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绝唱》的阅读答案

2024-05-22

于《绝唱》的阅读答案(精选12篇)

于《绝唱》的阅读答案 第1篇

生命的绝唱 阅读答案

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鬼子为了占领这个名称为鸡蛋砣的阵地,用骡子拖来了十门山炮。敌人的炮火把阵地几乎翻了个个儿。

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牺牲了的战友的尸体在7月高温的烘烤下发出异味,吸引着一只饥饿的鹰向这个方向飞来。排长举枪向鹰瞄准,鹰俯冲了一下,大概是发现了危险,便又高旋天空。瞄了瞄,排长却又把枪放下了,他犹豫着是否值得为一只鹰去浪费一颗子弹。那鹰身子晃了一下,知趣地飞走了。

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除了排长,另一个是16岁的娃娃兵。排长人高马大,兵身材瘦小,一脸的稚气。

兵念过洋学堂,读了半载,去年背着父母跑来参军。兵有文化,会写诗,都是抗战诗,很鼓劲。兵的兜里装了好多碎纸片子,五颜六色。大部分是捡来的烟盒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兵本来在宣传队,怛因为主力部队减员过多,被补充到了一线,刚来几天就碰到了这场硬仗。因为又瘦又小,大伙儿叫他“瘦干儿”。排长干脆叫他“干儿”,而且两个字不连起来叫,他喊:“干——儿。”瘦干儿说:“排长占我便宜。”排长嘻嘻一笑,说:“我这岁数,当你干爹,你不吃亏。”

这片刻的宁静令排长全身放松,他解开裤带开始撒尿,刚尿了个头,却又急忙刹住,拿过空空的水壶,拧开盖子对准壶口继续猛撒。撒完,拧紧盖子,朝瘦干儿说: “没了水,这是宝贝。”瘦干儿此时正睁大眼睛盯着山下。他望一眼排长,生怕错过什么似的,又赶快把目光挪到山下。排长说:“别紧张,鬼子进攻,先打炮。” 瘦干儿这才抹把汗水,一屁股坐到地上。

排长装了一锅烟,斜靠着坐下,袅袅升起一股烟雾。吸完烟,排长开始数子弹,还有12发。排长问:“干 ——儿,你还有多少子弹?”瘦干儿说:“5发。”排长说:“都给我。”瘦干儿磨蹭着把5发子弹掏出来,又一颗一颗数了数,递过去,却又恳求说:“给我留点吧。”排长想了想,就义退给他一颗,说:“我一发子弹能换一个鬼子的命。”瘦干儿咬着嘴唇说:“我也……能。”排长问:“你打死了几个?”瘦干儿说:“一个。”“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排长说,“笔杆子不行,打鬼子得用枪杆子。”瘦干儿小声说:“诗,也是武器。”排长“扑哧”一笑:“什么湿啊干啊的!”

这时炮弹呼啸而来,排长喊声“卧倒”,便把瘦干儿压在了身子底下。

鬼子屎亮郎似的又开始向前挪动。排长瞄准射击,果真一枪一个准儿。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啪——”一枪。一个鬼子倒栽葱。排长望一眼瘦干儿,舔舔大拇指,摸出一颗子弹在手中捏了捏。扔给他。瘦干儿子弹上膛,又捂了捂胸口,瞄了半天,又一枪,又有一个鬼子倒栽葱。

鬼子躲在石头后面,停止了进攻。

他们只剩一颗手榴弹了。

两人开始后撤,但没走出百步,又停下了——前面是悬崖。

鬼子从三面包抄过来。

排长说:“咱今天回不去了。你这孩子也真可怜,只有十几岁。”

瘦干儿汪了两眼泪水。

排长问:“怕了?”

瘦干儿咬着牙说:“不怕,尘土迷了眼。”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

排长搂住瘦干儿,感觉出他身体在轻轻颤动。

“干 ——儿。咱爷俩一块死。我陪着你,怕啥!”排长说着拧开了手榴弹盖儿,“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的牙齿打着战,说:“我——不孬。”排长拉出了弹弦,慢慢地在手指上缠绕。瘦干儿忽然说:“排长,别浪费手榴弹,给鬼子留着……咱跳崖,兴许还能活……”排长脸对脸望着瘦干儿说:“对,咱留个囫囵身子。”

排长向鬼子甩出了那颗手榴弹。

排长楼着瘦干儿走到悬崖边。向下一望,瘦干儿闭了眼,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瘦干儿说:“排长,我不是……排长……我蒙上眼睛……行吗?”

排长皱皱眉,说:“行!”

瘦干儿又说:“排长,我还要留首诗。”

排长迟疑片刻,说:“也……行!”

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此时瘦干儿似乎镇定了许多。排长那只大手一直搭在他的脖子上,乜斜着眼望着那支铅笔头刷刷地急速滑动。写完,瘦干儿把纸装进衣兜里,按了按,然后“刺啦”一声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眼上,说:“排长,给我系上。”排长边系边哽咽地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

瘦干儿嗫嚅着说:“真——的?”

鬼子拥到了山上,惊愕地望着这两个人。

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忽然旋起了一阵怪怪的风,风无定向,折过来折过去,蒙在瘦干儿眼上的布条竟被风吹得有些招展。

蒙着双眼的小战士和排长一起走向了悬崖尽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三年前,我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纸上的诗,并专门抄写下来:

在牺牲的那一刻

我蒙上了双眼

同志们啊,

别说我怯懦

我只是不忍看

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

在眼前匆匆掠过。

(选自《课外阅读》)

1.文章开篇的“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曲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布局谋篇的?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语句。

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

6.小说结尾引录诗歌有什么作用?

7.作者为什么以“生命的.绝唱”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以“黑色”的自然环境暗示渲染冷酷的社会环境,展示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2.这段文字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落图”,以自然景物烘托了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人物乐观、顽强的精神境界。

3.时间顺序,“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袅袅升起一股烟雾”“太阳渐渐黯淡了光辉,朝西天坠落下去”“疲惫的太阳……有些招展”。

4.插叙,交代了“瘦干儿”这个绰号的来历,概写了他的学历和特长,为后文写他写诗埋下了伏笔、

5..瘦干儿在被敌人包围的悬崖边写诗。

6.小说结尾引录诗歌,一是为了诠释文题中“绝唱”的内涵。是为了展示瘦干儿的内心世界,三是为了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7.一是因为文章具体描述了排长和瘦干儿在生命结束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最美的展现;二是因为作者抒写了从他们的壮举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

于《绝唱》的阅读答案 第2篇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阅读题目:

1.第④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第⑤⑥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

2.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3.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于《绝唱》的阅读答案 第3篇

一、课前预习,触摸文脉,铺垫情感,积累语言

1. 课前拓展阅读,铺垫情感。

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凝练,只用了5句话就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叙述完整了。但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亲密感情还没有深刻地建立起来,对文中的思想情意,也很难从简短的文字中完全把握。所以,课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一读冯梦龙小说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身世和感人故事的前因后果,而且还对《警世通言》这部著名的古典文学著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欲望。这样安排就不仅限于对本课的学习了,而是把学生牵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语文世界。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到俞伯牙和钟子期超凡脱俗的纯真情意基础上,拨动他们心中读书的那根弦。

2. 搜集积累描写高山大河雄浑壮阔或自然景物美的四字词语。

如,玉兔东升、月光如水、明月皎皎、众星拱月、群星闪烁、繁星满天、和风细雨、久旱逢雨、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白练腾空、烟波浩渺、清风徐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做准备。

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精妙,体会知音相遇之挚

熟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抓住“善鼓”“善听”,理解什么是知音。问:文中哪句话具体写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学生仔细阅读后,知道伯牙志在高山,就能弹奏出高山的巍峨;志在流水,就能弹奏出流水的浩大来。伯牙想到哪就能弹到哪,想到什么,就能弹出什么,可见他对音律之敏锐,技法之纯熟。再让学生想:从哪儿看出子期善听的?学生读后知道俞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旋律一旦传入钟子期的耳鼓,他立刻就能心领神会。不管伯牙志在哪里,善听的子期都能从他的琴声里洞悉他的所想,这就是“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对音律的感悟同样深刻敏锐,这样俞伯牙立刻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感觉。

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一方面引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在俞伯牙的琴声中和钟子期头脑中所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泰山的高拔雄伟和江河的汹涌浩大。在此基础上,找多个学生再读伯牙善鼓和钟子期善听的两句话,读出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气势磅礴,读出钟子期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教师提示:“善哉”中“善”怎么理解?(太好了、太妙了)这个“善”和第一句中的“善”意思一样吗?学生经过对文本的反复揣摩后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从而揭示出汉语的特点之一是一字多义。(这里还要简要说一下“善”字通假的特点)指导学生把那种“太好了、妙极了”的赞美之情读出来。

想象善鼓的伯牙,还会志在什么地方呢?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理解伯牙志在绵绵细雨、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这种情感是什么呢?(知音)

善听的子期听懂的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他听懂的,还有对方的心声、情怀、志趣、苦恼、快乐……懂得俞伯牙所有的心灵密码。能懂,才是知音。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伯牙并不缺少赞美,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空洞的、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樵夫却能听得懂他的琴声。茫茫人海,“流俗众,仁者稀”。钟子期绝不是普通的山野村夫,他的高雅,在于洗去了世俗熏染的芜杂,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相同的志趣,可以比肩的音乐才华,让素昧平生的两个心灵在高山流水的旋律中很快就融合在一起。所以当伯牙遇到子期,一定是喜出望外,欣喜万分,甚至喜极而泣。世上惟卿能知我,这懂,没有任何一种情意可以代替,可以超越。当学生理解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深厚情谊,再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这几句话,他们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怀,便和作者以及故事的主人公深深地交融在一起,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情的浸染,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三、品味破琴绝弦,升华感情,体会知音辞世之悲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俞伯牙和钟子期相约第二年中秋江边重逢,但世事难料,一年后,当风尘仆仆的伯牙千里迢迢去江边赴约,却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坟墓和墓上的萋萋芳草。他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子期不幸去世并留下遗言,把墓修在江边,日日等待伯牙,期待再次听到挚友的琴声。顷刻间,多少企盼,多少回味,都化为无尽的悲伤和绝望。俞伯牙在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一生中最后一首曲子,伤心欲绝地扯断了琴弦,也断绝了对艺术深深的挚爱和向往。伯牙此时心情怎样?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句子。想一想:如果你是伯牙,站在子期的墓前,你会对地下的子期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做一个简短的小练笔,然后汇报,师生评价。在润物无声的感情熏陶中,相信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思念之情已点点滴滴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相信他们对友情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让学生想一想,现在,你知道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了吗?学生谈论交流后,教师补充:“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读出摔琴的无奈和对友情的赞叹……读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深切体会世上知音难求的苦闷心情。

四、回味绝弦,试背课文

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后人就用高山流水形容乐曲高妙或知音难觅。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让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子期一死,俞伯牙的阳春白雪的高贵已是曲高和寡,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也许高山能懂,也许江河能知,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学生听一下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写的《高山流水》,学生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并试着背诵。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于《绝唱》的阅读答案 第4篇

【关键词】关系之和谐 目标之和谐 节奏之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1-01

和谐阅读是根据系统论原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力求使“读者——读物——环境——过程方法——成效影响”等诸方面要素处于平衡协调、相融相生状态。在我们的实验课题 “构建对话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型”中,追求的就是这种高效阅读、长效阅读。

一、关系之和谐

1.人与境的和谐相生

①物理环境: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情感色彩和情感色彩的人文学科。教师要善于运用实物、图片、音乐渲染、生活场景再现等多种媒介物或者角色表演、入境体验等方式创设和谐的场景,让外界物理环境为儿童创造安全、期待与探究的心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深入体验与感受。

②心理环境:“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自由转换甚至想入非非。”[1]然而,急功近利时代病!许多老师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已然无法“蹲下来看孩子”,无法“静听花开的声音”。童年文化正在被忽略与践踏,童年生活正在被物化与量化。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远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机械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视课堂为畏途,何来对话与探究?

2.人与文的和谐相生

这里的人与文和谐相生意指教师、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既保持多元解读、合理超越,又注重文本的蕴藉精神、价值引领。不因过度拓展而曲解文意,忽略文本的语用价值与文用价值。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并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应该以一种平等审视的眼光对话探究于文本。“语言是存在的家,文字是心灵的寄托。”[2]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语言文字的幽径实现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走向作者精心营造的精神殿堂,与作者或共鸣或争鸣,让阅读课堂既有文本的立意,又有读者的创意。

二、目标之和谐

1.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用能力。人文性则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教学要实现两个转换。一是将文本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或者形象。二是将文本的语言文字转换为自己的语言素材。可以说这两个转换缺一不可。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经常是“得意而忘言”或者“得言而忘意”——脱离文本的语言文字载体,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偏废了知识技能目标。抑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注重以知识点为目标和线索组织教学,缺乏整体感知和赏析,把文本肢解得面目全非、精神涣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应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土壤以仰望情感与精神的天空,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作品主人公以及学习同伴等实现多重对话。要对文章的精美语言、重点句段反复品读、体味、推敲与涵咏,从而达到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融合统一,语文情与语法理的相融无痕,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近与远的和谐共生

何谓近与远?

从儿童的的角度看,语言文字是相对抽象的,而儿童的思维却是形象的。阅读教学如果一味迁就儿童原地踏步,就无法顺利实现儿童的自然性向社会性的发育。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既尊重儿童的天性,又有目的地把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课程目标看,当我们打开《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解读到小学阶段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这些远期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依靠每一课时、每一课文、每一单元、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近期分目标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才能一步一台阶得以实现。

三、节奏之和谐

1.快与慢的和谐同奏

“阅读课堂的节奏包括内容节奏的详略缓急,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思维节奏的强弱交替、情感节奏的人文相宜……”[3]简单的问题一笔带过快节奏,复杂的问题与重点的问题精雕细刻慢节奏。课堂节奏的快与慢与写作技巧异曲同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整个课堂粗中有细,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于非重点内容抑或浅显的内容以读代讲粗线条,恰如写意画;对于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浓墨重彩细描画,恰如工笔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就笔者的理解,精读和略读是相对的,精读课文中可以部分略读,略读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则可多层次、多方式的探读。

2.动与静的和谐同奏

阅读课堂既需书声琅琅,也需静思默想。书声琅琅是读,静思默想也是读。书声琅琅是动态美,静思默想是静态美。动静两相宜。阅读课堂的动与静还体现在教学内容有收有放,教学波澜的有起有伏。该放则多元探读,“百家争鸣”;该收则浓缩精华,引发深思维。该起则“风起云涌”,将课堂推向高潮;该伏则“风平浪静”,把时空留给学生精心赏析,深层对话。

和谐阅读,着眼于儿童的现在,放眼于儿童的未来。期待通过和谐阅读,把阅读课堂推向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滢晖.让教学涌动着生命的灵性[J].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0(7).

[2]纪经营.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J].读写算(教师版),2009(6).

绝唱 阅读答案 第5篇

2.外在形态(形象)议论、抒情(第二空只答对一项不得分)

3.(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示例: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

4.答案示例: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

5.答案示例:“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绝唱》阅读答案 第6篇

19.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为下文表现残荷精神与力量张本)1分,

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

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1分(共2分)

20.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绿叶的美1分;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1分。

21.用枯梗、枯叶、衰蓬等来表现“力量”与“精神”。1分

枯梗:只要没被折断,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耸立着。1分

枯叶:只要没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悬着,即使倒伏,也守着自己的根。1分

衰蓬:有的虽变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举着,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远无法摧毁。 1分

莲子: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1分 (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

绝唱阅读附答案 第7篇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生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1、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作用?

答:

3、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

4、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探究这段话的含义。

答:

【答案】1、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华;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

2、(1)运用了拟人、排比、对比的手法,写出两点即可,但拟人必须写出);(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残荷之美的独特认识,这种美是一种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点出了绝唱的深刻内涵。

3、①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②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

畅游于阅读的海洋中…… 第8篇

一、天南海北,游览美景

古语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有人说:“足不出户,游览世界。”这正是阅读给我们的。带领着学生们在世界名胜中游览,在大自然美景中徜徉,在熟悉的地方感悟,我们可以像导游一样和学生们一起去领略、一起去感受。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那是美丽的《凡尔赛宫》,不用到那个地方,我们同样能领略到令人震撼的美景。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我们对苏州的印象,而我们在《苏州园林》中,更加了解到了苏州那温文尔雅,有着婉约气息的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而游览者也得到了“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如果说我们对名胜古迹是一种向往,那对朱自清的《绿》却是一种痴念。那招引着我们前进的绿是调皮的,那满塘厚实的绿是憨厚的,那恰倒好处的绿更是可爱的,所以她有了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女儿绿”,那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之情跃然纸上。我们不用去梅雨潭同样能感受到那可爱、调皮又灵动的绿。

带领着学生们徜徉在书海,游览着各处的美景,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的方式——兴趣至然。

二、偶得天成,品味美韵

马雅可夫斯基说:“没有韵律……诗就零落分散了。韵律把我们送还到前一行,迫使我们忆起它,使形成一个观念的所有诗行保持在一起。”戴望舒也说过“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是如此,名篇或不知名的文章也是如此。因为那些优美的韵律让我们记住了他或她或它。

我们记住了英国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那“河底的水草”、那“长篙”、那“星辉”那“离别的笙箫”……无一不在述说着对康桥的思念和牵挂。我们记住了那离别的诗人——徐志摩。诗中“轻轻”和“悄悄”反复出现,使诗歌的调子轻柔舒缓。“轻轻”、“悄悄”又仿佛诗人脚尖踩在地上的调子,精心弹奏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颤声,让人感受到韵律美。另外,“轻轻”和“悄悄”是叠词,叠词的反复采用使诗歌音节和谐,产生鲜明的节奏感,营造了一种韵味悠长的感觉。《再别康桥》中还用押韵来增强韵律美。首尾都压“来”和“彩”两个相同的韵。中间五节也有押韵,分别压“娘”、“漾”,“摇”、“草”,“红”、“梦”,“溯”、“歌”,“箫”、“桥”。一首离别诗在诗人的笔下写得如此有情趣和美感,真切和深挚。

那富春江的美景仍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视野宽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水流清澈和湍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山高而陡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山涧清灵……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在独特的骈文形式下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那天成的韵律,构成了美景中的血液。品味着这些动人的旋律,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品韵构美。

三、烘云托月,感悟真情

有本书中说的好: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内心写照,再美的景中有作者的足迹,再美的韵律也有作者的真情。美景也好,美韵也罢,如果阅读只是为了这些,那就真是枉费了作者的一片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中一个又一个景物的堆积,并没有阻碍我们的思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给我们构造出了一个夕阳西下之时,旅途中有一个人默默地牵着一匹老马,在古道上踯躅,夕阳下的身影拉的好长好长,但也是身单影只,落寞、哀愁在脑海中翻腾,我们能切身地体会到作者的惆怅、思乡的哀愁。有人说“夕阳无限好”,作者面对着西下的夕阳,会想到什么?想到的是自己的孤单、遥远之外的亲人和整夜的落寞。“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是在说自己吗?为什么断肠呢?是因为人在天涯,离故乡、亲人是那么的遥远,自己寸断肝肠。读来,我们也感同身受。

说到江南三大名楼,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的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范仲淹应藤子京之要写的这个《岳阳楼记》,虽则是为重修了岳阳楼而写,但文中的思想却不完全是这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天气的好坏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而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览物之情和迁客骚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作者在古仁人的思想上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因为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能为天下先忧后乐。文章的最后说“微斯人,吾谁与归?”言外之意:“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因此我们知道了,他写的或暗或明的美景或悲或喜情感变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都是为了劝勉藤子京和自己的。在自己和朋友遭遇政治上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还是把自己的感情发挥到了这般田地。所以读文章,美景和韵律不能忽视,作者的真情也是必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章的精髓。

体会个人的思乡愁绪,感知伟人的悲天忧民,这都是我们的功课,读出美景,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在和作者对话,和作者产生共鸣,喜着作者的喜,悲着作者的悲。这是阅读的方式 ——置身真情。

四、尘埃落定,抒写我心

有人说:“每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有作者的真情流露。”当一切的情感浮于表面,我们读到了作者的真心之作。真心的表达,是一篇篇的作品灵魂。

面对着奇山异水,面对着名胜古迹,我们是否忘记了什么?郭沫若用他优美隽永的笔调告诉了我们真相:“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有一双慧眼,平常中就会发现被我们忽略的美。《白鹭》,无论是静钓鱼儿的白鹭还是闲立枝头的白鹭,或是黄昏低飞的白鹭,都是一首精巧的诗。……

成人的世界是理智的,孩子们的世界是多彩的。当我们做着自己认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我们渐渐远离孩子们的幼稚,却发现我们离自然、真挚也越来越远了。丰子恺率先表达了他的内心。他在《给我的孩子们》的文章中说:“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他还说:“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有人说:“丰子恺的散文与他的绘画一样,追求一种深沉朴素、单纯明快的风格。他不追求词藻的繁华绚丽,而是‘寄至味于淡泊,通过素淡隽永的文字表达深婉的情致。”与其说是深婉的情致还不如说是无法改变的无奈。孩子们终将走上成人的道路,也终将远离真挚和自然,这是一首对童年的赞歌,更是一首对成人世界的悲怆和感叹!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作家们用自己的笔调抒写了他们的内心,而我们越发地感叹不已。这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 ——抒心品情。

阅读阅读,不仅仅讲求一个读字,更多的是要一个品字,读中品,品中读。读出美景,读出韵律,品出真情,品出真心。

父爱没有绝唱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第9篇

2第五段着重写我心理活动的目的是

3从全文看第一段前半句话的含义和题目的含义

答案

1.沉默:一层意思是不说话,一层意思是默默关注

2.表达了对父亲的担心,对深深父爱的感动

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第10篇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 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 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来源:学_科_网Z_X_X_K]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 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20.第①段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可用 这一词语来替代。(2分)

2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2. 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画线句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4分)

23. 于先生作为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章中能看出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6分)

(1)于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因为 。

(2)于先生还是一个 的老师,因为 。

24. 以下各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令人发笑的举动,引起读者对于先生的好感。

B.作者描写了于先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以此来体现他可笑的教学方式。

C.作者写的第①、第⑤段和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毫无关系,放在文中多余。

D.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于先生,体现他对于先生的喜爱之情。

25.文章最后,作者说于先生做生意有了钱,是好事,你认为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

参考答案:

20.(2分)观察

21.(4分,每空2分)比喻 形容同学们仰头的动作整齐划一,表明人人都熟知于先生要抒情了。(体现了学生们和于先生关系融洽)

22.(4分)要点:最爱用是因为于先生当年给我的波浪线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成为我最爱的符号;正因为这个符号代表着最美好的评价,能配得上的少之又少,因此最吝啬。

23. (6分,每小题1分+2分)例如:

(1)善于教学 他教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奖/他在课堂上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和吸引学生等

(2)一视同仁 他关爱学生不问出身

24.选D得4分 选A得2分

于生命的奇迹阅读答案 第11篇

1.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位母亲知道自己一旦出现肝胆功能衰竭,死神就会再次与她牵手,但依旧要把孩子生下来,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她是这样创造生命奇迹的:她用手温柔抚触着她的孩子,使他活了下来。

3.有这句话:医护人员欢呼雀跃着,那个7天来一直为儿子揪心,一边又只能在妻子面前强颜欢笑的男人,此时此刻,泣不成声。而她,痴痴地、久久地与儿子的目光对视着。我的看法是:这句话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女和妻子的爱,也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和不求回报。

歌者的绝唱 第12篇

只记得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读时,非但没有感觉到读梅勒的作品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美国《新港纪事报》评论),相反,倒生出些窘迫和凄凉来。因为面对梅勒“近乎完美无瑕的技巧”和“巨大的成功”,你几乎目瞪口呆可无话说。梅勒究竟离我们太近了,一洋之隔,倒不如古典作家可任意品评掩去些令人尴尬的比照。也许有碍于斯,也许是梅勒的成功在于“暴露的真实”,有悖于某种社会的需要,总之,国内散见几篇评介文章之后,大家似乎隐约抱定了沉默。

例如,梅勒先生也是一个“造反派”。他的经历在年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般中青年作家差不多。他生于一九二三年,一九四四年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太平洋部队当过兵。那时候的美军装备比不上现今,和我们的上山下乡差不了哪去。再之后就是考入巴黎大学,再之后就是没完没了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运动”,像反战示威、竞选纽约市长之类。从他早期的作品看,梅勒无疑是一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欣赏无政府主义或者吸毒什么的。他的政治主张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失败和痛苦是注定的。如果说,后期现代派的作品中的痛苦和绝望,大抵都能分娩出高尚的本真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基督教文化使然,那么,《刽子手之歌》中加里为争取死亡权利和地狱里的爱情同整个资本主义法律的抗争,这一具有深刻反讽意义的悲剧与绝望,则是由梅勒悲怆庄严的理想主义和独特的同情心构成。同情心的“独特”是说,按一般的道德原则是维护人的生存权利,而梅勒却同情和鼓励加里对死亡的选择。这一惊世骇俗的英雄主义之举对中国人的生死观来说,当然难予接受,对讲求博爱与宽恕的西人来说更不可理喻。但是梅勒成功了。他懂得如何尊重读者,和他一道带着理想主义激情,去理解他用近百万字描绘的道德困境:既然加里已经对现存的世界绝望,并且相信灵魂不灭来世可以变个什么,为什么要阻止他呢?这一“独特”的同情似乎有悖人道,但犹太教关于人的教旨是:人在伦理上有自由选择权,也负有责任。这一《圣经·旧约》的观点,也给基督教伦理学以重大启发。因此,作为犹太作家的梅勒有更充足更人道的理由发问,并使这一发问更具古典主义人道精神。

梅勒似乎也经历了一个浮躁的阶段。竞选失败、理想苦闷,成名后也打过离婚,甚至当众与糟糠之妻动起刀子。社会上多有谴责,于是他就利用自己的专利,在小说中剖白自己。例如在他六十年代的小说《黑暗中的军队》中,他以主人公之便,迫不及待地宣泄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向。尽管这部作品给他带来巨大的声誉,但强烈的主观色彩使后人读起来不敢恭维。这大抵和新时期文学刚起步时,最先抢向潮头的一批中青年作家的经历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梅勒并没有就此变得很灰或者玩性十足,在一己的情怀里营造那攥得出水的孤独,诚如那贩豆腐的小贩,一朝抛不出去便骂人不识货。

在长达百万字的《刽子手之歌》里,梅勒变得异常冷静和谦和,带着一个成熟男人那种忧伤而又低沉的调子,宁静也又壮观地叙述出上万个真实、生动、准确而又意蕴深邃的生活画面,近百个和主人公一起分享精彩的人物。他用他的天赋和观察力,集中了无数个“表象下面有着潜在特征”的生活细节,使任何一个读者都无法获得思考本书以外的机会。你只能在梅勒的世界里徜徉,因为你不可能比梅勒知道的更多;你只能在被梅勒的天才覆盖,在他洪水般的真诚和同情面前安静下来,同他一起反复咀嚼加里和加里周围世界的精神痛苦和原始罪恶。同他一起去理解一个囚犯为什么“要带着尊严去死”,在刑前的几天里,安然坦率地签署出卖自己眼睛、肾脏、脑组织的合同,出卖自己生活经历和精神活动的版权。所有这些生命本能的痛苦积累,无疑调动起人们的文化本能,深入到精神痛苦的最深处,集聚着形而上的巨大透破力,去完成对社会异化的超验批判。从而在人与社会的荒诞秩序,生命与灵魂的初始愿望,个体与群体的道德困境的思考中,体验出最纯正的悲剧快感。

说到底梅勒是在写人。写加里的生死和绝望,写他本人的痛苦和提问。但唯有真实才可能产生痛苦,产生悲剧,才能脱胎出高尚的宗教精神和完美的人性。但真实不是现实。这也许就是我们对现实理解上的偏差。现实的扭曲和异化,有时使人无法确定生活的空间和位置。于是梦幻和荒诞就成为后期现代派的主题,并由此产生出多变灵活的表现形式。说这一流派已濒临绝境,多少有些不怀好意。事实上,作为“非虚构小说”的代表作《刽子手之歌》或许能证明这样一个趋向:经验模式的传统现实主义和虚构模式的现代主义的渗透与互补,在更高的文学层次上获得空前的生命力。

人有时是要过瘾的。例如在高境界的精神领域内漫游。但过瘾的作品实属不多,《刽子手之歌》算是一部,但又是外国的。好在这部书无论从政治上还是艺术上,于我们都有些积极的意义,至少它沾带着现实主义的血缘基因,倒是不该疏远了才是。

上一篇:司考选择题蒙题技巧下一篇:导学案:有理数的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