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2024-07-24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精选9篇)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1篇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黄焕均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讲的题目“从细节看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刚才升旗仪式,我们看见有个别的同学没有行注目礼,有的同学没有肃立,有的人甚至在谈笑,这里我要说,你违反法律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 举行升旗仪式时,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奏国歌或者唱国歌。然而,在这个神圣、庄严的仪式上,细节就出卖了你的品格。

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同学表现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缺乏自律,缺乏文明素养,主要有哪些现象呢?

首先是说粗话。有的同学可能受到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染上了说粗话的坏毛病,几乎每一句话都带了“话把子”,粗话脱口而出,还没有意识到应该感觉羞愧脸红。打篮球,没有投进去要骂一声,投进去了还是要骂。一不注意,细节就出卖了你的教养。

第二是随地扔垃圾。有的同学在商店买了东西,边吃边扔;美丽的行道树上插着几根烤肠竹签;在医务室买了药,路上就把盒子扔了;有的同学在八角亭吃方便面,把方便面桶搁在亭子里就走了;球赛看完了,你可以发现球场周围一圈瓜子壳。今天起,艺术周就开始了,我们不希望看见表演结束后,美食展销后,地上到处是垃圾。

第三是打饭不排队。就餐时人多的时候的确比较拥挤,于是就有同学插队。想过别人的感受了吗?是否自觉排队也折射出你的个人素质和品格。

第四是彩排时喝倒彩。自己没有上场,在下边喝倒彩,这是缺德的行为。参赛的人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假如反过来是你在场上,你作何感想?本周文化节和下个月的元旦庆典活动,我们不希望看到你暴露出不文明的品格。

第五是个别宿舍很糟糕。牙膏牙刷乱丢,鞋子乱放,被子没有叠。晚上有人大声讲话。大家想想,今天你闹我,明天我闹你,我们怎么休息得好?明天怎么有精神上课?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讲文明的。上周我们留意观察,就看到了让我们感动的一幕幕:

好几次看见有同学弯下腰捡拾纸片、饮料杯、面巾纸。()我看得出他们一定是热爱学校的人,可以预见,这种有责任感、有集体意识的人,今后无论到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哪个单位去工作,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的。

我们经常听见同学遇到老师主动叫“老师好”。这样的学生一定是平时就对人有礼貌,一定不会污言秽语,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一定是和谐友善的。

我们还专门去看了初中部,他们自己买了桌套,把桌面保护得干干净净,没有乱涂乱画,没有同学踢门,出去上体育课、微机课主动关灯,没有浪费水电。

我从江津乘坐公交车到学校,看见几个穿着我们学校校服的同学,他们都安安静静地排队上车,有个女生还帮忙给一个阿姨提编织袋。我和司机摆龙门阵,听司机说,二中的学生都很讲秩序,规规矩矩的。顿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学们,我们不经意的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都彰显了我们的修养、品格和素质,每个人的每一个细节也代表了江津二中的形象。咱们学校办学近百年来,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邓稼先、赵仁恺、黄济人、周开达等十二位院士,还有数不清的校友,在二中奠定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知识基础,所以才有了他们后来的辉煌发展。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二中独特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当是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人,我们应当带头做一个文明人。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品学兼优,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样才可能赢得人生的大发展。

最后,祝愿同学们个个优秀,人人成功,也祝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2篇

摘 要:《橘颂》借橘写人,颂扬了诗人独立不迁的精神品格,横而不流、坚定不屈的人格,坚守信念、乐观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

关键词:《橘颂》 屈原 人格 精神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光辉称为“屈原精神”或“屈子精神”,视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咏物言志诗, 南宋诗人刘辰翁称之为“咏物之祖”。它以橘树比人,又将橘树人格化,反映了青年屈原的心态和个性。王逸《楚辞章句》注《橘颂》云:“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颂。”但橘只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说橘有德而颂,显然表明“橘颂”实际上是颂人,是诗人的自喻。清代王夫之《楚辞通辞》评曰:“因比物类志,为之颂,以自旌焉。”林云铭在《楚辞灯》中说:“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屈原自比于橘的这一特性也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首诗是围绕着橘树写的,但又处处体现着诗人自己的精神品格,把橘树与诗人融为一体,既颂橘,又颂人,体现了橘树和诗人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橘所特有的品质正和屈原自身的品质相符,橘树成了诗人的化身。那么,诗人借橘颂扬了哪些思想品格?

一、受命于天,故土难离,恪尽职守的使命感

橘“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晏子春秋六杂下》载:“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可见橘忠于生养它的土地,具有不可迁移的本性,橘生于江南,不可迁徙,是因为它受命于天的固有本性,扎根深厚,不可移易,橘的这一根本习性便成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屈原生于楚,长于楚,对楚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忍离开楚国,而且他把这一信念铭记于心,从不变更。屈原正是以橘树来自比自己的品质的,作者既是写橘,又同时写自己的宗国之情和乡土之恋,这也是屈原在其作品中屡次表明他不愿远走的原因。也正由于秉承天地所赐的重任,他恪尽职守,忠实于楚国,为楚国的富强努力。《橘颂》作者借歌咏橘树故土难离之天性,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绝不远逝的坚定志向。

二、理想远大,崇尚“独立”,坚定不屈的人格追求

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表达过对“兰”、“椒”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绝不肯向凛寒屈服。“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再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束全篇,在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

怀抱远大理想,追求高尚人格,是屈原精神之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自任,重人格修养是一种精神。战国时期多游说之士,他们朝秦暮楚,可以为任何肯任用他们的诸侯服务;而屈原则是乡土观念、国家观念极重的人,所以特别重视“受命不迁”,强调“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种品格是屈原一生的信仰和精神支柱。《橘颂》是屈原高尚人格和个性的一个缩影。屈原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压力不断求索,去实现自己助君强国的伟大抱负。正如其在《离骚》中所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则喜欢以加强自身修养为乐。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动摇,难道我的心会害怕受到惩罚而改变?屈原总是时时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与未来。诗人对橘树由外貌到内质进行了热情的赞美,但诗人最看重的还是其“独立”的节操,表现了屈原对“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慕,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屈原坚信“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思美人》),即使芳草与污秽混杂在一起,芳香的花也自能从中显出。

三、信念坚定,乐观开朗,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橘颂》全篇以乐观开朗、昂扬奋发的格调,表现出对现实自足、对未来自信的饱满积极的情绪特征。全篇通过咏唱橘树的外形、内质等,以拟人化的方法,抒发诗人主观的情感志向。犹如初踏征途的旅人,对未来的目标充满坚定的信念,但对未来的艰险尚无切身的体验;在理性上已做好献出一切甚至生命的准备,但在感性上还没有真实经受到种种磨难灾祸迎顶压来时内心所产生的痛苦、悲哀、愤怒和绝望。作为屈原早年的言志作品,《橘颂》以其明朗开阔的情感基调,华丽绚烂的辞章句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不仅在《楚辞》中,乃至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作品通过类比联想,托物言志,纷繁美盛的“后皇嘉树”与英姿勃发的青年屈原叠印,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自然本性与屈原的完美人格统一,客观事物与主观心理巧妙融合,其所确立的“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的宏大志向以及“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的自我勉励绝不是纨绔子弟与庸常之人可比的,全诗没有忧伤愤懑的情绪,相反,它充满着意气风发的昂扬情调。《橘颂》体现了屈原坚定的信念和清醒处世的人生态度,他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仍要“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王峰霞.《橘颂》中的屈原形象[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3篇

一、日本企业文化中的集团意识

根据日本社会学家中根千枝的“纵向社会”理论,日本人划分集团的依据是自己所处的场所。《派》第3集,里中主任初次见到津根先生作自我介绍时,首先强调公司而不是自己的姓名和职务,这个举动体现出强烈的集团意识。集团意识不仅是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日本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带有浓厚的集团主义色彩。

1.1雇佣形式

终身雇佣制赋予日本企业浓厚的家族色彩。企业每年春季定期从高中、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收新员工,举行庄严的“入社”仪式欢迎新成员的加入,正式员工通常不会被解雇,可以工作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多余的员工往往被降职派往同一集团的其他企业或部门而不会轻易被解雇。如,《派》第8集中桐岛部长决定将里中主任降职调离,第9集中东海林主任被“发配”到名古屋分公司的运输部门。

终身雇佣制度下,日本企业会通过人事轮换制度不余遗力地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1]正式员工为了晋升与加薪,往往能够主动接受企业的人事调动。《派》第10集,里中主任被调回到销售二部,黑岩匡子被调到市场部接替里中主任的职务,通过人事调动里中主任被委以重任,黑岩匡子则由普通职员晋升到主任的职务。

强调集团责任意识的日本企业的决策方式也别具一格。《派》第2集,东海林主任多次拜访百货公司的经理并提出增加柜台面积的请求,得到的答复是“正在稟议当中”。日本企业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讲究协调一致。首先上情下达,把领导层的意见交给基层讨论。然后再下情上达,把基层的意见反映上米,以求得上下一致的共识。[2]为缩短决策时间,日本企业往往采取事先疏通的表决方式来弥补禀议制的缺陷。《派》第7集,派遣员工森美雪的企划项目得以通过就得益于S&F公司会长的事先疏通。

1.2工资制度

年功序列是指正式员工在日本企业里定期晋升或加薪。《派》中59岁的桐岛部长年收入1600万日元、32岁的东海林年收入625万日元、30岁的里中年收入580万、30岁的黑岩匡子(女)年收入520万日元、23岁的浅野务年收入475万日元。从这5位正式员工的工资数据我们可以读解年功序列制度的最大特点:内部晋级。

日本企业正式员工的职位、工资与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刚刚进入公司时工资低于他们对企业的贡献,随着工龄的增加,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自动晋升到某个位置,工资水平也相应增加。为了维持集团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有些企业会增设职位。《派》第1集,东海林被任命为销售二部主任,同年入社的里中也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市场部主任。人事部对里中的任命显然就是保持人事平衡的权宜之举。

日本人不太注重职务而非常重视所在企业的原因除了内部晋级制度所形成的强烈的排他性,还有“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派》中,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一木先生虽然与S&F食品公司的正式员工里中、黑岩同龄,但年收入却只有402万日元。这是因为在,正式员工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支付能力。因此,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更容易吸收到优秀的人才,日本人一旦成为大型知名企业的正式员工,更容易唤起强烈的归属意识。

二进制、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合理主义

上世纪90年代前,以集团意识为主流的日本企业文化为日本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了摆脱泡沫破灭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经营困境,日本企业纷纷出台合理主义的改革方案,颠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采用弹性劳动配置方式。[3]正如《派》中桐岛部长所言“节约开支的最好方法就是雇佣派遣员工”。多样化的雇佣形式导致正式员工被大量裁员,而非正式员工大量增加,人们对集团的信仰遭受到前所未有地考验。剧中的东海林主任作为正式员工的代言人,多次表达了对派遣员工的抵触和对终身雇用制变革的忧虑。企业文化的变迁动摇了其原有的集团信念。

2.1派遣员工

泡沫经济时期的派遣员工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的收入通常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经济萧条使派遣员工的数量和构成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像《派》的主人公大前春子那样被企业裁员后不得已成为派遣员工的人数曾递增态势。为了削弱日本人对终身雇佣制度的依赖,日本政府通过立法逐渐放开对劳务派遣的束缚。《派》第1集的开场白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法令的修订:1986年本颁布了《劳务派遣法》,劳务派遣首次在法律上得到确认;1991年泡沫经济开始破灭;1999年对《劳务派遣法》进行修订;200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历史最低;2004年实施修订《劳务派遣法》。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动企业文化的变迁,淡化原有的集体主义色彩,其目的就是规避集团信仰危机引发的社会风险。

根据《派》第1集,派遣公司的员工一木先生的介绍,所谓派遣员工就是,受雇于派遣公司,在用工企业的指挥下工作,由派遣公司支付的时薪制工资与工作年限基本无关。《派》中被派往S&F公司的派遣员工竹井瞳的年收入是253万日元,较之同龄的正式员工浅野务(475万日元)少很多。派遣员工不仅在收入方面普遍低于正式员工,而且工作极不稳定,用工企业往往会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随时解雇派遣员工。

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只有管理关系,与派遣公司也仅仅属于合同制雇佣关系。雇佣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分离,使派遣员工游离于企业集团之外。剧中的东海林主任视派遣员工为“不相关的外人”就反映出正式员工对派遣员工的强烈排斥。这种“内外有别”的心理距离和冷漠情感不仅通过个体的语言,在集体行为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第5集,桐岛部长问大前春子为什么不在员工食堂吃午饭,大前春子回答说“350日元一份的咖喱饭,派遣员工需要支付700日元。”对正式员工而言,派遣员工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工作机会的减少,更让他们感到恐慌和绝望的是曾经深信不疑而且为之奋斗的信仰一夜间坍塌,从派遣员工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将派遣员工拒之门外的举动无疑是对现实进行的无声的抗议。

2.2集团信仰危机

很多日本企业为了生存和提高竞争力,不仅裁减正式员工也不再录用应届毕业生,而是利用派遣员工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森美雪在《派》第10集中提到,她通过考试成为S&F公司的“介绍预订”派遣员工。派遣合同到期后,S&F公司根据她的工作表现,可能将她录用为正式员工。“介绍预订”的劳务派遣形式开始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2000年。这种形式的劳务派遣虽然受到日本企业的欢迎,但却导致非正式员工的比例成倍上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为了不断地满足需求而生活和工作的,在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以终身雇佣制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具备了人们最期望的雇佣稳定这一特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安全需求,在企业中的归属感也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但时过境迁,企业文化的迁移使得集团信仰危机在人们心中不断滋生,人们不再把自己的将来寄托于企业,需求层次也降低到满足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合理主义特性使“场所型”社会的集团意识逐渐被个人主义替代。

三、日本企业文化迁移

日本文化呈现出来的种种矛盾与善变向来被众多学者津津乐道。在日本人心中与集团意识同样根深蒂固的还有“排除弱者”的合理主义伦理。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得集团存续岌岌可危之际,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就会表现出合理主义的特征。回顾历史,日本人对集团内部的弱势成员进行“合理”的安置似乎是帮助集团摆脱困境的常用手段。只有将在集团内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驱逐出局,才能使集团因负荷减轻得以延续和发展,日本人所有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集团生存概率最大化。例如,1908年,大批失去土地的贫困农民被迫远离家园移民到巴西等南美国家在异国他乡开荒种地。这些移民其实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解决人口过剩和发展经济而抛弃的“弃民”;二战期间的“开拓团”和日本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的战争孤儿也是日本政府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而实施的“排除弱者”政策的牺牲品。进入21世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越发凸显出日本人的合理主义倾向。日本政府为了在经济低迷中保护大企业的利益,不惜通过立法破坏传统的雇佣关系。失去工作的派遣员工生活窘迫,以至于2009年元旦出现了震惊日本社会的“过年派遣村”。“过年派遣村”是民间组织为失去工作后流落街头的派遣员工暂时提供的栖身之所,虽然它无法改变派遣员工被“用完即弃”的现实,却将隐藏在集团意识背后的合理主义的残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和绝对的,是以牺牲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前提、相对于强者而言的集团意识,集团成员的多少取决于诸多变量的稳定程度和集团实现生存概率最大化的可能性,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其实是以集团为单位的合理主义。

日本企业文化的合理主义特性通过经营模式的不断改革表现得尤为明显。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企业纷纷采取终身雇佣制以确保雇佣稳定。泡沫经济破灭后,集团意识逐渐被雇佣形式多样的合理主义取代,然而,也由此引发了技术和管理能力下降的问题。为重新唤起员工的集团意识,近年来又出现了工资、晋升制度改革与终身雇佣并存的局面。集团意识与合理主义在日本企业不断变革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此起彼伏,这个过程对日本人来说充满了失落、痛苦和迷茫。然而,合理主义不能解决企业存在的所有问题,集团意识仍深深扎格于日本人的心中。日本企业牺牲派遣员工的生存权利换取自身生存概率最大化的行为,不仅激化了代表集团意识的正式员工与深受合理主义其害的派遣员工之间的对立,更唤起了整个社会对“排除弱者”伦理的恐怖回忆。因此,为稳定社会日本政府已着手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改革。虽然合理主义的用人制度已经成为日本企业节约人力成本的既定方针,但以终身雇佣制为代表的集团意识仍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日本人仍然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形成的“场所型”社会集团来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

四、结语

从《派》中所表现出的日本企业文化中集团意识和合理主义的冲突,我们可以得出:合理主义虽然能在某些特定环境占据上峰,但在高度重视家族观念的“纵向社会”,日本人对集团的依赖和期待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历史的年轮已经将它深深刻在人们的心中。如此以来,《派》中的东海林主

任最终没有辞职而是选择继续留在S&F公司的剧情设定就不难解释了。

摘要: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终身雇佣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曾因推动经济发展而备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和赞誉。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企业文化中合理主义的特性日益凸现。通过该剧,我们可以了解日本企业文化迁移过程中集团意识与合理主义的对立与冲突。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集团意识,合理主义

参考文献

[1]三公.1999.最新経[M].一橘出版

[2]孙满绪.2007.日语和日本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4篇

关键词:天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成语“天道好还”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它是一个主谓短语,其中的“天道”指天理;“好”读作hào,指常常会;“还”读作huán,指回报别人。它的本义是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而后来,则以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为“天道好还”。朱元璋在北伐元朝鼓舞将士士气时也曾说过:“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而太平天国杨秀清、萧朝贵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也说:“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可见,“天道好还”其实是个充满正气和力量的成语,而它的背后也有着值得玩味的深层文化内涵。首先,既然“天道好还”,“天可主持公道”,那么“天”一定就具有“权威”的文化品格;其次,就“天主持公道”本身而言,表明“天”具有“公义”的文化品格;另外,从“慈爱就是真理,慈爱就是宇宙的性德”的方面来说,“天”既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当然也具有“慈爱”的文化品格。下面就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具体地阐释“天”的这三种文化品格。

首先,“天”具有“权威”的文化品格。其实,这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天”的注释中就可略见一斑。许慎认为“天”的意思就是:“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鲜明的“以天为大”“敬畏天地”的意识。像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天为大”“敬畏天命”的人。他在《论语》中就曾说过这样一些与“天”和“天命”相关的话,如“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就西方文化而言,尤其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更是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认为上帝就是天,天就是上帝。而上帝作为创造并掌管宇宙万有的全知全能的天神,其智慧、权柄、威力自然都是至高无上的。《圣经·使徒信经》上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圣经·主祷文》上也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其次,“天”具有“公义”的文化品格。这在我们传统的道、佛两家的文化中多有体现。众所周知,道、佛两家的文化都特别强调因果,都认为善恶自有报应,而且恶人必遭“天罚”。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说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他在《太上感应篇》中还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而当恶人行恶时,则会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至于佛教,也有类似“作恶必遭天罚”的说法,大乘佛经《无量寿经》上也说:“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而《地藏经》上也有:“违逆父母者,遭天地灾杀报”的说法。西方基督教文化方面,虽然不讲“因果报应”,但是《圣经.罗马书》明确地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其实,这里的“万事互相效力”的意思就跟“因果报应”差不多。《圣经》上还说:“上帝都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耶和华(上帝)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监察。”而且以《圣经》的说法,上帝既会发怒,降灾于不义之人,也会因为某个地方有一个义人,而保护这个地方。

另外,“天”还具有“慈爱”的文化品格。“天”的这种品格,在我们的佛教文化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佛教认为,尽虚空遍法界(包括天界)的佛菩萨们,他们永远都是以慈悲怜悯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包括世人)的。他们念念想的都是众生,并随缘救拔一切苦难众生,令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至于西方文化方面,“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的观念也早已是家喻户晓。依《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上帝对世人真的是慈爱到了极点!正是他,为了亲近世人,帮助世人,以“道成肉身”的方式,化为一个卑子——耶稣基督,降于世间,在世间吃苦耐劳,治病救人,传救世之福音,过着寝食难安、风餐露宿的日子,饱尝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也就是他,后来,为了让世人的罪能得以赦免,三十三岁就被残忍地钉在了十字架上,流血,受死,降于阴间三天……还是他,即使是在十字架上痛不欲生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他的母亲,他的门徒,还有其他需要他用生命和鲜血救赎的世人……多么慈爱的耶稣基督,多么慈爱的上帝啊!难怪有那么多人赞美他,信靠他!他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是至圣至善的超人!”就连举世闻名的大将军拿破仑也自愧不如地赞美道:“我比不上拿撒勒的耶稣基督。他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占领过一寸土地,可是他的国却建立在人们心里,他已经赢得了千千万万的心灵,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牺牲,为他服务,并且把他们的福音传遍天下……”

总之,“天道好还”是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它不但能让我们从中看到善恶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而且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天”的权威、公义和慈悲。

参考文献:

[1]绍南文化编订.老子庄子选[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绍南文化编订.学庸论语[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3]赵佳佳.老子成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5篇

眉毛看相:从眉毛看一个人的品格和感情动向

短眉

缺乏兄弟帮助照顾。做事欠缺协调性,依赖而个性倔强,有激情,容易与人发生感情,成为别人心爱的对象,但桃花多并非好事,应小心选择。

长眉

有兄弟缘,与家人相处和睦,爱情美满,时有好运。做事有协调性,在组织中能与人沟通合作,容易成功。

八字眉

表面上不易接近,实质和蔼可亲,品德也好,因出手阔绰,所以一生要辛勤赚钱。八字眉的人心胸广阔,有英雄豪侠的气概,是倾谈的好对象。

一字眉

耿直理性,处事不够圆滑,易得罪别人。意志力强,有实力,能事业有成。对感情尊重,认为婚姻较为重要,有早婚倾向。

眉角剔下眉

在眉角处明显剔下的人,十分热情,生命力强,精力旺盛,决定了做的事一定会实行。财运佳,事业运亦好,恋爱十分积极。

新月眉(柳眉)

从细节看现代职场竞争 第6篇

外表整洁

整洁的外表、得体的举止,会在老板心里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过要注意坚持,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你就成为老板心目中最好的公司形象代言人。

保持笑容

脸上的笑容不仅能传递心里的愉悦,更是送给他人的一份美好礼物。工作时的笑容能够让你在处理问题时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积极沟通

在工作中随时和老板同步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板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你的存在、认可你的工作,进而赏识你的能力。

维护老板

人在职场,有时候老板的面子比事情更重要。面子本质上是一种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受人尊重的需要,尽可能地维护老板的权威和地位,既尊重老板,也赢得信任。

展现自己

现代心理学表明,与众不同的下属才能引发老板的兴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积极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工作能力,是赢得赏识不可或缺的一环。

职场细节之完美礼仪

礼仪细节之衣着

工作制服不应到处穿

工作制服是为体现身份或者方便工作的服装,因此工作制服只适宜在工作岗位上穿着,下班后应立即换上便装,不要穿着制服逛街、就餐、娱乐,尤其是公职人员更要注意。在工服的穿着方面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常有餐厅工作人员,甚至是厨师穿着工作服进出公共厕所。这样不仅会令顾客对餐厅的印象大打折扣,也是不符合食品卫生规范的。此外,美容、餐饮等对卫生要求较高行业的从业人员去公共厕所前也都应先换下工作制服。而且还要注意,不要穿着工作服到商场、车站这类人员密集的场所。

礼仪扼要

●虽然女性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但是在职业场合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稳重形象,不宜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年轻而以可爱款式的“娃娃装”来装扮自己,成熟、职业化的服装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夏天的时候,许多职业女性不够注重自己的身份,穿起颇为性感的服饰。这样你的智慧和才能便会被埋没,甚至还会被看成轻浮。因此,再热的天气也应注重自己仪表的整洁大方。

礼仪细节之手机

工作时间忌用搞笑彩铃

手机在职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的人往往忽略手机的使用礼仪,这主要体现在手机不分场合地响起铃声以及在与人交谈中频频接打电话。此外,不恰当的铃声设置和彩铃也会令你失礼于人。公务员、公司管理人员等由于岗位性质的需要,应该以稳重的形象示人,因此在工作场合中,如果响起“爸爸,接电话”、“汪、汪”这样的手机铃声不仅会显得很不严肃,而且与自身身份不符。同样,在工作期间,如果有人拨打手机联系公事时,却听到“我就不接电话呀,我就不接电话,别人的电话我都接,我就不接你电话”这样的搞笑彩铃也是会令人反感的。

礼仪细节之手势

用手示意别用指头指

在工作中,人们常会忽略手势礼仪,常常因一个小动作而失礼,暴露出自己礼仪修养的不足。其中最常用的举手示意手势却常被不规范使用,显得对人有失敬意。正确的示意手势应该是除拇指外四指合拢,伸出手掌用指尖所指的方向示意,而不能直接伸出食指、用一个指头进行指示,尤其是在相互介绍的场合,最忌讳用一个指头指着人向第三方介绍。假如用手指直接指向对方就更加不礼貌了,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此外,一些人习惯性地用手中正在使用的笔指点对方或做示意,也不符合礼仪规范。

礼仪扼要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反复摆弄自己的手指,比如活动关节,甚至发出“嘎、嘎”的声响,或者是手指动来动去,会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

从甲午战争看细节管理 第7篇

1894年7月25日清晨丰岛海战发生,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随后,日方步步紧逼,屡屡告捷,战斗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暂时停止。

当时,清朝政府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及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军舰在吨位、数量及火力上都不逊于日本,为何最终会以惨败告终呢?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丰岛海战发生前夕,日本派出间谍到中国军舰上侦查,当中国军舰上横七竖八地晾晒着士兵的短裤、袜子这些细节出现在情报上时,日本政府断定: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因而,立即决定发动战争。

战争的结果:清政府以惨败告终,财产大量外流,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日本则成为亚洲军事强国。

从《宝玉挨打》看细节真实 第8篇

一、(宝玉)信步来至厅上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宝玉在厅上碰到贾政真是个巧合,文中写道:“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如果宝玉不是这时遇到父亲,那么见贾雨村的“葳葳蕤蕤”,强奸母婢的谣言,忠顺亲王府的兴师问罪,种种“不肖”不会同时聚集,导致贾政痛下杀手。那么,宝玉“巧遇”贾政,是不是有它的生活合理性呢?还是就为了凑合情节而生造出来的呢?我先请学生体味一下此时宝玉的情状。

宝玉知道金钏“含羞赌气自尽”后,五内俱焚,到母亲处所又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从母亲那里出来,在厅上遇到了父亲贾政。我让学生找出反映宝玉此时心情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出,“心中早又五内摧伤”“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这些直白的心理描写确是写出了宝玉的感伤,但作者的匠心不仅仅只停留在这些直接的心理描写,我指导学生:相关的小节再读一读,品味语言,留意人物的神态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学生重新读课文,很快有了新的发现,“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这些细节传神地刻画了宝玉悲痛欲绝,魂不守舍的情痴形象,可谓入木三分。但是还不够,对细节的把握还是不到位。通过小组交流,有学生提到了“信步来至厅上”,信步是没有目的走,表现了宝玉此时内心没有着落,一片茫然,随意而走,结果到了厅上就碰到了贾政。学生对细节的领悟渐入佳境了,我进一步引导。

师:“厅”是一个什么场所?

生:会客的地方。

生:喔,方才贾政父子会见贾雨村应该就是这里吧!是不是宝玉才来过,所以潜意识他就走到这边来了?

师:你的感觉非常好。我们再想想,既然是会客,那么意味着这是贾政经常来的地方。宝玉见了他老子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大家想象一下,换作平时,宝玉会主动来厅上吗?

生:不会。换了我是宝玉,即便要经过厅,也情愿绕一个大圈子的。(众笑)现在宝玉信步来到厅上,应该是厅离王夫人的住所不远,而且宝玉刚刚在这里会见贾雨村,潜意识里有印象,更主要是宝玉现在失魂落魄,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来到厅上。

学生的感觉来了。这样的细节,看似平常,静心品味一下,非常的逼真,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对细节的揣摩,学生对此时宝玉的心境理解更深入了,不再停留在悲伤、痛苦这样抽象的概念上,可以说,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宝玉,就出现在大家面前,能够触摸,能够沟通。

二、贾政对宝玉的称呼

贾政对宝玉的称呼,有宝玉,儿子,畜生,孽障等等,但称呼宝玉“奴才”,就《宝玉挨打》这一回。在特定的场合,贾政对宝玉的称呼各有含义,不能混淆,这些细节体现了曹雪芹描写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从一个方面展示了曹雪芹的笔力和写实风格。

我整理了《宝玉挨打》中贾政称呼宝玉的几个情形,用PPT的方式展示出来。

(1)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亲王府长史官面前说)

(2)贾政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对小厮说)

(3)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人护持……”(对王夫人说)

(4)(贾政)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对贾母说)

如果在第二处换“奴才”,学生一看就看出不对,因为在小厮面前,宝玉是主子,小厮才是奴才。那么,在亲王府长史官面前,贾政怎么就称呼儿子为“奴才”呢?这里必须补充一下爵位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在清代,被封为亲王的必须是皇族宗室,(开国时封吴三桂等异性王是例外)贾府虽然也是豪门大族,但在皇族宗室面前,他们就是奴才,这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正常现象。贾政作为朝廷大员,在小小的长史官面前却诚惶诚恐,是因为长史官是亲王府的人,也可以说长史官是狐假虎威,他代表了忠顺亲王。贾政称呼宝玉为“该死的奴才”,当然是说给长史官听的———在亲王面前,我们都是奴才。表现了贾政对长史官到贾府来问事是极其的重视,对宝玉冒犯亲王府非常震怒。同样道理,在第三、四处都不会称呼宝玉“奴才”。第三处是贾政对王夫人说话,称宝玉“孽障”。孽障是封建社会长辈对不孝子弟的称呼,在这里比“宝玉”“儿子”更能体现出贾政的愤怒。那么,在第四处呢,贾政对贾母说话,能不能用“孽障”。学生说不可以,因为贾母最疼爱宝玉,贾政在母亲面前不可能称呼宝玉“孽障”,这是对贾母的冒犯。那么,能不能称“宝玉”呢?

(贾政)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宝玉,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这个问题就具有难度了,学生出现了分歧。出现分歧争论没关系,关键是要说出道理来,体会这其中不同的味道。我让学生把这两句话反复地读,体会不同称呼带来的不同感受。小组交流后,一学生发言:我觉得用宝玉虽然可以,但是没有更多的含义。用“儿子”就不一样了,贾政其实对贾母溺爱宝玉是不满的。贾政几次说道,“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指的就是贾母和王夫人。现在贾母对贾政严厉呵斥,“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虽然惶恐,“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其实暗含着他作为父亲,教训儿子是权利,天经地义。而用了“宝玉”,就没有这些丰富的潜台词了。

学生的分析非常好,显示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品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提示我们,欣赏小说,不要轻易丢了对细节的品味,小说的很多趣味,就体现在细节中,同时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小说的底蕴在于细节,而《宝玉挨打》中,这样真实经典的细节比比皆是,希望通过一篇课文的欣赏,感受细节的精妙作用,能启发学生去品读出《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的味道。

三、(王夫人)到底在阴司有个依靠

除了《宝玉挨打》所在的这一回,王夫人和贾政在整部《红楼梦》中,似乎没有什么感情交集,让人怀疑夫妻感情是否和睦。贾政听信贾环的造谣,气的面如金纸,这时贾政说了耐人寻味一句话,“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劝贾政的当然是贾母与王夫人,贾政不会把冠带家私交与贾母,那只能是交与王夫人了,似乎在贾府持家,王夫人有某种强势的倾向,引来贾政的不满。但是,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至少在场面上,王夫人不可能做出咄咄逼人的姿态。贾政痛打宝玉,王夫人最感切肤之痛,忙忙的穿衣出来,不顾有人没人,闯进书房,即便这样惶急,王夫人语言动作还是极有分寸的。先看王夫人的动作,先是抱住板子,再是抱住贾政,最后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再看王夫人的话语,也是软中带刚,只见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自重”两字,话中有话:一方面是劝贾政大暑天的,这样发怒,容易气坏身子,要保重自己。另一方面,自重也有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的意思,暗示贾政的行为,已经失态了。旁人听来是第一层含义,但是贾政多年的夫妻,应该听得懂王夫人的话,所以即便王夫人抬出贾母的招牌,贾政更加暴怒,要勒死宝玉。王夫人的到来,似乎矛盾从父子转换到夫妇,进一步升级了。王夫人使出最后的绝招———以死相逼。

王夫人:“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冤,到底在阴司里有个依靠。”

这样的话语,居然与贾母的如出一辙,请看贾母的出场。

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到:“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两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祖母,都要先宝玉而死,疼爱之心,可感可怜!但是,王夫人与贾母的话语,还是不同。如果把斜体的部分互换,就变成下面的语句。

王夫人:“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岂不干净了!”

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到:“先打死我,再打死他,我们祖孙俩不敢含冤,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学生品读之后,都说不能互换。“岂不干净”带有火药味的话,王夫人不可能说,只有贾母说得出口,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极度的生气,强烈的不满,出离的愤怒!而“不敢含冤,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语句要委婉的多,而且,封建社会母以子贵,王夫人的依靠只有宝玉,贾母不可能说要依靠孙子。这些细节,无不表现生活的真实,传递很多耐人寻味的信息,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的非凡之处,在于这些真实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和人物的性格形象交融在一起的。看似随意写来,却是一笔不乱,一丝不苟。司各特评价简·奥斯汀:“拥有描写日常生活中复杂状况、情感和人物的天赋,这些都是我所遇见的最为精彩的。跟任何人一样,我自己也可以用武断的笔调来写,但是那种来自真实的描写与情感、让平凡的人与物妙趣横生的精巧格调,却是我力所不及的”。(毛姆.巨匠与杰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59-60)这句话也完全可以评价曹雪芹,《红楼》问世之后一百多年间,刻印出版至今可见的长篇续书有十四种之多,堪称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但没有一部可以和《红楼梦》比肩,其中缺少细节真实,或者细节真实和人物缺少内在的联系,是重要的原因,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红楼梦》的艺术价值。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第9篇

“敬事”是履职尽责的立身之本,每一个公务员只有始终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才能实践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曾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意思是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是要兢兢业业地办理国家的大事而又恪守信用。作为人民的公务员,“敬事”就是要以勤政谋事为立身之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每一个公务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务员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俗话说得好:没有目标的人,你就是你自己,有了目标的人,你就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结合笔者的本职工作,法官是在为人民司法,“法正、廉洁、为民”是当代人民法官共同尊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人民法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法官要以此为标尺,做到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脑海始终不忘法律,心中永远装着人民。要像宋鱼水、陈燕萍那样,立足岗位干事业,默默无闻做奉献,以自身的行为,诠释“公正、廉洁、为民”的真谛。

“博学”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人民的公务员,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渴望,一种责任,才能使自己成为既讲政治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怠”。结合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每一个公务员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必须要尽快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养成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会运用科学理论、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去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就当前来讲,要把自身的学习与贯彻落实“三个至上”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同探索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的特点规律结合起来,同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工作体现党的宗旨,体现群众的意愿,体现社会的进步,体现国家的发展。

“公正”是司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每个公务员尤其是人民法官只有正确对待权力和慎重使用权力,才能抵制各种诱惑,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谈到为政时,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含义是说,如果自己正直、公正,谁还敢不公正呢?当前,司法公正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正是司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更是司法的灵魂,而司法廉洁与否,关系到公平正义能否实现。

“律己”也称自律,就是在道德和法度上的自我约束,厚德而清廉。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我威,而畏吾公,公生明,廉生威。”人民的公务员要严于律己,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支撑,恪尽职守,为政清廉。手中的权力不是自己的,而是党和人民给的,用得好可以为人民服务,用不好也可以伤害人民,最终也会害了自己。拒腐防变决不能是一句空话、套话,法官处在特殊的岗位上,必须认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好法官、称职的公务员。

“爱人”是锤炼和提升思想境界的有效途径,人民公务员只有真正把奉献爱心作为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才能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

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孔子认为核心内容是一个“仁”字。他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仁是德的最高境界和标准。“爱人”体现在我们法官身上,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诉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只有这样才能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为人民群众所信任和拥护。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法院,工作最终怎么样,要从老百姓嘴里说出来才最算数。因此,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人民的公务员”就要根本体现民本、民生理念,要在我们每天的行为实践中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这应该成为我们包括法官在内每个公务员的理想和追求,成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一篇:缕缕书香伴我成长作文500字下一篇:新女性勇敢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