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2024-06-29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精选9篇)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第1篇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示范高中亦即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有限,把招生名额的很大一部分拿出来用于‚分招‛,按指标给各个学校分下去,统一招生名额就相应减少,分数线就必然提高,原先能上优质高中的学生自然被挤出门外,上不了。这也难怪引起一些考生和家长不满,聚集到教育部门门口讨说法。

不用说,教育部门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副局长柏俊对此说,‚统招分招政策的实施,就是促使义务教育均衡,使广大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坚决遏制初中‘掐尖’教育。‘掐尖’实际上是制造教育的不公平,制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均衡。‛但很多人并不认同他的说法。一名家长对记者讲,‚我理解政府要推进教育均衡、消灭择校现象的苦心,可是不能太激进了,重点高中统招一下子砍掉这么多名额,而我们的孩子的成绩比大部分分招的孩子成绩都好,却上不了示范高中,这是不是另外一种不公平呢?‛

‚掐尖‛教育是否不公尚需商榷,而低分能上重点高中、高分反倒不能上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在不是所有人都可上重点高中必须通过考试进行竞争的情况下,就应当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录取公平就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在最低分数线以上就应当上,后面的不能上。相反,像呼和浩特市分招政策造成的这种低分能上重点高中而高分不能上的现象,根本不是公平,而是人为制造特权和不公。而且,不是在人们公认的公平基础上制定政府目标,而是为了某种目标任意改造公平,必然因为站在一种立场、角度而从另外立场、角度不认同的缘故,造成公平的混乱和对统一标准的背离,难有真正公平。

且不说,这样的目标追求也往往是无益的,不过是在剥夺了那些原本有机会进重点高中并由此使人生出彩学生的发展权利之余,徒然浪费优质教育资源。比如,山东济南多年前就实行呼和浩特市这样的‚分招‛(指标生)政策,而且比呼和浩特更激进和极端,推荐生和指标生加起来占到重点高中招生总数的80%甚至90%,只有极少数名额留给统招。作为济南市重点中学之首的山东省实验中学,在总分共570分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指标生393分(高中最低提档线)而统招分数线高达530多分的极端差异。这不但使农村学生和其他因各种原因享受不着指标的学生难以上重点高中,同时使很多以极低分数进去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课,反而不如到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学校更好。

人为进行拔苗助长根本不利于正常成长。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消除择校现象而牺牲录取公平,原本就是一种错误。在长期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发展等做法造成的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教育资源严重失衡情况下,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关键是纠正以往厚此薄彼的不当政策,对所有学校一视同仁地发展。在重点中学已经得到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应当再反过来加大对普通中学的发展投入,使之早日赶上重点中学。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表现应是各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大体相当,用统一标准实行竞争不相上下。如果教育资源均衡化推进不力,优质学校与较差学校的教育资源拥有悬殊局面不能改变,不同学校的学生素质差别巨大,仅仅拿录取方式做文章,根本就是害人害己,自欺欺人。

很多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指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绝不是将重点高中一半名额进行分招、生源稀释化这么简单,要在承认差异和层次存在的现实面前,加强优秀师资的轮岗交流,建立更科学的办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努力办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富有教育追求、彰显教育公平的好学校来。

当然,在这追求这种愿景的同时,可以同时采取适当的纠偏政策,给予那些较差学校的优秀学生特殊照顾,而不是不管优质学校还是较差学校,都统一分配招生名额。不仅如此,纠偏和对绝对平等进行纠正,也不能矫枉过正而破坏公平基础,以至于没了平等可言。所以,采取‚分招‛、‚指标生‛这样的政策,在总体不危及公平基础上拿出5%或10%等少数名额给较差学校是可以的,而背离公平的一般要求,把一半甚至大部分招生名额都用来统一分配,不过是显示权力的任性,并颠覆公平。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第2篇

自2008年启动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以来,XX市瞄准创建目标,强化关键措施,狠抓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师资队伍等11个方面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准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理念与实践、内涵与外延、均衡与优质、传统与现代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方向不发生偏移,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一、准确把握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念先行

教育理念支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是否现代化是教育是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外出考察等方法,引导大家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教育事业上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教育现代化实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市各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各学校树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将办学方向定位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管理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广大教师树立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的育人理念,通过安全教育周、文化活动月、校园艺术节、小记者采访团等载体,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三是坚持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口号,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通过组织万人帮困助学“阳光行动”、设立心理咨询室等途径,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学习后进的学生,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尊重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2.牢固树立协调和谐的发展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致力于教育的和谐发展。一是促进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提高的基础上,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城域网建设、教育现代化创建的项目资金80%以上投入到农村学校,加快农村学校发展步伐,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装备水平。二是实现各层次教育的相互贯通。我们定期不定期在相邻学段学生之间组织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组织开展联谊探讨活动,努力打破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壁垒,在学习习惯、生活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促进各层次教育的良好衔接和相互贯通。三是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幼儿教育方面,建立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义务教育方面,通过课题研讨会、校园开放日、班务经验交流等活动,搭建教育智慧碰撞、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职业教育方面,加强专业建设,细化实训管理,推进校企合作,启动创“四星”工作,对口单招达线率保持XX第一,毕业生就业率达99.6%。成人与社会教育方面,以推进社区教育为重点,成功创建2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两后”毕业生培训率达100%。

3.牢固树立人民满意的宗旨观。我们坚持教育工作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请人民评判的理念,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推进公平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严格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均衡分班,以及按户籍建立学籍并拨付公用经费的制度。全面落实国家扶贫助学政策,完善扶贫助学体系,按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等资助款项,做到应免尽免、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应贷尽贷。2009年,仅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就达43万元,补助1120人次。二是发展优质教育。我们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理念,完善全员教研网络,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建立质量监测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2009年,我市被评为“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市”,XX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三项成果在XX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奖。三是打造阳光教育。深入推进“四无”学校创建活动,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招生行为、从教行为和收费行为;制定并实施兼职行风督察员工作制度,明确兼职行风督察员职责,构建一校一员的行风督察工作网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教育信访数量大幅压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准确把握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坚持内涵为重

内涵是指事物内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事物外部属性的拓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校规模、校园校舍、仪器设备等教育外延的发展,更加重视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学校特色等教育内涵的提升。教育内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层目标。

1.提升队伍素质。队伍现代化的标志是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转变。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师德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加强作风建设”、“学生评教师、创践行规范师德标兵”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履职尽责教育,大力培育优秀教师群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切实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弘扬。2009年,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XX省师德先进个人。二是实施名师工程。制定《XX市“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XX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举办基本功竞赛、校长培训班、师徒结对等活动,激发追求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营造促进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2009年,2名教师被评为XX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4名教师被评为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三是改善培训模式。坚持“研、管、训、用”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以骨干教师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参照,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网络联动等途径,逐步健全自主发展机制,形成教学竞赛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全力促进两支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提高。

2.优化教育管理。我们以《XX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统领,实施学校规范管理评级和挂牌制度,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本化管理制度,促进教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一是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召开规范办学行为专题会议,制定并实施《建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体系的意见》,强化教学过程监测,抓好备、讲、改、辅等教学环节,教学管理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式转变,大面积实现了“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二是安全管理更加有效。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加强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建设,组织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逃生演习、消防演练等活动,构建全覆盖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增强师生的自护自救技能。2009年,15所中小学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三是财务管理更加科学。组织全系统学校财务大检查,出台《XX市教育系统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切实强化经费核算、资产管理、支付审批、民主理财、绩效考评等工作,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质态得到进一步优化。

3.培育特色学校。一是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组织家庭教育宣讲、中华诗词吟诵、追寻英模足迹、《法律伴我成长》市本教材进校园等德育活动,推出XX小学、XX初中、XX实验学校、XX高等20多所德育品牌学校,形成“少年军校”“荣辱银行”“刘绍安中队”“京剧展览馆”“每周时事评议”“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与事件”等组成的“一校一品”工作格局,XX高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名校”,我市被评为XX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二是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成为普遍追求。我市中小学在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大生小学“五自七让”、XX初中“两学一归纳”、市一高“五讲五不讲”等教学模式已产生了较大影响,收到了较好成效,XX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教导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更在全国范围得到深入推广。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特长。深入推进体艺“2+ 1”项目试点,建立首家学校京剧展览馆,承办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近10所学校被评为省科技特色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省“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我市被评为全国“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制定劳动和社会实践场所评估办法,建立10多个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培育近10所先进典型学校,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准确把握均衡与优质的关系,坚持高位均衡

讲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要削峰填谷,以稀释优质教育资源为代价,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拉平;而是要扬长补短,逐步缩小不应有的过大差距,让强校更强、弱校转强。2008年,我市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当前,我市在发扬成功做法、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以更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高位均衡的目标,全面提高XX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促进师资配备的高位均衡。一是优先配备农村师资。坚持新招聘教师优先配齐配强农村学校的政策,新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08年100%、09年80%安排到农村学校;严格控制农村优质师资向城区学校流通,缓解农村优质师资紧缺的矛盾;针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通过调动、补充等办法,逐步实现全市所有学校教师的职称比例、学科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二是实行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2008年起,我市就启动了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工作,新提拔校长一律实行异地任职,同一乡镇内教师分批实行异校任教。2010年,我市人事、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师调配工作的意见》,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向深度推进,范围扩大到所有校长和教师,单向支教过渡为双向交流、指定支教转变为定期轮岗,逐步实现城乡师资的一体化。三是扩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比例。08年组织12所学校结成6个帮扶对子、09年组织20所学校结成10个帮扶对子,今年组织38所学校结成15个帮扶对子,安排顶岗支教、指导性支教老师每年都在60人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受援覆盖面,实现了结对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共进。

2.促进教学质量的高位均衡。一是坚持走“减负增效提质”之路。认真落实XX市减负“八项规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十六条要求”,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聚焦课堂和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广大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大胆探索和创新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二是重视科研课题的组织攻坚。进一步调整充实教研专线队伍,强势推进学校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全市共有校本研究为主的课题2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10多个、大市级30多个,覆盖了多数学校。近10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三是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强化动态管理和目标考评,用好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杠杆,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促进发展水平的高位均衡。一是优质资源进一步放大。通过合并、挂靠等途径,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2009年,新组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2所普通高中,撤销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学校、9所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不断放大,“择校热”得到有效压降。同时,坚持高起点建设新校,做到今后在布局调整和城市建设中需要新建的学校,一律由优质资源学校领衔创建。二是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加大乡镇改制中心园回收力度,推进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2009年回收2所乡镇改制中心园,2010年暑期5所义务教育改制学校回归公办。召开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落实学校目标管理、校长绩效考核和星级学校评级挂牌“三合一”的管理机制,建立模范执行省“五严”规定的专兼职督学责任区,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和公开监督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党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廉政知识测试活动,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规范基本建设、经济支出、干部任用、行政申批等行为。出台《XX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加强党建工作宏观指导,健全民办学校党组织。完善教育信访化解机制,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重视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纠风治乱,全年信访率、发案率、查实率大幅下降。

四、准确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改革创新

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这些都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生命力之所在,必须得到继承和发展。当然,传统教育中也有许多不适应甚至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因素,必须坚决舍弃。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对传统进行认真严肃的审视和选择,予以合理的扬弃和创新,才可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1.善于继承传统。XX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我们在认真梳理后确定至少继承以下优良传统:一是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享受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等进行教育更是我们应遵循的教育原则。我们在对这种教育思想经过一番认真的学习、热烈的讨论、严肃的思考、勇敢的实践后,树立起“让成才的路在每个人脚下延伸”的教育理念。二是弘扬“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教师道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我们通过选树师德标兵,举办师德演讲等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爱生如子、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良好形象,做令学生尊敬、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人。三是倡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师不包办代替,做到学生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的坚决不讲,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适当启发,点拨在关键处,引导在要害点。鼓励学生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2.敢于革除弊端。传统教育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大相径庭,必须敢于革除。一是片面的教育观。传统教育局限于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思维,只追求课本知识、间接经验的学习,忽视实践锻炼、直接经验的积累,因而是死知识、死经验,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树立起大教育观,鼓励学生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二是片面的学习观。受“学而优则仕”错误思想的引导,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根深蒂固。我们严格禁止学校按学生成绩编排名次,要求学校综合评估学生素质,并制定学生学业水平综合评估标准;向社会大力宣传新的成人、成才观念,逐步引导家长把对孩子的要求从考高分数、上好学校转变到先成人后成才上来。三是片面的师道观。讲究师道尊严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错误观念,长期以来,“听老师的话,做乖孩子”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口头禅。这种不关爱学生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的诟病必须根除。我们必须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做与学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在生活中做与学生心心相印的朋友。

3.勇于改革创新。一是理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所有学校的财务收支、人事关系、资产归属和教育教学管理等都调整到市级管理,所有学校统一进行独立法人注册、财务编制核算、人事调配和目标考核,调整学校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实行法律事务集中代理。委托资深律师事务所为教育局及全市学校,提供常年法律服务,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代理相关法律事务,加快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进程,起到了化解矛盾、规避风险、保障权益、维护稳定的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三是推进心理咨询实践活动。在全市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认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促进师生和家长的心理成长。在全省县级市中首个举办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近50名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成立全省首个心理咨询师沙龙机构,免费为全市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关注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3篇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概括而言,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主要有三重关系。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就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其中教育权利平等主要指在法律上要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我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教育的发展的历史看,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公正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起点机会均等,强调入学机会与求学条件均等;二是教育过程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地区的不同;三是教育结果的均等,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均等地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对社会行为来说,就是通过慎重地相对均等地分配教育机会,从而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1]

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公正因素,会导致诸多教育方面的不公正,而教育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公平,而且危及社会稳定,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2]

(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教育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城市一间教室的投入就相当于偏远地区一所农村小学的全部家当。城市学校有优秀师资,优质设施,农村学校大多数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嘴,最后却让城乡的孩子站在同一高考起跑线上,公平吗?处于西部农村的青少年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青少年虽“同在一片蓝天下”却不能共成长,这种教育不公不仅直接导致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人与人之间未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而且埋下了未来城乡、区域、阶层间矛盾的隐患,成为社会不公平的加速器和诱发社会不稳定的新因素。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这种现实不仅远未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反过来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速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并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竞争规则来确保教育机会的不公正。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平等的教育机会不会自然生成,要靠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控,财政使用不当、资源配置不均衡,就会造成我国当前教育严重的不公平。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二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三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与财政体制不协调,基础教育严重依赖于基层财政,导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不合理和地区间差距过大。[3]目前,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许多学生被剥夺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三)教育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

在基础教育领域,各地在具体实施免收学费政策过程中,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变相收取各种费用,进行各种摊派,较大地增加了教育成本和经济负担。在高等教育领域,1997年招生并轨后面向学生的多项收费涨幅惊人,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一般社会成员的承受能力,通过价格机制形成不同经济背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差异。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精神负担。[4]

(四)招生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小学和初中生源按地段和居民身份划分,要求不得自主择校,与机会均等的理念相悖。重点学校制度导致教育条件和质量的悬殊,以及“择校现象”的存在,蕴藏着各方面的教育不公平。高中招生中以缴纳较大数额甚至巨额“赞助费”等名目录取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失去就读重点学校之后,不但可能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而且有可能失去就业机会。高校招生问题也是教育不公平的大问题,高考录取在信息不对称中博弈,由于出生地不同而导致入学分数不同,等等。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在一些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其他重点学校的考生,在一些省则会落榜。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教育公平是针对最大多数人和事,以教育制度和规则来约束现实生活中某些失当的教育行为,是对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平衡点,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一)确保教育制度公正。

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实现教育法制,一方面要求国家制定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律,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维护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绝不能以权侵法,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还要逐步改革教育录取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5]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义务教育引导在公平公正公益的轨道上。

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至少要维护两个方面的平等,一个是起点公正,一个是竞争公正。没有起点公正,就很难谈得上竞争公平。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如果政府没有维护必要的起点公正,那么实际上在进入社会之前,个人之间的竞争已经基本分出了胜负。当然,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强调个体的自身努力。但是,教育作为个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欠债,以及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高收费,无异于将贫困者人为地排除在竞争之外。

(三)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正。

要对教育资源加以合理分配,就要对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进行倾斜。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财政体制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针对当前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的区域差距、民族差距、城乡差距和同一地区内的阶层差异,就需要政府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基于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的农村地区倾斜,对不同需求的个人和群体投入不同的教育资源。

(四)国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程度。

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主体错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持续发展。国家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定明确的预期目标,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尽快实现。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逐步调整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比例,由目前的县级统筹为主转向以省和中央为主。

(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尽快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

(六)杜绝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

教育的高收费、乱收费,严重干扰了教育公平,这一点在农村更为严重。特别是重点学校的乱收费,把更多的低收入阶层推到了优质学校门外。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要下决心禁止任何公立学校乱收费,更要取消“择校费”,使重点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进行择优录取。

总之,教育的理想是实现公平。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只能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平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是不平等条件下的某种尺度上的平等。即使实现了教育机会、权利的绝对公平,因个人的智力、能力、机遇等原因,教育的结果还是有差异的,入学机会、就学条件相同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得到同样的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其核心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合理开发,使他们进入社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定位。我们追求教育公平的目的是逐渐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公平不可能逾越社会发展阶段而超前得到解决。教育公平是理想,需要实践;教育公平是目标,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去促进教育的公平。[6]

参考文献

[1]马晓燕.关于教育公平的现实选择之我见[J].教育与经济, 2000, (2) :31-32.

[2]童大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N].中国青年报, 2002-04-01.

[3]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5-15.

[4]施芳.对话: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公平[N].人民日报, 2005-25-21.

[5]李江源.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失序与教育制度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6) :9-15.

推进教育均衡 筑基社会公平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56-0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人数最多、教育年限最长,能否均衡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关系到教育公平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平是否彰显。

2015年6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苏最后一批11个县(市、区)进行现场考核,对89个已经通过认定的县(市、区)进行抽查。结果显示,各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到了评估标准,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达到了国家标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这标志着继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后,江苏成为第一个实现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省。

江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在江苏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看来,政府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舍得加大投入,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和前提。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怎么投入都不为过。”为缩小教育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江苏重点面向苏北38个扶贫攻坚县,投入200多亿元,各地配套资金2000多亿元,用于农村学校食宿条件改善、经济薄弱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攻坚等项目。同时,着力推进留守儿童学校和特殊学校建设,目前全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

师资不均衡,教育均衡就是一句空话。透视当前中小学过度择校热,其核心是择名校、择名师。如何让校长、老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合理流动起来,成为推进教师资源均衡的关键。

为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素质,江苏通过“千校万师支援农村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项目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随着“编随人转、岗随人动”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逐步推行,全省骨干教师交流比例每年达15%以上。

作为教育均衡“良方”,在一些地方,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却“雷声大,雨点小”。究其根本,是因为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记者在江苏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探索实行校长聘期管理后,新聘任校长不再有行政级别,老师也不再属于各个学校,而是由县教师管理中心统一聘用、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在轮岗流动的具体操作中,各地还充分考虑每个老师在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农村经历等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教育是良心工程,能否激发老师和学校的积极性,是均衡改革成败的关键。江苏出台规定明确,评优评先、职称评聘、高级培训、经济补助等向农村老师倾斜,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一些地方还完善学校办学效益评估和教师绩效考核等制度,在硬件、师资全面均衡的前提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后勤教辅和一线教师不一样”,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站在新起点,江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向哪里?按照沈健厅长规划的蓝图,就是要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发展、学校安全一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

推进教育公平,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期待江苏这个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行者,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十三五”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探索、新经验。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第5篇

摘 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精神,我们应该强化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重点倾斜,同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合理化分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兴旺,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我是一名山区乡村教师,学校的搬迁、变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山区教育发展的艰辛。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待遇差距等,严重制约了山区教育的良好发展。

一、山区教育的现状呈现

(一)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不均衡。山区大部分教学点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简陋教学状态,更别提什么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标准实验操作室等。

(二)师资力量上的不均衡。这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优秀教师从山区学校向县城学校单向流动,原因在于城镇学校离家近、交通便利、教学设施与设备好、工作条件较好等。

以上不均衡势必造成:1、学生留不住。少量学生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涌向县城学校,增加了山区家庭的教育支出。2、教师留不住。山区与城市学校的巨大差距,给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山区老师一门心思往城里钻,有的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磨洋工,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3、质量上不来。教育的不均衡,最终造成的是山区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山区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字甚至超过城市学生,山区教育滞后发展势必拖了整个教育的后腿,同时教育的不均衡也必给社会带来不公,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山区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1、加强山区学校硬件建设。

山区教学点的教学设备落后。没有音、体、美、英语等专职老师,希望政府统筹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借助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东风,加大对山区教学点的教育投入,在现代教学装备、图书、课桌椅等配置上向山区学校倾斜,改善山区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要建立明确的规划,确保在若干年内能实现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均衡化。让山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能享受到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

2、探索学校公用经费分配的新思路。

生均公用经费城乡统一,是教育均衡化的产物,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山区学校生源出现减少的趋势。像小班化(25~30人/班)的学校,学生总数少很多,总的公用经费也就随之下降,但是班级数、教师人数、学校支出基本不变。所以,在资金上应该向这些学校倾斜,例如以初中45人、小学40人为班级标准,不到标准人数的班级(小班),按标准人数补足公用经费。

(二)为山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山区教师工作条件较艰苦,建议加大山区教师津补贴,出台职称评聘优惠政策。

让山区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一笔相对可观的津贴,从而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对那些长期奉献在边远山区的老师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让他们带着感激服务于教育。

2.加强宣传,树立山区学校的良好形象。

山区优秀生源的流失,既有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上不正确的主观认识,总是认为城里学校要优于山区学校。事实上,随着均衡教育的推进,城里学校和山区学校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一些山区学校的成绩并不逊色于城里学校,而且富有特色。只有加强宣传,充分展示山区学校的成绩和特色,才能稳定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客观上也为山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和鼓励人才流动

教育的均衡化,说到底是人才的均衡化,“择校热”,更多反映的是对优秀教师的认可。现在,在硬件设施上,山区学校开始接近城里学校,此时人才的流动、师资的均衡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1、要继续加强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教师互派”工作。

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一所城里学校带几所山区学校,形成“结对、联动、捆绑式”的发展新模式。要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必须到结对学校支教一段时间,所上的课全部向学校教师开放,同时需作讲座和指导教研活动若干次。相对应的,山区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去城里学校学习。教研活动由教育共同体内的几所学校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要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

优质教育需要普及、需要扩散。通过集团化教育模式,把不同的学校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以优促优,最终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在教育集团中,教师的流动是无障碍的,可以把资源配置到最佳,每个学科可以凭借优秀教师,带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科队伍。这样的优势和效率,比校际结对更进一步,也能使优质教育更快地覆盖更多的学生。

3、以城乡一体化的大视野,鼓励城乡教师较大比例的流动。学校需跳出自身利益的小圈子,以全乡区域教育均衡化为整体利益。可以先尝试在教育共同体的几个学校之间,教师能够较大比例地互相流动。这种流动,既是优秀教师的效能最大化,也是影响、带动一般教师培训的过程,最终实现全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最终实现全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山区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相信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广大山区教师共同努力下,山区教育将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教育公平要靠推进均衡发展来实现 第6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树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 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 在义务教育阶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是解决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重要抓手, 也是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来更好地推进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用活政策, 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法规。就我省而言, 在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就出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试行) 》和《甘肃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 地方上也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用活政策重在落实, 就是要把各种规划、方案变为现实。因此利用好国家和省内政策的有利时机, 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校园软硬件条件对于学校发展来说非常必要。所以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设, 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条件的改善, 改善落后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 这样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另一方面, 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如基本仪器和设备的普及、图书馆建设、学生活动的体育场地的建设, 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们所说的教育均衡化就目前来说, 农村地区,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学条件还是在师资力量上可能更欠缺一些。对此对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来说, 要对这些地区有所侧重,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可能争取在短期内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要在管理和资金支持方面适当地有所侧重, 这样才能够更快缩小差距, 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二、强化管理, 促进教师均衡合理流动

(一) 要严格地落实教师选拔和资格认证制度要求

现在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招聘国家都有统一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 作为地方来说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和要求, 再结合本地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再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对于学校来说要制定完善的教师管理和考核体制, 加强师德考核制度, 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还教育一片蓝天净土。

(二)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

以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为出发点, 强化落实城镇中的优秀教师定期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交换服务的体制, 同时要给农村地区, 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一定的外出学习、培训、提高自我的机会, 如现在有些省份正在进行的“国培教师计划”, 提升教师水平。作为上级部门来说, 一方面要关注地方,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可以把送教下乡常态化, 满足地方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扩充资源, 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改革

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 城市人口骤增, 是造成城区现有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小学大班额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研究配套规划城区中小学建设, 通过老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作和住宅小区中小学的配建、补建工作以及新城区中小学的新建等途径, 实现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总量扩容, 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二是通过“一体化”办学方式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可以采取“联校办学”“联片办学”“对接捆绑”三种运行模式。即城区中小学校分别与1所或多所农村学校对接, 组成办学联合体, 实行大学区办学, 抱团发展;乡镇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实行区域内联片办学;城区初中和划片招生学校实行对接捆绑发展。同时, 把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教师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质量评价、统一捆绑考核“五个统一”作为确保区域“一体化”办学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切实通过强校帮弱校、大校带小校, 争取校际合作关系的实质性拓展, 最终实现城市强校、大校和农村弱校、小校的横向联合, 实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 实现区域义务教育标准化、均衡化。

四、依法办学,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依法办学是现代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依法办学首要的任务就是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制度, 进一步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 逐步提高优质高中均衡招生指标比例。

其次,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 开齐开足课程,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完善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组织力量定期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检查和督导,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第7篇

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扭转。

第二件大事,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并逐步推向全国,到2008年城市也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至此,全国城乡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

第三件大事,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从2006年到2011年6年间,国家财政投入从53.6亿元增加到674.1亿元,累计投入242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从20.1亿元增加到317.4亿元,增加了近16倍。全社会投入助学资金总额更是达到3638.8亿元。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让教育更好地惠及全民。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衡量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最重要的职责是保基本、促公平。要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实事。如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等,通过这些措施,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第8篇

第一,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缩小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学条件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为此, 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 制定出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有重点、有步骤地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使学校布局结构、校舍建筑、教学装备配置、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达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 使县域内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步缩小。与此同时, 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按照“先农村学校, 后县镇学校;先薄弱学校, 后其他学校”的步骤, 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校舍、食堂的条件, 解决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信息化配置等问题, 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落实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责任,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完善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特别是在教育投入上, 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向薄弱学校、农牧区学校和边远地区学校倾斜, 向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困难学生倾斜。

第二,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确保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核心。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农村教师补充和培养培训机制, 积极推进省属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 对在农村任教三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代偿;继续实施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规模和范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 逐步配齐配足音体美、心理健康教育和“双语”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大力实施“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教师和校长合理流动机制, 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轮换制度, 建立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交流与轮岗制度, 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中小学跟班学习制度和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制度, 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与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要采取提高待遇、评定职称倾斜、规定任教经历等多种措施, 吸引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尤其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加大对在农村地区、艰苦地区、边远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 实施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 扩大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 加快边远艰苦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步伐, 切实改善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等基本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三,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注重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要全面优化县域义务教育布局结构, 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状况, 按照“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 因地制宜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 特别要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 合理调整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根据实际和群众需要, 办好农村和边远地区必要的村级小学、教学点。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建立校际联动机制, 开展对口帮扶, 实施学区化管理, 采取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捆绑及校长、教师互相交流等方式, 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市学校对口农村学校”等不同模式, 打破学校和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分割现状, 逐步实现共用、共享。同时, 要大力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水平, 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扩容、升级工作, 在经济条件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 实施“区域远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 实施“区域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程”;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 实施“区域远程教育攻坚工程”,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 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水平, 并开发丰富、优质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 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 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第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办学水平的普遍提高, 促进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这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 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 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 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 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严禁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 严禁以考试、测评、设置报名条件等方式选拔新生。特别要强化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行为的管理, 不挤占音体美、实践活动及班会、少先队活动的课时。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教辅材料散滥问题, 严厉查处各种形式的择校乱收费行为, 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不得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 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要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校园安全监管和应急防范机制,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加大校园及其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营造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大力实施“校车安全工程”, 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第五, 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是否得到保障, 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为此, 一方面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 扩大公办学校资源,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尤其要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的教育服务和管理, 制定完善在就学地考试、升学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 要完善农村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确保学生不因经济贫困和情感缺失而弃学, 使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 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加强组织入学和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 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 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 建立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

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第9篇

【关键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教师队伍

1 理清办学思路,树立教育服务意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政府高屋建瓴,站在全新的高度,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群众,而且要让人民满意。可见,判断办教育成功与否,是否让人民满意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不讳言,过去,办学指导思想与十八大报告的教育指导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南辕北辙的。为了和全县的兄弟学校竞争,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牺牲薄弱学科的开设,以削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代价片面追求成绩。学校开设重点班,优秀教师集中在好的班级,教师的阳光雨露只沐浴那些学习尖子生,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一边。同在一所学校,同是一名学生,却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这有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了成绩而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与群众对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不顾,怎能让群众满意呢?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把一所曾经被称做“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打造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全国名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他们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得益于教育让群众满意的强烈的服务意识。受到洋思中学的启发,服务群众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朗起来,实践探索的步伐日益坚定起来,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均衡育人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强大的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共享的校园育人环境,着力从物质、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1 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布置宣传挂图、标语,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一年级的是基本礼仪,二年级的是养成教育,三年级的是行为习惯,四年级的是热爱科学,五年级的是地方乡土文化,六年级的是面向世界、展望未来。每班都有自己设计的个性化的寓意深刻的班名、班旗、班徽,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才艺展示园地,教室成为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阵地。力求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即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

2.2 让制度文化彰显个性。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缺失了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就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缺乏内涵和制度保障,所以学校必须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个性。学校已着手学校制度的修订,努力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以期逐步形成城关小学制度文化范式管理体系。

2.3 让理念文化深入人心。理念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潜在的隐性文化。它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力求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3 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服务水平

家长对教育公平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学校的选择,而择校的本质是选择教师,选择教师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说:“当代学校应有两个系列的素质教育,一个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是教师的素质教育;没有教师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品质,自然影响着是否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因此,为了让学生均衡、公平的享有教师资源,一方面致力于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调动教师的业务研修积极性,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享有公平、均衡的教育的几率就增大了。

4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发展,管理要创新。为使学生获得均衡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的教育,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力度,每位校级领导负责一个年级,形成校级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各年级享有同等的管理力度。二是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三是达到“三个均衡”,即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的均衡,师资配备的均衡,起步学情的均衡。四是实施“四项工程”,即实施好“校园文化打造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高效课堂打造工程”、“学困生关爱工程”。

学校决心从实现“三个均衡”着手以保证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具体措施是:一是实现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教学白板,统一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保证各班享有公平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二是实现起步学情的均衡。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将进入高段的四年级进行了重新编班,先将全年级学生按成绩排序,然后以要分的班级数为一个单位,把依成绩排好序的学生按“S”形分成N个组,每个组名次对应的学生分入对应的班级。三是实现各班、各科教师配备的均衡。班级分好后,预定的班主任通过抓阄确定所带的班级,各科任教师再通过抓阄确定任课的班级,若抓阄结果出现了科任教师组合强弱悬殊,适当予以微调。为了解决因选择座位而导致家长和教师关系庸俗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2006年开始实施的座位轮流制度,确保学生座位上的公平待遇。这样一来,各班教学设施配备均衡了,起步学情均衡了,学科教师配备均衡了。因起步学情不均衡导致的各种弊端消除了,学校管理科学了,精细了;学校给学生教育资源公平了,家长和学校因择班而生的矛盾化解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相应提高了。

5 发展特色教育。创造学生均衡发展的机会

一所学校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不在于盖几座明亮的教学楼,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全面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素质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决心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走特色之路,办特色学校,育特色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利华.展现文化底蕴,陶冶人文情操,提升办学品位——蠡口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缩影[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4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下一篇:读俗世奇人有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