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2024-05-27

教师培训专业发展(精选6篇)

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第1篇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钱旭升/靳玉乐

摘自:《天津教研网》

摘要:“技术熟练型”的集体受训模式的消极影响和教师个人职后的专业孤立现状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厘清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系,既要反对忽视教师个体主体意向和价值的笼统的、缺乏个性化的“集体主义”的培养和发展模式,也要反对教师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各自为伍、个人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专业发展方式,注意在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之间构建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个体发展/群体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实践主体来看,势必涉及教师个体的和教师群体的两个层面。其中教师个体的层面主要是指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教师个人其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则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视我们探讨的立场和具体问题而定:从国家和社会的立场出发,我们探讨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是指向于整个教师队伍;从学校层面看,教师群体也可以是特定学校内部的教师队伍,以及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教师团体(如学科组、教研组等),或者教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小群体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可以认为等同于教师集体专业发展;二是认为等同于教师小团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或者小团体的支撑,而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也需要建立在每个个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基础上。然而,传统的“技术熟练型”的教师集体培养和培训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指向教师集体的,当我们论及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多是从教师集体的层面来加以探讨的,对于其中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制则缺乏深入的关注。以强调效率为特征的“技术熟练型”培养模式往往容易忽略教师个体的个性色彩,难以反映和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主体价值。另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是,教师职后的专业生活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孤立倾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缺乏与其他教师以及教师群体的必要沟通和相互交流,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隔阂与封闭、乃至防备与排斥等现象势必影响教师职后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就如研究者指出的,“学校中目前普遍弥漫着的专业孤立、个人主义、技术心态及专业意识模糊等现象,皆可谓教师专业成长之基本障碍。”

就当前我们国家教师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一方面,“技术熟练型”的集体受训模式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职后的专业孤立现象较为普遍。这两个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厘清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系,既要反对忽视教师个体主体意向和价值的笼统的、缺乏个性化的“集体主义”的培养和发展模式,也要反对教师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各自为伍、个人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专业发展方式,注意在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之间构建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关系。

一、超越“集体主义”: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意义及其内涵

随着个体理论的兴起,如波兰尼(Polanv)的“个人知识”理论、康纳利(Connellv)的“个人实践知识”学说、格列弗斯和坦恩(Griffith&Tann)的“个人理论”以及高德逊fGoodson)的“个人自传”假设等理论的出现,教师个体在其专业生活及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知识”(另称内隐知识、默会知识等)以及“个人理论”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教师个体的“主体性”和“特殊的专业认知”之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意义。从国内研究来看,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也着眼于教师个体的关怀视角,进一步提出了“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教师个体的教育学”、“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等观点。同时,近年来我们国家关于“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理念的倡导,实质上也反映了我们对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意义的认识。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集体受训”的统一培养模式和发展模式,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和实际发展状况,因此,这种“外烁式”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有研究者认为,“集体受训”培养模式下的教师,“顶多只能成为一个„能干的学徒‟(capableapprentice),虽拥有一双„有能力的手‟fcompetenthands),却无法弹性和灵活地采取各种教学策略。相对于“外烁式”的培训模式,人们认为要真正尊重教师个体的专业意向和主体能动性,应当帮助教师形成“内发式”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模式,这是因为“教师之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的”。

由此,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意义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造”和“再生”的重要过程。对于前者,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立足于其专业生活中自身的发展需求、愿望,基于其本身原有的基础(包括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并在其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展开和实现的,对于其专业活动更具有现实针对性,能够更为切实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于后者,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通过“自造”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从而不断实现专业生活的“再生”,保持健康、合理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

联系上述有关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意义的讨论,我们认为,较之群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在其内涵上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内在要素:

1.个体发展的愿望与动机

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动机来看,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自我发展的动机主要有:生活生存需要、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以及由职业责任感所产生的发展需要等。具体而言,生活生存需要主要表现为经济收入、生活便利、环境感受、职称评定等方面。其中环境感受是指教师对学校整体氛围(包括工作条件、人际氛围等方面)的感受,较之于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和生活便利等直接的生活需求来说,此种需要显然属于更高层次。这里把职称评定列人生活生存需要是考虑到,对于许多教师来说,相对较高的职称无疑为改变自己处境(如调动工作、进城等),并进而满足生活生存需要提供了一个砝码。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自己面临的教学问题与困境,而主动提升教学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职业成就感增强个人威望的切身需要;另一方面则来自教育教学改革外部环境的影响,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职业责任感所产生的发展需要,是指教师由于受到教育职业特殊的意义规定,文化传统、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职业情感、对职业价值和意义的切身体认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发展自身专业水平的自觉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发展变化受到其自身的从教经历,以及学校整体教育环境及其命运、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在“站稳讲台”时期表现较为明显;随着教学逐渐成熟以及成家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生活生存需要占据主要地位;生活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生活较为稳定之后,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再次凸显:随着职业情感的进一步形成,由职业责任感而产生的发展动机开始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2.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自主权来看,自主是专业工作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专业自主是达到完全专业地位的关键之一,专业发展自主是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在被认可的条件下,能依据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使其专业判断,执行其专业任务,不受外力干预的特性。有研究者认为,由此,教师专业自主是指教师在教学、学校参与或教师组织决策等专业领域内,能依其专业知能,执行专业任务,以维持专业品质,及不受外力干预的特性。简单地说,自主的教师能够享有专业自由、参与组织决策、免于外力干涉、以及维持专业品质。

我们认为专业自主既是教师个体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自主同时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力图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相对于“他主”,教师专业自主不仅是对外部力量的一种反抗,更为重要的表现是教师在其自身发展中能以主体的身份,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动机和愿望,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探究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自我调节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状态,从个人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了取得教师专业自主必须建立并发展一个全面连贯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来增强教师完成各种复杂角色的能力。”[句为此,相应地,教师首先应当树立较为明晰的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同时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和调节,能够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合理的自我决定以及采取行动等。

3.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独特途径和策略

教师个人实现专业发展的独特途径和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途径主要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也就是说通过接受专门的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论学习,以及职后有关教育改革理念的学习等;实践则主要是指教师专业经验的不断获得和提升,这里指的经验可以来自旁观其他教师而习得的,也可以是在自己的专业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甚至可以是对自己以往学生时代教师经验的继承等。就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而言,受到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专业基础、学习方式、个人喜好、社交背景、生活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例如:

“大学里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定义上的、概念上的,比如什么是典型、什么是形象,或者像《现代汉语》则讲如何去分析字词。现在不是说淡化基础,强调阅读能力,强调写作、语言运用吗?所以大学学的现在真的感觉作用不是很大。如果真的确确实实要教好的话,还得需要起码两三年的努力。即使你在大学里学得再好,都有可能脱节。”

“一开始的时候,不是有教案吗?还有优秀教师的教案集,我也买过来看看。其他老师的课呢,也偶尔去听一下。其实这都流于一种形式,那些老师也不可能刻意教你些什么。至于你能否从他们那里学到些什么,关键还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能否听出他们的精髓来。我觉得那时真正对自己帮助比较大的,就是让要好的朋友听自己的课,再让他们评一下。自己也就这样慢慢走过来了。”

对于上述个案中的老师来说,师范院校时通过理论学习接受的知识很多并不能对其专业成长产生直接作用,而向他人借鉴式的学习方式其收效也未必明显,他的专业发展方式更是建基于其现实教学的土壤,更多的是其在独立的学习和摸索中形成的,而远非从理论学习和经验模仿中形成的。

二、超越“个人主义”: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意义及其策略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认为教师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师的个人主义。研究者罗狄亚(Lortie)认为教师典型的工作方式有:现实主义(realism)、保守主义(conservation)、个人主义。现实主义是指“教师把精力集中于完成自己班级的短期计划,而不管教育的长期效果”;保守主义是指“教师避免讨论和思考教学的脉络背景以及提出教什么和为何教的实质性问题,不愿意做根本的变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些细枝末叶的修改”,个人主义则是指“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和不乐于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并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从这些表述来看,无论是现实主义、保守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联系前文的论述,我们这里着重要探讨的是其中“个人主义”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群体专业发展的问题。

哈格里夫斯fHargreaves)在其所著的《变化的时代,变化的教师:后现代时代的教师工作与文化》(Chan~ng teachers,chan~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 modemage),也提到了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主要表现为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学,缺少相互间的反馈和沟通,它虽然部分体现了教师个人特质中的独创性和原则性,但从整体上却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和相互汲取教学经验,积极促进的教学环境的形成。可见,个人主义的典型表征是教师之间相互孤立、专业隔阂、缺乏积极的沟通与合作。

较之于上述国外研究者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表述,国内研究者提出了“隔离型教师文化”,隔离型教师文化是教师之间疏于合作、羞于评定、信奉独立、相互隔离的特定联接方式和习惯表征,其主要特征是独立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教师个体的行为方式总是彰显其个性。这为教师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疏于合作,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呈现封闭性特征,不愿意接受新理论、新事物而墨守成规,缺乏冒险精神,趋于保守。

就我们国家的实际状况而言,目前在教育领域个人孤立的、相互隔离的教师文化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文化取向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对教师个人及其与其他教师的相互关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传统文化中倡导个人的内敛和自修的内在修为方式,对个人的对外交往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其消极的影响容易造成个人的自我封闭,而难以以开放的心态向外界和他人进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方面,如“文人相轻”

等观念,也会影响到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方式。还有,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相互提防、难以信任他人等不良心态也会影响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然而,从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职业的社会属性来看,我们认为教师个体不可避免地具有群体属性,教师显然是无法独立于他人或文化情境的。教师有必要通过与学校教师群体成员的沟通、互动与合作,从而清理和建构自己的教学看法与教学观念,同时在他人的协助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我们强调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并不等同于“个人主义”,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需要其与所处教师群体中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而实现的,而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强调教师群体发展的意义在于通过构建良好的“群体”(或者说共同体),为教师个体发展提供有益的发展平台。为此,要实现教师群体对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功能以及促进教师整体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构建良好的教师群体,以更好地联结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1.在教师群体发展中引入“社群”思想

在前文我们曾述及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意义,从深层的文化结构来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活动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这里的“群体”概念主要指称的是学校层面的教师集体,以及部分教师之间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小“群体”。无论是学校层面的教师集体,还是部分教师构成的“小群体”;无论这种群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带有社会、文化的印记,以及富含人际交往关系及其意义。桑德尔(Sandel,1982)和麦金太尔(MacInivre,1984)认为,要理解个人的行为,必须把个人置放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中来考察,把个人放在社群和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社群的互动才能导致共享意义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个人就会被切断与供参与和交流的社群的联系,惟有这种社群才能促进个体的真正发展”。教师个体必须走出孤立和自我封闭的境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不是通过教师孤独的个体的一种自我修为或者自然成熟而实现的,而是在教师群体中与其他教师充分的互动、沟通以及协作、分享中逐渐实现的。因此,着眼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专业发展还是群体的专业发展,引入“社群”思想,以“社群”与“成员”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来审视和思考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视角。

2.构建结构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

针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和隔离型教师文化明显的弊端,我们在思考促成教师专业发展时,自然地就将解决方案指向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范型。合作型教师文化是教师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作、支持以达成一定目标,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关系方式。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公开课等都可以视为教师之间具体的合作方式。这些合作形式联系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方便可行,具有实际意义和较强的操作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形式作为学校教师之间的例行活动,存在着为合作而合作的一些倾向,这必然会削弱合作的意义。那么,何为结构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如何构建这样的文化?Johnson和Johnson(1999)关于合作性活动的观点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他们指出一个合作性活动必须具备的五项基本元素,这五项基本元素分别是:1.积极的相互依赖;

2.个别责任;3.具助长性的面对面互动;4.社会技能;5.团体运转。其中,所谓积极的相互依赖意指社群目标的完成必须依赖社群所有成员的合作,这一实施策略包括共同奖赏

(iointrewards)、个别资源的提供,以及互补性角色的使用。个别责任是指每一个成员都须分担社群工作的个别责任。面对面的互动是指每一个成员必须用言语去解释如何解决问题、讨论学习概念的本质、和同侪之间学习经验的分享,这些都是具助长性的互动。社会技能是教师合作的必备条件,因此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必须培养教师具备领导、作决定、信任的建立、沟通与冲突处理等能力。团体运作的目的在于使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如何达成团体目标,与维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我们所指的结构良好的教师文化应当具备上述五个基本元素,除此以外,共同的发展目标、明确的任务、合作成效的评价等都是建构结构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应当注意的主要特征和因素。

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第2篇

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结

带着教学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的课堂,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名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引领教学实践。我有幸聆听了张红霞、虞圣美、黄美菲、陈和兴、金丽月、王乐芬、綦爱军、李华等名师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专家型”教师对如何做一个使人喜欢的老师、多认少写下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略读课文、复习课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等的讲解,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特别是虞老师的《写字教学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笔不忘执笔方法的儿歌以及笔画书写指导的顺口溜易记实用,在写字教学中如果都按照虞老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相信学生都会写出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

二、教学研讨,促进学员发展。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金丽月、王乐芬、黄美菲、陈和兴等八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让我们领略到了名师睿智的课堂风采。听名家的课堂教学展示,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亲临名师课堂,感觉最深的是,在课堂上,他们与学生会不分彼此,随着学生的激动而激动,随着学生的兴奋而兴奋。于是我静坐细思,终于发现,那全都缘自于他们的投入,对文本的投入,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投入。他们从没有哪一次把自己当作是高高在上的引导者,指挥学生进行课上的学习;也从没有哪一次,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在课堂上冷眼观察学生的表演。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持久肯定的情感,那么学生就能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实践活动,激励自身成长。在哲商实验小学实践期间,我认真听课,参与学员间的评课交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此期间我试教了三年级上册的《风筝》,课后,綦爱军老师对我的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导,又经过同伴间相互学习、探讨,实现了磨课的过程,使我收获了一堂精彩的教学片段,提高了教学能力。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感谢培训班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

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结

参加了玉环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小学数学90学时的集中培训,让我感触颇深。有一点让人跟感动,就是学校的第一讲安排的是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声乐学科李文军教授的《口语发音和嗓音保健》课,让我即惊喜又倍感安慰。教师的职业病就在于喉咙,平时我们也没有得到什么关心,这次的安排真的让我很感安慰,让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劲。

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不仅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也欣赏了多次学科培训。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一线教师的精彩课堂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观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教育观念,最终投入到课改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教育课堂。

真我的身边很多老师对于这样的培训不屑一顾,认为国家在浪费资源,更是浪费他们个人的时间。对于这样的观念我非常不赞同,只能说明他们没有体会到培训的价值所在,没有用心的去学习,是个人思想观念所致。每次培训我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体会,因为我很喜欢出去培训。这次培训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跟我产生了很多共鸣。在谢飞详老师、陈加仓老师、王少非老师等都提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论,让我联系到了现在小学数学的现状就是我们的老师过于盲目的追求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根据他们的启发我准备写一篇关于《对盲目追求数学问题生活的一些思考》的论文,而且现在的初稿我已经写完,希望在以后的培训当中再得到一些启发,继续完善这篇文章。

每个人总会松懈的,而每次的培训就恰恰无形中会让我自己绷紧了神经,让我又有了目标。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专家们的讲座无不流露出从业的精深,对学生的理解,对课堂的捕捉„„听后让人汗颜。我要继续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更好的为人师。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也跟着浮躁了起来,但通过这次的培训能让我跳出来看自己的所为,由于自身的欠缺和条件的限制,致使我眼界狭隘,看问题没有深度。我不仅仅缺乏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科学可行的操作方法,更缺少的是做业务的心境,但我已更加的认清自我,朝着有效的方向出发。

4、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结

这个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初中语文第一期培训班,在这段时间里聆听了许多专家和名师的报告、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培训中,使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过听讲座和学习交流,我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新课程理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专业素养想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那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如何运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否,全在教师本人,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欢天喜地、山欢水笑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呆若木鸡、愁风恨雨的备受折磨;教师既可以培养天才,也可以造就傻子和畸才。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那种凭借自己主观意识去教学的理念,而应该本着学生想学什么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氛围以及家庭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征。当一个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有意识的解除那些世俗的“权力”,而去适应各种不同的学生时,他就会发现学生是多么的聪明和可爱。引用浙江省语文教研员蔡少军老师的观点就是:课堂应以生文本,学为中心,而教师是课堂的导学者、观察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个人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争取更加有效的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5、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结

这几天,我参加了玉环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十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十几位教育教学专家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教学研究、教学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拓展等十几个专题。这些专家对教育理论、教学理念的精辟阐述,对课堂教学案例的独到分析,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并认真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有很大的收获。

温州大学的陈柳老师的讲座《谈谈论文写作与教师成长》,提出了“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在同行中的交流,说说为什么教,是怎样教”的观点。让“论文”从高傲的贵族变成了可亲的平民,原来“论文”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我们和同事在办公室讨论的某个教学教育观点或方法时,它就是一篇原生态的论文。陈老师说:“诗意语文,带给学生诗意人生。”我想诗意语文也会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诗意人生的。

育英学校的特级教师俞国平老师的讲座《教学目标的选择和炼制》,说到了现在课堂普遍的现象——满堂分析,教师就是个讲解员的怪现象。指出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主旋律,内容分析师的角色必须退出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听了这场讲座,我受益匪浅,开始不断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差距。

在参观学习了温州实验学校后,更是感触颇多。那么美的校园,那么敬业的老师,确使人感叹连连。尤其是他们的“整理课堂”,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家穷,放学后还要干许多家务活,根本就没时间捧书本,再加上家人忙活时的嘈杂,对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庆幸我有一招:每临睡前,都会把一天所学的知识回顾一遍,有时碰到卡壳的问题,就会偷偷起床(怕惊醒劳累了一天的家人)翻书快速看一眼。小时候并不知道其实那也是课堂整理的,但它的确使我在完成那么重的家务活后,学习还是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之后成了教师的我,在向学生推荐这一招时,只是强调学生可在临睡时在脑海里回顾一天的知识,没有系统地去落实,再加现在学生自觉性不够,都是无疾而终。温州实验学校真好,让它理论化、系统化、课堂化。当温州实验学校的学生真幸福!

总之,这次十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也是充实的。它不仅使我有机会与来自全县各地的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进行广泛的探讨、切磋和交流,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技巧,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我要感谢玉环县进修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第3篇

一、当前教师逾越专业发展“高原期”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采取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等方式来帮助教师度过“高原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实效性差等问题。

“继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化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而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正确。相当部分的教师不了解继续教育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错误地认为学历教育才是正规教育,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则是非正规教育,可有可无,参加继续教育既影响教学工作,又增加经济上和精力上的负担; 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无非是交钱买证书,参加不参加学习都可以。学习态度的偏差严重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质量。二是缺乏时间保障。由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难以安排足够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这就造成了学时少、课量大的矛盾,教师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往往是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太理想。三是培训的内容脱离教师实际。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是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学校,大部分授课教师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虽然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底蕴,但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单纯的空头理论无法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更谈不上对教育实践的提升,培训内容无法“深入人心”,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校本教研”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积累或汲取同事的经验解决问题,也被称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在校本教研中,教师是主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直接目的。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各个学校都将校本教研看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尚不到位,有的学校把校本教研当作传统的学校教研,开展活动的形式无外乎就是上几节公开课,听几节观摩课,评几节课,写几篇论文等等,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三多三少”: 空谈多,落实少; 形式成果多,实际成果少; 研究课题多,推广应用少……这样一来,教师会对校本教研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所谓的校本教研是换汤不换药,缺乏参与的热情,与预期目的背道而驰。中小学校教育教研资源相对匮乏,得到专家或优秀教师直接引领的机会也较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虽然一些新的教研形式如教研沙龙、话题讨论、案例反思等不断涌现,但由于资源的匮乏,很多教研活动开展起来大同小异,形式较为单一,再加上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活动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日趋形式化,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当前引导、帮助教师走出“高原期”的认识是统一的,措施是存在的,但较为缺乏的是教师对“高原期”的正确认识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亟须搭建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舶来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帮助教师尽快度过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新的有效途径。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引导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融教师职前教育、在职进修和教师教育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3],它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强调在实践中促进与发展实践性知识、能力与智慧,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改善知识结构、加强合作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可以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是帮助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的良好平台。

1. 激发文化自觉,走出发展意识淡薄的“高原期”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态度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之所以进入“高原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欠缺自觉性和主动性,继而缺乏发展的后继动力。进入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些特点较为显著的心理问题。教师在经过入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的锻炼之后,已经完全适应了教师工作岗位,部分教师会以专家自居,自信于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技巧,容易产生自我满足的情绪,安于现状,缺乏前进的动力。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主体错位的现象,多数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人们对教师职业存在着工具化的倾向,过于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很少顾及教师职业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这种外部的认识导向造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制于自上而下要求的束缚,缺乏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而言,尚能凭借着工作的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克服这种认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对于进入“高原期”的教师而言,这种长期的被动的专业发展意识,使他们无法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进而产生职业倦怠,丧失前进动力,更谈不上走出“高原期”了。

因此,帮助教师度过“高原期”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引导教师树立起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更深层地说,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发展趋势[4]。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动力,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能够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有效促进教师的文化自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打破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各个中小学校之间的隔阂,给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其运行的主体就是教师,其思想认识基础就在于激发教师的文化自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教师发展学校中,他们除了扮演任课教师的角色,还需要研究教与学的复杂性,对教师个人的知识、信念进行反思,对教师实践智慧的价值予以重新认识。在与大学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们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主动转变专业发展思维,倾注时间与精力来学习与研究,进而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研究、培养高校师范实习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习惯又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这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从而使他们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反思型实践者”。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各种新内容和新方式的实验,使课堂实践得到改进并具有生命活力,自身的职业感、专业感和自我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5],这正是促进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强大内在动力。

2. 改善认知结构,走出专业知识缺乏的“高原期”

教师的知识结构状况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课程和教学改革中,作为课程主体的诠释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其对课程的理解及教学效果[6]。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必要科学分析和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知识的掌握先于能力的形成,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从而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又需要通过教师去探索与实践,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动作组织体系、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7],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进入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往往认为自身对于知识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应付学生的需求,没有认识到更新和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亟待改善,但苦于没有适当的平台,依靠自身单打独斗,缺乏高水平的指引,效果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教学实践是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20世纪80年代,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发现教师的知识构成具有多方面性,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知识;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即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可以在职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习得,但是实践性知识却需要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和反思,对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这其中,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自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的理论认识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观,指出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获得与具体情景相联系的知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研究热潮便是这种理论认识的具体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正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进行的[8]。在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发展学校中,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中小学交流出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大学则发挥理论研究的专长,双方以个案调查、专题讨论、行动研究等多种具体方式开展合作,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9]。实践与理论交替运用、互相促进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参与活动的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突破了原有知识结构的瓶颈,使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得以有效融合,促进了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走出“高原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寻求合作伙伴,走出合作精神匮乏的“高原期”

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是一个阶段性的进程,这个进程周期的长短除了跟教师本人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很大的联系。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群体生长的“共生效应”,人类群体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效应。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独行者”的活动,而是在教师群体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发展动力,开辟发展路径,从而寻求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行为,需要教师的集体努力。教师要尽快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除了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构建“内在主体式”研修体系这一路径,还应注重合作发展意识,将“生态取向”( 同伴互助、教师合作) 与“内在主体式”研修体系联系起来,构成教师专业化的两翼共生共长。

教师发展学校组建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各种活动都是围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来开展的,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精髓。教师通过参加教师发展学校的活动,可以寻求到专业合作发展的伙伴,从而实现专业群体发展。具体的合作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与大学专家之间的合作,通过专题报告、名师带教、继续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形式,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大学教师则弱化其在传统教师教育模式中的学术权威形象,以教师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平等合作者等多重身份出现,通过与中小学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大学教师的理论向实践转化。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互助,通过课例研究、反思交流、教育博客、说课评课等活动中实现互动,与持不同观点的同事进行对话式交流,从而引发教师的反思和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和研究自身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完善和突破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自我超越。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这两方面的合作互助,教师度过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4. 提升教研能力,走出研究精神贫乏的“高原期”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学效果的中介和桥梁。一位成熟的教师不仅是经验型的教师,更应是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促使广大教师关注身边的教育现象,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发现的问题,从而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克服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促进自身的发展[10]。教研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主观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研究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11]。对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教育科研是高效的“助燃剂”,通过教育科研,帮助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教学风格,进而帮助自己尽快走出“高原期”。

在现实中,处于“高原期”的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依靠经验教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能力向高层次发展。由于过分依赖过去积累的经验,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不断变化的教育现象,因而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问题时,往往不能和以前一样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制约了自己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12]。因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研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突破“高原期”的关键。教师发展学校由于其活动对象、活动目的与传统的功利性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参加活动的教师比起一般教师更愿意承担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如应用新教学法、教授新教学内容等,也因为接触到挑战性的任务而更愿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习需要都以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遵循“教学—反思—探究—改革”这样的闭合环路。这种基于教研活动的探究式活动有利于促使知识授受型教师向能力创新型教师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相比于传统教师教育中的以强化教师教学技能熟练为目的被动式教师专业发展,显然前进了一大步。教师通过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研活动使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展示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跨越[13],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5. 开展多元评价,走出提升动力不足的“高原期”

教师难以逾越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动力不足是重要原因。导致动力不足除了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教师的外部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教师的评价机制较为单一,侧重于升学率、教研成果等刚性指标,缺乏发展性、多元性的评价机制,这直接导致了教师疲于应付既定的指标,久而久之身心疲惫,产生职业倦怠。因此,要促进教师尽快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有必要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以可持续发展、考评和激励相结合为目标,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予教师大力的外界支持,防止教师因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而陷入专业发展的低谷。另外,教师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需要不断充实和调整知识结构,确定新的职业目标,这需要长时间艰苦的劳动及坚强的意志,所以必须在保持学校内部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性评价来适当促进教师的流动性,给教师一定的外在压力,适当增加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加强竞争意识,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由于人的发展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要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可通过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使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反映教师发展的实情,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等方面的情况; 可通过开展“错位竞争”,设置不同方面的激励内容,创设多元开放的激励点,使教师可以根据个体的不同特长确定发展目标,管理者也可以借此提出对不同教师的激励要求,进一步激励教师挑战自我,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另外,还可以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设置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或记录手册,以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年度登记册,并在网上保存、共享,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通过这些具体化、个性化的评价激励机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充满不懈的动力,这也是教师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有效途径。

摘要:“高原期”是所有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当前,引导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措施存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教师主动性、实效性差等问题。可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以此为平台,采取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合作发展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开展多元发展性评价等措施,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帮助教师尽快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

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第4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阶段

一、前言

综观我国现时代的教育,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职业不仅具有“育人”的职能,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育己”精神。只有教师具备高度的“育己”能力,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随着科学、经济、技术、环境等日益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要求促使教师本人及相关教育机构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近年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

二、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一词也有不同的理解。总体而言,专业发展指的是人們在自己岗位上所取得的发展。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不同论述:

霍伊尔(Hoyle,E.)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富兰和哈格里夫斯( Fullan,M. & Hargreaves,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师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

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

佩里(Perry,P)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综上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指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而且是教师在知识、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大致涵盖专业知识、专业知能和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文化等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知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使其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教学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养的过程。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由上可知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愿,具备自主思考及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成为必然。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福勒(Fuller, 1969)对职前教师的培训做了调查,提出了著名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揭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的序幕。他把职前培育的教师发展阶段分为:教学前关注(教师们仍然扮演学生角色,对教师角色仅处于想象,没有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早期生存关注(教师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包括关注班级管理、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熟练,领导的评价、学生与同事的接纳等。),教学情境的关注(此阶段教师较多关注教学所需知识、能力与技巧,以及尽其所能地运用于教学情境中。),关注学生(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一批学者,伯顿(Burden)、纽曼(Newman)、皮特森(Peterson)等以资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他们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教师从教第一年,关心的是班级经营、学科教学、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了解,作好课程与单元计划及组织好教学教材,作好教学工作。),调整阶段(教师从教2-4年,进一步了解教学并寻找新的教学技术,以满足学生更广泛的需要。),成熟阶段(从教5年或以上,有了安全感,能处理教学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更关心学生,教学经验更丰富。)。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费斯勒和克里斯坦森( Fessler &Christensen,1985)历时八年,提出了动态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职前期(教师角色的准备期,即教师的培养期。),职初期(教师努力学习教学日常工作,寻求学生、同事及领导的认可。),能力建构期(教师努力积极寻找新的资料、方法和策略,学习欲望强。),热心与成长期(教师已经具备较高教学水平,仍不断寻求进步,热心成长。),职业挫折期(教师工作上遭遇挫折,工作满足度下降,有时出现倦怠现象。),职业稳定期(教师只做份内工作,不主动追求教学专业上的成长,缺乏进取心。),职业消退期(教师准备离开教育岗位的低潮时期,带着美好回忆或者是苦涩离开教育岗位。),职业离岗期(教师离开教职岗位时期。)。

在以上各国教育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后续的学者继续了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如休伯曼(Huberman,1993)提出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将教师职业生涯归纳为五时期: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休期;司德菲(Stetty)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加拿大学者提出的“教师职业成熟阶段”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描述和研究了教师的发展轨迹和表现特征。

四、启示与思考

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创造性,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清楚地了解、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提升自己的专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科学划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目标,确定努力方向,使其积极地面对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实现发展目标。同时有助于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领导根据各阶段教师的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措施,使教师更好地过渡每个阶段,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需要。

通过以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有高潮也有低谷,并且还在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问题、需求、心态和发展的策略。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貫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甚至生命全程,每个人都有终身发展的任务与意向;从整体上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分化、分流、分置并构成教师层级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动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师在从教中应该认识自己的角色,进行自我评价,定位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规划。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的社会形象和和角色规范,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甚至家庭状况等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只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深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了解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发展需求,制定并形成个性化的发展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整个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1】王健.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杜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研究,2011 .

【3】卢真金.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模式、策略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7.

【4】潘超炜.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激励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9.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总结 第5篇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专业素养想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的教学经验,那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如何运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否,全在教师本人,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欢天喜地、山欢水笑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呆若木鸡、愁风恨雨的备受折磨;教师既可以培养天才,也可以造就傻子和畸才。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那种凭借自己主观意识去教学的理念,而应该本着学生想学什么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氛围以及家庭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征。当一个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有意识的解除那些世俗的“权力”,而去适应各种不同的学生时,他就会发现学生是多么的聪明和可爱。引用浙江省语文教研员蔡少军老师的观点就是:课堂应以生文本,学为中心,而教师是课堂的导学者、观察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总结 第6篇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让我的课堂充满激情;我知道了怎样让我的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的让每个学生能多样的、持续的发展。

二、数学理念的提升

在这次学习中,鹤城区跃进路小学的陈新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陈新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思想。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形成了化归的意识,就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维方法基础。

三、对有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上一篇:看第六期朗读者观后感下一篇:法律英语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