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9-18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11篇)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1篇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位考生:

由于教育部关于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正式文件尚未下达,我校201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不能正常编制,为便于同学们查询、备考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2.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已编制完毕,请各位考生按照此专业目录备考(详见附件链接)。

3.我校2010年可以招收以下类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上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考试科目、报考条件等内容请考生届时查阅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待教育部文件下达后编制)。

4.我校推荐免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工作已于2009年8月启动,请同学们根据本网站公布的《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点击查看)抓紧时间申请。

5.有关201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政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查询我校研招网。

附1:2010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目录(点击)

附2:2010学术型硕士招生参考书目(点击)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2篇

我校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暂定1480名,最后录取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经教育部批准,有权招收在职人员单独考试考生;全部专业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研究生。

一、统考考试

1、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生,毕业后(至209月)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并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自考考生拿到自考毕业证书时方可报名。

2、录取类别

1)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研究生。

3、报名程序与资格审查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报考点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时间和要求请在10月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yz.chsi. com.cn)

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招办、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而造成的不能考试(或复式)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

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报名条件,须如实填写、提交本人的报名信息,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式阶段进行,如填报虚假信息,伪造有关报考材料、弄虚作假者,在任何阶段一经查实,取消复式及录取资格,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时间为准。

二、单独考试招生条件

1、报考条件

普通高校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工作业绩优秀,经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可报名参加我校为在职人员举行的单独考试。

2、报考、录取专业的规定

1)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思想政治教育(030505)、运动人体科学(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设计艺术学(050404)、应用数学(070104)、凝聚态物理(070205)、物理化学(0703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建筑技术科学(081304)不招收单独考试的考生外,其余专业均招收单考生。

2)单独考试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委培。

3、报考程序:

1)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10月10日-31日在网上提交本人信息,且必需选择太原理工大学为报名点,根据教育部规定确认信息的时间到太原理工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信息。

2)考试地点:太原理工大学考点。

3)考试时间和科目::以教育部公告时间为准。

三、推荐免试

请在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网点击查看《太原理工大学接收本校、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

四、其它

1、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大学本科主干基础课程。

2、应届本科报到时,须交验本科毕业证书。

3、往届考生在复试时验证本科毕业证书。

4、教育部尚未下达年招生文件,本说明如有出入,按教育部所下达文件为准。

五、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太原理工大学

单位代码: 10112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电 话: 0351-6010370

邮政编码: 030024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 第3篇

一、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校自主权缺失

目前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20余年来,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虽然体制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革, 但是国家招生计划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指令性特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从招生计划的审批到报考条件、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录取分数线的划定等, 都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的。尽管少数高校对硕士生招生具有一定的决定权, 但绝大多数的培养单位受到政府的直接限制。据对高校研究生院 (部、处) 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中, 自主招生是高校普遍反映的强烈要求之一。有关数据资料显示有54.4%的负责人认为目前培养单位不能自主确定研究生的招生数量;41.1%的负责人期望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上学校应该完全自主;35.7%的负责人认为学校应该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见图1) 。

2. 初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

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的外国语、政治理论、基础课 (仅在个别学科包括专业基础课) 实行全国统考, 统考科目有统一的考试大纲,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确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非统考科目专业基础课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 没有统一的命题、评分标准, 一切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评阅, 但录取时却实行全国统一划线。这种貌似公平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首先, 初试命题中客观题型所占比重很大, 体现考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题目不多, 考生靠死记硬背同样可以取得高分。其次, 专业课考试范围单一, 招生单位自命题难易程度不同, 成绩可比性不强, 不利于选拔富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3. 复试走过场

按规定, 只有初试分数达到招生单位要求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复试, 复试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虽然从2003年起, 教育部规定各招生单位采取差额复试的原则, 但是, 复试的内容基本上大部分注重的是考生业务方面的考核, 各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任务, 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十分有限。对于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招生单位, 根本无暇顾及考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只要达到国家的复试分数线, 就抢着录取了, 复试基本上是走过场, 完全丧失了其作为二次遴选的意义。

4. 不利于本科教学的顺利完成

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基本上是记忆性的考试, 即使在复试中, 也并不重视考生毕业论文成绩。这种应试教育造成应届本科生为了考研有时在上课时间去复习考研课程, 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从大二就开始进行针对性复习, 为了能考出好成绩, 只对与考研相关的课程重点学习, 对其他本科课程却置于应付状态, 致使旷课率、抄袭作业率、作弊率增加, 从而耽误了考生的学业, 影响其专业知识结构, 影响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不利于学习风气的改善, 更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动。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设想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 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生招生制度应有利于促进大学本科教育, 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使学生按照大学本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并得到严格训练;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促进科学或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满足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笔者就改革和完善我国当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提出如下设想。

1. 逐步扩大招生单位办学自主权, 使其真正做到按需、按计划招生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应当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形势, 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形势相一致, 国家应简政放权, 权力逐渐下移, 放宽对招生计划的限制, 使各招生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根据当年的招生规模制定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招生办法, 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时, 国家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和理顺与地方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各招生单位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制定每年研究生招生指导性计划, 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 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 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最终使研究生招生管理权落实到招生单位, 使招生单位真正做到按需、按计划招生。

2. 建立两段制研究生招生体制, 实行招考分离

硕士研究生招生体制可以采取初试加复试的两段制, 即第一阶段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派的专门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全国研究生报名资格考试;第二阶段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专业课程的入学考试, 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格的考生进行专业科研能力的考核。资格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进入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重点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 测试内容充分体现考生的能力、素质和潜力, 由于所测试的语言能力 (包括母语和外语) 、数学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都只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获得, 且并不特别指向某一学习领域的技能, 所以这种资格考试可以为有创造力和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资格考试每年可以组织多次, 考试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并规定证书有效期 (一般以2~3年较为适宜) , 考生持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同时申请参加多个学校的第二阶段考试, 资格考试成绩只证明考生是否具备参加复试的资格, 并不带入复试, 以摆脱过于重视初试成绩、以分取人的现状。

两段制中的第二阶段即“复试”部分, 是决定考生录取与否的关键环节。各招生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以多种形式来考核考生的专业理论及能力, 对在校的大学本科生, 复试于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完成后举行。具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步要求考生复试前提交如下材料:包括专家推荐信的评价、思想政治表现和鉴定材料、大学本科的学习成绩及科研成果、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情况及关于报考专业方面的课题论文等。第二步进行专业理论的考核, 可以采取笔试和面试的形式, 笔试科目要求涵盖本学科至少5门课程以上, 试题设计要科学、操作性强,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面试要由相应的学科组或导师组直接负责, 考查考生的科研经历、相关实验技能、对研究方向前沿的了解程度等, 重点突出导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并在研究生的最终录取上加大导师意见的权重, 最终, 招生单位根据上述两部分的综合情况, 来自行决定是否录取考生。

3. 完善“推荐免试”制度,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届本科毕业生是硕士研究生的后备力量, 是生源的主渠道。加大推荐免试研究生在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 有利于促使在校本科生认真学习, 全面发展;有利于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进程;有利于保证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为了克服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制度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 建议采取差额录取的方式。首先, 根据学生在大学3年期间的考试成绩、获奖及表现等情况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再按综合成绩高低进行排名, 按照1:1.2的比例初步确定候选学生名单 (个别获国际大奖或在专业方面有特长的偏才、怪才经专家推荐后也可列为候选人名单) , 经全校公示后, 正式确定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其次, 对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按照统招研究生的复试方式进行严格地考核, 为了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 可以组织资深的老教授组成督导组, 全程参与复试, 对其进行监督检查。最后, 将考生的复试综合成绩按照高低进行排序, 确定拟录取名单, 上报学校统一公示后正式确定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这种选拔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方式对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国家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围绕提高招生质量进行的改革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国家、招生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在改革中将得以不断完善, 从而进一步为考生创造既公平、公正又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报考环境, 最终使我国实现从研究生培养大国向研究生培养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章晓莉.浅议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J].江苏高教, 2007, 3:119~121.

[2]高明国, 袁建力.关于改革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74~76.

[3]罗秋敏.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 2006, 1:96~98.

[4]李煌果, 王秀卿.研究生教育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综述 第4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41-02

根据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经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甄选人才,即招生。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话题因几次扩招受到空前关注,而研究生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概念及现状

所谓“研究生"是指大专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所述,2007年全国共录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20014 人,比2006年增长5.50%。其中硕士研究生361952人,比2006年增长5.89%。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同时,招生的重要性也得到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沈跃进(1992)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宝英(2009)认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关口;董世平、徐国英(2010)认为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其生源质量之间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国际上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成果举世瞩目,在研究生招生制度上也自成体系,为很多国家所效仿。沈跃进(1992)指出美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各高等学校自行进行,招生计划通常由研究院制定。招生类别从录取性质上分为正取生、备取生和试读生,按学习时间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郑浩(2004)指出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只是入学资格获得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要素,录取要综合考虑个人成绩、研究兴趣、研究潜能和教授推荐信;常宝英(2009)指出美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权呈现分离状态,且对申请人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非常重视。

(二)英制下的英国、新加坡、香港

英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闻名于世界,它认为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做支撑就无法发展研究生教育,故在研究生招生时比较重视本科就读的学校与学习成绩。在英制教育影响下的新加坡、香港亦是如此:胡丽娜(2008)指出新加坡研究生招生由各大学的各个学院录取,分为研究型和修课型;汪基德(2008)指出研究生入学没有全港统一的考试,申请时提交本科学位、英语成绩和个人研究计划一篇便可,这体现了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

(三)德国

德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但在德国,硕士研究生不属于研究生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招生只指博士研究生。

(四)日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李旭(2006)指出日本研究生招生考试由外语、专业知识和口试组成,外语主要考察对学术期刊的翻译能力;王威(2008)指出日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注重招生对象的多层次和多背景。

三、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招生制度问题的研究

吴佩林、魏勇(2004)认为现行的招生制度对招生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监督机制;梁大战(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的集权化管理使高校缺乏自主权。

2、对招生模式问题的研究

赵研(2006)把招生模式分为考试型和非考试型两种;杨晓晰(2009)总结了国家教委自1985年将招生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开始招收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3、对招生考试问题的研究

李旭(2006)在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形式过于单一;陈明灿(2006)指出有必要加大力度改革研究生的考试流程与人才选拔方式;张喜梅(2007)在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对硕士研究生报名的年龄限制、单位证明等条件会导致不公平现象,自主出题的专业课成绩统一划线也没有可比性,导师在考试中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覃红霞(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中统一与多样有矛盾,招考公平与扩大自主权有矛盾,教育公平与有效选拔人才有矛盾;岳爱武(2009)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酝酿到现今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卢洋(2010)指出现如今没有健全完善复试制度。

4、对考试科目问题的研究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其初试一般是外语、政治、专业课。李旭(2006)指出研究生考试内容过于片面,忽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赵研(2006)认为公共课中的外语和数学难度太大,分散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张永泽(2007)指出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太多且难以统一,有必要由“四”改成“三”;梁大战(2008)指出考试科目的内容不合理;覃红霞(2008)指出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有矛盾。

(二)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学校与专业进行,在众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中也有部分是针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制度进行的研究。赵令湖、吕海燕(1998)针对地学类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思考;晋建华等(2004)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进行初探,提出要注意考察报考者入学前的临床能力;董世平、徐国英(2010)针对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研究表明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性。

(三)前期研究的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从国外高等教育强国到我国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内容上却不尽全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我国等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基本限于招生考试,以下内容涉及较少,可进一步补充:

(1)招生模式

众多文献中,仅一篇文章论述了招生模式,并将招生模式分为委培型和定向培养型,但这样的分类并不完善。另一篇文章简略提到了招生模式,且分为考试型与非考试型,也不尽全面。我国研究生招生模式在外界看来比较混乱。例如,现如今存在的招生模式究竟有哪些类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委培、定向培养、专业硕士的招生有什么区别,公费研究生招生模式与奖学金制度的招生模式的区别等。

(2)对不同学科招生制度的单独研究

已有部分研究针对单一科学进行,但并没有体现不同学科招生的区别。由于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统一的招生制度必然不利于学科发展。例如我国是否可以借鉴英制将研究生招生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的方式,是否可以借鉴香港对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招生的不同理念进行改革。

2、研究结果不够深刻

目前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结果仅体现在表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批判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并没有深刻的研究结果以证实这个观念,仅是重复表达现如今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却未能用实证结果证明制度不利于怎样的人才培养,为什么不利于此人才的培养。纵使对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研究颇多,也未能就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做具体研究,基本千篇一律的泛泛之谈。

3、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并没有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甚至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在论述招生制度不适合人才培养的时候,不妨以研究生培养标准做效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数据分析证实招生制度的不合理。

(1)效度测量——实证招生制度是否真的不利于人才培养

借用对考试效度测量的方式,以研究生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做效标,并与其考研成绩做相关分析,得出区分度和效度。若是效度高,则证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有效的筛选力;反之,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2)量表法——考查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方面

倘若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那么可以通过测量研究生的各种指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证实招生制度阻碍了研究生培养的哪一方面。例如运用创造力量表测量创新性,智力量表测量智商,态度量表测量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满意度量表来测量对读研生活的满意度等。

(3)问卷法——进一步考查招生制度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有效性

问卷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研究生招生制度因不同专业、不同模式可能有不同的鉴别力。可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并运用统计软件交叉分析,得出招生制度的优劣在研究生培养上是否存在专业性、模式性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资料整理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综上所述,从1992年到2010年,对国内国外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空白可以深入研究。既然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那么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入研究促进教育改革,不仅使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研究者,也可以吸引众多留学生来中国,使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跃进.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J].中外高教研究,1992,(9).

[2]常宝英.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

[3]董世平,徐国英.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优秀生源选拔[J].学术纵横,2010,(4).

[4]郑浩,常思亮.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招生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04,(3).

[5]胡丽娜.新加坡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9).

[6]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香港电教,2008,(10).

[7]吴佩林,魏勇.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8]陈明灿.试论我国所示研究生招生制度[J].商业经济,2006,(9).

[9]李旭,张群,王红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10]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浅议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四改三”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11]张喜梅,牟宏,李旭.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12]梁大战.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高 教论坛,2008,(8).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5篇

一、学制

学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4.5年(其中:工商管理(MBA)专业学制为2年,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制为3年)。

二、招生人数

2015年我校拟招收约12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学术型约600名,专业学位约60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2015年3月左右下达)。

招生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2014年实际录取人数,仅供参考,各学院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进行相应调整。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三)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四)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注:(1)学校可接收外单位(必须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及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免试硕士研究生。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学校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其它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2)学校部分专业或研究方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14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等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

时间: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7.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考试

(一)打印准考证

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二)初试

1.初试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地点:由考生选择的报考点统一安排考场。

2.初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7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8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8日下午业务课二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详见《准考证》。

(三)复试

1.复试时间:4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浙江理工大学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4.各硕士点复试办法及时间另行通知。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6篇

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占地面积43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64余万平方米。拥有四座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350余万册。

武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特色,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医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文理相互渗透,特色突出的多学科性大学。现有各类在校生5万多人,其规模局全国高校前列。

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学府之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33个,现有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人,外国留学生200多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科研实力雄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矿物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部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基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1个。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在全校5000多名教职工中,有教授544人副教授1138人,两院院士6人(含双聘4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5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12人。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绩显著。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3.65亿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申请专利267项,获授权专利21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987篇。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00余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形成规模。

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立足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以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20武汉理工大学将招收硕士研究生3000名左右。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武汉理工大学!

网址:www.whut.edu.cn

单位代码:10497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狮南路122号 邮政编码:430070

联系部门:武汉理工大学研招办 电话:027-87651413

武汉理工大学二○○九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招生规定

一、报名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硕士;

(5)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4.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接收外校免试生的条件

1、武汉理工大学只接收全国重点高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2、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接收外校免试生的申请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

3、外校免试生必须参加武汉理工大学组织的面试,具体时间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另行通知;

4、外校免试生入学报到时必须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报考条件

我校是教育部指定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的高校之一,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按照“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国家单独划线”的特殊政策执行。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和第3(1)、(2)、(3)中的各项要求。

2、考生应为少数民族考生且必须来源于以下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三省以及河北省、海南省、湖南湘西自治区、湖北恩施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地西藏班、全国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等

3、考生报名时要与当地省级教育部门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保证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就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二、报名手续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相结合的报名方式。

(1)参加全国统考考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教育部规定的现场照相时间(月中旬,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到网报时自己选定的报名点办理照相、交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等手续。网上报名具体方式及具体时间请于年9月浏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public.whut.edu.cn/gd)或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

(2)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的考生、单独考试的考生和本校推荐的免试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教育部规定的现场照相时间(2008年11月中旬,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直接到武汉理工大学报名点办理照相、交费、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等手续。网上报名具体方式及具体时间请于2008年9月浏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public.whut.edu.cn/gd)或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

3.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4.没有参加现场照相、交费的考生,即使已完成网上报名手续仍被视为本次报名无效。

三、考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日期:2009年1月(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初试地点:在考生办理现场报名手续的所在地进行

复 试:2009年5月左右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具体时间、要求浏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public.whut.edu.cn/gd)

四、招生人数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拟招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学院,该招生人数包含本学院推荐免试生人数,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的实际招生人数为准。

五、相关事宜

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考生如有疑问,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也可浏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public.whut.edu.cn/gd),随时留意网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信息均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7篇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形成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成功实现了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校合作及国际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下设21教学机构,3个研究机构。设有本科专业5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5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涵盖了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8个,2个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级教学团队12个、精品课程20门。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近25000人。学校毕业生获得了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3015亩,校舍建筑面积88余万平方米。现拥有固定资产约23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超过350万册,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70余个。学校构建了先进的数字校园基础应用平台,实现了学校的私有云服务。

学校目前已建成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0门,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7篇,近三年来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考博率在10%以上,位居重庆市普通高校前列,连续几年被评为“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历届研究生在“挑战杯”、“开拓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学校还举办了“弘毅讲坛”和“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陶氏化学公司等单位的名师大家来校讲学。学校目前已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校设立了“西南兵工”、“新科动力”、“鼎玺科技”等研究生奖学金,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积极激励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英等 2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并遴选部分在校研究生以联合培养等方式到国外大学学习。目前在校留学生106名。学校携手两江新区,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在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展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

目前,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重大发展机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重庆理工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努力建设成为位居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我校在应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授权点、1个会计硕士授权点、1个资产评估硕士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详见《重庆理工大学20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中,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工商管理等8个学科被批准为重庆市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一、招生规模

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55名,其中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26名,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39名,计划接收推免生211名。目录中本单位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下达的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本单位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力。

二、报考条件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除工商管理硕士之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以教育部正式通知为准)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条件

1、一般是全国“;211工程”;学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需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校的复试,成绩合格。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不能有不及格科目),未受到纪律处分、毕业设计(论文)良以上成绩,毕业时能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三、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9月底(以教育部正式通知为准)。

2、现场确认时间: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网报时选择的报名考试点进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和电子照片采集并交纳报名费。现场报名时间为年11月(以教育部正式通知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四、报名注意事项

考生应准确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学校名称及其代码、院系名称及其代码、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研究方向名称及其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等有关内容。

五、初试考试科目

初试考试科目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非统考科目的试题由我校自行命题,其考试科目及主要参考书目见《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复试参考书目》。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六、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英语测试。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2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科目及主要参考书目见《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复试参考书目》。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8篇

●招生领域

主要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和兽医专业硕士, 其中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主要招生领域为: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资源利用、作物、养殖、草业、园艺、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信息化、植物保护、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机械化等。

●报考条件

1、当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一般应有学士学位证) 。

2、中央党校或其他地方干部管理学院等毕业生需经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确认后, 符合规定者方可报考。

3、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或公司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盖上公章。

●报名的时间和方式

1、报名时间:2011年7月初, 截止日期一般为2011年7月中旬 (具体可来电咨询) 。

2、报名方式:登录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www.cdgdc.edu.cn或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网站www.gscaas.net.cn进行网上报名, 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 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后, 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 到指定的现场报名点照像, 确认报名信息。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 经确认点工作人员审验合格后, 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 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资格审查

考生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 填写推荐意见, 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携资格审查表原件、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A4) 各一份, 交报名点 (教学点) 。

●报名地点

成都市体育场路2号西星大厦7楼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科技服务部

●报名及咨询联系人

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邮编:610015

联系人:王老师杨老师周老师龚老师

咨询电话:028~86617113 8662351066510605

传真:028~66510605

网址:www.cdaas.com www.cdstsc.org.cn

E-mail:cdnykj@126.com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咨询电话:010-8210660268918216

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分析 第9篇

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10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

三年

三、招生名额

2015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00名左右(含有专业学位),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委培和统分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数为准,招生计划在录取时,将根据报考情况在全校进行适当调整,目录中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可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也可以接收外单位(必须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免试硕士研究生。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10月25日)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我校所有招生专业(项目管理除外),均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生网上预报名时间:

20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注意事项:

(1)考生考前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5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5)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6)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现场确认时间:

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11篇

文章来自考研1号网http:///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13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300名左右(包括招收的推荐免试以及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2013年招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将于11月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因教育部将于2013年3月左右下达各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招生目录中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时我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学校的学科发展、招生导师人数、生源等情况对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进行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工作满4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并且在所报考专业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专业课程(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生);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相关专业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中药学硕士、药学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符合第(一)条中的第1、2、4、5各项的要求。

②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符合第(一)条中的第1、2、4、5各项的要求。

②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③ 我校2013年公共管理硕士只招收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4.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非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5.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6.报名参加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符合第(一)条中的第1、2、4、5各项的要求。

②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工作满4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在会计或财务专业进修并考试通过该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专业课程(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③ 我校2013年会计硕士只招收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且有会计或财务从业经验。

(三)我校2013年不招收单独考试研究生。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报名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待教育部下达通知后,在网上另行通知。

报考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的考生,必须到华东理工大学进行现场报名确认,考试地点为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梅陇校区。

四、初试时间

具体时间和地点待教育部下达通知后,在网上另行通知。

五、体检

身体健康是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复试期间必须参加体检,体检工作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进行。考生体检后发现有“指导意见”中所未包含病情的,学校有权对认为不适合所报考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做出相应的决定。

六、其他

(一)我校实行师生互选制。在复试阶段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后,由导师与考生间进行互选,确定导师。

(二)我校不接收大学三年级学生或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

(三)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有关动态将及时在网上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四)考生在报考时如有疑问,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

(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将对所有拟录取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上一篇:圣诞节春节英文贺卡下一篇:《解决问题二》最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