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笔记范文

2024-07-04

追寻幸福笔记范文(精选6篇)

追寻幸福笔记 第1篇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学视角 观看笔记

第一集:一开始老师放了一个倒霉熊的动画,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第一:有目标的话,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也会是幸福的。第二:幸福的最终实现必须要看奋斗的目标是否值得,如果一开始追寻的目标、意义就是不正确的,那么即使去追寻了,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也得不到幸福。之后我也悟出了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知识,这是有形的翅膀;也需要心灵的塑造,这是无形的翅膀。只有有形的翅膀和无形的翅膀都完善了,人才能真正达到幸福的境界并且不停地往高处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的。成熟的人并不是说知识比其他人一定要丰富,而是他心灵上的起点高。

第二集:老师从自我介绍开始,表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她自身虽然“心虚”,但是她是用勤奋弥补了她的缺点,而且她的心态特别好,所以她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以她自身的情况告诉我们,幸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的确,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就比如说同样是失恋,有的人会觉得是解脱了,分手快乐,但有的人会觉得好痛苦,无法自拔。

第三集: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影响幸福,我们愿意和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要有幸福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有给予别人幸福的能力。领导人能带给组员的幸福与领导人本身的素质有关,尤其是道德,领导是否公正,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国家也是一样,公正对于幸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是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本课程是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幸福。我们需要一种思考的能力,不要只根据前人的经验来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偶然性不等于必然性。

第四集:老师放了《三国演义》的片段,从刘备因叹气被张飞鄙视,关羽分肉给大家来说明要为社稷、为大众着想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幸福。而且,三人结义,有了适合自己的团队,为着共同的目标好好奋斗,这也是幸福的体现。

第五集:老师提到了在应聘的过程中,公正无私是十分重要的。公正无私的人才能称得上的是优秀的人,而不是优秀的工具。公正无私是优秀的人必备的品质,只有公正无私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被重用的人,一个带队者。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心灵洁净的人,这样我们表达出来的就是善,能给大家带来幸福。

第六集:幸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幸福主要是从心灵的角度来定义,广义的幸福主要是指快乐。幸福是一种需要,需要得到的满足不同,决定我们是否快乐、幸福。从追求快乐的角度,一切都是可能的,包括同性恋。

第七集:人生有自尊的需求,是每个人潜在都有的东西。虚荣是人生对尊严的追求的一种变种。《大学》中有说:“君子必慎其独也。”我们要把道德作为目标,判断是否道德的方法是,如果一种行为或态度普遍化是能给社会带来益处的,那么这种行为或态度就是道德的。人们的追求越来越从生存层面转化为欲望的膨胀,也就是越来越世俗了。虚荣的人最终会感到空虚,因为他所在乎的虚荣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他本身的才能或代表他这个人的状态。

第八集:幸福是金钱、权利、才能的统一体,不能说一个人很有钱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肯定一个人更多地是因为他的才能,因为他的全面发展。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尊严的是才华与道德,尤其是道德。人们都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否定,所以不幸福也来源于别人的否定,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表现。

第九集:环境对人的幸福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下,人的幸福感会强;如果身处劣势,人的幸福感会弱,但是只要有才能,有道德,方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环境的力量,人的才华在一个环境中得不到认同的话,是十分不幸福的。人是人,人不是工具,如果人在环境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话,他是会觉得和这个环境有冲突,他会痛苦。

第十集:开始探究伦理与幸福的关系,首先老师介绍了一下马克思,然后老师放了泰坦尼克号的视频,提出ROSE是否幸福这样的问题;还放了个小朋友的视频,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是很幸福的。老师还提出了一个排序的问题,用了歌手齐秦和陈楚生做例子,齐秦先出道,陈楚生后出道,但是在目前陈楚生比齐秦要火,论证了排序的重要,幸福也在于人的排序。

第十一集:老师引用了梁启超误被医生摘肾的事,但是梁启超并没有怪医生,而且梁启超还是在维护医生,他是为了社会着想,如果他不为医生辩护,会影响到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个伟大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不被自身利益所牵绊,心细天下,这才是以天下的幸福为幸福的表现。幸福也在于人生的选择,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第十二集至第十七集:从这一集开始,老师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一个民族如果习惯了优秀,这个民族就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适合我国现状的社会形态,我们走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对中国的儒道佛墨法的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其实在中国的儒、道文化中有体现,比如天下大同啊之类的思想。我对马克思的这一段话非常有感触,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学者、哲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马克思的这样一种志向让我感动,这也是马克思的幸福观。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也是幸福的,燕妮为了马克思牺牲了许多,但是她十分支持马克思的事业,十分理解她的丈夫。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马克思的讽刺能力特别强,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也对马克思这个伟大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马克思自学的特点是:摘、感、评。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老子的《道德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马克思的辩证法比较容易被中国接受。马克思的创新能力强,恩格斯的阐发能力强,他们是各有所长的一对好拍档。任何一个组织,不管是政党还是经济组织之类,都要有追求,必须要有共同的思想指导,否则这个组织就会完蛋。

第十八集至第十九集:老师开始讨论社会体系与幸福。选对了路,就没有痛苦的根源了,就是享受幸福了而不是追寻幸福,追寻幸福就是逃离痛苦的过程。燕妮对马克思的支持来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抱负,她并没有觉得马克思连累了她,一直支持他丈夫的事业,十分令我感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一个良好的社会体系的话,人的意识就会感觉到幸福。外界产生的痛苦源是围绕在你的周围的,我们要得到幸福,解决办法就是把外界那些痛苦源、刺激源给消灭掉,要么我们就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十集至第二十一集:老师讲幸福与欲望的关系:幸福是欲望的满足。每个人的社会存在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产生的具体的欲望也不一样。幸福的分类有:神性的幸福和人性的幸福,神性的幸福是神圣性的幸福,是无痛苦的、纯粹的幸福。人性的幸福是一种痛苦的幸福,人有了欲望,才有了满足,满足了才有幸福,但是欲望本身是痛苦的表现,欲望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是痛苦。我们能承受多大的痛苦,以后就会有多大的幸福。我们存在一种因为痛苦而达到幸福的过程当中,有的欲望我们要消灭,有的欲望我们要留着并为之奋斗。安慰人的时候,在人痛苦的时候,要去给人家找还有哪条路可以走,给人希望。欲望要避免“眼高手低”,合适的欲望能够让我们奋斗,不合适的欲望很有可能让我们走入绝望。感性幸福由感官驱动,感官欲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性帮助感官判断这个欲望是否可以满足。理性幸福是来自于心灵,这个心灵的需求和我们的社会存在有关系。

第二十二集至第二十四集:这3集,老师讲的是理性的幸福。我们身处于社会中,总是带着别人的期望值存在,家人、朋友、社会都对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期望,在这样的期望值下生存,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感受到压力,这样的压力会让我们不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核心价值,当我们做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的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但是当我们被这个社会压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的时候,心灵是得不到解放的。理性的幸福在于协调好这2者之间的关系。理性的幸福是公正,老师用了清华同学做例子,清华的同学进来都不是走后门,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考进来的。当我们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候,我们没有幸福感。老师还说,机会是足够的,如果我们能力不够,才有可能被挤下去,特别优秀的人从来不用担心自己“被”不公正。没有坚持下去所以没有成功的痛苦是最痛苦的,而坚持下去了,最后成功了,这个过程的痛苦就会变成幸福的来源。痛苦和幸福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老师还强调理性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心灵的反思,我们能悟到幸福的真谛。

第二十五集至第三十二集:老师从《伊里亚特》和《荷马史诗》开始讲,说明神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类有一个秩序,将狂躁的人变得顺从。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建立秩序的时候,首先来借助的就是自然界的秩序。也就是自然规律,我们的任何秩序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改造自然。社会进步是根据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来判断的。秩序不是人生来就懂的,而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约定的,旨在维护社会的良好发展与促进社会的进步。哲学家所研究的一切都是为了来研究建立社会的秩序,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许多关于社会秩序的思考。在历史的转换时期,容易出现很多愤青,愤青们想着如何颠覆现有的社会秩序。思潮性的哲学家往往是从思想层面给予社会指导。总的来说,社会秩序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即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传播社会秩序的工具是伦理学,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同时代不用社会有不同的伦理要求,我们处于一个被认可的伦理道德中时,我们是幸福的。在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有的秩序时,即现有的秩序时正确的、符合生产力的现状的时候,我们只有去让自己适应这种伦理秩序。老师说,哲学需要放在历史中去,我认为是的,不同时代的哲学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外国的社会秩序大多是一元论,侧重于法治。中国则是德治为重,我认为也和中国历来的传统有关吧。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将哲学由研究自然的重点转移到研究人来,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我们的优秀要被别人感觉到,我们必须要具备把自己的优秀展示出来的能力,不然我们的优秀就会被埋没。这点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十三集至第三十五集:解读幸福。公正是赢得人心的基本条件,一个好的组织者要公正,要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系统和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形成一种公正的观念。除了沟通外,我们要有公平的分配物质利益、民愤、风头的能力,分配的无序会影响整个的组织运行状态。好的组织者能够做到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放弃个人利益。老师拿了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地震现场这件事来说,体现了总理对于集体利益的重视,也让我十分敬佩。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书本中学习,书本中的是对实践中的升华,是前人告诉我们的经验。二方面是从实践中学习。我们学习的理论都是放在我们个人的个性中来实现的,所以个人对于理论的运用也是十分关键的,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成才。老师还提到了心态问题,如果做什么事情都以100分的态度去做,这样内心反而会很紧张,这样可能什么都做不好,正确的方法是以80分的心态做100分的事。现在的处境并不代表我们的未来就一定是这样,通过努力,我们可以达到更高更好的境界,用一辈子去拼搏。

第三十六集:漫谈幸福。大气,是幸福的表现之一。心有天下、民族、国家,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大气。老师提到了“代写现象”,的确这样是不道德的。我们的幸福是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就好像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不应该去嘲笑他们一样。在判断一件事是否道德的时候,标准为是否这件事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如果造成的是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第三十七集至第四十二集:柏拉图的幸福观。伟大的艺术家一般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的作品常常不能在当时被外人理解,可以说他们走在时代的某个边缘,看到了许多人看不到的东西,艺术家的良知指引他们不断创作。柏拉图是一个体系相当完整的人。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在思想上觉醒了,他开始教学,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从政,他认为统治者必须要有道德、有知识。柏拉图40岁时在雅典建立了柏拉图学院,是西方第一所大学,办学目标是通过原创性研究来追求科学知识。柏拉图并不认为他发现了完美的知识或真理,他肯定找寻真理的方式是对话。柏拉图认为只有永恒存在的理念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现象世界只能产生意见。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理性的爱情, 强调在爱情中的责任、义务,并且强调去肉欲的爱情,是纯粹的精神恋爱,在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强调人生来背负着枷锁,但是他们可以不断地看清整个世界,认清真理。灵魂控制理性,理性控制意志,意志控制欲望能达到一种心灵和谐的状态。

第四十三集至第四十六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既足一种好的生活状态, 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 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幸福是德才兼备,不仅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也是一种好的、合乎德性的生活状态。亚里士多德强调成功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但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

第四十七集至第五十一集: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幸福观。这2个人我几乎平时完全没有了解过。奥古斯丁是基督教信仰者,他的幸福观是和基督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源于上帝,他坚持抛弃感官上的东西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他认为心灵上不不安宁来源于道德的不确定性,奥古斯丁认为善是绝对的,当人的内心缺少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所以恶是相对的。奥古斯丁幸福伦理的核心:不仅要能够爱自己,还要爱他人。要心里开始做到不狂妄,不骄傲。对于奥古斯丁来说,信基督,就能够得幸福,因为在迷茫的时候,基督能够带来一种确定性。阿奎那是著名的神学家,他是自然神学的最早提倡者之一,他的哲学对基督教神学有极大的影响。他为了证明上帝是真的,曾提出一个知名的“五个证明的方法”,用五个例子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在中世纪,哲学研究上帝,伦理学和道德学研究的是幸福。阿奎那认为我们人生的目的有自然目的和超自然目的,自然目的和感官有关,是激情和欲望的载体。我们人都在追求快乐幸福,当你拥有许多选择的时候,人是会有排序的,阿奎那认为,选择上帝是最高的善,如果你的选择是大家都认同的,而且能让你内心得到安宁,这个善就选对了,能给你带来幸福的感觉。

第五十二集至第五十五集:康德的幸福观。资本主义国家是用金钱形成权力,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生的意义就出问题了。康德肯定欲望,提倡解放欲望。功利主义原则:人完全用自我的苦乐来衡量善恶。康德他基于传统的基础上,比较合理的暂时解决了基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康德认为我们人一生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康德认为,有道德的人,有理性的人才配享受幸福。我们要有一种实践理性,即道德判断。康德认为,因为幸福去做道德的时候,就会导致心灵的不纯净,所以他要将幸福和道德剥离开来。他反对一般的个人幸福。康德认为,对象能够产生一种普遍性的愉悦就是美。康德是完美主义的追求者,在伦理学上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绝对性的原则。

第五十六集:康德与萨特。康德认为:人都具有思想的机能,不可避免地按照大脑的自然结构来思考事物,就像一个戴着墨镜的人看到的事物都是那个颜色一样。的确,我们眼中对世界的反应只决定于我们主体本身对世界的感官体验。人都是有欲望的,当欲望大于道德的力量的时候,人们有时无法自觉遵循道德,正因为人们无法自觉遵循道德,所以需要上帝作为一种外在的约束来保证他们的遵循,这就是在当时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他都必须存在的意义。萨特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杀死上帝”的“杀手”,同时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第五十七集至第六十一集:存在主义与萨特。西方社会出现的问题:1.资本主义的金钱权力化,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是资本总是少于劳动者,所以工人总是在底线上竞争,所以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2.人的单向度问题。每个工人常常是重复的做一个工作,单向度的人为机器人的诞生产生了条件,但是当自动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大量工人会失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来越少。3.人的价值以金钱衡量,许多人的人生变得无意义无价值,个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4.基督教的死亡,导致了许多人的迷茫。存在主义特征:咖啡馆时尚文化的形式;很流行,但不短命;以小说、戏剧等方式存在;目前还没有变弱的趋势;哲学的外化形式。正如视频中说的那样,萨特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在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但是萨特并不把这些问题指向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些是他即使是抨击这个社会也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受到欢迎的原因。萨特提倡自由,所以他没有结婚,但是和波伏瓦成为了终身伴侣。萨特认为技术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原因,他认为,技术的出现本来是为人类服务的,但是它很快获得了自己的力量,强迫人的生活符合机器的节奏,从而使人从名词转化为代词。萨特对西方社会弊病的分析指向了战争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他的小说《恶心》中,人物是通过直觉体验到存在的偶然性和荒谬性的病态情感。伟大的哲学家需要做到3件事:1.学到一种哲学思想。2.找到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核心问题。3.解决问题。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因为没有上帝,本质没有预设,所以人能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创造自己,比石头更有尊严。萨特把社会问题变成个人问题,强调人在痛苦中创造自我来摆脱痛苦。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生没有挡箭牌。萨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盛满的主要原因:萨特以易懂的方式揭露社会弊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中批判,接受马克思主义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把人的出路归结于个人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

追寻幸福笔记 第2篇

第二节:“人生所有的追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追求幸福。”韦老师举了马拉车的例子,有的人,睡了一路,是由马拉着走的,他的一生是马的一生,有的人,却能够醒过来,驾驭着马。这让我想起了帕斯卡的一句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我再一次感觉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读过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强烈。如果自己没有独立的理性的思考,没有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容易就会沦落为勒庞所说的群体中的一员,冲动、易怒、偏执、保守,只会感性的形象化的思维,目光短浅,缺乏推理能力,等等。没有理性的独立的思考,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全都会显露出来,何来优秀可言?个人尚且如此,若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这样,何来文明进步可言? 第三节:张飞打算跟着刘备的时候,完全是跟着关羽的,张飞很幸运,跟着刘备,站对了队伍。我们出身社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第四节:“让自己最后陷入到没有任何机会地步的人,就是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公正无私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如果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我认为这属于伦理利己主义中的个人性伦理主义,即主张我应该为我自己的自身利益而行动,至于别人应该怎么办,我不管——那么,他最后会是怎样的呢?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马克思的联系观来解释,这样的利己主义的想法也是不长久的,不理智的,靠不住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万事万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尤其是作为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当你一遍遍的计较着,算计着的时候,你就在一步一步的把身边的人推远。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在推远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远离你。

第五节:韦老师说,幸福是每件事情的终点,我们最后的追求都是为了幸福,其他的那些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幸福是一个追求结果的历程,而这个历程的意义都在于结果。是不是就是说,只要追求幸福的结果是道德的,那么就不用去管追求的过程是否道德?这样不是就陷入了结果论的陷阱了吗?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不同,虽然说,道德是衡量幸福的一个标尺,但是也是会遇到道德与自己的追求相左的情形。不是所有人的追求都会像马克思一样的高尚,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应该如何看待周围的人的不同的追求呢?

第六节:“虚荣是人对尊严的追求的一种变种。当人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尊严从哪里来的时候,他就去模仿了。在模仿的过程中,他又被社会所利用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对于快乐的追”求。”社会把握了每个人都想追求快乐这一点,用这些快乐来引诱你。而生存方面的快乐是以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因此,社会就会鼓励你去工作。我想起来《乌合之众》这本书里的一段句话,勒庞在说明幻觉对一个群体的意见的影响是如何深刻时举例说:“如今社会主义为何如此强大,原因就在于它是仍然具有活力的最后的幻想,尽管存在着科学证据,它依然继续发展。它的主要力量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即它的鼓吹者是那些非常无视现实,因而敢于向人类承诺幸福的人。如今,这种社会主义的幻想肆虐于过去大量的废墟之上,未来是属于它的。”排除它言辞的偏激和意识形态的内容,我觉得这两段话是存在着相通的地方的,即人的需要和欲望很容易被利用,在追求自身需要满足,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不管何时,我们都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这是我们之所以为人,是我们尊严的所在。第七节:“当一个社会没有办法普遍地用一种真正地给人带来尊严的东西来鼓动人工作的时候,就会通过鼓动人的欲望将一个人本来的需要变得无穷大。”

追寻“幸福”的教育 第3篇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亚里士多德所言的“人的目的,即人的可实践的最高善”。本文同意檀传宝对幸福所下的定义,即“幸福是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具体来说,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主体生活状态”。教育是什么?从中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看,教育的原典精神是以人为本,它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着眼于从内在方面唤醒人、提升人,而不是对人进行塑造和培养。就定义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对学校而言,幸福的教育就是指能使学生能达到其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主体生活状态的学校教育。

雷夫的教育就是一种幸福的教育,合乎道德的教育。他认为,每一次教育中的失败都意味着孩子的真正潜力没有得到开发。“有一次,在实验课上,雷夫班里一名很安静的女生找不到酒精灯的灯芯,无法点燃酒精灯,雷夫帮助她找到灯芯,并点着了酒精灯。当他抬起头,想看看女孩脸上他所期待的笑容时,孩子尖叫了起来。后来他才意识到,在点灯时,火焰烧到了他的头发。他全身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致连头发烧了都未察觉到,这样的教师怎么会让学生接受不幸福的教育,怎会教育不出优秀的学生。”

二、必须追寻幸福的教育

关怀理论代表人物诺丁斯曾提出:“幸福既是道德生活的良好开端,又是引领我们道德生活的受欢迎的副产品。”由此可见,教育的幸福状态更能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这也突显了幸福的教育有其实现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幸福的教育,要求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学生努力实现其梦想。要实现幸福的教育,学校责无旁贷。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过程分解成可控制的部分,直接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做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思考是什么?思考是确定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中总结规律的过程。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取代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相对自由的,思考的过程也更能给予学生启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享受的、幸福的,这种过于直接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考的自由,学生的幸福感无从谈起。“过学死”现象的出现就是学生长期不幸福积攒而成的不良后果。

相比之下,李镇西的教育观念无不体现着“幸福”的语文教育状态。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教育经历了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创造语文、人格语文、民主语文等阶段。前三个阶段是李镇西从教前期的语文教育观,后三个阶段则是李镇西基于我国20世纪90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博士期间对民主教育理论的思考而提出的语文教育观。其中,“创造语文是要解放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人格语文是指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开放的思想、全面的能力和鲜明的个性;民主语文是指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法治精神、宽容精神、妥协精神、创造精神的教育。”

三、幸福教育的实现路径

“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主要因素。”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文所讲的幸福不同于物质欲望和生理需要,它更侧重于安全需要(内心方面)、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则是幸福教育的最终状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幸福必须也必将成为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达到的一种状态。如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幸福也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而学生要步入最近发展区,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则有义务和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社交(内心)需要与尊重需要。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进一步而言,教师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搭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

安全(内心)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幸福教育的源泉。只有内心有安全感,学生才感觉到教育是幸福的。要满足学生内心的安全需要,教师就要搭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至少做到能够倾听、理解那些在成年人看来很幼稚的想法。教师的言语、行为甚至眼神等细微的动作都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做到彼此信任,相互了解。总体而言,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保证学生不会无故受到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就告诉我们,身为教师,要懂得学生的需求,适时地换位思考。

比如,于漪老师在面对班级内一个闯祸不断,对任课老师百般挑剔的伪小子时,她没有冒然地批评她,而是等待时机。有一次,这名学生在跑出教室时把书掉到了地上,于漪老师抓住这次机会,与她进行交流。于漪老师以书卷得不成样子展开话题,谈到《芥子园画传》对初学国画的人有帮助,谈到家里有很多有关国画的书,欢迎她去看,等等。就这样,于漪老师得知这名学生读了不少书,也就理解了她对老师教学的挑剔。

(二)从内心去爱学生

社交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基础。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等方面,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尤为需要被爱。因此,教师要从内心真正地爱学生。

《现代汉语词典》将“爱”释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可见,要实现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对学生有较深的感情。教师一旦投入感情,便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当然,这种对学生的爱要松弛有度,教师既不能过于严苛地要求学生,也不能溺爱学生。

顾明远曾说:“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山学校的创始人皮尔通过“庇护法”教育他的学生,最终皮尔的爱感化了他的一名惯于撒谎的学生,这更是体现了爱在教育中的力量。要追寻幸福的教育,教师要在对学生充满爱的基础上着手教育。

“师生之间的爱潜在地存在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幸福度。”

(三)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尊重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必要条件。要想做到尊重学生,教师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谓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或做出不当的行为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尤其当学生是幼小儿童时,教师身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呵护儿童的身心,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应适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耐心一点、宽容一点。

中国学生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爱说谎”。但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在幼儿期已经有所体现。一名幼儿教师曾说道:“班里经常会有孩子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概不承认。”面临这种问题,此幼儿教师惯用的解决办法是骗孩子,告诉孩子再不承认,警察就要来抓人了。这种方法对教师而言屡试不爽。但稍加分析,我们就应该考虑到,为什么孩子会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学会了说谎。一般而言,孩子在5~6岁时才能独立连贯地叙述某一件事,然而孩子却学会了说谎。究其原因,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假如面对孩子的谎言,老师没有用恐吓等方式急切地胁迫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认真挖掘孩子撒谎的原因,对症下药,那么效果会好很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学生,请慢慢来。”

总之,我国要想为学生提供幸福的教育,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教师的配合是学生走向幸福之路的一面旗帜。在这漫长的前进过程中,我们需要教师搭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从内心去爱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应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爱、多一点宽容……唯有如此,幸福教育才能够实现并得以维持。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译者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

[2]檀传宝.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当代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8):32-36.

[3][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5.

[4][7][美]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238.

[5][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

[6]李镇西.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5(4):3-11.

[8]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

[10]顾明远.爱是教育的源泉[J].今日教育,2013(10):1.

[11]肖芙,王林发.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54.

追寻幸福的原点 第4篇

一、组建团队,寻找教研幸福的原点。

2010年《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教书匠’,缺少具有通识教育和研究型教师。”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也常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内容简单;尽管核子天真可爱,但几管繁琐凌乱;尽管每天和孩子交流,但很少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

基于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团队教师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们收集了许多有关培养学生如何写日记的资料后编订成册,利用业余时间,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为课题组成员提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理论史章和教学实例评析(如80年代上海史敏老师《和小学生谈日记》,吴立岗先生鼓励低、中年级学生写“放胆文”的教学尝试和江苏东台程韵荣老师《程老师教你写日记》),并做好专题记录收集存档。通过学习,课题组老师都为理论的充盈兴奋不已,这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共记,寻找集体幸福的原点。

经课题组共同研究,教师和孩子一同写日记,把我校一二年级26个班级分为两部分,本课题组成员所带的班级为实验班,并行的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同时辐射到周边小学,并与中高年级进行有效衔接。

1.授之以渔,让孩子乐写日记。

卢俊说过:“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必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冉交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我们通过讲故事、编故事、和孩子同游戏、观察记录身边人和物的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口址的必趣与此同时,我们采用“一日一句话”的形式,细致地指导、帮助他们,先引导孩子说说今天最想写什么(最高兴或生气的事、最想说的话等):、在孩子说的过程中引导他说完整,说通顺,说好以后再下笔写?遇到不会写的字或拼青,告诉他学会查书(还可以巩嘲刚学的知识呢。针对低年段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年龄特点,写完后还可以让他们给日记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进一步调动孩子写日记、画日记的兴趣。

2.以班级为载体,形式多样写日记。

根据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点,课题组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日记形式。

一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流言组织还不够丰富,所以在实验班实施“循环日记”(共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每天循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周一老师开篇寄语,一周下来,全班小朋友做到人人一篇日记。在孩子们的日记中,既有对大自然、小动物的观察,还有对同学、家长、老师的建议或意见。当孩子写下一次“循环日记”时,不仅可以欣赏、学习别的小朋友的日记,还能看到老师的修改、评价和悄悄话;老师则通过日记了’解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没有及时发现的班级情况甚至某些值得提倡或禁止的现象。这种师生“循环共写日记”的方式有效地增进r师生的情感交流,一举多得。

二年级的实验班级则从简单的写话日记升升到以片段为主,采取“集体自由日记、个人中请竞赛”的方式,并坚持每天评选“日记之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写日记的热情。

三、创造展示平台,提高成功的幸福指数。

哲人詹姆上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课题组老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多方创造展示平台,师生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及时记录实践的点滴感受,积极撰写指导性文章和相关论文。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切不可止于学習和实践,而应以此为契机,及时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敢于向专家请教、展示、求证自己的经验。本课题组老师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基于多年的日记教学经验,笔者笔耕不辍,《如何写好连续观察日记》等数百篇学法、写作指导稿件在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其中《做个小小“日记迷”》被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阅读》杂志评为好稿。

2.提供展示的机会,形式多样地发表孩子的学生日记。

读优秀日记。孩子初学写日记,在报刊发表的可能性不大,但教师可以将孩子的成功放大。把快乐与同学分享。我们采取了“渎评日记”(老师读、个别学生读、大家共同读)。‘黑板报日记。把学生日记中的优美语言、有启示价值的话语摘录下来,作为黑板报材料。校报发表。作为校报编辑,笔者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在校报《百草亭》的“习作版”增设了“低年级版块”,积极推荐低年段孩子的优秀口记发表。向全国各大报刊推荐发表。课题组成立以来,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数十名孩子的日记在《开心学堂》《学苑新报》《快乐作文》《快乐日记》《青少年日记》等报刊杂志发表。

看到自己的日记一次次被肯定,孩子们兴奋异常,他们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写日记的热情。

追寻李白读书笔记 第5篇

我不善作诗,却对诗人李白情有独钟!

初冬,有文友倡议去白兆山拜访诗仙李白,我立马附和、点赞。虽然这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离开这里己有1200多年了。但他留下潇洒的身影和豪迈的诗篇却深嵌在人们的记忆中。

史载:公元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夏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今湖北安陆市)。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复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随州)。岁未,归家安陆。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读为生……

白兆山坐落在安陆城区西部20余公里处,又名碧山。

当地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系太白金星转世,白兆山系李白在天庭与吴刚饮酒下棋时碰落的一颗棋子。由于李白醉酒将玉皇大帝命其传旨的“人间三天吃一餐饭”误传为“人间一天吃三餐饭”而被贬人间。公元727年,李白仗剑出游,来到安陆,见碧山有如一枚巨大的棋子,顿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来!”于是:“酒隐安陆”,赋诗十年,后人亦将李白寓住的碧山改名为“白兆山”。

然而,传说归传说,那是当地人把这位大诗人神话般敬仰罢了,诗仙是否隐居白兆山,还得考证正史和那些不朽的诗篇。

史载:李白在白兆山居住期间,不仅以诗言志,以文会友,写下了《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该诗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情趣。而《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刘侍御绾》则更反映于李白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的浪漫情怀。诗曰:“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李白归来白兆山桃花岩,不仅得到静卧云窗睡眠的安逸生活。还在这其间与故相许圉师之孙女许氏结为夫妻,生下一女一男,使白兆山成为他人生的“第二故乡”。民间更是将李白在白兆山读书、写诗、会友的地方演绎成动人的传说而激励后人。如桃花岩、白兆寺、太白堂、读书台、绀珠泉、斗笠岩、洗脚塘、洗笔池、古银杏树、长庚书院、太白林、笔架山、下马桩、龙泉观、“月夜写经”“金牛石门”等。这些遗迹和故事分布于白兆山周围,流传于安陆百里,使李白的“诗言志”“济苍生”的伟大抱负光照人间。

然而,李白隐居白兆山,并非闭门不出,他的“隐”只是为了远离纷繁杂乱的上流社会,逃避朝廷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利用这个机会遍访天下名士,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他在随南的现光山(今随州市曾都区府河)结识了一代名道胡紫阳,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留下了更多优美之作。

现光山又称仙城山,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冬,吴王阖闾率伍子胥与唐国、蔡国联军伐楚,联军五战五胜破楚郢都(今湖北钟祥市)。楚昭王东逃云梦,又转奔郧(今湖北安陆市),又因昭王之父平王曾杀郧公斗辛之父,楚昭王惧郧公弟斗怀复仇而投随(今湖北随州市)。时伍子胥率复仇之师偕唐、蔡联军追向随国。随君即派人将楚昭王护送至城南70里山中藏匿。当楚昭王逃至山下时,只见“山上云蒸霞蔚,五光十色”,瑞气千条、祥云万朵笼罩诸峰,急策马深隐其中得以逃脱。第二年昭王令侍从请其外公秦哀公出兵,三国联军方退出郢都。楚昭王返郢后说,亏随国之现光山藏得一命方能回国。现光山便因此而得名。

李白游历现光山的时候,正好名道胡紫阳在这里修行,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李白一生中共写过有关随州的诗文共六七篇之多,每篇都与现光山有关,李白与现光山情深义重,从他的“相随迢迢访随城”(《忆谯郡元参军》)至“神农好长生”(《题紫阳先生壁》),从“故人栖东山”(《题元丹丘居》)到“茫茫大梦中”(《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从冬夜送元演归仙城山,到江夏送倩公归汉东,还有他亲笔撰写的胡紫阳碑铭,每篇都表达了他对现光山的热爱,如他的《题紫阳先生壁》诗云:“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和《忆谯郡元参军》:“……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后者寥寥数语却道出诗人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之情,让人历历在目、如临现场。

《忆谯郡元参军》先写二人访仙城山,泛舟赏景,后换马陆行来到汉东。“相随”六句写风光,写行程,简洁入妙,路“迢迢”“水回萦”“初入”“度尽”,使人应接不暇。然后,与远道出迎的汉东太守见面了。汉东太守的形象在此段中最生动可爱,他没有半点专城而居的官架子。他与紫阳真人固然是老朋友,对李白也是倾盖如故。这几位忘形之交在随州苦竹院──“餐霞楼”饮酒作乐,道士与诗人一同伴奏,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没有尊卑,毫无拘束,本来就洒脱的诗人,举措更随便了,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股”了。

由诗入画,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李白。他以他的放荡不羁和超凡脱俗,给予世人一个理想化的视界。

如果顺着李白的足迹,就不难发现李白在此期间还多次去过寿山(今湖北广水)。寿山离现光山并不远,李白去寿山的时间大概是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27年)前后,诗人李白的生命之帆在安陆搁浅。诗人的这次栖居,从原因上颇为后人猜度。是浅滩,还是暗礁?抑或是宿命的安排?是名山,是胜景?还是一段才子与佳人的爱情缠绵……

当时的淮南道小寿山并不出名,与之仅一条涢水之隔的白兆山更是不足为人称道。只有现光山因了胡紫阳而稍逊风骚。然而,李白却在这“一水担三山”(白兆山、现光山、寿山和涢水)之间诗意地栖居着,而且一住就是。据资料记载,李白在旅居安陆的10年中,至少有1000个日夜是在寿山度过的。寿山的身躯在鄂北岗地间,算是突兀的,那种突兀中略显圆润的山势,比起三山五岳不知要逊色多少。但寿山的名气却因了诗人的涉足而更是代代攀升,寿山下的百姓也因借了诗人的灵气而有着享不完的福祉。

一轮明月给诗人做伴,一间陋室为诗人挡风。青灯黄卷,寻常巷陌,李白在诗意的山水间游离。他还在对酒当歌吗?他还在慨叹人生几何吗?他还在思念远在巴蜀的亲人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光就是寿山的月光,这月亮是公元1280年前的月亮。那月亮是生在中秋之夜,还是在初冬的某个宁静的拂晓?月光水一般地倾泻在寿山的`沟壑丛林中,流泻在静谧而从容的涢水上沉睡的片片帆影间。月色如水如银,正透过纸糊的窗棂,温柔地抚摸着诗人的脸,正是这瞬间的温柔,勾起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故乡的亲人还好吗?他们还在思念着我吗?哦,他们也一定在同一片月色下遥望着诗人所在的方向,对着一轮皓月,祈求月中仙子为他们传达故乡对诗人的深深祝福。

如果说《静夜思》是诗人思乡情感的真情流露,那么,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所作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则是李白对人生遭遇的另一种真情表白。诗人李白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由于性情孤傲,仕途上多有不顺自然是入情入理的。然而,诗人在逆境中没有颓废,而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一个诗人来说,10年的确太长,而对于一个民族的诗史来说,10年则短得不屑评说。而正是这10年,才使李白对诗意的人生再一次作出重要选择。

追寻幸福 第6篇

推开夜的天窗/对流星说愿望/给我一双翅膀/能够接近太阳……一直在盲目追寻着幸福的我,此时感觉幸福真的离我很遥远,短暂的幸福仿佛近在眼前,又仿佛远在天边,每当我捉住幸福的尾巴的时候,它总是迫不及待地逃走……

从未亲眼目睹过幸福的我,一直坚信我会有拥有幸福的一天。幸福,它无时无刻在与我玩捉迷藏,当我觉得我已经捉住它的时候,它又不留痕迹地逃走,沮丧的我无法保留着幸福,我渴望它的到来,却总是有心无力。幸福,你到底在哪里?

经受无数次失败的我,早已对幸福的定义失去了信心,似乎幸福的光芒不再围绕着我而旋转,我终日无所事事,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我再也无法体会生活的美丽,微笑从此不再在我的嘴角驻留,反而,眼泪却一直陪伴着我。

生命仿佛暗淡无光,没想到一向享受着成功的雨露的我,竟然也会有如此失败的一天。挫折宛如一座深不见底的深渊,我想站起来,却有心无力。我已经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失败的辛酸蒙蔽了我的双眼,我再也回不到那段风光的日子了。

上一篇: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全)下一篇:人力资源部有哪些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