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2024-05-24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精选10篇)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1篇

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一、医疗风险警示范围

凡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不作为”的医疗事件,无论病人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风险的警示范围。

二、医疗风险警示分级

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风险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风险警示分为三级。

(一)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定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等,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

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病人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以下简称后果);

3、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后果;

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病人投诉但无后果;

5、其他未引起后果,但有病人投诉的诊疗行为。

(二)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1、超过24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超过8小时未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6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

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72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病人投诉;

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病人投诉;

4、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

5、一年内,被二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三级医疗风险警示

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

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病人经济补偿的;

4、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被医疗风险警示责任者处罚程序

对被医疗风险警示责任者的处罚参照《贵州航天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贵州航天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及相关终末质量考核标准执行。

四、医疗警示制度的相关措施

(一)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

1、住院病人沟通制度

住院医师接诊病人后,认真向病人介绍自己,同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计医疗费用,告之病人,并记入病程记录。

2、实施有创性检查与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胸穿、腰穿、腹穿、肝穿、骨穿、心包穿刺等),必须在实施操作前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疗意外及医师在操作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将谈话内容记入病程记录。

(二)认真落实高风险环节签字制度

1、为了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同意权、认真履行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作为”义务,在诊疗环节中实施规范性签字制度。如输血同意书、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同意书、各种介入诊断(造影)治疗协议书等等,这些协议书规定了向病人告之的内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医疗意外,并要求患者或家属(监护人)签署同意书。

2、对上述高风险医疗环节,除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同意权,同时也尊重病人的拒绝权。病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手术及操作,原则上不做,以避免医疗纠纷;

3、医务人员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环节中要认真签字,书面交待,医学影像报告单、病理、检验报告单要实行复核双签字。

(三)敏感时段查房制度

1、落实节假日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制度

节假日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是使住院病人在特定的时段不间断的处于质量控制中;副主任以上医师节假日查房有利于危重病人、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病人、新入院病人的确诊及治疗,有利于对值班医生的考核、监督与管理;

2、夜班、交接班、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敏感时段,必须坚持督查岗位责任制,使医疗工作始终处于警戒,应急状态。

(四)绿色安全生命通道

1、建立以病区为龙头的全方位、全天候院内急诊急救机制。

2、抢救病人过程中涉及的各医技科室、通讯、后勤保障部门实行限时制度。因超时影响急救工作,追究责任。

(五)卫生行政部门参与、法律援助及医患勾通

1、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纠纷,邀请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一起处理。

2、在医疗事故、纠纷应诉案件中,重视法律顾问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认真对待病人的诉讼请求,注意医疗文献资料(病历、录像等)在举证中的责任地位,用法律来维护医院、医师的合法权益。

3、注意病人的心理需求,医患间相互勾通,是控制医疗纠纷投诉,搞好医疗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

4、注意医患之间的情绪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对医疗过程的影响,全员开展换位思考与角色置换的宣教。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2篇

医疗工作是高风险行业,承担了病人自入院后的医疗和检查流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突发危象的预防和抢救。制定本预案的目的:是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突发危象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当突发事件、意外和危象发生时,使医院的应急体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启动和运作,使医疗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本预警机制是以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为前提,也是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自我保护的举措,全院各科室、各部门都要高度关注降低风险、规避风险,明确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并切实按预案要求的各项认真在日常工作中实施。

一. 医疗风险的高危项目:

(一)输血反应:预防输血治疗出现意外的关键环节是:定血型、配血交叉实验的确认、输血申请、配血、发血、审核制度的执行,输血反应发生后的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原因分析与报告制度的执行等。

(二)严重的用药错误:如诊断不明情况下的用药,应做药敏试验而未做用药、超量用药、用药途径错误、发错药等,在查对制度执行方面的过失或错误。

(三)严重的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不符:如术前检查的遗漏或缺项,未经认真的术前讨论,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出现病变部位或系统错误、误诊等。

(四)严重的麻醉意外与事故:如麻醉用药未经核对用药错误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和死亡,麻醉操作的严重失误,麻醉用药剂量过大,麻醉平面调整失误,硬膜外或腰麻穿刺针折断于体内等等。

(五)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如采集病史不详,用药导致消化道出血,未了解病人过敏史或过敏体质导致严重过敏、休克、脏器衰竭,导致全身反应严重或引起全身过敏性剥脱性皮炎、视力减退,或诱发某些脏器严重受损和毒性损害,或因输液将不可漏于血管外的药物发生漏液而造成血管外软组织坏死,未按规定或医嘱输液速度控制不当导致肺水肿或增加心脏负担等严重反应。

(六)严重的手术意外损伤:术前没有认真核对,上手术台未再核对,错切器官或组织,定位错误导致多开切口,操作不当切断大血管、周围神经,胆道手术错误离断胆总管,错误切断输尿管、输卵管、子宫、卵巢等重要组织和器官,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导致手术失败等。

(七)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致病菌在医疗用品间污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医源性食品中毒,无菌手术发生切口绿脓杆菌或产气杆菌感染者。

(八)医疗事故:各类医疗事故。

(九)院内突发事件:火灾,房屋倒塌,突发冲突事件,造成医院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其他事件等。

(十)过度医疗产生的不良后果,滥用抗生素药物引起抗菌耐药菌群失调导致多重感染,各种有创操作失误,病人坠床等也是医疗高风险因素。

二.医技科室高危项目:

(一)因电路设施故障或调控部件失灵,突发伤人事件。

(二)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使病人过度接受反射量而导致损害。

(三)危重病人在接受检查时,因准备工作失误,导致病人停留等待时间延长,使病人病情加重发生意外。

(四)提取病人的检查标本、体液、血样等,因保管不善、操作不当遗失、作废,又对病人提出重复提取或无法报告结果而造成的损害。

(五)血库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制度,有可能造成配血、定血型、发血、血液保管等错误,导致病人输血后产生严重后果及血液(含其制品)报废等。

(六)内镜检查或介入治疗的产生的定位错位、出血、穿孔等意外。三.后勤保障服务高风险项目:

(一)病人进入医院后所经道路、楼梯、门窗等可因标志不清、地面不平、扶手不牢、照明不良、就医流程不畅而造成患者行走障碍、跌倒、碰撞、擦挂等造成损害等后果。

(二)消防通道不畅、消防用具失灵、防火器材不足等,发生火灾时影响应急措施实行,使病人受到伤害。

(三)保安安全制度执行不良,病人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损害。

(四)病床、门窗不牢、玻璃装饰坠落等伤及病人。

(五)医院内与病人相关的电器、电路、使用的电动医疗仪器设备等性能不良,导致病人被电击造成后果。

(六)中心供氧、负压吸引故障严重影响病人治疗造成后果。四.认真执行各项医疗制度与规范的规定:

(一)严格执行医疗技术项目准入制度: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业务项目,必须严格履行申报、论证、评价审核批准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实施。

凡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必须与我院等级服务范围规定项目相符,若主持该项目的主要人员发生变动影响该项目开展时,即应中止直至有条件时再开展。

(二)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持证执业上岗规定,做到人证相符,执业范围相符、专业相符,严禁超范围超专业的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三)加强医患沟通,依法行医,做到与病人真诚沟通,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凡对病人实施的手术、输血、介入、微创、内镜等特殊检查与治疗,要细致、耐心的说明、解释,按病人的意愿和选择实施,无论患者(含亲属)同意与否,均应签认各相关知情同意书或拒绝检查或治疗同意书。

(四)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科质控小组严格评审病历,严格按照四川省颁发的“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病历质量初评,院病历评审为病历质量终端评审,对不规范的病历将严格按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再责令其有关人员予以病历反修。

(五)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和诊疗规范:认真贯彻“三基三严”要求,是执行好各项技术操作和诊疗行为的基础,是防止发生医疗缺陷的根本途径,是衡量医疗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标志。所以,要求全院医、护、技人员必须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从事医疗行为。

(六)一旦发生医疗风险,所在科室或值班人员要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院长报告,尽快组织力量全力救治,各项设施必须到位,使损害减至最低程度。

五.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是医院服务理念和增强服务意识的核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流程合理、便捷、,医疗收费合理、透明,充分满足广大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的主题,是规避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

(一)加强对医疗环境的改善工作,尽最大努力不断适应患者的医疗需求,完善服务体系和基本条件,充分体现医院工作的人性化意识。

(二)努力做到一站式服务,合理服务流程使病人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三)后勤保障部门针对本部门有风险的项目,坚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消除一切隐患,保障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免去在诊疗过程期间的后顾之忧。

(四)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时刻出于应急状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并能有效的启动各项应急预案。

(五)强化院、科两级各委员会(小组)的检查、监督力度,对全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风险等工作实施针对性检查、考核,并实施跟踪、整改,做到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化运转,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改善服务,促进医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 医务科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3篇

关键词:军队医院,医疗风险,预警

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机构面临的医疗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医疗机构要规避医疗风险带来的复杂而严重的后果,不仅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要处理好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以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1]。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防范医疗风险,加强医疗机构医疗风险预警,降低医疗风险危害程度和经济损失,对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更好地开展临床医学探索和发展、促进医院正规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的研究起步阶段,如何在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医疗风险预警体系,已成为军队医疗机构研究重要课题之一。

1 医疗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医疗风险预警就是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医疗安全监测系统以及处理反馈系统,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医疗运行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存在的风险和危机,从而事先进行预测和防范,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系统[2]。目前,国外的医疗风险管理及其预警调控系统的研究早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早在1998年6月,美国医学研究所就发起了开展“美国医疗保健质量项目”的活动,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医疗差错报告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实现了其数据收集和方法处理,并确定了医疗风险管理的范畴,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近年来,在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方面,美国研究采用前瞻性质量分析工具——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方面,英国则早已拥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监测系统。此系统依靠政府的力量,在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界定清楚的基础上,要求所有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都必需报告,同时通过医疗器械警报和安全性警报广播系统,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我国医疗风险预警和调控体系研究起步就晚,全国性的较为完善的医疗风险监控网络体系尚未建成,与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及科学的调控系统更无从谈起,仍处于初步阶段。获取不到医疗风险的相关数据,就难以准确地对医疗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便无法通过一定的机制发出预警信号并实施监控。建立全国范围统一有效的医疗风险监管体系始于2005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国医师协会于北京开了“2005国际医疗风险管理与病人安全研讨会”,正式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牵头,开展我国医疗风险和预警机制的课题研究[3]。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医疗风险预警相关文献达300多篇,课题的研究日趋得到重视。

2 医疗风险预警基本理论

2.1 医疗风险预警组织架构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由外部信息采集系统、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预警结果报告系统等分系统构成。预警系统是建立在对医疗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科学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是未来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医疗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首先在医院内建立组织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列出先后次序,制定出处理意见,交各科室执行。同时为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将风险降至最低,要反复进行监控与评审。由流程(如图2所示)分析得知,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预警方法的研究是构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重点,其中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及预警结果显示等。

2.3 医疗风险预警研究要素

从当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医疗风险预警研究要素主要包括对象、后果、过程和原因[4],每个要素包含的内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医患双方、卫生行业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调查已经取代了单纯关注患者的研究,成为医疗风险预警研究全面的对象要素。

后果要素方面,国内对医疗风险所造成后果的认识较为一致,主要集中于发生各种不良事件或不安全事件,以及给医生、医院、医疗行业等带来损失等负面影响。

过程要素方面,主要集中于“医疗风险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中”,说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医疗风险的管理。

原因要素方面,目前国内对于医疗风险的原因认识依然是模糊且不确定的,尚未达成共识,这都归结于得不到足够的医疗风险成因分析的系统性研究证据支持。

3 医疗风险预警构建

3.1 医疗风险预警构建指标

(1)管理水平。

发生纠纷和事故、影响患者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风险意识淡漠导致质量管理不佳、如制度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思想工作薄弱、教育不落实,不重视业务技术培训等。同时管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医疗人员编制短缺、配置不合理、超负荷运转或分工协调不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管理难度。

(2)科室建设。

军队医院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重关系相交织的系统。医疗风险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实现对局部的指导,使医疗风险降到最小[5]。医院所属个科室虽有不少共同之处,但由于学科间、医疗服务流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导致各科室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指标,可初步将医疗风险划分在手术系统、非手术系统、辅诊系统和门、急诊系统四个子系统中。

(3)医护水平。

医护人员是整个医疗过程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医疗行为,成为医疗风险管理的指标。随着大量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医疗工作中的技术风险也在逐步加大,成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4)患者素质。

医疗工作是一项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有赖于患者密切配合与支持。患者知识水平、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疾病的认知和承受力都不尽相同,将决定其与医护人员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因此积极的监控和预防患者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医疗风险非常必要。

(5)医院环境及基础设施安全风险。

医疗设备运行及医疗服务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所有人员、设备、服务都存在风险。医疗风险事件涉及医疗设施和医院环境的安全性,包括了医疗物品、设备及药品这些直接影响医疗效果的部分。因此,定期检查医院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风险排除极为重要。

3.2 医疗风险预警研究方法[6]

受制于一定的统计理论依据,传统统计预警方法很难适用于复杂的医疗系统,如多元判定分析(MDA)、概率回归(Probit)、逻辑回归法(Logit)等。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分类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假定医疗风险预警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组成。各项动态指标组成输入层神经元,各种警度级别用来表示输出层,警度级别按照风险的程度预先划分。通过收集已往医疗风险发生时各指标数据及带来的风险损失程度学习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待网络收敛后,网络就抽取了样本隐含的特征关系,这些关系如何表达就组成了隐含层,确定连接权值和阈值,使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处于良好的回想状态,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便产生一个相应的输出,即警度,通过警度方便地分析医疗风险的严重程度。

3.3 医疗风险预警结果表征

目前医疗风险预警研究尚未成熟,参照国家检测经济预警的做法,可将风险值与预警数值的进行比较得到风险标识,依照确定的区间,以绿色预警、蓝色预警、黄色预警、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分别代表正常、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7]。如绿色预警或蓝色预警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静态监控即可;黄色预警表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医院的风险管理人员要提高监管力度,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化解风险;红色预警表示风险已经很大,医疗管理人员进入警戒状态,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 医疗风险预警构建重点把握的问题

4.1 完善医疗风险预警预案

医疗风险预警是纠正医疗错误的基础,能及时发现环节或流程错误,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抗生素临床应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依据完善的风险预案,在研究分析医疗事故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易感因素、薄弱环节、高危领域和人群发出预警信息,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现象。

4.2 建立健全各种预警管理制度

军队医院面对的就诊人群复杂,既有军人也有地方老百姓;拥有的专业特色,既有地方普通专业又偏向于战场创伤或部队常见的疾病,势必加大了医院管理的难度,增大了医疗风险的可能性,需要依托各种健全的制度保障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应首先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岗位工作制度,明确风险管理各岗位人员分工,从决策者、管理者到科室工作人员了解医疗风险情况并依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建立医疗风险培训制度,普及和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患者安全意识,支持和开展患者安全相关研究;建立医院检查审核制度和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等,确保从制度上规范促进军队医院预警系统的良性发展。

4.3 加大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投入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涉及医院的各个科室和部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收集、处理数据,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决策判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把军队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作为军队医疗卫生建设一项重要的课题来考虑,加大投入,通盘考虑,试点建设,重点突破,促进该系统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事故发生、减少纠纷形成、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张燕.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综述[J].管理创新,2009(6):51-53.

[2]许苹,孔令曼,秦婷.等.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若干构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9-11.

[3]程艳敏.刘岩,刘亚民.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4):265-266.

[4]陈校云,孙纽云,林琳,等.我国医疗风险的研究要素和范畴[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479-482.

[5]叶志霞.医院护理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41-42.

[6]黎爱军,周琳,杨磊.军队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2):141-143.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4篇

一、医院财务风险预警内容

在筹资管理方面,医院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根据负债警戒线确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合理比例,通过财务杠杆适度负债经营,优化资金结构,节约资金成本,并注意资金筹集与使用的平衡,既要取得收益,又要防范财务风险,避免因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

在制定风险防范对策方面,医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包括工作数量、质量、成本水平、药品库存、收支结余、营运成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例、资产报酬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变现率、经营安全边际率、资金安全率等指标在内的预警系统,以了解资金运行状况,降低财务风险系统,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

在预算管理与控制方面,医院一切工作都应在保证满足医疗服务的前提下进行,所有开支均须纳入预算管理,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业务活动需要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医院预算应充分利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工具,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逐级编制。医院收入预算要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医疗收费用项目,结合医院特点和业务量,以效益为主线加以制定;支出预算既能保证刚性支出,如人员工资、水电、燃料费用等,又要保证医疗业务所需的业务费、材料费、设备维修费等柔性支出。预算制定力求数据准确,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医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科室工作业绩,及时发现、分析和纠正预算管理中出现的差异,准确把握下一期预算的起点和未来控制切入点。

财务风险预警内容及负责科室主要包括:因医疗工作量与财务收入密切相关,医疗工作量观测预警工作由信息科负责。预警报告于月末在观测时有发生异常情况的次月第一周内呈;因专业设备使用率和卫生材料采购成本与财务收支密切相关,专业设备使用和材料采购观测预警工作由设备科负责。设备使用率和材料成本情况于月末呈报,有计划的设备停用、修理费应于事发前一周报,大型设备使用中突发故障停用修理应及时报告;因医疗人才非正常流动影响医疗工作开展、调增工资及补贴与财务收支密切相关,此类现象和事项的观测预警工作由人事科负责。因人员调动可导致医疗工作中断的情况,应于调动人员递交申请时报告。不正常可能离岗现象应及时上报。调资、增加补贴等应于测算后即报;资产负债率、现金净流量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例、资产周转率、药品库存、业务收支结余、药品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等主要指标出现异常时,观测预警工作由财务科负责。

医院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收支结余持续下降出现赤字。医院收支结余出现赤字或净资产出现负增长是医院陷入财务危机的信号,是非正常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水平。运用财务杠杆筹集资金负债经营是医院发展的手段,但资产负债率并非越高越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风险程度逐渐增加;现金流量紧张。就短期限而言,医院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有否赢利,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当现金流量紧张时,应付账款无法如期支付,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无法偿还对到期贷款和利息等。以上风险预警报告均应提供三份,分别报送院长、分管院长、财务科长。

二、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报告

设置观测点的科室应按下例格式要求呈报预警报告:

××科风险预警报告 年 月日

预警内容:

1、…………

2、…………

…………

引发风险发生原因:

…………

可以采取的措施建议:

…………

三、医院财务风险预警制约措施

医院应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客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评估,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应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可行方案认真分析、评估、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避免主观臆断。

为了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政府采取了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调节。但是无论是政府调节还是市场调节,都可能存在一些空白,它只能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予以弥补。因为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自身约束,提高自身素质和从作业水平,对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辅以出色的业务水平,这是防范风险最重要的内因,在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过程中,许多问题都是按国际惯例解决和处理,财务工作也是这样。因此,财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为医院降低财务风险做出贡献。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医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应当不断创新、不断拓展、不断完整,医院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5篇

为在制度上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发生和增长进行监督和规范,控制和杜绝住院患者非合理性大额医疗费用的发生,让医务人员自觉地、设身处地为患者的利益着想,更大程度上地实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2、单次住院发生费用10000元以上的为大额医疗费用治疗(此费用标准以当地医保部门的最新标准为准)。

3、医务科通过电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到超额费用患者,启动预警系统。

4、当医院住院部核算员发现患者的住院费用达到预警值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即由核算员以书面形式分别向患者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和医院医保科、医务部发出预警。如患者为医保病人,则先由医保科初步检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治疗方案等,如为合理方可治疗继续;如发现有不合理因素,则由医务部指派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再次核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和治疗方案等,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确保对患者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当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后,医院将上报给市医保部门。该预警制度对非医保病人也同样适用。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

5、使用特殊检查、贵重药品、医保自费药品或较大额医疗费用,须事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同意书,方可使用。

医务科

安阳县总医院

2015年7月1日

安阳县总医院高额费用常态监控制度

一、高额费用常态监控的目的

对高额费用进行常态监控,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规范诊疗行为,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和滥检查等现象发生,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

二、高额费用常态监控的范围和要求

凡在我院住院费用金额达到1万元及以上的列为高额费用;高额费用的常态监控应从“四合理”和“两规范”等方面进行。

三、高额费用常态监控的方法

各临床科室对本科室患者住院费用达到高额费用范围的,应对其费用组成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并将其列为该科高额费用的监控范围,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同时价格管理科必须认真履行医疗费用的审核职能,加强对全院高额费用的常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科室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整改,使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得到纠正。

四、处罚措施

临床科室和价格管理科未对高额费用进行常态监控或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一经检查发现将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并在全院进行通报。

医务科 安阳县总医院

医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第6篇

为在制度上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发生和增长进行监督和规范,控制和杜绝住院患者非合理性大额医疗费用的发生,让医务人员自觉地、设身处地为患者的利益着想,更大程度上地实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2、单次住院发生费用28000元以上的为大额医疗费用治疗(此费用标准以当地医保部门的最新标准为准)。

3、当医院住院部核算员发现患者的住院费用达到预警值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即由核算员以书面形式分别向患者所在科室的负责人和医院医保科、医务部发出预警。如患者为医保病人,则先由医保科初步检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治疗方案等,如为合理方可治疗继续;如发现有不合理因素,则由医务部指派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再次核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和治疗方案等,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确保对患者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当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后,医院将上报给市医保部门。该预警制度对非医保病人也同样适用。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

5、使用特殊检查、贵重药品、医保自费药品或较大额医疗费用,须事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同意书,方可使用。

医务科

市中医院医疗安全风险金管理制度 第7篇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强化医疗安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纠纷防范积极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推动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整体提高。按照“关口前移,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我院近年来纠纷发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市中医院医疗安全风险金管理制度》如下:

一、医疗安全风险金提取方法

1、提取数额:一万元整;

2、提取对象:科主任为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作为科室医疗安全风险金缴纳人,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制剂)科室等科室科主任;

3、提取方法:每年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时,由科主任直接以现金方式交由财务科,统一收缴。

二、医疗安全风险金返还方法

1、返还标准:根据我院纠纷发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临床科室高于医技科室、手术科室高于非手术科室、重点科室高于一般科室的基本原则。具体返还系数为:

骨一科、骨二科、外科、肛肠科、麻醉科为1.5;

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内干科、肝病科、肾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一科、推二科为1.3;

药剂科、制剂室、放射科、CT室、功能科为1.22、返还原则:

(1)本内科室未发生任何医疗纠纷;按照返还系数予以返还;

(2)本科室虽发生的纠纷,但由当事科室积极与患者(患者家属)协商,科室内部解决,对医院未造成损失,医院认可处理结果不予追究;本内科室发生纠纷,经医院和科室协调,仍造成不良影响,但医院未造成损失,并经医疗事故鉴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认定,科室不存在过错,按照原额返还;

(3)本内发生纠纷,且科室存在一定过错或责任人不积极协调处理纠纷,发生一起纠纷扣除20%,两起纠纷扣除50%,三起纠纷以上全额扣除。

3、返还方法:年终按照标准考核合格统一返还。

三、医疗安全风险金考核办法

1、对在科室发生的纠纷,当事科室和家属通过协商予以解决的,医院认可处理结果,对其科室及当事人不予追究责任。

2、科室内未解决的纠纷,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市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鉴定,和通过法律途径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主持解决的,科室和责任人必须认可处理结果,按标准返还。

3、纠纷发生科室和相关责任人不配合解决纠纷,不参加医疗纠纷的协调、处理、理赔等情况,均以医务科处理意见为准,当事科室及当事人必须无条件接受院方处理意见;故意给医院制造麻烦,挑起医疗纠纷的,医院从行政处理角度给予从严处理。

4、其他处罚参照市卫生局《关于对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黄卫发[2009]334号)文件执行。因发生纠纷所扣除医疗安全风险金,可冲抵市卫生局《暂行规定》中科室负责人承担部分。

医务科

医疗风险预警软件系统的运用研究 第8篇

1.1 医疗风险关键指标确定

医疗风险关键指标确定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人员的作用。医疗风险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临床知识、风险管理知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对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对风险正确评估、监控和预警,能够填写对上报的医疗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具体的统计报告。 在实际操作中,风险管理工作包含:风险识别、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干预处理风险五个方面,并且参与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研讨,帮助医疗管理机构建立更规范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

1.2 医疗风险预警软件效果评价

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方案的过程中,医疗风险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数据和方案及时正确地进行预警干预,并告知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也需要告知患方,使其对潜在的风险有所了解,避免不知情的情况发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医疗纠纷。 在实际运用中,医疗机构通过预警软件给予的风险提示信息以及风险等级信息,确定风险加权值与风险概率的正相关性。

2研究方法

2.1 松耦合法提取风险指标数据

医疗质量监控系统需要从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等基础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根据软件设计的原则,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和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等基础软件采取松耦合的方式,这样设计才能保证如果基础软件变动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相对稳定。 在医疗质量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建立几张中间表, 分别存储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 移动护理系统等基础数据库中在院患者的数据,每天定时运行两个任务,一个任务将在院患者新增的数据导入到中间表中,另一个任务是将中间表中的数据经过运算得到加权总分,并将患者风险加权总分按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2.2 德尔菲法实现医疗风险趋势分析

2.2.1 对患者风险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和权重

对患者风险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和权重, 采用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 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 该方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订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函件)提交意见。 筛选如:年龄、教育程度、疾病诊断、疾病预后、入院病情、患者对疾病相关信息知晓程度、有无医疗意外或并发症等,分别进行分级并赋值(见表1)。

2.2.2 确定风险等级

目前对医疗风险等级划分不一,我国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施行4 级划分。 借鉴此划分原则,可将患者风险等级分为四个等级,第Ⅰ级是无风险,加权总分在50 分以下,不会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也无需额外的治疗。 第Ⅱ级是低度风险,加权总分在50~60 分,对医方及患方造成一定伤害,但伤害程度较轻。 第Ⅲ级是中度风险,加权总分在70~80 分,对医方及患方造成伤害程度严重,易产生纠纷,会对双方造成影响及伤害。 第Ⅳ级是高度风险,加权总分在80 分以上,对医方和患方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影响波及社会,伤害程度需要急救或致死。

3讨论

有效的风险判断和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处理,更涉及患者安全、诊疗、技术等多个方面,要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应病人潜在风险层级,由医生、护士、管理者共同完成的可靠的、有效的实时监控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工作。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软件各个信息系统中涉及风险因素的相关基础数据的提取、转化,并存储到医疗风险预警的数据库中,特别是文字记录(包含电子病历)的提取、分析及处理,以实现不用或很少使用人工填报的方法,大部分的风险因素都要做到计算机自动挖掘的识别预警的自动化。

摘要:现阶段,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医疗质量的监控是一大难题,医疗行为异常变故的早期介入对于防范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手工填报和自动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将可能出现的医疗质量缺陷事故提前发现,呈报给医生、护士和管理部门,使医疗质量风险提前预知、事前防范,是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于善笑,等.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体系的建立[J].医学与哲学,2013,34(11):50-52.

[2]黄卫东,等.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筛选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3):47-49.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与预警构建 第9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构建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的全面改革进一步实施,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模式都在改变,对以往的模式已经逐渐的更新和摒弃。公立医院是我国社会公共机构,对保障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这一管理过程中由于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就容易出现财务风险,而对其风险进行预防和解决就显得比较关键。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就有着其实质性意义。

二、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特征及预警措施构建重要性

1.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特征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特征也愈来愈显著。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是医院筹资以及投资和资金分配等过程中,由于在财务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融资不当等方面原因,出现的财务收益差异和经济损失等问题。总体来说,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在风险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和隐蔽性这几个层面。财务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体现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各方面,并且是不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财务风险的隐蔽性特征体现在风险是在医院财务运行当中的,是否能够成为现实就要一定的条件进行支持。再有是财务风险的全面性特征,财务风险实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就会对整个公立医院的运作造成很大影响。

2.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措施构建重要性

医院的正常运营是依靠着财务支持的,如果缺少了经济的支持医院就会陷入瘫痪状态,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的财务部和原卫生部对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且提出了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理念。在近几年的医院改革发展背景下,对医院的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有了进一步强化。面对市场化的发展,医院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而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能从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科学的运行,将财务风险问题得到有力的控制。只有从财务管理上得到加强,才能真正保障公立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三、公立医院的财务具体风险及风险预警构建策略

1.公立医院的财务具体风险分析

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的医院基本建设中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公立医院建设中对负债筹资的方式进行了应用,从而造成了大量负债。在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经营就会造成很大的偏差,债务的偿还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而在这些负债的压力下,医院的发展就会逐渐的向着利益化的方向迈进,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目的就会偏离。而医院的财务风险出现,会使得医疗人才的流失。

另外,公立医院的活动和经营管理中也会存在着财务风险。主要是在医疗技术的影响下,医疗风险就是不可控的,比较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等问题。负面影响的扩大化就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出现。而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得到完善,也会带来财务风险。除此之外,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还体现在固定资产购置中的风险,以及医院的收支不平衡的风险等层面。

2.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构建策略

加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措施的构建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建立全面规范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是财务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能对财务经营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也能为医院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公立医院要和自身发展特征相结合,以及结合医院的资金运营情况建立高效科学的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要能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从而为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做好准备工作。

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管控能力得到强化,公立医院的领导团队以及财务管理活动间的联系要加强,对每个职工的管理要充分重视。这就需要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对管理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然后把财务管理的一些制度得到完善建立并有效落实,将公立医院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加强。对一些管理能力以及财务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才进行引进,加强对其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然后系统化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监测是基础,也是确保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监测过程中要能细化,对财务风险变化活动的全过程实施监控管理,然后还要能对监测的对象外部关系得到有效结合,对大量监测信息加以有序化的整理和分类处理。综合性的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要在预警系统的构建方面能够和现代化的技术标准得到契合,这样才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我国的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预防控制,就要和实际医院财务的管理特征以及发展情况相结合。只有做到预警系统的科学化才能够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此次主要从公立医院财务的主要风险以及预警系统构建重要性进行了相应分析,然后对具体措施的实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在此次的理论研究下,对我国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浅析新医改条件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J].当代经济,2015(15).

[2]杨婕.试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J].才智,2014(32).

[3]李毅志,代剑.网络环境下医嘱对医保政策的遵循[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11).

[4]于莉莉,孟岩,苏雅红,张静.军队医院适应国家医改的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06).

作者简介:

医疗风险预警处置程序 第10篇

(—)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及其他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预警项目内容,均有权利和义务进行登记、调查。、院办、党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管理部门接到投诉,经核实确系风险预警内容时,应在 24小时内进行登记、调查。

(二)处理程序、属于院内人员发现的,由职能科室根据相应规定,责成责任科室及个人限期整改并反馈。、属于患者投诉的,应根据相关投诉纠纷处理程序处理。、被二、三级医疗风险预警警示的当事科室或当事人,接到通知后至迟在 48小时内必须主动作出检讨或说明,根据情节、后果、态度和整改结果,10日内作出处理。、经依法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按照处理医疗事故的相关规定处理。

(三)处罚、根据警示等级、情节轻重与后果,参照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做出处罚决定时,要区别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合理地确定责任者在综合原因中应负的责任比重。、对于受到风险警示的部门和个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风险、努力补救、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

医疗风险发生后监控和管理流程

1、首先确认发生的事实;

2、重点发现体制上、流程上、制度上的缺陷或漏洞;

3、投入人、财、物力解决问题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

4、修订完善医疗缺陷防范管理条例并坚持落实规范和标准;

5、制定质量检查标准项目并选项检查。

上一篇:1 银行卡宣传方案下一篇:迎接新年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