请求省水利厅对用水困难地区补充水源,保证在水稻栽插、活棵等生长关键期用水。同时要求各县区加强水源调度,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厉行节约,确保生产生活用水。期间,市、县(区)水利部门派出用水工作组,深入重点涵闸、泵站检查水稻栽插进度和灌溉用水管理情况,根据进度调整灌区供水计划;及时将供水计划通知到乡村组,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用水矛盾,做到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加强对用水口门的督查管理,随时监控我市境内主要河段水位,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需要。

7月中下旬,淮河流域上中游降雨增加,淮河干流发生洪水。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提高我市水环境质量,市水利局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同时,充分利用、调度洪水资源,对全市范围内主要河流实施换水活水工作,明显提高了全市乡村河塘和城区主要水体水质。

(二)密切关注,做好预防突发雨涝工作。

汛期,市、县(区)防指密切关注水、雨、工情变化,及时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提高预测预报准确度,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市防指先后通过传真电报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防范要求,通知各县区防指及相关工程管理单位高度重视防御工作,提前落实预防雨涝、台风各种防范措施,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9月7日至8日,我市遭遇集中暴雨,面对突发性暴雨袭击,市防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减少雨涝造成的损失。一是提前开启机泵排涝。市区26座固定排涝泵站于9月7日晚8时先后开机预降沟河水位,昼夜不停排水,有效缓解了城区灾情。楚州、淮阴、清浦、洪泽、涟水等地也都及时开启各类排涝泵站,全力投入抗灾。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200余座排涝泵站投入运行,总装机功率超一万千瓦。二是突击进行河道清障工作。暴雨发生后,各县区防指组织人力对内部水系、管网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疏通沟河管网;组织受淹地区群众清沟理墒,加快排涝速度,对排水不畅的骨干沟河,组织人力突击疏浚,清除埂坝、水草等阻水障碍,确保排水通畅。三是科学调度工程。降雨发生前,市防办及时通知各县区关闭灌溉渠首,防

止因灌致涝。降雨发生后,市防指积极协调,报请省防指开启淮安站、石港站抽排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涝水;紧急联系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处,突击组织力量拆除施工围堰,加快清安河地区涝水下泄;全开六塘河地涵,尽快排除淮西洼地涝水。

(三)上下联动,确保入江水道行洪安全。

自7月19日三河闸开闸泄洪,为确保入江水道行洪安全,市县防指严格按照防洪预案安排民力上堤防守,并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一线,检查沿线防汛值班、险工险段、防汛人力投入以及防汛物资储备等各类情况。市防指还分别于6月1日至10日、7月20-30日两次派出由市水利局领导带队的8个防汛抗洪工作督察组分赴各县区督促检查防汛工作,并对各县区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全市通报,进一步落实了各项工作制度,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9月8日,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流量增加到6000立方米每秒。市水利局黄克清局长、市防办、市入江水道管理处等人员赴入江水道一线现场检查防汛工作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对防汛组织、防汛物资、险工险段度汛方案、涉河建设项目在建工程防汛措施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入江水道安全度汛。

(四)围绕重点,突出城市防汛和水库防洪工作。我们督促加快城区在建水利工程进度,检查落实在建工程度汛方案;针对持续强降雨的灾害威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河道和排涝设施的检查,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对淮安市区低洼易涝地段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降雨时段积水情况巡

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督促相关部门抓紧排水管网建设和维修,备足社区排涝专用设备和抢险物资,建立城市防洪排涝抢险专业队伍,制定应急抢险专门预案。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共组织了两次应急排水实战演练,提高了防汛抢险能力。8日凌晨3时左右,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防汛值班巡查人员发现,市开发区某小区开挖的深基坑,因基坑排水不及时,导致基坑严重积水,最深处达到4.5米左右,致使支护倒塌,楼盘沿路及临近小区存塌方险情。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立即通知市住建、市政、供电、公安等部门,要求立即派员到达现场处理险情。市水利局黄克清局长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提出会商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力排除险情;开发区建设局做好指挥协调工作,开发区公安局做好现场安全工作,供电部门及时协调电力供应及修复相关电路,开发商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现场跟踪处理情况,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由于措施得当、应对及时,险情很快排除,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没有影响。

为确保水库度汛安全,我们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水库防汛责任制,细化度汛方案,加强管护力量,强化预警预报和实时监测,严格按汛限水位运行,病险水库一律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

(五)领导重视,抓好制度督查及新闻宣传工作。

一是加大防汛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市防指两次派出市水利局领导班子为组长的工作督查组分赴各县区检查防汛工作情况,并采取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检查各县区防指防汛值班及带班领导在岗在位情况,检验防汛防旱信息畅通能力,对于个别县区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时整改,有效改变工作作风,提高防汛应急反应能力。市入江水道管理处组织盱眙、洪泽、金湖三县开展防汛互查,针对防汛值班、险工险段、防汛道路、防汛物资准备、防汛人力投入等情况进行互评,有利于相关县防指学习交流,切实提高防汛防旱工作能力。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及新闻宣传力度。我们通过电视播送每日水雨情使群众及时了解讯息,通过报纸、网站大量介绍我市防汛防旱工作成就及进展使群众关注监督我们工作。今年以来,我部共发表在《中国水利网》、《淮河水利网》、《江苏水利网》、《淮安日报》、等网站、报纸、重要内参上发布信息近30篇,其中信息《淮安市将建防汛防旱指挥移动险情灾情视频监视系统》发布在3月17日的《中国水利网》,《我市积极防御淮河春汛》发布在市《要情快报》第79期“市内要情”头条,《“智能”水利为我市防汛防旱助力》、《我市今夏生产生活用水无虞》、《“视频”指挥城市防汛——主城区将建45个远程监控点》等多条信息发表在《淮安日报》A1版面。同时,市防办积极向省防办报送《淮安市防汛防旱信息》33期。这些举措有力地宣传了防汛防旱工作,提高了全民防汛意识。

四、主要存在问题

虽然这几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逐年增长,水利工程 的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市境内流域性防洪工程线路长,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特别是洪水出路不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彻底解决,安全度汛仍存在着许多困难。

(一)洪泽湖洪水出路严重不足。

随着淮河上、中游地区持续不断地治理,行洪能力大幅度提高,最大入湖流量已由1954年的15800秒立米增加到25000秒立米。淮河入海水道虽已建成,但近期工程泄洪能力只有2270秒立米,目前洪泽湖以下排洪设计能力只有15000秒立米,在淮沂不遭遇情况下,设计流量也只有18000秒立米,进出湖流量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我市防洪保安压力仍然很重。

(二)流域性防洪工程问题多。

虽然这几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逐年增长,水利工程的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市境内流域性防洪工程线路长,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一是入江水道行洪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淮河下游的防洪标准。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干流洪水入江的主要通道,由于九十年代以来治淮工程的重点主要放在堤防除险加固上,河道没有得到相应治理,河道沿程高滩阻水严重,上、中段水位抬高,部分堤防渗水。沿线还有35.7公里堤防无块石护坡,金湖县境内沿线有31座穿堤涵闸大多已运行30多年,安全隐患较多,影响安全度汛,淮北闸、新生洞、夹沟 11

闸及东西偏泓漫水闸等14座病险涵闸急需加固或拆建。

二是分淮入沂还不具备行洪3000流量条件。分淮入沂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2003年汛期行洪过程中,堤防和建筑物多处出现险情。目前淮沭河西堤还有5.7公里堤防背水坡渗水严重堤段没有处理;钱集闸老化损坏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二河东堤23+200~36+500K有44处护坡损坏,面积约1300平方米。

三是洪泽湖大堤防洪仍存在薄弱环节。淮阴区码头镇封闭段还有长900米堤身高度、宽度都低于设计标准2米以上,不能抗御设计洪水位,桩号(1+913~2+713)段800米堤防迎水面堤坡冲刷严重、局部形成陡坎,危及堤身安全。洪泽县二河林场段(29.17-29.72K、30.22-31.4K)迎总渠面坡脚冲刷严重,坡脚掏进5-6米、高达2-3米。

四是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冲刷严重。楚州范集等段620米冲刷严重,局部形成陡坎;右堤1.3K处300米堤身单薄,右堤7—12K块石护坡毁坏严重;清浦区总渠北堤16公里迎水面无护坡,近几年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行洪,大部分冲刷十分严重,形成2米多高的陡坎。

五是防汛道路不能满足防洪抢险要求。目前全市流域性河道堤防无防汛路面的有92.9公里。其中入江水道右堤16.5公里(11.0-20.5K,60-67K);苏北灌溉总渠右堤从洪泽县城到运东闸(4.0-35.7K)共31.7公里;二河西堤9.5公

里(22.0-31.5K);中运河左右堤共34.1公里。大运河右堤宁连路桥至运南洞段3.8公里。防汛道路损坏严重有36.9公里,其中洪泽湖大堤16+500~19+900K段长3.376公里,入江水道左堤0—12K长12公里,楚州区境内入海水道9公里,清浦区境内二河东堤1.5公里,大运河右堤宁连路桥至杨庙8公里,淮沭河东堤3.02公里。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影响抢险物资运输和防洪抢险的正常进行。

(三)行蓄洪区建设滞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共涉及洪泽、淮阴、盱眙三县(区)1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23.69万人口,总面积482.13平方公里,耕地33.99万亩。根据淮河洪水调度方案,当洪泽湖水位达到14.5米时,滨湖圩区破圩滞洪。鲍集圩行洪区涉及盱眙县5个乡镇、43个行政村、7.16万人,总面积20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8万亩。目前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规划的撤退道路、安全台、避洪楼还没实施,现有乡村道路,标准低、质量差,撤退转移安臵难度大,滞洪损失巨大。鲍集圩行洪区尚有20.5公里土路,路面宽仅为3—5米,一旦滞洪,撤退任务重、损失大,将严重影响行滞洪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与要求不适应。城市防洪抗灾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淮安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一是城区河道堤防险工患段多。

除二河、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存在问题外,穿过市区的大运河、里运河堤防标准不足,沿线穿堤建筑物老化,有44处旱桥、通道等无挡洪设施,降低了堤防标准。二是城市外排能力不足。当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行洪时,城区失去自排能力。按照设计规范城区外排能力应达到380秒立米,而现状只有189.3秒立米,且机泵老化损坏严重,市区排涝压力大。三是内部排水系统不完善。区域排水管网系统配套不全、管网老化、设计标准偏低,城市建设中原有的排水沟渠被堵塞或改为小管道,汛期雨水出路不足,造成内涝。四是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新区和各类开发区建设越来越快,导致许多城市内部河道萎缩、阻隔,水系不畅,排涝动力不足,地下管网破损严重。

(五)因洪致涝问题突出。由于流域洪水流经我市的主要通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淮沭河等大都是通过平地筑堤,束水行洪,切断了这些地区原有的排水出路,加之区域排涝配套工程建设不到位,一旦流域发生大洪水时,入海水道以北、淮沭河以西、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周边等一些重点低洼圩区、行蓄洪河湖两岸和周边地区排涝受阻,往往内涝损失比较严重。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大水,我市因洪致涝受灾面积分别占全市受灾面积的60%和65%,因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切断市区排水出路,导致淮安市区特别是清安河沿线积水受涝严重。

发展公司2010年防汛工作总结 第6篇

今年,防汛工作按照附企公司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在公司领导正确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抢先抓早、强化保障、提高能力、全面防范”的原则,认真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落实各项工作预案,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工作的督导检查。现将2010年防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制定预案

根据附企公司关于做好2010年防汛安全工作要求,公司进行了统一安排和部署,落实了防汛工作职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10年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形成了上下配套。公司成立了以李胜国副经理为总指挥,各部室及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公司防汛工作的具体实施,将各个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落实防汛抢险物资

为认真组织落实防汛工具器材及车辆,确保防汛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办公室备防汛指挥车一台,建安通讯公司、设备总厂、电控工程公司各备运输车一台。发展公司所属各单位指挥车、铲车随时待命,防汛沙袋、铁锹、水泵、各类绳、线等防汛器材准备充足。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必须保持畅通,不管水灾是否发生,做到有备无患。

三、认真组织防汛安全检查

在汛期到来之际,公司防汛指挥部对各单位重点防汛部位,如:排水设施、变电所、主电室、油库、地下室、地沟、地坑、地下通廊、烟道、电缆沟、屋面等以及可能对生产和人身构成水患威胁的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并对不合格的单位下达了整改指令和措施,保障各单位能在汛期期间安全地生产,安全地渡过汛期。

总之,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部署了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真正做到了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思想上的高度集中,工作上的高度负责,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公司2010年安全渡汛。

发展公司生产技术部

2010防汛总结 第7篇

总 结

二0一0年六月一十七日,除灰项目部根据九华公司2010年灰场垮坝防汛演练计划和项目部灰场垮坝防汛演练安排的具体要求,组织项目部防汛抢险突击队,共一十六名队员参加九华公司的防汛抢险演习。演习在去年的基础上应急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一、精心组织 准备充分

抗洪抢险是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保证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进入雨季以来,为认真贯彻“防大汛、保灰坝”的思想,为贯彻落实“三项行动”,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提高项目部对灰场垮坝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五月份底,项目部按照公司要求就已制定了防汛工作实施细则和灰场垮坝防汛演练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以经理袁艮才为组长、副经理杨灿龙为副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部防汛办公室,监督检查各专业各班组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在汛期和演习时指挥抢险应急队员参加战斗。

为了搞好防汛演习工作,项目部配合公司安保部就防汛抢险物资、工具和防汛演习安排进行了沟通,从五月份底到演习时,防汛工作和灰场垮坝防汛演习工作,都在有条有序地进行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的演习成功与公司领导、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及有效准备是分不开的。

二、协调一致 积极参与

为了完成演习任务,在公司安保部的指导下,项目部提前将各种抢险演习物资发放到抢险队。为了确保演习的成功,抢险应急队员都能按照项目部防汛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携带铁锹、草袋等防汛抢险工具和物资提前到燃化楼前集合,等待接受命令;各个防汛抢险应急队员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在指挥人员下达作战指令后,手持铁锹、肩扛草袋,跑步赶赴公司大门口,然后乘车去灰场受汛情威胁的指定地点,奋力抢险。

三、组织有序 速战速决

九时零五分,灰场值班员张其高向灰控班长方文雄报告:因灰场取灰作业导致坝体西北部内侧大面积下陷,情况危急;九时十分,灰控班长方文雄向当值值长、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报告险情,九时十八分,项目部经理下达部门抢险应急指令,项目部抢险突击队立即行动起来。九时二十五分到九时五十五分,防汛指挥部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到抢险现场发来报告:“抢险突击队已出发” “抢险突击队已达到灰场”“抢险突击队正在加固堤坝”“ 堤坝已加固好,可以安全运行”等等,并就有关问题发布相应指令。防汛指挥部与灰场信息畅通,紧张有序,繁忙逼真。九时五十五分,防汛指挥部宣布演习结束,抢险突击队怀着愉快心情回厂。

抢险过程中,突击队员在队长带领下,严格按照各自的分工和任务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有的装草袋,有的运草袋,忙得不可开交;伤员救治,形象逼真;端茶送水,服务周到;现场监督,作风严谨,一丝不苟。

从演习动员会到突击队回厂,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总过过程令人回味,一切都在掌握中,一切都在预想中。

四、认真分析 总结经验

演习结束后,项目部召开主要成员会议,针对演习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汇总如下:

1、今年的演习过程清晰,指挥顺畅,抢险应急队员反映迅速,有较高的应急能力。

2、部分材料如草袋质量差,对抢险工作有影响。

除灰项目部

上一篇:描写小鸟飞了作文下一篇:结构化面试吐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