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2024-08-08

文言文教学三步法(精选8篇)

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第1篇

关于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诵读

在文言文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类文言文,读是首要环节。诵读就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读熟,直到能背诵。应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如果连读都不读,那又怎么谈翻译,怎么谈理解。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理解语音、语义和翻译都有较好的作用。诵读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在诵读的指导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泛读或录音泛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诵读中的异读破读、重音停顿、节奏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同时提出诵读要求。朗读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节奏的划分,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句,都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泛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节奏划分,可边泛读边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划分。

第二,学生自读。学生在教师泛读的引导下试读,在掌握节奏划分的基础上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自读中理解相关的语音及语义。教学中对学生自读的要求一般为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读出感情。通常而言,在教学中,学生自读的时间要占整个诵读时间的大半。

第三步,重点读。所谓的重点读是根据作品内容对某一段或某几句话进行反复诵读。重点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在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如《小石潭记》中写潭上景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就可重点读,因其中“悄怆幽邃”与前文“心乐之”相互映衬,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在乐与忧中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心境,也才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升华。同样,在《岳阳楼记》中对最后一段就应重点读,最后一段以“嗟夫”领起,在抒情和议论中列举悲喜两种情境,衬托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志,可谓悲凉慷慨,一往情深,感人至深。 第四步为背诵。当然我们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而提倡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而进行,切勿对作品都还没有理解就开始背诵,造成“读白眼书”现象发生。

二、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词的意义,还要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掌握。在教学中,翻译指导要坚持“忠实原文,保留原貌”的原则,即在翻泽中要做到做到“信、达、雅”。

在翻译中,常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虚词不虚”的方法来翻译常规句子。就初中文言文来看,大多都是较经典和简单的作品,翻译中只要才用先定词,后替换,再连贯的规则,基本能对全文进行疏通。

所谓定词是将句子中需要翻译的词语找出来进行翻译。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为“著称”,“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通“饲”,“喂”之义,而“材”通“才”,“才能”之意义。替换是将定下的词语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最后连词成句。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心得体会 )其中“自”为“在,从”,“略无”为“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于是连词成句“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对于虚词,虽然有些时候不用翻译,但要引导学生掌握其基本用法。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以”为“因为”,而“策之不以其道”的“以”则是“按照”之意。“其真无马邪”的“其”是为了加强反问语气。

此外,对重点词语,需要引导学生单独掌握。如《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白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对古今义有区别的也要单独提出。如《三峡》中“或王命急宣”中“或”古义为“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同样如“至于”“虽”等词语也要提醒注意。

对于特殊文言句子则采用“增(补)、删、调、换”的方法进行翻译一、即对包含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句子,这类句子如果完全按照常规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基本上行不通,需要用补、删、调、换的办法,来解决。如判断句中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的句子“夫战,勇气也”,在翻译时“者,也”就就需删除而替换为判断词“是”。对于省略句则要补充出省略掉的部分,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翻译时就要进行增补。被动句则要采用“换”的方法,如《马说》中“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于”就可替换为“被”。倒装句则要采用“调”的方法,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就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介宾短语后置的因其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如《曹刿论战》中“战于长勺”一句。

三、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建立在诵读和句子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把握作品内涵。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提倡逐段提问,最后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对第一段学习后设问“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来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第二段学习中则围绕“衔”和“

吞”二字来套就洞庭湖的景色。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写景上,接着以“然则”二字回转而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于是过渡到第三、四段中,设问“第三、四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迁客骚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来对古仁人之“悲”和“喜”讨论,进而为自己那“进”和“退”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誓言形成对比,最后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其实,只有善于抓住方法,文言文教学会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学文言丈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需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总结丰富,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发展。

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第2篇

一、读

朗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使学生更直接的进入课文内容和描述的意境,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细分起来,有四个环节。

1.初读:我每教一篇文言课文时,不管学生懂不懂,先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二至三遍,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大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听读:听读录音带,或听老师范读,在听读中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正确的语音停顿,更进一步深入课文。

3.跟读:跟录音带读或跟老师读,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和长句、难句的正确断句。

4.对读:由二人或四人一组,自由读,先由一个人读,其他人听,听他读准了字音没有,读对了音节没有,如果有错及时地进行纠正,然后交换进行。这一小环节,实际是对前面的三个小环节的检测,让学生互相检测,互相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利用语声的造型作用,准确、生动、丰富地再塑文中的艺术形象,为下面的赏议铺开了道路。

二、译

即串译课文,归纳整理,具体又分四步:

1.自译。通过第一环节,学生已经朗读课文5——6遍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于是组织学生二人一组,对照注释,自译课文,并圈出疑难点,等待质疑。

2.答,即答疑。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释疑。有的由学生自己作答,有的由老师作答,这样彻底消除了课文的文字障碍。

3.听译。在初学字词句后,放录音或老师读,学生听每一句的意思,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要求学生立即举手,解决问题后,再往下读,再往下听。

4.理,即归纳整理。这是串译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多义字、活用字、异读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或文字、文体、文化常识,并联系已学的课文,对类似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使文言文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议

至此,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难点全部得到解决,但文言文教学不能就此打住。为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针对实际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或由老师提问题,组织讨论。特别是强调一点,这里的“议”不是“析”,不是按部就班的分段落、析结构、结主题、总特色,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到课文里面去,拓宽思维,加深理解。

四、赏

赏就是欣赏,或论或写,就课文的某个点去赏析,这主要是为“说、写”寻找材料,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如《醉翁亭记》可就写景法加以欣赏;《岳阳楼记》可从作者的人生观去欣赏;《曹刿论战》可赏它的对话或战争写法„„每次只切入一点,不求篇幅长短,只求学生一课有一得。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联系教材,又能够跳出教材,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兴趣。赏完之后,还有“抄”,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积极意义的名言、警句、优美的景语抄下来,加以记忆,这样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并且能够活学活用。

五、用

浅谈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第3篇

一、读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在文言文教学中, 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课的时候, 我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 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竞赛“读”了。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组, 以组为单位, 然后进行朗读比赛。一组朗读完后, 其它三组可以抢着指出这组在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地方, 读错一个扣2分, 纠正出一个加2分, 然后把每一组的最后得分记入学期总分。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 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 把本来枯燥无味的课文读得津津有味。在响亮的读书声中, 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议

在传统的教学中, 只注重传授知识, 而忽视开发学生的智力, 有的教师教学文言文, 常常唱“独角戏”,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器皿, 成了书本的奴隶, 成了教师的“应声虫”, 教学效果很不好。我认为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 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再通过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商讨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我在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时, 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学生情绪高涨, 争先恐后地提问题:“渔人再次寻找桃花源时, 怎么会迷路?”“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呢?”“桃花源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讨论, 学生互相启发, 互相激励, 容易产生剧烈的连锁反应, 往往能收到茅塞顿开的作用, 甚至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讨论。

1.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想看、想知道的状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讨论。

例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时, 我抓住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蔡桓公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给学生讨论。同学们议论纷纷,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 提出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来讨论。

例如教学《为学》课时, 理解“事在人为”的思想内容, 既是教学重点, 又是教学难点。因此, 我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穷和尚能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没有到达?”同学们各抒己见, 通过对比很快突破了重难点。

三、讲

用比喻来说, “读、议”是一场战斗, “讲”有如战斗结束后, 打扫战场, 清点战利品。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在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 教师给予少、精、活、透的讲解, 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读、议产生的问题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地讲。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中, 当学生讨论“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呢?”这个问题时,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 我适当地向学生们介绍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使学生茅塞顿开, 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练

因为学生获得知识, 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少到知之多, 在读、议、讲的基础上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但还有一个熟练和进步再消化和再巩固的问题, 这就要练。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练习。

1. 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的问题进行练习。

2. 抓住文章关键词语练习。特别是通假字、古今义不同的词、文言虚词等要加强练习。如教学《桃花源记》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找出文中古今义不同的词, 并写出其古今义。

3. 理论联系实际。教完一篇文言文后, 要求学生写体会和感受。写得较好的学生, 其文章贴到学习园地中去。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且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读、议、讲、练”四步法, 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次序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不能使它流于形式。只要灵活而熟练地运用这四步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会觉得游刃有余, 迎刃而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精神抖擞, 乐趣无穷。口头禅会变成:“文言文易, 文言文易, 一讲文言文就笑嘻嘻。”

摘要: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的比重, 对文言文教学的任务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搞好文言文教学, 已是势在必行。

文言文翻译“三步法” 第4篇

一、读

首先,通读原文,整体把握。把要翻译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去,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然后读几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句中关键词语“其”,或虚或实。若不“回归”原文,观其大略,则很难翻译准确;反之,结合本段大意“妻子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善于相夫教子”,则很容易联想到“而余亦悔其随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的典型例句。“其”译为“我(自己)”。整句

话译为:“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其次,细读文句。通过细读文句来了解句子的成分,分清主谓宾,判断有无特殊的文言句式,并且根据分值推测文句中有哪些关键词。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中(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句子成分为“殓+以嫁时之衣(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主谓倒装)+可知也”。整句话译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二、译

把文言词语及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汇和句式。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直译方法,要达到原文中每一文言词都有“着落”,答案中每一现代词都有“来历”的要求。采用常规的“六字法”来翻译。

1换

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相应的古文中的单音节词,包括虚词也要有着落,千万不可随意丢掉。如上题中“殓”译为“入棺”,“嫁”译为“出嫁”,“穷”译为“贫穷”等。

2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官名、礼俗习惯等专有名词要留下。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脱脱”、“王”、“祎”就是人名,不要翻译。

3补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省略句式要“补”。“补”就是要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宾短语等。翻译中,要用括号注明省略成分,显示专业性。如2010年广东卷翻译题(2),“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中“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居庸关”并且用括号注明。参考答案为:“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4调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把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如2010年江苏卷11题(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中“以嫁时之衣”为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为主谓倒装,翻译时均要调整语序。

5删

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或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虚词,通常是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和个别连词等。如2010年湖北卷翻译题(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句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应删去不译。整句话译为:“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6变

在无法直译的情况可以适当变通,尤其是存在修辞现象的词句。如果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方式,一般不宜直译,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中“爝火馀烬”、“日月”就是使用比喻修辞,分别翻译为“就像微火残灰一样的(元朝)、“像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

三、连

连即连缀成文。在把文言词句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句后,要把这些词语连缀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就是把实词、虚词和句意揣摩的结果,再回归到相关语段,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整体贯通,连缀成句。这当中不可忽略特殊句式。

例如2010年江苏卷11题(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一一对应为:“君(您)所交(所交往的)皆(都是)一时(当今)贤隽(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今(现在)与是人(这种人)饮而欢(取乐)耶(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最后连缀成文为:“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论文)识字教学三步法 第5篇

——识字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岭中心小学

胡杰 指导老师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院

孟怀东

摘要:论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三方面来谈小学识字教学,一是教学前指导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二是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三是教学后学生探究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好习惯。这样来进行识字教学效果很好。

关键词:识字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为了让小学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识字,我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去主动识字,记字,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向生活去学习。

一、课前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自主识字是指学生自由主动地识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课前自主识字是我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让小学生养成在上课前自主预习课文的好习惯,在预习课文时进行自主识字。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凭借已有的基础识字,让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去发现识字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学生感受在亲身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功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识字的潜能。

预习对小学生来说,实在太陌生了,所以,当我提出“预习”一词时,孩子们就产生了疑问:“老师,什么叫预习呀?”我顺势讲解:“预习就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功课。”接着,我就引导学生了解预习课文的步骤,预习课文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课文读三遍,拿笔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并给这些字注上拼音,记住边读边注拼音。第二步,把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也认一认,注上拼音。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检查一下圈的字是否正确,拼音和文中的是否一样。在这时,我强调,如果遇见自己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多读拼音,实在读不准,就请教身边的人。

当学生自觉完成预习课文的任务后,老师就要进行检查。学生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预习课文都行,只要把课文读会,我就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上课了,我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在巡视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看看学生预习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在预习课文时自主识字,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整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学会”,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中引导学生合作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小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现在,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呵护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不愿意,也不会与人交流、合作,缺乏与人合作的品质。但是,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识字过程中,合作识字不仅能让学生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让学生充分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还较少有害羞的心理,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害羞心理呈上升趋势,但相对而言,学生在小组内,在同伴间,在合作形式过程中,紧张情绪将大为缓解,害羞心理将更容易克服。

在识字教学时,因为学生年龄小,我采取两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识字顺利进行。在导入新课后,我会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听互读课文,每人读课文一遍。读得快的两人小组,就检查两人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和注拼音的情况。如果同桌两人有不会读的,那就请另一个教他读会。在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上,学生的学习可以采取互相帮助,会读的学生带不会读的学生,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特多的两人合作组。在同桌合作初读课文后,我就把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中的一部分来讲台前写上拼音,看看谁写的拼音最准确,没有上台的学生就对照自己在课文后生字上的拼音,认真看,小声读,帮助上台的学生纠正错误之处。这也是一个合作学习的方法。等学生把黑板上拼音都写完了,我会让同桌再次合作,交换书本检查对方写的拼音是否正确,声母、韵母、声调要看得清清楚楚,如发现有错误之处,请及时帮助纠正。最后,同桌两人在会读拼音的基础上,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逐个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在组词语,说句子中记住生字。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能很快发现,预习过课文的学生对字的识记速度快,记得牢。对每个字在识记的方法上也很熟练,有时想法也与众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然后通过多种识字的游戏来巩固生字,同学们就轻松地认识了生字。

在合作学习识字的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愿意帮助”,其次是“学会帮助”,因为小学生把“帮助”一词简单地理解为告诉对方他所要的答案,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的启发与同学合作的行为中得到启发,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同桌。

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快乐地学习,是老师的职责所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三、课后学生探究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好习惯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在课后,我总在想这样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好地巩固识字呢?细细想来,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识字,而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语文课本,局限于语文课堂。所以,我就想到了让学生在课后探究识字。首先,我和学生从小处下手,专门准备一个粘贴本,再收集自己家里废弃的食品包装袋,把上面的字剪下来,贴在粘贴本上,学习认会这些字。还有,在马路两边,精彩纷呈的广告牌比比皆是,我就经常提醒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安全的和这些汉字热情地打打招呼,在看电视时,在逛超市时„„汉字无处不在,生活就是小学生识字最好的教科书。

同时,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例如:引导学生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指导学生学习最常见的偏旁,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来学习。我还发现教材的识字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或者按事物归类识字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从而自主地探究识字。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自主、合作、探究识字给爱动,爱玩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识字内容变得饶有兴趣。

参考文献:

初中古诗词教学“三步法” 第6篇

【摘要】古诗词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采用“三步法”,引导学生吟诵、解读和感悟古诗词,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最终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字】教师 古诗词 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代表了极高的文学品位。怎样让学生体会这些作品的魅力,受到艺术熏陶,成为古诗词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体验为过程,以合作、探究为方式,以终身发展为目标”。因此,古诗词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这点出发,我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引导学生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鉴赏诗词。

第一步:吟诵――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

古诗词是一种与音乐关系非常密切的特殊文体,讲究音韵格律,节奏感强。诗词对格律和音韵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一首诗词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必须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相适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一杯浊酒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仄韵短调的句式安排对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这首《渔家傲》前后阕除了一个三言外,约略相当于一首七言仄韵绝句。句中的平仄安排是和谐的,但从整体的落脚字来看,音节是拗怒的,加之句句押韵,显示着情绪的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词人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如果引导学生在吟诵这首词时,吟诵出这种急促而劲拗的节奏,就能更进一步领会到词人在这首词中所贯注的情感。

与诗词的音乐性相适应,在进行诗词吟诵时,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能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融情入境。如在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时,可以播放古乐《高山流水》,幽雅孤寂的琴声,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李白那种孤傲的心情;吟诵杜甫的《登高》时,可以把阿炳的《二泉映月》作为背景,让二胡那如泣如诉的乐声引导学生去体会杜甫那种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思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古人学诗贵在诵读,“三分诗,七分读”,(苏轼语)“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的语言凝练,节奏和谐,韵味悠长,通过吟诵能体会到诗词独特的音乐美,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思。同时,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形成语感,可以举一反三,读懂其他未曾教过的作品。学生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相应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二步:解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词一直以精练含蓄、韵味隽永的语言美吸引着阅读者。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古诗词语言的解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名物。诗人的感情由外物的触发而产生诗歌。如唐代白居易所说,诗是“事务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悟而行于咏叹者”。诗人在表达感情、创造意境时,常常利用外物作为媒介,达到物我交融。因此,如果对诗中所写的名物一无所知,就很难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很难理解诗人借这种物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梅、菊、兰、竹以及杜鹃、鸿雁等物象,虽然在不同诗人笔下时有不同的内涵,但都是从这些事物的基本特征出发而赋予的。例如,同样写菊花,陶渊明笔下的菊同李清照笔下的菊是不一样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陶渊明笔下,菊花象征了诗人高洁孤傲、不随俗流、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这些内涵就与菊花傲霜和高洁的特性相关联。而在李清照的笔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就借菊花的孱弱和细小的外在形象,表现出自己因相思而憔悴瘦弱的形态,将相思之深和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引导学生了解事物的特性,对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典实。典实既包括诗词中写到的历史事实,也包括古典诗词中常常使用到的典故。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比比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一些古诗词就会完全读不懂。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笛赋”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的悼念,“烂柯人”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只有了解“闻笛赋”、“烂柯人”这两个典故的来源、出处和内涵,才能完全把握诗人遭贬谪的凄苦心境。古诗词中包含的史实和典故跨越的年代较久远,且有相对固定的内涵,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可以引导学生靠查工具书、看注释和参考资料来解决。

古诗词的语言美体现在能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在艺术上有一种以简化繁、举重若轻的效果。因此,体味古诗词的语言美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步:感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情和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巧妙结合,古诗词中的佳作无一不具有意境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所创造的意境美,才算完成了古诗词的教学任务。在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情和景是构成诗词意境的两个主要因素。“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景物都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思,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看到这首元曲,学生都知道曲中罗列了十种景物,构成一副荒凉寂寞的风景画。那么,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外在景物是诗人主观情思的投射这一点出发,使学生明白这首元曲表达了诗人漂泊流落之感、思念家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心。曲中所有的自然景物都是为“断肠人”的心情而设,所有的景物都是“断肠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成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意境。

总之,古诗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这“三步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古诗歌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古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周先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诗论》 朱光潜著――北京:北京出版社;

3《诗词审美》 文勋著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4《词学十讲》龙榆生著――北京:北京出版社;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三步法 第7篇

“课前挖掘教材思想性,课中感染默化学生,课后活动升华感情,”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课前挖掘、课中感染、课后升华。

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自古至今都有精辟的论断。古代教育家韩愈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近代的语文教学原则曰:“文道统一。”现行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语文教学非渗透思想教育不可。

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前挖掘教材思想性,课中感染默化学生,课后活动升华感情,”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课前挖掘教材思想性。是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第一步。大家知道:按照教学原则,教师在备每一课之前,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考虑如何把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材的本身就含有作者的写作目的,它的安排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而我们所教的学生与教材内容所处的环境不同,就更要挖掘课文的思想性。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六年制语文第十二册)一文,作者安徒生写此文在于揭露资本上义社会的罪恶,寄予对受苦受难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于这些,我们的教师是把握得住的.而再细心琢磨,此文不但要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而且还有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意图.忽视了这-点儿,就不可能全部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

二、课中感染默化学生。在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后,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性,首先体现在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故事和人物的形象感染,从而使思想感情发生潜移默化地转变。还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吧,为默化学生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对小女孩的同情,我注重了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上朗读与巧设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与课中人物发生共鸣,像小女孩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寒冷、饥饿、痛苦、孤独而幻想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幸福的句子,我都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处境后再朗读,尤其是小女第四次擦火柴幻想出奶奶的句子,在读之前,为了渲染气氛,我先让学生复述前三次擦火柴幻想的情景后,又巧妙提问:“小女孩前三次的幻想都破灭了.她会有什么心理呢。”学生问答:“有怕幻想再破灭的心理。”我又问:“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在她跟前时,她又会怎样想呢?”学生有回答想留住奶奶,也有说是绝望的心情。我就启发:“怕的心理、绝望的心情应该怎样读呢?”学生在讨论中先体验了小女孩的处境,又体验到小女孩绝望的心理,后来说要用先惊喜后绝望的情感去读。应该读成这样:“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当我试读了之后,学生被我的读声所感染,对小女孩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有的同学竟掉下了泪.学生们再读这几句时就很容易带出同情的感情。为了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痛恨的意识,在讲到小女孩悲惨地冻死在旧年的大年夜里时,我设疑道:“可怜的小女孩该不该死去?”学生说当然不会。“但她为什么竟死在大年夜呢?”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我又问:“大家这时有什么体会呢?”学生讨论可热烈了,有的神情发怒地说不砸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世界上受苦的儿童就过不上幸福的生活,也有同学说要是小女孩生活在我们国家里就好了。听了这话后我就点拨道:“大家与小女孩是同龄人,你们又生活得怎样呢?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议论后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而美满的生活又来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时我就趁热打铁:“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后应该爱什么、恨什么呢?”此时的学生己被课文的故事所感染,大都均能脱口而出的说:“恨资本主义社会,爱自己的祖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课后活动升华感情。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就教育方法而论,结合课文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有益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再教育的主要途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讲后.我并没有认为就此了之.我想学生爱与恨的思想在课上是潜移默化了,但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有些学生虽生活在其间而不能真正体会,因此,我就有目的地组织了参观访问本地敬老院的活动。活动前,我事先与院领导联系,让其讲一下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怀,又和老人谈妥让他们讲讲解放前后的苦与乐,再安排好学生的采访项目。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听院领导的讲话,访老人们的生活,看院里的陈设,耳闻目睹了社会观实.升华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

语文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思想教育的方法,在大多数语文课中都能得到应用。

如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在课前除把握住培养学生颂扬父爱的思想外,又挖掘出地震时“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这里渗透着讲究科学的思想,所以,还要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课后为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意识,组织学生到当地苗圃参观,并请苗圃的指导员讲科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当指导员讲了一位果园的工作人员为防止果树病虫害,给百亩果树配制一定浓度的药剂时,因看错一位小数点,喷药三天后,树上的花蕾全部枯萎脱落.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而后被判刑坐牢的事例后同学们甚为震惊,认识到科学技术来不得半儿马虎,活动升华了学生爱科学的意识。

事实足以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课前挖掘教材思想性,课中感染默化学生,课后活动升华感情的三步有机结合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中散文鉴赏教学三步法 第8篇

一、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领会作者感情基调

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过程, 经历由整体感知, 到局部解析, 再到整体把握三个步骤完成的。实际上, 在散文鉴赏教学中, 许多教师逐字逐句地析, 一篇优美的散文被分解成词句和段落理解, 这样的散文教学没有美感, 更算不上鉴赏教学。

1. 强化诵读, 感知全文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领会作者感情, 提倡诵读法, 以诵读促进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领悟文本情思。教师一味讲解, 既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又减弱了学生感受文章、领悟文章的能力。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反复声情并茂地诵读, 较容易感知美国黑人处境的痛苦与愤怒和作者百折不回的斗争信念。

2. 创设情境, 形象感悟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就是教师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 形象而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与情感体验。恰当情境的设置能促进学生展开想象与思考, 体验作者的情感, 领悟文本的意境。创设情境的手段很多, 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文本中的主体形象, 或用录像影视等手段展示。如教学《胡同文化》一文时, 展示北京胡同的资料图片, 这样学生对胡同有了直观的认识, 对文章产生了阅读兴趣。

3. 设计问题, 引发思考

设计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话题, 就是主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还可以说,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 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形象, 品味画面的意境美

散文往往是用“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的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作者通过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的方法, 描绘一幅幅生动图画, 以此来抒写情怀, 述说感受, 在叙事写景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鉴赏散文时, 我们通过文章中描写的景象人物, 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情境氛围, 重构画面, 真切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鉴赏《故都的秋》中的“静对牵牛花的蓝朵”这幅画面时, 可采用教师诵读, 学生静静地听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构造一幅作者“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时的情景画面,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重构的情景画面口头表达出来。跟着作者走进北平普通老百姓的家中, 看见北平寻常之景, 品味画面的意境美, 感受作者在清静闲暇中透着落寞的情怀, 从而感受故都的秋味———“清”的内涵。

三、揣摩语句的含义, 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含义丰富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往往是指对文章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语句或概括文章的段落或全文, 或总领全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 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理解含义丰富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结合具体的语境, 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果孤立地去理解, 不仅说不出所以然, 甚至理解的与文章原意大相径庭。

此外, 可从句子的写作手法、结构、修辞手法、指称关系、感情色彩等方面来辨析揣摩。《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中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 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刻, 如何理解呢?我们发现这句话叙述的主体是庄子, 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句,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深发, 那么第二句的“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是重要短语, 其中理解了“月亮”的比喻义, 这句话的大意就明确了。品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加深鉴赏散文的层次。

散文鉴赏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仓储中心各岗位职责下一篇:我爱家乡的枸杞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