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2024-09-04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精选6篇)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第1篇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主要困惑是什么?家长偏向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当下中小学生都爱选择哪些学习方式……8月26日,由xx教育研究院委托艾瑞咨询集团协助开展,广大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调研的“国内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显示,在新一代学生与家长心中,成绩不再是唯一考评标准,而是更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随着互联网应用日趋低龄化,在线教育的普及将为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多可能。

近半学生尝试在线教育

此次调查的样本采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抽取的学生群体主要为中小学生,其中中学在读生比例占77%;家长群体中,7—12岁孩子的家长比例为50%,13—18岁学生的家长占22%。调查显示,有六成的家长认为现有的中小学教育没有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有77%的家长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成绩为考评标准,难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学习目的,新一代的学生不再将“为了考上大学,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放在首位,更多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

对教育认识转变影响着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家长们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向个性化教育和游戏娱乐方式学习,不再局限在传统的“侧重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

而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仍是主流,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时间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安排学习进度,相对于线下面授形式,费用较低。

三大教育痛点待破题

调查中表明,个性化的学习效果不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既有的知识传授方法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等,已成为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三大痛点“。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迫切渴望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借助先进的科技,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体验和效果。在学习模式中,超过7成的学生希望将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试有机结合,形成基于传统面授,配合使用科技产品服务的学习方式。

而这一选择恰好与好未来的教育定位不谋而合。一年前,好未来由“学而思(微博)“更名之时,确立了“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教育进步“ 的定位,在更名后一年间,旗下七个子品牌共同发力,力求通过科技普及与人文行动改变“学习之痛“,改善学习现状,由此彰显了其行业领军者的形象,也因此获得效果与口碑的双丰收。

一直以来,好未来以“让学习更有效“为企业使命,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打造了一系列改善学习体验的互动教育产品,以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专为学前儿童打造的摩比思维馆的课堂上,游戏化的作业、视频等功能实现了“既学又玩“的效果。在网校,教师通过提升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最大化发挥教学魅力。在学而思培优、智康1对1的课堂中,多项虚拟课件的采用,让教学摆脱了“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能听、能看,能参与各类实验,满足并优化了学习体验。

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教学,好未来依托自身在教学行业的资深教师团队的教研积累、近百万学员的学习实践、专项技术团队的数据分析等优势,为每个学生记录学习轨迹,建立数字化档案,并以此产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旗下学而思培优的ics3。0、智康1对1“i教学系统“中均引入了相应系统,逐步完善学习的.个性化、智慧化、智能化效果。

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

教育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家有着浓重互联网基因的教育企业,好未来一直勇立潮头,用不断创新、突破来改变着传统教育。更名一年来,好未来加速了向“教育科技企业“的转型,敞开怀抱吸纳不同领域的精英加盟,在好未来各事业部中,既有来自教学、教研团队的传统教育者,也有来自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专家,他们合作互通,重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拥抱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据不完全统计,好未来除了收购考研(微博)网、入股育儿网站社区宝宝树外,还投资了视频公开课网站多贝网等。同时,好未来有意去扶持定位于科技与互联网驱动为主的教育培训领域新兴成长型公司,甚至为此设立了专项教育战略投资基金。近期,被誉为在线教育“创业大本营“的好未来“未来之星“在线教育创业营也在烽火如荼的开展。

如果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观念视为教育的第一阶段,那么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是第二阶段,个性化体验引导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所有教育从业者最终期望实现的结果。

“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是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坚持教育的初心。XX年前他曾坚定预言“互联网会改变教育“,现如今,好未来将继续通过丰富的一线教学,更直接、更丰富地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和需求,再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习在体验中不断被升华,实现着“科技预见学习“的愿景。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第2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 名: 张旻君 成 绩:

学 号: 111044232 联系电话: ***

调查对象: 教育参与者等

调查方法:上网,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地点: 中国 调查时间:2012.2 指导教师: 初春华

学 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规模

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及在职中学教师,共50人。

二、调查形式

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设3组问题,共15道选择题。要求调查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做出选择,在15分钟内作答完毕。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不好说不公平较公平2很公平001020图13040840

2.你认为阻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02213学校录取制度不公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他015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乱收费

3..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图2毫无关系关系不大有很大关系密切相关0421169510图3152025

4.您所在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设施和方式是否存在差距?

没有差距差距很小有差距但不大有很大的差距010图4203002103840

5.您认为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时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32很不公平的对待较公平的对待没什么差别45图5

6.您认为各省市不一致的高考录取名额对考生多、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公平吗?

40302010010很公平6还算公平图634不公平

7.您认为,国家财政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方面加大投入,对实现教育公平作用有多大? 30202810120没有作用作用很小图710很有作用

8.您认为享受免费教育的范围是否还应该扩大?

无所谓5最好不要5应该扩大0104020图83040

9.您认为以下的教育公平缺失情况中,哪几种亟待解决?(多选题)

城市低收入子女进好学校难, 20农民工子女上学难,20各省市人才录取选拔不公, 43各地教育投入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3601020图9304050

10.您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A.从基础教育做起改良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匀性——36人 B.通过政策平衡各省市间的录取率——48人

C.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23人 D.其他(略)

四、问题与建议

最近两三年来,中央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为解决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困难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受到群众欢迎,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忧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1996年还一度跌到2.44%,2003年才占到3.41%,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不相适应。

这一较少投入在配臵上又存在不合理。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引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此外在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问题,本来应该随同每年大学招生人数的调整和增加,逐年着力加以缓解,但力度仍很不够。再加上这些年大学收取的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

以上这一切,人为地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已将激烈的入学竞争和无从禁止的“择校热”,由高等教育阶段下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使全社会公民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卖考分”泛滥使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遭到破坏,“钱学交易”、“钱权交易”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去年,中央电视台揭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人在招生中敛财的报道,引起社会震惊,这并非个别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对如何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维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教育公平的根本价值,均缺乏严格的制约和规范,导致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为扭曲,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如相当普遍存在的以钱“买考分”,就进一步加剧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上教育仍属紧缺资源,学校之间又尚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致使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招生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也得不到市场的制约和惩罚。

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

以上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最主要体现在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基础教育投资与高等教育投资不协调、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同阶层间受教育的权利不平等。同时,绝大多数的调查者对于目前政府采取的一些维护教育公平的措施信心不足,呈悲观态度。这也反映出政府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的措施不力,方法欠妥。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因此我们呼吁政府及全社会重视教育问题,群策群力实现教育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建议政府通盘研究和解决各种有违教育公平的做法。对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失范行为,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件件加以清理,分清缓急加以纠正。我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逐步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把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估计需要300亿到400亿的资金,现在农民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已经是个共识了,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他们也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先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后逐步向全体国民放开。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投入力度不够大,相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过大,导致我国的教育呈现“头重脚轻”的现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设施,加强师资培训。

三、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现在有些地方对重点中学建设还在不断升温,有的还花巨款征地建新校,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而对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校的工作,则冷冷清清,进度缓慢。我们应当急基础教育之所急,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制订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的规划,并切实付诸实践。上级政府在考察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时,亦应以薄弱学校的变化为主。

四、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如组织由社会人士、家长等组成的观察团,全程监察录取过程等等,以完全杜绝权力和金钱对招生工作的腐蚀。

五、尽量平衡各省市间的高校录取比例,向经济欠发达以及人口较多的省市投放更多的录取名额。同时,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

六、着力解决好低收入阶层的“上学难”问题,反对教育歧视,打击教育腐败,保证国民有平等的权利使用教育资源。

七、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收择校费。有些地方公办初中,也以“民办”为名收择校费,更应完全禁止。重点公办中学也一样不能收择校费。对违规校长经举报查实后应严肃处理。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领导的决心和决策,只要能下最大决心杜绝虚夸之风,减少国家财政不合理又非必要的开支就够了。教育乃百年大计,是立国之基,如果能解决好目前教育领域中的负面问题,实为中国之大幸!

中国当代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权利意识的觉醒,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强烈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上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例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己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因此,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整体社会公平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对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之一。2006年,教育部在《中国教育“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工作思路》中提出: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充分说明,通过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准确把握中国教育现状、深入分析其成因并积极构建相应的解困制度与措施,已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弊端,党和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难题可能会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失业问题、教育如何优先发展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但是,比较而言,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坚持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和谐之本。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含义

对于公平的涵义,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一致,即“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但是落实到教育公平的具体界定与论述中,研究者的认识角度或侧重却不尽相同,以致论争、质疑从未间断。就所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教育公平的界定,主要有“规则性界定”、“权利性界定”、“层次性界定”三种方式。

教育公平的规则性界定方式,是从社会制度及其保障角度来看待教育公平的宏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臵教育资源。持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教育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还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概念,是人们对于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利益的理想和制度,以及为实现这种理想和制度所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而且,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出强烈的主体价值和人权思想,应将之确立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公平的权利性界定方式,是从个人权利及其保障的角度来论述教育公平的微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该方面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权利主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其权利主体应该仅为受教育者,不包括施与教育者。施与教育者能否公平地代表国家或者教育机构行使教育权力,教师的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是否平等,可以对教育公平起一定的影响作用,是教育公平研究的内容之一,但它并不属于教育公平的内涵;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规范、原则,也只是影响教育是否公平的因素,并非教育公平本身。教育公平的权利主体仅为受教育者,它的内涵应限定为受教育者之间权利的公平。

教育公平的层次性界定方式,是从结构分析的角度来描述教育公平内涵的解构性界定方式。例如,很多研究者借鉴T〃胡森的教育机会平等论和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不公平现象,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起点公平———不论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条件等,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过程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③结果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这种对教育公平的界定方式,是从具体的教育阶段入手,把开始进入一个教育阶段时的公平称为起点公平,在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称为过程公平,在结束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时的公平称为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涉及到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需要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过程公平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是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要求,须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加以体现和维护;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归宿,是教育公平的最高阶段,是每个受教育者追求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其他一些层次性探讨。如:有研究者借鉴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提出了相对应的教育公平的四方面说:入学机会公平,学习过程公平,学习结果公平和学习影响公平。还有研究者针对国际教育改革和教育运动中最让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四层次说: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教育效果公平。

三、当前我国主要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现阶段,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至今还未达到,2003年才占到3.41%。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配又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的总额为5800多亿元,其中的77%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投资,这种情况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其次,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臵上。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臵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再者,教育的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如高考制度的一些问题也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既有受教育的起点不公平,也有受教育的过程不公平,还有学业成就上的结果不公平。从宏观上来看,一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城市不仅在硬件和软件上明显优于农村,而且迄今资金和人才仍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由于城乡之间教师职称结构的差别,重点学校的区域分布,城乡文化环境的差异,以及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我国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公共资源上的差距相当大。二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东部地区9省(市)全部通过“两基”验收;中部地区13省(区市)中92.4%的县市实现“两基”;而西部地区9省(区市)中实现“两基”的县市仅有71.7%。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是由本地区财政承担,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当前,社会的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困难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和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由于家庭贫困,少数学生还不能实现自己要求读书、改变人生的愿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原居民子女享受的教育不一样,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没有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等等,而经济优裕家庭的孩子却能享用丰富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四)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近年来,私立学校学杂费标准差距过高;公私立大专院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过高;政府对私立学校经费补助偏低等问题,也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四、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措施

(一)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发展求公平

发展是解决教育不公的最佳途径和根本办法。贫困是不和谐因素的根源,也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不公的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平在地区、民族、性别、阶层间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元化的受教育机会,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和激发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和积极性,以发展求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加快教育发展的基础目标。要在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使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法律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坚持教育的法治理念,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切实保障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以法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原则,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以及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公平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立法机构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教育实施的各个细节上有效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独立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正和谐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延伸,对教育公平的理念追求和制度规整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现实发展目标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公平保障。今后,要尽快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实保障。

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教育公平已有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专项使用制度,对贫困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等等并且贯彻实施。并且应该把保证公平教育原则,实行义务教育列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实行问责制。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法治理念。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让每个人能够均等地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有理由相信,我国教育公平的切实推展,将有大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教育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并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参考文献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第3篇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党的伟大事业的希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今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具有关注现实,政治意识强烈、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等诸多特点,同时还存在缺乏理性思考、 目标现实性、思想功利性,缺乏理想信仰、以自我为中心等诸多问题,无疑又对“中国梦”的顺利圆梦提出了时代性的课题3。因此,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在各高校大张旗鼓地开展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了解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情况,探索科学的宣传教育途径与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国梦” 的认知、认同情况和目前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三所农林类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各校的畜牧兽医学院、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四个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3个不同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40~6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总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1份,有效回收率92.28%。被试大学生类别基本构成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访谈法为辅。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采用结构式调查为主,非结构式调查为辅。在问卷的问题设计中采用选项按程度分为四级的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为辅。访谈问题主要以开放式设计为主, 封闭式设计为辅。评分按程度分别评以4分、3分、2分和1分。 统计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分析结果数据用X±SD表示,差异显著时用最小显著差异法 (LSD法)做多重比较。以P<0.05或P<0.01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三)研究内容

研究问题设计围绕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和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方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

二、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认同

1.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现状。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现状见表2。

注:同列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 P<0.05 或者 P<0.01 水平,字母相同则表示差异不显著。下同。

由表2可知,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畜牧兽医类均值最低为2.98,极显著低于经济类和文学类(P<0.01),与林业类差异不明显(P>0.05);且经济类与文学类之间的差异也是不明显的(P>0.05)。同时,在认同方面,文学类极显著低于经济类(P<0.01),均值仅为2.96;且显著低于畜牧兽医类和林业类(P<0.05);但畜牧兽医类与林业类差异不明显(P>0.05)。

上述分析表明,在认知方面,经济类和文学类专业大学生较畜牧兽医类和林业类专业大学生好,且以文学类专业大学生认知度最高;在认同方面,经济类专业大学生较其他三类专业大学生好,文学类专业大学生认同度最低。

总体而言,样本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评分结果一般,高校需根据各专业大学生生源类别、专业特点等进一步进行分类引导教育。如:拓宽视野,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畜牧兽医类专业大学生认知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文学类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受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加强该类专业大学生的认同教育等。

2.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现状。如表3所示,我们对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作了简单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认知方面以群众最低(均值为2.89),显著低于共青团员(P<0.05),极显著低于中共党员(P<0.01);且共青团员显著低于中共党员(P<0.05)。在认同方面,群众亦为最低(均值为2.92),极显著低于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 (P<0.01);且共青团员与中共党员之间差异不明显(P>0. 05)。

上述分析表明,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群体在认知方面中共党员最高,较共青团员和群众好;且共青团员较群众好。在认同方面,中共党员较共青团员略高,两者均比群众认同度高。因此, 中共党员在认知、认同方面均是最好的。

总之,对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可从认知入手,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感的教育;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支持、鼓励和敦促大学生将“中国梦”各个方面融入到实际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中,并最终将其作为衡量是非观念的主要标准和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参照原则及精神动力。

3.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现状。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调查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认知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均值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大一认知度最低,显著低于大三 (P<0.05),但与大二差异不显著(P>0.05);且大二也显著低于大三年级(P<0.05)。在认同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均值也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大一认同度最低,显著低于大三(P<0.05),但与大二差异不显著(P>0.05);且大二也显著低于大三年级(P<0.05)。

上述分析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中国梦”在认知、认同得分上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因此,大三年级学生对 “中国梦”在认知、认同是最好的。

以上分析结果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该重视刚入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伴随着大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认识到最后的认同水到渠成。

(二)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由表5可知,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局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途径上,其中以通过党组织和学生会开展的比例最高; 班级对于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比例处于2.00%~4.00%之间,提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每年新生入学之后,随着党校、团校紧锣密鼓地开展,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大部分学生开始奔走于各个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等之间,单纯通过班级自发组织开展的活动相对偏少。 这提示我们在以班级为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努力营造和谐良好、奋发向上的氛围, 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乃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谱写新篇章。

2.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由表6可知,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以社会实践比例最高 (20.00%以上),班会的比例最低(5.00%左右),其他各种方式均比较均衡(10.00%左右)。

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情况见表7。

由表7可知,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频率较为理想, 但开展频率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有所降低。大学生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频率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经常参与和参与一般的比例不断降低,基本不参与的比例不断升高。

3.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由表8可知,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宣传力度较弱的比例较高,活动多而不精的比例次之,活动的创新性也是一大难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三所农林类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

1.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情况一般(均值均为3.10)。

2.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较为传统,缺乏创新。

3.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二)建议

透过以上数据分析的结论,笔者认为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情况不理想的原因在于高校对“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本身还有待改进,要想进一步改善这种局面, 我们需要打破惯性思维,积极探索“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新途径、 新方式。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1)加强信仰教育,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科学性与方向性、主导型与多样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中国梦”的精髓充分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新颖独特的模式,加深大学生的情感体验4。

同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当前“中国梦”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形势教育和外交政策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理性地对待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56。

(2)拓展教学内容,融入贯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学生的求知、个人尊严和民族尊严、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等心理需要,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统一起来,把成才教育与振兴中华教育统一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能解决学生在思想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解释学生的“难点”、社会的“热点”问题的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民族荣辱和现实国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使其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正确对待个人理想同祖国利益和前途的关系7。

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时代精神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这两个关键环节。 理清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尤其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积极因素,结合课程中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关的知识点,强化时代精神的教育,把传授专业知识与激发创新热情、培养改革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成长成才8。

2.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坚定走好“中国道路”。通过拓展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方针。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石,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 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和长效机制,理论联系实际,坚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信念9。

坚定走好“中国道路”,坚持“价值引领、普遍参与、以人为本、自主开放、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第一课堂是主阵地作用, 凸显第二课堂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地位;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择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联系起来;以精品活动为抓手,拓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渠道,探索第二课堂建设的新途径和方法,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打造培养新一代实践型大学生的独立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10。

3.营造良好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共同凝聚“中国力量”。

(1)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冲击,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强化环境育人功能,积极应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强化阵地意识,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环境,夯实“中国梦”宣传教育方面的书籍、影视和网络媒体建设; 大力进行“红色”校园网站建设,利用QQ、微博等平台,以平等的对话角度,新颖的宣传手段,进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历史观教育;加强对“黑色文化”、“黄色文化”、 “暴力文化”等的冲击,潜移默化“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增强大学生“中国梦”的认知、 认同感11。

(2)抓准有利契机,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我们应抓住有利契机,积极探索“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改变单一的教育形式。搞好课程的课中、课后和教育实习环节的教育,结合课外各项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中国梦” 宣传教育的方式。构建以校训为灵魂和核心的校园精神,重视班集体、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建设,兼顾宿舍阵地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创新宣传教育途径与方式,打造精品的品牌活动,努力提升“中国梦”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总之,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虽然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的梦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凝聚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摘要:以我国北方三所农林类高校的畜牧兽医学院、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3个不同年级的166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和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方式四个方面的情况,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情况一般(均值均为3.10);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较为传统,缺乏创新;高校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建议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坚定走好“中国道路”;营造良好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共同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第4篇

摘要:为调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挑战和其成因,探究融入美国校园生活的策略,文章以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美国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5所公立大学中153名中国留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及研究。分析表明,当今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总体学习生活情况良好。语言应用能力不足、跨文化适应障碍,以及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辅助机制匮乏,是在美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文章根据研究数据讨论了挑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并指出中国学生出国前应做好各方面准备、美国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提高国际学生教育教学服务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美国国际生教育;跨文化适应;异国生存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踏上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美国作为拥有世界上优秀高等学府较多的国家,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中国留学生。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和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0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DSBECA)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2013-2014学年,在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攀升至近90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美国中西部大型公立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带,其中一些学校的中国留学生规模在5年内(2007年-2012年)增加了25倍之多。

由于近年来美国经济低迷,各州的财政补贴减少,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大量扩招国际学生以增加办学资金。中国留学生在人读美国高等学府的同时,不仅将大量资金注人美国高等教育,也将中国文化带人美国校园。在增加美国校园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给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自己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深层次结构性文化转化是广大中国留学生能否实现学业成功、生活顺利的基本前提。

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相关机构、国际学生家长、有留学意向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教育学领域,实地调查中国留学生如何适应美国文化和校园生活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全面了解中国留学生如何克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行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美国中西部5所公立大学的153名中国留学生,旨在研究以下3个问题: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生活中面临哪些挑战,这些挑战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反复强调经验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本研究的调查结果集中了153名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和生活经验,不仅能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生活,还有利于美国大学教师和管理层了解中国留学生,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服务。换一个角度考虑,当今绝大多数的在美中国留学生都是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后再进入美国高等学府,他们在美国学校的表现也是我国近年来教育成果在国际上的一种展示。从更加长远来看,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就是未来的“海归”,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完成学业后将从海外带回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他们的现状将在各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开放与进步,关乎我国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美国中西部公立大学中选择了5所中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大学开展调查。这5所大学都是美国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学科设置齐全,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30至130名。每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超过万人,在校国际学生人数也均超过500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都在百人以上。

2012-2013学年,研究者在这5所大学中国学生会及一批中国留学生的协助下,通过电子邮件、平信邮寄等方式,发出调查邀请函及调查问卷。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53份。

问卷调查是教育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方式,适用于地理范围广、涵盖学校多的教育学研究。通过精心设计的长短适中的问卷和通俗易懂的问题,研究者可以在相对少的时间里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该方法的一大优势在于研究者可以直观、准确地用数据量化探究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收集到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现状,获得量化资料,从而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由44个涉及学习、校园生活、文化适应等选择性问题,4个开放性问题,以及旨在收集被调查者相关信息(如性别、年龄)的问题所组成。每位被调查的学生用10到20分钟即可完成。问卷中所有问题的可靠性指数在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 Alpha)测量下达到0.87。研究者使用SPSS软件及描述性统计手段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参考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此次研究得出了四个结果。第一,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总体学习、生活情况良好,在各种挑战面前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第二,尽管多数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但语言障碍仍然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挑战。第三,美国的校园、学术及社会文化的跨文化适应是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深层次挑战。第四,美国高校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辅助机制尚不完善。

(一)美国中西部公立大学在读中国留学生总体状况

所有被调查者中,男性83人,女性70人;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32岁,平均年龄为22.4岁;在美时间最短的10个月,最长的达7年之久,在美平均时间约为2年;本科生占43.8%,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占56.2%;被调查者所学专业共计22个,其中以工程学(如机械、电子)、经济学(如会计、金融)和数学专业的学生最多,占所有学生的58.6%。

结果显示,96.2%的中国留学生认为,选择到美国高校学习的决策是正确的;86.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用功学习;分别有68.8%和82.3%的学生表达出对完成教授布置的作业和参加美国课堂讨论的不同程度的自信心;87.6%的学生展示了对美国文化的好奇心;67.5%的学生承认自己努力跟美国当地学生交朋友,并且参与校园内和当地社区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在开放性问题的阐述中,多数学生表达出了对在美国高校学习、参与校园生活以及适应异国文化的积极态度。

(二)语言障碍是中国留学生的首要挑战

参加本次调查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所在学校的全日制学生,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已达到学校的录取要求。在留美国际学生剧增的大趋势下,美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语言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本次研究背景的5所高校,基本要求国际学生的语言成绩不得低于新托福机考(iBT)80分或雅思(IELTS)6.5分。如果国际学生申请研究生院,还必须参加GRE考试,取得不低于1000分的成绩。另外,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年限不少于7年。从理论上讲,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人际交流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英语不应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但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运用是中国留学生面临的首要挑战。

结果显示,有63.2%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承认语言问题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38.6%的学生认为语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理解课堂上所用的材料及教师的讲授内容;50.4%的学生表示,由于语言水平有限,比较害怕参加课堂讨论。数据表明,学生的语言水平与他们对完成作业难度相关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首要原因是语言问题而非学科专业问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影响着他们对美国生活的适应能力,很多学生因为语言水平有限而怯于跟美国当地学生交往,以及参与校园及社区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跟他们在异国文化中的无力感与孤独感有关联。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在美国顺利地学习与生活,中国留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熟练使用英语是打破文化隔膜、融入美国社会的先决条件。

(三)跨文化适应是中国留学生的深层次挑战

结果显示,73%的学生承认自己缺乏在美国文化下生存和适应的策略。大多中国留学生认为他们在国内参与的、为了赴美国学习的准备都是为了应付语言考试而进行的,缺少实用的生存训练或跨文化适应性的系统准备。69.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异国文化中感到被动和无力;有47.7%的学生承认,想到要调整自己以适应异国文化让他们感到很紧张;69.3%的学生相信,适应美国文化要比学习上的困难更加难以应付;81%的学生感到融入美国文化、进入美国人的交际圈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很多中国留学生认为,在中国社会所适用的生活技能和方法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被证明是不适用的。数据表明,中国留学生对于文化适应的困难与他们在美国参加社会交往的困难相关联。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阐述中提到了自己关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困惑与感想。例如,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写道:“中美文化的差异是很大的,比如在师生交流模式方面,很多中国留学生认为只要埋头苦学就行,遇到问题很少跟导师直接交流,结果有时候得不到导师的认可,心里很苦闷。在学业评价方面,美国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平时的课堂表现在期末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与中国的一张卷定终身的评分体系是不同的。”另一名就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写道:“美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一样,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而在出国之前,我听到的大多是积极的、正面的,所以我印象中的美国是完美无缺的。但当我真正在美国生活,才知道我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前后对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一方面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美国社会,另一方面的确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总之,中国留学生对于文化冲击往往缺乏准备,他们在校园文化及社会文化等的适应方面都处于被动地位。留学生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能否战胜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因此,中国留学生想要真正适应美国生活、取得学业上的进步、融入美国文化,跨文化适应才是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四)美国高校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辅助机制匮乏

虽然近年来大量中国留学生涌人美国公立高校,带去了巨额资金以及多元的文化,但是一向号称“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国学校缺乏相应的帮助辅导机制。本次调查显示,只有45%的中国留学生所在的院系有专门负责处理国际学生问题的部门和人员;虽然所有美国高校配备了学生心理辅导机构,但只有40%的中国留学生知道产生心理问题后可以向相关部门求助;有4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所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提供的服务。美国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辅助机制显得格外匮乏。很明显,美国高校倾向于假定国际学生有能力熟悉美国文化,知道关于学校的一切,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尚不够理想,在陌生文化中容易产生的陌生与恐惧的心理,从而导致对学校机构、服务、规定、要求等缺乏认识与理解。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留学美国一方面给中国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先进知识技术和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给他们带来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但是参加本次研究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表示,对继续在美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并且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尤其是留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我们总结出了以下5条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美国文化,积极适应文化差异

有学者指出,虽然近年来有留美意向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但他们在赴美之前的准备多集中于参加语言考试方面的训练,很少针对适应美国文化有所准备,这种忽视跨文化准备的趋势在近期将继续影响中国留学生。作为东西方非常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留学生需要对美国文化有一个客观、理智的认识,积极了解美国人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只有熟悉美国的课堂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乃至社区文化,中国留学生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事半功倍,才容易和美国教师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当地人交朋友,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误会、尴尬或矛盾。

(二)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压力之下,保持合理有序的时间安排是确保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顺利生活的重要条件。与“埋头苦学”的中国传统“好学生”标准相比,美国人更推崇的是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能够自学、热爱体育、积极进行社交的学生。中国留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社交时间,积极投身于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一方面提高英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改变以往中国留学生只专注学习而不愿意参加活动的消极形象。

(三)主动寻求信息资源和帮助

虽然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针对国际学生的辅助机制尚需完善,但是中国留学生长期以来宁愿独自面对问题,不愿意跟老师、同学、学校沟通也是不争的事实。多数中国留学生在调查中表示,美国人总体比较友好,尤其是校园中的教师、工作人员、美国学生,只要向他们主动询问,一般都能得到帮助。因此,中国留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寻求信息资源和帮助。

(四)培养自控能力

美国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不会监督学生学习,如果没有自控能力,学生的成绩往往不能达到要求。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进入自由度很高的美国大学后,脱离了中国传统的“严管”生活,开始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马虎应对作业和考试,重修课程、延迟毕业,甚至成绩不合格被迫回国的案例近年来也是屡见不鲜。因此,中国留学生应早日脱离依靠父母和教师监督的心理,逐步培养自控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业都负起责任来。

(五)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第5篇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无不极其重视其教育的发展,而历史也告诉人们,凡是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不领先世界,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教学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开展,更是把我国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使我国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保障。但面对取得的成就,我们必须承认还有不足之处。而在众多的问题之中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凸显。

此次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意在明确农村义务教育中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

在20xx年1月至3月间,本人就地取材,以本人比较了解的家乡中小学为主要对象,结合网络,书籍及走访等多种渠道的信息来调查农村的教育状况。虽因时间较短,样本数量较少及本人能力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但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教育的若干问题。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龙廷一中、龙廷中小在校学生及其家长 ,以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开展,另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来了解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及城乡对比情况,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总体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并有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建立了几大经济开发区,不仅享受各种优惠的政策,甚至举全国之力特别是本来就相对贫穷的农村来支援沿海地区的建设。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在中国沿海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甚至赶超英美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前提。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最终追求,我们不能背道而驰,还美其名曰先富带后富。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有的甚至是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以小学为例,大多数农村小学并未开设英语课程,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学也基本“名存实亡”,这在起点上就落后了城市学生。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待遇整体水平较低等原因,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即使是当地培养出来的优秀骨干教师,也因待遇低、职称提升困难等问题而流向城镇或城区,这给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目前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头等问题。在农村许多学校,计算机、音乐、体育、英语、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

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使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据对我乡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调查,该校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占60%,大专35%,本科只有5%。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农村环境的影响及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首先在农村,家庭条件有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学生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

而在农村有些受传统愚昧影响的家长们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和对教育的需求很微弱以至很多孩子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

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教育的高成本使得多数的家庭望而却步,而教育的投资期之长,收益性之不确定,更使大多数学生早早放弃了念头。以本人亲身经历为例,小学同学大约有30人(在十几年前学生还是比较多的),上到初中的不到20人,初中毕业的不足10人,上到高中的仅仅5人,考上大学的3人,重点大学仅1人。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堪忧

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而据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万,当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一个局面如何能保证孩子们正常地接受教育。大多数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最多照料他们的衣食生活。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因此孩子得以机会更多地放纵自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给中国农村的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倾斜是农村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农业支援工业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财政支出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没有改变千百年来看天吃饭的情况。而农村交通与信息的闭塞倒着的农民素质普遍低下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虽然现在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农业的重要形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近几年的民工潮愈演愈烈,广大农村的年青一代不甘农村的辛苦生活纷纷走出农村追求城市的生活。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城市不仅造成了畸形的城市化,也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留守儿童与老人的增多。劳动力的丧失则会着约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2、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及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物质化

现在学校的教育,与社会严重的脱节,造成学无所用的尴尬局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不强,就业优势不明显。甚至大学生的工资都不如农民工。可是大学生与农民工相比背后是更多的时间与物质成本,知识的力量与价值没有充分点的体现,或者说在学校学的知识并没有转化成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偏低,工资水平不高,与供不应求的农民工就业市场形成鲜明地对比。出人头地不只是有读书这一条路,而往往选择读书其实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大量需要的是具备专业能力的产业工人,而不是现在大学教育的所谓的“精英”。也许在未来几年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快速的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社会文化建设却停滞不前。而在追求物质丰裕的生活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把金钱看成人成功的标志,物化的社会很难让人感到知识的可贵之处。而国家的分配及再分配制度的不公平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了农村教师工资停滞不前,学校教学施舍的短缺,升学困难的重重,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支付高昂的成本。

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建议

1、国家加强对农村地区政策与经济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的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是造成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要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必须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为各项事业的展开提供必备的物质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则更应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保证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数量与质量要求。提高对困难学生困难家庭的补助,以资助其完成学业。并依靠社会的各种力量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

2、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与法律保障机制

我国在一九八六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是义务教育法并不能完全的适应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状况,而对于困难家庭的教育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应有的制度支持。我们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用于农村的教育法律与制度体系,以保证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地接受良好的教育。规范政府对于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制度的保障,把教育的发展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3、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这是根本之道。提高农村老师的工资和奖金,同时制定奖励政策,促进师资力量向农村的流动,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户口问题,提高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另外,制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向农村流动,提高农村回城老师的待遇,从而提高农村老师的教育水平,也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大学生在农村任教几年,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中可考虑如免除实习期、提前晋级、任教满三年后在报考公务员中给予加分等政策。同时,新任城镇中小学教师也应有一定的农村工作期限。

还有,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教师培训经费使用范围,明确各地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经费的使用应更偏重于农村教师的培训,使农村教师通过加强培训,尽快提高素质水平,缩小与城市教师现有的差距。

再来,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吸引老师。财政开支要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提供给老师更好的教学设备,更大的发挥空间。鼓励老师改变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把生师比调低,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在此基础上,重视为各科教学配备专职的教师,改变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历史、美术、音乐等课程由主科老师兼任的情况。只有教师配备齐全,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树立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忽视文化教育,只追求追求物质丰裕的社会现象,国家应该加强引导,树立相近的文化,教育理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形成热爱知识热爱文化的社会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五、总结

经过这一次的假期实践我真正理解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知道了我们的教育水平还很落后,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教育的体制还是教育的方式目前我们的形势都不容乐观,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教育的问题上,政府无意中的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高等教育上,而忽视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问题上又把重心放在了人口比重相对较小的城市的教育发展上。

目前对于国家提出的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负担等等许多问题上,都没有做到真正的减负,现在的中小学生的课业相对减负前更加多了。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变得更加紧张,而学校在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或是老师水平的高低,最硬的指标便是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让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忘记了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这样的教育体制可能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只会背书的呆子。

中国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第6篇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因此,抓好义务教育是国家强盛发达的必由之路,那么在中,中国的义务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中国人才网的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学校方面

一、巧立名目乱收费

国务院已经明令禁止不再向农村中小学生收取书本费,课桌费等费用,而学校则巧立名目实施乱收费,有的学校将练习册,英语磁带等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在开学初收取费用,但不告知学生家长,到了学期过半或学期将要结束时,再将这些项目重新向学生收取,造成重复收费。

有的学校在刚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课桌凳费用,并且不开具任何的票据,班主任将学生的姓名记录下来交给学校领导就行了,在收费时承诺学生在离校时可以将课桌凳带走,或者按使用情况退还费用,可到了学生毕业时却只字不提,造成家长不满,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明知向学校要钱无门,索性将课桌凳砸烂,以泄愤,造成公物损坏现象严重。

二、教研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这几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义务保障经费,但是一些学校将这批义务保障经费私自挪用,用来美化校园,添置一些并不实用的教学教学设备、办公用品,但是,真正用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教育教研经费却少的可怜。有的学校一学期也见不到上一节公开课,有的学校的教师甚至几年没有听一节课,至于教育教研,更是无从谈起。

有的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老化,在许多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找不到量筒、量杯。在地理课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即使有的学校有,也是紧锁于实验室、图书室,甚至连实验室的管理员也不能很快将它们找出来,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设备添置了,但大多一买了之,一把锁就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一线的教师隔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学校管理不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的学校的校长,经验不足,思想老化,墨守成规,没有新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教学经验到了学校就被用老壶装了进去,不能满足新形式的教育需求。一些学校校长家长作风太浓,引起教师的不满,教育教学情绪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形成矛盾,这样的学校,留不住好的教师,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留不住学生,造成学区内的学生择校。

有的学校的领导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有些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一起管,形成内耗,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师方面

一、工资待遇低,无心教学。

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使得许多教师不能专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虽然这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却很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待遇低,而教育行业又是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行业。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待遇却相对老教师来说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社会应酬也相对增多了,而当今的消费水平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压力过大。拿一个三十几岁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资水平在一千五百元左右。除去家庭开支,一个月所剩无几,再除去人情往来,社会应酬,房贷等,更是拙襟见肘,再看看与自己同龄的人,要么在生意场上是如鱼得水,要么在机关单位迎来送往,好不风光,就连在工厂里的工人,他们有时也不能比。所以他们大多搞一些第二职业,无心教育。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年轻人最能接受,年轻教师的此种心态大大减缓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得许多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得不到推广利用。

二、工作压力大,心理疾病多。

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强调不搞排名,而有些地方部门还是搞一些排名。更多的是,学校将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师考核挂钩,使得教师整天忙于提高教学质量(仅提高考试成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整天钻在学生堆里。成绩提高了则沾沾自喜,在领导,家长面前炫耀,吹嘘;成绩下降了则怨天尤人,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而很少有人从自身处找原因,寻找一些更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态度不端正,工作消极。

现在有不少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其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往往教学方法单一,工作缺乏耐心。很少和学生谈心,加上他们社会阅历浅,无法和家长取得较好的联系与沟通。使得学生的情况不能较全面的`掌握。无法从源头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教师往往会对这部分学生失去信心。有的教师干脆放弃对他们的引导、教育。从而出现了学校里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等他们走入社会后出现了“问题青年”。

四、吃拿卡要多,反映强烈。

学校现在也不是一块净土,现在许多教师在社会上耳濡目染,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家长索要钱财,如:现在许多班级班额过大,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使得座位问题就成了焦点,最后排的学生往往被前排的学生挡住视线,无法看见黑板上老师的板书。而教师也看到这一点,暗示学生,甚至直接向家长索取好处,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较理想的座位。

再比如,有的教师自己在家中搞有偿家教。他就会将测试试卷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暗示,甚至直接泄漏给学生。而对待没有辅导有没考好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并找其父母谈话,施加压力,迫于无奈。学生只好“自愿”地到老师家辅导功课。以上种种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僵化,有的家长在学生的面前指责教师,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得教师教师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学生方面

一、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现代社会,人才多,每年的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将大学生找工作拿来热炒。使得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得靠学校、政府出面搞什么招聘会,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这一错觉,尤其对于农村学生,他们一方面无力承担学生高额的学习负担,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无后台、背景,将来也未必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脆不读了,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正反一比,厌学情绪更重,“读书苦、读书累、读书就是活受罪,不如参加黑恶势力,有吃有喝有地位”这类顺口溜充斥校园。教师、家长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得一些地方辍学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二、社会干扰,不良现象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各方面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也难免受其影响,学生往往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所俘虏。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上各种暴力、凶杀、色情游戏,成了一些学生的狐朋狗友,他们有时会将虚拟的网络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使得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往往会形成团伙犯罪,给社会制造不安定因素。

上一篇:幼儿园见习报告格式下一篇:策划书格式参考