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2024-07-26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精选13篇)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第1篇

生活是公平的,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付出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

摄影师的坚持与等待拍下了飞机穿越的视频,他推着沉重的镜头,虽然汗水会打湿衣裳,等待也很枯燥,但是他的坚持带给了他更大的惊喜。

坚持是会收获快乐的。为了目标一直坚持下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一点点、慢慢的接近目标,看见自己的进步而感到愉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一个很棒的体验,假如摄影师没有坚持几个小时,他是不会收获穿越视频的,也不会得到满足快乐。

坚持是会收获成功的。没什么难事,能够难倒一个坚持不放弃的人。爱迪生发明灯泡,用了上千种材料来做灯丝,终于发明出了造福全人类的灯泡,让黑夜不再昏暗。如果说爱迪生没有这份坚持,怎么会有现在的万家灯火通明?我们又怎么会在晚上可以认真学习?正是因为这份坚持,爱迪生才会发明了上百件东西,成为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

坚持是会收获掌声和赞美的。当你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时,你的朋友家人甚至对手都会夸奖你的。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说实话,不管外界的闲言碎语,坚持数年写成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如今,司马迁的《史记》广为流传,《史记》也被人们视为文化瑰宝,这都是因为他的坚持。如果他没有坚持下来,就不会有史记的传世,坚持是会被人赞美的。

坚持是会收获惊喜的。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上帝是公平的,摄影师在钱塘江边苦等几个小时,原来是为了拍下月下飞鸟,却没想到等到了更漂亮的飞机穿越,引来大量网友点赞,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开一扇窗,正是因为摄影师的坚持,才会有震撼的穿越,倘若他没有推着沉重的机器等上那几个小时,他不会拍下穿越的惊喜。惊喜是不可控的,谁也不知道生活会出现什么惊喜,但是只要努力坚持,不放弃就一定会收获特别的惊喜。

我们不一定可以做到事事一步到位,也不一定可以事事轻松解决,但是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

水滴石穿,只要坚持不放弃,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第2篇

张志新原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她逐渐认识到有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于是愤而严肃地说:“现在毛主席身边那几个人可靠 吗?”“林彪可信赖吗?”“江青不是什么‘文艺旗手’,而是破坏祖国文化艺术的罪魁祸首!”

一起骇人听闻的奇冤大案,由此而起。但无论是在看守所里还是在监狱中,张志新从未低头,从不认“罪”。她知道这样做会遭到更大的灾难,她说:“如果痛苦换 来的是认识真理,坚持真理,我应该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能转化为幸福!”“你们(指四人帮)不认错,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坚持真 理,永不放弃!”

分析:为了心中的真理和信念,多少人付出了血汗乃至生命,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抽丝破茧的过程,哪里能有蝴蝶的翩翩起舞呢!

议论文素材选择的原则 第3篇

一、典型

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 否则在论证的过程中, 它所要证明的观点就会因此而乏力。典型的素材就是用上这个材料是不是就足以证明某个观点成立。如果是就能使用, 否则就不能使用。就好比数学课上, 我们要证明一道几何题一样, 用这个公式或定理就能把这道证明题做出来, 没有它就不能证明。一般地说, 一篇不足千字的议论文, 如果能够找到两三个典型材料来证明观点成立就可以了。另外, 需要说明的一点的是, 典型素材并非专指家国大事, 点滴小事, 尤其是身边的小事, 只要能证明观点, 都可以称作典型素材。例如, 在论述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中, 民众对“刘翔拒跑”的谅解就是典型素材。

二、新颖

所谓新颖, 就是说选择的素材要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 要具有时代特色和能反映某种精神风貌, 代表时代精神。白乐天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以, 我们选择的素材应当与时俱进。俗话说, “隔夜好茶不好喝”, “干花不如鲜花美”, 作文素材如果都是“陈谷子旧芝麻”, 很难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能够让我们选择的素材新颖的常用方法有:不落俗套法、推陈出新法、新编故事法等。另外, 能够运用新近发生的大事或近年出现的典型人物也能让我们选择素材具有新颖性。例如, 在论述“创新”这个话题时, “邓小平南行”这个素材就很新颖。

三、扣题

扣题是指我们选择的素材一定要紧扣主题, 否则, 再好的素材也是没有意义的。能够让我们选择的素材扣题的方法很多, 但以下几种是我们最常使用的:首先, 开门见山法。就是先点出所选素材要表达的主题, 具体方法是从所选择素材的一个角度, 写出与主题相关的立意, 扣住文章的主题。其次, 中间点拨法。具体做法是, 在叙述选择的素料时, 有意识地运用适当提示语言把素材的立意往文章主题紧靠。第三, 文后点题法, 具体做法是在叙述完选择素材时,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四、合体

选择素材要符合文章的文体特征。议论文主要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虽然我们在引用素材时可以使用叙述等表达方式, 但就文章总体而言, 一定要保证大部分篇幅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否则, 我们写出的文章就很难形成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要做到我们选择的素材合体,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选择素材。一是, 用结构架构素材的文体特征。具体做法是, 我们在写作时, 有意布局文章的结构, 采用分论点的形式进行论证。在引用素材时, 用一个分论点概括我们要论证的观点。这样, 我们所选择的素材, 无论它的本身是什么表达方式, 都不会影响文体特征。二是, 用道理论证在先。具体做法是, 在引用素材时, 先使用道理论证方法, 证明自己的观点, 把想选择的素材作为事实论证出现, 这样就形成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局面, 充分体现出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三是, 以举例呈现。具体做法, 就是把我们选择的素材作为一个例子, 在论证过程中形成举例论证。这样, 也不会影响文章的文体特点。

“坚持理想”主题素材 第4篇

刘伟:另类“钢琴天才”

2010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燃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他就是刘伟——他空着袖管坐到钢琴前,以那双脚演奏出了可与苏珊大妈媲美的歌曲。曼妙的音符充盈着整个演奏大厅。这无与伦比的表演让刘伟夺得了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

刘伟10岁时,他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在医院做康复的那段时间,刘伟遇到了一位同样失去双手的人,他叫刘京生,北京市残联副主席。他能自己吃饭、刷牙、写字,而且在事业上也非常成功。刘京生以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刘伟,使刘伟重拾了生活的勇气。两年之后,刘伟回到了学校。

刘伟找到了一家私立音乐学院,校长的歧视激发了他奋斗的激情。刘伟开始用脚来学习练琴,为了能够有收获,刘伟每天练琴时间超过7小时。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

刘伟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除了北京唱响奥运节目外,2009年12月3日,刘伟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 2010年5月,参加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唱区预选赛;2010年7月,参加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2010年9月,参加《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录制。

命运的不公,曾经让刘伟不幸地陨落在荒废的田野上。那里充满了堕落、沉沦和黑暗,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让他不断地积蓄能量,使原本羸弱的自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最终让世人震惊。

罗琳:行走在童话王国里

在英国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有个普通的一直生活在童话中的小女孩儿。后来,她碰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杰克。相爱不久后,厌烦了童话的杰克选择了离开。失恋的打击并没有终止她童话故事般的想象,她试图把它们写了下来。大学毕业,她去了她向往的具有童话色彩的葡萄牙。在那里,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想象着她的童话世界。

一位青年记者很快走进了她的生活,青年记者幽默、风趣,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走进了婚姻殿堂。但是她的奇思异想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不久,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祸不单行,她被学校解聘,只能回到故乡,靠政府救济金生活。一次,她去领取救济金的时候,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地铁,突然一个想象中的童话形象浮现在眼前。回到家,她铺开随身带的稿纸,多年的积累让她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一个星期后,她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哈利·波特》问世了。在找了好多家出版社后,终于在一个小出版社出版了。没有想到的是,书一上市就畅销全国,销量达到了几百万,让出版商十分吃惊。后来她又陆续创作出一系列童话作品,稿费也让她过上了比较舒适的生活。

她就是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她被评为“英国在职妇女收入榜”之首,被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入“100名全球最有权力名人”的第25位。

每一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不同的是当遭遇挫折时,许多人都放弃了梦想,但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却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即使在遭受人生的重大挫折时也没有放弃,坚持梦想让她有了今天的成就。

江志国:守望“麻风岛”

曾经,麻风病为不治之症,人们常常闻之色变。然而,62岁的江志国却以守护“麻风岛”的信念独自坚持了三十多年,并创造了不凡的业绩。

麻风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方圆十几里少有人烟,几乎与世隔绝。1970年9月,江志国被派到这里任团风县麻风病医院院长。一名老医生问:“年轻人,你犯什么错误了?到了这里,就是到鬼门关了!”

起初,病人们只能挤在几间破旧腥臭的茅草棚里,年轻的陪护人员因不堪忍受这样恶劣的环境纷纷选择离开,只剩下一些年老的人员。不仅人力资源有限,物资更加紧缺,没路,没水,没电,甚至夜晚时还有野兽来踢门。有一名医生的孩子放在屋里,竟然被狼叼走了。

江志国带领全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种树、开荒、盖房等,使荒凉的小岛有了生机,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

江志国的工作也得到了妻儿的支持。他的妻子童秋香是医院最老的护士,每逢丈夫外出不在家,她就在门上吊一个铁桶,隔半小时敲几下,给自己壮胆。30多年来,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麻风病人,为他们打针发药、缝补衣服、清洗被褥,从无怨言。

麻风病院曾经历了两次灭顶之灾,先是被龙卷风摧毁,后是被洪水淹没。在与龙卷风抗衡的过程中,他发现烂腿的易以波还留在危险处,他毫不犹豫地冲回去救他;洪水即将淹没小岛时,他每天亲自划船往返8趟,从天不亮运到天黑,整整拉了40万块红砖来加固河堤。他的行动深深打动了每个麻风病人,如今他们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选择崇高的理想是可贵的,一如既往地奉行崇高的理想更是弥足珍贵,江志国以崇高的理想建立了一座希望之岛、一片神圣的净土。

胡嘉仲:做中国的牛顿

胡嘉仲从小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时曾发明手摇式充电器。高二,胡嘉仲就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推荐表。大一时就已经开始跳级选课,并有3篇论文发表在欧美的物理学权威杂志上,其科研水平已经达到博士生毕业标准。2010年入选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术之星”计划,获得“微软小学者”称号。此外,大学期间,胡嘉仲也曾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专业组一等奖,曾受邀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的访问学者。

收藏地图是胡嘉仲的爱好之一,被称为“地图达人”。他对中国历史和人物传记也非常感兴趣,认为人文方面的素养也是一个理科生必备的。他还是清华学生跳水比赛初级裁判员,任清华大学跳水协会副会长等职。

在个人信仰方面,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牛顿,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满腔的斗志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坚持不懈而成功的作文素材 第5篇

相传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念书缺乏耐心,常常逃学。有一天,他来到一座高山脚下,见一位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棒。李白很疑惑,就上前追问。老太太告诉他要磨出一根绣花针。李白惊讶不已,铁棒如何磨成针呢?老太太说:“只要有恒心,不怕不成功。”李白深受启发,自此他发愤读书,毫不懈怠,终于成为一代“诗仙”。

坚持不懈而成功的作文素材 第6篇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出生在波兰,家境 贫苦,在校读书时,饥寒时常缠绕着她,冬天冻得她睡不着觉,她甚至于不得不 把椅子压在被子上御寒。艰苦的生活经历锻造了她坚毅的性格。为了提炼镭,她 和丈夫在简陋的棚屋内苦苦奋斗了四年,用了四百多吨沥青矿,二百多吨化学药 品和八百多吨水。在此期间有一年他们没有看过一场戏,没有听过一场音乐会, 也没有去访问过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储蓄用光了,要不要坚持下去, 连她的丈夫也发生了动摇,正是居里夫人的坚持,才避免功亏一篑,他们终于提 炼出了镭,揭开了镭的秘密。

坚持不懈而成功的作文素材 第7篇

徐特立认为读书固贵理解,也须记忆。要理解得好,必须记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了,今天看的书,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书中重要的地方,或精当的语句,用大字摘录出来,张贴在壁上,就寝前向壁朗读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这样,一直到能背诵为止。 1976 年,他已经 90 高龄,仍坚持这样做。

议论文名言素材的积累和使用 第8篇

一、积累和使用名言素材的误区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 经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平时背了不少名言, 但是到议论文写作的时候, 不知该用哪一个, 怎么用。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在名言素材积累和使用上的误区:

1. 积累时不得其法而滥记名言。

名言大都蕴含深刻的哲理, 学生积累时如果不得其法, 只知一味地背诵, 没有查阅资料并深入地思考名言的含义, 就会造成滥记名言, 为积累而积累。

2. 使用时不知其法而滥用名言。

有的学生虽然积累了许多名言, 而真正面临写作时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经常是堆砌名言, 造成名言的滥用。

3. 引证时缺乏分析而削减了名言的力量。

很多学生对于引用名言之后的分析论证不够重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用时本身只是写作素材, 不能代替论证。如果只有引用, 而缺乏论证的过程, 就走进了观点加引语的误区, 势必削减了名言的力量。

二、积累议论文名言素材的方法

盲目地背诵名言, 最终只能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 应该有效地积累名言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法:

1. 积累要从熟悉的课文入手。

一提起名言总会给人很深奥、很难懂的感觉, 一些学生还没开始积累就有了畏难的情绪, 虽然他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对写作很有帮助的文质兼美的名言, 但学生往往因为熟悉大都将它们忽略了, 所以积累名言应该从课文入手。积累课文中的名言时, 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首先把学生分组, 让他们摘抄必修课文中自己认为的名言, 并在名言后点明它可以阐述的观点, 而后将他们所收集到的名言整理印发,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去除那些不够经典的, 以及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比较抒情的不适合在议论文中使用的名句, 最后对挑选出来的名言进行整理归纳。在摘抄、讨论、积累的过程中, 学生明白了积累名言其实并不难, 同时在交流讨论之中明白了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用在议论文中。

2. 积累要向课外迁移。

要减少教师改作文时产生的审美疲劳, 学生仅仅积累课文中的名言是不够的, 应该向课外迁移, 积累与众不同的名言素材。从近两年福建的省质检优秀作文和高考满分作文来看, 大家平时接触比较少的中外思想家、哲学家的名言应该是积累的重点。但从平时的写作来看, 名言用错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学生所积累的课外名言上。因此, 在积累课外名言的时候, 一是要懂得意思, 要通过查阅资料乃至阅读原著, 理解它的表层意思和深层的含义。二是不要贪多, 与其不加选择地背诵一气, 不如牢记自己喜欢的、特别有感触的名言, 使用时自然就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三是对自己所收集的有些课外名言还要懂得它有什么样的背景故事, 即名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三、名言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使用

议论文写作要求文章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名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能够有力地提升文章的思想层次, 在积累了名言之后, 重点在于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 体现素材在写作中的效用。

1. 在议论文的开篇使用名言, 能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古人写文章强调“凤头”, 我们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开篇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如学生习作《敢于创新》的开头:

尼采有言:“我就是我自己的先驱。人要成功, 首先要敢想敢创新!”罕见只靠模仿而有大成者,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能名闻天下, 就在于它虽集百家之长却能创新, 令板桥体别有韵味。想别人不敢想之事, 行别人未曾行之路。敢于创新, 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用尼采的名言开头, 指出了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敢想敢创新, 再用郑板桥的材料引出了中心论点, 衔接自然, 一气呵成。这样的开头要比一般的“引用材料加论点”的形式更有力, 更吸引人。

2. 在所举的名人事例中引用名言, 能增加可信度。

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 要用事例证明观点。如果在使用典型人物的事例时, 加入自己所说的名言, 那么不仅能体现出作者的阅读面之广, 而且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例如2011年厦门高三市质检优秀作文《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中使用了史铁生的例子: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做的事情, 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铁生这样描述突然而至的死亡。这是怎样一种对生命安之若素的态度。只有昂首面对命运的一切诘难, 以永无止境的信心和虔诚的信仰追寻灵魂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生的完满, 纵死而无憾。他奉行着纯文学的理念, 欲以精神的追求超脱现实中的苦难。“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这样的自嘲恰是他乐观内里的表现。他以灵魂的探索, 超越了疾病、外界环境、生死的操控, 改变了世界, 走在皈依的路上, 或许魂归地坛, 是极美的意象。

作者在进行事例论证时引用了史铁生的两句名言, 第一句体现了他对死亡安之若素的态度, 第二句是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概括, 即使是重病缠身, 却依然坚持写作, 这些正是他异于常人之处。这两句名言很好地证明了“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的观点, 有了名言的使用, 使得事例更真实可信, 显得厚重了许多。

3. 在例后分析中使用名言, 能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要体现出思辨性, 要“改变不深不透, 不痛不痒的大话套话现象, 让学生学会深刻透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但有些学生只会在事例之后用简单的因果论证或是假设论证, 即用“因为……所以……”或是“如果……那么……”的句式将事例重复一遍, 在这样的分析中看不到学生自己的思想, 缺乏说服力, 对观点形成不了有效的支撑。如学生习作《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中用到周处的事例和例后分析:

周处年轻时, 为人蛮横强悍, 任侠使气, 是当地一大祸害。后来周处除恶虎、斩蛟龙后, 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 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做一大祸害,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 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例子) 。如果周处听说了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庆贺的事后, 不是直面自己的错误, 而是对那些庆贺之人进行打击报复, 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忠臣, 名垂青史。可见, 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 (分析论证) 。

作者在例后分析中只是用假设论证简单地重复了一遍事例再加上论点, 从中我们只看到周处这个人是如何直面错误最终名垂青史。如果能够在例后对直面错误为什么能重塑人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适当地引入名言, 效果就会大为不同:

直面错误乃至改过, 是一种痛苦甚至不堪, 需要很大的勇气, 记得吕绅在《呻吟语》中说:“有过是一过, 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肯直面错误, 乃至改过。就像周处, 如果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庆贺的事后, 不是直面错误, 而是对那些庆贺之人进行打击报复, 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忠臣, 名垂青史。可见, 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

同样使用了假设论证, 但后者在例后分析之中用了吕绅的名言阐述了直面错误的作用:认过则两过都无, 将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的原因揭示出来, 不仅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而且让原本朴素无华的论证变得精彩。

4. 名言作为议论文的理论论据来使用, 能增加论证的深度。

议论文如果只是观点和事例的组合, 就会显得平面化、缺乏层次, 因此为论点找到确切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 并对它加以分析, 使之与论点充分联系起来, 可以将平面化的议论文引向深入。如学生习作《幸福就在身边》在提出观点并使用那些深知幸福就在身边而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进行论证之后, 引用名言进行了说理:

弗里斯特说:“林中有两条路, 你永远只能走其中的一条, 怀念着另一条。”另一条路一定充满幸福吗?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迷失在这样的错觉里, 一味羡慕别人, 感慨别人比自己幸福, 正如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讽刺的那样:“我羡慕任何一个乞丐, 只因, 他不是我。”结果他们只能是郁郁终生。要相信, 每个人的幸福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不定你忽视的幸福正是别人所奢望的。当你苦苦追寻别人的那种幸福时, 不妨回首审视自己所拥有的, 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上例中先引用了弗里斯特的名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有些人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而后使用佩索阿的名言将这种人的可笑又可悲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从全文来看, 作者所引用的名言不仅高度概括了某些社会现象, 而且将文章从正面的论证转入了对反面的批驳, 并指出只看见别人幸福这种心态的危害性, 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5. 在议论文的结尾使用名言, 能使文章收束有力。

议论文写作除了“风头”、“猪肚”外, 还要有“豹尾”。“豹尾”是指结尾时要干净利落、坚劲有力。平时学生写议论文的结尾时经常用呼告的形式重申论点, 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加上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就可以有效加大收束全文的力度。如学生习作《生无所息》的结尾段:

尼采曾言:“人就像一棵树, 它愈想伸向高处和明亮处, 它的根就必须不断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向深处。”生无所息, 让奋斗贯穿一生。

上例在重申论点之前加入了尼采的名言, 不仅突出了主题, 而且整个结尾段显得简洁、有力, 为文章增色不少。

名言作为一种素材, 在议论文写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和使用名言的方法, 使得“积累”能为使用而积累, “使用”能为议论文写作增加论证的力度而使用, 达到陆游所说的“天机云锦用在我”的境界, 让名言能真正发挥作用。

摘要:在议论文写作中, 名言素材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含量而备受学生青睐, 但这些素材在积累和使用时, 往往存在误区。要在积累和使用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使得名言素材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议论文写作增添光彩。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名言素材,积累,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有关坚持的素材 第9篇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意志坚强,演艺精湛。一次演《花蝴蝶》折断左臂,演《狮子楼》又跌折右腿,后来又接错断骨。他在一连串挫折面前,毫不气馁,为了艺术,他毅然把接错的腿骨打断,重新接人事。他这种不怕挫折,通往直前的精神,终于铸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向恶运低头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决心写长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时,他口授,让人记录。后来他想老是让别人代劳总不是个事。于是,他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用手摸着框子写。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坚持写下去。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理论论据:“万事从来贵有恒。”

坚持不懈地前进,才能保持荣誉;罢手不干,便会像一套久搁生锈的铠甲,过时的式样,会成为世人揶揄的资料。

人生有所贵,所贵有始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古可镂。

<坚持就是胜利>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19 12:54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的济粮,文天祥死前哀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陈词,诸葛亮传奇一生,也是为实现抱负而最终累死,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坚持自己的信念,你会拥有一个充实美好的人生,更会收获一个高贵纯正的性格。

信念是智者面对人生的勤恳态度。闻名世界的古代思想家老子便是坚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伟大信念。我们深知他的《道德经》就是他智慧的结晶,是不容质疑的无价之宝,但多少人又深掘过他乐学的背后需要一个巨大的精神信念,一个甘于寂寞、潜心修道、勤奋不止的自控能力来支撑着这漫漫人生!信念是勇者面对真理的执着精神。难忘那年轻的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他真正是用了血肉之躯去浇灌了黑暗笼罩下不见光彩的科学之花。科学是无法完整的,人生是无法完美的,但是这种放弃所有然而坚持信念的灵魂却是完美无瑕。我想不出更绝决,理彻底的力量去摧毁这信念了,怎敢说信念不是人生最可贵的财富?

信念是善者面对生命的热爱情感。人之于动物的可贵之处是对其他一切都可以怀有爱。李时珍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博爱者。一本《本草纲目》让他踏遍成川,尝尽苦寒,受尽挫折。不是对生命怀有敬畏,怀有热爱,又怎会有不曾动摇的信念去践行这理想?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第10篇

那天,海面浓雾迷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 16 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而且一阵阵战栗。她抬头眺望远方,只见眼前雾霭茫茫,仿佛陆地离她还十分遥远。“现在还看不到海岸,看来这次无法游完全程了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和作文素材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和作文素材。”她这样想着,身体立刻就瘫软下来,甚至连再划一下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 ! ”她对陪伴着她的小艇上的人说。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只剩一英里远了。”艇上的人鼓励她。

“别骗我。如果只剩一英里,我就应该能看到海岸。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 ”

于是,浑身瑟瑟发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第11篇

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接受了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屋顶大壁画的任务。任务相当艰巨:屋顶高达 20 多米,面积 300平方米,画中人物 340 多个。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多少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还摔成过重伤。经过 4 年零 3 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轰动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画,但他的身体已摔成畸形。

坚持不懈的议论文素材 第12篇

素材,一方面指的是作文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社会现象等第一手材料;一方面指的是作文者从书籍、报刊、媒体中选择而得到的他人创作或编辑的作品等第二手材料。素材解读,就是通过分析素材来把握素材的内涵,或解释其现象,或挖掘其本质等。素材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体性等特性。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素材解读的价值在于实现学生与材料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其能熟练运用素材。

学生对素材的解读是随意的,自我经验式的,封闭的,因而往往不到位,尤其是对素材的背景、条件、角度、本质等缺乏主动的把握,常常因缺乏辩证思维而有失偏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解读素材的能力。

一、概念的新阐释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不管是哪种素材,无论是第一手的还是第二手的,必然会出现一些概念。若从概念入手,亦可很好地理解素材。比如———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才学”“金钱”“荣誉”六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小船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

这个材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诚信,对它的理解和把握关涉作文的成败。通常,“诚信”的概念解释是: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是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的人格美德。如果对其适用范围从“利我、利他的条件”进行剖析,就会发现诚信的三种情况,如表1所示。

材料中的年轻人之所以抛弃了“诚信”,是因为在“利我”性极强的“健康”“美貌”“才学”“金钱”“荣誉”面前,他更多看到的是“诚信”的“利他”性,结果他用利(或材料中所说的得失)来衡量人格或美德,诚信降格为形而下的东西。

概念都有其含义和适用范围,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若我们抓住其适用范围,站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对概念进行的重新界定或阐述,就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从对表1的分析出发,我们也许可推导出如下观点:1诚信不能成为只对自我有利的手段(第三种情况);2诚信让世界双赢(第一种情况);3诚信虽有时不利于自己,但它是应该遵从的精神信仰(第二种情况)。

二、角度的博视野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角度造成的结果。训练学生对素材的解读能力,培养其角度意识很重要。因为不同的角度可以打开不同视野。比如———

屠呦呦,药物学家,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其研究成果青蒿素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北京时间2015年10月7日夜,该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物学奖公布了,85岁的屠呦呦获奖了,这也是第一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但其所获奖金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黄晓明,演员,其在一季电视节目中的收入就远超诺贝尔奖的奖金数。2015年10月8日,黄晓明结婚,婚礼奢华,挥金如土,费用高达两亿。

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而对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于是有人感叹,价值是什么东西?屠呦呦PK黄晓明,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

(根据网络媒体热点材料《屠呦呦PK黄晓明,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改编)

对这个材料,我们可选用五个角度去解读,示例如表2。

选用不同的角度,对同样的素材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就会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角度多维,解读也多元。但解读要占有材料,且观点要与所占有的材料保持一致,是选用材料的恰当延伸与提炼。这样因角度变化,可做到常事见新义,不落俗套。

在训练的初始阶段,最好加入某角度关照下的内容梳理环节,如上面“感叹之人”的角度,可将内容梳理为“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奖金数抵不过黄晓明一季节目的奖金数,媒体对二者的热度亦如此。唉,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然后在此基础上解读,循序渐进,如此,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三、问题的多思辨

生活是作文之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必要步骤。但许多生活现象可能只引起我们的随性思考,而不能使我们持续和深入地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审读生活,积累第一手素材,并对此多加思辨。比如———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热议连续多日荣登微博热门话题,而众多媒体的加入也让这个话题处于持续发酵中。

(摘自《中国式过马路引网友热议》,《北京日报》2012年10月19日)

为什么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我们的思考结果往往将之归结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但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是不够的,对素材的解读缺乏广度和深度。

还原于生活,一群行人闯红灯,除了素质和规则意识之外,也可能是红绿灯规则反映行人等待的忍耐度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中国行人等红灯能忍90秒,比德国人的60秒和英国人的45秒的忍耐度都大,而国内有的红绿灯转换时长超过100秒,有的甚至达到了145秒。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导致行人的急躁心理。而且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容易导致行人被动违规。这也进一步说明,行人闯红灯不一定是百姓素质问题,而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快速变化的状况与管理设计水平和交通管制的不协调状况的显现。

还原于生活,为什么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呢?除了交警难以执法而造成“法不责众”的观感外,从心理学上讲,当一个人过马路时,往往心理上不占安全优势,而当一群人过马路时,个人心理上就占了优势,这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博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当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因为很多人平时去办事,也总想走个后门儿,投机取巧,提高办事效率。

更让我们思考的是行人闯红灯现象在之前也有报道,为什么网友微博的报道引发了这么大反响?笔者认为与“中国式过马路”这顶大帽子,其语言表达的陌生化和创造力有关,还和“中国式”一词背后崇洋媚外的自卑文化心理有关。

总之,将素材转化为思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多思辨,进而学会辩证看待,提升自己的认知力,做到思想透彻,行文必将更有深度。

四、事理的再判断

议论文最重要的是说理。议论文的素材,也有很多道理、事理。对事理之类素材的解读,是议论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例如下面三则事理材料———

1.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战国《孟子》)

2. 人无志,非人也。(魏晋嵇康《家诫》)

3.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2012年电影《少林足球》对白)

这三句话意思相近,有的跨越千年,依旧被人认可并传播。这启发我们对同一事理的正向简单的传述,依然有认知的价值意义。所以在议论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事理的再认识意识,在事理素材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见解力。

除了事理素材的正向简单传述外,我们对事理的再判断,亦可从反向进行思考辨析。例如:

1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对此,我们可这样解读:

1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就算你是金子,早晚也会花光。

2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当然,任何事理的正确性都建立在一定的前提之下。对事理素材的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的剖析,也是解读素材的重要方法。比如“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强调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而生活中即使是没有理想的平常人,与咸鱼还是有极大区别的。

正因为事理具有相对性,对事理的审读,就是对事理素材的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的剖析,就是或正或反或辩证地对道理的再判断、再认识、再挖掘等,以此来积累自己、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进阶到新的高度。

摘要:在议论文教学中,素材解读的价值在于实现学生与材料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其能熟练运用素材。学生对素材的解读往往是随意的、不到位的,缺乏主动的把握,易缺乏辩证思维而有失偏颇。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概念的新阐释、角度的博视野、问题的多思辨、事理的再判断等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坚持真理的作文素材 第13篇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崔琦的“捷径”

崔琦是因为“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

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2月,崔琦在香港中文大学就成才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教书30年来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在中国长大的理科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在演讲后与学生交谈中,大学生们最想从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口中得到一条成功的“捷径”,然而,崔琦教授从始到终的回答都是“坚持”两个字。

爱迪生的恒心

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加“恒心”。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时间。

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凡是去过“肯德基“店的人,都会看见店门口的一座塑像,那是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样子和蔼可亲,他说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始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能为人们做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一个秘方,那是一个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个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那以后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推销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3次落榜的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报考北京医学院失败后,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和戏剧作品,写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的戏剧作品。

4次落榜的严文井,20岁左右,在北京两年中报考了4所大学,均落第。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秉烛夜读,翻译大量外文书籍,成为我国著名作家。

3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2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学作品和论文,瑞典一家杂志称“文学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总结

上一篇:五信访稳定工作压力较大下一篇:网络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