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写数学日记

2024-06-03

小学生学写数学日记(精选11篇)

小学生学写数学日记 第1篇

第一篇

国庆节我和爷爷奶奶去葡萄园。我们开了两辆车,一辆车坐了5个人,一辆车坐了6个人,一共坐了11个人(5+6=11)。我们买了两箱葡萄,每箱3串,一共6串(3+3=6)。

每箱葡萄25元,爷爷一共花了50元(25+25=50)。我们吃着甜甜的葡萄,玩的很开心。

第二篇

昨天晚上我和姐姐一起去德克士买套餐吃。妈妈给我了100元,姐姐点的套餐是28元,我点的套餐是24.50元加起来一共52.50元。

我给售货员叔叔100元,售货员叔叔给我找了2张20元、一张5元、2张1元和一张5角,一共47.50元钱,然后我们就在德克士狼吞虎咽的一口气就吃完了。

第三篇

星期五,我看到爸爸拿来了两张卡片一样的纸,我一看,原来是两张证书。是什么证书呢?原来是我写的数学日记发表的证书。我还看到一张五十元钱,原来这是给我的稿费。

我可以用它干什么呢?爸爸让我用这五十元钱请客吃馄饨,我不肯用,爸爸又让我用钱去买彩票,我还是不肯用。这张钱实在是太新了,我要把它藏起来。

第四篇 国庆节,我在家里做风车和五角星,我先拿一张红色的纸做风车,我先做风车的上部,做好了上部,再拿一根筷子做下部,这样一个风车就做好了。

再拿一张黄色的卡纸画一个五角星,再把五角星剪下来,这样就一个五角星做好了。最后奶奶说说我真棒,我觉的很开心!

第五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我看见小巷边到处都是出售房子的牌子,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问爸爸妈妈:“那些介绍所给那些买房子的人介绍,他又不能赚钱,还不是白忙?”

爸爸对我说:“当然有赚,如果你这个房子买过来100万元,那介绍所的人就有5000元赚。”这下我可明白了,原来介绍所的人可以赚0.5%的钱。

小学生学写数学日记 第2篇

学写日记教案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吗?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4、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5、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伯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打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5、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小学生学写数学日记 第3篇

“深度学习”原是智能领域的一个概念, “深度学习”带来了机器学习的新浪潮, 推动了“大数据+深度模型”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的大踏步前进。近年来, “深度学习”业已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

“深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指“ (工作、认识) 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 是指通过多步学习、多水平分析或深度加工来获取新的内容或技能, 它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自我反省, 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进而有效改变学生原有的浅表学习或浅表思维的习惯。由此可见, 深度学习是信息加工、思维激活、体验强化、领悟深入的综合性学习;是把学习的原始信息不断优质化, 转化为每个学生头脑中的“个人化”的东西的一种学习;是一种统整性的、触及心灵的学习。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引导学生通过意义学习与深度加工批判性地学习数学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又通过深度反省把数学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 进而提升数学学习层次,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进而去适应数学新情境、探究数学新问题、生成数学新能力的综合学习。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我们一定要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 努力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 通过“问题导学三部曲”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诀窍, 又通过读学、探学、玩学、写学四种“深度学习”方式途径 (简称“四学”) , 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融入血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建模、数学实践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 问题导学“三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我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提炼, 觉得“问题导学”是一个突破口。“问题导学”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是通过“问题串”“问题链”引领学生走向“自我探索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古今中外, 许多专家学者均十分重视“问题学习”“问题教学”。“问题导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 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优良思维品质, 很好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新常态”。

所谓“问题导学”, 就是以一个或一串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它以“问题”为抓手, 以“思维”为核心, 以教师“引导”为主线, 以学生“问学”为主体, 将学习探究之成功感、学习过程之生长性与数学思想渗透性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 我教给学生学好数学的三句话, 即“质疑问难勤探究、举一反三找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 也即“问题导学三部曲”。

所谓“质疑问难勤探究”, 就是“静下来, 想一想我的疑难问题是什么, 并勤于思考与探究它”。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 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 不疑则不进。”“疑难问题”才是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的关键。正如鲍波尔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 去实践, 去观察。”

所谓“举一反三找规律”, 就是“慢下来, 通过举例子找到数学内在的规律, 然后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在这里, 不是让教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 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课堂上所要阐明的概括、结论、规律性, 本来就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应当使这些事物、事实和现象成为学生独立研究的对象。……独立研究的对象, 可以包括图画、草图、示意图、进度表、模型、活的语言事实 (词、句) 等。教师的技巧就在于, 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

所谓“回顾反思常总结”, 就是“停下来, 回顾、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方法与规律并写下来”。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习中“回顾反思常总结”, 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 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就像登山或走路需要停下来休息调整一样, 我们的问题探究也需要回顾反思、经常总结, 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讲, 是“元认知”, 即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必要, 通过对学习探究疑难问题过程的回顾与总结, 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再检验与再确认。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以便扬长避短, 更高效地学习。

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回顾反思→再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再回顾反思……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仅是学习了基本知识和技能, 也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更领悟到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进而还可以把这种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辐射到其他学科中, 延续到中学及至更高段的学习过程中去, 最终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 “深度学习”的四个有效的方式与途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要求我们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 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 通过“四学”, 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有责任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等。具体如下:

1.读学

读学, 就是让学生学会读数学书, 读数学课外书。在读书中学习数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阶段要读450本推荐读物, 以构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巩固的大后方”, 形成广泛的“智力背景”。他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数学学习也不例外, 我一直认为, 把学习和阅读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才是最好的数学教育。

因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买数学课外书, 多读数学课外书, 让他们喜欢数学课外读物。要通过“数学童书”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进而为他们的数学童年抹上亮丽的色彩。

首先, 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教师要先做出榜样。养成读书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 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与其天天反复跟他们讲道理, 还不如教师自己坚持阅读, 做出榜样, 这样就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习惯。读书也是一样。所以, 我跟同学们讲自己小时候读数学课外书的故事, 引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兴趣。从小时候到现在做老师, 我对数学课外读物情有独钟, 我总是利用节假日, 经常到书店选书、买书;现在有了网络, 我更是亚马逊、当当网的常客。我的数学课外书从80年代积累到现在 (当时一本书有的只要几角钱) , 足足有200 多本, 我还在班上“晒出”我收藏的一些数学童书。学生模仿力强, 经常看到数学老师看数学课外书, 一定会以为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渐渐地, 他们也爱上阅读数学课外书了。

其次, 采用多种奖励举措, 确保学生读书热情不减。现在各种渠道的诱惑太多, 孩子读书热情的保持是一个需要下功夫去做的方面。为此, 除了上面的编写小报、委任编辑或主编等举措外, 我还奖励他们中认真的人去凉亭下读书, 并拍下他们美好的姿态;给家长发“奖励购书通知单” (因为××原因, 可以奖励买书××元, 有权自行选择购买数学课外读物的种类, 家长只能建议, 不能干涉, 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意识) ;鼓励学生写数学课外书的“读后感”, 并在班级小报上发表, 还发给“稿费券”, 可以兑换免做作业、免做单元检测甚至免于参加期末考试等奖励。一系列的举措, 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肯定, 学生们读书热情高涨, 班级中课余时间吵吵闹闹的人少了, 静静看书的人多了;家庭中, “坐拥书城不读书”的现象也在逐步消失了。

最后, 读书需要策略引领, 才能让他们走向“深度数学阅读”。除了沿用我的小学数学老师运用的“说一半, 留一半”的策略外, 我还注意引导他们在书上做记号, 这也是我从一本名为《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的书中学到的。

我对学生们说:阅读数学课外书时, 在每页的空白处画下或写下它们, 用以解释你对阅读内容的想法。以下是我推荐的符号, 你还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符号, 没有对错, 只要对你自己有益就行。我推荐的符号是:

《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书中这样说:当你阅读时随心使用这些文本记录符号, 即启动了阅读的“元认知”, 已经开始考虑“深度加工”, 开始考虑发生更深层的联系, 只有这样, 更为复杂的学习才会产生。总之, 你标记得越多, 学到的也越多。我在课堂上用通俗的话语, 配以板书给学生们讲这些, 他们觉得“在标记中学习”, 确实很有效。

2.探学

当今课程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改变学习方式, 而其核心是探究学习。探究源于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众所周知,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 唯有具有这种问题情境, 对学生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 面对学习需要才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首先,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 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 我总会发一张表格, 收集每个学生最近思考并记下的数学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学生的提问能力大大增强。如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们开学以来提的数学问题:我们刚刚学习了升和毫升, 有没有比升大、比毫升小的容量单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我家的汽车装满一箱油, 可以开几天呢?无数个有多大?无数个里面有几个1000呢?数学为什么叫数学, 不叫其他名字呢?什么是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你看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跟新学知识相关, 有的已经有“数学哲学”的意味了, 因为他们已经在思考关于“什么是数学”的本源问题。当然, 我们不能满足于提问题, 更不能一“提”了之, 我们要不断追求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持续探索, 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和解释。

其次,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就是认知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住“点燃”点和导火处, 让学生在“探学”中不断认识自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 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探索活动, 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 进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例如, 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学习中, 我要求通过折纸来完成对分数的认识, 学生很快就通过对折、对折、再对折、再对折的方法, 认识了1/2、1/4、1/8、1/16……由于这样的折纸很有规律, 没有难倒大家, 而且有的学生由此推断说:我能折出1/32、1/64, 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挑战新高度, 我试着问学生:谁能用一张A4 大小的折纸折出1/12 呢?同学们一下子感到遇到障碍了!但他们开始静下心来、边操作边慢慢地思索起来……

不一会儿, 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折法。开始以为只有两种, 渐渐地发现, 好像是四种, 最终通过把12分解成两个相乘的因数, 发现原来有6 种折法, 即6×2, 2×6;12×1, 1×12;4×3, 3×4。 (图示如下)

把A4纸大小的长方形折出1/12, 最大的难度在于必须有一次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 这需要打破原有“对折”的思维模式,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但是, 由于有前面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平衡的打破,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 于是探究潜能也被大大挖掘了出来。

3.玩学

所谓玩学, 就是利用学生喜欢玩的天性, 鼓励学生在玩中学, 对数学不再畏难, 学得有滋有味。

不少人玩过魔方, 一定曾被它的“魔力”所吸引。这个由匈牙利建筑学教授鲁毕克设计的小玩意儿, 为什么能风靡全球, 令众多人如痴如狂呢?原因就在于它有几千亿亿种不同的变化, 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能够不断刺激人们去把玩。虽然能获得小小的成功, 但想获得最完善的结局, 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又因为其解法是没有穷尽的, 带有极强的挑战性, 因而这种努力人们都是愿意付出的, 最后也就百玩不厌了。其实, 数学教学就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就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的。

现行的数学教育, 轻慢了学生学习的生活状态, 总是以正统甚至霸权的书本知识来“俘获”学生, 将学生的愉悦感“悬置”起来。因此, 在小学数学中, 必须有些类似魔方的“东西”, 通过教师“游戏地教”, 让学生“玩耍地学”。试想, 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的东西感到“疑惑”“好奇”“惊讶”甚至“兴奋”, 我们还用担心他们学不好数学吗?

于是, 数学活动课上, 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数学故事, 故事中藏着一道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游戏题——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 一天共抓到了好多只老鼠。这天, 它在吃老鼠以前, 先叫老鼠列成固定的一队报数, 第一批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 在第二批中, 花猫仍吃掉报单数的;第三批也是如此…… 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着, 不再吃它, 而与第二天抓到的老鼠一起, 继续按照上面的吃法去吃。

后来, 发生了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大花猫发现, 一连好几天, 最后被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就问小白鼠:“你想了什么办法, 能每天都留下呢?”

小白鼠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 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这一天抓到了多少只老鼠, 然后, 我站在一个相应的位置, 就可以留下来了……”

大花猫听了小白鼠的详细回答, 很感叹地说:“没想到, 害人的老鼠里居然也有你这样聪明的小白鼠呀!”

小白鼠行了一个礼, 恭敬地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 不瞒您说, 我并不是害人的老鼠, 我是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溜出来玩的, 您放我回去, 好吗?”

大花猫高兴地放它回去了, 临别的时候, 大花猫还感谢小白鼠给它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呢!

故事讲完了, 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那只机灵的小白鼠, 你该怎样确定自己排在几号位置呢?”

一位同学说:“因为不知道大花猫每天到底抓了多少只老鼠。我们不妨从较少的只数开始想起, 这样比较容易些。”这个同学的建议不错, 于是我们一起研究起来。

当抓了5只老鼠时:● ● ● ○ ●, 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了画, 最后发现排在第4 号位置, 就会被留下来。

当抓了10 只老鼠时:●●●●●●● ○ ● ●, 又该是怎么样呢?我让同学们再去研究。

过了一会儿, 一个小男生急切地告诉我:“老师, 我知道啦!小白鼠排在第8 号位置, 就不会被吃掉。”其他同学也通过自己的操作, 同意这个小男生的观点。

那么更多的只数时, 又会是怎么样呢?比如当大花猫抓到的是20只、30只老鼠时, 聪明的小白鼠又是站在几号位置呢?因为时间关系, 课堂上没有来得及完成, 我让同学们回家继续想这个有趣的问题。

真没有想到, 第二天早上, 班上最不爱做数学作业的小王, 竟然第一个上办公室来找我, 兴奋地跟我说:“我做出来了, 20只老鼠时, 我发现小白鼠排在第16号, 就不会被吃掉……你看, 这是我画的图。”说着, 拿出自己画在草稿本上的图示给我。我一看, 画得密密麻麻的, 通过询问才知道, 他在第一批吃掉的老鼠 (圆圈) 上面画的是一条杠, 在第二批吃掉的老鼠 (圆圈) 上画的是两条杠, 依此类推, 再画出三条杠、四条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临上课前, 我来到教室, 又有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我分享, 我真的很开心, 看到同学们欣喜的笑容, 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之后, 当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时, 我总会及时抛给学生们好玩的数学思维游戏, 激发他们动手动脑, 于是, 学生的学习潜能一次又一次被激发。现在, 我已经积累了这样的数学思维游戏近百个。

4.写学

所谓写学, 就是以写助学, 以写促学。深度学习的最大诀窍是什么?不停地写。“写学”与数学新课标强调的“回顾反思”相对应, 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并写下来, 这其实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元认知能力”。

首先, 每天写“学思日记”, 提升反省能力。数学要不要记课堂笔记?我认为是要的!但是, 光记不思还不行, 于是我改变原有的教学环节, 把课堂总结时的提问“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改成不是让学生“说”, 而是让学生“写”, 即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 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总结、收获、疑问, 等等。每天回家, 学生不仅要做作业, 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回顾一天的学习状况, 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与错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回顾与总结。我从学生三年级开始就要求他们这样做, 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 教学生学画“思维导图”, 引导视觉化的深度学习。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 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 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 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 向周围发散为一个树状的结构, 能同时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 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 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通过实践才知道, 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不是很难的事情, 一段时间后, 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 促进学习与理解的深入。

最后, 鼓励编写数学小报, 做到学以致用。为此, 我制订了详细的奖励细则, 编写2 张四开大小的单面数学小报 (名字自取) , 经考核可以放在教室里展览的, 可聘为“班级数学小报编辑”;编写4 张同样大小的高质量小报, 可聘为“班级数学小报副主编”;6张的, 可聘为“班级数学小报主编”, 发给聘书。学生们积极性可高了, 编出的数学小报也越来越好了。

学写数学日记 第4篇

河北青县大杜庄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陈会彦写的《数学日记领我走进孩子的世界》一文,在《人民教育》2004年20期上全文刊发。陈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真正地认识到,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对数学教育的价值。”作者结合部分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为实例,从他个人的视角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断与剖析:

一、数学日记——生成数学素养的一条绝妙途径。二、展读数学日记,让兴趣和理解共享。三、数学日记成为教学相长的媒介。四、利用数学日记传播数学文化。《人民教育》编辑部认为,“随同陈会彦老师的这篇文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您将会领略到数学日记带来的精彩,受到意味深长的启迪。”与此同时,该刊记者余慧娟还写了一篇编后访谈《数学日记与一个教师的教学生活》和编辑漫笔《让人性的光辉照亮所有学科的教学》,表明对本期话题数学日记的高度重视,对陈会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编者对一个平凡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能够靠自己的摸索,寻求教育的真谛,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惊喜!

无独有偶(用作褒义)。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陈会彦老师及其教学论文虽然罕见,但也不止他一个。据我所知,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第四学校的数学教师叶翠娉,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所取得的成效可与之媲美。叶翠娉老师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她写有《领略数学日记的魅力》一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三、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有助于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陈、叶两位老师所写的两篇有关数学日记的教学论文,是他们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经验总结。这两篇文章的理论均从实践中来,切要中肯,胆识皆具,可信可行,可谓严谨难得之佳作。通过两位数学老师让学生写数学的日记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共同结论:1.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老师数学课堂的补充与延伸。2.学生写数学日记,既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又让学生理解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其价值,进而增进了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提高了应用数学的兴趣与信心。3.学生学写数学日记,有利于自主探索数学内容的奥妙以及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总之,写数学日记有利于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日记研究专家、江苏特级语文教师程绍荣写有《由数学日记说开去》一文。他认为,“陈会彦老师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就某一学科学习而言,我们一方面可以写关于这门课在生活中应用的日记,也可以写学习这门课程的反思,总结与存疑。这对接受、理解所学的知识进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学写日记 第5篇

学写日记

学写日记正文:

黄埔区文船小学 一年(4)班 温燕婷 9月7日 星期日 天气雨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去商场,买了两本日记本,一本是哥哥的,一本是我的,晚上我就学写日记。 指导老师:陈军燕(投稿:cjy1967 于 -10-5 23:27:54 编审: jandao)

《学写日记》教学反思 第6篇

在本节课中,我的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事,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教学生写什么,即帮助学生找日记的素材;二是教学生怎么写,即帮助学生把事写具体明白。在确定两个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表达,即表达词组――表达一句话日记――表达具体的日记。

表达词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素材,给学生几个词组:去乡下、好朋友、课堂上、过生日、获奖、洗袜子、打球、演出……省略号引导学生接下去说词组,边说边回忆往事。

在学生说出一长串词组后质疑:一天中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有必要都用日记一一记录吗?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要记录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事。至此,写什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怎样写是另一个教学重点。我先出示四则“一句话日记”,请学生读一读,再模仿说。设计了分组比赛的形式,限制五分钟内两组车轮战,学生积极性高涨,说得没完没了,主要是任务较为简单,只要是印象深刻的往事就能用两三句话表达出来,不要求太长太具体。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断然截断,抛出重点――怎么把日记写出写具体?于是引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例文,学习例文写事抓住过程和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再给出一则一句话日记,是以放风筝为内容的,要求学生说具体。有了例文的铺垫,孩子们口吐莲花,把我给的三句话改得很长很具体。

学写日记教学反思 第7篇

宜宾市中山街小学 刘 洋

2010年10月13日,在二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上,我上了一节写话教学研究课,内容是“学写日记”。在此次教学,我从日记格式和日记内容两个方面上指导学生学写日记。

品尝学写日记的甘甜 第8篇

一、形式多样化, 激发写话的兴趣

1. 日记形式不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日记”的定义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初学写日记, 为了给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写话氛围, 形式就不受局限了, 主要有生活日记、数学日记和趣味日记。生活日记包括游戏、生活小场景、旅游等经历, 数学日记包括与数字有关的人和事的思考和记录, 趣味日记包括照片、邮票、画画等。

2. 以遣词造句为本。

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 当然要落实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这项训练, 我把它具体落实到每堂课上, 把课堂作为主阵地。例如在识字教学中, 遇到“公”字, 我让学生进行扩词:公园、公共、公鸡、公家……学生造出的句子颇有新意:这些健身器材是公共设施;公鸡像神气的大将军……课中落实口头扩词、造句练习, 课后依据文本进行每天写三句话的练习, 逐渐地, 学生的说话达到通顺、完整, 语气连贯的要求。以说话为依托, 学生写起来有把握, 从最初的以拼音代字、以图代字转为规范的纯文字形式, 写句已经有模有样了。

3. 激趣乐写。

少年儿童正处于多梦的季节, 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乐于表现自己。我就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适时讲述一些名人写作的趣事, 举学生身边“小作家”的例子激励他们, 使学生对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推动人们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 教师只要用心去发现学生中每日涌现出的“一句小作家”, 指名让他读一读, 让学生感受成功、享受与人交流的乐趣, 从而体会到写话是一件乐事,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自然而然, 写句成了学生每日必做且乐做的功课了。

二、训练情境化, 充实写话的空间

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低年级儿童产生意象 (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 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 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因此, 创造型的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是训练学生写好日记的有效形式。

1. 回扣文本畅想。

教学完《丑小鸭》, 师播放歌曲《四只小天鹅》, 让学生闭上眼, 边听边想象: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之后, 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音乐给了学生畅想的空间和表达的灵感, 欣赏之余, 种种美丽的结局脱口而出:丑小鸭幸福地叫起来:“啊!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这么美!”它快乐地跳起天鹅舞;丑小鸭甜甜地想:我要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 它拍拍翅膀, 朝家里飞去;丑小鸭想:虽然我漂亮了, 但还是要先感谢救了我的农夫……

2. 阅读拓展联想。

听完《七色花》的故事我给学生一个设想:假如你也有一朵这样的七色花, 你打算用来做什么呢?学生笔下的七色花多么神奇:我一蹦一跳地回到家, 看见外公在吃力地除草, 累得满头大汗, 我毫不犹豫地撕下一片花瓣, 让杂草消失得一干二净。我又看见了一位心理残疾的灾区儿童, 他被噩梦包围着, 吃不香, 睡不好。我就不假思索地撕下一片花瓣。眨眼间, 我看见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

3. 自由放飞幻想。

一位学生在一首《假如》的诗歌中写道: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我将飞往冰天雪地的南极洲, 和憨态可掬的企鹅一起滑冰;假如我是美容师, 我将用双手打扮地球妈妈, 还她一个年轻的容貌……未来的世界是神秘莫测的, 学生用充满科学性的幻想描绘着《未来的校园》:校园的墙用弹簧石制成, 保证学生不受伤害;校园具有海陆空功能, 上天空写生, 入海底探险, 出野外郊游都没问题。

在引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 教师竭力创设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情境, 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和想象力得以激发。他们的心声、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愿望, 因为有了幻想, 更多了一份灵性、一份自由、一份无邪。

三、取材生活化, 丰富写话的源泉

赞可夫告诉我们:“应该打开窗户,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 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要写好日记, 必须跳出课堂、学校的小圈子, 扩大生活外延, 丰富生活经历。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1. 亲近动物促情。

只有引领学生贴近生活, 才能让作文的源头之水长流。如《小兔贝贝》中, 贝贝的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 好像电视天线接收信号。《小黑老鼠》中, 小老鼠活动的时候都会群体出动, 它们跑步的时候就会一边跑一边喊:“一、二、一, 巧克力......”学生们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可爱、生命的灵动, 谁又忍心去伤害小动物呢?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作文还原生活, 进行原汁原味的描写, 目的是为了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2. 景色铺衬造境。

一年四季, 景物轮回, 却有别样的风景。一个小女孩在《月亮, 你真美》中写着:只见那月亮又大又圆, 像一块大碧玉, 又像一个大月饼, 真想飞上去咬一口。月亮, 你让我咬一口, 好吗?在《雪花》一文中写道:轻飘飘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像朵朵小白花, 像蒲公英的种子。雪花落在山峰上, 山峰戴上了一顶绒帽;雪花落在小汽车上, 小汽车变成了涂上奶油的大面包……在《我的家乡》中描述:那儿的温泉泡一泡, 帮你消除疲劳。那儿的空气吸一吸, 保你精神百倍。那儿的山珍尝一尝, 送你可口美味。那儿的山绿得让你的眼睛像滴了“润舒”眼药水一样爽。那儿的水清又甜, 还制成了矿泉水, 喝一口真是透心凉啊!

这些景致的描写拨动了学生心灵的情感之弦, 学生有了不吐不快的兴奋和冲动, 使文字鲜活动人起来。

3. 状物描摹写实。

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学生自有独到的眼光, 别有情趣的描写。在《真实的伙伴———镜子》中:奶奶照照镜子, 摸着雪白的头发, 说:“唉!变成老太婆了。”爷爷瞧瞧镜子, 感叹地说:“啥时胡子全白了?”我看看镜子, 赶紧把花猫脸洗成小白脸。学生对《小闹钟》观察入微:时针矮矮的, 胖乎乎的, 走起路来慢吞吞。分针走得不快也不慢, 比时针高一点。秒针又细又长, 走得急匆匆, 好像在提醒我: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4. 人物刻画传神。

日记《我熟悉的人》, 选材就令人拍手叫好。有的写妈妈:唉!我的“母夜叉”妈妈又在“发疯”了。她长着一个橄榄形的脑袋。所以我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橄榄头”。虽然她外表看上去很温柔, 但凶起来就和“母夜叉”没什么两样。有的写表哥:他有一个坏习惯———特爱吃荔枝肉。他的每餐菜里都少不了荔枝肉。如果没有荔枝肉的话, 他就骂“垃圾菜”, 难怪他长得那么壮。还有的写表妹:她爱哭, 太烦人了!烦得连老鼠都不敢靠近她。学生描绘的人物形象逼真, 活灵活现。

学写“数学日记”,提高数学品味 第9篇

关键词 学写 数学日记 提高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35-02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把学习数学的过程,把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及应用数学所解决的问题真实地记录下来,反映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路、新方法,并抒发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感受,所以它的范畴可以是与老师的“对话”,可以是与同学探索交流的收获,也可以是学习过后的“个人反思”,还可以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通过学生写的数学日记,老师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所以说让“数学日记”走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为数学作业开辟一种新的形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更有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因为写数学日记对学生而言,好处有很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写数学日记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备忘本

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日记记录下来,记录自己学数学的精彩片段,能让他们知道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我们在学些什么数学知识,记住时光流水,你便拥有了一本珍贵的学数学的成长纪念册。只要坚持写数学日记,最后很有可能会形成自己人生的自传。就像中国著名童话家郑渊洁说过“写日记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认为等到我们20、30年以后,再翻自己珍藏下来的日记,会其乐无穷。郑老师从3年级开始写日记,他还后悔自己怎么没从2年级就开始写日记。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人的一生的成长中有多么重要。

二、写数学日记可以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品味

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积累数学素材,可以提高发现、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素养,而且还可以完善文学功底,写一手好文章,做到文理科共同进步。写数学日记还能让人乐于思考,端正学习态度;能让人用数学思想,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数学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数学日记是学数学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提高学数学的品味。

三、写数学日记有利于身心健康

每天写一些日记,疾病和医生就可以远离你。美国心理学家Rollin James博士说过:“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改善你的健康。”并研究发现,人们在讲出烦恼之后,他们的血压就显著地降低了。James博士还说过:“当你把烦恼写在日记中之后,你会发觉已把烦恼卸下,留在日记中了,于是,身心轻松,这就是写日记的最大好处。如果心里经常被这些烦恼压着,你会疾病丛生。”

四、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要取得好的日记内容,就必需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事,并加以想象。在数学日记里,总会体现出新奇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这样一来,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拓展了思维。有时候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和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比较模糊,可以把这些写在日记里,就会突然觉得明朗了,这就是写数学日记设想成熟的过程,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写数学日记中能深刻地体会到。

既然写数学日记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何尝不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教会学生写好数学日记,提升数学知识,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学生的一篇数学日记,希望给所学者一点启悟!

切西瓜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既然学生的数学日记里会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何不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敞开心扉的场所,也为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桥梁,真正做到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呢!

《学写日记》教学实录 第10篇

师:同学们,咱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写日记的问题,同学们,谁能说一下写日记的作用。

生:写日记能帮助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经常写日记,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棒。今天咱们不讲课了,咱们看黑板微课视频。生:(认真观看)

师:今天咱们通过一个微视频来学习一下如何《学写日记》。(出示微课,学生看)

同学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日记,日记 就是把当天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下面先看一首儿歌:写日记,并不难。开头写清年月日,星期、天气排后边。日记内容很丰富,所见,所感,所想。

(一)了解什么是日记,为什么写日记。

1.向同学们展示准备好的日记。

2.请几位学生介绍一下为什么写日记。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二)了解日记的内容与格式。

1.借助微课出示一篇日记,讲清写日记的格式,日记要在开头写清年、月、日和天气情况。

2.小组讨论:日记可以记点什么内容。

教师总结:日记里可以记任何内容,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想到的等等。

(三)教师指导学生写一篇日记。

1.学生写日记,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用拼音或者用小图画代替。

学写日记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5、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6、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①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②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拔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②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①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②注意表达真情实感。③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日记实例。

3、幻灯打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①能够善于观察。

②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③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5、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拔。①写什么事?

②表达怎样的心情? ③按什么顺序写?

上一篇:《楷书入门教材》下一篇:家长勉励学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