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2024-07-26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精选9篇)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第1篇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1.《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诗集》 2.《七步诗》煮豆燃豆萁……………………………………………………(三国·魏)曹植

3.《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北朝民歌《乐府诗集》

4.《咏鹅》鹅,鹅,鹅……………………………………………………(唐)骆宾王

5.《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唐)贺知章

6.《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唐)贺知章

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唐)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唐)孟浩然

9.《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唐)孟浩然

10.《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

1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唐)王昌龄

12.《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唐)王昌龄

14.《鹿柴》空山不见人……………………………………………………(唐)王维

1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唐)王维

1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唐)王维

18.《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

19.《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唐)李白

20.《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唐)李白

2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唐)李白

2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唐)李白

23.《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唐)李白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唐)李白

2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唐)李白

26.《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唐)李白

27.《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唐)李白

2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唐)杜甫

29.《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

30.《赠花卿》……………………………………………(唐)杜甫

3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32.《春夜喜雨》……………………………………………(唐)杜甫

33.《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

34.《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唐)杜甫

3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唐)刘长卿

36.《江雪》千山鸟飞绝……………………………………………(唐)柳宗元

37.《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唐)贾岛

38.《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

39.《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40.《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韩翃

41.《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唐)韦应物

42.《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唐)卢纶

43.《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唐)孟郊

44.《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唐)刘禹锡

45.《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唐)刘禹锡

46.《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唐)刘禹锡

47.《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48.《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唐)白居易

49.《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

50.《悯农》锄禾日当午……………………………………………(唐)李绅

51.《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

5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唐)杜牧

5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唐)杜牧

54.《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

55.《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唐)杜牧

56.《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唐)李商隐

57.《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唐)温庭筠

58.《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宋)王安石

59.《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

60.《梅花》墙角数枝梅……………………………………………(宋)王安石

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宋)苏轼

62.《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宋)苏轼

63.《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

64.《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宋)苏轼

65.《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宋)李清照

6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宋)陆游

6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宋)陆游

68.《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宋)杨万里

6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宋)杨万里

70.《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宋)范成大

71.《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宋)范成大

7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宋)朱熹

7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宋)辛弃疾

74.《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

75.《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宋)叶绍翁

7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宋)王冕

7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

78.《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明)王磐

79.《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清)郑燮

8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珍

8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诗集》

82.《风》解落三秋叶……………………………………………(唐)李峤

83.《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唐)杜甫

84.《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卢纶

85.《池上》小娃撑小艇……………………………………………(唐)白居易

86.《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唐)胡令能

87.《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唐)李商隐

88.《蜂》不论平地与山尖……………………………………………(唐)罗隐

89.《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宋)范仲淹

90.《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宋)王安石

91.《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宋)翁卷

92.《所见》牧童骑黄牛……………………………………………(清)袁枚

93.《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清)高鼎

94.《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宋)邵雍

95.《画》远看山有色……………………………………………(唐)王维

96.《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明)唐寅

97.《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宋)苏轼

98.《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宋)叶绍翁

99.《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唐)林杰

100.《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唐)李商隐 10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宋)陆游 102.《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 103.《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唐)张籍

104.《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105.《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清)吕岩

106.《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宋)杨万里 107.《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08.《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10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110.《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元)白朴 111.《马诗》大漠沙如雪……………………………………………(唐)李贺

112.《明日歌》……………………………………………(清)钱鹤滩

11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唐)皮日休 114.《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唐)王维

11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11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宋)王观 117.《长恨歌》(节选)……………………………………………(唐)白居易

118.《绝句》(节选)……………………………………………(宋)僧志安

119.《夜宿山寺》……………………………………………(唐)李白

120.《华山》只有天在上……………………………………………(宋)寇准

121.《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宋)杨万里 12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宋)朱熹 123.《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唐)白居易 124.《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25.《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唐)杜甫

12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唐)杜牧 127.《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

1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29.《梅花》……………………………………………(宋)卢梅坡

130.《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唐)戴叔伦 131.《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唐)张旭

132.《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清)阮元 133.《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清)查慎行 134.《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唐)杜甫 135.《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唐)白居易 136.《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宋)王安石 1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唐)李商隐 138.《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139.《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清)郑燮 140.《苍松怪石图题诗》君不见,岁之寒……………………………………(清)李方膺 141.《墨竹图题诗》

……………………………………………(元)王冕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第2篇

1、《江南》.汉乐府

2、《池上》.白居易

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忆江南》.白居易

5、《咏鹅》.骆宾王

6、《悯农》

(一).李绅

7、《悯农》

(二).李绅

8、《风).李峤

9、《咏柳》.贺知章

10、《寻隐者不遇》.贾岛

11、《凉州词》.王之涣

12、《登鹳雀楼》.王之涣

13、《山行》.杜牧

14、《清明》.杜牧

15、《江上渔者》.范仲淹

16、《小池》.杨万里

17、《鹿寨》.王维

18、《夜宿山寺》.李白

19、《静夜思》.李白 20、《古朗月行》.李白

21、《江南春》.杜牧

22、《村居》.高鼎

23、《明日歌》.24、《所见》.袁枚

25、《早发白帝城》.李白

26、《绝句》.杜甫

27、《梅花》.王安石

28、《春夜喜雨》.杜甫

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五部曲 第3篇

一、趣中诵

1.讲故事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生诵读古诗时, 适当引入诗人背景资料,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池上》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头:有一个池塘, 里面有许多大莲蓬, 新鲜清香, 非常诱人。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 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 水面原来平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 这泄露了他的秘密。当时这个情景被唐朝诗人白居易看见了, 他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学生随着故事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后续教学就显得非常轻松。

2.情境表演, 提升兴趣。熟读古诗, 了解诗意, 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古诗, 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古诗的妙用。小学生喜欢表演, 喜欢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机会, 让学生置身于诗的情境中去, 将诗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不仅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诗意, 也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吟中诵

在小学各年级中, 教师都应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学古诗时, 很多教师都是逐句讲解, 一节课下来, 教师讲得很累, 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俗话说得好,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也是如此, 要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 在反复的诵读中识字, 理解诗句意思, 进入古诗情境,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吟诵是教学古诗文最有效的方法, 即声调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如果能让学生在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中, 有感情地朗诵, 这样学生就能更快地入情入境, 同时还能更好地体会诗的韵味。另外, 吟诵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玩中诵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 让学生亲近自然, 亲近生命, 走入生活, 将诗文诵读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耳朵阅读”, 通过聆听和欣赏, 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 受到优美书面语言的熏陶, 把握作品内容, 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书籍的渴望之情, 在书中找到影响一生的知识与智慧。教师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古诗文诵读, 让学生日有所诵;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每天诵读一首诗词, 品味其诗意, 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为了使学生在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成长, 我们可以将古诗文与插图相结合, 张贴在教室及走廊上, 便于学生在玩耍中, 不知不觉地诵读。

四、赏悟中诵

在教学中, 学生必须从诗的情境中走出来, 站到新的高度对古诗进行赏析, 找出它的精妙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的“敲”与“推”的取舍被传为美谈。事实上, 古诗词中的许多千古名句都有画龙点睛之笔。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将西湖比作西子的新奇而又贴切的比喻手法的运用, 可谓神来之笔。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在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领会其用法。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 领悟其中蕴含的美。在这个步骤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对古诗词进行赏析。

1.读中赏。“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它的音律美, 它讲究韵律, 乐感极强。大多数古诗词读起来都朗朗上口, 充满韵律美、节奏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欣赏古诗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 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 让学生自由地、尽情地去朗读。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要想让学生较快地赏析古诗文,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地朗读是最佳路径。节奏的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古诗文含义的理解及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因此, 要想体会诗人赋予诗的情感, 必须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反复地朗读和吟诵。

2.演中赏。小学生对表演都很感兴趣, 有的古诗内容情节很具体, 适合学生表演。如《寻隐者不遇》, 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可以让两名机灵的学生扮演贾岛和童子, 表演古诗的内容。贾岛来到松树下满怀期望地问:“孩子, 你师傅在家吗?”童子回答说:“师傅不在家。”贾岛有些失望地接着问:“你师傅干什么去了?”童子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贾岛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童子回答说:“师傅到山中采药去了, 山高林密, 云雾缭绕, 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贾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通过表演, 深化了学生的所读、所感、所悟,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诵读, 学生很快就能入情入境, 在诵读中去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

3.画中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实不只王维一人的诗如此, 许多诗歌都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例如:贺知章的《咏柳》尽现了长长的柳条那柔嫩轻盈, 在春风中婆娑起舞的自然美景;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 明白如话, 却意味隽永。在充分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之后, 教师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 根据古诗文的内容, 画出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这样图文并茂, 图文共赏, 真是其乐无穷, 乐在其中。

五、诵中创

这个步骤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 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充分体现。现在的学校、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人文内涵, 特别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行之有效的载体。因此, 在教学古诗文时,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 鼓励他们积极创作。

在学完一首古诗后, 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教学《长相思》后, 我先自己模仿《长相思》写了一首诗, 然后跟学生一起分享, 让学生知道其实写诗很简单。于是学生也纷纷写起来。一位学生仿《长相思》写了一首《春节乐》:“炮一声, 曲一首, 全国上下齐欢庆, 夜深还未休。你一句, 我一句, 除夕夜里齐相聚, 家家乐团圆。”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景物的习惯, 这样, 学生创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一位学生非常热爱家乡傍晚的美景, 提笔写了首《村晚》:“水满河塘花满坡, 燕回人归炊烟起。残阳流水遥相对, 最爱林间鸟鸣时。”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让人读来入情入境。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创作有很大的潜力, 引导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他们也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佳作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给学生一片驰骋的天空。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第4篇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学生对经典古诗文感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有丰厚的诗文底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浓厚诗文气息的课堂,时时刻刻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如,我把诵读古诗文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要所学的生字在学生背诵过的古诗文中出现过,我都会不失时机地问上一句:“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哪句古诗?”学生很自然地张口就背,当然学生也有想不起来的时候,此时,我会给他们提个醒,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声情并茂地吟诵出来。记得在学习《丑小鸭》一课时,我问学生:“看到‘鸭’字你想到了哪句古诗?”孩子们记不起来了,我就把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有感情地背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背起来,课下吴怡和刘桐畅来到我身边天真的问我:“老师,你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呢?背过的古诗你都能记住。”我一听就笑了,悄悄地对她们说;“不是老师的记性好,而是老师做到了曲不离口——每天都看一遍自己背过的古诗。”两个小精灵好像一下子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异口同声地说:“原来是这样呀!”说完她们笑着跳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迫不急待地打开古诗书。看到她们可爱的样子,我暗暗地为自己加油:好样的!多读多背,永远走在学生的前面,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路人。

二、利用故事,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许多经典古诗文,在其创作或流传过程中,都有许多经典有趣的故事,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时,适时地把这些故事或诗人轶事讲给他们听,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我引用了隐藏在这首诗背后的一个故事: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在引导学生诵读曹植的《七步诗》前,我给学生讲了曹操的二儿子曹丕因嫉妒其弟曹植的才华,害怕他和自己争夺王位,曾命令他的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就用严酷的刑罚来处治他,这首诗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来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三、结合传统节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

我们中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每个节日到来之际,我都为学生讲一讲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及节日习俗,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诵读关于这个节日的古诗。如,清明节,我向学生推荐了杜牧的《清明》和韩翃的《寒食》;端午节,我向学生推荐了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这样在不同的节日诵读不同的古诗文,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记得扎实。

四、丰富诵读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古诗兴趣

四古诗诵读之送别诗串词[大全] 第5篇

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甲:有人说,三千年来的中华诗词中拥挤着太多的游子,上演着太多的别离。

乙: 他们求取功名,保家卫国; 甲: 他们背井离乡,抛妻别子; 乙: 他们近下江南,远涉边疆; 甲: 他们行行复行行,相逢又别离……

乙:因而,他们的诗中不仅有见落叶而悲秋,闻归雁而思亲的个人情愫;更有魏晋风骨,盛唐气象等时代精神的投影。

甲:现在,我们四(3)班将给大家带来两首送别诗,让我们走进那一场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领受那一位位伟大诗人的风采。乙:下面请欣赏第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甲:船儿已经越走越远,渐渐消失了。

乙:可我还是依依不舍地站在黄鹤楼上,久久不忍离去。甲:下面请欣赏第二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目录1 第6篇

第一单元 人之初 性本善 幼不学 老何为…………………………《三字经》 2 日月星 山水物…………………………《三字经》 3 稻粱菽 麦黍稷…………………………《三字经》

第二单元 知史书 读儒文 凡训蒙 须讲究……………………《三字经》 5 孔孟曾 孝六经 ……………………《三字经》 6 易诗经 礼四书……………………《三字经》

第三单元 幼而学 壮而行 头悬梁 锥刺股…………………………《三字经》 8 尔小王 宜立志…………………………《三字经》 9 幼而学 壮而行…………………………《三字经》

第四单元 如画的四季 春光好………………………………………………[唐]欧阳炯 11池上……………………………………………………[唐] 白居易 12秋夕……………………………………………………[唐]杜牧 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第五单元 田园生活

14田上………………………………………………[唐]崔道融 15田园乐………………………………………………[唐]王维 16 雨过山村…………………………………………[唐]王健 17兰溪棹歌…………………………………………[唐]戴淑伦

二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琢玉成器

1玉不琢不成器……………………………《三字经》 2 圣书爱读…………………………………《弟子规》 3 惜时如金…………………………………《三字经》

4《论语》两则…………………………《论语·学而第一》 5 妙联拾贝…………………………王时敏、林则徐、周恩来

第二单元 尊长守规 兄则友 弟则恭……………………………………《三字经》 7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8 长先幼后…………………………………………《弟子规》 9 三思而行…………………………………………《增广贤文》

第三单元 乐学惜时 劝学………………………………………………[唐]孟郊 1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12 学高才富…………………………………………《增广贤文》 13 专心致志………………………………………………《弟子规》

第四单元 勤俭持家

14简朴节约…………………………………………《弟子规》 15 正视钱财……………………………………………《弟子规》 16 名言一组 知足常乐…………………………………………《增广贤文》

第五单元 亲近自然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 19 赋新月………………………………………………[唐]缪氏子 20 惠崇《梦江晓景》……………………………………[北宋]苏轼 21 三衢道中………………………………………………[宋]曾几

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立志、守信 竹石………………………………………………[清]郑燮 2 石灰吟………………………………………………[明]于谦 3 众星拱北…………………………………………《增广贤文》 4 言而有信………………………………………………《论语》

第二单元 好习惯伴我行 未雨绸缪………………………………………………《弟子规》 6 惜时整衣………………………………………………《弟子规》 7 简朴节约………………………………………………《朱子家训》 8 明理勿悭………………………………………………《增广贤文》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古诗两首

别老母……………………………………………………[清]黄则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0 忠厚之道………………………………………………《弟子规》 11 冬温夏凊………………………………………………《增广贤文》 12 家和万事兴………………………………………………《朱子家训》

第四单元 礼尚往来 不学礼 无以立…………………………………………………《礼记》 14 以利为义…………………………………………《论语》《礼记》《菜根谭》 15 退即是进…………………………………………《论语》《菜根谭》 16 忠恕待人………………《大学》《韩诗外传》《菜根谭》《博物志·杂说上》

第五单元 安分守己 成人之美………………………………………………………………《论语》 18 克己自律…………………………………………………………《朱子家训》 19 弃善从恶…………………………………………………………《朱子家训》 20 请好去恶……………………………………………………………《弟子规》

第六单元 自然情韵 古诗两首

云……………………………………………………………………[唐]来鹄

风……………………………………………………………………[唐]李峤 22 此地有崇山峻岭《兰亭序》(节选)…………………………[东晋]王羲之 23 古诗两首

白云泉……………………………………………………………[唐]白居易

晓日………………………………………………………………[唐]韩偓 24 三峡七百里《水经注》(节选)………………………………[北魏]郦道元

第七单元 韵语撷趣 程门立雪………………………………………………《幼学琼林》 26穷且益坚………………………………………………《幼学琼林》 27 音韵谐美对对子……………………………………《笠翁对韵》《声律启蒙》 28 知识丰赡千字文………………………………………《千字文》

四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谆谆教诲 知之为知之………………………………………………《论语》 2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孟子》 3 君子不怨天………………………………………………《孟子》《朱子家训》 4 仁者无不爱也……………………………………《朱子家训》《孟子》《大学》

第二单元 志存高远

5《论语》五则 6《论语》六则 大学之道………………………………………………………《孟子》《大学》 8 志在圣贤…………………………………………………………《礼记》

第三单元 修养心灵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论语》《孟子》 10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论语》《孟子》《大学》 11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论语》 12 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论语》《孟子》《大学》《朱子家训》

第四单元 勤俭,美德也(俭中求福)自奉须俭约《训俭示康·尚书》(节选)……………………[北宋]司马光 14 崇廉养俭《天谷老人小儿语补》(节选)……………………[清]牛树梅 15 衣不求华………………《读书录》《后汉书·郎传》《有感五首》《风俗》 16 俭者贫有余……………………《警世通言》《东周列国志》《慎子·外篇》

第五单元 泛爱众(善待他人)宽以待人……………………………………………………《弟子规》 18 言信语实……………………………………………………《弟子规》 19 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 20 君子之道…………………………………………………………《中庸》

第六单元 咏物抒怀 咏寒松…………………………………………………………[南朝]范云 22 题墨竹…………………………………………………………[元]杨载 23 古诗两首

雨晴…………………………………………………………[唐]王驾

瀑布…………………………………………………………[唐]施肩吾 24 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节选)…………………………[宋]范仲淹

第七单元 对联天地 春联集锦 26 齐鲁名胜联 27 “圣人颂”(名联)28 治学妙联

五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余力学文 读文明理…………………………………………………………《弟子规》 2 专心致志…………………………………………………………《弟子规》 3 凡训蒙 须讲究………………《三字经》(与一年级课题同,但内容不同)4 古诗两首

劝学……………………………………………………………[唐]颜真卿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说苑·建本》(节选)……………[汉]刘向

第二单元

守信改过 好言难得…………………………………………………《增广贤文》 6 《论语》五则 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礼记》 8 听其言 知其好…………………………………………………《礼记》

第三单元

人解有字书 顺其自然……………………………… 《增广贤文》 10 读无字书…………………………………《增广贤文》 11 君子言行…………………………《礼记》《韩诗外传卷》 12生财有道 ……………………《礼记》《中论·修本》《博物志·杂说上》

第四单元

悠悠深情 除夜作…………………………………………[唐]高适 14 梦回江南

柳梢青…………………………………………[南宋]刘辰翁 [双调]水仙子…………………………………[元]徐再思 15 君自故乡来

杂诗……………………………………………[唐] 王维

归雁…………………………………………… [唐]杜甫 刑于四海……………………………………《孝经·天子章第二》

第五单元

百善孝为先 孝,德之本也 …………………………… 《孝经》 孝当竭力 ……………………《诗经》 《千字文》 《礼记》 《孟子》 19 子孝双亲乐…………………………………… 《孝经》 20 不敢忘其亲……………………………………《礼记》

第六单元

自然之歌 古诗两首

晚春 ……………………………………………………[唐]韩愈 山亭夏日……………………………………………… [唐]高骈 22 梅兰竹菊(古代写景名句集锦)23 古诗两首

春雪…………………………………………………… [唐]韩愈 夜雪 ……………………………………………………[唐]白居易 24 腾王阁序(节选)…………………………………… [唐]王勃

第七单元 祖国古貌 词两首

人月圆(元夕)…………………………………………[北宋]王诜

木兰花……………………………………………………[北宋]张先 26 元曲两首

[越调]天净沙[元]白朴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元]乔吉 27 大龙湫(qiū)瀑布…………………………………… [清]袁枚 28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第八单元 艺术奇葩(本单元可设计一课谜语)草书歌行(节选)(赞书法)………………………………[唐]李白 30 千古绝唱(古代戏曲唱词精选)

古代名联选(新年纳庆余 佳节号长春……)

画鹰…………………………………………………………[唐]杜甫

六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目录

第一单元

谨言慎行 敏于行……………………………………………………《论语》 2 谨于言……………………………………《论语》《增广贤文》《 菜根谭》 3 言有主 行有法………………………………《论语》《 菜根谭》《大学》 4 谨于至微……………………………………《论语》《增广贤文》《 菜根谭》

第二单元

学而不厌 好知乐学………………………………………………《论语》 6 举一反三………………………………………………《论语》 7 爱日以学………………………………………《增广贤文》《千字文》《礼记》 8 君子之学……………………《 菜根谭》《孟子》《礼记》《千字文》《诗经》

第三单元

人生贵相知 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 菜根谭》 10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 菜根谭》《孟子》 11 屈志老成………………………………《朱子家训》《世说新语》《庄子》 12 与君子交…………………………………………《礼记》

第四单元

勿以善小而不为 明辨善恶………………………………………………《增广贤文》 欲心邪念 虚心正念…………………………………………《 菜根谭》 15 孟子尽心上(节选)……………………………………………《孟子》 16《论语里仁》(节选)…………………………………………《论语》

第五单元

王者行仁政 以民为贵………………………………………………《 菜根谭》《孟子》 18 施以仁政……………………………………………《 菜根谭》《孟子》 19 以德服人……………………………………《 菜根谭》《孟子》《朱子家训》 20 慧如时雨………………《 岳阳楼记》《 三国志蜀书》《 上皇帝万言书》

第六单元

放飞和平鸽 古诗两首

马诗………………………………………………………………[唐]李贺

塞下曲……………………………………………………………[唐]卢纶 22 木兰诗(节选)…………………………………[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23 古诗两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望阙台……………………………………………………………[明]戚继光 24 国殇(节选)……………………………………………………《战国策》

第七单元

家国情思 今夜月明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26 惊回千里梦

小重山…………………………………………………………[南宋]岳飞 相见欢 ………………………………………………………[南宋]朱敦儒 27 故园一千里

满庭芳·看岳王传……………………………………………… [元]周德清

庆东原·京口夜泊 ………………………………………………[元]汤式 28 卧雪吞毡………………………………………………《汉书·苏武转》

第八单元

成语典故 《周易》格言(自强不息、朝乾夕惕、安不忘危)30 徒木为信(漂母之惠、徒木为信)31 开源节流(开源节流、强本节用)32 与善人居(芝兰之室、染丝之叹)

增加主题-------1 博学方能多才 古代故事选(走进经典故事)

小儿击瓮

敲击瓦瓮发声以和歌。《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 秦 之声也。” 古代名人语录

(1)墨子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知凶吉。

(2)唐太宗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第7篇

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大致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看峰与别处看峰之不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站得高,能看得远。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鼓励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4分钟)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师板书: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王安石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4、学生齐读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解课题:(3分钟)

1、指名读资料(课件):王安石,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2、板书题目,解课题:

飞来峰,也叫飞来山,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附近。传说此山是从琅琊临海的地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山上有应天塔。

此诗是作者30岁路过杭州登塔时写下的。

三、出示全诗,自主学习:(10分钟)

1、出示全诗(课件),指名读,齐读。

导语:让我们一起做回王安石,齐读古诗。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像当时的画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的感情。

2、出示自学提示: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寻、闻、畏、缘;

(2)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积累与角度相关的名句。

3、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解疑:

(1)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畏:害怕。

缘:因为。

(2)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A、解读1、2句。

(第一、二句诗写的是景,用看到的和听来的景共同衬托出诗人站的角度——高。)

(1)指名读诗句。

(2)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

(3)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4)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

B、解读3、4句。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3、4句。

第三、四句诗写的是情,是作者登飞来峰感受到的。

(2)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C、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8分钟)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那么,这首诗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配合讲作者的写作背景: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时写的。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写此诗时,他初涉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1、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2、指导朗读。

师生对读,学生齐读,读出飞来峰的高,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和雄心壮志。

浅谈对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指导 第8篇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指导方法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 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语言凝练, 意境深远。它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 人格的塑造起到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 从小诵读经典古诗文, 能够很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对全面提高文学素养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好古诗文, 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古诗文的诵读指导的途径

1.营造氛围, 启情。1班级环境装点:学生素养的发展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作用, 营造浓厚的古诗文环境和氛围, 能使闲暇之余的古诗文吟诵成为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自觉行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隐性课程建设的主要阵地, 酷爱诗歌的班级文化, 如同走进一个“诗歌场”。教室里, 悬挂学生诗歌书法, 张贴诗人画像和经典名句, 给人以古色古味之感, 进而有看此诗, 想此人, 诵其诗的冲动。长此以往, 诗歌的感染激励功能由此而生。吟诵也就成为自然, 甚至成为一种情感的宣泄。2早读朗诵经典:每位同学准备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等, 每周选取一天早读课, 老师带领同学一起诵读, 小组读, 比赛读等。诵出感情, 诵出味道, 即可。3课间耳濡目染:班级黑板报定期张贴历代许多名家的经典诗作, 耳熟能详, 当课间闲暇之时, 建议同学们诵、忆。

2.优化课堂学习, 激情。语文课堂对古诗文的教学仍很重要。引领学生打破时空距离, 走进诗人心灵, 领悟思想感情, 体会道德情操。简单精要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对诗歌的品味, 然后融入自己的感情用心去吟诵。不停留于字面讲解, 分析等。如同叶圣陶说的:“诗歌的讲授, 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 如果抓住精要之处, 指导一二句话, 也许就够了, 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因此, 当学生明确诗意后, 用相宜的方法引领学生入境, 入情。然后将情感与朗诵有机结合, 一步步读出层次, 读出“韵味, 情味, 意味, 个位”来。进而收到移情的效果, 达到“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目的。这样, 让学生学到“精要理解, 重在诵读”的方法。

3.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传情。将古诗文诵读作为活动的目的,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我来给诗配音乐”、“翻唱经典古诗”、“舞动古诗韵味”等等。 评比“诵读能手”等荣誉称号。利用每周十分钟时间, 书写古诗。每期举办学科竞赛, 以古诗文为内容, 开展 “朗诵比赛”、“古诗演绎”等, 以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 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 与诗歌, 诗人对话, 在交流中传递情感。

4.走进家庭, 社会实践, 续情。把古诗文诵读作为家庭文化教育的一个方面。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相关的诗作, 光盘, 听听, 看看, 诵诵, 并开展“我与父母共背古诗”, 和“家庭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节假日, 让家长带领孩子去游览古代名人纪念馆, 亭台楼阁间处处可见经典诗句, 要有意识的收集积累整理。让学生处于古诗文的文化氛围之中。诵读也就走出了课堂, 延续到了课外。古诗文诵读更加落到了实处。

二、在指导学生从以上途径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 采用以下指导方法

1. 激发兴趣, “万丈高楼平地起”。1引入故事激趣。诵读前, 讲一些跟古诗词相关的故事, 既能激趣, 又能帮助理解意思。比如, 在学习李白的诗作时, 给孩子们讲, 重情义, 放浪不羁的个性, 与酒的故事, 李怀才不遇的苦闷等等, 学到辛弃疾的诗作时, 让孩子们知道他镇守一方时, 金人闻风丧胆的威严。学习王安石的作品时, 了解作为诗人, 文学家, 政治家的抱负等。这样, 学生明白了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怀, 以及吟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2创设优美情境。我国的古诗文有很多篇目本身就拥有很好的情景, 是作者有感而发。因此借助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例如学习田园诗, 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景色优美的课件, 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 从而使诗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身临其境, 诵读时才入情入境。3乐音相伴, 情韵悠长。借助音乐能调动情感, 烘托、渲染诗歌内容, 创设美的氛围, 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 理解诗歌的情感, 激发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春晓》时, 以班得瑞天籁之音《春野》作为背景音乐, 淅淅沥沥的雨声, 清脆甜美的鸟鸣, 动人的歌声、优美的乐曲、琅琅的书声, 回响在教室里, 回荡在学生耳边, 余音绕梁,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情趣。4如诗如画, 情境相生。古诗描绘的情景有三美:色彩美、结构美和意境美。例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苍凉, 壮观之境历历在目。如果用现代语言讲述画面的优美、意境的深邃, 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根据诗的内容用合适的动画、图片或学生亲自动手画画来创设情境,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用明艳的色彩来展示江边花儿的艳丽如火, 江水浩渺澄澈如兰的背景图片, 这样直观的感觉带来了视觉的冲动, 和内心极力想要表达的欲望。读出诗人留恋怀念的情感。还可以利用动画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古诗动态的美。比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教师用动画展现瀑布飞流直下、诗人“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感悟瀑布的壮美和作者恋恋不舍的内心世界。这样化静为动, 化虚为实,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诵读诗句, 自然就水到渠成, 事半功倍。

2. 教师示范, “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的示范诵读, 示范性的吟、咏、诵、读、唱, 对古诗词主题内涵的理解, 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范读时, 声情并茂, 既传韵 (传达诗的韵味) , 又传情, (传达诗的感情) 。1范读入情:如果教师读得敷衍了事, 自己不入情, 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美读示范,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读得声情并茂,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己之口, 如出己之心。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在范读时, 就要想到自己依然已到美丽的西湖, 这里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带来的神韵之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对兄弟也有着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思念。2范读一定把握诗人思想情感: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 其实, 把伤心之感写尽了: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愿停留, 慢慢地越飘越远, 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诵读时语速要缓慢, 读出惆怅, 孤寂, 内心不忍离去之感。“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让我们看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表面看来, 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 脉脉含情。实际上, 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 寂寞凄凉的处境, 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因而吟诵时, 语气中带着点沉重。3范读读出格律诗的音韵美:首先, 读出节奏美。格律诗一般以两个音节 (即两个字) 作为一个语节, 句末一个字独成语节。通过范读能很快让学生对诗的节奏有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划分语节, 总结节奏的一般规律。如教学《山行》时, 可引导学生划出语节: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接着, 归纳出七言诗一般可以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四个语节。五言诗可划分为“二二一”语节, 最后告诉学生朗读时各语节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停顿。其次, 体会平仄, 读出抑扬美。让学生明白古人普通话中第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 第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 而平声字要读得“平而长”, 仄声字要读得短些, 这样, 学生对平仄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不必太繁琐。对小学生来说, 只要能抓住重点, 基本读出格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就可以了, 不必去研究每个字的平仄。另外, 句末字是韵脚, 或者叫收句字, 我们可以根据押韵规则诵读它。

3.评价促进, “更上一层楼”。古诗平仄交错, 跌宕起伏, 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或低回婉转, 或高亢激昂。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生合作朗读。 师:“故人西辞——”生接:“黄鹤楼”。师:“烟花三月——”, 生答:“下扬州”……师生交换再读。教师在范读的时候注重感情朗读, 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学生在接读的时候, 就会模仿教者的读法。一唱一和中, 语言的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和韵味就呈现出来了。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及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对学生朗读中的字音、节奏、语调、情感控制等及时给予提醒或肯定。如是否“字正腔圆”、是否“有板有眼”、是否读出了“感觉”、读出了“味道”等等。积极的发展性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满足学生朗读学习的成就感, 将会促进学生朗读激情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引领学生踏上古诗文诵读之路 第9篇

一、当前古诗文诵读现状剖析

应该看到,如今学生的阅读正面临着严重危机。现代高科技使声讯、光影逐渐取代语言文字,人们逐步进入“读图时代”。为了获得一时的感观愉悦,很多学生迷上了漫画、短信等轻松读物。他们在获得愉悦感的同时,也通过各种传媒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身心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是应对学生阅读危机的有效策略之一。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古诗文诵读所追求的境界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它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引领学生学习诗歌,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演绎她的美,让学生时时感受惊喜,享受成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境界。

三、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教学尝试的两种策略

(一)课堂教学策略

l.背一背。检查积累导入,厚积古诗文底蕴,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以教学《绝句》为例,课堂起始:“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很多古诗词,谁来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让大家分享。”尽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你学习了唐代诗圣杜甫的哪些诗,能背一首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吗?”由于课前预习,有学生就背诵了本节课要学的《绝句》,教师见机板书课题,释题指出绝句的特点和种类,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杜甫。

2.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感情。出示自学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注意停顿和重音),轻声读、默读、诵读等,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圈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想象诗句描绘的意境。读是理解、体悟、情感升华的基础,这一环节很重要, 需要时间长,教师要巡视指导、点拨。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说一说。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诗意的理解、诗句的感受、学习方法等。“《绝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绝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学习了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谈谈感受。”“请你小结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在熟读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学生的汇报水到渠成。对于一些明理的诗词,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寓意、哲理、道理等。

4.画一画。读诗作画,更能直观表现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事物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画好的图画粘贴在黑板一边,呈现欣赏,诗画结合,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其乐融融。一些写景的精美诗文,都可以引导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作画,如《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山行》等。

5.演一演。许多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教学最后,可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学生充满激情,表演投入,言行举止,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还有一些诗词,在教学后可以拓展延伸,教学生唱一唱,这样能有效地依托文本,更好地“用教材教”,体现大语文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二)大量经典诵读策略

在浩瀚的诗海里,教材上的古诗只不过是浪花一束。热爱古诗,亲近古诗,是一种高雅的向往,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鼓励学生在平时大量诵读古诗文是非常必要的。

1.每周一诗。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实施诗教的主要阵地,可以在黑板报上留出一小块园地,作为“每周一诗”的固定位置。在每周星期一上课之前,选择一首适合学生诵读的古诗,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大声背诵。

2背诗比赛。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后,就定期举行背诗比赛,既巩固他们的背诵成果,又让他们体验到背诗的成就感,感受到背诗的快乐。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背诗热情。随着所记诗歌的增多,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大大增强。

3.贴近生活。学习古诗应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融于生活才有意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古诗让学生背诵。比如初春时节,在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同时,选择描写初春的诗,有《春日偶成》、《咏柳》、《村居》等,让学生背诵;清明节到了,让学生背诵《清明》、《寒食》等有关清明节的几首诗,同时让学生了解古时候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并与现在的习俗相比较,让学生感觉古诗表现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际生活并不遥远。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投身大自然,去领悟诗句的意思,使古诗学习融于生活,易于学生接受。

4.榜样示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在要求学生背诵每一首诗之前,自己都可以向全体学生熟练地把诗背诵出来。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背诗的兴趣,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背诗热情,为学生树立了背诗的榜样。

5.学以致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诵读的古诗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和言谈中,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写“春天来了”,可先指导学生观察春回大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有什么变化,自己有什么感受。然后联系背诵的古诗,让学生适当引用“一岁一枯荣”、“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草长莺飞二月天”、“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诗句。

古诗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中,视诵读古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是每个语文教师应秉承的信念。

上一篇:观开学第一课有感四年级作文下一篇:雨棚实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