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2024-08-31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精选8篇)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第1篇

培养选拔青年干部是经济发达事业培养选拔青年干部是经济发达事业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市也同全国一样,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及市政府十五届三次会议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同时不断促进优秀年青干部尽快成长,保证人才兴业与项目建设收到良好效果,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抓招商、上项目,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举办了第七期青年干部理论培训暨外出抓项目实践班。为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为期二十余天的招商、世贸等经济知识培训,然后,分批选派干部,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沪等地招商引资。让他们杀向主战场,介入经济工作,充实头脑、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以适应今后工作。此举不仅开创我市招商工作的先河,同时也是组织部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科学有效途径。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

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领导人才,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带来许多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在跨世纪征途上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谱写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新 篇章,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代又一代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能否培养造就出可靠的接班人,是衡量一个政党成熟与否和事业能否兴旺的重要标志。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党的几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毛泽东在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并且及时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更加重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特别强调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适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颁布下发,更加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几年来,党中央在“三讲”、“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当中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党对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并把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的根本保证。不久前,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和曾庆红等中央领导指出:在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这个问题上,不抓紧、抓好、抓实,就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就难以巩固,我们就要犯历史性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顺利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一些中青年干部陆续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党的培养下,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锻炼成长,成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但是要看到,这些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市乡机构改革以后,我们的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又出现了新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没有形成合理的户龄梯次结构,年轻干部偏少,任正职的年轻干部更少。二是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乡局级班子,有不少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金融、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不少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或不很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尤其缺少总揽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少数年轻干部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受不住种种诱惑,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自己身败名裂,也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这些问题如果不尽早尽快解决,不仅于事业不利,而且会直接影响党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做好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年轻干部。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选用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用人,对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具有关键意义。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德才兼备原则和新时期干部“四化”方针是我党选人用人的根本准则。江泽民根据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对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五条要求”,这都是我们在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时要坚持的标准和要求。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专业知识,就能带好队伍、抓好建设,还要有好的作风。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我们所说的“德”,既包括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上的表现,也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我们所说的“才”,包括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但主要是指从事领导工作所必需的政治判断能力、决策指挥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只有当这几方面表现和能力都具备时,我们才能说他是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

当前,在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选拔机制的束缚,少数地方仍存在伯乐相马式的“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方式,限制了优秀年轻干部的发展成长。要实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新进展,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必须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尤其要下决心,下力气在重要环节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要积极推进公开选拔干部的工作。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更要注重群众公论,要使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荐贤举能,把坚持党管干部与充分走群众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对干部的考核要全面准确,关键要多方面、全方位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无论是工作实绩,还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都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了保证干部考核的认真严格,要实施考核使用干部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使年轻干部增长阅历,丰富经验,提高素质。四是加大实行干部领导职务能上能下制度的力度。总之,要通过对年轻干部的严格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制度,促使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使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培养选拔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以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从年轻干部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加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当前,要特别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年轻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自己的工作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要把教育培养同加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着重在关键岗位和艰苦复杂环境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桦甸地处欠发达省份,目前经济落后,招商引资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将优秀年轻干部输送、充实到这个战场,让他们去厮杀、拚搏,对于党的事业及干部本人的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的成长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炼和基层的锻炼。要把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管理。既要放手“试飞”,让他们承担重担,在关键岗位和工作中得到锻炼,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既要使他们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又要通过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培养,通过群众的教育、监督,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从而,早日成熟,尽快走上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岗位。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才能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第2篇

实施意见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储备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教育事业发展重任,适应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青年后备干部队伍,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意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才选拔到后备干部的队伍中来,加强对青年后备干部的专业素养、思想素养、领导素质的培养,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干部后备人才。

二、选拔原则

1、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质好,德才兼备的原则;

2、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任人唯贤的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4、民主集中的原则。

三、选拔的范围、条件 范围:全县公办中小学为、幼儿园及局直校(园)在岗正式人员。

条件:后备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业务能力,较好的组织能力,突出的团队精神,扎实的群众基础等基本条件,同时应具备以下资格:

1、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获省或市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可适当放宽年龄。

2、学历:农村应具有大专学历,县城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3、职称: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4、经历:具有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从事五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和三年以上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类似工作经历或中层以上岗位履职两年以上。

5、身体健康。

四、选拔办法

后备干部选拔必须经过推荐、考核、决定等程序。具体如下:

1、推荐

推荐可按民主推荐、个人自荐、个别推荐等方式进行。(1)民主推荐。由教育局主持组织各单位全体教职工根据推荐条件,无记名投票推荐,到位人数不低于90%。

(2)个人自荐。凡符合推荐条件的个人,写出书面材料,并附有关证件材料,直接向教育局自荐。

(3)个别推荐。由校长召集班子成员,通过综合评定确定推荐人选,形成书面推荐材料,校长签署意见,上报教育局。

(4)发现引荐。教育局各股室组织的一些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年轻教师,各股室可以书面材料说明引荐理由,直接向教育局引荐。

2、考察

教育局对推荐上报的候选人进行考察,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资格审查,深入有关单位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考察入围同志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审查合格后进行面试、演讲和答辩,重点考察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3、确定

正式后备干部人选的确定,由局务会集体研究,通过综合评定,确定人选,公示无异议后,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库备案。

五、后备干部培养 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在全面提高素质,着重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培养途径

(1)利用国培计划,推荐教育教学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青年干部参加国家级培训;

(2)利用国家校长培训平台,要求所有后备青年干部参加国家网络培训,取得校长任职资格;

(3)教育局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2、培训内容

(1)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对后备青年干部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使后备干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对后备青年干部进行学校管理知识,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有关业务知识培训;树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依法办学的思想,确立学校发展的全局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交流、研讨、提升后备青年干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经验。(3)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训。以经典的案例、实践工作案例为出发点,培养后备干部理论运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方式

构建一种机制,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种氛围,具体讲:(1)构建一种机制:就是选部分优秀青年到学校管理比较好的学校挂职任校长助理;由管理较好的校长带教,全程跟踪参与,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或选送部分优秀青年赴外地名校挂职,建立长期培训基地,轮流对青年干部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培训。

(2)搭建一个平台:就是网络信息,从建立一个博客平台,随时将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案例分析在博客上与青年干部进行网上交流;同时教育局举办青年干部论坛,每学期举办一期,交流、研讨教育教学管理心得体会,分享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为每一个后备干部提供一个发表、研讨、交流、互动的平台。

(3)创造一种氛围: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干部大兴学习之风、通过给任务、压担子、促学习、帮成长。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办一个学习期刊,没学期发行2—3期,将青年干部的学习心得、经验、案例分析,利用期刊进行发表,筛选部分较为成功的案例或经典文章向省市各级报刊上推荐发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思想、学习情况汇报会,展现岗位履职、业务知识水平、工作思路和创新情况,激发青年干部学习、积累、沉淀素养。

六、管理和使用

1、建立后备青年干部电子档案。将后备干部的个人基本信息、考核情况、民主测评、学习、奖惩等信息全部录入电子库,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为以后的提拔提供依据,全程跟踪。

2、实行学期目标考核制。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定期和不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学习等情况,全面考察,实行末位淘汰制,一学期一考核,年年小调整,把连续考核较差的淘汰出局,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后备干部培养的质量。

3、适时予以任用。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择优从后备干部中选用,以发挥他们的才干。

七、工作要求

1、后备干部建设是学校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关系着教育发展大计,要充分认识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切实做好推荐工作,满腔热情地扶持青年干部尽快成长,促使年轻后备干部脱颖而出。

2、后备干部建设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工作原则和程序,确保把思想、作风、业务过硬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要坚决杜绝在选拔中拉关系,走后门。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之初探 第3篇

一当前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 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 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老、中、青干部比例失调, 中层干部多、一般干部少, 观望者多、干事者少。一些中层干部的带头观念不强, 常常把工作任务移交给一般干部, 加上不少单位改非干部因职务变化、年龄偏大、身体不适等原因在岗而不谋事, 影响了一般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年轻干部相对少、中老干部比重大是大多数区县都面临的问题。尽管不少老干部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但在现代化办公的大环境中, 他们的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关工作的进度, 部分中老干部受身体状况、经济待遇、家庭因素的影响, 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工作, 加上少数干部专心于第二职业, 使干部队伍缺乏活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工作方法差异大。有关数据显示, 机关干部中学历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 他们在工作中有远瞻性、开拓性和创新性, 致使一些学历较低的老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上与他们有较大分歧, 在新老搭档共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观念上的差异, 从而难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优秀复合型人才极度紧缺

在信息时代, 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复合型人才。由于种种原因, 机关干部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培养力度不够。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干部上挂或下派的力度不够, 多岗锻炼干部的条件不够成熟。特别是一般干部的交流相对较少, 导致不少干部常年待在一个工作岗位, 进而阻碍了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待遇微薄、人才难留。不少区县财政收入低, 一些乡镇和部门人手少、任务重、待遇差的现状仍没有改变, 不少优秀干部主动考调到经济条件较好的主城区或其他县区, 造成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外流。

3. 年轻干部培养难度加大

第一, 选调生已成为各区县年轻干部的支柱力量, 他们既为机关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活力。但是, 随着选调生队伍的不断壮大, 在选调生的管理和培养中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第二, 重提拔使用但管理不到位。选调生往往在现代化办公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是机关干部队伍中的紧缺人才, 他们在经过1~2年的锻炼后就能得到重用, 不少选调生是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走上领导岗位。但在选调生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方面, 办法还不多、培养手段和方式较单一。一些用人单位让选调生长期从事日常工作, 缺乏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 难以让他们各尽其能。

第三, 文化程度高但工作经验欠缺。由于当前的选调生大多数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缺乏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他们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选调生在工作中只注重个人感受、表现欲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因此, 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缺乏认同感, 无法适应基层工作的大环境。有的外省籍选调生由于语言沟通不便, 难以与基层群众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第四, 满足于现状且定位不明确。少数选调生面对新的工作岗位, 学习不主动, 在工作中懒于思考、少于行动。或满足于完成一般任务, 或钻营人际关系, 对工作马马虎虎, 对领导急于迎合, 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是一种程序, 不思进取, 失去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出现“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心理。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近年来, 很多地方通过竞争性公开选拔方式选拔了一批高学历、年轻化的优秀干部, 有效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

二地方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上存在的误区

1. 过于强调低龄化

年轻干部的年龄界限需要区别对待, 过于死板的年龄限制对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十分不利。如, 在县乡工作的科员过了35岁提拔重用就不太容易;副科级干部40岁左右提不到正科也几乎没有希望晋升更高职级。有些地方对任职年龄要求越来越严格, 甚至规定到30岁以下。试想, 在基层工作的能有几人符合条件?最后就只能引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了。

2. 过于强调高学历

第一学历成了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 一提就是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学历, 有走向学历、年龄框框极端的倾向。从文化程度看, 县乡基层干部中第一学历是本科的很少。学历与能力并不都成正比关系。一些地方选拔年轻干部特别强调第一学历要全日制本科以上, 甚至是重点大学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的, 这让很多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和动力。

3. 基层干部机会少

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的干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出口不畅等现象, 使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很难脱颖而出。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需要一种机制, 如通过考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从年轻后备干部中考试选拔, 专业型干部的定向考试选拔、干部选调、通过考试选拔建立不同级别后备干部库等。在这方面给年轻干部提供的机会并不多。

为政之要, 贵在用人。地方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要有所突破, 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 进一步提高认识,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 站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 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 把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做实做好。进一步增强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培养效果;为每一位优秀年轻干部确定一名领导或优秀干部作为指导教师, 负责指导、带领年轻干部学习和锻炼。

三拓宽渠道, 培养年轻干部

为进一步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步伐, 以更加宽广的渠道培养年轻干部, 结合年轻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单位工作实际, 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帮扶部门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培训锻炼, 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挂职锻炼, 进行岗位轮换、调整分工、交流任职等锻炼, 切实增强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经济工作一线

每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和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锻炼, 使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积累工作经验、强化宗旨意识、丰富知识阅历。

2. 基层挂职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 选派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 挂任乡镇副职、农村中小学校长、卫生院院长等, 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民意、丰富基层工作经验, 学会做群众工作,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走出去实践

选派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有关对口部门和“关天经济区”挂职锻炼, 让他们学习工作经验, 增强协调和服务能力, 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法制意识、增长才干。

4. 多岗交流

通过调整交流, 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专业对口部门和岗位进行培养锻炼,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让他们在现职岗位上多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 多压担子、压重担子, 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扬长补短, 加快成长。

5. 创业基地

选派年轻干部到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畜牧养殖园区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实践锻炼, 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能, 使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行家, 并成为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6. 提供平台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第4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优秀干部;创新

培养选拔优秀学校青年领导干部,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要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育人机制,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多年来我一直积极探索学校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环境,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1.营造政策环境,不拘一格造人才

我觉得学校在人才成长、青年领导干部培养选拔方面,要坚持两条原则,即德才统一论原则与德才层次论原则。做到选人用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去发现、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通过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导向,营造出育人、选人、用人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多空间范围和多个考察评价角度那样“不拘一格”的良好氛围。

2.营造文化环境,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塑造高素质人才

学校就是一个先进文化教育的环境,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因此,学校在努力推进发展有自己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中,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中青年领导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1)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氛围,使广大青年领导干部得到潜移默化的心灵塑造。

(2)注重对学校青年干部的素质教育,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3)营造制度环境,使干部在规范约束中提高素质。

无规矩不成方圆。把选拔培养和提高学校中青年领导干部置于规范化的制度建设环境之中,是有利于从根本和全局上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素质的。

当前,在改革和创新青年干部管理机制、制度建设上,应以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1)完善干部选拔竞聘机制。(2)健全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一方面强调集体领导原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另一方面在执行中重视个人负责,在教育教学和行政总务工作上重视校长的指挥权、决策权。(3)改进学校干部考核监督制度,促进青年领导干部健康成长。(4)坚持完善干部进修培训学习制度,为中青年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创造学习环境。

二、探索规律,把握人才成长的轨迹

学校中青年领导人才成长的经历,虽然个体上千差万别,但以人才成长整体论,则有着鲜明的客观规律。探索并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必将有助于引导广大中青年领導干部不断走上素质提高的人生轨道。

1.学习教育,理论武装

坚持学校领导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地学习特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

2.实践锻炼,培养提高

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是学校培养造就领导干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干部成长的最广阔的道路。利用基层的管理实践,来锻炼培养提高学校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素质。

3.大胆使用,提供舞台

有了舞台,艺术家才能一展身手,并且在舞台一试身手中不断促进自己艺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培养高素质青年领导人才,还需要给他们搭舞台、设角色、强化锻炼。

三、管理与自律并重,激发自我升华的内驱力

1.坚定对青年干部进行科学的“人本”管理,以管理激发内力

通过设置科学的学校机制,使青年领导人才在规范机制约束下奋发向上。强调寓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于机制管理之中,使机制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是任何单纯的机制管理不可取代的。既要体现出管理机制的原则性,又要遵循“人本”精神,使这种管理不仅有规范、准则、制度,更体现着对人的理解、关怀。从片面强调“奉献”而忽视合理利益的误区中走出,及时合理地解决中青年领导干部关心的切身利益,以解其后顾之忧,轻装前进。

2.强化中青年领导干部严格自律的品格,靠自律自强不息

学校在管理活动中,十分关注有利于中青年领导人才自律能力锻炼经验的热点时刻、解惑环节和关键活动。尤其对他们工作实践中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得意与落魄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予以格外的关注与指导,培养激发他们的反思精神,锻炼他们的心理容量。

3.从严要求中青年干部慎用手中权力,保证廉洁奉公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中,实行校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制、目标管理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负责制与责任制都使每个领导者有较多的自主权,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权力对中青年干部的考验是严峻的,也成为焦点问题。

总之,我校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随着教师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要求领导部门与时俱进,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优秀的学校青年干部,以迎接现代学校管理的挑战。

参考文献:

王明杰.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机制研究述要[J].理论前沿,2007(03).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第5篇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我们看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时制定印发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意见,着力建立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广大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提供了充实保障。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战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各个战线领域,充分弘扬了青春担当,彰显了青春力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年轻干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件立长久、抓长远,久久为功的大事要事。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讲话,无疑为下一步更加精准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和提升年轻干部素养提供了根本方向和遵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好年轻干部培养,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年轻干部共同努力,统筹推进,下足“尺寸之功”。

强化组织担当,筑牢年轻干部成长“大本营”。年轻干部培养是一件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很强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提升政治

意识,强化统筹布局,坚决按照总书记要求,从七个方面分别拿出落实方案,拿出具体举措来研究部署。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把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历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不渝抓紧抓实抓细;要带头研究、带头督查,更要带头树立培养年轻干部提升七种能力的共识,敢于把重担子压给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帮带制度、定期交流制度,把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的提升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抓常抓细,抓实抓小。

激发内生动力,在实践中练就“十八般武艺”。当然作为主体对象,年轻干部更要强化时代担当,葆初心、担使命,勇于在实践中磨砺自我、检验自我和提升自我,经常在实践中对标初心,始终政治能力提升放在第一位,把稳把牢人生价值方向,在这个管总、管根本的问题上始终坚贞不渝,相信党,跟着党,勇做一块革命的红色砖头;实践是成长最好的加速器,本领的提升要靠实践和不断总结来提升,年轻干部为此要勇于攻坚克难,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也能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历练中把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有机融合,从不同方面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柱石和保障筑强筑牢,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这样才能打通抓落实能力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本领,化解难题。

创优成长 环境,为年轻干部成长“保驾护航”。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也非常关键,一方面要对年轻干部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多些耐心,毕竟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年轻干部成长也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这其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是遇到挫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各级组织部门要注重健全日常联系制度,充分利用谈心谈话方式,及时纾解干部心理压力,畅通年轻干部成长晋升途径和空间,既要压担子也要“铺路子”“搭梯子”和“给位子”。同时,也要建立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公开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关切,让年轻干部成长在阳光下进行,切实把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使用起来、提拔起来。充分让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新天地中,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不负组织期盼,不负时代所托!

青年干部培训班人员选拔方案 第6篇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促进我县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经县委研究决定,举办一期青年干部培训班,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干部作为培训对象,进行跟踪培养锻炼。为做好选拔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十二五”发展规划,选拔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为实现我县赶超发展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

二、选拔范围和人数

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机关及直属站、所在职在编干部共30名(含科级干部)。

三、选拔条件

(1)年龄30周岁以下(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

(3)参加工作3年以上(2008年8月份以前参加工作)。下列人员不得参与选拔:

(1)受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限未满的;

(2)受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或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检查的;

(3)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其他一票否决情形的;

四、选拔程序

1、组织报名。凡符合选拔条件者均可采取个人自愿方式进行报名,报名须提供个人身份证、毕业证、工资档案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并填写《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报名登记表》(附后)。每位报名对象交纳考务费100元,由单位负责报销。

2、资格审查。各单位对照报名条件对本单位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后报县委组织部复审,并由组织部征求纪检、综治、计生等部门的意见。

3、笔试。笔试采取微机测试方式进行,内容主要围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命题。笔试实行百分制,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公务员身份和非公务员身份各确定30名人选参加面试。

4、面试。面试将聘请有关专家组织评分,实行百分制,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最后两项分数按比例折算为100分,确定本人总成绩。再根据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按公务员身份和非公务员身份各确定15名学员人选。

五、培养和管理

1、注重培训。对确定的培养人选,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学习培训。

2、加强锻炼。重视培养人选的实践锻炼,采取压担子、多岗锻炼、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方式,加强对人选的培养。

3、动态管理。本次选拔的培养人选实行动态管理,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

4、适时使用。经确定的人选,由县委根据工作需要和班子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

六、时间安排

整个选拔工作在2011年10月底前完成。

1、报名时间为2011年10月9日至12日;

2、笔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七、组织领导

为保证选拔工作顺利开展和公平公正,县委成立由县委副书记赵优生同志为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查理同志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宋黎明同志为副组长,纪委、组织部、人保局、党校等单位为成员的都昌县青年干部培训班人员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选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人员由相关单位抽调。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关系大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要积极配合好这次选拔培养工作,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符合条件人选的报名、考试等工作,并按照县委相关要求,做好入选人员的培养锻炼等工作。

青年干部培养选拔 第7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一段时期来,XX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干部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XX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只有牵住选人用人这个“牛鼻子”,把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树立起来、落到实处,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好风气,才能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为推动XX的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保障。根据会议安排,围绕主题,我以“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为题从三个方面发言。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持选人用人的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党管干部原则必须牢牢坚持,不能动摇。选人用人的主体在党委,关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把关作用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一是突出把关的科学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分析研判、动议审查、全程把关、问责追究等制度链条,该有的程序一个不能少,该守的规矩一条不能破,把党管干部原则具体落实到选准选好人选上,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集体领导、集体把关作用,坚决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二是突出把关的精准性。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和任职资格,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忠诚的“试金石”,突出把好政治关和廉洁关,深入考察识别人选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品格,认真观察了解人选的言行特征和原则底线,严格核查甄别人选在廉洁方面的现实情况,决不能把政治上不过硬、廉洁上有硬伤的人选出来。

三是突出把关的导向性。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注重选拔那些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的人,那些坚守正道、弘扬正气、担当负责、敢抓敢管的人,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二、坚持精准科学,树立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鲜明回答了“选什么人”的问题;修订了《干部任用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厘清规范了“怎样选人”的问题; 从作风建设入手,下猛药、治顽疾,整治不正之风,净化吏治环境,有效保证了“把人选好”的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树立了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也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

一是注重客观全面,精准科学识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知人识人是用人之基,关键要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注重考察了解,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充分发挥考察的透视、体检功能,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德才表现,深入了解人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口碑,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抓住是否有影响使用、影响推荐的问题,重视干部重要行为特征、重视能说明问题的事例、重视知情人提供的重要信息,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考察,该问的要问到位、该了解的要了解透,切实把干部的思想和情况掌握清楚。加强分析研判,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运用巡视、审计、信访等成果,坚持换届考察与一贯表现有机结合,既了解优点亮点、更了解缺点疑点,特别要注重了解在重大事件、重大工作、关键时刻的表现,抓住重要行为特征给干部画像,辨析甄别干部的见识见解、禀性情怀、境界格局、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严格审查审核,坚持关口前移、全程介入,做到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必查,对发现问题影响使用的及时中止选拔任用程序,对疑点没有排除、问题没有查清的坚决不提交会议讨论或任用。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严格实行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双签字”制度,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

二是坚持事业为上,精准科学择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指导方针,这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创新,是体现因事择人选用干部的重大原则。突出以事为先、因事择人,必须秉持“该用谁”的理念,破除“谁该用”的思想,对领导干部现状与发展目标战略差距做到“胸中有数”,对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工作要求和岗位特点做到“如数家珍”,对不同专业人才、不同层次干部做到“心知肚明”,聚焦目标导向、发展导向、人才导向,确保岗位需求侧和干部供给侧“无缝对接”。注重选人与事业需要相统一,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做到“位必使当其德,禄必使当其功,官必使当其能”。当前,就是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改进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真正把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用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引领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注重选人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坚持从具体岗位职责需求出发,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什么人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人,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提高干部选任的人岗适应度和专业匹配度。在评价干部专业能力时,不能简单看学过什么、专业对不对口,更重要的是坚持实践标准,看干部干过什么、干成过什么,看干部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注重选人与班子结构相匹配,聚焦班子结构最优、功能最强的目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定位和职能特点,坚决破除体制、身份限制,注重在更大范围内统筹优化配置干部资源。既要选好熟悉党政综合管理、善于驾驭全局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又要配好综合素质好、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专业素养的专家型人才,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推动事业发展、增强班子功能和促进干部成长相统一。

三是激励担当作为,精准科学用人。加强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注重在赛场上选“千里马”,在实践中选实干家,增强干部“敢担当”的自觉,激发干部“愿担当”的能力,保护干部“想担当”的闯劲,营造干部“乐担当”的氛围,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促进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认真落实《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那些有能力、有本事、有个性的干部,那些在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遭受挫折的干部,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而招致非议的干部,宽容对待、鼓劲撑腰,营造倡导创新、鼓励干事、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形成“发展为重、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奋斗为荣”的干事创业氛围。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推进精准问责,对违反纪律规定、失职渎职、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坚决问责,但不能简单地用问责处理、一问了之。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必须从政治、政策、纪法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精准问责,不能把问责泛化,也不能以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推卸责任。对受到问责的干部,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根据其具体表现和业绩,正确评价使用,使干部管理监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坚持围绕中心,提升选人用人的质量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紧紧围绕X委“十四五”规划部署,以县乡换届为契机,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不断提升选人用人质量。

第一,着力培养一批讲政治顾大局的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主课,切实加强政治忠诚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XX“三点一线”干部教育培训环线,把杨善洲精神作为生动教材,引导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持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性问题,着力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确保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领导班子成员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使其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抓好抓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第二,着力培养一批敢担当善治理的干部。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到严峻复杂的斗争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真枪真刀磨砺,坚定斗争意识,讲求斗争方法,提高斗争本领。大力选拔在推进现代化大城X建设、对外开放、风险防范化解、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重用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着力增强干部队伍X域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依法治X的能力水平。

第三,着力培养一批能力强专业精的干部。建立多层次、多岗位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机制。强化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锻炼,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发达地区、X驻外机构挂职锻炼。统筹运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常态化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训,着力增强干部“七种能力”,切实增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能力水平,着力解决业务能力不能支撑政治站位的问题。进一步坚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干部,加大干部跨系统、跨行业选拔交流力度,有针对性地补充紧缺急需的专业化干部。

第四,着力培养一批素质好潜力大的干部。认真落实《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机制,着眼XX高质量跨越发展,在日常调整、班子换届中坚持常态化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强化日常跟踪研判,全面掌握全X年轻干部队伍状况,对哪里有优秀年轻干部,哪个年轻干部表现优秀,哪个年轻干部可以提拔使用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着力培养一批守纪律作风正的干部。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严格落实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一报告两评议”、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等制度,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综合运用提醒函询诫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实等方法,把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第8篇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不仅是为社会培养既有较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建设人才, 还要为社会培养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领导和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应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队伍。

(二) 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参与各项学生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 极大地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 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大局意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极大地提高了党性和自身综合素质。同时, 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引导和推动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讲, 把学生干部培养好了, 就可以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共同进步, 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发奋成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 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 一是有利于加强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 不断拓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增强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二是有效发挥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 有助于推动学校各管理部门实行民主管理, 同时为学校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 将使学校能及时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愿望, 同时发挥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凝聚和感召作用, 共同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等。

二、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现状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总的来说主流是好的, 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团结协作、桥梁纽带和管理服务等作用, 为高校育人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学生干部队伍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一) 动机不纯。

目前绝大部分同学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是纯正的,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载体热心为同学服务, 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当干部能获得不少好处和实惠, 表现出较强的功利色彩, 工作时在同学中摆架子、指手划脚、说得多, 做得少, 或者是不愿当配角, 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为同学服务的观念。

(二) 缺乏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也是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基本要求。实践工作中, 许多学生干部缺乏创新意识, 在工作中按部就班, 往年如何做现在就这样做;上面怎样说, 下面就怎么做, 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工作方法简单, 不能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的工作方法, 解决新问题;另外还存在着学生干部的探索精神不足, 缺乏尝试精神, 不敢涉及未知领域, 工作中缺乏胆量和魄力。

(三) 成绩不优秀。

有些学生干部过分强调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把工作能力锻炼而不是专业学习放在大学生活的首要位置, 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社会工作上, 经常在上课时间考虑工作或逃课做工作, 严重地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导致学习成绩差, 得不偿失, 不仅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大受影响, 而且毕业后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 缺乏必要培养。

学生干部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各高校都得到充分认识, 各高校都能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干部的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但是工作中存在着学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一是表现为缺乏对学生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 使得许多学生干部对高校教育管理的规律不清楚, 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 造成工作的盲目性。二是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缺乏有效的机制, 即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条例和奖罚条例, 不能及时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和总结。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而且也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三、培养高素质高校学生干部的措施

(一) 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环节, 为搞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选好干部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 任人唯贤, 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 进多方面的考察, 不但要听其言, 还要观其行。应拓宽选拔学生干部的渠道, 可以通过选举、推荐、招聘、自荐、任命等多种形式, 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公平公正, 严格选拔。选拔和聘用学生干部要从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工作时间、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服务精神、同学中的声望、老师了解和信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程序进行, 一定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科学、严密、切合实际的选拔程序并按照选拔程序进行。学生干部应该是学生管理部门与广大学生共同选择的结果。至于具体人选, 切莫求全责备, 应该用人所长、容人改正不足。

(二) 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 如:

工作激励、成就激励、目标激励等。一是工作激励。通过委以恰当的工作, 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使工作的要求既具挑战性, 又能让学生敢于接受, 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励学生参与日常管理, 共享信息, 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二是成就激励。在学习, 工作, 生活上通过颁发奖学金, 荣誉证书, 开展比赛并给予一定奖励的方式利用人们对成就感的追求来激发工作积极性。三是目标激励。在工作和思想政治等方面通过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干部实现目标的责任感, 能主动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自觉主动完成任务, 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能力, 增强信心, 享受成就的乐趣。

(三) 对学生干部进行适当培训, 为其以后工作提供指导。

一是举办短期培训班,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多种才能,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组织学生干部共同召开工作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等, 可以使学生干部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 注意对学生干部的管理与考核, 既要大胆使用, 也要关心爱护。

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考评机制, 实施动态管理。如建立学生干部选拔聘用条例、干部管理条例、考核条例、奖罚条例等, 通过民主化、公平化、规范化的模式来评价学生干部;建立学生干部工作档案制度, 量化学生干部工作, 民主评议学生干部, 并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此外, 还要加强新老干部之间的交流, 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整合力, 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以学生干部群体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榜样力量来带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性入手, 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整合, 进而得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应从选拔、培训、激励措施和管理与考核等方面优化的结论。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干部,干部培养,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仪祥.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工作[J].教书育人, 2005

[2] .高铁菊, 张哲, 徐维东.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工作方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张元龙.高校优秀学生干部素质要求简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5

[4] .宗彪.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5] .裴耀选, 陈明华.优化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之思考[J].太原科技, 2008

上一篇:生育保险相关知识下一篇:高二 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