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动心的成语

2024-07-25

包含动心的成语(精选6篇)

包含动心的成语 第1篇

动心娱目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动心娱目

【标准发音】:dng xīn yú mù

【繁体写法】:動心娛目

【动心娱目是什么意思】:动心:为外物诱惑而感情波动;娱:快乐。打动人心并使人快乐

【动心娱目成语接龙】:欢声雷动 → 动心娱目 → 目下十行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用于声色享乐之事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dng xīn yú mù】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将浼我者。”

【对应近义词】:赏心悦目

浅谈包含植物名称的成语 第2篇

1 含有植物成语的分类

汉语成语中有大量的与植物有关的词语, 如果以植物的类属为标准, 可以将带植物的成语分为花类、草类、树木类等, 比如春兰秋菊、碧草如茵、望梅止渴就分别属于花类、草类和树木类。从另一角度看, 观察众多含有植物的成语就会发现:有些成语中的植物是类属, 属泛指, 是虚指。如百花齐放、崭草除根、移花接木、揠苗助长中的花、草、木、苗, 并没明确指哪种花、哪种草、哪种木、哪种苗, 属于典型的虚指, 这正是词语模糊属性的表现。相反, 像豆蔻年华、李代桃僵、铁树开花、红豆相思中的豆蔻、李、桃、铁树、红豆就是指大自然中实实存在的植物, 这些成语所带的植物都是实指, 这是词语表意准确性的表现。从以上情形看, 含有植物的成语其实可分为实指植物成语和虚指植物成语;苍松翠柏、椿萱并茂、胸有成竹、寒梅傲雪、藕断丝连、出水芙蓉、春兰秋菊等就属于前一类, 诸如草长莺飞、闲花野草、树大根深、一草一木等就属于后一类。

分类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成语, 使用成语更贴切更恰当。成语在使用中往往使用的是整体的比喻义, 而实指植物成语中紧紧抓住特定植物的特点或属性来使用, 如藕断丝连, 折断的藕还有很多丝连续着, 用来比喻情意未绝, 非常贴切、生动形象;铁树, 也叫苏铁, 常绿乔木, 不常开花, 铁树开花用来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就非常恰当。而虚指植物成语中紧紧抓住类属植物的特点或属性来使用, 如寸草不生, 草, 大自然中非常庞大的一类, 微小, 而生命力强;一点草都不长, 用来形容土地贫瘠。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自然界中的树木一般都会长出树叶, 遮住阳光, 人在树下自然可以纳凉, 用来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2 含植物和动物成语的比较

成语是人类思想的反映, 每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人类对事物的情感, 隐藏着人类文化的信息。

(1) 多与少。据最新研究表明,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植物大约有40万种。虽然它与含动物、植物的成语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但综观成语大家族, 确实含动物的成语要多于含植物的成语, 如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 像呆若木鸡、闻鸡起舞、鸡飞蛋打、鸡飞狗跳之类含鸡的成语多达190余个。柳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植物, 像桃红柳绿、柳暗花明、攀花折柳、残花败柳之类含柳的成语达70余个。

(2) 褒贬的差别。成语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体现人们对事物爱憎和心理感受, 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 在使用中不能错用。具体区分一下含动物和植物成语的感情色彩就会发现, 包含植物的成语大多是褒义;而含有动物的成语不乏褒义, 但以贬义居多。比如, 牛在中国文化意蕴中非常正面, 代表勤劳、踏实、任劳任怨, 但还是有一些带牛的成语及谚语贬义色彩非常明显, 如老牛破车、对牛弹琴、吹牛拍马、牛鬼蛇神、牛气冲天、泥牛入海、牛头不对马嘴、牛不喝水强按头、宁为鸡首, 不为牛后。十二生肖专门讲的就是动物, 与此相关的成语不可胜数, 鼠目寸光、狐假虎威、狡兔三窟、攀龙附凤、杯弓蛇影、马瘦毛长、顺手牵羊、尖嘴猴腮、杀鸡取卵、狗急跳墙、猪狗不如等这类明显具有贬义的含动物的成语多如牛毛, 而像残花败柳、拈花惹草这类明显具有贬义的含植物的成语寥寥无几, 这可能与人类和植物和谐相处有关, 人类的文明和生活离不开植物。

(3) 有虚构的动物进入成语, 成语中却没有虚构的植物。像画龙点睛、龙凤呈祥、凤毛麟角、凤凰来仪中的龙、凤、麟都是传说中的神话动物, 现实生活中或许不存在。精卫填海中精卫, 谁也说不出它是一种什么鸟。

(4) 大多数含动物和植物的成语是各用各的, 但也有少数成语既有动物又有植物。如鸟语花香、鸡毛蒜皮、青梅竹马、草菅人命、人非草木等。

3 带植物成语的语义特点

成语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里, 成为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的凝聚物。含有植物成语的语义有多方面的特征, 它主要通过整体运用、植物特点等方面表现出来。

(1) 意义完整、整体应用。意义的整体性是成语的重要特点, 成语的表意与固定短语不同, 它的整体意义并非表面意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整体表现一定意义, 在运用中也是整体运用。如花容月貌, 并不是具体形容花和月, 而是整体比喻女子貌美。

(2) 意义的比喻性、抽象性。有不少成语, 它的意义停留在字面上, 如大同小异、千头万绪、安于现状、精打细算等, 带植物的成语往往使用的不是表面意义, 而是借用植物的一些特征和属性, 使用的是整个成语的比喻义象征义, 如粗枝大叶不是说树枝很粗, 树叶很大, 而是比喻工作粗糙, 不认真细致;盘根错节, 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 比喻事情复杂, 不易理解;昙花一现, 昙花开放非常短暂, 用于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因此, 我们在理解和使用这类成语时, 不能望词生义, 而应该把握成语的来源, 从它的虚化、概括、抽象的比喻意义上去理解, 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再比如, 献芹之意中, 芹指芹菜, 比喻轻薄卑微之物, 全句是谦称自己的献礼或意见非常微薄。

(3) 色彩的丰富性。在客观世界中, 虽然有黄狗、黑猪之说, 表明色彩与动物有关, 可含动物成语中很少带有颜色的形容词。与植物比较而言, 植物世界丰富多彩、艳丽多资, 含有植物的成语也是如此。桃红柳绿, 红与绿强烈对比;桃李争妍, 字面上虽不带色彩的形容词, 但梨花关联洁白, 桃花关联艳红, 桃红李白。再比如红花绿叶、碧草如茵、金枝玉叶、绿树成荫、苍松翠柏、红豆相思等。

(4) 紧紧结合植物与季节的密切关系, 使用中反映季节的特点。植物的生长最讲季节变化, 这一特征同样在含有植物的成语里反映出来, 如雨后春笋、桃红柳绿是春日里明媚的景色;出水芙蓉是仲夏里的一片清凉;桂子飘香是秋天里的一阵香气;岁寒松柏、寒梅傲雪是冬天的奇景。在使用中, 要通过联想和想象, 紧紧抓住季节这个特征, 才能使成语表现力更丰富多彩, 形象生动。

动心的羞涩 第3篇

一日,天雨。作者亡妻父亲在自家门前邀请两个以做媒为生的妇女避雨,随便闲聊,问起给哪家做媒,得知此前一家的女儿不合适,一个妇女便说他家二女合适,父亲稍稍一问,便说好。然后,媒人来来去去几次,就定了这桩“天作之合”的亲事。

旧式婚姻,拜堂前男女是不得见面的。作者与亡妻婚前却有一次见面。

结婚前,一次作者和姑姑去看戏,顺便相相媳妇。看到一排长凳上站着三个大辫子姑娘,姑姑便大声叫着作者的名字,说让他就在这里看,散场后来接他回家。“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作者姑姑真是聪明,略施小计,就让不曾谋面的青年男女在婚前有了第一次见面。我觉得更可爱的是那个转身离开的大辫子姑娘,我暗自猜度,连七里八乡难得一次的大戏都不看了,她心里,是怎样的欣喜与羞涩呢?慌乱中,她看清未来夫婿的面容了吗?用力“盯”了那一眼,就彻底安心,所以值得记一辈子吧?

写故事时,作者妻子已病故多年,他也已是垂垂老年,当年情景,淡淡写来,却如在眼前。

想到朋友讲过的父母故事——

母亲是地主家小姐,家境殷实,外祖父重男轻女,母亲从未读过书,却做得一手好女红,懂得操持家务。外祖父看上了做教书先生的父亲,虽然父亲家道不好,外祖父还是决计要把自家小姐嫁给这个知书达礼的年轻人。

某一日,外祖父请了父亲到家里来谈事,母亲得知,想看看自己将要嫁的人,又不敢轻易出去抛头露面。于是,母亲悄悄站在绣楼回廊边上,等着父亲和外祖父谈完事情离开。

走出院子时,父亲不知何故,停下脚步,回了一下头。“好好看的一个人啊!”母亲在心里惊呼。母亲说她大字不识一个,可就是喜欢读书人,喜欢那种秀秀气气的样子。只是一眼,母亲就把自己的一生放心交到了这个好看的年轻人手里,风风雨雨几十年。

我至今记得朋友讲述时候的神情,虽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她却是一脸艳羡与幸福。最喜欢她母亲心里的那声惊呼:“好好看的一个人啊!”那一刻,此前的不安与忐忑,一下子不见了踪影,少女心里那些含苞的花儿,如春风拂过,春雨滋润,呼啦啦,羞涩而喜悦地朵朵绽放了吧?

我的父母也有让人心动的爱情。

当年,为了看飞舞的雪花,父亲从潮汕平原来到华中上大学,毕业留在省城,28岁来到小城。当年,因为外公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小城,少年丧母带大两个弟弟,已经21岁的母亲正读高中。

那时候,父亲风流倜傥,母亲美丽端庄。

暑假,在校等候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闲来无事,便找父亲借书。一来二去,这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关于青年男女借书的妙解。“后来嘛,”父亲说,“临上大学之前,她拿了最好的照片来请我帮忙带到城区冲洗放大,呵呵,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我呢,就多洗了一张夹进像框放在书桌上,你妈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放一张在我这里了,她也没反对,呵呵……”父亲讲的时候,母亲不说话,只是笑,羞涩地笑。

父亲说:“也是巧,那年暑假市里举办教学研习班,我没去,两个室友一直都在学校呆着的,不知怎么也回家了。”母亲说:“是啊,我也无处可去,只能在学校等通知。”原来,爱情也是需要天时、地利才有人和的。

金婚的时候,父亲做了两首顺口溜纪念他们的爱情。其一为:男婚女嫁半由天,湖广相隔路几千。若非月老相成就,哪得姻缘一线牵。

无论旧式婚姻还是当代爱情,细细数来,都应是不乏这样让人动心的羞涩之态的。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我越来越喜欢这些羞涩的情感,似早春初绽的梅花,清清淡淡,似有似无,能芬芳了寂寥庸常的时光。又如水墨画,轻轻浅浅,墨韵辽远,却道是情到浓时淡淡描,相伴一生细细品。

德育工作要动心 第4篇

一、德育工作要“抓心”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 即学生的所思所想,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迷茫困惑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如青春期教育。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引起周围的人尤其是异性的关注, 期待着美好的友情和爱情。因此, 他们会注重穿着打扮, 或者另类的装束, 或有与众不同之言行, 以引起他人的关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握他们心理的主导倾向, 给予正确的引领和关怀, 对其进行青春期审美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择友观和恋爱观。封锁、禁止和打击学生的青春萌动, 只能使学生心火更旺, 心劲更盛, 产生逆反或过激行为, 以示抗议, 或转入“地下”, 暗箱操作,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隔阂和距离, 使教育工作失去其应有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讲座、论坛、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或心理咨询等方式, 使学生懂得, 学生的美, 美在朴素、自然和清纯。要让学生懂得人的魅力不在于外表和穿着, 而在于学识、修养内化的优雅风度、高雅的气质。人的个性魅力在于善良, 而不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在于勤劳, 而不是好吃懒做, 拜金享受;在于纯真, 而不是势利、城府, 攻于心计;在于自尊自爱、独立自强, 在于勇敢顽强, 百折不挠, 积极进取。

二、德育事例要感人

感人的事例才会使人为之动容, 掬一把同情泪, 化一股激愤情, 并体现为身体力行。感恩教育是目前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 有感恩心的人, 一定会善待父母、亲朋挚友和他人。她会怀着一个包容的心, 对待世事坎坷, 对待无礼不恭, 对待伤害和挫折。她的内心充满慈爱祥和, 如阳光润泽生命。我们教育学生要有颗感恩的心, 告诉他们父母抚养子女的不易, 要感恩孝顺;教导他们师恩难忘, 要尊师敬长;劝诫他们同学之间要友善关爱……可诸多的教育, 学生懂了道理, 却很难真正付之于言行。原因何在, 就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打动学生的心。

三、教育要动情

教育者说教要做到以情染情, 情理交融, 情通理达。干巴巴的, 不带任何情感的道理传声, 或声嘶力竭的责备训斥, 都会令学生感到反感和厌恶。作为教育者, 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 一定要做到真诚、可信、动情。

所谓真诚, 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 要怀着真诚的心告诫、劝慰, 不虚假, 不造作, 不走形式, 不装腔作势,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和期待。

所谓可信, 是指教育工作者的说辞要有理有据的, 真实可信。对学生批评要有的放矢, 对学生表扬要恰如其分。只有这样, 教育者的说教才掷地有声, 令人信服。教育者的说教能力和水平, 缘于教师本人的修养和学识, 缘于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敬重和崇拜, 因此, 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做学生学习之典范, 仿效之楷模, 德高望重, 以身立教。

所谓动情, 是指教育工作者在讲道理, 说服学生时, 所说的话出自真心, 所举的例子自己要有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能为之动容动心, 使学生在教育者的讲述中受感动、有感触, 得到启发和教育。

网上有段被无数人转载了多次的视频, 视频的宣传词常冠以“最值得收藏的”“不看你今生都会后悔”“不信你不哭”等字眼, 这个视频就是邹越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感恩演讲。演讲之所以被称为“最感人的演讲”, 是因为演讲达到了震撼人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效果, 邹越老师用情在讲, 动情在讲, 饱含着深情在讲, 他用动人的事件感动着自己, 也感动着所有听众, 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 情与情的共鸣与互动, 所以他的演讲让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受到教育,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懂得了感恩, 感恩父母, 感恩生活, 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世界充满爱。

以情动心,以理导行 第5篇

事件描述一

他基本上每天都会迟到、早退。有一天,最后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来到了教室,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整理好书包就走了。我把他叫住,说你怎么当着老师的面早退?他不屑一顾地回答:“不是你说的吗?老师在和老师不在要一样,你不在的时候我也提前走啊!”面对他的狡辩,我当时只能由他去。后来,在一次自修课上,他边听音乐边玩一个小游戏,我马上走过去,问他:“你不是跟我说,老师在和不在要一样吗?那我在的时候你可没这样啊?”他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乖乖地收起了MP3和文曲星。我心中暗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个方法还算有效。

学生的感想。事后,他跟我谈起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老师,你真是厉害,我自认为我的语言天下无敌,没有人可以驳倒我,但是,你那天这样跟我讲了,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说实话,我心里真的挺佩服你的。而且,我曾经无意中的一句狡辩,你记得那样清楚,我心里也挺感动的,因为这说明你很在乎我。”

我的反思和感悟。第一,我发现,要想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除了对他们无私的爱,更要有爱的方法和艺术。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把握住每一个细节。即使是无意中的一句话,也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第二,当有些事情突然发生时,即使是手足无措也不必在意,可以选择冷处理,但是不应该忘记这件事,适当的时机出现时,可以把它作为教育的手段。

事件描述二

有一天,当他在安静的教室里呼呼大睡的时候,我把他叫了起来,打算用“激将法”来跟他交流一下。我说:“你不喜欢读书,你可以不来,这是教室,是读书而非睡觉的地方。”他却反过来说:“你以为我愿意来啊?我爸爸让我来的。”我马上反问他,不来会怎么样,他说:“我要是不来,我爸爸会打我的啊!”我马上说:“那你还不是很有个性(他总是以张扬个性为借口,不遵守纪律),要是我,我就打我爸爸!”他说:“那怎么行啊,那不是不孝之子了吗,有悖于道德,伤天害理!”我说:“那你的意思,你的所谓个性也是需要前提的啊!”接下来的交流很愉快,他说出了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学生的感想。他说:“当你说出‘我就打我爸爸’的时候,我真是太吃惊了,你怎么能这样想呢,儿子打老子,这是违背做人的起码道德原则的啊,我当时就想教育教育你,然后,你又提到张扬个性,是要有前提的,我就立刻想到了自己,有很多时候,我做一些违规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考虑班级利益。其实,这也是不道德,太自私,只不过是程度的轻重不同罢了。”

我的反思和感悟。教育的技巧之一就是出其不意。对于有个性的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个方面。他有个性,你就得设想一些比他还有个性的事情,然后,引导他自己去辨别是非,分清黑白。有些时候,孜孜不倦地讲道理不如引导他们自己去切身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更让人回味。老师充当的不是演说家,而应该是一个领路人。

事件描述三

学校规定,老师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修课时间。那次,因为班级有很多人在学校的四项竞赛中被扣了分,我就在自修课的时候,去班级讲了这些情况,并批评他们。他当时就站了起来,对我怒吼道:“谁犯了错误你去找谁,你凭什么影响我们啊!”然后,拿起书就跑了出去!我当时也很气愤,在全体学生面前,感到自己的“权威性”受到了冲击。可是,静下来想了一下,他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我的做法确实也不对。于是,我拿起电话打给他,当时,是他妈妈接的电话,但是我只说,我找他有些事情要说,而没有把这件事情让家长知道。在电话里,我先向他道歉。他也马上说:“老师,对不起,我当时情绪不好,太冲动了!”

学生的感想。他说:“老师,当时你打来电话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跟我父母告状的,我在心里特别鄙视你。但是,当我妈妈把电话交给我,你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不起’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就软了,老师竟然跟我道歉?这是真的吗?我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冲撞你的啊!当时,我就被你折服了,虽然你跟我道歉,但是我更多认识到的,却是自己的错误。因为你反思自己的每一句话,也一样在我身上适用。”

我的反思和感悟。老师应该多一些宽容心。不应该为了保全自己的自尊心而以牺牲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而老师年岁长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宽容一些。我理解的宽容实质上就是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

事件描述四

无意中,听见他说:“明天是我生日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当时就想,这是一次很好的和他沟通的机会。可是,送他点什么呢?忽然想起,他喜欢打电脑游戏,尤其是CS,何不趁此机会,和他联络一下感情,我心里顿时有了主意。我去礼品店给他买了一套CS里的人物模型,然后,在一张卡片上写了这样几句话:“喜欢一样东西,总是有他的道理!我相信你是个游戏高手,更是个电脑高手!我更相信,你不只是玩游戏,更多的时候,你是想学习电脑知识!生日快乐!”第二天,当我把这个礼物当众送给他时,他惊讶得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吃惊地看着我。然后,我又趁机对班级里的同学说,今天是同学甲的生日,我们一起为他祝福!他当时的眼泪就在眼圈里转,我自己也很感动!

学生的感想。毕业典礼上,他谈起了这件事情,他说:“老师,谢谢您!您是第一个送我生日祝福的老师,我很感动。我也明白您的用意,尽管你没有直接反对我打CS,但是从那之后,我很少再去碰它了,我把你给我的那些人物模型摆放在我的电脑上,每次看见他们就好像看见你在注视我一样。我知道了人和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就如那个陈焕然所说的一样,无论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都是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的反思和感悟。这一次,他说完这番话,我流泪了。不为别的,只为我的学生成熟了,懂事了,我感到欣慰。

著名的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而我理解的这种尊重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放纵。既不是俯视学生,也无需仰视他们,把他们放在一个和教师平等对话的位置,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因为信任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我必须把握每一个机会。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生动课堂成于动心 第6篇

一、以形动心

所谓“环境塑造人”,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由于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 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 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坚持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统一, 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着眼于校园文化的主题建设。学校对室外宣传窗、走廊、楼梯和各功能室都做了精心布置, 宣传窗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学校的各类活动内容和精彩剪影;墙上布置了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作品, 挂上了许多名人名家画像, 张贴文明用语等;教室里的布置更是因班而异, 各具特色, 为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育人环境。学校现有的多功能厅、音乐室、美术室、劳技活动室为学生展示各种才能提供了平台, 学校还成立了舞蹈队、体育队和艺术社团, 这些, 都让田中人感受到恒久的愉悦和幸福。

每个教室内, 学生的座位不再是秧田式, 而是小组式, 这样的座位安排不仅使学生便于交流合作学习, 而且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相互尊重, 从而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新知, 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 把鲜活生动的内容引进课堂, 变微观为宏观, 把古今中外的历史反映到屏幕上, 把海洋太空的东西迁移至课堂中。我们看到, 当校园环境能够敞开胸怀, 拥抱学生鲜活的生活时, 学生才会“动心”, 才会进行积极地反馈, 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生动”起来。

二、以行动心

1.开放的课堂。学校一直着力创建开放式的课堂, 实施以“开放性、路径式学案导学”为抓手的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开放性”包括学案内容设计的生长性、生成性和可重建性, 既要有教师预设性的问题, 更有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既有知识的学习, 也有能力的提升, 更加符合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和自身知识经验来编写供学生预学和课内自主学习的路径式学案。以路径为指引,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以教师的启发式引领为主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把学生导向问题本身, 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使学校办学从“分数为本”走向“成长为本”, 从“知识为本”走向“发展为本”, 从而使课堂生动起来。

2.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学校每学年给各个班级提供一次为期半天的“阳光成长日”活动机会, 由学生担任真正的“小老师”, 学科老师负责参与和指导, 开设了别开生面的“生动课堂”。学生在设计和研究课程的过程中, 需要搜集大量资料, 不管是实验课、实践课、还是常规课, 都能发挥出学生良好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自主设计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教学的不易, 这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动心”, 并能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3.教师的协助。“生动课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因为教师作为性情中人, 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使课堂、使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此外, 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度的节奏以及丰富形象的肢体动作等, 都是构建“生动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还需要教师做好协助作用, 不是一味唱主角, 包办代替, 甚至越俎代庖, 所谓外显的“生动”, 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包括活动、对话等各个感官的调动和运用, 也包括小组的讨论和商榷。而内生的“生动”就必须使学生“动心”, 是在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 在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存在质疑、要寻根究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反馈下“动心”。只有这样, 课堂才能真正“生动”起来, 学生才能有效地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

4.组织讨论的有序和有效。“生动课堂”要求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要求多样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 要求学得愉快、轻松、自由。但“生动课堂”不等于热闹的课堂, 更不是混乱的课堂。“生动课堂”注重“动”中有“序”, 它关注的是“生动”的过程及状态, 具有明确的秩序和有效意识。如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动心”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 就需要教师能合理有序、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首先, 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做到理解、尊重、宽容学生, 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跳动起来, 让学生敢于自主讨论;其次, 教师要精心策划教学方案, 如, 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对预设和生成的合理调适中达成目标;又如, 创设愉悦问题情境, 进行讨论探究;再如, 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 进行讨论探究,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动心”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课堂内收获的过程。而教师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 更深刻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学, 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5.充分展示。课堂展示是对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一种反馈, 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好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 并能充分展现学生特长, 培养学生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要明确的是, 我们的课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教师在策划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预设大部分任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解决, 而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全班共性的问题, 而且这些是在“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状态下, 学生确定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的展示课堂就能让学生“动心”起来, 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展示交流环节中, 教师应当定位好自己是倾听者、指导者, 扮演好充分相信学生、积极鼓励发言、及时点拨问题的角色。

6.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思想和态度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性很强, 并能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而达到品格的塑造。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亲子教育活动, 让学生“动心”后懂得做人的道理。比如“感恩父母”让孩子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学校的各项活动, 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 如学校推行的“阳光成长体验”活动,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 让学生记录自己成长的体验过程、“动心”的感受经历, 帮助学生进行认识自我, 同时不断建立自信, 促进个性发展。学校还让家长走进校园, 走进课堂, 零距离地接触新课程, 了解学校办学的发展历程, 走近孩子, 倾听心声, 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三、以心动心

1.观念的更新, 理念的内化, 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致力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生动课堂”的理念呢?观念的更新, 理念的内化是前提。为此, 学校很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让他们切切实实地经历转变观念、了解学校办学思想的过程。老师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 思想观念逐步有了转变, 自身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理念的内化需要教师在心理上与学生的心理相融, 这样才能自然引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动”状态, 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用心”引导下得以发挥, 得以激发和培养。

2.加强教研建设,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上示范课以及课后的教学评议等活动, 让每位教师从目标定位、设计理念、动态生成、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反思评析, 记录和收集“生动课堂”案例, 研究出此类课堂特征及其产生的动因, 用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上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广一模复习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