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2024-08-07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精选12篇)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1篇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78-01

高中美术课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媒体”也逐渐多了起来。美术教学中的“媒体”由从前的教科书、范画、挂图等传统媒体发展到现在使用的幻灯、DV机,VCD、DVD影碟机、电视、电影、实物投影仪、电脑及其课件等现代媒体。这些媒体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并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其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一、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已将高中美术教材划分了必修和选修九个模块。在这九个模块中,《美术鉴赏》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文化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属于理论课。这类理论课,即使有相关技能的介绍,也是由某个画派所延伸的。因此,鉴赏课上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是非常合适的,且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在整堂鉴赏课中目不暇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

细品味作品。所以,教师在制作美术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既要注重扩大教学信息量,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优势。

二、不能正确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我们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做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所帮助的终身有益的教育。高考中的基本能力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日常的美术课中,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与高三接轨或寻求课堂上的轻松和谐,不惜大量把语文、音乐、生活

等知识引入美术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在什么时候用?要不要用?如何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关键。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没有必要渗透这些东西,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高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有节制地渗透一点。高三学生在这些方法可以多渗透一些;总之,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效果,使美术课堂变了“味道”。

三、过于求新求异,丧失学科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体现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置于恰当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教学课件制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

中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类顾此失彼的课件多表现为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制作者的高超技术,将展示的绘画作品周围制作了一些不停闪动的小动画,这些动画不仅没有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欣赏绘画的注意力。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识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要教师教而是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一方面学生美术知识、经验积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由他主到

自主也需要教师由牵到扶再到放的一个渐进过程。自主学习老师不是没有责任而是责任更大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对重要的知识点不加以引导,学生表面上自主,实际上则是一种自发和自流的状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教材和教具都必须经过教师的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电教理论,熟悉多媒体的操作步骤,把握多媒体使用的时机,并将操作与讲解融为一体,从而使课堂结构更加完美。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2篇

开始我颇为不解,读上两遍恍然大悟,我猜想学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熟悉的汉字为新学的英语单词注音。之后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验证了我的想法。让我震惊的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还很广泛,比如“name”(内母),“Thank you”(桑可由),“duck”(大可),“goose”(古斯)等。殊不知当他们自以为找到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并付诸实践时,却为自己以后的语言学习设置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此,我称之为“普累”误区。

由于小学生对英语音素及其音位、发音方法等没有较系统的认识,所以我认为要帮助学生走出“普累”误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使学生明确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

只有晓之以理,才能导之以行。从音素、音位的角度向学生阐明两种语言的区别,学习英语语音切不可简单依赖汉语。以“普累”为例,其国际音标为“[p‘ulei]”,而单词“plane”的发音为“[plein]”,听起来有些相似的两个音实际相差甚远。“大可”的发音“[tAk‘]”与单词“duck”的发音“[dk]”也是如此,所以用汉字为英语单词注音是极不可取的。再通过讲笑话、演小品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如此学英语的坏处,使他们自觉去做。

第二、减轻心理负担,让学生敢谈。

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不妨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SpeakEnglishwhenpossible,SpeakChinesewhennecessary”,同时充分肯定他们在口语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在进步的反馈中增强信心。允许学生在口语中出现无关大局的错误,以排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从而创造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当然,允许出现错误并不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鼓励他们只要认真听录音、看录像,规范自己的语音是不成问题的。

第三、创造情境,让学生愿意说。

教师应尽量做到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实物、幻灯、录像、录音、图片等来创设如购物、问路、就医、聚会、过节等情景,让学生在自然情景和模拟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和使用各种场合所需的恰当的语言,在言语实验行动中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在获得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之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信心,而多次的成功则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并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久而久之,兴趣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得到保持。

我想,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是现行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它的实用价值,还是21世纪的竞争决定其广泛的使用价值。那么语言文字能力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如何走出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误区 第3篇

新课标要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合作”, 无论问题大或小。四人一组讨论, 既没有给学生适当地引导、点拨, 也没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就草率地进行“讨论”。

二、滥用多媒体

如今, 多媒体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和传统相比,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 增强了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但是好东西却不能“滥用”。

三、不能正确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 我们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人, 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 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的美术教育, 而是生活美术教育, 我们做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所帮助的终身有益的教育。高考中的基本能力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在日常的美术课中, 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与高三接轨或寻求课堂上的轻松和谐, 不惜大量把语文、音乐、生活等知识引入美术课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在什么时候用?要不要用?如何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关键。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没有必要渗透这些东西, 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 高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有节制地渗透一点。高三学生在这些方法可以多渗透一些。总之, 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效果, 使美术课堂变了“味道”。

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语文如何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 第4篇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铐,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渗透。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据说有的老教师几十年来都机械的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有的老师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如此教学,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他是不会囿于常法的。敢对传统说不得老师才是好老师,而不敢跃雷池一步的循规蹈矩的老师是无法传承创新意识的。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

二、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知识比重却不尽相同。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呢,谁都知道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像魏书生,钱梦龙,余漪张富等,都是在教改上很建树的名家。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地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谈如何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第5篇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中学   侯夫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历来备受关注。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很容易陷入误区。他们在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中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下面笔者谈谈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五大误区及走出误区的对策、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㈠.以讲代读,喧宾夺主

有些阅读课,老师在学生没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主旨等反复地进行讲解,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和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感受的权利。这种喧宾夺主、注重分析、忽视学生感悟的错误做法,把阅读教学看成是教师单项的传授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㈡.蜻蜓点水,阅读过快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1]即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并能积累较多的语言,以至能说会写,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可是有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没有读完就急于讲解。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结果只花了两分钟时间就开始提问。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很长,读一遍大约用20分钟,两分钟怎能读完,还要解决三个问题?这节课学生并没有领会文本的内容,只好云里雾里,越听越不明白了。

㈢.放任自流,滥加讨论

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讨论,错误的认为课堂上只要有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一上课,就把大量的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放手听凭学生讨论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结果由于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这种专为讨论而讨论的教学,课堂乱如一锅粥,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有的老师因课堂驾驭能力不强,不能随机处理,留下了一些遗憾。

㈣.忽视文本,滥用媒体

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来源、直观形象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不可否认,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的运用多媒体,能够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让我们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但有的老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新课改。于是就大量运用多媒体,以观察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如:我区一位老师在教《杨修之死》一课时,就让学生观看了视频《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情节达十几分钟。再如另一位老师执教《苏州园林》一文时,他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十幅苏州园林的图片和介绍苏州园林的专题,学生从中领会到园林的图画美,但终究没弄懂课文究竟用什么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这种以视听享受、图片欣赏代替阅读的做法,表现看起来生动形象、气氛热烈,但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延误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㈤.重视内容探讨,忽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

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往往非常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忽略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有的老师认为不该在课堂上教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上花时间,这样做没有新意,因不少的观摩课和优质课都这样。的确,一些观摩课和优质课,在学生刚读完一遍课文,就直奔主题,开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文还没真正读懂,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拓展延伸,整堂课热闹非凡,你来我往,真可谓花样频频,但丝毫没见到对字词的推敲及语言的揣摩。试问:这种轻视语言、刻意求新的上法,是语文课吗?既然是语文课总该有要掌握的字音、字形、词义或修辞吧!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误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者教学观念的.陈旧。 面对重重迷雾,我们应该如何拨云见日呢?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方法

㈠.少讲多读,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少讲多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熟读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

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要将“读”贯穿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新意。“少讲多读”是也是我们评课的一条标准:一堂课要成为好课,老师就必须少讲,学生多读,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齐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你的课肯定会大打折扣。

㈡.更新观念,给予阅读方法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应摒弃为完成教学任务或为升学而阅读的观念,要更新教学观念,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差异发展,鼓励学生创新。”[3]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有根有据的说话,以避免学生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的坏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默读、诵读的训练,给学生恰如其分的阅读方法指导,及时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学会理解、感悟,使其在文本海洋里自由的遨游。

㈢.领悟教材,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但流于形式,把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咋一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热闹,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悟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让学生学完某篇文章后,就只有共性而缺少个性。比如学完《范进中举》,很多学生心目中,有的只是一个范进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他的感悟体验就一概没有。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感悟,使阅读教学“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真正使学生达到创造性阅读的较高境界。

㈣.提高认识,适度使用媒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如果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现代化,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将它取代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将会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负面效应。所以,我们教师应提高认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摆花架子,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方面,优化阅读教学。

㈤.注重品读,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语言,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脱离语言的教学都是被架空了的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笔者认为,关键是重视对语言的揣摩品味。

课文中的很多语言,意蕴隽永、内涵丰富,或明丽奔放,或厚重凝练,或简洁明快,或朴实通俗,品之使人如饮醇酒,赏之使人如沐春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些语言,使其领略到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种种妙处,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体味到人生的哲理。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误区可能还有很多,以上谈的是主要误区及对策。

笔者以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阅读教学重现生机,就必须从阅读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希望此文能让广大老师拨开阅读教学中的重重迷雾,见到蓝天上的朵朵彩云!

参考文献:

[1] [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3]张德伟 何晓芳.《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出版社,1月第1版,第248页。

浅议如何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 第6篇

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王建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文化运动,随着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如关注课堂观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和教学效能等)。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教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与训练,让我们的学生更轻松地获得知识与技能,减少无效的课堂活动和无效的训练,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样的课堂与训练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甚至是高效的教学活动。

可以说,“有效教学”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丰厚的语文知识。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许多教者伴随着“有效教学”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以为课堂上,教师灌得越多,课堂就越有效.曾一度,我们的课堂热闹非凡。音乐、美术、表演、小组合作等诸多形式,将我们的课堂装扮得有声有色,静下来思考后,才发现,这样的“闹”,过于浮华;这样的课堂,学生收获甚微。于是,我们醒悟,有效的课堂、有效的训练何等重要。“有效教学”使喧闹的语文课得以“降温”,但这样的降温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似乎已达“冰点”。表演退出了课堂这个舞台,小组合作不敢再轻易尝试,而“填鸭式”这种曾经深恶痛绝的教学方式又一次卷土重来。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灌得越多,课堂就越有效,学生便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变得谨小慎微,生怕遗漏了哪一个重要的字音、字义的训练落实。于是乎,语文课真正的静下来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一次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又一次消失了。

误区二:认为练得越多,教学就越有效。

什么是“有效训练”?笔者认为适度的、有价值的训练才能称得上是“有效训练”。而当今,许多教师将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复抄写生字词;大搞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确实,学生的错别字减少了,答题的能力加强了,但这与“减负”背道而驰的机械训练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恶果。无聊的抄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繁重的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频繁的考试让学生更加茫然„„其实,这样就仅仅强调了练习的“量”,而忽视了练习的“质”,事倍功半。练习中练习方式的陈旧、呆板以及大量无味的重复练习的存在,结果是,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语文学习,而是倍感语文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最后,训练变得收效甚微。

误区三:部分教师认为高分就是有效。

如何评价语文教学的成效?学生、家长、社会舆论主要从考试成绩、升学率的角度

评价语文教学,这就导致了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本来考试作为教学全程的环节之一,其价值主要应该是对教学的检测、评价和反馈。如今在家长急功近利的升学心态和社会畸形用人制度双重压力下,分数自然成了考核学校、评价教师、将学生分门别类进行排队的寒暑表。于是考试便异化为指挥棒,考试指挥着平时的教学,教学变成了考试的附庸,课堂教学变成了训练考试技巧的演练场。在提倡“ 有效教学”的今天,这根指挥棒似乎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作用。然而,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文学文化修养的提升和人文审美精神的充实,许多东西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熏陶才能达到,决非一张试卷所能立刻体现的,更不能进行简单的量化。有些人却看不到语文的这一特殊性,总认为成绩等于水平,知识就是能力,考分高就等于语文学得好,用评价自然学科的尺度来评价语文。于是标准答案代替了多元解读,解题答问代替了读书感悟,千人一面代替了个性创造,急功近利代替了精神陶冶。为了学生考高分,为了证实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有效程度,用主要学科随意挤占常识课学科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作为教师应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1、在高效的、有生命张力的课堂中提升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除了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有效的辅导、有效的备课、有效的作业、有效的评价外,至关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大教育家张伯苓说得好:“要教活孩子,而不是教死孩子”。课堂教学蓄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引导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悬念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冲突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胜的心理,操作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动的心理,实践式问题能激发学生好用的心理,使课堂教学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益其所不能?我们为什么又何乐不为呢?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粉笔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真正的自由,学生的讨论是自发的讨论。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教学。另外,我们得把时间和欢乐还给学生,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地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2、在适度的、有价值的训练中提升有效教学。

如果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是在反复、枯燥的训练中才提升,那么,只能说这样的训练是无效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样也不是依靠题海战术才得以发展的。真正有效的训练应该是适度的、有价值的。特别是学生课后的练习,怎样才是有效的呢?有效的练习贵在举一反三,训练精要而答题能力有显著提高。反之,练习做得再多再难,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能力提高。所以在设计训练习题前,首先作为教师要对小学阶段全部教材体系、课程标准有明晰的把握,把练习看作是深化课文学习的有效载体。其次,我们应拓展思路,把对学生的语文训练适时延伸、拓展到课外,和生活接轨。再次,要明确平时练习的目的,它毕竟不是用来为难学生,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都能有所巩固、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此训练题不应当偏、难、怪,最好是富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试题。最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各科作业限时限量,防止师生都被作业拖垮,以至挤占了正常教学精力和时间。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7篇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可靠的依赖,它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现今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多媒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一体机的效能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普遍被城乡教师所接受。但是,很多一部分教师为“公开课”或“展示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屡屡可见,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目前,多媒体教学误区的存在确实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走出误区,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呢?我有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现代教学思想方法X现代教学媒体。二者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无论哪方为零,结果都会为零。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从增强理性认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上,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不应搞“花架子”。不应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而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弃之不用,甚至整个一节课,黑板上连一个字、一个有关的符号也没有。对于数学课而言,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数字、推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师是通过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就用哪种媒体。例如:实践证明,表现一般事物的静态特征时,可用投影或幻灯;表现动态过程可用录像或计算机;表现一般性文字资料可用小黑板;加强对比性的板书板书可采用贴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三、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打开学生思维,让其解脱于沉寂迸发出活力的钥匙。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作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在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若一味地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那可谓用得不适时宜。要预留一些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则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化,静待化。因此,我们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习知识,理解本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8篇

不少教师教古诗词时,或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以教师独断专行一元阐释取代了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悟的少;或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把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或忽略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仅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滥用多媒体。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着重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忽视文本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书声琅琅也一直是我们强调的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更是我国最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古人对诵读的重视。宋代大儒朱熹在《读书之要》中也说:“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张颂《朗读美学》(前言)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复活”的结果就是两者视界的交融。。“复活”不是简单的模拟,因而不能片面地追求“形似”,而是以心去发现心,更要追求“神似”。文本之真之美生成于读者的阅读之中,尤其生成于朗读之中。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朗读就是一种精神“复活”,朗读就是要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先“立”起来,朗读就是要把蕴含在文本里作者的真实情感用声音准确地传达出来。古诗词大多是感性的,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凝练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通过诵读去细细体会和品味。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却往往忽视诵读这种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篇翻译和老师自己干巴巴地解释课文,把古诗词含蓄、凝练的美全部消解了,学生上这样的课如同嚼蜡。在学习古诗词的课堂上,我们听不见琅琅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满堂灌的声音。如有的老师在执教《赤壁赋》时,并不是让学生诵读全文、感受苏轼文学语言的魅力,而是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认识苏轼的身世背景,然后直接从苏轼的身世背景就得出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又如老师在执教《离骚》时,并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疏通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老师自己通篇翻译文章,生硬地向学生讲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整堂课学生味同嚼蜡,体会不到一点屈原的潇洒飘逸。

二、忽视文本背诵

1. 忽视学生文本整体背诵。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读来达到背诵的目的,特别是学习古诗词,教材中大部分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大多忽视对古诗词作品的背诵。在高考指挥棒的刺激下,老师大多只要求学生背诵每篇作品中那些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此生此夜不长有,明月明年何处看”。试想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古诗词,仅仅只是会背诵其中的那么几句,对整首作品的理解会完整吗,会有一个整体的思想感情的感悟吗?

2. 忽视自身对文本的背诵。

我们有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自己的背诵。我们的老师天天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诵名篇名句,而他们自己却往往是不会背诵的,这就给学生一个无意识的暗示:我们的老师都不背诵,我们为什么又要背诵呢?

三、忽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阅读古诗词作品,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作者思想、观点和感情,对文本能够做出自己的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却往往忽视文本,教师的这种教学设计会给学生们一种意识:文本不重要,我们的老师上课都不用,那我们还要文本干什么呢?

比如老师在执教《离骚》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离骚》的内容,竟然把文本中每句话都缩成四字短语,全部都打在课件上,让学生照着课件读,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缜兮,又申之以揽茝。”改成“太息掩涕,民生多艰。修姱靰羁,朝谇夕替。替以蕙缜,申以揽茝。”可能是这位老师认为《离骚》对学生而言太难了,语言比较晦涩,所以老师就想到这一“好”方法,把全部课文缩改成四字短语,期望学生能够记住这篇课文。但是这位老师却忽视了《离骚》这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文本中的语气词,古时候的人诵读这篇课文就是因为有这些语气词才显得流畅,朗朗上口。

四、淡化意象分析

如何走出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的误区 第9篇

一、语文教师要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教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为此语文老师要与时俱进。据说有的老教师几十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有的老师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如此教学,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他是不会囿于常法的。敢对传统说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代庖,要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

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语文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如果教师无法给学生许多新的知识,最终将会失去我们的上帝——学生,他们可以去上网络学校,去寻找适合他们的名师,低劣的教学手段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无能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出局。内容的单调,气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所以,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新世纪的教学。

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語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的。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现行的语文教材,还出版了一套配合语文教学的《语文读本》,其目的就是要与教科书配套使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外阅读的。因为课时有限,只凭一套教科书来培养语文能力怎么能奏效呢?让学生去系统地啃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扩大视野,增加积累,就必须加强课外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语文课本的文章,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

3.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家》,《呐喊》,《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复活》、《猎人笔记》、《老人与海》……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4.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

三、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做法,务虚的教法只会贻误学生。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像魏书生,钱梦龙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树的名家。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的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专家认为,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那么怎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从我们每学期两次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可以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课,特别是语文课、语文公开课,那动人的情节、华美的辞章、丰富的想象,总会让教师有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冲动,因此,旧的教师身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就促使教师把学生投之九霄云外,天马行空,在学生面前扮演一番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自己的风采,迷惑了纯真的学生,甚至蒙蔽了听课的领导。

殊不知,课后一调查,学生除了认为老师课堂很精彩,他们却一无所获。因为这博古通今,口若悬河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背离了“教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哪还谈什么发展学生能力?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10篇

江苏江都市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冯小兰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然而,实践中人们对美术教育往往认识不足,存在着三大误区,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障碍。

误区之一.幼儿美术有什么用?不少人认为幼儿识文断字.背诵诗文.能数会算才是正道,这样的孩子是神童。而把美术教育视为旁门左道,不屑一顾,正有人认为美术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小画家而设定的,我的孩子长大了又不想当画家。所以,他们认为幼儿美术教育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这是一种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存在的误区。

其实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育,他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的,因为美术教育十分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思维。而目前部分家长或老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健康的发展。而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锻炼和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可见,幼儿的美术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

误区之二,幼儿美术是乱写乱画。不少幼儿喜欢涂鸦,门上,桌上,墙上,地上,甚至在自己的身体上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是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质,而且幼儿通过画画,手脑并用是对学习感兴趣的表现,是培养观察力,增强记忆力,提高审美力,集中注意力,焕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幼儿泼上一头冷水,势必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这等于把培养幼儿的智能和悟性扼杀在襁褓之中,把孩子对事物的探索精神束缚在摇篮之中,这样的傻事千万不能干,幼儿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他用好奇,探索,创造,甚至破坏的目光看待这一切,无可非议。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当在鼓励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不妨为幼儿营造一个大的用于绘画的空间,给他一块小黑板,送他一些纸和笔,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尽情地发挥,同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给予赞许,鼓励。这才是我们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这是画得什么呀”?对于幼儿的作品,由于写实性差,大人们用像不像评价一幅儿童画好坏的标准,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又一误区。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第11篇

扬中市新坝中学 何美娟

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倡导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开展探究性学习。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并不是形式上的学生参与和交流,而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的组织和设计,有意识地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行为,并期望达到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最终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如何才能把生本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当今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完美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视觉、听觉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看、想进入情境。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不仅调动了学生感官的参与,更增添了情境性。“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例如,在《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课中,我首先放映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无穷。利用声音、图片、文字完美的组合带来的一种艺术语言之美。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文学、美术所带来的韵律之美。

(二)利用环境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人影响了环境,同样环境也会影响人,环境是学生成长,良好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优美且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环境。如在《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欲望,我在美术教室周围布置了中国的年画、剪纸等一些民间艺术,让周围充满了热烈的年味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更好的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生为本,实现角色转换。

生本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掌握方法,自主探究

疑难;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一)学生先说话,教师后评价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欣赏课,老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于是许多老师感叹:欣赏课难上啊!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怎能用教学参考用书上的简略文字代替学生们个性化的体会呢?美术《课标》也建议:“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其实我们的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说,老师后说。

教学设计:《欣赏·评述》教师出示欣赏作品。

师:请同学们自由欣赏,可互相聊一聊你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学生自由读画5—8分钟。

师:同学们聊的很热烈,很开心,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作品。课件出示话题:(1)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作品给你什么感受?(3)你喜欢或不喜欢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生:(摘录学生答案)

1.我喜欢《扎辫子的少妇》这件作品,画家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

2.我还是喜欢马蒂斯的作品,他是野兽主义画家,注重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3.我不喜欢《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画中的自由女神袒胸露乳。我喜欢《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因为它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师:同学们谈的太精彩了,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感受、有的说见解、有的提问题、有的做补充。他们宛若一群艺术评论家。这不正是欣赏课要达到的目的吗?这种方法胜于在学生毫无感受之前就输入某种概念,防止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后果,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转变,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

(二)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助教”

如今社会,可谓日新月异。我们这些在上个世纪接受教育的教师,如今要用

自己的“一桶水”来装满学生的“一碗水”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不对学生“味口”,跟不上学生的步伐了。我国教育先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些知识,有些学生确实已经掌握,甚至比我们的想法更新颖、更独到、更优秀,不妨就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老师当“助教”。

教学设计:《综合·探索》。在学生充分欣赏、交流校服设计图片后,学生们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校服。

师:你们的校服设计稿样让老师大开眼界,老师都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设计出这些漂亮的校服呢?

生:(摘录学生答案)

1.请同学们看一看我设计的校服稿样„„ 2.我先说一下我的设计思路„„ 3.我可以用彩纸拼出我的校服„„

“小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当学生和同学们一起跟“小老师”学做,顺便帮“小老师”做一些准备材料、展示校服作品、提醒补充之类的助教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小老师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方法教给大家,而且多有经典之作和出乎意料的惊喜。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学生当“评委”,老师当“嘉宾”

在以往的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中,我们多采用展评优秀作业,这样的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有诸多弊端:1.它只对极少部分学生进行了片面评价,大多数学生不能获得发展性评价;2.评价方法单一,权威性过强;3.评价易脱离学生实际;4.强化了评价方式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打击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标》中这样阐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唯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在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环节中,可以采用全班集体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教学设计:《设计·应用》学生各自设计的作品,进行课堂小结和作品展评。

师:同学们通过设计完成一件作品,有什么感受?

生:(摘录学生答案)

1.通过自己设计一件作品,使自己充满了信心。

2.我的壁报主题明确,考虑了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3.他应该用蓝色、绿色、黑色来做才好看。

从以上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小结是何等的生动、丰富、自然、真实,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切合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全体学生参与评价,评价了全体学生;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强化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第12篇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一、面试常见误区分析:

1.内容准备不够:

有些招聘者临时被拉来负责招聘工作,事先对要招的岗位要求缺少了解,不知道招聘对方应具备何种能力、专长、学历才能符合岗位要求,匆匆披挂上阵,他们不清楚需要选择哪些方面的问题来发问,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发问,因而面试效果不佳。

2.时间仓促:

有些大公司在招聘时,由于岗位待遇颇诱惑人,因而应者云集,而招聘人时间不多,因而分配给每个应聘者的时间非常有限,以至于不能对应聘者做出判断。

有些招聘者一边在与应聘者谈话,一边对部下批示或对秘书布置工作,或者应接电话,面试过程经常被打断,使应聘者感到不受重视而愤懑,恼火。

3.忽视姿态语言:

面试过程中,双方信息交流的方式不仅限于语言,也包括姿态和行为。如果对方一连串的表情、姿势与它语言表达的内容一致、协调,那么就可以充分想念对方的陈述,否则很可能受对方的迷惑和欺骗。

4.缺少语言艺术:

面试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而说话是一种艺术,语言规范、发音清楚、语速者应予注意。

5.说得太多:

面试的过程是招聘者对应聘者进行了解、判断的过程。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对应聘者有个清楚的了解,应该让应聘者多说,多表露自己的观点。而有些招聘者忽视了这一点,说得多了,必然听的少,以至不能从应聘者那里获取需要了解的东西。

6.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即第一印象做出的对被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人与人见面约5分钟后就会产生第一印象。最好的办法是用驳回代替确认,即利用预先判断作为假设,围绕其假设进行提问,并试图将其驳回。总之,第一个五分钟对应聘至关重要,招聘者切不可妄下结论。

7.轻视应征者:

有些大公司于知名度高,福利待遇好,招聘时门庭若市,招聘者便有抓一把随便挑挑的想法,以至不尊重应聘者的人格,在面试时有意无意地贬低应聘人的才能及过去的成就,故意弄些问题为难应聘人,如此不但不能了解应聘者,反而使应聘人产生对立、戒备情绪,甚至于破坏公司的形象,招不到真正想要的人才。

8.倾听错误:

所谓倾听是一种听对方讲话的技巧,可惜的是,招聘人员在倾听上不下功夫,造成了许多的倾听错误。

9.联想效应:

所谓“联想效应”,是指当报考人表露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时,主试人便由此而联想到他在其他方面也无所不能。

10.过于自信:

有些主试过分自信,自己认为怎么样思想上已经有个定式,不管被试者反应如何,他都根据自己事先已经考虑好的东西去判断,这样就造成失误。

1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指有时对某个人产生一种固定的印象。例如,一听到老年人,马上就认为这是一种保守的人,认为穿牛仔裤的人一定是思想开放的人。这种刻板印象往往会影响主试

仅供参考

HR工具-文本范例

客观、准确地评价被试者。

12.与我相似:

与我相拟这种心理因素就是指当听到被试者某种背景和自己相似,就会对他产生好感,产生同情这样一种心理活动。

13.“光环(halo)”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面试官喜欢,或受应试者的吸引,从而对他们持肯定态度。结果是面试官“爱屋及乌”,对候选人回答的问题采取很宽容的态度,而不是客观评价答案本身的内容。

14.“触角(horn)”效应:

触角效应与光环效应相反,面试官会从应试者所说的话中挑刺。如果有多个面试官参加面试(如面试小组形式),则这种个人好恶偏见的影响可以消除。

二、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选拔面试的不良效果,从而提高其总体水平呢?

(一)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对参与面试的经理、主管或“人事”专职人员实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受训者能从实践中得到指导和训练。

(二)确保面试向面试官或面试小组成员提供所需的资料(即岗位规范、岗位描述、应聘者填好的申请表或简历),使他们在面试前有充足的时间掌握有关情况。

(三)应选择合适的地点作面试场所,家具应适当摆放。具体见“面试中的环境布置”。

(四)做好面试的接待工作:

报考人前来参加面试,大都有一种忐忑不安心理。一是对考场和考官有一种莫明其妙的怯意,有点高深莫测;另一方面担心一旦面试不过关,则前功尽弃。这就要求主考官能理解报考人的这种心理,进行面试时应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报考人情绪获得调整、缓和其紧张心情,以便使他们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

(五)平等地对待应聘者:

招聘者应该了解应聘者,并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应聘者,为此招聘者必须了解应聘者的心理状态。比如:面试时间应合理安排,并使每位应试者的受试时间基本相同。

(六)面谈的结束:

一般在面试官的正式提问后,应给应聘者一些时间、一个机会让他们问些问题,并自由发表一些评论。

面谈的结束应采取轻松的方式。其目的是:一是使应试者感觉受到重视和尊敬,而不是面谈完了彼此分手,这可以引起应试者对公司的好感,提高公司的形象;二是正式面谈结束后的轻松谈话可真实反映出应试者的性格和某些观点。

(七)把心理测试和证明人(最好是书面的)信息与面试结果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后面对心理测试和证明人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八)小组面试与一对一面试相比,可以减小因面试官的个人偏见产生的后果(如“光环”或“触角”效果),而且也能比一对一更全面、从容地掌握信息。所以,在招聘中可以采用二个招聘者对一个应聘者,也可以采用多个招聘者对一个应聘者。采访时,一个招聘者进行谈话,其他的注意倾听,提一些主要提问者忽略的问题。在谈话中几个主试可以交换角色,但不要几个人同时提问。记录员记录谈话内容,以便事后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消除招聘者的主观偏见,力求公正。然而,面试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免给应试者造成紧张感。三至五人的规模比较正常。

(九)以被试为中心:

主试应避免说很长的或评价性的话语。一般主试者的讲话所占时间比例约为10%,被试者应占90%,以被试为主体。

(十)对应试者要充分重视。

仅供参考

HR工具-文本范例

面谈应是一种友好地具有目的的会话。主试者应对应试者的谈话表示相当的兴趣,就如同听一个朋友在讲一个有趣的经验一样,主试者切忌一种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酸架子,这只能导致应试者的不真实反应。提问应是双方共有的行为,主试者应鼓励应试者提问题,并坦白地据实回答应试者的问题。

(十一)注意倾听:

所谓倾听是一种听对方讲话的技巧,即把握住说话者的信息含义,了解说话者的情感,并正确理解说话者的谈话内容。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说话者语言的精确理解上,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发出者的传递的情绪强度,了解他的真实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准确地把你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

在面试中听觉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面试中听觉的运用主要是考察被试者的言语表达行为以及准确地把握面试的节秦、气氛等。在面试中主试应倾听被试者的谈话;对被试者的回答进行适度的反映;当对方的谈话与所提问题无关时,可进行巧妙的引导;在倾听被试者的谈话时,应边听边思索,及时归纳整理,抓住关键实质之处,不失时机地做出反映;还可根据被试者讲话的腔调、音量、速度、粗细程度以至遣词造句等言语表达行为来判断被试者的态度、性格等心理素质。

(十二)提问技巧:

主试正确地把握提问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可以直接地起到有针对性地了解被试者某一方面的情况或素质的作用,而且对于驾驭面试进程,净化面试的主题,形成良好的面试心理气氛,都有着重要影响。

1.提问的方式:

通常,面试主考官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1)封闭性提问:要求面试人员做出简单的回答。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你是不是了解这个职位?”、“你是不是喜欢做×××(某个职位)?”。这种问话方式明快简洁,但是少用为妙,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没有鼓励应聘者开口说话。

2)开放性提问:鼓励面试人员自由发挥。开放式提问迫使应聘者非回答不可,“你对OJT(on the job training=工作场所教育)有什么看法?”、“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开放式提问是最正确、应用最多的问话方式。

3)假设性提问:用于考察面试人员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采用“如果”的问题方式,如“如果你与客户谈判,你会怎样安排呢?”。若是用的得当,很可能让你了解应聘者的想法和能力。

4)连串性提问:主要考察面试人员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又称多项式提问。指同时连续提出好几个问题。如“你以前的职位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特点?你在职位上有什么优势?劣势?”然而这种问法往往很难得到完善的答案。

5)压迫性提问:主要用于考察面试人员在压力情景下的反应。

6)引导性提问:主要用于征询面试人员的某些意向、需要或一些较为肯定的回答。问话的目的在于引导应聘者回答你所希望的答案。如“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不是很好吧?” 这种问法一般来说最好避免,除非你心中有数。

提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采用开放式问题:

在 如果条件允许,除了简单的“是/否”选择外,应要求应试者回答一些开放式的与岗位有关的问题。答案应加以小结后返回给应试者,以便检查一下面试官是否完全理解了他们的本意。

仅供参考

HR工具-文本范例

2)“非导引”式的谈话方法:

面试中,主试与被试谈话的方法,可大体分为“导引式”和“非导引式”两类,在“导引式”谈话中,一方面问的是“特定”的问题,另一方只好作“特定”的回答。“非导引式”谈话正相反。主试人所提问题内涵丰富,涉及面较广泛。主试人提问后,应试者可以充分发挥,尽量说出心中的感受、意见、看法或评伦。

同“导引式”谈话相比,在“非导引式”谈话中,报考人可尽量说,以为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可以取得丰富的资料:报考人的阅历、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便得到了充分展现,有利于主试做出客观的评价。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提问:

面试的问题,一般都是根据重点内容的需求拟定的。

在面试进行时,可将那些应试者熟悉、容易回答的问题排列在前面。这样有利于应试者逐渐适应,展开思路,进入“角色”。在面谈开始时,还要注意题目与目的的相关性。有经验的主试者的提问一般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例如,当其随手翻阅申请表时问:“我看到你以前在某公司工作,你觉得那里的工作怎么样?”比之诸如“你喜欢那个工作吗?”或“你为什么离开那里的工作?”等更具有综合性,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对一入考场显得紧张、拘谨的应试者,应先提一些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诱导他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对已经适应的应试者,可逐步加大提问难度。

4)注意面试节秦,把握好面试时间:

面试要富有节奏感,避免“流水账”。面试应规定一个时间界限,所谈的问题要集中,对每一个应试者前后要一致,不能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这样的面试结果即不理想也有失公平。如果频率低,缺乏节秦和变化,往往会使双方都感到沉闷乏味;如果频率过高,缺乏思考和回味余地,则容易导致应试者浮光掠影地回答,评委无暇细致地评判,从而降低面试质量。这就要求主考官提问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对问题反复解释,生怕别人不明白;另外,主试人根据时间的要求,要把握好进度,特别是对有些问题不要同报考人纠缠,以免延误时间。一般来说,一次30分钟左右的面试,提10个左右问题为宜。

5)避免暗示性问题。

面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应试者的真实情况和不受他人影响的反应,因此要注意避免暗示性或诱导性问题。例如诸如“我刚才说的工作不是很有意思吗?”或“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位女同志,你不会反对吧?”以及“这个工作比较艰苦,你喜欢艰苦的工作吗?”等等,这些提问都带有应试者的主观色彩,很难得到应试者的真实回答。

2.主持人的“自问”准备

面试之前,主试人最好进行以下“自问”准备,让自己“心里有数”,从而提高成功录用机会:

1)该申请人需要具备怎样的人际沟通技巧和技术性技能,才能胜任有关职位?

2)我需要该申请人在有关职位上工作多久?

3)该申请人以前在有关职位上工作了多久?

4)我们将会给予什么样的晋升机会?会安排训练吗?

5)假如有关人选的工作表現不如意或对工作的要求过高,我将会面对什么困难?

6)该申请人将会与途径样的同事合作?我需要他们一起参与大幅度的过程吗?

7)我将与该申请人以什么形式合作?

8)该申请人在工作范畴上有机会代表公司对外发言或传播消息吗?

3.如何编制面试问话提纲

1)面试提纲是整个面试过程中的问话提纲。主试人根据面试提纲,向应聘者提出问题,了解应聘者素质和能力,控制面试进程。

仅供参考

HR工具-文本范例

2)面试提纲必须围绕面试的重点内容来编制。

3)提问的题目应具体、明确。

4)面试提纲由若干面试项目组成,如“公关能力”、“专业知识”、“敬业精神”等。每一面试项目均应编制相应的提问提纲以便面试时有针对性地提问、考察。

5)同时,应聘者有着不同的情况和经历,不必要每个人选都用同一套提纲依序一问到底。因此,每一面试项目可从不同角度出一组题目,以便于面试时选择。

6)面试提纲可以分为通用提纲和重点提纲两部分。通用提纲涉及问题较多,适合于提问各类应聘者。重点提纲则是针对应聘者的特点提出的,以便对职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东西有所了解。

(十三)注意非语言行为:

人们的语言行为往往是通过大脑的深思熟虑才讲出来的,尤其在面试的时候,被试者往往事先做过充分准备,他讲话的时候往往把最好的一面反映出来,但是要真正了解被试者的心理素质,有时应该仍仔细地观察被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这里边包括他的表情、动作、语调等等。

(十四)避免重复谈话。

(十五)不要大规模地运用面试,也就是说面试的人数不要太多,否则会使主试感到疲倦,而使面试的测评结果前后不一致。

(十六)在面试前不要让主试了解太多有关被试者的资料,因为这样会使主试造成种种偏见,不利于面试的进行。

(十七)要运用一个有程序的结构形式,而不要运用一个没有程序的散漫形式,这样才能够自始至终比较一致地对每一个被试者进行面试。

(十八)运用标准的评分表。在面试以前,首先应该制定好客观的标准答案,在面试时就要运用标准的评分表来给每个被试者进行评分。

(十九)运用一块面试控制板,把有关主要的要点、目标、要求、程序、需要提的问题写在一块板上或者写在一张纸上,这样就能够保证面试规范化。

(二十)培训主试。主试一般应该是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有关的专家,但是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主试进行培训,主要是提高主试接受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观察行为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运用标准答案的能力等等。

上一篇:督学岗前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财务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