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2024-08-01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精选12篇)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第1篇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岁酒”:这是朝鲜族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新谷酒”:这是哈尼族酒的习俗。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古已有之,<<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第2篇

(1)礼是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2)礼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范(3)礼是国家制度,治国的工具。

礼仪起源众说不一,其中礼起源于祀神之说被广为接受。中国的礼仪习俗形成最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后期,兴盛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而文字只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产物。而且礼仪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礼仪形式一出现就受到神权的保护而迅速扩展,几乎充斥在原始人的所有活动中。礼仪规则的推行不仅靠舆论的力量,而且依靠神权的后盾。因此 ,礼仪在中国出现后很快即走向成熟。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就是靠成熟的礼仪系统来传承文化,通过集体的舞蹈、歌唱、祈祷等各种礼仪活动,把生产的操作、知识的传递、信仰的感应融汇进去。人们就是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一代一代地传递经验、知识、信仰。文化的积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礼仪的传承达到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革命变革,又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和正常的秩序。建立这种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要用各种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行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控制,没有控制就没有秩序。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它不仅表现为政治制度、法律规范,而且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它以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指导,使人从内心接受礼的精神、遵循礼的要求、符合礼的规范。它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大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分类都有很多种,小到穿衣吃饭,庭血缘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亲密的关系。古代刑律中规定的“十恶”当中,跟家庭,尤其老人有关的就有两项:一个是叫做恶逆,一个是叫不孝。可见古人对家庭礼仪的重视和维护。孝顺的种子其实深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庭礼仪中,除了对父母的孝,还有对兄弟的情,正所谓“兄良弟悌”。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婆媳、妯娌之间如何融洽相处一直困扰着我们。“礼”在这之间起了很大作用。现代人可以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典故中了解古代家庭礼仪的一些常识。这些我们现在苦苦追求的答案,古人早在千年以前就告诉了我们。古人说“天、地、君、亲、师”,除了血缘至亲,老师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是有特殊地位的。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现在的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只知道自我为大,我行我素,其实他们已经开始一点点抛弃了我们承袭了千百年的精华,这一点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如何使得当代的学生重新燃起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尊师重教的观念,是我们的教育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良师应该尊敬,益友也应该珍惜,这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国古代对待良师益友的例子数不胜数。

现在的中国,礼与礼仪已经被区分开来了,礼是只概括的笼统的说法,是所有礼仪,文化,意义的总称,而礼仪则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应当注意的各项准则,当今社会的礼仪的分类很多,比如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聚会礼仪,校园礼仪,会议礼仪,涉外礼仪,婚丧礼仪,礼品礼仪,办公室礼仪等等等等,我们再拿其中的一项礼仪来举例,比如,用餐礼仪中就有,坐姿,手势,吃相,座位的顺序,谁先吃,应该吃哪到菜等等又有繁复的规则。其实工作生活中,每一个场合都有相应的礼仪,我们只能不停地学习,然后在相应的场合做好应该做的。

当代的社会交际礼仪大多都用于了人际关系的交往,商场上的沟通和人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像以前一样的将礼仪完全的融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很多人还是觉得在外面需要遵守礼仪,而在家里和熟人面前就不用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了,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表里不一,言行举止的差别大的人物,这就是当将礼仪只是狭隘的理解成为了社会交际礼仪的缘故。其实礼仪并不仅仅是社交,更是我们深化自身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应该注意到的,与生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论文

院系: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12级环境科学

姓名:马佩云

学号:1200602015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第3篇

一、“以舞相属”的溯源

汉代是中国舞蹈繁荣的时代, 无论是宫廷乐舞还是世俗乐舞都得到流传和普及。歌舞在汉代不仅成为主要表演艺术, 且已普及到社会各阶层, 不仅是人们抒情达意的表现形式之一, 也是增进友谊、交流感情的社交工具。当时很多人均能歌善舞。无论哪个朝代, 皇室贵族总是要追求乐舞享受的。汉代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在这样一种乐舞环境中, 贵族们的舞蹈兴趣和舞蹈才能大为发展, 从而造就出属于他们这个阶层的即兴舞和礼仪舞, 成为汉代舞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汉代, 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家十分重视乐舞的社会作用, 包括对人的教育作用与政治作用等。他们认为乐舞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使之向善, 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这也就是今人所谓的“美育教育”。对人的培养起到了良好作用。儒家还认为乐与政是相通的, 观其乐就知其政。政治、社会风气、乐舞, 三者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崇尚、流行甚么乐舞, 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及社会风气的。“以舞相属”就是一种专门体现礼仪的舞蹈。大小官员任何场合都可以相邀舞蹈, 在这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体现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由于这种舞蹈形式不仅能自娱自乐、带有即兴性、简单易学、场地不受约束的特点, 还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往来, 带给人们比跳舞本身更多的愉快。因此在汉代十分盛行。

二、“以舞相属”的特点

首先“以舞相属”的礼仪外交性特点。

在汉代, 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占绝对优势, 儒家是在人际交往中确认个体价值、社会地位以及身份尊卑的。儒家十分重视乐舞的教化作用。因此以舞相属的内涵就不仅仅在跳舞本身, 其内涵外延在王侯将相相互之间的礼尚往来中, 邻邦使国、封王觐见时的接待仪式上得到了新的延伸拓展。其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种舞蹈来证实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远近亲疏的日常伦理。这里的以舞相属有一定的规矩, 不按规矩跳舞, 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蔑视对方的行为, 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十分讲究以舞相属中的礼尚往来, 认为以舞只是一种形式, 更为重要的是“属”, 即通过舞来确定对方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属来确认是否是“心相印、气相吸”的朋友, 以此来巩固和发展自己在皇宫和官场的势力。舞蹈此时已完全成为一种礼仪外交的手段而失去了本身的娱乐作用。譬如《后汉书·蔡邕传》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因受人陷害流放五原, 后逢赦欲归。五原太守王智设宴为其饯行。酒宴上王智起舞相属蔡邕, 蔡邕因鄙视他的人品, 故不以舞相报。王智感到在宾客面前丢了脸面, 于是怀恨在心, 设计陷害蔡邕, 蔡邕自知祸事难免, 只有逃亡江南, 浪迹吴地。三国时吴国人张盘常在宴会中起舞属陶谦, 陶谦不肯起舞, 硬要他起舞后, 又舞而不转, 就为了这事, 两人从此不和。这种例子在史书上还有很多记载。当然这应该是一些特例, 作为礼仪性舞蹈, 估计通常情况, 席间有人“以舞相属”, 定会欣然以舞相报, 不属者大多是因为发生不寻常的事或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

其次“以舞相属”的娱乐性特点。

“以舞相属”还有自娱性和即兴性特点。人们借舞抒发情感:悲伤、思虑、无奈、高兴, 即兴而舞!古书中有许多这样的记载。《史记、高祖本纪》载, 公元前195年, 刘邦平定淮南王布叛乱, 回师途经故乡沛郡, 设宴与乡里故老聚会, 曾亲自教一百二十名儿童合唱其所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自己还合着歌声即兴起舞, 表现内心的思虑。《史记·留侯世家》载, 刘邦晚年谋废太子孝惠, 另立宠姬威夫人之子如意。张良策请“四皓”辅佐孝惠, 使刘邦无法废立。刘邦无奈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表现出无奈之情。还有些是在绝望中、诀别时悲痛欲绝地歌唱舞蹈, 如李陵送别苏武;戚夫人、华容夫人、唐姬在悲痛时起舞等。这种抒发个人胸臆的舞蹈, 不仅流行地域广阔, 而且深入普及至各阶层且流行时间颇长, 自汉高祖兴起到东汉末年覆国, 历两汉四百年而盛行不衰, 余风及于后世。

以舞佐宴:在宴会上表演舞蹈, 在我国也古已有之, 从商纣王的“醉乐”起已有此风。以舞相属作为贵族阶层盛行的礼仪舞蹈形式本身就是为了满足贵族们的享乐而产生。为的就是达到以舞侑食, 佐饮助兴的目的。北魏时期的文明太后, 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一次, 她与孝文帝在灵泉池宴群臣及外国使节时, 令各人表演一段本民族的歌舞。孝文帝亲率群臣起舞, 向文明皇后敬酒。齐高帝 (萧道成) 喜欢音乐, 他与群臣在华林集宴时, 叫各人表演技艺助兴, 王敬则脱下朝服, 赤着膊, 用大红颜色的带子束发髻, 兴奋地挥动双劈臂“拍张”, 还一面“拍张”, 一面叫喊, 使宴会气氛达到高潮。

三、“以舞相属”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 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北方与南方, 在乐舞文化上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的乐舞文化经过这一动荡的时代在汉、魏传统乐舞的基础上, 增加了新的血液, 得到了新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上层社会, 高至皇帝本人, 贵至将军重臣, 都有相当的舞蹈艺术修养和舞蹈技能。都可“以舞相属”, 如晋代谢安起舞以属桓嗣;张盘起舞属陶谦。鲜卑原是游牧民族, 习俗喜爱歌舞, 不但喜欢观赏乐舞表演, 也爱以舞自娱, 或作礼仪性起舞。随着西域舞蹈的传入, 以及各地民俗舞蹈的发展, 以舞相属在表现形式和表演技巧也有所突破。北齐人魏收跳拟兽舞《猕猴与狗斗》;北齐祖珽在皇宫弹琵琶和士开跳“胡舞”为皇帝取乐等等。可见那个时代, 社会上流行的、为人们所喜爱的, 还是这类生动活泼的各民族民间舞。它们的生命力之顽强, 流传时间之久远, 确是令人惊叹的。至今福建等地及移居美国夏威夷群岛的华裔中, 仍保存了《拍胸舞》 (“拍张”) 这种形式的健身舞。所谓“胡舞”, 是泛指古西域各地 (包括我国新疆一带) 中、外民间舞, 胡舞《回波乐》传到唐代, 则归入表演性舞种“软舞”类, 成为一个艺术性较强的舞蹈作品了。“弥猴与狗斗”既继承了上古“百兽率舞”的遗风, 又可从我国传统武术“猴拳”、古典戏曲“猴戏” (如孙倍空的塑遗等) 的表演中, 追寻到它的踪迹。《宋书·乐志》载:“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近世以来, 此风绝矣。”《宋书》的作者沈约在南朝宋、齐、梁三代均任过宫职, 《宋书》写成于梁代, 可见至迟萧梁时代“以舞相属”的风气就不时兴了。因此说, “以舞相属”源于汉代, 盛于魏、晋, 衰于南朝各代。但是宴会中“以舞相属”之风到唐代仍有遗存,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经常在宴会上邀请群臣同乐, 还说跳舞是抒情怡乐, 不须过分循规蹈矩。

摘要:舞蹈史学家们对“以舞相属”进行了研究, 该文着重于“以舞相属”为线, 遵循中国史发展的脉络, 参照史料和文献, 对“以舞相属”的源头进行追溯, 并对“以舞相属”的发生、发展, 以及“以舞相属”的特色在后世中的遗存进行分析。

关键词:以舞相属,溯源,发展,遗存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第4篇

“2015年健康饮酒中国行”旨在通过健康饮酒的公益行动,力求让消费者越来越健康,让中国酒业未来之路越走越宽阔。继而打造以官、产、学、研、资多赢的行业共赢平台,为中国酒业创建真正的强势品牌。中国健康饮酒组织联盟是由中国最大的酒类消费者社区斗酒网,联合全国千家酒企和社会机构共同发起,向全国5亿酒民发出“全民健康饮酒倡议书”,抵制“暴力饮酒”、“酗酒文化”,倡导全民科学饮酒、健康饮酒、文明饮酒。呼吁酒企业共同传播健康饮酒正能量,反对企业以任何形式宣传暴力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酒文化和产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全社会传播健康饮酒理念,纠正错误的饮酒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健康饮酒组织联盟秘书长、斗酒网创始人李海龙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2015中国健康白酒典范品牌TOP10”票选角逐非常激烈,约有200多万名消费者为参评的20家候选品牌进行票选,使本届评选一改以往业内评奖惯例,真正成为消费者说了算的评选活动。据悉,“中国健康白酒年度典范品牌TOP10”将进入常态化——每年2月底启动票选,3月在年度春季糖酒会上揭晓榜单。《经济》杂志社及其中国商会研究院(筹委会)受邀成为“2016中国健康白酒典范品牌TOP10”的联合主办方,经济网、斗酒网联合成为活动官方网站。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第5篇

前言

我身为中国人,一个在校大学生,却对中国传统礼仪知之甚少,对此感到很惭愧,故而想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于是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古代,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有五礼,分别为祭祀——吉礼,冠婚——喜礼,宾客——宾礼,军旅——军礼,丧葬——凶礼。也可将中国礼仪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本文就这两大部类,做一个浅显的解说。

1.中国的政治礼仪

1.1 祭天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但是,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1.2 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1.3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1.4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1.5 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

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2.古代生活礼仪

2.1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礼指婴儿出生第三天接受外婆家的赠礼。旧时凡产妇生头胎,娘家要送婴儿一年四季所用的衣裤、兜蓬、尿布、座车、摇篮等。而三朝,是指婴儿出生到第三天,请产婆到家替婴儿洗澡,所以又称“三朝洗儿”。婴儿出生后三天没有发生意外,产妇也平安度过三天,全家人便得以安心,向亲友报喜跟祭拜神明跟祖先。三朝洗儿用的“洗身躯水”需要用桂花心、柑仔叶、龙眼叶、石头仔及12枚铜钱煮成,洗澡时,用石头在新生儿胸前“搭三下”,是希望小孩头好身体壮,此动作叫“做胆”,如果是女生则不用,因为古时认为女命低贱,不需做胆也很好养活,另外石头需选较圆的,表性情才会圆满有变通,用柑仔叶及龙眼叶是希望小孩长大后向柑仔跟龙眼那样甘甜,事业也像果树一样繁茂。洗完澡在穿上“红婴仔衫”,因为以前刚出声的婴儿没有穿衣服,要等到三朝祖母做好“红婴仔衫”才穿的。穿好了新衣,就抱到大厅去拜神祭祖,告知祖先家中多添一位成员,并且向婴儿有关的神明致祭,如注生娘娘、送生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祈求庇祐,拜神祭祖的祭品是三牲酒醴、鸡酒油饭,注意的是,这时的牲醴的鸡脚需直伸不可以内折,取婴儿脚腿发达健壮之兆,另外酒也要一次倒满就好,不需要分三次,如此婴儿才不会时常到处洒尿而且有规矩,拜完神后,并“号名”,以前人在三朝时大多

取的只是乳名。

这天还要带著油饭跟鸡酒前往外家(娘家)报喜,外家得报后,便回送各种食物补品,并且可以到男方家中,替女儿“做月内(坐月子)”,此日也要做油饭分赠亲邻,亲邻要以白米作为回礼(碛盘),另外在回宴亲友时,一定会有面,称为喜面或喜三面,表长寿之意,期望新生儿能长寿。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2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2.3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2.4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2.5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2.6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3.对古代礼仪现代传承的思考

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礼仪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实行了。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的古代礼仪繁复,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就连一个小小的三朝礼都十分繁琐,更不用说什么祭天祭地这类大的礼仪了。二,中国的古代礼仪大多为封建统治,封建礼仪服务,与现代人的认识相冲突,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为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三,现代教育西方化,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大多关于礼仪的书籍介绍都是西装怎么穿,刀叉怎么拿等等西式礼仪,很少介绍如中餐礼仪的中国传统礼仪,现在很多中国人连正确的拿筷子的方式都不懂。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我们是要传承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而对于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糟粕,我们也不该遗忘,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保存,原因是:一,引以为鉴;二,纪念那些为除去这糟粕而为之奋斗的前辈们;三,糟粕也是一种文化,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否

则就像现在,我们难以理解《老残游记》这类文学巨作的深刻含义。

中国古代服装礼仪 第6篇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带有标志性的服装,这就奠定了职业装的基本风格。古代帝王冕旒、九品顶戴,以至各级衙门里的衙役装,甚至于儒生的长衫、武将的铠甲、兵士的统一着装,都应属于职业装范畴之内。因此文士儒生被称作“青衿”,兵士被称为“甲士”,都与服装有关,可见服装早已成为某种职业人士的代表或标志。

在中国汉代,就有以服饰来标明职业的明确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写道:“倘书帻收,方三寸,名日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这已直接说明了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中国宋代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装突出显示出服饰社会化的必要性,因此得以逐渐趋于定型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写:“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这种社会对于职业装的无形制约,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表现。随着明清商业资本的发达,商人的形象已逐渐定型化,如青布帽衬、黑布马褂、灰布长袍,见人垂手低头而立,不如此便被社会上认为不规矩。

中国古代婚礼礼仪 第7篇

纳采:所谓纳采,就是说采择之意,即男子选择妻子。男方欲择某家之女为妻,便托媒妁交通女方,试探女家之意。倘女家同意,则可收下男方送去的采择之礼。纳采的礼物,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周制,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唐`杜佑〈〈通典礼典〉〉。可见周代的纳采礼是用雁的,也称“奠雁”。之所以要用雁作为纳采之礼物,是因为“雁飞成行,止则成例。”胡培翚《仪礼正义》云:“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纳采用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纳采也有用羊者。羊者,祥也,取其群而不党。

在古代,纳采还有一套繁琐的仪式。杜佑在〈〈通典〉〉中记载了周代纳采情况“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傧者出,请事。曰:吾子有惠,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使某请纳采。女父对云:某之子愚蠢,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辞。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揖入。宾升西阶,当阿东面。使者致命曰:敢纳采。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间,南面。宾降出,主人降,授老雁。又执雁,请问名,如初礼。曰: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对曰:吾子有命,且以备数而择之,某不敢辞,曰某氏。

傧者出,请醴宾者曰:子为事故至于某室,某有先人之礼,请醴仆者。宾对曰:某既得将事矣,敢辞。傧者曰:先人之礼,敢固以请。宾曰:某辞不得命,敢不从。礼毕,出,主人送于门外,再拜。”也就是说两家人是要有几番客套的。

问名:纳采仪式结束后,使者退而复返,向女方的父母问女儿之名,从纳采的仪式记载来看,纳采和问名当是同一时间进行的。既然使人来呈纳采之礼,男家当然早已知道女方之名,此时再问,所谓问名其实是问女方的生辰是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以备问卜,也便是“纳吉”,后来的人也称为“合八字”。

浅议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特点 第8篇

关于礼仪的起源, 人们有着诸多的探讨, 大体看来有神生说、人性说、天地人统一说、理说、人与环境矛盾说这几种。每一种学说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 而实际礼仪的产生就是伴随着人的活动开始的, 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出现, 礼仪制度正是为了处理人与神、 人与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运而生的。因此, 礼仪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原始民众的礼仪, 这种礼仪完全是一种生活习惯, 就像是习俗一样, 只不过有一些精华部分被长久地保留并形成固定仪式;第二阶段为人类文明时期的礼仪, 它是在国家形成、等级制度建立后形成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 它的目的在于治人之道, 施行礼教。

礼仪有五礼之说, 即“吉、凶、宾、军、嘉”五种, 而凶礼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包含丧礼、荒礼、吊礼、会礼、恤礼。荒礼是指国家发生灾荒的时候, 国家采取的礼仪措施;吊礼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时哀悼与慰问;会礼是指会合财产的意思;恤礼是指对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而丧礼是对死者表达敬意的一种礼仪方式, 即便是在今天, 丧礼的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

影响丧葬文化礼仪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来自原始社会起长期在社会上流行的鬼神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二是数千年前盛行的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族、家族观念和祖先崇拜;三是以儒家为首的各家思想学派的影响; 四是东汉以后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2正是由于这种多层次的互相矛盾的宗教信仰, 还有丧葬观念, 产生了我国发达繁杂的丧葬礼仪和厚葬传统, 并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特点之一。

首先是葬前礼仪, 这是指对死者的遗体进行初步处理和向别人发布死亡消息的仪式。“属纩, 打扫室内营造严肃气氛, 把遗体换新衣移到正堂;招魂, 爬上屋顶手持死者衣物, 向北方空中大喊, 三遍后将死者的衣物卷起来扔到屋下, 然后接住取出衣服覆盖在尸体上。”3报丧与奔丧, 一般来说报丧有口头, 也有讣文。口头的话, 需要死者的儿子亲自前往, 讣文则是对有特殊关系或十分重要的亲属才使用的。奔丧是听到死讯后便迅速赶往死者的所在地;洗尸与饭舍。洗尸, 就是清洗尸体, 和沐浴一样, 洗尸的水要买水, 结束后安放尸床上。饭舍在洗尸后进行, 把珠、玉、米、贝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其次是治丧礼仪, 指的出殡前的整个过程。铭旌与佛事, 铭旌出殡时放在灵柩前, 祭奠时放在灵座右, 入藏放在盖棺之上。佛事活动一般为吊唁期间诵经三日昼夜不绝, 出殡时众僧引导, 口诵经文;入殓, 分大殓和小殓。小殓, 用衣服包裹尸体, 大概为19套。大殓在小殓的次日, 就是将尸体放在棺内, 入殓时孝子要抱着尸体大哭;出殡与哭丧, 出殡, 就是把灵柩停放一段时间再安葬, 一般放在正堂的西阶。古代功臣出殡还要用军队仪仗。哭丧, 是死者的家人表达悲痛、惜别之情的方式。 哭丧的类型有很多, 无声的泣、有声的哭、大哭的号等。

最后是葬后礼仪, 死者家属进入居丧生活。有接三与做七, 守孝与五服, 扫墓与祭祖。死者在死后每一步都有着礼仪规范, 不仅如此, 就连丧葬的形态都有很多种, 比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树葬等等。 通过细致的丧礼, 可以看出古代礼仪由开始的简陋到日渐完善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尤其是时代背景的影响, 以及新思想的介入。

摘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 礼仪可以说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里, 礼仪处处彰显着其独有的特色。礼仪既让人们有礼有节、温文尔雅, 又让人们固执残忍、观念落后。在整个礼仪文化中, 丧葬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史, 由于人们多层次的信仰结构和繁复的历史背景而形成特有的丧葬观点, 以及繁复的丧葬礼仪。通过丧葬礼仪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古代文化礼仪的多姿多彩, 以及一种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厚重感。

关键词:凶礼,丧葬,古代礼仪

注释

11云中天.礼仪[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22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第9篇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第10篇

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

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

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

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

接著,孔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

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

中国古代宫廷餐桌礼仪 第11篇

一、中餐的出菜顺序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

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多于适当实际上桌。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

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

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二、餐桌摆设礼仪

每个人座位面前都摆有筷子、汤匙、取菜盘子、调味盘、汤碗、茶杯、酒杯等。有时也会备有放置骨头的器皿或餐巾。

筷子:多使用柱形长筷。以往会以象牙、珊瑚制作的筷子作为地位的象征,不过,今日仿镶牙的塑胶筷子已相当普遍了。使用长筷子的原因是便于夹菜。

汤匙:多为陶瓷制。有时会备置搁置汤匙的汤匙架。

取菜盘:是盘缘稍高的中型盘子。有时准备两只。

深碗:开口较深的汤碗。

筷子十五忌

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祭天也称祀天、郊祀、南郊,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也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

相关资料

1、皇家祭祀

斋戒:分为三种,散戒、致斋、清斋。斋戒期间,帝王以及其他所有参加典礼仪式的文武侍臣必须沐浴更衣、戒除嗜欲、不饮酒、不吃荤,更不能近女色,用来表示对天的虔诚。

陈设:祭天时的陈设要求更严格,主要包括待事的次序、即事的位置、门外的位置、牺牲器具的位置、席神的位置。严格按照规章来进行,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如一般鱼之类的菜会放在中间等。

省牲器:把各种礼器安放于各个规定位置,随后对其进行清洗、打扫等工作。

2、帝王典礼

登基大典、册封太子大典、皇帝婚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皇帝生日节庆、上尊号和徽号仪、皇家节日典礼。

3、宫廷政治礼仪——朝会礼仪

大朝:帝王大会文武百官,有时也包括外国使臣。是一种十分庄重的典礼。

常朝:是帝王处理国政的重要活动之一。朝仪是帝王与文物百官在朝堂上处理政务的相关礼仪的规定。

宋代朝仪按照官职大小以及职位高低明确规定了文武百官入朝的秩序: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郡王、太子少保、大都尉、大都护、御史大夫、六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等。

4、宫廷生活礼仪

主要针对群体是女性,包括皇后、妃嫔、选侍…三宫六院。下面以清朝宫廷礼仪为例来说明。

中国古代饮酒礼仪 第12篇

本文中提到的情景剧《成人礼》,是本人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作为礼仪课特邀老师期间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成人礼》礼仪情景剧首演于2015年6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12五年一贯制演艺专业的期末汇报晚会《成长的天空》。作为学期课程礼仪的最终汇报演出,呈现于舞台。总时长10分钟。因为表演学生正好处于高三年级18岁成人这个节点,作品将情景剧和汉代成人冠笄礼仪展示相结合,展示了一个人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一个仪式过程。整个仪式中涵盖了主宾三加、受礼者三拜、父母字之、答谢宾客等环节,展示了汉代仪式中人物的站、坐、立、行、跪、拜等规范举止,通过情景剧剧情(现代穿越古代)的串联,将一般的仪式化向戏剧化发展,使这个作品更吸人眼球,同时因为对中国古代礼仪仪式及礼节的准确展示,整个作品又更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而表演专业的学生通过此作品的排练,掌握了很多古代礼仪文化知识和举止性礼节,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在扮演角色上增强创造人物形象时的信念感,表里一致地把握历史人物形象,达到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形神兼备的古典人物形象的目的。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对于剧本的创作,我的做法是不拘泥于教师的固定思维,而是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进行剧本的讨论与创作,台词的确定和角色的分配,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创作思路的雷同性,而后分组回课,对于剧本中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发展、剧情与礼仪仪式的合理嫁接、台词的合理性等细节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进行剧本二次创作。剧本成型后,进行音乐创作与剪辑。音乐的选择主要根据剧情需要,如仪式部分的音乐比较庄重,剧情发展部分的音乐相对比较符合人物角色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用12个课时系统学习了中国汉代时期的举止性礼仪,并对当时的民风民俗,礼仪等级制度等进行了规范学习。最终四组情景剧,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组代表全班参加了最后的期末汇报演出。这组的主题是《传承》,一开始的场景是古代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定格处理,而后现代人物,两位迟到的学生出场,交代剧情后,通过舞台灯光道具的转接,从而实现两位现实人物的古代穿越。这个作品,戏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带有寓意地对时下社会中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没有承担的学生形象进行了刻画与对比,在庄重的仪式和历史年轮中,现代学生慢慢走入过去的岁月……过去的岁月不是用来怀念的,而是提醒我们身上的责任,提醒我们已然成年,我们是社会人,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这个作品的创作,表演专业学生清楚感受到中国礼仪文化的渊源,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中国礼仪文化深层的思维特性,对于接触历代王朝礼仪,皆可一以贯之,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从而避免在表演过程中违反历史常识。

表演专业接触古代礼仪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比如举止性礼节(称谓礼俗),拜谒之礼,贽见之礼,婚礼,丧葬礼,宴客礼,尊师礼,敬老礼,乡饮礼,成人礼,祭祀礼,朝会礼,出行仪仗,乘车礼仪等等。表演专业人员的特殊性在于,他们不像历史研究人员那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由于目前艺术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束缚,年轻演员较少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历史意识。历史意识首要强调的就是时间性,在表演过程中尤其重要。先秦的剧目里,对君主的称呼不可以是“皇上”,三国时的战争,老百姓为了避难,是不可能都藏到玉米地里的,这些起码的历史常识,如果没有一个历史意识里的时间观念,就会犯非常滑稽的错误。

因此,我认为在表演专业开设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课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成人礼”作为高三年级结点课程汇报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转化为艺术表演的创新形式,无论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还是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拓展,对整个戏剧影视创作领域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实践价值

礼,一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成为判断个人素质的道德标准,成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至今,礼的具体细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某些文化精神依然鲜活地体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重视礼仪的文化倾向依然如故。然而,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不足以使之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的标志。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可能感触尤其深刻。西方人能够很容易辨认出日本人或是韩国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标志,就是他们那独具特色的礼仪,这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谈举止,使人一望即知。当我们大部分人还对中华文化圈津津乐道时,却遗憾地发现事实上我们却生活在中华文化圈的边缘,自己已经失却了自身文化的标志。反观中国的基础教育,历史教育地位尴尬。在中国,大量的高考人群以理工科为主,他们不用考历史,即使是文科考生,历史学习内容也仅限于考试范围,很难说已获得了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总之,历史学科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地位很低,而绝大多数中学生在高中会考之后就可以不再接触历史。在大学教育中,历史只属于人文学科,而在现在的大学体制中,这部分学生也是属于少数。社会大众对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可想而知,作为历史知识的重要内容的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更是所知甚少。加强表演专业古代礼仪文化的教育,重视在戏剧影视表演过程中的古代礼仪规范,就承担起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对于戏剧舞台、影视媒体来说,自身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表现的直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在舞台或媒体情景下,影响对于广大观众的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演专业形体课中古代礼仪教学的关键点也在于此:通过对历史资源的开发、研究、运用,使受众群懂得并掌握古代礼仪文化,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增强创造人物形象时的信念感,把握历史人物形象,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形神兼备的古典人物形象。

二、提高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对表演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升具有实践价值

在当今戏剧影视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历史题材,其中当然要涉及应用到古代礼仪。礼仪体现了一种道德风尚,它是古代华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客观地说,有部分作品所体现的礼仪是不妥当的:有的礼仪性称谓错误,如反清代历史的影视剧作品中,官员们“臣”和“奴才”自称的混淆;有的礼仪仪节使用错误,如施礼时,应分男女,而在大多数影视剧作品中,不分男女,男女混用,属于常识性的错误。作为表演专业形体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古代礼仪教育应以礼仪为主体,以民俗、风俗研究为辅,着重从形体礼仪方面入手。而戏剧与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作品又是大量且丰富的,作为形体课教学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将古代礼仪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课,一方面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习后能胜任历史剧人物角色的塑造,抓住符合历史、时代规范的礼仪动作细节,以期对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进行更好的体现。同时,礼仪文化的教育,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演艺队伍有着极大的作用。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积淀的结果,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在语言和行为方面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表演专业人员学习礼仪文化,对自身精神素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增强了戏剧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文艺作品的创作具有实践价值

古代礼仪,理所当然地大量运用在历史题材戏剧和影视中,这对增强戏剧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尤为重要。早在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吴晗就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我认为这正是历史剧的本质所在,历史剧作为用艺术的方法来反映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艺术门类,真实性是其根本。不论是整部作品如何定位,还是在人物设置、剧情安排上对历史是一个怎样的态度,细节决定一切。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一节,中国古代礼仪在现在的时代条件下,可以选择以影视作品作为其传播的有效渠道,因此,历史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从细节入手,小中见大,使古代礼仪利用好戏剧、影视的平台,广泛地进行宣传弘扬。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一部分的韩国,对历史剧中的礼仪运用非常重视。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很容易寻找到历史剧的身影。尤其是2006年以来,韩国的三大电视台KBS、MBC和SBS争相把收视率压在历史剧身上。《朱蒙》《黄真伊》《大祚荣》和《渊盖苏文》等几乎占据了屏幕。而此前的《明成皇后》《大长今》等历史剧在中国、日本也引起很大反响。《大祚荣》的导演金钟善认为:“历史剧不是纪录片,是电视剧,故事情节可能和历史记载有所差距,但拍片主要是让年轻人看了对大韩民族产生自豪感。”《大长今》中大量使用朝鲜古代宫廷礼仪,这些礼仪的使用,增加了电视剧的文化内涵,电视的播出形式,也为这些礼仪的表现增加了美感和吸引力,剧中绝大多数的宫廷礼仪传自中国,比如“举案齐眉”“再拜稽首”“顿首百拜”等等。与历史剧在韩国的红火相比,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历史剧很难算是主流电视剧类型,但他们同样重视在历史剧中客观细致地还原古代礼仪。《罗马》是为数不多的历史剧中的优秀代表,该剧是由美国HB0电视台和英国BBC以及意大利的RAI共同拍摄的历史剧,背景是古罗马恺撒统治时期,主要围绕恺撒遇刺前后展开情节。与《角斗士》和《特洛伊》这样的好莱坞大片相比,《罗马》除了没有大军拼杀的大场面,在布景和服装的历史感、剧情编排、人物刻画等方面,甚至还要高出一筹。尤其是其中对古代罗马宫廷、民间生活中礼仪部分的应用和还原,进行了翔实细致的考据,剧中礼仪的应用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而且由于礼仪带有一定的尊卑等级特征,它也成为塑造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心理活动、延展剧情的一大重要手段,是该片获得巨大成功的法宝之一。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核心,而戏剧影视表演是现代媒体中最能吸引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历史题材戏剧影视作品,不可回避地要对古代人民的生活进行考证和复原,这样才能将“礼仪之邦”的礼乐文化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以体现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风貌。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源流,《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而作为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艺术作品,历史题材戏剧影视创作就大量地涉及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事实也证明,这些应用在戏剧影视文艺作品中的礼仪表现,起到了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作为戏剧人有责任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礼仪文化,这样才能在拍摄历史题材的戏剧、影视剧时,创作出合乎历史、尊重历史、不误导受众的优秀作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放鸣.以人民为本位与当代文艺的新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艺术百家,2015(2):143.

[2]付美玲.论成人礼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J].读写算,2014(17).

上一篇:军训口号与拉歌口号(精心收集)下一篇:省运会节目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