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范文

2024-07-06

难忘的岁月范文(精选12篇)

难忘的岁月 第1篇

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歌

岁月难忘,歌声更难忘。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岁,我也同样有那么一段难忘的岁月......在那难忘的岁月里,我学会了一首难忘的歌。那首歌在当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是后来流行的校园歌曲、通俗歌曲、港台歌曲无法比拟和逾越的。它便是后来被人们誉为知青歌曲的一朵奇葩--《怀念南京》: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杨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

阿拉的家乡。

啊---

长虹般的大桥直插云霄,

横跨长江。

让我吻别了你,

亲爱的姑娘。

擦干你脸上的泪痕,

抹去你心中的忧伤,

让爱情的花朵永远在心中开放。

啊……

唱着这首歌,无论你流浪到那里,你都不会孤单和寂寞。熟悉的旋律,相同的命运,无论你走进深山还是去到草原,森林还是峡谷,只要有人就会找到你的同类--知青。在他们中间,无论你有钱没钱有穿没穿,只要他们有你就会有。他们有吃你就不会饿肚子,他们有穿就不会让你光着身子挨冻。知识青年,同一顶帽子共一个命运,象一根无形的纽带把你和他们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是六九、七0两年。当时的文件规定,凡年满16周岁以上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城镇社会青年都是上山下乡的对象。中小城镇的下农村,大城市的则分期分批集体去边疆,屯垦戍边巩固国防。这就是后来经常提到的云南、海南、新疆、黑龙江、内蒙等生产建没兵团的新战士。我不幸赶上那个年代,却有幸没有去上山下乡,更庆幸没有去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工。在大下乡高潮的第一年,我是在校生不属于下乡对象。初中毕业后因为我就读的是师范附中,正赶上当年特招为云、贵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教师的机会,顺利的进了师范。临近毕业,我一位在铁路单位工作的叔叔出差回来,任务是来铁路子弟中学接人。将年满16周岁,符合上山下乡条件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带到铁路工地劳动锻炼。他是有心我是无意的谈到这件事,问我愿意等待接受毕业分配去当“孩子王”,还是愿意随他去铁路将来当一名铁路工人,我丝毫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我们上一届毕业分配去云南的同学,结局同支边去云南的知识青年没有两样。200多名同学中,没有一个分配进县城,全部去了交通不便,穷山恶水的偏远山区。教学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由于语言的隔阂,汉族教师在那里不要说重视,根本就是不受欢迎。不少人偷偷溜回来,长期赖在家里不回去。好在粮户关系已经转走,街道也不管这些闲事,苦就苦了家里。没有户口就没有粮食供应,家里平空多出一张嘴,全家每人每餐就得少吃一口饭。这样一来,父母倒没啥,哥嫂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男子汉们吃不下这碗受气饭无奈的回去了,据我知道有几个女同学虽然是饭桌上强装笑脸饭桌下流泪,可就这样还是赖在家里不愿再返回去。

有了前车之鉴,正对未来犯愁的我,如今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我怎会放弃呢?想另谋出路,可又耽心粮户关系、人事档案问题。不接受毕业分配,粮户关系和人事档案就拿不出学校,走上社会我就是一个“黑人”。学校革委会和军管会那帮人没有一个好说话,都是软硬不吃铁面无私的家伙。上一届同学中有一名女生,她父亲是我们市军分区的司令员。为了她的分配去向,多次出面找学校交涉,最后找到市革委文教组都没能改变分配决定,一气之下只好让她穿上军装当兵一走了事。有她的例子在前,我没有勇气去学校碰这个钉子。当我把自己的担心向叔叔讲了,他却说管它呢,先走人再说吧!

为此,我很感激叔叔,是他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难忘的岁月 第2篇

岁月匆匆时间久长

无法抹去六七十年代

那段远去的时光

如同林间隐藏的露珠

稍一触动

便滚动一串串透明的回想

记必风懂事的时候

母亲把沉重的担子

挑在柔弱的肩膀

父亲被无情的政治风暴

卷进了“五七干校”的学堂

家里几张嗷嗷待哺的嘴

待黄荆叶染绿米饭的渴望

生产队的工分将日子拉得悠长

围着记工员刻录一天天的向往

然后再挽起泥巴裤腿

去抢插尖角二斗田里秧

所有的社员是那么听话

最怕鼓眼珠子发怒的队长

几声出工的号子在岗上一吹

家家户户便涌出阵阵惊慌

一年四季没有伸腰的日子

三季稻把田折磨得脊又寒僵

苍蝇刁长出的是人们的叹息

总是缺少填不饱肚子的口粮

母亲担心的是人多劳力少

害怕分发当月的工分粮

会计的算盘打得格格响

挑回了装市面上无奈的半箩筐

猪子肚子里长不出板油

不完成任务休想杀猪宰羊

无奈的眼神盯着猪圈发呆

卖不出去就象愁嫁的姑娘

顾不上肚子哪管穿戴

盼望过年有件象样的衣裳

母亲在油灯下手摇纺车

织出的是我们粗糙的希望

那时我们还小

小小的我们有一点点奢望

何时能穿上黑色灯芯绒

和那时髦的棉绸的确良

穿着千层底布鞋放着牛

还小心露水湿了鞋帮

那时的我呀生怕有人喊

谁家的牛呀吃了生产队的秧

那时穷的叮铛响

身藏百艺无用场

资本主义尾巴天天割

没收锯子斧头缝纫机

还鸟铳和鱼网

忘不了啊那时光

文化生活贫脊如那黄土岗

天天打吸天天望

电影转到哪村上

若是村头挂银幕

牵动十里八村庄

早点放工把饭吃

搬上椅子座中央

大队干部把话讲

再放正题喜洋洋

电影放完人吆喝

处处晃动手电光

回到家里无睡意

想着剧情入梦乡

如今党的政策好

翻天覆地变了样

人们生活比蜜甜

难忘雪域高原的支边岁月 第3篇

知识青年争相报名去西藏

1966年5月的一天, 家住河南省襄城县城关公社的田翠芝从街道办事处得知, 西藏军区404部队在襄城县要招兵。听到这个消息后, 17岁的田翠芝热血沸腾。

那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席卷全国。在县城里随处可见“听党的话, 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口号。

和田翠芝一样, 襄城县的其他500多名知识青年也踊跃报名。经过笔试、体检和极其严格的政审后, 田翠芝被录取了。田翠芝和襄城县的其他46名青年被集中在一起进行军训。47人中, 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年龄最大的19岁, 最小的还不到16岁, 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

这年7月25日, 襄城县的领导为他们欢送, 欢送礼非常隆重。到了许昌后, 来自襄城县和许昌市、漯河市的共145人集中在一起。

接兵的为他们每人发了军装和棉被, 除了单衣外, 还有棉衣和皮靴。

7月31日, 他们坐上了开往青海西宁的火车。

火车一路西行。路上, 他们高唱着《革命青年志在四方》《边疆处处赛江南》等歌曲, 为能够去遥远的西藏、去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而激动不已。

8月1日晚上, 田翠芝他们到达总后勤部西宁兵站。在欢迎晚会上, 兵站的老兵让他们有思想准备, 说一去可能是十几年, 也可能是一辈子。

穿越三个“鬼门关”

在西宁休整了一个星期后, 他们换乘汽车继续前行。越往前走, 越是荒凉, 也越看不到树和人烟, 他们的情绪开始低落, 也不再唱歌了。

进入青藏高原后, 海拔越来越高, 由于缺氧和紫外线的照射, 大家感到胸闷头疼, 身上也被晒得起了黑泡。

接下来, 他们要闯过被称为“鬼门关”的昆仑山口、五道梁和唐古拉山。当地谚语有“登上昆仑山, 进了鬼门关;过了五道梁, 难见爹和娘”之说。

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 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内地的50%, 大多数人产生了高原反应, 在车上吐成一片。

海拔5000多米的五道梁, 氧气更加稀薄。因为公路被洪水冲垮, 他们在这里停了9天。大家的高原反应异常厉害:头晕脑胀, 太阳穴像是要爆炸了, 后脑勺跟挨了闷棍一样。晚上, 很多女青年因为高原反应和想家, 忍不住哭了。

汽车在翻越海拔5230米的唐古拉山后, 就进入到西藏境内的羌塘高原。在这里, 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

8月25日,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 河南首批支边青年到达了拉萨。

大家被分到了位于拉萨西郊的西藏军区八一农场。这时, 田翠芝他们才知道西藏军区404部队又名生产建设部, 是统一管理援藏建设工作的。

当时, 西藏军区生产建设部在拉萨、山南、林芝和澎波等地都设有农场, 农场按部队建制, 生产单位是队, 也称连, 任命有连长、指导员, 场以上领导大都由现役军人担任。河南支边青年成为按部队建制管理、身穿军装但不是现役军人的军垦战士。

到1966年底, 来自河南郑州、洛阳、新乡、安阳、开封等地的1000多名青年也先后赴藏。

在西藏过的第一个春节

到拉萨后不久, 从许昌地区来的支边青年就被分到各基层连队, 投入到紧张的秋收中去。秋收结束后, 他们被集中在八一农场三队。

三队坐落在距拉萨市区1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上。因为人多房子不够住, 田翠芝等女青年就住进了新修建的猪圈里。猪圈和当地的民房差不多, 只是矮小一些, 当时还没养猪, 每间房能打地铺住4个人。

在三队, 他们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正面教育。所谓“正面教育”, 就是参加学习、训练和劳动。

第一个月, 田翠芝领到了31.2元的工资。她决定和大家一起到拉萨市买东西。

尽管那时的拉萨市显得萧条, 但是白墙金顶、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 还是让支边青年大开眼界。

“正面教育”结束后, 145人被分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西藏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 从当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 是这里最冷的季节。

进藏之初, 支边女青年脸上都不抹护肤品, 冷风一吹, 脸上就起皮流血。由于西藏高原的紫外线强, 没过几天大家都被晒得黑不溜秋的。进藏的第一个春节时, 连队领导让大家都到食堂里包饺子, 不知谁说了一句:“在家这活儿还用我插手!”引发了大家的思乡之情, 一人开始落泪, 大家都哭了起来。

为了使大家进藏的第一个春节过得丰富多彩, 连队组织大家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班班出节目、人人上场演。刚才还哭鼻子的他们, 一会儿就变得调皮活泼。这是大家离开家乡后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 也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个春节。

支边青年被分到不同岗位

一年后, 组织上对145名支边青年的工作进行了调整。

田翠芝被分到了八一农场卫生所, 所长是个大学毕业生, 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提高医疗技能, 田翠芝白天诊疗, 晚上看书, 逼着自己钻研业务。慢慢地, 她掌握了一些医疗知识, 能处理一些常见病。

1974年, 西藏军区在澎波农场组建医院, 勤奋好学的田翠芝被调到了澎波农场医院。这里距拉萨100多公里, 比拉萨海拔高, 条件也更艰苦, 田翠芝在这里一直干到1982年。

因为表现突出, 1967年10月, 来自襄城县的王云霞和其他14人被分到了林芝毛纺厂, 王云霞当了一名挡车工。距离拉萨400多公里的林芝, 山清水秀, 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和其他人相比, 王云霞的工作环境最好。

1969年, 来自许昌市的寇开元被分到羊八井牧场管理仓库。地处羌塘高原上的羊八井是一个高山牧场, 这里有十几个藏族职工。寇开元经常带着翻译骑马到下边的放牧点去。在这里, 他感受到藏族老乡的质朴。一次, 他到一户藏民家去做客, 藏族老乡从箱底里拿出了舍不得用的新毛巾和香皂, 晚餐也非常丰盛。主人手端酒杯站在寇开元面前唱歌, 如果他不喝下这杯酒, 主人就一直这样唱下去。晚上, 客人和主人一家围成一圈, 头朝火塘睡下。

随着一个一个支边青年的离去, 八一农场三队驻地变得冷冷清清。最后, 这里仅剩下蒋郾城和另一人。

蒋郾城是漯河人, 他是那批支边青年中吃苦受罪最多的一个。他在三队赶过马车养过猪, 因为下水救猪受伤, 右脚险些被锯掉。

后来, 蒋郾城被分到斯布牧场, 搞了一个月的土改后, 开始放牧。他放牧的地方离牧场驻地有150公里远, 他一人放着170多匹马。他自己有两匹马, 一匹骑着放牧用, 一匹驮帐篷等物品。因为这里野兽经常出没, 他还配备了两杆枪。

隔一段时间, 牧场派人把粮食放到固定的地方, 让他去取。一次大雪后, 道路不通, 没法去取粮食。他一星期没有吃饭, 每天喝点盐水, 拿一些藏族牧民送给他的生羊肉充饥。后来, 他也习惯吃生羊肉了。回到平顶山工作后, 他一个月最少要吃两次生羊肉。

蒋郾城说, 在斯布放牧的一年多时间里, 他最忍受不了的是孤独。放牧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 有时半个月都碰不到一个人, 即使碰到也是藏族牧民, 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憋得难受时, 就站在山上吼几声。

无悔那段支边岁月

慢慢地, 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回家探亲时, 亲友们给田翠芝介绍了几个对象。田翠芝考虑到自己要调回内地遥遥无期, 男方调去西藏工作也不可能, 没有同意。

1974年9月, 经人介绍, 田翠芝和李荣欣相识了。

李荣欣的老家是河南叶县的, 离襄城县很近。李荣欣的经历也不平凡。1970年, 李荣欣被部队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 是第一批进北京大学的“工农兵学员”。1971年8月, 他被分到了西藏军区教导队。1974年春天, 他被调到日喀则军分区, 任新闻干事。

1977年2月2日, 田翠芝和李荣欣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没有添置什么东西, 只是买了一点喜糖和两瓶白酒, 和大家庆祝了一下。

1982年, 按照政策, 田翠芝被调回到襄城县人民医院, 1987年, 她又被调到平顶山市职业病防治所。而在1980年, 李荣欣就转业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广播电台。2004年, 夫妻俩退休。

截止到1982年, 除了两人因病去世, 按照国家政策, 原许昌地区赴藏支边的143人陆续调回内地。

当年的河南支边青年, 有的在西藏一直工作到现在, 一些人甚至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进藏后, 来自开封市的张静璞考取了西藏新闻干部学校, 曾任《拉萨晚报》副总编。今年3月, 他从拉萨市委宣传部退休, 举家搬回开封居住。在西藏工作了45年的他, 患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来自新乡的吴毓萍是支边青年中的佼佼者, 她是山南农场赫赫有名的“铁姑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后来因政绩突出而走上领导岗位, 先后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团委书记、山南地区行署专员和自治区宣传部、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职。现任中纪委常委、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纪检工委书记。

不管身在何处, 西藏的那段岁月, 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1996年7月30日, 原许昌地区赴藏支边青年联谊会举办了赴藏30周年纪念活动。田翠芝、王云霞、寇开元和蒋郾城等76人参加了活动, 见面后很多人抱头痛哭。

当年10月2日, 西藏自治区组织部和人事厅向河南赴藏支边的同志发来贺电。贺电中说:“1966年, 1200多名刚走出校门的初、高中毕业生, 响应党的号召, 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 奔赴条件艰苦的西藏高原, 参加到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行列中来, 你们继承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忍耐, 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 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你们把青春留在了雪域高原, 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2006年7月30日, 原许昌地区的赴藏支边青年联谊会又举办了赴藏40周年纪念活动, 有60多人参加。

难忘的岁月 第4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记得她的诞生是在我国烹饪科技书刊极端贫缺的情况下,由温作君、徐中成等一批卓有见识的老师们精心插种,培育起来的。可想而知创刊的老师们为把杂志办好,昼思夜想之劳,呕心沥血之苦,是何等的艰辛。20多年前我和全国厨师一样,欲想获取新烹饪知识的心情似久旱的春苗。她的创刊问世,无疑是给久盼澍水的旱苗喜逢春雨。20年来她把甘美的知识乳汁奉献给了广大的读者,使烹饪爱好者喜遇益友,使厨师们找到了自修进步的良师。“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曾吸收过她营养的无数厨师们已成长为现代烹饪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烹饪事业走向新的辉煌谱写着新篇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固然;“守业轻松困难少”,非也。如果把《烹调知识》创刊发行20周年划分阶段,那前10年是创业起步阶段,后10年则是守业发展阶段。在后10年中,她几经物价上涨的冲击,又遇到许多新烹饪刊物的挑战,且读者获知的档次提高,迫使刊物再上办刊层次。面临以上3大困难,社长薛慧林、杜力带领编辑部的同志们与读者、作者协同奋斗,终于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历史是一面明镜,纵然时光流逝,人世沧桑,但弥足珍贵的记忆却随着时光流逝得愈久,愈感到清晰,愈使人们难以忘怀。

“谁知刊中篇,字字毕辛苦。”20年来,吴正格、吴国栋、胡长龄、张廉明等一批烹饪界很有名气的大作家,曾为《烹调知识》奉献出了许多熠熠发光的力作,促使《烹调知识》在科普书林中争得一席之位,并敢于和其他科普刊物争辉。在过去20年里,《烹调知识》始终坚持为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正确方向,这就必然激发了无数厨师、烹饪爱好者投稿助威。如张更秋、李乐清、张胜文、林传和等同仁众多的文章为她润色添彩。纵观20年来《烹调知识》发表过的作品,虽文思万斛的作品较长,但做为烹饪科普刊物来说,她讲究实效,不摆花架子,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没有让读者花冤枉钱,被成千上万位国内外读者认可为好杂志,这是何等的不易。金奖、银奖,不如读者夸奖。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什么《烹调知识》能渡过这风云莫测的20年,不但没有消沉,还名扬全球?恕我拙见,归纳要点如下:为厨师、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方向选对了,也坚持对了;组织起来了一支阵容整齐、稳定、过硬的写作队伍;刊风正派,刊物价位较低,适合工薪阶层;勇于创新,不断开辟新栏目,增加新内容,所以久办久新。以上五点也是《烹调知识》越办越好的支撑点。

难忘的岁月散文 第5篇

那段艰苦的岁月,曾给我带来多少铭心的记忆……花开轮回,岁月悠悠,心目中挥洒不去的,依然是――那片天,那片地,那一方感动,还有那一份痴守的真情……

――题记

2003年,当我孤身一人在南方扎住了脚跟,我就给远在西北的爱人打了个电话,希望她尽快带着儿子来扬州。爱人说她安顿一下,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就来。我还在电话里听见儿子哭着说:“现在就要去爸爸那里……”老婆在旁边不停地哄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没过几天,国庆后的一天,我提前晚上住到镇江,要在第二天的凌晨五点接爱人和儿子。那个时候扬州没有火车,坐火车或接人都要到镇江火车站,极不方便。

第二天的凌晨五点,在一声汽笛制动声后列车缓缓停稳。车门打开后,我看见儿子和老婆下来,儿子在爱人的指引下我们相向跑去。那时候儿子只有两岁多,加之有八九个月没见过我,对我有点陌生。我跑过去一把抱住儿子,把他紧紧地抱起在怀里,然后腾出另一只手迎接紧随而来的爱人。就这样,在一个激动的场面中我们一家三人团聚了。

秋末的凌晨无疑已经很凉,天还没完全亮,我们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坐上了开往扬州的快客。过了长江汽渡,秋末的镇扬大道,杨树叶子好多开始发黄,有的已簌簌落下,雾水打在上面,晨曦中泛着点点光亮。路边的稻田里,也开始有稻熟的迹象,稻穗沉甸甸地弯下头来,叶子斑驳发黄,路边弥漫着阵阵稻香味。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家。当爱人,儿子走进租住的房子时,我们一家在南方的生活就开始了。

我们租住的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的房子,添置了些简单的生活用具后,总算是个家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带着爱人熟悉了附近的街道、菜场、医院、幼儿园,然后找幼儿园园长,终于把儿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爱人开始每天接送儿子上学放学,为我们洗衣做饭,我就安心地工作,努力赚钱养家。那个时候公司不太景气,时好时坏,钱也不多,但能按时发,对我来说也算不错了。冬天不紧不慢地来了,我们一家睡在一米二小的床上,虽然被褥不厚,挤挤也睡得暖和。那年冬天是最记忆犹新的。有一次我和爱人一起去接儿子放学,看到所有孩子都穿着一双很厚的皮暖鞋时,我看到儿子脚上却是一双发旧的不太保暖的薄棉布鞋。我有点难过,我知道厚的皮棉鞋很贵,买一双还是超出了我当时的能力范围。我问儿子冷不冷,儿子说一点都不冷。说来也奇怪,那年冬天儿子的手脚一直是热乎乎的。春节没过多久就来临了,在扬州的外地人大都往老家赶,我们一家却成了留守者,第一次感受扬州浓浓的年味。除夕下午,街道,小巷在隆隆的炮竹声后已经冷清了许多,好多人都在家忙碌着准备年夜饭,我们也做了简单的准备后,一家人去话吧给远方的父母兄姐拜了个早年,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很好,也热闹过年,祝他们身体安康,心情愉悦,不要操心我们一家。除夕的夜晚,我带着礼物和爱人儿子一起去拜访了扬州本地曾经帮助过我的一位长者。宴席上,我看到爱人穿着我廉价买来的不合场面的显得寒酸的棉袄时,我低下了头。低头的那刻我看见她脚上还是从老家来时穿的单鞋,样子已经老旧,不再保暖,我低声问她冷不冷,她不在意地说一点都不冷,我不知道是真是假。那晚外面飘着零星的雪花,出门时我感觉寒风刺骨。我内疚着,心里不是滋味,但没有办法,因为那时我们乱动用每一分钱都会影响儿子在年后的报名。那个时候幼儿园报名要不少钱。

短暂而简单的春节在一个多星期后无奈地结束。工厂,单位都恢复了上班。正月十一,我给儿子报了名,家里还剩200元。我愁容满面,还有将近一月才能拿到上个月的工资,接下来的一个月的生活怎么办?爱人看着我纠结的表情,然后告诉我,不用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她和儿子节省点就是了。其实,我们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仔细了。后来我去公司预支,由于年后公司高层大变动,那段时间很乱,所以也没借到钱。儿子的牛奶,零食停下来了,所有和吃饭无关的开销都停下来了。爱人开始每顿饭自己擀着面条,我们一家吃地津津有味。

难熬的.一个月在我拿到薪水的那天结束,又恢复了儿子有牛奶和零食的日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公司研发的新设备也慢慢打开了市场,由于我技术全面,被公司抽调出来专门搞售后服务。那个时候,两三个人才能搞定的设备我一人就能处理好,因此公司为了节俭成本,安排我长期出差。我整天到处忙碌着,奔波着。由于出差有颇丰的补贴,加之我工作努力,诚实肯干,技术过硬,尽心尽力及时为客户处理了设备故障,客户感激之下总是为我解决在外吃住的问题,这样我的出差补贴几乎不花,就节省了不少费用,我们家的生活开始好转。出差回来空余的时间,我开始带着爱人儿子去商场,给他们买和扬州人一样穿着的衣服,去游乐场所玩,去公园划船。也去很远的运河大桥上,看来来往往的商船,眺望远处运河两岸葱茏的大片灌木和静谧的水面。那个时候是很快乐的。

难忘的岁月 第6篇

在我小学的六年生活中,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纯真的友谊。想到我小学生涯将要结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在我那记忆的长河中,挤满了小学生涯的轶事。

将要离开母校,我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又不知怎么说,教过我的老师,帮过我的同学。在此我要对她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六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懂事的少年。这难忘的岁月将要过去,或许有的人不在意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我却永远记在了心头,等我上了初中还希望可以碰到这些友人。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在此暂时分别,但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别了,老师;别了,同学……

难忘的岁月作文 第7篇

那一天,晴空万里。我来到了王智勇叔叔家。只见他的房间里整洁,朴素。他给我倒了一杯茶后,我们就滔滔不绝地谈起了文理学院附中走过的风雨。

以前,叔叔在班级上的成绩非常好,还担任过班长。当时,在他读初中的时候,本校被称为“师专附属中学”。学校里的设备也不是很好,教学楼非常古老,学习生活很艰苦。

叔叔说:“我们八十年代学校以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八字校训是‘团结、勤奋、救实、进取’。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是从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理想,认真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在86年的时候,也就是我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开展‘初中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题研究。与你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大不相同。”

听了叔叔对以前学校历史、传统、教育制度的谈论,我感受到了百年办学的遥遥路途,虽然艰辛,但还是不断地进取,我心中不由产生了一种奋发图强的激情。

难忘的岁月 第8篇

8月的一天下午,我们采访了78岁的王晋前辈。在这之前,我们电话联系王误晋,告知要编写农机鉴定总站站史,需要向退休老干部们了解一些情况,王老热情很高,立即表示到单位详谈。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老人将自己的人生及工作经历娓娓道来,我们也跟随着老人低沉的话语、清晰的思维回顾了老人曾经亲身参与过的鉴定站建设以及中国农机化发展历史片段。

满腔热血赴藏支援建设

王误晋说,我学的专业是农业机械化,1956年毕业后分到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担任植保机械的设计研究技术员工作,一直在农机化技术推广领域从事试验、鉴定、试点选型、推广培训、科研、试验方法和标准的制定。当时田间使用较多的喷雾喷粉机都是背负式的,存在噪声大、振动大的缺点,影响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晋牵头“手推车式喷雾喷粉机的研制”项目,研制将背负式改为适用于蔬菜园田的手推车式,将背负式机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噪声和振动的问题。后来这项研究成果成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项目。这也是让他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也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农机化工作的决心。

1960年,王晋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参加国家支援西部建设,作为技术骨干到西藏拉萨机械厂任职,从事农机推广工作,重点是推广动力机械,如脱粒扬场机、畜力播种机等。

说到援藏的经历,王晋脸上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他说,当时的西藏是很落后的,农业机械化甚至还没有起步,种植作物也比较单一,都是通过人畜力进行耕种,之所以派我们过去就是用我们的技术和知识带动当地的发展,推动农机化建设,促进西藏落后状况的改善,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处于最困难的时候,整个中国都非常需要农机化,国家也很重视,很多领导都做了农机化指示,王晋去的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西藏的二十年对王晋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那段时间里,他承担了畜力四行谷物播种机研究推广项目。这个项目符合当地地理条件、很好地节约了钢材,研制成功后曾在拉萨进行小批量生产和推广,后来又将技术改进升级,将四行改进为七行,并多次培训用户,推广技术。因为这个研究成果效益显著,王

晋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学习毛著积极分子”。1972-1976年,王晋配合援藏工作组共同完成羊达农机化试点、农机具试验选型及培训当地技术员的工作,包括三种型号拖拉机配增压器、高原地区恢复功率台架试验及田间试验等。对于70年代及后来西藏农机公司引进适用拖拉机型及配套农机具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了以往盲目引进造成积压和浪费损失。因为工作成绩突出,1977年,王晋代表西藏农机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踌躇满志回京筹备建站

1980年,“十年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百业待兴,农机化更是这个农业大国最直接的课题,因为历史原因停办的鉴定站也在这个时候着手筹备建站。作为对农机化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的王晋,也离开了工作20年的西藏,响应组织的呼唤回到北京,与全国各地归来的一大批专家共同加入到鉴定站的筹备重建工作。在双桥旧址,在简易的木板房内,开始了新时期的农机鉴定站建站工作,许多业务重新开展,在摸索和不断进步中,鉴定站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业务停顿,恢复建站有很大的难度,无论是政策法规还是行业标准都有许多空白。王晋说,开始是比较难的,但是他们都很有信心,国家也给了很多的支持。1982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相信这一年老农机人都有深刻印象,因为这一年对全国的农机化发展、对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对农机鉴定站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凡是从事农机鉴定的人对“崂山会议”都不会陌生,因为正是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推广鉴定”这项制度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也为农机鉴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这次会议是由农业部农机化司主持的,王晋当时任综合室主任,作为农机鉴定站代表参与了《鉴定条例》的起草工作。当时的鉴定业务划分还没有现在这么细致,三个业务室里面,一室是负责动力设备鉴定,主要是拖拉机和内燃机,二室基本上农田作业机械的鉴定,三室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鉴定。因为王晋在西藏呆了20年,回来之后感觉对内地对中国的农机化发展情况了解的程度很不够,毕竟西藏比较落后。于是,王晋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增加对国内农机以及农机化情况的认识了解,为此放弃了去法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虽然他当时也在北京外语学院学习了半年的语言,但是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放弃这次机会,“因为我觉得如果对国内情况了解得都不够,怎么知道去国外要学什么呢?”

崂山会议后,农机鉴定行业发展步入正轨。1983-1985年,王老主持完成了全国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薯类制粉机具和粉丝加工工艺”,主持完成了七五攻关项目“风力机测试方法研究”三级专题,并负责完成了该专题中“风力发电机组鉴定规范”子专题项目。负责起草了行业标准“饲料加工机组推广鉴定方法”(NY/T 226-94)。参加起草了“农机用柴油添加剂技术检验评价标准”,在起草该标准的同时,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对多种型号柴油添加剂的对比试验,撰写了“柴油添加剂究竟多少油”、“柴油添加剂不宜盲目推广”等五篇论文,用科学数据揭露了社会上对柴油添加剂的虚假宣传,引起了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对市场进行了整顿并加强了管理。每年为国家和农民挽回损失数百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到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王晋说,我们的行业标准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中,其他行业也是,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柴油加水可以省油的说法,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们才做了对比试验,证明了其为谬论。这可以为农机用户提供参考,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和学习,王晋对国内农机行业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1986年,上级派技术人员去国外进修的时候选中了他。当时可以选择的国家有意大利、丹麦、匈牙利等,王晋选择了去丹麦,因为那里的农机鉴定站在欧洲享有盛名,鉴定资料有上百年的历史,通风机械实验室也做得很好。但后来由于身体原因王晋只在丹麦进修半年就回国了,不过这半年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视野开阔了,看到了我国与国内外农机化在各方面的差距,作为农机人,王晋深感有责任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到国内来,为中国的广大农民、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一些事情。后来,王晋曾经进修过的那个实验室的专家被农业部邀请中国来交流访问,全程陪同做翻译,并将其英文讲稿全部翻译成中文在鉴定站学习交流传播,这些资料现在档案里应该还保存着。

因为在西藏曾经工作过20年,王晋对西藏的农机化情况非常熟悉,西藏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原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所以推广机械化对推动西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能达到一定的机械化水平,但是农副产品的生产机械化率很低,亟待发展。1992年王晋受命对西藏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西藏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规划”和“西藏农机化技术试验推广中心建设规划”,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机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他说,“我在西藏呆了那么久,对那边非常有感情,所以我也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那边的发展做点事情”。

王晋在鉴定岗位上坚守本职,兢兢业业,几年来共审核试验报告220多份,审核标准、试验大纲、试验方法等年均10份以上,亲自参加试验项目年均五项以上,为农机推广事业,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难忘的岁月 第9篇

那时父亲的身体日渐衰弱,母亲又先后生了两个女孩,父亲给她们取名为瑶玲和小珠,希望两个小女儿像珍珠一样宝贵可爱。但是在那动荡离散的年代,两个妹妹的命比泥土还贱。柳州的形势越来越危急,只得紧急疏散人口,父亲却恰在此时不幸病故。母亲一个人怎么办呢,只能把小珠送给窑毕村的一个农妇。农妇抱着小珠在父亲灵前拜了几拜便走了,我们一家人顿时痛哭失声,周围的人都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我们被疏散到象州,瑶玲交给了一个亲戚抚养,这时柳州已经沦陷了,我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在昏暗的天空下,我们几个孩子跟着妈妈,走在象州县的乡村小路上,不知何处是安身立命之处,犹如古诗中描述的“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好不凄凉!

难忘的岁月作文 第10篇

20xx年的夏季的某一天,我们小区停电了,我只能走楼梯下去。29楼,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就这样,我7:40才到校,而我答应纪律委员的书,也没有准时送到。

那是一本《守夜人》,不是我的,更不是纪律委员的,是我前桌借给我看的,可是纪律委员半路差进来要看,没办法,惹不起,只能答应。我和她一个上学看,一个放学看,可是我需要在每天早上7:25以前给她,不答应的话就得等她看完后才能看。可这一次,我活生生的迟到了15分钟,我明白自己今天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不出我所料,我一进教室,纪律委员就用一种恶狠狠的眼神盯着我,仿佛我欠了她一个亿。我当做没看见,默默地走到课桌前,放下书包,取出那本书,准备好好地和她解释一下,可没想到她竟然不讲道理,直接开吼。我前面还是克制自己的心情,忍着不发怒,一句一句听完。她的声音很大,全班都能听见,可是没有一个人来制止,班长也不例外,因为班上没有一个人敢惹她,敢这样和她说话的,我是第一个。

人人皆知,一句话叫做,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而现在我的忍耐心已经没有了,大声的向她吼了出来:“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爱信不信,我把书给你,你爱看不看,不看拉倒。”而她呢!哼!得寸进尺,我解释了,我也懒得听她讲了。于是她就一个人在那里噼里啪啦的讲一半天,我呢?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眼看老师就要来了,我赶紧说了句:“好好好好好!你说的对,你先看,好吧!”她也有点眼力见,直接答应了,我和她的事情也就这样完结了。

难忘的岁月作文 第11篇

2000年9月7日我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认识了你们,老师和同学。

2006年,我们却成了要出发的候鸟,我们丰满有力的羽毛,是老师们的汗水和结晶。

我们的岁月仿佛一曲动人的歌,还记得歌词是:“没出发,一切只是梦想,出发了,一切都是挑战……”

但是,时光流逝是不变的真理,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仍然保持着真实的自己

有欢声,有哭泣。

还记得歌词是:“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童年如诗,如画,如梦。

还想让老师发脾气,我们笑嘻嘻,能的老师也笑嘻嘻,童年天真无邪,在我们眼里,一切只是一个童话,没有结局,我想永远读下去。

看!阳光下浮动着我们玩耍的身影。

瞧!草丛中留下了我们蹦跑的足迹。

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歌经典美文 第12篇

夜晚的峡谷里凉风习习,再也没有了往日燥热的感觉。夜幕下,连、营、分团首长都和学生们一样席地而坐。除了低回的哀乐声声,四周静静悄悄的,静的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今夜无眠,人们集体静坐在这里为朝夕相处的战友,为姐妹守灵。

入秋后的这一场大雨,带走了大地的燥热。山谷中吹来的阵阵夜风,让人们感觉到了些许寒意。这是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四周的群山都笼照在沉沉的夜色中。工地上数百盏闪烁的电灯,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这深山峡谷,把十里河滩的工地夜景点缀得分外漂亮。往日,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带着鼾声进入甜甜的梦乡,可今夜却无眠。来号人团团围着在三具棺木旁,静默着寄托对战友的哀思。三具棺木里,装着三个花样年华的少女,承载着1000多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梦想和期冀。

夜已经很深了,学生们迟迟不肯散去。先是行政命令,后是营、连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动员,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学生们仍然是不理不睬我行我素。这样一来,让政委和分团首长感到担忧和不安,营、连干部和军代表们更是忧心忡忡

学生们上路参加大会战以来,由于点多线长单位驻地分散,给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麻烦。汹酒、打架、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就在我们从县城撤回工地的10来天时间里,连续收到兵团下发的三份情况通报。第一份通报的内容是二分团六营的军代表私下里同一名女生谈恋爱,事情暴露后被几个男学生殴打。分工作组下去调查处理时遭到学生们的围攻。第二份通报是担负燕子山隧道施工的四分团,因隧道在施工中塌方造成54人伤亡,其中有11名学生。引起三个连队的学生集体闹事,导致隧道施工暂停。最后一份通报的是兵团直属材厂,几个学生星期天上街赶集,在饭馆喝酒同地方群众发生冲突。后因言高语低不肯让步,双方大打出手。地方群众多人受伤,我们边有三名学生住进了医院。

收到通报后,分团先后几次召开党委会,营、连干部参加的干部会议。在会上,政委除了将兵团的紧急情况通报做了传达外,还将分团党委应付紧急情况的措施做了布置。并再一次重申了军队干部的“三做到”、“八不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准同女学生谈恋爱,违者以军纪论处,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军事法庭。

我们分团施工集中,给统一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发现不安定的因素及时做工作,有很多次闹事的苗头都因得到及时处理而化解。从连、营首长到军代表都能以身作则,用纪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就说这场大洪水吧!我们在砂场被毁、人员伤亡惨重,整个分团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全分团2000来号人没有一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更没有一人退缩当逃兵。借住在县城的10来天时间里,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发生一起损坏公物或学生闹事事件。对此,兵团首长和省指、总指的领导大加赞赏。在次年,也就是1974年推荐上上大学的指标中,兵团18000多名学生110个名额,就给了我们26个,占了兵团全部名额的四分之一还多

时间,在紧张、静穆的.空气中一分一秒溜走。午夜过后,人群中不知谁带头唱起歌来。“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这突如其来的歌声,顿时把干部们本来就悬着的心一下子吊了起来。我也被突然吓了一跳,抬起头,见政委已经站起身来。他朝一名正想制止唱歌的军代表一摆手,跟着唱了起来。“你的眼晴比太阳还明亮,照耀在我的心上。走过来坐在我身旁,不要离别的那样匆忙。”我真是没有想到,平时不苟言笑的政委唱起歌来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忘情,唱歌的嗓音又是如此的动听。

政委带了头,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会唱的跟着唱,记不住歌词的跟着哼。一个晚上,人们守着战友的灵柩,心情一直都很压抑。此刻,大家那紧张、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虽然没有伴奏音乐,唱的、哼的声音也参差不齐。但没有谁笑谁,“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要记住红河谷。”

歌声打破了沉寂,也驱走了干部们心中的担忧和不安。人群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唱完了这支《红河谷》,接着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女生们点名要让政委唱《三套车》。政委没有拒绝,他放开了他那高亢浑厚的嗓音唱了起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河面上跑着三套车。”

歌声活跃了大家的情绪,将人们从悲痛、沮丧中解脱出来了。老歌一支接着一支,大都是当时的违禁歌曲。平日里没有谁敢唱,就是在私下里哼被人反映到连队干部或者军代表那里,轻者批样写捡查,重者记过处分装进档案。现在,政委带了头,连队干部和军代表也不敢站出来说什么。由着学生们唱去,只要不闹事就算万事大吉。

上一篇:音乐教师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