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2024-07-25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精选6篇)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第1篇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育华小学 钟宏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至今已十多年,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不平衡,只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火红了一阵,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总体上仍然维持着BASIC的天下。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择其主要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标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 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www.xfhtt

[1][2][3]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第2篇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 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在先进性、重要性之外,还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础性。这里所指的基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矗正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计算机教育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运用,关键在“用”字上,不能理解成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教育。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上层学科,它的基础是数学和物理学,要求小学生学习什么递归算法,什么磁性存储,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认知能力上,都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扼杀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小学生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用,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和教育,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应用在教育上,确实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协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联想。计算机为提高学生智力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环境,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还需要广大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而下能幻想笨靠仟设计算机课,就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应用计算机去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极有前途的事业,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小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这种技能的目的与要求,仅仅是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各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学校要用计算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发展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环境,以逐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第3篇

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 还姓“小”。

说语文姓“语”, 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可见, 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 (当然也是思维的工具) 。文字一旦在人们的意志的驱使下, 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成“串”, 成了文章, 就有了意思。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 都是选的一篇篇文章作课文, 所以课标又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语文教材使用的是字典, 就没有“统一”之说了。但是, 字典不能充当语文教材。

众所周知, 文章是阅读的对象。阅读, 是“披文得意”, 即通过语言文字, 获取文章中的信息。

但是, 文章一旦成了“课文”, 身份就不一样了, 它就有了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因此, 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且要关注形式意义——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即不但要“得意”, 还要“得文”, 并在得意得文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这就是阅读教学。

为什么潘自由先生一再说“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为什么钱正权先生一再强调“不要把阅读课上成阅读理解课”?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只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得意”, 那么, 什么办法也比不过讲解法, 讲解法最便捷, 既省时又省力。但这样做, 学生就不能“得文”了, 自然也不可能获得阅读能力。至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就更无从谈起了。

这里讲的还只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还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 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

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 否则就不知道语文教学教什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有关。

说小语姓“小”, 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

我们明白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知道了学语文的目的还不够, 还得明白小学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教6耀12岁的小孩学语文的!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 教小孩学语文与教中学生、大学生学语文不同。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中学生、大学生。即使是小学生, 也有区别, 不能把一年级的小朋友当做六年级的学生。

小学生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有哪些量和质的要求?每个年段的要求又有哪些不同?每教一篇课文、一册语文书, 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些, 我们必须去研究, 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现象, 如不适当地拔高、挖掘、拓展, 忘记了坐在我们对面的是几岁的娃娃。相比之下, “不到位”现象更普遍、更严重。比如书写水平、朗读水平、表达水平 (口头和书面的) , 以及背诵量、阅读量, 还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多学生与课标要求相差甚远。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我的导师张庆先生说:“识 (字) 、写 (字) 、读 (书) 、背 (诵) 、说 (话) 、作 (文) 、习 (惯) 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 能把字写好, 书读好, 文章写通, 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 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作交代了。”

的确如此。以上四个方面落实了, 其他方面会有的, 人文性也跑不了。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就像幼苗, 它需要吸收阳光、水分和养料。幼苗是处于发育、成长阶段, 离开花结果还有很长的距离。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 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幼时的“厚积”恐怕是最要紧的。曾国藩就反对老师过早地教他儿子作文, 强调先把书读好。现在, 有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解读很怪异, 说法很多。不要轻易用“思辨”“智慧”“诗化”等一类空洞的字眼来描述小学语文教育。

教小孩子学语文, 要手把手地教, 实打实地教。

我这样说, 有的理论家可能不赞同。怎么能这样呢?要改变学习方式, 要“自主、合作、探究”, 但不要忘了,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从理念出发。生搬硬套, 有时是要碰钉子的。

不要只从字面上理解我说的“手把手”和“实打实”地教。“手把手”, 说的是耐心、细心。理论家若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上一节课 (不要多, 只上一节) , 就会发现, 小朋友并不都是想象中的天使。十分钟之后 (或许还要不了十分钟) , 准得把某些理论家的鼻子气歪!你教了多少遍了, 有些小朋友还是把“左”读成“右”, 把“右”读成“左”;你纠正多少次了, 有的小朋友仍旧把“甜”写成“甛”;你领读了很多遍了, 有的小朋友还是一词一顿地读书。教室里还没安静五分钟, 右边有人打起来了;你还没制止住, 左边又有小朋友报告:“老师, 他骂我!”……所以教低年级的老师, 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细心细心再细心!教低年级可是一门大学问。教高年级的学生就不要“手把手”教了吗?要的。到了六年级, 有的学生还需要手把手地教写字, 手把手地教朗读, 手把手地教写作。

一次, 我听一位五年级的老师指导学生写字, 其中有一个“左右逢源”的成语。老师在黑板上一写, 我就知道她没认真读字帖。我走上讲台, 让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上写的这两个字 (书上的字都是楷体) , 然后请这位老师把这“左右”两个楷体字放得大大的, 投到屏幕上去。我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第一笔——横有什么不同。这一点拨, 大家立刻发现“左”的一横短, “右”的一横长。这里, 如果老师不指点, 许多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注意的。还有一次, 我和一位老师备《掌声》一课, 这课有6个字要书写。我说:“你先把这些字临写一遍。” (苏教版小语教材凡要求写的字, 都是请书法家写的。) 写完, 我说:“‘班’字你没写好。你看看书上的‘班’字, 当中这一竖撇, 在哪儿起笔, 在哪儿收笔?”他细心一看, 原来, 这一笔起笔要高, 收笔要低。各位看官, 写字教学不手把手教能行吗?

当然, 有些东西是可以自主的。学了汉语拼音后, 可以自学生字, 课文可以预习, 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会更大。但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选择, 要因年级、因人、因文、因学习的内容而异。语文学习, 是个性化行为, 不要搞形式的“合作、探究”。

“实打实”, 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 扎扎实实地教, 不能搞花架子。有人用“教过了, 教对了, 教会了”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 很有意思, 很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才是我们的目的。字要会写, 书要会读, 精彩诗文要会背, 词语要会运用, 作文要会写。总之, “会了”才算数。总不能狗熊掰棒子似的, 忙活了半天, 一无所获吧?不说别的, 就拿写人物对话来说吧, 我先让学生抄课文中的对话, 又让学生写人物对话, 抄、练了七八遍, 有学生还不过关呢, 不“实”, 怎么能会呢?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小孩子学语言、用语言的, “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家看看2011版的课标, 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运用”。千万不要把语文教学虚化了, 不要把小学生教浮躁了。

如果说“手把手”地教, 说的是耐心和细心, 那么“实打实”地教, 说的则是一种责任, 一种韧劲, 一种“夯”的精神。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

课标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要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

吕叔湘先生说:“10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是工具, 语文水平低, 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 有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诉苦, 说是得兼做语文老师。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的经验, 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吕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凡语文水平较好的, 无一不是喜欢读书的人。

吕叔湘先生还说:“开展课外阅读,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 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 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 也就是说, 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 要加以适当指导, 例如什么书值得看, 什么书不值得看, 这本书有什么长处, 那本书有什么缺点, 等等。多少指导一下, 学生得到的帮助就很大。还有一条经验也是共同的, 就是多写, 大作文、小作文、笔记、周记、日记等等都可以, 教师看一部分, 做点讲评指导。”这段话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 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我按照吕先生的指示, 回想了一下自己。我的语文能力哪儿来的?课内课外各占多大比例?我得益于课内的, 恐怕还不到30%。有人曾经反对吕老和我的说法。我们说的是自己, 你还能比我更了解我吗?我庆幸在小学里, 老师激发了我的读书、作文的兴趣;在中学里老师让我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因此所有的晚自习、星期天, 我都用来读书、写作。到现在, 读书不断、笔耕不辍。因为读、写已成了一种习惯。

我庆幸在我上学的年代没有家庭作业, 所有的晚上、周日、寒暑假都是属于自己的。

学语文是个慢功, 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在上学期间, 和同学比, 虽然作文水平稍高一些, 但那时的我远不能与今天的我相比。

所以, 优秀的语文老师, 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 都有自己的课程, 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 浙江富阳永兴学校陈琴老师的“素读”, 还有山东潍坊李虹霞老师的“统合”教学, 都突破了原有课程的格局, 推出了自己的教材,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请看韩兴娥老师班的一位叫魏榕的学生写的《书名联串》——

《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 《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 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 付出了《孤星血泪》, 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 《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 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 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不懈地《追求》, 使他终于成为《英雄凯撒》式的人物, 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 在《神奇的花园》, 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 满怀《理智与情感》, 参加了《青年近卫军》, 开始了新的《一生》。

“窥豹一斑, 亦足见其大矣。”仅由此, 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出什么是“海量阅读”。

著名学者陶继新先生说:“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 写作就有了话语基础, 就不再成为困难之事。现在很多学生, 包括一些教师, 之所以写起文章来捉襟见肘, 关键是读书不多, 特别是读经典不多。教学, 特别是语文教学, 如果拘泥于教材文本, 肯定教不出有水平的学生来。只有在学好课文的同时, 又‘海选’一些经典进行诵读, 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站在韩兴娥、陈琴、李虹霞面前, 我顿觉自己矮小。我在反思:我的那么多追求完美的公开课, 在某些方面对大家是不是误导?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常”是什么?“常”是不变的东西, 是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 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的。

全国中小学的学生书写、阅读、写作水平有多少达到或基本达到要求的?30年前, 吕叔湘先生说“大多数不过关”。如今呢?依我看还是“大多数不过关”。不说别的, 有多少学生能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有多少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线的老师心里有数, 但各级教育的领导者、研究者, 有多少心中有数的?不敢说。不从实际出发的教科研, “研”出来的东西终究是一纸空文, 没人理会的。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科研课题才是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为什么一直为人所诟病?就是没守住“常”, 没按规律办事。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 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 概莫能外。全国解放以来, 谁按照这一规律去指导学生写字了?目前看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这样编排了, 使用苏教版小语教材和与之配套的“习字册”的小学生这样做了。实事求是地说, 江苏小学生写的字比十年前大有改观。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 (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语) , 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 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和音乐老师教唱歌一样, 要范唱、领唱。教低年级小朋友, 必须领读。不要怕某些理论家讥笑我们“抱着学生走”。该抱不抱, 是不负责任。

教作文也有规律可循, 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 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 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 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 (包括朗读) , 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培养, 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 扩大阅读面” (课标语) , 重视课外的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们的古人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已经摸得很透了, “熟读、精思、博览、多做”是古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高度概括。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批评过“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者, 但至今还有人“言必称希腊”, 把老祖宗忘掉了。山东的郭宗明老师直言:“现在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搞不过古人。”我同意他的说法。虽然时代不同了, 但古人的好的经验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 也是事实。

当前, 关于语文教学的提法不少, “颠覆”“革命”“转身”之类的词语屡见报端。其实, “常”是颠覆不了的, 正如日出日落, 四季交替, 是“不以尧存, 不以桀亡”的道理一样的。

不可、也不能改变的, 要守住;规律, 要遵循。

说到这里, 我忽然想起并似乎明白了, 李大钊为什么取字“守常”。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 最终取决于老师。

做小学语文老师不易。不能只看文凭, 得有真本领。我曾听过一位研究生的实习课。一看他板书的课题, 再听他范读课文, 使我对“文凭不等于本领”这句话更深信不疑了。不能怪年轻的大学生, 这是师范教育的悲哀。师范院校的导师、教授们“导”出了这样的“研究生”, 不知有何感想。是的, 追根溯源, 小学教师也有责任。小学语文老师要有比较好的语文基本功, 即我们平时说的“看家本领”。比如书写、朗读、表达 (口头的和书面的) 等方面, 都要有扎实的功底。此外, 还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你既然选择了师范教育, 就得去修炼。这是工作的需要, 也是生存的需要。

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仅有这些还不够。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 以“文”化“己”。这个“文”主要指读书。不读书正如黄永玉教授所说——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不读书, 别说“消化生活”了, 就连一篇课文也“消化”不了!一开口、一动笔, 甚至一投足, 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读书人。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 甚至言谈举止, 以至心灵状态。读书同时读自己, 明理导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 成为终身阅读者。“文化人”的另一个方面, 是以“艺术”化“人”, 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细胞多的人, 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灵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列宁为什么那么欣赏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为什么建议“同志们, 都要看看罗丹的‘思想者’”?我以为他是想让我们学会思考。大到教育, 小到一个字词教学, 我们都要思考。教一篇课文, 开展一次活动, 事前要思考, 过后还要思考, 这样才能把课上好, 把活动开展好, “前思后想” (尤其是“后想”) 才能长心眼、长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 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 并养成习惯。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多与同事交流, 如果“谈笑有鸿儒”, 常与专家交流更好。经常读书、读杂志、读报纸也是与别人交流的形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能使你茅塞顿开。交流是一种便捷的、常常会使人顿悟的一种学习方式。不然为什么人们说“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在教学中, 要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人人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例如, 字, 会写的, 且写得规范了, 一定不要再写了;对书已读得很多、作文写得很好的学生, 就要动员、启发他们多“玩”。对学困生, 就要耐心、细心地指导、鼓励他们多朗读, 吸纳语言、培养语感;多读课外书, 开拓眼界, 扩大知识面;一些难做的作业不妨搁在一边。老师要珍惜每位学生的宝贵时间, “少做题, 多读书” (课标语) 才是正道。

许多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 之所以失去了兴趣, 其一是老师讲得多, 分析得多。一篇好端端的感人的课文, 一分析, 便味同嚼蜡, 学生怎么能喜欢?其二是作业多, 学生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 压得喘不过气来, 能不痛苦吗?能不讨厌语文吗?钱正权老师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 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问:“外公, 您认识沈大安吗?”“认识呀!你问他干什么呢?”“我们班的同学恨死他了!”“为什么?”“他编的语文练习册把我们害苦了!白天做, 晚上做, 双休日还得做, 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原来, 杭州市小学语文练习册上, 都印有“沈大安主编”的字样。唉, 沈老师当初为什么答应挂这个“主编”的头衔呢?

写到这里, 我不禁又想起了陈琴、韩兴娥、李虹霞等老师, 为她们让学生读书不做练习册叫好!还想起了吉林省吉林市的杨巧云老师, 她教的一班学生, 六年来只做了两件事:读书, 写日记。毕业会考时, 全丰满区3000多名小学毕业生, 前17名都是她班的。她班的作文成绩特别优秀, 非他人能比!语文能力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 不是教出来的。靠读书长大的孩子, 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更不怕考试。

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 他们是“人”。人需要尊重, 需要爱的呵护, 需要鼓励, 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他们需要玩, 需要活动, 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 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 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点燃心中的梦想, 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 应该在这里。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 发展 教学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在先进性、重要性之外,还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础性。这里所指的基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应用在教育上,确实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协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联想。计算机为提高学生智力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环境,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还需要广大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而下能幻想笨靠仟设计算机课,就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应用计算机去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极有前途的事业,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开展计算机教育既不能无的放矢,信马由缰,也不能不着边际、盲目攀求,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水平,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获取一种掌握知识和交换信息的手段,以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以至今后一生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应变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育 第5篇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育

泠烨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海部 泠烨)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至今已十多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教育阶段 ;引入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普及发展阶段。作为课程教育阶段的标志:1985年全国24所重点中学开设 BASIC语言课程,并由此引发全国大、中、小、幼各级学校的BASIC浪潮。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兴起, 源于国家“七・五”期间投资研制的中华学习机。为了推广学习机,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的研制,从而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踏上了辅助教学的历程。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当 时某些地方的领导,对计算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力,实际上,这一转折只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火 红了一阵,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总体上仍然维持着BASIC的天下。直到1992年济南第四次计 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领导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才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普 及发展的势头。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择其主要 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对小学计算机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大致形成了 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曰先进论。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 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 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 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往往是随大流。一会儿说是“第二文化”, 一会儿又说是“工具论”;今天喊《信息学》,明天又叫“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上述情况是因 为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目的性研究不够,对十多年的经验教训缺乏认真的总结及理性的梳理,所 以也就很难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们自己 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 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 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 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在先进性、重要性之外,还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础性。这里所指 的基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 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 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 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计算机教育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运用,关键在 “用”字上,不能理解成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教育。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上层学科,它的基础是数学和物理 学,要求小学生学习什么递归算法,什么磁性存储,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认知能力上 ,都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扼杀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小学生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 用,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 和教育,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目前,由于师资、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还不能做 到各科教师都承担一定的计算机教育任务,因此,不少学校不得不开设计算机课。即使如此,也应力求以各学 科的知识信息为客体,使学生看到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讲解程序设计语言 或应用软件命令。

其二曰竞赛论。有一个时期,国内各种计算机竞赛名目繁多。参赛获奖不仅为学校增光,有时学生也获得 升学加分的实惠,如能在国际大赛中得奖,学生可免试升入大学,指导教师也可得到多种奖励。所以有些学校 一直把参赛作为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学围着竞赛转。

竞赛对计算机的“教”与“学”,确实能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但竞赛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 假若本末倒置,就会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普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不应承担培养选手的任务,选手应由 专门的部门去负责培训,若一意孤行,则会影响计算机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吓走一大批人。

国内计算机竞赛,往往集中于两方面的内容:程序设计;汉字录入。时至今日,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程 序设计已不再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内容,甚至可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如我们仍一味强调这方面内容的 安排,那就可能误人子弟。至于汉字输入,无非是赛速度、赛正确率,明理的人都知道,非专业人员并不需要 追求高速。

其三称开发智力说。在很多经验介绍性的文章中都谈到开展计算机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个结论是当今世界力图论证的`问题。计算机作为一门高科技学科,汇集了人 类的高度智慧,我们对它进行钻研,当然能提高智慧与能力。问题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具有什么特别的能耐 ,能使学习计算机的人比学习其它学科(例如数学)的人,更容易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恐怕谁也 不能作出回答。不少文章提到的例子大多都是应用算法的技巧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数学能够 成为锻炼我们思维的体操。也有文章认为学生边看屏幕思维,边用手击键处理问题,可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据说外国有人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比较聪明,第一学习汉字,形、声要分别记忆,其二学习珠算要手脑并用。如 此说来,我国早已在教育实践中注意让学生的左右大脑均衡发展了。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应用在教育上,确实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 媒体技术、协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 的思维活动和联想。计算机为提高学生智力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环境,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还 需要广大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 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而不能幻想单靠开设计算机课,就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应用计算 机去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极有前途的事业,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在 这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其四称纯技能说。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生产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就等于掌握了一门生产技 能。就计算机教育目的而论,普通学校应有别于职业学校(班),首先考虑的应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非 职业培训。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应强调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育必 须渗透到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中去,而不必强调纯技术的要求,否则将为我们设下难以逾越的障碍。计算机是 一门发展极其迅速的科学,今天看似先进的技术,明天就可能落后了,说不定后天就要被淘汰了。如果我们过 于强调技能教育,尤其是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技能教育,首先设备就要跟上时代,进行更迭。中华学习机不能 运行时下风靡一时的 Windows(视窗)软件,也不能实现多媒体技术,那就要求学校配置Pentium(奔腾)。现 在的芯片技术是按每18个月就进步一倍(摩尔定理)的速度向前发展的,为此,学校就得每三四年更新一次 机器。试问有哪一所学校能承受如此重负?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要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仍适应当 时社会需求,也是极其困难的。姑且不说大学毕业,就是高中毕业也得十一二年,到那时机器早已不知发展到 几“86”了,就是Windows 、WPS等等恐怕也已面目皆非了。再说键盘背法和汉字输入吧,是否能保住现 在的地位也是大成问题的。众所周知,目前所用的键盘是打字专业键盘,必须双手操作,现在计算机已深入各 行各业,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迫切要求解放手的功能,于是各种新型键盘(如单手键盘)应运而生。毫 不夸张地说,今后的键盘将会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原理,更加智能化,使用起来更加舒服、方便,甚至可能键盘 都不复存在,也可能成为一种次要的辅助输入工具。键盘的改变也必然导致指法的改变。更何况目前键盘键位 的安排对大多数汉字输入方案都是不理想的。显然,在小学里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训练指法,以求达到专业录入 人员的熟练程度,确实是没必要的。计算尺的命运在提醒我们,计算尺曾经是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的计 算工具,可是如今大多数学生或许还未见过计算尺。

键盘是目前计算机文字输入的主要工具。可是汉字不像西方文字,它不能将方块汉字直接用键盘(已被淘 汰的整字键盘除外)输入,而是把汉字转换成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代码,再将代码送入计算机。这是一种间接 输入的方法,间接输入在工作效率、熟练要求、易用性、普及性等方面都不能与直接输入相提并论。随着汉字 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诸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直接输入法必将更臻完善,更加便利,它们进入寻常百姓家 也是指日可待的事。现在要求学生背诵某种与小学语文教学规范相悖的汉字编码规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何 况代码本身也在发展,今天所学的编码不一定就是明天流行的。在小学进行汉字输入的教学,其目的不在学习某种汉字编码方案,不是学习打字技能,而是要辅助和促进语文教学。所以全拼输入法(最好能输入音调)应 是小学生首选的基本输入法,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率。拼音(声码)输入法存在 不认识的字就无法出码输入这一缺陷,所以应辅助以某种形码,这种形码的规则必须与语文教学规范相一致, 有助于学生识字、写字和构词,对其学习有正迁移效应。任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可能产生误导的编码都应坚决摒 弃。

小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这种技能的目的与要求,仅仅是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 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各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 学校要用计算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发展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环境,以逐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不同环 境的能力。

开展计算机教育既不能无的放矢,信马由缰,也不能不着边际、盲目攀求,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水平,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获取一种掌握知识和交换信息的手段,以促 进学生当前的学习以至今后一生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应变能力 。我想这才是我们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

二、关于师资

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师资问题。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条件是十分艰苦的,有些学校连机 器也没有,只能靠教师到处联系借机器,以维持教学的进行。他们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埋头工作,才使我国计 算机教育十多年来得以持续地发展。我们应向小学计算机教师致以深深的敬意。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学计算机 师资严重不足,水平也不能适应实现计算机教育目的的要求,特别是非计算机学科教师,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尚未摘除“机盲”的帽子。计算机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为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服务,就要求教师首 先要掌握有关使用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就无法使用这一有效的现代化工具。如今经常有人抱怨没有可以 利用的课件,其实这种抱怨既有反映事实的一面,也有反映师资问题的一面。我国目前的教育软件,无论质量 上还是数量上都还不能令人满意。但问题在于,我们仍有相当数量的软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四川绵阳, 学校的设备至今还是8位机,但他们却充分地运用了现有课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成 绩。这不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师在运用课件能力上存在差距吗?应用教学软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改造和 开拓的过程,教师要潜心研究如何利用教学软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如何把课件组织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同 时也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程式,以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极具个性 的。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独到之处。一般说来,最好的课件,应是教师亲手编制的 软件。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由课件专家研制一批柔性课件,然后再由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作二次 开发,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课件。没有课件,也能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字处理等应用软件来开展辅助教学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就利用这些应用软件,把一些范文、范句按描述对象、手法等属性装入数据库,学生能按 照自己的需求与兴趣,取阅各种佳文佳句,从而提高构思和作文的能力。总之,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初步应 用能力,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一些具有远见的领导和校长,已把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作为考核教师是 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我们应该深切地看到:国家方针确定以后,教师素质是关系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小 学

[1][2]下一页

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各地区、各学校哪怕少买一点机器、迟一段时间配置机器,也得先把教师 培训工作抓上去。计算机教师要培训,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也要培训,校长、教导主任更应该培训。各地区要为 培训教师建设一些高配置、高水平的机房,着重在两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软件的能力;提高教师自我 进修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应变能力。千万不要把教师困在用指法、语句、命令、编码所围起的牢笼内,能力是 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三、关于教材

教材也是当前小学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没有好的教材,教师将“ 难为无米之炊”。这里所指的教材,既有书本又有软件,既指计算机学科又指非计算机各科。如前所述,小学 计算机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为此,各学科必须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内课外内容,也应具有如何 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这些软件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材现在还不具备。由于计算机教育目的不清楚,再加上写作 队伍水平不高,所以直到现在尚未见到一本经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小学计算机教材。要编好教 材,首先要明确并深刻领会计算机教育目的。教材编写队伍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才 能结合小学各科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归纳总结原有知识,以及探讨和认知新知识,否则,编写出 的教材只能是说明书的翻版

我看小学英语入门教学 第6篇

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小学三年级要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对于这些入学才两年的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新鲜而又陌生的课程。“新鲜”使他们有一种好奇心,也就有可能把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学习兴趣上去,而“陌生”又会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我们英语教师应帮助他们从“陌生”变为“熟悉”,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能力,并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下面我就三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兴趣吸引学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发和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于三年级英语的教学,培养兴趣从而吸引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初涉英语,兴趣浓厚,神秘感强,这时就得因势利导去保护、引导这种兴趣,并激发兴趣向深层发展。我把第一堂英语课上成“兴趣培养”课。一进教室,我就向大家用英语做了自我介绍:“Hi,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I am ٭٭٭, your English teacher„„

”配上手势、表情及适当的中文解释,学生懂了我的意思后,我再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自己也能用英语作简单的交谈了。望着学生们一脸的钦佩、羡慕与向往,我知道我这节课已经达到了目的。

二、有趣的英语歌曲、童谣、游戏愉悦学生

歌曲、童谣、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使学生在唱歌、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感到松驰、愉快和满足,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做到“堂堂有歌声,节节有游戏”的原则。除了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曲、童谣,每一个游戏外,我还频频收集课外资料,引用到课堂上来。我精心设计了一些英语游戏,使学生边做游戏边轻松地操练英语。如用How much is 6 and 8?(数学智力游戏)操练数字;用Show me your„„, Touch your„„等来锻练学生的听说反应能力。

这种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对英语的爱好进而形成了对英语的饥饿,而这一点,正是成功掌握一门语言的开端。

三、传递鼓励信息激发学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从事的任何事业。”我们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

注爱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情意浓浓的教学环境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使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语言情感的体验。所以我在课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总是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答错了,也用“Try again”,“Don’t worry”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当众表扬们能积极思考,敢于举手方言。“Very good.”“Great!”“Well done.”“You are clever.”等激励性语言更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评价。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就大大提高了积极性,那我的教学任务就容易完成了。

四、开展竞争机制激励学生

针对儿童好胜心、荣誉感强的特点,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以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因为竞赛具有刺激性,符合小学生渴望获胜的心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准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开学初布置教室时,我特意设计了一张“英语赛事表”,分为“Words”、“Listening”、“Singing”、“Making”四部分,在平时英语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个比赛形式,如教单词“words”时,各小组认单词比赛,如教歌曲“singing”时各小组又进行唱歌比赛„„这种形式较大地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每当我说:“Let’s have a competition

between groups, OK?”全班同学总是兴高采烈地回答:“OK!”在比赛时,他们也特别认真,对于他们的表现,我也总是恰到好处地奖以小红花等,表示鼓励。学生们如此积极配合,当然我的教学目的很容易就达到了。

上一篇:小学英语说课培训体会下一篇:机修实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