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一幕日记

2024-08-08

可笑的一幕日记(精选9篇)

可笑的一幕日记 第1篇

“哈哈哈……”每次我一想到这一幕就会笑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请接着往下看吧。

那是一天早上,我和妈妈在急急忙忙收拾书包。妈妈抬头一看墙上的钟,“哇!”的大叫一声,我想这一声喊肯定不弱于7级地震。忙抬头看,原来已经7点10分了,只差10分钟就关校门。我飞快的拉上书包拉链,系上红领巾就出发了。

到了学校门口,我看见还有好多人没进去,觉得还早,就拉着妈妈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正指手画脚的说得起劲,妈妈突然说:“快,要关门了。”我一看,大门真的.正在关闭,关了?我傻眼了,我真后悔自己说的那些话呀!

这时,我看到大门又开了一条小缝,让那些低年级的小同学进去。哇!前面的那道门等等我呀。我以平生最快速度飞过了那道“鬼门关”。

中午回到家,妈妈取笑我说:“还讲故事呢,迟到了吧。”我回想起当时那可笑的一幕,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可笑的一幕日记 第2篇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犹如一瓶酸甜苦辣酱倒入了一条小河,怎么也说不完,每说一种都有一个味儿。而在这些事中,可笑的事自然占了一大半,就选其一向大家说吧!

那还是在我五岁时,天真的我非常喜欢吃黄瓜,只要一听见黄瓜这两个字,就会跳起来,兴奋地吵着爸妈要,直到黄瓜到了口中才停止“发疯”。这黄瓜清淡、爽口,还很脆,我小小的牙刚咬上去,黄瓜便破了,黄瓜中的汁一直流到我的喉咙口…….可不知是黄瓜的“亲戚”多,还是有许多“人”要模仿黄瓜,得到我的喜爱,有一些水果长得也是长长的,细细的。我就吃到了这些中的一个“坏蛋”―――苦瓜,它用自己的“外貌”把我引了过去……..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和几个小朋友在家里玩,无意中,我看见桌上有一个像黄瓜一样的水果,我不假思索地拿了起来,大口大口地吃,谁知刚吃一口,就吐了出来。呜呜地哭起来,原来,此物并非黄瓜,乃是苦瓜。这时,大人来了,连忙给我用水嗽口,才让我安静下来。但是,俗话说:“吃一亏,长一智”。这话一点不错,现在,每次我吃水果总要先观察几分钟,免得像上次一样,害苦了自己的嘴!它是一件可笑的事,在欢笑声中,它也让我懂得了做事情不能马虎,否则会吃大亏的,希望大家千万别像我一样,做个小马虎。

204月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可笑的一幕日记 第3篇

课例:从一个“可笑”游戏得到的启发

一次, 一位教师在交流数学复习经验的时候, 她告诉我她在给学生复习单位换算时, 还和孩子们做着手指游戏:她用每个手指代表同一个量下的不同单位, 比如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 中指代表分米, 无名指代表厘米, 小指代表毫米, 两个手指间的跨度代表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复习的时候, 她会让孩子们同桌做做举手指回答进率的游戏。

笔者当时听的时候, 觉得她的做法有点可笑, 你想都是些六年级的学生, 他们会喜欢做这些“幼稚”的游戏吗?但是, 在笔者实际使用时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们普遍都认为复习阶段各个学科的作业已经太多了, 做个游戏既能缓减他们的压力又可以复习知识确实是个好主意, 而且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连书都懒得翻一翻, 一做题目都“头大”的孩子, 他们却对这个游戏特别感兴趣, 对这些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也能记得牢、分得清、用得会了。

反思:一个曾经被笔者认为不屑的“可笑”游戏, 却用它强大的魅力证明了它的实力, 有时教师也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就是学生书面的练, 教师口头的讲。教师总是一厢情愿地找来很多课内外的练习, 有经验的就归归类、没经验的就一股脑儿地往复习课上一放, 遵循“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 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 笔者曾经就做过这样的教师, 尽管花的功夫很多但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

对策:合理开发生活资源建构数学练习材料

小学数学的总复习中有大量的练习题, 而练习又是数学复习课上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设计好数学复习课的练习, 是提高数学复习课效率的重要一环。当前数学复习课的练习, 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 让学生重复做着他们会做的题目。这样的练习不仅不能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功能, 甚至会产生“熟能生笨”的结果;同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直至产生厌倦的情绪。笔者在经历了“一个可笑的游戏”的成功后, 得到了不少启发。笔者也尝试着做个有心人, 对部分复习课的练习材料进行了一些合理的开发和建构:如巧用“学号”, 复习“数的整除”。

在复习“数的整除”这个单元时, 笔者就碰到这样一个困难:概念过于集中, 名词术语难理解、抽象数字过多。想必这也是很多有过类似教学经验的教师, 都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吧, 因此这个内容也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最不愿意复习的内容。

然而如果教师在复习中强制学生死记硬背, 就可能扼杀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 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只有学生对复习的内容感兴趣, 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 这才是复习数的整除单元成功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把学生的学号作为整理的材料、练习的材料、反馈的材料, 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用了六年的学号居然也能帮助他们用于复习, 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复习的热情,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这个材料的开发和建构分三步走:

一、把学号作为整理的材料

在复习“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 笔者就设计如下过程:

师:请大家找出表示自己学号的数的约数, 写在练习本上。

师:请同桌互相找一找, 你们学号中相同的约数是哪几个, 最大的一个是几? (同桌合作, 反馈板书)

师:你能把这几组数按学过的知识分分类吗? (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即不断地回忆以前的概念, 又在同桌的帮助下查漏补缺)

师:成互质数的两个数可以是什么数? (反馈、交流)

通过笔者的提问, 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反馈以及小结的过程中, 不断回忆、补充和更新有关数的整除上的概念, 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学生始终在津津有味地探究自己的学号和同桌的学号的关系中, 对互质数的理解透彻、扎实。在复习“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时, 都可以把学号作为复习的材料。

二、把学号作为练习的材料

在复习“分解质因数”时,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号分解质因数;复习“约数和倍数”时, 让学生找出自己学号的约数, 并比一比。谁的约数个数最多或最少等;在复习“互质数”时, 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学号还能跟哪些学号不能组成互质数。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造句”, 如根据你的学号或你和同桌的学号, 用这个单元的概念说句话等。

这个单元概念的复习还可以贯穿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如笔者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会这样点名:“请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回答”, “请学号既是2的倍数, 又能被3整除的同学来板演, ”“让学号是我们班最大的素数的同学帮老师解答这个问题”等。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了一个师生和谐、轻松愉快的复习氛围, 又增强了复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 还提高了学生思维含量,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三、把学号作为比较的材料

在“数的整除”这个单元中成对出现的概念很多, 这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 教师最难复习的地方。常常有些平时就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刚给他们复习完素数的概念, 一转身问他“1”是不是素数, 他还会很肯定地告诉你是的。这时概念的比较尤为重要, 如在复习自然数的分类时, 先让学号是奇数和偶数的学生站起来, 学生发现是全班同学;再让学号是素数和合数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没站起来, 这位同学的学号当然是“1”了。通过比较复习, 学生很形象地了解了自然数的不同分类。又如, 比较素数和互质数时, 也让学生站站, 分别让学号是素数的学生和学号是互质数的同学站起来, 使学生理解素数是对单个数而言, 互质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像手指、学号这类在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东西, 但只要教师能合理地开发利用、有效地构建整合也能成为复习课中不错的练习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生活, 使得数学生活化, 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使得生活数学化, 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师大出版社, 2001.7

[2].查有梁, 邹煊享.《小学数学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5

不朽的荒唐可笑 第4篇

这需要被米兰·昆德拉称之为媚俗。媚俗就是“试图向绝大多数人讨好卖乖”,是对流行观念的盲从,对愚昧盲从的美化,对美化谎言的信以为真,奉为至理。媚俗者不但盲从于时尚,还盲从于未来,因为“未来总是比现在更强有力。它将对我们执行判决,并且是在没有任何资格的情况下。”盲从于未来(和时尚)的媚俗者们也曾希望(暗暗地、不为人知地)来自未来的奖励吗?当然。而他们所认为的未来许诺给他的奖励便是:不朽。

一个人渴望不朽,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渴望死后仍然为人怀念,被人谈论(无休止地),当然,是以他为自己度身定做的形象。不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冒生命危险去创造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纪录,因为进入不朽的一条捷径便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假如说一个人以连续四十八小时俯卧撑或一次喝下三十六瓶啤酒的方式使自己声名远播还不失其天真可爱的话,那么以爱为名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行径就变得荒唐可笑了。

对贝蒂娜来说,歌德是否爱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与歌德相恋的事实(或幻象)将进入史册,她将以歌德情人(伪情人?)的形象展示在后人面前,供人景仰,爱慕或嘲笑(这她可没料到)。对劳拉来说,她之所以想要自杀,并不是由于无法忍受失恋的痛苦,而是因为“她觉得这是一种存在的办法,”进入并永远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办法,作为一个殉情的女人和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她活着或死去都是为了“做点什么,以便让认识她的每一个人都记住她”。于是我们记住了她,和贝蒂娜,和那渴望不朽的姿态。她们准备凭借爱的姿态走进不朽,但最终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只有那空洞的姿态,爱已被逐,不知所终。修改裴多菲的诗句来形容这种拚命追逐不朽的人无疑是贴切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不朽故,二者皆可抛。”

渴望不朽的姿态各有不同,从手持七弦琴的歌德到手握玫瑰的密特朗,无论多么崇高庄严的姿态都隐瞒了自身的真相,这就是媚俗者的嘴脸。的确,“他们将进入某种不朽,而我们将称之为荒唐可笑。”

荒唐可笑的不朽。在这部名为《不朽》的小说里,歌德和贝蒂娜,密特朗和卡特,劳拉与伯纳德,种种或实或虚的人物,都被米兰·昆德拉赠与这不朽的桂冠。不朽是荒唐可笑的,而荒唐可笑则将永垂不朽。追逐不朽的媚俗者就这样展现在世人面前,伴随着歌手张楚那意味深长而又不乏嘲弄的歌声:“我看着我们的城市/城市很脏/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有趣的一幕小学日记 第5篇

就在童话剧接近尾声的时候,来了一位“客人”——抱抱熊!

看着抱抱熊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台下的观众,台上的演员都哈哈大笑。抱抱熊摇摇晃晃地走上舞台,它迫不及待地抱了抱身旁的小花猫,兴奋地说:“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尊敬的客人。”听了抱抱熊的话,大家停止了大笑,瞪圆的眼睛,锁定了目标——“客人”,开始寻觅。台上的道具后面?没有。门后面?没有。窗帘后面?没有。安全通道里?还是没有。莫非……“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两位尊敬的客人!”抱抱熊的话音刚落,两位客人就从剧场后面的两个通道跑了出来。

悲惨的一幕小学生日记 第6篇

今天天气真的挺特别的,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吹起狂风,一会儿下起大雨,这天气好似人一样,真善变!就像我今天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件死亡案件一样。有一位叔叔他晚上酒喝多了,来到了一家洗发店,可没想到,这位叔叔却为了区区二十元钱杀死了一位年轻少女,命案现场惨不忍睹!我们尊敬凶手,叫他一声叔叔。可是这位叔叔带个我们的不是伟大的榜样,而是悔恨的背影。说人间悲喜,促公平正义,他这么做对得起死者吗?对得起死者的父母亲吗?有句话说的好“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可怜死者的父母亲,但这更是可怜凶手的父母亲。可怜他们辛辛苦苦的`养大这个儿子,可怜他们养出这么一个儿子。按岁数来说,凶手理应是我们的长辈,但是按理来说,这个凶手不配我们叫他一声叔叔。

我肯定都想这位叔叔现在大牢里会非常悔恨吧,可却不是这样,这位叔叔把一切责任都推卸到“酒” 的身上,他说都是因为酒喝多了,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大街上看见的一幕初中日记 第7篇

有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奶奶提着菜篮上街买菜,谁知天上刚下过雨,地很滑。老奶奶走着走着,不小心摔倒了。

这时,来了一位大嫂,瞟了一眼老太太,嘴里还说道:“这个老太婆怎么这么傻,走着走着都会摔倒。”大嫂刚说完,就跑来了一位姑娘和少先队员,只见姑娘二话不说立马跑到老奶奶身边,说:“老奶奶,拿好拐杖,我扶你起来。”“嗯。”老奶奶回答道。扶起了老奶奶,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开口了:“老奶奶,我帮你去买菜!”不等老奶奶说什么,少先队员已经跑远了。不多一会儿,少先队员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菜,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老奶奶笑笑说:“你们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一旁站着的大嫂红着脸说:“我还不如你们,我以后也要乐于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少先队员听了,开心地笑了。

可笑的“税” 第8篇

炉灶税,顾名思义是向家庭生火做饭的炉灶征收的税收。意大利在十三世纪征收炉灶税或壁炉税。意大利各城邦都先后进行人口和炉灶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征收包括炉灶税在内的税收。炉灶税是中世纪法国的重要税收。该税每5年征收一次,有学者把商品交易税、炉灶税和盐税并称为中世纪法国的三大税种,认为它们不仅构成了14世纪旧制度下法国政府的财政基础。据汤普逊的研究,炉灶税与其他税收的比值一直是8:25。自15世纪中叶起,炉灶税的征收趋于固定,成为常税,每年一征,税率由政府决定。同时,征收额迅速增长,至查理七世统治末年,有超过商税的趋势。15 世纪下半叶,炉灶税征收量迅速增长,逐渐赶上并超过了盐税和商业税,从而打破了三税鼎立的均衡局面。据历史资料分析,在政府所征税项中,炉灶税征收量最大。

英国炉灶税的征收,比法国还要晚几百年。英国国王征税,比法国国王更困难,因为1215年国王与贵族签订《大宪章》就规定,如无公意赞同,国王就不能随便征税。此后,这个原则一直被贵族不断提起,也被国王一再承诺遵守。到了17世纪,英王查理一世因为擅自征税等原因,与议会冲突,引发战争,在失败后被议会处死,从而英国进入共和时期。短暂的共和时期结束后,虽然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国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的原则并未改变。查理二世觉得自己的收入不够用,就游说议会,要求开征炉灶税。

那时候英国与荷兰的关系紧张,之前爆发过一次战争,而第二次战争又有一触即发之势。这给查理二世要求开征新税提供了机会。当时他亲临议会进行演讲,以爱国主义做大旗:“我的胸中已经燃起爱国主义的烈火,我们不能再坐视荷兰人的咄咄逼人。我呼吁议会赶快拨出巨款,建造新式舰艇,我已经听见了英荷再战的隆隆炮声。”国王的呼吁和现实战争费用的压力,使议会最终决定开征炉灶税,即凡是房屋中有灶者,都得缴税两个先令。这是1662年的事儿。

英国炉灶税由各郡地方长官负责调查登记各家各户房屋内的炉灶数目,编造成册,作为征税凭证。凡年租金达到20先令或房屋内动产达到10磅的现居住住房,一律按每个炉灶2先令的标准征收。地方征税官将征收的税金上交国库,但征收的数额却低于中央政府的预期。议会因此通过法案,剥夺地方官员对炉灶税的征收权。1664年以后,该税由国库直接派遣官员征收,但结果仍然不理想。从1668年开始,又实行包税制,就是让商人承包征收,政府规定一个承包额,多收的归包税人,但如果不足的话由包税人赔补。但包税的效果也不理想。于是从1684年开始又由政府直接征收,数额不断增加。

1669年,在英国光荣革命后,鉴于全社会的普遍反对,议会通过了《废除炉灶税法》。炉灶税虽然给政府创造了不少收入,但是这个税受到人们的强烈抵制和反抗。首先是这种税给穷苦老百姓造成严重的负担。其次是它扰民。为了弄清各家各户的炉灶财产情况,税务人员必须深入各家各户进行调查摸底,记录登记,人们必须敞开家门让税吏任意出入搜检,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奴役人民的象征。

英国炉灶税废除后,以窗户税代替。

窗户税显然比炉灶税要容易征收的多。窗户多的多收,窗户少的少收,从房屋外面就可以数得清窗户数量。比起炉灶税,征收的成本大大降低,公平性也有一定增加。窗户税在1747年 得到修改,修改后的税收规定每个住宅征收2先令的固定税,然后对窗户征税,超过10扇的所有窗户,窗税随窗户的增加而增加。

虽然窗户税使税收的征管成本降低了,但窗户税对于不同阶层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资产阶级谴责此举无异于是向“光和空气”征税。因为窗户是人们呼吸外面新鲜空气,享受阳光和光线的主要通道,对窗户征收意味着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阳光进行罚款。不少人为了减轻负担,索性将一些窗户封起。时至今日,英国到处仍可见到一些窗户被封起的历史建筑,也有一些住户将窗户改装成能开能合的活动窗户,税务官员来检查时,便将窗户关上,窗户与墙壁浑然一体,看不出来。税务官员离开后,再把窗户打开。有些人为了少缴纳税款,在房屋建造时尽量少装窗户,甚至不开窗户。但也不是没有人欢迎窗户税,对富有人家而言,房产拥有大量窗户却变相成了标榜其身份及地位的手段,所以不少富家大族都爱在他们的房产多开窗户,向世人展示他们的财富。

在舆论强烈谴责下,英国政府在1851年正式废除窗税,取而代之的是房产税。

当英国在征收窗户税的时候,法国也开始征门窗税。法国门窗税是大革命后才征收的一种新税,是1798年拿破仑征战被意大利时从意大利引进的。它开始是作为房屋的收益税,对住宅的租户征收,但由房主支付,通过加收租金而转嫁给房客。后来就变成了对业主的税收。这个税对所有住宅、工厂和车间征收,标准是建筑物开孔的数量和种类,如大门、门、有阳台围栏的窗户、小阁楼的窗户等。也考虑门窗在建筑物的位置,以及建筑物本身的位置,有不同的税率。1831年变成对每一种开孔征收一定的法郎。1885年,全法国8975176栋建筑物中,只有一个开孔的达248362栋,显然这些建筑物只有门,没有窗户。当时建筑房屋的时候,设计更小更少的窗户少纳税是优先要考虑到的问题。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我极敬爱的兄弟们,我的好朋友们,在法国的农村,有一百三十二万所房子都只有三个洞口;一百八十一万七千所有两个洞口,就是门和窗;还有二十四万六千个棚子都只有一个洞口,那就是门。这是因为那种所谓门窗税才搞到如此地步。”这是对门窗税的控诉。

看来,法国的门窗税和英国的窗户税一样,招人忌恨,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穷人的生活,穷人为了逃避税收,不得不住在没有窗户的黑屋子里。但是,法国的门窗税显然比英国的窗户税还坏,因为就英国的窗户税来说,没有窗户也就没有税负,而对于法国的门窗税来说,没有窗户,只剩一扇门,也要交纳门税。人们可以为避税而不要窗户,但是无法为避税而不要门,除非他根本就不再奢望有房子。法国的门窗税直到1917年才废除,前后征收了一百多年。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可笑的秘密 第9篇

等到老妈走了,我立刻感觉到肚子已经“满”了,便想倒掉剩余的饭。可想到刚才答应妈妈的场景,我就想:这不太好吧,老妈肯定会很生气,怎么办呢?我端着碗来回走动,突然灵光一闪。

我开始在各个房间转,寻找老妈平时很少光顾的地方。阳台?不行。鞋柜?不行。钢琴后面?不行……突然,我的目光落在床头柜上。没错,最佳位置必它无疑,它肯定是老妈最陌生的地方,而且也是我和老爸最陌生的。我小心翼翼地把碗放了进去。

两天后,老妈洗碗时突然说:“真奇怪,数来数去总少一个碗。”我吓出一身冷汗,于是,我决定把那碗饭倒掉。

我趁老妈睡觉之际,来到床头柜前,把饭取了出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那碗饭表面已经长了一层绿毛。我把碗端得离自己老远,来到厨房垃圾桶旁,闭着眼睛,扭着头,也不管有没有把饭全倒掉,乱拨几下,“哐当”一声把碗扔进水池里就逃了,然后跑到洗手间里一口气洗了八次手。

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每次想起来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指导老师 胡 霞)

虽然事情经过很有趣,小作者描写得很生动,但是浪费粮食不可取。

上一篇:青年文化热点下一篇:你看月光很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