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2024-06-20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精选8篇)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1篇

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发挥教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呢?

一、热爱学生

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一个无私的园丁,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要坚信“朽木”也可雕,要更多地施与爱的阳光雨露,对他们要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做到“爱心、耐心、恒心”并举,“金诚所至”一定会“金石为开”的。“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师爱也是师魂。所以今天的教师应该深刻领会与体悟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的话:“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了,而应当蹲下来欣赏学生,多元地认识学生的智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设情境,创造机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由此可知,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不断学习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必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跑在学生前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是“自来水”,要变“死水”为“活水”。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其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当今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教师才能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教师要有威信,要赢得学生尊重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就必须加快知识更新,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增加内涵,丰富底蕴。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的教师,必须是始终拥有新教学观念的教师,必须是具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必须是具有自省自励能力的教师。

三、勇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的不竭动力。这对当前中国的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培养无数的创新人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每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广泛地开展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开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思路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只有教师本人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需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乐于奉献

教师这一职业是具有奉献意义的职业,没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是很难成为称职的教师的。教师这一职业不能仅仅作为职业来干,更应该作为事业来干。作为职业来干主要是为了生存,最多能够体验到生存满足的快乐,而作为事业来干则是为了发展,能够体验到个人价值实现的幸福。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能见伟大,繁忙中体味充实。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恪守师德,乐教勤业,抗拒不良诱惑,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以育人为乐,以奉献为乐,才能增强定力,捍卫尊严,守卫操守,体验幸福。当教师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祖国的发展中的时候,教师就不仅仅在奉献,他也在汲取新鲜的营养,获得精神的升华。正是这种成就感和个人感知的境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地为教育献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正因如此,教师才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光荣称谓。

热爱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定能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准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威望,从而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2篇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江泽民语)有人曾说,教师的生命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延伸。这个论断太精辟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因而,教师的言行,应该是精雕细刻、经得起研磨推敲的;教师的形象,必须是近乎完美的,或者说是追求完美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示教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然而,我们的某些教师,却抱怨什么“师德要求”“教师行为规范”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限制了他们的许多自由。殊不知,教师不仅是“人”,而且还是“人师”!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师德滑坡,职业怠倦现象已十分明显:工作积极性下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消极被动地应付工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应付”出来的学生又会是什么样的。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乌申斯基也说过,任何章程和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的设想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有人格能够对发展和形成人格起作用。注重师德教育已成为当前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江泽民主席在新千年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再次强调了教师要“为人师表”、要“育好人”。

师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而“内化”即为其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内化过程就是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排除心理障碍,把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需要。要完成这一过程,本人认为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认真学习理论,深化认识

我们都知道,人的行为受其思想制约,提高认识是内化过程的基础。

1、认识师德的示范作用。教师所雕塑的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陶行知先生阐述真正的教育要“以人教人”,让学生耳濡教师的“理”,目染教师的“德”,以师为模范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2、认识师德的标准。教师的道德标准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行为准则,是调整教师与学生、家生、同事、领导等人际关系的准绳,是一定社会或者阶级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要明确这一标准,就应认真学习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文及规则要求。

二、积极付诸实践,锻炼意志

一个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加深圳特区认识和感情,坚定意志和行为,以行促知,以行激情,以行练志,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所以,职业道德意志力是内化的重要保证,而要锻炼意志,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克服不良习惯的惰性心理障碍、心情不佳的情绪心理障碍、不求上进的个性心理障碍,自觉抵制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道德行为。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3篇

一、更新观念,提高修养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观念更新问题,尤其需要强化课程意识,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师德是教师良好语言修养的灵魂。高尚的师德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一个“爱”字,即教师对他的工作和工作对象——学生的爱。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烛,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从爱出发,才能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从爱出发,才能不怕反复,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以理服人;从爱出发,才能发现埋藏在后进生心灵深处的求知上进的火种,才能小心地爱护、精心地培养他的自尊心的嫩芽,使之发枝吐叶,开花结果。班主任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决定的,教师不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二、热爱教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核心就是师生之间心理相容,相互间心灵上能彼此接纳,形成师生互爱,进而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和师本已被时代所不许。当代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教育,开放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班主任应该由管理者变成服务者。师生是朋友,他们之间应有一种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的依恋之情。生生之间更是一种团结和谐的互助关系,在班级中每一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在平等中共处,在和谐中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

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师德的修养 第4篇

【关 键 词】师德修养;观察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87-0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建设问题,是当前教育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

历来教师都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崇尚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只有具备师德高尚的品质才能真正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塑造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必须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师德的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必须经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准则,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锻炼。根据近年来的观察与思考,当前师德师风缺失的原因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不良环境严重影响师德师风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道德规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传统的道德规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扭曲,工作态度发生了变化,道德缺失严重,崇尚拜金主义,只重报酬,不讲奉献,不能专注于教育事业。

2. 学校管理出现盲区,导致师德师风的严重缺失。师德师风的缺失具体表现为:①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品德培养。不少的学校只强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不过问道德教育;只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从来不谈素质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欠完善,丧失公正和公平,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②管理制度方面,对师德师风要求不严格。学校要对师德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规范教师的哪些行为是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③对师德师风缺失的违纪教师姑息迁就。有的学校对师德师风缺失现象惩处力度不够,不按规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处罚,无形中滋长了少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这是对教育职业极大的不负责任。④对师德师风的评议敷衍了事,走过场。有的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考核时走形式上的过场,不讲实质问题,敷衍了事,写教学总结胡编乱造。

3. 忽视师德师风的学习、反思、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教师不能抵制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不良诱惑,政治观念不强,法律观念淡薄,不顾全大局、我行我素;有的教师行为失范,价值观念扭曲,拜金主义思想浓厚。有的重金钱,轻事业,争待遇,要报酬,互相攀比,本职工作马马虎虎,中心工作斤斤计较,讨价还价;极少数教师的所作所为已经为学生所不敬,同事所不屑,家长所不齿,学校、上级、社会所不容,对教师队伍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经过认真思考和对比,我认为,现在师德师风和教育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是,师德师风缺失的外因和内因的交互作用在干部教师身上产生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为防微杜渐,有效抵制不良影响对教师思想作风的侵蚀,保持干部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要提倡教师努力学习师德建设理论。教师要努力学习政治,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要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教师只有以师德要求规范自己思想和行为,才能使自己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也才能使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民教师。

2. 组织干部教师收听收看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劳动模范的事迹报告会、影像资料,教师写出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这样搞这种类似“洗脑”式的教育方式,能促进教师多方位地审视自我,能够强化教师自律,进一步修补和完善自我。

3. 挖掘一批弘扬正气、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师德典型打造培养。我们既要打造教学标兵,更要尊崇师德标兵,大力宣传推介,让其在本单位、本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意义绝不逊于打造出一个教学能手,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不容低估。

4. 把师德高的教师同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同等看待,同样表彰奖励。在设立教学奖的同时,可以设立旨在奖励那些正气浩然、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教师的“奉献奖”;奖励那些关爱学生、呕心沥血、家长敬佩的教师的“爱心奖”,等等,在教育系统内弘扬正气,树立新风。

5. 对于个别不安心教育事业、牢骚满腹、散布不良言论、不积极进取的教师,学校应调查摸底,采取帮扶措施。突出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教育,由校长或者学校内德高望重的教师重点帮靠,建立转化(进步)记录,当然这一切没有必要让当事人知晓,润物无声才出好效果。

6. 推荐教师读一本好书,看几部反映师德高尚、关爱学生为主题的影片。比如《给加西亚的信》这本书虽然叙述的是一个浅显的故事,半个小时就能读完,但是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敬业、忠诚、勤奋、自信、良好的心态、责任感和主动性会对我街道教师队伍产生某种影响。

7. 组织教师挖掘自己身边的师德标兵。挖掘教师这方面的闪光点,开个小型报会告,向同事现身说法,教师会感到更有亲和力,更可信,更亲切,会产生奇特的教育效果。

8. 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校长通过发放和亲自回收家长信的方法,掌握各个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会对一些教师的违规违纪行为产生抑制、震慑作用。

9. 建立详尽可行的师德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全面具体的考核教师的德行。把师德考核搞得实实在在,不弄虚作假,突出它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位置,发挥它在教师综合考评中的作用。

总之,在新时期只有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职业要求的最根本条件,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自身道德锤炼,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严格要求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步成为领导赏识、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具有良好教师道德修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2]郭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的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德义,杨志红编著.师德修养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第5篇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

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培养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当前首要的任务。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心得体会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

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

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

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6篇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其特殊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教师服饰得体,仪表端庄。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增强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举止得体,言语生动服饰得体,仪表端庄

我们要坚定立场,坚决同暴力犯罪活动作斗争,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我们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对于一切暴力犯罪,将依法打击、坚决惩处、决不手软。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方法,有效实施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工程,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各学部尤其内初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努力培养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1.认真制定工作计划,计划要做到内容全面、符合校情、切实可行。

2.认真备课、上课,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展学习能力,增强体魄,培养学生健康情趣。

3.定期组织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4.开发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并得到很好发展。

5.管好用好教学仪器设备,建立台账,经常保持仪器设备卫生清洁,维修自制教具,服务教学。

6.注意教学安全,即:教学活动安全和仪器设备安全,课中不得离开课堂。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7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实际,对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进行分析。师德修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灵魂工程,是教师从事科研教学必备的道德素质。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到受教育学生的成长,也是影响学校综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教育为本之大计。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从自身的角度对加强师德修养进行浅析:青年教师要培养自身崇高的道德

道德乃做人之本,立身之要;道德也是事业之基,是事业获得良好发展的源动力;道德亦为大师之风,大学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凡大师者,无不以人格之魅力照耀学生之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之人格。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教师在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自身的事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师德修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1 人格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青少年正当增长学识、树立德行、塑造人格的黄金期,其情、意、志、行都还具有相当的可塑性。所以教师的个人人格示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具有“向师性”,有其师必有其徒,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美,何为丑,何为高尚,又何为卑劣,教师人格也能暗示学生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身教甚于言传”,启示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活泼而纯真的模仿意识,身教与言传相结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的转变,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提炼德智

青年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反省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注重保持心理健康,力戒心浮气躁。要培养育人意识,提炼德育智慧。德育智慧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提炼,德育智慧是在教师不间断的德育反思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是教育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教师在探索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结果,更是教师的教育风格、教学理念、教育情感、教育修养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个性化素质高度融合的综合体现。大多青年教师由于处于教育教学环节的实践早期,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感悟和反思中提炼教学理念,树立新时期青年教师“德厚流光”的师德修养,培养积极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生观。

1.3 慎在独处

即是“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自活动且没有借助外物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自觉,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活动,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准则、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师德修养水准的高低,取决于能否达到“慎独”的境界,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较多,不管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教师的工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个性特征,具有相对隐蔽性。同时,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别人不易觉察的,这时,衡量教师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独处的时候做些什么。如果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都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独立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胜过奖励或者惩罚的外力来推动师德修养的提高。一个教师离开了“慎独”,就无所谓“良心”,也谈不上什么师德修养了。青年教师要尊崇教育的信仰

朱自清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的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此信仰,实际上也包括一种坚持的精神。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维持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青年教师更要尊崇教育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要戒骄戒躁,不可急于求成,要教好学生,须先有“培育之心,温热之心”,能爱人,尤其能博爱,爱每一个学生,爱学生的长处、爱学生的短处。要用爱心关注学生,经常去感动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就能被学生爱戴。正如父母抚育子女一般,无怨无悔,无论怎样繁琐的事情,都要用心地去做,对学生无意犯下的错,要能够谅解,这就是爱,对教育有信仰的爱。学生是要悉心栽培的,需要循序渐进,是不可以按时间传授的。正所谓“行不言之教”、“君子诲人,润物无声”讲的就是“培养的功夫”。要如此,青年教师除了具备健全的人格之外,还要对教育有忠贞不二的信仰,犹如信教徒对待宗教一般矢志不渝。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也应该超越功利主义。换言之,青年教师不但要做一个“能者”,更要做一个为教育奉献终生的人。青年教师如果有了这样的人格信仰,德行修养便会逐渐提高,也自然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利于自身事业的良好发展。青年教师要锻炼健康的身心

教师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值很高,关注的人很多,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而且还是长者、管理者、学者和学习者、保姆、医生等等。学生如果出了状况,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又经常把问题归结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身份,正所谓,“为人难,为师更难,作为青年教师,更是难上加难”。青年教师由于涉世未深,立足未稳,同时又处于各种压力的排挤之中,肩负着非同寻常的重任,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所以,青年教师需要在现实中锻炼健康的身心,作为青年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学会转变角色

青年教师要迅速转变角色。由教学中的唯一主角向平等中的主持转变;由传统观念中的授课者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由工作中课程被动的知识搬运工向开发者、研究者转变;由教育改革中的旁观者、排斥者向参与者和实践者转变;由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组织者向对话者和激发者转变等等。

同时,这些转换的过程中,势必会给青年教师的造成很大的压力,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做好心理调适,不断调节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加强自身对待压力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真正进入教师角色。学校应当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度,创造各种条件,建立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效释放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使其尽快融入教师职业的体系中,逐步完成各种角色的转变。

3.2 正视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青年教师大都意气风发,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同时又缺乏深刻的自我认识,对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过高估计,从而导致在工作中的挫败感和压力,以及自身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现实有时是残酷的,工作经常是繁杂的,教师也有许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青年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优势,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职业涉及的范围,明确自己并非全能,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该做的事情。

3.3 注意安排工作顺序,合理利用时间

教师的时间观念应该是最具有合理性的,在什么样的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管时能力”。不管遇到任何不可控的事件,都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做时间的主人。所以青年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利用时间,分清事情的缓急轻重次序,“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4 学会沟通,学会倾诉

在遇到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要学会主动与人沟通,善于向人倾诉。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性强的职业,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通过交流来调适、缓解职业压力。在面对同事、学生、家长时,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率,办起事来事半功倍。

3.5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如果脑力劳动时间过长,而不通过体育锻炼来进行调剂,将不利于身心的良性发展。合理的体育锻炼、节制的娱乐生活和适量的营养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冲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做好自己,教好学生,搞好工作。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8篇

1 青年教师要培养自身崇高的道德

道德乃做人之本, 立身之要;道德也是事业之基, 是事业获得良好发展的源动力;道德亦为大师之风, 大学之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但凡大师者, 无不以人格之魅力照耀学生之心灵,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之人格。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教师在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 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自身的事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师德修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1 人格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青少年正当增长学识、树立德行、塑造人格的黄金期, 其情、意、志、行都还具有相当的可塑性。所以教师的个人人格示范, 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具有“向师性”, 有其师必有其徒,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 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何为善, 何为恶, 何为美, 何为丑, 何为高尚, 又何为卑劣, 教师人格也能暗示学生什么是应当做的, 什么是不应当做的。“身教甚于言传”, 启示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活泼而纯真的模仿意识, 身教与言传相结合, 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的转变,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使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提炼德智

青年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反省的能力, 提高道德修养, 注重保持心理健康, 力戒心浮气躁。要培养育人意识, 提炼德育智慧。德育智慧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提炼, 德育智慧是在教师不间断的德育反思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是教育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 也是教师在探索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 经过长期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结果, 更是教师的教育风格、教学理念、教育情感、教育修养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个性化素质高度融合的综合体现。大多青年教师由于处于教育教学环节的实践早期, 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在感悟和反思中提炼教学理念, 树立新时期青年教师“德厚流光”的师德修养, 培养积极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生观。

1.3 慎在独处

即是“慎独”, 是指一个人在独自活动且没有借助外物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的自觉, 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活动, 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准则、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因素, 也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师德修养水准的高低, 取决于能否达到“慎独”的境界, 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较多, 不管是备课、上课, 还是辅导学生, 教师的工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个性特征, 具有相对隐蔽性。同时, 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别人不易觉察的, 这时, 衡量教师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独处的时候做些什么。如果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都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 独立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胜过奖励或者惩罚的外力来推动师德修养的提高。一个教师离开了“慎独”, 就无所谓“良心”, 也谈不上什么师德修养了。

2 青年教师要尊崇教育的信仰

朱自清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的心, 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 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 任劳任怨。”此信仰, 实际上也包括一种坚持的精神。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维持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因此, 青年教师更要尊崇教育的信仰,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要戒骄戒躁, 不可急于求成, 要教好学生, 须先有“培育之心, 温热之心”, 能爱人, 尤其能博爱, 爱每一个学生, 爱学生的长处、爱学生的短处。要用爱心关注学生, 经常去感动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就能被学生爱戴。正如父母抚育子女一般, 无怨无悔, 无论怎样繁琐的事情, 都要用心地去做, 对学生无意犯下的错, 要能够谅解, 这就是爱, 对教育有信仰的爱。

学生是要悉心栽培的, 需要循序渐进, 是不可以按时间传授的。正所谓“行不言之教”、“君子诲人, 润物无声”讲的就是“培养的功夫”。要如此, 青年教师除了具备健全的人格之外, 还要对教育有忠贞不二的信仰, 犹如信教徒对待宗教一般矢志不渝。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 也应该超越功利主义。换言之, 青年教师不但要做一个“能者”, 更要做一个为教育奉献终生的人。青年教师如果有了这样的人格信仰, 德行修养便会逐渐提高, 也自然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有利于自身事业的良好发展。

3 青年教师要锻炼健康的身心

教师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值很高, 关注的人很多, 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 而且还是长者、管理者、学者和学习者、保姆、医生等等。学生如果出了状况, 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教育, 在教育系统中, 又经常把问题归结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身份, 正所谓, “为人难, 为师更难, 作为青年教师, 更是难上加难”。青年教师由于涉世未深, 立足未稳, 同时又处于各种压力的排挤之中, 肩负着非同寻常的重任, 心理压力不言而喻, 所以, 青年教师需要在现实中锻炼健康的身心, 作为青年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学会转变角色

青年教师要迅速转变角色。由教学中的唯一主角向平等中的主持转变;由传统观念中的授课者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由工作中课程被动的知识搬运工向开发者、研究者转变;由教育改革中的旁观者、排斥者向参与者和实践者转变;由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组织者向对话者和激发者转变等等。

同时, 这些转换的过程中, 势必会给青年教师的造成很大的压力, 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做好心理调适, 不断调节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惑, 加强自身对待压力的适应能力,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 真正进入教师角色。学校应当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度, 创造各种条件, 建立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有效释放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 使其尽快融入教师职业的体系中, 逐步完成各种角色的转变。

3.2 正视自己, 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青年教师大都意气风发, 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同时又缺乏深刻的自我认识, 对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过高估计, 从而导致在工作中的挫败感和压力, 以及自身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现实有时是残酷的, 工作经常是繁杂的, 教师也有许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所以, 青年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反省, 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优势, 并接受自己的不足, 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自己职业涉及的范围, 明确自己并非全能,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做好该做的事情。

3.3 注意安排工作顺序, 合理利用时间

教师的时间观念应该是最具有合理性的, 在什么样的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管时能力”。不管遇到任何不可控的事件, 都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做时间的主人。所以青年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合理利用时间, 分清事情的缓急轻重次序, “若网在纲, 有条而不紊”。

3.4 学会沟通, 学会倾诉

在遇到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 要学会主动与人沟通, 善于向人倾诉。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性强的职业, 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通过交流来调适、缓解职业压力。在面对同事、学生、家长时, 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办起事来事半功倍。

3.5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脑力劳动的, 如果脑力劳动时间过长, 而不通过体育锻炼来进行调剂, 将不利于身心的良性发展。合理的体育锻炼、节制的娱乐生活和适量的营养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 对身心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处理好各种关系, 解决好各种冲突, 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才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才能做好自己, 教好学生, 搞好工作。

总之, 青年教师应该培养崇高的道德, 尊奉教育的信念, 锻炼健康的身心, 勤奋踏实地工作, 自觉维护学校形象, 并与学校共命运, 才能使自身的事业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 使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摘要:师德修养在教师整体素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根源和动力, 也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目标和检验标准。根据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 从培养崇高的道德、尊崇教育的信仰、锻炼健康的身心等几个方面浅析。

关键词:高校,师德修养,青年教师,道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2013-05-17.

[2]傅维利.简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5) :40-43.

[3]廖蓉, 廖渐.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7) :129-130.

[4]黄晓巧.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9) :26-27.

[5]游志平.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J].管理学家, 2013 (16) :169-169.

上一篇:毕业留言集锦下一篇:学生个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