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

2024-06-27

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精选17篇)

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 第1篇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会在校园里的升旗台上举行一个不同的活动——升旗仪式。自然校园里的升旗台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走进学校,向正前方看,就能看到升旗台了。在升旗台旁边,是用黄砖围成的小花坛,里面种有许多的小花小草,给升旗台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升旗台的左右两边各有用红砖铺成的台阶,升旗台上的地板也是用红砖铺成的地面。两边还各种了一棵桂花树,像两位士兵似的守护着升旗台。

现在桂花也开了,花香溢得满校园都是。

在升旗台中间有一根高大的铁柱子。每当到了举行升旗仪式的那天,升旗台上的那根铁柱子就被挂上了国旗,显得十分光彩,就好像所有的目光

欠她什么似的,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升旗台上都站满了人,十分热闹。望着台上的人一个个也在发言,我好像看见升旗台在微笑。

啊,升旗台呀,你为我们做了多大的贡献,可你一点儿都不索取回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你的这种精神!

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 第2篇

每当星期一时同学们穿着洁白的校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学校升国旗操场很大同学们站着齐刷刷的队伍就像天上的云落到了地上占满整个操场。

升旗时同学们一起敬礼两眼望着国旗看见红旗跟着这庄严的国歌的节奏一点一点的向上升等到国歌最后一声响时国旗也到了最头。

我们的学校 第3篇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池塘边的道路旁,红艳艳的杜鹃花最惹人注目了,微风吹过,火红的杜鹃花像跳动的火苗。我最喜欢的地方是食堂对面的草坪,小草绿油油的,看上去又柔软又舒适,草坪上的芭蕉树像个巨人一样伸出庞大的“三头六臂”。

夏天,池塘边的杨梅成熟了,我多想去摘一颗尝尝。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坐在树下那会有多凉快啊!

秋天,校园里瓜果飘香:红彤彤的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火红的石榴笑开了嘴,大大的柚子压弯了树枝。粉红色的芙蓉花也来凑热闹。

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可有趣了。

啊!校园真美丽!

学校的升旗台(例文) 第4篇

这个长3米、宽2.5米的升旗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高25厘米左右。台阶和台面四周用纹理精美的大理石铺成,台中间镶嵌着绿色的塑胶,台的边缘是12根手臂般粗的不锈钢柱子,加上不锈钢链条,成了升旗台的护栏。12根柱子就像12个手挽手的士兵,时刻不离地守护着升旗台。

整个升旗台最高部分当然是国旗杆,它像一根擎天柱屹立在升旗台正中央。旗杆分三节,每一节都有三四米高,远看它,比后面的大树还高出许多。旗杆顶端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她像燃烧的火焰,预示着祖国建设将持续红红火火。

望着五星红旗,我想起了那次庄严的升旗仪式。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光荣的旗手,我随着《我爱祖国》的乐曲,手捧国旗缓步走向升旗台。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出差错,一定要把五星红旗顺利地升到杆顶……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同学们肃穆地站在运动场上,唱着国歌,敬着队礼。我也敬着队礼,凝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会努力读书,做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学校的升旗台作文参考 第5篇

一走进校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肃穆的升旗台。升旗台有4个台阶,像一个个钢琴的键,一走上去就会发出优美的声音;升旗台上铺着朱红色的正方形的瓷砖,中间矗立着一根高高的、银光闪闪的旗杆,上面飘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早晨,当我们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时,都会看到五星红旗微笑着欢迎我们来上学;下午,我们背着书包回家时,它会目不转睛的目送我们平安离开。升旗台周围有两棵苍翠欲滴的松柏树,它们笔直的站在那里,像两位忠诚的士兵日夜守护着它们的“旗杆大将军”。升旗台周围还有许多小树。小树好绿啊,绿得像被颜料染过似的;小树好多啊,多得像一排绿色的屏障;小树真茂盛啊,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升旗台旁边还有很多山茶花,每当山茶花开放时,有红的、白的、黄的,把升旗台装扮的五彩缤纷。有的山茶花娇滴滴的,静悄悄的露出笑脸;有的十分开朗,天天对着我们哈哈大笑;有的……

每当星期一的太阳冉冉升起时,我们就会踏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地来到操场上,庄严的国歌响起,我们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自豪的举起右手,在国旗下敬礼。每当我们想起五星红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的心中便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当有些同学到国旗下讲话时,我心里便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上升旗台讲话。

学校升旗仪式的作文600字 第6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庄严的国歌在星期一的早晨在空旷的操场上响起,我们树人小学的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站在国旗下,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我看着国旗升起时心中不禁思潮起伏。

五千年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当我们站在这时难道不会回想起祖国曾经历过的一切吗?我们的祖先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自豪。但到了近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东方巨龙,你怎么了?东方巨龙你为什么不怒吼?

“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抗美援朝报国仇,万隆会议结朋友。大庆石油奏凯歌,两弹一星显身手。”自力更生,内强国力;五项原则,外接友邻。新中国以不屈的自尊,独立自主,攻破坚冰。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共处走向世界。望着升至顶峰的国旗,我要呼吁:同学们,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学校升旗仪式作文 第7篇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统一穿好校服,戴好校卡,系好红领巾。大家整整齐齐地排好队,站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小主持人在升旗台宣布;“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奏国歌,升国旗,少先队员敬队礼。”我们看着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接下来是欧阳老师上台主持讲话,他隆重而严肃地向我们讲述:“小悦悦的事件”,整个操场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于深深地衷伤中。然后,小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请各班按指定路线回到教室。”

我觉得这次升旗仪式很有意义,欧阳老师的讲话,教育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做一名助人为乐、有爱心的好学生。

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 第8篇

“我们”是谁?这是一支怎样的团队?用创办者王昌胜校长的话说,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相对松散的自组织。“我们”工作室,是由一群有着共同教育梦想、致力于“未来学校”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建起来的。创办者王昌胜,是中国最年轻的职业校长,同时任职于多所公办和民办学校。“我们”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王昌胜校长任职的学校。这些学校不仅跨越公办、民办,更跨越好几个省市。以“我们”命名,体现了工作室的发展理念:我们一起做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性,发现每个成员的兴奋点,发掘每个成员的潜能和特质,将自己的发展与工作室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工作室完全草根,以大家共同的教育情怀为出发点,以共同的教育愿景为奋斗目标,携手前行。

二、“我们”的基本形态

“我们”工作室作为一个滋养教育管理和研究人才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有着特别的运行方式和文化特征。

1.“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正如王昌胜校长所说:“工作室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首先,工作室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从来不是由一人决断,而是由大家共同商量决策,每个成员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决策者。其次,工作室成员在学校无论是校长主任,还是普通教师,在工作室都是平等的。每个成员都按自己的长处发挥最大的能量,又能够互相帮助、精诚合作,将“我们”工作室的教育理念及研究成果,在各个基地学校实施、落实。

2. 引领教师们做研究,“做事就是发展人”

孩子站在台前,教师退到幕后;教师站在台前,领导退到幕后。带着教师们做行动研究,研究教师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工作室就是这样引领教师们不断成长的。孩子不交作业怎么办?合作中有孩子不愿参与怎么办?怎样促进家校合作?怎样开发可操作的课程以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一线教师每天面临的,就是这些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小问题、小策略”的研究,才是一线教师真正需要的。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工作室带领基地学校教师梳理策略、开分享会、做策略卡、成立策略库,帮助教师们在研究中获得强烈的策略意识和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仅梳理出许多有效的策略,更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案例:《水长的故事》《跟着课本游湖南》《采茶的故事》《专利墙》……“100个案例成就一个教育家。”策略研究和案例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草根专家”,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传授经验。“我们”工作室最大的职能就是引领教师做研究,做教师自己的研究!倡导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帮助他们梳理个性化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来自一线,能够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微信平台,一线教师的展练舞台

进入“我们”工作室的微信平台,你看到的不是名人名篇,不是专家智慧,而是一个个“不知名”教师的作品。这些作品,是教师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教师们相互学习、共促成长的“好帮手”。许多教师从展示的作品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许多教师从阅读他人的作品中得到教学的启示。这些作品是怎么来的呢?最早,工作室有一个传统,即鼓励教师们及时记录自己工作中的心得、故事或策略等,做成“每周一得”。教师每周完成一篇,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每所学校科研处教师负责收集、整理、编辑成册。科研处教师不仅请专人对每篇文章进行点评,而且还会挑选出优秀作品,推荐给“我们”工作室。每个月,工作室微信平台的负责人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各学校的优秀稿件。微信平台负责人会细心地将稿件编辑上传,供教师们阅读交流。

几年下来,许多教师已积累了30多万字的文稿,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教师作家。教师们发现,量的积累带来了质的蜕变,有的教师从大量的文字中发现了自己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教学兴奋点;有的教师越来越善于反思,习惯于从文字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有的教师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多篇稿件刊登在国家级刊物上……最有价值的是,孩子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其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孩子的快速成长。

4. 丰富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办学理念的“可复制性”

注重反思,是“我们”团队最显著的特点。团队成员带领基地学校的教师一边进行实践性研究,一边反思梳理大量的案例。每学期都举行一至两次大型分享会,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成果录制成视频,制作成微课程,再转化成一个个二维码,通过“码”书与“码”课,以及在研究室里布置的“码”墙等,进行推广与传播,使更多教师能够从中受益。几年下来,“我们”工作室共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成果视频300多集,形成了一系列课程资源,汇集成了一个强大的课程资源库。这些课程分板块、成系列,并且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发展程度设立1.0版、2.0版、3.0版等多个版本,循序渐进。基地学校的管理者结合校情,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这些经验成果,从而实现了办学理念和方法的“可复制性”。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优秀管理人员获益匪浅,快速成长起来。

三、“我们”与“未来学校”

“我们”的愿景是“办有未来的学校”,影响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未来学校”行动研究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提出,并亲自担任首席专家成立专家团队给予指导,由王昌胜校长任实践组组长、“我们”工作室成员组成核心实践操作团队具体实行。目前,我们已在郑州、宜昌等地承办多所学校。“未来学校”研究项目,不追求学校硬件上的“高大上”,而是追求内涵品质的“有未来”。近年来,工作室带领教师们在学校管理形态、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改革,施行“人在中央”的教育理念,“把资源用在离教师和孩子最近的地方”,梳理出了“未来学校”的七大核心板块。

支持性空间。“重要的东西要看得见,提倡的东西设在动线上,学校建筑要与社区对话,建筑应承载文化与灵魂。”这是未来学校空间设计的理念。基于此,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有以下特质:“顶天立地”,校园文化既体现“互联网+”、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又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撞见学习,打开教室隔断,将教室变为大空间,设计成资源触手可及的现代化学习空间;右脑开发,将室外设计成集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学习空间,结合“人”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在玩中获得丰富的认知与经验。

协同化管理。“管理管理,应该少管多理,轻管重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王昌胜校长经常告诫中层管理人员的几句话。在“我们”工作室的基地学校,管理的形态经过了几次变革,从最初的科层式到之后的网状结构、扁平化,再到现在的雁阵形,变革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教师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以一位青年教师为例,当他有某一种成长需求时,他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帮助与支持,而且还可以得到像“我们”工作室这样的教师自组织的指导。当一所学校规模较大、每位教师的发展和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关注时,就需要强化年级组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各种自发成立的教师自组织快速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年级组长、个人工作室负责人等,都能得到极好的锻炼,快速成长,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头雁。教师们,则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学期计划的制定、学校发展愿景的规划、学校核心文化的提炼、学校大事要事的决策等,都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完成。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过程。

实践性研究。未来学校用“生长”一词来描述教师成长,因为生长是源自主体的。如果说有什么途径能促进教师快速生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研究。一线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问题”,从小问题入手。从2010年开始,王昌胜校长带领教师们在“小问题、小策略”中亲近研究,在解决一个个教育教学小问题的过程中,着眼于“点”的积累。一段时间过后,教师们逐渐从这些散点中发现了许多背后的故事,此时开始引导教师们进行叙事研究,即“每周一得”。书写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反思、调整和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们的思维方式由“点”串成“线”的过程。这个阶段之后,又引导教师们进行了模块研究和项目研究,引领教师们的思维走向“面”和“体”,最后达到系统思考的能力目标。

生长型课程。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兼顾社会发展需求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梳理出“三心”(爱国心、责任心、同理心)、“三力”(理解力、学习力、生长力)育人目标。由跨学科、多元化的3+X课程到基于核心素养的生长型课程,不同的阶段我们采用不同的课程,让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已有相关微课程50多集,可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分享式学习。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基地学校的孩子们给出了答案:表达流畅、大方质疑,甚至可以主动调控课堂……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教师们结合了孩子好奇、好分享、好探究、好讲理的天性,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实质性交往、互动、合作、分享,并尽可能地扩大他们合作分享的内容与区域,将“执行的课堂”变为“质疑的课堂”“说理的课堂”“创造的课堂”,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说理、善于创造。

民主化班级。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班级管理如何适应?如何肩负起培养未来公民的职责?如何更好地引领家校合作?圆桌会议、花样奖励、方法墙、专利墙、个性化社团……无数充满智慧的策略与方法形成了强大的民主班级磁场。班级最大的功能,是为孩子提供心灵的居所以及丰富的支持资源,从而关注并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所以,在基地学校,“只要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就值得去做!”于是,有的教师将教室的半面墙壁改装成攀岩墙,成立“攀岩公司”,帮助孩子合理释放能量;有的教师带领孩子写书出书卖书,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自主开发家长课程,以专业引领家庭教育,同时凝聚家长力量共同陪伴孩子成长……每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在这个小社会里,丰富体验,绽放精彩。

典型性活动。学校活动是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开学典礼、六一、校庆、元旦……从设计、执行到体验、反思,每一项活动,都是孩子站在中央。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让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教育的味道,让每个人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还在进行,未来的家校关系是怎样的?未来会有怎样的学习方式?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呈现怎样的形态……未来学校的样态正在这不断的研究与梳理中逐渐清晰起来。

学校升旗仪式的价值回归 第9篇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正式颁布,升旗仪式逐渐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并且按照规定以每周一次的既定频率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仪式以它独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方面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学校升旗仪式的“形式化”趋向,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了一所德育工作开展较为出色的学校——重庆市北碚区C小学南校为个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参与式观察。

一、 C学校升旗仪式的基本模式

按照《国旗法》的相关规定,升旗仪式的程序都是按照“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这四个环节展开的。C学校的升旗仪式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阶段性的发展需要而展开的。根据笔者的观察,并结合自己在该校担任德育主任助理的实习经历,对升旗仪式的基本环节进行如下总结:优秀个人表彰——升、护旗手简介——上周旗手传交国旗——出旗奏乐——升旗敬礼奏国歌——上周常规量化考核评比——宣布本周文明常规训练重点——集体宣誓——唱校歌。

从以上升旗仪式的基本环节可以看出,C学校在《国旗法》固定升旗程序的基础上,对国旗下讲话的环节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并融入了阶段性评价环节。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针对上周常规评比结果进行表彰的环节,通过颁发“十佳阳光星”、“最佳五星班级”和“最佳年级组”的奖状,分别对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其实质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对学生个体、班集体和年级组一周以内的德育常规活动表现进行评估,强化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其次是集体宣誓环节,虽然只有一句宣誓口号,但教育意义重大。比如,某一周的宣誓口号是“热爱劳动,向着太阳出发!”分析宣誓口号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内容是将本周生活教育的重点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为一体,实现了学校升旗仪式的应然和实然状态的价值统一。还有集体唱校歌环节,校歌“是根据每所学校各自的特征量身制作,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它更是一种精神图腾,体现着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校歌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精神理想及核心价值观,是一类具有浓郁教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音乐作品”[1]。C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唱校歌的意义在于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学校的办学理念,认可学校的价值观念。

在一个追求创新的时代,学校升旗仪式价值回归的关键在于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升旗仪式的相关环节。这就是C学校升旗仪式活动的出彩之处。

二、 学校升旗仪式的价值分析

1.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颁布《国旗法》并对中小学的升降旗进行相关规定的初衷在于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此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朴素情感。

升旗仪式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相比较于品德课等其他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升旗仪式自身具备仪式的共性——神圣性。“升旗手、护旗手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洁白的手套,相互行标准的队礼,从上周旗手手里接过平整的五星红旗。”[2]升护旗手对待国旗的严肃而敬畏的态度使得整个升旗仪式产生了神秘感,吸引着现场所有参与者对升旗仪式本身的关注,自然而然地萌发了对国旗及其他象征物的兴趣。其次,整个升旗仪式的操演过程类似于一场“表演”。从主持人宣布“上周旗手传交国旗,出旗奏乐(伴随着出旗曲)”,到“升旗敬礼奏国歌”,三大环节以音乐为辅助工具,伴随着一套完整的动作表演,这无疑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国歌和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符号被运用,从而实现了对国家的认同,使得每个在场的学生都感受着国家的在场”[3]。同时学校升旗仪式试图恢复和重构历史记忆,“五星红旗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这样的记忆无疑加深了所有仪式参与者对近代中国顽强抗争外敌的记忆,在庄严而神圣的升国旗仪式氛围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学校升国旗仪式就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强有力的载体。

《国旗法》制定的初衷和升旗仪式自身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校升旗仪式的根本价值在于使学生在升旗仪式中得到熏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2.行为规范教育

当前家庭溺爱独生子女的现象数不胜数,因此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行为规范教育是有必要的。在升旗仪式之前,大队辅导员或大队委员对升旗仪式的行为规范等要求进行说明,比如统一着装、举止要得体、面对国旗态度要庄重、不能嬉笑打闹等,这些要求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在短暂的升旗仪式过程中学会自制和自律,摒弃平时在公众场合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活动习惯,全身心投入到升旗仪式中去。

学校升旗仪式作为集体活动可形成“能量场”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到了榜样示范在人们的社会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无法替代的作用。他认为“一切行为的形成都可以靠简单而直接的经验观察、模仿学习得来,最终获得行为内化”[4]。升旗手和护旗手通常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站在升旗台上本身就是一份独特的荣誉。因此,台上的升护旗手就成为台下学生心目中的学习榜样。在升旗仪式这一特殊时刻,学生内心无意识地萌发了向榜样看齐的想法,并根据榜样的行为来调节和规范自身行为。而那些在升旗仪式场合作出不合时宜举动的学生在榜样和周围人的影响下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努力融入集体。仪式现场以榜样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向榜样看齐”的能量场,无形中传递着“规范行为,争做先锋”的正能量。

当前家庭教育中行为规范教育的缺位和学校升旗仪式自身具备的集体教育作用,呼唤着学校升旗仪式在行为规范教育方面的价值回归。

3.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这里所提到的生活教育是在其理论基础上针对学校升旗仪式所涉及到的生活教育内容而提出的,专指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包括情感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并帮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在学校开展生活教育是有必要的。首先,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安全教育为例,C学校每学期安排有两次专门的安全教育内容,而且通常都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这一大型集会场合进行。届时在“国旗下讲话”的环节中,学校的德育处主任会专门聘请安全责任督导,并邀请学校法治部校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大家讲解安全知识,并配合相应的现场演练。专业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练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还掌握了实用的安全知识。其次,在校园开展生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劳动教育可强健学生身体,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工作,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理想教育可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明确学习方向,并激发学习的动力。此外在学校中开展生活教育可以弥补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并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C学校升旗仪式活动中的“文明常规训练重点的确立”和“集体宣誓”环节紧密围绕生活教育内容展开,其宣誓口号与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通过升旗仪式这种集体场合宣布学校生活教育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呼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在集体生活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在学校里开展生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和C学校的典型示范可以看出:学校升旗仪式在生活教育方面价值回归的可行性。

三、 学校升旗仪式价值回归的反思

1.真正的学生主体是价值回归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升旗仪式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意义在于以集体教育的方式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生活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准备升旗仪式活动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和安排升旗仪式的相应环节。从升旗仪式前的准备、升护旗手的排练和国旗下讲话环节的内容安排都要求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C学校的大队委员和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形成了学校的国旗班成员,每周升、护旗手具体人选的确定根据其上周的综合表现来选择。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真正参与到升旗仪式活动中的主体范围还有待扩大。因此,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升旗仪式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2.相应的仪式教育是价值回归的前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只有学生对学校升旗仪式活动的历史、意义和仪式规范有相应的了解,才能在升旗仪式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笔者认为针对升旗仪式而开展的仪式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也就是升旗仪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的目的何在。对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反思: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学校开展升旗仪式的意义。比如开展以“升旗仪式知多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同学们自主查阅资料,加强对升旗仪式的了解。其次是升旗仪式过程中的礼仪规范,也就是升旗仪式的注意事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升旗仪式礼仪规范的学习,并能够以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大队委可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德育工作者—大队委—中队委—小队成员的层层传授,加上活动前后的强调和指导,相信礼仪规范会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进而外化为得体的举止行为。

3.特色的仪式模式是价值回归的核心

在宣扬个性的时代,不管是学校教育工作还是学校的仪式活动都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升旗仪式虽然有固定的程序要求,但是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当前升旗仪式活动中能够创新的环节来自于“国旗下讲话”这一环节。C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对这一环节进行拓展、创新,形成充满本校特色的“常规量化评比颁奖—集中宣布本周文明常规训练重点—集体宣誓—合唱校歌”的升旗仪式模式。

当然,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还可与学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集体创造出合乎升旗场合,又充满学校特色的升旗仪式模式。

4.系统的仪式规划是价值回归的关键

这里系统的仪式规划是指坚持从整体上整合学校的相关资源,对学校升旗仪式的重要环节所蕴含的教育内容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升旗仪式前的准备和筹划、仪式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到仪式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使整个升旗仪式活动成为一个不断开放、不断完善的系统。系统的规划“不仅包括对仪式本身的构思设计、现场气氛的营造,也包括对学生心理、情绪上的引导、启发与调动”[5]。只有从整体上规划好升旗仪式活动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教育实效。C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从主持人、升护旗手和国旗下发言人的选择,以及国旗下讲话环节的安排,特别是每周生活教育重点的选择都是精心准备的结果,这些内容大多是根据当前社会时事和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而仔细筹划安排的。

因此,只有坚持“学生主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关升旗仪式的教育,使其知晓升旗仪式的意义和礼仪规范,才能实现升旗仪式的初衷。针对当前学校仪式活动陷入“形式化”的困境,只有对学校升旗仪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形成自身特色,才是学校升旗仪式价值回归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雪俏.论歌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宋萑.学校升旗仪式的人种志研究——对一所中学的田野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4] 范楠楠.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学校升旗仪式作文 第10篇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升旗台。大家肃立着,目光落在国旗上。这时,主持人用严肃的声音说:“全体立正,升旗仪式现在开始!”雄壮有力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来,鲜艳的五星红旗由庄严的国歌伴随着,在升旗手的拉动下徐徐上升。几千双眼睛望着国旗,目光坚定,仿佛在向祖国表明,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希望,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升旗仪式结束了,而我还在回味升旗仪式。望着那迎风飘扬的国旗,我又陷入了沉思……

学校升旗仪式作文 第11篇

8点整,“升旗仪式开始,出旗!”随着广播的一声令下。旗手双手紧握着红旗,身后跟着护旗手和十几个国旗护卫队队员。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向旗台走去。到了旗台,旗手与两位护旗手配合默契,把红旗栓住,等待着第二道命令。“升国旗,奏国歌,敬礼!”广播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同学们立刻站直,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向五星红旗行了一个庄严的队礼,老师也向国旗行注目礼。只见旗手和一个护旗手拉动旗绳,红旗便缓缓上升,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望着那迎风招展的红旗,我不禁思绪万千:多少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撒热血。我又想到了1949年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代表着中国人站起来了……“礼毕,唱国歌!”广播又下达了第三道命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大声地唱着国歌,眼前仿佛看见了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赢得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一次又一次地奏起了国歌,我好像······

唱完国歌,校长讲:“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因为……

学校升旗仪式作文350字 第12篇

星期一早上,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同学们穿着洁净的校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方方正正的队伍,井然有序地站在操场上,等待着升旗仪式的开始,大家脸上洋溢着无比激动的神情。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下面有请六(3)班的同学开始演讲!“演讲完后,一位同学手里拿着五星红旗,跟着身后的两位同学是护旗手。”现在进行第二项,奏国歌,升国旗,敬礼。“主持人说到。只听”刷——“的一声,全校同学的手都举了起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伟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我注视着蓝天白云之下徐徐上升的国旗,想到了以前的中国太弱小了,被敌人逼迫着签订了一个有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香港没有了,澳门也被抢走了,连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被日本占领了。可现在,中国强大了!中国站起来了!收复了香港,收复了澳门,台湾也即将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成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

特色学校建设我们是这样推进的 第13篇

我校是一所战线长而规模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6年从工厂剥离移交到地方的,各方面办学条件都不太好。我们在经过较长时间进行与地方学校管理模式全面“接轨”的艰苦工作后,2009年开始开始转战特色学校建设。自确立创诗歌特色校园目标以来,校长坚定不移率领全体师生朝着这一目标大步挺进,并坚信目标能够实现。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在如火如荼的创建活动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在诗歌校园环境已经彰显,诗歌特色班级已经形成,师生人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可谓成效显著,实现目标指日可待。现就我们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做一简要交流介绍。

一、与其徒有临渊羡鱼情,不如立即退而结网行

素质教育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见贤思齐的情素在我们心中萌生,激情在胸中燃烧。孟子曰:“虽有智不如乘势,虽有锄不如待时”。如今正逢其时,且机不可失。心动不如行动。校长上下求索深思熟虑,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创诗歌特色校园的目标和“兴于诗立一生”的特色文化理念,并填词忆秦娥·创诗歌特色校园。词曰:“创特色,百思难解愁肠结。愁肠结,寻常院落,何言特别。目标如今已明确,披荆斩棘朝前越。朝前越,磨杵成针,共襄基业”。从而吹响了进军号角,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了空前的创建活动之中,以激水漂石之势一路高歌猛进。

二、匠心独运巧妙打造,步步为营奋力推进

实施方案为纲,纲举目张。只争朝夕,软硬兼施,多路进发,全面开花。尽管学校经费十分有限,常捉襟见肘,在争取外援无果的情况下我们仍不惜寅食卯粮重点打造了操场周边环境。一是将花岗岩诗词雕刻镶嵌在醒目的墙上;二是改造原体育活动室为“淘知斋”文化阵地,其集图书阅览等多功能于一体;三是给三栋楼房命名,分别为“俊雅楼、至善阁、谦谨楼”,并制做铜字安装上墙;四是制做一幅宽1.5米、长25米的彩绘横幅固定在谦谨楼平台外墙上,其上书写着“核心理念:雅、善、谨。雅是介绍信、善是信用卡、谨是保险单。特色文化:诗歌校园--诗韵悠然、诗意盎然、诗情怡然、诗趣自然。现在校园秀美、赏心悦目,举目见诗、品位高雅。

大力营造诗歌文化氛围,以学习毛泽东诗词为切入点、以唐诗宋词等经典诗歌为主要内容,以活动为载体多种形式推进。一是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掀起学习吟诵诗歌的高潮;二是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播放配乐诗朗诵;三是组织全校诗歌吟诵大赛;四是每周两次全校集体吟诵诗歌,周一集会齐声背诵一首德育处规定的诗词,周三课间操时段进行“拉歌式”背诵,各班依次吟诵一首自选的诗词(下次不能重复);五是组织班主任推进工作经验交流会;六是每周安排专门课时辅导学生学习诗歌;七是成立学校科研组创编诗歌校本教材;八是建立推进工作的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九是坚持办好“兴苗文学社”和《红江少年报》,为学生提供学习提高机会和展示创作诗歌的平台;十是创建特色班级,各办以自己喜爱的诗人命名,如“李白班、杜甫班”等;十一是适时邀请领导、专家来学校指导推进工作。现在师生学习诗歌、创作诗歌蔚然成风,呈现出了“诗韵悠扬、诗意弥漫、诗情浓郁、诗兴勃发”的可喜局面。

三、提升师生诗歌素养,百花齐放春满红江

毋用讳言,在我校创建活动之初不少教师在诗歌方面的素养是不高的,可谓薄弱环节。在学校如果说校长是擎天白玉柱,那么教师则堪称架海紫金梁。没有教师的骨干作用,创建活动之路是走不远的,其结果将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此,校长决心把提高教师队伍的诗歌素养当作教师基本素质来抓,鼓励鞭策大家学习进步。校长本人亲自担任总教练,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组织教师默写毛泽东诗词、布置“寒暑假作业”、开设“诗歌知识讲座”等形式,促进了大家的进步,调动了积极性,创作诗歌的能力有所增强,且兴趣也逐渐培养起来。这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打造出了创建活动的主力军,同时也为我校诗歌校园的持续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激发学习背诵诗歌的兴趣,讲授一些创作诗歌的基本知识。通过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在校本课程中的辅导,通过学校开设的“红江讲坛”的专题讲座等形式,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逐渐浓厚,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提笔写诗歌了。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也足可令人欣慰。假以时日雏凤有望清于老凤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正是天下老师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四、春花秋实粒粒饱满,天道酬勤人人开颜

学校升旗仪式作文350字 第14篇

到了学校,我又急忙忙地交了作业下去站队了,急的满头大汗,真是虚惊一场。楼下人山人海,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开始升国旗了,音乐奏起来,我们也跟着唱起来了,那国旗就是战士们的血染成的,当唱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这时,我的脑海中呈现了战争中那场激烈的情景,战士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牺牲了自己,却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时候,音乐停止了,国旗也升到了顶端,我的心仿佛也停止了。

”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主持人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把我的思绪换了回来,升旗仪式结束了。

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可以辜负祖国对我的期望!

升旗稿介绍我们的班级 第1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702班。这是一个由61名同学组成的班级,这是一个团结向上、永不服输的集体。

在这里,您永远不会从同学们身上看到一丝松懈与散漫。您会看到一双双孜孜以求的渴望求知的目光;您会闻到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书卷的清香。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课堂上,我们和谐高效,争分夺秒;课后稳打稳扎,挑灯夜战。有的同学在上学路上还在默背着昨天的知识积累;有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还在整理着先前的错题;有的甚至连走路队的时间也不放过,仍在埋头苦读着文学经典。平日的学霸,升华到了忘我的境界;就连平时的调皮鬼,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复习。正是因为我们班的这种执着与勤奋,我们班的成绩在每次考试中才能稳居级部前列。

在班级的其他各项活动中,我们都牢记班主任的一句话“勇于进取,永不服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军训时,当其他班级都休息时,那一支依旧在努力练习的队伍就是我们!虽然很累,但你绝对找不出一名偷懒、怠慢的同学,同学们额头上那一颗颗折射着阳光的汗珠就是最好的明证。正是这种勇于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使我们班级在军训、经典诵读比赛、花样跳绳等各项活动中都名列前茅,成绩斐然。

若是你要问为什么,你会从黑板上那句至理名言找到答案——“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因为我们每一个同学不仅把它牢记于心,而且真真正正地把它付诸到了行动中,这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习惯,也成就了我们出类拔萃的702班。

我们班就像一只雄鹰,迎着初升的朝阳,展开有力的翅膀,飞向那更高、更远的天空!

今天,我们升旗 第16篇

快呀!快!我心中在无声的呐喊。音乐大概到“前进进”时,旗如火箭一样飞速上升,音乐刚停旗也刚好升了上去。好悬!我的心却没放下,马上,到我和一些同学诵读演讲稿了。 我心乱如麻,陈曦现在会背了吗?我们几个领读的不会出错吧?我们……不过随着李心仪的“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是六(2)中队。”我我的思绪立即被斩断了,空气似乎凝固了,我心中祈祷:南无阿弥陀佛,一边默读。可是到我读时,舌头好像打了结,说不出话来。不过,过了一会就好了。正当我庆幸时,读错了!我的头“嗡”了一下,但马上又如360电脑一样飞速运转,仅用2秒便变得天衣无缝了。正当我进入了状态,喇叭不响了,我急啊!突然,我想起了我好像把喇叭不小心弄关了。我又打开了,再一读,好了。后面便一路顺风了。 这次升旗,同学们都不错,值得表扬。

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作文 第17篇

教师成长的捷径

我校现有44个教学班, 在校生1700多名。学校同轨班多, 我们充分利用北京数字学校这一资源平台, 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捷径。

1. 教师培训的好教材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 我们要求教师 (青年教师) 课前必看。青年教师在备课前, 要认真观看数字学校上的相关课例, 学习名师对教材的理解, 思考教学环节设计与教学目标间的联系。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完成备课、上课, 课后还要写出教学反思。现在, 课前必看已成为教师的习惯, 数字学校的资源成了我们培训教师的好“教材”。

2. 教师集体备课的好样本

学校定于每周一下午为语数英学科、每周二下午为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时间,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以教材为起点, 以北京数字学校课例为借鉴样本, 对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当然, 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上, 要依据本班学生认知实际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整, 凸显个性化备课与集体智慧的有机结合。

3.教研活动的重头戏

学校组织教研组活动, 将观看数字学校课例作为重头戏, 使教研活动凸显实效, 活动密度加大。教师每观看一节课例, 组长都要组织教师分析, 交流观看心得。即将退休的组长徐老师, 在学校内组织教研活动时居然没有看够, 甚至经常在家看课例, 看完后选择精彩部分在办公室内交流观看心得, 分析对比, 提醒同组教师备课、上课的重难点。

教师们高度认可北京数学学校, 所以积极参与课例征集, 我校有2节课例被收入数字校园资源。年轻教师利用这一资源迅速成长。近几年, 有多名教师在参加区、市, 乃至全国评优课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生的良师

1. 预习导师

教师利用数字学校资源为学生布置重点内容的预习, 让学生通过回家观看指定内容, 在名师的指导下预习第二天教师要讲的新课内容, 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特别家教

2015年11月至12月, 北京市遭遇了数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在这样极端天气下, 学生停课在家, 北京市数字学校成了孩子们的特别家教。教师布置以观看数字学校为主的学习活动, 学生上网观看数字校园相关视频, 开展网上学习, 完成此项作业的学生, 上学后有当“小老师”的机会, 可登台为同学授课。除了观看名师课例外, 学生更喜欢互动性强的“国学诵读”。学生们纷纷参与, 上传作品, 与小伙伴们交流, 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

家长的助手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 愿意辅导孩子的学习, 但不懂得方法。学校把数字学校平台推荐给家长。家长观看后不仅从中学懂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更加注重过程, 而不是告诉孩子结果。数字学校使家长有针对性辅导孩子, 不愧为家长的助手。

上一篇:3204皮带顺槽支护工字钢棚子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我多想回到以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