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武文化

2024-07-24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精选6篇)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 第1篇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1)-中国考古论坛/郇翔 2010-05-27 11:20 金岷氏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义务讲解员,经常流连在史前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物陈列橱窗跟前,感受上古祖先们创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并思考祖先们表现和传留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后来,笔者有了机会去观看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里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也就有了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对比观看与思考。笔者感到,从中西古代陶器的差异,可以推测出中国人为什么会用筷子吃饭,而西方人却是用刀叉吃饭,两种截然不同用餐方式的一些缘由。笔者草成此文,希望就教于各方学者专家,并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交流。

1,博物馆里中国与希腊和埃及的古代陶器

古埃及古希腊的陶器制作非常精良,令人叹为观止,许多造型精美的古希腊陶杯陶瓶,往往就是今天国际赛事里优胜奖杯的造型渊源。

笔者对其它民族的古文化陶器,满怀敬意。然而,古埃及古希腊形形色色的陶器,都只是瓶罐、盆盘、杯盏一类的单纯容器;此外还见到古埃及一只大型的方陶柜;它们都被赋于盛装东西的职能。笔者先后三次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先后在古希腊陶器展区里逶迤地绕着每一个展柜转了三个来回,没有发现类似中国的可以煮饭的炊器,全部都是装盛性器皿。同样,古埃及的陶器也都是装盛东西的容器,没有煮饭的炊器。

中国的古陶器,除了装盛东西的容器之外,还有一类十分特出的炊器——用来烧水煮食物的陶釜、陶缽、陶鬲(li)、陶鼎,甚至还有陶甑(zeng)、陶甗(yan)、陶灶。

器被赞誉为“土与火的文明结晶”。人类很早就使用了泥土资源、土地资源,也很早就学会了用火,然而那些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直接利用。而陶器,则是人类在自己进化历程的早期,用土与火创造出来的人工制品,那是劳动的创造和结晶,是灵感的演进和结晶,是智慧的积累和结晶,是泥土经受火的历炼的文明结晶。

人类最初的陶器制品,以用来装盛东西的容器为最多最普遍。这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里都可以看到。可能,在陶器出现之先,就已经有草编的、树条藤条编的、竹篾编的形形色色的容器,至今汉字里留下了许多草字头、竹子头、木字旁或木字底的容器字。如后文要提到的一种青铜礼器“簋”,这种器物的名字就带竹子头,虽然作为礼器的簋是用青铜铸造出来。陶器时代之前也会有泥土制成的容器。容器,为原始的人类收集和存放生活资料,带来了方便。但是,用植物茎枝叶编织出来的容器,泥土容器,都不能盛水。

水陶器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古代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因而盛水器被古人格外看重。因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把能装水的陶杯陶瓶作为对竞赛优胜者的奖励。古代中国的陶器里也有一类专门的汲水器和盛水器。特别由盛水器发展出了一种尖底瓶罐状的“攲器”——这种尖底器不可直立放在地上,而要用绳索穿过吊耳挂起来。当水仅装大半瓶时,这只攲器的整体重心在两只吊耳之下,能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装水;当水灌满时,重心移到了吊耳之上,引发瓶罐倾倒,罐里的水全部流出来 ——这是中国人“谦受益,满遭损”这句哲理格言的物化形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能见到这种“攲器”;而且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故里,至今还展示有前人流传下来的青铜质攲器。

在没有盛水容器,而又已经进入了熟食阶段的先民,显然只能把食物放在火旁 / 架在火上烘烤熟;或者把植物的茎块、鸟蛋之类放进火塘的热灰里焐烤,汉语里叫做“煨”、“焐”;或者把鱼肉等食物用稀泥糊起来放入火里炙烤。糊稀泥而烤熟食物的方式,汉语里叫“炮”,《汉语大字典》里解释:“把带毛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没有能盛水的容器那种历史年代,先民们吃熟食的加工方式里还没有后世的“煮”,更没有“蒸”。

陶器终于被先民们发明创造出来了!

陶器,是一种能装盛东西的容器。与其它自然物料做成的容器相比较,陶器能装水而特别有用。陶器还耐火,也不会象植物枝条容器那样容易腐坏。陶器的制造,在泥土处于湿软的状况下,能较容易地塑做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的大小;加工软泥成形,比加工石头、木头成为一种器具,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从遍地的泥土选择一些出来做陶器,也比从自然界里选择石头和木头容易。由于陶器具有这些显著的优点,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先民的欢迎和重视,成为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始终伴随着人类,直到今天。虽然陶器有另一面容易脆裂损坏的性能缺陷。

祖先们把泥制的土坯件烧成陶器,还经历了烧火技术的漫长摸索。终于发现,把燃料的燃烧与陶器的加热,安排在不同的空间,而不是让陶坯直接塌在柴火之上,能烧出好的陶器。因为燃烧室里的木柴能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猛烈而充分的燃烧,产生温度尽可能高的火焰气流。通过火道,把火焰导进放置陶坯的窑室里,陶器的受热(比直接塌在柴火上烧)均匀。陶器烧制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就是产生了火室与窑室分开的陶窑,把烧陶工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窑技术,一直延续并发展到今天。

没有火的洗礼,陶器坯只是一件泥胎,不敢遇水,而且泥坯器比陶器更容易脆裂。是火让泥土接受了考验,获得了新生,并对泥土赋予了崭新的优良性能。泥土在火烧的高温情况下陶化,这确确实实是一种 泥土里成分物质的浴火结晶 的过程,所以“结晶”这个汉语词汇对于陶器来说,的的确确是泥土文明与火文明的结晶。

2,炊煮陶器成就了中国先民吃饭的方式——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

陶器的出现,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这给先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寒冷的季节里先民也尝试着加热水。从摩尔根论述古代社会的经典著作里,可以读到早期人类把石块烧热之后放进水里,这样来把水“烧”热,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煮熟鸟蛋。或许中国的先民们也采用过这种“石烹”。石烹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有盛水的人工容器,一个天然的浅水坑,也可以石烹,因而也可以人工掘坑来石烹;而能盛水的陶器,方便和扩大了石烹的应用。

中国的先民还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后来,不同地域的中华先民分别发展出了陶鼎、陶鬲、陶斝这样一些带支承腿的炊器,使得烧水比以前的“石烹”方便容易了。也由于中华先民有了方便烧水的陶器,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西方的先民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还自然地喝生水;甚至大冬天在凉水里还加冰块来喝,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些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笔者以为,这种饮水习俗差异最“原始”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能烧开水来喝的陶质炊器。

能烧水了,也就能煮粟谷、稻谷粮食成饭了,能熬粥了,还能煮肉煮菜成羹成汤了,中国先民开始能吃上带汤的食物。《通鉴?前篇外纪》就有“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的传说记载。用陶器来煮饭,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和应用的一大特色。

在此之前烘烤而食的更早的熟食阶段,是用手直接抓拿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这在全人类的初期,都是一样。可是,后来中国先民在吃汤食稀饭、肉羹菜汤的时候,也会继续用手指直接去抓、去舀吗?特别是寒冬腊月的季节,不能趁热而食,非要等凉下来能用手指去拈、去撮了,才好喂进嘴里去,那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祖先们使用了辅助进食的工具,用两只细长的棍子把带汤的食物或者热的饭菜喂进嘴里——这种能借助工具间接把热的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成就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模式。这是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在物质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下之器。

西方的先民没有用陶器烧水(或者说,没有烧水的陶器),他们的食物烹调始终是以烤制为主要方式,(直到现代仍然是)烤肉烤鱼烤火鸡烤面包……。习惯于喝凉水的生活习俗,也使得他们习惯在烤熟的食物凉下来不烫手了,再用手去拿取并送进嘴里吃。后来,在一些庄重、讲究的场所,不再用手直接抓拿食物,而是用上了刀叉,这是西方饮食文化里使用餐具的礼仪。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后来也加进了礼制文化的因素,是在精神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上之道,笔者将在后文里叙述。

这种由原始陶器的差异导致中西民族之间最基本的习俗文化发展出巨大差异的现象,笔者感到,就像画出的一个角度几何图形一样,从同一个原点(陶器)出发,然而顺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有 / 无 炊器)所画出的角射线,两条直线渐行渐远了……

3,中国古陶器里的炊器饭器及表示它们的汉字

在研究中国文物的著作和古文字的工具书里,能见到不少关于陶器的字,其中有好些是关于炊器的字;此外还有一些最初以陶炊器来做饭而形成的饭食名字、还有好些中华饮食礼仪的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的文明,提供了关键钥匙。笔者多年来,努力从工程技术去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在本文里,也刻意从制陶的工艺技术去分析上古时代的陶器,分析中国陶制炊器的成因,分析由中国陶器的形制而导致的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一显著的民族文化标志。

表示陶器的字,在《说文解字》里集合成为好几个部。《说文》所收的那些字,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时代里,陶器在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作用。

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其部首字的字意首先是一种陶器,该缶部共有21个字加上后世补进的一个共22个表“瓦器”的字,其中表示具体器皿的字有十五个(金岷氏注,未计入器物字 “缿”,因为许公注释为“受钱器也”显然不是初期的原始陶器),如:罐、缸、缾、罃(保存火种的长颈缾)、罌、罋,等等;也有借用瓦器的状态来表示具体概念的字,如“缺,器破也”。“罄,器中空也”。“匋”字是缶部字里一个很关键的字,解释“匋(陶)”是“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还有一个【(士÷冖÷缶)+殳】字,表示“未烧瓦器也”。在后世的字书里,值得一提的“窑”字(《正字通?穴部》),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会意字,表示了烧制陶器的窑。

瓦部:“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这个解释说明“缶”部与“瓦”部的字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好些字形里带着“瓦”这个符号的字,就是陶器的器具名字,如:甑、瓶(缾)、甗(甑也)、瓮(罌也)。瓦部的属字共25个其中表示器皿的字有13个。此外,“瓬”字释作“周家搏埴之工也”。在《周礼?冬官》有“匋人”和“旊人”制陶两项,都是周代负责制陶的工官。“甄”字在《说文》里释为“匋也”,在《说文》里把陶器都释作“瓦器”,只在这个字出现了用“匋”来解释。从《汉语大字典》里查得,这个“甄”字与制陶的技术有关,表示了后世出现的制陶轮盘(陶车 / 陶钧 / 陶膞),或者是对制陶工艺的称呼。

带“缶”的字、带“瓦”的字都表示了陶器。笔者以为,这种汉字现象反映了中华古代文化创始的多源性——可能某些地域用“瓦”来表示陶器,而另一些地域则用“缶”来表示陶器,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里,兼收并蓄了。

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意。”在这一部字里,好几个字的解释都采用了“饭器”的说法:皿,饭食之用器也;盂,饭器也;盧,饭器也。《说文》里表示器具的皿部字有25个。当然,泛称的器皿不一定都是陶质的,但是,在普通中国人餐桌上的“饭器”,则以陶器瓷器为多。

中国先民最早出现的原始陶釜和陶缽,是极为单调的器型,炊煮之时要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后来出现了自身带腿的炊煮具,就是鼎和鬲。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后来还附加上了鼎耳,甚至还有鼎盖。《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火)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标点断句按《汉语大字典》”)在《说文》里,汉代人心目里“鼎”字的涵义首先是想到了礼器与权力象征。而且认为,鼎之所以为“宝器”,在于能“和五味”,这犹如管理国家,协调社会;所以古人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比喻。实质上,“和五味”正是鼎之为炊器的职能;在烹煮食物时,就是在鼎下燃薪以炊。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里,鼎就是三足支锅的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陶质煮饭炊器的形体也都很小不能做得太大,炊煮一次只能供很少的人吃饭。《说文?鼎部》共有4字,“鼐”字表示一种绝大的鼎,显然是后来的青铜时代才有的器物字。“鼒”表示一种收口的鼎;“鼏”表示扛鼎用的横木。

原始陶炊器里,自身带腿的还有鬲和斝。鬲的腿部,是一个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一个炊器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则归结为统一的器身。这种大口袋型的器足,如果用来烧水,向火的受热面积比同样容量的鼎、釜为大,烧热得快;但是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粮食液汁的对流状况不好,容易把饭粥烧糊。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中华上古文明的发祥地也分布广阔,这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多种类型(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他们烧饭或鼎或釜,或缽或鬲,显露出了中华文化的多源性和多元性。但是他们都从新石器时代就用陶器来炊烧带有汤水的食物,于是虽然煮饭用的器具或许不相同,却都同样使用筷子吃饭———食具“饭敧(ji)”(《说文解字》对“箸”字的解释)的同一性,超越了不同地域炊煮器的差异性!

中华先民除了稀食汤食之外,干重活或出外远行时还需要吃干饭,于是出现了陶甑—— 一种平底带好些小孔的容器,把粮食粒放在甑里,再把甑套在釜或鼎或鬲的口上方,利用釜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饭食。甚至还出现了下部是鼎上部配套为甑的专门蒸饭用炊器,汉字里把这种组合炊器表示作“甗”,《说文》释:甑也,一曰穿也。

当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来制造陶器泥坯的时候,鼎(身)、缽、釜、甑等旋转对称形状的陶器,在轮盘上得到大量制造;而由三个大口袋足粘连起来的鬲,则不适合轮制,于是在制陶技术向着轮制器具方向发展的进程里,鬲这种陶器被淘汰掉了。但是,“鬲”这个字符,却因为有炊煮的字义,被古人选中在古汉字系统里生成了一个系列表示炊煮器的字。相对应的,釜(十画)、缽(十一画)两个字本身就是合体字,鼎虽是单体字而笔画甚多(古人认为十三画,现代人作十二画),于是用字符“鬲(”十画)来造字表示炊器,似乎是古人造字过程里的优选。《说文?鬲部》:“鬲,鼎属。实五觳(bu),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鬲+瓦】鬲或从瓦;【厤÷瓦】(变通表示上厤 下瓦组成的字,下法同)汉令鬲从瓦厤声” 鬲部表示炊具的字有九个,如:“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若嬀,从鬲规声”。此外还有以炊器为基础,表示“炊气上出也”的“融”动词字;表示“煮”的动词字【羊÷鬲】。《睡虎地秦简?日书》里还有一个【者÷鬲】的字,是“煮”的异体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里,也有学者把空腹脚的鬲,称作“斝”[3]。

《说文》里还有一部【弓+鬲+弓】的字,共13字。这13个字或表示食物的名字,或表示食物的气、味,或表示熬煮食物的动词字,或表示水沸腾时的吹声,等等,如粥、鬻。因为这个部的字形繁复怪异,好些字没有被CJK计算机通用汉字集字库收录;而且如果用部件组字的变通办法来表示,其结构算法的表示式也繁复。笔者认为这个部里的字,正是中国上古先民用陶质炊器来煮饭,常吃稀食汤食的古文字证据。如,有一个字【(弓+羔+弓)÷鬲】说文释为“五味盉羹也,从【(弓+弓)÷鬲】从羔,诗曰„亦有和【(弓+羔+弓)÷鬲】;‟(古行切)……小篆从羔从美。”这就是今天的羹字。《说文》里另一个字:【(弓+翟+弓)÷鬲】,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从【(弓+弓)÷鬲】翟声。

记留在古代字典里的字,充分反映了古代陶器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了表现古代中国先民采用陶器来炊煮饭食,这种生活行为方式的活化石。

中国原始陶器里有大量的炊器;中国的文字里有大量表示陶器和陶器炊事的字汇;这就是汉字文化之一斑。

4,礼制——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

陈列在博物馆里粗陋古朴的原始时代陶器,与后来青铜器时代也仍然大量制造和使用的陶器,都不如青铜器那样能引起广大参观者的青睐。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比青铜文明更早的早期文明基础,是制陶文明推动了人类走向更高级的青铜文明。

现在陈列于博物馆里的众多中国青铜器里,礼器占据着第一位的显要位置。

由煮饭的陶鼎发展出来的青铜鼎,除了继续为王公贵族煮饭煮肉煮羹,作为炊器之外,还发展成为可以煮整只祭献牺牲的大鼎,发展成为了祭祀用的礼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夏商周时代奴隶制国家最重要的国务,就是祭祀与战争这两项。祭祀用的鼎,还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了“国之重器”。相传大禹集九州之金,铸为九鼎代表管辖的天下九州,表示了中央宗主对天下的管辖。汉语里出现了“鼎定(天下)、”“问鼎(中原)、”“迁鼎”这样一类成语词汇。

陶质的鼎和簋本来是煮食的炊器和盛食的食器,在青铜器体系里,发展出了表示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礼器和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普通庶人则不得用青铜鼎簋。青铜礼器的使用(形而下,属于物质层面)和对青铜礼器使用法的规定(形而上,属于精神层面),成为了礼制的重要内容。鼎(和后面还要说到的钟)不但是重要的祭祀礼器,表示身份的食器,还是天子赏赐下属的特殊奖品,得到褒奖的臣下往往把这种赏赐铭刻在钟鼎上,传之后世,记留下“子子孙孙永宝用”一类“热门“”时髦”铭文措辞。鼎簋陈列于庙堂之上,鼎簋坐落在王公贵族的筵宴之间,礼制文明使得寻常的炊器食器也沾带上了礼的气息。饮食的礼制,又更进一步强化了对礼制炊器食器的规定;相应地在饮食礼制里,自然也强化了 用箸进食 的规矩。这应是中国人始终保持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因素。在强调礼制的社会意识里,只会加强对用筷子吃饭的礼仪的建设,而且会阻止倒退回放弃筷子,用手直接抓拿吃饭的非礼状态。在历史的长河里,礼制意识使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定则、成为了一种跨越华夏诸民族的地域习惯和风俗的共性,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显著民族标志。而且,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形而上,都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在汉字文化圈里,多半都是用筷子来吃饭。

5,中国陶质炊器向青铜礼器的演进

在历史博物馆里见到古陶器和青铜器,见到它们之间相似的造型,见到古朴粗陋的陶器以及精致优美的青铜器,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是陶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发展成为了青铜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

进一步有意识地从工程技术来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的话,还会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制陶技术是青铜技术的基础和摇篮。

熔炼青铜,需要用坩埚来装盛铜矿石原料、接受加热并装盛熔化的铜水,还需要把炼好的铜水送到浇铸地点去铸造成青铜器具。炼铜的坩埚、装铜水的“铜水包”,其实都是陶器—— 一种耐火的特殊陶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陶时就已经懂得了,制造普通的容器,可以用纯净的泥土(陶土);制造用于加热做饭的釜缽鼎鬲,则要往陶土里掺加砂子,以增强陶器的耐火性,这就是考古学里称为的“夹砂陶”的出现。“夹砂陶”成为后世的炼铜坩锅、铜水包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且在今天的耐火材料工业技术里还能见到它们的工艺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如果没有先期出现的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熔炼装备技术。

要制得青铜器具制品,必须要事先制作模型(未来青铜器的形状)和范具(承受铜水,使凝固后成为器物),这就是汉语里“模范”一词的来源。各种模型的制作,就是一种把泥土塑造成形的制陶技术和艺术。范具,可以是泥范、陶范、砂范,而以陶范为主流;陶范则是先要把泥范烧制成为陶质,因为陶范能更可靠地能承受铜水的高温、铜水浇铸时的冲刷力、铜水静置冷却时对范腔的挤胀力(铜的比重,是水的九倍)。一件青铜重器的出世,在其前面必须要经过一套完整的制陶工艺流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器造型技术。熔炼青铜,是先民驯火技术、加热技术的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在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在用陶釜陶缽做饭的时候就知道了,泥坯或者锅不能直接塌在燃料上,于是进一步出现了带腿的鼎和鬲,再进一步出现了灶——这是以锅釜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而在西方则出现了以烘烤面包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面包炉。陶器也从最初露天的堆烧方式,进步到发明了陶窑烧制,陶窑把火的技术分解成为燃烧技术(如何烧得烈,产生高温)和加热技术(如何利用高温,加热均匀,烧透,恰到火候)两大基本部分。此外,筑窑技术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经验积累,也是后来冶炼炉砌筑技术里,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陶窑技术成为了后世炼炉技术的先驱;现代的工业加热技术里,往往是把窑炉并列并述。是制陶技术为青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驯火技术基础。

陶器文明,是泥土文明和驯火文明的结晶。

陶器文明,是走向青铜文明的先驱。

中华的陶器文明,还进一步自主发展出了瓷器文明,以优良精美的瓷器享誉全世界——CHINA。

6,从古陶器看古埃及古希腊的熟食加工及就餐方式——用刀叉吃饭的形而下与形而上

笔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见到的古埃及陶器,都是一般的容器,没有见到炊煮陶器。古代埃及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与大麦,这一类粮食适于磨粉制作面饼面包,其炊做的方式是烤。所以古埃及人的陶器里,没有中国陶器那种煮汤食的炊器。干烤的面饼面包,直接用手拿着吃。笔者拍摄了表现古埃及面包坊的一组陶俑。

而中国石器时代的农业,粮食作物是粟、黍、稻,这些粮食适于整粒蒸煮的方式做饭,于是中国的原始陶器里出现了煮器、蒸器,形成了中国人吃汤食的习惯。后来,中国的北方也种植了小麦、大麦、玉米,也采用了磨成面粉后再做饭的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炊器的影响,由于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人的面食以馒头、面条为常见形式——这仍然是汤食和蒸食的传统饮食形式。中国人除用玉米粉蒸“窝窝头”外,还普遍地用玉米粉(糁)熬粥喝。

同样的麦面粉,西方人烤成了面包;中国人蒸出馒头、包子、做成了面条下锅煮。欧美文化是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是以肉类与乳类为主食而以粮食为辅的饮食方式。肉类,自古以来就习惯了烤制,烤整羊、烤整火鸡、烤整鹅、烤大块的牛排。后来发展出了煎的烹饪方式,但是很少象中国那样用煮的方式。至今,西方人的(家庭)煎锅,都是容积很小的平底锅。肉食煎烤好后再切成块,装到盘里送到餐桌上,所以在西方人的餐具里,适于干食的盘类容器多,而适于汤食的碗类容器少,没有中国人吃面条、泡馍那种大碗(有汤盆上桌,舀到分食的小碗里)。

以肉乳食为主,其畜牧业甚至并不比农业弱势,美国就有著名的牛仔和牛群、牧场。古代的畜牧,是畜群逐水草而走,烤肉的叉子、切肉的刀子随身挂带,食无定所。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吃烤食喝奶,显然比吃汤食方便。到城市化阶段,定居之后,刀叉走进了厨房,成为了厨具。餐桌上的叉子是餐具,是在讲究礼仪之后才出现的;而此前只有刀子,把肉分切下来后或者手拿着吃,或者刀尖挑着放进嘴里。有资料说[5]P229,西餐普遍使用刀叉始于16世纪,有人认为还要早一些。当刀叉刚传人英国时,曾遭到天主教士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肉和其它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不用手指直接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甚至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用手指进餐。当然,王室用手指进餐显然会有一套极严格的规矩。随着历史的前进,西方人关于进餐的礼仪观念逐渐变化了,当用刀叉吃饭的观念成为了普遍的认识,才形成了刀叉进餐的礼制形而上之道。当用刀叉吃饭成为了颠扑不破的礼制之后,才有安徒生童话里,宴会上背上插着刀叉的烤鹅摇摇摆摆向着卖火柴小女孩走来的情节。有了这种新的礼制观念,也才巩固了刀叉吃饭的礼数。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 第2篇

1、古埃及壁画的绘画法则,及其主要的壁画技法 绘画法则:正面律、大小人物关系等

正面律: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壁画技法:干壁画、浅浮雕(凹雕、凸雕)的内容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

凹雕:是把人物或图案刻于石头或硬物上,凹雕的图案部分是被挖空的。当把凹雕用力压向相对柔软的材料上,就会出现图案的浮雕。

2、古希腊罗马时期壁画的主要内容题材,及其艺术上的重要成就 主要题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和诸神、战争

重要成就:深入研究人体的比例和结构,光影与空间的关系,科学理性地模仿客观世界,从此再现真实(写实)成为西方造型艺术体系至高无上的创作目的。

3、敦煌壁画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艺术风格特点: ① 早期壁画(南北朝时期)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② 中期壁画(隋唐时期)唐代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壁画内容丰富,结构谨严,色彩华丽,造型优美。在形象塑造上,更加具体而接近与现实中的各阶层人物,因而也就更加世俗化,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受。③ 后期壁画(宋元时期)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是公式化。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① 借鉴外来人体解剖 ② 吸收了西域晕染法

4、欧洲中世纪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点,及其主要的绘画技法

题材和艺术特点:圣经故事和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是壁画的唯一题材。

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

绘画技法:镶嵌画、彩色玻璃画、湿壁画

镶嵌画:即拜占庭镶嵌画。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画。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物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开始于古代东方,后希腊、罗马亦加以普遍应用。现存作品以拜占庭艺术中的镶嵌画为最丰富。近代建筑亦常用此形式来作壁面装饰。

湿壁画: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

5、概述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壁画,及其主要成就

概述:欧洲文艺复兴最早开始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主要的画家和壁画作品有马萨乔的《失乐园》《纳税银》,弗朗西斯卡的《基督受洗》《鞭笞基督》,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等 重要成就:艺术家在透视学、光影与空间的认识与表现上,在人体解剖学和构图的运用等许多方面,理性地、独立自主地勇敢探索。开始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把艺术引入发现和表现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广阔领域,引导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作者 《维纳斯的诞生》《春的寓意》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当时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落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春的寓意》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维纳斯的诞生》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美慧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洞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 第3篇

1.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认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视法制建设,培养法律意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2001—2010)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生应“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负责任的现代公民。”《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国情,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东西方古代法律文化的比较,不仅适应了历史教育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对新教材的若干思考。

历史新教材是学校进行法制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与传统教材相比,其内容设置在法律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继承老教材中的近代法律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外,还新增加了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内容。特别是在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新教材(必修一)在政治文明史中还专门设置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涉及了以罗马法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历史作用和价值。而新教材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既无完整的法律文件内容的说明,更谈不上类似于古罗马法的完整专题设置。这看起来又不能不说是新教材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即素材。不能因为教材内容的部分缺失,历史教学就畏首畏尾。教师的作用在于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比较,为改变历史教学的传统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问题的解决:做起来也要舒服

如何进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比较?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避免脱离学情,防止学生探究的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是进行本次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

1. 课前准备要轻松适当。

(1)课型合理设置。进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比较,主要课型有两类:一是在高一阶段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之后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二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以复习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两种课型各有特点:第一种课型有利于培养高一新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第二种课型落实起来更为方便,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是因为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对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思维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2)内容立足教材。教学探究内容应当依托于教材,不脱离教材,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更不能以增大难度作为教师水平的体现。

具体说来,罗马法知识是学生熟悉的,而中国古代法知识则相对零乱,所以必须以罗马法相关知识为最基本素材来对比教材涉及的中国古代法律文件及某些法律理念。在这一前提下,适当补充教学素材,如增加代表中西方古代法律文化正义化身的蒙目女神和独角兽作为故事补充,鼓励学生当堂阅读发现。

2. 具体实践要深入浅出。

(1)课堂导入:设置情境,轻松引入。

[情境一]适当补充影像材料:作为法律的形式化象征的西方“司法女神”和中国“司法神兽”。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境二]设置问题情境:古代罗马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那么中国古代法律文件呢?

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熟悉的课本知识环境里,而且也为探究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做好知识铺垫。

(2)探究过程:环环相扣,逐步推进。首先,逐步推进的过程应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所以建议采用三段式学习方法,即了解研究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内容、结果的学习方法。以此确立探究的过程结构。高中生对这一方法理应非常熟悉,所以探究起来可以轻车熟路。其次,环环相扣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上。须能剥丝抽茧,逐步发现问题的实质。而剥丝抽茧的功夫就是让学生在知道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确认。这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不断体会思维的乐趣,从而实现能力的提高。

以古代东西方法律产生的背景进行比较为例:

知道——学生已知的罗马法产生背景是: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时期的法律,是在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中发展的;对于古代中国法,知道《法经》和《秦律》是战国时期在改革中建立的。

发现(也有思考)——因此这样提问:在罗马法发展历程中,法律的调整变化都是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出现的?(同一社会形态,即奴隶社会下)十二铜表法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那么,《法经》或《秦律》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呢?一样吗?(不一样,是在社会根本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产生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地主阶级改革确立其统治地位)

思考——在上面相对简单的回答后,再进一步提问:从这里你看出了中西法律各有什么特点呢?

思考确认——通过设问推进:既然《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那么它能否反映一定程度的民意呢?(能)中国法呢?也是这样吗?(不是,是君主意志的集中体现)

在这里即使学生不能回答出是君主意志的集中体现或有新的疑惑,那么下面紧接着探讨的中西法律的具体内容又可以进一步确认或释疑。

“在知道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确认”体现了思维逐步推进的基本过程,然而这并非是问题设置的最高境界。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才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问题设置还需能画龙点睛,震撼心灵。

以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在近代迥然不同的命运为例,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第一次“震撼”:为什么古代中西方法律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迥然不同呢?

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现思考——罗马法建立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是否有相同之处?

思考——那古代中国法呢?

确认—因学生对古代中国主要经济模式相对较熟悉,所以此时已能迅速判断: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法在近代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第二次“震撼”:这样看来古代中国法是一无可取,西方法律文化完美无缺吗?

知道——蒙目女神和独角兽的形象特征。

发现思考——蒙目女神和独角兽其实体现了中西方法律有什么样的共同价值取向?对此学生很快认识到,中西传统都有不谋而合的一面,即都崇尚正义和公平。

思考——那么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正义的最主要手段难道就是法治手段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思考确认——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在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认识上,更加推崇道德治国的根本思路。而西方法律文化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私欲膨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进一步思考升华——对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应该怎样进行呢?

三、实践后的思考:想起来任重道远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探究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漂亮的花样展现,(学生其实也反感所谓花样),但学生在学习探究后普遍深有启发和收获。一方面,学生既辨知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感悟学习先进文化和传承优良传统的重要态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使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笔者想,这也正是我们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吧!但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其实又何其难哉!

首先,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怎样的“不教”的目的,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对教师的要求是极具挑战性的。如果教师不能主动立足教材,主动探究问题,吃透教材,自身不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索者,仅仅借助于所谓先进的教学手段,玩弄缤纷的教学花样,照搬现成的教学设计,那会比传统教学的危害更有甚之,就会完全脱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一课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是因为始终注意了“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不花费老师的巨大心血的。

其次,体现有效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就应当是课堂常规教学。因为这是一个真正体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过程。因此,课堂常规教学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如何真正能在每一次的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教学时间里,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始终有一个心与心交流的过程。如果脱离了课堂常规教学,脱离了学生需求,那么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只能带给学生脱离实际的生活及学习体验,最终仍落入传统历史教学的尴尬境地。如此,我们又能如何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呢?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第4篇

1.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及启示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多集中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启示: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原因: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雅典

(1)伯利克里改革的原因及效果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统治基础,把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形成了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

(2)对雅典民主的评价

①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的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局限性: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它仅仅是对于成年男性公民而言,而外邦移民、奴隶、妇女和他国公民都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③雅典民主的实质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3)伯利克里改革的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4.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

2.伊斯兰教

(1)阿拉伯半岛会产生伊斯兰教的原因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作用及影响

①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③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3.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的不同的特征

(1)开始时间晚,且持续时间短。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比西欧早约1000年,持续2000多年。

(2)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

(3)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属的附属,不是我的附属”。而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在与封建主的斗争中,中世纪的西欧逐步形成了城市共和制和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未得到发展。

三、早期文明的传播

1.暴力传播

2.和平传播

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1)把中国、印度文化传到西方。阿拉伯人往来于三大洲之间,把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运往西欧;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传到了欧洲。

(2)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又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3)保留和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的学者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

(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四、早期世界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典例解析】

知识点一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及文明成就

例1.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项。

例2.读图,该图所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度B.郡县制度

C.种姓制度D.分封制度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为婆罗门,第二等级为刹帝利,第三等级为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图示为印度四大种姓的等级划分,故本题选C。

知识点二西方文明的起源

例3.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其成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描述,属于古希腊繁荣在政治方面表现的是()

①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②梭伦改革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道路③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④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本题题干中“政治方面表现”为有效信息,据此可推断②和④符合题意要求,而①和③则分别涉及古希腊的经济和教育领域。故本题选B。

例4.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A.屋大维B.凯撒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

【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因此,答案为A。

知识点三亚洲和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例5.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D.日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和性质。646年,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通过这场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选项A、B、C都不是亚洲国家。另外,虽然法兰克王国也有改革,即查理·马特改革,但时间是在8世纪初。故本题应选D。

例6.“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B.古代日本C.中古欧洲D.近代俄国

【解析】本题考查了查理·马特改革的有关知识。通过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C。

知识点四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传播

例7.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

【解析】地图给出了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唐朝。唐朝存在时间是公元618—907年,根据所学知识,与其并存的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故选D。

例8.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A.亚历山大B.马可·波罗

C.麦哲伦D.利玛窦

【解析】由题干中给出的“意大利”“元朝”等可推断出该人为马可·波罗,故本题应选B。A项亚历山大的主要贡献是通过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C 项麦哲伦的主要贡献是其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项意大利人利玛窦于 1583 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 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知识点五古代世界的文明成就

例9.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ABCD

【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片可知:A项,图片是楔形文字与汉字的对照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古文字,与阿拉伯人无关。B项,图片是汉字与象形文字的对照表;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和中国早期文明使用的文字,与阿拉伯人无关。C项,图片是拉丁字母的演变表;拉丁字母是古代罗马的文字,并随着罗马的对外征服战争被推广到了西欧广大地区。D项,图片是阿拉伯数字对照表;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并很快被欧洲人采用。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10.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

A.《马可·波罗行纪》B.《安提戈涅》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荷马史诗》

【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著名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资料。因此,答案为D。

【试题巩固】

一、选择题

1.2015年2月的《梦想星搭档》中,莤拉与“五洲唱响乐团”为大家带来一首《也许明天》,深深震撼了观众。你认为造成“五洲唱响乐团” 成员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饮食习惯

B.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

C.上帝有意为之

D.不同的劳动方式

2.以下对右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

4.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馆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寓意()

A.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希腊人喜欢蓝色D.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5.分析右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C.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6.你一定看过奥黛·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吧,对于古罗马的历史你熟悉吗?下列选项与古罗马的发展命运相关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395年③公元前509年④马拉松战役⑤拜占廷帝国⑥凯撒⑦屋大维⑧布匿战争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⑧

7.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下列各项与日本社会当时的改革有关的有()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中央集权③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④土地属于国家⑤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8.某校九年级(8)班的学生在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排序时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开始在麦加传教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9.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10.《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

A.君士坦丁十一世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D.毕加索

12.在马拉松平原上,雅典人获胜后,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高呼“雅典得救了!”说完倒地而死。这个故事出现在下列哪一战争中()

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13.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4.下面两幅图片均为法国著名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其建筑风格属于()

A.罗马式建筑艺术 B.哥特式建筑艺术

C.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D.伊斯兰建筑艺术

15.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人物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大规模的巴以流血冲突。这里的“阿克萨清真寺”属于的代表建筑。()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在文化方面施行了怎样的措施?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将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如果是你的一位外来此城经商的朋友,是否也有这样的权利?

(2)请说出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前后有关土地分封的变化。改革后的西欧社会有何特点?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三: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东方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何相同的地方?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请用图一中对应的字母回答。)

(2)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2.C3.A4.D5.C6.D7.A8.C9.D10.A11.B12.A13.D14.B15.C

二、16.(1)“他”是伯利克里。措施: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权利: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可以担任政府公职;可以有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权利;可以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任职。 判断:没有。

(2)大化改新。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变化: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特点: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4)答案提示:如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科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要重视教育,重用人才;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①地理环境:都位于大河流域。②法治代表:D。③青铜器代表:F。

(2)①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②我对古代战争的认识:战争与征服往往充满暴力和血腥,会给被征服地区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它客观上又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影响: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古代西方政治制度 第5篇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天然良港多。此外,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B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C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E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2、罗马法

(1)内容: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罗马制定和实施过的所有法律。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3)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

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考试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主要内容: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问题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2)苏格拉底:

A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

B在政治上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对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的繁荣不以为然。C提倡善良的道德,“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知德合一。

近代部分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马丁?路德的主张

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人文主义的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知识。

2、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伏尔泰、罗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明确指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其思想核心是三权间“制约和平衡”,互相独立,互相监督。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康德:主张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但不赞成暴力革命。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要求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A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人们思想,人的权利进一步得到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1、新航路开辟

(1)概况

迪亚士 1487

达伽玛 1497

哥伦布 1492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 好望角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路继续前行,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 印度 西班牙王室支持(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 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

(2)原因 西班牙王室支持 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印度洋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社会原因:寻金热的兴起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造船,地理知识的进步。

宗教因素:热衷传播天主教

(3)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况,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的史实: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其后因商业发达,被称为“海

上马车夫”,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方式:建立西印度和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袭击葡萄牙和西班牙往返于殖民地的船只;积极探索新的航路。

(2)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三次对荷兰的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海上殖民霸权;英法七年战争后,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64——19世纪中期 1870——20世纪初

政治前提君主立宪指的确立时间 原因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资金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技术手工工场技术积累

直接市场需求的扩大

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物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市场世界市场形成直接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要发明

火车

1866西门子发电机、美国爱迪生电灯、电影、贝尔电话 1764珍妮纺纱机、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富尔顿轮船、1814年斯蒂芬孙政治 资产阶级统

内燃机(汽车飞机)

化工技术(石油)等

特点 发明来自 工匠经验,科技尚未真正结合;发明大多数来自 英国 国;以 轻 工业为主;

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在推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工业结构: 重工业为主;

有些国家,如德、日,一二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对世界市场影响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 形成。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 第6篇

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和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为代表。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有何不同呢?

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⑥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⑧专制主义中小央集机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古代西方:

1.希腊城邦: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古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留下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罗马法。

二、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农业社会产生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工商业谓之末,一直受着轻视、忽视,自然也就不发达。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封闭、保守、压抑的宗法制度。这种政治重视的就是伦理。反对个人自由,反对贪图私利、越礼享乐,强调天予的尊严、国家的统一、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反对个性自由的发展,压抑种种人性。

古希腊的商业经济社会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权,成年公民可以参与讨论重大议案。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人人生而平等,崇尚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崇尚个人冒险和个人奋斗。

三、对后世影响:

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篇: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下一篇:青春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