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2024-05-21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精选17篇)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第1篇

我看到孩子在路走,

因为有你,

她再也不怕起晚和早餐,

她听到了你的亲切的招唤,吃到人早准备好的早餐。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第2篇

也许再多的语言都是华丽的谎言

我却是想写下三个字在你的手心。

我,爱,你。

没有再多勇气对你说多少诺言

但,此生,我愿在你身旁。

如果你能知道,那么,我对你的每一个微笑。

都深写一种爱的笔画。

还有多久的时间,是等待?

还有多远的路程,是孤单?

哦,你到我心里来,

我到你身边去。

让我爱你,就这样爱你

像木棉花,呼吸在你身旁

像常青藤,偎依在你怀里。

哦,我是一尾相思鱼 游在你梦里。

我是一只青鸟 携来爱你的字眼。

浅析普希金的爱情诗 第3篇

关键词:普希金,爱情诗,主题,艺术特色

普希金这位伟大的诗人, 是在二十世纪才被中国的读者所广泛接受的。他对中国读者最大影响的无疑在其诗歌方面, 从他的诗中, 我们能够看到和煦的春风、真挚的爱情以及亲人离别时的痛苦, 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他的诗歌创作, 是俄罗斯民族气质的象征;虽为俄国作家, 而其作品是没有国界的, 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不可忽视。以下, 本文将对普希金的人生经历、爱情诗的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并以此达到对普希金的更全面的认识。

一、普希金与其爱情诗

普希金的抒情诗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指男女之间的那种真挚、温暖的爱情诗, 另一种则是具有政治性色彩的抒情诗, 比如追求自由、反对统治与暴行的诗歌。在这两个类型的抒情诗中, 其爱情诗的比重较大, 对后人的影响也较大。

普希金的爱情诗大多是基于诗人的亲身经历而作的, 普希金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渴望的人, 他的爱情经历也是十分曲折的。基于自己曲折的爱情经历, 普希金的爱情诗是真实感人的, 他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真实的再现于他的诗中。说起他的爱情诗, 不得不要说起他的人生经历。他出生于贵族家庭, 他是在其奶娘阿琳娜的陪伴下成长的, 阿琳娜相当于母亲一样的呵护着普希金, 这使得普希金在其后来的文学与诗歌创作中, 不遗余力的歌颂这些勤劳却又弱小的女性。

当普希金上学之后, 他广泛阅读了法国的爱情作品, 年纪尚小的他, 对于书中所写的女性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他开始心神不宁, 对于女性的疑惑也让他开始有了对爱情的渴望。当他进入皇村中学读书之后, 他与巴库宁娜相识了, 巴库宁娜的美丽与浪漫, 让他茶饭不思, 于是他写了《致画家》这首爱情诗, 向巴库宁娜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在这首诗里, 他说她具有“纯真灵秀之美”、拥有“天庭才有的笑容妩媚”, 巴库宁娜的温柔与美丽让诗人不能自已。可以说, 巴库宁娜是普希金将诗歌与爱情首次联结的作品, 那时的普希金才16岁, 他能够在诗中将自己炽热的表白、大胆的诉说描写的十分自然。普希金与巴库宁娜的爱情没有存在多久, 就因巴库宁娜的离开而终结了。这是普希金爱情诗创作的启蒙, 从此, 他的人生与爱情一波三折, 这也让普希金有了更多的创作素材。

普希金大多数的爱情诗都与自己的爱情有关, 他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 一生有过众多情人, 这些情人各有不同:有的出身于贵族, 有的出生于平民;有的性格刚烈, 有的温柔可心;有的纯洁天真, 有的性感妩媚。这些完全不相同的情人, 为普希金带来了宝贵的诗歌创作素材。如他的《给娜塔丽亚》, 其中的女主角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家演戏的女农奴, 他在这首爱情诗中表达了他对娜塔丽亚如火的激情, 面对他心仪的女性, 他如火般热烈, 但是爱情却没给他想要的结果。爱情让诗人心神不宁、热情如火, 也是爱情成就了普希金不朽的诗歌创作。

二、爱情诗的主题与内容

普希金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 同时他也一直纠缠于爱情之中, 无法摆脱。他的爱情诗风格并不拘泥, 有的热烈, 有的朴实无华, 但是无论哪种风格, 他的情感都是真挚的。从内容与主题来看, 普希金的爱情诗有大量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的故事, 这是普希金的爱情诗与他人作品不同的地方。

在普希金的爱情诗中, 表现出他独特的神话情结, 他运用最多的就是缪斯、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等。普希金从这些神话人物的身上找寻灵感, 并让他们承担了与众不同的寓意。在他的爱情诗中, 普希金并没有将神话故事演绎出来, 只是通过这些神话人物的名称与代表意义进行表现。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很多与爱情与关的故事, 诗人都通过人物名称来进行表达。这些神话人物加上作者的个人经历, 诗歌里的爱情便让读者深深的被感染其中。

此外, 在普希金的爱情诗中, 还有很多是关于圣经故事的。诗人将《圣经》中的人物、主题与意象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 例如以天使、魔鬼与地狱等等为主题的诗歌有很多, 普希金通过对人物、故事的改造与加工, 使得他的爱情诗有了古典的味道, 更加能够给人以新鲜之感。普希金对于《圣经》故事的取材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圣经故事作为表达爱情的正面思想, 比如《荒原中播种自由的人》, 直接取材于《圣经》中的《以塞亚书》。以塞亚是著名的先知, 而在神话中先知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使命的, 他们就像圣子一样负有上帝的使命。但是不同的是, 他们往往都是悲剧人物。基于以塞亚这样的悲剧人物形象, 普希金借用这个来表现爱情中悲剧式的自己。另一种类型, 则是诗人将这些圣经故事中的人与事作为反例出现, 以此起到讽刺与幽默的作用。如他著名的诗歌《童话》, 就借《新约》中玛丽娅生下耶酥的故事, 将这一“神话”作为反面例子而运用。在诗中, 他将玛丽娅的善良与纯洁与“妖怪”进行对比, 诗人运用讽刺的手法, 将纯真与黑暗表现了出来。

普希金的爱情诗歌主题鲜明, 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也表现了爱情带给他的痛苦。因为有其亲身经历, 他的爱情诗歌情感真挚、热情, 是俄国爱情诗歌创作中的佼佼者。

三、普希金爱情诗的创作特色

普希金的一生虽然有过近40位情人, 但是他的爱情诗并不是仅仅为了爱情而作, 而是诗人对现实与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怀。普希金的爱情诗创作, 与那些情情爱爱的普通爱情诗有所不同, 没有甜蜜的话语, 没有华丽的修饰, 更没有男欢女爱, 这里的爱情是纯洁的、形而上的结晶。

从创作技巧来看, 普希金的爱情诗在语言上十分简洁, 诗人不会用过于冗杂的词去进行修饰, 达到了一种字斟句酌的效果。语言上的这种特点, 让读者读起来更加清楚与明了, 没有那种绮靡之风。普希金在其爱情诗中, 并没有运用浪漫的写法、夸张的比喻, 而是从不粉饰、夸张, 他所想要表达的都是现实的事物所能够带来的感受, 诗人并不期待那种艳丽的夸张效果。在遣词造句上, 诗人从不过分的考究, 而是注重表现真实与自然的感情, 那些形形色色的情感的表达, 都是那样自然而然, 没有半点特意为之。如《一滴泪》、《招魂》等诗作之所以能够让读者喜欢, 是因为他用自己真诚的语言去感动欣赏者, 并没有用词语讨好之嫌。普希金就是这样, 自然而又将情感拿捏的十分精准。

有人说, 读普希金的诗是一种享受。是的, 普希金的诗歌创作十分在意形式是否优美, 并且诗句富有音乐性。当读者在欣赏他的爱情诗时, 就会发现诗人极高的诗歌技艺:读起来朗朗上口, 且流畅和谐, 完全没有晦涩与停顿, 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 富有节奏性。在诗中, 读者完全不会有任何的疑惑与不快, 他将情感自然的融合进语段中, 层次衔接自然, 音韵舒畅而悠长。从此可以看出, 普希金的爱情在意语言的精准与自然, 讲究音乐的节奏, 他要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如钢琴曲般的舒畅之感。

从其内容选材上来看, 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 加之圣经与神话故事的运用, 使得诗人的创作虽没有过分浓烈的情感表达, 却能够精确地将其内涵表现出来。其内容之新颖与奇特, 是普希金爱情诗的独到之处。爱情诗当然要以爱情为主题, 普希金也不例外。但普希金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 他将“情”字完美的结合在词字之间, 将那种平静温和的人情味, 含蓄的表现出来, 从诗的字里行间, 我们仿佛能够真正闻到爱情的味道。诗人曾说过, 爱情是他生活中快乐与悲哀的源, 因而在他的作品中, 我们总能看到他对待爱情的宽容与执着, 同时那种为别人的幸福真心祈祷的感情我们也能够体会到。爱情中的普希金会有忧伤, 但他的忧伤是淡蓝色的, 并没有像厚厚的云彩一样, 让读者为之不快。

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曾经爱过你》等作品表现的是诗人的哀伤之情, 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消沉与无助, 更多的是诗人豁达的心胸。这是普希金爱情诗的一大特色, 诗人的沉痛之感在其诗歌中却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让读者欣赏起来不至于痛砌心扉, 却能够感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绵绵之音。这是普希金豁达的胸襟带给爱情的宝物, 也是他带给读者的别样的享受。

四、结论

普希金是民族文学的创始者, 他的诗歌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 更是全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爱情诗, 就像是一支插了翅膀的小鸟, 带上音乐的天赋, 被越来越多人欣赏与喜欢。普希金的爱情诗是没有阶级性的, 是他让诗歌走进了千家万户,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它。也正是由于这位“俄国诗歌的太阳”, 爱情诗歌才得以在俄国广泛流传, 以至于中国和世界对普希金的诗歌创造都心悦诚服。普希金虽然已经过世了, 但是他对俄罗斯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作用是不可泯灭的:在他去世以后, 俄罗斯出现了空前的普希金热, 并有很多诗人追随他的信仰, 莱蒙托夫就是其代表之一。而在中国, 普希金的影响力也很大, 在20世纪40至90年代, 形成了一个“普希金诗群”, 很多的中国诗人都为普希金所倾倒, 海子就是其中一位。普希金所创作的诗歌, 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逝, 而是会愈加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赵开立.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9) .

[2]谷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普希金抒情诗的时空结构[J].俄罗斯文艺, 1999 (4) .

献给城市的爱情诗 第4篇

打开时矗立起辉煌建筑的立体贺卡,如一只蝴蝶上下翩飞所留下惊鸿翅影的纸质拉花,沿着璀璨晶体的每一条棱蔓延的诗句—— 整本书结束的时候,全部汇聚到针尖一点。

轻盈、精致、绵延,强烈立体感扑面而来。把整本书拿在手里,翻来覆去仔细地看,我不敢相信这只是一张张二维的纸页。

历来有关《看不见的城市》的研究论文大多针对叙事艺术,这的确是读完整本书后我观感中最清晰的回音。但这里,我想谈一谈“看不见的城市”本身。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它诞生的方式很特别。

它来自一个文件夹,里面装满了关于超越于空间和时间想象的城市的纸页。卡尔维诺把这个文件夹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卡尔维诺在城市里写城市。最初,它随着心情和经历更迭,但“所有的一切最后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这些零碎的纸页被归类、排序,在形成一本书的过程中,以“相互交替,相互交织”的结构第二次被书写。

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就在于自范性。晶体中粒子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则不然。因此,当这些堆积的材料被精巧地搭建,就形成了对城市的思考。它们正是构成看不见城市的每一块砖瓦,组成拱桥的每一块石头。

卡尔维诺说,他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使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够胜过所有这些危机的理由”。比如他写了一个叫作扎伊拉的城市,有着高大林立碉堡,高低起伏街道,拱廊弯成弧形,屋顶铺设锌片,可他说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城市都充斥着玻璃幕墙、高架通道、绿化带和红绿灯的今天,该怎么区分呢?该怎么区分北京与纽约,莫斯科与巴塞罗那呢?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那相似的皮囊下包裹的却是不同的灵魂,是空间量度、历史事件、方言口音、人文剧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举起镜子一样,在城市的外观中反映出它们独有的精神特质。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模板,而是可能。他描写了五十五个不同的城市,有的辉煌,有的优雅,有的丑陋,有的早已崩溃。有的城市仅仅是城市,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无法苛责也难以褒贬,它们更像是在城市规划书外的闲闲一笔。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伊帕奇亚,你必须到马厩和驯马场才能见到骑在马上的美貌女子;必须到墓地才能听到笛子的颤音和竖琴的和弦;必须爬上城堡最高的尖塔,才能等到一条路经那里的船只。因为名字不过是符号,符号不过是语言。人们为每一件事物取名字,可把玫瑰花叫作蜣螂也无损它的芬芳。人们创造了各种事物,忘了在最低矮的茅屋下也可以跳舞。名字能代表什么呢?正因为此,卡尔维诺才写下这个开玩笑般的故事,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在城市本身之外,《看不见的城市》还揭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实际上取决于人而不是城市。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借程蝶衣之口说:“越是在北京,就越是想北京。”正是因为城市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景观,还有一个人在城市的所有欲望和回忆。它是如此独特和珍贵,以至于只能为单单一个城市所葆有。你走过了,你看过了,你经历过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而在这些经历之中,你又能通过他人照见包含在你的全部过去和未来中的无限可能。时间远远不是线性前进的,枝伸叶横,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个节点间跳跃着。

《看不见的城市》是献给城市的一首爱情诗。当今的城市或许在变坏,但卡尔维诺以他轻盈的笔调,为我们指出了前行的亮光。

相关链接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6),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1947),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击队的生活。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分为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三部曲使作家获得世界声誉。随后发表的作品《宇宙谐趣》(1965)、《看不见的城市》(1972)、《如果一個冬夜,一个旅行者……》(1979),渗透对迷乱的现实的思索,颇具后现代主义的特色。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1956)是他长期搜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区童话的结晶,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第5篇

内容摘要: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

相比起中国含蓄的表达,外国的爱情诗歌更像一幅色彩奔放的油画。因为爱你,海涅在《乘着歌声的翅膀》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原野,在花园,度过甜蜜时光;拜伦在光影中表达对情人的爱慕;《请再说一遍“我爱你”》的布朗宁夫人在迟暮中遇到爱情,在一声声的“我爱你”后面,她与世界靠得更近……

《你是我爱的精灵——外国爱情诗经典作品欣赏》专辑收入了外国经典的爱情诗歌19首,不乏雨果、彭斯、泰戈尔、雪莱等诗人的浪漫名作。乔榛、丁建华、陈铎、虹云等艺术家倾情演绎这些文学作品,油墨与声音的交融,使得字字有情愫,句句有爱意。

曲目列表

小夜曲 【作者:(法)维克多-马里·雨果】 【朗诵:陈铎】

乘着歌声的翅膀 【作者:(德)海因里希·海涅】 【朗诵:丁建华】

小曲 【作者:(德)海因里希·海涅】 【朗诵:虹云】

她走在美的光影里 【作者:(英)乔治·戈登·拜伦】 【朗诵:虹云】

啊,愿爱人像美丽的紫丁香 【作者:(苏格兰)罗伯特·彭斯】 【朗诵:乔榛】

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 【作者:(苏格兰)罗伯特·彭斯】 【朗诵:陈铎】

十四行诗第四十四首 【作者:(英)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 【朗诵:丁建华】

请再说一遍“我爱你” 【作者:(英)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 【朗诵:虹云】

印度小夜曲 【作者:(英)珀西·比希·雪莱】 【朗诵:陈铎】

致凯恩 【作者:(俄)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朗诵:虹云】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匈牙利)裴多菲·山陀尔】 【朗诵:陈铎】

对月 【作者:(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朗诵:虹云】

园丁集 【作者:(印度)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朗诵:丁建华】

给燕妮 【作者:(德)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朗诵:乔榛】

假如 【作者:(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朗诵:丁建华】

我的相思呀 【作者:(葡萄牙)卡蒙斯】 【朗诵:陈铎】

致海伦 【作者:(美)埃德加·爱伦·坡】 【朗诵:乔榛】

当你老了 【作者:(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 【朗诵:虹云】

在花园里 【作者:(西班牙)阿莱桑德雷】 【朗诵:陈铎】

乔榛:(1942.11.17—)籍贯上海,汉族,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历任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中国影协主席团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影协主席团委员。上译厂厂长。

担任主配演员的译制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苔丝》、《斯巴达克思》、《国家利益》、《谜中谜》,《亡命天涯》(获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译制奖),《战争与和平》(因塑造彼埃尔的声音形象,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二届“学会奖”);担任导演的译制片:《追捕》、《追寻铁证》、《真实的谎言》;《国际女郎》(获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译制奖);担任演员的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饰陈天虹(1979年,上影厂),《R4之谜》中饰路沙(西影厂)。

他的声音总是与一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结合在一起。而在配起种类型的人物来,也确实是声形合一,驾轻就熟。然而乔榛的声音也有另一面。乔榛配的《斯巴达克斯》中的克拉苏就较好地体现出了他的声音中的另一面,一种收敛后的霸气,而在《寅次郎的故事》系中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于喜感,显示出了他在驾驭喜剧人物方面的能力。这一人物的成功,使得后来由长影译制的另一部《寅次郎故事》相形见绌。而在《廓桥遗梦》的表现,则说明乔榛的声音与感情的结合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丁建华:(1953—)女,籍贯山东诸城,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曾参加上千部(集)电影、电视片的译制创作。其中在近800部(集)的译制片中任主配或译制导演。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追捕》、《远山的呼唤》、《卡桑德拉大桥》、《情暖童心》、《莫斯科之恋》、《昏迷》、《无头骑士》、《茜茜公主》、《国际女郎》、《魂断蓝桥》、《真实的谎言》、《廊桥遗梦》、《诺丁山》、《我两岁》等。她担任主创的译制片其中10部作品获“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如《亡命天涯》、《追捕》等。由于她在美国影片《昏迷》中为女主角的出色配音,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曾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称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称号。

陈铎:(1939.4—),笔名海剑,海箭。汉族,生于上海,江苏淮安人,大学学历。1958年9月1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剧团任演员、音乐编辑、音响导演、摄影等,主要担负北京电视台(CCTV前身)除新闻外的文艺、专题类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节目的编、制、播任务,后转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80年代前期调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至今,现为纪录片部节目主持人、高级编辑。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1959年);编播大量电视和广播节目及广播剧、电视剧,主持《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城海疆》等电视连续节目。1991年,荣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开拓奖」特别金奖。社会兼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央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及中国华侨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及广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青鸟的爱情诗 第6篇

《一》

退避的乌云如潮,月象礁石裸露

我碰到想,暴风一样横扫着夜

那些树不开口,在风中,轻轻摇曳

不可置疑,陆地存在,就是岸

船远了,空无一人,一只鸟的羽毛

苍白的脸,迷失的火焰,原是一场虚幻

你的心事另有归属,沙在推进

今夜小雨,恰在此时,爱躲在暗处潜行

把未说的话说完,想,想你,可你听不到

《二》

浅笑,一抹云将阳光带走

对面的楼群重重的压了下来

我的微笑还未收起

只一失神,门回到原处

一条路正在被你关注

而雪,倦了,有些季节

猎人也必须逃避

躲在角落,开始贮藏阳光

上弦,月初,向往游园

脚步落于后面,手,很远

一朵带刺的花朵,别在胸前

爱情,一粒子弹,贯穿梦的始终

《三》

是我无意,触开了伤感的泉

枝头上的兰花,瞬间合拢

所有的鱼,都已死去

留着这些水,还有何用

想像的门临时关闭,后退

我找不到路,饮过的酒

醉到今天,牵过的衣袖儿

还拂着楼梯,现正拥在胸前

月相有变,架起的天文镜

看得太遥远,缺时太多啊,少圆

亲爱的,容我这样轻轻的呼一声

藏头的爱情诗 第7篇

岸边遥望心相牵。

孤帆远影随波去,

客船漂泊人思念。

★ 柳梢青 藏头,柳梢青 藏头马钰,柳梢青 藏头的意思,柳梢青 藏头赏析

★ 祝人生日快乐的藏头诗句

★ 春节的诗句简单评析

★ 诗句春节祝福语

★ 春节的诗句 古诗

★ 过春节的诗句

★ 春节祝福的诗句

★ 鸡年春节的诗句

★ 报师恩 继重阳韵 藏头 拆起云字,报师恩 继重阳韵 藏头 拆起云字马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第8篇

一、溶入民间曲调的爱情

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 类似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等, 而当时的15国风也基本上收集的都是北方民歌。“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而“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说文疋下古文, 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 故傅会训正, 其实古文借疋为諝, 后又借雅为諝也。风, 讽也。雅, 諝也, 颂, 诵也。此四始之本字。”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它们无论任何类型都是得名于音乐, 歌唱在古代是一种音乐形式。而同时也是传播社会文化的一种方法。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歌唱都非常盛行, 它几乎是社会各阶层的共同爱好, 周代烦琐的礼节仪式中无论是贵族的政治、外交、军事还是日常生活等各个场面都有音乐的配合, 只是所用歌曲不尽相同。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曾以《诗经》作为音乐教材向他的弟子传授。

《诗经》在当代被人研究和解读的主要部分是针对其文学属性, 因为文字便于保存和传承。由于古代没有记录声音的工具, 导致大部分的乐歌到如今都是只有文字而没有曲调,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优美动人的《诗经》诵声在今人看来似乎已不复存在, 但实际上这些优美的乐歌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身边。

《诗经》开篇之作《周南;关睢》“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一首古老恋歌。孔子两次加以评论:“关睢,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师挚之始, 关睢之乱。洋洋乎, 盈耳哉!”出自于《论语·泰伯》的这两句话恰当的评价了这首诗歌之美

《诗经》中的作品语言丰富、优美动人, 叠字、叠韵、双声的运用使诗篇读起来声调和谐、流畅、极具音乐性及生动性。具有富于变化的韵律美, 起到了极好的达意传情、艺术渲染的作用。《风》精华部分表达爱情的作品中充满了热烈的生活气息、丰富多样的感情。并且其中包含有轻松、愉悦、深沉、悲痛, 爽朗、明快、曲折、迂回等情绪。并且歌词曲式方面结构众多, 有分节歌、主副歌、换头、联曲等等。表演形式则是有独唱、对唱和帮腔等等。

《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 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 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我国周代时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那时便形成了古代专业的音乐文化。当时周公为巩固等级制社会, 制定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 再依照地位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它是以礼为核心, 把音乐当作工具附属于礼来规范人的言行。而庶人是没有享受礼乐的权利的, 即所谓“礼不下庶人”。而到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礼崩乐坏”, 礼乐制受到冲击, 音乐突破礼教的束缚飞快的发展。乐歌逐渐进入民间, 融合到地方。一些古老的音乐则逐渐被娱乐性较强的新音乐替代。到这里, 《风》《雅》《颂》开始融入到各地方方言调式中继续蓬勃生长。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 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 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 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 则有不同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 巡游各地, 采集民间歌谣, 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 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 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 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 都有一定道理。

但《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民间。这点是众所周知的。在现如今的社会中, 诗歌的讽刺功能几乎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但音乐的抒情、娱乐特点越发被人接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则出现词曲作家, 他们游历于不同民族地域间收集来自的民间小调并进行重新加工编排, 这个过程便被称之为“采风”。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在那遥远地方》、《编花蓝》等等, 都是经由收集采编而产生。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周代活跃在民间采诗官们对于诗歌文化的传承发展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是诗歌在具体生活中的体现。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诗歌的确是来自与民间, 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 也可以说《诗经》是人们民间生活为基础的。

二、由爱情反映社会

《诗经》中的爱情诗除了叙写爱情, 同时也表达思念, 反映政治, 如《卷耳》这首诗表面看是写一位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 其中第一段妇人直接表达她的忧思, “采卷耳”只是为了缓解心中的郁闷。因为妇人闲来无事, 整日独守空房, 饱尝着相思之苦, 幻想着丈夫所受的苦难。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出妇人忧愁不解, 反而日益加深的境遇。第二段以后是想象丈夫在外登山喝酒, 长途跋涉, 思家忧伤的感情, 借此抒发自己的相思之苦。由此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我们就不难想象当时的现实社会, 它从侧面反映了诸侯混战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灾难。可想当时社会的分裂, 奴隶主阶级的腐朽和政局的紊乱。

从有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多教条束缚, 有一定的爱情自由, 而婚姻又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而且传播手段也匮乏, 诗歌就成了人们对爱情和感情的体现, 进而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合理追求与美好祈愿。然而, 阶级意识是必然存在的,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类的金科玉律开始逐渐形成, 这是自由爱情与礼教法制的矛盾, 使得很多相爱的人却无法在一起。“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自由的爱情更是珍贵。可在那个等级观念日浓的社会, 爱情自由也无可避免地逐渐被礼教法制所打压, 为金钱权势所侵蚀。那礼教与阶级的压力, 感情和权势的冲突。一双双情侣被强行拆散, 一对对鸳鸯沉溺于痛苦的海洋!导致爱情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面前显得

《将仲子》就现了这一转变:“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少女在爱情上的内心矛盾、冲突。“仲子可怀也”, 表达了她对仲子的爱恋, 但是这种感情只能埋藏在心里, 不敢流露。她盼望仲子的到来, 但又害怕仲子的到来, 越过里门, 跳越墙垣, 闯进宅园, 碰坏了家园里种植的杞、桑、檀, 惊动了父母、兄弟和左邻右舍, 招来了可畏之言。通过这样的内心的矛盾、冲突, 表达了少女的苦闷和哀愁, 是深刻的, 能震撼读者的心弦, 使之共鸣, 以至同情这个少女的处境。描写了女子害怕父母亲长的多言而不敢热爱仲子, 同时内心却充满摆脱礼制束缚的强列愿望, 矛盾而饱受煎熬。当然, 也有不少情侣敢于起来反抗, 如《柏舟》中女子就发出“之死矢靡它”的誓死捍卫真挚爱情的宣言。然而当礼教舆论家长制铺天盖地压下来时, 又有多少真正的爱情能拥有这份幸运, 在禁锢中突围, 于迫害中重生?

而深受其害的是当时的女性, 皆因父系社会的周王朝在形成封建教条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男尊女卑”这一产物。譬如《氓》中的妇女就受尽社会的多重蹂躏与伤害, 诗中野蛮虚伪的“氓”与善良勤劳的“女”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了“重男轻女”等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一度被曲解, 近来逐步恢复原貌。其中的婉转情韵, 虽经千载, 如今读来仍有感于心, 它反映出的当时婚俗与民俗也极具研究价值。

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 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有了文字记载后, 用诗歌表达的对所爱之人的爱慕, 思念, 情真意切, 让自我的情感与周围美好的景物融为一体的典范, 《诗经》里的爱情则更是我喜欢的爱情, 。古人有“朝吟风雅颂, 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 春观草木情。”跨过了历史的长河, 这些托物言志的诗句, 一直广为流传。《诗经》中这些真实质朴的情感诗篇能静化物欲横流中的心灵, 使人之性灵的本原的自然流露, 把握好自己幸福的爱情。我们通过《诗经》, 可以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 可以从他们大胆的追求自由幸福的领悟出人生的道理, 那就是爱情在相知中, 幸福在劳动中, 永恒的爱情来自纯结和忠贞。两千年后的我们, 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 那些鲜活的灵魂仿佛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摘要:“诗经”的现实主义主要保留在十五国风中, 现实主义题材无外乎这几个方面:劳动、爱情、剥削反抗。《诗经》中的婚恋诗是全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它们即有比较高的美学价值, 又有蕴含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本文主要写出了《诗经》中爱情诗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分析《诗经》中爱情诗的女性形象, 并且探讨《诗经》爱情诗中的生命意义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

[2]袁梅:《诗经译注》, 齐鲁出版社, 1980, 12

[3]余冠英:《诗经选》, 人民文学出版杜, 1979, 10

[4]费振刚:《诗经诗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

[5]赵敏俐:《中国诗歌研究》,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2002, 6

[6]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10

[7]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6

浅谈《诗经》的爱情诗 第9篇

关键词:诗经 爱情诗

《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根据婚姻经历恋爱、结婚、婚后生活三个阶段,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类:一是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和思念的爱情诗;二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表现民间婚俗习惯的诗;三是描写婚后生活的诗歌,主要有表现婚后和谐恩爱生活的诗歌,因为战争徭役繁重丈夫离家的社会现实导致的大量思妇诗和婚姻破裂的弃妇诗。

一、款款深情的爱情诗

古代的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足不出户,长期生活在闭塞、狭小的范围里。虽然她们也有着纯真的感情,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但是她们受着“三从四德”的制约,婚姻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基础之上的,根本谈不上自由结合,即使情有所钟,也只能私自相会,偷偷相见。这种女性的心理压抑感表现在诗中:一方面,她们真情流露,勇敢地追求,希望得到幸福的爱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压力的影响,又只能隐埋感情,偷偷地约会,担心遭到他人的议论。如《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写的就是一个少女与情人私会时惊喜、恐惧与忧虑的情景。这个年轻女子爱上了名叫仲子的青年,却劝仲子不要上她家来,因为怕引起父母、兄长和他人的议论。所以一再叮嘱他,私会时要特别谨慎小心,不要攀爬围墙而来,这并不是吝惜那些树,而是怕“家长”知道了而遭非议。“这种复杂的初恋情怀以及对男方的厚望、喜爱和思念,即使是在封建礼教束缚森严的时代,也是无法阻挡的,足见自由恋爱的魅力。但也可看出其纯真的爱情已经与家长制和传统势力的约束形成了一种带有悲剧性的冲突。”

二、忠贞不渝的爱情诗

真正的爱情是彼此心灵的契合,是终生相守、生死不渝。这种高尚的爱情观亦非今日才见,而是古已有之的。《邶风·击鼓》即为例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朱熹注:“契阔,隔远之意。成说,谓成其约誓之言。”(《诗集传》)这是一对夫妻的山盟海誓,生生死死永不分离!再看《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男女互赠定情信物,木瓜也好,佩玉也好,礼物的轻重无所谓,要的是“永以为好也!”对比当今一些“宁当小三,不嫁穷人”的靓女,孰雅孰俗,真有云泥之别!

忠贞的爱情需要经受考验。一是人生别离时,能否心无旁骛、坚守如一?《邶风·雄雉》中的女子做到了:“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夫君像野鸡展翅飞向远方,妻子在家牵肠挂肚,一刻也不忘怀,多么痴心多情的女子!二是碰到了“第三者”,能否抵御诱惑、断绝邪念?《郑风·出其东门》中的男子做到了:“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东门外虽然美女如云,这位男子却没有想入非非,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中粗布素服、相亲相爱的糟糠之妻。正是基于这种情分,这份忠贞,才会有《王风·大车》中的爱情誓言:“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我心我言,可由太阳作证,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后世那些为爱情献身的男男女女,或许从中受到感染和鼓舞吧?

三、婚姻破裂的弃妇诗

在《诗经》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密,但妇女在当时的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虽然她们勤劳能干,处处为家而操劳,但她们的命运仍是掌握在男性的手里。在婚姻中,一旦夫妻间感情出现破裂,受伤害、遭遗弃的往往是女子,由此产生以写妇女申诉自己失败婚姻和悲惨遭遇的诗即弃妇诗。《诗经》中的弃妇诗主要有以下6篇。

《邶风·日月》、《召南·江有汜》、《王风·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这4首诗,篇幅都比较小,而且它们都采用复沓的形式,反复抒发对负心汉的幽怨以及被遗弃的痛苦心情,使感情更加强烈。《召南·江有汜》是一位被遗弃的女子对丈夫的诅咒,“不要我,你将来一定后悔。”《邶风·日月》是一位弃妇对变心丈夫的指责和哀怨。《王风·中谷有蓷》诗人用山谷中枯萎的益母草作意象,比喻色衰的弃妇,遇人不淑遭人弃,被遗弃后独自哀伤、幽怨、自悔。《小雅·我行其野》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邶风·谷风》、《卫风·氓》这两首诗,篇幅较长,对于事情的叙述较详细。这两首诗的女主人公性格迥异,但都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却同样遭遇被丈夫遗弃的命运。《谷风》中的女子较优柔寡断,面对丈夫的另结新欢并将自己遗弃,她只是怨而不怒,让人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受。《氓》中的女子则坚决的多,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表现了她要与那男子割断感情的决心。这首诗叙述了她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

《诗经》中的爱情诗,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有了文字记载后,用诗歌表达的对所爱之人的爱慕,思念,情真意切,让自我的情感与周围美好的景物融为一体的典范,《诗经》里的爱情则更是我喜欢的爱情。古人有“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跨过了历史的长河,这些托物言志的诗句,一直广为流传。《诗经》中这些真实质朴的情感诗篇能静化物欲横流中的心灵, 使人之性灵的本原的自然流露,把握好自己幸福的爱情。我们通过《诗经》,可以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可以从他们大胆的追求自由幸福的领悟出人生的道理,那就是爱情在相知中,幸福在劳动中,永恒的爱情来自纯结和忠贞。两千年后的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那些鲜活的灵魂仿佛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孟新芝.《诗经》中的爱情诗赏析[J].北京电子科技技术学院学报,2005,13(3).

青鸟的爱情诗 第10篇

消逝的歌声返回,温柔的海水

淹没记忆,顽固的忘却,轰然倒塌

而离别必定现身,笑我的无知

潜入到昨日的梦中,模仿过去的低吟

爱情,缠绕在日子里,正欲枯竭

西风的剑,穿行在盛夏末端

我听到梦境里的呼啸,相思的叶片

倾覆着冷漠的暴雨,忧伤比黑暗迅疾

你无法看见,听见,我的凝神,耳语

阴影零散,猎取的手,不再伸出

我该在哪里睡下?躲避死亡的诅咒

盛夏被西风的.剑,斩至凋零

思想的肢体渐趋僵硬,神秘的舞蹈

含蓄的爱情诗 第11篇

1、《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7、《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8、《雁邱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9、《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0、《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1、《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12、《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3、《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4、《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5、《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思念的爱情诗 第12篇

当我想你的时候,小心释放我们珍贵的点滴

当我想你的时候,心儿在思雨中一层层剥离

当我想你的时候,少了问候不代表牵挂消失

当我想你的时候,想让你的馥郁芳香久漂逸

当我想你的时候,目送天涯虔诚青灯的古寺

当我想你的时候,聚泪成河守护余味的相思

当我想你的时候,那烟花的岁月陶醉幻觉里

当我想你的时候,爱的眼在寂寞里灼伤四季

(二)

痛了我脆弱的心扉,打击我糼小的心灵

陷入爱里面,思念一片片温暖流过指尖

爱缠绵的插曲慢慢沉淀,乱了我的心弦

在人群面前坚强,腾空心散在依靠的肩

(三)

我的爱,消失在茫茫人海

我的爱,徘徊伤成了痛快

我的爱,丢盔卸甲的无奈

我的爱,结局只种我悲哀

(四)

我爱的人,又爱又恨的爱怎么那么深

我爱的人,我又听见了爱情的嘲笑声

我爱的人,一个不可以再触碰的问题

小议伊蕾的爱情诗 第13篇

我认为伊蕾的爱情诗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男权社会中的爱情与自由

伊蕾的爱情诗多伴随着追求自由的信念。在《<独身女人的卧室>后记》中,诗人曾说:“我诗中的主人公渴望自由,冲破一切旧传统的羁绊,奋不顾身地追求自由。我的爱情诗,以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和我国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倾诉一代人的苦闷和压抑,渴望现代文明道德,呼唤人性的彻底解放。”[1]首先,她把爱情放到了一个至高的位置。在《独身女人的卧室》一文的扉页上,伊蕾庄严宣告:“失去了爱的自由,就失去了整个自由。”但是当诗人被剥夺自由的权利时,诗人便愿意抛弃一切。

自由!与生俱来的一物/被社会一寸一寸地剥夺/我落地生根,即被八方围困/我学会走路,便被锁链而牵/我学会说话,便越来越恐惧地选择语言/我学会爱,便面对一万个先决条件/当思想还没有成熟,身体却成熟了/象需要呼吸,需要吃饭一样/我需要身体所需要的一切/我抑制得就要枯萎了/我必须离开既定的禁地/为了健康的生存/抛弃所有的奢求/我用尽人类高于动物的所有智慧/为了追求与动物同等的权利/悲哀呀,悲哀得没有眼泪/我终于只有流浪《流浪的恒星》

诗人眼中崇高的爱情是自由的爱情,即使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仍要保持自我地追求自由。上文提及的《流浪的恒星》中的句子就相当典型地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无所不在的压抑,从出生开始,有始无终,限制她们行动,限制她们表达,限制她们自由地爱,在爱中实现自己。而女性所作的不应是屈服,而应“离开既定的禁地”,即使是“用尽人类高于动物的所有智慧”,但是“为了追求与动物同等的权利”,“我终于只有流浪”,或许当女性的空间被一再压榨到可怜的地步时,放弃伍尔夫所说的“房子”,流浪是保持自由的最好选择,而伊蕾的态度无疑是激进的。

二、爱情诗中的对身体和欲望的描写

伊蕾对女性躯体、女性欲望的书写尤其引人注目。这种前卫的书写在80、90年代的诗坛影响颇大,而且给她带来了很多的争议。正如崔卫平所说“阅读她热情奔放、汹涌不可阻挡的诗句,对我们每个人的艺术和道德良心都是一种考验。”[2]

在她的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之《土耳其浴室》中,她毫不避讳地袒露着女性躯体之美“我是这浴室名副其实的顾客/顾影自怜——/四肢很长,身材窈窕/臀部紧凑,肩膀斜削/碗状的乳房轻轻颤动/每一块肌肉都充满激情/我是我自己的模特”。这一对自身身体的审视可以说既是女性对自身的价值认同,也是女性反思自己被遮蔽被忽视命运的起点。正如陈晓明先生所说的“在这里,女性身体以坦然的姿态,示威性地呈现出她的生命活力,以简洁明朗的节奏叙述出的女性心理渴求,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3]当这样自然健康的美只能“顾影自怜”时,作者只能悲怆地呼喊“你不来与我同居”。这种对女性身体大胆的书写,“无疑是那个时期最强烈的女性主义宣言。”(陈晓明语)

伊蕾对女性欲望的表达就更多了。《流浪的恒星》中有“妈妈,在这瞬间我已长大成人/我的肉体渴望来自另一个肉体的颤栗的激情/我的灵魂渴望来自另一个灵魂的自如的应和”、有“我用尽人类高于动物的所有智慧/为了追求与动物同等的权利/悲哀呀,悲哀得没有眼泪……我愿像那只健壮的狼/赤身裸体在草原上飞跑/把羊毛裙当作与情人同卧的睡床”。

在其诗中,关于身体和欲望的描写非常之多,构成其诗歌表达的主旋律,我认为这既是对女性的原我的肯定,肯定了女性对爱、欲望追求,又是对两千多年对女性欲望的无视的控诉。伊蕾大胆的描写突破道德等一切禁忌,表现了诗人作为女性独特的心理体验。

总而言之,在伊蕾的爱情诗中,女性是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柔弱不是她的名字,在这个男权社会,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有着自身的追求,应该摆脱男性强加给的一切枷锁和束缚。在爱情面前,女性可以孤独,但不可以为男性而屈服;可以鲜血淋漓地战斗,不能无条件的屈服:可以为自由流浪,不能失去自我地活着。这或许是我在看伊蕾的爱情诗中得到的些微体会和启示。

参考文献

①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后记》,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76页

②崔卫平:《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选编者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③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页

[1]罗振亚:《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审美新向度》,《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2]赵思运:《呻吟中的突围——女性诗歌对男权镜像的解构与颠覆》,《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3]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后记》,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诗与爱情观 第14篇

思念的爱情诗 第15篇

夜来卷风起

青枝绿叶凋容颜

叶已散,风更寒

唯俏一轮明月静静镶天上

白的透彻白的静寂

白的望眼欲穿白成一绯梅香

晶莹的雪,剔透的花

一帘轻愁眼角划

声俱裂,风更狂

冷枝陨落的残叶夹雪团

昔日的繁华与烂灿已无力回旋

心系思念又无栖息的摇落悲伤

铸成一条通往心间的桥梁

错肩相遇成一道道门槛

在无力跨跃中失去温暖

所有聚散所有离合

谁来伴你与月抚弦

谁来怜你酒薄衣单

辗转了佳期如梦的心上霜

在普罗旺斯薰衣草的天堂里诉说衷肠

是怎样看尽红尘冷暖

阅遍人世悲欢

光秃秃的躯干只剩下灵魂

在寒冬里俨然站立

坚定不移地看向前方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第16篇

而在《四月的黄昏》里, 她用直白的语言写了一场无法实现的爱恋。“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让泪水流呵, 流呵, 默默地”。伤心的女子用泪水祭奠自己不能实现的爱情, 但我相信, 泪水之后会沉淀下更多的情感, 这个四月的黄昏成为她胸口的朱砂痣。

其次, 我喜欢舒婷富于想象的意象。“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 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思念》) “色彩缤纷”却”缺乏线条”, 只能说这是一幅不成功的作品, 一场不成功的恋情;“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则象征着这种思念绵长却没有希望;“独弦琴”本身就是孤独的写照, 再加上檐雨淅沥, 更衬托出了恋情的无望;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将这种无望写的更为具体。舒婷在《双桅船》中用岸与船来形容恋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达不到彼岸的桨橹”则摧毁了这种关系——让岸与船无法出现在彼此的航程和视线里。毫无疑问, 这组意象清雅却又忧伤, 把苦恋娓娓道来, 含蓄却切中肯綮。

又如《惠安女子》中的诸多意象。“野火在远方, 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野火是古老文明的象征, 却映在了你的“琥珀色的眼睛里”, 使得惠安女子本身就有了一层远古的色彩。她们的服饰古老, 约束腰肢的银饰闪着灰暗的光芒。“幸福虽不可预期”, 但少女的梦却终究无法实现。落入海里的蒲公英不会生根发芽, 她们的未来也只是腰间的一抹惨白。诗人眼中的她“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用沉默承受着无言的悲伤。人们只注意到她们“这样优美的站在海天之间”, 却不曾发现, 生活中的苦难弄疼了她们的“裸足”。她们的爱情并不似她们的外表那样光鲜亮丽, 那凝望海天的雕塑般的背影盛满了生命的苦涩与悲痛。

再次, 我觉得舒婷的爱情诗中总能捕捉到最纤细的女儿心思。那种真实, 颇值得玩味。在《无题⑴》里, 女主人公为喜欢的人时而忧愁, 时而欢喜, 只是这份感情被深深掩埋——“是的, 爱着。但我不告诉你他是谁。”当喜欢的人庄重又亲切的向女主人公祝福时, 他不知道那颗小小的心里满是惆怅。

如果说《无题⑴》里的女主人公是含蓄、羞涩的, 那么《致橡树》则是充满激情的爱的告白。这里的女主人公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 并且渴望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所爱的人共担风雨, 携手并进。“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新时代的女性渴望的爱情!不做男性的附庸, 不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而是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 与所爱的人互相扶持, 一起白头到老。

最后, 我想说舒婷的爱情诗总是有种明媚的忧伤。这种忧伤总能直击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让人反复咀嚼, 余味无穷。

我最喜欢舒婷写于1980年的《枫叶》, 简单、朦胧却又隽永。“从某一片山坡某一处林边/由某一只柔软的手/所拾起的/这一颗叶形的心/也许并无多深旳寄意/只有霜打过的痕迹”。

我想, 这必定是女性的手。从“叶形的心”想到“某一个黄昏某一条林荫/由某一朵欲言又止的小嘴/从我肩上/轻轻吹去的那一抹夕照”。女孩欲言又止, 只能把感情放在心里。但是诗人却从这儿看到了她渴望亲密接触的愿望。“我可以否认这片枫叶/否认它, 如拒绝一种亲密/但从此以后, 每逢风起/我总不由自主回过头/聆听你枝头上独立无依的颤栗”。所幸的是, 诗人没有拒绝这份亲密。她用她的诗篇把说不出口的女儿心思娓娓道来, 让人们珍惜那份难得的爱意。

从此篇的字里行间, 我们不难看出那种明媚的忧伤。秋日的枫叶才会变红, 才会零落, 才会有霜打过的痕迹。在暗红的霞光里, 女孩把自己的爱意收藏了起来, 带着种无人能诉的惆怅。“独立无依”的枫叶在枝头“颤栗”, 一如那份无法表明的爱意, 酸酸楚楚, 个中滋味, 相必也只有当事人清楚吧!

从古至今, 为女性“代言”的男子很多, 其中自然也不乏佳作。但我认为舒婷的爱情诗是“女性为自己代言”的最好写照。她以自己平淡而又敏锐的笔触、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意象、真切而细腻的女儿心思和明媚又忧伤的格调征服了一大批读者。

舒婷的诗值得玩味的地方颇多, 我只不过是对其爱情诗做了浅显的分析。但我相信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 定会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摘要:舒婷在诗歌领域热衷于创新, 她的朦胧诗风格多变, 主题涉猎广泛。而“爱情”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文章希望借对她的作品的浅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女性作家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平淡,动人,意象,明媚

参考文献

[1]《忧伤的花朵—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 姜华, 中南大学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 第17篇

历来有关《看不见的城市》的研究论文大多针对叙事艺术,这的确是读完整本书后观感中最清晰的回音。除此之外,我还想谈一谈“看不见的城市”本身。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它诞生的方式很特别。

它来自一个文件夹,装满关于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的城市的纸页。卡尔维诺把这个文件夹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卡尔维诺在城市里写城市。最初,它随着心情和经历更迭,但“所有的一切最后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这些零碎的纸页被归类、排序,在形成一本书的过程中,以“相互交替,相互交织”的结构第二次被书写。

卡尔维诺说,他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使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够胜过所有这些危机的理由”。比如他写了一个叫做扎伊拉的城市,有着高大林立的碉堡,高低起伏的街道,拱廊弯成弧形,屋顶铺设锌片,可他说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城市都充斥着玻璃幕墙、高架通道、绿化带和红绿灯的今天,该怎么区分呢?该怎么区分北京与纽约,莫斯科与巴塞罗那呢?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那相似的皮囊下包裹的却是不同的灵魂,是空间量度,历史事件,方言口音,人文剧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端起镜子一样,在城市的外观中反映出它们独有的精神特质。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模板,而是可能。他描写了五十五个不同的城市,有的辉煌,有的优雅,有的丑陋,有的早已崩溃,有的城市仅仅是城市,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无法苛责也难以褒贬,它们更像是在城市规划书外的闲闲一笔。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伊帕奇亚,你必须到马厩和驯马场才能见到骑在马鞍上的美貌女子,必须到墓地才能听到笛子的颤音和竖琴的和弦,必须爬上城堡最高的尖塔,才能等到一条路经那里的船只。因为名字不过是符号,符号不过是语言。人们为每一件事物取名字,可把玫瑰花叫做蜣螂也无损它的芬芳,人们创造了各种事物,忘了在最低矮的茅屋下也可以跳舞。名字能代表什么呢?正因为此,卡尔维诺才写下这个开玩笑般的故事,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在城市本身之外,《看不见的城市》还揭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实际上取决于人而不是城市,正如马可所讲述的故事实际上取决于皇帝而非他自己。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借程蝶衣之口说:“越是在北京,就越是想北京”,正是因为城市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景观,还有一个人在城市的所有欲望和回忆。它是如此独特和珍贵,以至于只能为单单一个城市所保有。你走过了,你看过了,你经历过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而在这些经历之中,你又能通过他人照见包含在你的全部过去和未来中的无限可能。时间远远不是线性前进的,枝伸叶横,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个节点间跳跃着。

《看不见的城市》是献给城市的一首爱情诗。当今的城市或许在变坏,但卡尔维诺以他轻盈的笔调,为我们在地狱里指出了前行的亮光。

(指导教师:曹耀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爱情诗:我的爱人,你是伟大的】相关文章:

经典的爱情诗范文06-01

诗经的爱情诗范文06-06

适合婚礼的爱情诗07-29

浅谈诗经的爱情诗07-26

关于五言绝句的爱情诗阅读05-15

李商隐的爱情诗全07-22

论述李商隐的爱情诗09-30

席慕容的爱情诗赏析11-05

秦观的爱情诗06-26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10-09

上一篇:水电站实习实习报告下一篇:对雾霾的思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