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2024-06-04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精选10篇)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1篇

合工大军事理论课调查报告

2013-2014年第一学期 宣城校区

教学班号:0008 学号:2013218219 姓名:杨秋月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摘要】:当今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但是也不排除一部分国家侵略他国的野心。要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国防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搞好国防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人民群众这块土壤中茁壮成长的佼佼者,对他们更要加强国防教育也是加强我国国防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国防动员的工作统筹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打牢人民战争的基础,树立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积蓄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使人民国防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关键词】:大学生

国防

教育

军事 正文:

当今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国防,经济发展要靠国防作为保障,民主进程要靠国防作为支撑。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也使大学生懂得了在国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遭受了许许多多的屈辱:国破,家破,人亡„„是脆弱的国防实力使中华人民遭受了这种种屈辱,于是华夏儿女奋起救国。巩固国防,保家卫国。从清朝时期开始,我们中国就开始签署了许许多多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国的军事力量落后,国防动员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恰恰国防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所以在过去的中国,我们往往失去的是战争的主动权。

军事理论课旨在增强我们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又能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军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国防方面的知识,要求我们了解我国的国防政策,国防建设,国防力量以及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知识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是必须知道的。所以,想要学好军事理论课,一定要掌握丰富的国防知识,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并要能够清楚地分析我国周边安全问题与国际战略总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当然还要有一颗积极爱国之心。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一定要做到心系于国,为国防建设出力。有的人可能会问,大学生将来又不当兵,怎么出力?的确,世界目前是和平的,还不需要我们去“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但是,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台湾“两国论”,美国与朝鲜的核问题„„中国的国际战略形势不容乐观。一切尖端,先进的科技,首先都要使用在军事领域(我国是积极防御型的国家,用于军事领域基本上就用于国防了)。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高新科技的主要创造者,只要努力学好高等知识,为国家多研究一些新高新科技,就是对国防事业的最大支持。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想摆脱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离开科学和教育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大学生要看清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始终支持并贯彻“科技兴国”与“科技强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军事理论课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

当然,军事训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严格的纪律,国防的精神。在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改善知识结构方向:在初中和高中,我们学习的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数都局限于理论。而在大学,我们学习的知识更多是针对实际的,也就是更加重视实践与运用。军事训练课大大地刺激了我们心中的男儿斗志,明确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国泰民骄傲”。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这就激励了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光要学会知识,还要将所学的科学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这又激励了我们去进行更多的实践;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不能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要拓展多种思维领域,学会更全面的分析问题,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上去。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5页)。同样的,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则是社会的特殊需要———军事需要的产物,而且这种需要比任何力量都更能把国防科技推向前进。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据我分析,军事训练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分为显著的与潜在的两种。最明显的就是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军训的纪律是不可违抗的,每天早上凌晨到日暮的严格训练也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每天长时间地站军姿提高了我们的耐力;整天的队列训练也提高了我们的力量(每天不停地踢腿,腿力提高了)。经过这么严格的训练,谁还敢说我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书生”?潜在的方面以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代表。我说它是“潜在的”是由于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但是它却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军事训练始终贯彻的是国防观念与爱国主义,从道德意义上讲:保卫国家安全,是一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在接受军事训练的过程中,道德素质会潜在地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这种精神贯彻到底,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未来要尽自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国防教育法》“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5页: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2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任何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并以此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有序进行.国防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国防斗争,必须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因而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中华人民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开展国防教育都作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多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国防精神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公民对国防的关心、对国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国防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在中国国防新世纪发展中,在校大学生是国防建设的未来,对他们加强国防教育,这对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阐明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辨证统一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由现实的世界局势和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一)当今世界局势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不安全因素仍威胁着人类安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处于不断的分化组合当中.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能源争端日益尖锐。发达国家不断向世界各地施加影响。此外,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西化的企图从未放弃。

(二)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目前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各个角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注意到中国在国防安全上存在诸多不乐观的因素:

⒈陆海兼备,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漫长。这些地方在战时都极有可能成为侵略者入侵的门户。

⒉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领土矛盾资源争端日益凸显.某些邻国野心勃勃,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日益明显。有些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多,一旦发生内战或冲突,必将影响中国安全。有些西方大国还将一些弱小邻国作为向我国渗透的前哨。此外,有些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争端和海洋划界争议。

⒊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台湾当局公然叫嚣”一中一台”,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阴谋虽然没有得逞,却也得到了某些国家的支持。”台独”势力积极策划台独,拒绝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提出的回到”九二”共识的主张。民进党于2005年举行了首次台海风云兵棋推演,仿真2010年两岸”濒临战争边缘”时,美国与台海三方的决策互动状况与情境推演。

⒋边疆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东突势力日益猖獗,威胁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而对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构成威胁。

(三)我国国防内容、手段

现实当中,存在着武装侵略和非武装侵略。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主权国家对主权国家的非武装侵略及其反侵略要以武力为后盾,而且有些所谓的非武装侵略,是非国防手段所不能抵抗的.因此国防所需防备和抵抗的”侵略”,不仅仅是武装侵略。我国的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⒈军事是国防的主要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

⒉政治。与国防密切相关的政治活动主要是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宣传等。

⒊经济。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通过经济战给敌人造成经济恐慌,是敌方经济陷入崩溃,以便战而胜之。通过经济制裁,可削弱被制裁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促使其国内不满情绪的产生和增长。

⒋外交.(由于涉及军事领域,由称”军事外交”,它集外交与军事与一体。)从事国防外交活动的主体不单纯是武装力量,还包括国家机关和民间的一些部门。

⒌此外,科技、教育等在现代国防中发挥的作用也愈睐愈大,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已成为共识。

(四)现代战争对兵员提出更高要求。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对兵员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大批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和科技文化知识的现代人才,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战力。江泽民多次强调,要不装备发展和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同时,加快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科技水平,能有效掌握和使用先进装备的优秀人才。

(五)加强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作为掌握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是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他们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因而当代大学生应该是能够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

因此,作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国防意识必须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中,使之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国防意识,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同时,对我国的国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无裨益,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通过对大学生的国防历史、中国国情、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居安思危意识教育,让每位大学生都具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使他们懂得“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人格”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大好山河,热爱领导我们事业前进中国共产党,热爱保卫国家安全的人民军队。大学生代表了掌握当代最前沿知识和理论的阶层,未来祖国建设和发展的中间力量,他们具有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祖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同时当代大学青年担负着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安危,志愿为祖国的利益而战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做出奉献。

浅论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意义 第3篇

一、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 古人早有深切的体验并留下了许多精辟论断。在我国, 周朝掌管音乐的大司乐所进行的音乐教育, 首先就是“乐德”, 然后才是“乐语”和“乐舞”。在西方,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也同样提出了““缪斯的教化”, 即“乐教”的思想。柏拉图认为, 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 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净化心灵”的工具, 因为, 节奏与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的特殊方法。柏拉图强调的音乐教育的渗入作用, 也正是美感意识中情感因素的作用。音乐教育感化人、陶冶人的力量, 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一) 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亦称美育, 是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 借助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等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 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科学实践证明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其蕴含的高尚情操, 可以打动人心, 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塑造完美人格, 有益于身心健康。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 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 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 催人奋进。例如: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们会被其中的最强音所感染, 发出“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决心;听中国民乐《喜洋洋》会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即而歌之蹈之。音乐能抒发情感, 调节心情从而能净化人的心灵。音乐之如风, 之如气,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 使人的思想达到崇高的境界。所以, 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事物中的美丑, 看到美的东西, 他就会赞赏他们, 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 作为滋养, 因而使自己的人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这个优美人格给他们一个正直高尚的灵魂, 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所以说音乐是情感的流露, 灵魂的体现。

(二) 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及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包括伦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等, 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 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和科学素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祖国的稳定与发展。音乐是情感的语言, 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心灵深处的美感的促进, 对心境和气氛的感觉能力和想象力促进。音乐的情绪性和情感性, 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上, 在塑造和健全学生完善的人格上, 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音乐能使听者升华道德情操、完善人格, 提升精神境界多渠道地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实施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艺术趣向和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不能呼吸, 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无法生存的。”现代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科教兴国的时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 已经把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统一安排实施, 增强了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河北北方学院团委每周一次“周末音乐乐坛”活动, 把讲坛、歌坛、论坛联为一体,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演和创新能力;业余舞蹈团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编自演舞蹈节目, 开展各种比赛, 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个性和创作才能的机会;在实践中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 就会提出新问题, 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教学内容中, 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 鼓励激发学生自主研究学习, 让学生有能力运用自我智慧不断提高自己。

二、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措施

目前, 高校对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教育意义以及价值培养认识不足, 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更重要的是学校在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这是造成现状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另外有些音乐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较低, 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都是问题所在。

综合考虑各方面原因, 要改变现状, 首先改变观念, 提高认识加强对艺术教学的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从各方面完善艺术教育的培养机制, 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课程体系, 建设一支优秀高效的艺术教师队伍。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培养一批优秀的艺术爱好者, 建设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队伍, 注重实践, 利用校内校外的一些优秀音乐社团, 以丰富校园生活, 丰富社区生活为有效载体, 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

摘要: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不可或缺的方面。音乐作为艺术殿堂里最被大众广泛接受而在个人体验中越度最大的一门学科, 一直以来都影响和激励着世代的人们在精神与灵魂的阶梯上不断攀登。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意义与策略

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中职学生不仅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思想活跃。如果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就容易出问题。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所以相比普通教育,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担负着更为重大、艰巨的任务。中职学生具有特殊性。由于学生年龄小,基础差,没有升学的压力,又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校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上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制定合理的目标,注重过程管理,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学会做人。

二、目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

1、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

中职学生大多是上不了普通高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者是调皮捣蛋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到技校属于无奈之举,因而对学习缺乏热情,对前途缺乏信心,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感到迷茫。

2、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

学校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百般呵护的溺爱环境当中,这些孩子普遍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另外,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视校规校纪于无物,将违反纪律当作家常便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等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且屡教不改。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强化人格心理,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制能力,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3、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能力差。

由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许多学生养成了凡事以我为主的性格,做事原则只以个人好恶而定,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哭天抹泪,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意志消沉。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普遍较弱,道德行为能力尤为薄弱。在技校学生中,不做作业,逃课上网,乱涂乱画,不敬师长、欺负弱小,不关心集体荣誉,不遵守公共秩序,考试作弊等行为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动刀伤人、抢劫等违法行为出现。所以,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着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加强德育教育,对技校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4、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食必精品、穿必名牌。不少学生“透支”家里给的生活费用,经常借钱过日子,甚至欺骗家长“挪用”学费,精神世界极度空虚。

三、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策略

1、着力提升教师素质,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关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职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真心关爱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努力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学生会、学生团体的作用,通过采取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动态、道德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处于学校的全面掌控之中,极力营造富有道德感染力的校园氛围。

3、积极开展活动,打造平台,创建快乐校园。

校园是每一个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的空间。因此,有必要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当作德育建设的一种隐性投资。要努力实施以活动为引领、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育管理方式,将知识教育和行为教育结合起来,将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将他律和自省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每一项集体活动都富有教育意义,使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提升本领、收获快乐。

要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努力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学生真实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企业锻炼,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强化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强化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可有效地实现学生“服务社会有本领、幸福生活有保障”, 从而为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5、正确评价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信 。

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的意义 第5篇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的精神和风范,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倡导的,曾对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延安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简单地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又汲取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包括了坚定信念的抗大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整风精神,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的白求恩精神和张思德精神,艰苦创业的南泥湾精神等内容。延安精神体现出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方面的科学内涵。具体到党的性质、宗旨、思想理论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的正是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

21世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世纪。而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能力之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延安精神教育赢得了青年,也就意味着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思想单纯,最容易受到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中有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缺少远大的志向,不能吃苦,集体观念淡漠,只顾眼前的享乐,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学习没有动力,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及学术精神、政治信仰缺失。在这种情况下,用延安精神的价值导向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来净化其思想,引导他们走上正确、健康的人生之路是很有必要的。有针对性地在德育教育中用延安精神激发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延安精神的本质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的价值观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就会使延安精神成为大学生心中神圣的精神支柱。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6篇

人的素质主要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性素质等多种要素构成[1].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健康上。而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对处在身心不断发展、意志品质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成教大学生来说表现则更为突出。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成教大学生思维活跃、朝气阳光,但是,他们要顺利地完成学业,愉快地走向社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其间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要解决许多问题,还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因此,如何提高当代成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抵抗挫折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来自内、外的竞争已是空前的激烈,且大学毕业生的国家指令性分配政策早已不复存在,成教大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毕业和就业像两座大山摆在他们的面前,势必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造成他们的思想波动大,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

成教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其自身个性、心理的发展尚不稳定和完善,由于在大学里是一群处在灰色地带中的人群,因此他们常常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学业、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继而孤独失望、自卑沮丧、苦闷烦恼,甚至精神崩溃。而且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们不是很完善的个性。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很容易在压力和挫折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从而在心理的误区里越陷越深,严重地影响当代成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探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人于5月组织本校基础教育部250名在校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分别评定总均分和10个因子分。10个因子分别表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它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无=0、轻度=1、中度=2、偏重=3、严重=4)。测试表明,当前大学生受到多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抑郁和焦虑的问题较常见和严重。在所有的10个分析因子中,心理症状中等和偏重的因子达到了4个,而男、女的总均分值都超过了中等症状值,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结果令人担忧,也令人深思。

三、加强成教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成教大学生也是祖国的希望和建设者,同样必须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品质,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挫折教育更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国际研讨会,专家广泛讨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便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当代的成教大学生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丝毫不亚于他们的前辈,毕业问题、考研、就业、事业等等,这些困难都有可能使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继而产生挫折感。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畏缩不前,还是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拼搏去战胜困难?这两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教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能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抵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而体育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四、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

1.通过经常性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比赛、各项测验与技术评定等是体育教学的经常性工作,这些工作存在胜与负、成绩好与差的区别。如何看待、面对和承受失败,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要使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而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帮助学生分析比赛失败、测验和考试失利的原因后,要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既不难以达到,又非唾手可得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同时,又要使他们清楚:失败的是成绩,而决不应该是精神和人格!从而塑造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结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为振兴祖国体育事业而奋斗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成长道路和事迹,用他们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事迹去感染、激励学生。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任何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强弱不同的困难和挫折,而一个人的成就总是在不断的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获得的。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培养他们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自我调整方法,如自我鼓励、自我暗示、自我说服等,以便消除各种不利情绪的影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挫折的困境中尽快地解脱出来,尽量地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性格与意志,提高调节情绪和应付不幸的能力,使自己逐渐地成熟起来,自如地驾驭生活。[1]

3.创设挫折环境,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内部动力

在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适度高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或“障碍”,有意识地磨练和提高学生承受和征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鼓励学生设法排除“障碍”.如一对一的对抗性游戏、人数不等的比赛、让步赛、要求达到目标的比赛等,由于比赛和评分条件的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争取胜利的精神。还可以利用不当的.气候条件,如当天气变化时,仍按原计划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完成任务的作风,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难题”与“障碍”,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学生战胜自我和挫折的内部动力。但要注意的一点是,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体育教师上课一定要严密地组织教法。

4.不断提高要求,完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突破口。体育教学就其任务来看,它是一个“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过程,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技术,承担一个更大的运动负荷量,必须要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应状况。因此,这一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并要克服一定困难的意志行动。体育教学在户外进行,易受外界干扰。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这种有意注意本身就要求意志努力。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感觉肌肉酸痛和疲劳,并产生厌倦情绪,学生必须通过意志去努力克服肌肉的惰性现象以及各种消极情绪:有的教材如跳箱等,常使学生产生胆怯和慌乱等消极情绪,为克服这种消极情绪需要意志努力,而通过这一过程的反复实践,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树立起完成运动动作的决心和信心,不断积累“实力”,逐渐克服恐惧,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互动式教学”关系,必须严密组织教法,合理地安排教材和运动负荷。

五、结论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我们认识到对成教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其抵抗挫折的能力的重要性。而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其中体育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对成教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这个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参 考 文 献: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7篇

学校:东港市第一中学

姓名:刘晓波 联系电话:***

浅论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高中物理学科特点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物理学科的实验性,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同时,新奇、神秘而有趣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心理定势积极。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定势较为积极,都愿意把物理学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对此,中学物理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定势。再次,学习活动中学生比较好动。好动是大多数中学生的天性,他们厌倦教师死板的教学,希望教师多进行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多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验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教学的发展。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讲学生就听听、观察实验抱有看看热闹情绪、对待作业不认真等方面,这种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科学分析,合理解决。

物理不是工具学科而是一门科学学科,它以感知为基础,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物理学科从开始阶段就扎根于活生生的认识过程中。物理有概念系统、定性规律、定量规律,有完整的从表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有丰富的模型。因此,物理学习很讲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其他学科的要求,则没有物理学科这样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中学物理遵循了物理科学的一般规律,同样是观察、实验、思维的产物。

二、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总体来说,体现在对学生的意义和对教师的意义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意义表现为:第一,能有效激发全体学生求新的欲望。第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善学勤的习惯。第三,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自主要求学生人人参与,都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的效能和学习的深度,给以全体学生成功的机会;第四,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教师的意义表现为:第一,自主质疑课堂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中学物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师问、教师讲,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主宰。实

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二,信息技术在物理教育教学课堂中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要实行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大量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第三,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师熟练运用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1、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满足学生们实验的要求

在农村高中的物理教学任务中,有很多的物理实验是难以实现的或者很难操作。比如说“牛顿第二定律”,若在课堂上进行此实验,一方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还会影响教学的进度,而且这些实验的数据处理起来也很麻烦,大多数的农村高中物理老师都不愿意做这个实验,只是课堂讲解一下。但这个实验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就可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2、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2.1使物理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究其研究的物质结构、研究的守恒律或不变性,大多触及的都是微观世界,而且都很具有抽象性。由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尚处于开发阶段,缺乏感性的知识,抽象思维以及想象的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成为了教学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物理的概念、规律等。另外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夸张地表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对理想化的物理状态进行模拟,实现动静的转化、时间的延迟与加快,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2.2有利于加大物理知识的传输量。物理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备用人才,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对其输入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加强物理学应用类知识与科技发展的介绍,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上不必要浪费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进度,另外还可以丰富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传递给学生更多关于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的信息。

3、物理教学信息化技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

3.1要坚持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时传统教学与当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家园。因此,必须要吸收两者的优点,摒弃各自的缺点,不能让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占据主要的地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要知道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和勾画以及相伴的肢体语言,对调动学生的思维所起的引导作用,是其他媒体难以代替的。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解决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使其生活形象起来,倘若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只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就很难讲清楚的物理知识。因此,必须要实现两者的结合。

3.2要把握物理学科特点,把握“适度”原则。物理教学是一门对物质及其规律探讨的学科,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节省了教师对复杂图像和表格的描绘,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加快教学的进度,老师也有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将重心放在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上,增加物理教学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把握好“度”,不能处理好大信息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的矛盾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因为信息化技术可以直观地看到物理上一切的抽象事物,这些直观的图像、视频往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思考不到位,久而久之,影响他们的思考能力。因此,笔者在这里建议广大同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重点难点的,适度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3.3信息化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一门学科中,实验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获取,创新与思考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能逐渐掌握实验、对比等方法,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因此,信息化的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适当的对一些操作难度大的、很难实现的物理实验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模拟,比如上文说到的“牛顿第二定律”。但是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使个别教师产生依赖心理,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8篇

南方网讯的记者在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留言册上, 十分震惊地看到了这样的句子:最大的理想:“挣大钱, 娶美女!”最喜欢的职业:“能挣到钱的一切职业!”更有甚者, 在“最大理想”中赫然写着:“有财富, 包小蜜!”面对当代青少年理想的失落, 以及对理想的淡漠态度, 我们怎能置之不理?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因而, 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邓小平1974年3月在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第一,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 这说明,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必须坚持的社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大学生受到了各种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能忽视, 更加不能回避, 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修正, 因为大学生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理论知识的教育, 使其树立马列主义的崇高理想。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多数是由于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理解。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 它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 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为大学生指明政治方向, 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将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

一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是希望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形成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最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目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 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 树立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认同国家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把个人的需要同人民的需要联系起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 理性和辩证的看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并且可以使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 同时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政治观念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判断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 关键是看青年大学生是否认同与支持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政治主张、政治信仰, 是否将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的自然选择。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并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邓小平同志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 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核心来抓。他曾告诫全党同志:“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是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 (2) ”

总之,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信任的根本保证,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的, 将其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

3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 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 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明确做人的根本, 这样大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和长才。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 (3)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四有”新人。人的理想信念, 反映的是人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四有”新人的目标中, “有理想”是处于首位的, 说明理想信念教育与做人有重要的关系。只有首先具备了崇高的理想信念, 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在大学学习期间, 大学生总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的选择、以及择友问题、恋爱问题、面对挫折问题等等。面对种种问题, 大学生很容易出现烦恼和压力, 甚至产生理想信念的困惑与不解, 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 那就是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时期确立了理想信念, 将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克服各种不良影响, 为大学生走上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指明方向。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学习、做人、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需要大学生勤奋学习, 将个人的成长成才同国家的民运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 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激发学习的动力, 同时激发同学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是敏感, 努力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本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才和知识对国家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 这就更加凸显出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理想、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和价值观的侵蚀能力, 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 抵制各种诱惑,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4-165.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10.

浅论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第9篇

关键词: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4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设音乐欣赏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提高全民族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素质教育制度的要求,加强自身艺术修养,尽快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已是极为紧迫的课题。我们不应仅仅为了学习音乐欣赏而上课,应注意在音乐欣赏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一、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现状

1、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目前很多高校虽然设有音乐欣赏课,但是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重视,这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体制上就可以看出。在中小学时期,音乐课不仅仅作为副科,很多时候还经常被主课老师“霸占”,慢慢学生和教师就都形成了一种理念,觉得音乐课不重要。因此音乐欣赏的能力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开展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首先改变他们忽视音乐的观点,这样才能够使得音乐课的开展得到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活在宽松的环境下,很少有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因此,音乐欣赏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心性,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好,完善学生对于音乐的合理把握,慢慢塑造音乐的氛围,来满足课堂的纪律。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音乐欣赏课产生兴趣,不断满足合理的发展模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识,需要得到重视。

二、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

1、对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对于欣赏来说非常重要。要从兴趣入手,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改变观念,不断满足音乐教学的基础需要。此外,还要欣赏经典作品,让学生从经典之中得到音乐的基础审美能力培养,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了这些内容作为基础之后,才能够增加相关的内容,不断满足各方面因素的完善对此有着重要意义。

2对学生感知音乐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共鸣,那么就需要强大的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乐感对于后期的音乐学习和审美欣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艺术。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乐感,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音乐乐感决定着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强对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培养。

3、对其他学科的影响。由于音乐学科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才能够展现出来,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之中,要能够实现不同的欣赏模式,才能加强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内涵的完善。因此这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也是类似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能够影响到其他的学科知识运用,比如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的结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放松,能够将音乐学习看做是一种乐趣,并且从不同的音乐类型之中得到满足,就进一步陶冶了情操。

4、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助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要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不断加强对于相关内容的界定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学习之中得到更多爱国主义凝聚力的培养。因此很多的传统民族音乐和一些来自民间的优秀作品需要传承,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放在教学大纲之中。将音乐结合其他学科进行交融能够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完善他们的视野,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形成互补的模式,让综合式思维得到更多的满足,加强科学和人文方面不同内容的培养。目前来看高等教育需要进行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创造出复合型人才,要能够不断整合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让音乐渗透到教学的内涵之中。也正是因为音乐的魅力和其他的文化、艺术魅力有着很大的共鸣,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对于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导,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欣赏上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是目前需要做的重要工作。流行歌曲良莠不齐,很多不适合大学生的歌曲会使得他们价值观产生变化,尽管朗朗上口,但是很少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去保存。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我们很多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得不到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真正经典的东西慢慢就失去了流传,没法将其发扬光大。因此音乐欣赏能够让大学生先了解传统经典音乐的存在,才能够不断去发掘其美感,尔后再研究和传承其内涵,才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传承方式。要能够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不断从中获得知识,完善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审美情操,就要求教师能够用合理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要丰富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不断满足和扩散他们的音乐思维,使得学生在合理的实践之中得到头脑的开发和智慧的启迪。

因此,要不断传承我国的经典民族音乐,首先注重的就是教育。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能力去欣赏、了解音乐并将之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对于民族的荣耀感和爱国之心,让他们能够不断被激发音乐的活力和潜力,经典才能够后继有人。所以,课堂中传递音乐的魅力和经典,作为教师来说,要用民族音乐去感化和教育年轻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不断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让这种热情能够得到传递,传递到年轻人身上,并且还要结合教育需求,让他们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最大限度得到更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将传承民族音乐的这一任务加入到教育之中,用具体的教学方法诠释。

结束语

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采取审美的模式去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之中加强自身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加强教育的效果,并且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音乐欣赏,就能够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情操的陶冶,能够让他们用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审美素养的进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重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靳威娜;浅谈音乐欣赏课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J];中国城市经济;2011

[2]薛俊敬;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大舞台;2010

论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10篇

摘要:国防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而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行为,通常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交通战备动员等。国防动员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外交等一切领域,从而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安危,更与个人密切相关,因为有国就有防,有国才有家。

关键词:韬光养晦,信息化,一体化,在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的主题。而长期以来,我国都奉行着“韬光养晦”,积极防御的政策。在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断相应地巩固发展我们的国防建设。但是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越南.......的关系不尽人意,特别与日本的关系更是跌到了冰点。而这一切都在于日本安倍政府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安慰妇等历史的存在,还美化战争,霸占我国的钓鱼岛。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放在我国的最南端,南海。如今,岛屿的再次争端打破这里昔日的平静,菲律宾,越南依仗着美国,打着美国“支持”的旗号,在国际社会上表现成受害者,背后却不断地加强军备和巩固侵占的岛屿建设,以此想“一劳永逸”,霸占我国岛屿。尽管我国多次重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表现出极大的忍让和诚意,但也未能从根本上阻止了越南,菲律宾等几个国家赤裸裸的侵占和该区域的石油偷窃。同时,还有以美国为首的,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在科技上,对我国进行高新技术的封锁;在经济上,我国设置高门槛和进行所谓的反倾销反垄断;在军事上,对我国进行“珍珠链”式围堵;而且不断干涉我国内政:美国对台售武,与“藏独”分子接触;英国也会见**,插手香港“占中”事件.......所以在错综复杂的当今国际形势里,我国药自立自强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国防支撑,离不开国防动员的进一步加强建设。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庞大的国土注定让我国也成为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如地震: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大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大地震,还有今年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6.5级地震......地震我们难以探测,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周密做好准备,积极开展演练,一旦有事能够迅速拉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较大,所以,还要加强边防斗争、反恐维稳的主动权,维护边疆安全和民族团结,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公安和有关部门,对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篇:油罐车押运员管理制度下一篇:为爸爸竖起大拇指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