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2024-06-21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精选6篇)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第1篇

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使正规就业岗位成为稀缺资源,非正规就业往往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灵活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探索灵活就业的对策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滕远杰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就业指导处,吉林,长春,130062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年,卷(期):25(5)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灵活就业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第2篇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从 1999开始,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规模扩招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909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及概况

建国初期194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到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生为16.5万,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834万,毕业生人数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从1998年的82.98万直线上涨到2021年的909万,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涨了10倍,并还在保持增长的趋势!同时在线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1%,比1998年翻了一倍多,比刚恢复高考时的录取率翻了十五倍。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十年前,这个数字仅为约600万。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

2011-202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析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874万人,2021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09万人。由于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可抗力地将毕业生就业难度推向顶峰,据调查2020年应届毕业生入职率未达到20%,也意味着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2020年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找工作的队伍当中,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将会更加艰难。

通过调查,2021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生占比9.5%,较去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及对人才要求提高,是驱动专科、本科生继续深造的动力。数据显示,企业招聘应届生的学历门槛逐年提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占比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17.6%,上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加之在部分雇主的认知中,硕士学历逐渐成为“标配”,因此专科生与本科生为自己“镀金”的意向也更加强烈。数据显示,超过10%的专科生表示将在“国内继续学习”,9.5%的本科生也选择继续深造,高于硕士生4.3%的比例。企业需求变化,也让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增高,据调查,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较本科学历高出近20%。

在2021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人员中,有27%在一线城市,73%在新一线城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28%,本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64%,专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8%;从近日来从公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就业人员中截止目前只有34%的人员找到工作,66%的毕业生还在寻找工作中,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财经类、政法类院校的就业率比往年明显下降。

三、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面向5762名全国各级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难,超八成希望找对口专业工作,超三成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超四成对就业保持期待态度,超四成希望毕业后到省会城市发展。国企成首选就业方向,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同事相处氛围成就业主要看重条件,近四成希望月薪5000-8000元,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成就业主要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就业地域选择问题

地域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近期通过网络问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在线调查。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烈。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尽管其他城市的不少用人单位企业开出较好条件,希望吸引人才,但是对学子来说,吸引力仍不够强。一些外地学生在一线城市就读,毕业后大都希望在本地找工作,而不是回原籍。当地学生则更不愿意去外地工作。这与待遇,生活环境,个人发展有很大关系。通常不发达地区的人无论进城打工还是求学,都是把其看做脱离原有环境的跳板。都希望在发达地区生活工作,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去创业,这也是责任担当和使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学生不愿意回家乡工作也是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策的调整。给内地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待遇,改善地区间差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

大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原因是在就业形势方面。近期虽持续好转,但疫情对宏观经济影响依然存在,就业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缩减。毕业时就业通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去国企还是民企,是进互联网行业还是去金融行业,又或者选择考公务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疫情之后,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更加偏向求稳。

其中45%的毕业生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的毕业生选择国企,6%的毕业生选择三支一扶,只有15%的毕业生选择私企及自主创业,还有2%的毕业生暂时未规划。由此可见参加公考进入国家公务事业单位及进入国企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但从2016年至2020年国考近七年的招考数据来看,国考报名总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招考人数却比较平稳整体来看,平均岗位竞争比在40:1左右,竞争激烈。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为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相比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也只是捉襟见肘,竞争十分激烈。

(三)职业技能与职位不匹配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一般会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然而对于一些较少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而言,缺乏工作经验也成了毕业求职时的困扰之一。中国青年网的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中令人困扰的事情”这个问题时,76.29%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其次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和缺乏社会关系,分别占比62.76%和59.15%。

据了解,企业的校招通常是面向在校的大三或大四学生,人力资源在面试时也会更加关注求职者是否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一名中小企业的人事表示,尽管近些年在校招中遇到不少“完全小白型”的毕业生,但也有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曾在多家企业实习,相比之下,企业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历或者有校园实践经历的学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会偏向招收专业对口的求职者,但如果是行政或者销售岗就没有相应的专业要求。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在毕业前都有就业指导,但不少学校就业指导局限于如何制作简历和签署就业协议等具体事务,一些老师照本宣科,课程脱离求职、工作实际,不能提供有效就业指导,甚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是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建议

(一)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

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不正确及好高鸯远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将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的就业观;树立基层就业的就业观;树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的就业观;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创业的思想准备的就业观。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依据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循序渐进,为实现理想做积极的准备。同时,要阶段性的进行自我分析和未来职业分析。科学的分析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从而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职能

1、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辅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善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合理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的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那里安家落户。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成才。

2、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建立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系统和培训机制。大学生是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失业保障系统,社会稳定得以维护,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重新配置和优化,体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政策宗旨。

3、对人才市场上的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指导,最大可能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引导扶持创业创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倾斜创业服务资源,支持毕业生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三)加大高校生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高校学科知识结构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所以应当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及市场的改变,调整办学方式方法,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筹码。要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适度扩大研究生、专升本招录规模,把升学扩招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统筹推进,着力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从入学开始就循序渐进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不要把就业指导变成仅仅针对毕业生的招聘指导,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提高高校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因而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社会及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所有挑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在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实践,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实践,他们可以真正的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真实地感受到就业环境及形势的转变,有利于他们重新定位与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缩短走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篇

一、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1.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乏力。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组织载体, 承担着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的职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 健全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功能的良好发挥, 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 高校普遍成立了就业辅导委员会, 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等高度专门化的机构, 其成员由政府部门、企业、校友和学生会干部组成。香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完整, 人员充足, 职责明确, 能根据各个高校的实情, 制定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针与政策,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全程化与系统化的指导, 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与香港高校建立完善成熟的就业指导机构相比, 大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相对乏力, “缺乏规范、清晰的就业指导体系”[1]。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机构设置部门归属不合理。大部分高校往往成立一个招生就业处或就业中心, 将招生与就业工作混在一起, 而且存在“重招生, 轻就业”的观念, 导致就业指导不能与教学、科研一样得到领导的重视。二是就业指导机构建设的行政化色彩过浓。在大学行政化氛围比较浓厚的背景中, 就业处或就业中心是处级单位。它往往按照行政逻辑而非市场逻辑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深入了解, 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情况, 更无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承担的职能过于单一, 往往只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与就业政策宣传等低级层面, 而不能上升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性和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等高级层面。

2.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师资队伍紧缺且专业化程度较低。

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作为就业指导的实际执行者, 其专业化程度高低与指导能力大小, 直接关系到高校就业指导的成效高低。为此教育部明文规定,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不能低于1∶500。但实际上,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较少, 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这个比例要求, 提供推荐表、签订就业协议书、提供成绩单、进行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组织用人单位招聘和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等日常工作就占据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致使他们缺少时间与精力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开展求职心理辅导[2]。尽管也有一小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 却存在工作人员来源庞杂、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够、不具备职业指导资质等问题。这些非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 不是凭借专业知识而是依靠个人经验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 就业指导效果自然不佳, 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据调查[3],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的和当前最缺乏的知识依次是:心理学、法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与公共关系学、管理学, 75%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学习, 不具备开展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

3.高校就业指导过程缺乏连续性。

当前,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常见模式是:在大一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或生涯辅导课程, 大二大三没有就业指导课, 在大四毕业找工作时再开展一些具体的就业指导讲座等。高校就业指导在大学四年中彼此断裂, 缺乏连续性。由此, 大学生在大一所掌握的就业知识与技能, 没有经过大二大三阶段的强化, 到大四找工作时可能多已忘记, 加之大四时就业指导主要侧重就业信息发布等技术环节, 不再系统开设相关课程, 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就业理念与基本的求职技能。而与此相反, 对大学生进行连续性就业指导的高校, 其就业指导效果往往较佳。例如, 香港的高校从大一入学时的职业规划指导、职业目标的设立, 到大二的求职技巧培训, 再到大三的工作申请, 最后到大四时面试技能培训、就业资源的提供, 其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 甚至毕业后工作还有相应的就业跟踪服务, 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效果非常显著 (何海翔, 2012) 。

4.高校就业指导的个性化与实用性不强。

一方面, 高校就业指导对象选择缺乏个性化。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后, 其毕业去向分化明显:有些学生是“备考族”, 准备考研、考公务员、考村官等;有些学生是“就业族”, 忙于发放简历、参加面试、签约就业;有些学生是不考试也不急于就业。但高校就业指导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 采取却是相同的指导课程与相同的指导方法, 模式单一, 无法为不同类型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 高校就业指导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对大学生就业缺乏实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基本方式是传统授课式指导, 师生互动少, 学生参与程度低。这种“你听我说”的大课, 形式呆板, 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 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指导效果不明显。笔者对毕业生的访谈显示, 他们认为就业指导课枯燥无味, 大部分同学都是迫于点名才去上课, 上课时没几个人认真听讲, 毕业时基本忘记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所存问题溯因

1. 指导机制不完善。

教育部明文规定, 各高校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 而在实际情况中, 各高校并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 机构定位不清晰, 人员职责不明确, 没有建立“一把手负责制”, 思想上不重视就业工作;工作人员缺乏就业服务意识, 只停留在为毕业生办理手续的层面, 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内涵。可以说,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 (包括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 。高校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 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与市场脱节, 不能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而相应变化, 缺少与政府、企业的合作, 不能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平台, 资源重复投入, 浪费严重。

2.指导机构专门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机构是与学校各院系独立分开的部门, 成立就业指导中心或指导处, 由处长或者主任负责, 下设几个部门, 如信息部, 咨询部等。除了校级就业指导中心, 各院系也有相应的就业指导部门, 但一般由辅导员老师兼任, 主要工作也只是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 办理就业手续等。总体来说, 大部分高校还没有专门化的就业指导机构, 不注重就业机构的建设, 机构部门不完整, 且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缺乏专门市场调查和市场拓展部门, 无法专门去调查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与变化, 不能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 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3.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投入就业指导工作, 尤其是一般高校, 由于其资金来源有限, 对就业指导的投入比例更少。据调查, 55%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认为经费不足是就业指导急需改进的地方, 经费不足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不能为指导老师提供相关培训[4]。一是由于经费的不足, 高校不能聘请高专业水平的人员, 而只能由本校行政人员兼职就业指导工作, 也没有条件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来机构兼职或开设知识讲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就业指导队伍的发展壮大。二是经费不足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与开发, 难以正确回答什么样的内容与方式才能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等研究议题, 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三是经费不足导致就业指导硬件设施落后。例如, 就业信息网站不能及时更新以及无法定期举办招聘会等。

4.评估机制缺位。

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系, 难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学生对就业课的满意度、指导老师专业水平、就业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估。一方面, 缺少评估机制, 使得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无法对众多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方法进行评价, 无法判断哪种就业指导课程、模式与方法更好, 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评估机制,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对自身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难以发现并克服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 评估机制的缺位, 导致对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考核与督促不足, 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激情和工作动力, 就业指导往往流于形式, 缺少实质内容与针对性。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 健全机构体系。高校要成立由校领导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小组, 小组下面分别设置就业指导学科专业教研室、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室、实践指导与法律帮助教研室以及外联部、行政部[5]。二是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就业指导学科专业教研室应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室和法律帮助教研室为大学生解除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法律纠纷, 外联部要做好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 为学生和政府、企业之间提供交流平台。三是建立约束、激励与问责等机制。通过建立约束机制,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建立问责机制, 监督就业指导人员优质高效完成就业指导, 避免重大失误。

2.高校就业指导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随着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日益多元化, 高校就业指导也相应需要日益多样化, 营造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氛围。一是加强就业指导主体的多样化, 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己先学习研究然后再到台上讲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实现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 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例如, 邀请企业HR进行就业指导讲座, 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社会实践、单位实习、网络测评、职业信息库检索、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大赛、兴趣小组、校园招聘以及校友的工作经验分享等, 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6]。三是在增强高校就业指导多样性的同时, 实行就业导师制, 实行一对一的指导, 增加就业指导个性化程度。对“备考族”学生, 要提供考试方面的辅导, 帮助其顺利通过考试;对“就业族”学生, 则需要千方百计帮助其就业, 由此实现就业指导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3.加大经费投入,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准。

政府与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 组建一支具备一定规模且具相当资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逐步探索建立与工作相匹配的评价考核体系, 解除就业指导人员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从繁重的行政事务、多重角色中解脱出来, 专职做好指导工作[7]。主要做法有三:一是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就业指导老师参加就业指导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掌握各种职业测评量表的使用和读取, 能够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独特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聘请企业资深人士或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就业指导老师, 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线的经验。三是借鉴香港高校制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要求指导教师持证上岗的成功经验, 要求大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持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资格证书, 才能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从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化水平。

4.建立高校就业指导评估反馈机制。

高校要建立全程性的就业指导评估反馈机制, 对就业指导进行科学评估。一是建立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 对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评估, 从而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 充实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 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 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二是通过一系列的量表来评估每个阶段的就业指导成效, 对高校就业指导过程进行评估, 明确各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并提出对策, 促使就业指导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三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效果进行评估。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估和对大学生就业的追踪调查, 分析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就业, 哪些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同时,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行业、部门的流向统计, 结合毕业生的结构进行分析, 把握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 寻找工作规律,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8]。

参考文献

[1]姚冠新, 等.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 2012, (3) :104.

[2]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4]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申珂.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定位与改革[J].中国就业, 2010, (1) :20-21.

[6][7]杨志新, 杨锐英.云南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 :68-72.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问题分析

据统计,近几年全国高校和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在不断攀升,继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突破700万大关后,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高校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关注。因此,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明确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就业质量。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大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上基本局限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等服务性工作, 就业指导大多数是采取讲座或报告会的形式。就业指导还没做到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够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以肇庆学院为例,笔者认为高校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校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应该以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和变化发展规律为依据,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对象、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活动。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就业指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来抓,大多高校都开设了覆盖全校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课或就业指导课,但在个性化指导方面却缺乏有力的措施。以肇庆学院为例在就业指导的形式方面,利用课堂和讲座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较为普遍,但个性化的指导、一对一的辅导与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却很缺乏。特别是学生在进行了就业生涯规划设计后,其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地指导,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致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缺实效性

教育部要求从2008 年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肇庆学院为例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程来指导学生,贯彻四年一贯制的指导思想,每个年级设置不同内容进行授课,组织指导实践活动。并且四年中要不断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合理发展和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目前,多数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但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普遍缺乏实效性。首先在授课时间上较为集中,多在临近毕业阶段,从而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学习热情。其次在授课形式上,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以大班形式进行授课,采取讲座、课堂讲授等共性化教学手段。最后,从教学内容上看,就业指导课程着重于介绍择业的程序与途径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毕业生就业政策法规,缺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求职技巧个性化的指导。根据肇庆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重要性不如专业课,上课不能有效投入,课程学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此外,师资队伍还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就业指导师资数量不足,本科扩招带来学生数量的骤增,高校教师总体不足,其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比较稀缺,很多高校没有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由辅导员、党团委书记甚至行政教辅人员作为兼任。以肇庆学院为例(见表1),

表1:肇庆学院2013年-2015年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类别情况统计

他们本身就承担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就业指导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精力和教学经验上还难以兼顾;最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程度不足。

(三)就业技能培训欠缺有效性

高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就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部分高校积极在本专科学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既有利于改善我国技能劳动者的结构和素质,为社会输送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又为学生增加了一个就业砝码,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但是,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主要是高校对于就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 宣传力度不够;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分析,培训后续服务不够完善,从而致使学生对就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前景不够了解。以肇庆学院为例,每年报名参加就业技能鉴定考试和SYB创业技能培训的人数比率不高。

综上所述,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要加大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开始加大重视力度,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地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博婵.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J].社会研究,2015.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第5篇

(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050000)

摘要: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职业指导概念不明确、定位不清,职业指导方式方法单一,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一要明确职业指导的内涵及其定位;二要创新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三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151-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职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工作。本文拟就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概念不明确,定位不清

目前,在许多高校存在着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概念等同的误区。使得职业指导专业化、信息化、全程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不够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人职匹配,工作往往局限于部分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及部分求职技巧的指导等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对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上。由于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职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由于概念不清导致定位不清。一是存在地位上的虚无主义思想。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指导可有可无,用处不大。虽然有些高校领导已经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领导认识得还不到位。二是存在功能上的万能主义思想。认为职业指导无所不包,只要开展好职业指导,学生就业就不存在问题。三是存在认识上的替代观念。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解决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就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职业指导的特有作用。

2.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另外,部分已经开展职业指导课程的学校也只是对学生采用“照本宣科”的说教方式,不符合年青人的特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联系实际的和个性化的指导,案例分析不足。

3.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

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服务,职业指导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统计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知识,也应是劳动就业服务领域里的能手。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职业指导应有的要求。另外,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穿插职业指导课程,但这批思想政治课教师又缺乏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所以师资短缺情况制约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职业指寻工作的对策

1.明确职业指导的内涵及其定位

职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职业指导是指为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职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组织、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职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职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其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等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对职业指导工作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地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课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谈置课程。高等院校要转变观念,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作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各个教学要素中渗透和形成全程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指导学生获得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老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的技巧性短期促销模式的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分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职业指导体系的理念。这种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转变,切实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把职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我们对大一新生的一项调查斫究显示:一方面这些大一新生已经深切感受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却十分迷惘,对专业方向、所学专业在市场中的需求情况知之甚少,不知所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设计和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在新生中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非常普遍。所以要尽早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提前感觉到就业压力,整体规划和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明确并最终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在一年级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教育与学业设计。了解本专业基本情况及职业途径;全面了解社会职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从职业素质的角度掌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二年级的内容是自我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各种职业综合测评手段使大学生充分地、科学地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出初步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三年级的内容是择业观教育及就业技能训练。根据社会形势及发展,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择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基本的求职、面试、笔试等技能训练,掌握基本技巧以增加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成功率。四年级的内容是政策指导及就业角色准备。了解当年就业政策及就业工作程序;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进行踌入社会之前的心理和认识的准备。

2.创新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1)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努力使学生职业指导方式实现校内外相结合

要经常邀请知名企业老总或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来校讲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请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来校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方面的讲座;请学校自己的优秀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讲自己成功的经验、自主创业的经历;请劳动、人事、工商部门宣讲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等等。指导毕业生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社会实践,感受就业氛围,观摩招聘过程,增加认识,积累经验。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一职业专门技能训练一综合应用训练”三级递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联合培养、合作办学、产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大胆地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参观调查,加深学生对职业及用人单位的了解,通过校企“双赢”的大学生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让企业真正参与到高校的职业指导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打开毕业生的“出口”通道。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把学生职业指导王作延伸到家长

近几年,就业压力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一些明显的因素外,有些压力来自于学生家长。因为不少家长的观念还未跟上时代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我们在做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时,班主任、辅导员平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要及时把就业的.新思想、新观念传递给家长们,也可以不定期印发一些材料寄给家长们,或创办家长简报等。

(3)切实为学生提供及时、丰富和有效的求职信息,大力加强网络指导服务

调查显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网上求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我们要在信息化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等方面有全面进展,就必须在网上就业招聘、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就业指导、网上就业管理方面努力创新。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建设好校园网,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求职信息,创新服务手段,多方面探索,实现信息共享。同时,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满足举办经常性中小规模招聘会的需要。要注重效率和效果,以举办中小规模专业化、行业化的招聘活动为主。

(4)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社会用人制度的变革,大学毕业生只有转变就业观念,认识自我,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方能顺利就业。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就业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选择职业时,考虑最多的是单位所属的地域是否在大、中城市,经济效益如何,而对国家的需要、个人未来的发展考虑较少,择业的期望值较高。通过就业观念指导,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的意识,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勇于到社会上自主创业,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矛盾,而又苦于无法解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诸如焦虑、急躁、自卑、嫉妒、怯懦、骄傲和恐惧等情绪和认识的偏差。因此必须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针对那些在求职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或存在心理偏差的学生,通过与其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使毕业生能以正常、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重点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树立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排除陈旧的择业观念,主动出击,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调整择业心态,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要切实落实学生职业指导上的”一把手”工程,学校主管部门要负责牵头,从政策、经费、服务、项目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要主动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形成一个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大家都来关心、共同促进学生就业的工作格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广大学生的无限关爱,满腔热情地做好工作,千方百计地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高校就业存在问题 第6篇

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2.7亿多人,比1990年末增加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

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二、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逐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

二是国务院建立研究就业工作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工作机制,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重大问题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度以及考核、监督机制,并政府接受人大监督。

三是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三、促进就业的措施

(一)、建立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促进就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要切实解决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充分发挥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和引导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

业,鼓励区域协作。

三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应当根据妇女、残疾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鼓励社会各方面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者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二是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

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职业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对职业中介机构设立的条件、程序,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原则作出规定。

四是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

五是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

统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省级人民政府逐步完善用人单位用工备案制度。

(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一是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开发计划,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操作训练。

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三是逐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

四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

五是国家建立促进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对规定的职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五)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明确规定了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

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

二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制度,将就业援助与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国家鼓励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业,引导劳动者转移就业;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上一篇:桑树小学开学致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美国传统习俗的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