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丧葬文化范文

2024-06-21

洛阳丧葬文化范文(精选6篇)

洛阳丧葬文化范文 第1篇

重庆北碚地区的丧葬习俗初研

王星城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学号***

摘要: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而北碚地区的丧葬也有自己的特点。关键词:北碚;丧葬。

我国丧葬习俗的出现,从考古资料的情况看来,最早的是距今一万八千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件、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丧葬遗迹。从古至今我国的丧葬文化不断发展演变,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更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丧葬习俗都有所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北碚地区的丧葬习俗虽然大体上与汉族丧葬相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而我对自己家乡的丧葬文化十分感兴趣,自从6岁时参加过我的祖父的丧事,至今没有机会参加其他的丧事。所以,通过对家中长辈的询问调查,我把我们地区丧葬的大致仪式弄清楚了,以老人去世为例,在此向大家描述一下。以后有机会一定全程考察,对细致处加以补充。

一、换装、抹(ma一声)汗。家中亲人(以老人为例)快去世的时候,在咽气之前,由家中亲属为老人清洗身体,叫做“抹汗”,全身上下用湿帕子抹一遍。亲人咽气后,就立马换上衣服,因为尸体僵硬后穿衣服非常困难。衣服穿三层。第一层是黑色或蓝色的衣服,第二层是白色的衣服,第三层是寿衣。据说这样穿的原因是,人的灵魂到了阴间会被脱光衣服,而第二层穿白色衣服,就是为了让小鬼把白色的衣服看成是人的皮肤。这样老人就能保留两层衣服。老人死后还要在老人头上包一张黑色的帕子或是戴一顶黑色的帽子。有些地区是在人死后在进行换衣。

二、落气、停丧。在重庆地区,人死最后一口气落下去了,叫做落气,即停止呼吸的意思。当一个人被确定落气之后,旧俗会立即烧“落气钱”(纸钱)。接着举行停尸仪式,要把老人的遗体放在一块木板上。把木板置于堂屋中央,木板下由两根高板凳支撑。在木板下放置一盆水,水盆上放一个米筛或筲箕等东西,米筛上再放置一个菜油灯。俗话说:“菜油灯烤背,活儿都做完了。”表示人的一生到此结束了。老人脚前要放置一升米,以作插香烛之用。身侧放置一个铁盆或铁锅,以作烧纸之用。需要注意的是,客死 异乡的人的遗体是不能进入屋子的,只能停放在屋檐下,还要进行喊魂、招魂仪式。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现在停尸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如城里和城郊的农村,停尸常用电冰棺,避免因等候亲人吊唁活动太长而导致尸体腐坏。

三、报丧。老人咽气后,立即放鞭炮,以告知村里的亲朋好友,老人去世了。亲友邻居就会过来帮忙。再通过其它方式(打电话、托信等)告知远方的亲友,请他们过来吊唁。

守灵、赶丧、哭丧。报丧之后,孝男孝女应穿上孝服。但现在已经简化了,只要头上系一条白色的布帕就行,布帕叫做“孝帕”。亲朋来吊唁也会得到“孝帕”系在头上。老人停尸完毕后就要在灵前设灵堂,举哀守灵,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而亲友在接到报丧之后,须立即前往丧家吊唁,这叫赶丧或吊丧、吊孝。前来赶丧的亲友领取孝帕之后就到灵前叩拜哭灵。

四、法事。老人去世后就要马上请掌帖师过来做法事。掌帖师是北碚地区的一种专门做丧事的职业。掌帖师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有着自己的行规,一般是家族传承或是师徒相传。其职能相当于少数民族中的祭司。掌帖师有自己专用的法器道具,有专门的经书,有自己的学问。丧事该怎么办、日期改怎么选、仪式该怎么做、遇到特殊情况该怎么处理,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掌帖师负责整个丧葬过程的各种仪式,也负责念经超度。通知掌帖师的同时也要通知石匠开始砌坟。掌帖师念经的时间从白天到晚上12点左右。下半夜则请“耍锣鼓”,“耍锣鼓”有点类似于戏班子,但不是唱戏只是唱歌。如果家境不富裕可以免之。现在基本没有“耍锣鼓”了,于是改请乐队唱歌、奏丧乐。若是当天下葬,凡事从简,只请一名掌帖师,掌帖师就念咒做几个法术完事。若是丧事超过三天,要请三个掌帖师,掌帖师就会有很多活动。丧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掌帖师的测算,看哪一日是好日子,至少不是不吉利的日子。有些也由子女的多少决定,一个子女做一天。所以丧事短有一天,长有三天、七天、九天。但时间过长会对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因为每天都要办丧酒,请周围的亲朋好友吃饭。掌帖师在丧事过程中主要的活动有:

1、测算下葬时间日期与下葬地点。

2、请井水。在井边由掌帖师做法,烧掉香、纸、烛。井边放一碗清水或茶水,众人都喝一口。我猜测这个仪式的寓意是“死去生来”。井水代表生活、生命,老人去世,新生命诞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3、办酒席,请阴间的长辈上来吃酒,用餐。

4、女子破血合,男子破地狱。破血合就是用澡盆(或水盆、脚盆)装一盆水,用 席子立起把澡盆围起来。表示死者在清洗身体。掌帖师手执灵牌,带领亲属围着澡盆绕圈。在绕圈的时候,掌帖师会说出许多名目让身后的众人抛钱,说是祈福或送给死去的老人。仪式结束,抛出的钱就是掌帖师的了。破地狱就是在地上画一圈梯子状的格子,表示通往地府的路。掌帖师手执灵牌带领亲属踩着格子绕圈,抛钱。

5、插路竹。下葬前一天晚上,掌帖师带领众人去外面按他所测定的路走一圈。让三个亲属分别带上三种东西。一些竹子做的小旗子(路竹),一桶加水的米饭,一些纸钱。每走一段路,就要在地上插上小旗子,旗子下舀一勺水米饭,旁边烧纸。桥头、岔路口是必定要插的。这个仪式的意义很好理解。小旗子(路竹)是为了给死者引路,加水的米饭是死者路上需要的的水和食物,纸钱是给死者路上用的钱财。这都是为了死者能顺利到达阴间而不会迷路成为游魂野鬼。

6、最后一天,发丧下葬。以前都是直接遗体入棺下葬,但国家发行政令必须火葬。于是,现在都是焚化后以骨灰入葬。而城里才有火葬场,于是要请一辆大车(大货车,在农村不拉货,拉人,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把遗体拉到火葬场。遗体放于中间,亲属坐于两边,一路敲锣打镲,走一段就要放一次鞭炮。既是为死者亡魂引路,也是为车辆开路,人们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拉死人的车来了,就会远远避开。焚化后,骨灰装入棺材下葬。下葬时掌帖师会一路念咒。还要找一个亲属拿着灵牌绕坟一圈表示为死者买下了这块地,让死者不受骚扰。对于死者遗物的处理反而不重视,可以保留,可以扔掉,可以焚烧,可以随之入葬,无明确规定。下葬之后还有一个服三,一个烧七。服三,就是下葬后第三天,要铲三铲土置于坟顶,表示要把坟垒高。烧七,就是用纸做成信封,里面装入冥币,烧给死者。

五、丧酒。在重庆地区,不是所有人去世后都要办丧酒的。未结婚生儿育女的人死去一般不办丧酒。结婚生了后代的人去世,才有资格办酒。丧酒的时间并不确定为某日。从死者落气开始,就有客人到来,就要开始办丧酒招待客人。直到死者下葬,散客,丧酒才结束。亲友来吃丧酒一般会送礼。旧时送礼的意义应该是送给丧家一些办丧事的物资,以帮助丧家举办丧事,减轻负担。因为在旧时经济贫困时,一次丧事对丧家是一次很大的经济负担。而现在经济发展,办丧事已经不算太大的负担了,所以送礼的物品也更加宽泛了。简单的就直接送上现金,有心的就送上鞭炮、祭幛。祭幛可以是布料,也 可以是被单或一些床上用品。还可以送花圈、纸人纸马、纸楼等各种丧葬物品。一般还是以送现金和鞭炮为多。除此之外,请乐队、锣鼓队也算送丧礼。有些地方,女儿女婿和血亲有送孝龙孝狮的习俗。孝龙孝狮全用白布制作而成。送葬时伴以歌舞、吹奏唢呐。丧酒主人一般不迎送客人,也不劝客人酒菜。客人到时若放了鞭炮,主人家会同样放一挂以示招呼、回应。丧酒食品通常是简单朴素的,有肉食,但做得简单。喝酒只是自斟自饮,不猜拳行令,更不准喝醉耍疯。客人们安安静静地吃喝,不喧闹不嘈杂。有些地方直系亲属(孝子)是不能和客人一起吃饭喝酒的,他们必须吃素。有些地方有孝子发丧期间只喝稀饭的习俗。但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习俗已经淡化了,孝子孝女已经不禁酒肉了。

丧事一般到此结束,以后就是每年清明、大年初一两个日子要扫墓、上香、挂幡。家里过节吃饭时要“供饭”。这也是我的家乡的一个对先祖的祭祀。过节或过生办了酒席,吃饭之前,先摆好所有菜,撤掉下席位的板凳,下席位摆上香烛。其他三个席位摆上六副碗筷,碗里装少许饭,舀一碗酒,然后家中长辈请过世的先祖上来用餐。此时,家里人远离桌子,让先祖安心用餐。过了5至10分钟,在门槛的外面和里面各烧一堆纸钱,送先祖离开。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以上便是我的家乡的丧葬仪式,但这只是一个大概流程的叙述,许多地方不甚详尽。丧葬仪式主要体现了人们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的观念,是一种民间的信仰,也是一种对长辈的孝道。亲人希望死者能顺利到达阴间;希望死者能顺利超度轮回;希望死者能在阴间过上好日子;希望死者保佑现世的亲人。虽然其中有许多迷信思想,但它更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文化传承。

洛阳丧葬文化范文 第2篇

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

2011-11-2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负责人

二、项目简介:

三、政策依据、设计主题和原则

四、项目背景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

一、“人文洛阳”建设工作的需要

二、洛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洛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宗旨

二、文化理念

三、建设风格

四、建设内容 第四章、建设思路

一、开发定位

二、开发思路 第五章 营销策略

一、文化营销策略

二、绿色营销策略 第六章、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第七章、项目筹备 第八章、结论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负责人

该项目名称为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

该项目负责人为黄烨儒,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项目简介: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选址孟津县横水镇宜苏山(平逢山南峰),占地面积二十五亩。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在规划和建设中,深刻挖掘洛阳青铜文化的内涵,全面展示洛阳青铜文化,重视其使用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有高度参与性、体验式的一处博物馆式主题公园和旅游景点,丰富洛阳和小浪底景区的文化内涵,为洛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成功典范,使之成为河洛文化走向全国的文化窗口。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将艺术再现洛阳的文化英华,使之成为有高度参与性的融洛阳经典建筑、青铜文化、传统艺术、古代园林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博物馆。

三、政策依据、设计主题和原则

1、政策依据:《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公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毛万春书记在中共洛阳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黄河小浪底旅游发展规划》、《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扶持意见》、《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洛阳市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2、设计主题:突出洛阳地域特色,全面展示洛阳青铜文化和根文化,深入挖掘洛阳青铜文化的内涵,打造洛阳的文化旅游亮点,使之成为展示洛阳形象的一个窗口,成为洛阳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个名片。

3、设计原则:A、高度和谐性的原则:包括适用性和美观性、安全性。和谐首先是美的,美的感受应该来自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统一。因此,该项目要十分重视环境的设计。重视意境的营造,作为有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项目,在该项目中注重大环境中的每个个体的特性的体现,在制中守衡中体现创新性。B、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原则:洛阳是青铜文化的故乡,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该项目之实施中,要突出其特点,找到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唯一性持点,突出其个性持点,从而使之成为洛阳乃至中原地区的一处文化亮点和旅游亮点。

四、项目背景

1、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烨儒先生是洛阳黄氏粤钰青铜器第十七代传人。洛阳黄氏粤钰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手工工艺、作坊铸造、皇室渊源、高贵格调而风靡祖国大江南北。400余年来,黄氏粤钰青铜器为皇家士大夫所青睐,推崇备至,争相收藏。明末清初,收藏界就有“家有粤钰,不藏金玉”的佳话。

黄氏粤钰青铜器之所以成为皇室士大夫的秘藏珍品,成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神器。与她出身的高贵和独到的精湛工艺有关。黄氏粤钰青铜器发轫于九朝古都洛阳北邙山,手工工艺传承十七代至今。黄氏粤钰青铜器计有七大类,490余个品种,其产品几乎囊括了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出土青铜器的全部。其独到的手工工艺,无与伦比的精湛造型,厚重的文化内涵,奇异的创新思想等,堪称中国一绝。不但引领了目前中国青铜器的最高工艺水平,而且是中国青铜工艺、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

人们对青铜器“只闻其名,不知其形。”或“不知其形,更不知其名”。针对这一现状,黄氏第十七代传人黄烨儒先生,潜心研究、摸索了一套青铜器制作精美、厚重大器、高仿真的制作工艺,并已仿制出上百种国粹精品。真正让人们对青铜器“知其名,见其形”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2009年第二十七届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被市花会办指定为“青铜器类”专用礼品。

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在上海2009年仿古工艺品及技术展览会上,仿西周的毛公鼎荣获“全国金奖”。黄氏粤钰青铜器荣获“优秀仿制奖”。

黄烨儒先生荣获2009年洛阳市文化产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荣获2009年洛阳文化产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0年1月--5月。洛阳电视台一套,《河洛纪事》栏目曾多次制作专题片。

《青铜古韵铸新辉》、《心血浇铸青铜梦》在洛阳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节目轮番重复播出。

在2010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大赛、河南省旅游商品大赛上荣获“最佳工艺奖”。

2010年荣获“九龙瓶”银奖称号,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颁发。

2010年黄烨儒先生荣获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品鉴赏研究会“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大师”称号。

2011年3月荣获洛阳市“先进集体”称号。

2、项目所在地概况: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选址于孟津横水镇平逢山地区。《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少典氏和有蟜氏是两个互婚的氏族,经长期繁衍,逐渐分化,遂产生以黄帝和炎帝为始祖的两个近亲部落。有蟜氏是以骄虫为图腾的部落,他们的活中心是孟津平逢山。炎黄二族在平逢山形成后,炎帝以姜水为活动中心,黄帝以姬水为活动中心。姜水又作强水、疆水,在平逢山之东南。姬水就是珍水,位于新安县境内,在平逢山西侧,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支流。

2011年1月8日,由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洛阳市大河文化研究院和孟津县炎黄故里研究会主办的中华炎黄母族故里文化研讨会在孟津县举行。陈昌远、李玉洁、张新斌等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在孟津平逢山”展开研讨和交流,共同认定炎黄母族故里就在洛阳市孟津县平逢山。专家建议,把平逢山建成中华民族的寻根祭祖和旅游观光胜地,对发展炎黄文化,振兴旅游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根在河洛。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其原点就是平逢山。《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开启中国青铜文化。首山,就是偃师首阳山。陈昌远教授在《黄帝铸鼎论》一文,提出荆山就是平逢山之西的荆紫山。两山均在平逢山周边。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选址于黄帝母族故里、青铜文化的原点,又紧邻黄河小浪底,构成黄河小浪底旅游的又一新景点。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

一、“人文洛阳”建设工作的需要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毛万春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路在持续,必须突出提升,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着力打造人文洛阳。没有提升就不能持续,而洛阳城市整体提升的点睛之笔,就是靠河洛文化传承弘扬来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这为人文洛阳的打造指明了方向。洛阳是千年帝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是我们建设人文洛阳,实现福民强市的重要资源。如何找准洛阳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生长点?如何找对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新的结合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也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毛书记指出:“积极打造城市名片,彰显洛阳特色。立足洛阳的独特优势,打造千年帝都、河洛之根、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四张名片。”在这里,毛书记把千年帝都、河洛之根、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四张名片作为着力打造人文洛阳的突破点准确,定位明晰。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尽到洛阳人民的职责。以实际行动落实毛书记提出的打造千年帝都、河洛之根名片,为实现福民强市、人文洛阳建设的宏伟目标。

实现福民强市、人文洛阳建设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顺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整合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反映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大众特性的现代文化,建设特色突出的文化强市。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具体到一座城市,它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城市风格特色的凝练,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是这座城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文化的高度繁荣,城市经济再发展,也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可能持久,反而会给人留下“文化沙漠”的印象。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层面。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河洛文化,孕育了中国最原始、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萌芽。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设文化强市,彰显地域特色,意义尤为突出。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的、地域的多种文化资源,依托区位、环境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洛阳文化品牌,多元突破,发展文化产业,时不我待。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立意于河洛文化,重点是洛阳青铜文化作一个集中的展现,它不是无言的遗址,也不是生硬的说教,它把游览活动变成一个展示洛阳悠久历史的文化之旅,增加当代洛阳的文化含量,能够为文化强市和文化产业增加一个可评可点的亮点。它强调的是一种参与和体验,在参与中认识到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体验中感悟洛阳青铜文化的奥秘精髓。正因为如此,河洛文化将在这里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而弘扬。

“福民强市”和“人文洛阳”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就是立足于文化创新,创造一个崭新的旅游理念和文化。同时,青铜文化的弘扬也是“人文洛阳”建设的一部分。

二、洛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就现阶段来说,洛阳的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还处在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还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的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还比较弱,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和价值链的延伸上还存在很大不足,没有把洛阳帝都文化、河洛文化、黄河流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址遗迹、历史人文等进行充分的挖掘、包装、提升和宣传。缺乏视角独特的二次开发,也缺乏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文化产品及市场开拓的先进理念。各种文化要素得不到市场确认,产品链接和营销整合难以完全转换成产业资源。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这是迄今为止国家赋予文化产业的最高地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硬实力”,文化已成为一个最强大的产业形态。

在国内,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湖南等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文化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地区聚集,经济重心与文化中心逐渐合二为一。

文化是中原经济区最重要、最显著的优势之一。2010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会见河南代表团时,明确指出河南是文化大省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一定要在发扬和繁荣中国文化的历史高度上,在未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省委书记卢展工也指出:“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对洛阳来说,发展文化产业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是时代的选择、发展的必然、人民的需要。

发展文化产业,洛阳有优势。洛阳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帝都文化、牡丹文化、青铜文化等方面,形成名牌产品和强势产业。其中,青铜文化是洛阳独特的文化产业名片。洛阳作为青铜文化的故乡,有源远流长的青铜器制作史。洛阳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最早的地区。洛阳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有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还发现有青铜作坊。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黄帝时代,盛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近代以来,洛阳复制了诸多仿古青铜器,其主要有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都生动地再现了远古风采。这些产品,远销国外,扩大了洛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洛阳当代青铜器的制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庭院作坊生产。青铜器加工户从大门口到院子、到屋内,都被原材料、机器设备、工具、半成品、成品占满。这种庭院作坊式已不适应现在的生产需要。

二是场所限制发展。由于场地狭小,大件产品体重高大,制作不便,移动装卸困难,本应一次浇铸成型的大件产品,要分割为三段浇铸,再去焊接,失去原有逼真价值。

三是工艺技术水平需要提高。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工艺技术虽然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还有一定差距,不能连续性作业,效率低。

四是市场秩序混乱。由于加工户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只能走坐销的路子,先后成立的几个公司也大多收购加工户的产品,以门店经营为主,销售秩序混乱。

五是包装简陋。由于商品意识不强,注重工艺技术,不注重包装,没有形成其应有的古文化艺术品位。

归结到一点就是,规模分散,缺乏名牌产品,特别是缺少一个体验式、综合性、示范性的观光场所。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填补了这样一项空白。

首先、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走精品展示、制作、品牌营销之路,推出的是大师作品,将成为洛阳青铜器产业的龙头。

其次、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由于有青铜专家危扶危教授、博物馆专家周加申先生的参与,将极大提高制作工艺和品牌影响力,将成为洛阳青铜器产业界的研发、培训基地。

再次,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又是个游览场所,它处于小浪底旅游的黄金线上,将成为洛阳青铜器的推广基地。

另外,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这种新型文化产业园的出现,将对牡丹、三彩、黑陶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将带动洛阳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立足成为洛阳青铜文化的研发和传播中心,将给人一个领略洛阳青铜文化的崭新视野,将不是简单推出能代表洛阳形象的青铜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诠释洛阳青铜文化,从进掀起洛阳文化产业的一场创新高潮。

三、洛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链条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长期以来,洛阳和小浪底地区的旅游项目仍相对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产业化建设空间巨大。

《洛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要实现洛阳旅游业的多元化战略。”《黄河小浪底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将小浪底建设成为综合性旅游示范区。”从资源类别上讲,狭义的旅游资源按原质属性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按开发属性又可以分为观光、休闲和度假等几类资源;按资源品味又可以分为区域性资源、中远端资源、高端资源和复合型资源。资源经开发后便成为对应的旅游产品。洛阳和小浪底的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很好的整合。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就是立足于洛阳历史上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它们再现于世人,项目建成后,实际上其本身就是一个人文景点,又能将“游”与“娱”有机结合。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成功运作后,将为洛阳和小浪底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客观上促进旅游行业及相关行业对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有利于推动洛阳旅游市场多元化建设,因为游客可以走进洛阳远古历史,见到那个时代的青铜作坊及青铜礼乐的场面,这就从单一的市场往多元的市场迈出的一步。而市场的多元是与开发的多元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市场多元便催生出什么样的产品开发多元,而什么样的产品“多元”又决定着培育什么样的多元市场,两者是相互能动的。正由于如此,该项目就是先创造出一个“产品”,培育另外一个服务市场。

同时,该项目有利于推动洛阳特别是小浪底地区旅游服务多元化建设。服务的多元指服务内容、方式、档次、形式、日程的不同种类,在一个区域内能提供多元产品和多元服务模式是这个区域旅游开发成熟的标志。该项目就是提供一个与传统不同的崭新服务,带动更多崭新服务形式的产生。一旦洛阳和小浪底服务多元化形成,就会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洛阳和小浪底,并提高游客的滞留时间。

青铜文化蕴含着极高的文化品位、产业空间和旅游空间,因此一些地市积极在这方面做文章。例如,鄂尔多斯市提出,要大力发青铜文化产业,已建立了“青铜创意产业园”,园区包括青铜艺术品生产基地、青铜博物馆、拍卖中心、青铜商业街,及相关配套设施。铜陵建立了铜文化园。汉中、宝鸡都建立了青铜器博物馆。洛阳作为青铜文化之根、青铜文化之都,更有建立青铜文化博物馆的条件。第三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宗旨

注重从洛阳和当地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洛阳青铜文化,融入洛阳,在体验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中,既获得愉悦身心的旅游经历,又增进对洛阳青铜文化、对洛阳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的了解。

主体建筑为传承洛阳文脉的东方新古典主义造型,体现独特性、唯一性和排他性,成为黄河流域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建筑上要做到六点。一要体现“博”,用建筑语言体现洛阳悠久的青铜文明。二要突出洛阳“华夏之根、人类之源”的特点。三要使参观者从建筑文化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洛阳是青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四要注重建筑造型的强烈震憾性。五要注重其实用功能。六要协调项目及周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主题,将馆区与相关风景区相得益彰,构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同时,充分考虑投资方企业经营的机会和风险,以费用--效益理念为基点,让投资方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立足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创造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重视其高度参与性,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看待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单一的展示工程,重要的是全面实现其产业功能,将其集制作、文化、旅游、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实用功能作完整之表现。管理将是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完成后的重中之重,将实行“大师治馆”的思路,效法远古王廷青铜制作的管理模式,形成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存和谐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理念

青铜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青铜文化代表了民族之根、文明之根、礼乐之根。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文化理念,要体现洛阳作为民族圣地、文明圣地和礼乐圣地的形象。

1、民族圣地。

炎黄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其文明的特征表示在物质和礼议上,表现为黄帝铸鼎。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洛阳是炎黄二帝故里,炎帝族和黄帝族起源于河洛之间,炎黄二帝联合打败了蚩尤,黄帝成为天下共主,在洛阳建都立国,中华文明从河洛地区产生并从这里流传四方。

炎帝、黄帝既是人名,也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部族名称。《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少典氏娶于有蟜氏”指少典氏被有蟜氏所娶,生炎帝、黄帝。那么,有蟜氏的活动区域就是炎黄二帝的出生地,即炎黄二帝故里。有蟜氏在何处呢?蟜字从虫,乔声。《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穀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有蟜氏是以骄虫为图腾的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是孟津横水平逢山。

炎黄二族在孟津横水平逢山形成后,炎帝以姜水为活动中心,黄帝以姬水为活动中心。姜水又作强水、疆水,在今洛阳西北。姬水就是珍水,位于新安县境内,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支流。

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太昊集团、少昊集团势力强大,进入河洛地区后首先向炎帝集团发动进攻,炎帝榆罔氏与之大战而败,炎帝向黄帝求援,黄帝遂领导河洛地区众部族与蚩尤集团进行了长期战争。后来,黄帝擒杀蚩尤后,九黎族退出中原,在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活动,形成庞大的三苗集团。九黎族退出中原后,炎帝、黄帝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史称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后,炎帝归附黄帝。至此,黄帝成为天下“共主”。

炎帝、黄帝的活动中心是洛阳,这里是黄帝统一天下前的根据地,也是统一天下后的国都。《吕氏春秋.季夏季》曰:“中央土:中日戊己,其帝黄帝。”《准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所谓中央之土,就是土中,即洛阳。不少古典文献更明确记载黄帝建都洛阳,如《魏书.东阳王丕传》引北魏孝文帝语:“黄帝统一天下前,都涿鹿,既统一天下,亦都河南。”可以断言,黄帝曾都洛水下游的涿鹿,又稍作西迁,都于洛阳。黄帝的都城称为密都,《山海经.中次三经》曰:“青要山,实惟帝之密都。”这里的帝,即黄帝。为什么称密都呢?密就是蜜。青要山,按清《河南府志.山川》的记载,就是洛阳西北的南石山,与《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记平逄山属于一个山系,因此密都就是“蜂蜜之庐”,这里是有蟜氏之墟,也是炎黄二帝故里和黄帝建都立国之处。

黄帝所建立的国家是酋邦王国联盟,其领土甚大,由“万国”组成。黄帝是天下共主,是号令及于各方国的最高元首兼天帝的化身。《史记.五帝本纪》说,“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对不听号令的进行征伐,平服以后即撤兵离去,又开山修路,尽可能打破部落与地区的绝隔,促进部落间的交往。

以黄帝为共同天神与共祖的酋邦联盟王国,经过千年岁月,促进了原有各部落集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夏、商、周三族。同时各部落集团又都有一部分按照原有传统发展,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东夷、氏羌与南蛮。远古时代各部落集团的这种融合与分化,是中华民族起源时代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打破了部落与地方的隔绝状态,完成由地区性部落联盟向国家与民族的过渡,而进入了华夏与夷蛮戎狄五方格局酝酿与形成的发展历程。

2、青铜圣地。

青铜文化,鼎盛于夏商周三代,洛阳则是三代王都。

《史记.封禅书》说:“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代即夏、商、周三个王朝。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自此,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正是文献中记载的夏都斟鄩。

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即偃师尸乡沟一带,偃师商城于1983年被发现。中国学者经过20年的研究认为,偃师商城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夏、商两代划分的重要标志。作为商汤灭夏之后的最早商代王都,偃师商城延续使用了200多年。该遗址的发现为长期困扰学术界的夏、商两代划分提供了明确的界标。遗址城墙上最晚的堆积层来自于唐代,即在唐朝时,人们还能看到残留在地面上的遗址。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孰为“商代第一都”的争论,通过年代测定,偃师商城作为“商代第一都”的地位已得到巩固。同时,偃师商城也为古代宫室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如宫庙分离、对称布局和寝宫与朝堂分离。遗址中发现的“苑囿”也是迄今中国学者发现的最早城市园林遗址。偃师商城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内有宫殿、庙宇、祭祀场所、青铜作坊、供水池和排水系统等,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并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

周灭商后,在西亳故地营建洛邑,定鼎于此,实行洛邑、镐京并存的两都制。至东周时,放弃镐京,实行以洛邑为都的一都制,洛邑作为两周的都城达800年之久。

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都洛邑的模式、筑城技术以及治水技术、青铜铸铜技术、农耕技术、车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等以极大的传播功能辐射到四海之内。

3、礼乐圣地

青铜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最大的特点,洛阳是礼乐圣地。礼乐文明的本质是青铜文明。

青铜器从产生起,就具有礼器的性质,成为统治者在举行礼典时的礼仪器具,殷商时期的礼器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色彩。

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使青铜礼乐文明达到鼎盛。周公规定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这种制度渗透到当时社会各个角落,人人都必须遵守。青铜礼器有炊器、水器、酒器和乐器等。

周公赋予礼器以鲜明的政治内涵,礼器成为政治等级的重要标志,用以“明贵贱,辨等列”。礼器直接成为礼制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象征,所谓“器以藏礼”。礼器使用的兴衰变革直接蕴含了礼乐体制的历史变迁,礼乐制度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礼器的地位、性质和命运。西周早期,礼器体制由重酒体制向重食体制的转变,使礼器中的“鼎”逐渐成为这种文化的形象代表;西周中后期,西周雅乐的体制化促使钟磬乐器的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雅乐体制的衰落,新声的崛起使钮钟钟类的发展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顶峰;竽瑟等民间乐器的繁盛是战国时期礼制瓦解的直接体现。

三、建设风格

整体风格延续洛阳的历史文脉,为周代洛阳风格,溶入黄河文化因子。整体景观为园林式。亭台楼阁与绿树花草和谐统一。

园林主色调为青铜色。

按照基本主色调,将青砖、砂岩贯通整个馆区,凡台阶、地板、脚线等皆用粗砂岩。檐角、亭、格之装饰用黛瓦,墙面多用木雕和砖雕。

用园林语言诠释青铜文化,特别古代工场文化的内涵,采用了传统工艺、传统建筑材料,本着“汇聚英华,弘扬传统”的精神,进行了馆区建设。同时,又传载“古典园林为体,现代简约为用"的造园理念,将古典建筑精华和山水景观引入园中,依据“师法自然”的传统造园手法,追求“ 功夫在画外”的意境美学效果,营造出缓坡疏林、曲水流觞、青禾碧野、绿篱庭院、亭、台、楼、阁等古风尤存的山水人文景观。在这里可以领略洛阳青铜文化、经典建筑、传统园林的神韵。

四、建设内容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分成三个区,即三区的主要建筑为:追敬园、粤钰园、天台楼。

追敬园取“追宗敬祖”之意,是由三个古作坊构成的古铸铜窑址区,有演艺活动,再现上古铸铜、礼乐等场景。

粤钰园是现代青铜制作区和游客参与体现区。

天台楼是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主楼,也是黄河小浪底标志性建筑。天台,黄帝祭天处,遗址仍存,今取其义,命名该楼。其实用功能是展示、科研、学术报告、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天台楼整体造型为琮型,可简称“铜琮”。从立体空间布局上看,由台基、主体、穹顶三部分组成,造型分别是坛、琮、璧。

(1)、坛。

坛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坛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林中空地的土丘上进行,逐渐发展为用土筑坛。坛早期除用于祭祀外,也用于举行会盟、誓师、封禅、拜相、拜帅等重大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建筑,规模由简而繁,体型随天、地等祭祀对象的特征而有圆有方,做法由土台演变为砖石包砌。中国历代各种坛的建筑制度有所不同,如天和地、社和稷,有时分祀,有时合祭。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现存天坛所坛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5000多年前, 黄帝在阪泉(今孟津白鹤地区)一带,打败蚩尤部落,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大规模部落统一战争的壮举,一统华夏。黄帝怀着祖先崇拜的强烈愿望,在平逢上“扫地为坛”,修建祭祀伟大圣母有蟜式的场所,开创宁中华民族历史上高规格、大规模、长时间祭祀有蟜式的先河。

洛阳是坛文化的发源地,用坛作基,体现文化圣地之源远,传承洛阳建筑之文脉。

(2)、琮。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后因后人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的说法为据。

琮有玉、铜两种。与璧等被称为“六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

洛阳是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用琮作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主楼作主体,体现了礼乐文明。(3)璧。

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礼器,《说文》释璧:“瑞玉,圆器也”。《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器,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周礼有“以苍璧礼天”之说;其二为佩玉古称系璧,《说文》释“玮”:“石之次玉为系璧”。以璧为佩饰早在战国至汉代已普遍风行;其三用作礼仪馈赠之用品;

博物馆主楼之顶为壁形,与孟津妯娌卬韶文化时期的穹庐形屋顶是一致的,这是早期青铜文明时期基本建筑形态。

天台楼台基(坛)的装饰:台基设三基,为三层护栏,护栏上设浮雕。一级浮雕表现远古至夏代青铜文化,二级浮雕表现商代青铜文化,三级浮雕表现周代青铜文化。

天台楼主体建筑上有8组24块大型浮雕。表现厚重的洛阳历史文化。

天台楼屋顶为玉璧形穹庐式,全部用浅蓝色玻璃。支撑屋顶的为8根柱子。柱头为青铜瑞兽,其原型为洛阳出土的青铜瑞兽。8根柱子上有8个浮雕,分别为洛阳出土的8种标志型青铜或与此相关之典故。

八角形台基(坛)的第一级每边长为50米,逐级递减。垂直高度6米,内分两层。实际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

八角形主体建筑(琮)每边长30米,内设三层,垂直高度为12米。实际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

穹顶的立柱高4米,穹顶最顶端高度为10米。

天台楼主体内部为园形中空式,构成庭园式空间效果,合理解决了采光问题。第四章、建设思路

一、开发定位

1、决策定位

在政府领导下、专家指导下、以高起点规划为原点,将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打造成洛阳第一流的、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景点。

2、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以文化研究和文化体验为目的的高端顾客群;以观赏景区、体验文化和休闲旅游为目的的核心顾客群,主要有高端商务游客、高阶层人士等;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国际游客;对河洛文化、青铜文化、黄河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观光游客。

3、产品定位:

重点以全方位开发青铜文化为主旨,强调造景和服务的艺术化,旅游服务和产品的系列化,礼仪的传统化。

4、发展目标:

把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建设、经营成为洛阳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洛阳文化产业的名牌,打造成洛阳文化产业的传世工程。

二、开发思路

1、差异化思路

在竞争战略上采用差异化思路,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与其它单以展示为主的博物馆要有明显反差,要与其它单以游览为主的风景点要有明显反差,寓地域文化、观光服务、娱乐、参与于景点的活动之中。

2、文化经济思路

将洛阳青铜文化与历史资源解构成不同的文化因子,寻找其中的现实因子与时尚对接,实现文化的经济转换。

3、历史加时尚思路

与时代的主题理念和社会发展主体方向相对接。对历史文化不仅仅是忠实地再现,必须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再创造,因此必须与时尚接轨。要与当代社会时尚趋势、时尚走向一致,使得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服务活动与现代人的需求和活动方式吻合,不断制造大火大爆的兴奋点。

4、品牌打造思路

打造成洛阳乃至全国博物馆业的龙头品牌,利用青铜文化产业开发效应,打造产业发展的名牌。

5、软硬兼施思路

在项目建设上,既重视实体项目,同时也重视“软”项目,将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建设成为一流的、集青铜文化、消费体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文化景点,明显区别于一般的景点。第五章 营销策略

一、文化营销策略

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消费。文化动机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动机,在现代社会,文化性的旅游活动更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打造,必须深入挖掘古都文化和青铜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以文化吸引人、愉悦人,以文化促进消费,不仅获得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素质,把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建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教化空间。

二、绿色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进行绿色消费的动机越来越强,而绿色营销正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它是指旅游开发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产品开发、利用自然、变平常为珍贵等措施,满足就餐者的绿色需求,实现营销目标。

绿色营销策略将把生态、环保、健康的概念贯彻到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从而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的绿色营销策略是,实现博物馆的经典园林化,形成美仑美奂的休闲观光空间。第六章、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共需资金1亿元。每天可接待游客2500人。据保守估计,每年可实现营业额5000万元,可提供300余万元的税收和200多个就业机会。第七章、项目筹备

洛阳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初期除了可行性考评,还重点进行了在洛阳青铜文化资料收集整理方面及研究方面、目前已完成资料整理。

该项目的策划设计团队由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历史学家、青铜大师、古建专家、装饰设计家组成。该项目的征地工作已经完成。第八章、结论

洛阳丧葬文化范文 第3篇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不仅具有表达和传递思想、信息的作用, 其自身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意义。“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1]而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 尤其是方言语词“对文化的反映比起语言的其他方面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迅速, 语词里既有历史的积淀, 又有现实的文化表象, 它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2]

通过对鲁西南26个村庄历时一年的走访与调查, 本文拟以当前鲁西南农村方言丧葬词为切入点, 来探讨研究该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

大凡文化比较进步的民族, 在亲人死亡时, 都会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哀痛。所谓丧葬, 是指生者向死者表示哀伤和纪念的方式。其中,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俗, “葬”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礼记·昏义》曰:“夫礼始于冠, 本于昏, 重于丧祭, 尊于朝聘, 和于射乡, 此礼之大体也。”[3]P2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丧葬礼俗在中国历代礼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礼莫重于丧”之说, 而儒家所倡导的丧礼又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礼节最为复杂的礼仪之一, 至今还影响着鲁西南农村的丧葬习俗。当下, 鲁西南农村地区在将遗体火化后普遍采用“土葬”的方式, 并把丧事称为“发丧” (白事) 。“发丧”一般有三日丧、五日丧、七日丧, 以七日丧礼节最终。因此, 近五年该地区基本采用七日丧。所谓七日丧, 是从人“走”之日算起在第七天“出丧” (出殡) , 将亡灵安葬。鲁西南农村地区的“发丧”过程主要分为八个阶段: (1) 装裹。装裹是指给刚离世的人穿“老衣”, 然后为死者整容 (包括清口、洗脸、净面) 、净身, 最后用白布盖住死者面部。现多用白纸代替, 俗称“蒙脸纸”。 (2) 戴孝。装裹之后, 孝子孝女 (亦包括孙子辈) 要头戴孝帽、身穿孝服、脚蹬孝鞋, 跪倒在地放声痛哭。同时, 孝子还须腰系麻辫、人手一根“哀棍” (哭丧棒) , 此谓“披麻戴孝”。 (3) 送信。戴孝之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家的长辈, 并由其领着去请“帮忙的” (一般是五服之内的“近门子”, 帮助搭建灵棚、筑灶台、借座椅板凳、剪纸钱、挖坟坑、抬棺材等) 。请来“帮忙的”人中重要的有两位:一是“大执”, 负责处理全村红白之事的德高望重之人;二是“帐先生”, 负责丧事期间的用度支出。随后, “大执”将安排数位“帮忙的”, 并根据他们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骑车或开车分别去向死者的亲戚“送信”, 告知死者去世的详情。这些“帮忙的”亦被称之为“送信的”。 (4) 吊纸 (吊唁) 。接到口信后, 亲戚要叫上至少十位“近门子” (有男有女) , 带上两刀“火纸” (用来剪裁“纸钱”的黄草纸) 去灵前“吊纸”。 (5) 开土、挖坟坑。出丧前的清晨, 长孝子怀抱白色大公鸡由“大执”领着, 到为死者安坟之处用鸡爪刨几下土, 即为“开土”。随后, 被安排的“帮忙的”就以此为中心开挖坟坑。 (6) 入殓。入殓是将死者火化后的骨灰盒装入棺材, 相当于三礼中所说的“大殓”, 撤去“薄” (读音为bǎo, 用麻绳和高粱秸秆编制而成) , 棺材仍放在两根条凳上。 (7) 出丧。一般在上午十二点举行出丧、安葬之礼, 这之前亲朋好友要再次进行吊唁。 (8) 谢客 (当地读音为kéi) 。出丧、安葬结束后, 孝子孝女要大摆筵席招待前来参加丧礼的亲戚朋友和感谢所有在丧事期间帮忙的“近门子”, 当地人称之为“谢客”。

张崇先生曾说:“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 民俗是第一性的, 方言是第二性的, 即先产生某种民俗, 然后出现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4]风俗习惯有地方性, 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方言词语中表现出来。丧葬, 在世界各地都是普遍现象, 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仪式和程序, 形成了不同的丧葬习俗, 于是就产生了特定的丧葬方言词语。通过对鲁西南农村丧葬过程中产生的特定方言词语进行分析与研究, 我们可以大致探究出该地区的丧葬礼俗理念及渊源, 兹归类分析如下:

(一) 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叫夜、躲钉、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给死者烧第一次纸, 叫“烧倒头纸”。烧纸需在棺材前放置的陶盆 (俗称“老盆”) 里, 且孝子孝女要下跪、痛哭, 意为让死者的灵魂带足纸钱到阴间享用。棺材要用两根条凳架起, 停放在正堂屋, 即为“灵堂”, 并在灵堂外搭建“灵棚”。灵棚的前脸要敞开, 其余周围用“薄”遮挡, 顶子用棚布包上, 供非儿女辈和“近门子”的男孝子们分列灵棚两旁跪着哭丧, 一般两边人数相等, 即为“跪棚”, 他们亦被称之为“跪棚的”。安葬前, 孝子们要昼夜为死者守灵, 不可无人, 否则会给家人带来厄运。棺材前要放一只平时吃饭用的碗, 俗称“饭钵子”。每天吃饭前, 孝子们要先把菜和高馍 (馒头的一种) 放到饭钵子里, 旁边放一双筷子。随后孝女们要号啕大哭, 意为请死者进餐。“含钱”是入敛时在死者口中放入“字钱” (即铜钱, 因表面有字而得名) , 现在多用硬币或从店铺买来的仿制金元宝、玉制品代替。它起源于古代的“饭含”, 即在死者口中放入饭、贝、玉之类, 暗示不让死者空着肚子到另一世界受罪。《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 弗忍虚也。不以食道, 用美焉耳。”此仪式早在先秦时就已存在, 是人死后得到奉养的一个佐证。入殓后, 孝子孝女要请纸匠做各式各样的纸扎, 即用各种彩纸、麦秸、高粱秆、糨子等黏合而成的屋子、轿子、九莲灯、摇钱树、金银山、聚宝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类物质产品层出不穷。为表孝心, 有的还要扎出轿车、电话、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 甚至还要扎飞机。屋前做一对童男童女, 意为到阴间侍奉死者, 总之希望死者在阴间过上富裕舒适的生活。出丧的前天晚上, 孝子孝女可开棺, 最后瞻仰死者遗容, 此时都不能哭泣, 更不能将眼泪滴落到棺木内, 前者是为了减轻死者的挂念让其安心上路, 后者是为了避免带给生者厄运。随后就要盖棺、钉“长命钉”, 孝子孝女要高喊:“爹 (或娘) ……, 躲钉。”以免钉子伤害到死者的灵魂。盖棺、钉“长命钉”后, 孝子孝女排成两队 (男、女各一队) , 边哭边喊:“爹 (或娘) , 回来……”, “响号班子” (农村自发形成的以唢呐为主在红、白事时吹奏相关曲目来挣钱的一种民间组织。) 在前面吹打引路, 到村外“叫夜”, 意为把死者游走的灵魂引回家中, 以表生者的哀悼、思念之情。出丧当天, 中午十二点过, 孝子们要把棺材送往坟地下葬。随着“大执”的一声“起灵……”, 孝子们抬起棺材, 一般由长子扛棺材左侧的最前边, 其余孝子们分列两侧 (人数少的人家, 可有“近门子”帮衬) , 抬出灵堂后, 则由安排抬棺的“近门子”换下。此时“响号班子”在前面吹打, 长子 (若长子早逝, 则有长孙代替, 如无长孙则有次子, 以此类推) 手拿“招魂幡”随后引路, 意为引导死者的灵魂到“另一个家”。孝子们和“跪棚的”随后哭喊成一片, 再往后就是抬棺木的队伍、孝女们和亲朋好友, 共同前往坟地下葬。下葬前要烧掉所有纸札, 让死者享用。下葬后, 孝子们回到家中首先要“吃馍片”, 亦称“揣平安”, 即将饭钵子中高馍切成片分吃掉, 祈求死者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二) 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死者入敛后, 家属要请“近门子”为孝子孝女做孝服, 孝服极为简单粗糙, 毛边向外。除孝服外, 丧葬期间孝子要人手一根用浆糊粘上一圈圈白纸条的柳木“哀棍”。为什么哀棍必须用柳木制作?说法有二:一是“柳”与“留”谐音, 表达对死者的留念之情;二是柳木自古就有驱邪避鬼之功能, 此举乃为给亡灵开路, 以助顺利到达“天堂”。死者去世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族的街坊, 由他

领着去请“大执”。“大执”安排数人根据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前去“送信”, 即告知死者去世的时间和简要情况。接到口信的亲戚要组织“近门子”前去“吊纸”, 并被告知死者正式出丧日期。起灵前, 长子要跪在棺木前, 使劲把装满纸灰的孝盆摔烂, 摔得越响越碎, 越能表明对死者的孝心, 俗称“摔盆子”。此举在鲁西南农村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孝盆是死者的锅, 只有摔烂, 才能被带到阴间;其二认为死者的去世使家人悲痛得难以生活下去, 只好把孝盆摔烂;其三认为孝盆中装满了纸钱灰, 是死者到阴间的买路钱。“哭丧”也叫“哭灵”, 哭灵的人都是死者的近亲, 她们来吊孝时边哭边数落死者的功德与对其的惋惜之情。哭灵时必须得有人劝止、搀扶才能停哭起身。哭灵的人有发自内心的亦有逢场作戏者。

(三) 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死者去世的第三天, 孝子孝女要身穿孝服到坟前烧纸祭奠, 俗称“烧三天”。当地人认为这天正是亡灵升天的日子。随后, 有“大执”为孝子孝女除去“重孝”。死者去世的第七天孝子孝女也要到坟地磕头烧纸, 称为“头七”。到了第三、第五个七天, 孝子孝女亦要如此, 称为“三七”、“五七”。死者去世的第一百天, 孝子孝女和亲朋好友要到坟前磕头烧纸, 祭奠死者。祭奠完毕后, 孝子要设宴款待来宾, 俗称“烧百天”。以死者去世的日子为准, 到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 家人要祭奠一次, 称“过周年”, 即“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其中“三周年”的祭奠最为隆重。之后嫁出去的女儿除清明节和“鬼节” (农村称阴历10月1日为“鬼节”, 是出嫁女子专门祭奠亡父、亡母的日子) 外不再到坟前烧纸祭奠。此后, 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下午, 死者的儿子、孙子们到坟前烧纸, 请“老人”回家过年, 以求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五谷丰登。

(四) 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在鲁西南农村地区, 安葬死者须挖一个较深的长方形墓坑, 以能放进棺木稍宽为宜。安葬时将棺木放进墓坑, 上面用土掩埋并堆起一座坟头, 称之为“土葬”。填埋棺木前, 要在棺木四周放置一些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 贵重物品在钉棺前由亲人私下放进棺木, 作为陪葬。发丧当天, 亲朋好友要“上葬礼”, 钱数的多少与死者的亲疏远近有关, 少着几十不等, 多着几百、上千, 甚至成万。关系比较近的亲戚还要“送帐子”, 即送一块能够做身衣服的布。“帐子”的颜色不能太亮、太鲜艳, 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响号班子”是丧事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在发丧的当天早晨到达东家。出殡前, 亲朋好友要点些花样曲目让“响号班子”吹打, 曲终需另付“响号钱”, 意思对死者的哀悼与思念, 含义类似当下流行的点歌。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有段非常经典的论述, 他说:“语言有一个底座,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同时, 语言又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 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 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的文化的一部分。”[5]而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语言的基础, 又要依靠语言记录和传承。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如果一种方言是普及于某一地域范围内, 那么它也必然活跃于这一地域的民俗文化内, 不仅可以反映这一地域民俗文化的现状, 也可以透射出它的历史面貌。上述四组丧葬方言词较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鲁西南农村地区的丧葬文化。第一组“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躲钉、叫夜、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反映出人们视死如生、灵魂不灭以及祈求亡灵保佑生者大富大贵、平安吉祥的传统观念。大约在旧石器晚期, 我国就已出现“灵魂不灭”的观念。东汉末年, 佛教传入中国, 灵魂不灭观念与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融合的更加深入。这种观念一方面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多种情感, 另一方面也有企盼灵魂保佑生者不被殃祸的心理。第二组“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哀痛, 同时也彰显了孝道。儒家为了显孝, 规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礼规:如披麻戴孝、守孝三年等。鲁西南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 丧葬礼俗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了“孝道”。一是体现在有些人在老人生前并未尽孝, 却在老人死后大办丧礼, 以示孝道;二是体现在悲伤程度上, 越悲伤越表示有孝心, 于是近几年出现了“假哭”这一行业。第三组“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其本意乃是追思。每到祭日, 死者的子女、近亲都要赶回家祭奠, 以示悼念之情。第四组“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表现了重殓厚葬之风。农村人每年类似这种人情往来的支出几乎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周礼》:“以丧礼哀死亡。”丧礼本是悼亡仪式, 但有的人为显气派, 借此大加铺张, 以示“孝心”, 实则大肆收礼。因此, 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与悼念为主, 一切从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死者, 这才应是我们当代人倡导的丧葬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朋友思想的不断解放, 丧葬之礼正在悄然改变, 我们坚信它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丁鼎《仪礼·丧服考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 《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

如皋丧葬文化形式初探 第4篇

关键词:殓;殡;葬;纸活;做七;精神不死

如皋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其孝文化是长寿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国文化大的方面看,是由“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主体文化演生而来,用来处理血缘的亲近关系。《孝经》:“孝子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且不论如皋人对在世父母孝敬已成风气,单就丧葬文化形式的表现来看,可谓孝尽。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因此,探讨如皋丧葬文化形式,研究如皋纯厚的孝德民风,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先举丧葬仪式文化一例:

王姓,名树英,女,如皋长江镇人。中风在床一年,子女不厌异味,尽孝感动四邻,88岁仙逝于其三子家中。丧葬仪式分为殓、殡、葬三个部分:

报丧:对死者生前所有有亲情关系的独立成家的亲属准备红纸包(每包一般20元,也有人家100元的),家里大放哀乐,以告知村邻。长子派友邻分头带红纸包报丧。报丧是一种信息传递,有的人家放鞭炮鸣哀乐,对着喇叭大哭大喊,其作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宣泄心中的痛苦。

请阴阳先生:如皋人把风水先生称为阴阳先生,确定丧葬仪式各个环节的时间和日期,和尚到场,准备一切佛事。

沐浴更衣:用红线将死者手脚绑好,头脸摆正,以防手脚僵硬不好办事。由女儿给母亲沐浴更衣,父亲则由儿子给其沐浴更衣。过去有专门从事此事的,脱穿内库洗洁则由儿女进行,叫“遮羞水”,现在已无此行当,为了尽孝全由儿女完成。在中堂一边,准备条凳两张,上放独扇门,置正梁前方,铺以稻草和垫被,然后更衣。更衣规定“七领五裤”,即上穿七件衣服,下穿五条裤子。现在一切寿衣鞋帽等有寿衣店提供,比较方便。

设灵堂:按阴阳先生给的吉时,一般与死者生死时辰没有冲突的吉时,准备将死者移入棺材内。棺材放在中堂正中正梁偏前,不可放置在靠后墙,有寿终正寝之意。由于火葬,现在用水晶棺材,有专业的水晶棺材租用业务。棺材下垫条凳两张,棺材里寿垫被准备好后移入死者,头朝南,脚朝北,头下枕垫纸,用以调整高度和以防颠簸,用红线穿一货币,放在死者口中,线两端放于嘴角。脚下放小圆镜一枚,叫“镇妖镜”,有镇妖安全之意。死者手中、身边放些元宝之类的东西,一般是寿衣店提供的仿制品。女儿们将死者生前的旧衣撕成条带卷之作垫固之用。棺材前置供桌一张,紧靠棺材,正中放遗像,次像以后作供奉之用,过去没有照像技术,是用木祖牌位,都是经过和尚佛事开光的。像两边放蜡烛台点蜡烛,像前面放香炉供点香之用。像下放五谷饭一小碗,上插筷子一双,此饭单独制成,叫“倒头饭”。供桌前放烧纸盆。像上方搭门字样,作挂挽联穿花之用,此物也可由租棺业主提供。供桌上放水果、糕点、猪头、馒头之类的东西,此物一般由女儿家担来。

守灵:死者出殡前,孝子们须日夜守在灵堂边,不得闭眼偷睡。以防猫、狗的等靠近或偷吃死尸,或魂魄附体。过去守灵一般至少七天,由于医学发达,现在一般三天,古人认为人死后七天才能确定是否死了,一方面希望有复活的可能,另一方面让有一个准备后事的过程。关于复活,是有例子的,长江镇永福六组张德凤的父亲就曾在设灵过程中复活,那才让人吓得魂魄飞散。

披麻戴孝:死者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均穿白衣,戴白帽,穿白鞋。儿子背上别麻料一小块,胸前斜系麻料带,其他血亲晚辈均穿白衣,死者共有晚辈426人,其中第五代晚辈4人,须穿红衣。

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丧礼制度。现在简化为黑套,或黑花,披麻则简化为麻条,或一小块麻布。那么,白色如何解释,一般说来,受佛教超度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白事习俗。黑白是两极色,太极图就具阴阳之道。白有纯净、空洞、虚无的感觉。现代丧礼,黑套、黑花是普通人参加葬礼用的,以示哀悼,具有教化作用,而白色才是死者晚辈穿的真正意义上的孝服。所以“红白喜事”中的白事正是此意。这一点与西方人的丧礼习俗正好相反。西方人是“黑丧白喜”,中国人是“白丧红喜”。中国人的婚礼学起西方人来,有点不伦不类,只能作圣洁的别解。

告庙:按阴阳先生所给时日,孝子们带草把、围群、元宝、火纸去当地土地庙告庙,口中念语,意即告诉土地神亡者之事。山东一些地区叫“送浆水”,给死者一日三次送饭,如皋地区将此叫“倒头饭”,直接设在灵堂前,因此,告庙中没有此项内容,此后就可以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死者户口注销手续。

送丧礼:一般第二天上午,所有亲戚、好友、乡邻来送礼,孝子对每一位来者都要施以跪礼。现在送礼一般送钱,送物多为爆竹一挂、红烛一对、长香一把,火纸一刀等。有专门负责号薄的,来者送礼后,多回以香烟一包,硬币一枚,呈黑花一朵、或白布一小块之类,对有血缘关系的晚辈,须呈白衣、白帽、白鞋之类。为节省起见,白衣、白鞋晚辈自备,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白帽不备。为送庙、送葬等各个环节之用。

哭孝:哭孝是丧葬礼仪中最感人的场面。人死本是丧心之事,在整个丧葬礼仪过程中,像入棺、起棺、送棺等重大环节都必须有哭的场合,可谓一人痛哭,百人流泪伤心。哭者旁边有一人拉哭的,防止哭者哭昏过去。所以,旁观者在整个过程中是能看出死者的平辈和晚辈们的内心世界的,是否对死者生前的孝敬程度。有的会数哭,就是叙述性哭,有的就是嚎啕大哭,真情实感的哭。人们从中还会发现假哭的,因为其人行为与平时不符。哭孝文化成为如皋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起庙:是出棺前举行的一项重要仪式。死者的长子捧遗像在前,另外几人扶扎纸轿或纸马,后面是按长幼辈分大小穿白衣,戴白帽,穿白鞋的有亲戚关系的队伍,像前面提到的王姓丧礼426人,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喇叭吹号队压其后,哀乐声声呜咽,喇叭阵阵齐鸣。足以影响十里乡镇。到土地庙后,将纸轿或纸马用火纸、稻草一并送之,口中念死者“上西方大路朝佛”,其纸马意为“送死者上马归西”。一一跪拜,然后非原路返回,将遗像放在棺材前面,起庙仪式完毕。此种仪式很有葬孝教化作用。

出棺:即将棺材抬出堂屋,准备送向火葬场。长子率众晚辈在遗像前一一跪拜,绕棺一圈。烧纸、上香完毕后,由四个男子将棺材抬出门外,送上出殡车,两人同时抽出条凳。出殡车上棺前放“纸公鸡”,意为“金鸡引路”两边放“纸童男女”一对,作护卫。长子举瓦罐高过头顶,在车前路上猛摔,说:“母亲,一路走好!”长子双手捧一小木桶,插黑伞一把,孝子数人坐于棺两边送母,其他众晚辈坐后面几辆车,一同参加追悼会。出殡车经过好邻或亲戚家前,客气的人家,在路上设供品,烧火纸。一路上要撒纸钱,意为“买路钱”,过桥意为“过桥钱”,灵车一路不可停,路线早就要设计好,反回路线不要重复,避免迎面遇出殡车,过去叫“死对头”,所谓“生冤家,死对头”如也。

吊唁:死者放入吊唁厅后,举行追悼会,一般是总结死者的一生。由于后辈们都知道死者的情况,哭场里多以介绍,所以此时一般是绕棺三圈,以泪洗面,哭声震天,主要是让后辈们看死者最后一眼。然后等待死者火化,取骨灰盒。同时烧纸,放鞭炮,鸣礼炮。取出骨灰盒后,注意用黑伞盖住。关于追悼会,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里写道:“今天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战士,只要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开个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把这个方法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因此,开个追悼会很有意义。

探井:即看墓地。按照阴阳先生给的要求择地,给死者开山。现在有公墓制,简单多了,打开盖子,烧纸暖穴,放鞭炮。然后将骨灰盒按男左女右形式放入墓中,加盖完毕。孝子及一应人等绕墓三圈,脱去白衣,改为黑纱套。注意回家路上不要回头探视。至此送葬结束。

做七

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每逢七日在家里点灯、焚纸、烧香来祭奠。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服丧期满,要念经,并到坟前祭奠换孝。至百日、周年、三周年时,至亲都来祭奠。遇丧人家,当年春节时一般不贴春联,如贴只贴黄、绿纸对联。

如皋民间丧俗对此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由儿子操办,是最规模宏大的。有亲戚关系的都得送礼,包括乡邻好友。要请和尚,是丧礼中请和尚做法事人数最多的,一般在13人左右,内容叫4本上台,包括和尚要表演的节目。要化纸库,笔者见过一赵姓人家丧事化纸库17个楼,其规模象一个古典名胜街区,气派非凡。第二天要请戏剧团来表演,常见的如通州戏、黄梅戏、京剧、扬剧等。象五七这等规模事宜,在以后死者的周年、三年、十年、二十年都可以做。六七由外嫁女回来做,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备饭菜,制冥衣。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纸扎文化:办丧事要用纸、竹、芦苇等扎成各种物具,像纸屋、纸轿、纸人、纸牛、纸马等等,统称“冥器”。在这些冥器当中,纸屋占据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位置。纸屋制做得十分讲究,包括墙院窗户、楼台厅堂、书斋、花圃,桌椅几案等,有的甚至还包括金银仓库和箱笼橱柜等,其中贮藏着金银纸绽和经牒。在清代风俗画中就有此类绘画。清光绪年间,上海点石斋发行的《吴友如画室》中有一幅《冥宅宏开》图。这张画上的纸屋再现的是一座高一丈四五尺,宽四五丈的纸屋,门前挂有“奉政第”匾额,左右分门房、茶房,中有大堂、边堂、卧室,室内挂灯结彩,陈设十分华丽,应有尽有,还有如同真人般的纸人身着真衣,侍立两旁。这纸扎屋或其它纸扎物具要先放在灵前祭奠,待死者下殓后用火焚烧,以象征死者到了阴间仍然能享受阳世的生活。纸做成的纸屋、楼库、纸扎等物具完全是为了招亡者之魂,并借火之烟,使亡者之魂升天,或转世。它不仅保留着火崇拜信仰习俗的遗痕,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孝道和对繁衍子嗣的刻意追求。

做纸扎活儿,如皋人称为“扎库匠”。明代《如梦录》称专门从事纸扎的为“扎彩匠”,经营纸扎的为“纸马香铺”。如皋丧礼用的纸扎内容丰富,有佛事用的桥、神位、纸人、纸马等,主要是纸楼,又称纸库,特点是高大壮观,有“五纸库”和“七纸库”,即五张纸和七张纸的宽度一个楼,高度差不多有4米高,以芦苇为骨,纸上雕梁画栋如皇宫一般,里面家具如冰箱、彩电、灶具等与人间有的一应俱全,包括橱中衣物,楼外汽车、庭院、树草、小桥等等,简直是仿人间胜境,造阴间天堂。

如皋丧葬文化形式的发展,逐步出现专业队伍,如租桌凳雨蓬、蒸饭、烧菜、租棺、殡仪车、喇叭队、哭场、纸活儿、寿衣、和尚做斋、阴阳看日、专业的乡镇地方剧团等等,在丧事礼仪中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市政府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引导人们把孝道与浪费区别开来,做了许多尝试。如在农村推行公墓制度,是一次成功的举措。但在内外环境设置、景观设置、文化风格等内容上过于简单,平原地带应有平原水乡的文化内涵。

纵观如皋丧葬文化形式,基本上是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反映。带有一定的封建思想的唯心主义色彩,宣扬的是“人的灵魂不死”的理论,但其教化意义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农村丧葬文化论文 第5篇

------安庆市宿松县洲头村丧葬礼仪的民俗文化解读

关键词:丧葬礼仪

治丧

孝悌

血缘与等级

因果报应

敬畏

摘要: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风俗传统的巨大改变。作为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某些传统丧葬礼仪的改变和消失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谨通过对当下的丧葬礼仪的纪录与分析,力求揭示出一些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并通过对其详细的分析与解读,提升自身的文化分析与批判能力。

丧葬活动的主要仪式:

当地的丧葬礼仪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报丧,包括亡者生前的准备直至灵堂完成前;治丧,即从灵堂准备好之后到亡者入土为安之后;守孝,即亡者入土以后亲属所进行的悼念活动。其实严格的说,从人死后的那一刻开始,亲属所进行的善后活动都应该算是治丧,这就与个人做的阶段划分有了重叠,将其划入报丧阶段是因为治丧是一个系统、繁杂而又理性的活动,需要专门的场地,所以在那之前的一段准备时间——包括心理调整和各项事宜的准备,不论其长短,只要在灵堂未准备好之前,都将其划分为报丧阶段。

一、报丧:

一、生前为死后所做的准备

不论在哪,谈到死都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是当地的老人却不时这样的,只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生死都看得开,不但没有这些忌讳,反倒是在聊家常的时候还会偶尔相互讨论,并且早造得自己或是要求子女为自己做些准备——至少要买口棺材(当地叫寿材)。如果一个老人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子女还没有为其准备好寿材,即使老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不踏实。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子女都是希望长辈长命百岁,并不想早早的就为老人的后事做些准备,但是老人虽无多大奢求,却希望早日准备好一口寿材,免得临了的时候事发仓促,走得不安心。我的奶奶今年七十九岁,身体还算健康,加上早已不用为后辈操心,生活过得比较安逸,但是早在好几年前就让父亲准备了一口寿材。中年人并不那么愿意过早的为父母准备好,一是之前说的希望长辈长命百岁的心理,二是将一口棺材放在家里不说占地方,就是那么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放着,也不是算命好东西,说不定还会吓到小孩子的。所以那口奶奶捞到了好久才准备好的寿材至今还放在大伯家已经没人住的老房子里,我上高中回家的时候奶奶偶尔还会去看看。当地的棺材是杉木打造的,长约两米,高约一米五,宽一米多,买回去的时候还需要用石膏把缝隙涂上,当地叫作刮灰,然后再涂上防腐漆、防水漆,如是几次。然后再涂上黑漆。准备好寿材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老人的要求也大抵只有如此。如果是大家族或者很有钱的人家,也会在很早之前就为老人选择好墓地,这在当地并不多见。一般是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的生产队划分,每个或每几个生产队一块公共墓地,老人去世后都是埋葬在那的,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去挑选,如今,因为墓地面积有限,现在有的老人因为没有墓地而被葬在自家的土地上。但是无论墓地多么紧张,火葬在当地都是极受排斥的,我没有听到过有当地的去世的老人被送到县城火葬的。

二、老人去世后的报丧

农村在很多人的眼中可能是落后和信息闭塞的代名词,但是在农村的小圈子里,它的信 1 息传递却非常迅速,比如上午有哪位老人过世了,晚上的时候全村都会知道。这里面除了家属的通知,还有很多是靠邻里之间的聊天来传播的,农村的慢节奏生活导致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能很快地传播开来,最常见的就是比如某人要去哪家串下门,由于村子就那么大,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走路,那么一路招呼打下来,什么事都会知道一些,发丧的传播也就是因此才被全村知道。当老人去世后,家属只会通知还未收到噩耗的亲人,当周围的邻居串门的时候知道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会跟别的邻居说,因为治丧的过程中需要别人的帮忙,早点知道也好有个准备。通知完亲友后,就是为亡者沐浴更衣了。这要么由亡者的子女或非常亲密的亲属来做,要么就是请村里面经常做这些事的人来给亡者沐浴更衣。两种情况都很十分普遍,也没有谁会觉得让别人来给亡者沐浴更衣就是不孝顺。给亡者穿衣也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了,穿套庄重的新衣就行。在以前,给亡者穿的衣服为上七(件)下五(件),还要用一幅三尺六寸长的蓝布盖住,布端还要剪出两个眼孔。沐浴更衣好了以后才能入殓。在这期间,亲属会自发的组织起一个松散的治丧组织,然后安排灵堂、丧饰、祭品、吊丧等等事项。在这里面,最讲究的要数丧饰和灵堂了。丧饰

孝衣:亡者的儿、孙、媳、女、婿、外孙等在治丧期间,都要穿着孝衣,均为白布缝制。男性为大襟长衫,女性为大襟短衫,下系孝裙,下摆均为毛边,其余为滚边,均无纽扣,需系带。

孝鞋:所谓孝鞋,即在平时所穿的布鞋之上蒙上一层白布。子媳的鞋面需全部蒙上,若还有父亲或母亲在世,则还要在鞋后跟处留一缺口。其余人与亡者关系近则多蒙,关系少则少蒙所蒙白布要任其破损,绝不可人为撕破。

胸饰与头饰:亡者的儿子、媳妇和女儿,要用一股白线系在胸前,女儿和媳妇还要用白线扎在头发上,儿子要在其帽子上缝一白布十字。出殡和做法事的时候,孝子要头戴麻冠,上系两个麻球,脚穿草鞋,遇到冷天可将其系在腰间,所有参加丧事活动的人,都要头盖白布。

灵堂的布置

根据亡者的家庭经济情况或简朴或奢华,但是最基本的还是必须要的。一般都是在家里的正对大门的客厅布置。大致如下:棺木摆放在客厅中央,棺前摆一个灵桌,上供三牲,水果、一碗生米,米上插上燃香。灵桌前还要摆上三碗半生不熟的饭,当地叫“硬脚管饭”,也叫“倒头饭”。这三碗饭要一直摆到死者出殡之日才能处理,处理的方法是:一部分炒熟,磨制成粉分给家人吃,特别是小孩子吃,说是吃了可以消灾驱邪。另一部分要留作“烧灵”时用,到时等灵屋烧起来后,要把它往火堆里抛洒,说是即给孤魂野鬼吃,也给那些前来为死者搬运灵屋的轿夫、挑夫吃,让它们吃了好为死者的亡魂出力。在棺与桌之间要挂白布帘,称为“寿幛”或“孝幛”。孝幛上书贴一个大“奠”字。灵桌下放一个小凳,凳子上放一个点燃的油灯,灯两旁要放一双死者的布鞋。灵堂的门外要贴挽联,门头上要挂上白纸扎得球,横批一般是贴上“当大事”或“寄托哀思”的大抬头。整个停灵期间,灵堂上要点上长明灯,并燃上塔香,寓意灯火长明,香火不断。

在整个停灵期间的每天晚上,孝子要伴棺而眠,叫做守灵,直至出殡为止。

二、治丧

这是整个丧葬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繁琐的活动。一般设置灵堂、准备一应物品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灵通布置的时候,棺材会停放在灵桌后面,等主要亲属瞻仰后才能盖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是不在其中的。三日后才能封棺,也叫布口子,当地一般在第三天就封棺。棺盖与棺体之间用三个铁骑马钉固定(男左女右各钉两个,另一方各钉一个)。封棺以后,加入 2 及亲友、族人才能陆续祭拜。祭拜时要焚纸、燃香、鸣金、奏哀乐,祭拜者必须头盖白布,向亡者叩首或鞠躬致哀。此时孝子要跪伏于灵柩旁,面向祭者复拜以致谢。一般辈分比亡者高的只需鞠躬致哀就行晚辈必须要跪伏以答谢。当地的跪拜一般都是三跪九拜。这个跪拜与礼佛时的跪拜不一样。礼佛的三跪九拜,是双手合十,躬身拜三次,然后跪在蒲团上,双手平推,掌心向上从蒲团上划过头顶,叩首三下再起来,如是三次才算完成。这里是祭祖或祭拜时的跪拜,是双手抱拳,躬身拜三次,然后跪地双手掌心伏地,叩首三下,如是三次。如果孝子的辈分比祭拜者高,祭拜者一般都会让孝子在旁边坐着就行了。祭拜者去祭拜事业一般都是带一挂鞭炮和一沓黄纸(当地叫作“裱纸”),视与亡者的亲疏关系决定鞭炮的大小。现在一般都是用大盘的鞭炮,一来显出祭拜者的诚意,二来亡者的家属也有面子。祭拜完毕后的白布是不用还给亲属的,现在由于经济条件好了,白布换成了毛巾了,当然,祭拜的时候是必须盖白布的。当地有种风俗,亲友祭拜期间,鞭炮放得越多越响,那么说明亡者和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一般老人过世的时候,去祭拜的不仅有亲友,别的人家也会来祭拜的。我甚至有次听到过一个老人对临近过年的时候去世的一个好友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他死的真是时候啊!这话听起来很不道德,但是也反映了当地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以致空巢老人很孤单,如果老人在平时去世,除了亲属会回家奔丧外,很多身在外地的乡邻是不可能回来祭拜的,这就会使得治丧活动显得很冷清,而这并不是家属愿意看到地。

第三到第六天都是停灵祭拜的日子。在此期间,同族和邻里除了祭拜,也会抽空去帮忙的。停灵期间的帮忙完全是出于道德上的,并没有非去不可的风俗。我的一位同族爷爷今年正月初二去世的,尽管春节期间人多事忙,我母亲还是在初六的那天去帮了一整天的忙,母亲说,如果不那样做,别人会说“闲话”的。

请八仙

出殡的前一天,必须要请几个人为亡者抬棺,当地叫作“八仙”,而实际上和县城周围山区的八人抬棺不同的是,当地的是十个人抬棺的,也就是说“八仙”实际上是十个人。一般情况下,只要亲属知会一声,八仙都是会去帮忙的,当地叫作“出力”。“出力”的八仙一般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般的年轻小伙子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在宴会上,八仙坐的桌子是两张方桌拼起的,没份菜都是上两份,以示重要。在以前,只要出殡时经过的路程不是几十公里,那么都是一直抬着走的。而现在出殡的路超过十华里的都用卡车的拉了,只有在刚出门和快到墓地的时候才会抬着。

做七

“做七”是由道士主持并施行的法事,其目的是超度亡魂,在这之前,还有项要道士做法事超度亡魂的活动,当地叫“关灯”。关灯的程序一般有五道,即:开坛、召亡、念救苦经、念忏、款亡。关灯时,每个程序起落需各放一次鞭炮,其间需焚香燃纸不断。须要关多少灯则是随孝方而定,一般最少为三个,最多不限。但是无论关多少灯,其个数必须是奇数,不能为偶数,还要留一个到出殡的那天关,谓之饯行灯。做七与关灯有很大区别,它的规模一般是依据祭者条件及其要求而定。最小的为焖饭七,其次为隔夜七(又叫召亡七),再次为破狱

七、升度七,还有大收殓、半日斋、三日斋、七日斋等。做七的时间依据其规模大小而定。小规模的可在出殡的头天晚上做,如焖饭

七、隔夜

七、破狱七。大型的则要提前数天举行,但是都必须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结束。各种七均有固定的格式及其内容,如破狱七由于宝、起水、启师、发文、接圣、游十殿、破狱、放路烛、赈济、安亡人等。

当地做七一般都是破狱七,大的很少见,也有很多时间仓促或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做七的。在当天下午的时候,亲属就要依据道士的要求选好场地搭台子。场地中央由十张四方桌搭叠 3 成金字塔状,然后再离桌几米外的四个角上放置四个靠背椅,并用白色或黑色的布幔连成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十字。在桌子底下还有些有点“技术含量”的事物:有用竹筷搭的拱桥模型,叫做奈何桥;有盛满清水的碗,水面上漂浮着一个铜钱或硬币;还有一个盛满米的碗,中间插上一根筷子,筷子上顶个生鸡蛋,据说吃了这个做完法事的这个生鸡蛋就能生儿子。这些都是由道士做的。仪式是在晚上进行的。由道士在准备好多祭桌前烧纸鸣炮开始,然后带着祭者(一般都是亡者的亲属)围着由桌子搭的金字塔转圈,并不时的唱经做法,后面跟着的家属每当道士停下的时候都要跪下。在我这个外人看来如此这般的转几个小时,然后又烧纸鸣炮结束。当然,道士的唱经也不是胡编乱造的,不同的亡者会念不同的经,如报恩词(附①)就是道士在给老人破狱时吟诵的十月怀胎词,多为吟诵亡者在十月怀胎时的艰辛不易,抒发生者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深情。

出殡

前一天晚上做完七之后,第二天就要出殡了,一般是在早上七八点钟前。出殡前先由道士关灯送行,关毕后再由八仙将灵柩捧至室外,在龙杠上安装好后,由吹奏手哗彩祭棺,也叫祭龙。所祭之词就是祭龙词(附②)龙杠是由两到三米长,直径十五到二十公分的五根杉木制成,三横两纵的用麻绳绑牢固,再将棺材用麻绳或稻草绳捆绑在龙杠上。祭龙词的内容多为劝慰亡者及其亲属正确看待人生生死与荣华富贵,叮嘱丧夫(也就是八仙)要齐心协力抬棺以及祈福祝愿之词。祭龙时,执祭者站在棺旁搞凳上,手执一瓶或一壶酒,分别在灵柩的前后左右中五方筛酒祭说,并且八仙也要发出“嘿呦”声配合。棺盖上一般都安有龙凤棺罩,多为红色的绒毯,棺材顶部前方绑上一只纸扎的公鸡或白鹤、鲜花等饰品。

出殡时辰一到,八仙一声吆喝,便抬起棺材上路。棺材前一般都要华幡引路,鸣金开道,后面鼓乐齐鸣。过去一般只是锣鼓和唢呐,现在时兴请乐队助阵。孝子要扶棺前行,一般长子在棺前左侧,次子在右侧,女婿在后侧,其他送葬的均尾随其后。沿途敲锣打鼓不停。途经乡邻门前,均需放炮送行。至亲好友门前还要设香案恭送,香案上一般摆放烟茶食品。每次停棺受礼时,孝子需跪拜致谢,其余参与葬礼的亲友均跪地,直到再次起程。棺至墓地后,还需要按事先选择的时间安葬。葬前,众亲友和道士均返回孝者家中,由道士做一道散七饯行,然后到选定的地点烧灵,即将纸扎的灵屋、衣箱、花轿(仅限女性亡者)、金银财帛等物品一起烧给亡者。

三、守孝

对于亡者来说,入土就可以为安了,但是直系亲属还要守孝,以示悼念。在下葬后每过七天要烧裱纸。这种裱纸要用一种当地叫“钱凿”的木制品打压出横五竖七共三十五个钱印子。这当然只是聊表心意,用力多大,能不能看到钱印,却是无所谓的。祭祖的时候烧的都是这种裱纸,而且是男丁在中午12点以前制作好的,如果超过了12点,那么在制作的时候就要燃上一根香。烧的主要是裱纸,也有冥钱、用锡箔纸折的元宝等。这种活动从亡者死的那天开始,每隔七天,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后才算结束。当地还有种忌讳叫“犯七”。每隔七天给亡者烧纸的日子,必须要有至少一个日子跟“七”有关,比如初七、十四、十七、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二十八等。如果在七个七内都没有一天跟以上的日子相同,那就叫“犯七”了。当地“七”与“吃饭”的“吃”发音相同,所以迷信的认为如果有人死后“犯七”了,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可能会没有饭吃。解决的办法就是吃百家饭——也就是去讨米。我就见过好几次这样的事。这虽然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如果亡者真的“犯七”了,家属还是会沿家讨米的,当然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下。

亡者逝世的一个月内,家属是不能剃头的,而且原则上一年内也不能举行嫁娶等红喜 4 事。还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风俗就是贴对联了。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家属贴的春联是用白纸写的第二年用蓝纸,第三年用黄纸。三年后才能贴正常的大红春联。而且对联的内容也为充满哀思、悼念之情的文字,如: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守孝不知红日出,思亲常忘白云飞等。

丧葬文化解读

丧事活动只是农村生活中很小的一步分,但是管中窥豹,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影响农村关系和决定农村事宜的因素中的一些“一斑”。

一、孝与悌

“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念任然深深地植根于当今农村。由于葬礼是对长辈的最后一次告别,所以其中饱含的“孝意”也最为明显。不论长辈生前如何,也不论自己对生前的长辈如何,在这最后的告别上,处处显露了后辈的孝意。“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主张厚葬就是为了讲礼尽孝,否则即为不孝。”传统儒家思想将是否孝顺与是否厚葬联系在一起,使得当地的葬礼显得繁琐而又隆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长辈生前的希望。不可否认的是人都会有一定的虚荣心,在或多或少的虚荣心的影响下,无论是名人还是凡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最后的风光一回。对长辈的最后愿望当然要尽力地去满足。

二、后辈对逝去长辈的孝敬之心和思念之情使得后辈想让这最后的告别更加的隆重。

三、他人评价的影响。在当地,由于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而导致丧事操办得很简单,乡邻都能体谅。但是如果明明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却对长辈的丧事操办过于简单,那么别人就会说不孝了。如果说生前对父母的赡养与顺从是孝的话,那么去世后对父母葬礼的隆重操办也是孝。伴棺守灵、做

七、关灯送行、守孝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对父母最后的孝顺。

悌,善兄弟也(《说文解字》)。太多的丧葬,太多的人,都只是把眼光放在了子女对死去的父母的最后的孝顺上,却忽视了一点:葬礼是由活着的人来操办的。不要说处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就算是在正常情况下,想要隆重地操办好父母的丧事,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办得到的,必须要别人的帮忙。

丧事活动是整个家族中的所有亲属必须参加的,其中不仅仅体现了对父母、对长辈的孝,也体现了兄弟之间、平辈之间的悌。在治丧守灵期间,孝子必须伴棺而眠,整夜都必须守候在灵柩旁,而与孝子同辈的兄弟或表兄弟,都会在晚上轮流陪同守灵。对于丧事活动的各项安排,也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的结果。治丧活动是整个家族中的所有亲属必须参加的,其中不仅体现了对父母、对长辈的孝。兄弟之间的通力合作,也体现了平辈之间的悌。在治丧守灵期间,孝子必须守候在灵枢旁,与孝子同辈的兄弟或表兄弟都会在晚上轮流陪伴守灵的。

二、血缘与等级

血缘观念是组织丧葬活动的基础,无论死者生前如何,在死后为其主持丧葬活动的必须是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血缘关系越浓厚,其参与程度也越高,一个与亡者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人,在丧事中的参与程度只能止于祭拜。血缘观念不仅是家族活动的基础,也是丧葬;礼仪的基石。在农村,有很多活动都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等级来组织的,能力在农村只能靠后站,这点在治丧活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丧事的参与程度并不是根据亲属中的能力高低来决定的,虽然在治丧中叶不排斥能者多劳,但是具有决定作用的还是有直系血缘关系和较高辈分的老人。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与封建社会,在丧葬礼仪中包含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等级的人的葬礼有不同的等级。亡者的社会地位不同,其丧事葬礼的规模也不一样,社会等级越高、经济条件越好,其丧事葬礼也就越隆重,5 反之越简单,从古至今都未改变。

二、在丧饰上体现了明显的等级观念,不同等级的人穿戴的丧饰也不一样,孝子与孝孙的丧饰不同,儿子与女婿的丧饰也有区别。

三、在丧葬仪式进行中,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待遇。如在祭拜时,如果祭拜者的等级较高,那么就不用跪拜,而等级比亡者低的就必须跪拜。如果祭拜者的身份比孝子高,那么在祭拜时,孝子必须行跪拜礼答谢,而如果祭拜者的身份比孝子低,那么孝子一般不用行跪礼答谢。

在农村,有很多活动都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等级来组织的,能力在农村之能靠后站。这点在治丧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丧事的参与程度并不是依据亲属中各人组织能力的高低来决堤的,虽然治丧活动中并不排斥能者多劳,但是具有决定权的还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和辈分较高的老人。、三、敬畏

1“丧葬的起源与原始人的灵魂观念和灵魂不死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丧葬礼仪中的很多仪式都与灵魂观念有很深的联系。农村朴素的丧葬观念是相信灵魂的存在的,而且是可以与特殊的方式与生者保持联系,比如托梦。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对灵魂的处理而产生了丧葬礼仪:关灯、做七是为了超度亡魂;祭龙是为了使亡者的灵魂走得更加安心;祭祖则是为了祈求灵魂的保佑。“丧葬历史从总体上来讲是来隆丧厚葬,其背后的核心观念是灵魂,即逝者去世后在另一个世界任然可以像生前一样享受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的后代子孙的孝意”2。也正是出于对灵魂的敬畏,才产生了对灵魂既敬又畏的态度:一方面,对于正常死亡的长辈,在葬礼上隆重而又慎重;而另一方面,对于非正常死亡的小孩子或年轻人,则是非常简单的处理,而且一定不能像正常的葬礼那样隆重,因为当地的观念认为他们的灵魂是凶恶的,会对活着的亲人有不好的影响。“正是灵魂的观念,才为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繁缛、恭敬、敬畏等行为或态度找到心理学的依据”3。葬礼一方面是生者对现世的模仿、对

4冥间的想象、对死者亡灵的安慰,同时也满足了活人自身的需求。

四、因果报应

表面上看,因果报应说跟丧葬活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一个人去世以后,那就一了百了了,根本就无所谓也谈不上有因果报应一说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由佛家所倡导的因果报应说已经深入的影响到了农村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生前,也影响着死后。我很喜欢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子女对自己孝顺呢!在死的时候又怎么知道子女对自己的葬礼是真心操办还是表面敷衍呢?当然,自己死了以后也肯定是不会知道了,但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使得农村的传统孝道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在父母死后,子女也都会将父母的葬礼操办得尽可能的隆重。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的死亡方式。这种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仍然影响着农村里的老人,每当碰到子女不孝的时候,老人的哭诉总是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居然生了这样的儿子。当地的老人始终认为,多做善事就会有好报的,如果今生没有那也会积攒到下辈子,或者是长辈子作孽太多,现在做的善事还没补上亏空。如果恶习太多,那么死的方式就不会那么好。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了一户人家大门上贴的对联:顽疾缠身多作孽,儿孙孝敬亦心寒,横批是沉痛悼念。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汉会做出多大的恶习,居然让自己死后连儿孙的孝敬也不能承受?答案是没有,仅仅只是因为老人是因病去世的,逝世前被癌症折磨了好几年。姑且不论他生前是否作孽太多,作为子女,是绝不可能在父母病逝后说自己的父母生前作孽太多,才导致病痛折磨而逝世的。这幅自谦的对联,也反映了 12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3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4曹媞《淮北汉人社会丧葬仪式过程及其分析_以淮北地区颍上县农村葬礼为例》 农村人普遍的善良的因果报应心理。当然,如果真的有什么品性不好,坏事干尽的人在病痛折磨中去世了,那村里的人真的有可能说出这样的“闲话”:看看他今生做了那么多的坏事,现在终于不得好死了吧!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朴素的因果报应的影响在农村并未消失,所以农村才有了它善良、可爱的一面吧。

也许明天,也许明年,这些传统的丧葬礼仪都会改变,:土葬备火葬所代替,治丧由殡仪公司包办,守孝也成了可有可无的回忆。没有所谓的好坏之说,更不想深究其中的好坏,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愿以后看到这样的丧葬礼仪的时候,还有人知道它在当时也有好的一面。

附一:

报恩词

人生在世有父母,尊老爱幼理当然。有人只知儿女爱,忘却爹娘养育恩。骨肉之情全不顾,鼠目寸光听谗言。说父道母长和短,不怕外人道不贤。万善不如行孝道,孝为根本理当先。请看满门儿孙女,都是家中孝道传。日月如梭似飞箭,转眼轮到你跟前。为人不把父母敬,娇儿不孝听我言。亏娘怀你十个月,十月怀胎堪可怜。一月怀胎情意乱,是真是假心不安。有病无病拿不准,求神卜卦找医看。二月怀胎露水草,孕育中宫在娘身。分肢好似含苞发,气属阴阳血脉同。三月怀胎形容变,日难抬头夜难眠。日食三餐谈何易,喜吃酸咸与辣甜。四月怀胎儿渐长,中宫胎稳脉形祥。不识男女娘心乱,请医把脉定主张。五月怀胎男女定,腰酸脚软如病缠。娇儿在娘脐下转,男左女右细心辨。六月怀胎生毛发,儿在腹中渐渐大。饮食不同二三月,口渴心烦意又焦。七月怀胎分七窍,食娘血肉心不安。面黄肌瘦形容改,日难行路夜难眠。八月怀胎儿见真,娇儿腹内有胎音。娘吃茶饭难下肚,饥渴心慌难知情。九月怀胎重如山,周身骨肉似刀剜。日思夜盼见儿面,手板心算定时间。十月怀胎儿已动,行走艰难脚难抬。儿奔生来娘奔死,一声落地笑开颜。怀胎十月受折磨,万般苦楚娘受过。

莫道分娩寻常事,古往今来风险多。今朝堂上众宾客,细看眼前后生哥。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屋檐滴水点点应,猫睡屋檐代代传。羔羊吃奶双膝跪,乳鸦反哺报娘恩。为人不把父母敬,生在世间枉为人。须知父母恩情大,刻骨铭心记心间。人生祈望收成好,唯愿子孙个个全。

附二:

祭龙词

亲戚朋友听分明,恭请全场静下心。孝家今日委托我,特把美酒祭龙神。八大神仙配合好,我相呼来你相应。古往今来成传统,有呼有应便有灵。人人高堂有父母,养儿养女恩情深。一旦父母归故里,生离死别哀沉沉。奉劝家属及亲友,多加节哀少伤心。人生有来也有去,树木有荣也有枯。风花雪月可一比,便觉人生是旅行。风气风息能几久,花开花谢不长春。雪来雪散无踪影,月缺月圆到古今。人似风花似雪月,天公造化有转轮。沧海变田田变海,夕阳落下朝阳升。古有先帝秦始皇,遥遥万里筑长城。劈山填海建皇宫,今人也只闻其名。便有西风楚霸王,曾经举鼎在朝中。一心指望当霸主,却在乌江把身沉。光阴似箭拉不住,日月如梭谁能停? 青春一晃生白发,自然规律岂由人? 老君尚有登仙日,彭祖也未享万春。人生哪有无疆寿,鲜花岂有百日红。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撵旧人。来来去去来又去,生生死死死又生。须知春尽花犹在,毕竟人走世不空。子生孙来孙生子,天高地阔红日升。我今靠近龙身站,掉头转腔说分明。水有源,树有根,老龙到此有历程。昆仑山上长出土,阳光雨露育成林。张果老将它来砍下,吕洞宾将它驮下山。韩湘子搬到刨码上,鲁班师傅窍做成。

从那时,龙出生,一直造福到如今。多少年来多少代,多少子来多少孙。多少富贵到手上,多少荣华进门庭。一桩桩,一件件,多因老龙显威灵。我今也来把酒敬,恭请大家听分明。日出东方一点红,手执金壶祭老龙。祭龙头,龙抬头,子孙做官第一流。代代威名惊四海,个个豪气冲牛斗。祭龙尾,龙摆尾,子孙驰名全世界。知名人士遍地有,都从贵府走出来。祭龙腰,龙展腰,子子孙孙步步高。代代都出栋梁材,为国为民立功劳。祭龙身,龙起身,发亲发友发乡邻。荣华富贵家家有,健康长寿乐太平。时间关系到此停,对话八仙说分明。齐心协力慢慢走,一路切莫惊先人。好让先人抬头望,望完故乡望子孙。望到故乡年年好,望到后人日日新。望到儿女疼儿女,望到子孙爱子孙。再对八仙说句话-,紫金山是先人家。跋过金山过银地,葬好先人旺子孙。但愿今朝祝福灵,敬请跪者都起身。敬请鸣炮又奏乐,敬请八仙都起程。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吴孔军:《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的文化解析》,《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3]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 卷第2 期

客家丧葬文化 第6篇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罗远玲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客家丧葬文化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富有人情味。但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就非常讲究礼仪,而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好了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为8个步骤,为送终、报丧、装殓、摆孝堂、发丧、安葬、做

七、捡金: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的,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洛阳丧葬文化范文】相关文章:

中国丧葬文化范文06-11

丧葬民俗文化范文06-06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05-13

壮族丧葬文化05-16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08-14

回族丧葬范文05-18

丧葬礼俗范文05-19

丧葬民俗范文05-19

传统丧葬礼俗范文05-28

丧葬挽联大全范文06-06

上一篇:城市卫生宣传标语下一篇:道德滑坡的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