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六下音乐教案

2024-07-07

李莉六下音乐教案(精选5篇)

李莉六下音乐教案 第1篇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 1

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 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教学过程

1、导入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教学过程

1、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2)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b学生评说。

(3)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教学目标

1、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断。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3.问: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

1、介绍歌曲背景。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全曲意境。

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

5、音乐知识:认识吹奏乐器--埙

三、唱歌

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复习。我们以前欣赏了哪些民族乐曲?

4、介绍民族乐器--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二、欣赏筝独奏 〈渔舟唱晚〉

1、初次欣赏。

2、请同学们对照图片,指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小结:《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3、复听:看书中的三幅图,边听边看,听听谈谈乐曲中描绘的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4、分段细听:

5、完整欣赏(配上一首古诗),回答课后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三、欣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4、分段细听。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

7、小结。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开展抢答比赛。

2、听音乐选画面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教学过程

1、导入

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2、欣赏歌曲《党的女儿》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

(1)欣赏歌曲《杜鹃花》

(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

(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教学重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并运用问答形式演唱;问答形式表现歌曲 活动过程:

一、歌曲活动

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老师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 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学生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学生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7、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对赛山歌活动,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二、拓展练习

1、把歌曲旋律可以编配任何一种有问有答形式的事物中,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演唱。

2、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互评

4、选出优秀小组进行示范。

5、演唱歌曲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

(1)出自完整听赏。

(2)欣赏并学唱主题A。

(3)欣赏并学唱主题B。

(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

(1)复习、欣赏《间奏曲》

(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回忆》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剧《猫》片断,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2、演唱《猫》中著名歌曲选曲《回忆》,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着《可爱的家》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欣赏

1、导入:师:同学们,刚才伴着我们进教室的音乐是什么?

2、播放背景音乐《回忆》,配合图片介绍音乐剧《猫》的故事

3、揭示课题

4、学习歌曲(1)聆听第一遍。

(2)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用lu轻声哼唱。

(3)随音乐学唱。(4)划拍视唱曲谱。2连音的歌词。

(5)唱歌词,歌曲处理。(6)激发情感:

6、介绍《回忆》词曲作者

7、音乐剧特点(播放舞蹈片断)

8、课堂小节

第七单元 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

(2)教师应注意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后,注意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意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5、作业

复习歌曲,收集有关感谢老师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老师在绿荫中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4、分段欣赏

5、补充欣赏

6、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了解、认识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1)播放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独唱。提问: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2)分析歌曲的结构。

2、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4、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

5、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欣赏《永远的朋友》、《安魂曲》。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的二重唱。

6、随音乐哼唱歌曲的主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同一首歌》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入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毕业晚会”

5、分组准备

主持、导演、化妆、录像、邀请老师、照毕业照等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毕业晚会” 教学目标

由学生组织一台“毕业晚会”,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合唱:《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毕业典礼

(1)校长的讲话,颁发毕业证。

(2)舞蹈:街舞《青春的脚步》。

(3)学生代表讲话。

(4)学生留给学校的礼物:一幅巨画《我们美丽的校园》。

(5)家长代表讲话。

(6)表演唱:《感恩的心》--演唱加手语表演。

(7)老师的临别寄语。

(8)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钢琴伴奏。

(9)舞蹈《小旋风》。(10)大合唱:《同一首歌》

歌曲:《念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使学生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欢乐 情绪,感受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指导学生用连贯、圆润而富有感情的歌声来演唱《念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教学内容:

1、欣赏《快了罗嗦》

2、学唱歌曲《念故乡》

3、唱唱

4、口琴练习曲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唱

2、歌曲《念故乡》

3、口琴吹奏《可爱的家庭》

一、唱唱。

5.5 3.3 3.3 3 1.3 5.5 5.5 5 1.1 6.6 6.5 4 6 5 4 3 2 1

二、学唱歌曲《念故乡》。

1、听歌曲录音。

2、学唱歌谱。

三、口琴吹奏《可爱的家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唱《念故乡》;

2、口琴吹奏《可爱的家庭》

一、继续学唱《念故乡》

1、复习歌谱。

2、学唱歌词。

二、口琴吹奏《可爱的家庭》

三、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快乐的罗嗦》及其思考题;

2、巩固《念故乡》

一、欣赏《快乐的罗嗦》

1、初听歌曲。

2、做思考题。

二、巩固《念故乡》

1、巩固歌谱。

2、巩固歌词。

李莉六下音乐教案 第2篇

44. 《水上音乐》不是协奏曲,是(组曲)

45. 赋格曲是(复调音乐体裁)

46.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意大利语歌剧)

47. 重唱是哪种体裁中的音乐形式(歌剧)

48. 哪些人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49. 在小号协奏曲中,独奏者是(小号演奏家)

李莉六下音乐教案 第3篇

黄剑敏 李莉

摘 要:影视资源的丰富多彩,向传统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中国音乐史课程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一些直观而形象的资料,这就给影视资源与中国音乐史教学提供了一个结合的契机。本文分析了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影视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中国音乐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影视资源;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

新课标非常注重利用课程资源,以开发学生的潜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比如影视资源就是非常好的音乐教学课程资源,影视作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越来越普及,可以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方面。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中国音乐史内容密切相关的全面的、积极的、正确的影视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合理剪辑和运用,以促进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更加感性的认识和全面准确的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如果只是毫无选择地把一些片面的、消极的、错误的影视信息运用于课堂教学,则对学生的学习有误导作用。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如何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自然也就成了中国音乐史教学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

一、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影视信息,能够使学生立体地感知与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音乐史背景和具象化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影视信息,切不可只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客观效果。所运用的影视信息应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合理运用影视信息,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可行性原则

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差异去选择不同的影视信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掌握影视信息的程度,量力而行。3.适度性原则

不能矫枉过正,不分时间、内容,过多引用影视信息,喧宾夺主,反而弄巧成拙。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体现动态、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媒体,来运用影视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影视信息的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4.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参与讨论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运用影视信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

5.整体性原则

运用影视信息进行中国音乐史教学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富有感染力,当然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可能最佳的教学效果,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可以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优势和资源,引导学生从影视信息中获取知识和效益,形成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教育,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

二、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的实践 1.运用影视信息导入新课

影视作品以其题材的丰富性客观上扮演着“音乐教育者”的角色,作为解读中国音乐史知识的绝佳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深入鉴赏音乐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别开生面的新课导入设计常常能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既能起到抛砖引玉、温故求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又能够有效的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迅速步入创新的境界。

例如:在讲“学堂乐歌”一节时,可以引用电影《城南旧事》:“同学们,大家看过《城南旧事》吗?你们喜欢里面的主题歌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他和学堂乐歌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就把“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及其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送别》一并引入了新课教学,与此同时,学堂乐歌时期的文化场景以电影特有的具化形象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再比如,在讲《音乐的起源》一节时,可以引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的视频资料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同学们,大家看完‘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后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谈谈你认为哪一种‘关于音乐的起源’学说是比较科学的?为什么?这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有哪些?”这样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运用影视信息讲解新课

影视作品具有明显的易加工转化和直观可视的特点,凸现了大众文化资源的时代性、流动性、现场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音乐史复杂的背景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适当运用影视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讲授“唐代乐舞”时,可利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的片段,向学生再现唐代时期歌舞升平的恢宏场面,连续剧中出现了许多乐舞场面,在四十集中有十几集的情节中安排了十几个精心创编的乐舞。这些乐舞场面不仅烘托了盛唐时期的气势,还以风姿各异的乐舞给人们带来新鲜悦目的艺术享受。让观众从这些辉煌的艺术上对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朝代的文化产生些感性的认识。

对于“唐代乐舞”这部分的内容讲解历来是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很不好上的一部分内容之一,然而,我们通过对电视剧《唐明皇》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后,对于各种各样具体的唐代乐舞知识的教学效果就好得多了。

通过分析我们注意到了在电视剧中有很多“唐代乐舞”的精彩场面,如:第三集的“光圣乐舞”、“踏歌舞”;第六集的“绿腰舞”、“胡旋舞”;第九集的“南绍蛮舞”、“天可汗赐宴”;第十三集的“剑器舞”;第十四集的“阿拉伯舞”;第十八集的“小胡旋舞”;第十九集的“驱邪舞”;第二十集的“如意娘舞”、“凌波舞”;第二十三集的“庆善舞”;第二十四、二十五集的“霓裳羽衣舞”;第三十三集的“女子破阵舞”等等。这些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我们中国音乐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3.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影视资源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与成熟。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素,它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否建设和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音乐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一切也是我们中国音乐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小结语

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发掘影视资源,开发中国音乐史教学需要的影视信息模块,改革教育环境,服务广大师生,是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工程。通过对中国音乐史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将为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开拓无限广阔的天地。

基金项目: 该论文为2008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的影视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JXJG-08-14-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六下美术 教案1 第4篇

第一课

外国的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2.重点、难点。

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准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二、新课

1.欣赏古罗马大角斗场。

(1)感悟。饱览了巴黎圣母院,我们暂时离开法国去意大利。这是古罗马大角斗场,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古罗马大角斗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略显椭圆形,最大直径188米,小直径156米,高57米,四层,外部全都由大理石包裹,下面两层,每层各有80个圆拱。角斗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教师简介时需要做一些比喻,使学生感受到它的庞大。)

(3)细节欣赏。角斗台好像找不到,在哪里?原来中间我们看到的是地底下的管道和洞口,这里用于储存道具、牲畜和角斗士。上面原来是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间有一些暗口。开始角斗时,工作人员拉开暗口的盖子,把野兽和角斗士从下面吊上来

2.欣赏帕提侬神庙。(1)希腊,它有一座现存至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希腊建筑,就是2500多年前的帕提依神庙。神庙长约70米,宽约31米,由46根高大的大理石柱环绕,虽然只剩下石柱林立的外壳,但你依然可以体会到什么?(磅礴的气势。)

(2)请看神庙东面三角形墙面上,本来有一组非常神奇的完整的雕塑,在300多年前随着整座神庙被炸而毁灭了,幸好留下了一些残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2500年前雕塑的神奇,这些残片在大英博物馆,我们马上去英国 3.欣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大卫》。

(1)希腊的故事让人称奇,《三女神》的雕像让人称奇,然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法国卢浮宫,因为它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我们返回法国去巴黎卢浮宫,这件雕塑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她的美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健康之美。

(2)如果你运气好,意大利的另一件杰出的人体雕刻也会来到法国展览。它就是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大卫》是男性雕像中最美的雕像,它的美同样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刚毅之美。两座雕像相隔2000多年,遥相呼应。

(3)介绍米开朗基罗。他的艺术风格正是学习了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这样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精华,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三、.课堂小结。

转了一圈欣赏了这么多的传世名作,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通过一些美术作品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二、新课

1、介绍油画工具。

2.欣赏油画人物。

(1)《蒙娜丽莎》与《椅中圣母》。①油画的特点是可以把对象画得很像。②(观察《椅中圣母》。)这是一张油画人物,像不像?作者是500年前的拉斐尔。③这两幅画都是画母亲的,找一找两位母亲有什么不同?

(如,一个抱着小孩,一个没有小孩.)你知道蒙娜丽莎的小孩哪里去了吗?(她死了,蒙娜丽莎当时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心情十分悲痛。)达·芬奇用了各种方法让她开心,你看她微微地笑了一下,但是不是十分高兴呢?(不是。)好像还带着一丝严肃和哀伤,当然还有做母亲的慈爱,达·芬奇把这么复杂的情绪都画出来了,可见他的绘画水平相当厉害。④我们再来看看《椅中圣母》,这位妈妈是不是幸福多了?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很幸福?请注意,她不是一般的母亲,是一位圣母。之前画家都把她画成一个头戴光环,看上去很严肃、很神圣的天神,实际上动作僵硬,表情呆板。拉斐尔却把她画成一个美丽的、慈爱的人间母亲,你说哪一个更有亲和力?可以说这是一张划时代的杰作,因此达·芬奇和拉斐尔,再加上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3)欣赏《舞台上的舞者》。

①介绍材料(出示实物)。另一种与油画颜料很接近的材料叫色粉笔。我们通常叫油画棒,它可不可以达到油画的效果呢? ②(出示图片)画得像不像?哪些地方特别精彩? ③介绍作者。

三、小结。

用油画材料表现人物的优势:第一,可以画得很像;第二,可以画得很精彩、很传神

第三课时(活动课)

学生用手中所拥有的绘画材料,自己作画一副。

第二课

用线画人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速写画,掌握线描的相关知识和表现方法。

2.欣赏优秀的线描人物作品,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

3.开拓艺术欣赏视野,激发对人物画写生的兴趣,并乐于尝试。

2.重点、难点。

1.学习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2.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进行人物写生创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人物速写。

二、新课 1.欣赏感受。

(1)欣赏书中白描人物作品,提问:作品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出示一组经典的人物速写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是运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3)提示课题:《用线画人物》

2.探究启发。

(1)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靠椅子的男人》,感受人物速写画的魅力。

(2)认真观察速写《靠椅子的男人》的步骤图,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

(3)小提示:对人物进行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对象,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3.创作表现

临摹一位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或者自主创作。

第二课时(活动课)

六下古诗复习教案 第5篇

漫 步 古 诗 园

小学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因此,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我充分利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教材,并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技能和方法水平。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消除学生对复习课的抵触心理,改变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设计过程中还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读诗句、晓诗意、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复习目标

1.利用图片回忆、联系相关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致用。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复习重、难点

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掌握如何阅读诗歌,感悟诗情。复习准备

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进行整合归类。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六年级上下册所学过的古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

二、欣赏图画,感受诗篇

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4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

1、出示图,(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

(1)、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首词描绘了秀丽的山乡春景,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

学生朗诵。

预设:《春雨》《春晓》、《绝句》《江南春》、《春日偶成》、《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大林寺桃花》、《晚春》、《江畔独步寻花》、《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一年四季,季季如画,你还知道有关其他季节的诗词吗?

学生朗诵。

预设:夏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小池》、《如梦令》、《所见》。

秋季:《山行》、《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望洞庭》、《山居秋暝》、《暮江吟》

冬季:《江雪》、《元日》、《梅花》

(4)、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大自然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回味无穷,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舞墨,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鹿柴》、《望岳》)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幅图,居然由一幅画联想到了这么多有关联的诗词,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老师真佩服!其它三幅图啊,老师想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按照我们刚才联想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复习,并把你们联想到的古诗题目写下来,同时交流一下古诗内容。如果有时间也可以一起复习几幅图哦!

2、学生按小组复习,老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3、全班交流。

(1)、出示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景图)看到景,你想起了——

A、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们有的幽怨有的豪放有的深情,你还知道有哪些?

预设:《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出示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书中插图)看到此图,你仿佛想起了——

A、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B、看到祖国统一竟喜极而涕,这是多么浓郁的爱国热情啊!真不愧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啊!像杜甫这样爱国的诗人数不胜数,他们也写下许多杰出的爱国诗篇,你还知道哪些? 预设:《过零丁洋》、《春望》、《秋夜将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十月二十四日风雨大作》《示

儿》

过渡:陆游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负责的父亲,还记得他教育小儿子读书的诗篇吗?关于读书的诗篇还有很多,如——《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你从这些读书名诗中懂得了什么?

(3)、出示图,《石灰吟》插图,看到此图,你想起了——

A、从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B、这一类的诗篇诗人都借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称它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那你知道类似的诗篇吗?

预设:《青松》《墨梅》《马诗》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赏画面,回忆古诗,并展开想象,归类整理出了学过的描写四季美景、友情送别、托物言志、热爱祖国、读书学习等相关诗句。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阅读诗歌。

三、阅读诗歌,感悟诗情

1.阅读诗歌,感悟诗情,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了解作者,读懂题意;借助注释,读通诗句;充分想象,领悟诗情;)

举例:(出示:

雪 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降(xiáng),服输。②“骚人”,即诗人;阁,同“搁”,放下。③“平章”,评论。

(1)了解作者,读懂题意

初读一首诗,我们首先要看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人的基本情况如何,写诗的时代背景又是什么,然后再读懂诗题。

出示:【作家卡片】卢梅坡:属于花鸟诗人,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其诗中从不感慨国家大事与黎民疾苦,以揭示事理为主。读读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2)借助注释,读通诗句

阅读古诗,一定要借助注释,因为古诗词中的许多字音、词义在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按现在的读音、意思去理解必然会出错,因此,阅读时要做个有心人,借助注释,读通诗句。

指名读古诗《雪梅》: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充分想象,领悟诗情。

我们基本读通诗句之后,还应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诗中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

色彩鲜明,可触可感的图画。

出示:《雪梅》(配图)在你的头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谁来描述一下?

师: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引背)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巧妙地突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作者用梅和雪 争春的现象,来告诫人们: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其实这首诗也是属于托物言志一类的诗。

齐读古诗,自由背背。

5、小结:刚才我们从了解作者,读懂题意;借助注释,读通诗句;充分想象,领悟诗情这3方面来阅读古诗,准确地感受古诗《雪梅》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的意境。

下面我们来实战演练一下:

我们还以托物言志的诗为例(出示):《墨梅》、《石灰吟》《竹石》、练习比较诗的异同:

(1)从作者来看,《墨梅》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竹石》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三首诗都是采用了_______的手法。

(2)从内容上看,《墨梅》、《竹石》、《石灰吟》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事物,分别写了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表达的志向来看:《墨梅》表达了_________;《竹石》表现了__________;《石灰吟》表现了____________。

(4)从修辞手法来看:不同的是_______和______运用了__拟人___修辞手法,_______和______运用了___双关____的手法。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内容,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园的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获。

六、布置作业

1.继续漫步古诗园,丰富古诗积累,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归类。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作业纸)

(1)情景一:小学毕业在即,同窗好友就要分离,在写给你好友的同学录上,你会写下哪些诗句呢?在这里我们自然还会想到一些送别诗:(出示:送别诗填空)海内存知己;劝君

更尽一杯酒;孤帆远影碧空尽;桃花潭水深千尺;莫愁前路无知己。

还可以写下激励性的诗句(课件出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情境二:搜狐网站2003年3月21日消息:在美对伊战中,美国为在伊解除作战士兵的思乡之苦,在军营中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施,士兵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千里之外的亲人互通讯息。一位美军家属在受到采访时说,没有什么能比收到来自前线作战亲人平安的消息更珍贵的了。由这则消息你可以联想到了哪句诗句?

情境三: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小王无法回国和家人团聚,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在他的贺卡上写一句诗,来表达他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情境四:暑假期间,李明到南岳旅游,当他爬上衡山祝融峰顶时,面对眼前美景,一句诗从他的口中脱口而出,你猜会是哪一句?

(2)在日常说话、习作中,你们巧妙地运用过哪些诗句?(指名交流)这是同学们在《老师我想对您说》小作中的一些作文片断,例一:深秋,火红的枫叶,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红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例二:、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例三: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你不就像我们的老师吗?我们在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作业纸)

菊 花(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2、“似陶家”的陶家,指的是哪一位爱菊的诗人的家?他《饮酒》中的爱菊名句是什么?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表明了什么?

3.默写陈毅的《秋菊》,风霜重重恶;,?诗中的秋菊具有的品格

4、结合陈毅的《秋菊》再读读古诗想想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

附板书设计

漫步古诗园

观图―――忆诗―――晓诗―――归类

四季美景

友情送别

托物言志

热爱祖国

读书学习

读诗方法:

1、了解作者,读懂题意;

2、借助注释,读通诗句;

上一篇:初中教导处工作计划总结下一篇:保险续保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