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2024-08-12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精选8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第1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培养通用版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情感培养教学出现的问题

1.语文教师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欠佳,找不到正确的培养方向由于情感的提炼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观意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一定的了解,其自身的情感调控能力也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找不到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培养方法。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限制学生情感表达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的定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小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即使语文教师有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意识,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就出现教师盲目培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学术性的情感描述,或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失去了探寻个人情感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悟诗词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语言简练,拥有优美的韵律,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心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容,除了掌握古字词的含义、作用以及古诗的中心思想外,还要学会如何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情感,要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提炼诗词情感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将它的情感、语言等元素领悟出来,或者通过相应的手段发挥古诗词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在这首诗中利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词将自己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候喜极而泣的心情,又运用“即从”、“穿”、“便下”、“向”等动词来描述自己幻想中归家的情境,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表演古诗词来领悟其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古诗词,对于这些古诗词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演绎,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例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描写的是儿童生活的场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表演时,主要注重对后两句的演绎,在保证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制造一种乡村春季的意境来协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可以播放一些春意盎然的音乐或者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春景,在现场找几位衣着比较艳丽的学生在表演春天的花花草草,通过一些小动作的提示,使学生的表演生动活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情与景的真实再现,深切感受到童趣与春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情趣的喜爱之情。3.通过“画诗”来培养学生情感同上文中的表演诗词相同,对于诗词中情感的领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的形式来实现。图画中的色彩、线条、人物的表情也是可以展现诗人情感的途径之一,所以如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将其描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情感培养方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前两句中“生”和“挂”的描述来对这首诗的场景进行描画,画出瀑布的珠帘垂空,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雄起壮丽的“情景再现”中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验诗人创作时开阔的胸襟和超俗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优秀的古诗词,都是在作者内心饱含丰富的情感时创作出来的,学者们就是要在作品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调理能力,科学利用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中深层掌握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第2篇

2、天气日历中的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和云量等(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

3、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

4、天气日历: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气温: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以风每秒种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熟悉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蒲辅风力等级)的特征,特别是3、6、9等级

同学们要熟记用旗子表示风速等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方位图书P9.红旗往东吹,刮的是西风,此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

7、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雨量等级表(6个等级)书本P13页,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

8、天空中漂浮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者冰晶组成的。云也能看做是天上的雾。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1/4(四分之一)时为晴天,1/4~3/4为多云,超过3/4为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往往和雷阵雨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的就是积云。

9、生物也能预报天气: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打开,下雨,则松果的鳞片紧闭。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 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 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对字词句和诗词主旨都难以理解, 所以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难点。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一、进行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流传至今, 都是具有一定韵律感与意境美的。然而传统的诗词教学过于注重对每个字、每个词的分析与解释, 影响了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感悟。为此, 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要还学生一个整体的诗词, 让学生多多诵读诗词, 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情感熏陶, 获得审美乐趣。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选择课前五分钟诵读, 让学生自由诵读, 带有感情地吟诵诗句;可以进行诵读比赛, 要求学生任选一首诗词进行诵读, 比赛谁读得更具有诗情画意;可以进行范读, 亲自为学生范读诗文, 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与韵律美。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整体, 才能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主旨。例如, 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节奏韵律感极强, 如果教师不要求学生诵读, 学生是难以感受的。因此,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朗读, 体会韵律感, 在朗读中体会江南风景之美。同时, 学生能在朗读中感受到在明媚的春光里, 作者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 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 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 从而构成阔大图景。这样, 朗读就可以加强《忆江南》的色彩感, 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绚丽, 耀人眼目;层次丰富, 耐人联想。

二、进行重点分析

每一首古诗词虽然都有若干句, 但是重点只是体现在其中的一两句, 甚至只是体现在其中的一两个词。因此对这些重点进行分析, 才能突破古诗词的重点, 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了解古诗词的意旨。例如,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贺知章的《咏柳》有四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这四句中, 点睛之笔便是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话把整首诗都写“活”了, 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可对这句话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读。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 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创作诗词是需要想象力的, 而欣赏诗词作为二度创作, 也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作为支撑。为此,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想象力, 使学生在欣赏诗词时不断想象, 再现诗歌中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创造的意境。

例如,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教师便启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师:在送别故人时, 望着渐行渐远的孤帆, 你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心里会有些难过, 因为以后相见不容易。

师:恩, 尤其是在古代, 交通不便利, 有时候一别甚至一生都难以相见。你说得很好。

生2:我会觉得有些失落, 因为每次爸爸出差我都是这样的心情。

师:你联想到了爸爸出差时自己的心情, 非常真实。

生3:我会很伤心, 去年我的好朋友转学, 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师:恩, 老师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你说得很好。

这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片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 设身处地, 能让学生对作者的心境更为了解。至此, 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 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 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可见, 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何等重要, 这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距今年代较为久远, 小学生年龄小, 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像图文一体的特点, 使古诗词这个古色古香的文化艺术能够与时俱进, 通过多媒体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 教学《山行》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 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 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感受“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和谐之美、静谧之美;并用满山红叶那鲜艳、美丽的景色来展现“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感, 使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 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 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 秋色正浓,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 近处, 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 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以上, 我们从进行古诗词诵读、进行重点分析、激发学生想象力、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教学这四个方面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展开了论述。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突破重难点, 高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 是每一位教师都孜孜以求的。本文介绍的几种方法只是沧海一粟, 虽然对于古诗词教学会有裨益, 但是更多的方法还需要教师教学中予以探索, 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主体性, 使其学会分析、鉴赏古诗词, 更好地了解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红华.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思考[J].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 (9) .

[2]余忠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 (3) .

[3]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 2010 (12) .

[4]代礼田, 代明勇.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的古诗词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 (11) .

[5]龚晓云, 成镜深.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4)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朗诵;意境

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中,可能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在教学时往往就仅仅是采用教学生诵读所学的诗歌,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诗歌的诵读上,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甚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仅仅只是要求学生会读以及会背诵古诗词,而古诗词的句子和小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所以理解起来就又多了一份困难。导致学生在长时间不能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被要求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古诗词产生恐惧的心理。低年级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的时候,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习生字,进行诗歌背诵。这样学生理解不到诗歌的意境,而古诗歌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了,那么具体要怎样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呢?

在上诗歌课程之前,可以要学生提前预习,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古诗歌朗诵和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之前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风格,大致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有所提高。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时有很大的区别的,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的。若不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好古诗词的内容,那么学生很容易产生偏差以及错误。所以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古诗词的预习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让小学生能够了解到诗歌作者的相关背景,让学生能够重视下面的备注,再加上课堂上教师的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找到诗人想要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在帮助学生预习的时候,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出现的生字、难字,保证学生对于古诗词有完整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基础认识和感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这个状态的学生的记忆力也是最强的。所以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要好好的抓住的这点。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背诵的训练,但是这样的背诵训练部仅仅只是普通的训练,需要的是教师在朗诵的时候注入很强的情感,以及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的心态。这不仅仅只是对诗歌的简单背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诗歌的内容,真正了解到诗歌的文化魅力,也能够真正的学好诗歌。

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对诗歌的积累,小学生阶段对于诗歌的积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多的朗诵和和背诵。小学阶段的古诗歌,一般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这些诗歌在首联,颔联、尾联应该怎样读,应该怎样短句,读的时候需要代入的情感是怎样的,就要在学生背诵之前给学生讲解清楚来,让学生能够更爱清楚的明白具体的每首诗词的具体含义和意境。教师的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在古诗词中,朗读也是很重要的学习部分,是学习的根本所在。古诗词都有很好的很严格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帮助学生背诵积累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现在很多的诗歌教学就存在在注重背诵部分了,往往就是忽视了诗歌中真正的意境美。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积累诗歌,背诵诗歌的时候就一定要在学生背诵之前把诗歌中的意境帮组学生理解清楚来,让学生能够在背诵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讲的意境和诗歌的含义,达到以一个真正的能够理解诗歌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让背诵的诗歌积累的诗歌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点。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却又有意蕴丰富的内涵。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所包含的韵味。学生要充分的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不仅仅对于诗歌中的字面有所理解,还要有充分的想象力。而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诗歌教学的时候是简单的实字教学,忽视了意境的部分,慢慢的反而让学生磨灭了自己的想象力,学习不到诗歌中的精华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比较注重的一个部分。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上的培养。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让学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出诗歌中有意境的画面。让学生能够领悟到诗歌中的意境,学习到诗歌中的真正精华部分。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古诗词能够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都很好的融入为一体,用简短的几句话,几段文字,体会复杂多样的情感,有着非常特殊的审美功能。小学生刚接触古诗词,可以再古诗词的熏陶下,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就有接触到的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小学生在唐诗巨匠李白的营造下去感受那个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第5篇

李莉

摘要:审美情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教学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精品。笔者从氛围创设、品位词句、激发想象、感情美读四个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诗词审美情趣,以便让学生的心灵在古诗词的滋润中得以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文质兼美,脍炙人口,集各种美于一体,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古诗词的美,让古诗词教学激荡出美的旋律,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氛围,培养心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堂的情境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入了诗歌的“意境”,就等于和圣贤晤面,开始与诗歌进行对话。

1.巧用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理解。

古诗词的创作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教师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情境,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诗人王维在长安谋取功名,当时只有十七岁,恰逢重阳佳节,孤身漂泊于他乡,倍感孤独,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就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有些学生不了解重阳节,这时介绍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思乡的情感。

2.巧用多媒体,增强学习效果。

课标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在创设情境方面比传

统教学更有优势。例如笔者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一开始我便问:有谁知道庐山在哪里吗?然后马上幻灯片播放庐山的优美风景图,还配上了柔柔的音乐,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到景色迷人的庐山,让他们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接着让他们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由于刚看过图片,有很多话想说,必将争先发言。这时趁势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唐代诗人李白游了庐山后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马上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这就为整节课做好了铺垫。

又如教学《游子吟》时,课前直接播放歌曲《母亲》,学生通过音乐直观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为学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做好情感的铺垫。

二、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验语言的音乐美。

最早的诗歌合乎乐曲的节奏、韵律,讲究韵脚的平仄搭配,以及字数的整齐、均衡,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的歌唱。因此,诗歌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有一种乐感,让人感受到音韵美、节奏美。如《春晓》是一首人人皆知的五言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虽然押韵,但句子之内平仄交错,句子之间平仄相对,表现出语言的音韵美。当然,五言诗与七言诗节奏截然不同,由于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自然而然就显示出一种整齐匀称、缓急交替、疏密相间的节奏美。

2.体验语言的凝炼美。

由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所以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精当确切,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了诗人的精心推敲。如《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让人仿佛感觉有阵阵春雨扑面而来,再次展示了江南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中对字的锤炼被世人称道。又如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中反复琢磨,流传下了“推敲”的佳话。

3.体验语言风格的多样美。

不同的诗人或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杜甫诗歌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情怀,而李白的诗歌则浪漫豪放,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等,显示出诗人语言风格的不同之美。

三、激发想象,再创动态美

诗词的意境能让读者有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美,从而让他们置身于美好的境界之中。

1.以图配诗,图文融合美。

语文教材中有形象生动的插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利用插图理解古诗,并展开想象把“画外音”描绘出来。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时,一开始学生不大明白“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这时,我让学生观看图画,画中月上柳梢,茅屋前的两个小孩子提着灯笼在找什么,然后让他们展开想象两个孩子到底在找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就明白了在篱笆外的灯火下,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因此,诗歌教学中,以图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

2.增补情节,发挥想象美。

古诗由于字数凝练,常会省略有关细节或情节,这时如果充分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把细节情节补充出来,还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蕴。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更”字,表明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那这其中能否让学生通过想象他们一杯又一杯地劝酒的场景,从而让学生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联想共情,感悟生活美。

教学中让学生“将心比心”,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请学生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边听边将曲中描绘的景象组成一幅画。听完后,让学生说出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然会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去感悟在我们学习压力比较大的今天,趴在溪边剥着莲蓬的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是否让你特别喜爱,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你的心里是否特别愉悦。从而感悟宁静的乡村生活给

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作品带来的清新的自然美。

四、感情美读,表达情意美 1.认识形象美。

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诗词创造的是美的形象。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又绿江南岸”“天门中断楚江开”所显示的是自然美;而“相逢何必曾相识”“小园香径独徘徊”“不拘一格降人才”显示的是社会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美读时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读出大自然的意境和社会的环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古代伟人的光辉形象也有着一定的审美教育。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文天祥,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燮,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正能量,获得美的感受和美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

2.品悟意境美。

古诗词主要通过创造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达到情景交融,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因此优美的古诗词感染力特别强。学生在美读时通过想象与联想,可以赋予静态文本以鲜活的内涵。比如《山行》勾画的是一幅深秋的美景图,朗读时应该突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些意象,突出深秋景色的特点,把色彩明丽的古代山水画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如果只讲不读,是达不到一种共鸣效果的。不论是李白、苏轼的豪放,辛弃疾、杜甫的雄浑,还是刘永、李煜的婉约,只有在美读中才能悟出其中的滋味。3.领悟哲理美。

不少古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理,有的是创作时从说理的角度出发,有的经后人附会、引申而使之具有理趣。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表面上是写同根而生的豆和萁,实际上是比喻骨肉相残,生动形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这样两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意是说冬天烧了野草,春风一吹它又会长出来,诗人和朋友虽然现在离别了,也还有重逢的机会,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现在常常被引申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绝不是邪恶势力所能摧毁的。

中国古代诗词之美,揽天地之精华,借万物之灵气,令其它任何文学形式望尘莫及。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到古诗词的“千般神韵,万种风流”,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1年出版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第6篇

摘要: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新大纲除更加强调文学教育外,还首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小学要求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50首,高中50首,三个学段共要求背诵180首。这些篇目,大多是素有定评、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依然背离着自己的传统,被一些所谓现代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方法给束缚住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只作简单的翻译,然后是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色,从而使得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具趣味性的诗词教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古典诗词的美感、意蕴自然也无从谈起。一节好的古诗词教学课,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词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文学教育

人文教育

素质教育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而诗词又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选入中小学课本里的诗词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优秀的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2000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都在起始年级使用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新大纲的精神,也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另外,教材还编入了诗词鉴赏常识、诗词格律知识,以期多方面地丰富学生的诗歌知识与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词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诗词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静女》《蒹葭》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含情脉脉,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

(二)、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词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小学生一般说来从六七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特别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诗词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词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诗词是社会人生的浓缩,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诗经》就是一部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离骚》反映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向住,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以及通俗精彩的元代散曲作品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人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

至于古诗词中的消极因素,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正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作品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以及分析批判的能力。

(四)、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练的,好的诗词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词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词,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足以见得,诗词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积累、感悟和灵性的启迪。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诗词教学方法,提高诗词教学水平。在“素质教育”的呼声渐高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特别重视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改版)》明确提出“培养鉴赏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词,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等等。新编中学语文教材编入了大量的诗词,并提出了相应的鉴赏要求,从而将对诗词的欣赏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依然背离着自己的传统,被一些所谓现代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方法给束缚住了。教师在教授时往往忽视了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只作简单的翻译,然后是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色,语言干巴,像唱催眠曲,从而使得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具趣味性的诗词教学课变成枯燥乏味、干巴巴的技术课。古典诗词的美感、意蕴自然也无从谈起。一节课下来,我们的学生体会到的不是优美的景、真挚的情、深邃的意境,他们没有任何愉悦的情感体验。一直以来,古诗词都不好教。但所幸的是,不少的老师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成绩是斐然的。在此,我也结合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一)、预习是诗词教学成功的一半

在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神地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二)、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三)、一读一问 循序渐进

无可否认,多读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但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引,相信读的效果会好很多。在教学中,我喜欢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四)、学法渗透 举一反三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说欣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诗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一到两首诗词,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

(五)、改变体裁 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诗词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他们也就认为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时也因应实际进行了。但是,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此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六)、动手画画 其乐无穷

常言“诗如画”,这是对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另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也常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两得。

(七)、比赛比赛 大家喜爱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有爱表现的欲望,他们强烈的需要别人对他们能力的赞扬、肯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确实是很重要的。而在诗词教学中,恰恰能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激发起他们的斗志。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所以我会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如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这些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可以说,学生的热情非常的高涨,几首诗一眨眼的工夫就让他们熟记于心。学生赛得开心,背诵的教学目标也易于完成,效果让人相当的满意。

总之,诗词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

三、教育工作者对诗词教学及学生对诗词学习的误区。我们中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诗词教学的作用任意夸大,不知不觉走进了这样那样的的误区。比如:有人认为,不仅要读,而且应该要求学生写诗;甚至有同志主张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把作诗列入高考语文的命题范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诗词真正走进校园,等等。

(一)关于写诗的问题。

我认为,对于少数有写诗才能的学生,不妨一试。但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必须学会作诗。比尔·盖茨虽然大学没念完就去创业并获得了成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学比尔·盖茨。不能把少数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扩大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在新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只是在高中阶段的某些诗词单元里,以选作题的形式安排了有关诗词写作方面的练习,要求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要读来上口,有一点诗意。这只是意在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认识古代诗词的一些特点,以提高鉴赏能力,写不好也不要紧,动手写总是有益的。可以让学生互评,推荐稍好一些的,读给全班同学听听。所以在原则上,仍然是不提倡写旧体诗,但如有个别学生愿意继续练习下去,也不应加以限制。

(二)关于把作诗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问题。

我认为,这种意见恐怕是不现实的。第一,脱离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高考的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服务的。考什么,怎么考,首先要考虑如何为这一目的服务。当然,高考也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高考虽然是指挥棒,但这个指挥棒是不可以随意挥舞的。必须充分尊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第二,也有悖于中小学诗词教学的目的。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中考或高考,无论从考试的目的、性质,还是考试内容、范围,都与科举时代大不相同,如果再要求考生作诗,显然已不合时宜了。我们今天的诗词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加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所以,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逐渐加大了文学赏析能力的考查。一般是古诗词和现代新诗各选一首,并列出对这些诗词理解(赏析)的若干选项,让考生选出理解(赏析)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我认为,对诗词教学的要求,能够做到诵读、理解、鉴赏、评析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一首好的诗词能增长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审美意识,从而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诗词教学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强化美的教育、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诗词教学水平,让学生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词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 第7篇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在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主要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意义。古诗来源于古代, 其主要是追求结构上的整齐美, 在结构上所呈现的是一种对称美, 不仅讲究每句句数相等, 还需要诗句的结构以及词性相同, 意思相对, 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在学生的学习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吟咏古诗词, 并开展课堂朗诵获得, 以此来让学生在吟咏的过程中感知诗中的形式美, 促进学生古诗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还包含了可以利用古诗的学习来引导学生感知诗词的丰富情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古代诗词具有语言美与图画美, 其可以通过精炼的语言以及周边的事物来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感悟与体验, 例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怀古诗, 其主要是利用某一地点的前后景色对比来突显出事物的变化, 通过对比突出的景物形象来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从而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在对这些诗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体味诗人情感的变化,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保证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并获得情感的陶冶与提升。

3.3 品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 不难发现诗词中利用最多的即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意象来表现一种意境, 从而在古诗词中营造一种意境美。而意境是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相互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境界, 只有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 才能够唤醒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将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所营造的情景之中,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4 体味古诗中的人格美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 第8篇

关键词:学生,小学语文,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韵律优美, 语言精练, 形象生动, 情感丰富, 意境悠远,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好古诗词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还有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现行的教学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古诗词通俗易懂, 想象生动, 贴近生活, 有助于学生理解,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目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注重的是逐字逐句的解释、翻译, 采用的是读、析的教学方式, 忽视学生对古诗词丰富内涵的领悟, 激不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因此, 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读

读即诵读、吟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其实是要求学生通过读来学习古诗词, 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 可先通过教师的范读, 扫清学生在文字认读方面的障碍, 同时在教师的范读中, 让学生注意古诗词的形式美即韵律、节奏、句式等, 通过古诗词的形式美来体会其内容美即情感、情境、意境等。也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 让学生画出正确的停顿标识, 然后再让学生反复地诵读, 逐步体会古诗词韵律美、节奏感,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在熟读的基础上进入“吟咏”状态, 读出古诗词节奏的抑扬顿挫, 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古诗词的气势与内涵。学生诵读古诗词时,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 采用交叉、齐读、个别读等多样化的方式, 也可以配以背景音乐, 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 通过诵读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比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 后两句是抒情, 引导学生诵读时, 先让学生想象汪伦与李白的友情, 通过“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出李白对汪伦的感激之情, 读出两人的深厚友情, 同时略带有忧怨的离别之情。

二、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该先把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给学生讲清楚, 这对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中所说的“知人论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下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能为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涵打下良好的基础。古人云:“诗言志。”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诗与作者思想情感的紧密关系。然后再理解诗意、句意。古诗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语言凝练, 有着浓厚的文言色彩,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句意。比如可以让学生直接看注释, 这是最直接、快捷的方法, 也就是直译诗句。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字、词的含义。如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 对“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字, 让学生猜测其含义时, 有的学生说躺, 有的学生说趴, 都觉得自己理解的很有道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这两种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 都表现了儿童率真、顽皮的天性。也可以通过古今词义对比来理解。如“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 现在一般指耀眼的太阳, 但在这首诗中的意思是夕阳, 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指夕阳呢?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位, 就能准确地从“尽”字上得出答案。

三、画

诗中有画, 自古诗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体验为我们描绘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画画又是学生最喜爱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古诗词的绘画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比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 通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寒江雪”“蓑笠翁”描绘出幽静寒冷的画面, 体会出作者借山水景物来寄托自己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情感, 以抒发自己的失意、苦闷之情。

四、练

古诗词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要学生真正体会古诗词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教参书上对古诗词的解释也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教师要走出课本, 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由此想到了什么等。同时, 在“说”的基础上, 还可以让学生练笔,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散文等,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比如学习完张志和的《渔歌子》后, 让学生写一篇赏析。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有的以此诗写成了优美的散文, 其中优美的语句如“……许许多多的白鹭在空中排着队自由自在地飞翔, 仿佛在向世人炫耀它们整齐的队伍、团队的精神。”有的学生在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 对此诗进行了分析。

五、悟

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 深入领悟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 要让学生悟出作者真的是在钓鱼吗?他在钓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在读、解的基础上, 逐步深入, 引导学生充分领会此诗的内涵。通过逐层的剖析, 学生会领悟到柳宗元虽在逆境却矢志不渝, 有着超凡脱俗的豁达情怀。

总之,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环节中, 读、解、画、练、悟是比较重要的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 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 只要做好这五个方面, 就会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汝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教学[J].读与写杂志, 2009 (7) .

上一篇:安全法心得体会下一篇:酒店保安部主管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