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

2024-06-26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 第1篇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1

过了紧张而又繁忙的一个学期,终于迎来了寒假,自己早有打算,想在这个寒假里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有些发愁,感觉做什么都很累,作为学生学习上有压力,当父母的呢?更不容易,要努力的挣钱供孩子上学,在异地求学,有的时候想不到父母有多累,当自己回到家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整天做家务也是一种烦躁。那我就帮着父母做吧!

家里来了客人,包饺子是中国人最为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我会擀饺子皮,只是慢了点儿,每次都是妈妈擀,这次我擀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擀得挺圆的,也薄厚适中,没过去十分钟,天啊,我的手腕疼,总想举起来晃一晃,可是眼看着,刚才被擀的皮,已经被妈妈包完了,这时我才问:“妈,你干活太麻利了,我供不上你了。”真是有些羞愧,还不好意思让外人看见,我就这么坚持着,一直擀!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咬着牙,把它擀完了,别提有多累了,腰酸背痛,简直就有些发木啊!

看来这活真是累人啊!小的时候自己只知道吃,却没有想到干活的人的辛苦,现在才如梦初醒,自己以后不能老让妈妈伺候了,看到妈妈那缕缕白发,心中是无限的惆怅,我的青春换来的是父母的衰老。以后我在假期里,一定要替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来减轻父母在生活上的负担。春节的到来,家里又添了许多活,许多衣物要洗,还要打扫屋子,我帮妈妈洗衣服,妈妈从洗衣机里那出来,又清洗一遍,我去它们晾在衣服杆上,和妈妈一起劳动感觉很幸福,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经做完了。这就是劳动的快乐所在吧。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劳动的滋味>,劳动最光荣,我体味到了热爱劳动是一个人进步的表现,我将会更加热爱劳动,在劳动中体味生活,在劳动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这个寒假让我爱上了帮妈妈做家务,非常愉快的一个假期!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2

平时都是妈妈为我们准备早餐,趁着五一劳动节放假,爸妈都在家,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为他们准备一顿早餐。

我要做的是煎鸡蛋饼,平常看过妈妈做过,看起来做法很简单,应该不难吧。但到了我手里,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一步是打鸡蛋,我先在冰箱了拿了一个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连印都没磕出来,再用力一磕,这下可好,连清带黄一起留下来了,没办法,只好从新打一个了,这回只用了五成力,力度正好,我把清和黄都倒到盆里,搅匀,再往里加水,加面,这量控制不好,不是水多了,就是面多了,好不容易正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是加佐料,要加盐、十三香、葱花,把这些东西倒进去之后,还得搅匀,满满一盆,搅得我胳膊发酸,肩膀发麻,终于一盆“浆糊”搅好了。把油倒在锅里,等油热这段时间我扒了几根香肠,因为时间紧,扒香肠都费劲,手忙脚乱地用剪刀在皮上划来划去,但肉没有整个的。这时油热了,我用饭勺从盆里把“浆糊”倒到锅里,看见“浆糊”慢慢变形、变色,我因为没什么困难了,但是困难在最后出现了,就是从锅里把饼铲出来时不能铲出整个的,都是碎块,经过几次失败,我终于在最后一张时铲出了一张整个的饼,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就剩下最后一项了,我把扒好的香肠煎了一下,没等我反应过来,香肠就糊了,我赶紧乘出来了。虽然是碎鸡蛋饼就着糊香肠,但我们仨吃得有滋有味,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做饭很累。经过这次,我对爸妈更加尊敬了,他们不是天天这样吗?我才做一次就觉得麻烦了,他们不仅要会做鸡蛋饼,还要做很多菜,每天的菜不能重样,除此之外还要擦地、洗衣服、擦玻璃等等,我终于明白了爸妈的辛苦,他们除了家务还有繁重的工作,一天下来是筋疲力尽,所以我决定以后一有空时就帮助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替他们减负。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3

又是一个星期天,母亲说:“今天大家都在家,家里脏了,我们来一次家庭 大扫除吧!”我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母亲分配好了任务,大家就开始干活了,就连表弟和堂哥也来帮忙。我把地拖布在水桶里涮了又涮,再拧了几下,然后弯下腰,前腿弓,后腿绷,“吭哧吭哧”地拖起地来。我拖得很认真,很细致,也很卖力。好不容易,地面所有肮脏的东西都被我拖得一干二净。

母亲负责清洗楼顶的水池。母亲顺着梯子登上水池顶,然后小心翼翼地爬进水池里,水池空间矮小,母亲只能弓着身子,卷起裤脚、衣袖,一手拿着清洗液往水池四周墙和地板上喷,一手拿湿布把墙和地板抹洗,还不时用水冲干净。母亲干得很辛苦,一会儿,全身湿漉漉,分不清是水还是汗。

父亲负责清理天花板和灯。父亲拿着一把长长的扫帚“横掠”天花板,许许多多的灰尘“摔”下来。父亲把这些灰尘都扫进笤帚里。接着,父亲把人字梯抬到灯下面,然后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把灯罩拆下来,一步一步走下梯子,用湿布擦掉里面的小飞蛾残骸,再用水来冲洗,又用干布擦干,最后爬上梯子,把灯罩装好。不一会儿,父亲已经汗流浃背了。

哥哥负责洗窗帘。他把所有窗帘都拆下来,放进一个盘子里,装满水,倒了洗衣液,然后用力搓,哥哥的“乾坤太极掌”果然无敌!水“哗啦哗啦”地流着。不一会儿,窗帘洗好了,他也腰酸手麻了。

表弟负责擦窗户。他自言自语说:“哼!以前大家都说我好吃懒做,今天终于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弟弟站在椅子上,拿着湿布擦窗户,擦了一会儿后,觉得满意了,眯着眼看了一下,呵了口气,又擦起来。忽然,一不小心,差点摔了下来。有惊无险,表弟终于将窗户抹干净了。

经过我们“五虎将”两个多小时的大扫除,家里终于干净了。大家虽然挥汗如雨,挺累的,但看着家那么干净,都感到快乐无比。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4

以前,家里的衣服都是妈妈洗。这次,大队部布置了作业要我们独立洗二十件衣服,二十件啊,要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洗过衣服人来洗二十件衣服啊!呜呜呜??好吧,我要体会一下洗衣服的辛苦。我像妈妈请教了洗衣服的要领,妈妈告诉我:“先洗浅色的再洗深色的,上衣的领子和袖口是重点部位,你的裤子膝盖和屁股部分也是重点部位。重点部位要使劲用手搓。之后要投洗干净,至少投洗三遍。”我记下了要领就开始洗衣服了。

我先挑了几件浅颜色的脏衣物,放到盆子里。然后接了水,洒上洗衣液,把衣服泡湿后,我就在盆子里使劲搓,搓的我手都疼了,可是这衣服好象和我不对盘,平常妈妈洗衣服时它一搓就干净,我却怎么搓也搓不干净。唉,真是我的“冤家对头”。没办法继续搓?? 好大一会之后,我拿起衣服,看还有没有脏的地方。“没有了!”我便换了盆水,按妈妈说的把衣服投洗干净了。衣服晾上以后,我正想休息一下,欣赏欣赏我的“胜利成果”,抬头一看,呀,袖口和领口还跟没洗的时候一样脏呢!我很不情愿地把衣服拿下来,再洗。我找到领口,打上肥皂,仔细地搓了起来。一分钟······五分钟······领口终于被洗得“洁白如玉了。我又开始洗袖口。它才是我真正的“冤家对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洗干净。我的双手红彤彤的又疼又麻,二十分钟过去了,袖口终于被我“打败”了。可是厕所的地面被我弄得到处是水,到处是泡沫,踩上去滑溜溜的。把衣服晾上之后我又开始了和地面的“战斗”,终于一切都结束时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妈妈见到这一幕,脸上笑开了花。我现在体会到爸爸妈妈平时的辛苦了,我只是洗了几件衣服就累成了这样,爸爸妈妈既要上班回来又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我那更是辛苦的不得了。我以后要多替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5

又是一个漫长的`寒假……

似乎是人越大就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次,面对着长达三个星期的假期,我有的不是可以不上学的兴奋,而是陷于无聊的的痛苦。确实,一个百无聊赖的假期是痛苦的,没有作业的压力,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老师的叮嘱,更没有同学的陪伴。于是,电脑、电视成了我们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而我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宅男宅女。

因为我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宠爱着,所以非常少做家务,连抹布都没碰过。上学时,天天只顾着学;放假时,心里就只有玩了。

我要改变,这种一沉不变的生活方式,简直就是在挥霍生命。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我决定从做家务做起。

平时看妈妈在忙活,耳濡目染了些,做起来才不至于太生疏。明天爸爸妈妈都有事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想我大概可以大展身手了。

第二天清晨,我屁颠屁颠的爬了起来,开始我的打扫大作战。拿着扫帚和垃圾铲把整间屋子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扫一遍,其实我也曾经草草的进行过,后果是一会拖地会拖出非常多灰尘,都黏在地板上,非常难打扫,得不偿失,所以,为了之后可以跟轻松,只能先努力喽;接下来,便是拖地,我家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布拖布,所以,每洗一次拖布,便要用手将其拧干,否则,你会发现,地拖完了,脏水还在那。

现在是我享受一人呆在家里的自由时间,我可以上上网,看看电视,听听歌……

这便是我在家做家务的全过程,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端文字,但这却是我在家一点一滴摸索出的结果。做任何事情,都有其适合的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才能事半功倍的将其完成,否则,只能是徒劳;而这种节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探寻。做家务亦是如此,打乱任何一个步骤,只能增加你瞎忙活的时间。

做家务确实非常累,但那也是寻找幸福 的一种途径,能让我们在劳动中实践,体验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培养我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而更多的,只有等到我们确实做过,才能体会各中真谛……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6

平时我上学的时候,都是妈妈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早餐。现在放假了,我也决定为爸爸妈妈做些事情。

一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因为今天我要体验一下“做家务”的感受。当我面对那锅、米、水、盆,我有点措手不及的样子,幸亏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好一次,也是最好的一顿早饭。当我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时,我才感觉到那种乐趣。

接下来,我主动请求爸爸带我去买菜。一进菜场,我就好奇的问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的人呢?”当我听到爸爸说:“这个时候是买菜的高潮时候。”似乎我明白了什么。当看到了那么多新鲜的蔬菜,我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目标,所以很快地选择了我想买的菜。比如鱼、肉丝、毛豆、干丝还有西红柿等等。

回到家后,我就开始忙碌起来,幸好我家里有一套叫“皇后牌钢锅”,有了这个“帮手”做菜就会很简单,但尽管如此得简单,我还是累的满头大汗、狼狈不堪。不一会儿我终于顺利的做出一顿美味佳肴。这是,我想到古人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吃饭时,特别是我那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妹妹,我真拿她没办法,她虽然小,但并不简单,她就像一个美食评判家一样,小嘴不停地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这时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恶狠狠的说“我这可是第一次做饭,做成这样不容易了。”可是妹妹一点也不怕,幸好爸爸妈妈卡我做的不错,这是我的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开心极了。

尽管心情这么快乐,但平时懒得我,看到吃过的碗和筷就像打完仗的战场一样,我有些忧郁,该不该收拾呢。就在这时,爸爸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说“做任何事情要坚持到底,否则这叫半途而废。”此时我明白了,不一会儿,我就收拾完毕。

当我想起爸爸妈妈上完班还要回来做家务,还真是不容易,这是我才知道他们是那么幸苦,那么得伟大,以为我不会让爸妈操心,在平时和爸妈一起分担家务。

今天我“当家”。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7

这个假期,我在家写完了作业之后没有事情做,突发奇想的想要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之前我都是在打扫学校的卫生,从来没有打扫过家里的卫生,都是爸爸妈妈下班之后回来打扫的。我这次想试着一个人打扫一遍家里,学习一下怎么打扫卫生,让爸妈下班之后不用打扫卫生。作为我们这个家的成员之一,我也有义务打扫好家里的卫生。

做好决定之后,我先规划了自己需要打扫的地方和要做的事情,准备按着这个计划一个一个的完成。但是计划好了之后我就遇到了问题,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我想了很久之后决定先擦桌子、床头柜之类的容易积累灰尘的家具。我们家所有房间的床头柜还有衣柜都需要擦,再加上客厅的茶几、电视柜,还有厨房的一些家具,我擦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擦完。因为我觉得既然要打扫卫生,就要打扫得干净一点。难度最大的就是厨房了,因为厨房很多油污,需要用力的擦,还要用洗洁精擦,花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擦窗台,窗台上有很多的灰尘,擦完一两个窗台之后就需要换水了,可见窗台有多脏。

接下来就是扫地了,扫地虽然比较的轻松,但也有一些死角的地方不好打扫,比如家具的底下,还有床底下,都是灰尘大量堆积的地方,我用扫把扫的时候,灰尘都扬起来了。我扫地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因为我想把床底下和沙发底下这些容易积灰的地方都扫干净。扫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特别的累,腰也很酸。我坐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下才开始继续打扫卫生。接下来就是拖地,这个比较的费力,因为地板被我扫出来的灰弄脏了,拖把不经常洗的话就会有脏水印子,就会显得更脏。

最后做的就是整理自己的房间了,因为我喜欢把东西乱丢,每次用完一个东西不会放回原处,所以房间都是乱糟糟的。我先把书桌上用不到的书放到书柜里,把书桌上的东西都摆放整齐。我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柜,把衣服都一件件的叠好,码好。因为我喜欢收集东西,所以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把一些已经没用了的东西都丢掉。真的是做完之后才知道多么的累,我以后一定要养成一个随手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

爸爸妈妈下班之后看到家里这么的干净整洁,非常的高兴,还夸我了,妈妈给我做了我喜欢吃的菜。虽然累,但是我很开心。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8

高一的暑假,还是沉浸在一种轻松之中,空闲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自己也是自觉已经是成年人,多少去做点事情,一是赚点钱感受一下,二是给自己增加一些经验。自己今后在社会上需要的社会实践,先提前完成一点。

首先就是寻觅了。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的找,原来找个兼职工作都是这么难啊,不过听我的表姐说可以在报纸上登广告,这我才真正想起来,原来我们这里的报纸还有这个好处啊,发了短信,过了几天有人打来电话,我才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也是这样令人兴奋。

工作很平常,就是在饭店里打打下手。可是我却收获了好多。原来在一个酒店里打工也是这样复杂的事情。不但每天早起晚归,还要有很多的东西自己不懂,还要去学习,干不好还会搞砸了自己还要赔,干了第一天我真的是不想再干下去了,想就这样放弃,可是我转念一想,找一份工作这么不容易,或许今后我也要从这样基层的工作做起,那时候我也可以这样转身就走吗?或许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就这样,我坚持了一个月,这个月里,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的收获。钱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赚来的,人真的不是那么好对

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兴劲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灰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想了许久又开始拖了,这次我聪明点儿了,顺着地板的纹路细细的慢慢拖,拖了没多久,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流下,可我一点也没觉的累,反而觉得开心,我稍作休息又开始拖了,过了没多久我把妈妈的房间拖完了。

我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十分开心,我突然看见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妈妈的房间里喷了几下,房间里顿时香气四溢。我心想,妈妈看见自己的房间是那么干净,那样清香,心情也会十分好吧。

妈妈下班回来,进屋一看,本来一脸的疲惫,现在全没了,变得就像天使一样春风满面。原来妈妈的心也容易被儿子的一小点儿的“成就”满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这作儿子的心里乐开了花。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哎。我这才发现帮妈妈做事的感觉真好啊!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9

家务,这个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的字眼,再平凡不过了。可是平凡又平凡的家务,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不去抺不掉,永远在我的记忆海洋中飘荡。

洗碗,简单吧?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在我第一次洗碗时真的却让我无可奈何。

暑假的一天,我和姐姐从外面游泳回来。已经忙碌了一上午的母亲,心疼的对我说:“看你,满头大汗的,来,先洗把脸吧。”接着,笑着对我说:“心悦,你不是囔着要帮着我做点家务活吗?等下吃完饭回头帮洗洗碗。”

我一听,心中有一种轻视的感觉:“切,不就是洗碗嘛的,太简单了,没问题,我全包了。”

吃完中饭,我穿上围裙,拿起抹布在龙头下淋湿的,接着拿起一个碗,用抹布在上面仔仔细细地擦拭,就用水冲洗。咦?怎么没洗干净,滑滑的?……第三……第四遍…我洗呀洗,怎么就是洗不掉?而且手上沾满了油腻。我急了,心中直问:“奇怪了,平时觉得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到我手上怎么就变得如此之难?”额头上的汗开始往下流。

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总想一帆风顺。如今,又被这点困难所阻挡,但我总不能傻站着在这里着急吧,不然不被姐姐笑话才怪。在我面前,这种困难似乎像不可逾越的鸿沟,出现在我面前,挡住了我通往成功的道路,使我变得束手无策。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的脑海里回忆着妈妈洗碗景象:先拿起抹布,滴上洗洁精,把碗筷全都擦拭一遍,然后再用水冲洗。难道是没有放洗洁精的?……我照着妈妈这种方法在抺布上滴上洗洁精一抺,那些碗和碟瞬时泛起了透明的泡泡。大大小小的泡泡在窗外照进来的阳光里,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光彩,美丽极了!接着,我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哗哗冲击着,那油腻的感觉一下子就消失了,碗碟干干净净地“出浴”了,一点油腻都没有。

劳动结束了,从碗碟亮晶晶的色彩里,映出了我的得意、骄傲和一种欣赏劳动成果的喜悦笑脸,也映出了妈妈那充满满意和赞美的目光……瞧,如此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得花上自己的精力,也得用自己的智慧,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是呀,我们都应该多帮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减轻他们的负担,锻炼自己自理的能力,做一个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10

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干的一面,如帮父母拖地,洗碗,洗衣服-----他们都会夸你真能干。我也有能干的一面,就是包饺子。

一天,我刚睁开朦胧的双眼,就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切菜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我好奇地走了过去,看到妈妈那好娴熟的刀法,情不自禁地叹到:“哇!真厉害!”感觉她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一阵刀光剑影后,一大块活生生的肉被剁成了沙粒般大小的肉沫,实在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由于妈妈非常专注,所以现在才注意到我的存在,她以长官的身份命令我:“一会外公外婆要来家里吃饺子,所以现在交给你一个重大的任务,和我一起包饺子!”我感到有些新奇,因为我从来没有包过饺子,因此想去试一番,兴高采烈地回答:“是的,长官!”妈妈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一切准备就绪,请求长官允许执行。”我庄严地说。妈妈看着我那期盼的眼神,一声令下:“开始执行任务!”

妈妈用神一般的速度包起了饺子平均下来几乎五秒钟一个,我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妈妈,感叹到:“真不愧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典范!” 我也学着照葫芦画瓢地跟着做起来,我自信满满地把饺皮拿了起来,夹起很大一坨肉沫装进去,结果一不小心把它的“黄金战甲”撑破了,看上去很容易的事情,在我手里怎么也不听使唤,顿时心急如焚,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小汗珠。心里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什么滋味也不是。

我急忙聚精会神地盯着妈妈看她是怎么做的,连眼皮也不敢眨一下,生怕漏下什么细节。我又重新拿起一张饺皮,这次可不能像上次一样了,首先,我颤颤惊惊地夹起肉馅,小心翼翼地包了进去,捏一下,我的心脏就停止跳跃一下,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才好不容易有了像样的成果,心中的千斤大石终于落了地。“我的战利品上场啦!”我发出胜利的呐喊。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外公外婆一边吃着我的“战利品”,一边表扬着我真能干,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美滋滋的。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 第2篇

之后,早早的就来到班级了,跟同学一起去学校南门站岗,我的任务就是在老师来的时候向老师问好,刚开始还能适应,但时间长了之后就站的脚酸,可是看别的同学都在坚持,自己也继续保持,一会儿过后,与我一起站岗的同学都觉得累,但是我们谁都没有放弃,都在认真对待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因为我们身上穿的是青年志愿者的衣服,我想,既然我们穿上了这件衣服,那我们就得对得起衣服上的五个字,我相信跟我一起的同学也是这个想法。

很快,在我们一起的坚持下,时间到了。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我们又去捡垃圾,偌大的校园里,在我们班同学的努力下,垃圾变少了。虽然我们都很累,太阳也晒人,但看着我们的校园变美,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之后的`第二天我们也是这样坚持的,虽然中途有人想半途而废,但在看到其他的同学都在坚持时,自己也就能咬牙坚持下来了。

通过这次的劳动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原来任何一个你看起来容易的岗位在你亲身体会过后都变得不容易,只是别人在坚持而已。

居家养老服务的劳动力市场现状 第3篇

关键词:居家养老,劳动力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早在1979年, 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达到10.07%, 是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 较全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提前了20年。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得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传统的两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 都无法应对急剧增加的养老需求。上海自2001年起开始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助老服务市场低工资、低流动性的现状, 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 就该问题的解决并给出政策建议。

二、居家养老服务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面临“低工资陷阱”

1. 助老服务人员的工资构成

助老服务人员主要分为“万人就业类”和“非万人就业类”, 其中“万人就业类”助老服务人员指的是通过“万人就业项目”实现再就业的助老服务人员, “非万人就业类”助老人员是相对于“万人就业类”助老人员而言的。两类服务员的工资构成有很大区别。“万人就业类”助老服务员的收入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劳动保障部门每月发给助老服务员岗位补贴585元;二是民政部门每月发给助老服务员岗位补贴125元;三是一般情况下助老服务员每月按每小时12.5元 (1) 获得助老服务劳务费, 劳动所得每月在500———1000元之间;四是劳动部门为助老服务员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等。综上所述, 目前“万人就业类”服务员的每月净收入一般为1200—2000元之间。而“非万人就业类”助老服务人员的薪金所得主要依靠12.5元/时的小时工资, 采取多劳多得的办法支付助老服务费, 没有政府的福利补贴及社会保障, 收入水平缺乏稳定性。

2. 助老服务员低工资的原因分析

(1) 工资的决定因素

巴伦和布莱克 (Barron and Black) 认为企业规模是影响工资的高低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大企业为降低工人离职带给企业培训投入等方面的成本损失往往会支付“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必要的人力资本投入会带来劳动市场的回报, 穆利克和鲁宾斯坦 (Mulligan and Rubinstein) 指出不仅“男性工人的人力资本得到较好回报, 女性人力资本回报也在上升”, 根据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不难理解, 在人力资本带来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 企业就应该按“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来支付工资”;当然, 决定工资水平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劳动力需求有限, 又能保证供给的条件下, 会对工资的上调产生抑制作用。

(2) 助老服务员低工资的现实原因

首先, 助老服务员的自身特征决定其保留工资低 (2) 。田永坡 (2010) 利用北京市的调查资料说明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 影响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户籍制度、性别和年龄等个人特征、教育技能等人力资本水平。由于助老服务人员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 年龄段在40-50岁之间, 教育水平有限, 只能选择在次级劳动市场就业, 所要求的保留工资不高。

其次, 助老服务员的需求量有限。目前, 政府对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是保持“托底”作用,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人数量有限。此外, 补贴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轻度”“中度”“重度”的不同享受相应标准的补贴额。每月享受的补贴额根据助老服务人员的小时工资折算成补贴服务的小时数。一般情况下, 每个助老服务员可服务3-4个老人。综上, 由于享受助老服务补贴的人数有限, 补贴额度不高且以小时数计算服务量, 每个助老服务员可以应对几个老人, 总体上助老服务员的需求量不高。

(二)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流动性有限

1. 助老服务市场的人员结构

截止至2013年4月6日之前, 上海市某区助老服务人员共计6539人, 其中“万人就业类”服务员283人, 占服务员总数的4.33%;“非万人就业类”服务员6256人, 占服务员总数的95.67%, 其中, 外来务工人员1848人, 占“非万人就业类”服务员比重29.54%, 退休或聘用人员4408人, 占“非万人就业类”服务员比重70.46%, 其中属“自助式”服务员1775人, 占“非万人就业类”服务员比重28.37%。

由此可以看出, “非万人就业类”助老服务员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退休或聘用人员 (包括“自助式”服务员) 构成, 从而这两类助老服务员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整个助老服务市场的流动性。

2. 助老服务市场劳动者流动性有限的原因

首先, 为减少工作搜寻时间, 保证稳定的工作来源, 外来务工人员倾向于进入助老服务市场。高哲理 (2010) 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3年初所做的全国范围的住户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分析表明76.85%的农民工在两周内第一次在所在城市找到第一份工作, 一个月内全部能够找到工作, 2002年内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搜寻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搜寻时间之所以都比较短, 是因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所携带的资金额数量有限, “周转资金” (1) 的限制性强, 同时, 助老服务市场对劳动者的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没有条件约束, 进入门槛低, 成为外来务工者比较理想的就业选择。在后期, 随着“周转资金”限制的减弱、工作搜寻信息的增加, 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可能会流出助老服务市场, 但是,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 一方面, 新的务工人员同样会出于“周转资金”、进入门槛等方面的考虑流入该市场, 另一方面, 外来务工人员占“非万人就业类”服务员的比重为29.54%, 其流动性虽对整个助老服务市场影响有限。

其次, 出于自身条件、心理成本以及“工作归属感”等方面的考虑, 退休或聘用人员整体的流动性不强。退休或聘用人员主要包括:社区内退休人员、“万人就业类”退休人员 (2) 、“自助式”助老服务员及“外来媳”。退休或聘用人员的低流动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受心理成本及自身条件的约束, 社区内退休居民愿意从事助老服务工作

有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 区内有助老服务意向的居民可以通过家政公司从事助老服务的工作。对部分区内退休人员而言, 一方面, 无需重新适应工作环境, 工作搜寻的心理成本低;另一方面, 自有的年龄情况、工作精力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 从事其他行业的难度比较大, 从事助老服务工作反而是其最优的选择。

(2) “工作归属感” (3) 成为“万人就业类”退休人员留在助老服务市场的重要动因

一方面, 退休人员长期从事助老服务工作, 相应的工作技能业已形成, 能够自如地驾驭助老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 由于实行“助老包户”, 服务人员与被服务者建立起比较稳固的感情基础, 形成良性的信任依赖关系, 相互间实现认同与尊重。“万人就业类”助老服务员退休后继续从事助老工作, 不仅可以扩大收入来源, 而且也是自我认同的一种体现。

(3) 部分助老服务员属于“自助式”或“外来媳”, 自然“沉淀”在助老服务市场。“自助式”是指父母符合助老服务补贴的条件, 子女可以作为特殊的助老服务人员为父母提供助老服务, 并领取助老服务补贴。“外来媳”是指嫁到当地的外地女子。“自助式”可以说是助老服务的一种创新, 这种助老形式一方面兼顾了子女的赡养义务与工作问题, 另一方面也便于助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最大程度地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正是由于“自助式”将赡养义务与子女工作相结合, 使这部分助老服务人员几乎没有流动性。此外, 多数“外来媳”文化层次不高, 很难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在社区内从事助老服务工作既解决了工作问题, 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 也方便其料理家中事务, 从而“沉积”在助老服务市场中。

综上, 受搜寻时间和搜寻成本对外出务工人员的限制, 助老服务者的自身素质、“工作归属感”等原因以及“自助式”、“外来媳”助老服务员的“沉淀”效果使得助老服务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弱。

三、助老服务市场现状引致的问题及对策

(一) 无法满足助老服务市场的实际需求

上海市某区的资料显示, 截至2013年3月, 享受助老服务补贴的老人以“轻度” (4) 及9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主, “中度” (5) 次之。对于“轻度”老人, 总的服务内容给其带来的实际效用不大, 对“中度”“重度”及高龄老人, 急需的是康复类治疗、精神慰藉等服务, 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素养有较高要求, 而助老服务市场的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长期专业的技能培训。

为解决上述问题, 应将小时工资与受服务对象的自理能力相挂钩, 激励助老服务员自觉进行人力资本储备,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二) 不利于助老服务员素质的提高

助老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的专业培训, 但目前对助老服务员的培训多为短期培训, 且在低工资、低流动性的市场条件下, 助老服务员自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动力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 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对助老服务员进行专业培训, 并由政府承担培训费用;其次, 通过设定学历、从业资格证等手段抬高助老服务市场的进入门槛, 将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排除在该市场之外。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居家养老服务劳动力市场工资地位徘徊, 流动性有限的现状, 并说明了该现状对高素质服务员招聘、助老服务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居家养老服务这样一个小众的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 从其结构特点解读为何该市场劳动力的流动性是有限的, 而不是像以往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当然, 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J].人口与经济, 2010 (05) :23-24.

[2]高哲理.农民工工作搜寻行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0:14-16.

[3]姚先国等.效率工资理论的微观假定及其对报酬激励的启示[J].广东社会科学, 2004 (06) :62-63.

[4]丁守海.工资问题的研究新进展[N].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0) :51-53.

[5]刘永仁.工资水平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5-6.

一周居家劳动心得体会 第4篇

关键词 老年人 居家护理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27

介护是对老年人或因身心障碍导致日常生活困难的人,进行专业性援助为基础,从满足被介护者身体、精神、社会各方面要求,确保其成长、进步的健康生活为目标,最终使被介护者能够达到满意的自立生活。通俗地说,介护的理念是指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护助及照顾,它包含了支援自立生活,实现与一般人一样的生活,维护及尊重基本人权,援助自我实现等[1]。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老年介护服务的国家之一。为提升杨浦区为老服务水平,自2010年起杨浦区卫生局在学习、借鉴日本介护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探索杨浦区老年人介护服务模式,报告如下。

1 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概念

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年后,上海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现实:到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已经连续17年负增长,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21.00%,18岁~34岁人群占24.00%,17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只占11.00%,上海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2]。

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主要分为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4个方面。据杨浦区平凉和大桥街道60岁以上老人 “介护式家庭病床居民需求调查”,在3226份有效问卷中,对介护式家庭病床护理服务有需求的有2034份,需求率为63.05%。在需求人群中,生活完全自理的占68.53%、基本自理的占15.93%,需要他人部分帮助的占5.48%,完全需要他人帮助的占3.81%。有80.63%的老年人均为家庭养老,74.00%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可见大多数的老年护理服务需要通过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途径来展开,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护理服务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2 杨浦区居家护理的实践

居家护理应包括专业基础护理、心理与人文关怀和生活照顾。借鉴日本介护理念,杨浦区探索了实施了“沪东模式”即家庭病床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和“大桥模式”即项目化介护式护理服务模式。介护服务流程分3个步骤,见图1。

1)老年介护服务需求评估。建立“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等级评价标准是介护服务计划制订和实施的首要步骤。通过老年介护服务需求评估,可以对被服务老人的身体、心理、自理能力、智力状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以便根据老年人的不同身体状况,确保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照顾。

2)提供社区老年介护护理服务。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杨浦区分别为320名患者提供了老年介护服务,以医学专业护理人员定期为居家、患有慢性疾病和疾病后遗症、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心理和人文关怀服务;并通过示范带教,使家人或社会人(保姆、志愿者等)学会专业的、非创伤性的、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技能,成为既掌握一定专业基础护理技能,又能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的“介护员”。具体模式分为“家庭病床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和“项目化介护式护理服务模式”。

家庭病床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即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由专门护理机构派出“介护员”,上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与医院护理模式相同的医疗护理服务。“介护式”家庭病床服务团队由医生、护士、康复师和护工组成,他们进社区到患者家中提供基础护理,为他们换药、输液、验血、注射、协助进行康复训练,并经常随访病情变化和进行及时干预。

项目化介护式护理服务模式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非政府公益性社区护理服务站合作的模式,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满足的、多层次的、公益性延伸健康服务,从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与基础护理的服务链。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的专业护士外,“介护员”都曾当过家政人员、医院护工,他们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且获得上海红十字会介护培训上岗证。“介护员”为不便去医院的患者进行输液、翻身、压疮、口腔等基础护理,此外还将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及日间看护服务。如果有需要,还将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

3)服务效果评价。结合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特点,充分考虑影响家庭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如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环境条件、工作时间等,研制适用于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使介护式家庭病床服务的业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有科学正规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介护式护理服务的质量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服务的及时性、举止言行、服务技术、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等。并作为分配和继续聘用的依据。

3 体会

3.1 居家护理呼吁社会更多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尽管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机构养老护理仍然是杯水车薪,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护理需求。由于中国地方大,老年人口多,鼓励老年人居家护理和社区养老无疑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居家养老”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卫生唱戏,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主导是当前推进老年“介护护理服务”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要积极培育社区“介护员”队伍,发展为老服务社会志愿者,动员、组织和引导社会志愿者加入为老服务队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的公益性服务。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发挥他们在社区老年“介护式”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确保享受低保老人、独居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空巢老人、有突出贡献的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同时,为其他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3.2 合理调整居家护理收费价格

合理的居家护理收费是“老年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居家护理收费价格要区别于机构护理的价格,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介护员和其他医务人员上门的时间和出行成本,适当提高居家护理的收费价格,是调动居家护理服务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之一。目前本市家庭病床收费和上门护理收费价格远低于成本,且目前家床的基础护理费不列入医疗保险项目中,不利于推广居家护理工作。

要拉开居家护理与医疗机构护理的自费承担比例,让更多老人接受居家护理。要建立居家护理的合理经济补偿机制,加大政府的基本投入、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并提高其限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3~6]。

3.3 发挥社区护士在介护服务中的骨干作用

居家护理必须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目前公立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已经很难承受居家护理的工作。解决上门护理的人力资源难题,可通过聘用刚退休的护士作为护理人员来解决,她们护理技术较好,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搭配通过培训的医院护工、家人和社会人(保姆、志愿者等)作为“介护员”,组成居家护理团队,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居家护理工作由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更能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居家护理团队由各区护理医院统一管理,有利于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且更有利于双向转诊(医院—护理院—家庭、养老院)。将家庭与养老机构和护理机构结合成为联合体,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3.4 注重社区介护服务队伍的培养

发展社区介护服务“介护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因为绝大多数的介护服务全由他们完成。介护员的规范化培训,一方面要结合大专院校护理教育,积极开展社区介护工作人员的师资培养;另一方面要扩宽培训渠道,开展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社区护士师上岗资格制度。社区护士再进入社区和家庭,广泛开展家庭人员和志愿者护理技能的培训,使有老人护理需求的家庭人员和志愿者都能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都能成为基本合格的“介护员”,从而保证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更适应上海的实际情况,同时保证工作开展的质量。

3.5 不断完善老年人介护服务的各项制度

建立适合国情和上海市实际情况的“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等级评价、收费标准和筹资补偿机制。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情况和实际服务需要确定介护服务内容,既满足需要居家护理服务对象、尤其是处于经济弱势群体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同时防止居家护理服务出现“高需要、低利用”的现象[3]。

研制适用于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使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业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有科学正规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收费价格,使介护式居家护理可持续发展,不断适应社会老龄化对社区卫生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熊仿杰,袁惠章.老年介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4-16.

[2]张勘,董伟.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况和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9):48-52.

[3]孙敏,刘丹萍,李宁秀.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1):492-511.

[4]陆燕飞,邵宝蓉. 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价值和改革思考[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9):478-479.

[5]杨柳,吴涛,张菊英.我国 家庭病床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21-822.

[6]杨春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J].前沿,2009(8):161-163.

(收稿日期:2011-11-15)

居家劳动的心得体会 第5篇

我的任务是在宿舍执勤兼清理校园垃圾,第一天和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以及想到那些清洁阿姨有多辛苦,忙得满头大汗。

经过这两天的劳动,让我深有感触,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为校园营造的那一个个清洁的环境,望着那一条条干净的马路,一个个被清空的垃圾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一刻那些汗水还有疲惫的身体都不值一提。我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是名劳动者,辛勤付出,只为那一片片美丽的环境,只为营造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

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的卫生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

虽然劳动很苦很累也很脏,但这种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光荣感。

社会实践居家劳动心得体会 第6篇

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做一些与春节有关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这些天我都会帮妈妈洗碗刷锅、扫地拖地、收拾床铺,也会和妈妈一起贴窗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做这些事情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每次刚做一会儿就觉得很累,一碰到沙发就不想起来了。当我不停地抱怨每天都要做这些繁琐的家务时,我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不易,他们每天上班之后还得去做家务,得多累呀!就是因为有了他们辛苦的劳动,我才有了干净整洁的家,我才吃上了可口的饭菜。而我却每天只有写作业、看电视,哪有他们辛苦,我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却总是以自己小为借口,把家务全推给了他们。

自从我开始帮妈妈做家务,我才明白原来我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以后我一定要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多休息休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家务就应该我们一起完成,这也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一周劳动心得 第7篇

通过一周的劳动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纪律,还培养了勤奋,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格,奉献精神,让我们终身受益。这次义务劳动以小组为单位,启发了我们在义务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劳动的价值。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仔细地打扫新校区,虽然累,但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就忘了什么是劳累了。

因而,义务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劳动。参加义务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学校有意识地组织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让我们对劳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光荣,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让我们了解劳动的光荣和价值。

一位伟人曾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因而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生活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正常人的生活。而劳动集体又要有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及全体的团结一致,才可取得最后的劳动成果。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旧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次的义务劳动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下一篇:环保知识普及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