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024-08-12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精选10篇)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1篇

治疗室保洁措施

一、做各种治疗前要洗手,戴口罩、帽子,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二、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

三、用过的器械、针头、头皮针,分别按规定消毒。

四、每天紫外线按时照射。

五、物体表面如桌面、门把手,无菌容器盖等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用“84”消毒液擦地两次,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六、室内禁止其它人员或家属随便出入,个人物品不准在室内放置。出入带门。

七、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物品放置要清楚。无菌物品包装要严密,无菌包内取出物品要注意开包时间。

八、污物与垃圾分开,即棉球、棉签、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应消毒、毁形、统一回收给定点单位。

九、污物用消毒液消毒后弃之。

十、有专用拖把和抹布,用后按常规消毒。

产房保洁措施

一、每天湿式清扫地面,然后用1:xx优氯净擦拭两次,室内每日通风换气,用1:xx优氯净擦拭门把手、桌面、产床、平车等。

二、每天晚上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周五下午乳酸薰蒸空气消毒一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三、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要更换工作鞋,戴好帽子、口罩。进入产房的产妇更换产房拖鞋。

四、禁止家属或非本室工作人员随便进入产房,否则按违章处理。

五、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后及时消毒处理,人工流产后的吸出物,用1:xx优氯净消毒处理(2小时)弃之。

六、使用一次性会阴垫布,用后消毒弃之。

七、值班人员互相监督,确保产房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室保洁措施

一、每天由清洁员擦拭地面用1:xx优氯净和无菌区以外的门窗。

二、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换手术室的拖鞋,管理制度《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进入无菌区的人员,必须再更换隔离衣或手术衣裤。

三、每天清晨,无菌区以内的各手术间,由清洁员负责擦拭,包括无影灯、窗台、门、操作台,各种容器盖由巡回护士擦拭。

四、每例手术完毕后,由清洁员搞好手术间的空气消毒及地面清洁消毒,手术后各种用物,巡回护士做好整理和消毒。

五、特殊感染的手术,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六、每周一次彻底大扫除,进行全面的各种物品消毒及各种消毒液的处理。

换药室保洁措施

一、换药前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无菌容器每周更换一次。

三、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1~3次;地面擦拭2次,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

四、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2小时,每月做空气及特殊物品细菌培养一次。

五、室内禁止放其它物品。

六、污物每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弃之。

供应室保洁措施

一、每日用清水、无菌橱、门把手1~2次。1:xx的优氯净擦拭。

二、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

三、接收口、发放口分开。

四、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路线不逆行。

五、工作间、生活间分开。

六、无菌室、操作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2小时。

七、无菌室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

八、每周六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

九、进出无菌室更换拖鞋。

十、控制进出无菌室人员。

十一、无菌室内物品摆放分类整齐

监护病房保洁措施

一、保持室清洁,每日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两次,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床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3次。

三、严格无菌操作,用完的各种器械及管道进行双消毒。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2篇

2、病历质量由科主任总负责质控。

3、平时具体病历科室质控员负责管理。

4、科室病历设置质控负责人员。

5、每月举行一次病历书写规范学习(包含上月病历书写所犯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6、运行病历由科主任、质控员随时抽查。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3篇

一、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对原来的制度下的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及完善, 新增、取消了部分科目, 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 同时全面完善了各科目的确认, 计量等核算内容, 并明确了医院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新会计制度下把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一个科目, 将原会计制度下的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一个科目, 这样就避免了管理费用在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之间的不合理分摊, 解决了药品医疗收支不配比问题。

为了完善成本归集和核算体系, 新会计制度在新增医疗业务成本科目下按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等费用项目以及各具体科室进行明细核算, 归集直接成本, 这一规定明确了成本核算对象和范围, 有利于为医院进一步分配间接成本、医疗技术成本、医疗辅助成本, 进而计算临床服务科室成本提供口径一致, 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

新会计制度下新增设了预付账款科目, 取消了以前其他应收款代替预付账款科目。因实行药品进价核算管理, 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 并将原药品、库存物资科目合并为库存物资科目。新会计制度为了解决医疗纠纷赔偿问题, 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医疗风险基金明细科目, 医院按每月医疗收入千分之三比例计提医疗风险基金。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时, 计入医疗业务成本并增加专用基金中的医疗风险基金。

目前, 我国的绝大多数公立医院, 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为了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 搞好产权界定,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新会计制度中, 对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的取消, 及规定医院除图书外的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以反映资产因使用中的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 我院2011年末资产总额6593万元, 2012年1月份实行新会计制度后资产总额为3779万元减少了2814万元, 进而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对于财政补助项目、科教项目等项目的收入, 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 在计算其折旧时应当增加累计折旧, 该项目不计入医疗成本, 但是, 应当归纳在待冲基金范畴, 对于医院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 则应当在计算折旧时累计归纳并计入各期医疗成本, 这样有利于完善医疗成本核算范围、落实医疗成本数据, 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

二、实行全成本归集核算

实行全成本核算是新《医院财务制度》改革一个最大亮点也是医院实际操作难点, 以往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内部成本核算, 尽管科奖金核算时所采取的成本归集与分摊,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提修购基金, 造成收支不配比。

新医院会计制度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 各科室按制度要求划分为四大类: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我院在临床服务类下设了临床门诊类和临床住院类, 在临床门诊类下设了17个科室分别有精神科门诊、肝病门诊, 内外科门诊, 五官科, 口腔科等, 在临床住院类下设了8个疗区。在医疗技术类下设了10个科室分别有化验室、电诊室和CT室等。在医疗辅助类下设了10个科室分别有供应室、住院收款处和精防办公室等。

新医院账务制度规定实行三级分摊制, 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 我院采用人员比例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 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 采用人员比例分摊。

实行全成本核算, 使科室成本更精确化、明细化, 为医院决策作出贡献, 为安全决策提供有价值数据。切实做到为医院节约医疗成本, 降低成本浪费, 加大预算约束, 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效能, 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改进财务报告体系

新《会计制度》里的财务报表是和会计报表相结合。所以, 会计报表也不再是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金流动情况表、和有关附表组成, 而相应改变为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部分中最大的改变在于新增了现金流量表, 它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现金流量表相同。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医院在某一会计年度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讯息。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医院一定期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作途径的动态财务报表。会计实行业绩效益更充分的利用财务做账计核能源效益, 来推进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密切的关联。根据我民实行新的会计制度统后计, 确切的证明医院会计工作效能, 从而让会计人员和财务执行了新的制度, 树立了未来财务制度新的理念。在21世纪广大实行好新型制度及未来创新规则, 则重于高经济持续下财务理账, 明确每笔出入流水账。加深自身素质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态度。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迅速增高, 所以对医院的医疗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的公布, 可以说是对《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一次截然换新, 从实际意义来阐述, 在很多的情景操作上及处理方法上向企业会计推进。更加清晰彻底的反映出我国消费水平的宏观影速, 同时也有效的为核算成本费用提供了确切的知识, 推进新的趋势, 新的发展。也从某种客观的程度说明, 新的医疗程序、新的财务会计制度, 促进我国在职医疗趋线。发展可持续理论及医院财务要点, 明确证实新型形势下的制度, 要从策划和执行两点相结合。

摘要: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强调了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要求医院加强对全成本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重视, 更是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总结出几个体会。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4篇

一、“四项制度衔接”的必然性

——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需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之一。推行“四项制度衔接”,是政府组织向城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大事,是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表现。

——是解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需要。当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程度不高、保障水平有差距,关系不能转移,看病不方便,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推行“四项制度衔接”,是完善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是一项有利于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民心工程。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中,至今尚未建立全面、系统、公平、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之一。实施“四项制度衔接”,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制度和行政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有效地疏导存在的矛盾,使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不同人群、各种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四项制度衔接”的可能性

——时机基本成熟。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发展医疗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做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目前,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统一了公共财政城乡居民补助均等化。这为“四项制度衔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经济条件基本具备。197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3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5153元。同时,中央决定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3年内各级财政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改,其中很大部分投入医保事业,为“四项制度衔接”奠定了经济基础。

——已有成功的尝试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省市在“四项制度衔接”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广东省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江苏省、杭州市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成都市实行“五个”统一建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以上经验,为制度衔接提供了宝贵借鉴。

——拥有一支善于管理的队伍。我国实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十几年来,基础管理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省(区)、市、县三级行政、经办管理体制。并拥有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善服务、能吃苦、有劲头的管理队伍,为制度衔接奠定了管理基础。

三、“四项制度衔接”的重点

(一)推进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衔接。整合“四项制度”,重点先行整合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要统一制度构架。按一种制度、两个参保平台的不同筹资标准构建制度框架,实现新农合向医疗保险转轨,使制度覆盖到所有地区、所有人群,享受同等财政补助,同等缴费义务,同等待遇标准。二要统一统筹层次。新农合要尽快实行市级统筹,与居民医保的统筹层次一致,实现制度间的关系可转换、可接续、可转移。三要统一城乡筹资标准。根据城乡差别、居民收入差异情况,建立不同参保平台的缴费标准,初期暂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个缴费档次,由居民、农民选择参保。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政策的完善,要逐步建立起适合城乡居民不同需求的多个缴费档次和与之相对应的多个待遇标准,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四要统一城乡保障范围。统一制定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原则上社区卫生机构以提供基本药物、基本诊疗项目为主,报销比例明显高于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引导病人到费用低的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五要统一城乡医疗待遇水平。坚持缴费水平与待遇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不同参保平台确定不同待遇标准,统一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基金起付线和基金报销比例。逐步降低起付线、提高基金报销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取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未成年人的统筹基金起付线。探索建立城乡居民门诊医疗统筹,扩大受益面。

(二)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一是促进职工医保市级统筹,统筹制定城市区域内的统一政策、标准和管理,方便就医购药、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难问题。实现参保人同市生活,同市便利,共享医疗资源。二是统一缴费基数,针对县(市)发展不平衡实际,可设不同缴费率,供不同经济状况用人单位选择。三是均衡城乡医疗待遇水平,缩小城乡待遇差别,减少社会矛盾。对用人单位缴费率達不到6%的地方要提高缴费率,确保有钱办事;控制统筹基金结余数量,使统筹基金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同时,要控制个人负担水平,探索建立医疗费用二次补偿办法,对个人负担数额实行年度封顶。四是调整个人账户使用方式,建立门诊医疗费统筹办法,充分发挥基金共济作用。五是统筹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问题,对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及具有国有工龄、现已无单位、未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采取政府帮助、基金结余调剂、企业尽力、个人尽责等多渠道筹措参保资金的办法,保证他们病有所医。

(三)统筹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一是取消政策歧视,打通各项制度通道,在参保年度内,允许不同身份人群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宜的一个险种参保。流动人员身份改变的,其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可互通、可转换,跨地区可转移、可接续。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等,通过强制措施,促使其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要明确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规定累计缴费年限和最低实际缴费年限。三是允许有经济能力的居民、农民参加职工医保,对达到规定缴费年限且达到60岁的,可给予享受相应待遇。四是探索建立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与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相衔接的办法,把最高支付限额从6倍提高到6倍以上或不封顶。五是做好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不论是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通过申请、评审、公示,年度个人负担影响基本生活的,可获得城乡医疗救助补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做好各项制度经办管理资源的衔接。一是整合管理资源,把分散在人社、卫生、民政三个部门的“四项制度”职能统一归口到人社部门管理。通过整合管理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管理,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四项制度”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服务,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差别的问题。二是明确省(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城乡医疗保险职能、责任,明确经办机构级别。三是建立市、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平台,统一经办执行标准、业务流程,形成层级分明的管理格局。四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统一信息标准,使各种医保数据实现无障碍交换、共享,实现医保“一卡通”。五是健全城乡医保绩效考核制度,统一制订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考核标准,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贴、医疗费结算挂钩,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5篇

2、抢救车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每日清点登记,质管员每周核对清点,保证账物相符。

3、内科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流程、抢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抢救工作由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负责制定抢救方案,组织安排人力、物力,及时组织抢救,并按医院有关要求上报。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经复述核实后方可执行,所有药品包装、安瓿必须在抢救结束经2人查对后方可丢弃。

7、详细作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

8、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以备再用。

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6篇

2、内科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培训。工作时应穿专用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外出时,应换鞋、换外出服装。

3、严格掌握进入内科患者的分室标准,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患者,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所有使用的物品,必须专人专用,用后严格消毒并无害化处理。

4、内科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实施隔离技术,认真洗手或手消毒,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均须洗手;执行侵入性医疗操作前,接触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护理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必须戴手套,避免锐器刺伤,如意外刺伤应做好应急处理,并报告感染管理,随访观察并记录。

5、加强患者的感染管理及检测,特别是对各种置管路、口腔、皮肤、肠道,抗生素使用情况,细菌耐药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检测。加强危重患者的.局部护理与清洁消毒,预防并及早发现菌群失调而引发的医院感染。

6、进行动静脉注射、导尿管的放置等操作,应严格按相关操作的感染控制措施操作与护理。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患者用物的消毒灭菌管理及检测。

8、加强医院感染检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医院感染病例有异常增加时,应及时报感染管理科,尽快调查处理。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各项检测指标达到内科感染控制标准。

9、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原则上不收住内科,确诊或疑似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患者,应按隔离要求进行隔离护理,及时上报医务处和院感科。

医院辐射管理各项制度 第7篇

为加强医院辐射防护管理,我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一、医院辐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李景贵 副组长:陈 卓

成 员: 高海蛟 田忠卿 田 华

二、辐射防护管理部门:器械科 科 长:陈 卓 维修工程师:田忠卿 仓库管理员:孙斌

三、各临床医技使用科室。

曹县磐石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强化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自觉配合并切实落实放射设备的使用安全,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设施的性能,确保其安全正常的运转。射线装置变更时及时办理申报变更手续,机房定期进行辐射水平检测。

3、采用放射诊断应遵循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放射防护知识和相关法规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期间须接受定期培训,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射线装置。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对已经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要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医用诊断X射线机须由专业放射影像医师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6、进机房前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开机前检查安全装置,记录机器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掉电源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7、对患者拍摄前应认真核对诊疗方案,准确对位,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重复照射。

8、机房内除受检者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9、机房内必须配备一套受检者防护服装,并按规定使用。

10、机房门必须设置门灯连锁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照射前必须关闭机房大门后方可开机照射,机房工作时大门上方应有红灯指示。

辐射安全检测计划

一、积极配合、协助环保、计量等职能部门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

二、定期对设备辐射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发现辐射量超标对环境或工作人员构成危害的立即上报。

三、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查体,并将检测报告存档,发现辐射量超标者立即通知本人并按规定进行处置。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为使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与职责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长: 魏登科

副组长:李景贵

成员:冯

斌 丛承利 张贵丰 于瑞发

应急处理电话:0530—3230268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放射防护档案管理制度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我院的放射诊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管理体制

我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确定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了工作任务与职责。

二、建立放射诊疗管理档案

1、按照不同类别的放射诊疗工作,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

2、建立了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其它配套仪器设备清单、放射工作人员名单、放射诊疗作业场所分布、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情况预览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清单、个人剂量发放登记等明细帐目。

3、每年定期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监测,并建档保存。

4、建立了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报等工作档案。

三、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档案

1、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对已经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全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检测档案。

3、建立培训档案

对新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组织安排岗前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放射工作人员证,才能从事相应的放射工作。每两年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进行健康查体,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放射工作人员证,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档案和体检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实行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科主任放射诊疗责任制,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防护安全情况。

2.科室设置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1人,负责辐射防护及放射诊疗安全工作;每三个月送检个人剂量监测仪,并将检测结果报告科主任及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并持证上岗,并建立个人计量检测档案,定期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查体。

4.检查医师应注意受检者非检查部位的辐射防护,特别注意对孕妇和儿童的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与解释。

5.检查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设备运转状况和受检者状况,防止出现意外,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护士在场。

6.各种设备由各科技师分工负责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引起诊疗差错与事故的发生。

7.设备发生故障应由分工负责的技师及时进行检修,或报告科主任并通知厂家前来修理,并做好检修记录,确认设备完全恢复正常后方可对受检者进行检查。8.护士应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受检者进行特殊检查,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接受特殊检查病人在检查中的病情观察及发生意外的抢救治疗工作。

放射防护质量控制计划

一、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

二、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要求。

三、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五、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六、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七、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挫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八、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实施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4、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8篇

一、新制度的学习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开始使用, 至今已十二年多。此次新颁布的两项制度, 通过借鉴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 对我国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进。为更好地理解新制度的规定, 更好地执行新制度, 应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细致的培训。培训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另一种是在医院内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讨论。对新制度的学习是执行制度的基础知识保证。

二、对新制度重大变化的理解

新颁布的两项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 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取消药品及进销差价科目, 增设药事服务费;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要求平衡设置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 既提供了绩效评价需要的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信息, 也能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收支信息。促使医院加强预算管理;完善和丰富了财务报表信息;明确了医院收支结余核算及分配的管理;明确了医院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核算与归集, 促使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改革了净资产的内涵与核算;促使医院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执行前的具体准备工作

(一) 固定资产核算准备

新制度规定, 医院应当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 详细登记每项固定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科教项目资金、其他资金的金额及其所占的比例。因此, 必须提前在全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确定现有每项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来源和各种资金在购置中所支付的金额。

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 对固定资产不再计提“修购基金”, 而应该根据新颁布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计提“累计折旧”。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必须查清现有固定资产的确切购置时间, 对现有固定资产逐项计算已提折旧。通过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 必然导致医院非流动资产的减少, 主要原因就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致。

(二) 无形资产调整

新制度规定, 医院购入的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 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医院应详细清理现有每项无形资产的购置资金来源和各种资金在购置中所支付的金额, 并查清无形资产的购置时间。将原来在旧制度中归入“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可脱离特定设备使用的应用软件仔细清理, 归入“无形资产”核算。例如医院HIS系统软件、财务核算软件等。

(三) 卫生材料核算准备

根据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 在“医疗收入”总账科目下设了二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收入”, 该明细科目主要记录患者在医院就诊时, 根据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收取的各种单独计费的特殊材料费。通过该明细科目的设置, 卫生主管部门能了解单独计费的卫生材料占医疗收入的比率, 从而加强对特殊材料使用的控制。

医院需要加强对患者单独计费的特殊材料的管理, 对采购的卫生材料详细记录购入价,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卫生材料的实际成本。在新旧制度制度衔接前, 医院需对散布在各临床科室的卫生材料进行清理, 确定每项卫生材料的购入价、数量。

(四) 药品核算准备

新颁布的制度规定, 将取消“药品”、“药品进销差价”科目, 将药品和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一起纳入“库存物质”进行核算。库存物资取得时, 以其成本入账;库存物资发出时,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

因此医院应严格药品购入管理, 确定在库药品进价, 特别要对已经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待售的药品要进行清理。在新旧制度衔接前, 理顺医院存在的“药品”科目 (旧制度下的总账科目) 负数问题。在新制度执行后, 将取消药品加成, 以购入价核算药品。

(五) 医院科室、人员的分类确定

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本次修订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医院成本管理, 主要修订内容有: (1) 规范了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 (2) 提出了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诊次和床日进行成本核算的办法; (3) 明确了医院至少应进行科室成本核算, 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 至少要开展以科室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由于要进行科室成本归集和分摊, 必须将医院的所有人员明确归入确定的科室, 将所有科室明确归入确定的类别 (科室明确区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等4类) 。特别是医疗辅助类科室, 它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 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部门。而现行大部分医院将提供动力的辅助服务科室 (锅炉房、配电室) 归在总务科或后勤部门, 因此在执行前需将锅炉房、配电室等动力部门的支出在核算上从后勤部门中列出。

(六) 往来账和专用基金的清理

新制度增设了“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科教项目结转”三个科目, 通过新设项目的核算加强对非财政科研、教学项目收支的管理, 强化了专款专用。在新制度执行准备时, 需对“其他应付款”科目 (旧制度下的总账科目) 内的各种科研、教学经费逐项清出, 以保证新旧会计制度科目衔接时使用。

(七) HIS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的程序修改

本次财政部下发的制度对收入类会计科目的二级明细科目设置进行了调整, 增设了“卫生材料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结算差额”等细目。对已经使用了HIS系统的医院来说, 需要与HIS供应商密切联系, 提前修改HIS系统软件, 以满足新制度对HIS系统各种数据、报表的要求 (例如对门诊、住院收入分类汇总统计报表的修改) , 并相应调整药品销售管理软件中的加成计价模式。

(八) 财务软件程序的修改

截至2010年末, 全国医疗机构 (除去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 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医院会计核算的已达90%以上。由于新制度修订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显著提高, 因此各医院要提前与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供应商联系, 对使用的财务软件进行升级, 以保证财务核算数据的衔接。

(九) 内部控制制度的跟进

医院需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建立或修订如下制度:预算管理制度, 收费管理制度, 成本定额管理制度, 费用审核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包含三账一卡制度, 大型医疗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资产共享共用制度) , 医院财务机构内部监督制度等。

只有对各种内控制度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 才能保证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的顺利执行, 并保证医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由于本次制度变化涉及医院管理的深层次内容, 因此医院管理层必须充分重视本次制度的变化, 提前调动医院各方面力量, 充分做好制度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才能在2012年圆满的完成本次制度修订的任务。

摘要:2010年末, 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并要求两个制度自2012年开始全面执行。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应做好新旧制度之间衔接的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第9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经济合同制;资本金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85-01

0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分为发电和电网两部分,电力产业已经基本完成厂网分离的产业重组,电力施工企业已由建制管理转化为项目管理,以前的工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如今,我国电力市场竞争激烈,各大电力施工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力求在电力市场中寻求一席之地,如何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利益,成为电力施工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1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管理。即从工程项目的决策到实施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总结评价,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理论方法,它的管理对象是涉及多种任务的项目,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限定的投资、工期、质量等),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最优地完成待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即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采取不同措施、手段和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以达到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项目管理的任务是对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对其投资费用、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等进行协调和控制。

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五制”

电力建设是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而进行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其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特点,其管理必然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秩序,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颁发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其中包括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制和工程项目资本金制,并称“五制”,这“五制”构成了现代电力建设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是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

2.1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是指在项目筹划建设阶段组建设立的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对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生产运行全方位负责,并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经营性建设项目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五制”中的基本制度,是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在电力建设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电力建设项目投资约束机制,培育和完善电力建设市场,规范电力工业建设的组织和行为,实现合理工期、控制造价、达标投产,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公司和股东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2.2工程项目招投标制

工程项目招投标制是指项目法人就拟建工程准备指标文件,发布指标公告或信函,以吸引或邀请承包商购买指标文件和进行投标,直至确定中标者,签订招、投标合同的全过程。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是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也是电力建设的内在需求,它可以利用市场竞争促进各施工单位提高自身企业竞争力,可以有效降低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以满足项目法人对工程的要求。

2.3工程项目监理制

施工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对施工阶段的建设主体或参与者的建设行为,包括对设计、施工与安装、采购、供应等施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控制和确认,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使其建设行为和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为规章与合同的要求,确保其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使工程的质量、进度、费用和安全实现规定的目标[3]。工程项目监理制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和咨询业务的责任制度。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制,可以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质量、提高项目进度、保障项目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4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制

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制是项目法人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订立合同、履行合同以及对合同进行管理,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制度。经济合同制是一种法律制度,合同具有法律效应,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具有合法资格,合同一旦订立,双方必须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4]。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实行经济合同制,可以使合同双方严格遵守合同规定的原则,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规划合理施工建设,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保障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5工程项目资本金制

工程项目资本金制是国家对有关资本金的筹集、管理、核算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等事项所做的规定。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必须合理选择投资项目,充分掌握建设项目的资料信息,论证电力工程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推行资本金制度,有利于规范电力市场的投资行为,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率,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建设。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电力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经济合同制和项目资本金制这“五制”,规范施工,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投资成本、缩短工程建设工期、保障电力建设项目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3-7.

[2]陆彬.电力工程建设中招投标制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74-75.

[3]孟祥泽.现代电力建设施工与技术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医院急诊科各项制度大全 第10篇

一、对一般突发病例的常规急救服务

(一).院内急救

我院设立有急诊科,执行全天候24小时急诊服务制度,分为:

1、内、儿、传染科系统急诊:设在医院急诊科。附设有急诊室、监护室、观察室等。

2、外科:急诊科设有外科急诊试冬附设有小手术室、抢救室、换药处置室等。

3、妇产科:设在妇产科病房内,必要时直送手术室。

4、五官科:急诊科不能解决时,且则约请五官科紧急会诊或直送手术室。

(二).院外急救

1、急救通讯指挥系统

①设有急诊科专线电话,号码:

院内电话急诊科号码为:

外线-

内线

②院办公室设24小时总值班制,医院总值班电话为:

外线-

内线-。

2、应急工作系统

①急诊人员:由急诊科医生、企业管理轮番值班,做到随时派出医、护人员在5分钟以内出诊。

②救护车:急诊科值班救护车1台,其他院内车辆为备用车,随时听候调遣。

③急诊出诊处理和程序:接到急诊电话和通知时,急诊科应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5分钟内出车);如病情适合转运回院时,由出诊医、护人员随车转运回院,并当场作相应根基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病情不相宜转院的患者应在现场进行抢救,并尽量经由过程电话向急诊科主任和院总值班指导陈诉。如遇情况特别,在领会清晰实在情况,视具体需要由急诊科主任或院总值班向导配齐相干医、护人员、器械、药品及有关人员前往。

二、对突发的重大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信息处理

1、突发性的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严重的火灾、水患、爆炸事故、建筑物倾圮事故、特大车祸事故、群体斗殴伤亡事故、团体中毒事故、爆发性疾病等情况,一旦接到上述通知和急救电话,必须立即报告院长,院长不在时,应立即报告副院长。

2、院长(或副院长)视事件性子与水平,决意能否向区卫生局、人民当局直接申报。

(二).指挥机构与职责

1、应付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院办公室(或现场)。

2、总指挥:由院长担任。

总指挥职责:

①负责紧迫带动全院人员到场急救动作;

②负责号令当即出动各相干应急分队;

③负责调集急诊救治指挥部成员制定急救方案;

④负责指挥全院各科相互调和;

⑤负责通过政府机关和新闻序言向社会乞助(包括药物及急救器材、运输工具、血源、上级指导人员等)。

3、副总指挥:由副院长担任。

副总指挥职责:

①担任各应急分队队长;

②指挥分队各小组迅速展开相关工作;

③辅佐总批示工作,背责对批示部人员的工作布置,和急救工作详细摆设,降真急救计划。

④总指挥不在院时,代理总指挥职责。

4、指挥部成员:

(院办负责人):负责急救工作的通迅联系,具体落实各科协调,互相配合,实施人力、物资运输的供应。负责作好抢救工作人员的登记。

(急诊科主任):负责第1、2应急分队的院前急救具体实施,列进制定急救方案。日常平凡督导科内助员、物质保持应急状况与随时增补急救药品、物品。

(医务科主任):负责实赠医、药、技人员调配的落实,共同各分队、各科制订抢救方案、完成抢救颠末的书里记录和总结讲述。

(护理部主任):负责实施护理人员的调配与安排,参加制定抢救方案。

(外科主任):负责外科相应病区及手术患者的诊疗与安排,组织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应急抢救方案并督导措施落实。

(麻醉科主任):负责手术患者的手术安排和麻醉安排。

(妇产科主任):负责妇产科及手术患者的诊疗与安排,组织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应急抢救方案,并督导措施落实。

(供给室主任):负责后勤物资的保障供给。

(车队队长):负责车辆运输、落实车辆调剂措施。

(三).常备急救物质及物品

1、仪器类:急诊科配备应有万妙手术床、多功能抢救床、古道热肠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洗胃机、输液泵、吸引器、输氧装配、血压脉搏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以及各科治疗包、脱刺包、导尿包等。

2、药品类:能保障对外伤、出血、休克、心衰、呼衰、急性肾衰、肝衰、脑衰等相应急诊抢救的药品供应,并保持相对恒定命目。有关救护车存放急救药品物品,内、儿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外科出诊箱存放物品表、妇产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及急救小推车备用药品基数、存药等应列表统计,并定期检查。

(四).行政后勤部门

行政、后勤、物资、设备及其别人员的应急时做法:在重大事件的急救使命眼前,时间就是生命,病情、灾情、伤员就是敕令,不管工作时间或歇息时间,不管白日仍是乌夜,一旦接到辅导饬令,全院工作人员都要疾速到岗,一切工作部分皆要开绿灯,全部手续从简,工作原则是先治病救人,后补办手续。全院同床异梦,相互支撑,杂乱无章。

(五).思惟政治保证

1、救死扶伤的医德感化:全院工作人员建立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发扬刻苦刻苦、英勇固执的肉体,并对党和群众生命产业高度负责,谦腔热忱、认实详尽地做好本职工作。

2、思念政治的考验:企业管理员、共青团员、积极分子在突发事件中要充裕施展前锋圭表标准感化,勇往直前。

3、铁的规律:凡在急迫救治时畏缩不前,临阵脱遁,托故躲避,拈轻怕重,拒不平从指挥,漠不关心等情况,皆按情节轻重,由医院或报上级部门庄重处理。

留观室工作制度

1、凡病情变化、疗效无法计算,诊断不明而不肯住院的患者均需在留观室留院观测。

2、留观的患者日间及前三更由120医生及企业管理负责,下三更由当班医生及企业管理负责察看及处理。并及时做好病历书写,交企业管理,书写企业管理记录。

3、医护人员必须不定期巡查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点窜诊断,调解治疗方案。

4、遇病情变化及诊断不明等情况,120医生及留不雅室企业管理应及时向主班医生或科主任提出会诊。

120医师管理制度

1、在急诊科主任领导下,严格执行医院及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

2、必须严守岗位,服从指挥,随叫随到,完成义务后,须立即回院,不得在外耽搁。接到120指令后,白日不超过3分钟,夜间不超过5分钟出车。必须按规定着装,带齐必备抢救物品。

3、病人文明规矩,服务殷勤,遵照职业品德,按划定收费,严禁公收费及向病人索要钱物。

4、熟习各抢救物品的摆放位置及使用办法,做好抢救物品的预备、检查、清算、调换工作,及时清算过时生效物品。

5、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医疗文书记录,对危重病患者,及时做好病危通知并请眷属具名,对现场出生的,只作灭亡诊断,避免不安全身分,实验护卫性医疗。

6、病人接回医院后,应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抢救经由,做好企业管理记录。

7、积极参加院部及科室各项政治、业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8、在卫生包干区内做好清净卫生工作。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为了发扬治病救人的人性主义精力,敏捷、及时、有用地抢济急危宿疾,凡进进急诊科的病员,应无前提进止死命撑持挽救。

2、对绿色通讲病员,实施劣先救济、查抄和治疗,统统手续由护理员负责管理。如需求会诊,应实时关照会诊科试冬会诊大夫应在5分钟内参加。

3、绿色通道病员经急诊急救后,病情相对不变,必要住院者,由护理员帮忙打点住院手续,并由医务人员护送进住,同时做好交代班手续。

4、凡是110或120送进我院的急危病员,如果无家族在场或用度坚苦,先由110或120包办人员挖写绿卡,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及时解决有关手续。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用度催交。

急诊科工作制度(2)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沐日照旧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白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法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把握急救医教实际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企业管理制度、核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实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企业管理不得分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企业管理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必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春秋、住址、来院正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尽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企业管理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试冬与有关科负责人接洽,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遴派手艺程度较下的医师担当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练习医师和练习企业管理不得零丁值急诊班。学习医师经科主任赞成报医务科、门诊部核准,方可列进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义务心和怜悯心,及时、准确、火速地进行救治,周密窥察病情变革,做好各项记录。疑问、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当场组织抢救,待病情不乱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间接企业管理。任何科室或小我私家不得以任何来由或捏词拒支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支出急诊察看试冬由急诊医师誊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企业管理负责医治,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测病情转变并做好纪录,实时有用天采纳医治步伐。调查工夫普通没有跨越3天,最多不超越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功令胶葛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特别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答应挪动转移,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较着标识表记标帜,不准肆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耗损部门应及时增补,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逐日查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符合。

5、无菌物品须说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从头灭菌。

6、每周须完全打扫、消毒一次,室内制止抽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循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患者终了后,要作现场批评和初步总结。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进院诊治而临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企业管理,要紧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颠末,认真做好交企业管理。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早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检察。主治医师逐日查床一次,及时订正诊疗打算。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企业管理,要随时自动巡查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增强根本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产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伴随(特殊情况除外)。

7、留考察时间一样平常不跨越3天,最多不凌驾1周。

急诊就诊制度

1、由接诊企业管理扣问病情肯定救治科目后,打点挂号,并通知有关科急诊值班医生。病情庞大易以立刻肯定科别者,由尾诊科负责处理。

二、接诊医生检诊后,记录检查成果及处理定见。

三、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

四、对重病及病危患者应马上通知值班医生作告急处理,然后办挂号手续。须有专人陪同,随时视察病情转变。

五、接诊企业管理测体温,必要时测呼吸、脉搏和血压(重危患者必须测血压),一般患者用腋表,小儿、晕厥、粗神企业管理、惊厥患者用肛表。

六、需要抢救的危重病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企业管理可酌情先予急救处理,如止血、给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痰等,亦可请其他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得回尽。

七、紫绀及呼吸艰巨者吸氧。体温超过39℃可予冰袋或冰敷常温。呼吸心跳遏制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打针及气管内插管给氧、静脉输液等。

八、需要X光等检查的患者,就病情需要,须有工作人员或陪同人员陪送,或通知有关科室到急诊科检查。

9、病情需要时,可邀请其他科值班医生会诊。遇有就诊者过量或疑难病例,应及时请上级医生协助。遇有多量急诊或病情复杂,需要多方面协作抢救的患者,应通知急诊科主任、医务科科长及院长。所有会诊及一切处理经由,应记进病案。

10、病情需要时,可转进急诊调查室窥察。

上一篇:专用线管理制度下一篇:天地之间的灵动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