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

2024-07-06

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精选6篇)

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 第1篇

医学影像学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脑实质的MRI:T1WI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则稍低于皮质.脑脊液,信号均匀,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水抑制像呈低信号.颅骨板障和脂肪组织: 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常见;髓外硬膜内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硬膜外肿瘤,常见为转移瘤.脊髓空洞症病理上包括中央管扩张积水和脊髓空洞形成两型.(一)脑肿瘤: 1.星形细胞瘤:(属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类型,也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多在大脑,儿童小脑.)【临床病理】

肿瘤按分化程度分为Ⅰ~Ⅳ,1级分化良好,呈良性;2级是良恶交界性肿瘤;3和4级分化不良,呈恶性.CT表现:病变多位于白质。1级肿瘤通常呈低密度灶,其内可见瘤结节,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除毛细胞和室管膜下巨细胞型外),2-4级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可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则呈不均匀性强化。(恶性越高,占位,水肿,强化越明显)MRI检查:病变T1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性高信号。恶性度越高,其T1和T2值愈长,囊壁和壁结节强化愈明显。2.脑膜瘤

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时一般表现均质明显强化。MRI检查: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临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脑膜尾征”,并有一定特征。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3.垂体瘤4.听神经瘤5.颅咽管瘤 6.转移瘤

多自肺癌(男),乳腺癌(女),前列腺癌,深爱和绒癌等原发灶,经血行转移而来.特征:小肿瘤,大水肿.(二)脑外伤

1.脑挫裂伤2.脑内血肿

3.硬膜外血肿:CT:颅板下贱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4.硬膜下血肿:CT: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成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CT图像上等密度血肿,MRI常呈高信号,显示清楚5.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常见,出血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一般7天左右吸收..(三联征: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三)脑血管疾病

1.脑出血:以高血压性常见,好发于基底节,脑丘(偏瘫),脑桥和小脑,易破入脑室.CT: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发病时间:<1周;2周~2个月;>2月

血肿密度:高;等;低

周围水肿:有;逐渐减轻;无 占位效应:有;轻;无.MRI:急性 亚急性 慢

发病时间:<3天;3天~1月;>1月 T1WI信号:等;高;低 T2WI信号:低;高;高.2.脑梗死

(1)缺血性梗死: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2)出血性梗死

(3)腔隙性梗死: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为10至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等,中老年常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MRI对脑梗死发现早,敏感性高.3.动脉瘤

好发于颅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蛛网膜出血常见原因.脑CT,已成为脑部检查的主要技术.颅内炎症和脱髓鞘性病变,只能行CT和MRI检查,且MRI较CT敏感.颅内出血,大多行CT,尤其急性期出血.第二节 脊髓

(一)椎管内肿瘤(二)脊髓损伤(三)脊髓空洞症: 脑出血

CT检查: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积血。吸收期始于3-7天,可见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囊变期始于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梗塞

CT示低密度灶,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可见占位效应。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1-2个月后形成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变。脑膜瘤

CT检查: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增强。

MRI检查: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垂体瘤

CT检查: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局限于鞍内的小于10mm的微腺瘤,冠状面平扫不易显示,增强扫描可见等、低、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鞍底下陷。

MRI检查:垂体微腺瘤显示由于CT。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垂体大腺瘤应注意观察双侧海绵窦、视交叉受累情况。成人脑组织MRI影像信号特征 T1WI: 脂肪(白(高));白质(灰白);灰质(灰);脑脊液(黑);骨(黑);血液(黑)

T2WI: 灰白;黑灰;灰白;白;黑;黑.第四章呼吸系统

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

大叶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病理改变分为四期: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临床表现: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为典型特征。

X线表现: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肺纹理增多,透明度降低。红色及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不同肺叶或肺段受累时病变形态不一。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呈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致密影。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降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9.急性肺脓肿空洞和癌性空洞、肺结核空洞的鉴别

急性肺脓肿空洞:早期形成厚壁空洞,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液平。急性期周围可见模糊的渗出影,慢性期周围渗出吸收减少,壁变薄,腔也逐渐变小,周围有较多紊乱的条索状纤维病灶。

癌性空洞:多见于老年,多为厚壁偏心空洞,内壁不光滑,可有癌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和毛刺征,常伴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

肺结核空洞:多发于肺上叶尖段、下段和后叶背段,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周围常由卫星病灶。

10.肺结核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是有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基本病理变化为渗出——肺泡炎,增殖——结核性肉芽肿,变质——干酪样坏死 一)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又名原发综合征。

X线的典型表现“哑铃状”,包括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二)血型播散性肺结核(Ⅱ型)

⑴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又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粟粒大小为1~2㎜,边缘清晰,粟粒影像特点主要是“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⑵亚急性及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双肺中、上野粟粒状或较粟粒大的阴影,其大小不

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

三)继发性肺结核(Ⅲ型)成年人结核中最常见

⑴浸润性肺结核:多有外源性再感染结合菌或已静止的原发早重新活动所致。X线征象:①局限性斑片阴影:多见于两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②大叶性干

酪性肺炎:为一个肺段或肺叶呈大叶致密性实变,其内可见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③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阴影,为结核病的典型表现。④结核球:为圆形、椭圆形阴影,大小0.5~4㎝不等,常见2~3㎝,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结核球周围常见的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卫星灶”。⑤结核性空洞:空洞壁薄,壁内、外缘较光滑,空洞周围常有不同 性质的卫星灶。⑥支气管播散病变:沿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呈腺泡排列,或相互融合成小片状阴影。⑦硬结钙化或索条影,提示病灶愈合。⑵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X线和CT表现:①纤维空洞:上中肺野常见,壁厚,内壁光滑。②空洞周围改变:可见大片渗出和干酪病变,也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和大量纤维粘连。③肺叶变形:病变肺叶收缩,患侧肺门上抬,肺纹理紊乱,呈垂柳状。④代偿性肺气肿。⑤胸膜肥厚及粘连。⑥纵膈向患侧移位。四)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X线和CT表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表现,慢性者有胸膜广泛或局限性肥厚,可见胸膜钙化。

3、中心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

答:X线表现:间接表现(2分):①阻塞性肺过度充气(肺气肿);②阻塞性肺炎;③阻塞性肺不张。直接表现(2分):肺门影增深、增大和肺门部肿块(肿瘤本身或肿瘤与肺门增大的淋巴结)。反“S”征: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1分)。CT表现: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狭窄(1分);②肺门肿块(1分);③侵犯纵隔结构(1分);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分)。

3、周围型肺部的CT表现

答: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1分)。肿块常可见分叶征(1分)、毛刺征(1分)、胸膜凹陷征(1分)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1分)。直径3cm以下的小肺癌还可见空泡征(1分)和支气管充气征(1分)。增强扫描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CT值可增高20Hu以上(1分)。增强扫描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1分)。

1.试述中心型期肺癌的简单含义和可能具有的各种X线表现,并述CT对检出和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作用。

答: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在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的肺实质,并且无转移者.早期中央型肺癌在胸片上可无异常表现,或表现为支气管狭窄的继发改变.肺含气量不足表现为局部的密度增高,阻塞性肺不张表现为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阻塞性肺炎引起斑片状阴影,阻塞性支气管扩张引起条索状影,局限性肺气肿表现为局限性密度减低及肺纹理稀疏。CT可显示支气管有轻度狭窄、管壁增厚或腔内结节。CT对支气管阻塞的继发性改变的显示比X线平片敏感。

12.纵膈常见的肿瘤和瘤样病变有哪些?

前纵膈:胸腺瘤和畸胎瘤,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中纵膈:淋巴瘤,支气管囊肿。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节细胞神经瘤)

3、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答:①好发于肺尖和锁骨下区(1分);②多种性质的病变同时存在(1分),如渗出、增殖、播散(1分)、纤维化和空洞(1分)等。

4、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答:结核球多数为圆形。边界整齐,无毛刺,少有胸膜凹陷征,内部常有环形、弧形或斑片钙化(1分),周围多有卫星灶(1分)。

外围型肺癌多为分叶状肿块(1分),有短细毛刺,可有空泡征但很少有钙化,多有胸膜凹陷(1分)。

4、大中性肺炎的X线表现

答:充血期:X线片可无阳性发现,CT可呈磨玻璃样阴影(0.5分)。

实变期:密度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可占据整个肺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CT较X线显示更好(1.5分)。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可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最后可完全吸收。(1分)

五)其他肺外结核(Ⅴ型):按部位及脏器命名。

11、肺癌

肺癌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三型:1)中央型:位于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鳞癌多见。2)周围型:位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各种组织学类型均能见到,以腺癌为主。3)弥散型 :位于细支气管、肺泡和肺泡壁,呈弥漫性生长。中央型肺癌

X线表现:肺门肿块呈分叶型和边缘不规则型,常伴有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CT表现:1)支气管改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2)肺门肿块: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肿块,常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受累支气管远侧肺组织实变)和肺不张(肺叶、段均匀性密度增高并伴有积液)。

3)侵犯纵膈结构:受侵犯的血管可表现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管壁不规则等4)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

肺癌中央型;;周围型

X线:肺门高密度影或肺门增大。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多可发生阻塞性肺炎。右上叶支气管肺癌可出现反“S”征。;;;;密度较高,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形病变。可见分叶和毛刺征,可形成胸膜凹陷征。

CT:

1、支气管增厚、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以及肺门肿块,并发的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2.增强扫描肿块的CT值可升高20HU以上,纵膈结构受侵或淋巴结转移;;;

1、外围肺组织内发现结节或肿块,直径小于3厘米者多为“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直径较大者可见“分叶征”,边缘可不伴有毛刺,肿块没可有癌性空洞

增强肿块CT值可升高20HU以上MRI: T1WI呈中等均匀信号,T2WI呈高信号,不均匀;;;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不均匀。肿块发生坏死时,T1WI呈均匀低信号,低于流体信号,T2WI呈高信号,高于流体信号

第五章循环系统

第六章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龛影位置

胃轮廓外

完全或大部分在胃腔内

龛影形状

畸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扁平,有尖角

龛影大小

多<2.0cm

多>2.5cm 龛影边缘

光滑、整齐

不光整,有充盈缺损

龛影口部

粘膜水肿,有粘膜线、指压迹样充盈缺损;

有不规则

项圈征、狭颈征

环堤破坏、中断 龛影周围粘膜

均匀规则纠集

不整齐纠集

邻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无蠕动波 16原发性肝癌与肝海绵状血管瘤CT鉴别

血管瘤 肝癌

简性质 良性肿瘤,可多发 恶性,多单发

述造影 瘤体内出现血湖,呈“爆出现肿瘤血管,有肿瘤染色和充盈进米花”状,早进晚退,无缺损,静脉早显(动静脉短路),展肿瘤血管 门脉可有癌栓形成。

期CT

1、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1、平扫呈边缘不规则低密度病灶可胃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合并坏死和囊变。

2、增强表现为动癌增强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周脉期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的围出现结节强化,门脉密度高于正常肝,门脉期对比剂迅X期、延迟期对比剂逐渐填速下降,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对线满,对比剂在血管流内快比剂在肝癌内快进快出。

3、可有肝表进慢出。门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腹水,门现

脉癌栓的表现。

MRI T1WI呈均匀性稍低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上信号高于正⑴T2WI呈高信号,在重T2WI常肝组织,增强后,肝癌实变部分充上呈现“灯泡征” 增强,坏死区无强化。

盈缺损,形状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癌

⑵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由浸润型癌引起,也可见于蕈伞型癌

⑶龛影,多见于溃疡型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且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餐影。所有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症

⑷粘膜皱劈破坏、消失、中断,粘膜下肿瘤浸润常使皱劈异常粗大、僵直或如杵状和结节状,形态固定不变 ⑸癌瘤区蠕动消失。

5、胃溃疡的钡餐X线表现

答:

1、直接征象:①龛影或钡斑②龛影周围水肿带:粘膜水肿线1-2mm、项圈征、狭颈征③粘膜纠集。

2、间接征象:①分泌增加,空腹潴留液②局部压痛③胃排空时间延迟(胃动力及张力异常)④痉挛性改变。

5、胃癌的钡餐X线表现

答:

1、充盈缺损、胃腔狭窄;

2、粘膜中断、破坏;

3、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4、胃腔内龛影、半月综合征。

4、胃肠道钡餐检查的X线基本病变有哪些? 答:

1、轮廓的改变:①龛影;②充盈缺损

2、粘膜及粘膜皱襞的改变:①粘膜破坏;②粘膜皱襞平坦;③粘膜纠集;④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3、功能性改变:①张力改变;②蠕动改变;③排空功能改;④分泌功能改变。

第九章骨关节与软组织 骨肉瘤的X线表现

分为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各类型肿瘤其表现有所不同 总体上具有四大征象:

*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松质、骨膜新生骨 *骨膜反应:Codman三角

*肿瘤骨形成:为诊断最重要依据 *软组织肿物:肿瘤侵入软组织 3.骨疏松与骨软化的不同

骨疏松 骨软化

骨量减少 密度减低 类骨矿化不足密度减低 骨小梁细少 清晰 骨小梁粗糙模糊 罕见假性骨折 假性骨折较常见 骨折发生率〉畸形 畸形发生率〉骨折

4.长骨骨折基本X线表现

1、骨折线

2、断端错位、成角(对位对线关系)

3、端重叠

4、断端旋转 5.椎体骨折X线表现

X线表现:椎体变扁呈楔状;椎体可见横行高密度带;有时可见分离骨片;椎间隙正常;后突成角,错位 6.腰椎间盘突出的CT、MR表现

CT表现:1.椎间盘边缘超过相邻椎体边缘:椎间盘膨出为均匀性凸出,椎间盘突出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

2.硬硬膜囊受压变形,硬膜外脂肪间隙狭窄或消失,侧隐窝变窄; 3.神经根受压移位;

4.合并髓核钙化、椎间盘真空征、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上下关节突退变增生

MRI表现:1.矢状位突出的椎间盘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或侧后方伸出 2.横断位变性的椎间盘后缘均匀或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硬膜外脂肪、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移位变形

3.脊髓受压可出现水肿或缺血性改变

4.髓核游离时,游离的碎块与椎间盘主体分离,存在于硬膜外间隙,可位于椎间盘水平,也可位于椎间盘上方或下方的椎体后方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参考答案: 1.软组织肿胀:发病24小时后可见 2.骨质改变:发病2周后可见

骨破坏:干骺端,不越骨骺,逐渐遍及骨干

骨膜反应:明显,形成骨壳后致骨外形改变

死骨形成:大小不等,小可吸收,大需手术

软组织肿物:脓液穿透骨膜聚于软组织内

骨质增生硬化:骨干变粗,髓腔消失 主要特点:早期表现为软组织肿胀

不同范围的骨破坏

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 死骨形成 脊椎结核的影像表现

X线表现: •椎间隙变窄(出现早)

•椎体破坏呈楔状,或呈塌陷状并相互嵌入

•椎体后突,脊柱成角畸形

•寒性脓疡

•愈合后:椎体形态不规则,但密度正常,椎间隙消失,椎体呈骨性融合

CT表现: 骨破坏呈多发、散在碎片状

椎体后突可见椎管狭窄

脓肿呈液体样密度改变

脓肿边缘可见异常对比增强 MRI表现: 相邻椎体信号异常

椎间隙变窄、信号异常

椎旁脓肿呈液性信号表现

脊髓受压、水肿 关节结核与化脓性关节炎的不同 参考答案:

化脓性关节炎特征是急性起病,症状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端破坏先见于关节的承重面,破坏区比较广泛,晚期表现关节骨性强直

滑膜型结核多为慢性发展,骨破坏先见于关节的边缘,以后累及承重部分,关节软骨破坏较晚,间隙狭窄出现较晚,邻近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明显

3、长骨结核、脊椎结核影像学表现

X线:长骨结核—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楚的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现象;骨膜反应少见;在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泥沙状”死骨。

脊椎结核——溶骨性骨松质破坏,以腰椎多见,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融合;脊椎曲度改变(后突);椎旁脓肿形成(冷性脓肿)。

CT检查:长骨结核——低密度的骨质破坏区,其内常见多数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为死骨;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结核性脓肿密度低于肌肉,增强后可有边缘化。脊椎结核——低密度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脓肿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椎管狭窄;结核性脓肿呈液性密度,增强后呈环化增强。

MRI检查:脊柱结核的骨破坏区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混有少许低信号影。骨破坏区周围骨髓反应性水肿在T1WI上也呈低信号,而T2WI上呈高信号。结核性脓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索条状低信号影,代表脓肿内的纤维化和钙化,增强后脓肿壁可强化。

4、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 恶性

生长状况: 生长缓慢,无转移;生长迅速,可有转移

局部骨变化: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楚,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呈浸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和缺损

骨膜新生骨: 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无骨膜三角;多出现

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并见骨膜三

周围软组织变化: 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楚;易侵入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5.骨肉瘤(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分型 好发年龄:青少年,11~20岁约占50% 好发部位: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多发位置)

临床特点: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常较高并可由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常较高。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和瘤骨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破坏,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的肿瘤骨形成等。CT检查:骨肉瘤的骨破坏表现为:骨松质斑片状缺损,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骨皮质全层虫蚀状、斑片状破坏甚至大片缺损。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侧或围绕病骨生长,其边缘大多模糊而与周围正常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分界不清,其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囊变区。

MRI检查: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上显示较好,均表现为低信号影。

根据骨破坏和骨增生的多少,以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其表现分别为:

成骨型: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明显时可呈大片致密影称象牙质变,骨破坏较少或不明显。骨膜增生较明显。软组织肿块内也有较多肿瘤骨。

溶骨型: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增生。骨破坏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低密度区,边缘不清。骨膜增生骨易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软组织内大多无瘤骨生成。

混合型:骨增生和破坏程度大致相同。6.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㈠急性 临床表现:1.发病急、高热和明显中毒症状; 2.患肢活动障碍和深部疼痛; 3.局部红肿和压痛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在发病后2周内,软组织改变: 1.肌间隙模糊或消失;

2.皮下组织和肌间分界模糊;

3.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近肌肉的部分呈纵形排列,靠外侧则呈网状。

发病2周后可见骨改变。干骺端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之后破坏增大,至骨干甚至全骨;骨膜增生,皮质外有条状高密度影平行分布,可分节、分层;骨质增生,破坏周边有轻度增生密度增高,使破坏区与增生相间;死骨形成,骨质发生局灶性坏死,形成条状高密度影。

CT检查:可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膜内炎症、骨质破坏和坏死。MRI检查:

1、骨髓充血、水肿、渗出、坏死,T1WI上呈低信号。

2、受累周围组织:软组织肿胀,肌间隙和皮下脂肪模糊不清,在T2WI上呈高 信号。

㈡慢性 临床表现:急性期迁延不愈的原因主要是脓腔和死骨的存在。因死骨可积存细菌,抗生素不易渗入其内,影响病变愈合,导致炎症呈长期慢性病程。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上可见明显修复表现,即在骨破坏区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骨膜新生骨增厚,与骨膜融合,外缘呈花边状,因此骨干增粗,轮廓不清。骨内膜也增生,致使骨密度明显增高,甚至骨髓腔变窄、闭塞。骨质破坏、死骨和通向骨皮质表面的管道状骨质破坏影——骨瘘管。CT检查:表现如X线平片

MRI检查:

1、增生的骨质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2、肉芽组织、脓液和瘘管在T1WI上呈低信号后稍高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7.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核在影像学上的鉴别

化脓性关节炎:较严重的急性关节病,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血液至滑膜感染关节而致病,也可因骨髓炎继发侵犯关节所致。多见于承受体重的关节。病理见关节滑膜明显充血及水肿。

关节结核: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的并发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分为骨型关节结核和滑膜型结核。

X线: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和关节间隙增宽,后因关节内脓液中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关节软骨被破坏,即引起关节间隙变窄。病变进展迅速,由于肉芽组织增生并侵及骨端,使关节下骨质发生破坏,以承重部分较明显。愈合期,病变区骨质增生硬化,严重时造成骨性强直。

关节结核—病程发展缓慢,关节软骨破坏较晚,以致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较晚,程度较轻,骨质破坏一般见于关节面边缘,以后才累及承重部分,一般无骨质增生硬化,而邻近的骨骼和肌肉多有明显的疏松和萎缩。

1、简述成年人骨折和儿童骨折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均可表现为骨质断裂。(2分)

不同点:由于儿童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骼了,即骺离骨折。另外,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即青枝骨折。(3分)

1、简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

答:骨巨细胞瘤以20-40岁多见,约占65%,(1分)好发于骺板已闭合的四肢长骨骨端,(1分)X线表现多较典型,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数为偏侧性破坏(1分)。边界清楚。分为分房型和溶骨型(1分)。病变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一般无骨膜增生。(1分)

1、试述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病理及X线(包括CT)表现

答: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以血行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为高热,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等(1分)。病变侵犯区域广泛,感染可侵入关节(成年),儿童感染由于干骺软骨的阻档,一般不能侵入关节(1分)。X线平片:发病2周内,骨质可无明显变化,仅表现周围软组织改变(2分)。2周后,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及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后骨破坏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2分),骨皮质也可破坏,骨膜增生明显。沿骨长轴形成长条状死骨(1分)。CT能好地显示病变,尤其能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和小的死骨(2分)。

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 第2篇

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18.硬膜外血肿CT:平扫,表现为颅板下方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19.硬膜下血肿CT:平扫: 1.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2.亚急性或慢性水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脑出血CT平扫: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20.腔隙性梗死:系深部髓质穿支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为10~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21.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及附近分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22.颅内血管畸形,分为动静脉畸形(AVM)、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大脑大静脉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AVM最常见。23.椎管内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其部位有关: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硬膜外肿瘤。24.鼻咽癌,病理上,大多数为低分化鳞癌。CT为鼻咽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25.喉癌,常发生在声门区,其次为声门上区,而声门下区最少。26.肺野:通常人为地将双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1.横向划分: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即将肺分为上、中、下三野。2.纵向划分:分别将两侧肺纵行分为三等分,即内、中、外三带。27.右肺包括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包括上、下两个肺叶。28.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29.胸腔积液大于250ml时X线有阳性表现 30.支气管阻塞可引起不同类型的阻塞改变,包括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3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32.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33.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34.空腔:与空洞不同,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35.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积液250ml左右时。36.支气管扩张 CT,1、柱状支气管扩张。

2、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3、囊状型支气管扩张。

4、支气管黏液栓。CT肺窗,双肺多发支气管扩张,表现为“轨道征”和“印戒征” 37.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38.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 39.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病变多位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表现为多发散在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并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影 40.间质性肺炎:可沿淋巴管扩散引起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41.结核病分类:1原发型肺结核I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3继发型肺结核III型4结核性胸膜炎IV型5其它肺外结核V型。42.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典型征象表现为“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典型征象表现为“三不均匀”,即大小不

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43.继发型肺结核为成年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 44.肺结核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X线表现有哪些? 1.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灶及周围炎--边缘模糊的云絮状影,可大可小,增大至肺叶可与大叶肺炎相混。淋巴管炎--数条索条状致密影,可被病灶周围炎掩盖。纵隔淋巴结炎--可表现为肿块。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①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相同,1.5~2mm的粟粒状病灶,正常肺纹理常不能显示。②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a.大小不一:小如粟粒,大如结节。b.密度不均。c.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两肺上中上野。d.病灶新旧:早期的已钙化,近期的为渗出增殖 3.继发性肺结核: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呈陈旧病灶周围炎,锁骨上、下区。中心高密度,边缘模糊的致密影。也可出现新的渗出病灶,小片状云絮状影,病灶大时→肺段、肺叶受浸润。多呈慢性过程,可有渗出、增殖、播散、纤维、空洞等多种性质病灶同时存在。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纤维增生,支气管播散灶,空洞形成,代偿性肺气肿。5.胸膜炎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干性胸膜炎。45.继发型肺结核x线和ct主要征象为:1,局限性斑片影。2,大叶性干酪性肺炎。3,增生性病变。4,结核球。5,结核性空洞。6,支气管播散病变。7肺间质改变。8,硬结钙化或索条影。46.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属于继发型肺结核晚期类型,由于肺内结核灶迁延不愈,并严重破坏肺组织,形成纤维空洞所致 47.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形,常可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腔内或壁外肿块、管壁不规则和官腔呈“鼠尾状”狭窄或“锥形”、“杯口状”截断。中晚期周围型肺癌 X线:胸片大多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可见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当肿瘤坏死经支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后壁偏心空洞,肿块内钙化很少见。CT:多期增强CT,肿块呈短暂性较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有助于肺癌的诊断。48.简答: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

1、胸腔入口区:成人多为甲状腺肿块,儿童常为淋巴管瘤;

2、前纵隔:常见为胸腺瘤和畸胎瘤,心膈角区肿物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

3、中纵隔:由于淋巴组织丰富,故以淋巴瘤最常见,其次为支气管囊肿;

4、后纵隔:由于神经组织丰富,故以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主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或节细胞神经瘤等,可伴有局部脊椎骨质的异常改变。49.胸腺瘤常位于前纵膈中上部。淋巴瘤常位于前、中纵膈。50.正常心脏形态可分为横位心、斜位心和垂位心。51.心脏形态和大小异常,心影可分为:二尖瓣型、主动脉型和普大型。52.心胸比率,大于0.50至0.55为轻度增大,0.55至0.6为中度增大,0.6以上为重度增大。53.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被称为“金标准” 54.肺门及肺血管异常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区动脉大分支扩张而外周分支变细,两者间有突然分界,即肺门截断现象或残根样表现。55.房间隔缺损 X线: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心型,右房、室增大为其突出表现,尤其是右房增大是房间隔缺损的重要征象。56.法洛四联症基本畸形: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57.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心包腔内超过300ml液体,即为心包积液。

58.MSCT增强肺动脉成像是肺栓塞诊断较常用和可靠的诊断方法。59.(名解)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60.(名解)龛影:是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61.食管静脉曲张 X线:早期食管静脉曲张表现为食管下段粘黏膜皱襞稍宽或略为迂曲;随着疾病的发展,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并显示食管官腔扩张,张力降低,钡剂排空延迟。x线造影检查时,发生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并伸缩自如,是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点。62.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龛影,良性溃疡表现为:黏膜线,项圈征,狭领征。可恶变。63.十二指肠溃疡百分之90以上发生在球部。不恶变。64.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肿瘤。65.肠癌分为:增生型、浸润型(肿瘤主要沿肠壁浸润,致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和肠腔向心性狭窄)溃疡型 66.肝脓肿:超声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典型表现: “环征”即脓腔呈低回声、脓肿壁表现环状高回声。67.肝海绵状血管瘤ct,整个过程呈“早出晚归”强化表现。68.肝细胞癌多期增强扫描表现“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直径不超过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结节,成为“小肝癌”,69.肝转移瘤ct直接征象呈“牛眼征”表现。70.超声是胆系疾病的首选和主要影像检查方法之一。71.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呈强回声,其间有弱回声带,重者呈多层弱回声带表现;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多缩小,胆囊壁增厚、钙化,边缘毛糙,回声增强。72.急腹症: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急性疾病的总称,涉及消化、泌尿、生殖及循环等系统多种疾病。73.游离气腹:某种原因导致腹膜腔积气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称为游离气腹,常见于胃肠道穿孔、腹盆部术后或合并感染。胃肠道穿孔后不一定有气腹,有气腹者不一定为胃肠道穿孔。74.肠梗阻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三类。75.绞窄性小肠梗阻可见“假肿瘤”征和“咖啡豆”征。76.用影像学方法评价临床拟诊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对有无肠梗阻的判定2对肠梗阻部位的判定3对肠梗阻有无绞窄性的判定 77.超声检查通常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78.输尿管在与肾盂相连处,通过骨盆缘处和进入膀胱前有三个生理狭窄区。79.约百分之90结石可由x线平片现实,称为阳性结石。余少数结石如尿酸盐结石难以在平片上发现,称为阴性结石。80.肾上腺意外瘤:指临床上无明确肾上腺功能异常表现,而在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行影像学检查时所意外发现的肾上腺肿块。81.乳头状癌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表面多凹凸不平。82.骨质按其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83.骨化主要有两种形式膜骨化和软骨内骨化。84.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长骨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板和骨骺。85.骨关节与骨组织基本病变表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与软骨钙化,骨质坏死,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破坏原因可由病变组织本身或由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和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86.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理改变:(1)骨质明显增生硬化;(2)脓腔、死骨和瘘管 87.短骨结核:X线、CT和MRI表现为:患部骨质疏松,骨干膨胀、皮质变薄,骨膜新生骨较明显,称“骨气臌” 88.骨结核的诊断要点:起病缓慢,以骨破坏为主、少或无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和可有脓肿形成。89.若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79.骨折是骨和(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90.儿童骨折可以发生骨骺骨折和青枝骨折。91.Colles骨折:又称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92.椎间盘由纤维环、髓环与软骨板三部分构成。93.良性骨巨细胞瘤应与骨囊肿等鉴别。骨巨细胞瘤:常位于骨端,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以多发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和以膨胀性骨破坏为其特征。多因发生病理性骨折而被发现。94.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95.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主要是经血流从远处原发肿瘤,如癌、肉瘤等转移而来。96.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及肱骨近端更为多见。97.骨囊肿x线平片表现为:长骨干骺端或和骨干内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多为单房。98.关节基本病变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99.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并形成骨赘,可有关节游离体形成。100.关节结核:骨型关节结核、滑膜型结核。101.什么是介入放射学?

1、概念:是在DSA、超声、CT及MRI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路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亚学科。

2、地位: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逐步代替部分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成为与内科外科鼎立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按其临床应用技术和解剖部位可分为血管介入技术及非血管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技术是以Seldinger技术及同轴导管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102.主动脉分型:Stanford分型(型和B型)和DeBakey分型(I型、Ⅱ型、Ⅲ型)103.主动脉夹层 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AD急性期介入手术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指征为复杂型AD。复杂型AD主要指伴有持续性或发作性难以控制的疼痛、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主动脉的进行性扩张、脏器或肢体缺血和先兆破裂表现。非复杂型AD,则可严密观察、随访。对于慢性AD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①主动脉最大径大于5CM;②主动脉夹层的迅速增大(大于5MM/6月);③合并内脏、下肢动脉的严重缺血;④Manfan综合征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⑤长期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主动脉峡部缩窄者。(2)禁忌证:主要包括:①因髂动脉严重迂曲或闭塞,且不能纠正而无介入治疗入路者;②你回双侧股动脉受夹层累及,造成重度狭窄者;③碘过敏者;④凝血机制障碍及肝、肾衰竭者。100.TEVAR技术主要用于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101.介入治疗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①病理性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 ②创伤性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 ③医源性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 禁忌症:①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②难以纠正的休克状态 ③透析无效的严重肾功能不全 104.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X线造影的鉴别诊断要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龛影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 不规整,扁平,有多个尖角 龛影位置 突出于胃轮廓外 位于胃轮廓之内 龛影周围和口部 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线、项圈症、狭颈征等。不规则的环堤、指压痕、裂隙征、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口部 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

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良性 恶性 生长速度 缓慢 迅速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骨质破坏边缘 清楚,常有周围硬化带 不清楚 骨皮质改变 变薄,膨胀,但多有完整 虫蚀状破坏,缺损,中断 骨膜反应 少有 常见,破坏并产生Codman三角 肿瘤骨 无 常见,针状,放射状 软组织肿块 少有,边界清楚 常见,边界不清 远隔器官转移 无 常见

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 第3篇

1 医学影像科的作用及开展的业务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 各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 3T核磁共振成像 (3TMRI) 、64排螺旋CT、数字放射X线机 (DR) 、数字胃肠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等设备已经成为三级医院医学影像科的标准配置。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带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革新, 医学影像科除常规X线摄影、X线造影检查、CT平扫和增强扫描和磁共振 (MR) 成像技术外, 更在MR功能成像、64排以上CT冠脉成像、小儿影像、介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和业务的拓展。同时, 伴随介入放射学的兴起, 医学影像科改变了传统的以诊断为主的辅助医技科室地位, 已成为诊断与治疗并重的临床科室。

2 医学影像科护理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及现状

医学影像科护理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根据CT、核磁共振成像 (MRI) 、胃肠、肾盂造影室、介入中心等影像诊断和治疗需要, 做好病人的检查前准备、检查中的增强造影措施和检查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等工作, 配合医生及技师顺利完成病人诊疗。合理、安全、细致、温馨的工作模式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上述技术操作特点和工作流程与临床科室存在较大差异, 要求护理专业技术人员除具有常规的护理技能外, 还需具备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应急能力, 能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意外, 并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救治[1], 从而保证医学影像科诊断和治疗质量。但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医学影像科护理专科队伍的结构、能力和管理存在较大问题, 尚不能满足技术和业务的需求, 与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标准有较大差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护理人员职责不明确。通过调研, 不同的医院均存在此类问题, 医学影像科护理人员需从事导诊、登记、造影剂的注射和急救药品管理等工作, 导致工作混乱、甚至出现差错。第二, 护理人员职称和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了378所二级以上医院影像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 内容包括学历、职称、人员比例等。共收集了2453名护理人员信息, 其中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比例为100∶104∶9, 中专以下、大专、本科、硕士以上人员比例为100∶62∶23∶1, 医、技、护人员的比例为100∶28∶19[2]。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本地区及周边区域的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了调研, 虽样本较参考文献小, 但所获数据与上述数据相近。通过数据分析, 医学影像科护理技术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 同时受固定思维影响, 医院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医学影像科的护理工作相对轻松, 常安排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到科室参与护理工作, 此类人员知识更新较慢, 难以适应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展, 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反差。第三, 管理混乱。与医学影像科主任、副主任和技师长的中层领导模式不同, 科室并无护士长;在技术层面, 与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均有成熟的质量控制标准相对照, 护理技术则没有;护理人员虽归属护理部, 但其财务关系则归医学影像科。基于上述原因, 就造成了各自为战、无人管理的现状。

3 以临床重点专科标准为纲, 加强护理技术队伍建设

结合医学影像科的工作特点及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 若要建设一支管理规范、具有“宽口径、厚基础、技能强”的护理专科队伍, 首先要加强管理。医院或者相关的部门要高度重视, 影像科护理是护理行业特殊分支, 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专业技术的独立性、仪器使用的个性化、治疗高风险性。要求护理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渊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急救护理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 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3]。这就要求医院管理层、护理部和医学影像科共同协调, 从人员的选拔、聘用到管理要形成规范, 医学影像科要在护理技术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护理技术人员到岗后, 医学影像科需制定护理技术岗位职责, 设医学影像科护士长, 进行质量监控, 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合理配置护理技术人员到岗任职, 严格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质量控制, 是医院高层护理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将其纳入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范畴[4]。其次, 在业务能力方面需定期开展综合业务培训, 要经常开展专科业务培训, 上述2项是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的基本要求, 是对护理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过程, 其目的在于使医学影像科护理技术人员在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同时, 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 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 切实提高护理技能, 这对其业务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在这一点上,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指标给予了具体的评分标准, 标准如下:定期开展护理专科业务培训, 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10分;无培训计划扣3分, 无考核记录扣5分;1名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熟悉扣5分。

4 小结

伴随着医学影像学科的飞速发展, 医学影像科的护理工作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时期, 在拥有众多高、精、尖设备的医学影像科, 除继续加强医、技队伍的建设外, 还要强化医学影像护理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 以临床重点专科标准为纲, 加强人员引进、建设和考核, 努力提升医学影像科的护理水平, 在“大影像”时代, 为医学影像科的发展助力, 为病人造福。

摘要:结合目前医学影像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医学影像科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为纲,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索医学影像科护理工作新思路, 以期建设一支“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的护理专科队伍, 为医学影像科发展助力。

关键词: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玉丽, 王斌全, 商临萍, 等.岗位分析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4A) :953-954.

[2]胡兴华, 刘迎, 张翼, 等.山东省378所二级以上医院医学影像学护理人员情况调查[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9) :1432-1433.

[3]邱晓菲.医科科室的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 2011, 9 (7B) :1949-1950.

医学影像学重点小结 第4篇

摘 要: 医学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为了推进医学影像技术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本文提出了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的规划框架,并提出项目责任制、校企合作制、教学体系建设制、师资队伍建设制、社会服务建设制和第三方评价制六种制度详细实施。

关键词: 重点专业建设 医学影像技术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一、引言

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是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医学影像技术,着重于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和接入放射学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医学影像技术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着力于加快培养与地方医学事业相适应、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人员的步伐。加强医学影像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科学制订建设方案、切实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有效、出色地完成医学影像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

二、建设目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2003年经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批准招生以来,一直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多年以来,为地方基层医疗事业培养了上千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医务工作者。

秉承“立德、敬业、勤学、善作”的校训,坚持“植根老区、面向秦巴、对接产业、服务民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彰显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使本专业成为我省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该专业的建设目标。

三、具体实施与成效

为了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院制定了项目管理规划,分别从项目责任制、校企合作制、教学体系建设制、师资队伍建设制、社会服务建设制和第三方评价制六个方面完成我校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

1.项目责任制

要求严格按照“省示范”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成立从学院到系部教研室的各级分工责任划分,实施项目责任落实制度。党政办公室负责指导建设工作;教务处、系办公室和系部专业教研室负责完成全程实施细则;信息中心负责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平台提供和保障;附属医院参与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机制的完成;成立监督处,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国有资产处和计划财务处等小组负责项目所有招标和采购,且所有招标和采购都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流程办理。

2.校企合作制

逐步完善和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大与企业和医院的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和医院的实际人才需求,建设校企联动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精细化校企联动管理运营机制。在1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与川渝等多地大型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41个。

根据校企合作,了解、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人才需求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改善了现有实践条件[2]。实践条件即为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根据办学规模和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对实践条件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与各大实习医院签约,在制度上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与成都市众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已向我校捐赠CT机一台,改善了实训条件,进一步的合作正在洽谈之中。与达县人民医院合作,建成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县人民医院共建影像实训中心[3][4],以供教学使用。学校还通过招标、采购建成相关医学实验室10余个,包括X光机室、CT检查室、心电室、B超室等。

3.教学体系建设制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重点专业建设的坚定基石。根据医学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中现代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5]。对现有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科学重构。要求考虑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服务面向群体三个因素。人才培养,即为本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不能盲目提高标准,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质,研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培养现今高科技环境下高职业素养和高技术的社会需求的影像学人才;服务面向群体,现今为高服务意识社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容忽视,要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而言,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强调和加重实践教学的比重,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专业实验室课外向学生开放,并安排学生周末到签约医院进行周末见习。

邀请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参与制定和完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建设等,促进专业建设,推进教学过程改革。

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下,以信息化网络资源为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资源库,加强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将传统的纸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和媒体素材等数字化。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共享教学资源。

4.师资队伍建设制

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地位和学术素养对该专业的建设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行业气质和专业素养的专业带头人能广泛了解当前的行业形式、准确分析当前的行业现状、清晰决策行业发展方向,能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中起到引领作用,能为专业团队的搭建合理分配和协调资源。因此,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尤为重要。

“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但有理论教学的素质,还有实践操作教学的素质。对于学院的专职教师,一方面,采用定期派送老师到师资培训基地、实习、实训单位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

5.社会服务建设制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村镇医疗资源配备严重不足,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川东卫生人才的培养地和聚集地,要积极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主要通过基层影像从业人员培训、对口支援和送医送药下乡支援三种方式进行社会服务。

一定程度上,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核心的诊疗辅助技术。基层医院影像工作人员的培养,仍然延续着传统以老带新的模式,缺乏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认识[6]。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服务地方,为区域内影像工作人员的“终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诊疗技术,医学影像系与达川区人民医院联合举办“基层影像从业人员培训班”,参训人数达2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社会、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教师与学生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宣讲,现场诊疗,免费送药服务,反响强烈,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赞扬。

6.第三方评价制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形势和生源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采用合理的评价体系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提高专业建设成效评价公信力的方法。建立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毕业学生、家长的沟通及反馈渠道,及时做好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根据调查与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形成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变化之间的动态反馈和校正机制。为此,学院引入麦可思公司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价。

四、结语

本文针对医学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提出规划建设框架,根据规划采用六种制度推进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几年建设,深化了校院合作体制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针,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新的教学模式和人才需求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道德、从业人员素养、社会公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以自建、共建、合作的方式,建成了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实训环境,稳固和扩大了实训、实习基地。通过各种努力,已基本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培养的医学影像技术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振斌.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内涵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4):27-29.

[2]苏晓杰.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医学检验实验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90-92.

[3]曾庆仁,张顺科,孙科柱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2011,11(23):4736-4738.

[4]冯文莉,尹一兵,翁亚光等.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2008,7(5):480-481.

[5]李继龙,张宏斌,马爱红等.浅谈基层医院现代临床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3.

[6]林雷,陈蓉蓉.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服务社会的思考和实践[J].医学与社会,2009,22(1):64-70.

医学影像学重点 泌尿总结 中大 第5篇

 肾脏

-形似蚕豆,“八”形贴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肾脊角15-25°),包被于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内,成人肾平T12~L3,儿童低于成人,女性低于男性,左肾高于右肾

 输尿管

-行程和分段: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生理性狭窄:3个 与肾盂相连处、越过骨盆边缘与髂血管相交处、膀胱入口 —-结石

 膀胱:小骨盆 膀胱三角(少粘膜下层,肿瘤和Tb)容量1/10×300~500ml  尿道:前尿道(尿道海绵体部)、后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一)X线平片

-方法:查前清洁肠道;取仰卧前后位片

-正常表现:肾影常隐约可见(实性、肾周脂肪衬托)

输尿管行程:不能显示

膀胱:不能显示

-用途:显示泌尿系结石,发现钙化

(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

-原理:有机碘对比剂借血液循环经肾小球滤入肾盏、盂,充盈管腔而显影,观察其形态,了解肾排泄功能

-常规方法:成人60%泛影葡胺20ml肘静脉注射下腹加压阻断输尿管,2分钟、15分钟、30分钟及解压后摄片

-显影时间:1-2分肾实质显影,2-3分肾盏盂开始显影,15-30分肾盏、盂显影最佳

-查前准备:肠道清洁、限制饮水、碘过敏试验、急救药物

-禁忌症: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对比剂过敏

(三)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

-方法: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注入适量有机碘对比剂充盈输尿管、肾盏、肾盂管腔而显影,观察形态

-适应征:IVP显影不良或不适合者

-局限性:不能了解肾排泄功能

-并发症:造影剂逆流

(四)膀胱尿道造影(cysto-and urethrography)

-方法:导管插入膀胱,注入适量有机碘对比剂充盈膀胱腔而显影,嘱患者排尿动态观察

-适应征:显示膀胱、尿道腔内的解剖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

-局限性:不能了解肾排泄功能

(五)CT -优势:断面成像无重叠,三维重组成像,兼顾形态和功能

-CT平扫:肾实质呈均匀中等密度,肾盂为均匀水样密度,肾窦呈脂肪密度,输尿管、膀胱腔呈水样低密度

-CT多期增强:皮质期(肾血管、皮质强化)

髓质期(强化高于皮质,肾盂盏未强化)

肾盂期(肾盂盏、输尿管、膀胱强化明显)小结

 X线平片:显示肾轮廓和泌尿系高密度病变  IVP:显示泌尿系管内腔解剖和肾功能  逆行肾盂造影:显示泌尿系管腔解剖  CT:直接显示泌尿系,增强后显示肾功能  MRI:成像慢,选择性使用 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位置异常:泌尿器官(常见肾)不在正常位置,功能多数正常

-先天性

异位肾:胚胎期肾上升过程异常,多位于盆腔

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

两肾一极(多下极)相互融合如马蹄状

肾位置低,肾轴倒“八”字形

肾旋转不良,肾门朝向前方

可有肾积水和结石

-后天性

肾下垂、游走肾:肾固定装置不健全

(二)大小异常

-增大

先天性:多囊肾、巨输尿管

后天性:肾积水

-变小

先天性:小肾

后天性:肾萎缩 多囊肾(polycytic kidney)

临床-多发囊性病变,遗传,肾体积增大,多伴肾外囊肿 IVP-肾盂、盏受压变形、分离但无破坏,“蜘蛛足”样 CT-肾实质内多发类圆形无强化水样密度区

(三)数目异常:多为先天性,数目减少或增多

-减少

肾缺如(孤立肾):一肾未发育,健侧肾代偿肥大

-增多

附加肾:额外肾

重复肾:两个肾盂和输尿管,通常上方的肾盂、肾盏较小

IVP是发现和诊断肾与输尿管先天数目异常的主要方法

(四)密度异常

-X线平片:高密度-结石、钙化

-泌尿系造影:

腔内病变呈充盈缺损影,负性低密度:结石、肿瘤

实质内空洞与空腔相通,造影剂浓聚:肾结核

-CT:

高密度:结石、钙化(钙质)、新鲜出血

等密度:肿瘤(软组织密度:肾盂癌、膀胱癌)

低密度:囊肿(液体)、错钩瘤(脂肪)、肾癌

(五)形态异常

-受压变形、移位:腔外良(恶)性病变

边缘(不)光滑

-管壁的增厚:炎症、肿瘤

-管腔狭窄或变小:炎症、肿瘤

-扩张积水 :肾盏杯口变钝消失

肾盏、盂或输尿管扩张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泌尿系结石(calculus)病理

-多种成分: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和胱氨酸盐等

-90%阳性结石,草酸盐结石占70-80%

-输尿管结石多继于肾结石,膀胱结石可原发或继发 检查方法

-平片:阳性结石

-造影:阴性结石、结石定位、肾功能、泌尿系积液

-CT:小结石检出、定位准确、肾功能

临床:腰痛+血尿 影像学

-平片:泌尿系区域高密度影,各自具有相对特征性

肾结石:桑椹状、鹿角状、铸形

输尿管结石: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膀胱结石:耻骨联合上,位置变化(除憩室结石)

-造影:充盈缺损影,边界清楚而别于肿瘤

-CT:高密度影

CT值>100HU 不同于出血

注意与胆系结石、淋巴结钙化、盆腔内容物和静脉石鉴别

泌尿系结石小结

平片/CT :高密度

CT值>100HU区别于新鲜出血  造影:充盈缺损影

 特点:结石处于相应区,部位不定,形态多样,密度不一,以鹿角样、铸形阳性结石较具特征性

 右肾结石:注意淋巴结钙化、胆系结石、肠内容物鉴别。侧位平片与脊柱重叠,具有鉴别意义

(二)泌尿系结核(tuberculosis)临床病理

-多为血性感染,继发性结核,单侧发病多见,易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脓肿,坏死物排出后成空洞

-受累顺序:先肾皮质感染,后累及髓质

肾乳头破溃后,肾盏、肾盂破坏

继而累及输尿管、膀胱

-结核症状+尿频、尿痛、脓尿和血尿+尿中结核杆菌 肾结核影像学表现

-平片:早期-正常

晚期-钙化(云絮、环形、花瓣状)

全肾钙化伴功能丧失(肾自截)

-IVP:肾小盏虫蚀状/鼠咬状破坏

肾乳头、皮质形成空洞积聚造影剂

肾盏、盂广泛破坏、不规则变窄、积液

肾排泄功能受损

-CT检查

早期:肾实质内低密度结核空洞,边缘不整

增强扫描可有造影剂进入空洞

对肾盂、肾盏早期破坏显示不佳

进展期:肾盏、肾盂扩张呈囊状低密度影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壁增厚

肾实质内钙化 输尿管结核影像学表现

边缘不整、粗细不均:串珠状改变、走行僵直、少数钙化 膀胱结核影像学表现

边缘不整、挛缩变形、假憩室、钙化

泌尿系结核小结

平片:钙化(肾自截)

 IVP: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管壁边缘毛糙僵硬,形态不规则,管腔不均匀变窄,功能受损

 CT:清楚显示肾实质内坏死空洞、微小钙化和管壁增厚

(三)肾囊肿(renal cyst)病因:不明

病理:肾实质内囊性浆液灶,单发或多发,界清,壁菲薄 临床:中老年人多见,30岁以下少见,性别无差异 影像学

-平片:常无异常

-尿路造影:小则无异常;大者则肾盂、盏受压移位、变形、拉长和分离但无破坏,边缘锐利

-CT: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液体样密度,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无强化;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但无破坏

(四)肾细胞癌(renal carcinoma)临床病理

-肾最常见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40岁好发,男性多,常单侧,无痛性血尿和腹部肿块 影像学表现

-平片:大者肾影增大、分叶、隆凸、钙化

-IVP:①占位效应:肾盏受压、变形、移位;②肿瘤侵蚀,肾盏破坏;③输尿管受压、移位;④肾功能受损

-CT:肾实质内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类圆形或分叶状,均匀或坏死、出血不均匀,不均匀强化,可见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

(五)膀胱癌(bladder carcinoma)临床病理

-多为移行细胞癌(乳头状癌),少数为腺癌和鳞癌,浸润性生长,壁不规则增厚,可坏死、钙化

-无痛性血尿+尿频、尿痛、尿急及膀胱区疼痛 影像学表现

-X线造影:结节状、菜花状充盈缺损;壁僵硬

-CT:壁不规则增厚或结节、肿块突向腔内

病灶小者密度均匀,大者坏死、出血和钙化

医学影像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第6篇

1.本制度适应于功能科、影像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设有影像诊断项目的科室。2.影像诊断科室建立重点病例登记本,记录重点病例,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资料。3.每例就诊病人,特别是初诊病人,均应在申请单上记录联系电话,以便必要时电话随访。

4.科室每月派人到临床科室或病理科进行追踪随访及记录。

5.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治疗效果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6.定期或不定期对记录的特殊(重点)病例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必要时科室共同分析讨论并作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7.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8.通过随访信息反馈论证检查诊断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通知临床科室。

上一篇:江苏分公司九月经营会纪要下一篇:鲁豫超级演说家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