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检查标准1

2024-06-12

防爆检查标准1(精选6篇)

防爆检查标准1 第1篇

**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准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煤尘爆炸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及连线电缆。

第二条 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Exdi)、煤安标志(MA)、产品“铭牌”,无“防爆标志”、“煤安标志”为失爆,无“铭牌”为不完好。

第三条 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设备下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粘贴“防爆检查合格证”,并签发“入井许可证”才能下井,现场检查无“防爆检查合格证”为失爆。壳体

第四条 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第五条 隔爆外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凸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第六条 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锈蚀严重、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好。第七条 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第八条 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9.5mm。否则为失爆。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mm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防爆面

第九条 隔爆结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

1、表2的规定,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mm,否则为失爆。

1、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结合面宽度:表1 隔爆空腔容积(L)

≤0.5 0.5~2 >2

间隙(mm)≤0.3≤0.4≤0.5 结合面宽度(mm)

≥8

≥12.5≥252、活动部分(操纵杆及电机轴)隔爆结合面间隙与结合面宽度:表2 隔爆空腔容积(L)

<0.5 ≥0.5备注

结合面宽度(mm)

≥12.5

≥25

间隙(mm)操纵杆及孔

≤0.3 ≤0.5

电机轴及孔

≤0.4 ≤0.6

第十条 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其深度与宽度不大于0.5mm,或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表

1、表2规定值的2/3,为失爆。无伤隔爆面的有效宽度计算见图1。

第十一条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25mm,间隙不得大于0.5mm,否则为失爆。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 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um,操纵杆的粗糙度应不大于3.2um,否则为失爆。

第十三条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有“云影”为不完好,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爆。(云影:青褐色氧化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

第十四条 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0.5mm,深度大于1mm的砂眼,在1cm2范围内超过5个为失爆。

第十五条 隔爆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杂物,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 隔爆面应磷化或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磷化后也可涂凡士林油),磷面脱落并未涂防锈油为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 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电缆引入装置

第十七条 高压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浇铸固化密封式时,填料的填充深度须大于电缆引入孔径的1.5倍(最小为40mm),否则为失爆。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否则为失爆。

第十八条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小于5mm为失爆;大于15mm为不完好,电缆直径较大而不能进入接线腔时,可适当将需伸入接线腔部分电缆护套锉细。

第十九条 没有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分别用密封圈、金属挡板和挡圈依次装入、压紧,否则为失爆。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加装的金属圈应装在密封圈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条 金属档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2mm,厚度不小于2mm,金属套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2mm,厚度不小2mm,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一条 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否则为失爆。接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不应小于5mm,否则为不完好。接线嘴压紧后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个厚度适当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再垫其它杂物。金属圈内的外径应与喇叭嘴伸入器壁规格一致,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二条 接线嘴压紧要求:卡兰式的以压紧密封圈后用单手晃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为失爆。螺旋式接线嘴拧入丝扣数不得少于5扣,用单手顺压紧方向用力拧动超过半圈为失爆。

第二十三条 接线嘴严禁朝上,否则为失爆。接线嘴外部有缺损,不影响防爆性能为不完好。第二十四条 电缆压线板压紧要求:未压紧电缆为失爆,电缆压紧后的直径比原直径减少10%以上,为不完好。

第二十五条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内不允许有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源线或从电源侧接线嘴接入引出负荷线,低压隔爆开关接控制线、信号线的喇叭嘴严禁接入或引出动力线,否则均为失爆。

密封圈

第二十六条 必须使用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否则为失爆。第二十七条 密封圈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3规定值,否则为失爆。表3 D(mm)D0—D(mm)D≤20 20<D≤60 D>90 ≤1 ≤1.5 ≤2

备注:D:表示密封圈外径,D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2、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为±1mm、芯线截面积4mm2及以下电缆密封圈内径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

3、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否则为失爆。

4、密封圈的宽度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0.3倍(截面积70mm2的电缆除外),且不得小于4mm,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八条 密封圈修整后应整齐圆滑,凹凸大于2mm(含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第二十九条 密封圈的同心槽线应朝内,否则为不完好。控制线、信号线的密封圈分层严重内凸、外凹达密封圈宽度的1/3者为失爆。

第三十条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时为失爆。

紧固件

第三十一条 隔爆面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否则为失爆。第三十二条 紧固件应采用不锈材料或经电镀防锈处理,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三条 用一紧固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一致。螺纹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四条 紧固隔爆面的螺母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否则为失爆。第三十五条 隔爆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弹簧垫圈与螺栓规格一致,弹簧垫圈应压平),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和弹簧垫圈不合格均为失爆。

联锁装置

第三十六条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到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保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它的作用,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七条 开关内隔离开关应与负荷断路器、接触器在电气或机械上联锁。否则为失爆。

电缆与连接

第三十八条 电缆(包括通讯、照明、纤毫、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装置的接头,为失爆。

第三十九条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器和未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不严密的接头,为失爆。

第四十条 通电电缆末端没有接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为失爆。

第四十一条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mm,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为失爆。

电缆接线工艺

第四十二条 接线应采用弓形垫圈、碗形垫圈或利用专用的接线头连接导线,螺母下应有弹性垫圈,或采用双螺母,不得压芯线绝缘。芯线裸露部分距距卡爪(或平垫圈)的最近端不得大于1mm,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三条 高压电缆的连接,一律采用压接方式,否则为不完好。接线柱使用压板压线时;压板凹面一律朝下,否则为不完好。井下使用的带有屏蔽层处理干净,否则造成事故按失爆处理。第四十四条 电气设备内接地线未接者为失爆。接线腔内地线长度应适宜,以松开先嘴卡兰拉动电缆后,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时,地线不脱为宜;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五条 接线腔应保持干净,无杂物和水珠,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腔内不允许有油,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六条 隔爆接线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表4规定值,否则为失爆。隔爆电动机斜面接线盒严禁反装,否则为失爆。表

4、隔爆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mm)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mm)

500V以下 6

660 10

1140 18

3300 36

6000 60 其它

第四十七条 插接装置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当断开时插销不得带电,否则为失爆。

第四十八条 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影响防爆性能的附属元件必须齐、完整、可靠。损坏、拆除或失效均为失爆。

第四十九条 接线嘴电缆出口处应平滑,出现死弯致使像套电缆(包括控制线、信号线)绝缘外护套与相线的绝缘橡胶分层为失爆。

第五十条 旋转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最大直径的1%,且不小于1mm,否则为失爆。第五十一条 弹性物上不得再加弹簧垫,否则为失爆。第五十二条 井下电缆不得用铁丝捆吊,不得盘圈。第五十三条 喇叭嘴用密封圈分层不得朝外。第五十四条 接地装置必须规范,杜绝串联接地。

第五十五条 五小电器必须上牌管理且牌板规格一致,不得用铁丝固定。第五十六条 矿用开关必须上架管理。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机电科.

防爆检查标准1 第2篇

隔爆结合面

1、隔爆结合面(Ⅰ类)的最大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表1

Ⅰ类外壳隔爆结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

接合面宽度L

(mm)

与外壳容积V(cm3)对应的最大间隙

V≤100

V>100

平面接合面和止口

接合面

6≤L<12.5

12.5≤L<25

25≤L

0.30

0.40

0.50

0.40

0.50

操纵杆和轴

6≤L<12.5

12.5≤L<25

25≤L

0.30

0.40

0.50

0.40

0.50

带滑动轴承的转轴

6≤L<12.5

12.5≤L<25

25≤L<40

40≤L

0.30

0.40

0.50

0.60

0.40

0.50

0.60

带滚动轴承的转轴

6≤L<12.5

12.5≤L<25

25≤L

0.450

0.60

0.750

0.60

0.750

1)对于操纵、轴和转轴,其间隙是指最大的直径差;

2)如果操纵杆或轴的走私超过了表现所规定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但不必大于25mm;

3)如果转轴的直径大于表1所规定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转轴直径;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25mm。

2、如果接合面被紧固螺栓孔或类似物的孔分隔,则孔与外壳内外侧间的距离最大值1应满足;1)当L<12.5mm时,1≥6mm;2)当12.5mm≤L≤25mm时,1≥8mm;3)当L≥25mm时,1≥9mm。

3、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不少于0.750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不大于表1所规定的轴承盖允许最大间隙的2/3。

4、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6.03μm;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μm。

5、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6、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范围内不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B.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7、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檫净后,留有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对无意造成的油漆,其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仍算合格。涂防锈油时,应在隔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油不得干硬,油中不得有机械性杂物或其他颗粒状杂物(油脏为不完好)。

凡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者均为失爆。

隔爆外壳与隔爆腔

8、防爆外壳变形长度不得超过50mm,凸凹深度不得超过5mm,否则为失爆。整形后低于此规定仍为合格。

9、防爆外壳内外不得有锈皮脱落,否则,为失爆。油漆脱落、锈蚀严重为不完好。

10、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防爆性能,否则此设备为失爆。接线柱、接线座有裂纹,接线座晃动,接线柱跟转均属失爆。

11、防爆外壳无开焊,观察窗孔胶封良好,无破损、无裂纹,否则为失爆。透明度差为不完好,观察窗孔玻璃表面不应有伤痕,伤痕深度小于1mm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12、操作手柄与隔爆外壳盖间的闭锁关系正确可靠,闭锁(包括机械和电器两类)不起作用者为失爆。

13、接线(室)盒内应保持干净,无杂物和水珠;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室内允许有少量的油,但应定期檫干,否则该设备为不完好。

14、快动式门或盖打不开者为失爆。

快出线嘴

15、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轴拉电缆不串动为合格。

16、线嘴压紧后应有余量,余量不小于1mm。

17、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密封圈与联通节之间只限安装一个金属圈,不得充填其它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

18、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其压扁量不准超过电缆直径的10%。

19、隔爆腔的空闲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

20、进出线嘴的压紧程度:螺旋线嘴一般用单手正向用力拧不动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单手晃动,喇叭嘴无明显晃动为合格。

21、高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隔爆结合面的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接合面的最小啮合扣数为5扣,当容积大于100cm3时,最小啮合轴向长度为8mm;当容积不大于100

cm3,最小轴向啮合长度为5mm。对于圆柱形螺纹,螺纹部分至少有8mm长度,并且至少6扣螺纹。

凡不符合上述任一规定者均为失爆。

23、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栓入扣差大于5mm,喇叭嘴外部缺损但不影响防爆性能者,属不完好设备。

密封圈、档板、金属圈

24、密封圈材质须用GB/T6031标准规定的硬度IRHD变化量不超过20%的橡胶制造,否则为失爆。密封圈分层侧应面向接线腔内,否则为不完好。

25、密封圈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凡不符合以下任一规定,均为失爆。

A.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4平方毫米及以下电缆的密封圈内径不得大于电缆外径。

B.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mm)

密封圈(挡板、金属圈)外径D

密封圈(挡板、金属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D≤20

20<D≤60

D>60

≤1.0

≤1.5

≤2.0

C.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电缆直径不大于20mm时密封圈非压缩轴向长度最小为20mm电缆直径大于20mm时密封圈非压缩轴向长度最小为25mm。

D密封圈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且必须大于4mm(70mm电缆除外)。

26、密封圈无破损,刀削后应整齐平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差大于2mm(含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27、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否则为失爆。

28、四小线的密封圈因缆线被猛力拖拽致使密封圈分层严重外凸达密封圈宽度的1/3者为失爆。

29、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的铅皮上,否则为失爆。

30、挡板厚度应不小于2mm,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否则为失爆。

31、金属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厚度应不小于公称尺寸1mm,否则为失爆。

32、螺旋式空闲喇叭嘴的密封圈、挡板、金属圈应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否则为失爆。

紧固件

33、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34、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规格应一致,平垫、弹簧垫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

35、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36、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37、隔爆结合面紧固螺栓要齐全,螺母、透眼螺孔应拧满扣。

38、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得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不透孔处距内腔的壁厚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3,且至少不小于3mm。

39、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弹簧垫或背帽(用弹簧垫时其规格应与螺栓一致),其拧紧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为合格。螺栓不得松动,不得加原设计结构以外的平垫或其它物品。

40、弹簧垫不得破损,不得推动弹性。

凡不符合33—36条者为不完好,凡不符合37—40条者为失爆。

接线工艺

41、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部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否则为不完好。

42、接线要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胶皮或其它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芯线裸露距卡爪不大于10mm,否则均为不完好。

43、接线室内地线长度应以松开线嘴卡兰拉动电缆时,相线被拉松或拉脱而地线不掉为宜。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卡爪(或平垫圈)要镀锌或镀锡,否则为不完好。

44、高压电缆间的连接一律采用压接技术,接线柱使用压板接线时,压板凹面一律朝下,否则为不完好。

45、固定设备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接头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

B.导线联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46、隔爆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和表4要求,否则为失爆。隔爆电动机斜面接线盒盒盖严禁反装,否则为失爆。

表3

隔爆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mm)

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mm)

500V以下

660

1140

3000

6000

表4

隔爆腔内导线的爬电距离(mm)

额定电压

(V)

爬电距离

a

b

c

d

127

220

660

1140

3000

6000

135

16047、隔爆开关闭锁后,接线板正面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封堵隔离带电体,断路器应装设隔离护罩,否则为不完好。

48、隔爆设备和元件应放置平、直、稳。接线后,盖板和转盖一律朝外,便于检修和维护,喇叭嘴严禁朝上,喇叭嘴电缆出口处应平滑,不得出现死弯,否则均为不完好。

49、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磁力启动器的小喇叭嘴严禁引入引出动力线,否则为失爆。

50、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如反接为失爆。

51、电缆护套(铅皮)伸入器壁长度要符合5mm~15mm的要求,小于5mm为失爆,大于15mm为不完好。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伸入器壁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否则为失爆。

52、接地线使用镀锌钢绞线时,接头应使用专用连接卡板连接(卡板长度不得小于150mm);使用镀锌扁铁时,应用两道镀锌螺栓进行紧固,并加弹簧垫或背帽,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0mm。

53、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以上,否则为失爆。

电缆线路

54、鸡爪子:

(1)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2)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监控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3)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填充物或填充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55、羊尾巴:

(1)电缆的末端不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

(2)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m内的不合格接头。

56、明接头:

电气设备和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开关零位带电也属明接头。

57、破口:

(1)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屏蔽层者。

(2)橡套电缆伤痕深度达最薄处1/2以上,长度达20mm以上,或沿电缆围长1/3以上者。

出现54—57条任一情况者,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属于电气安全隐患点,非本质安全型电器为失爆。

58、橡套电缆在喇叭嘴出口处出现死弯,致使橡套电缆(包括四小线)绝缘外护套与相线分相绝缘橡胶分层属于失爆。

各种保护装置

59变电峒室、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配电点、采掘工作面分路开关、风电联锁开关、高压接线盒均须装设局部接地极,三台及以上的开关或三台以上电气设备在一起时(其中两台电气设备的距离不大于5米),也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

60、照明信号、煤电钻综保和检漏继电器要有合格的主、辅接地极(采用附加直流保护原理的检漏继电器必须有辅助接地极),主辅接地极间距不得小于5m。

61、采用串联接地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接地不合格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62、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元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整定正确。严禁损坏、拆除、短接,严禁短接接触器而使用隔离开关控制电动机,否则为电气安全隐患点,此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63、高压真空开关的绝缘监视保护必须使用,移动变电站高压隔离开关必须实现开盖闭锁和急停。移动变电站的开盖闭锁和高低压联锁不起作用者均为失爆。

64、严禁电气设备“大马拉小车”而使保护装置不起作用,否则该设备为不完好设备,视为电气安全隐患点。

65、干线漏电保护应坚持“日就地试验”、“月远方试验”制度(煤电钻综保应每班就地试验一次),严禁甩掉不用或不起作用。

井下电气设备管理

66、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应由指定的考试合格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其防爆性能及“两证一标志”,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入井,严禁电工在井下补贴。无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元件)视为不完好。

67、井下电工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严格执行测瓦斯、停电、验电、放电、连地线的安全作业程序。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68、电气设备必须台台上架,并悬挂标志牌,注明设备编号、容量、用途、整定值、整定日期、负荷情况、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包机人等。标志牌应与实际相符,否则该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其它

69、井上下设置的瓦斯抽放管路不得同带电物体接触,并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

70、立式旋转电机必须防止垂直落下的异物进入通风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最大直径的1/100,且不小于1mm,不必超过5mm。

71、对只接电源,不接负荷的电气设备也属检查范围。

72、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无论在矿井井下任何地点安装使用,均应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维护。地面选煤楼(特别是原煤系统)电气设备也应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并应按防爆设备要求进行检查、保养、维护。

73、对于进口设备,虽不符合我国标准但经上级有关部门特许后,仍能保持其设备原性能者,检查中可不按失爆论处。

防爆检查标准1 第3篇

关键词:煤炭工业,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标准

0引言

近年来,国内煤炭工业高速发展,单一品种的防爆电气设备不再能满足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多元化、多品种的防爆电气设备才是当前发展的方向。 其中防爆型电气开关在防爆电气设备中品种最多、 用量最大,同时也是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设备。由于煤矿井下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的瓦斯气体和煤尘,一旦井下设备出现故障或工人带电作业使设备产生电火花,则会有引爆瓦斯或煤尘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约50%的瓦斯煤尘爆炸、70% 的火灾事故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1]。因此,先进的防爆电气技术与完善的防爆电气标准成为煤矿安全的重要保障。

1煤矿井下防爆电气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在20世纪初,以英国和德国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开始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技术进行研究,最初是从研究 电气设备 的防爆外 壳开始的。 英国在1926年制定出了BS 229标准,德国在1933年也制定了VDE 0171标准。为了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及相关 问题的国 际合作,在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从此电子工程及电气领域中的知识开始走向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在同一年德国人贝宁就研究成功了隔爆外壳。在这之后,各国科学家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隔爆外壳理论,陆续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 如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了以煤尘为测试对象的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爆炸研究,通过不同的测试设备与试验方法 来进行爆 炸试验;在20世纪70、 80年代研究进入了高潮,并经过反复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总结后,对试验测试设备进行了统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瑞 士科学家W.Bartknech研制的至今世 界上还在 使用的只 有1m3的爆炸测 试装置以 及20 L球形爆炸 测试装置[3]。

2防爆电气标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在1948年,IEC成立了第31委员会(TC31), 并于1957年颁布了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电气设备的推荐标准(IEC/TC 31)。美国以其先进的防爆技术代表着美洲的电气防爆技术水平,而南美、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引领 全球电气 防爆技术 的发展水 平。IEC/ TC 31经过60年的防爆技术标准化工作,基本建立了国际防爆技术标准化体系。按标准用途划分,防爆技术标准可分为3类:基础标准,如MESG、MIC、 AIT试验方法、物质分类等;制造标准,如各类防爆技术标准或具体产品防爆标准;应用标准,如场所分类、设备选型、安装、检查、维护、修理标准等。按标准系列划分,防爆技术标准有5大系列:24个气体IEC 60079系列标准;11个粉尘IEC 61241系列标准;6个可燃性 气体探测 器IEC 61779系列标准; 2个矿用安全帽灯IEC 62013系列标准;2个加热器、伴热电缆IEC 62086系列标准 和非电气 设备IEC 80079系列标准。如今较为完善的IEC标准体系既成为了各国制订国家标准的基础,也被IEC Ex认证体系用作为全球性的防爆产品服务认证的标准。不过IEC标准化工作也面临着冲击和压力,如在煤矿、船舶、海洋、石油领域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 爆炸事故依然居高不下。存在如下主要问题:只考虑了电火花和热表面2个点燃源,而对其他点燃源则考虑不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点燃源将会不断产生,如电磁感应产生的点燃源等[4];标准体系结构不 合理,如0区防爆技 术仅为Ex ia和Ex ma,这里的0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5];没考虑爆炸后果,如物质的毒性对环境的影响等的控制。为此, IEC也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如正在对标准体系的结构范围作重大的调整,正在进一步改善粉尘防爆基本概念及 其防爆技 术,引入了设 备保护等 级EPL(Equipment Protection Level)概念并明 确了EPL与防爆型式和区域的关系,开始关注新的点燃源(辐射源、非电气设备点燃源)等。值得注意的是IEC 60079标准中对防爆电气设备寿命做出了相关规定,而我国并未明确提出,但对可能发生弧光短路的设备国内外都未做出相关规定。

我国的煤矿井下防爆电气产品研制起步比较晚,在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产品[6]。我国从早期的以研究结构简单的隔爆型产品为主,到根据国际标准制定首部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制造和检验的国家标准GB 1336—1977,再到1983年制订了新的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标准GB 3836—1983。为了完善防爆电气标准体系,一方面,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的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国情制订新的使用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对GB 3836—1983标准进行了2次修订,在2000年将GB 3836—1983标准更新 为GB 3836—2000标准[4,5];在2010年,GB 3836— 2000标准已更新为GB 3836—2010标准。到目前为止,GB 3836—2010标准新增了本质安全防爆技术相关的GB 3836.18—2010 《爆炸性环境第18部分:本质安全系统》、GB 3836.19—2010 《爆炸性环境第19部分: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FISCO)》国家标准,以及0区用设备相关的GB 3836.20—2010 《爆炸性环 境第20部分:设备保护 级别 (EPL)为Ga级的设备》国家标准。至此,GB 3836系列标准共发布了20个。

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增加了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的Ⅰ类电气设备进行湿热试验的特殊要求;增加了Ⅰ类手持式或支架式电钻、携带式仪器仪表和灯具外壳材料的要求;增加了对金属制成的Ⅰ类电气设备接线空腔内表面应涂耐弧漆的要求;引入了“设备保护级别 (EPL)”的概念:它是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关注更多的潜在爆炸点燃源;明确设备标志等。

GB 3836.2—2010《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 “d”保护的设 备 》引入了 “设备保护 级别 (EPL)”,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的EPL为Gb或Mb;对“快开式门或盖”等明确定义;增加了对防爆外壳紧固件的控制要求等。

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增加了ic保护等级,属于2区防爆技术,并规定了表面安装器件(SMD)可靠连接的方法等。

GB 3836—2010标准中主要的电气设备防爆型式见表1,中外标准中的防爆型式内容对照见表2。

区域不同反映了危险程度即发生危险概率的不同。

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或出现也是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GB 3836.14 《爆炸性气 体环境用 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对煤矿井下危险区域的划分不作规定,一般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局部地点可认为相当于地面危险场所0区,本安型电气设备应采用ia等级。煤矿井下大部分危险场所可以认为相当于地面危险场所的l区和2区,煤矿井下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可应用在1区范围内,可以使用本质安全型ib级和隔爆型产品。

我国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型式除本质安全型及少数浇封型、增安型和特殊型外,基本是以隔爆型电气设备为主。隔爆型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压力不损坏,不会产生影响防爆性能的永久性变形;外壳内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不传爆,隔爆型电气产品在煤矿生产中起关键作用。一般矿用油浸型设备容易燃烧引发事故,应逐步淘汰。

3未来煤矿电气设备的主要防爆型式

在煤矿井下的有关生产中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物质的泄漏,形成爆炸性的危险场所。根据现有的数据,煤矿井下的环境约有60%属于爆炸性场所,而根据表1,在主要的8种防爆型式中,只有本质安全型适用于0区的环境,由此可以得出,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将会是未来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的主要型式。本质安全型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火花和热效应这2个点燃源的能量来实现防爆的,只需要将电压和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即可。

4结语

乳腺检查金标准:彩超+钼靶 第4篇

目前的乳腺检查,临床上常用3种方式:彩超、钼靶和磁共振。磁共振价格较贵,检查耗时较长,一般不作为疾病普查和筛选的首选检查手段。临床中,医生会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需要,建议患者选择彩超或钼靶。那么,患者肯定会有疑问,这两种检查方式孰优孰劣,如何选用呢?

中国女性更适合超声检查

从下表可以看出,彩超和钼靶由于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钼靶X线摄影能够清楚地显示乳腺内的微小钙化及腺体扭曲,对0.5~1.0厘米的乳腺肿块发现率较高,但容易受致密的乳房腺体干扰;超声检查难以鉴别小于0.5厘米的乳腺肿块的性质,也不容易发现微小钙化,但致密的乳房腺体不会干扰其诊断,对大于1厘米的肿块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

乳腺有不同组织类型,西方女性的乳房脂肪成分多,乳房显得比较松软。因此在欧美,钼靶检查是公认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东方女性的乳房腺体成分多,特别是年轻女性,乳房显得致密。在用钼靶检查时,由于致密的乳腺腺体能降低乳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腺体组织显示出来一片黑影,而这可能会被诊断为重度增生。特别是经前,激素的刺激,乳房出现水肿(会感觉胀痛),更容易产生误诊。

相比之下,乳腺超声检查对致密的乳腺组织和增生的鉴别,则显得“醒目”。有时,对于一些有“乳腺钙化灶”的女性,钼靶检查可能难以区分其良性还是恶性,超声却能分得清楚。所以,对于40岁以下致密型乳腺的年轻女性,以及哺乳、妊娠的妇女,乳腺癌的普查和篩选应选用超声检查。若采用钼靶可能会使病灶显示不清,加上X线检查具有放射性,越年轻越不宜作。40岁以上乳房较松软的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则更适合于钼靶检查,超声检查是对其钼靶检查的有益补充。

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做完彩超后,医生会再让做钼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超声检查对很小的乳腺肿块及细小的癌性钙化灶敏感度有限,将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相结合,取长补短,乃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乳腺癌检查手段。因此,联合国卫生组织将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联合作为乳腺检查的黄金搭档。事实证明,综合性的检查方法能提高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钼靶与乳超相结合对恶性乳腺肿块进行综合分析,其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6.5%,准确性为90.4%,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88.2%。对于已进入乳腺癌高发期的中老年女性朋友而言,建议每年接受1次钼靶、2次超声检查。

月经后1周检查为佳

在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组织会出现规律性的增生和复旧(即复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乳腺出现增殖样变化。排卵以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催乳素也增加,到月经来潮前3~4天,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肥大,叶间和末梢导管内分泌物也增多。因此,月经前可感到乳房发胀,乳房稍变大,甚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触痛,有时可触及块状结节样物,此时体检,难以区别良性增生与细小肿瘤。

月经来潮后,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雌激素对乳腺刺激减弱,乳腺组织出现复旧变化,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减少,细胞萎缩甚至死亡、脱落,乳腺腺泡及小叶体积缩小,这时乳房稍变小、变软,疼痛和触痛缓解甚至消失,增生结节也随之缩小或消失。因此,月经后大约1周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机。

防爆检查标准1 第5篇

一、存在下列问题的电气设备及小型电器不得下井使用:

(一)防爆接合面锈蚀、划痕超过规定。

(二)绝缘座破裂导致接线柱松动,接线柱变形或螺纹滑扣。

(三)导电螺栓、螺母锈蚀。

(四)喇叭嘴不配套或断裂、缺损。

(五)开关本体与外壳不配套,转盖与外壳不配套、缺手把或转动不灵活,开关内腔上方导电螺栓与接线鼻连接不牢。

(六)开关的机械闭锁失效。

(七)开关内缺电源隔离罩、电源危险牌。

(八)开关底托架严重变形、断裂或固定不牢。

(九)电机风翅处的护罩与电机外壳固定不牢。

(十)其它不符合完好标准等规定的。

二、井下隔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不得出现以下现象:

(一)隔爆外壳的要求:

1.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同时凸凹深度超过5毫米。

2.隔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3.隔爆室(腔)的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

4.隔爆电机接线盒缺内隔爆绝缘座或虽有但破损的。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

6.没有经过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无防爆合格证的,或虽有防爆合格证但检验期超过一个月、或专职防爆检查员没签字的。

(二)隔爆接合面的要求:

1.隔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须有防锈措施,无油漆,不符合要求的。

2.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不符合要求的。

3.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超过下列规定的:

2(1)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不得超过5个;

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2)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和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三)电缆引入装置的要求:

1.密封圈内径大于电缆外径超过1毫米。

2.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3.一个密封圈穿进多根电缆时应在密封圈两侧加设金属垫圈,缺少的。

4.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5.密封圈部分破损,而未破损部分已不能符合防爆规定。

6.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7.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8.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

9.一个进线嘴内用多个密封圈。

10.不用的进线嘴缺密封圈或钢质挡板。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毫米以上的。挡板的公称厚度小于2毫米的。

11.挡板放在密封圈里侧。压盘式进线嘴或螺母式进线嘴金属圈放在挡板与密封圈之间。

12.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

13.压盘式进线嘴缺压紧螺栓或压紧螺栓未压紧。

14.压紧螺母式进线嘴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

15.压紧螺母式进线嘴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进超过半圈的。(原煤炭工业部[88]煤生字第359号文件《煤矿井下电缆安装、运行、维修、管理工作细则》)

16.使用的压紧螺母式进线嘴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垫圈。

17.电缆在进线嘴处能轻易来回抽动。

18.多层密封圈的多层朝外安设的。

19.开关的小接线嘴引入、引出动力线。

(四)电气接线的要求:

1.鸡爪子

(1)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的。

(2)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2.羊尾巴

电缆的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器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为羊尾巴。

3.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

4.破口

(1)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的。

(2)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五)隔爆型(照明)灯具的要求:

1.隔爆型灯具把卡口改为罗口的,不能提前断电的。

库管人员工作检查标准1 第6篇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业务技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2、对待厂家、商家送货人员应热情礼貌,不得故意拖延收货时间。

3、合理计划库存,做好缺货记录,准确地向业务提供要货计划,做到库存商品数量合理,时间合理,结构合理。

4、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注意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杜绝死货、过期货,否则按进价50%赔偿损失。

5、严格执行收货制度,把好入库商品的数量关和质量关。

6、商品堆码应该整齐、分类明确,新进商品应及时入库、归类,不得随意堆放在入口处或通道上。

7、搞好商品清洁卫生,开箱后商品应严密遮盖,不得裸露,地面卫生应该经常打扫。

8、熟悉畅销品、滞销品,除淘汰以外的商品不得有脱销或单品丢失的现象,否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9、业务每周清理一次退换货,破坏商品等,并按规定及时处理,并完善有关手续,否则处罚5.00至10.00元。

10、完善好各种出入库手续,做到账、物相符,避免损益过大,对盘点亏损额按一定比例进行赔偿。

11、当班时间不得睡觉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2、注意仓库安全增强防火、防盗意识,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或采取相应措施。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否则罚款50.00元。

XXXX仓管工作流程

为促进XXX的发展,加强超市仓库的规范化管理,凡仓库工作人员必须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

一、根据柜组补货单及时向业务部提交补货计划。

1、本地的补货当天提计划。

2、外地(成都等)的补货定于每周一下午五点前提计划,必须准备一周的货。

3、向业务部提的补货计划必须结合商品库存情况进行,不得盲目,仓管人员一定要对所管辖商品的库存数量及堆码位置了如指掌。

二、业务部采购回的商品必须对出厂日期、包装及质量严格把关,按照货单清点数量,当天把商品出到卖场。新商品要录入微机后,根据标价签出货,对无条码的商品必须把编码张贴好。

三、在清货完毕后,当天就把商品是短少情况列一清单(一式两份)交到业务部(业务人员必须签字)。

四、货物回来之后第二天仓管要按收货的实数填制入库单,做好商品进销明细账。

五、退货商品仓管一定要制一式两份的清单,交到业务部(业务人员签字)。然后根据退货情况注销账目,退货手续必须完善。

六、对库存量大及滞销商品要随时向业务部反映。

七、对业务部不能退货的及自然损耗商品要列出清单上报,定期作报损处理。

八、有以上违规现象者,予以经济处罚或解聘。

仓库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

一、仓库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1、严格考勤制度。仓库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和交接班(与卖场一致)搬运工晚上实行轮班制(即当晚不来者必须上班到晚上7:30)。但外地货回来时,所有仓库工作人员都必须上全班,换班吃饭时间每人不超过90分钟。违者罚款10.00元/人一次。

2、主管货物的仓管人员要负责自己所管辖商品的成产日期及保质期,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及时向业务部联系要求订退货,若属特殊情况则需签字履行手续以明确各自的职责。如果出现死货和过期货由仓管人员全部负责,此项工作尤为重要,搬运工和理货员监督执行。

3、保持仓库的整洁。仓库的清洁卫生实行分类分区域负责管理。各自负责的商品区域自行负责清洁卫生,随时清扫商品上的灰尘及辖区内的杂物。搬运工负责公共领域及办公桌上的清洁。办公桌上除放办公用品外,绝对不能放一件商品,违者罚款5.00元。此项工作相互监督执行。

4、商品的陈列必须整齐归类。由仓管人员监督,搬运工具体负责执行。

5、仓管人员必须及时向业务部提供补货单,由业务员要货,特殊情况除外,没有正常的进货手续,新货一律拒收。

6、为避免仓库不清楚,增加录入困难,入库单由仓库人员自行制单,及时交到微机室。

以下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并敬请遵照执行。

配送中心管理制度

第一:驾驶员、车辆管理制度

一、驾驶员职责

1、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仓库主管的统一指挥和安排。

2、严禁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

3、严格执行例行保养,坚持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三检”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4、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热情服务,树立企业形象。

5、必须积极配合堆放运输商品,商品的送单须随车,随商品送达各卖场,保证商品数量完整,数目准确。

6、不得私自借车或换车,不得将公司车辆办私事。

7、不得向顾客、修理厂和加油站索要财物。

8、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不得散布、传播小道消息。

9、做好商品退货,车辆进出仓库登记工作。

10、损坏物资照价赔偿。

11、上、下货由驾驶人员自行堆码。

二、车辆管理

1、配送中心车辆由仓库主管统一管理和调度,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随意调度用车,仓库主管应认真履行职责,从严把关,确保配送商品及时送到各卖场,杜绝私自用车。经常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法”,教育驾驶员遵章守纪,建立车辆管理档案,负责车辆年审、保险工作、安排定期对车辆保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2、除公司特殊安排同意外,配送中心的一切车辆一律停回配送中心,不得将车辆在外过夜,如有违反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安排者和使用者负责。

3、车辆原则上定人定车,驾驶员负责对车辆定期检查,例行保养,车辆的有关证件应随车携带。

4、车辆在公司指定的修理厂、加油站修车和加油,车辆维修项目、更换零件报陈华明同意后,方可实施维修,并办理有关手续。

5、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包仓库主管,责任按交警队指定的责任划分。经济损失由驾驶员承担,保险公司赔额后的余额,一切违章罚款金额由驾驶员自负。

上一篇: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动员会下一篇:组织生活会整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