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控知识考卷

2024-06-27

麻疹防控知识考卷(精选7篇)

麻疹防控知识考卷 第1篇

麻疹防控知识培训小结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目前正是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证麻疹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可能发生的疫情,顺利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中心根据市卫计委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全市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落实各项麻疹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各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除麻疹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项中心任务。我中心主任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加强对麻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到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明确了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防控区域,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接种门诊为责任区域内麻疹病例第一责任人的原则,确保我中心麻疹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减少麻疹疫情,做好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最根本的保障措施之一。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在册儿童麻疹接种工作进行管理,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

同时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搜索麻疹漏种儿童并及时做好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摸底登记、宣传接种工作,完成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三、加强麻疹监测,做好疫情处置

我中心切实加强麻疹疑似病例及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做到麻疹病例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暴发流行。定期分析麻疹疫情,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监测采样要求,做好疑似病例血样和咽拭子的采集,确保疑似病例48小时完整个案调查率、血标本采集率、血标本3日内送检率均要达到100%。

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充分利用中心宣传阵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播放麻疹防治知识短片、张贴醒目的防治知识画报、给就诊者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为消除麻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5.1.29

麻疹防控知识考卷 第2篇

海口近来出现了麻疹疫情。为做好我院(中心)防控工作,我院于 2016年5月10日下午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麻疹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掌握麻疹诊断、报告、隔离治疗、消毒流程及个人防护等知识,学会鉴别麻疹、风疹和其他出疹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加强对院内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麻疹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相关内容,教育病人在医院内尽量不要随意走动,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培训结束后进行了业务考试。参加培训的人员考试成绩全部通过,优秀率达到了99%以上。

通过此次培训,增强了麻疹防控防治人员做好麻疹防控防治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效地提高了麻疹防控防治人员的管理水平,为我院(中心)做好2016年麻疹防控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麻疹发病原因与防控策略 第3篇

1 当前麻疹发病原因

1.1 免疫接种率下降,存在免疫空白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我国先后实现了以省、以县、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免疫目标。从全国总的情况,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部分地区常规免疫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一些地区免疫接种率出现滑坡。根据全国2004年计划免疫工作审评结果,有5个省、自治区和13.55%的抽样县MV接种率<85%,有10个省和46.46%的抽样县MV接种率<90%,低接种率的县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4],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常规免疫的不足。2005、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中MV零剂次占38.06%、38.67%,免疫史不详占37.78%、38.79%[3],而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多为无免疫接种史,表明麻疹病例主要分布于未接种MV的人群,因此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未获得MV接种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1.2 免疫接种失败

在MV的预防接种工作中,即使是接种工作开展非常好的地区,也同样存在初始免疫失败和继发免疫失败的情况。有资料表明,目前应用的MV免疫成功率一般为90%~95%,即MV接种率达到100%,由于冷链质量、接种质量、胎传抗体等因素可造成5%~10%的儿童原发性免疫失败;即使MV初始免疫成功后,若无隐性感染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自然下降,免疫成功率也不能维持终身(存在继发性免疫失败),抗体下降到一定程度达不到保护水平就有可能感染[5]。麻疹抗体滴度下降速率每年达5.6%,12年前免疫成功的71人中,暴露于自然麻疹后隐性感染率达45.1%,表明人工免疫后形成的免疫力相当一部分可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乃至消失,直至难以起到预防群体暴发的作用[6]。有文献报道47.01%麻疹病例有麻疹免疫史[7],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仍可以发生麻疹,说明有相当部分麻疹病例是由于初免免疫失败或继发性免疫失败、麻疹抗体不足以抵抗麻疹病毒而感染发病。

1.3 初免月龄内发病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MV初免月龄为8个月龄,这一程序制定的基础是,过早接种MV会由于胎传抗体的干扰致使免疫失败。据文献报道,自然感染麻疹获得免疫力的母亲,所生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持续时间长、滴度高,而接种MV获得抗体的母亲,免疫力不如自然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婴儿获得的胎传抗体水平较低,消失较快[8]。随着疫苗时代的来临,MV免疫后的母体胎传抗体仅能维持到6个月龄或更早即消失,6个月龄后婴儿胎传抗体明显下降,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作用[9]。有资料显示,4~8个月龄婴儿易感率为70%~90%[10],新出生而未到接种月龄的窗口期婴儿未能有效保护。我国现阶段麻疹流行的特点之一就是婴儿麻疹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8个月龄婴儿麻疹的比例在逐年加大,2006年<8个月龄儿童病例占总病例的10.98%,有的地方0~7个月龄麻疹病例甚至占20%[3,11]。

1.4 免疫接种不及时

未及时给适龄儿童进行MV接种,增加了儿童暴露机会,尤其是农村地区计划免疫冷链运转为2个月1次,致使一批婴儿可能10个月龄以后才能初种MV,如运转时刚好遇到应种对象患病或外出,接种时间又要顺延迟2个月,有的甚至推迟到1岁后才接种上MV,致使9个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占周岁内患儿的9.55%~30.77%[12],广西136例8~11个月龄麻疹病例中有78.68%未得到及时免疫而发病[13]。

1.5 复种率低

我国1986年卫生部规定MV实施2剂次免疫程序,即起始免疫月龄为8个月龄,7周岁再接种1剂次。由于2剂次间隔时间长,而且未纳入检查考核范围,许多地方基层人员只重视MV首针接种,忽视适龄儿童中第2剂次MV的接种工作,复种工作未落实;一些儿童家长也忽略了第2剂次的MV接种,托幼机构和学校也未认真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严重影响了第2针接种率,造成相当部分适龄儿童漏种第2剂次MV,MV复种率低。2005年我国开始调整MV的免疫程序,将复种对象调整到18~24个月龄,新旧程序的衔接工作没做好,一些地方2~7岁儿童第2剂次接种存在混乱而未能复种MV。广西1404例病例中免疫2次以上的仅有4.13%[13],全国2005~2006年麻疹病例中仅有约7%有MV复种史[3]。由于MV复种率低,首针初始免疫失败和继发免疫失败的儿童未能获得及时补种机会,导致部分接种过MV的人群仍可感染麻疹。

1.6 流动人口增加,外来传染源涌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增加了麻疹病毒传播的机会,免疫空白人群的不断积累,是麻疹暴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我国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在原住地未免疫,且由于免疫意识薄弱,流动性大,未及时与当地预防接种部门联系,也不知接种门诊地址,不知如何办理接种手续;而由于接种单位不掌握流动儿童具体情况,无法通知其接种,造成相当部分流动儿童未获得免疫接种,导致易感人群大量聚集,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就可发生流行。广东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1200名儿童进行调查,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低于本地儿童,在未接种MV的儿童中有88.85%为流动儿童,在免疫空白人群中流动儿童占63.16%[14]。全国2005年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占37%,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和一些大城市[3]。上海市1999~2004年报告麻疹病例中,外来人口占70.37%,广东省2004年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也占54.4%,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说明人口流动性是影响麻疹传播的主要因素[15]。流动人口的流动频繁性,使易感儿童不断积聚,给居住地的免疫规划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

2 当前控制麻疹的策略

WHO美洲区已于2000年实现了消除麻疹目标,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提出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也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消除麻疹要求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麻疹发病率<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而我国当前麻疹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地区麻疹发病率仍比较高,与消除麻疹指标要求尚有一段距离。结合消除麻疹目标和我国麻疹发病情况,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麻疹的控制。

2.1 巩固和提高免疫接种率

2.1.1 确保高水平的MV免疫接种率

加强常规免疫,确保高水平的MV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人群免疫力应达到并保持在95%以上[2]。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合理确定基层接种单位的免疫接种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做好适龄儿童发现、报告、登记工作,提高接种率,保证儿童MV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同时努力提高MV首针及时接种率,减少婴儿暴露机会,降低低月龄组儿童麻疹发病[9]。

2.1.2 做好MV复种工作

1针常规免疫仅能降低发病而不可控制初始免疫失败和继发免疫失败造成的暴发[6]。第2剂次MV接种的目的是对未接种儿童和初免失败儿童提供再次接种的机会,适时进行MV第2剂次接种,有助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我国已将MV第2剂次接种时间由原来的7周岁调整到18~24个月龄,各地要做好新旧免疫程序衔接工作,采取措施一次性地对2~7岁儿童进行2剂次接种,避免出现免疫空白。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麻疹-风疹二联疫苗代替MV进行2次复种,降低风疹发病对麻疹防控工作的影响。

2.1.3 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做好补种工作[3]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落实卫生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传染病防控管理内容,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2.1.4 提高免疫成功率

研究表明,在保持高免疫覆盖率的前提下,免疫成功率的高低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关键[16]。一方面对现有疫苗株的剂型、基质、生产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加速新疫苗的研制,提高疫苗质量;健全和完善冷链系统,加强疫苗的使用和管理,动员群众到有冰箱储苗的接种单位接种,以保证疫苗效价。严格遵守《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推行规范化门诊建设,扩大定点接种范围;加强预防接种人员技术培训,实行持证接种,规范接种技术,保证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

2.2 降低初免内儿童发病

疫苗时代小月龄婴儿发病增多以成为较普遍的趋势。由于低月龄儿童发病的增加,对于8个月龄的初免程序是否应该提前引起了较广泛的讨论。文献表明,6个月龄婴儿免疫成功率可达80.7%~97.4%,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主张将MV初免提前到6月龄进行,以降低初免内儿童发病的现象;也有的建议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开展婚前MV复种,通过提高母传抗体水平的办法降低初免内儿童发病[17]。黄铭华等认为尽管MV6个月龄初免可以使婴儿提前获得免疫保护,但由于免疫成功率及抗体较低,只适合于疫苗覆盖率低的地区,我国已进入消除麻疹时代,有较高的MV覆盖率,宜采取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人群,扎实做好常规免疫工作,通过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提高大年龄组儿童的接种率来保证初免月龄内儿童补至暴露于麻疹感染中,降低初免内儿童发病[18]。

2.3 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MV强化免疫

进行大规模的强化免疫,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覆盖率,而且也给免疫失败和低抗体水平儿童1次再免疫机会。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已被许多国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控制麻疹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新疆、贵州等省、自治区MV强化免疫经验也说明,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乃至阻断麻疹病毒的有效手段[3]。广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对麻疹高危县预测甄别和局部强化免疫策略,也取得良好的效果[6、19]。如果全国1年内一次性地完成所有儿童的强化免疫工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形成高的人群免疫水平,阻断麻疹的传播,但对疫苗的供应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现阶段情况下,由于我国疫苗供应、冷链条件不足,亦可采取在3年内对西、中、东部地区8个月龄~15岁儿童分区进行强化免疫活动[20],并且至少每4~5年在8个月龄~4岁儿童中开展1次后续强化免疫活动。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各省、市、自治区要强化疫情预测机制,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和后续强化免疫活动。

针对近年来麻疹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组发展的趋势,成年人发病比重增加是众多高接种率地区存在的共同现象,有文献提出应对某些特定地区的成人、育龄女性、初高中学生、集体生活和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MV强化免疫接种,以降低成人麻疹发病水平[21]。

2.4 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管理

加强公安、卫生、教育、社区等多部门的联合,及时掌握辖区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要把重点放在发现、接种、统计计划外生育儿童和流动儿童上,准确掌握辖流动人口的动态情况,及时掌握适龄儿童,尽早建立接种卡证,降低流动儿童这一高危人群的免疫空白。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合理增设接种点,增加预防门诊开设时间,加强卫生宣传,提高流动人口防病意识;对流动人口儿童开展MV查漏补种工作,有些地区可根据需要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加强托幼机关和外来散居儿童的管理,实行入托、入园、入学检查预防接种证制度,对不能提供明确免疫史的儿童应补种1剂次MV,最大限度地减少迟种、漏种和免疫空白。

2.5 加强疑似麻疹病例监测

开展麻疹监测的目的是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等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暴发和流行,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我国麻疹的流行形式表现为散发和暴发共存的局面,由于易感人群的累积,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暴发和流行,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提高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疫情,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在麻疹发病率较高的时候,不主张对每例麻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当以省为单位麻疹发病率在1/10万以下时,应对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3]。

2.6 做好麻疹暴发疫情防控工作

麻疹暴发往往左右一个地区的疫情,防控麻疹暴发疫情工作非常重要[22]。要控制暴发,就要加强麻疹监测,定期组织开展麻疹水平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历年麻疹发病资料以及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资料,预测麻疹疫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可疑的突然增多的报告麻疹病例迅速调查,一旦发生疫情后,立即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迅速进行MV应急接种,防止疫情蔓延。接种范围和年龄要大,接种时间要统一,要短时间内完成,接种率>95%。对特殊职业的重点人群,如医师、教师等,也应接种MV。

2.7 建立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

浅析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 第4篇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点;防控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29-02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记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冬春病毒细菌活跃季节是麻疹的高发时段,随着当前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麻疹的预防效果的提高,发病率也急剧下降,但是仍旧影响着患病群体的健康与安全,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群体,患上麻疹后对患儿的健康和安全影响大,当前婴幼儿群体麻疹的患病率已经高达36%,所以,做好麻疹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必要。为研究麻疹的临床特点和防控举措,本院2011年8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婴幼儿麻疹患者6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调查分析2011年8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麻疹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儿中男性33人,女性27人,年龄2个月-2岁,平均年龄(0.9±0.4)岁,其中本地城市地区婴幼儿27例,农村地区26例,流动人口7例;接种疫苗婴幼儿16例,比例26.7%,未接种婴幼儿44例,比例73.3%;母体中感染婴幼儿14例,比例23.3%;患儿发病时段多集中在冬末春初。

2.方法

分析麻疹患兒发病年龄、时间段、有无接种、母亲有无患过麻疹、居住地区、有无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分析临床特点和防控举措。

3.统计分析

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均属标准差采用(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麻疹患儿年龄、发病时段构成情况见表1。根据表中情况来看,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主要集中在≥6个月年龄婴幼儿群体,集中发病时段为冬末春初。

患儿临床表现总结:麻疹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现象,体温均≥38.5°;患者发热现象主要集中在出疹后十天内,平均发热时间(4.6±3.3)天;患者出疹时伴有皮疹,但是过段时间会自行消退,平均耗时(3.1±1.5)天;部分患儿伴有支气管炎、心肌损伤、肝炎和腹泻等并发症。

60例婴幼儿患者接种率偏低,说明麻疹疫苗接种并未受到父母重视,且经由母体感染麻疹患儿较多,说明母体疫苗接种也并未受到重视。

1.麻疹患儿临床特点

麻疹患儿发病期间均伴有发热高烧、咳嗽、眼睛充血与见光流泪等症状;不同患儿身上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皮疹,发病时间与顺序均不相同,是重要诊断鉴别依据;患儿会伴有较多合并症如肺炎、支气管炎、喉炎等;部分患儿可能会伴有腹泻、肝功异常、心肌酶谱异常等情况,提示可能发生多脏器损伤;可能会出现Kopliks斑出现且阳性率接近80%;患者体内检测出IgM病毒抗体且阳性率比一般情况偏低[1] 。

2.麻疹患儿患病原因

结合本次麻疹患者发病情况来看,患儿患病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消失或者母体缺乏麻疹抗体,二是婴幼儿体内麻疹抗体不足以支持免疫,三是流动婴幼儿人口存在接种免疫空白期[2] 。

育龄期妇女对麻疹病毒的抵抗力主要源于自身机体免疫力,这种免疫力随时间而消减,无法持久与麻疹病毒抗衡,因而婴幼儿在先天遗传抗体方面表现较差;母体未接受过麻疹疫苗的,母体缺乏抗体无法遗传给婴幼儿,即使接收过麻疹疫苗,胎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抗体,但是只能在出生后提供短期保护,持续时间短,尤其是育龄期妇女母体抗体水平低,在遗传保护上无论是时间和力度都表现不足。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年龄段为8个月和7岁,遗传抗体对婴幼儿保护期限仅有六个月,超过六个月但是小于八个月的婴幼儿是麻疹高发期,并发风险最大。至于流动婴幼儿,因流动人口管理和疫苗接种管理难度较大,所以潜在感染源增加致使感染几率增加,但是预防接种几率降低。所以,应当做好母体麻疹疫苗接种和婴幼儿疫苗接种,在6-8个月年龄段加强防护,加强对流行婴幼儿疫苗管理。

3.麻疹患儿的防控策略

麻疹患儿的防控策略首先要从控制传染源开始,对于发现患病患儿要及早诊断、隔离以及救治,发现严重合并症立即实施救治或送往医院,普通患儿隔离到发疹后五天,伴有合并症者隔离到发疹后十天。

加强控制传染源之后,要切断麻疹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的同时做好卫生整理,保持室内空气通畅,温度、湿度适宜,经常晒太阳,勤换洗衣裳被褥,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患病者接触。尤其是易感人群要加强保护,对有密切接触史易感人群应医学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尤其是体弱多病的婴幼儿,要采取被动买内衣措施,注射丙种球蛋白。临床一般认为接触病人五日内足量注射可完全避免发病,五日后或者用量不足也可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综上所述,做好婴幼儿及母体的麻疹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发病率与感染率,是预防的有效举措,通过传染源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举措做好麻疹防控,提升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王丽颖,焦利清.麻疹患者115例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15-116.

麻疹防控总结 第5篇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目前正是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证麻疹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可能发生的疫情,我院根据县疾控中心《关于下发睢宁县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的通知》的要求,落实各项麻疹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各项工作。

一、提高麻疹防控认识,加强领导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麻疹发病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项中心任务。我院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加强对麻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到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明确了我院预防接种门诊防控区域,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接种门诊为责任区域内麻疹病例第一责任人的原则,确保我院麻疹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减少麻疹疫情,做好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最根本的保障措施之一。我院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在册儿童麻疹接种工作进行管理,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同时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搜索麻疹漏种儿童并及时做好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摸底登记、宣传接种工作,完成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到目前为止麻疹强化70人。

三、加强麻疹监测,做好疫情处置

我院切实加强麻疹疑似病例及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做到麻疹病例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暴发流行。定期分析麻疹疫情,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辖区发生的1例麻疹疑似病例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监测采样工作,做好疑似病例血样和咽拭子的采集,确保疑似病例48小时完整个案调查,血标本采集率、血标本3日内送检率均要达到100%。及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应急接种115人次。

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充分利用医院宣传阵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播放麻疹防治知识短片、张贴醒目的防治知识画报、给就诊者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为防控麻疹发病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护理安全知识考卷 第6篇

姓名

简答题(共100分)

1.输(换)错液防范措施。(16分)

2.执行口头医嘱防范措施。(16分)

成绩

3.病人做检查发生意外或病情恶化防范措施。(16分)

4.烫伤防范措施。(16分)

5.输液反应的防范措施。(16分)

体育理论知识考卷 第7篇

24.人体的神经系统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专门接受、储存体内外各种信息 并分析判断作出决策。错误

25.只有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时才称为肥胖。正确 26.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病伤。错误

27.至今我国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总数超过100枚。正确 28.呼吸系统包括气管和肺两大部分。错误

29.中国国家足球队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比赛。错误

30.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因此,参加各种运动,必须增加热量的补充。正确 31.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12次全体会议作出了改变历史的重要决定,北京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正确 32.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组成的。错误

33.体育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增粗,并且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力量素质的效果。正确

34.我国传统运动养身法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合心”,“动静结合”。错误 35.左脑进行的是熟练性思维,右脑进行的是创造性思维。正确 36.夏季是减肥的大好季节,以选择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佳。错误 37.运动负荷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效应。错误

38.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正确 39.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正确 40.运动前可以通过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来增加机体的能量错误 41.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组成的。错误 42.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病伤。错误

43.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衡量心脏功能好坏的又一因素,也反映无氧耐力水平。错误 44.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是符合人体能量代谢规律的。正确 45.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正确

46.影响健康的因素可归结为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正确

47.夏季是减肥的大好季节,以选择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佳。错误 48.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正确 49.神经症是一种病理性疾病。错误

50.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0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错误

51.人体是恒温的,安静时健康人体的体温波动大体不超过1摄氏度。正确

52.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正确

53.体能是指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而必须具有相应的走、跑、趴、攀、蹬等基本能力。错误

54.供给机体新陈代谢的能量物质中,采用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比率最高。错误 单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运动会。综合.空气污染指数在()不宜进行户外活动。101~200 3.紫外线A波位于0.32~0.40微米之间,对人体合成维生素()有促进作用。D 4.中国特色的养身之道把()作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所谓营养平衡,主要指机体摄取蛋白质、()和脂肪三者能量的平衡。碳水化合物.肌组织进行的()影响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有氧代谢.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愉快感觉 8.现代奥运会起源于希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在雅典举办以来,已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1896年.()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健康促进.400米以内的短跑,其能量来源主要靠()。糖的无氧酵解 11.()是减肥治疗中最为积极理想的方案。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健康不仅是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的基础,而且是()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进步 13.寒冷的冬天,在长跑途中,可采用()的方法。.鼻子呼.吸气 14.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 15.活动频率是指()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每周 16.通过体重(千克)/身高2(米)可计算体重指标,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应小于()。25 17.中国运动员(),1984年在美国洛山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为我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是学校体育最基本的要求。增强学生体质.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8届 20.高校体育应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树立()的教育理念。健康第一 21.()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象。身体表象

22.()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自我概念 23.()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果最适宜的持续时间。8~10 24.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运动会。综合

25.运动的次数一般为每日或者隔日1次,或者每周至少不少于4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天。3天

26.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超过(),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入血,身体就可以利用其作为能量来源,从而起到减肥效果。20分钟

27.脂肪肝患者以肥胖型较多,应适当增加体育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一周3-5次,每次()分钟。20-40 28.肌组织进行的()影响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有氧代谢 29.神经症患者最好参加()锻炼活动。集体性

30.空气污染指数超过(),即表示当日有一种或多种空气污染物含量高至可能影响健康的水平了。100 31.()是减肥治疗中最为积极理想的方案。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 32.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在()举行。德国

33.肌肉拉伤后()小时,视病情换药、做按摩、理疗或者热敷。2天

34.运动以后,可适当饮用低温饮料,帮助散热,但饮料的温度宜控制在()左右,不宜过低。10oC 35.一般空气污染指数在()时,可以正常运动。0~50 36.提供机体热量的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

37.现代奥运会起源于希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在雅典举办以来,已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1896年 38.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行使不同职能,管理人体的不同部位,我们把这些功能区叫做()神经中枢

39.为避免或减轻肌肉酸痛,运动前应作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或按摩。放松肌肉的活动

40.减肥速度并非越快越好,专家建议每周减脂在()KG以内为最佳。0.5 41.健康不仅是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的基础,而且是()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进步 42.()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中等强度 43.()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物质的重要元素。铁 44.正常一餐的食物约需()的消化时间。3-4小时 45.基础脉搏是指()。早晨醒来时的脉搏

46.晨练前喝200~300毫升的(),可避免发生低血糖症。水或加入蜂蜜 47.人体进行一般工作的抗疲劳能力,如1500米跑等属于()。一般耐力

48.失水会影响运动的能力,失水占体重3%,不适感加重,运动能力可下降()。20~30% 49.活动频率是指()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每周 50.骨折和脱位,均是()。严重损伤

51.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的思想,是运动损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动静结合

52.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内所做的功。单位时间

53.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8届 54.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运动会。综合

55.心脏每搏动一次,通常以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56.空气污染指数在()不宜进行户外活动。101~200 57.水果或果汁内含果糖或葡萄糖,均属于(),可在体内迅速吸收利用,以补充血糖。单糖 多选.人体的肌肉分为()。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对于过度肥胖的人来说,()是减肥的最佳时机。秋季 冬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 肺.控制运动负荷就是要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 持续时间.影响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

对活动的喜爱及获得的快乐 适宜的运动负荷 练习的总时间 6.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志有()等。精力充沛 应变力强 处事乐观 走路轻松 7.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途径。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药物治疗.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诸方面的完美状态。躯体 精神 社会.骨折与脱位的症状是()。

患处变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 疼痛剧烈、面色苍白 局部有红肿和淤血斑 伤处压痛锐利.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体育活动,如()。太极拳 游泳 网球

11.骨折与脱位的症状是()。

患处变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 疼痛剧烈、面色苍白 局部有红肿和淤血斑 伤处压痛锐利

12.噪声对人类的危害具体可表现为()。干扰睡眠 损伤听力 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13.太极拳养身的保健功能是()。疏通经络、增强免疫 调节身心、延年益寿 14.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有()

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 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逆向练习超量练习与低量练习15.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有()。躯体症状 精神活动极易兴奋 睡眠、情绪障碍 恐惧强迫症 16.我国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阶段。卫生宣传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17.夏季减肥的要点是()、饮食清淡、保证运动的时间等。多饮水 少吃多餐

18.大运动量运动后,饮食上应避免()。含酒精饮品 含咖啡因饮料

19.耐力性运动总能量消耗大,需供给较多的()。蛋白质 维生素B2和C 铁

20.健美运动员饮食营养的原则:训练后必须立即摄取易于吸收的(),2小时后再次进食同样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21.脂肪肝患者应戒除烟酒、控制饮食,多补充足量的()等食品,如豆类、蔬菜等。蛋白质 维生素

22.口渴通常是夏天中暑的第一症状,接着是()等感觉。头晕、头痛 恶心、心悸 23.运动损伤的特点是()。

与运动项目有很大的关系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标准体重(KG)等于身高(CM)减去105 正确.体育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增粗,并且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力量素质的效果。正确.体育锻炼可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正确 4.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正确.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正确 6.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正确.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正确.我国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正确 9.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12次全体会议作出了改变历史的重要决定,北京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正确.心理健康的个体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表现出一定的倾向。错误 11.I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及肥胖有关。错误.柔韧性对人体在运动时的速度、力量等其他身体素质发挥、提高动作质量没有很大影响。错误.国际奥委会成立以来,至今共举办了28届夏季奥运会。正确 14.中国国家足球队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比赛。错误 15.人在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错误 16.哮喘患者适合于参加一些间隙性运动。正确.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正确 18.至今我国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总数超过100枚。正确 19.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错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缝有明显压痛。正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C)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果最适宜的持续时间。A.4 B.4—6 C.8—10 D.10—12 2.哮喘发病的原因有(C)和呼吸系统感染。A.休息不足 B.遗传 C.空气污染 D.运动不当.肥胖症患者应在保持正常必需的能量摄入情况下,增加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时以(A)为主。

A.耐力练习B.力量练习

C.柔韧练习D.速度练习.(B)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A.自我认识 B.自我概念

C.自我意识 D.自我感觉.运动后比较容易接受各种饮料或者是流质的食物以补充(D),同时不要忘记补充足够的水分。

A.脂肪和矿物质 B.碳水化合物

C.纤维素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为避免或减轻肌肉酸痛,运动前应作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C)或按摩。A.热身活动 B.调整呼吸的活动

C.放松肌肉的活动 D.及时的休息 7.骨折和脱位,均是(C)。

A.轻伤 B.中度损伤

C.严重损伤 D.微细损伤 8.心理健康包括(B)和思维健康。

A.精神健康 B.情绪健康

C.意识健康 D.情感健康.通过体重(千克)/身高2(米)可计算体重指标,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应小于(B)。A.15 B.25 C.35 D.45 10.(D)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A.心理健康 B.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C.全民健康 D.健康促进 11.寒冷的冬天,在长跑途中,可采用(C)的方法。

A.鼻子呼.吸气 B.嘴巴吸气,鼻子呼气

C.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D.均匀的嘴巴呼吸气 12.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A)。

A.钠和氯离子 B.钾和钙

C.氧和氢离子 D.氢和钠离子 13.(D)是减肥治疗中最为积极理想的方案。

A.控制饮食 B.大量运动

C.药物和控制饮食 D.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 14.平时的体育锻炼中我们通常进行的是以(B)手段来发展力量素质。A.等长性力量练习B.等张性力量练习

C.力量耐力练习D.速度力量练习15.爱运动的人心脏功能强,能把身体的(C)降到最小限度。A.疲劳现象 B.疾病现象

C.老化现象 D.内脏器官疾病 16.(D)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物质的重要元素。A.钙 B.磷

C.钾 D.铁.(D)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象。A.身体幻想 B.身体形象

C.身体想象 D.身体表象 18.人体的发展遵循着(D)的生物学规律。A.循序渐进 B.周期性

C.全面发展 D.用进废退 19.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在(D)举行。A.法国 B.美国

C.巴西 D.德国.发展速度素质时,大众体育锻炼主要发展的是(B)。A.动作速度 B.位移速度

C.反应速度 D.奔跑速度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人体各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受到(ABC)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影响。A.髋关节肌肉 B.肌腱 C.韧带 D.纤维组织.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有(ABC)。A.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 B.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C.逆向练习D.超量练习与低量练习.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有(ABCD)。A.躯体症状 B.精神活动极易兴奋 C.睡眠、情绪障碍 D.恐惧强迫症.大运动量运动后,饮食上应避免(BD)。A.含糖饮料 B.含酒精饮品 C.含奶饮料 D.含咖啡因饮料.运动损伤的特点是(AB)。A.与运动项目有很大的关系 B.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 C.开放性损伤多 D.中度损伤多.影响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ABC)A.对活动的喜爱及获得的快乐 B.适宜的运动负荷

C.练习的总时间 D.活动的组织.人体的血管可分为(ABD)。A.动脉 B.静脉

C.主动脉 D.毛细血管.健康是由(ABC)等方面组成的。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体质健康 9.体育锻炼应遵循(CD)的原则。A.因材施教 B.周期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麻疹防控知识考卷】相关文章:

麻疹防控工作措施06-19

麻疹防控工作汇报08-09

麻疹防控应急预案07-24

麻疹防控工作措施07-24

服务站麻疹防控方案08-31

麻疹控制07-15

成人麻疹08-07

麻疹免疫论文07-14

麻疹疑似病范文05-23

监测疑似麻疹范文06-01

上一篇:XX年工作经验总结下一篇:教宝宝普通话还是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