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2024-07-11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精选9篇)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1篇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惠

摘要阐述了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必要性;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从畜牧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科学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畜牧业科学发展,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1]。

从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角度来看,近年来,新疆畜牧业规模化推进迅速,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小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养殖户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能有效克服养殖户的小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养殖户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促进农户持续增收角度来看,虽然现阶段养殖比较效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从长远看畜牧业比较效益较其他非农产业仍显偏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深加工使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户除了可以获得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角度看,新疆将有相当长的时期畜牧业仍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加强畜牧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随着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

2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

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2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一是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牧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2]。二是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牧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农民愿意把原料都卖给企业,但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牧民利益严重受损。

2.3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新疆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较大比重,市场开拓不足。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较大比重,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

2.4资金支持不力

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

3加快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3.1抓难点,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畜牧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从业人士要充分认识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问题。新疆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和高效的投融资机制来保障。二是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建议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供产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鼓励农民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大中型农牧企业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鼓励城镇零售企业集团公司与农村养殖场进行订单畜产品供应合作,既可以解决养殖户一部分流动资金问题,也为其生产的畜产品提供稳定销路[3-4]。三是鼓励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倡导公开、公平竞争,促成一批具有不同优势的畜牧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畜牧产业地域集聚,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氛围。

3.2抓重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奶业产业带,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平原、焉耆盆地为主,在天上北坡经济带加快奶业发展,率先实现奶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牛羊肉产业带发展,以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南北疆铁路沿线阿勒泰地区、巴里坤一带为主,建优质牛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强细毛羊产业带,以伊犁州直、博尔塔拉州、昌吉州、巴音郭楞州和塔城、阿克苏地区为主,建成全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二是积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瑞源乳液、泰昆、新蓉皮革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如长河、华凌、西域等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在支持天康、八口香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新疆自然资源,引进几个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3.3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如以香巴拉、小巴朗、开司巴朗等品牌优势为龙头,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打出品牌拓展市场;以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盖瑞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培育奶业产业基地。除建设完善10处为其配套的鲜奶收购站外,进一步制订优惠政策,加快麦趣尔、西域春、盖瑞等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场、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3.4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3.5强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护航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新疆工作座谈会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 阿迪力·吾甫尔.立足优势强力推进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2] 史韶武.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3] 李利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应当抓好四个关键环节[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4] 刘智.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2(2):30-32.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2篇

从发展规律上认识新疆南疆三地州的畜牧业发展阶段,既要有促进发展的积极态度,又要有客观评价现有水平的意识,农、林、牧各业发展规模和模式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适度规划发展的.步骤和速度以及发展模式的定位.

作 者:王锡波 杨奎花 WANG Xi-bo YANG Kui-hua 作者单位:王锡波,WANG Xi-bo(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杨奎花,YANG Kui-hua(新疆畜牧科学院信息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3篇

从畜牧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科学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畜牧业科学发展,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1]。

从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角度来看,近年来,新疆畜牧业规模化推进迅速,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小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养殖户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能有效克服养殖户的小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养殖户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促进农户持续增收角度来看,虽然现阶段养殖比较效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从长远看畜牧业比较效益较其他非农产业仍显偏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深加工使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户除了可以获得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角度看,新疆将有相当长的时期畜牧业仍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加强畜牧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随着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

2 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

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2 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一是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牧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2]。二是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牧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农民愿意把原料都卖给企业,但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牧民利益严重受损。

2.3 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新疆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较大比重,市场开拓不足。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较大比重,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

2.4 资金支持不力

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

3 加快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3.1 抓难点,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畜牧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从业人士要充分认识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问题。新疆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和高效的投融资机制来保障。二是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建议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供产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鼓励农民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大中型农牧企业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鼓励城镇零售企业集团公司与农村养殖场进行订单畜产品供应合作,既可以解决养殖户一部分流动资金问题,也为其生产的畜产品提供稳定销路[3,4]。三是鼓励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倡导公开、公平竞争,促成一批具有不同优势的畜牧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畜牧产业地域集聚,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氛围。

3.2 抓重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奶业产业带,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平原、焉耆盆地为主,在天上北坡经济带加快奶业发展,率先实现奶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牛羊肉产业带发展,以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南北疆铁路沿线阿勒泰地区、巴里坤一带为主,建优质牛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强细毛羊产业带,以伊犁州直、博尔塔拉州、昌吉州、巴音郭楞州和塔城、阿克苏地区为主,建成全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二是积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瑞源乳液、泰昆、新蓉皮革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如长河、华凌、西域等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在支持天康、八口香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新疆自然资源,引进几个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3.3 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如以香巴拉、小巴朗、开司巴朗等品牌优势为龙头,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打出品牌拓展市场;以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盖瑞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培育奶业产业基地。除建设完善10处为其配套的鲜奶收购站外,进一步制订优惠政策,加快麦趣尔、西域春、盖瑞等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场、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3.4 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3.5 强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护航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新疆工作座谈会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阿迪力.吾甫尔.立足优势强力推进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

[2]史韶武.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

[3]李利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应当抓好四个关键环节[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4篇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5篇

畜牧业作为新疆传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做过重要贡献.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和潜在的问题,清醒地面对发展现代畜牧业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认真地研究对策,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我区畜牧业瞄准现代化的目标,快速稳步推进.

作 者:朱新权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乌鲁木齐,830001 刊 名:新疆畜牧业 英文刊名:XINJANG XUMUYE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6篇

王玲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团场经济发展、农工增收、团场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作用日益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多年来。133团一直靠单一的棉花种植,职工收入随着棉花市场的波动而起伏不定。如2008年棉花产量虽然有了大幅度提升,但销售价格却十分低,不仅影响了职工收入,而且团场经济也不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这充分说明:在团场发展单一的种植模式,抵御市场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十分差,难以实现团场、职工双赢。

当前,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为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团场农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些都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133团畜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一、133团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一是饲料资源丰富。农业种植面积有保障,较好的保障了畜禽养殖饲草、饲料的需求;二是畜禽品种基础较好。近年来,团场陆续从新西兰等地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等优良奶牛品种,使奶牛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地方分布广、种类多,是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三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优越。职工群众有畜牧业的传统经验;四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以奶牛和猪禽为代表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当地得到普遍推广;五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大型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在垦区建设原料生产基地,这些都为畜产品进入市场构筑了平台。利用133团的地缘和交通、土地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农工增收、团场增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畜牧业也是团场调整种植结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农工富起来的和谐发展道路。

二、133团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养牛业有旺旺、伊利、娃哈哈等几家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进驻石河子工业开发园区,使全团的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效益明显,养牛户从中受益,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形成了养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二是随着南京雨润集团在八师建立畜禽屠宰企业,养猪户欢心喜舞,准备乘势而上。133团计划筹建万头以上猪场的就有5家,养猪形势强劲;三是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首先是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压缩棉花低产田后,用于种植苜蓿、玉米、青贮等饲草,种植效益有所提高。近几年实践证明职工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都很高。其次,133团大力发展机采棉后,机械化程度高了,大批剩余劳动力或种植棉花水平低的职工可转移到畜牧业上来。第三,133团是个多民族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善于发展养牛、养羊,这是133团独有的,加之团场给予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职工养殖积极性也很高。

为加快团场畜牧业发展,133团已制定出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引导养殖大户落户133团,团场从土地、资金、饲草料、防疫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服务,并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养殖户安心在133团发展。

二是凡是本团职工养足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时,团场保留其职工身份,享受职工待遇,给广大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吃上了定心丸。

三是凡是本团户口,待业青年养足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时,可报名参加职工,享受职工待遇。

四是鼓励、支持、协调发展养殖小区。在已有的养殖小区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再建若干养牛小区、养羊小区、养猪小区、养鸡小区,使小区养殖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形成产、供、销、加工一条龙体系。

五是团场根据畜牧总量和发展建设,逐年扩大苜蓿、玉米、青贮等饲草种植面积,团场的棉籽壳、棉粕等以优惠价格供应给养殖户,有利的调动了全团上下养畜的积极性。

六是团场报旧羊圈、牛圈以最低价格转让给职工,职工自费新建牛圈、猪圈、羊圈的,团场在土地规划、设计、面积等方面给予优惠。

七是加强技术指导。对养殖小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指导各养殖小区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养殖模式、统一养殖品种;抓科技入户工作,普及推广科学饲养规程和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安全监测,消除养殖隐患,让老百姓放心养殖、大胆养殖。

三、133团还具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环境优势。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团党委一班人的共识。团党委已明确一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职工增收这个核心,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团场农业的影响,促进团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133团发展畜牧业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群众基础。如果宣传和引导到位,职工养殖积极性会很高。三是养殖业的发展条件越来越好。职工庭院养殖简单易行,发展全民养殖潜力很大,也是职工增收的最有效渠道。133团已着手动员农工利用冬闲养猪,团场协调服务。四是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133团着手建立养殖服务配套体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解决影响畜牧生产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及乳制品安全等具体问题入手,达到团场、养殖户双方满意。五是在交通便利区域建立活畜交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畜产品上市能力,吸引全疆各地客商云集133团,使133团形成畜产品基地。六是积极引进投资,在133团建立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和饲料加工企业,延伸畜牧产业链。畜牧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要“眼睛朝着市场看、脑子围着市场算”,不断增加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畜产品加工的档次和水平,向高科技含量进军,全力带动畜牧业发展和相关产业的提升,并为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7篇

为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畜牧业生产动态,指导和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2008年5月3日至20日,**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全体畜牧技术推广员和防检人员对全县的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1,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建成了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县级2家。这些企业分别以种畜禽生产、畜禽产品购销加工和饲料加工销售业等。带动当地畜禽养殖业发展,全县7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725户,其中养猪户2045户、养禽户680户,促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湖北神地公司是我县的一家省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紧紧围绕“种鸡—孵化—规模化养殖—饲料加工—蛋品粗加工和精细加工—产品销售”这一产业链条的建立和延伸做文章,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全县及周边地区蛋鸡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与农户建立核心联系户130户,紧密联系户260余户,松散联系户460户。2007年,该公司共孵化供应种苗250万羽,生产供应饲料1.25万吨,培训养殖户550户,清洗加工、销售“咯家果佳”、“神地”品牌鲜蛋5500吨,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畜牧产业化的路子。

2,规模养殖蓬勃兴起。**县采取措施,通过政策激励、典型带动、服务促动、效益驱动等方式,在市场有利和政策有力的双重作用下,全县小区建设、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小区31个,其中养猪小区11个,蛋鸡小区18个,养鸭小区1个,养羊小区1个。钱场镇建立了白马、舒岭、茶场等13个蛋鸡小区,现有养鸡专业户1073户,存笼蛋鸡448.4万只,日产鲜蛋202吨,年创产值3.9亿元。目前钱场镇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小区集群。

全县规模化养殖户总的特点是:分散养殖户出栏(笼)比重下降;规模养殖场(户),出栏(笼)比重大幅度上升。据调查,2007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户3901户。其中,生猪规模户1694户,出栏生猪42.81万头;肉牛养殖规模户93户,出栏614头;肉羊规模户93户,出栏肉羊10261只;肉禽规模户25户,出笼肉禽34.2万只;蛋禽规模户1996户,出笼781.64万只。从生猪养殖的结构上来看,出栏生猪50-99头的户848户,占规模户的50%,出栏生猪5.67万头,出栏占规模户出栏总量的13.2%;出栏100-499头的规模户699户,占规模户的41.3%,出栏生猪12.53万,占出栏总量的29.2%;出栏500-10000头以上规模户147户数,占规模户的8.7%,出栏生猪24.61万头,占规模户出栏总量的57.6%。从以上数据比较分析:规模养殖以生猪养殖量100头为分界线,50-99头的养猪户数占一半,出栏量只占一成三;以养殖量500头为分界线,养殖在50-499头之间户数占总数的91.3%,养了规模总量的42.4%的生猪;而养殖量达到500头以上规模户户数占总数的8.7%,出栏了57.6%的生猪。从蛋禽的规模养殖结构来看,存笼500-4999只规模户,户数1491户,占规模户的97.6%,出笼285.9万只,占出笼总数的37%;5000-50000只以上规模中,户数505户,出笼495.7万只,占63%。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情况说明了我县规模养殖中,养殖户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扩大规模,规模养殖户中的大户出栏(笼)量占了半壁江山。预计规模养禽场全年可生产禽蛋12.5万吨。全县规模养殖畜规模户出栏总量禽出栏(笼)数占总出栏数的比例已超过50.4%,规模养殖禽蛋产量占全县禽蛋总产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另外,2007年,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105栋,是全县规模化养殖中出现的亮点。

3,中介组织已经起步。近年来,在县畜牧部门的推动下,先后成立了 29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其中有11家生猪专业合作社、9个家禽专业合作社、6个家禽养殖协会和2个其它养殖中介组织。各类中介组织均已在民政和工商部门办理了登记和注册,建立了办公场地,完善了和规章制度,管理有序,运转正常。29个中介组织网络养殖户485户,带动农户3658户,发展生猪、家禽和蛋品运销大户24户,上年为全县运销生猪32万头、家禽85万只,禽蛋1.2万吨。

4,畜牧业地位明显提升。

2007年,全县累计出栏生猪85.01万头,出笼家禽710万只,生产禽蛋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3%、3.6%和30%;出栏肉牛1.39万头,出栏肉羊6.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8%和1.4%。

其中,规模养殖占出栏总量的50%以上。2007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6.086亿元,比去年增长60.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畜牧业养殖效益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畜牧业贡献增加320元。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继劳务经济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畜

牧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县畜牧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最大的实际是生产水平仍处于传统的分散小农户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还不同步,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疫病和市场波动,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的问题:

1,畜牧产业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畜牧产业化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畜牧产业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有的人误把畜牧产业化当成“筐”,包罗万象,什么都往里面装,使发展畜牧产业化成为口号,流于形式。在大力倡导规模养殖、畜牧产业化的同时,传统养殖业、养殖观念、方式和方法还是占有一定比例,良种、良法和好的运营方式仍然运用的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少数散养户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参与意识。

2,养殖户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目前全县的养殖户中大的规模户懂技术、善管理者居多,而散户中畜牧业劳动力老年化比例上升,文盲半文盲占20%,小学文化约占45%,懂技术、善管理者比例不到30%。因而,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一部分养殖者还缺乏认识和把握能力,对调整结构,推进畜牧产业化缺乏参与意识。具体表现有三:

1、盲目性。不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会做什么,按自身意愿从事养殖业。

2、盲从性。不少农户自主经营的能力差,养什么主要看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养什么怎么养自己照搬。对经营活动陌生,没有市场经济意识。

3、现实性。多数农户在调整结构、推广畜牧新技术方面缺乏分析决策能力,必须亲眼看到别人养殖获得效益后才相信,致使产业化发展缓慢。

3,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县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中,仅有一家生猪屠宰企业和2家蛋品初加工企业,牛羊等产品加工企业、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偏少,而且生产能力不足。加工企业仅限于加工生产初级产品,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除神地公司蛋品形成品牌以外,其他产业没有形成品牌产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较弱,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业化发展步伐不大。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仍有发生,病原污染面较大,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养殖风险加大。

5,规模养殖环境污染需要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畜禽所排泄的粪便较多,而且一部分是直接排到圈舍外面,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成本过高,养殖业主难以承受,大多数业主选择牺牲环境赚取利润,这种跟地方和环境保护者的冲突必然反过来影响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6,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当前,我县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面临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会不断提高。去年的猪肉市场**,说明畜牧业具有鲜明的“四性”,即:食品的安全性、产业发展周期性、应对风险脆弱性、产品供给敏感性的特点。随着畜产品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采取多种措施抵御市场风险的要求越来越紧迫。

三、思路与对策

(一)思路

畜牧产业化是畜牧业一体化的简称。它是畜牧市场化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包含畜牧生产中“产供销一条龙”的各个环节市场化。近年来,我县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创建全省畜牧大县的工作,积极引导畜牧业家庭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传统畜牧业走向市场,全县畜牧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县畜牧工作总体思路是:“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增加总量,确保安全,创新机制,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生产方式上,坚持以畜牧企业为龙头、以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上,坚持面向省内外两个市场,走外向型畜牧经济之路;产业结构上,坚持南北发展战略,以生猪、家禽生产为主体,加快发展草食牲畜;坚持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快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二,对策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畜牧业的重点,作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产业化领导小组,确定领导专管,业务部门专抓,负责产业化工作的协调、组织、检查、经费的落实和使用,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各产业化领导小组对畜牧业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一是在规划上要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结合城镇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规划的需要,把养殖区域划为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合理规划区域养殖用地。对适养区开展环境评价,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数量,建设养殖小区。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发展养殖小区和推进一村一品的建设,这样既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又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推进畜牧产业化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处理技术和种草养畜,充分发挥草食畜禽污染少的优势,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压力。三是种养结合,走农牧结合、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径,实现农牧双赢。在农业生产区和基地进行种植的同时配备适度规模的养殖业,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源,有利于种植业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同时农作物作为青绿饲料可以补充养殖业,降低养殖成本。四是多种形式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把养殖业融入农、林业中,形成猪 —沼 —果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已经由生产性、技术性问题演变成为社会性、政治性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牢固树立抓动物防疫工作就是抓畜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监测和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要解决队伍的问题,**县率先进行兽医体制改革,“ 防治分离,以检促防”的改革思路得到赞同,“以钱养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人员的待遇大幅度提高,解决了机制中“人”的问题。另外,优良小区优质畜舍的建设也是重要环节。要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新模式。养殖小区建设要大力推广 “六统一分 ”(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圈舍建设、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污水处理,分户饲养)。积极建设生态环保型养殖场,使畜舍设计合理的养殖小区成为全县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彰显优质畜舍(如养猪150模式)防制动物疫病,抵御养殖风险的作用。

3,要把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要与工业强县战略有机结合,以畜禽产品加工增值增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为着力点,重点扶持神地科贸、绿丹禽业、龙王畜牧、县人工授精中心站、弘源饲料等企业做大做强,在基地建设、原料供给、资金扶持、市场服务、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形成供种、饲料加工、畜禽生产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按照县委“项目至上,招商为先 ”要求,立足我县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我县种源、饲料、兽药生产和畜牧食品加工业,形成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快速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专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要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畜牧业专合组织和专业协会建设。

4,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实行规模化养殖的提档升级。在技术推广上,要加大实施“科技兴牧”战略的力度,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切实抓好科技示范户建设,加大培训的力度,不断地更新培训的方法,使课堂上讲授的新知识、新技术落实到养殖实践之中,并迅速获得成效。要加强对公益性事业畜牧技术推广员的考核力度,考核既要细化到考核目标管理的各项指标,又要细化到考核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个人,细化到“推广员为他们做了什么事,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收益”这个点上。对个人素质较低的养殖户,推广员要结成帮扶对子,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在推广的目标上,要把规模养殖的提档升级作为总体目标。我们在生产调查中发现规模化养殖有6大好处: 1,从投入成本上说,购进的饲料原料量大、价低,每头猪可降低成本50元左右。2,从安全卫生上看,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确保人畜安全。3,从产品质量上来说,推行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4,从生产效率上讲,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5,从产业结构上说,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6,从抗风险能力上看,规模化养殖,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对产品进行及时地调配供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所以在现有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促进提档升级;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传统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

5,逐步推行畜禽期货,规避市场风险。近年来,社会各界提出了一系列运用畜禽期货手段规避肉食品市场资源风险的建议。畜禽期货实行“先卖后养”,既能实现畜禽套期保值,又可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去年“猪价**”以来,一些养猪户和企业对生猪期货的期盼溢于言表,他们呼吁,国家应尽快推动生猪期货上市交易,给新农村增添致富的平台,稳定生猪市场,改变困扰政府多年的“农民养猪难”、“卖猪难”的尴尬问题。**县是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畜禽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畜禽期货进行试点,用金融的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保驾护航,规避市场风险。

6,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国家扶持政策来看,连续 5年出台的 1号文件都强调增加三农投入。特别是 2007年,国家出台了扶持生猪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县被纳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县,国家加大了对生猪大县的奖励补助。奖励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养猪户的士气,业主纷纷加大了畜牧产业发展投入,全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发展的氛围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各级党政应进一步制订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以诱导各类业主主动从事畜牧产业化工作。如制定对从事畜牧产业化的单位、个人、经济组织,农民等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项目上支持等政策,为畜牧产业化提供各种服务,搞好交通、通讯、能源、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用政策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8篇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模式和品种有待改进

目前, 国内很多区域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仍沿袭着传统的模式, 即以农户为主体的个体养殖或小养殖场。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养殖场户而言, 其生产和管理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随意建厂、人畜混居的现象非常普遍。从实践来看, 该养殖模式缺乏动物卫生防疫条件, 不仅影响了动物疫情防治, 而且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畜牧业养殖品种已经趋于老化, 而且养殖技术也非常的落后, 畜群结构缺乏合理性, 生产方式非常落后, 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1,2]。

1.2 龙头带动效果不佳

当前国内的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而且数量也比较少, 其中所涵盖的范围非常窄, 加之产业链短、畜牧产品附加值低, 导致整个畜牧业整体实力较差。在实践过程中, 很多龙头企业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加之管理经验匮乏, 以致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差, 在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方面乏力。

1.3 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对于当前国内畜牧产品而言, 品种多、品质差、产量小、价格低以及传统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深加工程度不够, 而且只是局限于基层市场, 市场主导能力非常的差。由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 品牌知名度不响亮, 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 也无法吸引消费者, 获得市场认可, 甚至与国际国内先进市场相脱节[3,4]。

1.4 重大动物疫病威胁仍然存在, 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 国内外各种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动物及产品流通频繁, 各种重大动物疫病威胁仍然存在。分散饲养模式下饲料、兽药的使用监督管理困难, 大多数屠宰场设备简陋, 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5,6]。

2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转变传统的落后养殖模式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依然延续着传统落实养殖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应当从养殖模式层面上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 以集中连片、你我不同以及各有特色和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 不断扩大单元养殖规模, 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以及工厂化方向发展。同时, 还要立足实际, 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 从根本上改变收入结构单一、潜力不大的经营管理模式, 应当与时俱进, 走一条适合实际、增产增收的效益型、生态型畜牧养殖之路。

2.2 加强良种繁育, 提高畜牧业养殖技术水平

改良畜牧业养殖品种是畜牧产品品质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当地畜牧业管理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当地原种畜牧场的规划建设, 其中种畜场应积极引入优质原种, 从而提高种畜品质。在此过程中,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加大地方优质品种以及畜牧资源的生态化保护, 保证本地优质畜品种资源的安全。同时, 还要对不合格要求的养殖场进行及时的整改,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养殖技术的改进;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养殖技术, 确保畜牧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3 加大畜牧养殖知识技术推广力度, 培养技术人才

在现代化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 畜牧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聘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 定期对本地区的较大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 以此来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技术。同时, 还要不断地培养技术人才, 重点培养一批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带头人, 全面提高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 健全和完善层次多、种类全的技术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深化人事管理机制改革, 不断健全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竞争激励制度, 全面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培育技术人才市场机制, 优化人才资源市场, 从而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2.4 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目前, 市场需求以绿色无公害为主, 加上环境保护的呼声渐高, 畜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质量、环保和效益为目的, 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按照国家标准, 采用先进的养殖配套技术, 以专业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为载体, 重点进行疫病防治, 改良畜种, 推行人工种草, 实行健康养殖, 继续实施“良种工程”“双百大户工程”“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等科技进村入户工程, 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5,6]。

2.5 控制动物疫病, 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工作条件, 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当地化仔猪家禽繁育体系, 实行自繁自养, 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 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 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改善村级防疫结构, 每村设多名防疫员, 提高防疫密度;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 强化防疫责任管理, 确保防疫质量, 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5,6]。

3 结语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 对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规模化、专业化, 这也是小农户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的基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国内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会不断加大, 较之于传统畜牧业而言, 现代畜牧业技术含量更高。

摘要:畜牧业是联系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中间产业, 同时也是当前“大农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关系着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该文针对当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畜牧业,问题,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敏, 冬花, 木尼热.对放牧管理及其以草定畜的再思考[J].草食家畜, 2012 (1) :8-9.

[2]马永年.环县畜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草业科学, 2012 (5) :138-141.

[3]沙志娟, 常顺强, 许忠霞, 等.浅谈畜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5) :5-6.

[4]孙秀芳.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 2014 (12) :5-6.

[5]杨永军, 贺明仙, 袁尚国.华坪县畜牧产业“十二五”发展思路与对策的探讨[J].畜禽业, 2011 (6) :55-58.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第9篇

关键词:南疆地区;红枣;现状;装备配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434-04

收稿日期:2013-12-12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2012BB031)。

作者简介:金新文(1970—),男,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E-mail:njs701022@163.com。

通信作者:高振江,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及农业工程、畜牧机械及畜牧工程、食品机械及食品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zjgao@cau.edu.cn。红枣(Ziziphus)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是优质的营养滋补品,除含有比一般水果高的糖分以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钙等多种物质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养胃健脾、补血益气、保护肝脏和增强肌力等功效。

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种植历史较早,但规模化种植从2008年才开始起步,在2009—2011年迅猛发展,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达到最高点。近来年,随着红枣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南疆各地区的红枣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南疆地区又一支柱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1]。但就目前来看,南疆地区红枣产业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红枣的品质和销量。如何使红枣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保证红枣的质量,使南疆地区红枣能够销往内地和出口,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南疆地区红枣种植发展现状

1.1种植面积与品种

红枣是目前非常被看好的经济林树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兵团规划红枣栽培规模达到120万亩(即80 000 hm2);到2012年全面完成低产园改造,高产高效标准化红枣园将达到200万亩(13 333 hm2),红枣总产80万t以上”[2]。到目前为止,被调研的各师红枣种植面积为:农一师约4.3万hm2,农二师约2万hm2,农三师约2.8万hm2,农十四师约1.3万hm2。

目前,从新疆南疆地区栽培的红枣品种构成看:当地品种主要有长枣、圆枣和喀什喀尔小枣3种;引入的外来品种主要有骏枣、灰枣、赞皇大枣、壶瓶枣、灵宝枣、新郑灰枣、金丝小枣等7个品种;为了发展鲜食枣的市场,近年来新引进的品种有:金昌一号、冬枣、梨枣等[3];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为骏枣、灰枣、赞皇大枣,特别是骏枣,因其产量高、品质好而受到红枣种植者的青睐。这些品种主要用于制干销售,只有小部分鲜枣在当地或新疆地区销售(表1)。

1.2建园方式及种植模式

南疆地区红枣建园方式分为移栽建园与直播建园2种[4]。

种植时间较长的一些老枣园多为从内地购苗,然后以移栽的方式建园;此外,也有一些枣园是通过移栽直播枣园间出的枣树(已生长3~4年)建成。由于移栽建园成活率较低,

表1目前南疆地区主要红枣品种的资源情况

品种名称用途品种来源主要分布区域骏枣制干、鲜食、加工山西第一、二、十四师灰枣制干、鲜食河南第一、二、三师赞皇大枣制干、鲜食、加工河北第一、二师哈密大枣鲜食新疆第十三师金吕一号制干、鲜食河南第三师

因此南疆地区大多采用直播方式建园。直播建园方式为:第1年3—4月播种野生酸枣砧木,第2年在野生酸枣砧木上进行嫁接,嫁接当年10—11月即可收获红枣。直播建园的野生酸枣种子与接穗均购自新疆外部地区,主要来源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采用直播建园方式的枣园一般需 6~7年达到盛果期。

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等差异,使得南疆各师、团并没有统一的种植模式。不同地域的枣园其行株距也不同,即使在同一块枣园中,随着红枣生长年限的增长,其行株距也在不断变化着,直至成长为盛果期枣园。建园初期大都采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以保证较高的产量。例如直播建园时行株距为 2 m×05 m,随着树体的增大,行株距可逐步调整为2 m×1 m、2 m×2 m、4 m×2 m。一般常见的行距有1.5、2.0、3.0、40、4.5 m等,直播酸枣砧木时的株距一般为10~50 cm,分为临时株与永久株配合种植,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间伐临时株以扩大株距,最后保留永久株,形成盛果期枣园[5]。

如图1所示,调研过程中发现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红枣种植模式,图1-a为单行种植模式,图1-b为双行种植模式,图 1-c 为宽窄行高矮间错模式。

1.3枣园的田间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南疆地区各师、团随红枣种植面积与职工人数的不同,每户职工管理的面积也不同,一般在 10~4.3 hm2 之间。如农一师12团约为1.3 hm2/户,农二师31团为 1.0~1.3 hm2/户,农三师44团为1.3~3.0 hm2/户,农十四师224团为3.0~4.3 hm2/户。

1.3.1灌溉南疆地区农一、二、三和十四师属于暖温带干旱区气候,地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如农一师垦区年降水量40.1~82.5 mm;农二师垦区年降水量23.3~75.1 mm;农三师年降水量38.3 mm;农十四师年降水量35.0~48.5 mm[6]。干旱少雨多风的气候条件使得南疆各师团大部分枣园均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仅少数不具备滴灌条件的地区或特殊农艺栽培需求的枣园才会采用漫灌方式灌溉。

nlc202309032306

调研发现,干旱荒漠地区种植红枣,若仅是使枣树成活,需水量不大,种植红枣可起到节水、防风固沙的作用;若须保证红枣产量与品质,由于枣园用水量与棉花种植相同,种植红枣并不节水。

1.3.2施肥在枣园施肥上,不同地域、不同年份枣园施肥量与施肥类型也有所不同。如农二师31团砧木酸枣园施肥采用随水滴灌方式,6月以后不施氮肥(防止氮肥过量造成砧木木质化程度低而难于越冬),施225 kg/hm2钾肥,300 kg/hm2 磷肥;农一师12团24连的4年骏枣攻关园采用开沟机施肥,施肥以采后施用肥效长的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三师44团的4年骏枣园施用有机肥(羊粪)52.5 t/hm2,之后施用氮肥、磷肥、钾肥3.75~4.5 t/hm2,最后施用红枣专用肥3.75~4.5 t/hm2,全年采用3次施肥,前2次采用开沟施肥,后1次采用地表施肥,最后漫灌;农十四师224团的3年结构调整示范园施肥一般采用随水滴灌方式,有机肥则采用人工开沟的方式施用,全年施肥8次(4—7月每月2次),后期不施用氮肥。

1.3.3植保为防治各种枣树病虫害,南疆各师团在病虫害防治时主要采用拖拉机驱动机械在地头固定式打药,作业时拖拉机停在地头为打药机械提供动力。

1.3.4枣树修剪在枣树修剪上,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采用人工修剪方式,主要分为冬剪和夏剪。不同地域枣树修剪技术也不同,如农二师31团采用“3个10”和“3个7”的修剪技术(灰枣为10个分枝、10个枣吊、10张叶,骏枣为7个分枝、7个枣吊、7张叶);农一师12团骏枣修剪主要采用“359”的修剪农艺(3个2次枝,5个枣拐,9张叶)。上述修剪技术一般在嫁接后第2年开始采用,而达到盛果期的枣园一般采用“弱剪”的修剪技术,做好摘芯工作即可。

1.3.5红枣挂果风干与收获在正常年份下,红枣成熟后含水率较高,须在枣树上进行挂果风干。一般打霜后红枣即可收获,此时含水率约为30%~40%,形成干枣或半干枣。挂果风干期间,会有15%~20%的红枣自行脱落,剩余的红枣在树上的果实虽然不再膨大,但仍然保持糖分的积累,因此挂干红枣的品质要明显高于自行脱落或提前采收的红枣[7]。在挂果风干是否会影响枣树次年产量的问题上,较多农艺师认为红枣在当年即可完成从花芽分化、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因此只要水肥管理得当,红枣收获的早晚(即是否在树上挂干)不会影响到次年产量。但挂果风干受气候条件影响极大,如在2010年,南疆地区在红枣收获期遭受严重雨害,大量红枣霉烂、裂果,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一半,严重影响了红枣种植户的经济收益[8]。此外,由于雨害使得所收获的红枣含水率偏高(约为40%~50%),在红枣加工和储藏上,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压力。

当前,新疆南疆地区各师团在红枣收获上绝大部分采用人工采收方式,效率较低,收获红枣时枣农需雇工捡拾从树上敲下的红枣。红枣采收后一般不分拣、不分级,实行统卖统购方式,由收购者自行运输和储藏。

1.4枣园收益分配

为减轻农户负担,大多数枣园建设主要由团场负责。直播用种子、嫁接苗以及嫁接费用等都由团场承担,2年内免除职工五保三费,农户只负责管理。建园初期种植作物所得收益全归农户所有,以保障农户收益,实现红枣种植的平稳过渡和稳步发展。

收获红枣时,在枣园收益分配方面大体分为开放式与集约式2种管理方式。

如农三师44团在红枣收获后,采用上缴红枣实物的方式结算枣园承包费。正常年份下,嫁接第1年的枣园上缴干枣375 kg/hm2,第2年为750 kg/hm2,第3年为1 200 kg/hm2,剩余产品由农户自由处置。这种方式即为开放式管理模式。

与农三师44团不同,农十四师224团采取集约式管理模式。红枣收获时,所有红枣由团场统一销售,团场会根据收成设定红枣收购最低保护价,外地收购商收购红枣时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枣园,收购前需向团场递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此外还要向团场额外递交2元/kg的资源管理费。销售红枣所得收益,团场会扣除枣园产量20%的一级枣作为农户承包费,其余部分返还农户。

2南疆地区红枣加工现状

南疆地区的红枣,绝大部分是由专业加工红枣的企业加工完成,一小部分由枣农或者小作坊进行加工。红枣的加工工艺大体由以下10道工序构成:采购半干枣、自然晾晒、一次分级、拣选除杂、清洗、加工、冷却杀菌及回潮、二次分级、检测和包装[9]。上述红枣加工技术和工艺的形成,是红枣企业和枣农多年摸索的结果。目前的红枣加工工序已经相对成熟,在实践应用环节上,基本可以解决红枣加工的问题。采用以上加工工艺的主要原因及工艺分析如下。

2.1红枣挂干处理

新鲜红枣含水率很高,一般在70%左右,呼吸强度较大,鲜枣直接收获后极易腐烂、酸败,即使在冷库中也不能完全保证质量[10]。因此红枣加工企业都不收购鲜枣,而是直接从农户或农场收购半干枣,以缩短企业大批量冷冻保存和干燥鲜枣的加工周期,同时减少相应成本。红枣含水率必须低于50%,企业才会收购,所以红枣需要有一个在树上挂干的过程。除此之外,树上挂干也是红枣进一步成熟的过程,此过程中红枣内部的糖分会逐渐积累,对于干枣含糖量的积累有很大作用。

2.2利用太阳能进行自然晾晒

半干枣从树上摘下来后,还是容易腐烂、酸败。因此红枣必须进行快速干燥以便保存。企业收购的半干红枣受时间、天气影响,含水率差异很大,经过自然晾晒后可以使红枣的含水率趋于一致,大概在30%左右。

2.3烘房加工技术分析

南疆地区通常采用烘房干燥的方式干制红枣。每年的红枣都是集中在短期收获,由于烘房的加工能力有限,因此红枣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完成加工,实际情况是红枣一边晾晒一边加工。烘房的加工时间随红枣初始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少,刚刚采购来的半干枣含水率在50%左右,甚至需要烘制将近20 h;稍干一些的红枣需要12 h左右;近干枣的烘制需要6~8 h,这部分红枣占比在80%以上,占绝大多数。

nlc202309032306

红枣在烘房内进行加工,主要有3个作用:(1)还原糖的转化过程,俗称熟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45 min,而且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才可以完成;(2)脱水的过程,红枣的含水率由30%左右降低至23%~26%;(3)促使经过晾晒后过硬的红枣软化,改善红枣的口感和风味。

2.4微波加工技术分析

南疆部分红枣企业目前采用微波加工技术干制红枣。微波干燥是利用物料中极性分子在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下因强烈振动摩擦而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将物料中的水分迅速气化的一种干燥技术[11]。微波干燥由于能量直接与物料中的水分耦合,水分受热后迅速气化形成较高的压力梯度,物料的温度梯度和水分的压力梯度均是从物料内部向外部递减,干燥速度很快。

目前加工红枣的微波功率一般在50~150 kW,温度为 55~65 ℃,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一般为3~5 m/min;根据近干枣的含水率不同,加工时间约为5~8 min。经过微波加工的红枣,可以保持鲜枣的清香,口感好于烘房干制的红枣。

3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3.1红枣种植管理粗放,未实现标准化生产

新疆南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枣园管理粗放,投入不足,不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红枣标准化生产知识匮乏。南疆地区多以单个家庭为主体,缺少集中成片、统一管理的规模化现代红枣生产基地,使得红枣种植规模与产业化水平极不相符,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红枣单产较低,造成红枣综合效益不高。

3.2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红枣经烘房加工后,由于烘房内部温度和湿度不一致,会导致加工后干枣的含水率不一致。部分红枣过软,而部分红枣过硬。同时单个红枣内部含水率也不一致,这就导致红枣一半软一半硬,影响食用时的口感。

红枣经烘房加工后,红枣内部的色泽变化也不一致[2]。部分加工后的红枣会产生褐变,绝大多数褐变红枣,其褐变均产生在远离红枣果柄一侧,而靠近果柄一侧褐变不严重。这可能是由于枣果两侧的成熟度不一致,进而造成了含糖量不一致。在褐变侧,红枣成熟度和含糖量较高,糖分发生了转化,出现了焦糖化反应。

企业现有的传统烘房在加工过程中,各环节均由人工控制。在控制过程中温、湿度等工作参数控制精度低,控制参数滞后非常严重;仍使用干、湿球温度法来换算相对湿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此外,烘房内仅在回风处设置一处温、湿度监测点,无法准确反映整个烘房内温、湿度的变化状况,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现有烘房的上述缺陷使得干燥后红枣的均匀性较差,品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制约了红枣加工品质的提升。

3.3运输贮藏过程中红枣损失率较高

目前南疆的红枣加工产业并没有真正解决红枣损失的关键问题,红枣的损失依然十分严重。正常情况下,红枣出品率在50%~60%,特殊年份只有30%成品率。例如农一师大漠枣业2009年红枣出品率为55%,而2010年仅为28%。整体看来,红枣损失问题非常严重[12]。

采收下来的半干枣在进入烘房或者进行微波加工之前,由于需要经过运输、贮藏、晾晒等步骤,导致了大量红枣腐烂、损伤和酸败。经调研,红枣经过运输和贮藏后约有10%左右的损失,经过自然晾晒、分级拣选之后,损失率已经达到 20%~30%。因此,红枣的出品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导致成品价格居高不下。

3.4红枣精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

近几年来,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加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红枣粗加工产品较多,重复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品牌效益。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拥有红枣龙头企业十几家,小型加工企业几十家,但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以粗加工为主,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红枣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的20%,80%的红枣以初级产品的形式销售[13]。大部分红枣加工企业仍采用传统技术处理采后枣果,高新技术几乎没有,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对于红枣中营养成分以及高药用价值成分的提取还没有深入研发。红枣深加工产品开发滞后,造成品牌名优产品少的不良局面。同时,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薄弱,影响了红枣加工的纵深发展。

4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强红枣产业的标准化生产

各地区在进行扩大红枣业规模时,一定要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选准品种进行定植。要在红枣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大力实行“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时,坚决杜绝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在红枣产品加工时严格防止各种污染[14]。要建立红枣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红枣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意识,逐渐建立与国际林果产品发展相符合的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

4.2现有烘房基础上的现代化改造

将传统烘房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其自动化控制。改造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现状,搭建加工过程中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提升原有烘房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红枣加工品质的提升。烘房实现自动化控制后,既要能够保证红枣干制的均匀性,又要能够控制红枣中糖分的合理转化问题,才能获得较好品质的红枣。

4.3采收后快速处理技术和装备的研究

红枣在采收下来以后,需要经过运输、贮藏、晾晒等过程才能加工,这些过程中损失严重。尤其是收获时遇到阴雨天,枣果极易开裂,非常容易感染霉菌,造成大量的腐烂。红枣采摘后往往不经过任何的灭酶杀菌处理就直接晾晒,酶活性和菌落总数较高,而且红枣中的糖分和有机物在干燥过程中也会被高强度的呼吸作用消耗,晾晒时间越长,固形物损失越大,红枣干制所得成品率就越低。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可以快速处理采后红枣的技术和装备,来解决红枣在采收以后,经运输、贮藏、晾晒等过程而造成大量损失的问题。这种技术和装备的使用,应保证红枣在采收后,经短时间的快速处理,迅速去除红枣中的各种酶和虫卵,防止红枣在贮藏过程中大量腐烂,同时减少红枣呼吸过程中固形物的损失。

nlc202309032306

4.4研发高附加值的红枣产品

新疆地处内陆,距离东部沿海地区路途遥远。新疆生产的产品运输成本过高,这就要求其产品必须要走中高端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降低运输成本的边际效益。目前红枣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进行的都是干制红枣的加工,属于初级产品。只有少数企业进行了红枣的深加工。因此,需要开展红枣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新疆到东部地区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等外枣、腐烂枣等不合格红枣的处理问题,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林,张文新,苏柳芸. 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 北方果树,2008(1):35-37.

[2]邹燕. 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6):42-45.

[3]白瑞甫.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4]史彦江,宋锋惠.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6):418-422.

[5]刘孟军. 中国枣产业发展报告1949—2007[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 余国新,王凯. 新疆林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79-182..

[7]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 果农之友,2008(3):3-4,26.

[8]王 建,窦长保.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27-128.

[9]曹有福,李树君,赵凤敏,等. 我国红枣开发加工现状、问题及对策[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09(4):46-49,63.

[10]薛录堂. 红枣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 榆林科技,2006(1):24-26.

[11]Duan Z H,Zhang M,Hu Q G,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wave drying of bighead carp[J]. Drying Technology,2005,23(3):637-643.

[12]孙芝梅.新疆南疆红枣主产区如何防治枣裂果[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1(9):10-11.

[13]邓建钦,周沛云,刘志勇. 发展红枣产业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 河南林业,2001(2):23-24.

[14]钟凌风. 兵团农一师红枣产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上一篇:我班高手下一篇: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