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人大赛范文

2024-07-08

小主持人大赛范文(精选14篇)

小主持人大赛 第1篇

xx年8月3日

今天我参加了电视台主持的小主人大赛。

我表演的节目是讲故事。

那天在台上我并不紧张,眼睛还咕噜咕噜地看着台下的观众。表演中,我有许多动作。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动作表演的都很到位。我认为自己表演得很好。

五岁写

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一年级:武豪吉

小主持人大赛 第2篇

淮海路小学小记者郑司尧

2014年3月6日在淮海路小学举办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小主持人大赛。

开始了,开始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了。精彩的比赛终于拉开了序幕。首先是选手们个自介绍、讲故事。一个个妇幼个性的自我介绍让我们每位小记者都能深深记住了他们。朗读环节中,他们那么的投入,那么的深情并茂,把我带到了一个个或者优美,或者紧张的场景之中。我们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讲的故事的画面,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在这里他们一个比一个讲的更好,让你总是听不够。

接下来是才艺表演。他们各自的表演也不错呦!他们在台上个显神威,个个都有绝活。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精彩极了,让我最深刻的是吉他弹唱《我是一只小小鸟》,那美妙的音律在那跳跃手指下流淌,到了精彩的副歌时,我们和他一起唱了起来,整个阶梯教室热闹极了。我好羡慕他,我也正在学吉他,他就是我的榜样,相信下次我也能和他一样出色。

随着小主持人宣读最佳主持人和优秀主持人名单,精彩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校园金话筒小主持人大赛结束了,在我心目中他们个个都是冠军。

小议主持人大赛中的自我介绍 第3篇

主持人大赛的设立初衷是为了给主持人们一个竞技的平台, 可以切磋专业, 起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目的。近年来, 各地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比有了爆炸式的增长, 加之经济危机、播音主持岗位的饱和, 主持人大赛成为选拔优秀青年主持人上岗工作的重要平台。相对于目前的“公开选拔考试”, 它要早很多。主持人大赛依托电视的平台, 对观众现场直播,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社会舆论监督性。

所谓“自我”, 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 是一种主观意识, 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 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 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 这就是自我, 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 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而自我介绍, 就是对我们自己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的综合阐述。

二、自我介绍的异同

主持人大赛的第一个环节一般都是自我介绍。俗话说得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打好这头一阵, 就要搞清楚, 主持人大赛的自我介绍和一般而言的自我介绍有什么异同呢?

共同点:自我介绍的应用十分广泛, 但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就是让对方在短时间内了解你, 往往都是初次见面, 给对方在留下深刻印象。介绍你的学习工作简历, 兴趣爱好, 特长特点等。

不同点:主持人大赛的自我介绍是在公开的场合进行的, 特殊之处在于在舞台上, 有时也会现场直播。这也就要求参赛选手穿着正装或者非常得体的服饰, 同时克服心理紧张带来的压力。介绍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 从最短的30秒到最长的3分钟不等, 一来是要有话说, 二来是要说的精炼到位。一般自我介绍的对象, 不是一对一的, 而是评审组和所有观众, 包括电视观众。这也就要求参赛选手的对象感非常强烈, 不仅仅要注意到评委的反馈, 还要注意到现场观众的反馈, 同时还要想象着电视机前观众的反馈。同时, 要迅速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精神状态应处于积极而兴奋中的。气势可以给人积极, 热情, 亲切, 谦虚等根据个人特点的不同而调整。语气语调也应富于热情和感染力。

三、常见的类型与方式

处理好服饰仪表、精神状态、心理准备、语音语调方面后, 如何进行自我介绍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 就是直抒胸臆, 直截了当的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 给人以率真之感, 对介绍者的头几句话印象深刻。不足之处是, 缺少变化, 介绍者的后半部分的话吸引力不足。

例: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我是**大学的**, 从小学主持节目开始, 我就深深喜欢上了主持人这个职业, 从各类辩论演讲比赛冠军到杂志封面, 从魅力宝贝全国亚军到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 从电视主持到电台主持, 现在的我终于有机会站在央视的舞台上, 与这么多优秀的名嘴一起展示真我风采!谢谢大家!

2.设疑式。所谓设疑式, 就是给观众留下悬念, 吸引观众有兴趣继续去了解主持人的话语的一种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 调动观众的好奇心理, 能使观众提高注意力。但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最终的表达效果是主持人设定的悬疑是否足够满足观众的胃口。如果不能满足观众, 带来的将是同样效力的反作用。

例: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我是**, 我这里有一组数字, 56, 13, 60,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那代表着我们56个民族, 13亿人民, 共同庆贺我们伟大祖国60周岁的华诞, 而我, 也十分幸运, 是和祖国的同一天生日, 我愿在这个舞台上, 感受着祖国带给我的温暖, 去温暖每一个人。

3.商品推销式。所谓商品推销式:就是把自己当作商品, 用推销的方法推销自己。但不是真的把自己当作商品, 只是借用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使人产生新奇感。这样做的好处是, 给人以新奇感, 收获观众的猎奇心理。但同时给介绍人留下一个麻烦, 就是观众对“商品”和介绍人能否重合的问题, 也就是观众能否在短时间内就能认同介绍人和介绍所说的“产品”是同一人。

例:观众朋友,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件商品, 他会“车、钳、铣、刨、焊”等各种工艺, 不仅不用插电更不用上油。您也许会说这是机器人吧?但他不仅有理性的思维也不乏感性的思维。您可能会说这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吧?但他不仅愿意认真做事, 更愿意用心做事!没错, 这就是我, 具有机器人的吃苦耐劳, 又不乏用心与人情味的我!**号选手, 期待您的关注。

4.通缉犯式。所谓通缉犯式, 就是以通缉令的方式做自我介绍, 把被介绍者的特点讲述出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提起观众的兴趣, 给观众留有匪夷所思之感后立即转折, 给观众以满足感。不足之处是, 部分观众对通缉等贬义词性反感, 容易流失这一部分受众。

例:下面插播一条紧急消息, 通缉令:**, 性别:男,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他出门时经常引起群众围观, 造成交通堵塞。他经常害的女性朋友夜不能寐, 造成医院人满为患。他工作时经常引起其他同事空闲得无事可做, 造成工人上街游行。没错, 这个人就是我, 帅气, 勤劳, 积极向上的**。

5.赠送对联式。所谓赠送对联式, 就是在自我介绍的任意部分现场做出符合该场合的对联赠送给观众或者大赛组委会。这样做的好处是, 给人以学识渊博之感和新鲜感。不足之处是, 制作对联的尺寸难以把握, 内容是否切题考验主持人文化底蕴, 在赠送对联前要隐藏对联, 否则难以给人以新鲜感。

例:参加长清区主持人赛, ……下面我将一幅对联送给现场和电视机前所有的朋友们, 上联是“山水长清披锦绣”, 下联是“蒸蒸日上广电人”, 横批“长清常青”。

6.歌唱式。所谓歌唱式, 就是以歌的方式将自我介绍唱出来。京剧等戏曲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做的优点是, 给人以新鲜感, 同时展现歌唱方面的才艺。不足之处是, 改编歌词难度大, 考验歌唱功力, 现场观众的偏好也是问题。

例: (边唱边出场)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桃花朵朵开。我在这儿等着你关注啊, 等着你鼓掌, 等着桃花开。 (歌声毕) 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 期待您的掌声与关注, 谢谢。

7.山东快书式。所谓山东快书式, 就是以山东快书的方式将自我介绍表达出来。这里以山东快书为例, 评书曲艺也是同样道理。这样的好处是, 给观众带来传统艺术的魅力, 引起观众的兴趣。不足之处是, 主次不分的问题, 快书和普通话语言的孰轻孰重的比例问题。

例:“当里个当, 当里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 表一表好汉**, ……”

8.贯口式。所谓贯口式, 就是加以贯口的段子, 或者整体以贯口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这种方式的优势是, 提振观众精神, 引起观众兴趣, 提升介绍者的气势, 有一定的震撼力。不足之处是, 选用这种方法需要介绍者有较强的功力, 平庸的贯口容易给人产生松散懈怠感。

例:……最后, 我祝大家“一心一意、好事成双、桃园结义、四季发财、五福同寿、六六大顺、七星争辉、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四、导向与发展

综观目前的主持人大赛的自我介绍环节, 基本上以观众为导向, 我们先不去评判这种的导向的功过是非,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值得关注。比如以讨好观众, 出现了一些求怪、求奇、奇异, 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这是十分不正确的。但我们更加欣喜的看到, 很多主持人以创新和思辨作为自己自我介绍的主旋律。如果把主持人事业比作一首曲子, 注重内涵发展与文化底蕴的积淀, 将永远是最强音。

摘要:主持人是公众人物, 往往通过主持人大赛的选拔脱颖而出。主持人大赛的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 有着确定全盘基调的重要意义。文章将从观察自我介绍的最新发展与青年学生如何准备应对入手, 系统阐述自我介绍的社会与心理基础、自我介绍的异同、常见的类型与方式、导向与发展四个方面。

BBC主持人颠覆“背老婆”大赛 第4篇

比赛前的热身会让选手间更亲密。当然,前提是老婆或者被背的人体重达标。

Mike Bushell: A crucial moment because any wife who weighs less than the 50 kilograms has to then make up the weight with tins of baked beans, but, Steph, I think we’re safe, OK?

Back on the start line it was obvious we were up against experienced athletes here, who take this race very seriously.

Man A: We’ve done a lot of training. I picked her up in the kitchen and jumped around the kitchen for a little bit.

Woman A: Yeah, I’ve been watching the telly standing in my head to prepare for the blood rushing to my head. So I think we’re ready.

Steph McGovern: Look at how fit everyone is here. Aren’t they scaring you good?

Mike: Yeah, but no one before has ever had the woman carrying the man, so we’re gonna enter sporting history.

On the start line,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Estonian hold was going to be the fastest, but also the most 2)precarious.

Steph: Can we go with the very traditional way I call the 3)piggy-back method?

Mike: It might not be as quick, but I think it’s safer, . . .

Steph: Yeah.

Judge: Three…Two…One…Go!

麦克·布谢尔:这是十分重要的时刻,因为如果哪一位老婆本身体重达不到50公斤,就必需在身上加上罐装烘豆来弥补差值,不过,斯蒂芬,我想我们不用担忧这个,明白吧?

来到起跑地点,很明显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十分有经验的运动员们,他们对这项比赛非常认真。

男士甲:我们训练了很久。我会在厨房里举起她,然后在厨房里跳上几步。

女士甲:是的,我一直在家里倒立看电视,为了习惯让血液流向大脑。因此我觉得我们准备好了。

斯蒂芬·麦戈文:看看在场的人身材多棒。他们没有把你吓退?

麦克:对啊,但之前从没有女人背男人的,所以我们要被写进体育史了。

我们来到起跑线前,显然,爱沙尼亚体式是速度最快的,但也是最不稳定的。

斯蒂芬:我们能采取传统的方式——我说的“背负式”来进行吗?

麦克:这样可能不会很快,但我觉得更安全……

斯蒂芬:对。

裁判:三……二……一……出发!

Luckily for Steph you don’t have to be married anymore to enter this race. Anyone can carry anyone. But we would make sporting history if Steph could become the first woman to carry a man up and around the 250 metre jump course.

Mike: Up the hill. It’s the hardest bit.

She was also carrying top weight. I was the heaviest “wife” at 74 kilos. Wife-carrying races started in Finland in the 1990’s to make sure we never forget one of their most notorious criminals, whose gang raided villages for their wives. Thankfully today everyone is willing, even if it can still be daring, and helmets are worn for good reason. Thankfully, Judy, on the left here, who was taken to the hospital, wasn’t seriously injured.

For Steph and I, the last few 4)furlongs were lonely and wet, but despite my apparent 5)fidgeting in the saddle, Steph summoned up immense strength and roared on by the crowd, got us across the line and into the wife-carrying history books.

Steph: I hate you!

Mike: Mike Bushell and Steph, at Dorking.

对于斯蒂夫来说幸运的是,并不需要成为某人的“老婆”才能来参加比赛。只要有个搭档就行。但如果斯蒂芬能够成为第一个背着男人并且完成250米跑跳全程的女人,我们就创造了历史。

麦克:上坡。这是最难的一段。

而且她还负重最大。我是最重的“老婆”,74公斤。“背老婆”比赛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芬兰,为的是让人们不要忘记那群臭名昭著的罪犯,那伙人偷袭村子抢妻。让人欣慰的是,今天每个人都是自愿的——尽管挺需要勇气的——为了安全被背人需要带上头盔。那是朱迪,镜头里左边的那位,要被送往医院,但幸运的是伤得不重。

对于斯蒂芬和我而言,最后的百来米(译者注:英国此次比赛的全程为380米,包括上下坡各15米和其他障碍设置)又冷清又湿滑,但尽管我动来动去的,在观众的叫喊声中,斯蒂芬还是动用全身力气前进,我们冲过了终点,成功完成“背老婆”运动历史上的创举。斯蒂芬:我恨你!

麦克:麦克·布谢尔和斯蒂芬,在道肯的报道。

小主持人大赛作文 第5篇

来到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桌子、椅子,带着几分庄重、严肃。我找到参赛选手准备席,坐了下来。不一会儿,评委们陆续来到比赛场地,选手们也各就各位了。我是第一个上场,所以心中不免有几分紧张,好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

随着一声“请一号选手张逸尘上场――”我登上了舞台。我边背诵着主持词,边往下看,只见选手们有的在认真地看着我主持,有的在和别人聊着什么・・・・・・评委们则拿着计分单,“唰唰唰”地记录着。我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别紧张,要像平常练习时一样从容不迫・・・・・・等我主持完毕,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此时我心头的大石头才总算放了下来。

自我介绍(小主持人大赛) 第6篇

第一项:30秒自我介绍,简单介绍自己,张扬自我个性,重点考察选手语言表达能力,选手亮相的形式不拘泥一种,可根据选手的特点来设计。如唱歌的形式开场,用一段乐器开场等,挖掘每个孩子的亮点。

第二项:3分钟左右模拟主持,要求:参赛选手事先设计一段有互动情景的现场主持活动,针对该情景的需要,也可与同班同学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段主持表演。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陈悦阳,今年八岁,来自美丽的金张掖。现在是西街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我是一个爱说,爱笑,乐观、开朗的男孩,擅长画画,拍篮球,背古诗,讲故事。

小主持人大赛串词 第7篇

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的小学时光;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请欣赏第一个节目歌伴舞《快乐节目》

大家好,欢迎你收看 “动画城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 ——。提起动画片,同学们此时一定眼睛放光,精神抖擞,掰起手指头,津津乐道。是呀,从我们牙牙学语起,动画片就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我们从这里丰富着知识,享受着快乐,汲取着营养。从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到哪吒传奇,虹猫蓝兔,小鲤鱼历险记„„哪一个动画不让我们开怀大笑,哪个动画人物不让我们记忆犹新,耳熟能详。怎么样,坐不住,等不急了吧,今天就让我们去“动画城”这片神奇的世界,去历数那给我们带来精神食粮的动画人物吧

大家好,一段精彩的广告过后又回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我是“地球,你好”栏目的主持人——。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

惨痛的生态教训,让我们21世纪的主人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吧!4

大家好,我是“成长在线”的主持人——。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个并不陌生的话题。“少年的烦恼”有首歌唱的是”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但有一天,**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这首歌唱出了少年的心声,看来,每个成长中的少年有烦恼事正常的,而没有烦恼却是少见的。那么怎么来消除烦恼呢,今天我们来谈论的就是这个话题。

小主持人大赛 第8篇

一、文化底蕴是通行的基本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对文化底蕴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同样也应成为主持人的通行准则。有人说, “主持人不就是背背词, 照着稿子念一念、读一读就行了吗?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底蕴, 应当把精力放在外在的修饰中, 让观众看着美就可以了。”这个观点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确是十分错误, 也很有害, 误导了一部分人群乃至在岗或在学校学习的主持人们。文化底蕴, 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多少, 深刻程度的一种反应。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他们的言论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公众的思维, 诱导公众的行为.

在校园主持人大赛中, 学生们往往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认为底蕴需要积淀, 需要时间, 十分费时费力。也就促使着他们走捷径, 重外在。这其实是很有害的!我们应该在入学之初就给同学们安排一条重文化底蕴之路。每月安排一次人文常识或综合知识的考试, 在每个月之初列出指定书目, 既可以方便学生复习, 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

二、自身形象的修炼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神奇的出现在了舞台上。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往往第一印象能够在人的脑海中持续多久呢, 虽然说因人而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足够持续到比赛结束了。

那第一印象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气质风度、面部表情、五官形态、发型发饰、身材体态、着装搭配、仪态步态还有开场白。众多高校中的播音专业针对性训练多以舞蹈训练和电视播音主持课, 还有表演基础课和化妆基础课来帮助同学们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相由心生”, 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时刻注重由内而外的方式方法。往往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人生的成长阶段,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树立, 他们是由被动的接受而后变得去主动寻找,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不美的。很多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 行为怪异, 但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 问到他们的时候却说自认为很美。这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 “我们应该给学生们树立什么?”所以开设一门专门讲评播音员、主持人服饰与行为以及节目风格特点的课程应该孕育而生。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中央三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的节目研究与品评, 主持人着装与化妆、主持人表情与形体训练、美学与鉴赏等。

三、评论能力决定了主持人的深度

在2009全国节目主持人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达成了很多共识, 但有一条共识引起了所有与会的代表的认同, 那就是“具有新闻评论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 具有未来!”。

评论能力为何在当今如此重要了呢, 他又是如何撼动新闻播音这头把交椅的呢?原因很简单, 时代的要求。在信息高速发展乃至爆炸的今天, 人们不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而更多关注的是, 发生的事件对自身有什么样的影响, 事件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样的。但往往具有评论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又是最难培养, 而且需要以年龄为代价成长、成熟的。一般而言, 优秀的新闻播音员都是科班出身, 传统的科班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优秀的以新闻播音为主的播音员, 评论方面不是重点, 这个是由时代造成的。现在, 教学培养计划大大提高了评论和即兴口语表达方面的内容, 但评论却又需要社会阅历和积淀, 正在走出校门的年轻播音员、主持人们似乎很难胜任。

如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首先, 实现评论考试月考制, 也就是每个月举行一次考试, 评论内容必须是当月发生的事件, 自备一题和即兴抽取一题。自备题目需要的是完整的评论节目, 而即兴题目的准备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第二, 小课教学讲评制, 每次月考录像, 考试过后的第一堂小课观看回放, 并讲评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第三, 每月考一篇新闻评论, 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由教师统一出题, 次周公布分数和3篇左右的优秀文章, 并将范文以邮件方式发给学生, 能够统一讲评效果更好。第四, 以小课组为单位, 每周讨论一次中央三台的评论或时政节目, 形成报告上交。

四、才艺展示往往是PK的关键

主持人大赛中才艺展示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选手们通过才艺展示淘汰对手, 获得晋级的机会, 方式也多种多样, 有两位选手比拼的, 也有多位选手比拼的, 有评委直接投票的, 也有大众评审投票的。这个环节的比赛往往是最紧张的, 也是最激烈的。

哪些才艺更容易受评委的青睐呢, 反之, 哪些又是费力不讨好的呢?常见的才艺展示有歌曲、舞蹈、曲艺、器乐、民乐、书法, 还有民间艺术, 如剪纸、编织、魔术等等。还有人采用朗诵作为才艺展示, 是争议比较大的, 有的观点认为, 朗诵和主持不同, 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张颂先生就著有《朗读学》和《朗读美学》, 是有声语言的美, 展现的是一种意境, 可以作为才艺的一种。也有观点认为, 朗诵应该是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中的一项, 所以不能作为才艺展示。为了避免争议, 谨慎选择朗诵作为才艺展示的一项。

在才艺展示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一, 选取自己从事时间长, 且熟练的才艺。第二, 选取有观赏性, 大众较为接受的才艺。第三, 选取有创新, 或较为幽默风趣的才艺。第四, 选取适合独立完成, 且容易出舞台效果的才艺。

在教学中, 很难开设才艺展示这门课程, 因为美术、音乐所涵盖的科目很多, 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一一涉猎。但可以开设《艺术介绍与欣赏》, 对各门艺术采用走马观花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们, 辅以该艺术门类的演出视频, 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 同时开拓了学生眼界。

五、创意思维能力决定了节目的观赏性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极大丰富, 从中央台到地方各台受众都可以选择收听和观看, 让受众有了一个分析比较的机会, 也就培养起一大批群众专家。他们对节目的构思、创意、编排、调度等有了很多专业性的见解, 这也就促使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

创意思维往往是播音员、主持人们的知识更新的核心内容。创意的不同, 节目从风格到内容都会受到影响。在主持人大赛的赛场上, 选手的发挥时间只有短暂的几分钟, 很有可能一个创意将决定冠军的归属。为什么创意有这么大的力量, 左右着比赛结果呢?人们往往认为创意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创意凝结着这个人的知识精华, 由于创意给人留有出其不意的感召力, 往往使人产生钦佩感, 同时给评委和观众产生共鸣。

各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正陆续开设《主持人思维训练》这门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走在前列。这门功课可以改变或改善主持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形成规范、科学、系统的思维模式, 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与众不同, 还可以在“广义备稿”的时候更善于总结。

课程的设计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是以点、线、面的模式循序渐进。从字、词、句的联想和创新开始的, 比如一个词“真好”, 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语气和口吻说出, 可以在多少种环境下使用, 可以扩展出多少种用法等等。教学内容辅以历史、天文、地理、美术、唐诗宋词等相关常识, 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 透过主持人大赛预见到的信息, 为培养厚文化底蕴、具有评论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播音员、主持人, 将是今后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摘要:校园主持人大赛是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 它同时是检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 它可以促进各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 促进播音主持事业的整体发展。文章从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形象修炼、评论能力、才艺展示、创意思维等五个方面具体论述。

小主持人大赛 第9篇

关键词:主持人大赛;“评论型”主持人;选拔机制;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32-02

“艾诗缇杯”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竞争最激烈的大赛,每一届比赛都会为中国主持界贡献不少精英,如鞠萍、王志、撒贝宁、刘芳菲、沈冰、胡蝶等。央视主持人大赛中体现的选拔要求无疑会成为各大电视台选拔、培养节目主持人的“指示牌”。与往年相比,本次大赛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变化,这些调整变化主要体现在比赛环节的设置上。分析其调整方向,笔者发现,2011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更加注重选拔“评论型”主持人。

一、“评论型”主持人的选拔机制

“艾诗缇杯”央视主持人大赛从比赛环节上看,删去或修改了往届的特别开场、联合主持、共同空间等环节,侧重展现选手的敏锐思维能力、挖掘其思想深度、强调了选手的评论能力。评委李瑞英认为,“你了解了这些情况(媒体人的责任)有了知识,要有表述能力,思维很敏捷,逻辑思维,很清晰的表达。”点评嘉宾靳智伟点也说到,“对于一些问题边提问边评论,即夹叙夹议,这是一个好的电视主持人的思维习惯”[1]。具体来说,本次大赛对选手的评论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节设置:强调述评能力。笔者将本次大赛初赛、复赛、决赛以及总决赛的比赛环节总结如表1所示。其中,以复赛的“有感而发”;决赛的“个性空间”、“共同话题”;总决赛的“步步为营”为代表的多个比赛环节,都较为明显的考察了选手的评论能力。“共同话题”限定240秒内,三人一组,讨论一个话题。它考察的是选手对于一个事件、话题、观点的梳理、表达能力。“步步为营”选手选定三个序号针对相应的画面内容进行评述。这一环节对选手的要求有较高的提升,它不仅要求选手在限定时间内讲出画面的内容,并做出评述,更要求评述过程中的有一个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据此,笔者认为,本次央视主持人大赛重点考核选手的述评能力。具有一定思想的,独具特色的评论主持对呈现主持人能力愈显重要。

2.获奖选手的身份背景。分析此次比赛的获奖选手的身份背景,笔者发现,非专业选手的比例在上升;呈现高学历化,部分选手为硕士生、博士生;获奖选手的年龄段分布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下表是进入决赛的24名选手的资料汇总如表2所示。其中本届年龄在20~24岁之间的选手占总人数的25%,较上届的56%下降了21%,年龄在30岁以上的也由上届的11%上升到33%。在国内电视节目中,大家总喜欢让屏幕“靓”起来,让年轻的面孔来主持一些重要的节目。在西方的电视媒体中,不仅新闻节目,就连娱乐节目的主播一般也是年纪较大的资深主持人。本次大赛的选拨正是旨在弥补这一现象。主持人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社科等为一体的,内容涉猎广泛、知识含量高的工作者。参赛选手的高学历、专业多样化为他们的独到评论提供了知识储备。选手年龄的整体增加,从业经验和阅历的丰富也能增强其对社会信息的感知能力、辨识能力,能更为深度地挖掘信息,对信息做出全面且深刻的判断和评论。这正是“评论型”主持人要求所在。

二、“评论型”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在我国主持人以串联台词、播报信息为主。虽然体现出电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但主持人的作用相对于电视切入的领域来讲反差太大,远没有达到主持人应该达到的境地[2]。本次大赛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比赛环节中考核了“评论型”主持人应有的素质。就本次大赛笔者认为“评论型”主持人要具备的素质有以下几点。

1.评论内容:逻辑缜密,据事论理。评论是以摆事实为辅,以评判议论为主的一门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阐述一个观点,提倡一种精神[3]。所以寓理于事、据事论理才会吸引观众的注意。正如白岩松所说的主持人不需要流畅的废话。从本次大赛来看,获奖选手年龄跨度较大,有90后的大学生,也有不惑之年的资深型主持人。他们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思想感悟等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在比赛环节中,选手将比赛题目的述评与自己的学习、工作积累相结合。如在复赛的第二环节“有感而发”中,选手根据自己所选一幅图画,综合判断画面上的信息,附加以自己从中感受到的深层信息,做以述评。这一环节中,刘范美在答题时不仅讲述了“良心何在”的面面信息,并且注意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就如何解决或防范这一问题做出的深刻回答,使受众更容易接受。

2.评论方向:剖析社会,引导舆论。当今新闻信息的网络化使得各种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化、公开化。主持人不再是播报新闻的话筒架子,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主持人要在叙述的同时做以评议。“评论型”主持人正是适应这种时代潮流的新型主持人。“评论型”主持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能够深入思考社会矛盾,剖析原因;通过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和分析,给人以思想上启迪;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舆论引领正确的方向[4]。本届主持人大赛的环节设置中便体现了这一要求。例如,在决赛的第一环节“特别现场”中,限定选手在240秒内完成嘉宾访谈及外景记者电话连线,并将信息主体清晰完整地展现给每一位观众和每一位评委。这一环节考察选手对话题的把握。点评嘉宾时统宇在点评曹晨的表现时说到,“你好的一点是,最后的落脚点是电影的惠民惠农政策,这个实际上是上升到我们国家广电方面的一个国家战略。”即她的评论是具有深入性,有一种正确的传播意图和导向。

3.评论风格:张扬个性,富有特色。在步伐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中,主持人要随着变化的信息做出各种适应性调整。但是,屹立主持舞台经久不衰的主持人总会有一层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主持人独有的主持特色。就“评论型”主持人而言,个性化的主持特色就是主持人的特色化评论。特色化评论不单是对信息指独到的见解,也是指主持人在评论时要有自己的表达特色。国外知名的“评论型”主持人,他们各具特色的评论风格使他们的个人魅力在荧屏上熠熠生辉。本届主持人大赛决赛中的“个性空间”环节中,要求选手在限定的240秒内,展示自创节目。这个环节是考察选手是否能将自己想表达的信息以自已特有的方式适当的表达出来。以选手梁田为例,她以警方通过“微表情”方式破案的新闻为引子,为受众讲述了“微表情”的信息。在讲述过程中,她面带微笑,言语轻松愉快,配之以简明的视频和恰当的手势,娓娓道来,不仅在吸引受众注意力,拉近与受众之间关系,给人一种亲和力与可信任感。

三、“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

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侧重考核选手的评论能力是时代对主持人新的要求体现。当下,受众在观看电视时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信息,而更加注重主持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将信息予以解读、评论。也因此,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中,评论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评论节目中,主持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新闻信息采编播的组织者,也是发起舆论、指引方向的引导者和思想者。所以,对“评论型”主持人的素质培养有更高的要求。克朗凯特的回忆录中说到,“记者都是有所选取的,他需要通过事实来反映他的观点,通过他的报道,采访所获取的材料来呈现他们一种观点,立场鲜明,对于是非问题没必要含糊。我们应当作出非常明确的判断”[4]。这些正是一名“评论型”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实现从记者到主持人到“评论型”主持人的转变是培养“评论型”主持人的一条便捷实用的途径。

1.电视台:扩宽主持人的选拔范围。正如统计表中显示,本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非播音主持专业的选手占38%,相较于上一届增加了11%。笔者将本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获奖选手的职业做统计后发现,非播音主持专业的获奖选手占总获奖选手的80%。这说明,本届大赛在选拔上不仅仅拘泥于选手字正腔圆的语音,更注重多方面考核选手的能力。这是扩宽主持人选拔范围的体现。多年来,我国主持人一直采用“学院式”的培养模式,各大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成为主持人的摇篮,从学校直接到电视台成为主持人成长的一条捷径。近年来,电视媒介环境的变化迫使电视台在选拔主持人时不能遵循“老套子”,只有扩宽主持人的选拔范围,才能真正地使电视节目注入新的力量。

2.主持人自身:提升语言形象。主持人选拨范围的扩宽使得更多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主持人进入,为电视台注入新的活力与思想的同时,也可能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主持人可能不像专业主持人一样,有严格的标准语音。但实质上,“评论型”主持人和一般节目主持人一样,都是语言工作者,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与受众进行交流[5]。因此,“评论型”主持人也要有较好的语音形象,树立起语言规范的意识,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语音训练,做到字音准确、吐字清晰,着力塑造自身的语音形象,以实现传播目的,发挥电视应有的功能。新媒体迫使电视新闻节目作出改变,要求主持人在报道时要做到述评结合。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注重选拔“评论型”主持人正是体现了时代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越,李瑞英.深度解析“艾诗缇杯”第六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DB/OL]http://zhuchirendasai.cntv.cn100340.shtml,2011-05-24.

[2]童爱萍,杨诚勇.评论型主持人的形成和发展[J].新闻爱好者,1997(11).

[3]王梅.寥寥数语见真功——浅论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的点评艺术[J].当代电视,2004(9).

[4]周彤宇.新时期新闻评论主持人素质要求刍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7).

[5]王福生.浅谈“记者主持人”的语音形象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小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 第10篇

第二届花幼好声音小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花幼蒙五班的小才女xx,今年5岁了,别看我年纪小,我可是幼儿园里的明星级人物,我喜欢拉小提琴,爱看书,两岁半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张家口电视台主办的宝宝贝贝节目,还得了第一名呢,四岁获得了花幼好声音小主持人大赛一等奖,评委老师,院园长阿姨,我棒吗,棒的话请为我鼓掌吧,最使我骄傲的是,我坚持在自己的QQ写了将近四百篇日志了,里面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点点滴滴的同时,也让我的粉丝们分享着我快乐、阳光的生活,当小主持人是我的梦想,我愿把所有的快乐分享给你们,请为我加油吧,谢谢。

小主持人大赛即兴主持题目 第11篇

现场问答题目

1、作为一名播音员你认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2、你为什么想要当“小主持人”。

3、请朗诵一首你最喜欢的诗,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你最擅长什么?简单说一说。

5、说说你喜欢我们学校的哪位老师,并说说理由。

小主持人大赛 第12篇

为了培养当代少年儿童口头表达能力;为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为爱好主持、舞台及有才艺的孩子们建立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艺术团借此机会策划并组织了本次小主持人大赛。

大赛以锻炼儿童心理素质、发挥自身特长为目的,让孩子们从活动中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同时挖掘赋有艺术才能的小朋友,为各种演出输送后备力量。

一、大赛主旨

给梦想一个大舞台!!

二、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鸣谢单位

三、参赛对象、大赛分组(4-12岁幼儿园、小学学生)幼儿组:4-6岁 少儿组:7-12岁

四、大赛流程

1、报名时间: 年 月 日---年 月 日

2、海选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3、复赛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4、总决赛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五、初赛环节

1、第一环节:自我介绍

2、第二环节: 自备作品展示

六、总决赛环节

1、第一环节:自我介绍+自备作品展示80分

2、第二环节:模拟主持20分

七、参赛作品要求

1、自我介绍(要求创新、独特、彰显自我个性)

2、自备作品展示-语言类作品(题材不限:模拟主持、朗诵、演讲、小品、(儿童)诗歌、讲故事、双簧、相声)

3、作品时间不能超过4分钟。

八、奖品:各商家提供礼品(已有含宝马标志的车模型,游乐场充值卡,)

九、参赛报名热线: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艺术团

****年**月**日

总决赛地点:音乐厅(290座)价格:8万

多功能厅(517座)价格:

歌剧院(1361座)价格:12万

歌剧院(1361座)配备:电视台电台主持人、led屏幕:15万

小主持人大赛 第13篇

谈话节目是源于欧美的一种节目类型,英文叫“talk show”。从上世纪末开始,以语言为信息主体的谈话节目在国内的广播电视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电视节目中常见又备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访谈类节目是以主流广播电视为传播媒介,主持人调动各种元素,以现场访谈或连线等方式,与被访者、嘉宾和观众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电视谈话节目类型。谈话节目的审美价值源于语言的力量,真实话语的倾诉、真实思想的交流、真实情感的互动、真实生活的呈现、真实社会的折射,是谈话节目经久不衰的源动力。1996年3月,由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开播并迅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掀起了访谈节目的热潮,进入21世纪,访谈节目稳步发展,很多电视台都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牌访谈节目。一些广为人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访谈节目和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如《面对面》和王志,《对话》和陈伟鸿,《艺术人生》和朱军,以及由主持人名字命名的《半边天——张越访谈》《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都备受关注和好评。

访谈电视节目之所以被观众喜闻乐见,其原因有三:第一,现场感强,面对面交流,人物形象立体化;第二,个性的表达赋予栏目鲜活的生命力;第三,动态的碰撞,较强的感染力,回归受众,使其拥有平等话语权。现场感、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赋予了电视访谈节目顽强的生命力,美国NBC推出的《今夜》(1954)栏目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唐纳休访谈》(1972)持续了40年,具有超级影响力的《奥普拉·温弗瑞秀》也持续了23年之久。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强势发展的背景下,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在传统节目类型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访谈节目将去往何方?新媒体强调信息的即时性传播和影音文字信息的整合,互动性是其强大的魅力所在。访谈节目的三个主要特点恰恰契合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符合新媒体受众的传播需求。在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决定传播样式的今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呈现出相互借鉴、融合的态势,更强的参与性、互动性、个性化是未来节目发展的趋势。与国外谈话节目经历半个多世纪锤炼所呈现出的成熟相比,我国的谈话节目在稳步发展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新媒体产业的洗礼,谈话节目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访谈节目不但不会消失或锐减,反而会呈现上升趋势,在新的传播媒介中另辟蹊径,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成熟和系统化的节目样式。如绍兴网的网络视频访谈节目《交流》,是新媒体背景下访谈节目的一种探索和发展。

访谈节目以语言信息传播为主体,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成谈话场,主持人给予观众的交谈快感不仅源于信息的传播,还来自于谈话者本身营造出的谈话气氛,加之访谈节目中谈话内容无法预演,所以对主持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第六届央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是对近两年广播电视行业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能力的一次集体检阅。参赛选手有朝气蓬勃的在校生,也有在职多年的一线从业人员;有一专多能的全才,也有游学国外的海归。从6068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筛选出48位选手进入复赛,又从中遴选出24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再过关斩将到最后的十强总决赛,本次大赛从赛制到选题,全方位考核了选手的各种能力。

“特别现场”是第六届央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决赛中的第一环节,要求根据话题由选手完成一段240秒钟的现场访谈,其中包括穿插一次场外连线。该环节考察选手对话题的把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营造谈话节奏和氛围,激发访谈嘉宾的访谈欲望,并且把主题清晰、完整地展现给观众和评委。“特别现场”中的话题全部来自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的新闻素材,从选题上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契合大赛的主旨,可传递主流价值观,引导舆论导向。

本文以决赛第一环节“特别现场”为研究点,分析普通话在当代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应用,播音员主持人访谈语言的使用问题、方法和技巧。

二 主要问题分析及应对技巧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访谈其实就是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过程,节目时间、节目结构、节目主题和节奏完全由主持人控制和把握,是把主持与采访融于一体的主持性的采访。现场的主持性访谈具有直观性、信息量大且不可逆的特点,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构想和设计访谈活动时,要善于捕捉现场因素,熟练掌握提问技巧,观点鲜明,把控现场及嘉宾的情绪,随机应变,营造出平等、和谐、融通的交流氛围。这是主持人功底的大展现,节目的成与败,直接接受受众评判。

在完成“特别现场”环节的比赛时,选手的表现体现出了电视节目主持从业人员较高的思想素养和语言能力,对新闻政策的理解、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对人民群众的情怀、自我价值观的定位、语言的使用技巧和控场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其中不乏精彩的片段值得称许。与此同时,通过严苛紧张的比赛也集中反映出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能力和使用技巧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笔者研究了24位选手在四场决赛访谈环节中的表现,把暴露出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细节追问不够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要解决的是“说什么”“怎么说”“产生何种效果”的问题。主持人访谈成功,事实上是与采访对象共同完成的,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者,所以通过具体的访谈方式和内容实现主持人的传播意图是访谈节目的关键所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对细节追问不够是较普遍的问题,它直接导致了以下问题。

1.传播意图不明朗。明确的传播意图,其实就是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在完成该环节比赛时,一些选手访谈流于形式,访谈问题逻辑性不强,传播意图不明确。比如某选手采访下水道疏浚工郭姐时,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了展示嘉宾带来的工具上,虽然这样可以增加节目的可观性,但问题设置对新闻的处理流于形式,忽视了对新闻意义的追问。再如某选手在访谈30年义务当交警的刘师傅时,提问泛化,主旨模糊,访谈过程平铺直叙缺乏亮点,忽视了访谈嘉宾内心层面的执着和坚守,传播意图不清。

2.精神价值层面提炼不深刻。有了明确的传播意图,还要有合理的提问方法和表现技巧去实现它,即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在“特别现场”环节,忽视细节的表现集中体现在对嘉宾和事件本身挖掘不够,缺乏对新闻本身所传达出的价值层面的提炼。某选手在访谈乡村放映师周师傅时,关注到了访谈嘉宾30多年的放映经历,访谈的问题设置也照顾到了周师傅的放映史,其传播意图是明确的,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挖掘不够,没有抓住放电影的根本意义,缺乏用合理的访谈方法和语言技巧去实现传播意图的敏感度。

大赛“特别现场”环节选题设置全部来源于“走、转、改”的一线采访,裹挟着新鲜又芬芳的泥土气息,其人物和事件背后都隐含着主流价值观,怎样挖掘出平凡面孔下的人性光辉、普通事件背后的闪光点,是主持人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大赛传递出的主流价值观念。对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对精神层面的追索,主要通过主持人对细节的追问来实现,而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细节追问不够,是参赛选手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一方面比赛本身的即时性,只有240秒的时间,选手没有较多的发挥空间,再加上比赛现场紧张的气氛,很难让选手从容应对;另一方面,个别选手因为年纪尚轻,缺乏生活实践和工作经验,语言的使用能力和控场能力都有待提高。

主观因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价值观问题。“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余虹,1996),现场访谈的过程,同样是主持人通过个人价值观的展现来彰显其背后媒体价值观的过程,姚喜双教授经常强调播音员主持人“要先做人”,正是对播音员主持人最深层次的要求。其次是新闻敏感度不够。现场时间虽短,但其实选手和采访对象在比赛前都有一个短时间的沟通和了解,对自己所面临的题目并非一无所知,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提炼,对新闻价值和新闻意义的深度追索是选手新闻敏感度的体现。再次是没有深入国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原则同样适用于主持人,很多主持人活跃在节目现场和炫目的荧屏上,却缺乏新闻一线脚踏实地的历练和实践,对现实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自然也难以提炼出“走、转、改”一线采访到的新闻深层的精神内核。

当然,比赛中也不乏表现优异的选手,对细节的追问充分地体现了选手的访谈功力。8号选手王宁,是本次大赛的冠军得主。在“特别现场”环节,王宁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评委的称赞。在访谈海上风电工程师张乐平时,她的访谈流畅、问题密集、节奏紧凑,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观众难以理解的工程技术工作诠释得形象明白,这些都源于她提问的巧妙和对细节的挖掘。

(王宁,以下简称“王”;张乐平,以下简称“张”。访谈内容根据笔者录音整理而成。)

王:当镜头里的这些海上风机定格在眼前的时候,其实我们很难想象,这些有着几百吨重的庞然大物,是如何被固定在潮起潮落的滩涂上,作为全世界唯一一支拥有这项技术的团队,他们跟着月亮的脚步点亮了万家灯火,那现在坐在我对面的就是这个团队的大脑,是龙源公司工程建设团队的总工程师张乐平,欢迎您张工!

王:一看到张工的肤色,我就能感受到海风的气息,您是刚从海上回来的吗?

张:是的!

王:这次在船上呆了多长时间?

张:十来天。

王:其实,我刚才注意到咱们的工作时间特别的特殊,1个月的工作时间大概是10天,那在这10天里每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2个小时,其他时间在做什么,可以休息吗?

张:不可以休息。

王:为什么?

张:因为真正的打桩时间是2个小时,但是我们在打桩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整个打桩时间要花费到10个小时。

王:您刚才不断说到打桩,那个桩……因为我这儿有个模型,那个桩是这个模型上的底座吗?

张:对,下面的底座。

王:需要打到地下多少米?

张:不同,三四十米。

王:那要打多少下才可以?

张:打个3000多下。

王:3000下,那重复的起落,它的技术含量在哪儿?

张:主要是精度要求很高。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这项技术。

王:哦,就是精度要求很高!在海上一般你会呆多久,最长的时间?

张:4个月。

王:你觉得这4个月当中你最害怕什么?

张:我最害怕我的团队成员得病。

王:为什么呢?

张:因为海上环境,生物钟被打乱了……

王:经常得感冒?

张:感冒,咳嗽,发热……

王:那这样的桩我们一年大概打多少根?

张:我们今年的任务是17根。

王:17根,能够点亮多少户家庭的灯呢?

张:10万家。

王:10万 10万!其实这些数字我觉得从张工嘴里说出来特别轻松,但跟他工作过的人,都觉得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样吧,我们电话连线一下曾经跟他们工作过一天一夜的记者朱红。你好,朱红!

王:在你采访过程中,我特别想了解,你觉得他们的工作压力最大来自于哪儿?

朱:最大还来自于海上工作跟其他所有的施工不一样吧,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这种不确定的事情经常发生,是他们最大的压力吧。

王:就是这些意外事情的发生可能是特别需要能力和智慧的。谢谢朱红,辛苦了。刚才特别说到了一些意外,我觉得您对技术好像特别的自信,您最纠结的时候是出现意外的时候吗?

张:也有。自信是技术方面目前已经是比较成熟了吧,个别时候也很纠结。

王:纠结什么?

张:纠结有些桩出现了偏离,偏离以后就成为一些废桩。

王:废桩之后会有多少损失?

张:上千万。

王:上千万!这个走基层的片子家里人看了吗?我想问一句妈妈怎么说?

张:看了,妈妈感觉到很欣慰,看到儿子在做这个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王:很自豪啊!妈妈也说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让我们再一次把(用)最真挚的掌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中国的自豪!谢谢!

主持人的提问,实际上是代表受众提问,因此要从受众的角度,研究受众最想听什么,敬一丹在谈到主持《一丹话题》、从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转变时曾说:“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化中,我逐渐把重心从‘怎样说’转到‘说什么’上来,因而获得了记者的心态。”(余虹,1996)这里的“记者心态”就是主持人访谈的出发点。王宁的成功也正源于这种“记者心态”,从她短短4分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找到多处亮点:

1.运用数字。如:“3000下”“17根柱子”“点亮10万户人家的灯火”,把抽象的工程技术迅速和我们的普通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字具象化。

2.问题直接。如:“4个月当中你最害怕什么?”“你最纠结的时候是出现意外的时候吗?”这样的追问既符合人之常情,又体现出主持人的人本关怀。

3.逻辑清晰。王宁在短短4分钟内问了嘉宾16个问题,信息量非常大,而这么多问题能让嘉宾有话说,让观众听明白,其隐含的逻辑链条是串联整个访谈的关键。

4.首尾呼应。导语和结尾遥相呼应,语言简洁流畅且信息饱满,使内容整体性更强,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从王宁的成功范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树立媒体人的大局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访谈之前做足功课,提问时给嘉宾提供思维空间;善于引导话题,抓住细节,寻根究底,是完成一个完整且精彩访谈的关键。

(二)访谈氛围不融通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曾说:“这种面对面的采访,我个人总结一个经验,就是要善于和有准备地在现场采访中营造一个比较有利于你的采访气氛。这种气氛的营造就需要各种手段,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靠你的语言,靠你跟他的交流,靠你前后的铺垫,靠你说什么样的话来和对方达成一种短时间之内在现场的一种融洽的气氛。”(姚喜双、郭龙生,2004)访谈节目具有现场感强的特点。稳定谈话双方的情绪,营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对顺利地完成访谈任务十分关键,营造好访谈氛围就使访谈成功了一半。作为主导者的主持人,要努力与访谈对象缩短距离,沟通心理,取得其信任,使嘉宾对你提出的问题有兴趣且愿意谈。反之,访谈氛围不融通,就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纵览24位选手在“特别现场”环节中的表现,造成访谈氛围不融通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态势不恰当。访谈节目是靠语言支撑起来的节目,语态是语言表达能力中直接影响谈话氛围的主要因素,主持人在报道或进行一些评论时需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势,语言表达要求客观规整;而在进行访谈时,就需要主持人语言态势适度转换,与嘉宾建立自然亲切的情感氛围,这样既能缓解嘉宾的紧张情绪,也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流畅。在比赛中,一些选手的语态转化不及时,虽然也较流畅地完成了4分钟访谈,但语言的口头表达缺少亲切感,访谈氛围显得僵化。比如某选手有财经节目的工作背景,在采访29岁的渤海海岛戍边警察时,新闻感很强,字正腔圆,语言优美,但播报财经新闻时形成的冷静客观的语气没有适时地调整,缺乏亲切感,降低了访谈的温暖色彩。

2.预设问题及答案。提问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不仅表现在抓住关键点进行有效传播,更表现在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上。让嘉宾迅速进入访谈状态,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是营造良好访谈氛围的重要内容。访谈主持人常犯的一个错误,经常不自觉地预设问题答案,对嘉宾进行目的明确的引导性提问,当得不到相应的回答时,往往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同时影响嘉宾的表达情绪,甚至失去采访真实,很难产生访谈高潮。如某选手在访谈下水道疏浚班郭姐时,问“来北京休息这两天,是不是干劲儿更足了”,却得到郭姐回答“感觉很累很累”,这种具有引导性的虚拟语气问话明显使主持人陷入了被动,延误了采访时机。

9号选手刘元元访谈氛围营造较为成功,42岁的刘元元是进入决赛的年龄最大的选手,很多观众对元元在北京台主持的《元元说话》《第七日》等民生节目依然记忆犹新,丰厚的民生节目基础和采访经验、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实践,让元元在访谈山东烟台慈善义工许振珊时,即使在大赛的时间限制和紧张背景下,依然表现得得心应手。分析其特色,亲和力是元元访谈成功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接地气儿的语言。

访谈一开场元元就问:“许大姐,您好呀,首先我想问一下,刚才小片儿里您帮助的那位韩国老大爷,现在在哪儿,情况怎么样啊?”访谈开始,亲切的口语表达奠定了良好的访谈基础和氛围,从一个简单的“许大姐”称谓,就立刻使嘉宾放松下来,再从短片的素材聊起来,给采访嘉宾充分的表达空间,有利于接下来访谈的顺利进行。

第二,亲和的语态,真诚的表达。

在场外记者连线说到采访许振珊较为困难时,元元提出:“许大姐,你是不愿意接受采访啊,还是真的就那么忙?”这是一个较为刁难的问题,可从元元口中问出时,却如邻居大妈话家常一般的随和与亲切,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元元对采访对象真切的关怀和敬重,平等和谐的话语氛围也就水到渠成了。

亲和力是营造良好访谈氛围的关键,大赛评委姚喜双教授把亲和力列为主持人获得成功的三大能力之一。在面对嘉宾和观众时,主持人富有亲和力的良性引导是访谈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亲和力最集中的体现是人格魅力”(姚喜双,2001),如何有效地展现亲和力,在思想层面上,主持人要有深入一线的自觉性,在保持理性客观的新闻视角的同时,又不失人文关怀;在语言能力上,要和嘉宾建立顺畅的沟通语境,不仅需要真诚的态势,还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

(三)语言把控能力不足

央视节目主持人历届大赛评委姚喜双教授曾说:“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你如何能够通过语言与人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掌握交流的规律。”(姚喜双、郭龙生,2002)“掌握交流的规律”是访谈节目主持人营造谈话场的关键。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蔡康永称主持人访谈要完成的是与嘉宾“交浅言深”的工作,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和嘉宾做到“交浅言深”、“宾”“主”尽兴,是对主持人语言使用能力的考验。“特别现场”环节中许多选手有想法有经验,访谈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现场访谈场的把控能力尚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的欠缺:

1.采访能力不足。在访谈节目中展开某一话题时,所谈论的可能只是某些小细节或鸡毛蒜皮的点滴小事,但是从中却能折射出主人公或某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主持人对话题关键点的把握和深入探讨,对传播效果和舆论的形成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所以主持人不仅需要“记者心态”,还要具备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和采访能力,为了不让嘉宾“偏题”,主持人必须“技高一筹”。例如某年轻选手在面对生活阅历丰富、老成持重的嘉宾时,对访谈中嘉宾透露出的关键信息抓不住,提问时“叼不住问题”,被嘉宾“牵着走”,一方面由于选手和访谈嘉宾年龄和阅历的差异;另一方面选手的语言基本功和采访能力尚待提高。这类问题不单表现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选手身上,一些有数年一线工作经验的选手,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物和环境时,也表现出新闻敏感度的欠缺和提问方式的不恰当。

2.述评能力不足。广播电视传播是稍纵即逝的媒体传播,受众并不完全能从瞬间的接收信息过程中判断出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对新闻事件进行有效的语言评述是对新闻价值的揭示和新闻意义的升华,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舆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述评能力不足也使访谈环节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它集中体现在选手对人物或事件的总结评述上,缺少对新闻事件社会价值层面的揭示和追索。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良好的语言把控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展现。20号选手梁植在采访广西山村教师周宏军时,展现出较好的思维习惯,用夹叙夹议的访谈方式、真诚投入的感情态势,较为成功地完成了采访。

12号选手徐卓阳采访在山村坚守了27年的电工王佰山时,展现出一个主持人的机智和应变能力:

(徐卓阳,以下简称“徐”;王佰山,以下简称“王”。)

徐:老佰,之前来过北京没有?

王:我09年来过。

徐:都到了哪些地方?

王:到了天安门城楼、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都去啦!

徐:鸟巢水立方,08年来不是更好吗?有奥运会。

王:08年的时候,我是省里给我票,可以来的,那时候赶上工作比较忙,所以为了奥运保供电,我就不能来……

徐:你知道在这儿有多少人想来没票,你是组织上给你发票你不来?

王:为了工作,不能来!

徐卓阳巧妙的问话对嘉宾合理引导,揭示了普通劳动者王佰山朴实的敬业精神和价值观,让观众从朴实的语言中体会嘉宾身上伟大的精神情操。

(四)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更为口语化、生活化,但并不等同于普通生活语言。姚喜双教授曾指出,功力、能力、亲和力是一个主持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功力”中首要的一种能力,就是语言功力。虽然决赛选手的普通话水平都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级乙等标准,且都是经过层层比拼的佼佼者,但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种种问题同样在“特别现场”环节中暴露了出来,一些选手语言表达出现失误,出现逻辑错误、用词不当、语音不准、表达不流畅等问题。

例如某些选手出现口误,“在节目开始之前把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敬”,“把最真挚的掌声感谢他们”;还有个别选手在访谈中态势夸张,在语言中过多使用形容词,流于浮浅和泛化,降低新闻传播的价值感;另外把“情”字说成“qín”、把“扁担”的“dɑn”说成“dàn”等,也是语言不规范的表现。

语言表达不流畅表现为语塞、说错话、吃字儿、话语啰嗦等状况,如某选手采访时说:“我想您在执勤的过程中一定遇到说,比如说,因为您是协管员,有人说您不是交警,有没有遇到为难您的情况?”“我想知道,您在30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坚守下来,什么样的信念或者说,或者说一种什么样的动力一直支撑着您?”

(五)副语言的运用问题

1.服饰语言。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除了有声语言外,服饰举止也传达着信息。得体的服饰打扮和落落大方的举止是接近并赢得嘉宾和受众信任的保障,也是营造融洽氛围的基础,和嘉宾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电视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服饰语言要求更高。不恰当的服饰影响访谈氛围的营造和信息传播效果,如比赛中某选手戴着闪亮的配饰,脚踩优雅的高跟鞋,采访从大山中走来穿着工作服的基层邮差,服饰语言与简朴淳厚的嘉宾格格不入,闪亮的配饰也从画面上分散了观众注意力,影响了新闻内容的传递。

2.肢体语言。

副语言是营造良好访谈氛围、控制访谈节奏的重要因素,恰当的肢体语言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亲切的肢体动作,如20号梁植在说完“周老师用38年的时间把苦头都吃尽了,换来了达佑屯50岁以下没有文盲”之后,嘉宾有些激动地想要重复几句,梁植拍拍周老师的肩膀,既表达了主持人和观众对周老师的感激和理解,又适时地制止了嘉宾的重复,把握了节目的进程。主持人自然大方又乐于了解的肢体态势会给嘉宾一种心理暗示,有利于嘉宾敞开心扉,展开谈话场,营造融通的氛围。

(六)道具的运用问题

1.使用不当。

广义上,访谈中运用道具可以归为电视画面语言的一种,很多选手在比赛中采用了使用道具的方法来辅助访谈进行,然而并不是每个道具的使用都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有时甚至会影响访谈进程。

电视是声像并茂的传播媒介,图像也是电视媒体的最大优势,画面语言蕴含巨大的潜在信息量,“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尽量利用画面效果作报道,再通过语言进行深入补充说明,尽可能地扩大信息量”(余虹,1996)。一些选手忽视短片画面传达出的生动信息,反而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道具,由于道具使用的不恰当,不但没有对内容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2.使用恰当。

当然比赛中也不乏道具使用得当的例证,不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发挥了良好作用,也为访谈过程添彩。

首先,有利于营造访谈氛围。20号梁植访谈时,嘉宾周宏军老师带来自己的扁担,主持人摸着已经磨得没有骨节的竹扁担,感叹周老师“100斤的体重,担80斤,走40多里的山路”,让整个访谈弥漫出感人的气氛。

其次,生动形象,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10号选手杨帆采访遭遇干旱的云南女孩马娜时,带了一瓶矿泉水,告诉观众这样一小瓶水却是马娜一个星期的饮水量,道具使传播内容立刻具象化,增强了新闻点对受众的冲击力。

再次,促进观众对内容的理解。王宁带上来的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帮助观众对较为晦涩的技术工作有了清晰的理解。

三 结 语

“传播学者施拉姆说,最佳的传播效果是由受众参与而最终完成的。谈话类节目就是体现了观众这种最广泛的参与。”“谈话节目可以说是人际交流的扩展延伸,这种延伸和扩展,使语言成为全民共享的资源。”(姚喜双、郭龙生,2004)新媒体背景下,必然有多元的声音,更为广泛的对话将是社会的需求。作为主流媒体,既要传达多元的声音,又要把多元的声音引向正轨,那么谈话节目将是主流媒体释放能量的平台,也是其潜力所在。主持人作为这一类型节目的掌舵人,无疑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个人修养和语言能力在多元背景下需要继续强化,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应对挑战的积极心态是谈话节目在新媒体冲击下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姚喜双.功力.能力.亲和力:主持人成功的关键[J].语文建设,2001,(9).

[3]姚喜双,郭龙生.媒体与语言[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姚喜双,郭龙生.媒体语言大家谈[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小主持人大赛 第14篇

A.海参 B.蛇 C.泥鳅

( )2.汗水中不包括下列哪种成分?

A.葡萄糖 B.乳酸 C.氯化钾

( )3.动物根据各自的情况制订了生育政策,一般包括“K对策”(生得少,养得好)和“r对策” (生得多,养得少)两种。下列哪种动物是“K政策”的典型拥护者?

A.熊猫 B.鲤鱼 C.蚊子

( )4.一般情况下,雀斑在哪个季节比较明显?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 )5.长期在太空生活,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产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中,错误的是:

A.人的视力会下降

B.身高会变矮

C.肌肉会变得萎缩、无力

( )6.对蝙蝠的分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脊椎动物 B.哺乳类 C.空中飞行的动物

( )7.下列有关塑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用来盛装贮存蔬菜或熟食

B.塑料制品有质轻、绝缘、耐腐蚀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C.塑料是由相同的小分子直接聚合而成的

如果你心里有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如果你对你的科学素养信心满满,快来参加“科学大众”杯科学小达人间关大赛吧,用你的知识赢取丰富的奖品!

参与方式: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或关注“科学大众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参与答题。每个月的赛题,全部来自当月《科学大众》杂志。

上一篇:语文纠错本的使用下一篇:高三生物学科组半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